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预测难解新能源消纳难题
我国新能源消纳困难的原因及其对策
我国新能源消纳困难的原因及其对策我国新能源消纳困难的原因之一是供需不平衡。
由于新能源的特点,其供应与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匹配性。
一方面,我国新能源发电能力得到了迅猛的增长,尤其是风电和光电,但其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无法跟上。
我国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仍然较大,其发电能力的满足逐渐丧失了优势,导致新能源消纳能力的不足。
对此,政府可以通过加强供需规划和调度,提高新能源发电的可预测性和调节能力,以实现供需平衡。
我国新能源消纳困难的原因之二是输电、储能和供应链建设不足。
新能源发电主要分布在偏远地区,而传统能源发电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导致新能源发电与消费之间的距离较远。
新能源的不稳定性和间歇性也增加了其输电和储能的难度。
在供应链方面,由于资源分散和采购成本高,以及缺乏相关设施和技术支持,我国新能源消纳面临较大的困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应加大对输电和储能的投资力度,完善相关设施和技术,提高能源消纳的可靠性和效率。
我国新能源消纳困难的原因之三是缺乏有效的市场机制。
我国的能源市场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例如缺乏统一的市场规则和价格机制,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等。
这导致新能源的价格无法与传统能源竞争,也限制了新能源发电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而影响了新能源消纳的积极性。
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政府应加快能源市场改革步伐,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提高新能源的竞争力和市场容纳能力。
我国新能源消纳困难的原因之四是缺乏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
尽管我国政府在新能源领域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财政补贴措施,但由于政策的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一些企业和项目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困难。
财政补贴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也存在问题,导致一些企业缺乏长期的投资信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的力度,提高其可预测性和可持续性,支持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和消纳能力的提升。
我国新能源消纳困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供需不平衡,输电、储能和供应链建设不足,缺乏有效的市场机制,以及缺乏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
2024年发电功率预测市场发展现状
发电功率预测市场发展现状引言发电功率预测是指通过使用各种技术和方法,对未来特定时间段内的电力系统发电功率进行准确预测的过程。
发电功率预测在电力系统运营和规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电力公司做出合理的发电计划,优化电力资源利用,降低成本,并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随着新能源发电比例的增加以及电力市场的改革发展,发电功率预测市场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对发电功率预测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
市场概况目前,发电功率预测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尤其是在新能源发电方面,如风电和光伏发电等,由于其天气条件和季节性的波动性,对发电功率的准确预测需求更加迫切。
同时,电力市场的改革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也推动了发电功率预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技术应用发电功率预测市场涉及到多种技术和方法的应用,包括统计学方法、机器学习方法、人工智能方法等。
统计学方法主要基于历史数据和统计模型,通过分析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和趋势来进行预测。
机器学习方法则通过训练模型,使其能够自动学习和适应新的数据,从而实现更准确的预测。
人工智能方法则结合了统计学和机器学习的优势,通过模拟人类智能的决策过程来进行预测。
市场竞争发电功率预测市场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目前,市场上存在着众多的预测软件和解决方案供应商,如IBM、SAP、GE等知名企业都涉足于此。
这些企业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技术,提供更准确、可靠的预测结果,以获取市场份额。
市场机遇与挑战发电功率预测市场面临着一系列机遇和挑战。
首先,随着新能源发电比例的增加,对发电功率预测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其次,电力市场的改革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将促进发电功率预测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然而,发电功率预测市场也面临着技术难题、数据的获取和处理问题以及市场准入门槛的挑战。
只有通过不断创新和技术积累,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发展趋势未来,发电功率预测市场将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首先,预测精度将进一步提高,通过引入更多的数据源和提升算法模型,实现更准确的预测结果。
电力系统中的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
电力系统中的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类型,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成为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一大挑战。
本文将探讨电力系统中可再生能源消纳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可再生能源带来的挑战可再生能源的特点是不稳定和间断性。
太阳能和风能是最常见的可再生能源,但它们都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
例如,夜晚太阳能发电效率低下,而风力发电则受风速的限制。
因此,可再生能源的消纳需要电力系统具备强大的调节能力。
此外,可再生能源的分布不均衡也带来了挑战。
太阳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赤道地区,而风能资源则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因此,距离能源消费中心较远的地区面临着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困难。
二、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技术方案1. 储能技术储能技术是解决可再生能源不稳定性和间断性的重要手段。
目前,流行的储能技术主要包括电池储能、抽水蓄能和氢能储存等。
通过将多余的可再生能源转化为储能,再在需要的时候释放出来,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灵活调度灵活调度是指根据可再生能源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发电机组的运行状态。
通过合理安排发电机组的出力,可以更好地匹配电力需求和可再生能源的供给。
此外,灵活调度还包括电力系统的负荷曲线优化和电网调控等方面的工作。
3. 多能源互补多能源互补是指通过结合多种能源来源,降低可再生能源占比过高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例如,将太阳能和风能与传统的火电和水电相结合,形成一个多能源供给体系。
通过相互补充,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用性和可靠性,降低可再生能源的消纳难度。
三、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的政策和措施为了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的问题,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国家政策支持各国政府可以通过出台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鼓励投资者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例如,提供税收优惠、补贴和购电政策等,降低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吸引更多投资。
电网输电功率预测与调度优化研究
电网输电功率预测与调度优化研究近年来,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和能源消耗的快速增长,电网输电功率预测与调度优化变得越来越重要。
预测和调度是确保电网安全和可靠运行的关键环节,对于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电网输电功率预测与调度优化的研究现状、方法和挑战。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电网输电功率预测的重要性。
电网输电功率预测是指通过对电力系统的历史数据和相关因素的分析,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电网输电功率。
这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和调度具有重要意义。
准确地预测电网输电功率可以帮助电力系统运营商进行合理的负荷调度和发电计划,从而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同时,预测电网功率也是电力市场交易中的关键因素,对能源供应商和消费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电网输电功率预测主要采用基于传统统计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两种方法。
传统统计模型主要包括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和灰色系统理论等。
这些方法依赖于历史数据和数学模型,通过分析数据的相关性、趋势和周期性等特征来预测未来的电网输电功率。
然而,传统统计模型的预测精度和适用性存在一定局限性,难以处理非线性、非平稳和多元的电网输电数据。
相比之下,机器学习模型在电网输电功率预测中显示出了更大的潜力。
机器学习模型可以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学习和训练,自动识别和提取特征,并建立预测模型。
常用的机器学习方法包括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决策树、随机森林等。
这些模型能够更好地捕捉电网输电数据中的非线性和复杂关系,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除了电网输电功率的预测,调度优化也是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
调度优化是指通过合理的负荷调度和发电计划,使得电力系统的供需平衡,并确保输电线路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传统的调度优化方法主要基于经验和规则,缺乏对电力系统的综合分析和优化考虑。
近年来,基于数学规划和智能优化算法的调度优化模型逐渐受到关注。
这些模型可以将电力系统的各项指标和约束条件考虑进去,并通过优化算法得到最优的负荷调度和发电计划。
我国新能源消纳困难的原因及其对策
我国新能源消纳困难的原因及其对策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我国新能源产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随之而来的新能源消纳困难问题却成为了我国能源领域的一大难题。
新能源消纳困难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电网建设滞后、消纳技术不完善、政策体系不完善等方面。
面对这些困难,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推动新能源消纳问题的解决,提升我国新能源利用的效率和规模。
本文将针对我国新能源消纳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对策。
一、新能源消纳困难的原因1. 电网建设滞后我国电网建设滞后是造成新能源消纳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新能源发电规模的不断扩大,电网的输电能力与消纳能力已无法满足新能源的快速增长。
尤其是在西部地区,新能源资源丰富,但电网建设较为滞后,导致了大量的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被迫弃风弃光。
2. 消纳技术不完善新能源消纳技术的不完善也是导致新能源消纳困难的原因之一。
由于风光资源的间歇性和波动性,传统的电力系统调度和调节方法已无法满足新能源的消纳需求。
随着新能源发电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电网的安全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消纳技术已不能满足这些要求。
3. 政策体系不完善我国新能源消纳困难的原因之一还在于政策体系不完善。
虽然我国政府积极推动新能源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但在新能源消纳方面的政策体系相对滞后,导致新能源发电依然存在一定的限制和障碍。
二、对策建议要解决新能源消纳困难问题,首先需要加快电网建设和升级改造。
特别是要加强西部地区电网的建设,增加输电能力和改善电网调度能力,确保能够有效地消纳大规模的新能源发电。
2. 加强新能源消纳技术研发和应用针对新能源的间歇性和波动性,需要加强新能源消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推动智能电网、储能技术、大容量输电技术等的发展,提高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和电网的调度能力,确保新能源发电的安全稳定消纳。
3. 健全政策体系,促进新能源消纳为了促进新能源消纳,需要进一步健全政策体系,制定更加完善的新能源消纳政策。
新能源消纳现状与改进措施探究
新能源消纳现状与改进措施探究发布时间:2023-01-04T08:21:08.490Z 来源:《福光技术》2022年24期作者:宋卫峰[导读] 随着新能源的迅速发展,电网的安全运行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新能源的大量新能源不能并网,导致电网“弃风”、“弃光”。
本文从风电、光伏发电的强随机和间歇性、新能源出力和负荷时空分布的差异以及灵活调节电源不足等几个方面,对“弃风”“弃光”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从电源、电网、负荷、输电端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改善。
国网山西省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32摘要:随着新能源的迅速发展,电网的安全运行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新能源的大量新能源不能并网,导致电网“弃风”、“弃光”。
本文从风电、光伏发电的强随机和间歇性、新能源出力和负荷时空分布的差异以及灵活调节电源不足等几个方面,对“弃风”“弃光”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从电源、电网、负荷、输电端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改善。
关键词:新能源;安全运行;改善引言: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世界各国纷纷采取相应的对策。
2020年9月22日,联合国第75次会议建议,CO2排放量将在2060年之前达到最高水平。
优化能源供给结构,促进高比例新能源发电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地并网,是实现碳中和、减少污染的重要途径。
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在我国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但由于风力、光等新能源的随机性变化,对电网的稳定运行提出了新的要求。
风电、光伏发电处于高出力时期,电网不能接收所有的新能源,导致了“弃风”、“弃光”等弃电问题。
文章通过对“弃风”、“弃光”等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推动新能源的消纳问题进行了探讨。
1.新能源弃电原因分析在国际上,对新能源开发与协调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这对于我国的电力体制改革工作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德国在新能源消纳率方面占有很大的比重,德国在政策、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积极举措,可以为我国的电力工业提供很好的参考。
如何解决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后的消纳难题
如何解决⼤规模新能源并⽹后的消纳难题如何解决⼤规模新能源并⽹后的消纳难题摘要:电化学储能的技术进步是电⼒系统和新能源发展的利好,可在电⼒系统源⽹荷三⽅⾯同步应⽤的技术,也是有可能改变传统电⼒系统规划运⾏的⼀项重要技术。
传统化⽯能源⽇渐枯竭,⽓候变化和环保问题⽇益突出,催⽣了以风电和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型突飞猛进,但由于其波动性、间歇性特征,伴随着⼤规模新能源并⽹⽽来⾸当其冲的是消纳⽭盾—弃风弃光始终难以彻底解决。
对于消纳问题,各利益⽅站在不同的⽴场,从资源禀赋、规划、政策和制度多个⽅⾯提出了很多建议,但效果并不理想。
新能源消纳是⼀个系统⼯程,与电源结构、电⽹互联程度、负荷特性休戚相关,需要政府、电⽹、发电企业和⽤户共同努⼒。
1、新能源为什么会有消纳问题?宏观上看,新能源消纳既有新能源发电本⾝友好性不⾼的问题,也有电⼒系统⾃⾝调峰能⼒不⾜的问题,源⽹友好性是新能源消纳问题的主要症结。
电⼒系统由负荷、电源、电⽹三部分组成,其具有供需动态平衡特征,即电⼒商品的发输配⽤全环节必须同时完成,且电⼒不易⼤规模存储。
这⼀特征,决定了新能源电⼒消纳是电⼒(功率)的瞬时平衡,⽽发电量只是消纳结果的体现,不能作为衡量消纳好坏、横向⽐较的指标。
长期以来,由于对电源结构规划的重视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基荷、腰荷、峰荷电源结构”这⼀概念,导致电源装机容量虽然富裕了,但系统调峰问题却更加突出。
发达国家⼗分重视合理的电源结构,使基荷、腰荷、峰荷电源保持最佳⽐例。
如果要⽤国外⼀些国家的消纳⽔平与中国作⽐较,那么⾸先要从电源结构这⼀主要“硬件”⽐起。
电⼒负荷曲线⽰意图新能源(如风、光)能量密度低、稳定性较差,其发电具有波动性、间歇性,反调峰特性、极热⽆风、极寒⽆光等特征,即系统需要电⼒时新能源发电少甚⾄没有、系统要减少发电出⼒时往往⼜是新能源⼤发时段,这会让系统调峰⽭盾雪上加霜,也就形成了所谓的“弃电”时段。
负荷低⾕期,⽇内是夜间、年内是冬春两季,负荷⽔平接近常规机组的最⼩技术出⼒,这时系统接纳新能源的空间较⼩,但恰恰是风电⼤发时段;负荷⾼峰期,如夏季⼤负荷期,需要电源发电,但⼜属于⼩风季节。
我国新能源消纳困难的原因及其对策
我国新能源消纳困难的原因及其对策新能源是指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具有环保、可持续的特点,是能源领域中的重要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新能源产能的不断提升,新能源消纳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成为当前能源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
我国新能源消纳困难的原因主要包括系统规划不足、能源互联不畅、用电侧需求下滑、市场机制不健全等方面。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包括加强系统规划、优化能源互联、拓展用电侧需求、健全市场机制等方面的措施。
一、制约我国新能源消纳的原因1. 系统规划不足目前,我国新能源消纳普遍存在规划不足的问题,导致新能源开发和消纳之间的不匹配,出现了“弃风弃光”现象。
一方面,项目建设过度依赖政策导向,存在盲目跟风和重复建设的情况;缺乏系统性规划,无法合理安排新能源的发展区域、规模和时间,导致新能源消纳困难。
2. 能源互联不畅我国能源互联问题主要表现在电网缺失、电网规模不足和电力系统规模过小等方面。
这些问题导致新能源发电无法通过电网传输,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电网的积压。
3. 用电侧需求下滑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导致用电侧需求出现下滑,工业和建筑用电弹性下降、能源消费效率提升,使得电力市场需求不足,加大了新能源消纳难度。
4. 市场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电力市场机制尚未完善,存在价格机制不合理、市场主体不活跃、交易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这使得新能源难以实现市场化运行和消纳,进一步加大了消纳难度。
二、解决我国新能源消纳困难的对策要解决新能源消纳困难,首先需要制定合理有效的规划。
这包括确定上下游产业链衔接合理的新能源规划,同时确保不重复建设和盲目跟风。
还需要结合地理、气候等因素,科学制定新能源开发和消纳的地区规划,避免片面追求规模和速度。
为了解决新能源消纳困难,必须不断优化能源互联。
这包括加快电网建设,提高电网的负荷能力和承载能力,全面推进跨省跨区电力输送通道项目,加强智能电网建设,推动电力系统规模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电力系统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方法研究
电力系统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方法研究电力系统作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一直在快速发展和变革中。
随着对可持续能源的需求和重视程度的提高,新能源发电在电力系统中的比重也在逐渐增加。
然而,新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和波动性给电力系统的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
因此,电力系统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方法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一、新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和波动性给电力系统运行带来的挑战新能源发电包括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水能发电等,相比传统燃煤发电和核能发电,其功率输出具有不稳定性和波动性。
以风能发电为例,风力的大小和方向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因此风能发电的功率输出会有较大的波动。
这种不稳定性和波动性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和调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电力系统需要保证能源的供给与需求平衡,而随着新能源发电比例的增加,传统的负荷预测方法已经不再适用。
传统负荷预测只考虑负荷的变化规律,而没有考虑到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
因此,电力系统需要一种准确的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方法,以便更好地进行调度和运行。
二、传统的电力系统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方法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提出了很多不同的方法来预测新能源发电的功率输出。
最早的方法是基于统计学的方法,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建模来预测未来的功率输出。
然而,这种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限,因为新能源发电的功率输出受到很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基于人工智能的方法来进行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
例如,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等机器学习算法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的训练来建立功率输出和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从而实现功率预测。
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但是模型的建立和训练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大量的数据和计算资源。
三、基于气象数据的电力系统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方法新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和波动性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
因此,利用气象数据来预测新能源发电的功率输出成为一种常见的方法。
工程师们通过对气象数据和历史功率数据的关联分析,发现了一些规律和模式。
我国新能源消纳面临的挑战与思考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要实现新进步”,并强调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推进能源革命,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而在此前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宣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这意味着今后较长时期,我国电力清洁化必须提速,以风电和光伏发我国新能源消纳面临的挑战与思考文/王伟胜电为主的新能源将迎来加速 发展。
1 “十四五”新能源发展形势(1)新能源装机增长将更加强劲。
“十三五”期间,我国新能源装机年均增长约6 000万千瓦,增速为32%,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国家。
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4.14亿千瓦,占全部电力装机的20.63%,其中风电2.1亿千瓦、光伏发电2.04亿千瓦,新能源发电量6 300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8.6%。
“十四五”期间,随着风电和光伏发电技术的不断进步,资源丰富地区的风电、光伏发电将逐步全面实现平价上网,成本优势以及碳中和目标的要求,推动新能源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
“十四五”期间,预计我国年均新增新能源装机将远超过6 000万千瓦,达到1亿千瓦的规模。
30新能源科技NEW ENERGY TECHNOLOGY(2)分布式新能源和储能快速发展。
随着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平价上网政策的实施以及中东部地区基本全额消纳的电力系统条件,分布式光伏发电将以“全民光伏”的形式迅速增长。
加之储能电池成本的快速下降,“光伏+储能”、大规模储能、综合能源系统等将在用户侧全面发展,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很快将超过集中式光伏装机容量。
(3)新能源装机布局变化明显。
“十四五”期间,受“三北”地区新能源消纳困难影响,新能源装机空间分布将继续向消纳形势较好的中东部转移。
另外,随着技术进步、成本下降和建设经验的积累,“十四五”期间我国海上风电将迎来大发展,具备建设条件的海上风电将全面开工,接入消纳条件好的华北、华东电网。
保证新能源的消纳措施
保证新能源的消纳措施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全球的共识,但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的不断扩大,消纳问题日益凸显。
保证新能源的正常消纳,不仅是新能源消纳办法的完善,而且涉及到对电网技术、市场机制、政策法规等多方面的协同推进。
电网技术首先,电力系统需要对新能源发电特点进行系统规划和适应性优化。
新能源的发电具有分布式、间歇性、不确定性等特点,与传统的集中式大电站发电不同。
因此,需要通过改进电网设备、增加储能装置、提高能量管理水平等手段,来保证新能源的消纳和稳定运行。
一方面,电网需要配备更灵活、更智能的设备来应对新能源消纳的特点。
例如,通过建设大规模的电池储能站、调峰电源、柔性直流输电等,可有效增加电网的稳定性和抗扰能力。
另一方面,需要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实现对电网的实时监控和精准控制,以提高新能源的消纳效率。
市场机制其次,新能源消纳需要建立合适的市场机制。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固定的补贴政策,需过度依赖财政拨款,导致市场的进一步集中和浪费。
因此,建立强有力的新能源市场机制,必然成为推动新能源消纳的重要举措。
首先,应该加强市场化交易机制的建设。
推广电力交易、先进调度、配电自由化等新模式,为新能源压缩空间,拓宽消纳市场。
其次,要建立强有力的市场监管体系,保证市场的公平、公正。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多元化的市场格局,激活新能源消纳的市场活力。
政策法规此外,要加强新能源消纳的政策法规建设。
应该将新能源消纳纳入发展规划,明确新能源发展的总体目标、阶段布局、技术支持,加强政策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首先,应该完善相关制度和标准。
建立符合新能源特点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为新能源消纳提供法律保障和技术保障。
其次,应该加强宣传和教育。
加强新能源知识的普及,推动新能源消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结语保证新能源的消纳,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
只有通过加强电网技术、市场机制、政策法规等多层次的协同推进,才能实现新能源消纳的可持续发展。
大规模新能源消纳能力的提升对策与控制策略研究
大规模新能源消纳能力的提升对策与控制策略研究摘要:随着电力能源供需协同发展节奏的加快,大规模新能源消纳能力面临着考验与挑战,如何有效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策,全面优化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备受业内关注。
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力新能源消纳的基本内容,分析了当前电力新能源消纳现状及存在问题,从提高电力新能源功率预测精度等方面,提出了大规模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升对策与控制策略,论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认知。
关键词: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升对策;控制策略;价值分析目前电力新能源事业的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为经济社会能源结构改革带来了新鲜活力与动力。
当前形势下,有必要立足实际,宏观审视大规模新能源消纳现状,综合施策,精准优化处理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升中的短板问题,本文就此展开了探讨。
1电力新能源消纳简述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中,电力能源的需求量连年攀增,使传统电力能源供应面临着严峻挑战与考验。
从当前现状来看,在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的宏观引导下,新能源发电在所有发电类型中的占比有所提升,但距离理想化的综合效果尚有较大差距,需要予以重点关注。
与传统能源发电模式不同,新能源发电无需消耗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其可通过特定技术方法将风能、水能、沼气能和太阳等转换为可供经济社会生产生活使用的电能,不仅可显著降低发电过程中的经济成本,具有突出经济性,而且还可实现多类型资源要素的价值转换,促进绿色能源的有序替代。
在此过程中,影响电力新能源消纳的因素多种多样,若不注重有针对性地识别与控制,则势必会影响其消纳能力与效果。
通过提升大规模新能源消纳能力,可有效平衡新能源的出力波动,更加稳定地促进负荷的调节与转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充足的清洁能源,更好地适应能源结构变化趋向,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1]。
2电力新能源消纳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2.1新能源消纳难、并网难在风里发电与光伏发电等形势下,资源相对富集地区开始陆续出现消纳难、并网难的突出问题,这在区域经济因素、技术因素与体制因素等方面影响下,导致电力消费不匹配,困扰着电力新能源消纳能力的提升。
新能源消纳风险协同预警预控措施
新能源消纳风险协同预警预控措施“十四五”期间,我国新能源将迎来更大规模、更高速度的发展,消纳利用压力将持续增长。
为保证新能源合理水平的消纳利用,防范弃风弃光反弹,有必要总结“十三五”消纳基础,研判未来五年消纳形势,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十三五”新能源消纳持续向好,但基础仍不牢固自2000年起,我国新能源行业发展正式起步,先后经历了示范探索、产业化初期、规模化发展的三个阶段。
在此期间,行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也在发生变化。
2010年以前,新能源装机规模整体较小,面临的主要矛盾是设备接网等技术性问题。
2010年以后,新能源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并网装机容量快速增长。
由于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波动性、随机性等特性,弃风弃光开始出现,并在2016年前后出现高峰。
新能源发展的主要矛盾,也逐步转为系统消纳问题。
其中,弃风弃光主要集中发生于“三北”地区以及冬季供暖期,问题集中体现在“三北”地区的系统调峰能力、跨省区外送能力无法支撑本地区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以及由此带来的“三北”与中东部地区之间的新能源开发布局优化问题。
从“十三五”期间的新能源发展情况来看,前四年在稳定的政策支持下,新能源装机增幅整体上较为平稳,年均新增约6000万千瓦左右。
2020年,受国家财政补贴退坡政策的影响,新能源全年新增并网装机超过1.1亿千瓦,创下历史新高,这也直接带动“十三五”年均新增装机提升到7100万千瓦,达到了“十二五”时期的2.5倍。
截至2020年底,全国新能源累计并网装机达到5.35亿千瓦,占全部发电装机的比重达到24.3%,新能源年发电量的占比也提升到了9.5%。
在装机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新能源的开发布局也在不断的优化调整。
“十三五”期间,新能源开发布局的主导因素由资源条件转向消纳条件。
消纳条件较好的中东部地区,新能源装机占比持续提升。
其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在较高的弃风率、弃光率下,消纳利用情况成为决定新能源项目收益水平和开发企业投资决策的关键,通过市场机制引导新能源开发布局优化;二是在新能源消纳预警机制的严控下,“三北”限电严重地区的新增建设规模受限,通过政策机制引导新能源开发布局优化。
新能源消纳关键因素分析及解决措施研究
新能源消纳关键因素分析及解决措施研究摘要: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消纳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本文从技术、市场、政策等方面分析了新能源消纳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研究表明,加强技术创新、建立灵活的市场机制、制定配套的政策法规是解决新能源消纳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新能源消纳,关键因素,技术,市场,政策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新能源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在中国,新能源产业已成为国家战略支柱产业之一。
然而,新能源的消纳问题日益突出,这不仅威胁到能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也对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挑战。
因此,研究新能源消纳的关键因素,探索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能源消纳的现状与问题中国新能源装机容量居世界第一,但是新能源的间歇性、不稳定性等特点,使得新能源消纳面临很多困难,如风电弃风、光伏弃光等现象。
此外,新能源消纳需求不足,尤其是在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新能源消纳缺乏市场需求。
新能源消纳还面临技术上的挑战,如电网接入能力、储能技术等问题,经济上的挑战,如成本和竞争力等问题,以及政策上的挑战,如缺乏完善的政策法规和监管机制等问题。
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各方面的协同努力才能够解决。
二、新能源消纳的关键因素分析(一)技术因素新能源消纳能力的限制主要是由于新能源的间歇性、波动性和随机性等特点,使得电网调度和储能成为新能源消纳的瓶颈问题。
首先,由于新能源发电不稳定,需要对电力质量进行有效控制,防止对电网带来的影响。
其次,由于新能源集中分布在较为偏远的地区,需要建立完善的电力传输和分配系统,以满足新能源的输送和分配需求。
同时,需要建立高效的储能系统,使得新能源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得到储存和利用,提高新能源的消纳能力。
因此,加强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并建立高效的电网和储能系统,是解决新能源消纳能力问题的重要途径。
(二)市场因素市场因素对新能源消纳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新能源发展受到市场需求和利益驱动的制约。
新能源消纳关键因素分析及解决措施研究
新能源消纳关键因素分析及解决措施研究摘要:近年来,新能源在中国迅速发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抛弃风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本文从中国新能源利用现状分析了新能源消费问题的原理,进一步探讨了我国新能源的关键问题。
主要解决发电机组改造和电力建设灵活调整中新出现的能耗问题,还进行了仿真现场实验。
关键词:新能源;消纳原因;机理分析;解决措施研究;前言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能源需求也在增加,工业生产的能源需求也在迅速增加。
中国的能源工业发展迅速。
新能源不仅为社会生产和国民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而且还带来了一系列能源过剩问题。
特别是,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加剧了新能源消费问题。
因此,这一问题开始受到高度重视。
本文将分析和探讨我国能源消费的现状、关键因素和解决方案。
一、新能源消纳现状分析目前,中国新能源发展迅速,累计装机容量居世界前列。
同期,新能源的普及率大大高于一些发达国家。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效率显着,消费总量增加。
但是风能和光能有一定的随机性和波动性。
总的能源利用率正在提高。
光的释放等问题越来越明显,引起了国家和社会各阶层的关注。
因此,为了在开发和使用新能源方面有效提高经济效益和服务效率,必须努力减少该区域的能源消耗。
当电力生产、电力供应和电力系统使用同时完成时,电力负荷过重。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最重要条件是,系统的调节能力必须大于负荷变化。
由于风力资源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
它将具有反向峰值调节的特点,最多可达风力和电能日负荷能力的80%。
天气变化和云层变化可能会影响光伏发电,造成不连续性和波动。
系统调节由连接到电气系统的较高比例的新干能源支持,系统调节时应控制系统的动态平衡,否则将放弃风。
功耗问题与系统的调节能力密切相关。
二、新能源消纳关键因素分析1.技术因素科学和技术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生产力,可在缓解新能源消费困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但是,中国目前的能源消耗技术还不够成熟,目前电网的结构特点限制了输电的灵活性。
我国新能源消纳困难的原因及其对策
我国新能源消纳困难的原因及其对策摘要:新能源消纳是指将产生的新能源有效接入电力系统并供给用户使用,然而我国在新能源消纳方面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新能源消纳困难的原因为电网输配能力不足、输配技术陈旧、缺乏有效的消纳市场和政策保障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提高电网输配能力、优化输配技术、建立完善的消纳市场和完善政策保障等对策。
关键词:新能源消纳,电网输配,消纳市场,政策保障一、引言新能源是指替代传统能源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
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解决能源危机、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
在我国,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取得了重要突破,但是在新能源消纳方面面临着许多困难,给能源供给和环境保护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本文将主要分析我国新能源消纳困难的原因,然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1.电网输配能力不足我国电网输配能力相对较低,新能源的规模和分布远超过电网工程设计的预期,导致电网输配能力不足以满足新能源的消纳需求。
在输配系统中,由于电网线路、变电站等基础设施的限制,新能源并网容量受限,特别是在风电和光伏发电方面,输配能力不足直接限制了新能源的消纳能力。
2.输配技术陈旧我国输配技术相对滞后,特别是在新能源消纳方面技术支持不足。
由于输配系统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相对落后于新能源发展的需求,导致部分新能源发电设备无法有效接入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的调度和控制能力不够强,无法快速响应新能源的波动性和间歇性特点。
3.缺乏有效的消纳市场新能源消纳的市场机制相对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消纳市场。
由于新能源发展的特点和电力市场的现有机制不匹配,导致新能源的消纳难度加大。
当前,我国电力市场主要以保障电力供应为主,对新能源的补偿机制和消纳需求不足,缺乏有效的市场化机制来鼓励和支持新能源的发展。
4.政策保障不完善我国在新能源消纳方面的政策保障不够完善。
短期内,新能源发电无法形成自给自足的规模,需要对电网进行补贴和补偿,但当前我国的政策体系还不完善,缺乏明确的政策支持和产业扶持,导致新能源消纳面临一定的困难。
我国新能源消纳困难的原因及其对策
我国新能源消纳困难的原因及其对策近年来,随着环保理念的普及和新能源政策的落地,我国新能源产业迅猛发展。
然而,新能源消纳困难依然是新能源行业的一大难题。
本文将从原因和对策两个方面探讨此问题。
一、消纳困难的原因1.电网建设不足我国新能源发电主要集中在偏远地区或者光照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而建设高效、大容量的输电设施需要时间、资金和技术支持,落后的电网设施难以满足新能源发电的要求。
2.能源结构不合理我国能源结构仍以化石能源为主,而新能源发电需要更加先进的发电技术和投资成本。
因此,新能源在国内市场上的价格比传统能源高昂,导致新能源投资回报率低,也使得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受到限制。
3.政策落地不力虽然政府已经推出了很多支持新能源的政策,如补贴等,但执行措施不当、补贴配套不足、政策执行不到位等问题仍然存在。
二、对策应优先发展适用于新能源发电的配套输电设施,包括建设更加高效且容量更大的输电线路、变电站等,以保障新能源的顺利发电和消纳。
2.提高新能源的经济竞争力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同时大力推广新能源技术和产品,提高新能源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性。
可以通过提高新能源发电成本降低新能源市场化价格,开发新的技术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新能源消纳。
3.完善政策措施梳理新能源消纳中遇到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制定针对性政策,完善支持新能源发展的各项配套措施,并进一步优化新能源发电和消纳的市场环境。
总之,新能源消纳困难的根本原因是体系不完整,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采取综合手段。
新能源的发展应是科技、政策、市场等多支撑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只有针对性的政策和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及先进配套设备,才能逐步解决新能源的消纳难题,推动新能源行业的持续发展。
新能源消纳现状及措施
新能源消纳现状及措施发布时间:2022-04-18T02:25:15.449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6期作者:闫杰[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能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加上工业生产对能源的需求量也迅速增大,我国的新能源产业迅速成长起来。
新能源在给社会生产和国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新能源过剩的问题。
尤其是在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方面,新能源的消纳问题更显严重。
于是,人们开始对这个问题予以了高度的重视。
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能源公司霍林河循环经济电力监控指挥中心 02920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能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加上工业生产对能源的需求量也迅速增大,我国的新能源产业迅速成长起来。
新能源在给社会生产和国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新能源过剩的问题。
尤其是在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方面,新能源的消纳问题更显严重。
于是,人们开始对这个问题予以了高度的重视。
本文将就我国新能源的消纳现状以及促进新能源消纳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新能源消纳;现状;措施1新能源消纳现状分析现阶段我国新能源发展速度极快,累计装机容量排世界第一。
新能源渗透率远超于同期部分发达国家。
我国新能源发展成效有目共睹,消纳总量增大,但风能、光能等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与波动性,能源整体消纳率处于有待提升的阶段,弃光、弃风等问题愈加显著,备受国家及社会各领域的关注。
因此为切实提升新能源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与服务效益,应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缓解地区能源消纳矛盾。
2促进新能源消纳措施2.1提高新能源功率预测精度提高新能源预测的精度,降低新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
新能源出力预测技术一直是国家研究的重点,具有功率预测技术旨在预测新能源功率的变化,减少高波动性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预测技术的进步可以改善传统电力调度的方式,强化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和经济效益,减轻电力系统在负荷高峰期的部分压力,提高风电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小时前,风还没来时,风机所能发的电量,已经显示出来。
通过收集气象等关键数据及一套复杂的算法,国内的新能源功率预测已经可以实现更高的功率预测的精度。
风电、光伏具有间歇性、随时性的特性,为需要保持发电、用电实时平衡的调度系统带来了难题,新能源功率预测,通过预测功率,可以带来更大的调度空间,也有利电安全。
国内外的经验均表明,通过提高新能源功率预测的精度,可以有效提高新能源并的比例。
国内各地区对新能源功率预测的精度要求不一,但趋势是越来越严。
国内普遍要求,风电场预测次日发电功率,与实际功率的误差应小于20。
有些地区按月考核日均功率预测误差,有些地区更严格一些,按日考核。
排油烟风机/
国冀北电力有限是国内较早开展新能源功率预测的电力之一,但到了冬季供暖季,也只能看着风电白白被弃。
新能源功率预测并不能完全解决新能源的消纳问题,国内新能源面临的限电难题,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预测新能源
新能源功率预测并不稀奇。
早在1997年,丹麦国家电就开始了风电功率实时预测。
2012年之前,国内风电场、光伏电站安装功率预测系统视自主意愿而定。
2012年,《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相继实施,功率预测系统成为风电场、光伏电站的并前置条件。
东润环能研发总监娄勇刚介绍说,风电场功率预测系统首先要根据风电场的历史功率、历史风速、地形地貌、数值天气预报、风电机组运行状态等数据建立风电场输出功率的预测模型,以风速、功率和数值天气预报数据输入,结合风电场的运行状况,得到风电场未来的输出功率。
气象预报精准度,一定程度决定了新能源功率预测的精准度。
目前国内新能源功率提供商多购买多来源的气象数据,再通过计算模型,进行气象的预测。
比如,东润环能气象预报,就用中国气象局、丹麦气象、美国气象等多个数据源,进行集合预报。
降尺度的计算是关键。
国能日新副总经理周永说,购买的气象数据是高空数据,还需要把高空气象预测数据,通过计算模型,测算等风机高度的气象数据。
各预测系统提供商的计算方法不一。
比如,IBM采用了的认知计算分析方式,提高了新能源功率预
测的精度,应用在张北地区风场。
但在现实中,风电场、光伏电场的运行数据,常常成为制约新能源功率预测的关键原因。
娄勇刚说,国内风电从业人员普遍年轻,管理比较粗糙,风电场经常出故障,运行数据又不能实时共享,自然降低了功率预测的精度。
东润环能给业主单位的培训讲义中,有一条是防止预测仪器被偷。
讲义中案例显示,某风电场数十台风机长期故障,运行数据也未与功率预测系统同步,预测精度可想而知。
国内新能源功率预测经历了一个精度逐步提高的过程。
2012年,国家能源局发布《风电功率预测预报考核办法(试行)》后,各地能监局陆续制定了风电功率预测考核管理的相关条款,通过经济手段考核预测不达标的风电场。
随考核要求提升,功率预测精度也在提高。
周永说,在早期,国能日新还提供过预测精度仅为60的产品。
但现在普遍要求风电场预测次日功率与实际功率误差小于20,各地具体考核方式不一,有按月考核日均预测误差,有的按日考核。
但在国外,新能源功率预测的精度要远高于此,预测次日功率误差普遍小于10,一些地区预测误差甚至在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