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暮江吟》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 暮江吟》(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暮江吟》(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中的《暮江吟》。
此诗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是一首描写秋天黄昏江景的七言绝句。
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能够欣赏秋天的美丽景色,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并学会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准确地朗读和背诵《暮江吟》。
- 学生能够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 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中的画面。
2.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想象,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 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能够感受到秋天的美丽和诗人的情感,培养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
- 学生能够通过诗歌的学习,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教学难点1. 诗句的理解:由于古诗的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一些诗句的具体含义。
2. 诗歌情感的把握:学生需要通过诗歌的文字,理解诗人的情感,这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
教具学具准备- 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诗歌的朗读和展示相关的图片。
- 画纸和彩笔:用于学生进行绘画活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秋天的美丽景色,激发他们对诗歌的兴趣。
2. 朗读诗歌: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暮江吟》,注意语音语调的正确和情感的传达。
3. 诗句解析:教师逐句解释诗句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
4. 情感体验:通过讨论和想象,引导学生体验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意境。
5. 绘画活动: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诗歌中景色的理解和感受。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
板书设计- 《暮江吟》- 作者:白居易- 重点词语:残阳、江水、归舟等。
- 诗句解析:逐句解释诗句的含义。
- 情感体验: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部编本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案

部编本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案一. 教材分析《暮江吟》是部编本四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描绘了傍晚时分在江边吟诗的情景。
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这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是小学阶段接触的古诗文之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文阅读基础,对诗歌的韵律、意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理解古诗文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时代背景等方面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诗中的意境,理解诗人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暮江吟》,理解诗文中的字词含义,了解诗文的背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讨论,体会诗文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诗文中有一些生字词,需要学生掌握。
2.诗文意境的理解:引导学生感受诗中的意境,理解诗人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引导学生感受诗文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诗文内容、生字词、相关图片等。
2.背景音乐:准备适合诗文的背景音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诗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诗文中的景色、人物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文,让学生感受诗文的韵律美。
随后,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文的意境。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诗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
4.巩固(10分钟)学生回答与诗文相关的问题,如诗文中描绘了哪些景色?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加深对诗文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学生讨论: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大自然的古诗文?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暮江吟》-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暮江吟》-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暮江吟》是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描绘了夕阳西下时,江面上美丽景色。
诗人通过吟咏大自然的美景,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这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富有音乐性,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学习古诗的良好素材。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学习基础,他们掌握了基本的诗歌手法,能够理解简单的诗意。
但是,对于这首诗中的一些字词和意境,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这首诗;理解诗中的字词和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品味,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音乐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这首诗;理解诗中的字词和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2.难点:引导学生感受诗中的意境美,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美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2.反复朗读法:通过多次朗读,让学生体会古诗的韵律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帮助学生理解古诗。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相关的图片、音乐等课件,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
2.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3.教材: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暮江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美丽的江景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丽。
同时,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营造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
2.呈现(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导学生的发音、停顿和语气。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 认识“暮”“瑟”2个生字,会写“暮”字。
2. 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 能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人的情感;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景象。
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初知诗人。
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诗如画。
自古以来,曾有无数文人墨客歌咏它们,留下了许多不朽名句。
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著名的山水风景诗——《暮江吟》图片1.齐读诗题,思考: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就是诗歌的表现形式。
同样体裁的诗,我们比较熟悉的有哪些?《石灰吟》《游子吟》。
以吟作为体裁的诗,往往抒发了诗人心中的一种情感。
《暮江吟》也是如此,我们学完整首诗后再来探讨。
2.借助图片,掌握“暮”字的含义和写法。
3.暮代表时间,江代表地点,谁在傍晚的时候在江边呢?简介白居易4.《暮江吟》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去杭州做官的途中,看到江边日落的美景,陶醉其中而写下的。
二、读诗,领略诗境。
1.用喜欢的方式读这首诗。
2.师生配合读。
3.齐读。
三、赏诗,感悟诗情。
1.找一找诗中的景物,用横线划一划。
反馈:残阳、水(江)、露、月这些景物构成了两幅美丽的画面。
2.第一个画面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残阳师简笔画:江,残阳。
故意画成圆太阳,请学生从诗中找理由。
(残阳:将要落下的太阳)改正绘画拓展:残月、残夜、残年。
图片铺哪个字,写出了残阳的动作?圈一圈。
比较“照”“洒”1.与铺字意思相近的字是什么?2.仔细辨别下,哪个字的意思最简单?用法最直接?——照3.照比较直白,相比之下,洒、铺,内涵要更丰富些。
让我们借助画面来理解。
4.联系画面,你想一想,这两个字带给你的感觉一样吗?哪个更活泼一些?5.铺给你什么感受?如果洒是比较活泼的,铺字给人感觉特别温柔,柔和。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9古诗三首 暮江吟(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9古诗三首暮江吟(教案)教学内容《暮江吟》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九课的内容,本课选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
这首诗以江水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感慨。
全诗分为三首,每首都以江水为主题,通过江水的流动,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对社会的关注和对自然的热爱。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暮江吟》,使学生了解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生平事迹,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人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讲解、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暮江吟》的基本内容,理解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暮江吟》,使学生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1. 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人的情感。
2. 把握诗人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诗歌的背景和诗人的生平事迹。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江水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使学生熟悉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讲解:教师讲解诗歌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5. 总结:教师总结诗歌的主题和诗人的情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板书设计1. 诗歌的标题和作者。
2. 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情感。
3. 诗歌的主题和诗人的爱国情怀。
作业设计1. 背诵《暮江吟》。
2. 写一篇关于《暮江吟》的感受和理解。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生平事迹,理解了《暮江吟》的内容,感受了诗人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暮江吟》教学设计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暮江吟》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暮江吟》是统编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首古诗。
本单元以“连续观察”为主题,选编了《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三篇课文。
《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描绘了深秋时节从傍晚到夜晚江上的迷人景色。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诗人通过对夕阳西下、晚霞映江、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等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诗中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等诗句,画面感极强,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教学中,这首诗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整体设计思路本教学设计以“读诗入境,感悟诗意,体会诗情”为总体思路,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古诗的韵律美;通过图文结合、想象画面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古诗的意境美;通过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情感,体会古诗的诗情。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提高语文素养。
同时,结合本单元的主题“连续观察”,引导学生学习诗人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暮、吟”等7个生字,会写“暮、吟”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意境,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2)通过图文结合、想象画面等方式,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古诗的意境美。
(3)通过拓展延伸,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情感,体会古诗的诗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引导学生学习诗人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9《古诗三首·暮江吟》(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古诗三首·暮江吟》(教案)教学内容:《古诗三首·暮江吟》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选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诗句的意思,把握诗人的情感,以及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把握诗人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欣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难点:1. 理解诗句的意思,把握诗人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
2. 朗读: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理解诗意:教师讲解诗句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涵。
4. 欣赏: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5. 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6. 小结: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学习的意义。
板书设计:《古诗三首·暮江吟》1. 诗句的意思2. 诗人的情感3. 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古诗三首·暮江吟》。
2. 写一篇关于《古诗三首·暮江吟》的感受。
3. 收集其他唐代诗人的作品,进行欣赏和学习。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欣赏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把握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暮江吟》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暮江吟》教案一. 教材分析《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描绘了夕阳西下时,作者在江边吟诵的情景。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学习古诗的经典篇目。
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可以领略到我国古典文化的魅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诗文阅读能力,对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有一定的理解。
但学生在理解古诗中的意境和抒发情感方面仍有困难,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补充相关背景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暮江吟》,理解诗文内容,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欣赏古诗,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我国古典文化,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高雅的情操。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暮江吟》,理解诗文内容,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教学难点:理解古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学会欣赏古诗,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古诗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心得。
3.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古诗,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暮江吟》相关的课件,包括诗文内容、作者简介、图片等。
2.背景音乐:准备与古诗氛围相符的背景音乐。
3.作业纸:准备用于学生书写作业的纸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夕阳江景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同时,播放背景音乐,营造有利于学习古诗的氛围。
教师简要介绍诗人白居易及其作品《暮江吟》。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暮江吟》,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9 古诗三首 暮江吟(教学设计)2023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9 古诗三首暮江吟(教学设计)2023教学内容《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
全诗共四句,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夕阳西下,江水东流,诗人驻足江边吟咏的情景。
此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还蕴含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规律的领悟。
教学内容将围绕诗歌的意境、诗人的情感、以及诗歌的艺术特色进行深入解析。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并背诵《暮江吟》;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画面;了解作者白居易及其作品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讨论、朗读感悟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暮江吟》,使学生体会到大自然的美丽和诗人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尊重。
教学难点1. 诗歌意境的理解:学生需要借助教师的引导,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受诗中描绘的夕阳、江水等自然景象,以及诗人的情感。
2. 诗歌情感的表达:指导学生如何通过朗读的节奏、语气、情感等方面,传达诗人的情感,这是教学中的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挂图、黑板。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以前学过的白居易诗歌,引入新课《暮江吟》。
2. 新授:教师范读全诗,学生跟读,教师逐句讲解诗意,分析诗歌结构,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
3. 互动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意境的理解,教师巡回指导。
4. 朗读感悟:学生个人或集体朗读诗歌,感受诗人的情感,教师点评并指导朗读技巧。
5. 知识拓展:介绍白居易的生平及其它诗作,增强学生的文学知识。
6. 总结反馈: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反馈学习收获。
板书设计板书将简洁明了地呈现诗歌的主要内容、作者信息、诗歌结构以及教学重点,通过图表、关键词等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背诵《暮江吟》,并用图画描绘诗中的景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学设计(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学习《暮江吟》,学会本诗生字.②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了解此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2,能力目标:①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②能背诵,默写全诗.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此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联想与想象的能力.教学难点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复习学过的古诗,预习本课,了解诗人教师准备:课件,诗签[教法]①诵读法——反复朗读,把握语言特色.②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③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流程(课前)导入激趣(看图猜,背古诗)一,感受美,进入美的环境1,解题.师问:诗题交代了些什么生答:交代了时间(暮——傍晚),地点(江边)2,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3,感知诗文,欣赏试吟.①指名读.②检查对三个生字"瑟,残,吟"的认读情况.③生教读.二,赏析美,展示美的画面(一)介绍"挑战赛"规则.(二)第一关:"看美景,说其意"1,在观察讨论中领悟一番诗中有哪些景物你认为什么景物最美为什么 (教师适时点拨)2,汇报交流.第二关:"找字词,解其意"1,请同学们把重点的字词和不理解字词找出来,同桌或上下位解决,不能解决再提出.(1)小组领读(2)哪位同学愿意跟大家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个字或哪一句 (分组交流)(3)解答疑问.3,再读,领悟诗意4,抓住重点字词"可怜"等进行小结5,生想象画面,复述诗意:傍晚( )夜晚( )天上( )地上( )三,诵读美,想象美的意境第三关:"悟情感,读其意"欣赏古诗重要的是进入诗的意境,感悟诗人感情,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白居易,谁来吟吟这首诗.1,师吟生想象画面.(配乐)2,生挑战:表演吟诵3,全班背诵4,师结合板书小结四,创作美,获得美的延伸第四关:"写美景,创其意"1,小练笔(课后任选一题完成):(1)见课件 (2)见诗签2,教师总结.3,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作业.(2)默写全诗.[板书设计]暮江吟白居易残——→月阳→美江——→露水附诗签:(任选一题)1,创作现代版"暮江吟"2,根据下面的句子再想象写一首诗.蓝蓝的天上一轮圆圆的月亮……3,任选一幅美景图,自己或与大家合作创作一首诗.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学设计第2篇】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暮、瑟”2个生字,会写“暮、吟”2个生字。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优秀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优秀教案第【1】篇〗《暮江吟》教学目标:1、学习《暮江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色并能有感情地朗读。
通过学习,能归纳出学习古诗的方法。
2、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看到奇丽景色时的愉悦心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积累写景的古诗。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这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中描写的景色。
这首古诗的题目是《暮江吟》。
(出示课题,齐读。
)2、理解题意。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名诗。
诗歌作于公元822年。
这一年,白居易上任杭州刺史,一路上,他为自己离开了腐败的朝廷,离开了京城感到十分的轻松愉快。
游山玩水,走到一处,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便写下了这首广为流传的山水风景诗。
那这首诗描写的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景色呢?我们来看看能不能从诗题中找到答案。
看诗题,指名回答。
从诗题中我们知道了诗人在傍晚时分来到江边,看到美丽的景色就陶醉其中、诗兴大发,就脱口吟诵出这首古诗。
3、诗人在江边吟什么呢?(课件出示背景和全诗)——师配乐范读。
二.初读感诗意1、学生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学生读,师生正音、评价。
3、词义理解:翻开书,看看从书上的注释中你理解了哪些词的意思,还有哪些词你不理解?(学生自由发言,师相机指导)残阳——快落山的太阳,夕阳。
瑟瑟——本是绿宝石的名称,诗中指碧绿的颜色。
用来形容没有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颜色。
(指导看图)而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是什么颜色?(红色)所以江水一半是——(生)绿色,一半是——(生)红色。
可怜——可爱,令人爱惜。
今义:令人怜悯。
用“可爱”代替“可怜”,即“可爱九月初三夜”,用现代的话怎么讲?想一个感叹句——可爱的九月初三夜啊!九月初三夜真可爱啊!九月初三——指农历九月初三,这时已进入深秋季节。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暮江吟》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暮江吟》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分析《暮江吟》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作者在江边吟咏之时对大自然的独特感悟。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与感怀,启发学生对大自然美好的向往和感受。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暮江吟》,使学生了解诗歌的特点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体验。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独特情感体验。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暮江吟》的大意和内涵。
•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境表现。
•理解诗歌作者对自然的独特感悟。
2.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的抽象意境与情感表达。
•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及其在表达中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相关自然风景视频,并请学生观看,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向往和感悟。
2.学习诗歌《暮江吟》(15分钟)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理解诗歌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感悟,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美感。
3.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独特感悟。
4.诗歌赏析(15分钟)教师解读诗歌《暮江吟》中的修辞手法和意境表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5.个人感悟(10分钟)要求学生就自己对自然的感悟,或者对诗歌的理解进行表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延伸1.诗歌创作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或对自然的理解创作一首小诗,并进行赏析分享。
2.自然散文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观,写一篇自然散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3.自然画作组织学生进行自然画作创作,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悟和情感体验。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暮江吟》这篇诗歌的内涵和美感,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和情感体验。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9古诗三首暮江吟(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9古诗三首暮江吟(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九课《古诗三首》中的《暮江吟》。
此诗为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诗中以江景暮色为背景,描绘了江边渔翁与鱼儿互动的生动画面,寓意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暮江吟》;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掌握诗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朗读感悟,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和赞美。
教学难点1. 诗中意境的理解: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描绘的江景暮色和渔翁与鱼儿互动的画面。
2. 诗中情感的表达:如何帮助学生感受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江景暮色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引出课题《暮江吟》。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诗歌,理解诗意,找出诗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对诗中意境和情感的理解,教师巡回指导。
4. 朗读感悟:学生代表朗读诗歌,其他学生闭上眼睛,感受诗中的画面和情感。
5. 诗歌解析:教师讲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6. 诗歌鉴赏: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7.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板书设计1. 课题:《暮江吟》2. 重点词语:江、渔翁、鱼儿、暮色3. 句式特点:对仗工整、押韵优美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暮江吟》。
2. 摘抄诗中的优美句子,进行赏析。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段对《暮江吟》的理解和感悟。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朗读感悟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暮江吟》的意境和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优秀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优秀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优秀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反复阅读古诗,体会诗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
情感目标运用多媒体尽情欣赏美丽的风景,入情入境地学习古诗,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能力目标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提高获取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阅读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学习古诗体会诗中的名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引诗入画,以画解诗,画出诗的意境,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古诗的意境美,受到美的熏陶,使创造能力得到培养。
三、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教室。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为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自主的学习过程中获取最大限度的收获,我运用了“欣赏美景引入——指导学诗——体会意境——质疑深入探究——拓展延伸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四、教学过程(一)欣赏画面引入。
1、多媒体播放《渔舟唱晚》古筝曲,欣赏“残阳照水图”和“新月东升图”。
同学们看了这么美的画面,有什么想说的'吗?用自己话说说画面的内容。
(根据不同的话进行点评)同学们讲得很详细,语言也很美,但是有一个人比你们还厉害,他仅用了28个字就把这两幅画面的意境描述得淋漓尽致。
相信吗?服气吗?想知道他是谁吗?他是怎样讲的呢?2、观看多媒体(走进作者及课文内容)——了解诗人及作诗背景,想说,想画。
(二)指导学诗,体会意境1、理解题意。
(1)题目你是怎样理解的?(2)从题目看出这首诗是写景还是叙事?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色?2、学生读诗自学,初步弄清诗的含义,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大胆想象,用彩笔绘画一幅《暮江吟》的图画。
这首诗只有四句,你能不能把它读懂?好!下面请同学们自学,一句一句弄懂每个词,每个诗句的意思,遇到不理解的字词,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可以查字典也可以和同学小声讨论,甚至可以离开座位和好朋友讨论,我们看谁学得又快又好。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情意)1、了解中法人民的共同心愿,从中爱到国际主义的思想教育。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所表达的思想。
3、自学本课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思想。
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疑导入1、什么是心愿?课文中讲了哪些人的心愿?他们的心愿分别是什么?(小姑娘的心愿……,小姑娘父母的心愿……我和法国人的共同心愿……)二、自学研讨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抓记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2、找出课文中人物表现的句子,并抓重点句子体会含义3、想一想,表达了作者怎能样的思想感情?三、点拨辅导重点点拨第二道:1、"因为我家有好多中国人,你像他们。
"她那水晶的蓝眼睛多像清澈的泉水,闪耀着欢乐的光。
"我家有好多中国人"是什么意思?从中可以看出小姑娘什么?(相机释词"迷惑不解2、妈妈把女儿搂在怀里,亲了一下,说:"……同他爸爸一样,是个中国迷,现在连我也变成中国迷了。
从文中哪儿看出小姑娘的爸爸是中国迷?又从文中哪儿看出小姑娘的是中国迷?(释词"滔滔不绝绘声绘色")指导朗读第18、20节3、是那些不说话的中国人,把真诚的友谊带进了一个普通的法国人的家庭,而且生根发芽,开出了美丽的花朵。
小姑娘的天真的心灵,不正像含苞欲放的`花蕾吗?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相机释词"含苞欲放"4、她抱着爸爸的腿,用会说话的眼睛乞求着,好像在说:"我要去北京,我还要当老师呢?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5、她爸爸认真地说:"我希望她学中文,以后到中国留学,当架设友谊桥梁的工程师。
"" 当架设友谊桥梁的工程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9. 古诗三首 暮江吟(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9. 古诗三首暮江吟(教案)教学内容《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此诗描绘了日落时分江边的美景,通过对江水、天空、远山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优秀范例。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暮江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能够理解诗意,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1. 诗歌意境的理解:学生需要借助生活经验和想象,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2. 诗歌语言的品味:学生需要通过朗读和思考,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韵律美。
教具学具准备1.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诗歌的背景图片和音乐。
2. 课文教材:用于学生阅读和思考。
3. 诗歌朗诵音频:用于学生模仿和学习。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江边日落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引出《暮江吟》。
2. 朗读:学生自读诗歌,注意读音和停顿,初步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理解: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讲解等方式,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4. 品味:学生再次朗读诗歌,品味诗歌的语言美,感受诗人的情感。
5. 互动:学生分角色朗读诗歌,体验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美学价值。
板书设计1. 诗歌《暮江吟》2. 诗歌作者:白居易3. 诗歌内容:江水、天空、远山、新月等自然景物4. 诗歌情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暮江吟》。
2. 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画面。
3. 写一篇关于自然美景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感受。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自然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激发学生对《暮江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朗读和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韵律美。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创新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创新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创新教案第【1】篇〗1、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到三年级已经学过不少古诗,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
因此在《暮江吟》的学习中,一方面,要注重教师的讲授,通过提问设置疑问,引导学生结合注释、借助字典、互相讨论,解释疑问、理解诗意;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懂诗意、读出诗情”的方法指导,引导学生按照以上步骤和方法,自学古诗。
2、教材(内容)解析《暮江吟》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三首》的第一首古诗。
本册教材共8个单元,其中6个单元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结构形成的单元,其中第三单元的主题是“连续观察”,引导学生体会观察的细致、写作的生动。
在古诗的教学中,希望学生能“诵读优秀古诗文。
能借助注释,了解古诗大意”,由此可以看出,加强学生对诗意的理解是四年级古诗教学的重点;结合单元学习目标,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写作的生动、观察的细致。
3、设计思想《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需要“培养语感”,语感的培养,听、说、读、写训练都不能少,其中诵读为最重要的方法,在古诗教学中尤其重要。
《语感论》指出:“语言是把人和社会、文化联接起来的纽带,语感则是把人和语言联接起来的纽带。
语感表现为作用于人的语言作品的内在反应能力,即听和读的能力;也表现为因个人情感的需要或社会交际的需要而在感觉层直接生成言语作品的能力,即说和写的能力。
”可见,要使学生形成语感,应在听、说、读、写四方面下功夫。
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在本诗歌教学中,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训练——通过听标准朗读,体会节奏;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语言美;通过分享阅读感受,说出自己的体悟;加强书写指导,进一步增强语感。
4、教学目标①借助会意字知识、已知字拓展,识记并会写“暮、吟”两个生字,会读“瑟”。
②通过预习、小组交流,能准确断句,读出节奏感。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暮江吟》(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古诗三首《暮江吟》(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暮江吟》是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描绘了夕阳西下时,江面上美丽的景色。
通过对诗句的分析,学生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材要求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这首诗,并学会欣赏古诗的美。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他们能够理解简单的古诗意境和表达。
但他们在理解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深层次的意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和图片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的意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暮江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生动的语言描述,培养学生欣赏古诗的能力,学会通过古诗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事物的情感,提高他们对古诗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暮江吟》,理解诗句的意思。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和深层次的意义,学会欣赏古诗的美。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生动的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的意境。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发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对古诗的兴趣。
3.欣赏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古诗的美,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事物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图片:准备与《暮江吟》相关的图片,如夕阳、江面等,用于展示诗句的意境。
2.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和播放相关的音乐背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夕阳、江面等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
同时,教师可以简单地介绍一下诗人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暮江吟》,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优秀教案第【1】篇〗学习目标: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1、理解古诗优美的语言,了解唐诗是我国文学的瑰宝,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理解“铺、瑟瑟、可怜、似”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理解每句诗的意思,体会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正确回答课后问题。
3、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加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情感、意境、潜词造句的体验,有感情的背诵古诗,默写《暮江吟》。
4、引导学生由书本走向生活,通过广阔的生活空间、网络空间去获取资料。
培养学生多角度的理解诗词。
学习重点:学习古诗体会诗中的名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语言或者图画描绘诗句概括的景物,体会其中的诗味。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正确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指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展开合理想象,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画面,读中感悟,体会作者看到奇丽景色的愉快心情。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1、搜集描写夕阳的诗词;2、温习《夕照》;3、准备水彩笔教师准备:1、描写夕阳的一些诗词、文;2、欣赏的《暮江吟》教学课件;3、自谱的乐曲一首《暮江吟》(歌曲附后)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谈话入课1、今天来给同学们上课,心理上免有点惶恐。
不知道同学与一个陌生的老师第一次上课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激动?忐忑?还是像老师一样的惶恐?能不能给佘老师一点信心和鼓励呢?2、哪同学跟老师一起做。
(1)用手按住自己的胸口,在大声的对自己说:“我能行!我最好!”(2)同学俩俩用手搭在彼此的肩膀上,对对方说:“你能行!你最好!”(3)闭上眼睛,在心理用肯定的语气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一定行!”3、怎么样?这会是不是信心十足了?我们来做个诗词接龙的游戏,就是老师说上句,你能接出下句诗。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4、看来老师是难不倒你们了,哪位同学来出出题呢?5、“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暮江吟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字源、观察等方法,随文认识“暮”“瑟”两个生字,正确书写生字“暮”“吟”。
将古诗读正确,读出节奏。
2.借助注释、联系生活理解关键词句。
通过想象画面和诗句的对比朗读,感受诗人描写的色彩美以及精巧的比喻。
3.体会诗人情感,读出诗的意境。
拓展描写江景古诗《春江花月夜》,延伸阅读,迁移古诗学习方法。
教学流程板块一创设情境理解诗题(一)勾连诗句,导入课题1.朗读回忆学过的江景诗句。
教师导语:古代诗人对面对着大江大河时,常常思绪万千,产生无限的遐想,留下了许多千古名句。
今天我们就进行一次以江景为主题的中国诗词大会。
出示以下诗句,引导学生合作朗读或背诵:2.导入新课。
教师导语:诗人白居易对江景情有独钟。
今天,我们要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江景诗:《暮江吟》。
(二)板书课题,书写指导要点:“暮”中间的“大”撇捺要舒展,“吟”的右边是“今”,不要写成“令”。
(三)认识生字,理解诗题提问:请大家读诗题,你能猜猜《暮江吟》描写了什么时候的江景吗?1.认识“暮”字。
结合字源,联系生活理解:暮是指太阳落到草丛里,表示傍晚。
生活中,我们将太阳落山的时候叫日暮。
2.认识“吟”字。
“吟”是前鼻音,结合注释,拓展诗题,理解:“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引申带有吟字的古诗:《游子吟》《石灰吟》。
小结:《暮江吟》描写的是诗人白居易傍晚时站在江边看到的景色。
设计意图学习《暮江吟》前,学生已经学习过8首描写江景的古诗。
课前链接相关古诗,让学生在读中再次回顾学习过的江景诗,有利于营造古诗学习氛围。
诗题的学习集中在“暮”和“吟”两个字的理解和书写。
通过字源识字、结合生活的方法理解“暮”字,并对“吟”字在诗题中的使用进行拓展学习。
板块二读准古诗读出画面(一)初读古诗,读通读顺1.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随机正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暮江吟》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1、理解古诗优美的语言,了解唐诗是我国文学的瑰宝,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理解“铺、瑟瑟、可怜、似”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理解每句诗的意思,体会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正确回答课后问题。
3、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加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情感、意境、潜词造句的体验,有感情的背诵古诗,默写《暮江吟》。
4、引导学生由书本走向生活,通过广阔的生活空间、网络空间去获取资料。
培养学生多角度的理解诗词。
学习重点:
学习古诗体会诗中的名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语言或者图画描绘诗句概括的景物,体会其中的诗味。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正确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指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展开合理想象,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画面,读中感悟,体会作者看到奇丽景色的愉快心情。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1、搜集描写夕阳的诗词;
2、温习《夕照》;
3、准备水彩笔
教师准备:1、描写夕阳的一些诗词、文;
2、欣赏的《暮江吟》教学课件;
3、自谱的乐曲一首《暮江吟》(歌曲附后)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古代有一位诗人,他写的诗通俗易懂,每次写完诗后,他总要读给隔壁的老奶奶听,一遍遍地读,一遍遍地改,直到老奶奶听懂为止,哪位同学知道这个诗人是谁。
(白居易)
2.大家学过白居易写的诗吗?哪位同学能起来给大家背诵一下。
3.背诵古诗。
二、新授
(一)走进《暮江吟》
1.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首白居易写的古诗——《暮江吟》。
2.你从诗题中知道了什么?
时间:傍晚;地点:江边。
吟:吟诵。
3.白居易在傍晚的江边看到了什么样的美景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暮江吟》。
4.指导朗读。
(二)欣赏《暮江吟》
5.读完这首诗,你能否用古诗中的一个词来概括一下诗人所看到的景物的特点?
6.它的“可爱”表现在那里?
生:一道夕阳照在水中,一半变成红色,一半变成绿色,草地上的露珠晶莹美丽,月亮就像一张弓一样。
生:我补充,一道残阳并不是一道,照在河水中有很多的。
师:瞧,这两位同学多能干啊!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太阳都是照射的,这里为什么用“铺”呢?
师引导大家做“照”、“洒”、“铺”的手势。
从这个手势中你感受到什么?
生:很柔美。
师:你能读出来吗?
(生读)
师:那刚才讨论中认为最美的是什么?
生:半江瑟瑟半江红,最美。
因为这种景色像湖面吗?我认为不像。
师:看一看(出示图片)用上“仿佛”、“好像”说一说这是怎样的红?怎样的绿啊?
生:像小孩子脸一样的红,像绿宝石一样的绿。
生:一半是红玛瑙铺成的,一半是碧玉铺成的。
师:还有哪儿很美?
生:我觉得露珠是很美的,就像珍珠一样,珍珠是价值连城的,很美的。
师:当白居易沉浸在这夕照图中,不觉天色渐渐暗下来,低头一看,他看到了什么?
生:露珠。
师: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白居易,你的心情会怎么样?
生:能看到这样的美景真幸福啊!
生:看到这些,我的疲劳都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