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学复习提纲资料

合集下载

舆论学复习资料(考题)

舆论学复习资料(考题)

一、名词解释舆论:舆论是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

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份。

(陈力丹)沉默的螺旋:该理论是德国著名学者诺依曼提出的,理论基本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

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李普曼:李普曼是美国著名的记者、政论家、专栏作家,是传播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他的著作《公众舆论》是舆论学的奠基之作,曾被施拉姆认为是传播学的奠基之作,“拟态环境”和“刻板印象”是李普曼提出的两个著名概念,他是美国时代最伟大的新闻记者。

舆论监督:公众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传播媒介,行使法律赋予的监督权利,表达舆论、影响公共决策的一种社会现象。

舆论监督的对象是一切社会权力,其重点是权力组织和决策人物。

意见领袖:意见领袖是指群体中热衷于传播消息和表达意见的人,他们或是比同伴更多地接触媒介或消息源,并热衷于传播消息和表达意见的人,或者同时是某一方面的专家,他们的意见往往能左右周围的人。

内容分析:对媒介内容进行系统量化的研究,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

其实质是对传播内容所包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即由表征的有意义的词句推断出准确意义的过程,内容分析的过程是层层推理的过程。

二、简答题1.舆论的基本要素?(1)舆论的主体:公众;(2)舆论的客体:现实社会以及各种现象、问题;(3)舆论自身: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4)舆论的数量;(5)舆论的强烈程度;(6)舆论的持续性;(7)舆论的功能表现:影响舆论客体;(8)舆论的质量:理智与非理智成分。

舆论学(全集)---WORD

舆论学(全集)---WORD

第一章认识舆论1.“舆人”即制造车辆的人、抬轿子的人,都是下等人干的事。

2.“舆人”的议论成为“舆人之论”,“舆论”就是“舆人之论”缩写。

3.舆人之论含义:指的主要是下层百姓的议论。

这种舆论代表的是被统治阶层的意见,并没有将统治阶层包括进去。

4.早于舆论又和舆论相近的词是“舆诵”,意为众人的议论。

据《词源》记载,舆论一词在我国史籍中出现较早,可以追溯到《三国志》和《梁书》,它当时泛指众人的看法。

5.英国的思想家托马斯·霍布斯在1651年出版的《利维坦》一书,最早使用了“舆论”(public opinion——公众意见)一词。

舆论是人们在讨论中带有决议性质的一致意见,发挥劝说和劝阻的作用,就是强压给他人的建议,说话时应“更注意人们的公众情绪与舆论。

”6.卢梭,1762年的著作《社会契约论》进一步强调舆论重要性。

中西方舆论概念产生有所差别:中国的舆论概念形成是一种语言的延伸、转化过程,西方舆论概念形成是一种政治理念的深化过程。

虽有不同,但舆论总归是人们对一些事件的言论或议论,由此,我们可以简单地把舆论理解为:公众对某一事件所表达的大体一致的意见。

7.舆论学内涵:是研究舆论特征、结构、形成、功能、控制和应用方法的学科。

8.一直到19世纪中叶才出现专著。

1899年,法国社会学家埃尔·德·塔尔德写出的《社会舆论与公众》一书,成为人类社会科学史上第一部关于舆论研究的专门书籍。

1922年,美国专栏作家沃尔特·李普曼出版的《舆论学》,较为完整地揭示了舆论规律,并总结了舆论法则支配新闻报道的大量实际经验,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本具有学说体系的舆论学著作。

9.我国对舆论进行专门研究的首属梁启超,代表文章《舆论之母与舆论之仆》。

1988年刘建明写的《基础舆论学》和杨张乔写的《声张自我的艺术》,两书较早地对舆论现象作出系统的探索。

10.马克思曾有过“驴子”与“麻袋”的比喻,他认为报刊和舆论的关系是:报刊代表舆论,反映舆论。

舆论学教程知识点总结

舆论学教程知识点总结

舆论学教程知识点总结引言舆论学是研究人们在社会中传播、接受和形成观点或观念的学科,是传播学与社会学的交叉领域。

在现代社会,舆论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日益显著,因此舆论学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

本文将从舆论学的基本概念、舆论形成的过程、舆论引导的手段以及舆论管理的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和总结。

一、舆论学的基本概念1.1 舆论的定义舆论是指一定社会群体中对于某种事件、事物或观点所形成的一种公开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意见或评论。

舆论不仅仅是简单的观点表达,而且包括了对事件或事物的判断、评价和态度。

舆论是社会舆论活动的产物,是社会群体意见、看法和评论的集合。

1.2 舆论的特点舆论具有公开性、集中性、传染性和重构性等特点。

舆论是公开的,是指舆论是在特定的社会范围内公开展现的。

舆论具有集中性,是指舆论是社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对特定事件或事物的共同关注和评论。

舆论具有传染性,是指舆论具有影响他人观点的能力,能够在社会中迅速传播。

舆论具有重构性,是指舆论不断地受到新的信息和观点的影响而不断变化和重构。

1.3 舆论学的研究对象舆论学主要研究舆论的形成、传播和引导过程,以及舆论对社会和个体的影响。

舆论学不仅研究舆论的意见和观点,还关注舆论形成的社会背景、传播的媒介、引导的手段和管理的方法等。

二、舆论形成的过程2.1 舆论形成的社会背景舆论形成的社会背景包括社会环境、社会事件和社会群体等因素。

社会环境是指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条件。

社会事件是指引起社会群体关注和评论的具体事件或事物。

社会群体是指参与舆论形成的具体社会主体,包括政府、媒体、公众等。

2.2 舆论形成的传播媒介舆论形成的传播媒介包括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广播等,以及新型媒介如互联网、社交媒体等。

传统媒体在舆论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是舆论传播的主要渠道。

新型媒介的出现改变了舆论传播的方式和规律,成为舆论形成的重要推动力量。

2.3 舆论形成的心理机制舆论形成的心理机制包括认知、情感和意愿等因素。

舆论学知识点总结

舆论学知识点总结

舆论学知识点总结一、舆论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1.1 舆论的概念与特征舆论可以被简单地理解为人们对于公共事件和议题的看法、态度和意见。

它具有广泛性、影响力、情绪性、动态性、多样性等诸多特征。

1.2 舆论传播的过程舆论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舆论的形成、传播和引导三个主要环节。

舆论的形成来自于社会事件的发生,也受到个体认知、社会交往、传媒报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而舆论的传播则通过各种传播渠道进行,包括传统媒体、新媒体、口碑传播等多种形式。

最后,舆论也可能会被政府、传媒、公共机构等引导和操控,以达到某种目的。

1.3 舆论建构的理论舆论建构理论强调了媒体和社会机构在舆论形成和传播中的作用。

它认为,媒体的报道和解释对于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不同的社会机构也通过舆论来构建自己的形象和权力。

1.4 舆论引导的理论舆论引导理论则关注了政府、传媒等权力机构对舆论的引导和操控。

在这一理论视角下,舆论甚至可以成为权力的延伸和工具,被用来达到某种目的。

二、舆论学的研究方法2.1 文献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是舆论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当前的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2.2 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则是通过设计问卷、访谈等调查工具,对大众的舆论态度和看法进行系统性的调查研究,从而揭示舆论的结构和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2.3 实证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是一种以数据为基础的研究方法,通过实证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验证理论假设,推动舆论学理论的发展。

2.4 田野调查法田野调查法是一种深入研究舆论现象的方法,通过对特定事件和场域的实地调查,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舆论的形成和传播过程。

2.5 实验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注重对某种因果关系的验证,通过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可以揭示不同干预条件对舆论的影响。

三、舆论学的应用与发展3.1 政治舆论政治舆论是舆论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关注政治议题在公众中的传播和建构过程,以及政府和政治精英对舆论的引导和操控。

舆论学理论知识汇总

舆论学理论知识汇总

舆论学理论知识汇总
平权论:平等论又称“平等主义”,它强调个体应该享有原生权利,并应受到正义对待。

它指出,个体没有任何特殊优势,他们都因本来权利的禁止而享有相等的待遇应该而
非不同的种族,宗教,性别,背景。

实证主义论:实证主义认为,真实的客观性可以通过有效的实验来看出来。

它主张以
实际的经验作为判断依据,而非传统的观念。

它是一种把社会现象归结于客观实在的学说,如此得出一个有效可信的结论。

复辩论:复辩论认为,要证明一个主张正确性,有必要使用证据和论证来技术分析一
个事件或者另一个观点。

复辩认为,做出一个有系统性和有效性的判断需要一个逻辑性的
讨论过程。

互助论:互助论的动机是指个体应在共同的目标下建立关系,以便产生互助效应。


使有对立的冲突或利益,也没有任何一方胜利它把“特殊关系”制定为一种可能性,它强
调双方互助相互关怀,而不是强力控制。

批判性理论:批判性理论强调,有必要集体力量来撤销社会不平等的客观实存的意识
形态制约,这样有利于政治社会的改造。

它倡导社会中强有力的核心价值,以克服社会的
不平等,像以某种群体的权利为重的社会关系,社会的问题等。

相关的批判性理论包括社
会主义、真理理论等。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重视客观史实,以社会变革见证社会形态变迁,作为
社会发展历史的解释和思考的一种理论。

它主张以实践为中心,强调人们首先要发现,探
究和认识现实世界,而不是一味推衍社会理论。

相关复杂的历史唯物主义也包括马克思主
义哲学,苏霍姆林斯基文化历史学,西都斯基文化历史学等。

新闻专业舆论学复习资料

新闻专业舆论学复习资料

1舆论三要素:1舆论的客体—问题的规定性特点:公共性冲突性和反常性现实性2舆论的主体—公众的规定性特点:问题的相关性社会成员的主体性3舆论的存在形式—意见的规定性特点:集合性表层性2 舆论定义(无):公众的意见或言论3 舆论角色与功能:社会舆论在造成或转移社会风气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社会舆论反映人心的向背,影响着人们的行动和局势的发展。

舆论对任何人都没有强制性,不能代替行政权力机关的发号施令。

4 舆论的形成过程(无):问题发生,舆论领袖的发现,意见的发生,事实与意见信息的传播,意见的互动与整合,舆论的形成。

5 突发性公共事危机件的形成机制:征兆期——爆发期——持续期——痊愈期潜伏期——初发期——持续期——消退期6 舆论的引导和监督:舆论引导概念:是要通过自己的影响力,把那些与己不同的舆论变成与己相同的舆论,使受众放弃不符合该传媒所主张的意见的意见,并进而引导受众的认识和行动。

靠“设置议程”来“引导”靠“沉默的螺旋”心理来“引导”甚至“控制”舆论监督概念:通过传媒对党务、政务的公开报道,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施政活动的报道和评论,以及对各类坏人坏事,特别是腐败行为、腐败分子的披露和批评。

7 媒体怎么发挥舆论引导,监督:引导:1、争取主动,迅速收集信息2、及时汇报,加强沟通协调3、统一口径,规范新闻发布4、滚动发布,准确把握角度5、收集舆情,关注网络动态监督:一、把握好“角度”:例如:政府腐败、社会丑恶二、把握好“宽度”:例如:南京冠生园制假卖假三、把握好“温度”:例如:明星绯闻8 我国目前舆论监督遭遇哪些障碍:一、有关舆论监督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健全,党的有关舆论监督的政策规定都比较原则,抽象,缺乏操作性,另外也有不连贯不统一的问题。

二、舆论监督大多集中于乡以下基层机关、基层干部和社会生活方面的问题,涉及高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和政治生活的甚少。

三、在舆论监督和批评报道中如何进一步把握事实和分寸的问题。

《08257+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第三、四章知识点详细(第一轮)

《08257+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第三、四章知识点详细(第一轮)

第三、四章知识点第三章舆论的三要素第一节:“舆论”之词解与相关定义1词解:《周礼❿考工记❿舆人》,“舆”本指车厢,转义为车;“舆人”原指造车匠,后指与车有关的人。

“舆者,众也”,“舆人就是众人,其社会地位在君主帝王之下,奴隶之上”“舆人”首先有田产,其次有人身自由。

2舆论的定义:舆论是社会或社会群体中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争议的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喻国明)。

3构成舆论的三要素:一是发出舆论的主体——公众;二是舆论的表达形式——意见;三是舆论的客体,即公众针对特地的客观对象来表达各自的看法、主张。

第二节:舆论的客体----问题的规定性4.什么是舆论的客体?舆论客体的特点是什么?(P57课后题1)答:与公共事务相关,同时又能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是舆论的客体。

特点:公共性、现实性、冲突性和反常性。

一.关于舆论客体-社会问题的解析5.从问题涉及的社会成员的数量性质角度分析,可以分为三类:私人性质问题、专业性问题和公共性问题。

舆论关注的是首先一定是公共性问题。

二.公共性公共性定义:是指超越个人和特定私人组织的特殊利益而追求社会共同利益。

公共性是公共利益的集中表现。

6.什么是公共性问题?(P57课后题2)公共性问题(名词解释或者选择):1.与社会公共利益相关2.与社会关系相关3.与社会观念相关的问题。

也涉及4.社会公共问题的转化7.分析社会公共问题的转化(P57课后题3)简要答案:公共性问题、私人性问题和专业性问题之间可以转化。

只要私人问题、专业问题与人们的公共利益、社会关系和社会观念形成冲击,私人问题和专业问题就会转化为公共问题。

三.冲突性和反常性8舆论问题怎样产生的?舆论产生的机制是什么(P57课后4题)答:冲突性、反常性问题才能引起公众的注意。

产生机制:1.社会实践与社会意识相适应-维系社会关系的和谐2.社会实践与社会意识的张力-社会问题的凸显3社会意识的调整-舆论问题的平息9问:舆论现实性有哪些具体内涵(P57课后题5):1.当前的现实性2.与历史相关的现实性3。

第十讲 舆论学

第十讲 舆论学

第十讲舆论学一、舆论概念的历史和定义1、“公意”与“众意”:卢梭把舆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叫公意,一部分叫众意众意公意定义指原始的舆论—所有人的议论众意中多数人赞同的意见性质个别意志的总和高于“众意”、神圣不可侵犯,人人都要遵守出发点着眼于私人利益着眼于公共利益地位公意高于众意的集体意志,任何人拒不服从公意的,全体要迫使他服从公意危害“多数人的暴虐”2、舆论是在一定范围内占有一定比重的公众表达的相同意见,如果人数比例超过总体的三分之一这种意见才能说是舆论(因此网上的意见不能叫舆论)?3、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二、舆论的八要素1、舆论的主体:公众①舆论的主体是自在的(不是有组织的),对外部社会有一定的共同知觉,或者对具体的社会现象和问题有着相近看法的人群。

②作为舆论主体的“公众”的两个标志:由相近或相同的认知而关联(有共同或相近的观点);具有社会参与的自主性(自愿参与,具有自主性)③各种社会团体、党派、企业、学校和政府机关的宣传部门、接待部门和公关部门,发布本单位关于方针政策的信息,这些信息是组织信息,不是舆论④由法定社会组织成员形成的执行某种社会职能的群体,是对公众的模拟,称为“模拟公众”(一些单位或有组织的团体发出些意见信息来冒充舆论;官方观点不是舆论,除非这个观点被大多数人所接受)2、舆论客体:现实社会以及各种社会现象、问题①舆论的客体是自然存在的公众讨论的话题,而且这个客体一般是有“争议”的②如果把范围扩大一些,公众对现实社会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态度、观点,只要形成一定的规模,表现出某些趋向,那么这种一般的“现实社会”本身,也应视为舆论客体3、舆论自身: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①信念:当受到外部信息的刺激时,人们常常不以观察和分析为基础,而作出接受(相信)或拒绝的反应。

舆论学复习资料

舆论学复习资料

1、舆论:是群体对于公共事务的意见表达方式。

这种表达不是抽象的议论,而是具有自身期望目标的社会意识的集合,舆论的期望目标往往扎根于群体自身的切身利益或兴趣之中。

舆论具有客观自在性。

2、舆论的共同点:(1)舆论不是官方的观点与意见。

(2)舆论是群体的行为,这种群体可以是集团、阶层、组织和地位相近的非组织群体。

(3)舆论所表达的意见都是针对某种事件、人物、现象和问题的,没有针对性的舆论是不存在的。

(4)舆论是通过自由表达和传播来实现的。

(5)舆论带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期望对于事态的发展给予一定影响。

3、舆论的不同表现形态:(1)根据舆论的强烈程度的不同,分为:潜舆论、显舆论和行为舆论。

(2)从舆论的表现形态方面,分为:讯息形态的舆论、观念形态的舆论、艺术形态的舆论和舆论的畸变形态。

(3)从舆论主体的行为方式角度,分为:社会传闻、会议讨论、理论争鸣、艺术鼓动和示威游行。

(4)从舆论传播是否以媒介为载体的标准,分为:媒介形态和现实形态。

4、饱和型舆论:是指舆论在某一点上和越过这一点后,外在信息的输入不再对舆论主体产生正向作用,而是引起主体的逆反心理。

5、舆论的现实形态:(1)议论;(2)艺术形态的舆论——民谣;(3)付诸行为的舆论——聚众;(4)舆论的畸变状态——流言;6、舆论的要素:外部要素:舆论的数量、质量、强度、持续性、功能性表达(对客体的影响)内部要素:舆论主体、客体、自身。

7、舆论的数量:即舆论的一致性程度。

是舆论形成的标志,是意见量度标准。

8、舆论的质量:指舆论包括的信念、情绪、态度、意见中的理智成分与非理智成分的比,即舆论的理性程度的高低。

9、舆论强度:是指舆论主体诉诸一致的坚定程度,表现为一定人数坚持何种意见,其态度的明朗指向。

舆论强度两个公式:P • T/ U=K (常数)(1)S® U (2)P (社会结构性压力)T (公众的关注热烈程度)U (社会心理承受力)K (常数)S (公众的舆论强度)(1 )表示:U 与P 和T 的乘积,呈正比例管理。

舆论学复习资料(考题)

舆论学复习资料(考题)

一、名词解释舆论:舆论是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

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份。

(陈力丹)沉默的螺旋:该理论是德国著名学者诺依曼提出的,理论基本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

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李普曼:李普曼是美国著名的记者、政论家、专栏作家,是传播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他的著作《公众舆论》是舆论学的奠基之作,曾被施拉姆认为是传播学的奠基之作,“拟态环境”和“刻板印象”是李普曼提出的两个著名概念,他是美国时代最伟大的新闻记者。

舆论监督:公众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传播媒介,行使法律赋予的监督权利,表达舆论、影响公共决策的一种社会现象。

舆论监督的对象是一切社会权力,其重点是权力组织和决策人物。

意见领袖:意见领袖是指群体中热衷于传播消息和表达意见的人,他们或是比同伴更多地接触媒介或消息源,并热衷于传播消息和表达意见的人,或者同时是某一方面的专家,他们的意见往往能左右周围的人。

内容分析:对媒介内容进行系统量化的研究,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

其实质是对传播内容所包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即由表征的有意义的词句推断出准确意义的过程,内容分析的过程是层层推理的过程。

二、简答题1.舆论的基本要素?(1)舆论的主体:公众;(2)舆论的客体:现实社会以及各种现象、问题;(3)舆论自身: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4)舆论的数量;(5)舆论的强烈程度;(6)舆论的持续性;(7)舆论的功能表现:影响舆论客体;(8)舆论的质量:理智与非理智成分。

舆论学复习资料

舆论学复习资料

舆论学复习资料舆论学(复习用)第一章中西比较视野下舆论含义的历史演变第一节舆论概念在中国的形成概说一、”舆论”一词的由来二、中国古代舆论的表现形态三、中国封建社会舆论的局限性第二节舆论概念在西方的形成概说1922年,美国专栏作家李普曼出版了《public opinion 》一书,标志着舆论学的体系初步形成。

第二章舆论学研究的代表人物及其学说第一节西方舆论学研究思潮1、古希腊奴隶民主制的贡献民主制鼓励和保护思想自由及表达自由的权利。

普罗塔哥拉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

”这里的”人”指的是一独立自主的个体,发现和肯定自主的个人的重要性,进而肯定个人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这是古希腊民主制的重要贡献。

苏格拉底认为,知识不是”意见”,而是对事物本质的一种公共的和客观的认识,知识使我们摆脱了私见的束缚,成为真正能行独立判断的主体,因此,人的本质及主体性在于理性(知识)而非感性(意见)。

2、近代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人生而自由”,一个人抛弃了自由,便贬低了自己的存在。

超越个人与社会对立的办法是社会成员之间订立契约,即自己服从为自己制定的法律,这种法律不是出于个人意志而是集中体现各个人意志的公意,根本上是与个人的意志相一致。

3、近代英国思想家穆勒:1859年,穆勒出版《论自由》一书。

他总结了法国革命的经验和教训,提醒人们注意防止”多数人的暴虐”。

他担心,对自由的威胁现在并不来自政府,而是社会上多数人不能容忍非传统的见解,他们对持不同意见的少数人投以怀疑的目光,以人数上的优势压制和整肃少数人。

李普曼与《舆论学》:李普曼将柏拉图的思想引伸后,认为”我们就像这些囚犯一样,也只能看见媒介所反映的现实,而这些反映便是构成我们头脑中对现实的图象的基础”。

?《公共舆论季刊》现在成为美国舆论研究协会AAPOR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Public Opinion Research),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舆论学概论》(324页精品)

《舆论学概论》(324页精品)
• 在中文中,舆论就是“舆人之论”的简 称,一般指老百姓的言论。这和public opinion所指称的“民意”(general will)基础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但是 在现代社会,public opinion已经超出了 一般的民意表达,而又其特定的发生机 制,并可能成为强大的社会或政治力量, 因此首先需要对这两个概念进行精选比课较件 分 析。
甚至影响社会决策。
精选课件
近年来由于大众媒体特别是互联网 等新媒体的发展,在信息广泛迅速地传 播的同时,在特定时期围绕特定话题而 发生的公众表达越来越多。从“芙蓉姐 姐”到“踩猫”事件,再到“范跑跑” 现象,围绕单一话题而形成的公众,不 仅拓展了公共表达空间,增强了社会交 流,而且会形成强大的社会压力。比如 2007年6月的“黑砖窑”事件,最初主 要是一些寻找孩子的家中群体借助媒体 发布消息,随后引起社会普遍关注,成 为公共话题,并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 从而最终导致了政府的相关行动。
或者针对某人或某个组织,或者针对一件事或者一个
具体的问题。舆论讨论往往是由某人某事说开去,有
感而发,有的放矢。以汶川地震中的“范跑跑”现象
为例,当5月22日范美忠在天涯小区的闲闲书话版块
发表了题为《那一刻地动山摇》的帖子后,短短66小
时,跟帖达444个。随后,报纸、电视等大众媒体的
纷纷跟进,使消息传遍全国,舆论达到高潮。到5月
第一节 民意与舆论
• 汉语中的“舆”,本指车厢,转义为车。 《周礼·考工记·舆人》中说,“舆人为车”, 即舆人是为造车匠,又指与车有关的各色人 等。后来,舆人又指驾车的人,称“舆丁” 或“差夫”,是差役中的一种,人数众多。 所谓“舆者,众也”。春秋末期,人分十等, 舆人为第六等。《左传·昭公七年》中说: “人有十等,……皂臣舆,舆臣隶……”杨伯 峻注引俞正燮的《癸巳类稿·仆臣台义》: “舆则众也,谓卫士无爵又无员额者。”舆 人因此取得与坐车官吏相对应的一般老百姓 的广泛含义。“众”字本身就有等级地位的 色彩。商周时期一般将农业生产者称谓众, 后演化成与管对应的概念。我国学者徐向红 指出,中文里关于舆论表示群众言论这一说 法,至少在周朝就大量出现了。先秦典籍中 的舆论精选,课主件要有“庶人之议”、“国人之议” 和“舆人之议”这三种提法。

舆论学理论知识汇总

舆论学理论知识汇总

第一章认识舆论1、舆论的定义:书本11页舆论定义的共同点:舆论不是官方的意见和观点舆论时群体的行为舆论是自由表达和公开传播的舆论带有明显的目标指向2、舆论的性质:公众见解的体系、工作和意识的整合、社会心理的互动3、舆论的特征:公共性,体现在其与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关系、社会观念有关冲突性、反常性、现实性4、舆论的要素:(书本11页)舆论的主体:公众,特点是结构变动、意识自主称为舆论主体的两个必备条件:个体间由相近的认知而关联、具有社会参与的自主性舆论的客体:社会现实、以及各种现象、问题。

客体通常要有冲突性、矛盾性、争议性舆论自身:信念、态度、意见、情绪表现的总和,信念处于核心位置舆论的数量:即舆论的一致性程度,四分之一的比数通常被认为是“较多”的底数舆论的强度:舆论的诉求是否鲜明、是否集中、是否强劲有力舆论的强烈程度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行为舆论、二是未表露的内在态度舆论的持续性:舆论的功能:影响舆论客体(以上七大因素是必要因素)舆论的质量:理智成分和废理智成分5、舆论的分布第一种是“J”形分布:在对一个问题上,有一种相对一致的意见占优势,决策者要做出顺应民意的决策,如孙志刚事件第二种是双众数分布:两种相对的意见相持不下,决策者采用延迟决策或模糊决策等手段如网络实名制利弊的讨论第三种是正态分布:大多数人对现实、对现状、对现行决策时满意的,决策者的决策应该是改良型的,而不是根本的、纯结构变动的决策。

第二章:舆论的形成舆论的形成过程:问题的发生刺激意见的出现意见在社会群体的互动中趋同:意见的互动与趋同、舆论领袖权力组织及大众媒介的介入,舆论形成文化与道德传统对舆论形成的制约舆论形成的多样性:不一定具有权威性群体事件——自下而上,有的是自上而下的不一定能完全达到共同认识舆论不一定都是正确的舆论领袖:对舆论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定义:是指群体中比同伴有更多机会接触媒介和消息源并热衷于传播消息和表达意见的人或某一方面的专家。

舆论学概论笔记

舆论学概论笔记

以下是舆论学概论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知识点:1. 舆论定义:舆论是公众对现实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

2. 舆论的特点:舆论具有普遍性、交互性、可变性、多样性。

公众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看法和意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媒体、社交网络、政府机构、企业和个人等。

3. 舆论的形成过程:舆论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环境、媒体报道、公众事件和社交网络等。

公众对事件的关注度和情感反应会影响舆论的形成和发展。

4. 舆论的分类:根据舆论的性质和表现形式,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口头舆论、书面舆论、图像舆论等。

不同类型舆论的特点和影响力不同。

5. 舆论的影响力:舆论的影响力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公众关注度、媒体报道和社交网络等。

舆论可以影响公众的行为和态度,也可以影响政府和企业决策。

6. 舆论调查:舆论调查是了解公众对特定事件或问题的看法和态度的一种方法。

通过调查问卷、在线调查和焦点小组讨论等方式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了解公众的意见和态度。

7. 舆论管理:舆论管理是指政府和企业等组织通过各种手段对公众舆论进行引导和控制的一种行为。

其目的是维护组织的形象和利益,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8. 社交媒体与舆论:社交媒体是现代社会中舆论形成和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

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信息传播具有快速性、交互性和广泛性等特点,对公众的意见和态度产生重大影响。

9. 媒体与舆论:媒体在舆论形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媒体的报道和评论可以影响公众对特定事件或问题的看法和态度。

同时,公众对媒体的信任程度也会影响其对媒体报道的接受程度。

10. 政府与舆论:政府在舆论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来规范媒体和公众的行为,同时也可以通过发布信息和回应公众关切来引导和控制舆论的方向和影响力。

《舆论学》统考复习资料

《舆论学》统考复习资料

《舆论学》统考复习资料第一章舆论传播的源与流一、单选题。

1.(B)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

A.《礼记》B.《尚书》C.《老子》D.《尧典》2.(A)叙写了尧选贤能的情况,是原始社会政治生活的真实记录。

A.《尧典》B.《尚书》C.《孟子》D.《道德经》3.(C)是《尚书》中另一篇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献。

A.《尚书》B.《尧典》C.《洪范》D.《老子》4.原始社会中,作为人的个体意识尚未从(D)中分化出来。

A.个体意识B.群体意识C.公共意识D.集体意识二、多选题。

5.《尚书》记载了这一时期重要的(ABC)。

A.历史人物B.历史传学C.历史事件D.历史传学E.历史故事6.当社会处于动荡时期,就会出现保守与激进思想的(A)。

A.二元尖锐对立B.三元尖锐对立C.四元尖锐对立D.多元尖锐对立7.民本主义舆论传统源于(B)。

A.东周B.西周C.商代D.夏朝8.西周的政治思想代表人物是(C)。

A.孔子B.老子C.周公旦D.庄子9.轻言主义的主要代表是(D)。

A.儒家学派B.道家学派C.程朱理学D.法家学派10.(A)是法家思想体系的奠基者之一。

A.商鞅B.李悝C.韩非D.李斯11.《管子牧民》的中心思想是(ABCD)。

A.政之所在B.在顺民心C.政之所废D.在逆民心E.民心向背三、填空题。

12.由于原始舆论赖以产生的条件呈现出(初级的)、(不完善的)特征,所以,原始舆论尚处于(萌芽)状态。

13.主体意识的替代物——(巫术),实质指向人的(主题自我意识)。

14.政治大转变时期的到来,政治哲学思想呈现出“(百家争鸣)”之势,丰富的古典舆论思想也孕育其中。

15.诸子百家的政治思想中出现舆论思想的“(民本)”与“(轻言)”的二元分野也就不难理解了。

16.周公总结了夏、商灭亡的经验教训,明确提出了“(敬天保民)”“(以德配天)”的思想齐相管仲首次提出了“(民心)”的重要。

17.民本主义舆论观作为一种系统的政治思想是由(儒家)学派来完成的。

《舆论学》考点

《舆论学》考点

1、诤言实事求是地说出事实的真相,指出公共事务、公共政策存在的错误,并为克服错误提出正确的建议,就是诤言。

舆论主体坚持说真话、讲真理,直率地评价客观事物,是认识和追求真理的行为。

诤言具有求实性,使公众正确了解周围的变故,具有重要的认识和实践价值。

2、社会浮言有哪几种社会浮言是指脱离实际的意见和动听的套话,又称美丽的空话,在社会舆论中具有普遍性,大都来自于会议上、报刊宣传中那些粉饰太平的不实之词。

溢美之词,空话、大话,套话连篇。

3、舆论操纵和舆论同化舆论操纵是对舆论的潜在支配,表面上舆论仍处于独立地位,实则被权力所控制,被利用来达到权力的目的。

按某种意图制造或利用公共事件,堵塞或透露关键信息,劝服舆论领袖发表谈话,以形式符合一定要求的舆论指向,是舆论操纵惯用的手法。

舆论同化是强大的舆论把异己的舆论转化为与己相同的观点。

舆论同化服务于社会公共利益,也符合被同化者的利益,因而才有更多的意见被说服。

正义权力对异己舆论的化解、吸引和劝服,是舆论同化。

非正义权力对异己舆论的利用则称作舆论操纵。

4、制造同意所谓制造同意,就是利用宣传手段,制造种种假象表明大众赞同权力的统治与政策,诚心接受权势阶层的观点。

与人民对立的政府要想赢得民意,需要利用媒体制造舆论,让民众为权力说话,达成统治者与民众意见的一致。

在一些国家,政府陷于复杂的内外矛盾,争得舆论的支持十分重要,通过制造同意树立权威,成为它们惯用的手法。

最先提出制造同意的概念,是美国的政论家李普曼。

5、公共权力话语的几种类型回应性话语;政策性话语;评价话语;对自己的政绩进行评价,对政府的工作进行总结。

6、舆论知觉外化为集群心理有哪些特征归属心理;认同心理;凝聚心理;怂动心理。

7、简述社会舆论的特征(P39)社会表层意识的发散;社会舆论的波动性;社会舆论的弹性;社会舆论的惯性。

8、舆论生成的四个阶段(P51)公共问题与社会议论;个人意见与议论圈的扩散;突发事件的激发;舆论领袖的意见引导。

舆论学考点

舆论学考点

1、如何理解舆论的客观自在性?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

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

舆论存在的总和表现,是能够以自在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明显地或隐蔽地影响着舆论客体。

首先,舆论是一种自在的群体意识,反映了群体对于某个公共事务的态度。

即使个人意见发生了变化,群体的意识仍然会独立地存在,同时也会促使其他具有同样意识的个人继续加入到持这种态度的群体中来。

这种现象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其次,舆论具有很强的目标指向性,是关系到群体利益的具体事务。

当公共事务促使大多数群体获益时,社会就会出现压倒性的支持舆论。

而舆论一旦形成就会构成对社会的无形压力,虽然它没有制度性的力量强制公共事务的实施者执行某种行动,但由于社会舆论形成的精神压力却迫使实施者不得不考虑这种群体的要求。

第三,舆论是公众价值判断和评价的结果,社会的主流价值是形成舆论的主要准则。

在社会的主流价值的规范下,不同的社会群体也有自身的价值判断标准。

当社会主流价值观念越是模糊,群体的价值评判就越是广泛发挥作用。

群体价值判断的影响因素中,信息量的充分与否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第四,舆论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当舆论偏离了“真”时,即舆论评价偏离了社会事件的本质、规律及其固有的价值,就不会以舆论对象的客观实际为依据,就不会尊重人们的意志,如实反映他们的心声。

盲目的舆论、狂热的舆论、偏执的舆论,大都是因为其首先失之于真,“文革”中的狂热舆论即是如此。

某种舆论总是在反映某种经济基础上的客观世界,总是捕捉各个领域刚刚发生的利害问题和重要事件,把触角伸向各个领域的最新动态,占据这些领域的表层空间。

舆论不是历史的偶然之举,它是社会存在的必然反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这就是舆论的客观自在性。

2、如何理解舆论具有理性和非理性?舆论的质量是指舆论包括的信念、情绪、态度、意见中的理智成分与非理智成分的比,即舆论的理性程度的高低。

舆论学概论详细复习重点

舆论学概论详细复习重点

舆论:舆论即公众的意见或言论。

其内涵是:①舆论是一种公众的意见;②这些意见涉及多数人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③表达这些意见的人们具有共同的兴趣或利益。

宣传:是一种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或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性的传播实践活动。

诤言:实事求是地说出事实的真相,指出公共事务、公共政策存在的错误,并为克服错误提出正确的建议,就是诤言。

浮言:是指脱离实际的意见和动听的套话,又称美丽的空话,在社会舆论中具有普遍性,大都来自于会议上、报刊宣传中那些粉饰太平的不实之词。

流言:在人们之间相互传播的有关某种社会现实问题的不确切消息。

传播的方式一般是口头的、非正式的、非官方的。

民意:是人民对有关自身利益的社会问题所形成的一致意见,体现为人民的精神、愿望、和意志的总和,又称民心、公意、公共舆论、公论等,具有坚实的真理性。

它能够被民意检测的量度(60-70 %以上)所证实。

制造同意:就是利用宣传手段,制造种种假象表明大众赞同权力的统治与政策,诚心接受权势阶层的观点。

包括:突出报道;精英言论;意见“构造”;议程协商)话语权:广义而言,话语权是指公民在公共空间传播思想观点的自由。

简言之,就是说话权,即控制舆论的权力。

权利:权力是指改变个人或团体行为的能力。

权力的本质就是主体影响和制约自己或其他主体价值和资源的能力。

权力主体是占有或行使权力的个人或团体。

文化霸权:指一个阶级主宰另一个阶级的意识型态及文化,通过控制文化内容和建立重要习俗以统一意见来达到支配目的。

舆论一律:所谓舆论一律,是指整个社会只有当权者的声音,仅允许媒体对社会事务表达掌权者的观点,不准公开表达任何与权力话语对立的意见。

其危害有:扼杀理性;丧失经济;文化废弛;管理失衡。

爆米花模式:其产生的舆论带有突然爆发的意味,让人措手不及。

舆论在一两天之内出现,此前虽然存在重大舆论的征兆,但意识环境却是平静的。

风吹浪起模式:是舆论突发模式的一种。

在舆论凸显之前,社会没有任何议论,根本不存在相关意见。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舆论学》复习提纲一、填空题1、梁启超《舆论之子与舆论之母》,中国第一篇专门探讨舆论的文章。

2、约翰-洛克,英国自由主义思想代表人物。

他将舆论与民主联系起来。

3、卢梭《社会契约论》受到洛克启发,西方近代系统研究舆论的第一人。

认为舆论分为“公意”和“众意”。

公意是人们最初结成共同体时候的协议、约定和意愿;公意永远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以公共利益作为基础。

4、1899年法国塔尔德的《舆论与公众》,人类历史上研究舆论学的首本专著。

5、1922年美国李普曼的《公众舆论》,标志着舆论学在西方开始成为独立学科门类。

6、舆论的八大要素:判断某种意见成为舆论的标志。

A主体:公众B客体:人物事物现象问题观念等等C自身: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D必要条件:舆论的数量(一致性程度);强烈程度;持续性影响E舆论的功能:影响舆论客体F质量:理智/非理智7、舆论的存在形态按照表露的方式和程度划分:显舆论、潜舆论和行为舆论8、舆论的表现形态:讯息形态的舆论、观念形态的舆论、艺术形态的舆论、畸变形态的舆论——谣言(流言,rumor)。

9、影响舆论形成的宏观因素:公众总体、舆论环境、舆论场、舆论波。

10、舆论波主要有四种方式:中心辐射律;遍地涌动律;两点呼应律;多渠道互补律。

11、舆论形成的标志:数量强烈程度持续时间对客体产生影响(关键)12、舆论生成的模式社会舆论的形成具有种种模式,归结起来可分为爆米花模式、风吹浪起模式、飘雪模式、瀑布模式和沉默的螺旋模式。

13、舆论的正功能主要体现为:诤言;社会褒扬;舆论监督。

14、舆论的负功能主要表现为:浮言、假话、谬理和谣言。

15、测量水平实际上是根据事物属性区分的数量化程度以及使用的相应尺度来加以区分的。

有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以及定比测量。

16、舆论测量的功能社会评价功能、决策参考功能、社会示范与社会沟通功能以及学术促进功能17、人类三种历时的引导类型:传统引导型、内部引导型、他人引导型。

18、网络舆论的表现形式:网络评论专栏;网络即时评论或跟帖;网络论坛言论;博客;贴吧;在线调查。

二、判断题1、按照感知事物比例思维习惯,四分之一比数通常被认为是“较多”的比数。

2、行为舆论强于其他舆论;言语舆论强于情绪舆论。

3、舆论的强烈程度与公众对客体的知晓状况有关。

了解越多,确定性越强,舆论反应越强。

4、事件和公众持有的普遍的价值反差太大会导致舆论韧性强;另外,事件和公众持有的普遍的价值高度一致也会如此。

5、舆论对客体产生影响(关键)A对事件不产生影响是一般性的讨论B舆论与其他意见相区别的最重要的特征6、舆论容易受传统道德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不一定是正确的。

7、大众传播媒介或媒介言论不全是舆论。

但际舆论、世界舆论:国际传媒的一致性看法,约定俗成指媒介范围;意识形态不是舆论;个人感觉不是舆论。

8、有时潜舆论比显舆论更能确切地说明舆论的真正倾向,因为显舆论的发表会受到各种其他因素的规范,而各种社会规范很难直接干预情绪型潜舆论的表达。

9、网络论坛言论是民意生长的新空间。

三、名词解释1、舆论: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

2、舆论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通过对舆论这种社会现象的研究来揭示舆论领域内部的整个知识范畴,基本理论概念,以及各自间的逻辑联系,揭示舆论与其外界社会的复杂关联以探寻舆论的本质特性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3、谣言:谣言是一种以公开或非公开渠道传播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

4、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

在舆论的传播、扩散过程中,意见领袖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人们往往会追随意见领袖的态度而对待舆论。

意见领袖的支持将使得舆论的发展加速。

5、舆论监督是指公众发表批评与揭露性的意见,对社会中的丑恶和不良现象进行挞伐,特别是对公共权力进行监察督促,包括工作监督、道德监督、法纪监督等。

广义而言,舆论监督指对社会一切不良现象的监督。

狭义的舆论监督,指通过舆论的力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滥用权力等不当行为的监督与制约。

6、沉默螺旋理论7、议程设置理论8、网络舆论是指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问题所发表的有一定影响力的意见或言论,简单地说就是网上民意的表达。

四、论述题1、试析舆论形成的一般过程形成的一般过程(1)问题的出现;(2)舆论领袖的发现、(3)意见的发生、(4)事实与意见信息的传播、(5)意见的互动与整合、(6)整合形成大致相近相似的意见:舆论形成。

2、舆论的特性:(1)社会表层意识的发散意识发散是舆论的基本特性,取决于舆论主体分布的发散性。

舆论的发散是指意见产生和传播的多向性和多方位的布局性。

(2)舆论的波动性作为浮动意识的舆论,第二个突出特性是经久不息的波动性。

舆论层出不穷地迭起,周而复始地消减,总是或缓或急的在社会中传播。

(3)舆论的弹性舆论意识有很强的伸缩力,时而在社会中浮动,时而转为地下活动,或突然汇成激流,呈现出时隐时现的弹性。

(4)舆论的惯性舆论惯性,是指旧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能量延续。

旧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顽强地表现出否定现实的力量,把过去的印象、经验绝对化,以陈旧的观点评判现实失误,呈现出舆论的惯性。

3、试析我国当下的舆论特征及媒介引导的策略。

我国当代舆论的特征可以概括为:由于急速的社会变迁,舆论呈现一时的迷茫状态;由于公众心态的浮躁,舆论呈现情绪化;由于社会群体的重新组合,舆论呈现分散化。

面对当下舆论特征的引导策略:(1)、扩大正面舆论,展示积极、实在的生活目标A、提供的正面价值观念是社会中确实存在的舆论B、从社会角色定位入手使价值取向有序、合理。

C、通过连续的评价性社会“热点”,唤起公众的参与热情,从而逐步确立新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范的生活态度和理性观念。

(2)、适度社会动员,强调风险、责任(3)、提供更多的社会沟通机会,适当聚合舆论4、为调查某个选题设计一份包含至少6个指标问题的调查问卷。

5、网络舆论的特点(1)、互动性,个人成为信息和意见发布的主体,用户而非受众。

(2)、开放性,传播内容和主体,解放了普通民众的话语权限。

(3)、突发性,打破时空界限以最快的速度传播。

(4)、匿名性,表达的安全感和自由性,真实的民意与不负责任的言论混杂。

(5)、把关的隐性和弱化,形成“观点的自由市场”。

(6)、广泛性,舆论主体的广泛性及监督载体的多样性。

(7)、整合性,迅速整合各方观点掀起舆论高潮。

网络舆情传播容易出现群体极化倾向,网络舆论能够形成更大的群体压力。

6、网络舆论的作用和影响网络舆论的作用:舆论监督;信息传播;交流思想。

网络舆论对社会的影响:A促进社会管理,成为有效的“排气阀”、“舆论镜子”,实现民意表达。

B引发社会舆论:提出议题,引起关注,将社会话题引入网络舆论,激起讨论,引起政府或相关部门的注意,形成压力,达到影响或改造现实的目的。

C影响社会文化:多元化观念对一元化价值观的挑战,思想开始“去中心化”,网络主体“年轻部落”的生活、思维方式被普及化、放大化,引起社会观念的变革。

D网络舆论极大冲击了传统舆论,解构了传统媒体的权威解释地位,不受制于某种利益团体,更客观地反映事实真相。

E负面作用:欺骗信息便于流传,极易造成社会骚动;个人隐私、组织机密、国家机密易被泄露。

五、案例分析题1、案例之一抢盐风波:2011年3月11日,小岛日本发生里氏8.9级大地震,地震威力巨大,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泄露,于是,海那头的人民忧郁了。

一时间祸起谣“盐”,人人恐慌。

,3月17日起,中国沿海城市浙江、江苏、山东发生大规模的购盐潮,盐价一路飙升至20元每袋。

盐架扫空,各大超市相继挂出免战牌,大家又将视线转至酱油...后来食盐污染说法被官方否定,盐恢复供应,价格也回归正常,各地又来了一出退盐记,引发网友争议。

结合这个舆论事件分析什么原因导致谣言的产生及抵御谣言的措施。

相关知识点:谣言产生:(1)客体因素:指事件或问题本身的素质中对谣言产生有影响的因素,谣言中心事件的特征,主要包括关注性、反常性和未知性。

A、关注性对关注性的内涵可以划分为两种:a、接近程度b、重要程度B、未知性未知性的两重含义:a、权威部门没有公布事件的确切真相b、权威部门公布的事件真相不能让公众相信C、反常性反常性事件根据其内容可以分为两类:a、与个人一贯表现违背的言行b、与社会发展或自然规律违背的事件(2)主体因素:判断力,(谣言止于智者)需要(出于某些人的主观意图和需要。

(3)环境因素:重大社会变革时期;公众利益重新调整时;社会信念动摇、价值取向倾斜时。

辟谣策略:美国学者奥尔波特等人在《谣言心理学》中提出了著名的决定谣言产生的公式:R=i×a,其中,R代表谣言(rumor),i代表重要性(important),a代表模糊度(ambiguity)。

该个公式指出了谣言的产生和事件的重要性与模糊性成正比关系,也就是说事件越重要,相关信息越模糊,谣言也就越容易产生并蔓延。

从奥尔波特的观点出发,可以知道,在一个事件中,当重要性与模糊性至少一方趋向零时,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所以,可以采取:A、尽量将谣言扼杀在萌芽状态,降低谣言的重要性积累;B、媒体联动,官方渠道和民间渠道互动,降低事件的模糊性2、2007年十七大报告明确地提出,“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要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公民权利与媒介权利: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和媒体的采访权、报道权和评论权。

试分析舆论监督的社会制衡作用。

3、运用议程设置理论为“肖志军拒签事件”设置议程属性及显著性,以引导舆论进行理性思考。

4、案例分析:分析“华南虎照事件”中的反沉默螺旋模式?并分析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