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神秘莫测北极光》阅读附答案-精选word文档 (3页)
苏教版语文实用阅读选修《神奇的极光》同步练习 Word版含解析

苏教版语文实用阅读选修《神奇的极光》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选出下列加线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A.俯瞰.大地勘.察地形狼狈不堪.看.风使舵B.极光一瞥.蹩.进卧室弊.端无穷心中憋.闷C.摇曳.不定谒.见长老集腋.成裘主观臆.断D.黑魆魆.嘘.寒问暖长吁.短叹歔.欷不已答案:D解析:【分析】A项分别为kàn、kàn、kān、kān;B项分别为piē、bié、bì、biē;C项分别为yè、yè、yè、yì;D项全读xū。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读错的字音的掌握情况。
要求学生平时对字形相近,字音相近、或者两者兼有的字,以及多音字的每种读音,要明确区分、准确记忆。
2.选出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闪铄轩辕身怀六甲硕大无比B.萦绕幅射皓月当空瞬息万变C.轮廓晨曦一弯秋水语竭词穷D.秉性安详辽阔无垠多姿多彩答案:D解析:【分析】A项“闪铄”为“闪烁”;B项“幅射”为“辐射”;C项“一弯秋水”为“一湾秋水”。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字形辨析能力,其实也是考查对词语的意思的理解。
难度为中等。
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一个烟头引起了大火,这栋被烧毁的大楼让人叹为观止....,唏嘘不已。
B..这个人最爱听评书了,经常听得出神入化....,有时竟忘了吃饭和睡觉。
C.这些小报的撰稿人,捕风捉影,妙笔生花....,炮制桃色新闻,毒化社会风气。
D.风云变幻莫测....,局势急转直下,人们感到无所适从。
答案:D解析:【分析】A项“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大楼被烧毁当然不可以赞美;B项“出神入化”形容文学、艺术达到了非常高超的境界,不用来形容人专注的态度;C项“妙笔生花”用来称赞人有杰出的写作才能,褒义词;D项变幻莫测形容变化很多,令人无法捉摸,正确。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弄错的常用成语的辨析掌握情况。
《神秘莫测北极光》阅读附答案

《神秘莫测北极光》阅读附答案神秘莫测北极光最先记录北极光的是挪威编年史《国王的镜子》,成书大约在1230年。
直到17世纪后期,英国天文学家埃德蒙·哈雷才第一次将极光与地球磁场联络起来。
这一时期,法国科学家雅克·德麦兰是第一个提出极光和太阳有关的人口人们发现,当太阳风达到地球,它们被看不见的盾牌——地球磁场偏转。
地磁层是地球周围一个维护层,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巨大磁化区域,是太阳高能带电粒子的天然屏障,恰是有了这道屏障咱们才能平稳地糊口在地球上。
地磁层的外边沿与行星际交壤的处所叫作磁层顶,在地磁南北极上方的磁层顶形状像漏斗,少许的太阳风带电粒子可以从此处“漏”进磁层,在地球左近沿着磁力线绕圈,同时向地球两极沉降,在沉降进程中和地球高层大气产生碰撞,发出灿烂的光芒,这就是极光。
碰撞通常产生在距离地面80---300公里的高度,绿、蓝白红四色光芒在天空中构成了一个椭圆的环形区域,也就是极光环带。
极光的发光原理跟霓虹灯类似。
霓虹灯管中封存着氖、氩等惰性气体,电子在其中跑来跑去,撞到气体原子时,就会使后者受激起光。
不同的原子在不同条件下遭到激起,会发出不同色彩的光,因而咱们就看到了五彩缤纷的霓虹灯。
极光也是如斯,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闯入地球大气层时,会在不同的高度撞到不同的气体份子,发出不同色彩的光。
通常来讲,在200公里以上的高空,带电粒子撞到氧原子时,氧原子会受激起出红光:在100~200公里高空,氧原子则会受激起出黄绿色光,这是极光最明亮、最常见的色彩。
电离状况的氮则会发出蓝光,中性的氮遭到撞击时发出的则是紫红色光。
北极光一般遵守延续 1 1年的太阳活动周期,太阳活动激烈的年份是察看极光的好时候。
观看极光的最好地点固然是在高纬度地区。
不光地球上有北极光,良多行星都会呈现这样的奇景,譬如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这些行星都有大气和磁场,极光以一样的机制呈现。
木星和土星这两颗行星的磁场比地球更强,哈勃太空望远镜可以清楚地看见这两颗行星的极光。
(完整版)《神奇的极光》习题

《神奇的极光》习题精选习题精选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并释义。
摇曳不定晨曦极光一瞥覆手为雨遁词2.在下列横线上依次填上相应的实词,恰当的一项是()(1)直到20世纪60年代,将地面结果与卫星和火箭到的资料结合起来研究,才逐步形成了极光的物理性描述。
(2)具备这三个条件的太阳系其他行星,如木星和水星,它们的周围,也会产生极光,这也被实际的事实所证明。
(3)其时,环的亮度增强,宛如皓月悬挂当空,向大地泻下一片淡银色的光华,映亮了整个原野。
A.观察观测探测激剧B.观测探测观察急剧C.探测观察观测激剧D.观察探测观测急剧3.在下列横线上依次填上相应的虚词,恰当的一项是()(1)有生花妙笔难述说出极光的神采、气质、秉性脾气于万一。
(2)在中低纬地区,是近赤道区域,很少出现极光,但不是说压根儿观测不到极光。
(3)在强极光出现时,地面上物体的轮廓都能被照见,会照出物体的影子来。
(4)极光不仅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它还直接影响到无线电通信,长电缆通信,长的管道和电力传送线等许多实用工程项目。
A.即使也尤其甚至以及B.虽然但甚至尤其以及C.虽然但尤其甚至甚至D.即使也甚至尤其甚至4.下列说法符合课文意思的一项()A.黄帝的母亲见极光感而受孕的故事,是世界上关于极光的最古老的神话传说之一。
B.极光是天空中一种特殊的光,是人们能看得见的唯一的高空大气现象。
C.在极光区内差不多每天都会发生极光活动。
D.在极盖区内,极光出现的机会反而要比纬度较高的极光区来得少。
5.对下列说明方法的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山海经》中关于极光的记载,虽不能科学地解释极光,但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B.作者用分类别的方法,说明极光的极光弧、极光片、极光带、极光幔、极光芒五种,是为了说明极光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形状。
C.作者引用“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这句话,是为了说明事物变化得快这个道理。
D.用电视成像原理来说明极光成因,增加了形象性,将复杂而深奥的科学道理说得通俗易懂。
北极光阅读答案

北极光阅读答案【篇一:河北省唐山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p class=txt>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神秘莫测北极光最早记录北极光的是挪威编年史《国王的镜子》,成书大约在1230年。
直到17世纪后期,英国天文学家埃德蒙〃哈雷才第一次将极光与地球磁场联系起来。
这一时期,法国科学家雅克〃德麦兰是第一个提出极光和太阳有关的人口人们发现,当太阳风到达地球,它们被看不见的盾牌——地球磁场偏转。
地磁层是地球周围一个保护层,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巨大磁化区域,是太阳高能带电粒子的天然屏障,正是有了这道屏障我们才能安稳地生活在地球上。
地磁层的外边缘与行星际交界的地方叫作磁层顶,在地磁南北极上方的磁层顶形状像漏斗,少量的太阳风带电粒子可以从此处“漏”进磁层,在地球附近沿着磁力线绕圈,同时向地球两极沉降,在沉降过程中和地球高层大气发生碰撞,发出灿烂的光芒,这就是极光。
碰撞通常发生在距离地面80---300千米的高度,绿、蓝\白\红四色光芒在天空中形成了一个椭圆的环形区域,也就是极光环带。
极光的发光原理跟霓虹灯相似。
霓虹灯管中封存着氖、氩等惰性气体,电子在其中跑来跑去,撞到气体原子时,就会使后者受激发光。
不同的原子在不同条件下受到激发,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五颜六色的霓虹灯。
极光也是如此,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闯入地球大气层时,会在不同的高度撞到不同的气体分子,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通常来说,在200千米以上的高空,带电粒子撞到氧原子时,氧原子会受激发出红光:在100~200千米高空,氧原子则会受激发出黄绿色光,这是极光最明亮、最常见的颜色。
高中语文神奇的极光练习与解析 人教版

高中语文神奇的极光练习与解析1. 下列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A.遁辞轮廓摇曳覆手为雨B.郧石绵亘旋涡语竭词穷C.旅行膨胀折皱生花妙笔D.炫目辐射沧桑变化莫测答案:B解析:“郧”应为“陨”,“旋”应为“漩”。
2. 依次填在下列各组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天幕上,群星闪闪烁烁,静静地着黑气魆魆的地面。
②突然,在大熊星座中,出一缕彩虹般的神奇光带,如烟似雾。
③这个神奇的光带,最后化成一个硕大无比的光环,在北斗星的周围。
④皓月悬挂当空,向大地一片淡银色的光华,映亮了整个原野。
A.照射伸展缠绕泻下B.俯瞰飘洒萦绕泻下C.俯瞰伸展萦绕洒下D.照射飘洒缠绕洒下答案:B解析:“俯瞰”把“群星”拟人化了;“飘洒”与后文“如烟似雾”搭配;“萦绕”比“缠绕”要轻柔;“泻下”,可以想一下《荷塘月色》中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加以印证其用字的好处。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极光可真是这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变化莫测,而这一切又往往发生在几秒钟或数分钟之内。
B.令人叹为观止的则是极光的色彩,早已不能用五颜六色去描绘。
C.最为动人的当然是极光运动所造成的瞬息万变的奇妙景象。
D.许许多多的极区探险者和旅行家的笔记中,描写极光时往往显得枯燥无味,只好说些“无法以言语形容”,“再也找不出合适的词句加以描绘”之类的话作为遁辞。
答案:D解析:“枯燥无味”指单调,呆板无趣味,与后面的内容不符,应用“语竭词穷”。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她眼眉下的一湾秋水闪耀着火一般的激情,显然这清幽的夜晚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B.书中谈到北方有个神仙,形貌如一条红色的蛇,在夜空中闪闪发光,它的名字叫触龙。
C.极光的运动变化,是自然界这个魔术大师,以天空为舞台上演的一出。
D.由此可见,形成极光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大气、磁场和太阳三个条件。
答案:B解析: A项“被”字的位置不当,应提到“显然”后面,再加上“她”字,形成“显然她被这清幽……”;C项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加“……的光的活剧”;D项用词重复,可去掉“三个条件”。
《北极光》阅读答案

《北极光》阅读答案①北极光是大自然呈现给我们的最瑰丽最神奇的景观。
②现在我们知道,极光的形成是距地面100-300公里的高层大气粒子和太阳风碰撞的结果。
太阳风是太阳释放出的一股粒子流(电子和质子),它以150万公里以上的时速运行,最终被地球磁场捕获。
进入地球磁场之后,这些粒子的运动速度加快,并向磁极运动。
粒子与大气层中的氮和氧原子碰撞,带电粒子的能量转移到大气分子上,使之发光,形成了绚丽的极光。
极光的颜色取决于被碰撞原子的类型,如果光线是蓝色、紫色或红色的,被碰撞的应该是氮原子,如果粒子与氧原子碰撞,极光则主要呈绿色。
③极光的形状和颜色千变万化,在天空中呈现出帐幕状、弧状、带状、射线状和云状等多种形状,光彩夺目,令观赏者大为着迷。
极光常常在地球磁极附近的一具椭圆形区域内移动,可以延伸到芬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加拿大和美国北部以及西伯利亚等地区。
这一椭圆形区域的大小取决于太阳风的强弱和速度。
在每11年一循环的太阳活动盛期,这一区域面积最大。
④极光也在白天出现,但由于阳光太强,肉眼无法观察到。
只要大气和磁场条件与地球相似,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也能够产生极光现象。
由探测器发回的图像显示土星的极地地区同样出现了红色的极光。
和地球一样,土星上的极光也是太阳风进入土星大气层的产物。
⑤2002年2月份,在芬兰距北极圈250公里的卡克斯劳塔宁上空出现了极为壮观的极光。
那是一个寒冷的夜晚,夜空很晴朗,人们抬起头,看到了一团形状奇特的绿光。
当人们边走边寻找最佳观测点的时候,时间仿佛停顿了下来。
所有的人都在抬头看天,把这当作一次难得的、不容错过的良机。
⑥在这一地区,从9月初到第二年的4月份,一年中约有200个夜晚能够看到极光,但要具备几个基本观赏条件:天空无云,并且没有任何影响视线的光线,因为城市的灯光会使人看不到亮度较弱的极光。
最强烈的极光亮度能跟月亮相媲美。
⑦但极光也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它会使罗盘失效,使通信卫星运行失常。
优选--小学毕业考试阅读题精选.doc

极光——神秘的精灵极光绮丽无比,任何彩笔都很难绘出那在严寒的北极空气中嬉戏无常、变幻莫测的炫目之光极光多种多样,五彩缤纷,形状不一。
有时出现时间极短,仿佛节日的焰火,在空中闪现一下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有的却可以在苍穹之中辉映几个小时;有的异常光亮,掩去了星月的光辉,有的又十分清淡,恍若一束青丝;有的如整匹彩绸抛向天空,绚丽至极,有的如巨幅纱巾随风飘动,朦胧神秘;有的如山茶吐艳,一片火红;有的似瀑布高悬,银光闪烁;有的静然不动,有的不断射出许多光束,宛如孔雀开屏,蝶翼飞舞。
这种奇异的极光是怎样产生的呢许多世纪以来,这一直是人们猜测和探索的天象之谜。
从前,爱斯基摩人以为那是鬼神引导死者灵魂上天堂的火炬,13世纪时,人们则认为那是格陵兰冰原反射的光。
到了17世纪,人们才称它为北极光——北极曙光(在南极见到的同样的光称为南极光)。
到了19世纪,人们对极光有了更深的了解。
1890年,挪威物理学家柏克兰认为,离地球1.5亿千米的太阳几乎连续不断地向地球放射物质点。
但被地球外围的一层磁场阻挡,结果只有1%的质点钻入北磁极附近的大气层。
与大气层中原子相遇后,释放大量能量,与大气层中的氧气结合发出绿色和红色的光,与氮结合则发出紫、蓝和一些深红色的光。
这些缤纷的色彩组成了绮丽壮观的极光景象。
极光不仅美丽,它在地球大气层中投下的能量,可以与全世界各国发电厂所产生电容量的总和相比。
这种能量常常搅和无线电和雷达的信号。
使电力传输线受到严重干扰,从而使某些地区暂时失去电力供应。
怎样利用极光所产生的能量为人类造福,是当今科学界的一项重要使命。
读后习题(1)文中的一处问句是()句。
A疑问B设问C反问(2)简要概括短文写了有关极光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3)第 2 自然段中作者运用了许多表达方式介绍极光,选择你最欣赏的一点,结合语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叩响成功的大门听说英国皇家学院公开张榜为大名鼎鼎的教授戴维选拔科研助手,年轻的书籍装订工人法拉第激动不已,赶快到委员会报了名。
《神奇的北极》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

《神奇的北极》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神奇的北极》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神奇的北极①北极,号称“世界神秘的顶点”。
今年7月1日,我们随我国的“雪龙”号考察船开赴北极地区,领略了北极的神奇风光。
②打开世界地图,那穿过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最北端的一条虚线,就是北极圈。
北极处在北极圈以北的地区,而北冰洋恰好位于北极圈以内,它是世界上面积最小、深度最浅和最寒冷的大洋。
常年冰雪覆盖的北冰洋,像洁白如玉、晶莹剔透的仙境一般,汽车能在冰上行驶,飞机也能在冰上安全着落。
③如果说企鹅是南极的吉祥物,那么北极熊就是北极的象征。
④北极熊是世界上哺乳动物中最大的四足食肉动物,身长可达3米,体重有650公斤,相当于两三匹马那么重。
北极熊爪子很锐利,撕起食物来十分利落。
它特别能吃,一头驯鹿还填不饱它的肚子。
⑤北极熊看起来笨笨的,它可是个游泳健将。
因为它的脚上长着蹼,身上的毛又是防水的。
⑥北极的冬天非常寒冷,找不到不结冰的地方,北极熊没法躲起来睡大觉,所以北极熊从来就不冬眠。
它身上有厚厚的毛,皮肤下的脂肪层也特厚,好像穿上厚棉衣,这样就可以平平安安地度过严冬。
⑦刚到北极,你一定会吓一跳,来来往往都是黑头发黄皮肤的人,你还以为到了亚洲的哪个城市。
其实,他们是北极最古老的居民——爱斯基摩人,又称固纽特人。
大约4000—5000年前,他们的祖先从亚洲中部迁移到北极,成为地球上最北的居民。
难怪他们和亚洲人一样,头发黑黑的,皮肤黄黄的,只不过因为天气寒冷,体形圆胖矮小许多。
⑧现在的爱斯基摩人仍保留着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靠捕鱼和狩猎为生。
驯鹿、北极熊、北极狐、海象和海豹等,常常成为他们的美食。
他们穿的是海豹皮缝制的皮衣、皮靴;住的更特别,房屋呈圆顶形,既防风又保暖,被称为“雪屋”。
不过,随着现代文明的进入,“雪屋”被有暖气的木板屋所代替。
⑨过去,狗拉雪橇是爱斯基摩人的交通工具,现在,雪上汽车大大加快了他们的生活节奏。
1.给下面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神秘莫测北极光》阅读附答案
神秘莫测北极光
最早记录北极光的是挪威编年史《国王的镜子》,成书大约在1230年。
直到
17世纪后期,英国天文学家埃德蒙·哈雷才第一次将极光与地球磁场联系起来。
这一时期,法国科学家雅克·德麦兰是第一个提出极光和太阳有关的人口
人们发现,当太阳风到达地球,它们被看不见的盾牌——地球磁场偏转。
地磁
层是地球周围一个保护层,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巨大磁化区域,是太阳高能
带电粒子的天然屏障,正是有了这道屏障我们才能安稳地生活在地球上。
地磁
层的外边缘与行星际交界的地方叫作磁层顶,在地磁南北极上方的磁层顶形状
像漏斗,少量的太阳风带电粒子可以从此处“漏”进磁层,在地球附近沿着磁
力线绕圈,同时向地球两极沉降,在沉降过程中和地球高层大气发生碰撞,发
出灿烂的光芒,这就是极光。
碰撞通常发生在距离地面80---300千米的高度,绿、蓝白红四色光芒在天空中形成了一个椭圆的环形区域,也就是极光环带。
极光的发光原理跟霓虹灯相似。
霓虹灯管中封存着氖、氩等惰性气体,电子在
其中跑来跑去,撞到气体原子时,就会使后者受激发光。
不同的原子在不同条
件下受到激发,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五颜六色的霓虹灯。
极光也是如此,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闯入地球大气层时,会在不同的高度撞到
不同的气体分子,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通常来说,在200千米以上的高空,带
电粒子撞到氧原子时,氧原子会受激发出红光:在100~200千米高空,氧原子则会受激发出黄绿色光,这是极光最明亮、最常见的颜色。
电离状态的氮则会
发出蓝光,中性的氮受到撞击时发出的则是紫红色光。
北极光一般遵循持续1
1年的太阳活动周期,太阳活动剧烈的年份是观察极光的好时候。
观看极光的
最佳地点当然是在高纬度地区。
不光地球上有北极光,很多行星都会出现这样的奇景,比如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这些行星都有大气和磁场,极光以同样的机制出现。
木星和土星
这两颗行星的磁场比地球更强,哈勃太空望远镜可以清楚地看见这两颗行星的
极光。
北极光是否会出声,这是一个未解之谜。
很多人宣称强烈的北极光会伴随着声音,记录在案的极光声音类似于“噼啪”声和低沉的轰鸣声,持续时间短暂而
微弱。
挪威天体物理学家布莱克表示,“北极光发生在离地袁80千米以上的空间,那里近乎真空。
因为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声音很难传到地面上。
”
对于这个问题有一个有趣的解释0 1 91 1年,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挪威探险家罗尔德·阿蒙森的同伴约翰森在日记里写道,阿蒙森出去之后告诉同伴,他呼
气时能听到自己的呼吸被冻住的声音。
于是约翰森和另外一个人也出去尝试了
一下,同样也听到了“噼啪”声,这种声音他们曾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出现强
烈极光的时候听到过。
而当他们屏住呼吸,摇晃脑袋时,声音就消失了。
201 2年,芬兰研究人员曾在一个极光观测地发现,声音来自地面以上约70米
的高空,而北极光则出现在地面以上约1 20千米的地方。
科学家无法确定声音是如何出现的。
至今,极光还有很多无法解释的现象,比如令人震撼的极光碰
撞等现象。
随着对太阳和地球磁场的深入了解,人们会发现北极光越来越多的
秘密。
(选自《三联生活周刊》曹玲,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关于“极光’’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极光与地球磁场有着密切联系,而将二者联系起来的第一人是英国天文学家埃德蒙·哈雷,而最早记录北极光的国家是挪威。
B.极光是少量的太阳风带电粒子从地磁两极上方的磁层顶进入磁层旋转并向两极沉降,与地球高层大气发生碰撞而发出的光芒。
C.极光通常发生在距离地面80~300千米的高空,绿、蓝、白、红等颜色的极光形成一个椭圆的环形区域,被称之为极光环带。
D.极光是会发出声音的,只是在地面上很难听到,记录在案的极光声音类似于“噼啪,,声和低沉的轰鸣声,持续时间短暂而微弱。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类能安稳地生活在地球上,不受太阳高能带电粒子的辐射危害,是因为在地球周围有一道被称为天然屏障的地磁层保护着。
B.霓虹灯是根据极光的发光原理制造的,将霓虹灯管中封存氖、氩等惰性气体,让电子在其中与它们碰撞,而使后者受激发光。
C.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闯入距地80~300千米内的大气层时,在不同高度即使碰撞到相同气体分子,气体也可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挪威探险家阿蒙森能听到自己呼吸时被冻住的声音,这种“噼啪’’声同约翰森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出现强烈极光时听到的一样。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极光的发生同大气和磁场有关,木星和土星的磁场比地球磁场强很多,这两颗行星的极光比地球上的极光可能更明亮、更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