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发展战略模式视角分析海尔企业战略

合集下载

海尔战略分析(3篇)

海尔战略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海尔,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自1984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创新、质量、服务”的核心价值观,不断进行战略调整和优化,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

本文将从海尔的企业战略、核心竞争力、市场定位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海尔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企业战略1. 以市场为导向的战略海尔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布局。

在全球化战略的推动下,海尔将产品和服务拓展到全球市场,实现了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的华丽转身。

2. 以创新为核心的战略海尔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通过引进和培养人才,海尔建立了强大的研发团队,使企业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3. 以质量为根本的战略海尔始终坚持“用户至上,质量第一”的原则,严格把控产品质量,确保消费者利益。

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海尔赢得了国内外消费者的信赖。

4. 以服务为支撑的战略海尔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打造“一站式”服务体验。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海尔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售后支持。

三、核心竞争力1. 技术创新能力海尔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和先进的技术设备,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的产品。

在节能、环保、智能化等方面,海尔产品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2. 品牌影响力海尔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全球化的品牌战略,海尔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3. 供应链管理能力海尔建立了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确保原材料、零部件和产品的质量和供应。

通过优化供应链,海尔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4. 市场营销能力海尔具备强大的市场营销能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模式,将产品和服务推广到全球市场。

同时,海尔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提升企业形象。

四、市场定位1. 产品定位海尔产品以中高端为主,兼顾大众市场。

在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海尔注重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青岛海尔集团战略分析

青岛海尔集团战略分析

青岛海尔集团战略分析一、海尔集团公司简介及发展概况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创业27年来,坚持创业和创新精神创世界名牌,已经从一家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拥有7万多名员工、2011年营业额1509亿元的全球化集团公司。

海尔已连续三年蝉联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并被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网站评为全球十大创新公司。

海尔旗下拥有240多家法人单位,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五万人,重点发展科技、工业、贸易、金融四大支柱产业,已发展成全球营业额超过1000亿元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

1993年,海尔品牌成为首批中国驰名商标;2006年,海尔品牌价值高达749亿元,自2002年以来,海尔品牌价值连续四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

海尔品牌旗下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8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其中海尔冰箱、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2009年,海尔冰箱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冰箱销量第一,创造了新的世界之最。

2005年8月30日,海尔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之首。

2006年,在《亚洲华尔街日报》组织评选的“亚洲企业200强”中,海尔集团连续第四年荣登“中国内地企业综合领导力”排行榜榜首。

海尔已跻身世界级品牌行列,其影响力正随着全球市场的扩张而快速上升。

二、海尔所经历的发展战略海尔集团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确立的名牌战略指导下,先后实施了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

2005年底,海尔进入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

2009年,海尔品牌价值高达812亿元。

自2002年以来,海尔品牌价值连续8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

海尔品牌旗下的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9类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其中海尔冰箱、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

以上的种种成就,与海尔实施的正确的企业战略息息相关。

海尔集团的发展战略解析

海尔集团的发展战略解析

海尔集团的发展战略解析1. 引言海尔集团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一直以来都以其独特的发展战略在市场上居于领先地位。

本文将对海尔集团的发展战略进行解析,以揭示其成功的原因。

2. 品牌战略海尔集团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品牌建设,将品牌视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海尔集团不仅注重产品质量和创新,还致力于提升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

通过品牌战略,海尔成功塑造了高品质、可靠性和创新性的品牌形象,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

海尔集团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国际化战略,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通过与全球知名企业的合作和收购,海尔集团快速进入了全球市场。

而在国际化过程中,海尔集团也注重本土化战略,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定制和营销策略调整,以适应当地市场的需求。

4. 创新驱动战略创新是海尔集团发展的动力之一。

海尔集团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通过投入大量资源和人力,不断推出具有突破性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此外,海尔还积极推动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在企业内部建立创新驱动的文化氛围和机制。

海尔集团在市场竞争中十分重视售后服务。

海尔集团将服务视为关键竞争要素之一,并建立起完善的服务体系。

通过建立全球售后服务网络和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海尔集团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升消费者体验,从而提高品牌忠诚度和市场竞争力。

6. 研发投入战略海尔集团一直将研发投入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尔集团不仅在技术研发上投入大量资源,还积极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建立起开放式创新平台。

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海尔集团能够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保持在市场上的领先地位。

7. 全球化组织架构战略海尔集团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注重建立适应全球市场需求的组织架构。

海尔集团建立了多元化的全球化团队,并推动各个业务单元的协同合作。

通过建立全球一体化的组织架构,海尔集团能够更好地利用全球资源,提高运营效率,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8. 结论海尔集团凭借其品牌战略、国际化战略、创新驱动战略、服务战略、研发投入战略和全球化组织架构战略等多方面的优势,成功地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

海尔企业战略分析

海尔企业战略分析

综合案例分析——海尔的企业战略摘要:海尔集团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中国最具价值品牌。

面对新的全球化竞争条件,海尔为创出中国人自己的世界名牌而持续创新着。

海尔的成功有目共睹,我们小组从战略分析到战略选择再到战略实施,最后对战略进行简要评价,综合分析海尔企业战略。

并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理解海尔的高起点经营战略、多样化扩张战略、“先难后易”战略等问题,并对海尔领导人魅力及核心竞争力加以认识。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掌握了课本相关理论知识并进一步熟悉了海尔。

关键字:海尔环境分析核心能力战略张瑞敏组织结构一、战略分析——海尔企业外部环境及核心能力分析每个企业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在企业内部以及在企业和它之外的环境要素之间都发生着物质和信息的交换,通常,企业的活动受到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

因此,企业在正确地制定战略目标和达成这些目标的战略之前,必须对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分析,做到“知己知彼”。

下面从海尔的外部环境分析和核心竞争力分析入手,(一)外部环境分析虽然每个企业在其经营活动中都处于与外部环境的动态作业之中,但是对于每个企业来说,它面对着自己唯一的外部条件,本文采用PEST模型对海尔进行分析如下:1、政治环境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现在社会稳步发展,经济发达,可以说是政治局面稳定.我国现在十一五期间,极其重视对科技的发展,因此海尔企业生产的种种科技高新的产品会受到政策的优惠,面临这种政治环境,对海尔的发展是很有利的。

2、经济环境这几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下, 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高档品的需求也提升了,如空调,洗衣机,计算机,手机等,海尔也一样得到了发展。

但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下,海尔等国内企业面临更多国外企业竞争,在这种经济环境下,海尔应该合理的作出决策,利用自己的品牌优势,打败竞争对手,争取在百家争鸣的竞争环境中独占鳌头.3、技术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如冰箱的无氟化,手机锂电池的开发,以及信息技术的开发,计算机的普及,现在的技术已经越来越发达了,而海尔是老品牌的公司,海尔可以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来面对竞争对手的挑战.4、社会文化环境最近的几十年以来,中国的社会环境的改变相当的大,第一就是人口的剧增, ,要解决那么多人的就业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导致了中国的劳动力相对与国外很廉价.第二则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以前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出门就是公交车私家车,打电话用手机,洗衣服用洗衣机,用计算机看新闻等等,生活方式的改变也给海尔等企业的发展机会.第三点事价值观的改变,较以前的人,现在的人更舍得把钱花在使生活更舒适的产品上了,海尔家电的产品自然就更畅销了。

从海尔的成长之看企业的发展战略

从海尔的成长之看企业的发展战略

从海尔的成长之看企业的发展战略一、海尔的成长之创立于1984年崛起于改革大潮之中的海尔是在引进德国利渤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领导下海尔经过近20年的艰苦奋斗和卓越创新以年均递增78的发展速度从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发展壮大成为国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跨国企业。

目前海尔已初步建立起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设计、制造、营销与服务络。

海尔产品依靠高质量和个性化设计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成长为中国家电行业第一。

根据美国《家电》杂志统计显示海尔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家电企业。

同时张瑞敏也获得了中国企业家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的最高美誉二、海尔的发展战略(一)海尔的名牌战略。

名牌的核心一方面是优越的质量另一方面是卓越的服务。

在1984年到1991年海尔一心抓质量管理7年时间只做一个冰箱产品。

海尔对管理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企业好比放在斜坡上的球一个企业越做越大必须依靠两个力一个是止动力不能让球滑下来这是基础管理;另一个是上升力即创新斜坡上的球不进则退。

要使小球不下滑就需对小球有个止动力但仅有止动力只能使小球维持原来的高度。

而唯有打破平衡创造新动力才能带动企业攀上新的台阶。

在斜坡球体论的基础上海尔创造了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管理法。

在这一阶段海尔在国内创立了海尔的名牌形象.总结出了一套可移植的管理模式。

海尔改变了员工的质量观念在员工中牢牢树立了;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的观念,引入了国际上先进的质量管理标准,在国内同业中率先通过了多项国际认证。

海尔以;真诚到永远;的服务树立了整体企业形象。

1、注重产品的研究与开发。

海尔在改革开放初期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走高起点、高嫁接、创名牌之占据了技术的制高点以高技术和高质量开创名牌。

同时又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来降低原材料消耗和产品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设备的有效作业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名牌产品的质量和市场承受能力。

海尔的科研人员一直坚持这种观念:要不断地否定自己的过去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海尔的战略管理分析

海尔的战略管理分析

海尔的战略管理分析一、海尔简介海尔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1984年创立于中国青岛。

截至2009年,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超过6万人。

2009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1243亿元,品牌价值812亿元,连续8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二、海尔的外部环境分析五力竞争模型分析(一)新进入者的威胁对于中国家电行业来说,由于规模经济的影响,该领域存在较低的进入壁垒,潜在竞争者进入的风险低。

而国内的家电市场的需求潜力很大,所以这也在客观上吸引了更多的企业进进这个领域。

随着“家电下乡”的进行,将会从政策上激励更多家电行业新进入者。

新进入企业规模普遍较小。

不会对海尔地位产生影响,但跨国公司盯住了我国的家电产业,外国家电品牌大举进攻中国家电市场,这使得以海尔为代表的本土品牌面临更大的冲击。

(二)与现有竞争者的抗衡中国家电行业经过多年高速发展,家电企业的不断崛起。

再加上“家电下乡”政策的刺激,行业增长速度加快,从而使家电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

此外,由于人民币升值引起家电行业的固定成本的回升,企业为了降低单位产品的固定本钱增添产量降低售价,从而产生引发价格战的危险,加剧行业竞争。

海尔的最大竞争对手是美的在空调、冰箱等市场均取得傲人的成就,对海尔在白色家电领域的地位构成威胁。

格力、三星、海信等也是海尔的竞争对手。

(三)替换品的威胁随着环保压力加大,我国拟对空调,家用电冰箱推行可再生应用率指标限定值和目标值的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了《产品可再生利用率指标限定值和目标值(第一部门)》。

节能环保家电产品逐渐成为市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级家电产品将实现网络化的升级,使家电产品在网络支持的前提下,更加智能化、人道化。

因此,海尔应该掌握最新技术发展趋势与市场需要,在适当的机会引进合适的替换产品,从而占得先机。

(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为吸引客户,各家电企业竞相降价并给予折扣。

企业战略管理视角下分析海尔企业战略探究.doc

企业战略管理视角下分析海尔企业战略探究.doc

企业战略管理视角下分析海尔企业战略探究-一、海尔公司简介海尔创立于1984年,经过近30年的发展,从一家濒临倒闭的工厂发展成为如今的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从开始单一生产冰箱起步,拓展到家电、通讯、IT数码产品、家居、物流、金融、房地产、生物制药等领域,成为全球领先的美好生活解决方案提供商。

2014年,海尔全球营业额2007亿元,利润总额150亿元,利润增长3倍于收入增长,线上交易额548亿元,同比增长2391。

二、海尔国际化战略发展历程战略就是设计用来开发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系列综合的、协调的约定和行动。

一个有效而明确的战略能够汇集、整合并且重新分配企业的资源、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从而使这些资源可以适应当时的内外环境。

所以,随着时间的不同、外部环境的变化及企业自身的成长变化,企业的发展战略也是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的。

海尔之所以能有今天如此骄人的成就,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海尔总裁张瑞敏能够顺应形势地变化不断调整海尔的发展战略。

三、海尔国国际化战略实施2001年中国加入WTO,很多企业为响应号召而走出去,但是大多以失败而告终,为什么海尔能抓住机遇成为全球性的大企业。

我认为原因在于海尔顺应形势,在此时期实施了它的国际化化战略。

接下来,我将用企业战略管理中国际化战略的相关知识解读海尔集团的国际化战略。

1.出口:与大多数企业一样,海尔最初进入国际市场也是通过将产品和服务出口到其他国家。

然而不同的是,其他企业出口创汇,而海尔是出口创牌,海尔坚持先有市场后有工厂的国际化原则,提出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发展目标。

在1986年青岛电冰箱总厂第一次出口产品并达到出口销售收入300万美元的业绩,此后海尔集团的家电出口额逐年增加。

1990年海尔通过了美国UL认证,标志着开始实施国家化战略;1990年秉持先难后易原则的海尔进入了德国市场,出口的产品达到欧洲最高产品质量标准改变了外国人对中国产品质量差的坏印象;1992年,海尔公司开始向印度尼西亚大量出口电冰箱;1993年海尔家电出口到发达国家市场,1995年开始向美国出口产品;此后,海尔冰箱和空调相继出口到东南亚和非洲地区的一些国家,产品出口品种逐渐增多,出口量也快速增长。

谈海尔品牌的发展战略

谈海尔品牌的发展战略

谈海尔品牌的发展战略海尔作为中国的领先企业,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海尔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实施多种发展战略,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来探讨海尔的发展战略,即市场扩张、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建设和整合营销。

1、市场扩张:海尔注重尤其是产品上的技术创新,但也重视市场扩张,重视拓展新的市场,以增加更多的市场份额和收入。

例如,海尔在港口贸易、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中进行投资,并且正在逐步发展现代物流的新业务,以攻克更多的市场。

在国外市场上,海尔采用合作伙伴关系的方式进行市场拓展,以介入更广泛的市场,从而将海尔品牌扩展到全球。

海尔在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国家建立了本土研发、生产和推广中心,使海尔能够更好地服务全球客户,拓展多元文化市场。

2、技术创新:海尔一直注重技术创新,持续投入大量的资源,从而推动业务发展。

它立足于技术创新,不断探索技术投入的有效性,建立管理体系,完善人才招聘制度,鼓励员工积极推动技术创新,推动“技术+”创新方式,以引领全球新技术发展。

海尔在冰箱和洗衣机等主要产品上,通过软件技术、硬件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等创新措施,不断推动产品性能的提升,以满足消费者的高要求。

3、人力资源建设:海尔坚持以人为本,不仅讲求品牌发展,也重视人才培养及人力资源管理。

海尔认为,只有拥有优秀员工,才能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故而,海尔通过大力发展多种人力资源建设项目,不断完善员工管理制度,不断优化人才培养制度,为员工提供详细的工作培训,以提高员工素质,为企业发展提供持续支持。

4、整合营销:海尔依托强大的品牌优势,利用各种营销手段,实施整合营销策略,不断拓展和完善市场营销网络。

海尔利用新媒体社交网络平台,奠定多元化的渠道策略。

在电子商务领域,海尔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借助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将品牌及产品等宣传至更广泛的地域。

海尔还积极参与各种营销活动,用合适的策略将品牌约定与消费者建立更加牢固的关系。

通过上述讨论,我们可以看到,海尔在发展战略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旨在实现全球战略,拓展海尔品牌在全球市场中的影响力,以及强化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效率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浅议海尔集团发展战略(doc 9页)

浅议海尔集团发展战略(doc 9页)

浅议海尔集团发展战略(doc 9页)海尔集团战略研究———论海尔集团发展战略一、公司概况海尔集团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也是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之首。

旗下拥有240多家法人单位,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五万人,重点发展科技、工业、贸易、金融四大支柱产业,2005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1039亿元(128亿美元)。

海尔集团现有法人单位99个,职工11503人,平均年龄31岁。

1995年生产各类产品231万台,其中:电冰箱100万台,电冰柜30万台,空调器22万台,柜式空调器6万台,波轮洗衣机67万台,滚筒洗衣机6万台 ,展示柜3800台。

全年销售金额约43亿元,利润24亿元。

在1995年度全国最大500家工业企业评比中排名107位,在1995年度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百强中位居第四。

①资料来源: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500强排名。

注:海尔集团下属有两家上市公司:青岛海尔(A股上市)、海尔电器(香港上市)。

青岛海尔(沪600690):将集成海尔集团的所有冰箱、空调业务海尔电器(HK.1169):将集成海尔集团的所有手机、洗衣机业务,并且有可能最终控制青岛海尔(沪600690)金融领域:海尔财务公司、海尔纽约人寿、长江证券等。

(见表1)公司名称直接控制方海尔集团公司海尔投资海尔资产管理协会青岛海尔(沪600690)海尔电器国际海尔电器国际海尔集团海尔电器(HK.1169)海尔投资海尔资产管理协会海尔集团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确立的名牌战略指导下,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2005年12月26日,创业21周年之际,海尔启动第四个发展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

海尔品牌在世界范围的美誉度大幅提升。

2005年,海尔品牌价值高达702亿元,自2002年以来,海尔品牌价值连续四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

海尔品牌旗下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6个主导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其中海尔冰箱、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2005年8月30日,海尔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之首。

海尔集团的战略分析

海尔集团的战略分析

对海尔集团的战略环境分析海尔公司的简介:海尔集团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中国最具价值品牌。

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6万人,海尔集团2010年实现全球营业额13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其中海尔品牌出口和海外销售额55亿美元。

2010年海尔品牌价值已达207.65亿元,连续六年蝉联《中国品牌500强》。

海尔品牌旗下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9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其中海尔冰箱、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

海尔集团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中国最具价值品牌。

海尔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5万人,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2007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1180亿元。

海尔从1995年起开始其多元化道路,希望以多元化战略来谋求企业的高速增长。

目前该公司已经从产品多元化,进入了产业多元化经营的格局。

海尔的多元化战略使其从事的业务从家居用品到手机,从生物制药到物流,从餐饮到金融——涉及的产业让人目不暇接。

2003年全球营业额达806亿元。

回首早年,海尔在家电领域的相关多元化策略曾经取得了成功,凭借“服务支撑品牌”这一核心竞争能力,该公司很多家电产品位列市场的第一集团军。

但如今国内外的各家电制造公司现在都打“服务”牌,海尔的优势已不很明显,而且一些大公司依靠其核心技术已经在慢慢吞噬海尔原有的市场,西门子、LG在冰箱行业基本已经抢占了国内的高端市场,空调行业国内的美的、海信、格力等企业依靠其技术和性能价格比也在与海尔抢占市场。

而海尔对上游技术的投资并不显著,丧失了核心技术竞争优势,只是依靠“海尔”这个品牌在市场上的强势地位和不断变化的但并无多少技术含量的所谓“创新”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表1 . 07~10年青岛海尔短期偿债能力比率从表和图可以看出,海尔近四年的短期偿债能力逐步减弱。

海尔集团企业战略分析

海尔集团企业战略分析

海尔集团企业战略分析海尔集团的战略分析摘要:海尔自1984年创立于中国青岛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从一个亏损47万元的集体小厂迅速成长为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和彩色家电的中国家电第一品牌,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

海尔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和全球化战略,它的发展经验是值得借鉴的。

本文通过对海尔集团不同发展阶段的成功战略进行总结,重点分析海尔先难后易的战略思想,以期能给企业以启发。

关键词:海尔;战略;多元化战略1 海尔集团简介海尔集团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中国最具价值品牌。

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6万人,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2008年海尔集团[1]实现全球营业额1190亿元。

海尔集团在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确立的名牌战略指导下,先后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2005年底,海尔进入第四个发展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

创业25年的拼搏努力,使海尔品牌在世界范围的美誉度大幅提升。

2009年,海尔品牌价值高达812亿元,自2002年以来,海尔品牌价值连续8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

海尔品牌旗下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9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其中海尔冰箱、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

2 海尔集团不同发展阶段的战略2.1 创业期—名牌战略阶段(1984年—1991年)海尔集团创业期以发展名牌战略作为公司战略。

名牌战略的核心是高质量,“高质量”的内涵远远不仅是符合工厂或国家规定的标准,而是要适应市场需求,占领市场,并进一步创造高效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

2.2 奠定基础期—多元化战略(1992年—1997年)“吃休克鱼”扩展经营是奠定基础期海尔集团的公司战略。

“吃休克鱼”简单的说就是挑选硬件好但软件不好(即经营管理不好)的企业作为兼并对象。

而“克隆海尔鱼”是指先做好一种产品,在生产和管理上形成一套成功的、可操作的模式,然后将这种模式移植到另一个企业或产品上,获得相同的效果。

海尔企业战略分析

海尔企业战略分析

海尔集团战略管理分析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 邹柄畏 200911035007 海尔集团可以说是中国家电业的一个奇迹,也是很多中国人的骄傲。

它成立于1984年,成立27年来,坚持创业和创新精神,引领世界名牌,已经从一家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了全球拥有7万多名员工,2010年营业额达到1354亿元的全球化公司,很多年来,稳居中国500强的前列。

现在海尔已经荣升为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并且被美国《新闻周刊》评委全球十大创新品牌。

海尔的成功不是偶然,其在战略管理中特殊性,前瞻性和正确性是非常值得现在的企业所学习的。

下面我就懂环境分析和公司战略等几个方面对海尔的战略管理进行分析。

 一.外部环境分析 1.1宏观环境 一个企业的成长发展以及相关的战略的制定是和其所在的宏观环境是离不开的。

海尔面民的宏观环境同时存在着机会,但也存在很大的威胁。

 首先,从国家法律政策的方面来看,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支持和扶持国家民族企业的发展,自海尔1984年创立以来,一路上得到了国家法律政策极大的鼓励。

国家“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方针,不仅促进海尔加大了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而且同时也激发了海尔的国际化扩张的思想。

尤其是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受美国金融风暴的印象,全国经济小幅度衰退,但国务院适中把“民生”问题放在了首位,斥资4万亿以扩大内需,其中“家电下乡”的政策更是让以海尔为代表的中国“白色家电”产业大受其利。

即使在经济不景气的2008年,白色家电产业也并没有停下奔跑的步伐。

 然后,从社会文化的方面来看,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可支配收入不断的增加,这种增加一方面使以前没有能力购置家电的家庭能够负担得起,另一方面也使比较富裕的家庭加速了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的速度。

人们不再满足于家电带来的必要的功能,而很多很看重附加的价值,比如外观和环保性能的问题。

于是,很多的空调,冰箱,洗衣机等白色家电都穿上了漂亮的外表,而且上面都贴上了国家部分检测的节能环保的等级,以便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做参考。

海尔公司的战略分析

海尔公司的战略分析

海尔公司的战略分析——大纲——一、海尔公司的基本情况介绍(一)公司简介(二)公司性质(三)经营范围(四)经营特点(五)价值观与愿景二、海尔公司的外部环境分析(一)国内宏观环境(二)五力模型分析三、海尔公司的内部坏境分析(一)SW分析(二)波士顿矩阵分析四、海尔未来发展战略选择分析五、海尔战略执行力分析(一)领导执行力(二)公司组织结构(三)公司的企业文化及制度对战略执行的保证评价(四)自己对公司加强执行力的建议六、课业总结七、参考文献一、海尔公司的基本情况介绍(一)公司简介海尔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1984年创立于中国青岛。

截至2009年,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超过6万人。

2009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1243亿元,品牌价值812亿元,连续8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

海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援建129所希望小学,制作212集科教动画片《海尔兄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全球唯一白电赞助商。

(二)公司性质海尔属于集体所有制企业。

海尔的前身青岛电机厂是50年代组织起来的一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最初是几个人凑钱干起来的,后来国家有赎买政策,这个企业就变成了集体所有制。

青岛海尔上市以后,青岛国资部门曾给海尔集团出过一个证明,即经过验资,海尔的资产内没有国有资产。

当然,在海尔的发展过程中,享受到了许多“国企待遇”。

(三)经营范围家电、通讯、IT、家居、生物、软件、物流、金融、旅游、房地产、电器部品、数字家庭、生物医疗设备。

(四)经营特点海尔集团的国际化经营——海尔集团的国际化发展过程海尔从最初的引进国外技术设备开始,逐步发展到产品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其国际化程度在不断提高。

其国际化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实施名牌战略2、相关多元化发展战略(1992-1998年),这一时期,海尔国际化的活动主要是建立海外市场网络,初步尝试海外建厂,以及实现产品设计的国际化。

海尔战略分析解析

海尔战略分析解析

⑴国内利用高校科研力量
a.上海复旦大学联合建立两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b.与上海交大联合建立“数字电视”和“移动电话”两个博士后 科研工作站 c.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及美国第二大专业软件开发商C-MOD公司合资组 建“北航海尔软件开发公司”
⑵国外与国际大公司技术联盟
a.与日本GK集团合资成立了“青岛海高设计制造有限公司”
4、 法律政策
从1998 年开始,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消费政策,包
括家电在内的耐用消费品已被列入银行创办的个人消费信贷新品种, 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城市的消费需求,也推动了家电行业的蓬勃发展。
家电下乡补贴政策更是促进了农村家电行业的发展。
三、内部条件分析
1、 海尔的资源配置状况分析
技术战略联盟
2、经济环境
随着中国加入WTO,为本国家电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广阔
天地。加入WTO意味着大家可以在一个公平互利的竞争环境中发展 ,这对我国家电企业的出口将是一个巨大的推动。
3、 技术
家电产品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其数字技术、模糊技术、信 息技术的不断导入,使产品的更新换代不断加快,将满足不同阶 层和家庭的消费需求,为家电市场创造新的消费领域导入新的消 费理念,形成新的消费热点。但我国家电企业普遍存在着缺乏拥 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产业升级滞后的问题,在技术开发 上与日本、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这也成为我国家电 行业发展的瓶颈。
(一)技术创新是关键
海尔的技术创新不是盲目追求技术的高精尖和从零开始研究,而是在模仿、
借鉴的基础上,海尔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自身实际,有选择、有重点地培育 有良好市场潜力的高技术产业领域进行自主研发,以抢占技术制高点,提高自
身未来的竞争力。

海尔集团的战略分析

海尔集团的战略分析

人才引进与培养
全球招聘与培训
建立全球人才招聘与培训体系,吸引和培养一流的人才 ,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人才激励机制
制定科学的激励机制,包括股权激励、薪酬福利等,激 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内部人才流动
建立内部人才流动机制,鼓励员工在集团内部进行流动 ,培养综合性人才。
加强技术研发
高研发投入
提高研发投入比例,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保持技术领先地位。
人才培训和储备不足
海尔在人才培养和储备方面可能存在不足,这可能导致其在面对快速变化的 商业环境时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
经营劣势
多元化经营风险
海尔集团在多元化发展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由于不同行业之间的关联度可能不 高,因此海尔可能面临跨行业经营的挑战。
品牌形象维护困难
随着海尔不断扩大业务范围,其品牌形象可能会受到影响。如果海尔不能有效地 维护其品牌形象,可能会失去原有的市场份额。
资金劣势
融资成本高
海尔集团可能面临较高的融资成本,这可能会影响其业务发 展的计划和实施。
资金流动性不足
海尔集团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存在资金流动性不足的问题,这 可能会影响其业务的正常运转和扩张计划。
05
海尔集团未来发展展望
市场前景预测
全球家电市场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全球家电市场有望继续增长。海尔应抓住机遇,扩大市场份额,提 高品牌影响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海尔已从传统家电制造商转型为开放创新平台 ,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品牌。
发展历程
2011年
海尔集团进入物联网领域,成立海尔U+ 智慧家庭股份公司。
1984年
海尔集团成立,开始生产冰箱等家电产品 。

企业战略管理视角下分析海尔企业战略探究.doc

企业战略管理视角下分析海尔企业战略探究.doc

企业战略管理视角下分析海尔企业战略探究-一、海尔公司简介海尔创立于1984年,经过近30年的发展,从一家濒临倒闭的工厂发展成为如今的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从开始单一生产冰箱起步,拓展到家电、通讯、IT数码产品、家居、物流、金融、房地产、生物制药等领域,成为全球领先的美好生活解决方案提供商。

2014年,海尔全球营业额2007亿元,利润总额150亿元,利润增长3倍于收入增长,线上交易额548亿元,同比增长2391。

二、海尔国际化战略发展历程战略就是设计用来开发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系列综合的、协调的约定和行动。

一个有效而明确的战略能够汇集、整合并且重新分配企业的资源、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从而使这些资源可以适应当时的内外环境。

所以,随着时间的不同、外部环境的变化及企业自身的成长变化,企业的发展战略也是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的。

海尔之所以能有今天如此骄人的成就,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海尔总裁张瑞敏能够顺应形势地变化不断调整海尔的发展战略。

三、海尔国国际化战略实施2001年中国加入WTO,很多企业为响应号召而走出去,但是大多以失败而告终,为什么海尔能抓住机遇成为全球性的大企业。

我认为原因在于海尔顺应形势,在此时期实施了它的国际化化战略。

接下来,我将用企业战略管理中国际化战略的相关知识解读海尔集团的国际化战略。

1.出口:与大多数企业一样,海尔最初进入国际市场也是通过将产品和服务出口到其他国家。

然而不同的是,其他企业出口创汇,而海尔是出口创牌,海尔坚持先有市场后有工厂的国际化原则,提出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发展目标。

在1986年青岛电冰箱总厂第一次出口产品并达到出口销售收入300万美元的业绩,此后海尔集团的家电出口额逐年增加。

1990年海尔通过了美国UL认证,标志着开始实施国家化战略;1990年秉持先难后易原则的海尔进入了德国市场,出口的产品达到欧洲最高产品质量标准改变了外国人对中国产品质量差的坏印象;1992年,海尔公司开始向印度尼西亚大量出口电冰箱;1993年海尔家电出口到发达国家市场,1995年开始向美国出口产品;此后,海尔冰箱和空调相继出口到东南亚和非洲地区的一些国家,产品出口品种逐渐增多,出口量也快速增长。

海尔企业的发展战略分析

海尔企业的发展战略分析

海尔企业的发展战略分析一、环境分析⑴家电行业的宏观环境分析 1、我国人口众多,分布不均,各地收入水平差距也很大,导致家电市场的密集度和发展程度参差不齐,从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家电行业的均衡持久发展。

2、经济环境随着中国加入WTO,对我国家电企业的出口将是一个巨大的推动,更有利于我们在国内市场的竞争。

” 3、技术家电产品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产品的更新换代不断加快,将满足不同阶层和家庭的消费需求,为家电市场创造新的消费领域导入新的消费理念,形成新的消费热点。

但我国家电企业普遍存在着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产业升级滞后的问题。

4、法律政策从1998 年开始,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消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城市的消费需求,也推动了家电行业的蓬勃发展;家电下乡补贴政。

⑵行业状况二元化市场结构造成供给相对过剩;家电生产企业经营状况出现明显分化;、家电销售渠道和价格决定机制发生了根本变化;来自国际品牌的压力不断增大。

⑶行业内现有竞争有格力、三星、海信等,海尔与格力的竞争主要表现在空调领域,海尔与三星的竞争主要是在电视机、冰箱领域。

二战略分析海尔发展经历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 1.一元化战略从1984年12月到1991年12月,海尔兼并青岛的洗衣机、空调工厂,经过7年时间,确立名牌战略。

在张瑞敏接任青岛电器厂之后,为企业订立一个大目标,就是要创全国的名牌。

这个战略目标制定之后紧接着就确定战略重点,就是以质量创名牌,紧接着在海尔的整个的运作中间,出现一次震惊全国的砸冰箱事件。

名牌战略应该说是它的一个战略重点。

2.多元化战略从1991年12月到1998年12月。

1991年12月,从冰箱一种产品做到其他多个产品。

当时的舆论都认为中国企业没有能力做到多元化,只能专业化做一个产品。

欧美的企业一般不会拓展这么多的领域做多元化,原因是欧美的市场比较成熟,在这种成熟的市场下,他们感觉做多元化的扩张难度比较大。

基于企业战略视角的财务报表分析——以海尔智家为例

基于企业战略视角的财务报表分析——以海尔智家为例

基于企业战略视角的财务报表分析——以海尔智家为例引言: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需要制定合理的战略来应对挑战和利用机遇。

财务报表作为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健康的重要指标,对于分析企业战略实施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中国家电行业领军企业海尔智家为例,从企业战略视角出发,通过对其财务报表的分析,探究其战略执行效果及经营状况。

一、企业背景海尔智家是中国最大的家电制造商之一,凭借其持续创新的产品和全球化战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截至2020年,海尔智家的业务遍布全球,拥有众多知名品牌并持续推动技术创新。

二、财务报表分析1. 资产负债表分析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报表。

分析海尔智家的资产负债表,可以了解企业的资产结构、资金运作状况及偿债能力。

通过过去几年的资产负债表分析,可以发现企业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体现了其技术创新和全球化战略的执行。

2. 利润表分析利润表是反映企业盈利状况的重要报表。

通过对海尔智家的利润表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盈利模式、盈利能力和效率。

近年来,海尔智家的销售额和净利润持续增长,说明其市场份额扩大和管理效率不断提高。

同时,海尔智家加大了对新技术的研发和投入,使得其产品线更多样化,进一步提高了盈利能力。

3. 现金流量表分析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现金流动状况的重要报表。

通过对海尔智家的现金流量表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现金获取渠道、现金使用情况和现金充裕度。

近年来,海尔智家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均保持稳定增长,并且企业拥有充足的现金储备。

这表明企业在财务上保持稳健,有能力应对意外风险和投资机会。

三、基于企业战略的分析1. 技术创新战略海尔智家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通过研发新产品和持续改进现有产品,保持市场竞争力。

财务报表显示,海尔智家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支出逐年增加,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技术创新战略为企业带来了持续的市场份额增长和盈利能力提升。

2. 全球化战略海尔智家通过全球化战略,拓展海外市场,并建立全球研发和生产基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企业发展战略模式视角分析海尔企业战略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海尔的企业规模和所处的发展阶段都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从最初创时濒于倒闭、产销能力弱、处在亏损阶段到现在的成就辉煌,海尔一路的发展历程可谓是艰辛而又成功的道路。

据此,将从战略、企业文化、创新机制和管理团队四方面剖析海尔的战略变革,为当前企业提出发展战略的启示。

标签:发展战略;企业变革;企业战略管理中圖分类号:F27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9.0221 海尔集团发展历程對于海尔集团我们并不陌生,它的赫赫声名早已深深地印在中国每一个企业管理者的思想和头脑中。

1984年,张瑞敏接手海尔时,它已经濒于倒闭,总资产仅有300万元,亏损147万元,在他的带领下,经过三万多名海尔员二十年多的拼搏奋斗,如今已发展成为全球销售收入达1000多亿元的多元化、集团化、国际化的大型企业,被世界权威的市场调查机构排为白色家电制造企业的全球第五名;也就是说,他用了20多年时间走过了国外著名企业100多年的历程,这不能不令人惊叹!因此,它的经营业绩和超常规发展模式,成为中国制造工业的旗帜。

在当代中国企业界,海尔模式和经验是一座里程碑,认真学习、模仿和借鉴其先进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对于企业的改革发展无疑其有重大现实意义。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前身是青岛电冰箱总厂,创立之初,企业规模小,产品单一,产销能力弱小,现在其资产已超过百亿;无形资产也从无到有,2000年评估值高达330亿元:已拥有包括自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69大门类10800多个规格品种的产品群,在国内,海尔每年有1万多个规格品种的家用电器进入人们的家庭,在海外,海尔已建立了38000多个营销网点,2014年全球营业额达到2007多亿元人民币,不仅职工发展到3万人,而民自接拉动就业人数20多万人。

目前,海尔品牌在国际上已经有了很强的影响力,在全球有贸易中心56个,设计中心15个(其中在海外有8个),生产三种产品以上,占地600亩以七的工业园8个,拥有一支3000多人的海外海尔经理人队伍.由于卓越的经营和发展业绩,在1998年,海尔集团成为被正式写入案例的第一个中国企业,张端敏也成为登上哈佛讲坛的第一位中国企业家,海尔的无形文化震动了世界一流的工商管理学府。

“只要找对了路就不怕路远”,当前,自强不息,勇于挑战自我的海尔集闭和海尔人把创出世界名牌,进入世界500强企业作为最高目标,“居安思危”,“居危思进”,以“创新”为开拓市场、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奥秘和利剑,又开始了新的长征,要创出中国的世界名牌,为民族争光!可以说海尔是中国企业的一个奇迹,海尔模式和经验以及管理理念已经成为许多管理者和企业家效仿和借鉴的对象。

2 有一套适合自己企业实际发展的战略海尔的成功,主要是战略的成功。

而这种成功是在思想上从不自觉到自觉转变的情况下取得的。

海尔创立之初,没有什么战略可言,企业濒临倒闭,只有一个型号的冰箱产品。

企业规模小,经济总量低,管理混乱,人心不稳,产品单一,技术含量低,经济效益差,亏损严重这些企业常见的通病在它身上都存在、如果照这种情况运行下去,破产关闭是意料中的事,迟早会发生。

海尔人痛定思痛,几经艰难的抉择,最终选择了搞战略扩张的路子,并把第一个战略定位为名牌战略,从1984年起,海尔集中精力,扑下身子抓质量,七年时间只做一个冰箱产品,最终树立了海尔冰箱良好的品牌形象,很快成为中国冰箱第一品牌;实现第一个战略后,海尔紧接着启动了第二个战略,即多元化发展战略,在1992年到1998年期间,别的企业搞“独生子”,海尔则独树一帜,走低成本扩张之路,吃“休克鱼”,建海尔园,“东方亮了再亮西方”,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成功地实现了企业规模扩张。

从1999年开始,海尔启动了国际化战略,即第三个发展战略,在别的企业认为海尔“不在国内吃肉,偏要到国外喝汤”的情况下,坚持走出国门,按照“先难后易”、“出口创牌”的思路,逐步在国际市场上闯出了海尔的市场,创出了海尔的美誉。

海尔通过实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做大做强了企业,在中国乃至世界家电行业确立了自己重要的战略地位。

3 有系统的企业文化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文化,在海尔,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内容是价值观(创新)。

一般外来人员到海尔考察学习,看到的一般是文化外层,即海尔的物质文化(每年海尔约接待20万人参观学习)。

海尔将企业文化分为三个层次,最表层的是物质文化,即表象的发展速度、海尔的产品、服务质量等等;中间是制度行为文化;最核心的是价值观,即精神文化。

一般参观者到海尔最感兴趣的是,能不能把规章制度传授给他们。

其实最重要的是价值观,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制度文化和规章制度,这又保证了物质文化的不断增长。

海尔的价值观即精神文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创造市场”的市场观。

其主要观点是:只有淡季思想,没有淡季市场;要把“市场的难题”作为“开发的课题”;要“始终坚持为用户创造价值”;“市场唯一不变的法则就是永远在变”;“好的公司满足需求,伟大的公司创造市场”,市场观强调并极力主张通过“创造”来拓宽。

(2)“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的质量观。

其主要观点是:“事情第一次就要做对”、“高质量的产品是高素质的人干出来的”、“不打价格战”,要“打价值战”、强调人在企业产品质量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3)“先卖信誉,再卖产品”的营销观。

其主要观点是:“知名度不能使企长久不衰”、“信誉也是金钱”、“紧盯市场创美誉”、“用心灵创造感动”、“市场营销不是卖,而是买”,强调信誉在市场营销中的重要性。

(4)“用户永远是对的”服务观。

其主要观点是:“真谛在于进入境界”,“质量意识意味着满足标准,金牌意识意味着满足用户”,同时强调“服务的差别化、情感化、一致化”,强调服务的一贯性,长期性,通过售后服务把产品与用户(市场)较好地联系起来。

“人人是人才”的人才观。

其主要观点是:“源头论”,“赛马机制”,强调赛马不相马,确信“人才’是在竞争中产生的”;“使用人就是开发人”,“允许各自为战,但不允许各自为政”,提倡“干部在位要受控,届满要轮流”,强调“用人要疑,疑人要用”:实行“三工并存(优秀员工、合格员工、试用工可轮换),”“尊重员工的首创精神”,努力“建设一支互动的学习型团队”。

“先造人才,再造名牌”。

(5)“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管理观。

其主要观点是:推行OEC 管理,全方位地对每个人每一天所做的每件事进行控制和清理,每天的工作每天完成,而且每天的工作质量都要有一点(哪怕1%)提高,在管理中强调“管理无定式,目标无止境”,“要反复抓,抓反复,抓重点,抓提高”,要“思方行圆”,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

(6)“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的资本运营理念。

主要观点是:用“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强调“盘活资产首先要盘活人,盘活人首先要盘活观念”(7)“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的生存理念。

其主要观点是:“防止高速增长下的负增長”,“意识不到的危机便是危机”,推行“三只眼理论”:一只眼盯市场,一只眼盯政府(争取并利用各种政策),一只眼盯员工;强调“现在唯一害怕的是我们自己”,因此“要居危思进”。

(8)“迅速反应,马上行动”的竞争理念(也是海尔作风)。

其主要观点是:“在新经济时代,速度决定一切”、“快鱼吃慢鱼”、“决不对市场说不”,遵循市场运行规律。

4 有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机制翻开海尔的发展史,我们便会发现:从1984年至今的20多年,中国家电市场之争日趋激烈,不少曾经著名的企业一夜之间纷纷落马,成为过眼烟云,而海尔却保持了高速发展的势头,探究其奥秘只有两个字:创新。

是创新使海尔充满生机活力,是创新使海尔实现跨越式发展。

可以这样说,創新是海尔企业文化的灵魂,海尔的发展史与其说是创业史,不如说是创新史,海尔人就是通过坚持不懈的创新和千百次的创新,把简单的事做得不简单,把别人认为做不到的事情做到了,最终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海尔的创新是整体推进的创新,是全方位的创新,海尔的创新共包含了六个方面的创新:(1)企业发展战略的创新,通过实施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海尔实现了资源的整合和实力的扩大。

(2)观念创新,通过“资源论”、“源头论”、“整合力”、“美誉度”、“吃休克鱼”等观点的提出和应用,海尔实现了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提升。

(3)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紧迫性在于增强“危机感”、技术创新的动力源泉在于激活“人才”、技术创新的目标取向在于增值“知本”、技术创新的运行核心在于“灵魂”、技术创新的市场之根在于提升“文化”、技术创新的竞争利器在于不断“超越”等六大理念的提出和实践,海尔实现了产品的换代升的快速研发。

(4)组织创新,通过组织流程再造和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海尔实现了组织的扁平化和事业部制。

(5)流程创新,通过对原来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和再造,并以“市场链”为纽带对之后的业务流程进行整合,海尔在业务流程上实现了与国际化大公司的全面接轨,大大提升了国际竞争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6)时常创新,通过创新工作的制度化和经常化,海尔实现了创新机制的形成和发展,使创新工作充满活力,风光无限。

海尔的六个创新是一个相互支持、补充和依托的整体,战略创新是方向,观念创新是先导,技术创新是手段,组织创新是保障,流程创新是活力,时常创新是目标。

创新,是海尔之海不竭的源泉,是海尔永葆青春的“秘诀”。

美国的管理学家德鲁克说“创新是创造了一种资源”,海尔人说“创新的本质就是创造性地破坏”,“创新的途径就是创造性地模仿和借鉴”,随着创新这一命题内涵的不断丰富和深化,创新必将给海尔人带来更多的成功和财富。

5 有一个具有远见卓识和超凡能力的管理团队有一个以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为代表的、具有远见卓识和超凡能力的管理团队是海尔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

资源、资本、资产固然十分重要,但没有人的科学配置和合理流动,这一切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人的因素参与其中,这些生产要素也才会显出其应有的价值,我们经常说的以人为本就是这个道理。

张端敏接手海尔后。

一切从头做起,这期间,张瑞敏经历了借贷无门的窘境,经历了重树产品质量观的极端事件(砸冰箱事件),经历了打造品牌的艰辛之旅,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最终他和他的团队终于成功了,海尔成功了,以无以争锋的经营业绩和发展速度成为中国家电的旗舰,民族工业的骄子,当年的一切艰难困苦如今已成为一种回忆。

从张瑞敏和海尔的成功中我们不难看出,企业的经营团队尤其是主要领导人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是何等的重要,换句话说,没有张瑞敏及他领导下的团队可能就不会有今天的海尔,同样的道理,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也就不可能做出一流的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