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精)
大学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结构与方法
![大学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结构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f9e8d3f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c9.png)
大学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结构与方法在大学阶段,学术论文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写作形式,因为它需要学生展示他们对特定主题的研究和分析能力。
本文将探讨大学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论文的写作任务。
一、引言部分引言部分是论文的开端,目的在于引起读者的兴趣并阐明研究问题。
学生在写论文引言时,应该包括以下要素:1.问题陈述:清晰地陈述研究的问题或目标。
2.背景和重要性:介绍所研究的主题的背景信息,并阐明研究的意义和重要性。
3.文献综述:对此主题进行相关文献的综述,展示自己对该领域已有研究的了解,并凸显自己的研究与现有研究的联系与差异。
二、方法部分方法部分是论文的核心,描述了学生进行研究和收集数据的具体方法。
以下是方法部分的主要组成部分:1.研究设计:解释论文采用的研究设计,如调查、实验、分析等。
2.样本和参与者:描述样本的来源和选取过程,包括人数、属性等。
3.数据收集:解释如何收集数据的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实验操作等。
4.数据分析:展示对数据进行分析的具体方法,包括统计方法或质性分析等。
三、结果部分结果部分是论文呈现研究结果的地方,应该清晰准确地呈现主要研究结果。
在结果部分中,学生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描述结果:用文字和表格、图表等形式清晰地描述研究结果。
2.结果分析:对结果进行分析并进行解释,说明结果与研究问题的关联。
3.结果讨论:对结果进行讨论,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四、讨论部分在讨论部分中,学生需要对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探讨所获得结论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
以下是讨论部分的主要内容:1.对比现有研究:将自己的研究结果与现有研究进行对比,分析与其他研究的一致性或差异性。
2.解释结果:解释结果的含义和可能的原因,分析结果是否支持研究的假设。
3.讨论限制:讨论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4.未来展望:指出未来在该领域中可以进行的研究方向。
五、结论部分结论部分是对整篇论文的总结和归纳,需要回答研究问题,并强调所得出结论的重要性和对该领域的贡献。
学术论文结构
![学术论文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9cd11684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1b.png)
学术论文结构学术论文是一种正式的学术写作形式,它需要遵循特定的结构和规范。
一个清晰、有条理的结构可以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跟随你的论点。
本文将介绍学术论文的常见结构,包括引言、论文主体和结论等部分。
引言引言是学术论文的第一部分,它的作用是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提供背景信息。
在引言中,你需要介绍研究领域的重要性和研究问题的背景。
引言还应该包括你的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以及你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论文主体论文主体是论文的最重要部分,它展示了你的研究成果和分析。
论文主体应该按照逻辑顺序组织,包括多个段落。
每个段落应该有一个主题句,用于阐述你的论点或观点,并提供支持性证据和文章的逻辑结构。
在论文主体中,你还可以引用相关的研究和学术资料来支持你的观点,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方法在学术论文中,方法部分用于描述你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
你需要清楚地描述你的实验环境、研究对象、研究工具和数据收集方法等。
方法部分还应该包括你的数据分析方法和统计技术的说明。
这一部分的目的是使读者能够理解你的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可靠性。
结果结果部分用于展示你的研究结果。
你可以使用表格、图表或文字描述来呈现你的数据。
无论你选择什么方式,都要确保结果清晰可读,并与你的研究问题和目的相关。
结果部分还应该包括对你的数据的解释和分析。
讨论在讨论部分,你需要解释并分析你的研究结果,并与已有的研究进行比较。
你可以讨论你的研究的局限性、结果的可靠性以及将来的研究方向。
讨论部分还应该回答你的研究问题,并提供进一步的思考和建议。
结论结论部分用于总结你的研究,并提供你在研究过程中得出的结论。
结论应该简洁明了,并回答你的研究问题。
你还可以在结论部分提出你的研究对学术领域的贡献,并提供未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在学术论文中,你需要列出你所引用的所有文献的详细信息。
参考文献应该按照特定的引用风格格式排列,如APA、MLA等。
致谢(可选)在学术论文的最后,你可以选择写一段致谢词,感谢给予你帮助和支持的人和机构。
学术论文基本结构及学术规范
![学术论文基本结构及学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8a2650c5f0e7cd1842536cb.png)
1、论文标题文字概括精练,一般要求不超过15-20个汉字;单行题目要居中,双行题目上行要长于下行题目;英文题目要求不超过12个词或100个书写符号;题目不用缩写词或者简化词;尽量不用标点符号2、摘要【摘要】论文摘要又称文摘、提要,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由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组成。
目的部分应简要说明研究的目的,说明提出问题的缘由,表明研究的范围及重要性;方法部分应说明研究课题的基本设计,使用了什么材料和方法,如何分组对照,研究范围以及精确程度,数据是如何取得的以及经过何种统计学方法处理;结果部分要列出研究的主要结果和数据,有什么新发现,说明其价值及局限,叙述要具体、准确,并需给出结果的可信值和统计学显著性检验的确切值;结论部分应简要说明、论证取得的正确观点极其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是否值得推荐或推广等。
摘要的内容是对题目的扩充,是全文的高度概括。
摘要一般不分段,不列图、表以及化学结构式,也不引用参考文献。
摘要的长短,一般为正文字数2-3%。
国际标准组织建议不应少于250个词,最多不超过500个词。
摘要虽然居于全文前首,但在写作上却是论文完稿后写的。
3、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也称主题词,是从论文的题名、层次标题、摘要和正文中选出来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和词组,并按照一定顺序逐次排列出来的。
其标引质量直接影响到二次文献的收录与利用,便于对全文的检索。
一般要求一篇论文要有3-5个全文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关键词。
【关键词】关键词也称主题词,是从论文的题名、层次标题、摘要和正文中选出来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和词组,并按照一定顺序逐次排列出来的。
其标引质量直接影响到二次文献的收录与利用,便于对全文的检索。
一般要求一篇论文要有3-5个全文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关键词。
4、引言引言(前言、概论、序言、绪论、绪言、导言、导论)引言作为论文的开端,主要是交待研究成果的来龙去脉,即回答为什么要研究相关的课题,目的是引出作者研究成果的创新论点,使读者对论文要表达的问题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引起读者阅读论文的兴趣。
学术论文的结构和段落组织的实用技巧
![学术论文的结构和段落组织的实用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324bfee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25.png)
学术论文的结构和段落组织的实用技巧学术论文是一种具有严谨性和逻辑性的写作形式,它不仅要求作者有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能力,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组织和表达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合理的结构和清晰的段落组织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一些实用的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组织自己的学术论文。
一、学术论文的整体结构学术论文的整体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是对研究领域的背景和研究问题的提出进行介绍,同时还要明确研究目的和意义。
正文部分是论文的核心,需要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研究成果。
结论部分是对整个研究的总结和归纳,同时还可以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在整体结构的基础上,学术论文还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内容和需求进行细分。
例如,对于实证研究,可以在正文部分加入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的章节;对于理论研究,可以在正文部分加入理论模型和假设的论述。
这些细分章节的设置可以更好地展示研究的逻辑和思路,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论文的内容。
二、段落的组织和过渡段落是学术论文中最基本的组织单位,每个段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应该根据论文的逻辑和结构,合理地组织和安排段落的顺序。
首先,要确保每个段落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句。
主题句应该概括该段落的中心思想,并与前后段落进行过渡。
例如,如果前一个段落讨论了某个问题的背景和相关研究,那么下一个段落的主题句可以引出自己的研究方法或观点。
其次,要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
过渡可以通过使用过渡词或短语来实现,如“然而”、“另外”、“因此”等。
过渡词的使用可以使段落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
此外,段落的长度也需要适当控制。
过长的段落会让读者感到疲惫和困惑,而过短的段落则可能导致内容不够完整。
一般来说,一个段落应该包含一个主题句和相关的支持句,长度在3-5句左右比较适宜。
三、引用和参考文献的使用学术论文中的引用和参考文献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增加论文的可信度和学术性。
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
![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a04cdc8e49649b6649d74722.png)
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是∶题目——作者姓名——内容提要——关键词——序言(或前言、引言)——正论(包括自然科学的实验、讨论)——结论(或包括在正论中)——注释或参考文献。
长一点的论文还包括论文提要,有的还包括谢辞。
这是比较规范的学术论文要求,一般学位论文和规范的学术论文都应该包括上述结构内容,许多大学的学报所发表的论文也是比较规范的,而有些学术杂志上所发表的论文却相对自由些。
索引是检寻参考资料的一种工具,比起书目来,它更进步细微地揭示图书报刊中的各项内容。
它将书报杂志的书名、刊名、篇名等分别摘录,或加注释,记明出处页数,按一定方法排列起来,附在一书或刊物之后,或单独编辑成册,使读者用较少的时间找到所需要参考的资料的出处。
工具书一般包括字典、辞典、年鉴、手册、百科全书、年表、历表、年谱、人名录、地名录、书目、文摘、综述等等。
资料的收集与研究者的外语能力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我们掌握了一门外语,收集资料的范围将更加广阔。
(2)内容摘要就是将论文中最重要的东西写出来,作用是让读者尽快地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
它虽然放在论文的前面,但往往是论文写成后再写的。
学术论文的内容提要要短、精、完整。
字数通常以二三百字为宜;提要实际上是一篇短文,结构应严谨,逻辑性强,独立成篇。
有的投稿论文,尤其是短文,一般可不写内容提要。
3)关键词是指构成一篇论文的主要概念词,其出现的频率一般较高。
(4)绪论是论文的开头、引子,如同长剧的序幕。
一般而言,是说明写作的目的和研究这一课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
要开门见山,简明扼要,不要绕圈子。
(6)结论绪论提出了论题,在本论论证了论题,在论题得到充分证明之后可得出的结果,就是结论。
结论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结晶,是全篇论文的精髓,是作者独到见解之所在。
结论的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做出结论∶在绪论里提出的论题,不过是一个抽象的判断,通过本论部分的论述,它就丰富得多了。
提出展望∶在结论里,作者往往提出本课题还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第二章学术论文的基本格式
![第二章学术论文的基本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2cf5e2a7f90f76c661371a71.png)
第二章学术论文的基本格式一般的学术论文的基本格式包括三部分:文前部分、主体部分、辅文部分。
一、文前部分包括标题、作者署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一)标题标题是以最简明、具体、准确、醒目的词语概括论文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
标题要既能概括论文的中心内容,又要引人注目。
标题中的每一个词语必须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定关键词。
中文标题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子字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副标题)。
副标题一般用小于正题的字号另行起排。
(二)署名署名是文责自负和拥有知识产权的标志,也便于读者同作者保持联系。
作者署名应置于标题名下方。
规范: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应采用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
形式的全部字母均应大写。
复兴联系,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明中间加连字符“-”。
多位作者署名间要用逗号隔开;作者不同单位是,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
(三)作者单位作者单位包括工作单位和学习单位,单位名要全称。
以及作者所在省、城市名、邮编,加圆括号至于作者名下方。
多作者的单位间用分号隔开,并在不同的工作单位名称前加注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
(四)摘要摘要是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尖端陈述。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均应有中英文摘要。
摘要一般应能反映出文章的主题,即一篇简短的、完整的论文。
摘要一般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结果和结论等。
忌用评论性的语言,一般不分段,不用图表、公式,不用公知公用的术语和符号,不能引用参考文献。
字数以300字左右为宜。
摘要一般应用与正文不同的字体字号置于作者署名与关键词之间。
多以“摘要”或“【摘要】”标识。
(五)关键词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的能反映全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
一般选3-8个关键词。
关键词应用与正文不同的字体字号排在摘要下方。
多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
以“关键词:”或“【关键词】”标识。
(六)中图分类号(七)文献标识码一般由出版单位编制分类。
一般学术论文的框架结构
![一般学术论文的框架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dbae5c99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a5.png)
一般学术论文的框架结构
一、引言(Introduction)
引言部分是论文的开篇,主要是介绍研究的背景、问题、目的和意义,以引起读者的兴趣。
引言部分通常包括背景介绍、问题陈述、研究目的、
研究意义和论文结构等内容。
1.背景介绍:简要描述该研究领域的相关背景信息,引出研究的重要
性和创新点。
2.问题陈述:明确阐述研究中所涉及的问题或研究缺口,概括性地阐
述该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和不足之处。
3.研究目的:明确提出本研究的目的,即解决或回答问题的目标。
4.研究意义:阐述研究对学术界和实践领域的贡献,概括性地说明本
研究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5.论文结构:简要介绍后续章节的内容和组织结构,使读者能够了解
整篇论文的框架。
二、文献综述(Literature Review)
文献综述部分主要对已经发表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评述,提供前人
研究的背景、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文献综述部分用于支持研究的理论和实
证基础,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概念、理论和研究模型的回顾和总结,二
是对前人研究结果和方法的评述与分析。
1.概念、理论和研究模型:对相关概念、理论框架和研究模型进行回
顾和归纳,以确定本论文的理论基础。
2.前人研究结果和方法:回顾和总结已有研究的主要结果,包括对研究探索和实证过程的评述,评估其贡献和不足,提出本研究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选择的理由。
三、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ology)
研究方法部分详细描述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以保证研究过程的可重复性和科学性。
1.研究设计:介绍所采用的研究范式、实验设计或调查方式,说明为什么采用该设计。
学术论文基本结构及学术规范
![学术论文基本结构及学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2e1b36f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48.png)
学术论文基本结构及学术规范学术论文是一种学术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它通过一定的结构和规范来传达研究者的研究想法、方法和结果。
下面将详细介绍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学术规范。
一、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1.标题:应简明扼要地概括研究内容,醒目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2.摘要:简要概括论文的内容和主要结论,一般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要求精炼明确,不超过300字。
3.导言: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
4.主体部分:按照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结果分章节展开叙述,可根据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分章。
5.结果与讨论:主要阐述研究的结果和讨论,可以通过数据、图表等方式进行展示和解释。
6.结论:总结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明确回答研究问题,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7.致谢:对曾经给予帮助和支持的人或组织表示感谢。
9.附录(可选):包括原始数据、补充图表、程序代码等的详细信息,不宜在主体部分中出现的内容,可以放在附录部分。
二、学术论文的学术规范:1.篇幅要求:一般情况下,学术论文应在5000字以上,但不超过7000字。
3.内容要求:准确、科学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研究成果,避免夸大其词、误导或抄袭他人成果。
4.文章结构:按照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进行组织,各部分之间逻辑性强,内容衔接紧密。
5.图表和数据:要清晰、准确地呈现数据和图表,并提供详细的图表说明和解读。
6.语言要求:遣词造句要准确规范,符合学术风格。
注意句子通顺、表达准确,并注意语法和语言的一致性。
7.字数和标点符号:注意检查字数和标点符号的使用,符合规范。
8.格式要求:注意论文的格式要求,包括页边距、字体、行间距等细节。
9.语气和态度:语气要客观冷静,态度要严谨认真。
第七章:学术论文的结构
![第七章:学术论文的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2e2af8b3650e52ea54189812.png)
第七章:学术论文的结构第七章:学术论文的结构一、结构的内涵与基本特征结构的主要内涵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整体感,二是先后次序,三是层次感。
所谓整体感是指学术论文是一个完整的逻辑论证,它理所当然地应该具有首尾完整的过程。
也就是说,它一定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完整思考程序。
所以我总是说,写论文就像是做几何证明题,一开始要非常简明地提出一个鲜明的观点,然后通过各种方式来证明你提出的结论是令人信服的,最后再对开始提出的观点加以强调。
开始提出问题时主要是突出论点有别于前人的创新性,结尾主要是突出论点的可信性。
如此首尾一致并相互照应,就表现出一篇论文的整体感。
所谓先后次序指的是文章纵向结构的把握,也就是指的先说什么,后说什么。
这里论文是强调文章的内在关联性。
所谓层次感指的是文章结构的横向把握。
也就是说我们能够将文章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单元,以便读者能够更容易的掌握你要表述的内容。
由于学术研究是一种创新性的行为,最大的忌讳就是重复前人,所以不同的研究对象,不同的研究目的,不同的研究方法,不同的学术个性,就会有不同的论文结构。
因此论文的结构也均没有固定的模式,每一篇文章的内容不同,也就会有自己独特的结构方式。
但是一些基本的规则却必须遵守。
比如说你是按纵向发展的方式去结构文章的,你就要注意每层内容都要以前一层为前提,层层深入地往前推进;如果你是按照平面支撑的方式来结构文章的,你所列的几个方面一定有一个排列次序,它们是根据什么原则排列的,必须有充足的依据,而不能是杂乱无章的堆积。
尤其是各方面之间一定不能有相互矛盾之处。
依照上述的理解,我们可以把学术论文常用的结构分成三种类型:平行结构、纵向结构和纵横结构。
二、平行结构平行结构的意思是论文的几个部分属于并列关系,它们之间很难分出轻重与先后,所以称之为平行结构。
设置平行结构最重要的注意事项有两点:一是行文角度的选择。
也就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才是证明文章命题最有效果的;二是几个平行部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你的先后排列次序是依照什么原则与理念进行的。
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
![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edaf9ef4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fa.png)
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
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
一、论文的本质
告诉别人:研究什么问题(论点)?为什么研究这个问题?如何研究的(方法)?发现了什么(论据)?发现意味着什么?
二、论文基本结构
1、引言
为什么要做?介绍研究背景,阐述研究目的。
别人做了什么工作?存在什么问题?综述之前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工作,指出这些研究的问题和局限性,不能漏掉重要或经典文献。
你做的是什么?针对他人研究的问题和局限,提出自己的研究内容,强调研究的创新性。
2、详细说明自己提出的解决问题方案,提供解决问题的论据
清楚准确地描述相关论据
一定要描述清楚你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的细节,便于他人重复实验。
使用已建立的方法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可以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理论分析要引用相关文献;实验要说明整个实验的过程,包括用什么实验方法,实验方法的正确性,实验的详细步骤,各实验阶段的数据,实验结果。
特别注意数据的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
介绍研究目的,实验结论。
按照说明问题的逻辑顺序组织。
文字和图表相结合。
只说明研究结果,不夹杂对问题的讨论和推测。
4、讨论
概括自己的研究结果,讨论结果和预期是否一致,不一致的要分析为什么?
讨论结果、假设与他人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异同及其意义。
对结果提出解释、说明、推测。
提出研究局限,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指出研究的重要性。
5、参考文献
研究涉及的重要文献必须引用。
引用的参考文献水品一定程度也反映论文水平。
参考文献的规范反映论文的规范。
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
![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678025798bd63186bdebbc04.png)
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是∶题目——作者姓名——内容提要——关键词——序言(或前言、引言)——正论(包括自然科学的实验、讨论)——结论(或包括在正论中)——注释或参考文献。
长一点的论文还包括论文提要,有的还包括谢辞。
这是比较规范的学术论文要求,一般学位论文和规范的学术论文都应该包括上述结构内容,许多大学的学报所发表的论文也是比较规范的,而有些学术杂志上所发表的论文却相对自由些。
索引是检寻参考资料的一种工具,比起书目来,它更进步细微地揭示图书报刊中的各项内容。
它将书报杂志的书名、刊名、篇名等分别摘录,或加注释,记明出处页数,按一定方法排列起来,附在一书或刊物之后,或单独编辑成册,使读者用较少的时间找到所需要参考的资料的出处。
工具书一般包括字典、辞典、年鉴、手册、百科全书、年表、历表、年谱、人名录、地名录、书目、文摘、综述等等。
资料的收集与研究者的外语能力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我们掌握了一门外语,收集资料的范围将更加广阔。
(2)内容摘要就是将论文中最重要的东西写出来,作用是让读者尽快地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
它虽然放在论文的前面,但往往是论文写成后再写的。
学术论文的内容提要要短、精、完整。
字数通常以二三百字为宜;提要实际上是一篇短文,结构应严谨,逻辑性强,独立成篇。
有的投稿论文,尤其是短文,一般可不写内容提要。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3)关键词是指构成一篇论文的主要概念词,其出现的频率一般较高。
(4)绪论是论文的开头、引子,如同长剧的序幕。
一般而言,是说明写作的目的和研究这一课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
要开门见山,简明扼要,不要绕圈子。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6)结论绪论提出了论题,在本论论证了论题,在论题得到充分证明之后可得出的结果,就是结论。
结论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结晶,是全篇论文的精髓,是作者独到见解之所在。
结论的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做出结论∶在绪论里提出的论题,不过是一个抽象的判断,通过本论部分的论述,它就丰富得多了。
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与格式要求
![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与格式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95496172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ec.png)
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与格式要求学术论文在研究与学术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其基本结构与格式要求对于保证论文质量和提升学术影响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以及常用的格式要求,以帮助研究者们撰写一篇准确、有逻辑、有条理的学术论文。
一、引言部分引言部分是学术论文的开篇,用于引起读者的兴趣并展示论文的研究意义。
在引言部分中,应该包含以下内容:1. 研究背景:简要介绍该研究领域的现状和已有研究工作,指出研究的研究空白和问题;2. 研究目的与意义: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解释研究结果对该领域的贡献;3. 研究方法概述:简要介绍采用的研究方法或实验设计;4. 论文结构:简要说明论文各个部分的内容和组织结构。
二、理论框架与文献综述理论框架与文献综述部分对当前研究领域中的相关内容进行综述,旨在为读者提供研究问题的背景和相关理论依据。
在这一部分中,应该包含以下内容:1. 相关理论或研究成果的概述:对相关的理论或研究成果进行简要的介绍,为研究问题的提出提供理论支撑;2. 文献综述:对已有的相关文献进行概括和分析,指出已有研究工作的局限性并提出本研究的创新点;3. 研究假设或问题:明确本研究的研究假设或研究问题,为后续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提供指导。
三、研究方法研究方法部分阐述了研究的具体实施过程,包括研究设计、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等。
在研究方法部分中,应该包含以下内容:1. 研究设计:说明采用的研究方法、实验设计或调查问卷设计,明确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置;2. 数据采集:详细描述数据的来源和采集方法,包括实验设备、实验条件、样本选择等;3. 数据分析:说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何种统计分析方法,以回答研究问题或验证研究假设。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研究结果与讨论部分呈现研究过程中得到的实验结果或调研数据,并对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在这一部分中,应该包含以下内容:1. 结果呈现:以表格、图表等形式呈现研究结果,同时附上必要的描述文字;2. 结果分析:对结果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并解释结果的含义;3. 结果讨论:分析和讨论结果与已有研究的异同,指出结果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4. 结果启示:对结果的启示和应用进行探讨,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或建议。
一般学术论文的框架结构
![一般学术论文的框架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85f7038f8e9951e79a892778.png)
一般学术论文的框架结构论文的结构一般由题目、署名、前言、正文、结论、注释或参考文献等几部分组成。
学位论文的结构稍复杂一些,一般包括:题目、署名、目录、摘要、问题提出、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结果、结论与讨论、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部分。
以下就学术论文的主要部分加以说明。
(1)题目。
题目是论文内容的概括,向读者说明研究的主要问题。
标题有多种形式,可以明确点题,也可以只指出研究问题的范围,或是以问题的方式表述.一个好的学术论文题目应当是准确概括论文内容,文字简练、新颖,范围明确,便于分类的.(2)内容摘要.在重点刊物上正式发表的论文一般应写出论文摘要。
摘要是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构的简介,作用在于使读者通过这段概括简洁的文字,了解全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从而决定是否值得读全文。
一般研究报告的摘要在二百字左右,学术论文的摘要可在五百字到一千字之间。
(3)前言.前言(序言、导言或绪论)写在正文之前,用于说明写作目的、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意义等。
投稿论文的前言部分要简明扼要、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阐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长篇论文,包括学位论文,前言则可详细一些,甚至自成一章。
学位论文的前言部分除阐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之外,还可以增加历史回顾、背景材料、文献综述、所涉及问题的分析和研究的基本理论和原则等方面的内容。
(4)正文。
正文部分占全文大部分篇幅。
这部分必须对研究内容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
一般学术论文的论述方法有两种类型:一是实践证明,即用作为实践结果的客观事实来检验、证实某种理论的可靠程度;一是逻辑证明,即用一个或几个真实判断来论证、确定另一个判断的真实性。
逻辑证明由论题、论据和论证三个部分组成:论题,就是需要加以证明的问题;论据,是用来证明论题的一些判断;论证,是论题与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证明方式。
撰写一般学术论文,必须在充分掌握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整理,经过概括、判断、推理的逻辑组织和逻辑证明,最后得出正确的观点。
论文写作的基本结构与要点
![论文写作的基本结构与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753e93f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df.png)
论文写作的基本结构与要点一、引言部分论文的引言部分是整个论文的开端,其主要功能是引入研究主题,明确研究目的,概述相关研究现状,以及提出研究的问题和意义。
在引言部分中,首先要简要介绍研究领域的背景和现状,指出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亟待解决的问题。
接着,要明确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简述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内容的组成部分。
最后,要说明本论文的结构,即摘要、引言、正文、结论等各个部分的内容和安排。
二、正文部分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需要遵循合理的结构和论述逻辑。
一般来说,正文部分可以分为引言、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等几个部分。
1. 引言在正文的引言部分,可以进一步扩展前文引言的内容,对研究领域的背景、现状和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入阐述,从而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把握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2. 理论分析理论分析部分是论文的核心,主要是对研究领域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和阐述。
在这一部分中,可以综述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和评价,引用相关的文献和数据,解析研究对象的内在机制,明确研究的理论框架和研究假设。
3. 实证研究实证研究部分是基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证数据和方法进行具体的研究和分析。
在这一部分中,可以介绍研究的样本和数据来源,明确研究的方法和分析模型。
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实际数据,验证研究的假设并得出相关的结论。
4.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部分是对实证数据进行详细的统计和分析,包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
通过数据的分析结果,可以进一步验证研究的假设,并对研究的结果进行解读和讨论。
三、结论部分结论是整个论文的总结和归纳,需要回答研究目的和问题,并对实证研究的结论进行概括和总结。
在结论部分,要简明扼要地总结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和贡献,指出该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在本论文中,我们对论文写作的基本结构与要点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论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言部分、正文部分和结论部分。
引言部分是整个论文的开端,用于引入研究主题和明确研究目的;正文部分是论文的核心,包括引言、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等几个部分;结论部分是对整个论文的总结和归纳,需要回答研究目的和问题,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学术论文正文写作的常用结构
![学术论文正文写作的常用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b857978583d049649b665843.png)
学术论文正文写作的常用结构科技文章的常见结构,一般可以归纳成四种结构类型:并列式,串式,伞式,混合式。
(一)并列式结构将所选取的材料加以排列,各材料单元之间并无逻辑制约关系,即使调换材料排列次序,亦不致影响表达效果,模式示意图见图2-4。
[示例]谐振腔中间电荷极限电流(I scL)的研究:1.短形谐振腔中的带状束;2.圆柱谐振腔中的实心束。
(注:若将第1材料单元与第2材料单元调换论述,并不影响文章表达效果。
)(二)串式结构将所选取的材料依次排列,各材料单元之间有依次的逻辑关系,不可随意调换。
串式结构的最基本的形式是制约型串式结构,其模式示意如下:A1→A2→A3……→A n(即:无A1,便无A2,余类推。
)[示例]硅P+i n+ 结正向电流-电压特性的计算分析:1.i区中的载流子浓度n(x)=(略)(1)2.i区上的正向压降由式(1)可求出i区中的电场分布E(x)=(略)(2)从而i区上的压降为(3)其中,没有第1节的结论[式(1)],即无后面的延续推导及结果[式(3)]除制约型串式结构模式以外,还有递增(或递减)型串式结构与时间顺序型串式结构。
前者可通过材料单元的有序排列给人以循序渐进的节奏感;后者则可通过对时间、空间的顺序表达,给人以清晰的层次感。
(三)伞式结构这种结构是指某一层次的论点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论据支撑着的结构,即只有同一层次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材料单元同时成立时,上一层次的材料单元才能成立,其模式示意图见图2-5。
[示例]证明明任意三角形三内角之和为180度。
以上所示属于单层伞式结构,除此以外,还有多层伞式结构,其示意图见图2-6。
(a1)锐角三角形三内角之和为180º(a2)钝角三角形三内角之和为180º任意三角形三内角之和为180º(a3)直角三角形三内角之和为180ºA(四)复式结构实际上,我们在撰写论文时,并不一定要拘泥于伞式结构一种模式。
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
![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ecc74e24192e45361066f5e2.png)
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是∶题目——作者姓名——内容提要——关键词——序言(或前言、引言)——正论(包括自然科学的实验、讨论)——结论(或包括在正论中)——注释或参考文献。
长一点的论文还包括论文提要,有的还包括谢辞。
这是比较规范的学术论文要求,一般学位论文和规范的学术论文都应该包括上述结构内容,许多大学的学报所发表的论文也是比较规范的,而有些学术杂志上所发表的论文却相对自由些。
索引是检寻参考资料的一种工具,比起书目来,它更进步细微地揭示图书报刊中的各项内容。
它将书报杂志的书名、刊名、篇名等分别摘录,或加注释,记明出处页数,按一定方法排列起来,附在一书或刊物之后,或单独编辑成册,使读者用较少的时间找到所需要参考的资料的出处。
工具书一般包括字典、辞典、年鉴、手册、百科全书、年表、历表、年谱、人名录、地名录、书目、文摘、综述等等。
资料的收集与研究者的外语能力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我们掌握了一门外语,收集资料的范围将更加广阔。
(2)内容摘要就是将论文中最重要的东西写出来,作用是让读者尽快地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
它虽然放在论文的前面,但往往是论文写成后再写的。
学术论文的内容提要要短、精、完整。
字数通常以二三百字为宜;提要实际上是一篇短文,结构应严谨,逻辑性强,独立成篇。
有的投稿论文,尤其是短文,一般可不写内容提要。
3)关键词是指构成一篇论文的主要概念词,其出现的频率一般较高。
(4)绪论是论文的开头、引子,如同长剧的序幕。
一般而言,是说明写作的目的和研究这一课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
要开门见山,简明扼要,不要绕圈子。
(6)结论绪论提出了论题,在本论论证了论题,在论题得到充分证明之后可得出的结果,就是结论。
结论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结晶,是全篇论文的精髓,是作者独到见解之所在。
结论的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做出结论∶在绪论里提出的论题,不过是一个抽象的判断,通过本论部分的论述,它就丰富得多了。
提出展望∶在结论里,作者往往提出本课题还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学术论文结构
![学术论文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f0ac9473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51.png)
学术论文结构学术论文是研究者在特定领域展示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其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格式要求。
一个良好的学术论文结构可以帮助读者快速理解论文内容,同时也能够体现作者的逻辑思维和思考深度。
本文将介绍学术论文的常见结构,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结果与讨论以及结论等。
引言部分是学术论文的开端,其目的是引起读者的兴趣,明确研究问题,并介绍研究目的。
在引言中,作者需要对研究领域进行背景介绍,阐明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
此外,还需要明确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
接下来是文献综述部分,这部分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分析。
作者需要搜集并阅读与研究领域相关的学术文献,了解目前的研究进展和问题。
在文献综述中,作者可以按照时间、主题、理论或方法等分类组织已有研究,评价前人研究的优缺点,并指出自己的研究与前人研究的关系。
研究方法部分是对进行研究的方法论进行描述的部分。
作者需要详细介绍自己的研究设计、样本选取、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等方法。
在此部分,作者需要清晰地阐明自己所采用方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并提供充分的理由和解释。
此外,当涉及到具体实验步骤和流程时,作者可以使用图表等形式进行说明。
结果与讨论部分是学术论文的核心部分,也是作者对研究成果进行解读和分析的部分。
在这一部分,作者需要客观地呈现研究结果,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释。
作者可以使用文字、图表、统计分析等方式将结果进行展示,同时还需要与前人研究和理论进行比较和讨论。
在此部分,作者还可以进一步提出自己对研究结果的解读和推断,并指出可能存在的局限性。
最后是结论部分,作者需要对整篇论文进行总结,并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和建议。
在结论中,作者需要回应研究目的和问题,阐明自己的研究成果对学术界和实践意义的贡献,并指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综上所述,学术论文的结构主要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结果与讨论以及结论等部分。
良好的学术论文结构可以帮助读者理解论文内容,并体现作者的逻辑思维和深度思考。
学术论文的组织结构
![学术论文的组织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f72ab86a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7f.png)
学术论文的组织结构学术论文是研究成果的重要表达形式,其组织结构的合理性直接影响论文的质量与可读性。
本文将介绍学术论文常见的组织结构,并分析各个部分的作用与要求。
1. 引言引言部分是学术论文的开端,它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引起读者兴趣的背景介绍:简要说明选题背景、研究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当前研究的现状;- 研究目的和意义:明确研究目标,阐述研究对学术和实践领域的贡献;- 研究方法简介:简要介绍研究方法或实验设计,使读者对后续内容有初步了解。
2.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总结与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确定研究的立足点,并说明本研究相对于前人研究的创新之处。
在撰写文献综述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突出重点:选择与研究问题直接相关的文献,对这些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 研究脉络:按时间顺序或主题对文献进行组织,展示研究的发展脉络;- 批判性思考:对前人研究的不足和局限进行批判性的评价,指出自己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部分是介绍论文所采用的具体研究方法和操作过程,包括以下内容:- 研究方法的选择:明确选用的研究方法,并解释其适用性;- 样本和实验设计:说明样本选择的原则和方法,详细描述实验或调查设计;- 数据收集与分析:阐述数据收集的方法和工具,以及数据分析的软件和方法。
4. 研究结果研究结果部分是对实际研究过程中得到的实验数据或调查结果进行客观、准确的介绍和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数据呈现:以表格、图表或其它形式展示数据结果;- 数据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解读结果;- 结果讨论:对结果进行深入分析,与前人研究进行比较,指出本研究的特点和创新之处。
5. 讨论与结论讨论与结论是整个论文的核心部分,它要回答研究问题,总结研究成果,并对研究的局限和未来方向进行探讨。
- 结果回顾:对前述的研究结果进行概括性的回顾;- 研究解释: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结论总结:对研究目标给出具体的结论,并总结研究的贡献与局限;- 研究展望:对可能的延伸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可能的改进方法。
学术论文的框架结构
![学术论文的框架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6bf0fb01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65.png)
学术论文的框架结构学术论文是一种体现研究成果的学术性写作形式,其框架结构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引言、文献综述、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部分的内容和写作要点。
引言:引言部分是整篇论文的开端,它要包含足够的背景信息,引起读者的兴趣,并且明确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引言一般可包括以下内容:1.研究领域的背景:介绍相关领域或问题的历史和现状,概述已有研究的成果和不足之处。
2.问题陈述:明确本研究的目标和问题,并说明为什么这个问题是重要的。
要注意问题陈述应简洁明了,具体而有针对性。
3.研究目的:明确本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假设,说明研究想要得到的结果。
4.论文结构:简要说明本文的框架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部分是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的部分,它可以体现你对该领域研究的了解程度,对于研究问题的位置和意义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文献综述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文献整理:搜集相关文献,按照一定的标准选择适合的文献进行整理。
可以按时间、主题或方法等进行分类整理。
2.文献总结:对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指出已有研究在方法、结果或结论等方面的不足之处。
同时,要指出研究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方法:方法部分描述了你的研究设计和实施过程,它要确保其他研究者能够根据你的描述进行同样的研究,并获得相似的结果。
方法部分应包括以下内容:1.研究设计:描述你的研究采用的方法论和研究范围,包括实验设计、采样方法等。
2.数据采集:详细描述你采集数据的方法和工具,并解释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法。
3.数据处理与分析:说明你对数据进行了哪些处理和分析方法,并解释为什么选择这些方法。
结果:结果部分呈现了你的研究结果,它应以清晰、简练的方式展示,并且无歧义。
结果部分应包括以下内容:1.结果呈现:以表格、图表或数据等方式展示你的结果,并且要配以简短的文字说明。
2.结果分析:对结果进行解读和分析,指出结果的重要性和与研究目的之间的关系。
学术论文的结构
![学术论文的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e931a0878762caaedd33d4be.png)
学术论文的结构:目录序言导论本论结论参考文献目录后记上述结构中,导论、本论、结论三部分构成论文的本体;目录、序言、参考文献目录和后记,是附属部分。
最重要的当然是本体。
一篇完整的学位论文,其本体由导论、本论、结论三部分构成。
有没有特殊的,有特殊的,所谓特殊,无非是在一般结构基础上省略了其中的某个部分,或者省略结论,或者省略导论,但无论如何不能省略本论。
如果以重要性为标准进行划分,则导论和结论属于组成部分,本论属于本质部分。
例如一个人,头和躯干是本质部分,四肢是组成部分。
没有手臂,甚至手脚都没有,不影响人这个事物的存在,仍然是人;但没有头和躯干,光有四肢就不成其为人。
同理,省略了导论、结论,不影响学术论文的本质,但结构不完整。
当然,学术论文不可能没有本论,假设没有本论,就不成其为学术论文。
(一)导论导论起什么作用?导论的作用在于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读者拿到一篇学术论文,通常好多万字、二三十万字,是否值得花费宝贵的时间,光看题目还难以判断,总是首先读导论,希望从导论的内容判断本文是否有阅读价值,是否值得花费时间阅读。
第一章导论(一)选题背景及意义(二)研究状况和文献综述(三)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二)结论学术论文应当有结论,是学术研究的规律性决定的。
学术研究是一个过程,有其始端和终端。
导论是始端,结论是终端。
结论表明一项科学研究的结束。
同时,一项研究当有其研究结果。
最终得到一个什么研究结果,应当在结论部分作出概括。
如果还有遗留问题没有解决,也应在结论部分指出。
第?章结论(一)总结(二)论文的基本观点(三)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四)论文的局限和不足(三)本论本论是一篇学位论文的本质部分,没有本论就不成其为一篇论文。
就象没有头和躯干不能成其为人一样。
本论的内容是研究过程的反映,应当写什么,自然不用我在这里说。
这里只是介绍本论部分的结构安排。
评价一篇论文的结构是否合理,主要是针对本论部分的结构是否合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
一、论文的本质
告诉别人:研究什么问题(论点?为什么研究这个问题?如何研究的(方法?发现了什么(论据?发现意味着什么?
二、论文基本结构
1、引言
为什么要做?介绍研究背景,阐述研究目的。
别人做了什么工作?存在什么问题?综述之前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工作,指出这些研究的问题和局限性,不能漏掉重要或经典文献。
你做的是什么?针对他人研究的问题和局限,提出自己的研究内容,强调研究的创新性。
2、详细说明自己提出的解决问题方案,提供解决问题的论据
清楚准确地描述相关论据
一定要描述清楚你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的细节,便于他人重复实验。
使用已建立的方法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可以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理论分析要引用相关文献;实验要说明整个实验的过程,包括用什么实验方法,实验方法的正确性,实验的详细步骤,各实验阶段的数据,实验结果。
特别注意数据的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
介绍研究目的,实验结论。
按照说明问题的逻辑顺序组织。
文字和图表相结合。
只说明研究结果,不夹杂对问题的讨论和推测。
4、讨论
概括自己的研究结果,讨论结果和预期是否一致,不一致的要分析为什么? 讨论结果、假设与他人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异同及其意义。
对结果提出解释、说明、推测。
提出研究局限,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指出研究的重要性。
5、参考文献
研究涉及的重要文献必须引用。
引用的参考文献水品一定程度也反映论文水平。
参考文献的规范反映论文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