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迪拉克XTS底盘解析

合集下载

凯迪拉克车型亮点介绍docx

凯迪拉克车型亮点介绍docx

凯迪拉克车型介绍XXX先生/女生,您好!现在您看到的这款车就是我下面要为您介绍的XX车型,说到车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凯迪拉克这个品牌的文化,它拥有110多年的历史,是全球第一个聘请专业设计师的制造商,而凯迪拉克对车辆外形设计上的追求和车辆上的丰富配置,让凯迪拉克看起来独一无二。

车前全貌:一.品牌历史及外观设计1.LOGO: 在介绍车辆前我们必须要了解一个车的历史,就好像我们养狗一样,如果条件允许是不是都希望自己可以养一只有纯正血统的狗,而不想养一只小土狗,那么买车也是一样的,血统越纯正越能体现它的高贵性,凯迪拉克从1902年创立至今,数百年来,在汽车行业创造了无数个第一,缔造了无数个豪华车的行业标准;可以说凯迪拉克的历史代表了美国豪华车的历史,它被公认为是充分演绎美国精神和领袖风格的豪华轿车典范,甚至是美国的国车总统的座驾,这无疑也是对驾车人身份象征的一种提升!并且独特高辨识度的外观设计,即使将车标遮盖,依然可以辨认出这是一辆凯迪拉克。

2.钻石切割设计:XX这款车的整体设计融入了凯迪拉克家族式的设计特点,钻石切割的外饰设计强调着对时尚诠释与追求,好像一件艺术品一样。

既不随波逐流又不落俗套。

即使穿行在车流中也很容易一眼辨识。

3.贯穿车体的中折线:同样融入了凯迪拉克的经典的家族元素的设计,贯穿整车的中折线构建了凯迪拉克V型车头车尾的家族特征,体现出了凯迪拉克的与众不同。

并且整个车身的流线形设计显得车体更加的时尚、大气。

4.盾形前格栅:经典独特的盾形前格栅设计显得车头大气厚重,并且前后盾形的设计风格与凯迪拉克的盾形徽标相呼应体现出凯迪拉克的独特魅力,特别能体现一个人的气质和内涵。

5.直列式水滴前大灯:是凯迪拉克另一经典的家族设计,凯迪拉克大灯采用了独具匠心的竖向设计风格,好像水滴落下的感觉,更具标识性与识别性,恰似一道闪电,体现了他的完美动感设计。

如果单一把大灯拿下来就好像钻石切割的艺术品一样,雕塑感十足。

凯迪拉克xts油底壳拆卸教程

凯迪拉克xts油底壳拆卸教程

凯迪拉克xts油底壳拆卸教程
发动机油底壳拆卸的方法是,先将机油放干净,再将油底壳上的一圈六角螺钉依次拧下来,将油底壳敲下来即完成。

油底壳是曲轴箱的下半部,又称为下曲轴箱。

它是作用是封闭曲轴箱作为贮油槽的外壳,防止杂质进入,并收集和储存由柴油机各摩擦表面流回的润滑油,散去部分热量,防止润滑油氧化。

油底壳多由薄钢板冲压而成,形状较为复杂的一般采用铸铁或铝合金浇铸成型。

其内部装有稳油挡板,以避免颠簸时造成的油面震荡激溅,有利于润滑油杂质的沉淀,侧面装有量油尺,用来检查油量。

此外,油底壳底部最低处还装有放油螺塞。

市面上见到的大多数车都是湿式油底壳,之所以命名为湿式油底壳是由于发动机的曲轴曲柄臂和连杆大头在曲轴每旋转一周都会浸入油底壳的润滑油内一次,起到润滑作用,同时由于曲轴的高速运转,曲柄臂每次高速浸入油池内都会激起一定的油花和油雾,对曲轴和轴瓦进行润滑,称之为飞溅润滑。

对润滑油在油底壳内的液面高度就有了一定的要求,如果太低了,曲轴曲柄臂和连杆大头不能浸入润滑油内,导致缺少润滑。

如果润滑油液面太高又会导致曲轴整个浸入,使曲轴的旋转阻力增大,最终导致发动机性能下降,同时润滑油容易进入气缸燃烧室内,导致发动机烧机油,火花塞
积炭等问题。

凯迪拉克srx底盘异响常见原因

凯迪拉克srx底盘异响常见原因

凯迪拉克srx底盘异响常见原因凯迪拉克SRX底盘异响是指车辆在行驶或者驻车状态下底盘发出异常的声音,可能会给车主带来一定的困扰。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凯迪拉克SRX底盘异响的原因。

1. 悬挂系统问题:凯迪拉克SRX的悬挂系统包括悬挂弹簧、避震器、悬挂支架等部件。

如果这些部件存在磨损、松动或者损坏,就会导致底盘异响。

例如,弹簧接触不良或者破损可能会发出金属摩擦的声音,避震器的液压失效可能会导致吱吱声。

2. 刹车系统问题:凯迪拉克SRX的刹车系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部分。

如果刹车片磨损严重或者刹车盘存在异常,就会导致刹车时底盘发出刺耳的噪音。

此外,刹车系统的防尘罩、托盘、制动卡钳等零部件的松动或者磨损也可能引起刹车异响。

3. 轮胎问题:凯迪拉克SRX的轮胎可能会因为磨损不均匀、气压异常或者异物卡入而发出异响。

当轮胎磨损不均匀时,可能会在行驶过程中发出咯咯声或者响音。

此外,轮胎的气压过高或者过低也会导致轮胎在行驶过程中发出异响。

4. 排气系统问题:凯迪拉克SRX的排气系统包括排气管、消声器和排气阀门等部件。

这些部件如果松动、腐蚀或者损坏,就会导致排气系统发出嘶嘶声或者喷涌声。

5. 发动机问题:凯迪拉克SRX的发动机如果出现异常,也可能导致底盘异响。

例如,发动机的皮带如果松动或破损会发出啸叫声,气缸垫片破裂可能会引起爆震声。

针对上述常见的凯迪拉克SRX底盘异响的原因,车主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排查和解决:1. 定期检查和维护悬挂系统和刹车系统,包括弹簧、避震器、刹车片、刹车盘等。

如发现磨损或者松动,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2. 定期检查轮胎的磨损情况和气压,保持轮胎的均匀磨损和合适的气压。

同时,如果发现异物卡入轮胎中,应及时清除。

3. 定期检查排气系统的零部件,如排气管和消声器是否松动或者腐蚀,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4. 定期检查发动机的工作状态,注意发动机是否正常运转,如出现异常应及时检修。

总之,凯迪拉克SRX底盘异响的原因可能有多种,而解决的方法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凯迪拉克SRX

凯迪拉克SRX
安全配置方面也进行了升级,有现款的ESS强化安全策略升级为ESS强化安全策略Ⅱ,新的安全策略增加了 ACC自适应巡航系统和CMS防碰撞主动刹车系统。
动力上,新款SRX依旧搭载3.0升和3.6升发动机,其中3.6升V6全铝直喷发动机曾获得“Ward’s全球十佳发 动机”的称号。这款发动机采用了缸内智能直喷、DVVT电子可变双气门正时以及ECM发动机管理模块等技术,最 大功率234Kw,最大扭矩359Nm,百公里加速7.4秒。同时还配备了可调悬挂系统和智能全驱系统。
动力性能
发动机
底盘
发动机
全新一代凯迪拉克SRX搭载了3.0升和3.6升发动机的两种动力版本
3.6 V6全铝智能直喷发动机
全新配备的3.6升V6全铝智能直喷发动机曾荣膺“Ward’s全球十佳发动机”殊荣。使用缸内智能直喷、 DVVT电子可变双气门正时以及最新ECM发动机管理模块等先进技术,最大功率234千瓦,最大扭矩359牛·米,0100公里/小时加速仅需 7.4秒。与强劲动力所匹配的手自一体自动变速箱,可提供巡航、运动、手动和ECO燃油 经济四种驾驶模式,满足车主不同驾驶需求。
凯迪拉克SRX
汽车车型
01 动力性能
03 配置 05 全新一代
目录
02 安全 04 车型溯源 06 凯迪拉克上市
基本信息
凯迪拉克SRX豪华多用途车在2003年底特律举办的北美国际汽车展上首次亮相。这款凯迪拉克系列的新车型 为豪华中型多用途车,它几乎能适应任何路况,牵引能力高达1590公斤,驾驶感觉像运动型轿车。它采用其原型 概念车Vizon(2001)硬朗、棱角分明的外观。SRX预示新一代STS轿车等未来汽车的特征。SRX以通用汽车公司著 名的新式Sigma底盘结构为基础,提供后轮驱动和四轮驱动两种型号,为驾驶者带来超一流的驾驶动力体验。款凯迪拉克SRX正式上市,6款车型售价区间不变,仍然为42.98万-62.8万元。 新车车身颜色新增了摩卡灰,取消了现款的金色。内饰配色新增了太妃色。此外,安全配置方面也进行了升级, 由现款的ESS强化安全策略升级为ESS强化安全策略Ⅱ,新的安全策略增加了ACC自适应巡航系统和CMS防碰撞主动 刹车系统。

上海通用凯迪拉克XTS中级轿车技术亮点解读

上海通用凯迪拉克XTS中级轿车技术亮点解读

上海通用凯迪拉克XTS中级轿车技术亮点解读作者:赵月来源:《汽车与驾驶维修》2013年第06期2013年2月25日,上海通用凯迪拉克×TS中级豪华轿车在国内正式上市,这是凯迪拉克品牌在中国市场继SLS赛威之后推出的第2款国产中级车。

该车型搭载了荣获“2013年沃德十佳发动机”殊荣的2,0L缸内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和具有极高燃油效率的3.6LV型6缸缸内直喷发动机。

该车型还配置了MRC主动电磁悬架系统以及凯迪拉克移动互联用户体验系统(CUE)等高科技配置,并采用包括偏离车道提醒、前方碰撞提醒、安全提示座椅、车侧盲区提醒以及后方交通状况提醒等系统在内的“ESS增强安全策略”。

为了方便广大读者对上海通用凯迪拉克XTS中级豪华轿车的了解,在此对其部分技术亮点进行简要介绍。

一、动力总成1.2.OL缸内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LTG)这款荣获“2013年沃德十佳发动机”殊荣的明星发动机在海外市场搭载于凯迪拉克首款紧凑级豪华轿车ATS之上(图1)。

该发动机采用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增强了发动机扭矩输出的均衡性,在提升功率的同时降低了燃油消耗。

而集成了当前最为尖端技术的SIDI燃油缸内直喷技术的采用,则使得该款发动机的动力性能更加突出,并且可以有效降低燃油消耗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加上双涡流涡轮增压技术的应用,使得该款发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达到了198kW,最大输出扭矩则可以达到355N·m,这样耀眼的数据可以在国内众多同级别车型中脱颖而出。

(1)轻量化铝合金缸体(图2)LTG发动机采用了通过消失模铸造技术生产的铝合金缸体,缸体中含有压入式铸铁缸套。

而主轴承盖与缸盖的一体化设计方式,有效减少了缸体的零部件数量,并提高了缸体的整体强度,同时减少了发动机产生的嗓声和振动。

(2)双平衡轴(图3)LTG发动机采用了双平衡轴的设计,这两根位于曲轴箱下方的平衡轴,可有效抵消发动机所产生的振动。

(3)双涡流涡轮增压(图4)LTG发动机采用的双涡流涡轮增压技术将1、4缸的排气歧管汇成为一路,而2、3缸的排气歧管汇成为另一路,这样将相邻气缸排出的废气分开,能够有效减少相邻气缸的排气干涉。

冷亦精——深度测试凯迪拉克XTS

冷亦精——深度测试凯迪拉克XTS

103深度测试IN-DEPTH TEST104深度测试IN-DEPTH TEST 局在愈发完善,同时根据市场反应做出调整的能力也在稳中提升。

凯迪拉克XTS 给人的第一印象多为“与众不同”。

看惯了德、日、法的设计之后,新时代凯迪拉克的设计语言显得更有激情,使得品牌形象年轻了不少。

作为大中型豪华车,XTS 同样诞生在此背景下。

硬朗且立体的曲线切割透露出强烈的自信,长度达到5 131 mm 的车身不仅大气,同时也保证了车内拥有充足的空间。

与竞争对手相比,凯迪拉克XTS 的外表设计更加“剑走偏锋”,强烈的时代设计感不但流露出老牌豪华品牌的底蕴,同时还对新晋的年轻消费者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同时,XTS 还保留了美国豪华车一贯的雍容,这点在XTS 的内部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细腻皮革包裹的中控台、BOSE 音箱、尺寸颇大的全景天窗,这些醒目的配置第一时间即可提升车辆内部的豪华质感。

高亮黑色的面板和层次分明的布局使得XTS 的内部堪称“新时代美式豪华”的最佳解读,少了一丝拖沓,多了一丝精致的XTS 内饰进步幅度之大甚至要超过它在外观设计上的突破。

值得庆幸的是,XTS 的配置同样出类拔萃。

以测试车为例,方向盘加热、座椅通风/加热、后排影音控制系统、HUD 抬头显示、主动自适应巡航等众多竞争对手的选配在XTS 身上都属于标配。

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使用感受,XTS 都不会给人“捉襟见肘”的感觉。

XTS 的设计和配置令人称赞,因此对它的功能感受自然也希望颇高。

CUE 影音娱乐系统作为XTS 和凯迪拉克近年来的力作之一,其实用性已经得以证明,然而依然存在流畅度不足的弊端。

对于豪华车型而言,内饰配置的样式设计只能算作“加分项”,CUE 系统的“华丽”程度有目共睹,但容易留下指纹和功能切换时较慢的运行速度等问题仍待提高。

同样,基本采用全触控的空调控制区域也存在该不足,不过好在有完备的功能性加以弥补。

在工艺和配置都表现不俗的XTS ,内部表现相对薄弱的是前后座椅。

前麦弗逊悬架和后多连杆悬架设计

前麦弗逊悬架和后多连杆悬架设计

前麦弗逊悬架和后多连杆悬架设计存档编号华北水利水电大学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毕业设计题目乘用车悬架系统设计学院机械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14.05教务处制独立完成与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并撰写完成的,郑重确认没有剽窃、抄袭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的侵权行为。

文中除已经标注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名:指导导师签名:签字日期:签字日期:毕业设计(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完全了解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有关保管、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

特授权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可以将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公开和编入有关数据库提供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复制、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

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毕业设计(论文)原件或复印件和电子文档(涉密的成果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签字日期:签字日期:摘要悬架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身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缓冲传给车身的冲击载荷,通过减震器衰减由车轮引起的簧上震动,保证汽车行驶的平顺性,保证车轮在路面不平和载荷变化时有理想的运动特征,增强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轻便性。

本文首先论述了悬架的分类、优缺点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然后以日产天籁为设计参照,使用传统设计方法(非优化设计)设计计算前麦弗逊悬架和后多连杆悬架,涵盖了选定悬架质量分配系数,选定车震频率、偏频比,计算悬架静挠度和动挠度,减震器行程及工作缸内径的选择及螺旋弹簧的直径、工作圈数设计等。

也谈科鲁兹悬挂——浅析现代轿车底盘

也谈科鲁兹悬挂——浅析现代轿车底盘

也谈科鲁兹悬挂——浅析现代轿车底盘(完)承蒙版主厚爱,送米让偶可以早日上图。

本人才疏学浅,只因从小对汽车有爱,多年积累了一些汽车知识,趁小科入手之际与大家分享。

不对之处还请大家指正!正文汽车的底盘是传统汽车的三大部分之一。

汽车的三大件乃动力总成、车身和底盘。

动力总成提供动力,车身承载各种负载,而底盘则将动力总成的输出功率和扭矩最终转换成牵引力,从而使汽车可以在路面上行使并且得以操控(转向)。

因此底盘是汽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通常大家在讨论底盘时一般特指悬挂。

但实际上各大整车厂对底盘部件的划分包含了更广义的部分。

刹车、转向、悬挂、主要结构件、传动轴、换档机构乃至轮胎、发动机支承都在他们的底盘系统定义之内。

本帖还是集中讨论大家最近都很关注的小科的悬挂部分。

早期的轿车底盘由一个主要的承载结构件,加上其他系统组成,类似于现在的卡车底盘。

这是由于早期轿车一律使用非承载式车身,即所有路面载荷及冲击都由底盘而非车身来承受的样式,包括动力总成也是有底盘来承载。

其特点是底盘刚性好,对底盘噪声的隔绝好,便于制造,但缺点明显,重量大,离地间隙高,不利于布置独立悬挂。

而现代轿车全部采用承载式车身,其特点是通过良好的设计同样能保证良好的车身刚性,能有效降低车身高度,重量轻,由于没有纵贯前后的大梁,非常适合布置独立悬挂,车身易振动产生噪音并使乘坐不舒适的缺点也由独立悬挂的使用而完全得到克服。

顺便提一下,有一个很简单的辨别是否承载式车身的办法,即扒掉所有车身部件,发动机还能和底盘成一个整体甚至还能行使的就是非承载式(想想那些没有驾驶室的卡车通用底盘),否则就是承载式车身。

由于承载式车身在轿车上的大量使用,20世纪70年代起各大整车厂都开始在自己的产品上装备独立悬挂。

独立悬挂能使左右两侧车轮实现单独跳动,从而大大提高通过性和舒适性(通过性?没错,就是通过性。

轿车的通过性比卡车差,不是因为悬挂,而是因为离地间隙。

看看坦克,全是独立悬挂)。

七款SUV拆车汇总 底盘防护不周是通病

七款SUV拆车汇总 底盘防护不周是通病

七款SUV拆车汇总底盘防护不周是通病“车就是女人”这是很多男人的心态,其实我也是这样,而选车就像是选老婆,有人形容轿车是温柔的女人,SUV是中性的女人,而越野车好比奔放的女人。

只看外表就爱上,也只能算是一见钟情,后期风险太大。

了解车辆功能和性能,也只能知道“她”身体健康,没什么毛病。

车辆是否省油好比老婆是否懂得节俭,不铺张浪费,这一般只有结婚后才能发现。

至于老婆的内心世界是否对你表里如一,即便是过了很久也无从剖析。

虽然编辑不能剖析别人的老婆,但可以提前剖析你们喜欢的爱车。

SUV车型热度一直高居不下,所以我们就来盘点这些已拆解的抢手货。

编辑郑重提示:俗话说鞋是否合适只有自己的脚知道,选车需要综合考虑,认清自己的方向方可,人无完人车无完车。

前保险杠结构直观看极光车身结构较为强悍,粗壮的纵梁以及厚重的吸能盒往往给人很结实的感觉,但实际与车身结构、车身钢板使用强度以及厚度等等均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车辆碰撞测试主要考核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方面,配合欧洲碰撞分数成绩看,极光与同级车相比成绩并不优秀。

路虎揽胜极光新胜达保险杠内部的泡沫作为低速缓冲区,配合前杠铁前方的金属二级缓冲设计减小低速碰撞的损坏程度。

我们常见的二级缓冲区一般是单一的泡沫或者金属二级缓冲区。

保险杠两侧各有两个吸能盒,均可以减小轻微偏置碰撞的损伤程度,这一方面考虑还算周全。

但与我们常见结构不同,保险杠铁与纵梁之间没有见到吸能盒设计,也就是说杠铁与纵梁直接相连,缺少了一个缓冲区。

进口现代新胜达森林人前保险杠结构由保险杠外皮、金属杠铁以及金属二级缓冲组成,二级缓冲区设计风格有些德系车味道,通过某些厂家的技术反馈,低速缓冲设计使用泡沫或金属均可达到同样效果。

杠铁两侧也分别设计缓冲设计,以增强偏置碰撞时的防护,但没有常见的吸能盒设计。

进口斯巴鲁森林人大众途观的保险杠结构采用两层防护设计,一层为了防护低速碰撞而设计的泡沫缓冲区,另外一层是金属保险杠,厚度为2.63mm金属杠与132mm长吸能盒相连,拖拽钩连接在纵梁上。

上海通用凯迪拉克XTS中级豪华轿车电路图

上海通用凯迪拉克XTS中级豪华轿车电路图

上海通用凯迪拉克XTS中级豪华轿车电路图
作者:
来源:《汽车与驾驶维修》2013年第07期
2013年2月25日,以“走在未来之前”为宣传口号的上海通用凯迪拉克XTS中级豪华轿车在国内正式上市。

作为凯迪拉克品牌重新发力中国汽车市场的“排头兵”,该车型搭载了获得“2013年沃德十佳发动机”殊荣的2.0L缸内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LTG)和3.6L缸内直喷发动机(LFX),并配备了6挡手自一体变速器(FWD 6T70)。

该车型还配置了MRC主动电磁悬架系统以及凯迪拉克移动互联体验系统(CUE)等高科技配置,并采用包括偏离车道提醒、前方碰撞提醒、安全提示座椅、车侧盲区提醒以及后方交通状况提醒等系统在内的“ESS增强安全策略”。

为了方便广大维修人员对上海通用凯迪拉克XTS中级豪华轿车的维修,在此对其部分电路图进行了整理。

(阿戴)
(1)发动机控制系统电路图(图1)
(2)6挡手自一体变速器控制系统电路图(图2)
(3)网络通信系统控制电路图(图3)。

凯迪拉克XTS底盘技术简介

凯迪拉克XTS底盘技术简介

提供更高的行驶稳定性 及底盘动态极限 凯迪拉克XTSi§P_,备的第三代MRC
主动电磁感应减震器÷该系统由四只 电磁感应减震器、车轮上独立的位置 传感器(共四个)及电子控制单元构 成.可实时监测车身相对于车轮运动
使得车辆不足转向趋势更小.同时轮胎对转向不平衡量的敏感度也大大下降?在操控性
上.HiPer-Stt。ut结构使得转弯B,I,I、轮产生更多负倾角.能给轮胎提供更大的侧向力。在
动同时.提供后轮一定量的垂向摆动柔性.以更好吸收跳动时的纵向;中击.粗糙路面下 隔震性能更好.对舒适性有极大提升:过减速坎时不会产生明显的弹跳感。后副车架与
使铁颗粒沿流体方向重新排列.悬浮 液变得黏稠起来,结构中粒子之间结
合的强度与磁场强度成正比.改变电 流就改变阻尼性能.变化范围很宽.
车身利用四个衬套柔性链接。衬套内部采用非对称式设计.前后向较软.起到隔震、减 小;中击作用:左右侧向则非常硬.拥有很好舒适性同时.不会损失操控性和转向性能。 空气弹簧与螺旋弹簧相比,最大好处在于不论满载还是空载,都能使车辆保证恒定 车身姿态,使车辆在任何受载情况下,都拥有良好的后排舒适性体验。此外,空气弹簧本 身有很好的高频隔振和隔音性能.提高了静音性。
MRC减震器的反馈和调整频率可以达
到1 000次/秒。 力变化幅度变小,减小车轮上
万方数据
凯迪拉克XTS底盘技术简介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汽车与驾驶维修(汽车版) Auto Driving & Service 2013(6)
H—al‘m多连杆悬挂与性能跑车所采用的双叉臂结构相类似.因为下摆臂形状像小写 的h字母.所以得名H—af‘m。下摆臂上方有三根连杆,一根控制后轮束角.-+R控制后轮 倾角.一根摆杆在车辆制动或驱动时抵抗车轮扭矩变化.

中职学校汽车专业英语5、底盘篇.pptx

中职学校汽车专业英语5、底盘篇.pptx

•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9.2220.9.2211:19:1511:19:15September 22, 2020
• 14、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
豪华客车---RR方式
Rear-mounted engine and rear-wheel drive (即发机机后置、后轮驱动)
越野车—nWD方式 full-wheel driving (即全轮驱劝,n表示车轮数量)
赛车--MR方式(即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 Mid-set engine and rear-wheel drive
2、行驶系统traveling system
车架vehicle frame
车桥vehicle axle
车轮wheel
悬架 suspension
独立悬架independent suspension、
非独立悬架dependent suspension、
独立悬架independent suspension
非独立悬架dependent suspension
减震器shock absorber
3、转向系统turning system或者 Steering system

车架有限元分析

车架有限元分析

车架有限元分析摘要车架是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整个汽车的基体,承受着车辆所传递的包括来自路面与发动机的振动激励等车辆总成部件的多种复杂载荷。

因此,车架的优劣直接会影响到整个汽车性能的好坏,对其进行必要的研究和数据分析也就显得分外重要了。

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数据时代的到来,为车架的分析也带来了新的技术变化。

本文主要以有限元分析为主体,运用ANSYS软件对某车型的车架进行数据分析,施加适当的约束和载荷,校核该车架的强度和刚度,查看该车架的强、刚度能否满足要求。

在建模与数据分析阶段,分别运用两种不同的软件进行。

首先运用PRO/E[1]软件进行三维几何实体建模,然后运用ANSY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主要内容有:(1)选用某车型的小型汽车的车架,寻找和测量其主要的车型参数。

(2)运用PRO/E软件绘制该车架的三维模型。

(3)将PRO/E软件中的三维模型数据导入到需要进行数据分析的ANSYS软件中。

(4)运用ANSYS软件的有限元分析对该车架进行几何清理、网格划分、静态分析。

(5)分析得出结论,查看是否满足要求。

准备工作:因为要运用PRO/E软件建模和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数据分析,所以PRO/E的建模方法、有限元理论及分析方法、ANSYS使用方法、PRO/E与ANSYS软件的无缝连接等都需要进行必要的技术掌握。

关键词:车架;PRO/E;有限元分析;ANSYS;静态分析Fram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AbstractFram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 of vehicle, is the base of the car, under the vehicle passing by including vibration excitation from road and engine components such as vehicle assembly of a variety of complex load. As a result, the merits of the frame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entire car performance is good or bad, the necessary research and data analysis also appear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But wit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arrival of the age of the data, the analysis for the frame also brings new technology changes.In this pape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or the main, using ANSYS software for a certain kechuang frame for data analysis in project, applying the appropriate constraints and load, check the strength and stiffness of the frame, see the strong, the stiffness of the frame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In modeling and data analysis phase, respectively using two different types of software. First using PRO/E software for 3 d geometry entity model, and then using ANSYS software for data analysis. The main contents are:(1) choose a kechuang small car frame of the project, to find and measuring of the models of its main parameters.(2) using PRO/E software rendering 3 d model of the frame.(3) the PRO/E software in the 3 d model data is imported into the need for data analysis in the ANSYS software.(4) using ANSYS software of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he frame geometry cleanup, meshing, static analysis.(5) the analysis conclusion, see whether meet the requirements.Preparation: because of using PRO/E software modeling and ANSYS software fo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data, so the modeling method, the finite element theory and analysis method of PRO/E, ANSYS using method, using PRO/E seamless connection with ANSYS software and so on all need to master the necessary technology.Key words: frame; PRO/E;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NSYS; Static analysis目录第一章引言...............................................................................................................................................- 1 -1.1车架介绍......................................................................................................................................- 1 -1.2有限元分析法在车架中的研究应用以及研究现状 ..................................................................- 3 -1.3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3 -1.4主要研究内容..............................................................................................................................- 4 - 第二章有限元分析软件介绍...................................................................................................................- 4 -2.1PRO/E简介....................................................................................................................................- 4 -2.1.1PRO/E主要特性................................................................................................................- 4 -2.2ANSYS简介....................................................................................................................................- 5 -2.2.1ANSYS技术种类................................................................................................................- 6 -2.2.2软件优势..........................................................................................................................- 6 -2.2.3ANSYS功能........................................................................................................................- 7 - 第三章车架有限元建模...........................................................................................................................- 8 -3.1 车架简化形式的建模................................................................................................................- 8 -3.2建立有限元车架模型..................................................................................................................- 9 - 第四章有限元分析.................................................................................................................................- 10 -4.1静力分析....................................................................................................................................- 10 -4.1.1静力分析基础................................................................................................................ - 11 -4.1.2建立车架静力学分析模型............................................................................................- 12 -4.1.3对导入到ANSYS后的车架模型进行网格划分 ............................................................- 12 -4.2载荷的处理................................................................................................................................- 15 -4.3悬架与部件连接的模拟............................................................................................................- 16 -4.3.1悬架的处理....................................................................................................................- 16 -4.3.2部件连接及相互作用的模拟 ........................................................................................- 17 -4.4静力分析工况及约束处理........................................................................................................- 17 -4.4.1满载弯曲工况加载........................................................................................................- 17 -4.4.2满载制动工况分析........................................................................................................- 23 -4.4.3满载转弯工况分析........................................................................................................- 25 - 第五章结束语.........................................................................................................................................- 27 - 附录.........................................................................................................................................................- 29 - 参考文献...................................................................................................................................................- 46 - 致谢.........................................................................................................................................................- 47 -引言- 1 -第一章 引言1.1车架介绍车架也称大梁,是汽车的基体,一般由两根纵梁和几根横梁组成,经由悬挂装置﹑前桥﹑后桥支承在车轮上。

双横臂式前独立悬架的优化设计本科

双横臂式前独立悬架的优化设计本科

摘要悬架是汽车上的重要总成之一,悬架的作用是弹性地连接车桥和车架,减缓行驶中车辆受到由路面不平引起的冲击力,保证乘坐舒适和货物完好,迅速衰减由于弹性系统引起的振动,使车轮按一定轨迹相对车身运动。

悬架决定着汽车的稳定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所以研究悬架成为研究汽车中的重要一个环节,ADAMS软件为研究汽车悬架运动学分析提供了帮助。

本次毕业设计首先利用ADAMS软件的View功能给定设计点,创建悬架模型,通过测试悬架模型得到一些曲线和数据,对比这些曲线和数据之后得出轮胎接地点的侧向滑移量变化是影响悬架的重要因素。

所以将目标函数定为车轮接地点的侧向滑移量。

然后通过ADAMS软件的后处理功能优化前悬架模型,最后得出使轮胎接地点的侧向滑移量变化最小的一组数据。

从而达到优化的效果。

关键词:双横臂独立悬架;运动学分析;ADAMSAbstractSuspens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s in a car. Suspense serves as a role that connects the axles and frames in a much bouncing way which can kill the unavoidable shock when the car is on a unsmooth road, thus making sure that the goods in the car cannot be damaged as well as guaranteeing a better driving pleasure. It can quickly kill the shock from the bouncing system to let the wheel move a the course of the car. Suspense determines the stability, riding comfort, and safety. Therefore, analyzing the suspense becomes one of the greatest parts of the whole analysis. ADAMS software did a great help to the analysis of suspense kinematics.The design of ADAMS software first given design points, View function to create suspension model, through the test suspension model get some curves and data, contrast these curves and data that pick up the tyres after the change of lateral sliding site is th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 suspension. So will the objective function as the wheels of lateral slippage pick site. Then through the ADAMS software post-processing function optimization model of the suspension, finally come to pick up the tire place lateral sliding the smallest quantity of set of data. This group of data is finally wanted results.Key words: double wishbone suspension; kinematics analysis; ADAMS目录1 绪论 (1)1.1课题引言 (1)1.2 汽车悬架简介 (1)1.3 汽车悬架分类....................................................................................................................................1.4 ADAMS简介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 (2)2前悬架模型的建立 (3)2.1 创建新模型 (3)2.2 添加约束 (4)2.3本章小结 (6)3前悬架模型运动学分析 (7)3.1 添加驱动 (7)3.2测量主销内倾角 (7)3.3测量主销后倾角 (10)3.4测量前轮外倾角 (12)3.5测量前轮前束倾角 (14)3.6测量车轮接地点侧向滑移量 (17)3.7本章小结 (19)4细化前悬架模型 (21)4.1 创建设计变量 (21)4.2将设计点参数化 (21)4.3将物体参数化 (25)4.4本章小结 (25)5定制界面 (32)5.1 创建修改参数对话窗 (32)5.2 修改菜单栏 (36)5.3 本章小结 (37)6 优化前悬架模型 (26)6.1 定义目标函数 (26)6.2 优化模型 (26)6.3 察看优化结果 (27)6.4 本章小结 (31)本文总结 (40)致谢 (41)参考文献 (42)附录A 汉语原文 (43)附录B 英文翻译 (52)1 绪论1.1 课题引言在马车出现的时候,为了乘坐更舒适,人类就开始对马车的悬架进行孜孜不倦的探索,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开始普及,人们对汽车平顺性、稳定性、操控性及其舒适性也有了更高要求。

6694499_勇往直前__凯迪拉克XTS技术解读

6694499_勇往直前__凯迪拉克XTS技术解读
主销倾角减小后,转弯时外轮将产生更多负倾角, 能给轮胎提供更大的侧向力。转弯过程中,在正常轮胎 抓地力基础上增加额外向心力,使得转向更加直接,响 应更快。更小的内倾角也能减少轮胎偏磨。减振器的上 顶点不再成为旋转中心,而是以转向球头取代,这样会 大大减少转向系统摩擦力,提升转向性能。
HiPer-Strut结构拥有更短的主销偏移距后,力臂变 小,车轮所受纵向冲击力的力矩同比例减小。这个时候 即便车轮受到一定的旋转不平衡量,仍然可以拥有极 佳的驾驶及乘坐舒适性能。由于HiPer-Strut主销倾角更 小,从而减少了前减振器承受的侧向力,减少摩擦力, 提升路面隔振能力,过滤更多的路面冲击。
前悬挂采用HiPer-Strut结构,拥有出色舒适性和操控性 能的同时,紧凑的结构带来更好的车内实际空间。
所谓HiPer-Strut是High Performance Strut(高性能 减振器)的缩写。传统麦弗逊悬挂的主销为前减振器上 顶点(Top Mount)和转向节与下摆臂连接点。HiPerStrut结构的主销则不再穿过前减振器,而是通过两个额 外增加的转向球头。和麦弗逊式相比,这一改变使主销 倾角减小近40%。同时主销偏移距极大地减小,使得车 辆不足转向趋势更小,同时轮胎对转向不平衡量的敏感 度也大大下降。
Auto Sports 163
Auto Sports 159
Special Projects·特稿
延续凯迪拉克品牌百余年来对极致动力科 技的不懈追求,凯迪拉克XTS搭载了两款 “Ward’s Auto全球十佳发动机”——2.0T SIDI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和3.6升V6全铝智能 直喷发动机。
在过往的110年历史 中,凯迪拉克品牌始终追求 为消费者带来具有优异驾控体验 及安全性能的豪华产品。为此,凯 迪拉克旗下所有轿车除常规底盘性能 及耐久测试外,还需经过额外的Track Capability(赛道能力)测试,以考核 发动机、变速器、制动系统、悬架 等在赛道长时间驾驶情况下的

悬架系统设计说明书

悬架系统设计说明书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题目:汽车悬架系统设计公司:鸿马华祥悬架设计有限公司班级: 1宿舍:学生:负责人:指导老师:目录第1部分绪论 (3)1.1 悬架系统的功能 (3)1.2悬架的工作原理 (3)1.3 悬架系统的分类 (5)1.4 设计任务 (11)第2部分悬架主要参数的确定 (11)2.1 悬架的静挠度fc的确定 (11)2.2 悬架的动挠度fd的选择 (13)2.3 悬架的弹性特性 (13)2.4 后悬架主副弹簧刚度的分配 (14)2.5 悬架侧倾角刚度及在前、后轴的分配 (15)2.6悬架的空间几何参数 (16)第3部分弹性元件的设计 (17)3.1 弹性元件简介 (17)3.2 螺旋弹簧的设计 (18)3.2.1 螺旋弹簧的刚度 (18)3.2.2 计算弹簧钢丝直径d (19)3.2.3 弹簧校核 (19)3.3 小结 (20)第4部分悬架导向机构的设计 (20)4.1 导向机构受力分析 (23)4.2 横臂轴线布置方式的选择 (24)4.3 横摆臂主要参数 (25)第5部分减振器的设计 (26)5.1减震器简介 (26)5.2 双筒式液力减振器 (27)5.3 单筒充气式液力减振器 (30)5.4 减震器参数的设计 (32)第6部分横向稳定杆的设计 (36)6.1 横向稳定杆的作用 (36)6 .2 横向稳定杆参数的选择 (36)第7部分悬架的CATIA 3D建模图 (37)7.1前悬架系统——麦弗逊式独立悬架 (37)7.2 后悬架系统——双横臂式独立悬架 (38)第8部分参考文献 (39)第9部分会议记录 (40)9.1 会议记录1 (40)9.2 会议记录2 (41)9.3 会议记录3 (41)第10部分任务报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凯迪拉克品牌调研报告

凯迪拉克品牌调研报告

《凯迪拉克品牌调研报告》院系:汽车工程学院专业:市场营销(汽车营销)组长:杨和061309121成员:陈雅琦061309128乔乔061309119李露061309107张振061309133张琦061309130成员分工调研工作简述6月17-18日,小组成员讨论设计调研问卷,20日经老师审核,对个别选项作修改。

6月22-27日小组成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方式有两种,一部分在网上进行,一部分实地调研。

调查结束后进行数据入库工作,汇总问卷,统一输入,建立数据库。

随后对数据进行分析,绘制图表。

6月28日-7月4日,查找文献资料,撰写报告。

目录摘要 (1)0 引言 (3)1凯迪拉克汽车 (4)1.1凯迪拉克汽车的发展历程 (4)1.2 凯迪拉克车型 (6)2凯迪拉克汽车车型 (6)2.1 凯迪拉克SLS赛威 (6)2.1.1 豪华内饰 (7)2.1.2 澎湃动力 (7)2.1.3 底盘平台 (8)2.2凯迪拉克C T S (8)2.2.1 超大全景观天窗 (9)2.2.2 发动机智能遥控系统 (9)2.2.3 三级悬挂系统 (9)2.2.4 超大铝合金镀铬轮圈 (10)2.3 凯迪拉克SRX (10)2.3.1 立式大灯 (10)2.3.2后保险杠设计以人为本 (11)2.3.3侧身别致设计 (11)2.4 凯迪拉克凯雷德 (12)2.4.1 外观设计 (12)2.4.2 动力系统 (12)2.4.3 内部配置 (13)2.4.4 操控性能 (13)3 凯迪拉克概念汽车 (13)3.1 凯迪拉克2010 Urban Luxury 概念车 (13)3.2 凯迪拉克2010 XTS 白金版概念车 (16)3.3 凯迪拉克2010 Aera 概念车 (17)3.4 凯迪拉克2009 Converj 概念车 (18)4 凯迪拉克调研结果 (21)4.1 凯迪拉克品牌满意度分析 (25)4.2 凯迪拉克与竞争对手的对比 (25)5 社会影响力 (29)6 结论 (31)7 参考文献 (33)8附录 (34)摘要在这次调研工作中,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库查找资料这两种形式针对凯迪拉克汽车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兼容性更强凯迪拉克XTS底盘解析+试驾2013年03月21日 10:02 来源:汽车之家类型:原创编辑:李博旭评论:216条文章导航条返回分页浏览>>•第1页:HiPer Strut前悬架•第2页:多连杆式后悬架及其余细节•第3页:赛道体验1HiPer Strut前悬架[汽车之家技术] 此前,我们已经做了一篇有关凯迪拉克XTS的技术解析文章,在那篇文章的有关底盘技术的介绍中,我们大多采用了网上淘来的效果图进行展示。

今天,我们得到了一次实拍的机会,不过,这次与以往的底盘解析文章有所不同,在完成套图的拍摄后,我还将开着它在赛道上跑两圈。

●HiPer Strut前悬架起初对于HiPer Strut结构的前悬架结构的认知都是源于那几张效果图,XTS的前悬架结构也正是通过这些效果图被透露出来的。

它可以被视为麦弗逊式悬架的进化版,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它既在麦弗逊式悬架的基础上加强了横向稳定的设计,又不像多连杆或双叉臂式的前悬架结构那般“繁冗”,单从这一点来看,HiPer Strut结构的前悬架就已经很精明了。

在早些时候的技术•设计频道的内部会议中,组内成员还对此类结构的优劣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借着这次厂商传授技术知识的机会,那些五花八门的结论也将得到验证。

当然,为了让厂方人员重视起这次谈话,我肯定会找一些靠谱的说法作为我的谈资。

HiPer Strut结构的玄机出现在悬架的下部,除了减震器支座与轴承座上部之间多了一个球节外,下控制臂与减震器支座的连接方式及功能也出现了变化。

传统的麦弗逊式悬架往往是在下控制臂与转向节之间直接安装一个球头来为转向节提供可运动的结构,而HiPer Strut结构在这一环节则与其出现明显差异,下控制臂被一根“穿钉”固定在减震器支座上,因此,在转向时,转向节与下控制臂之间不存在直接关系,而是在HiPer Strut结构中为转向节单独设计了一个旋转式接头,从接头的形式来看,它更多的是负责转向节的旋转运动而基本不需要像麦弗逊式悬架中那样去承担整个悬架的重量(悬架重量由固定下控制臂的“穿钉”承担)。

职能的明确划分对转向性能也会有所改善。

『来看看它是怎么运动的。

注:此图为GIF格式,可能加载过慢,请耐心等候。

』除此之外,这样的设计还引发了主销内倾角的变化。

在一般情况下,车辆在转向过程中会利用适当的主销内倾角所引发的轮胎接触面的变化来为驾驶员提供一定的方向盘回正力(这句话理解起来其实很简单,在原地打轮时车身会出现小幅度的起伏,这正是因为在转向时,轮胎接触面的变化致使车身被轮胎一侧顶起所致,在重力的作用下,便提供了一定的回正力)。

凯迪拉克XTS的HiPer Strut结构反其道而行之,它的主销内倾角更小,之所以采用这样的设计更多的是考虑到车辆给驾驶员带来的操控感受。

而从理论上来看,这样的设计会在车辆转向时削弱方向盘的回正力。

了解四轮定位参数请点击《初解底盘调校车辆四轮定位原理浅析》看到这,有些人或许已经为XTS捏把汗了,毕竟再好的操控感受如果是以提高驾驶员的劳动强度作为代价,那恐怕很难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至少,在选车时会有所权衡。

不过,别忘了,主销后倾角也决定着方向盘的回正状态,另外,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从中也可起到辅助作用,再加之转向节与下控制臂的固定方式对转向性能的改善。

这是在后面的试驾过程中着重体验的部分。

此外,在扭矩转向现象的改善方面,角度更小的主销内倾角设计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扭矩转向是由于在加速时两侧车轮间产生了转矩差导致,而在横置发动机的车辆上,两侧不等长的半轴是引发这一现象的关键,但显然,对于XTS而言,这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的。

不过,若能有效缩短干扰力力臂的长度,扭矩转向也可得到一定比例的减缓,所谓干扰力力臂则是车轮中心到主销的垂直距离,而角度变小后的主销内倾角则刚好缩短了这一距离。

这样来看,HiPer Strut结构比麦弗逊式结构在扭矩转向上有更好的抑制作用。

●前悬架其它细节凯迪拉克XTS的HiPer Strut前悬架结构在性能上介于麦弗逊和多连杆或双叉臂结构之间,值得一提的是,HiPer Strut的悬架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结构不需要占用很大空间,因此,从原则上来说,即便是在一辆装有麦弗逊结构悬架的车辆上也可以在不改变原车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升级。

2多连杆式后悬架及其余细节●后悬架为多连杆式凯迪拉克XTS的后悬架为多连杆结构,其中,h型下控制臂在为车轮提供侧向支撑力的同时,在纵向刚性也能有所兼顾,而上面的两根横向控制臂在为车轮提供稳定性之余,车轮的束角和倾角方面也要靠这两根控制臂来调整。

值得一提的是,在28T领先型和36S铂金版车型上配备的空气弹簧与MRC磁流变减震器也是一大亮点。

●后悬架其它细节◆什么是MRC磁流变减震器?减振器活塞杆中带有电磁线圈,减振器内的磁流液是可磁化的软铁颗粒悬浮在碳氢化合物溶液中的悬浮液体,当给电磁线圈通电后,形成的磁场使铁颗粒沿流体方向形成纤维结构排列,结构中粒子之间结合的强度与磁场强度成正比,所以只要改变电流就能改变阻尼性能。

系统以每秒钟1000次的频率来收集信息并迅速做出反应,从而保证车辆在复杂路面行驶时,将一些不必要的晃动进行过滤,使车身重心的转移以及前后俯仰的程度得到有效控制,尽可能的增加轮胎与地面的接触。

这一控制逻辑在激烈驾驶过程中以及做出紧急避让动作后同样受用。

●其余底盘细节3赛道体验●赛道体验与以往的赛道试驾不同,这次我并没有着重去体验车辆的动力性能,而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机会感悟底盘结构的设计特点,比如,HiPer Strut结构的前悬架对于转向的影响,它能不能避免扭矩转向的出现,还有,MRC磁流变减震器对车身的控制情况。

差点忘了,XTS的前制动还装配了Brembo四活塞定钳式制动卡钳,这可是正经的运动装备。

试驾车型为装配了空气弹簧和MRC主动可变减震器的28T领先型。

◆扭矩转向的现象避免了吗?269马力、355牛•米的数据是XTS所搭载的这台2.0T发动机所呈现的,这台型号为LTG的2.0T发动机荣获了2013年沃德十佳发动机的称号,在中国市场它被作为凯迪拉克的专属发动机。

在动力表现上,它与6AT变速箱的组合可以满足大部分的使用需求,但在急加速状态下,扭矩转向的现象始终是不可回避的话题,HiPer Strut结构以及长半轴侧中部的万向节能否对此起到抑制作用呢?第一次体验是失败的,因为在车辆稳定系统开启的情况,无论我怎样去踩油门踏板,转速表的指针像是被灌了铅一样徘徊在2000rpm左右迟迟不肯先上攀升,在这样的状态下,车辆的起步自然是稳稳当当。

车辆稳定系统的开关被布置在中央控制面板上的触摸按键之中,手指轻触后,全液晶仪表盘显示了车辆稳定系统已被关闭,接下来重复之前的动作,不同的是,发动机已经可以更高的转速来对抗车辆的制动系统,随后的状态才是意料之中,车辆在轮胎的打滑中前移,与此同时,车头的指向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这时需要给方向盘一个相反的力才能有效控制车身的行驶轨迹,在轮胎恢复抓地力后,扭矩转向现象随即消失。

结论很明显,悬架的结构以及长半轴中部的万向节并没有彻底避免扭矩转向现象的发生,但我相信,如果换做是普通的麦弗逊式前悬架,扭矩转向的现象会更明显。

为了不让这个“失态”的举动吓到驾驶员,利用车辆稳定系统加以限制倒算是个很合理的做法。

◆方向盘的反馈力如何?赛道中的U型弯是感受方向盘回正状态的最佳路段,为了能与城市道路驾驶状态更贴合,入弯的速度被控制在40km/h上下,方向盘的转向力度虽不重但还是很紧绷的。

在通过弯心后,我刻意减轻了握力,方向盘很自然的完成了应有的回正过程,回正的节奏基本与车俩的加速保持同步。

从各方面的反馈来看,这并非是依靠电动转向助力系统模拟出来的效果。

由此看来,XTS的HiPer Strut悬架结构在采用了更小的主销内倾角以提高车辆的操控性的同时,并没有出现影响到驾驶舒适性的副作用。

随后我以不同的车速反复通过这个U型弯(车辆稳定系统关闭),在正常情况下,车速过快的前驱车会出现转向不足的现象进而向赛道外侧滑动,而同为前驱车的XTS则不同,它的后轮极限似乎要比前轮来的早,因此,在极限状态下,后轮会稍稍活跃一些,如果车速控制得当,车头便可顺势指向弯心,若车速过快导致后轮的摆动幅度过大,那么,车辆稳定系统则会主动进行干预,确保车身姿态处于驾驶员可控范围内。

这样的现象或许与XTS的车身长度有关,5131mm的车身长度比加长后的宝马5系还要长,拖着这样的后半身,势必会增加后轮的负担,在极限状态下,就难免出现转向过度的现象了。

◆MRC主动可变减震器效果明显吗?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体验MRC主动可变减震器的效果,厂商工作人员特意在一段直道上码放了一连串的减速带,在看到这阵势时,考虑到乘客的感受,我下意识的踩了下制动踏板,不过,从手台中传出的指示则是可全速通过,拿到了这样的“免责条款”自然不必瞻前顾后。

在一阵高频振动后,车辆顺利通过减速带,只能说车辆没有在这样的连续颠簸下出现多余的晃动,但在应对来自减速带的冲击时,震动并没被悬架过滤的很干净。

相比之下,在连续的弯道中更容易感受到MRC主动可变减震器的存在。

以较快地速度驶入S型弯,在进入第一个弯道时,伴随着重心的转移,车身出现一定程度的侧倾现象,弹簧在这个过程中对侧倾的车身起到支撑作用,为了能让车身出现更大幅度的侧倾以增加悬架的压力,我特意采用更大的角度切入下一弯道,车身重心向另一侧的转移过程几乎与方向盘的转动保持同步,再次反打方向后,顺利通过S型弯道。

在重心的转移过程中,释放的弹簧没有增加车身的不稳定性,最大程度的保证了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车辆在弯道中的响应。

编辑总结:凯迪拉克XTS所拥有的HiPer Strut结构的前悬架在麦弗逊式结构以及多连杆结构的悬架之间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更紧凑的结构使得它不需要像多连杆结构的悬架一样占用很大的空间,而在车轮的控制上又能比麦弗逊式悬架更为细腻。

经多重优化的悬架结构为车辆的操控性能带来了明显的改善,只不过在抑制扭矩转向方面还没有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好在,车辆稳定系统可以填补这样的“遗憾”。

两款高配车型所配备的MRC磁流变减震器和空气弹簧的悬架组合让车辆拥有了不同的底盘特性,不仅动静皆宜,在某程度上,它对于乘坐舒适性方面也能有所改善。

可以看得出来,凯迪拉克在XTS的底盘部分下了不少的功夫,转向够精准,底盘的响应也很快,同时还具备一定的舒适性,但以我个人的感觉来说,它与同级标杆相比,在驾驭感受环节的塑造上还是欠了一些火候,或许是因车型定位问题而过于追求舒适度的缘故,来自路面的信息并没有过多的直接传递给驾驶员,这也多少损失了一些驾驶乐趣。

从根本上来说,XTS的底盘设计还是保留了一定的美国车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