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人版一年级科学上册《走进科学》
义务教育冀人版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走进科学》16页文档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育冀人版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 《走进科学》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课《走进科学》PPT课件

牛顿
袁隆平
袁隆平的故事 袁隆平,世界科学院院士,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 1964年开始杂交水稻研究,1971年调入湖南省农业科 学院,1978年晋升为研究员,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杂交水稻工 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袁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研究获中国迄今唯一特等 发明奖;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袁隆平“功勋科学家” 称号;中国发现的国际编号为8117的小行星被命名为 “袁隆平星”;他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 奖”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等8项 国际奖励。2001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 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授予湖南杂交水稻研究 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2000年度国家最 高科学技术奖。2007年4月29日,世界“杂交水稻之 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正式 就任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并出席了有世界数百名顶 级科学家参加的美国科学院院士年会。
冀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
走进科学
花儿为什么有各种颜色?
雨是怎样形成的?
气球为什么会飘在知道什么?
科学课上做什么?
一起做一做:
叶子都有哪些形状?
为什么 有些动 物就见 不到了?
钱学森
钱学森的故事 钱学森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世 界著名火箭专家。浙江杭州人,生于上海,汉族, 195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学位,被誉为“中 国导弹之父”。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 1934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利福尼亚理工大学学 习。1935年赴美国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1938 年获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留在美国任讲 师、副教授、教授以及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 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并从事火箭研究。1950年开始 争取回归祖国,当时一位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金 布尔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 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因此 钱学森受到美国政府迫害,失去自由,历经5年于 1955年才回到祖国。
冀人2017课标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爱科学1走进科学》课教学设计10

《认识水》教课方案教课内容:一年级下册科学课本第2、3页。
教课目的:1.能说出水的基本特色。
2.能用多种感官察看水的特色,并与同学议论与沟通。
3.能对察看水的特色表现出浓重的兴趣。
认识到生活中到处离不开水,要节俭用水。
教课要点: 感知水的特色,知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固定形状的。
教课难点: 能用多种感官察看水的特色,并与同学沟通。
学情剖析:水对学生来说是特别熟习的,他们已经有了一些简单认识。
可是对水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教课策略:分解活动打破重难点,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或工具对水的进行研究。
教课准备:课件、清水、牛奶、红糖水、白醋、白酒、透明塑料袋、水槽、几种盛水容器、透明瓶子诺干等。
教课过程:一、猜谜导入1.不洗不脏,越洗越脏。
花草树木要用它,嘴巴干了要喝它,洗洗涮涮都用它。
(打一自然物)你在哪里见过水?师:知道吗?水呀,还有很多奥密呢!这节课,我们一同来认识水的奥密。
二、指引研究1、回想一下,我们能够用什么来察看事物?(眼睛、鼻子、舌头、手、耳朵)2、研究活动(1)水的特色研究——活动一清水牛奶红糖水我们先来研究水的第一个奥密。
老师讲桌上的三个杯子里分别装有水、牛奶、红糖水,大家谈谈如何很快分辨出哪杯是水?它们有什么不同样?生:水清清的,是没有颜色的;牛奶是白色的;红糖水是红色的。
实验结论:水是没有颜色的。
(记录察看结果)(2)水的特色研究——活动二清水白酒白醋师:此刻桌上放着三个杯子,杯子中分别装着清水、白酒、白醋。
我们只用眼睛看可否看出哪瓶是水?它们都没有颜色,如何鉴别呢?怎么闻?实验结论:水是没有气味的。
(记录察看结果)(3)水的特色研究——活动三此刻我们做一个玩水游戏,大家用手去抓水,看水能被抓起来吗?如何才能将水盛起来?看看盛起来的水是什么形状的?实验结论:水是没有固定形状的,会流动。
(记录察看结果)三、回首总结水的特色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固定的形状。
(板书)(大家看看科学课本第2页、3页,也是这样做实验的。
冀人2017课标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我们爱科学 1 走进科学》优质课教学设计_4

《走近科学》单元教学设计一、概述本主题活动是学生在学习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下册第十版块《走进科学》后确定的。
本单元包括《飞向太空》《聪明的小高斯》《自然界的时钟》三篇课文。
这几篇分情境识字、故事、科普读物。
几篇课文虽然文体形式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主题――让学生感受宇宙的神奇,激起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唤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学生在学习该单元时,表现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决心用智慧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建设生活。
教师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延伸,形成了本主题活动。
活动主要分三个环节:“认识科学家”、“我的志向”、“我的科学发现”。
通过对科学家的调查,让学生知道科学家是改变人类命运,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
在对科学家的生平、主要的成就、研究的过程、科学试验、获得的成绩等资料的搜集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学生间合作的能力。
激发学生对科学家的崇敬之情,感受科学家对科学研究的热爱,学习他们高贵的品质,不怕失败坚韧不拔的奉献精神,从小树立刻苦学习、认真钻研、不怕吃苦的品质。
让学生在“我的科学发现”环节中,体会自主动手动脑发现科学现象,思考科学原理的快乐。
本活动大约用时两周。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古今中外一些科学家及科学发明; 2.利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发现一些科学现象,主动思考探究科学原理。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查找、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让他们掌握多渠道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交际能力、合作精神,提高学习的兴趣和认真探究问题的科学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们更多的走进科学,从而激发起学生对科学家的崇拜,对科学的热爱,树立远大的理想。
三、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认知发展具有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特点,缺乏抽象性,思维活动依赖具体的事物和经验的支持。
学习动机主要取决于对学习内容感兴趣的程度。
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认知及用科学观察生活的眼光,并初步培养了学科学、爱科学、立志探索科学奥秘的意志品质,因此,在活动主题的确定、活动的展开方面,教师只是做好指导,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实践探究。
走进科学-冀人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走进科学-冀人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前言科学是一门系统而又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知识广博,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泛。
而在学生的学习中,科学也是非常重要甚至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
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科学教育更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
科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与实验探究能力。
那么本篇文档将介绍一下《走进科学-冀人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掌握图片与图画的区别,认识学校周围的物体,并能用简单语言简述学校周围物体的特征及使用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事物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热爱,认识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与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认识学校周围的物体,并能用简单语言简述学校周围物体的特征及使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事物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1.图片与图画的区别;2.学校周围的物体及其特征与使用方法;3.学习并掌握描述事物的方法;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五、教学方法运用游戏化、趣味化的手段,将学科知识与现实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欢乐、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在课堂开始之前,通过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望,进行自然而然的科学启发,例如:抽象分享、神秘探究和“惊”奇科学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学习通过实物展示或图画呈现,让学生初步认识学校周围的物体,并通过对物体的观察,让学生能够描述物体的特征与使用方法。
学生可以自由讨论,教师提供指导,提升学生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
3. 拓展在课程结束前,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观察力,发现自己周围的一些有趣的事物,过程中运用科学方法的思维,发现和解决问题。
七、教学评价教学的评估重点是考察学生的学习兴趣,判断学生对学科知识掌握情况和是否存在困惑,并适时调整教学方式和策略。
八、教学总结本篇教案中重点介绍《走进科学-冀人2017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的教学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
冀教版一年级科学:1走进科学 教案

一年级科学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
走进科学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2、使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3、初步了解怎样学科学
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活动二》、做一做科学探究
出示图片:吹A4纸
让我们猜一下,向两张纸中间吹气会发生什么现象?
预设:◎纸张会向两边分开
◎纸张会向中间靠拢
下面我请两位同学上台来做一做。有人愿意来试一下么?
通过两位同学的实验,我们可以知道两张纸会向中间靠拢。这是气流的作用。
那么这个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发现做到什么呢?
折一个纸飞机,同学们这个是什么?
3、归纳总结:拼贴画常用成型方法:剪、刻、撕、折、重叠、拼接、粘贴等。(可适度涂抹绘制部分区域)步骤二:构思创意,设计草稿。
4、分小组讨论构思,每个小组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出两个以上的拼贴画创意稿。选择好所要使用到的拼贴画材料,并确定使用的成型方法。
5、作业展评把每个小组完成后的拼贴画作品,放在一起,同学们大家互评交流。
2、大家想一想,我们要怎么学习科学,学习科学都要用到我们的什么?
反思与改进:
课题
《贴画大比拼》
课型
新授
学科
科学
教学
目标
1、了解适合用于拼贴画的材料,以及拼贴画材质特点和成型原理。
2、学习拼贴画设计方法,掌握拼贴画制作基本技巧。
3、构思设计并选择适合的材料制作完成一幅拼贴画。。
一年级冀人版科学《走进科学》教学设计

一年级冀人版科学《走进科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对科学探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乐于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科学很有趣、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2.科学探究目标通过观察、实验、游戏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学会提出问题、观察现象、思考问题和尝试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学会用眼睛、耳朵、手等感官去观察周围的事物,能够发现事物的一些简单特征和变化。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3.科学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科学课是一门研究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学科,初步认识到科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引导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科学工具和材料,如放大镜、尺子、实验盒等,知道它们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实验、比较等,为今后的科学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来。
通过有趣的实验、生动的故事和丰富多彩的图片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提问,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质地等特征,以及事物的变化过程。
例如,观察一片树叶的形状、颜色和纹理,观察小动物的活动习性等,让学生在观察中感受科学的乐趣,提高观察能力。
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通过举例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如天空中的彩虹、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汽车的行驶等,让学生明白科学知识无处不在,科学探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从而拉近学生与科学的距离。
2.教学难点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如何引导他们从对周围事物的随意观察转变为有目的、有方法的科学观察是教学中的难点之一。
冀人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我们爱科学 1 走进科学》_0

第一课走近科学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1.能提出关于科学感兴趣的问题。
2.能对吹纸片的结果进行假设。
3.能用语言描述观察结果。
4.能与同学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
科学态度:1.能对科学课学习的能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能如实的描述观察的现象。
3.能与他人分享交流、进行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材料准备:A4纸一张、剪到一把、直尺一把(学生的自己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幻灯片,谈到科学你会想到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老师的图片上有这些问题谁来说一说为什么?1.花儿问什么有各种颜色?2.图是怎样形成的?气球为什么飘在空中?火车为什么跑得快?这些问题都是我们科学搜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就其开启我们的科学之旅吧!
(二)向两张纸片间吹气
1、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做一个小实验。
向两张纸片间吹气会发生什么现象?请同学们猜想一下。
生:1、纸片向两边分开。
2、纸片向中间靠拢。
3、纸片垂直不动。
2、学生做实验讨论结果。
3、教师小结:通过实验得出纸片会向中间靠拢。
4、让学生谈谈通过做实验你的感觉后发现。
猜想的并不一定正确,必须通过亲自试验才能找到正确答案;科学很神奇。
(三)折纸飞机
1、制作纸飞机:根据这种现象,我们可以来制作纸飞机。
我们一起来制作纸飞机吧!
2、放飞纸飞机;一起到操场看看谁的飞机飞得更远。
教师总结: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科学课,在这里我们可以研究各种动物、植物,可以探究宇宙的奥妙,可以亲自动手实验,科学课一定都会给我们很多惊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近科学教案
科学知识:
能说出科学课学习的内容和方法
科学探究:
1、能提出关于科学兴趣的问题
2、能对吹纸片的结果进行假设
3、能对语言进行描述的结果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提问的意识,训练提问的方法
难点能对语言进行描述的结果
教学准备:课件,纸条,彩纸两张,剪刀一把,直尺一把
教学过程:
一、老师讲述苹果落下的故事。
教师:我们要向牛顿那样,不明白的事物要问为什么,然后探究事物的真相,这就是科学。
我们就一起走近科学。
(板书:走近科学)
二、学习新课
1、通过观察身边事物,会提科学问题。
(课件出示四幅图片:花,雨,气球,火车图片)
教师:小朋友们,看到这几幅图片,你能像牛顿那样提出什么问题(小组可以相互交流交流你的想法)
学生:
教师:孩子们提的问题非常棒,那么这些问题哪位小朋友能
帮着解答呢
学生:
教师:孩子们回答的真棒,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那么他们回答的到底对不对呢,今后我们会逐步的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会思考并提出为什么,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学生回答不一定是正确答案。
老师不用给出正确答案。
2、体验科学探究实验,深入了解科学。
师:孩子们,我们除了会问为什么,还要会通过实验探究一些科学道理。
下边我们就做一个小实验吧~(课件展示吹纸片图,老师强调方法)
实验:学生实验吹纸片,指导学生记录。
指导猜测:请你猜可能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猜测)
实验验证:发放材料每人两张纸条,比较实验结果与自己的猜想是否相同。
巡视指导。
课堂交流,检查实验结果,进行实验操作个别指导,保证成功率。
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对这个实验,你产生了什么问题,提出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为什么2纸片不是分开而是靠拢,(鼓励学生提问)
(评:体验与他人交流的快乐)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实验操作,激发孩子的探究意识,使孩
子明白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3、动手操作:折纸飞机
师:实际上两张纸片为什么向中间靠拢,是与大气,也就是空气的流动有关。
那么谁还与空气有关呢。
(出示飞机图片)那么下边我们就折一只纸飞机吧(老师课件展示折纸飞机的方法步骤,并且边演示边折)
设计意图:通过折纸飞机,让给孩子们明白耳穴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学科学,爱科学。
三、放飞飞机,放飞科学梦想。
师:孩子们这得都很好,你们的动手能力真强,老师希望你们都能像牛顿那样从小就热爱科学,长大后能为我们社会贡献更大力量
走进科学
一、科学课是学什么的,板书
二、实验:吹纸片,设计
三、我是小小设计师,折纸飞机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