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信息技术学案.

合集下载

八下信息技术教案

八下信息技术教案

八下信息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3.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4.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1.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分类;2.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3.信息时代的特点和影响。

第二章计算机基本操作1.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2.计算机的开机、关机和重启;3.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4.文件管理和文件夹的创建与删除。

第三章常用软件的使用1.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2.幻灯片制作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3.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4.图像编辑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

第四章信息技术解决问题1.利用互联网搜索信息;2.利用电子邮件进行信息交流;3.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信息展示。

三、教学步骤与方法1.导入:通过展示一段关于信息技术应用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概念讲解:简要介绍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分类,并帮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信息时代的特点。

3.计算机基本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计算机,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的开机、关机和重启的方法。

4.操作系统和文件管理:讲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教授文件管理和文件夹的创建与删除。

5.常用软件的使用:通过示范操作和实践练习,教授文字处理、幻灯片制作、电子表格和图像编辑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

6.信息技术解决问题:通过案例讲解和实际操作,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搜索信息、利用电子邮件进行信息交流以及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信息展示。

7.总结归纳:复习所学内容,提问学生并让学生总结归纳所学知识点。

8.反馈与答疑:解答学生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并进行交流。

四、教学资源和评估1.教学资源:计算机、投影仪、教材、多媒体课件等。

2.教学评估:课堂练习、小组讨论、实际操作情况观察等。

五、教学反思本教案设计充分考虑到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与学习积极性。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学案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学案

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学案一、学习目标1. 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网络的基本知识;3. 熟悉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4. 培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内容1. 信息技术概述1.1 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信息技术的特点和应用领域1.3 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和影响2. 计算机基础知识2.1 计算机硬件组成及其功能2.2 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作用2.3 计算机操作系统2.4 常见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3. 网络基础知识3.1 网络的概念和分类3.2 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3.3 常见网络应用和服务3.4 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4. 信息技术的应用4.1 信息技术在教育、医疗、金融等行业的应用4.2 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4.3 信息技术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5.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5.1 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提升5.2 多媒体信息的编辑和处理5.3 信息检索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5.4 问题解决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三、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结合实践通过理论课程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深化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

2.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信息技术的应用场景和操作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小组讨论与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分析信息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4. 实践操作和课外作业提供实际的计算机操作训练和相关课外作业,巩固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

四、教学评估1. 考试测试定期进行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考试,检验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程设计安排相关课程设计项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和实施一项信息技术应用方案,评估其综合应用能力。

3. 作业评定对学生的课堂笔记、实验报告、课外作业等进行评定,全面了解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结合理论与实践的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如《信息技术基础》等。

2024年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2024年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提高信息素养。

2.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操作技能。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培养学生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网络技术应用:网络连接、网络通信、网络搜索、网络、网络安全等。

2.数据库技术应用: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的设计与创建、数据库的查询与维护等。

3.多媒体技术应用:多媒体制作软件的使用、音频与视频编辑、动画制作等。

4.程序设计基础:算法与程序设计、编程语言的选择与使用、程序调试与优化等。

三、教学计划1.第一周:网络技术应用1.1网络连接1.2网络通信1.3网络搜索1.4网络1.5网络安全2.第二周:数据库技术应用2.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2.2数据库的设计与创建2.3数据库的查询与维护3.第三周:多媒体技术应用3.1多媒体制作软件的使用3.2音频与视频编辑3.3动画制作4.第四周:程序设计基础4.1算法与程序设计4.2编程语言的选择与使用4.3程序调试与优化四、教学方法1.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学习。

2.采用任务驱动法,布置实际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采用自主学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评价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实践操作:包括实验报告、作品展示等。

3.期末考试: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

六、教学资源1.教材: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

2.多媒体教学设备:计算机、投影仪、音响等。

3.教学软件:多媒体制作软件、编程软件等。

4.网络资源:网络课程、教学视频、在线实验平台等。

七、教学建议1.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2.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

4.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信息技术基础的学案6.1.2

信息技术基础的学案6.1.2

第六章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6.1 信息集成(上机实践)一、学习目标1.通过信息集成实践更好的理解信息集成的过程的含义,体验信息集成四个阶段2.了解常见的信息集成工具的分类及代表性的信息集成工具的工作环境3.掌握网站制作的过程,并能熟练使用FrontPage2000进行网页制作4.培养团队协作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想、感情交流习惯二、知识要点FrontPage软件知识介绍:FrontPage是Microsoft公司制作的,很受欢迎的网页制作工具。

1.“FrontPage2000”界面主要有“标题栏”、“菜单栏”、“常用工具栏”、“格式工具栏”、“视图工具栏”、“编辑区”、“状态栏”等组成。

2. FrontPage2000 中的“编辑区”是我们制作网页的舞台。

在这里,网页以三种状态显示:(1)普通视图——显示网页的编辑状态,可以设置文本、插入表格和图像、插入各种网页元素。

(2)HTML视图——显示自动生成的HTML语句,此时可以用HTML语言来编辑和修改网页(3)预览视图——模拟显示编辑完的网页,供编写者查看。

3.“菜单栏”——“查看”命令——“视图栏”视图栏提供了浏览、组织或编辑网页的几种方式:(1)“网页”视图提供编辑网页的方式(2)“文件夹”视图提供显示和组织站点中文件和文件夹的功能(3)“报表”视图提供了统计和分析站点中文件和超链接的功能(4)“导航”视图显示站点中的导航结构,即网页间的链接情况(5)“超链接”视图显示了各个网页的超链接情况(6)“任务”视图列出站点中要完成的任务三、网站制作知识介绍1.网站也叫做站点,是网页等一组网络资源的集合,我们把制作的所有素材和网页集合成一个网站,便于维护和管理。

新建站点:文件——新建一个站点——只有一个网页的站点2.利用表格布局网页:表格在网页中有定位和设置网页布局的作用,利用表格可将各块内容分类列出,使网页清晰美观、富有条理。

用表格布局时,表格边框粗细应设置为0。

信息技术基础的学案7.1

信息技术基础的学案7.1

7.1信息资源管理概述制作人:马庆辉 审核人:高峰【学习目标】1. 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一般过程,理解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普遍性及其重要意义2. 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信息进行分类3. 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化思想【知识框架】管理对象:信息活动中的各种要素(包括信息、人员、设备、资金等)管理内容:对信息资源进行组织、控制、加工、协调管理目的:有效的满足社会的各种信息需求管理手段: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最佳配置二、信息资源管理过程各种信息资源管理活动都是按照一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的:从具体需要出发,对信息资源按照一定的方法分类、组织和存储,继而提供方便的信息服务,与此同时还要不断进行更新与维护。

图书馆的工作流程,一般可以分为:采-分-编-藏-用-剔等几个阶段:1.采,就是采购。

2.分,就是分类3.编,就是编目。

4.藏,就是图书的上架管理。

身边的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信息资源的分类组织 信息资源管理中的标准化思想和意义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知识要点】一、 概念介绍信息资源: 狭义来说,把信息资源等同于知识、资料和消息,即只指信息内容,指导信息本身或信息的集合。

广义来说,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信息、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

本章所述的“信息资源”,指我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积累的有具体载体存储的信息,包括文本、图象、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表现印刷品、计算机文件、光盘产品、或者仅仅是其中的包含有相对完整内容的某个片段而已,也可以是数据库中特定结构的广义数据。

信息资源管理(IRM ):一方面是人类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对文献、知识和信息管理的延伸和拓展,另一方面则是在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信息已成为重要的经济资源这个背景下所发展起来的信息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

5.用,就是图书馆向读者提供各种服务,是图书馆进行前面基础工作的最终目的。

6.剔,就是剔旧,对过时老化无用和破损不能使用的图书,要从书架上拿走,退出流通,不要占用了书架,还增加管理员的管理难度。

信息技术学案3

信息技术学案3

高三一轮基本能力复习导学案--信息技术部分(三)一、学习目标:1、体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其重要作用;2、掌握图像的两种主要类型3、选择恰当的工具加工图像、表达信息;4、选择恰当的工具采集和加工音频、视频和动画信息5、客观评价数字化音频、视频和动画技术的应用技能知识点: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二、知识网络三、知识归纳:1、多媒体的含义所谓媒体通常是指承载信息的载体,如文本、图像、声音、动画等。

一般意义上的多媒体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媒体的组合。

在计算机技术及其领域,多媒体技术通常指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即运用计算机处理多媒体信息的技术。

2、图像的类型图像的类型有两种:点阵图和矢量图,各有优缺点,见下表。

类型优点缺点制作软件点阵(位图)图象色彩丰富文件容量大,放大或旋转图像会失真画图、Photoshop、ASDsee向量(矢量)图象文件容量小,放大或旋转图像不会失真不容易制作色彩变化太多的图像Fireworks、Flash、CoreDraw补充:常见的位图图像文件的文件类型有:jpg、gif、bmp、png、psd、tif等常见的矢量图像文件的文件类型有:swf、cdr、3、常见的音频信息处理软件:Windows自带的“录音机”、Cool editpro、Gold wave等4、常见的图形图像的处理软件类型常用软件适用性简易型图像软件画图初学者普及型图像软件我行我速普通家庭和办公Acdsee 看图为主,处理为辅Flash 网络图形和动画制作专业型图像软件Photoshop 专业图像处理AutoCAD 建筑、机械、电子CoreDraw 专业的图像设计人员多媒体信息加工图像信息加工图像的类型常见的图像加工软件常见的音频信息加工软件常见的视频、动画信息加工软件多媒体的含义5、常见的视频、动画加工工具软件名称工具类别特点说明Media Player 视频播放工具Windows自带超级解霸视频播放工具功能强大的VCD、DVD播放工具绘声绘影视频编辑工具界面友好、功能实用、面向大众Premiere 视频编辑工具功能强大、操作复杂的专业型工具Flash 二维动画制作工具功能强大的专业二位矢量动画制作工具3D Studio MAX 三维动画制作工具功能强大、操作复杂硬件要求搞的专业型工具补充:动画和视频的区别1、计算机动画主要是在对真实的物体进行模型化、抽象化、线条化后,生成再造画面,所以主要用于动态模拟,展示虚拟现实等。

信息技术及其影响学案

信息技术及其影响学案

1.2信息技术及其影响【学习任务】1、了解信息技术及其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势2、探索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其对社会、对生活等方面的影响3、培养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1.2.1信息技术及其发展1、理解信息技术定义2、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练习: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信息技术就等同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

B.信息技术是有关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处理、交流和表达的技术。

C.微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是互不关联的两个技术领域。

D.信息技术是处理信息的技术。

2、下面不属于信息技术范畴的是( )A、计算机技术B、传感技术C、转基因技术D、通信技术3、现在我们常常听说(或在报纸电视上看到)IT行业各种各样的消息,那么这里所提到的“IT”指的是()A、信息B、信息技术C、通信技术D、传感技术6、()首次打破了信息存储和传递的时间、空间限制A、印刷术的发明B、文字的创造C、电话、电视的发明和普及D、信息技术的普及7、“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是形容一个人的知识非常多,家中的书多的以至于搬家时用车来拉,因为当时的书是笨重的竹简。

从而使得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极为不便,从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历程来看,这应该是属于第几次信息技术革命以前的事()A、第一次B、第二次C、第三次D、第四次1.2.2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影响1、信息技术产生的积极影响(1)(2)(3)2、信息技术产生的消极影响(1)(2)(3)(4)1.2.3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应注意的几点:(1)(2)(3)(4)练习:1、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到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与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子商务配合先进的物流系统,给我们带来网络购物的全新感受。

B、网络会诊成为一种新型医疗方式。

C、网络对青少年毫无益处。

D、网络远程教育成为终身教育的一种途径。

2、利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类的某些思维活动,如医疗诊断、定理证明等,这些应用都属于( )A、数值计算B、自动控制C、人工智能D、辅助教育3、对于计算机来说,信息处理其本质就是( )A、数据处理B、事件处理C、控制处理D、资源应用4、一个中学生在计算机网络上必须做到()。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广东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广东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广东教案标题: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广东)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引用和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2.掌握常见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3.学习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搜索和处理。

教学准备:1.教材:七年级信息技术教科书(广东版);2.教具:多媒体投影仪、计算机实操环境;3.课件:PPT课件、教案、学案;4.学生学习用具:笔记本电脑、作业本;5.学生作业:提前准备电脑操作系统的笔记。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现场展示一台计算机,简单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

2.提问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简单解释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概念。

二、知识讲解与学习(25分钟)1.通过PPT课件展示,介绍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定义、作用和常见的操作系统。

2.教师讲解计算机引导过程和基本操作系统功能,并进行示范操作。

3.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并记录重要知识点,作为课后学习的参考。

三、应用实践(30分钟)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2-3人。

2.每个小组配备一台计算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根据操作流程,按照教材上的指导实操。

3.教师进行小组巡视,并在实操过程中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四、练习与巩固(15分钟)1.教师布置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进行练习,教师逐个批改,及时纠正错误,并解释正确答案。

3.借助多媒体投影仪,将一些典型错误的答案进行展示,进行讲解。

五、拓展与应用(15分钟)1.教师介绍常见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如Microsoft Word、Microsoft Excel等,并讲解其主要功能。

2.通过PPT展示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和使用常见的办公软件。

3.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计算机应用软件,扩大他们的应用能力。

六、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1.将本节课要点进行小结,并向学生强调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重要性。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写一篇关于自己对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理解的作文。

信息技术全册学案

信息技术全册学案

基本能力测试-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纲要】信息获取1、信息的基本特征。

结合具体例子描述信息的外在的重要特征,如传递性、共享性、依附性和可处理性、价值相对性、实效性、真伪性等,并归纳对信息的感性认识。

如:某图书馆将《红楼梦》数字化后,可实现多人同时阅读,这体现了信息的共享性。

虚假情报也是信息。

2、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传感技术几个核心技术。

3、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发生过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是信息表现和交流手段的一次关键性革命;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增加了交流信息的手段;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把信息的记录、存储、传递和使用扩大到更广阔的空间,是信息记载与传播手段的一次重要革命;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及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虚拟现实、语音输入、智能代理等新技术的出现使人机界面更加友好。

)、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如多功能的个性化手机、符合中国人需求的办公软件等)、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

计算机硬件将更加微型化,并具有超强性能,软件将向自动设计、构件化、集成化发展,总之,计算机技术将向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4、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定位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确定信息获取方法—获取信息——评价信息 信息来源类型:文献型、口头型、电子型、实物型(现场信息源)5、搜索引擎。

搜索引擎指用于因特网信息查找的网络工具。

搜索引擎按其工作方式可划分为:全文搜索引擎(又称为关键词查询)和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

全文搜索引擎代表性的有Google 、百度等,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代表性的有雅虎、搜狐、新浪、网易等。

6、搜索技巧。

⑴使用多个关键词,细化搜索条件,灵活运用“与”、“或”、“非”等逻辑运算提高搜索效率,提高搜索效率。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引言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教案旨在帮助教师设计和实施一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目标•理解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基本概念•掌握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和软件•培养信息检索和处理的能力•培养信息技术创新的能力•培养信息伦理和安全意识教学内容1.信息技术概述–信息技术定义和基本概念–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领域2.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和软件–操作系统和文件管理–文字处理软件和演示文稿工具–电子表格软件和数据库管理工具–图像处理软件和多媒体工具–网络和互联网应用软件3.信息检索和处理–有效的信息检索方法–文件和数据的组织和管理–信息处理和分析技巧4.信息技术创新–编程和算法基础–网页设计和开发–应用软件开发–软件工程和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5.信息伦理和安全–信息伦理的基本原则–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保护–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意识1.讲授:通过讲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实践:通过实际操作信息技术工具和软件,让学生亲自体验和掌握技能。

3.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中的思考和交流。

4.项目实践:组织学生参与信息技术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合作意识。

•电脑实验室或学生个人计算机•多媒体投影仪和屏幕•课堂教学文稿和示范文件•互联网资源和参考书籍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表现情况。

2.作业和项目成果:评估学生书面作业和项目实践的质量和完成情况。

3.测验和考试:进行定期测验和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教学扩展1.组织学生参加信息技术竞赛和展示活动,展示他们的创新项目和成果。

2.鼓励学生参与信息技术社团或俱乐部,拓宽他们的信息技术视野和交流平台。

3.组织学生进行实践项目,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

最新整理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信

最新整理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信

最新整理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文
字修饰能手》学案
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文字修饰能手》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多种选中文字的方法;了解文字编辑工具栏的作用;能够对文字进行简单的修饰。

过程与方法:教师演示与学生探索相结合,在具体实践操作中熟悉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开拓视野、解放思想、激发创造思维,培养学生感恩情怀,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细致的态度。

重点:对文字进行简单的修饰。

难点:掌握多种选中文字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课件)都一样的字体和字号会让文章看起来没有什么意思,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WPS文字还有哪些修饰文字的本领。

二、新授
1、选中文字
(1)学生自学、xx+
(2)除了用按下鼠标左键、拖到鼠标的方法以外,还可以根据选择区域的不同,使用不同的方法来选中文字。

2、设置文字属性
(1)小组合作学习,试着练习操作
强调:必须在选中文字的基础上进行文字的操作(2)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汇报,xx评价
三、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板书:
3文字修饰能手
1、选中文字
2、设置文字属性。

信息技术基础的学案6.2

信息技术基础的学案6.2

6.2 信息发布制作:高峰审核:马庆辉一、学习目标1.了解信息发布的多种方式,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方式发布信息。

2. 发布网站传播信息3.了解信息交流的多种类型,理解信息交流的重要作用4.选择恰当的信息交流工具与他人交流信息二、知识要点(一)信息发布的类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个人网站信息发布、班级演讲、教师讲课。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因特网广告,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官方网站、官方新闻发布会等。

(二)网络信息发布借用现成的网络工具和资源发布:如E-mail、BBS 网络信息发布分为两种情况:建立自己的网站发布(1)发布前的准备检查内容:网站是否有科学性错误和不健康内容1、检查网站检查链接2、预览网页3、检查下载时间:网页不要过大,图片不宜过大、过多(2)网站发布1、在网上邻居上发布2、在本机上发布3、在因特网山发布:(1)申请网站空间(2)上传网站(3)维护网站:内容更新、调整网站风格;其中内容的更新是最重要的。

(4)宣传网站:把网址告诉别人,在电视、广播中宣传,在BBS上发贴子,与其他网站交换友情链接,在因特网的搜索引擎上登记您的网址6.3 信息交流一、知识框架:信息交流的意义文件交换信息交流的方式网上聊天:E-mail、BBS、QQ、Weblog (博客)做个有自我保护意识的文明公民二、随堂练习题:1.下列哪一些选项属于信息交流的意义:(多项选择题)A、是人的基本生存需求B、泄漏个人的信息C、人们相互了解彼此的想法于感受D、彼此寻求必要的帮助与支持E、容易被坏人诈骗F、容易引起别人的嫉妒G、加强彼此的沟通和了解 H、有助于学习、工作、生活2.你可以通过哪一些方式与他人信息交流?(请补充)填空题如:聊天、手势、暗号、书信、、、。

3.下列属于信息交流的是:(具备信息发布者和信息接收者)不定项选择题A、在BBS上发贴子请教问题B、默写英语单词C、独自看电视剧D、用QQ传输文件4.判读题:A、网站发布就是将网站发布到因特网上.。

《信息与信息技术》学案

《信息与信息技术》学案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师寄语:天才在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学习目标】1.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2.了解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3.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客观的认识各种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自主梳理】一、信息(一)信息的定义:信息是反映一切事物属性及动态的信息、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中所包含的内容。

注意:1.信息的本质所在是“内容”两个字,硬件一定不是信息。

2.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是物质、能源和信息。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信息的基本特征有、、、、、等1.载体依附性(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2.价值性(1)所有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

(2)信息可以通过加工分析得出更多、更重要的信息,也就是具有增值性(3)信息使用价值的大小是相对的,它取决于接受信息者的需求及对信息的认识和利用能力。

3.时效性(1)信息只有满足“价值”条件时,才具有时效性。

反过来,时效性影响着信息的价值。

(2)信息在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二、信息技术(简称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一)信息技术: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注意:信息技术主要包括: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可以形象地说是扩展人的思维器官处理信息和决策的能力;扩展人的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功能,主要包括数字通信、卫星通信、微波通信、光纤通信等;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它的发展,使得器件的特征尺寸不断缩小,集成度不断提高,功耗降低,器件性能得到提高,扩展了人们对信息的控制和使用能力;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扩展人的感觉器官收集信息的功能。

(二)信息技术的五次技术革命1.第一次是,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2.第二次是首次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3.第三次是,使得知识可以大量生产、存储和流通,从而进一步扩大了信息交流的范围4.第四次是,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信息传递的效率和手段再一次发生了质的飞跃;5.第五次是。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2章学案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2章学案

第一、第二章复习【活动形式】: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学习目标】:1、能够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2、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3、认识信息技术带来的影响(正反两方面)4、了解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能够选择途径获取有效信息5、了解并分清搜索引擎的几种方法6、掌握从因特网上获取信息的策略与技巧,会下载保存7、掌握常用文件类型(图标与扩展名)8、掌握鉴别信息的方法,能正确评价信息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考点点击】: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考点注解】:1.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的内容称之为信息。

(例如:教科书的内容为信息,而教科书是信息的载体)人类不可缺少的三大资源:物质、能量、信息。

2.信息的一般特征:①载体依附性②价值相对性③时效性④共享性⑤真伪性⑥可处理性。

⑦传递性:①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一定的媒体介质表现出来,如:看到蚂蚁搬家可以知道快下雨了②价值性:信息能够满足人们某些方面的需要,如:信息会考时间为6月13日对高一的学生具有价值。

③时效性:信息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如: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④共享性:一个信息可以由多分进行分享;如: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⑤真伪性:“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诸葛亮“空城计”⑥可处理性:玉不琢,不成器。

孟浩然的诗词直白易懂,多为反复修改、推敲而成⑦传递性:3.信息技术的定义及范围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分析和利用等技术。

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的核心与支柱)、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传感技术。

1)计算机技术具有扩展人的思维器官处理信息和决策的功能;2)通信技术具有扩展人的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功能;3)传感技术具有扩展人的感觉器官收集信息的功能;4)微电子技术扩展了人们对信息的控制与使用能力。

信息技术课教案

信息技术课教案

信息技术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技术的定义和相关概念;2. 掌握常见的信息技术工具和软件;3. 学会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检索和处理;4.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的定义和相关概念;2. 常见的信息技术工具和软件;3. 信息检索和处理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信息技术的定义和重要性,并与学生一起探讨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场景和价值。

2. 知识讲解(25分钟)2.1 信息技术的定义和相关概念使用多媒体和示例,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包括计算机、互联网、移动设备等。

同时,解释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2.2 常见的信息技术工具和软件通过展示不同的信息技术工具和软件,如Microsoft Office套件、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和多媒体制作工具等,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基本功能和用途,并举例说明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的使用。

2.3 信息检索和处理的基本方法介绍学生如何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并讲解信息的筛选和评估方法。

同时,指导学生使用软件工具进行信息处理和分析。

3. 实践操作(30分钟)在计算机实验室或个人电脑上,让学生亲自操作信息技术工具和软件。

指导学生进行信息的检索和处理,例如使用搜索引擎查找相关内容,使用Microsoft PowerPoint或Adobe Photoshop进行多媒体制作等。

4. 练习与巩固(15分钟)提供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和问题解决能力。

5. 总结与展望(5分钟)总结今天的课程内容,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环节的表现和成果;2. 分析学生在练习与巩固环节中的答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法;3. 倾听学生对于教学过程和内容的反馈和问题。

五、教学资源1. 计算机实验室或个人电脑;2. 互联网搜索引擎及相关网站;3. Microsoft Office套件等常用软件。

2024年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册教案

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提高信息素养。

2.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操作水平。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信息技术基础知识2.计算机操作系统3.文本处理软件4.电子表格软件5.演示文稿软件6.网络应用7.多媒体技术8.信息技术安全与道德三、教学安排1.教学课时:本册教材共计32课时,每周2课时。

2.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四、教学步骤第一单元:信息技术基础知识1.信息技术概述(1)信息技术的概念(2)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3)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2.计算机硬件与软件(1)计算机硬件组成(2)计算机软件分类(3)操作系统的作用与功能第二单元:计算机操作系统1.Windows操作系统(1)Windows操作系统概述(2)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3)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2.Linux操作系统(1)Linux操作系统概述(2)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3)Linux下的文件管理第三单元:文本处理软件1.Word文字处理软件(1)Word软件概述(2)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3)文档格式设置与排版(4)图文混排与表格制作第四单元:电子表格软件1.Excel电子表格软件(1)Excel软件概述(2)Excel工作簿与工作表的基本操作(3)数据输入与编辑(4)公式与函数的应用(5)数据排序、筛选与图表制作第五单元:演示文稿软件1.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1)PowerPoint软件概述(2)演示文稿的创建与编辑(3)幻灯片设计与排版(4)动画与多媒体的应用(5)演示文稿的放映与打印第六单元:网络应用1.计算机网络基础(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3)网络协议与IP地质2.Internet应用(1)Internet概述(2)浏览器的基本操作(3)搜索引擎的使用(4)电子邮件的收发与管理(5)网络资源的与第七单元:多媒体技术1.多媒体技术概述(1)多媒体技术的概念(2)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2.多媒体制作软件(1)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2)Flash动画制作软件(3)Audacity音频编辑软件(4)MovieMaker视频编辑软件第八单元:信息技术安全与道德1.信息技术安全(1)计算机病毒与防治(2)网络安全防护(3)数据备份与恢复2.信息技术道德(1)网络文明与道德规范(2)知识产权保护(3)个人信息保护五、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课堂参与度、实践操作能力、小组合作表现。

信息技术基础学案

信息技术基础学案

教师寄语:唯一能持久的竞争优势是胜过竞争对手的学习能力。

一、信息与信息技术命制人:王亮审核人:李昕时间:2010年9月(1)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2)了解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与发展趋势(3)建立合理使用信息技术的价值观一、知识梳理1、信息的定义练一练小王和小李就“信息”的范畴展开了讨论。

小王说:“报纸上刊登的广告是信息”;小李说:“期中考试的各科成绩是信息。

”你认为他们说的对吗?()A、小王说的对,小李说的不对B、小李说的对,小王说的不对C、小王和小李说的都对D、小王和小李说的都不对2、信息的一般特征:①②③④⑤⑥练一练南方中学要组织义务植树活动。

同学们通过上网搜索,获得“3月12日是植树节”、“根据南方的气候条件,三、四月份最有利于树苗的生长”等信息,从而确定了植树的日期。

这件事说明信息具有()A、共享性和价值性B、共享性和真伪性C、价值性和真伪性D、时效性和真伪性1、信息技术主要包括①②、微电子技术和传感技术等。

练一练2008年9月27日,在翟志刚同志顺利完成太空行走实验后,军委主席胡锦涛通过“天地语音系统”与航天员进行了通话。

“天地语音系统”的地面设备由通信设置、数据传输设备、光纤网、分组交换设备和卫星地面通信占等组成。

飞船上则配备了无线通信、视频传输及数据记录等设备。

这样航天员之间、航天员与指挥中心之间,随时都可进行信息交流。

根据上述材料,请指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多媒体信息的远距离传输提供了可靠保证B、较之文字信息来说,声音和画面信息的存储不需要太大的空间C、上述“天地语音系统”既包括硬件系统也包括软件系统D、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打破了时空限制2、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①语言的产生和应用②的发明和应用③和的发明和应用④电报、电话、电视和其他通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⑤和的应用目前以和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掀起了新一轮的信息技术革命。

练一练王选院士主持研制了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最新整理高中信息技术高中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方法》学案.docx

最新整理高中信息技术高中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方法》学案.docx

最新整理高中信息技术教案高中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方法》学案高中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方法》学案〖单元概述〗信息价值的判断:通过学生对“策划一次劝告青少年不要吸烟的宣传活动”已经获取到的相关信息的分析,归纳出信息价值的判断标准。

〖课程标准〗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

〖学习目标〗知识性目标1.通过分类检索和关键词查询两种信息获取方式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从网上获取信息的最基本方法。

2.学会使用布尔运算符搜索、短语搜索以及自然语言搜索的技巧,加快检索速度。

技能性目标1.熟练使用两种检索方式检索信息。

2.根据主题活动的要求,运用合适的搜索方式查询检索资料。

情感性目标1.体验不同信息检索方式的检索效果。

2.树立合法获取信息的意识。

3.充分认识到搜索技巧在搜索信息过程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充分运用网络工具的意识。

〖教学过程〗适合本单元的教学策略是分析归纳论证教学法,针对任务的分析和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如:在支持“香烟的成分”时,为什么要采用文本和数据,而不采用其他类型的信息呢?,这些体现了信息的哪些特点?……等等。

通过学生的思考、讨论交流,形成对信息特点的认识。

如果把问题反过来想一想,这些信息能不能有效地支持活动的主题呢?这其实就是在根据信息的特点来判断信息价值。

最后,把这些特点整理在一起,就是信息价值的判断标准了。

通过采取运用逆向思维对活动的分析论证,促进学生养成分析、推理、论证、归纳的能力,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信息素养。

过程环节教师活动设计及引导学生活动设计及记录设计意图学前评价给出教师设计好(或教参中给定)的学前评价按照评价的内容思考、实事求是地做答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决定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创设情景大家在学习和生活中发生或遇到过信息引用不当的事情吗?;请谈一谈你是如何作出这种判断的理由,或者你是根据什么作出这种判断的呢?根据学生的描述过程所体现的标准,引出本节课的任务。

初中下册信息科技教案

初中下册信息科技教案

一、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科技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2. 掌握信息科技的基本操作和技能。

3.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信息科技的基本概念:信息、信息技术、信息科学、信息产业等。

2. 信息科技的应用领域:通信、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人工智能等。

3. 信息科技的基本操作和技能: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办公软件的使用、网络的基本应用、编程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信息科技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2. 信息科技的基本操作和技能。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信息科技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和操作技能。

2.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掌握信息科技的基本技能。

3. 案例分析法:分析信息科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信息科技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信息科技的基本概念:信息、信息技术、信息科学、信息产业等,让学生了解信息科技的发展和现状。

3. 讲解信息科技的应用领域:通信、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人工智能等,让学生了解信息科技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4. 讲解信息科技的基本操作和技能: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办公软件的使用、网络的基本应用、编程等,让学生掌握信息科技的基本技能。

5.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掌握信息科技的基本技能。

6. 案例分析:分析信息科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7. 总结与反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给予反馈。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信息科技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2. 学生能熟练进行信息科技的基本操作和技能。

3. 学生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能够运用信息科技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信息科技教材。

2. 设备:计算机、投影仪、多媒体教学系统。

3. 软件:办公软件、网络教学平台等。

八、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九、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信息科技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计算机【学习目标】1.了解并识记冯·诺依曼计算机模型。

2.了解并识记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3.了解并识记计算机未来的发展趋势。

【学习内容】引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研究历史,从18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连续出现了三次全球性的科技革命,人类的生产、生活和世界历史面貌发生了十分深刻的变化。

第一次科技革命,以18世纪末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

这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以机器大工作代替工场手工业,使人类进入机器时代。

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于19世纪中叶,它以电机的发明为起点,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不仅推动了生产技术由一般的机械化到电气化、自动化转变,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它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一、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问世60多年来,虽然现在的计算机系统从性能指标、运算速度、工作方式、应用领域和价格等方面与当时的计算机有很大的差别,但基本体系结构没有变,都属于冯·诺依曼计算机。

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最新提出程序存储的思想,并成功将其运用在计算机的设计之中,根据这一原理制造的计算机被称为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世界上第一台冯·诺依曼式计算机是1949年研制的EDVAC,由于他对现代计算机技术的突出贡献,因此冯·诺依曼又被称为“现代计算机之父”。

冯·诺依曼设计思想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以下三点:①计算机应包括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

②计算机内部应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指令和数据。

每条指令一般具有一个操作码和一个地址码。

其中,操作码表示运算性质,地址码指出操作数在存储器的位置。

③将编好的程序和原始数据送入内存储器中,然后启动计算机工作,计算机应在不需操作人员干预的情况下,自动逐条取出指令和执行任务。

冯·诺依曼设计思想最重要之处在于他明确地提出了“程序存储”的概念。

他的全部设计思想,实际上是对“程序存储”要领的具体化。

冯·诺依曼计算机模型图输入设备在控制器控制下输入解题程序和原始数据,控制器从存储器中依次读出程序的一条条指令,经过译码分析,发出一系列操作信号以指挥运算器、存储器等到部件完成所规定的操作功能,最后由控制器命令输出设备以适当方式输出最后结果。

这一切工作都是由控制器控制,而控制器赖以控制的主要依据则是存放于存储器中的程序。

二、计算机的几个发展阶段计算机的产生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技术大事件之一。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

ENIAC 机本身存在两大缺点:(1)没有存储器;(2)它用布线接板进行控制,甚至要搭接几天,计算速度也就被这一工作抵消了。

自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至今,不过短短的几十年,已经走过了四代的历程,堪称世界上发展最快的高新技术之一。

通常,各代产品是以构成电子计算机的物理器件的变化划分的。

(一)电子管时代计算机的第一代为电子管时代,时间大约从1946年至1956年。

当时的电子计算机采用电子管作为基本的电子元件,体积大、功耗大、价格昂贵,而且可靠性不高、维修复杂、运行速度为每秒执行加法运算1000次到10000次。

程序设计使用机器语言和符号语言。

(二)晶体管时代第二代晶体管时代,时间大约从1956年至1962年。

这一时期的电子计算机采用晶体管作为基本电子元件。

机器的体积减小、功耗减少、可靠性增强、价格降低、运算速度加快,每秒可执行加法运算达10万次到100万次。

程序设计主要使用高级语言。

(三)集成电路时代第三代为集成电路时代,时间大约从1962年至1970年。

这时的电子计算机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基本电子元件。

集成电路是利用光刻技术将许多逻辑电路集中在体积很小的半导体芯片上,每块芯片上可容纳成千上万个晶体管。

采用集成电路不仅大大缩短了电子线路,减小了体积和重量,而且大大减少了功耗,增强了可靠性,节约了信息传递的时间,提高了运算速度,达到每秒可执行加法运算100万次到1000万次,出现了操作系统,程序设计主要使用高级语言。

(四)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第四代为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时间从1970年至今。

由于集成技术的发展,半导体芯片的集成度更高,每块芯片可容纳数万乃至数百万个晶体管,并且可以把运算器和控制器都集中在一个芯片上,从而出现了微处理器,并且可以用微处理器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组装成微型计算机,就是我们常说的微电脑或PC机。

微型计算机体积小,使用方便,价格便宜,但它的功能和运算速度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过去的大型计算机。

另一方面,利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的各种逻辑芯片,已经制成了体积并不很大,但运算速度可达一亿甚至几十亿次的巨型计算机。

三、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当前计算机正朝着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能够向发展。

(一)巨型化巨型化是指研制速度更快的、存储量更大的和功能强大的巨型计算机。

起运算能力一般在每秒一百亿以上、内容容量在几百兆字节以上,主要应用于天文、气象、地质和核技术、航天飞机和卫星轨道计算等尖端科学技术领域。

巨型计算机的技术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技术和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二)微型化微型化是指利用微电子技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计算机的体积进一步缩小,价格进一步降低。

计算机的微型化以成为计算机发展的重要方向,各种笔记本电脑和PDA的大量面世,既是计算微化的一个标志。

(三)网络化网络技术可以更好的管理网上的资源,它把整个互联网虚一台空前强大的一体化系统,犹如一台巨型机,在这个动态变化的网络环境中,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源的全面共享,从而让用户享受可灵活控制的、智能的、协作式的信息服务,并获得前所未有的使用方便性。

(四)智能化计算机智能化是指计算机具有模拟人的感觉和思维过程的能力。

智能化的研究包括模拟识别、物形分析、自然语言的生成和理解、博弈、定理自动证明、自动程序设计、专家系统、学习系统和智能机器人等。

目前以研制出多种具有人的部分智能的机器人,可以代替在一些危险的工作岗位上工作。

运算速度为每秒约是亿次的“深蓝”计算机在1997年战胜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

有人预测,智能化的家庭机器人是继P C机之后下一个家庭普及的信息化产品。

展望未来,计算机的发展必然要经历很多新的突破。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的计算机将是微电子技术、光学技术、超导技术和电子仿生技术相互结合的产物。

第一台超高速全光数字计算机,以由欧盟的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和比利时等过的70多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合作研制成功,光子运算机的速度比电子计算机的速度快1 000倍。

在不久的将来,超导计算机、神经网络计算机等全新的计算机也会诞生。

届时计算机将发展到一个个更高、更先进的水平。

【扩展阅读】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的。

一、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硬件系统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输入设备:常见有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输出设备:常见有显示器、打印机和绘图仪等。

运算器:可以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指挥系统,它的操作过程是取指令——分析指令,循环执行。

存储器:具有记忆功能的物理器件,用于存储信息,分为内存和外存。

中央处理器:又称CPU,它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

是计算机的核心部分。

我们平时所说的486、586、奔腾Ⅲ、奔腾Ⅳ指的是CPU的档次。

CPU(即运算器和控制器)和存储器合称为主机。

内存:是半导体存储器,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

ROM只可读出,不能写入,断电后内容还在;RAM可随意写入读出,但断电后内容不存在。

外存:磁性存储器(软盘和硬盘);光电存储器(光盘),可以作为永久性存储器。

存储器的两个重要指标:存取速度和存储容量。

内存的存取速度最快,软盘最慢。

存储容量是存储的信息量,它用字节(Byte)作为基本单位,1个字节用8位二进制数表示,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

二、计算机的软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系统软件:为了使用和管理计算机的软件;主要操作系统软件有Windows95/98/NT/XP/ Vista,DOS,UCDOS,MS-DOS,Unix,,OS/2,Linux等。

其中,WINDOWS是多任务可视化图形界面,DOS是字符命令形式的单任务操作系统。

应用软件:为了某个应用目的而编写的软件,主要有辅助教学软件,辅助设计软件、文字处理软件、工具软件以及其它的应用软件。

【学习检查】1.冯•诺依曼计算机模型的子系统有哪些?硬盘、内存等设备属于该模型的哪个子系统?2.冯·诺依曼计算机工作原理的设计思想是()。

A.程序设计B.程序存储C.程序编制D.算法设计3.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______年在______诞生,它的名字缩写为______。

4.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构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主要元件是______。

5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是什么?6.思考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

(信息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的定义是什么。

计算机(Computer)全称:电子计算机,俗称电脑,是一种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

【未解之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