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北京西城高三(上)期末试卷生物
北京市西城区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

触结构(巨突触),可用微电极来记录突触前动作电位和突触后电位变化(如图 1)。以下
是关于递质释放机制的相关研究。
(1)在图 1 中的突触结构中,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后,由突触前膜释放的
作用于突
触后膜的
,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刺激
突触后
突触前
突触后
100mV
突触前神经元
突触后神经元
突触前
突触 图 1 枪乌贼星状神经节
能量 耗散
桑实际光合 377595MJ/hm2
桑净光合 283200 MJ/hm2
蚕同化
50100 MJ/hm2
蚕摄食 110820 MJ/hm2
浮游植物实际光合 469200 MJ/hm2
能量 耗散
浮游植物净光合 375300 MJ/hm2
蚕粪
鱼同化 59450 MJ/hm2
其他 副产品
能量 耗散
12.将少量酵母菌接种到恒定体积的培养液中,其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做出
酵母菌数(×105 个)
的判断错误的是 A.实验中酵母菌计数可使用血细胞计数板 B.6h 前种群数量因种内斗争激烈而增长缓慢 C.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D.12h 后限制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是营养物质和 生存空间等
蔗糖合酶主要分布的部位是
,其生物学意义
是
。
17.(10 分)
芽 地下茎 膨大部分
图 3 马铃薯幼嫩地下茎
南极磷虾广泛分布在南极海域,它们主要摄食海水表层的浮游植物,同时也是部分鱼
类、企鹅、海鸟、鲸、海豹等生物的饵料,在南极生态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1)南极海域中的各种生物共同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2019-2020年北京市西城区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生物试卷(有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生物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选择题(1~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
1.关于细胞中的有机物,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各种糖类均可作为植物的能物质B.构成细胞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分子C.蛋白质变性失活主要是因为肽键断裂D.脱氧核苷酸之间通过氢键连接成单链2.关于细胞的功能特点与其结构基础,以下对应关系有误..的是Array3.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苏氨酸合成异亮氨酸的代谢途径,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苏氨酸与异亮氨酸分子结构的差异体现在R基团B.苏氨酸脱氢酶与异亮氨酸结合后空间结构改变,活性被抑制C.苏氨酸脱氢酶能与苏氨酸或异亮氨酸结合,说明其无专一性D.该调节使细胞内异亮氨酸浓度不会过高,避免了物质和能量浪费4.右图表示某细胞部分结构,甲、乙为细胞器,a、b为膜上的物质或结构。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若甲是溶酶体,其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B.若乙是线粒体,则葡萄糖可通过a进入C.若乙是线粒体,则ATP都在b处合成D.若该细胞是神经细胞,则Na+转运出细胞不需消耗能量5.利用水稻品种“两优培九”,研究其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叶温的变化关系,结果如下图。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需要控制相同且适宜的呼吸强度B.真光合速率最适温度出现在33℃左右C.15℃时此植物的ATP仅自细胞呼吸D.曲线下降可能因为呼吸速率增加更多6.观察3H标记核膜的变形虫,发现分裂期形成许多带放射性的单层小囊泡。
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核大小与母细胞核相近,每个子细胞核放射性强度基本相同。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核膜是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的B.核膜在分裂间期裂解为许多小囊泡C.子细胞核膜完全自于母细胞核膜碎片D.核膜重建过程中某些部位会发生内外膜融合7.M13丝状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单链闭合的DNA,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M13的DNA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B.M13的DNA复制过程涉及碱基互补配对C.可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M13以标记蛋白质D.M13的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外壳的场所8.右图是tRNA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tRNA是相关基因表达的产物B.tRNA分子一定含有氢键C.tRNA分子一定含有磷酸二酯键D.不同tRNA携带的氨基酸一定不同9.孟买血型是由两对等位基因I/i(位于第9号染色体)和H/h(位于第19号染色体)相互作用产生的,使ABO血型的表型比例发生改变,其机理如下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H基因表达的产物是A、B血型表现的基础C.父母均为O型血时,可生出B型血的后代D.根据ABO血型可以明确判断亲子关系10.一项关于唐氏综合征(21-三体)的调查结果如下表,以下叙述错误..的是母亲年龄(岁)20~24 25~2930~34≥35唐氏患儿发生率(×10-4) 1.19 2.03 2.76 9.42 A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21号染色体未分离可使子代患唐氏综合征C.新生儿患唐氏综合征只与母亲年龄有关,与父亲年龄无关D.应加强35岁以上孕妇的产前诊断以降低唐氏综合征患儿出生率11.某大豆突变株表现为黄叶(yy )。
2020届北京市西城区实验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届北京市西城区实验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如图为糖类的分类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糖原、淀粉和纤维素都是细胞中的储能物质B.糖类不参与细胞识别C.动物体内的糖原都能与血液中的葡萄糖相互转换,以及时补充血液中的葡萄糖D.枯枝落叶中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葡萄糖2. 下列关于糖类的生理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核酸的组成成分B. 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C. 淀粉是植物细胞中重要的储存能量的物质D. 纤维素是动物细胞中重要的储存能量的物质3. 下列有关元素与生命活动的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绿色植物缺Mg会影响光合作用B. 人体缺Fe时会引起缺铁性贫血症C. 动物血液中Ca离子含量太高会抽搐D. 生物体缺P会影响细胞膜的合成4. 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A. 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B. 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无传染性C. 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D. 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5. 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流动性的基础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流动的B. 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C. 细胞的胞吞和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D. 钾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6. 下图所示为苹果果实在一段时间内,随着环境中O2浓度的提高,其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曲线,结合此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O2浓度达到b以后,果实基本上靠有氧呼吸提供能量B. 根据放出的气体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无法确定苹果果实的呼吸方式C.O2浓度为a时,若cd=ca,则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相等D.O2浓度为a时,若da与ca的比值为x,当1<x<4/3时,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大于无氧呼吸7. 无机盐在细胞中含量较少,但对细胞的生命活动很重要。
北京西城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卷

北京市西城区2020年高三年级抽样测试生物试题试卷总分值:100分考试时刻:100分钟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为两个部份。
第一部份为选择题,40个小题,共40分;第二部份为非选择题,6个小题,共60分。
2.第一部份选择题答案必需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或答题纸上,第二部份非选择题答案必需用黑色笔迹的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份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以下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1.以下是一些有机物及其水解产物的组合,其中组合不.正确的选项是()A.肝糖元→丙酮酸B.蛋白质→氨基酸C.纤维素→单糖D.淀粉→葡萄糖2.以下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膜的组成和结构的相似性是细胞内生物膜彼此转化的基础B.效应B细胞中高尔基体膜成份的更新速度较快C.生物的性状都是由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操纵的D.细胞溶液胶能为细胞代谢提供物质和能量3.实验研究发觉K+、Na+均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组成的人工质膜。
缬氨毒素是一种脂溶性抗生素,其大体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若是在人工质膜中加入缬氨毒素,K+能够通过人工质膜。
以下判定错误..的是()A.缬氨霉素的作用类似于载体蛋白B.缬氨霉素与离子的结合具有特异性C.实验证明人工质膜有选择透过性D.K+通过人工质膜的方式是主动转运4.右图表示不同温度下酵母菌发酵时单位时刻内的气体产生量与反映时刻的关系。
由图分析可知()A.随反映时刻处长气体产量均下降B.发酵的最适温度在30~40°CC.温度达到50°C时酶活性慢慢减弱D.此发酵进程中的最适pH为75.提取鼠肝脏细胞的线粒体为实验材料,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大;当注入葡萄糖时,测得氧的消耗量几乎为零;同时注入细胞溶胶和葡萄糖时,氧消耗量又较大。
对上述实验结果的说明错误..的是()A.线粒体内进行的是丙酮酸完全分解和电子传递消耗氧气生成水的进程B.在线粒体内不能完成葡萄糖的酵解,而能完成丙酮酸的分解进程C.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是在细胞溶液中完成的,不需要消耗氧气D.有氧呼吸中,水的参与和生成都是在细胞溶胶中进行的6.人体在猛烈运动时,肌肉处于暂相对缺氧状态,葡萄糖的消耗量剧增,但产生的ATP没有明显增加。
2020届北京市西城区实验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届北京市西城区实验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在细胞膜的两侧都有B.不同物种的细胞中①、①和①的种类均不同C.a物质可能是胰岛素,b物质可能是氨基酸D.①可作为载体将物质转运进出细胞2. nuc-1基因被称为高等动物细胞的“死亡基因”,该基因控制合成的DNA酶能使细胞中的DNA水解。
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衰老细胞内nuc-l基因会被激活B.nuc-1基因可在某些胚胎细胞中表达C.高尔基体参与DNA酶的加工、运输和分泌D.该事实说明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3. 如图是由3个圆构成的类别关系,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A. ①为脱氧核糖核酸、①为核糖核酸、①为核酸B. ①为淀粉、①为糖原、①为纤维素C. ①为固醇、①为胆固醇、①为维生素DD. ①为原核生物、①为细菌、①为酵母菌4. 下列关于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的假说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生殖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C.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D.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5. 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某动物细胞的三种细胞器,经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附着在内质网上的细胞器甲与分泌蛋白的合成有关B. 细胞器乙是中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C. 细胞器丙是线粒体,在其内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少于外膜D. 乳酸菌细胞也含有细胞器甲和丙6. 小麦种子中含有丰富的水分和无机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晒干的小麦种子细胞内不含有水分,有利于种子长时间储存B.小麦种子萌发时细胞中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较休眠时低C.点燃一粒小麦种子,烧尽后剩下的灰白色灰烬是种子里含有的无机盐D.小麦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7. 如图关于A TP与ADP相互转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①①过程为可逆反应B. ①①过程均需要酶的催化C. 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一般与①过程相联系D. ①过程释放的能量不能用于光合作用8. 人工促进鲤鱼产卵常采用的方法是注射垂体提取物,而不是直接注射性激素,理由是A. 垂体提取物中含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使性腺发育B. 性激素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而是固醇,只能饲喂不能注射C. 过多的性激素会抑制鲤鱼下丘脑和垂体的相关功能,最终使性腺退化D. 垂体提取物中含有生长激素,可以使鲤鱼生长加快,提前进入繁殖期9. 自2015年来,施一公研究团队共解析了酵母菌细胞内10个不同状态的剪接体(主要由RNA和蛋白质组成)高分辨率的三维结构。
2020年北京市西城区实验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0年北京市西城区实验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图甲表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结构示意图,图乙表示人的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丙中A为1mol/L的葡萄糖溶液,B为1mol/L的乳酸溶液(呈分子状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A侧液面高于B侧液面。
B.如果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图乙的蛋白质①,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A侧液面低于B侧液面。
C.如果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图乙的蛋白质①,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A侧液面低于B侧液面。
D.某些药物大分子不容易被细胞吸收,但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包裹后再注射则更容易进入细胞,此实例可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2. 某种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ZZ为雄性,ZW为雌性)。
该昆虫的幼虫有两种体壁,正常体壁(D)对油质体壁(d)为显性。
基因D/d位于Z染色体上,含有基因d的卵细胞不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油质体壁性状只能出现在雌性幼虫中,不可能出现在雄性幼虫中B.正常体壁雌性与正常体壁雄性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油质体壁雌性C.若两个亲本杂交产生的子代雌性均为正常体壁,则亲本雄性是纯合子D.油质体壁雌性与正常体壁雄性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性又有雄性3.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有高度变异性,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免疫细胞,并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HIV感染人群可能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B.HIV的高度变异性致使相应疫苗难以研发C. 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可能没有发生变化,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D.HIV破坏免疫系统,机体无体液免疫应答,因此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4. 下列关于氨基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氨基酸这一名词代表了氨基酸分子结构中的主要部分B.氨基酸仅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就可以形成蛋白质C.氨基酸主要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D.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彻底水解产物5. 下列有关基因表达的调控、育种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B.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相互影响实现了共同进化C.红螺菌在缺氧时可利用有机酸、醇等物质快速繁殖,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八倍体小黑麦的花粉离体培育成的个体是含有4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6. 1958年,科学家设计了DNA复制的同位素示踪实验,实验的培养条件与方法是:(1)在含18N的培养基中培养若干代,使DNA均被15N标记,离心结果如下图的甲;(2)转至14N的培养基培养,每20分钟繁殖一代;(3)取出每代大肠杆菌的DNA样本,离心。
2020年1月北京市西城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

1绝密★启用前北京市西城区2020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生物试题2020年1月本试卷共10页,共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 1.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骨架构成的B .生物大分子均由其各自的基本单位缩(聚)合而成C .核酸的多样性是由碱基的数量、排列顺序决定的D .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决定了其结构的多样性2.下列实验中,不经过...染色或显色反应即可观察到实验结果的是A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B .观察叶绿体及细胞质流动C .鉴定粗提取出的DNAD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3.栖息于硫磺泉的一些细菌可以利用环境中丰富的硫化氢作为电子来源,将光能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反应过程如下。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该类生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 .该类生物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C .此过程的电子来源与植物光合作用相同D .此过程发生在细胞的叶绿体中4.关于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底物浓度有关B .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pH 等因素的影响C .胰蛋白酶能水解不同组织,说明其无专一性D .酶在细胞内、外均能催化相关化学反应5.正在进行复制的DNA 分子上的“Y ”形交叉点称为复制叉。
在每个复制起始位点处形成两个复制叉,它们朝相反方向移动,在“复制机器”的作用下沿途打开母链合成新的子链。
图示为果蝇早期胚胎细胞正在进行DNA 复制的电镜照片。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CO 2+2H 2S (CH 2O )+H 2O+2S光A .DNA 多起点双向复制提高了合成效率B .图中DNA 上的可见颗粒可能是蛋白质C .该图证明DNA 子链延伸方向是从5’到3’D .“复制机器”含有DNA 聚合酶和解旋酶等6.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DNA 会随着复制次数增加而逐渐缩短。
2020-2021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实验学校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0-2021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实验学校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
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若图示为肝细胞膜,则O2的运输方式为bB.①与细胞间识别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相关C.b过程与膜内外物质的浓度无关,a可表示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D.温度与②和③的流动速度无关2.下列关于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 单链RNA分子中不会出现碱基之间的互补配对现象B. 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RNA分子的特定位点并与之结合C. 在mRNA上,不是所有组成密码子的三个相邻碱基都能决定氨基酸D. 某些RNA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还可以作为细菌的遗传物质3.如图是人体内部分激素的产生部位和生理作用,下列连线和叙述内容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A B.B C.C D.D4.如图所示,U形管中的半透膜可允许水分子和单糖通过,而不允许二糖通过,m侧是蒸馏水,n侧是0.3 g/mL 的蔗糖溶液,实验开始时m、n两侧液面等高。
一段时间后,当m、n两侧液面不再变化时,向n侧加入蔗糖酶(已知蔗糖酶不影响溶液渗透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开始时,m、n两侧不会发生渗透作用B.加入蔗糖酶之后,n侧液面先升高后降低C.实验开始后,n侧液面逐渐升高,当m、n两侧液面不再变化时两侧溶液浓度相等D.加入蔗糖酶一段时间后,当m、n两侧液面不再变化时,n侧液面仍然明显高于m侧5.果蝇的体色灰身对黑身是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用B、b表示);眼色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用H,h表示)。
一只纯合黑身红眼雌蝇与一只纯合灰身白眼雄蝇杂交得F1,F1再自由交配得F2。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亲本黑身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 H X HB.F1中雌果蝇的表现型为灰身红眼C.F2中雄果蝇的红眼基因都来自F1的父方D.F1自由交配获得的F2中不可能产生白眼雌果蝇6.下列各项中,在跨膜运输时需要载体,但不需要能量的是()A.O2进入组织细胞B.红细胞吸收葡萄糖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D.组织细胞排出Na+7.如图是某自然水域中草履虫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草履虫的环境容纳量略小于600只B.影响草履虫数量增长的因素是资源和空间有限C.当草履虫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其自然增长率并非都为0D.在10天后,若草履虫因为其天敌而发生数量变化,则这种变化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8.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科研人员对南京某地富营养化水体实施生态恢复,先后向水体引入以藻类为食的某些贝类,引种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以及放养植食性鱼类等。
2020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北京市西城区2020届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第一部分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骨架构成的B. 生物大分子均由其各自的基本单位缩(聚)合而成C. 核酸的多样性是由碱基的数量、排列顺序决定的D. 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决定了其结构的多样性【答案】D【解析】【分析】蛋白质是有氨基酸聚合形成的生物大分子,核酸是由核苷酸聚合形成的生物大分子,糖原、淀粉等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生物大分子,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因此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可以说,没有碳就没有生命。
【详解】A、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没有碳就没有生命,A正确;B、生物大分子都是以单体聚合而成的,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多糖的单体是单糖,B正确;C、构成核酸的碱基对的数量和排列顺序决定了核酸分子的多样性,C正确;D、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功能的多样性,D错误。
故选D。
2.下列实验中,不经过...染色或显色反应即可观察到实验结果的是A.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B. 观察叶绿体及细胞质流动C. 鉴定粗提取出的DNAD.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中的化合物或结构的检测方法: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脂肪被苏丹III或苏丹IV染色染成橘黄色或红色,观察DNA可用甲基绿染成绿色或二苯胺染成蓝色,染色体能被碱性染料龙胆紫等染成深色。
【详解】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需要使用苏丹III或苏丹IV染色,A错误;B、叶绿体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本身就有绿色,因而观察叶绿体及细胞质流动不需要染色,B 正确;C、鉴定粗提取出的DNA需用二苯胺染色,C错误;D、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需要使用碱性染料染色,D错误。
故选B。
3.栖息于硫磺泉的一些细菌可以利用环境中丰富的硫化氢作为电子来源,将光能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反应过程如下。
2020年北京市西城区实验学校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2020年北京市西城区实验学校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各项表示植物细胞结构与其主要组成成分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 染色体-DNAB. 细胞膜-磷脂C. 细胞骨架-多糖D. 细胞壁-纤维素2. 食物中的蛋白质经过多种消化酶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吸收,这些氨基酸进入人体细胞后,重新合成多种蛋白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的过程中,水中的H元素只参与形成氨基B.氨基酸合成蛋白质需经过多肽的合成、肽链的盘曲折叠、肽链构成更复杂的空间结构等层次C.经常食用奶制品、肉类、蛋类和大豆制品,人体一般不会缺少必需氨基酸D.煮熟后食物中的蛋白质更易消化吸收,是因为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3. 烧伤、过敏等情况下,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会异常增高,此时不可能发生()A.血浆蛋白随液体渗出毛细血管B.细胞间隙液减少C.血浆渗透压下降D.淋巴液增多4. 关于“克隆羊”、“试管羊”、“转基因羊”的说法不合理的是()A. 它们的遗传物质都不只来自于一个亲本B. 它们在形成过程中,一般都有卵细胞的参与C. 获得它们的生殖方式不都相同D. 在培育过程中,都用到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核移植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5. 如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乙的过程中细胞内核DNA数目加倍B.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通常在丁时期C.丁中的染色体数和DNA数的关系是1︰1D.戊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相等6. 图表示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其中需要逆转录酶参与的过程是()A. ①B. ①C. ①D. ①7. 筑坝截流建水库可破坏河道水流的连通性,使库区上下游河床底质、水温、理化因子及营养物质等发生改变,进而影响水生生物群落植被状况。
为探讨水库建设对河流水生态环境的影响,科研人员对黑河上中游(库区及自然河道)的底栖动物进行采样调查,其密度变化如图所示。
2020-2021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实验学校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2021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实验学校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科研工作者将基因型为Bb的某植物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成为四倍体;再将该四倍体产生的配子进行离体培养成幼苗后再用秋水仙素处理使之染色体加倍。
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下述正确的判断组合是()①最终获得的后代有2种表现型和3种基因型①上述包含了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①最终获得的后代都是纯合子①第二次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植株是可育的A. ①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D. ①①①2. 将质壁分离的洋葱紫色外表皮细胞放入清水中,其液泡体积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与A点相比,B点时细胞的液泡颜色变深B.与B点相比,C点时细胞的吸水速率大C.C点时细胞膨胀,液泡内没有水分子进出D.B点到C点过程中,细胞的吸水速率受到细胞壁的影响3. 分析一个DNA分子时,发现30%的脱氧核苷酸含有腺嘌呤,由此可知该分子中一条链上鸟嘌呤含量的最大值可占此链碱基总数的( )A.20%B.30%C.40%D.70%4. 一条多肽链,化学式为CxHyOpNqS,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分析推算可知,水解得到的氨基酸个数为()A.p﹣1B.q+1C.q﹣1D.p+15. 小明为了证明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均有升高血糖浓度的作用,分别选取若干只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小白鼠(血糖浓度均为0.9g/L)均分三组,编号A、B、C,分别同时注射少量且等量的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和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 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由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共同维持B. 实验过程中,1h后A组上升,B组下降说明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是拮抗关系C. 实验过程中,1h内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效果比肾上腺素明显D. 仅进行A、B组实验相互对照即可证明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存在升高血糖的作用6. 正常人体内血糖浓度在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下维持平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是()A.注射大量胰岛素会使人产热增加,甚至休克死亡B.葡萄糖和神经递质均为调节胰岛素分泌的信息分子C.血糖升高会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使其分泌活动加强D.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无效,可能是胰岛素受体受损7. 下图表示反射弧结构。
2020 北京西城高三生 物(上)期末

在现有的各类污水处理技术中,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发展较为成熟,但存在能耗高、污泥产量高以及资源回收 率低等缺点。厌氧生物处理是厌氧微生物利用有机废水中的有机质作为自身营养物质,在适宜的条件下(如合适 的温度、pH 等)将其转化为沼气的过程。后者具有能耗低、污泥产量少及易于控制等优点。
厌氧膜生物处理技术结合了厌氧生物处理与膜过滤系统,成 为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研究热点。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 是此项技术的实际应用,其工作过程分为厌氧消化与膜过滤两个 阶段,具体装置如图所示。
A.人体生殖系细胞以外的其他细胞不含端粒酶基因 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能够催化染色体 DNA 的合成 C.细胞衰老与染色体 DNA 随复制次数增加而缩短有关 D.抑制端粒酶的作用可抑制癌细胞增殖 7.乳草产生的毒素“强心甾”能够结合并破坏动物细胞钠钾泵的功能,然而帝王蝶幼虫不仅以乳草为食,还能将 强心甾储存在体内以防御捕食者。研究人员发现帝王蝶钠钾泵的 119 和 122 位氨基酸与其他昆虫不同。利用基 因编辑技术修改果蝇钠钾泵基因,发现 122 位氨基酸改变使果蝇获得抗强心甾能力的同时导致果蝇“瘫痪”, 119 位氨基酸改变无表型效应,但能消除因 122 位氨基酸改变导致的“瘫痪”作用。根据以上信息可做出的判 断是 A.强心甾与钠钾泵结合后诱发钠钾泵基因突变 B.帝王蝶在进化历程中 119、122 位氨基酸的改变是同时发生的 C.帝王蝶钠钾泵突变基因的基因频率不断升高是乳草选择作用的结果 D.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研究果蝇钠钾泵基因功能时设置了两个实验组 8.过敏反应发生机制如图所示。过敏原可激发体液免疫产生IgE抗体,当过敏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肥大细胞可产 生组织胺,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引起过敏症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的南极磷虾提供了方便,体现了生物体的
2020年西城实验学校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西城实验学校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往往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图是科研人员绘制的蛙的坐骨神经中一条神经纤维上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受膜外界生理盐水中不同K+和Na+浓度的影响柱状图,据图分析判断正确的是()A.细胞外Na+的浓度对静息电位的大小影响很大B.动作电位绝对值大小与受刺激强度的大小有关C.K+和Na+由膜外进入到膜内都是以主动转运的方式来进行的D.根据坐标图判断a组为对照组,d、e变化是因为生理盐水中Na+浓度升高了2. 下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a~g”表示生理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c过程代表光合作用,f过程代表微生物的呼吸作用B.图中b过程和a过程中碳的流动形式分别为二氧化碳和含碳有机物C.图中乙所示的营养级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占有的碳元素最多D.图中丙所代表的生物其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3. 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分别放入清水、蔗糖溶液、硝酸钾溶液、甘油溶液中进行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
在处理时间相同的前提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放入适量的清水中,细胞的原生质体逐渐变小B. 放入适宜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细胞中液泡的颜色先加深后变浅C. 放入适宜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细胞的原生质体先减小后增大D. 放入适宜浓度的甘油溶液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减小4. 研究发现染色质是由很多串珠状的结构聚合在一起形成的。
使用DNA水解酶处理上述结构,“珠子”之间的“连线”消失,但是“珠子”还在;若使用蛋白酶处理,则“珠子”被分解,“连线”尚在。
由此可推测()A. 酶具有高效性B. 染色质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C. 染色质是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D.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5. 下列有关植物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A. 含有两个特殊化学键的A TP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B. 加入呼吸抑制剂可使细胞中ADP生成减少,ATP生成增加C. 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转变为酒精的过程中伴随有ATP的合成D. 光下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ATP合成6. 细胞分化后,改变的是()A.DNAB.mRNAC.tRNAD.细胞数目7. 健康人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300ml后,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输液后,血浆中Na+和Cl-的浓度相同B.输液后,血浆的渗透压几乎不变C.输入的液体会通过血浆直接进入淋巴或组织液D.输液后,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增加的Na+相同8. 某兴趣小组釆用两种途径处理鸡蛋清溶液,过程如下图所示。
2020年北京市西城区实验学校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年北京市西城区实验学校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A. 感受器B. 反射弧C. 效应器D. 神经中枢2.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B. 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不决定生物的进化方向C. 抗生素可以诱发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D. 共同进化不仅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也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3.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提取绿叶中色素时,加入碳酸钙可防止研磨时色素被破坏B. 根据石灰水的浑浊程度,可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C. 将肝脏研磨液煮沸冷却后,加入到过氧化氢溶液中立即出现大量气泡D. 检测苹果汁中还原糖时,加入斐林试剂,然后水浴加热观察颜色变化4. 2018年冬季,诺如病毒进入感染高发期,安徽疾控专家提醒预防很关键。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
下列关于诺如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诺如病毒的核酸含有5种碱基B.诺如病毒在分类上属于原核生物C.可用营养成分齐全的培养基培养诺如病毒D.诺如病毒无细胞结构,营寄生生活5. 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中的N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键中B. DNA的多样性导致蛋白质的多样性C.蛋白质空间结构被破坏后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D.蛋白质结构多样性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空间结构有关6. 下列关于生物性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兔子的卷毛和细毛属于一对相对性状B.一对相对性状必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C.性状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性状一定相同D.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7. 如图是某细胞在进行某生命活动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变化图,在此变化过程中最可能合成()A. 血红蛋白B. 抗体C. 性激素D. 维生素D8. 下列有关“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检测小麦中淀粉时,可用碘液进行显色反应B.斐林试剂需要现配现用,还原糖鉴定实验中需要水浴加热C.在脂肪鉴定实验中使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时,需要用8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D.双缩脲试剂的两种溶液需要先后加入使用,且加入的量不相同9.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A. 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B. 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链球菌C. 青霉素只能够可杀死部分进入人体的细菌,而不能杀死进入人体的病毒D. 体内的天花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10. 图甲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乙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图丙为λ(λ是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图丁为一植食性昆虫迁入某生态系统后,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判断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甲中B为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B.图乙中,次级消费者获得了初级消费者所得到的能量的13.3%C.图丙中种群在c~d年间,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D.图丁中t1~t2时期与图丙中a~b时期种群都呈衰退型11. 如图甲是组成乙或丙的基本单位(单体)。
2020年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哪组物质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A. 纤维素、脱氧核糖核酸B. 多肽、核糖核苷酸C. 果糖、核糖核酸D. 氨基酸、肌糖原2. 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二氧化碳参与的这种调节属于A. 神经调节B. 体液调节C. 激素调节D.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3. 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无水乙醇可用于绿叶中色素的分离B.研磨时加入少量二氧化硅是为了研磨充分C.在滤纸条最上端的色素带颜色是橙黄色D.分离各色素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4. 流感病毒包膜中有一类血凝素刺突,是一种糖蛋白,可以与宿主细胞膜上的受体相结合,在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宿主细胞内完成繁殖后,成熟的流感病毒从细胞出芽,将宿主的细胞膜包裹在自己身上形成包膜,脱离细胞后去感染下一个目标。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流感病毒包膜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分子B.包膜中血凝素的修饰和加工与宿主细胞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C.流感病毒从宿主细胞中释放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D.血凝素与宿主细胞膜受体的结合实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5. 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段的N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B.b~c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C.c~d段的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D.d~e段的K+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6. 如图表示在不加入催化剂、加入无机催化剂和加入酶的条件下,活化反应物所需能量的比较,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 曲线b表示在无机催化剂催化下的反应B. 曲线c表示酶催化下的反应C. 曲线a中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最大D. 酶能为反应物提供能量7. 下列有关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的无机盐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C.细胞进行脂肪、DNA、RNA等物质合成时都需要磷酸盐D. K是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对维持细胞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8. 下列关于人体各级神经中枢及人脑高级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A. 饮酒过量的人语无伦次,其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受损B. 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C. 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憋尿,能体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D. 考试专心答题时,需要大脑皮层言语区的V区、W区参与9. 酵母细胞固定化的实验中,实验操作与目的不相符的是A. 干酵母加入蒸馏水搅拌均匀后,放置一段时间,使酵母细胞活化B. 采用小火间断加热的方法,防止海藻酸钠发生焦糊C. 将活化的酵母细胞加入海藻酸钠溶液,轻轻搅拌,以免产生气泡D.用注射器滴加溶液时要接近CaCl2溶液的液面,防止凝胶珠出现“尾巴”10. 下列与组成细胞化合物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加热变性的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B.真核细胞中DNA仅存在于细胞核中C.人体内的一种脂质可以参与另一种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D.生物体内的多糖均以(C6H10O5)n的形式存在11. 图甲表示一个渗透作用装置,将半透膜袋缚于玻璃管下端,半透膜袋内部装有60mL质量浓度为0.3g/mL 的蔗糖溶液;图乙表示放置在某溶液中的植物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图丙表示植物光合作用同化物蔗糖在不同细胞间运输、转化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北京西城高三(上)期末生物 2020.1本试卷共10页,共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1.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骨架构成的B.生物大分子均由其各自的基本单位缩(聚)合而成C.核酸的多样性是由碱基的数量、排列顺序决定的D.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决定了其结构的多样性2.下列实验中,不经过...染色或显色反应即可观察到实验结果的是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B.观察叶绿体及细胞质流动C.鉴定粗提取出的DNA D.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3.栖息于硫磺泉的一些细菌可以利用环境中丰富的硫化氢作为电子来源,将光能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反应过程如下。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类生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该类生物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C.此过程的电子来源与植物光合作用相同D.此过程发生在细胞的叶绿体中4.关于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底物浓度有关B.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C.胰蛋白酶能水解不同组织,说明其无专一性D.酶在细胞内、外均能催化相关化学反应5.正在进行复制的DNA分子上的“Y”形交叉点称为复制叉。
在每个复制起始位点处形成两个复制叉,它们朝相反方向移动,在“复制机器”的作用下沿途打开母链合成新的子链。
图示为果蝇早期胚胎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的电镜照片。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DNA多起点双向复制提高了合成效率B.图中DNA上的可见颗粒可能是蛋白质C.该图证明DNA子链延伸方向是从5’到3’D.“复制机器”含有DNA聚合酶和解旋酶等6.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DNA会随着复制次数增加而逐渐缩短。
在生殖系细胞和癌细胞中存在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体),能够将变短的DNA末端重新加长。
端粒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生殖系细胞以外的其他细胞不含端粒酶基因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能够催化染色体DNA的合成C.细胞衰老与染色体DNA随复制次数增加而缩短有关D.抑制端粒酶的作用可抑制癌细胞增殖7.乳草产生的毒素“强心甾”能够结合并破坏动物细胞钠钾泵的功能,然而帝王蝶幼虫不仅以乳草为食,还能将强心甾储存在体内以防御捕食者。
研究人员发现帝王蝶钠钾泵的119和122位氨基酸与其他昆虫不同。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修改果蝇钠钾泵基因,发现122位氨基酸改变使果蝇获得抗强心甾能力的同时导致果蝇“瘫痪”,119位氨基酸改变无表型效应,但能消除因122位氨基酸改变导致的“瘫痪”作用。
根据以上信息可做出的判断是A.强心甾与钠钾泵结合后诱发钠钾泵基因突变B.帝王蝶在进化历程中119、122位氨基酸的改变是同时发生的C.帝王蝶钠钾泵突变基因的基因频率不断升高是乳草选择作用的结果D.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研究果蝇钠钾泵基因功能时设置了两个实验组8.过敏反应发生机制如图所示。
过敏原可激发体液免疫产生IgE抗体,当过敏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肥大细胞可产生组织胺,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引起过敏症状。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IgE抗体可吸附在肥大细胞表面B.IgE抗体的产生可能需要T细胞参与C.组织胺使组织液渗透压降低引起组织水肿D.过敏原再次入侵时与肥大细胞表面IgE抗体结合引发过敏症状9.下列关于人体激素分泌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激素分泌的调节均为分级调节B.胰岛素的分泌量只受血糖水平的影响C.大量饮水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D.寒冷刺激下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10.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的合成受基因控制B.植物激素极性运输是单侧光照射的结果C.植物激素发挥作用依赖特定的受体分子D.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生长发育11.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地桑基鱼塘的能量流动简图如下。
据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846795MJ/hm2,是植物实际光合量之和B.第一、二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是蚕和鱼同化量与植物净光合量之比C. 生产中用蚕粪喂鱼和塘泥肥田能够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D.该生产模式把单个生产系统优化组合,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12.将少量酵母菌接种到恒定体积的培养液中,其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据图做出的判断错误..的是A.实验中酵母菌计数可使用血细胞计数板B.6h前种群数量因种内斗争激烈而增长缓慢C.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D.12h后限制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是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等13.原产美洲的红耳龟为杂食性淡水龟类,通过贸易进入我国。
由于宠物弃养、放生、养殖逃逸等原因扩散到野外,并已经在长江流域形成野生种群。
它们耐受逆境的能力、繁殖和竞争能力均明显强于本土龟类,其携带的沙门氏杆菌可经变温动物传播给恒温动物,是典型的生物入侵物种。
以下关于我国红耳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红耳龟与扩散区域的本土龟类形成竞争关系B.红耳龟携带的沙门氏杆菌有可能传染给人类C. 红耳龟入侵能增加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D. 提高生态防范意识是防止生物入侵的重要方式14.下列实验程序不正确...的是A. 蔬菜加工+泡菜盐水→加调料、装坛无氧发酵→泡菜B. 挑选葡萄、冲洗、榨汁无氧发酵→果醋有氧发酵→果酒C. 动物组织胰蛋白酶→制备细胞悬液→原代培养→传代培养D. 离体细胞消毒、接种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试管苗15.用纸片扩散法测定某病原菌对各种抗生素敏感性的实验,是在某病原菌均匀分布的平板上,铺设含有不同种抗生素的纸片后进行培养。
图示为培养的结果,其中抑菌圈是在纸片周围出现的透明区域。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在图示固体培养基上可用平板划线法或涂布法接种病原菌B.未出现抑菌圈可能是病原菌与抗生素接触后发生抗性变异C.形成的抑菌圈较小的原因可能是微生物对药物较敏感D.不同抗生素在平板上的扩散速度不同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0分)16.(13分)马铃薯叶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以蔗糖的形式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运输到地下的匍匐枝,用于分解供能或储存。
研究人员对蔗糖的运输、利用和储存进行了研究。
(1)叶肉细胞中的与CO2结合形成C3,据图2判断丙糖磷酸是否为碳(暗)反应的第一个产物C3,作出判断的依据是。
(2)叶肉细胞合成的蔗糖通过筛管运输至根、茎等器官。
①蔗糖“装载”进入筛管可能通过使筛管中的蔗糖积累到很高的浓度(选择下列序号填写)。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②为了验证光合产物以蔗糖形式运输,研究人员将酵母菌蔗糖酶基因转入植物,该基因表达的蔗糖酶定位在叶肉细胞的细胞壁上。
结果发现:转基因植物出现严重的短根、短茎现象,其原因是;该酶还导致叶肉细胞外含量升高,被叶肉细胞吸收后通过调节机制抑制了光合作用。
(3)马铃薯块茎是通过地下茎顶端的侧向膨胀而不断发育的(见右图)。
筛管中的蔗糖在此处“卸载”,进入地下茎细胞中,细胞中的蔗糖酶催化蔗糖水解,蔗糖合酶参与催化蔗糖转化成淀粉的过程。
据上述信息和图3分析,蔗糖合酶主要分布的部位是,其生物学意义是。
17.(10分)南极磷虾广泛分布在南极海域,它们主要摄食海水表层的浮游植物,同时也是部分鱼类、企鹅、海鸟、鲸、海豹等生物的饵料,在南极生态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1)南极海域中的各种生物共同构成,南极磷虾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长期捕食磷虾的生物中,蓝鲸长有密集的鲸须,食蟹海豹的牙齿具有复杂缺刻、能够彼此交合,这些过滤结构为捕食成群的南极磷虾提供了方便,体现了生物体的相适应的特点。
(2)蓝鲸是南极海域捕食磷虾量最大的生物。
当极昼来临,蓝鲸在南极海域聚集,它们潜入一定深度捕食,回到水面排泄,鲸粪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铁等,这种行为加快了生态系统的,对缺乏矿质元素的极地表层水域非常重要。
此时,表层水体中浮游植物爆发性生长,其原因是(写出2点)。
(3)据调查,磷虾的数量已经连续数十年呈下降趋势,具体原因还不十分确定。
右图所示为最近100年蓝鲸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你认为这种变化会使南极磷虾种群数量增加、减少,还是无法确定?请阐述你的理由。
(4)虽然南极磷虾资源蕴藏量巨大,但人类开发利用仍然需要十分谨慎。
若想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应采取怎样的措施?18.(13分)神经细胞间兴奋的传递依赖突触。
无脊椎动物枪乌贼的星状神经节具有巨大的化学突触结构(巨突触),可用微电极来记录突触前动作电位和突触后电位变化(如图1)。
以下是关于递质释放机制的相关研究。
致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2)河豚毒素(TTX)是一种钠离子通道阻断剂。
用TTX处理突触前神经纤维,然后每隔5min施加一次刺激,分别测量突触前和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结果如图2。
推测TTX导致突触前和突触后神经元电位发生变化(3)在上述实验过程中,研究者检测到,在使用TTX后突触前膜处的Ca2+内流逐渐减弱,由此推测“突触前动作电位通过提高突触小体内Ca2+浓度来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
研究者利用图1所示标本进行如下实验,获得了支持上述推测的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BAPTA(是一种Ca2+螯合剂,能够快速与钙离子发生结合,从而阻断钙离子与相应分子的结合)“笼锁钙”(是一种缓冲液,暴露在强紫外线下会释放钙离子。
强紫外线不影响正常神经纤维兴奋)实验过程及结果:第一组:对突触前神经纤维施加适宜电刺激。
实验结果:先检测到突触前动作电位的发生,之后检测到突触后电位的变化。
(4)结合上述研究,完善正常条件下的递质释放流程图。
19.(10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4)题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研究随着科学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展,微生物作为污水的“清道夫”应用越来越广泛。
微生物能够快速繁殖,分解污染物并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处理。
在现有的各类污水处理技术中,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发展较为成熟,但存在能耗高、污泥产量高以及资源回收率低等缺点。
厌氧生物处理是厌氧微生物利用有机废水中的有机质作为自身营养物质,在适宜的条件下(如合适的温度、pH 等)将其转化为沼气的过程。
后者具有能耗低、污泥产量少及易于控制等优点。
厌氧膜生物处理技术结合了厌氧生物处理与膜过滤系统,成为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研究热点。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是此项技术的实际应用,其工作过程分为厌氧消化与膜过滤两个阶段,具体装置如图所示。
厌氧消化过程是由厌氧微生物所进行的一系列生物化学的耦合反应。
由于厌氧反应器内部各区域的差异,造成非产甲烷细菌、产甲烷细菌出现有规律的演替,通过各种群之间的相互利用、相互制约,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微生物群落,从而保证了生物代谢过程的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