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分区布局整改前后对比
血透室结构布局
![血透室结构布局](https://img.taocdn.com/s3/m/55793d370722192e4536f67a.png)
血液净化室(中心)结构布局血液净化室(中心)应该合理布局,清洁区、污染区及其通道必须分开。
必须具备的功能区包括:清洁区:医护人员办公室和生活区、水处理间、配液间、清洁库房;半清洁区:透析准备室(治疗室);污染区:透析治疗室、候诊室、污物处理室等。
有条件应设置专用手术室、更衣室、接诊室、独立卫生间等。
(一)候诊室患者候诊室大小可根据透析室(中心)的实际患者数量决定,以不拥挤、舒适为度。
患者更换拖鞋后方能进入接诊区和透析治疗室。
(二)更衣室工作人员更换工作服和工作鞋后方可进入透析治疗室和治疗室。
(三)接诊区患者称体重等,由医务人员分配透析单元、测血压和脉搏,确定患者本次透析的治疗方案及开具药品处方、化验单等。
(四)透析治疗室1、应当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Ⅲ类环境(附件 1),并保持安静,光线充足。
具备空气消毒装置、空调等。
保持空气清新,必要时应当使用通风设施。
地面应使用防酸材料并设置地漏。
2、应配备供氧装置、中心负压接口或配备可移动负压抽吸装置。
一台透析机与一张床(或椅)称为一个透析单元。
每一个透析单元应当有电源插座组、反渗水供给接口、废透析液排水接口3、应当具备双路电力供应。
如果没有双路电力供应,则停电时血液透析机应具备相应的安全装置,使体外循环的血液回输至患者体内。
4、配备操作用的治疗车(内含血液透析操作必备物品)、抢救车(内含必备抢救物品及药品)及基本抢救设备(如心电监护仪、除颤仪、简易呼吸器)。
(五)透析准备室(治疗室)1、应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对Ⅲ类环境的要求。
2、用于配制透析中需要使用的药品如肝素盐水、鱼精蛋白等。
3、用于储存备用的消毒物品(缝合包、静脉切开包、置管及透析相关物品等)等。
(六)专用手术室是否设置专用手术室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决定。
1、手术室管理同医院常规手术室。
2、达到医院常规手术室要求,可进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和移植血管搭桥造瘘术。
血透室整改措施
![血透室整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e4cd051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38.png)
血透室整改措施血透室是医疗机构中用于为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特殊区域。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血透室的设施和操作流程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规范。
以下是针对血透室整改措施的详细内容:1. 设施改进1.1 空气净化系统:确保血透室内空气清洁,避免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安装高效过滤器和空气消毒设备,定期清洁和更换过滤器。
1.2 环境卫生:保持血透室内环境整洁,定期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清理室内杂物,确保通风良好。
1.3 照明设备:确保血透室内充足的照明,避免患者和医护人员操作时浮现误操作或者事故。
1.4 座椅和床位:提供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座椅和床位,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1.5 水质控制:对血液透析所使用的水进行定期检测和消毒,确保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2. 操作规范2.1 消毒操作:血透室内的医疗设备、工具和器械需要进行规范的消毒操作。
严格按照消毒剂的浓度和接触时间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消毒效果。
2.2 洗手和穿戴防护:医护人员在进入血透室前必须进行手部消毒,并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等。
2.3 技术操作:医护人员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需要掌握正确的操作技术。
包括血管通路的建立、透析机的操作和监测等。
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规范和安全。
2.4 废弃物处理:对于使用过的医疗废弃物,包括透析液袋、一次性器械等,需要按照规定进行分类、采集和处理,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3. 患者安全3.1 患者隐私保护:确保患者在血透室内的隐私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避免患者个人信息泄露。
3.2 治疗监测:对患者进行定期的生命体征监测,如血压、体温、心率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3.3 紧急救援:建立紧急救援机制,培训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以应对突发情况。
3.4 宣教指导:向患者和家属提供适当的宣教指导,包括血液透析治疗的注意事项、饮食控制和药物使用等,匡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
医院透析质控管理亮点及存在问题和整改建议
![医院透析质控管理亮点及存在问题和整改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921bca2f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36.png)
医院透析质控管理亮点及存在问题和整改
建议
(一)亮点:
1.血液透析:
(1)布局合理,环境整洁;
(2)透析管理信息化程度高。
2.腹膜透析:
(1)透析数据上报优秀;
(2)质量控制规范。
(二)存在问题:
3.血液透析:
(1)阳性区域缺1台操作车,操作车标识不明显;
(2)护士配比不足;
(3)部分透析液细菌培养时间错误,第一季度内毒素有超标现象,一台机器细菌达到处理阈值未及时干预。
4.腹膜透析:
(1)结构布局区域标示不足,腹透治疗室布局不合理;
(2)操作治疗区恒温箱缺失;
(3)缺乏独立腹透门诊。
(三)建议:
5.血液透析:
(1)配备阳性区域操作车专区专用,做好标识;
(2)增加护士,减少医疗隐患;
(3)加强透析用水的检测和干预。
6.腹膜透析:
(1)增加结构布局区域标示,腹透治疗室建议搬至病区;
(2)操作治疗区配备恒温箱;
(3)开设独立腹透门诊。
最新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
![最新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fc6c8dd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4a.png)
一、血液透析室分区布局布局和流程应当满足工作需要,应设置①功能区:透析治疗室(设立普通治疗区和/或隔离治疗区)和治疗准备室;②辅助功能区:水处理间、清洁库房、污物间、洁具间以及接诊室/区、患者更衣室等;③医护人员办公室和生活区。
有条件可在功能区设置专用手术室/操作室,使用集中供液系统的透析室应在辅助功能区设置配液间,开展透析器复用的透析室应在辅助功能区设置透析器复用间和复用后透析器储存间。
布局和流程应当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洁污分区明确、标识清晰、流程合理。
其中,治疗准备室、水处理间、清洁库房、配液间、复用后透析器储存间及医护人员办公室和生活区为清洁区域,透析治疗室、专用手术室/操作室、接诊室/区及患者更衣室为潜在感染风险区域,透析器复用间、污物处理室及洁具间为污染区域,不同洁净度区域内的功能用房遵循相对集中安置的原则。
二、人员(一)至少配备2名执业医师,其中至少1名具有肾脏病学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配置10台以上透析机的血液透析室至少配备6名执业护士。
不足10 台透析机的,每台透析机至少配备0.4名护士。
(三)应至少配备1名工程师/技师。
(四)医师、护士和工程师/技师都应具有3个月及以上三级医院血液透析工作经历或培训经历。
医疗和护理组负责人必须具备肾脏病学和透析专业知识,具备1年以上血液透析工作经历。
(五)应根据需要配置一定数量的保洁人员,保洁人员应经规范化培训后上岗,并定期培训考核。
三、房屋、设施(一)每个血液透析单元由一台血液透析机和一张透析床(椅)组成,床(椅)间距不少于1.0米;每一个透析单元应当有电源插座组及其安全装置、反渗水供给接口、透析废液排水接口。
(二)透析治疗区内,根据规模及布局应设置1个或多个能够观察覆盖全部患者的医护工作站。
(三)水处理间使用面积不少于水处理机占地面积1.5倍。
(四)透析治疗区、水处理间及配液间通风条件应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四、设备(一)基本设备。
最新血液透析室(中心)的分区及要求汇编
![最新血液透析室(中心)的分区及要求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21fe064da98271fe900ef91f.png)
血液透析室(中心)的分区及要求血液透析室(中心)的分区及要求血液透析室(中心)应按照实际需要合理布局。
通常,血液透析室(中心)应划分出以下三大区域:一、污染区;二、半污染区;三、非污染区。
三大区域内又分别划分出治疗、储存、休息、办公等区域。
下面就各区域的布局进行详细划分及做相关的标准要求。
一、污染区污染区为血液透析室(中心)的布局重点,在污染区内,须设置普通病人HBsAg (-)血液透析治疗间(区)、隔离病人HBsAg(+)血液透析治疗间(区)、配药配剂室、污物/废弃物/洁具储存清洗间、以及HBsAg(-)病人使用可重复使用透析器的复用冲洗间等。
(一)普通病人透析治疗间1、透析治疗间应当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Ⅲ类环境。
见表-1表1项目合格标准物品表面消毒效果<10cfu/cm2空气消毒要求<500cfu/cm2医务人员手<10cfu/cm2透析治疗间应具备空气消毒装置、空调等。
要保证室内光线充足。
保持安静,空气清新,做到良好的通风或设新风装置,必要时应当使用换气扇。
透析治疗间地面应使用防酸材料并设置地漏。
2、一台透析机与一张床(或椅)称为一个透析单元。
透析单元间距计算不能小于0.8米。
实际占用面积不小于3.2平方米。
每一个透析单元应当有电源插座组,反渗水供给接口,废透析液排水接口(透析机的废液管不可直接与污水管道接触,中间应有空气间隔,避免污水管道的细菌逆向生长造成污染),供氧装置,中心负压接口或移动负压抽吸装置。
根据环境条件,可配备网络接口,耳机或呼叫系统等。
3、透析治疗间应当具备双路电力供应,如果没有双路电力供应,在停电时,血液透析机应具备相应的安全装置,允许将体外循环的血液回输至病人体内。
4、护士站设在便于观察和处理病情及设备运营的地方。
备有治疗车(内含血液透析操作物品及药品),抢救车(内含必备抢救物品及药品)及抢救设备(如心电监护,除颤仪,简易呼吸器等)。
血透室整改措施
![血透室整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14e20cb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2a.png)
血透室整改措施1. 背景介绍血透室是医院中为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特定区域。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需要对血透室进行整改,以提高设施和操作的标准化水平。
2. 设施改善2.1 空气净化系统血透室应安装高效过滤器,确保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定期检测和更换过滤器,保证其有效运行。
2.2 温湿度控制血透室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
安装恒温恒湿设备,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测。
2.3 照明系统血透室的照明应充足且均匀,以确保医护人员可以清晰地观察患者的情况。
定期检查和更换灯泡,保证照明系统的正常运作。
2.4 水质管理血透室使用的水质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患者的安全。
建立水质监测机制,定期检测水质,并对不合格的水源进行处理。
3. 操作规范3.1 消毒措施血透室应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包括对设备、床铺、工作台等进行定期消毒。
使用合适的消毒剂,确保消毒效果。
3.2 个人卫生医护人员在进入血透室前应进行充分的个人卫生,包括洗手、穿戴干净的工作服和手套等。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无传染性疾病。
3.3 废物处理废弃物应按照医院的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理。
建立废物处理流程,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和环境保护。
3.4 患者监测血透室应配备专业的监测设备,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
医护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熟悉设备操作和监测指标。
4. 人员培训4.1 操作培训医护人员应接受专业的血透操作培训,熟悉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定期进行技能培训和考核,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2 知识普及血透室应定期组织相关知识普及活动,提高患者和家属对血透治疗的了解和认知。
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血透室的认知和信任度。
5. 安全管理5.1 紧急处理血透室应建立紧急处理机制,对突发事件进行及时响应和处理。
制定应急预案,培训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5.2 灭火设施血透室应配备灭火器和自动喷水系统等灭火设施,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控制和扑灭火源。
血液透析室(中心)的布局及基本要求
![血液透析室(中心)的布局及基本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25d00ad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2f.png)
血液透析室(中心)的布局及基本要求血透室按实际需要合理布局,必须具备透析区、水处理区、治疗室、候诊区等基本功能区,区分清洁区与污染区。
一、透析治疗间(一)透析治疗间应当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III类环境,并保持安静,光线充足。
配备空气消毒装置、空调等。
保持空气清新,必要时应当使用换气扇。
透析治疗间地面应使用防酸材料并设置地漏。
(二)一台透析机与一张床(或椅)称为一个透析单元,透析单元间距按床间距计算不能小于0.8米,实际占用面积不小于3.2平方米。
每一个透析单元应当有电源插座组、反渗水供给接口和废弃透析液排水接口(中心供液系统要有透析液接口),透析室应配备供氧装置、中心负压接口或可移动负压抽吸装置。
根据环境条件,可配备网络接口、耳机或呼叫系统等。
(三)透析治疗间应当具备双路电力供应。
如果没有双路电力供应,在停电时,血液透析机应具备相应的安全装置,确保将体外循环的血液回输至患者体内。
(四)护理站设在便于观察和处理患者及设备操作的地方。
备有治疗车(内含血液透析操作必备物品及药品)、抢救车(内含必备抢救物品及药品)及抢救设备(如心电监护、除颤仪、简易呼吸器等)。
(五)特殊透析间应设立传染病隔离治疗间或隔离区域(对艾滋病人和有传染性的乙肝、丙肝病人应当隔离透析);有条件的单位应设立重症患者抢救间。
二、治疗室治疗室应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III类环境的要求。
透析中需要使用的药品如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素盐水、鱼精蛋白、抗生素等应在治疗室配制且现用现配;备用的消毒物品(缝合包、静脉切开包、无菌纱布等)应在治疗室储存备用。
三、库房透析器、管路、穿刺针及透析粉等耗材应在库房存放,库房应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III类环境。
四、水处理间水处理间面积应为水处理机占地面积的1.5倍以上;地面承重应符合设备要求;地面应进行防水处理并设置地漏。
血透室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表
![血透室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表](https://img.taocdn.com/s3/m/d7fd7059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a.png)
血透室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表一、问题分析血透室是为患有肾功能损害且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提供服务的重要场所。
然而,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血透室的工作效率和患者的治疗体验。
1. 设备陈旧不齐全部分血透室内设备老化,性能不稳定,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故障。
同时,由于缺少必要的设备,无法满足某些特殊情况下患者的需求。
2. 人员培训不到位部分医护人员对血透治疗相关知识和技术掌握不够全面,导致在应对突发情况时反应不灵活、处理效果不佳等问题。
此外,由于未经系统培训,也存在对新技术与新设备使用上存在较多困惑。
3. 空间布局不合理部分血透室空间布局拥挤,并未合理利用好可供优化利用的空间资源。
导致患者之间相互干扰、治疗区域消毒工作受限等问题。
4. 缺乏信息管理系统目前,部分血透室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患者信息管理系统。
患者个人信息与治疗记录的管理存在一些混乱,不利于医护人员掌握患者全貌及进行有效的随访。
二、整改措施为解决以上问题,提高血透室工作效率和提升患者的治疗体验,以下整改措施可以采取:1. 设备更新与维护针对老旧设备,建议定期对其进行检修与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
同时,积极引进新型设备,并对相关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设备的使用效能和安全性。
2. 培训提升医护人员技术水平加强对血液透析治疗相关知识和技术的培训,并组织专业学术交流会议,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
此外,在日常工作中鼓励医护人员互相学习、协作,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
3. 空间布局优化通过重新规划和调整血透室的布局,优化患者座位的间距以减少相互干扰的情况发生。
同时,合理利用可供优化利用的空间资源,为患者及医护人员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就诊体验。
4. 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引入科技手段,建设健全血透室患者信息管理系统。
包括患者个人信息、治疗记录、用药情况等数据进行记录、归档和查阅。
同时确保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
5. 加强团队协作建立多学科融合协作机制,在治疗过程中增加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的参与,以提供综合性护理服务。
血液透析室(中心)的分区及要求
![血液透析室(中心)的分区及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fa03c17d0d233d4b14e69d1.png)
血液透析室(中心)的分区及要求血液透析室(中心)按实际需要合理布局。
(1)透析治疗间1、透析治疗间应当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Ⅲ类环境,并保持安静,光线充足。
具备空气消毒装置、空调等。
保持空气清新,必要时应当使用换气扇。
透析治疗间地面应使用防酸材料并设置地漏。
2、一台透析机与一张床(或椅)称为一个透析单位,透析单元间距按床间距计算不能小于0.8米,实际占用面积不小于3.2平方米。
每一个透析单元应当有电源插座组、反渗水供给接口,废透析液排水接口、供氧装置、中心负压接口或可移动负压抽吸装置。
根据环境条件,可配备网络接口、耳机或呼叫系统等。
3、透析治疗间应当具备双路电力供应。
如果没有双路电力供应,在停电时,血液透析机应具备相应的安全装置,允许将体外循环的血液回输至病人体内。
4、护士站设在便于观察和处理病情及设备运营的地方。
备有治疗车(内含血透操作必备物品及药品)、抢救车(内含必备抢救物品及药品)及抢救设备(如心电监护、除颤仪、简易呼吸器等)。
(2)治疗室治疗室应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对Ⅲ类环境的要求透析中需要使用的药品如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素盐水、鱼精蛋白、抗生素等应当在治疗室配制。
备用的消毒物品(缝合包、静脉切开包、无菌纱布等)应当在治疗室储存备用;存量较多的透析器、管路、穿刺针等耗材可以在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其它Ⅲ类环境中存放。
(3)水处理间水处理间面积应为水处理机占地面积的1.5倍以上;地面承重应符合设备要求;地面应进行防水处理并设置地漏。
水处理间应维持合适的室温,并有良好的隔音和通风条件。
水处理设备应避免日光直射,放置处应有水槽,防止水外漏。
水处理机的自来水供给量应满足要求,入口处安装压力表,入口压力应符合设备要求。
透析机供水管路和排水系统应选用无毒材料制备,保证管路通畅不逆流,避免死区滋生细菌。
血透室整改措施
![血透室整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bcd9969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0b.png)
血透室整改措施
标题:血透室整改措施
引言概述:血透室是医院重要的治疗场所,为确保患者安全和提高服务质量,需要及时进行整改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透室整改措施的相关内容。
一、设备更新和维护
1.1 更新设备:及时更换老化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1.2 维护保养:建立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定期检查设备状况。
1.3 培训操作:对医护人员进行设备操作培训,提高设备利用率。
二、环境卫生改善
2.1 定期清洁:加强血透室的日常清洁工作,保持环境整洁。
2.2 消毒防护:加强消毒工作,确保血透室环境卫生。
2.3 废物处理:建立废物分类处理制度,规范废物处理流程。
三、医疗废物管理
3.1 分类采集: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采集,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3.2 安全处理:采取安全措施处理医疗废物,确保环境卫生。
3.3 定期清理:定期清理医疗废物,避免积累产生卫生隐患。
四、人员培训和管理
4.1 岗前培训:对新进人员进行血透室工作培训,提高工作效率。
4.2 定期考核: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考核,确保操作规范。
4.3 激励机制:建立激励机制,激励医护人员提升服务水平。
五、患者安全保障
5.1 安全检查:定期对血透室安全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安全。
5.2 风险评估: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提前预防并处理潜在风险。
5.3 安全宣教:加强对患者的安全宣教,提高患者安全意识。
结论:通过以上整改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血透室的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
希翼医院能够重视血透室整改工作,不断完善和提升服务水平。
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
![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6d41475a58da0116d1749af.png)
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一、血液透析室分区布局布局和流程应当满足工作需要,应设置①功能区:透析治疗室(设立普通治疗区和/或隔离治疗区)和治疗准备室;②辅助功能区:水处理间、清洁库房、污物间、洁具间以及接诊室/区、患者更衣室等;③医护人员办公室和生活区。
有条件可在功能区设置专用手术室/操作室,使用集中供液系统的透析室应在辅助功能区设置配液间,开展透析器复用的透析室应在辅助功能区设置透析器复用间和复用后透析器储存间。
布局和流程应当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洁污分区明确、标识清晰、流程合理。
其中,治疗准备室、水处理间、清洁库房、配液间、复用后透析器储存间及医护人员办公室和生活区为清洁区域,透析治疗室、专用手术室/操作室、接诊室/区及患者更衣室为潜在感染风险区域,透析器复用间、污物处理室及洁具间为污染区域,不同洁净度区域内的功能用房遵循相对集中安置的原则。
二、人员(一)至少配备2名执业医师,其中至少1名具有肾脏病学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配置10台以上透析机的血液透析室至少配备6名执业护士。
不足10台透析机的,每台透析机至少配备0.4名护士。
(三)应至少配备1名工程师/技师。
(四)医师、护士和工程师/技师都应具有3个月及以上三级医院血液透析工作经历或培训经历。
医疗和护理组负责人必须具备肾脏病学和透析专业知识,具备1年以上血液透析工作经历。
(五)应根据需要配置一定数量的保洁人员,保洁人员应经规范化培训后上岗,并定期培训考核。
三、房屋、设施(一)每个血液透析单元由一台血液透析机和一张透析床(椅)组成,床(椅)间距不少于1.0米;每一个透析单元应当有电源插座组及其安全装置、反渗水供给接口、透析废液排水接口。
(二)透析治疗区内,根据规模及布局应设置1个或多个能够观察覆盖全部患者的医护工作站。
(三)水处理间使用面积不少于水处理机占地面积1.5倍。
(四)透析治疗区、水处理间及配液间通风条件应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血液透析室(中心)的分区布局及要求
![血液透析室(中心)的分区布局及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2180842669dc5022abea0015.png)
血液透析室(中心)的分区 布局及要求
血液透析室(中心)按实际需要合理布 局,必需具备基本功能区,区分清洁区 与污染区
血液透析室(中心)的分区布局及要求
透析治疗间:
1)环境要求 2)单元面积配置 3) 应急供电 4) 护士站配置
血液透析室(中心)的分区布局及要求
血液透析室(中心)的分区布局及要求
透析治疗间: 3) 应急供电 透析治疗间应当具备双路电力供应。 如果没有双路电力供应,在停电时, 血液透析机应具备相应的安全装置, 允许将体外循环的血液回输至病人 体内。
血液透析室(中心)的分区布局及要求
透析治疗间: 4) 护士站配置
护士站设在便于观察和处理病情及设备 运营的地方。备有治疗车(内含血透操 作必备物品及药品)、抢救车(抢救物 品及药品)及抢救设备(如心电监护、 除颤仪、简易呼吸器等)。
(四 )工作人员和病人更衣区:
1)各自独立的更衣区
工作人员和病人更衣区要分开,病人更衣区的大 小应根据透析室(中心)的实际病人数量决定, 以不拥挤、舒适为度。工作人员在更衣区更换工 作服、工作帽和工作鞋后方可进入透析治疗间和 治(沙发)和更衣柜,病人更 换透析室(中心)为其准备的病号服和拖鞋后方 能进入透析治疗间。病号服和拖鞋专人专用。
(二)治疗室:
1)环境要求
治疗室应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对III类环境的要求。
2)治疗用品的配制与存放
透析中需要使用的药品如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素 盐水、鱼精蛋白、抗生素等应当在治疗室配制。 备用的消毒物品(缝合包、静脉切开包、无菌纱 布等)应当在治疗室储存备用;存量较多的透析 器、管路、穿刺针等耗材可以在符合《医院消毒 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其它III类 环境中存放。
血液净化中心的分区与布局
![血液净化中心的分区与布局](https://img.taocdn.com/s3/m/4bfa73f50242a8956bece4e1.png)
血液净化中心的分区与布局
血液净化中心应该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及其通道必须分开。
必须具备的功能区包括:1.清洁区:医护人员办公区和生活区、水处理间、配液间、清洁库房。
2.半清洁区:透析准备室(治疗室)。
3.污染区:透析治疗室、候诊室、污物处理室等。
4.有条件的应设立专用手术室、更衣室、接诊室、独立卫生间等。
治疗室:内设护士站,悬挂护士长职责、主管护师职责、护师职责、护士职责、护士值班交接班制度。
医生办公室:悬挂主任医师职责、医师职责、血液透析室医生职责、医生值班交接班制度。
配液室:悬挂透析液配制制度及配制流程。
水处理间:悬挂主任技师职责、技士职责。
污物处理间:悬挂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及处置流程、职业暴露处置流程。
(参照本院感控资料)。
血透室整改措施
![血透室整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fad3657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78.png)
血透室整改措施血透室是医院中专门为患有肾脏疾病的患者提供血液透析治疗的场所。
为了确保血透室的安全和卫生,减少患者感染的风险,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整改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透室整改措施的标准格式。
一、整改目标血透室整改的目标是确保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时的安全和舒适。
具体目标包括:1. 提高血透室的卫生标准,减少感染风险;2. 完善设备设施,确保血透治疗的有效进行;3. 增强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二、整改措施1. 提高血透室的卫生标准(1)定期进行卫生消毒:血透室应每天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洁消毒,包括地面、墙壁、桌面、椅子等。
每周进行一次深度消毒,包括通风系统、空调设备等。
(2)建立规范的清洁流程:制定清洁工作的具体步骤和标准,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确保清洁工作的全面、细致和规范。
(3)加强废弃物管理:建立专门的废弃物处理区域,并配备相应的废弃物容器。
废弃物应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封装和处理,确保不对环境和患者健康造成危害。
2. 完善设备设施(1)维护和更新设备:定期对血透机、透析器、水处理设备等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发现故障或老化设备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2)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确保血透室的温度、湿度、噪音等环境因素符合患者的舒适需求。
提供舒适的座椅和休息区域,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体验。
(3)加强水质管理:建立水质监测体系,定期对透析水进行检测,确保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对水处理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透析水的质量和纯度。
3. 增强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1)加强培训和教育:定期组织血透室医护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和技能提升。
包括血透操作技术、感染控制知识、急救处理等方面的培训。
(2)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制定血透操作的标准操作程序,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
确保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遵循规范,减少操作失误和感染风险。
(3)加强沟通与关怀: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关注患者的需求和意见。
血透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血透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42eec36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53.png)
2.护士未签名
1
13.正确摆放患者穿刺处肢体及安全防范护理措施到位、血路管固定。
7
抽查2名护士病人穿刺处肢体及安全防范护理措是否到位。
1.穿刺处肢体未放好
1
2.未查看病人皮肤完好情况
1
3.未及时查看穿刺处情况
1
4.血路管未固定好
1
5.躁动患者未加床栏
1
6.各个管路连接装置不严密
2
14.抢救物品完好情况
1.洗手设施不符合规范
1
2.治疗车有无备速干手消毒剂2Βιβλιοθήκη 3.未按洗手指征洗手1
4.手套使用不规范
1
5.护士未掌握正确六步洗手法
2
1.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无分类
1
2.医疗垃圾无封口处理
1
3.医疗垃圾袋及锐器盒外未贴警示标识
1
4.针头等锐器未放于锐气盒内。
1
22.手卫生依从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7
现场查看洗手设备是否齐全。现场查看1名护士是否按规范洗手,手套使用是否规范提问1名护士洗手原则或指征现场查看1名工人手卫生、手套使用是否规范。
5.制定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5
查看有无停水、停电、火灾、空气栓塞、低血压处理应急预案,提问1名护士应急预案掌握情况。
1.应急预案不健全
2
2.应急预案不健全缺1-2处
1
3.护士对应急预案的内容回答不完整,缺1-2处
1
4.护士对应急预案内容掌握缺3处以上
1
6.人员资质及各级护士培训及管理计划
5
查看是否制定各级护士培训计划及执行情况。
3
查看抢救用物齐全,清点、归位。抽考1名护士考抢救技能。
《血透室整改方案》
![《血透室整改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a68e3e551810a6f4248678.png)
《血透室整改方案》(关于沈阳市卫生局联合检查血液透析室对我院检查所发现问题进行整改的具体方案)康平县人民医院xx-04-07xx年3月1日沈阳市卫生局联合检查团对我院的血液透析室进行了医疗、护理、院感等检查,发现了多方面问题为此我院非常重视,进行了多方面的软件、设施整改,但整改幅度不大,至xx 年3月18日由主管院长带队参加市局召开的“血液透析检查反馈意见”会议,我院更加深了对血液透析室格局、管理、操作等方面的重视,再度会议(医疗、护理、院感委员会扩大会议),大刀阔斧对血液透析室进行整改,专题研究并制定如下整改措施:院感控制方面1、布局整改。
独立区域,血液透析室两侧封门(东厢房,南封门为患者通道,非血液透析人员禁入;北封门为医护人员通道,非工作人员禁入);患者通道入门处设立患者候诊区;独立区域内设立医护办公室、处置室、水处理间、备用库房,治疗室准备间、患者治疗室、医护更衣室;取替了配液间,原水处理室进行了隔断,一室变两室。
2、任命科主任、护士长,加强院感领导小组领导力量,履行院感控制职责。
3、b液配制取替,改原b液配制为购进b液原液。
4、配置感应水龙头、速干手消毒剂及干手物品。
5、设置物表、手、透析间、处置室、地面等各项消毒记录登记本。
6、建立了工作人员健康体检档案。
7、严格一次性医疗用品审批制度。
二、医疗方面:1、为每位血液透析患者建立完整病志;2、派专人监测透析用水的细菌培养、内毒素、化学污染物、纯水ph值、残余氯、软水硬化度,并做好登记记录;3、工作人员刺伤处理严格规范操作;4、制定血液透析并发症应急预案、血液透析过程中停水停电应急预案、透析器破膜的应急预案。
三、护理方面:1、抢救车内吸痰装置、简易呼吸器已经准备就绪,除颤器正在购置中。
2、透析管道的使用已经规范化。
3、治疗室内又增设空气净化器1台。
4、室内增设兼职护理员1人,做到一人一更换床单。
5、科内组织相关知识及理论的培训及考核。
康平县人民医院第二篇:血透室整改小结血透室整改小结xx年6月19日省级专家组一行对我院血透室进行了验收检查。
医院血液透析室(中心)建筑布局与设备设施管理
![医院血液透析室(中心)建筑布局与设备设施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ecfcaa0be45c3b3567ec8bd1.png)
医院血液透析室(中心)建筑布局与设备设施管理1.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符合功能流程合理和洁污区域分开的基本要求。
功能区域包括如下。
清洁区:医护人员办公室、更衣室和生活区、水处理间、配液间、清洁库房(干湿物品应分开)。
半清洁区:治疗室。
污染区:普通透析治疗室、隔离透析治疗室、候诊室、污物处理室等。
开展透析器复用的,应当设置复用间。
有条件应设置专用手术用房、更衣室、接诊室、独立卫生间等2.治疗室和透析治疗区应通风良好,保持空气清新干燥;通风不良时应安装辅助通风设备,必要时配备空气净化消毒设备。
透析治疗区地面应使用防酸材料并设置地漏。
3.应配备便捷、有效的手卫生设施。
(1) 透析治疗区配备洗手设施:流动水、非手接触式水龙头、洗手液、干手物品或设施。
(2)每个透析单元应配备方便取用的速干手消毒剂。
4.至少配备10台血液透析机,满足工作需要。
5.每个透析单元使用面积≥3.2 m2,单元间距≥0.8 m。
6.隔离患者使用的设备和物品,如病历、血压计、听诊器、治疗车、机器等应有标识,不得与普通透析患者混用。
7.水处理间面积应为水处理设备占地面积的1.5倍以上。
水处理间应水、电分开,保持干燥和合适的室温,有良好的隔音和通风条件;水处理设备应避免日光直射,放置处应有水槽。
8.污物处理区应有良好的上下水设施,清洗消毒拖把与抹布的水池应以高低水池加以区分,不同区域的拖布和抹布应分池清洗消毒。
医疗废物与普通废物应分开存放,标识清楚。
9.复用间应达到如下要求。
(1)通风良好,并具备排气、排水设施。
(2)地面使用防酸材料并设置地漏。
(3)复用区与贮存区应分开。
复用区应设反渗水接口、全自动或半自动复用机;贮存区应设复用透析器及滤器贮存柜。
(4)应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和紧急洗眼装置。
(5)应配备足够的复用人员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防护面罩或护目镜、耐酸手套、围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