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法律——十二怒汉

合集下载

十二怒汉观后感法律

十二怒汉观后感法律

十二怒汉观后感法律

西德尼吕美特的《十二怒汉》给我们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12位陪审员审理一起子杀父的案件,在面对11位认为有罪的同僚,8号陪审员坚定的回答了“无罪”的判定,并通过细致的推断,说服了其他十一位陪审员,做出了“无罪”的判决。8号陪审员的感性认识来源于对这个从6岁起就饱受父亲拳头,从未得到关爱的孩子的同情。良知驱动他独自面对十一位同僚的质疑,分析案件的可疑之处,阐述自己的观点。下面是《十二怒汉》在法律方面的观后感,欢迎阅读。

十二怒汉观后感法律80后的我们有幸接触先进的科技给我们带来的无限快感,很少人体会到或者愿意去体会曾经人们生活的那个时代。然而如果通过某种方式回首前尘,我们会发觉自己渺小的人生只是在短暂的一瞬之间从世上掠过,却还没有机会去懂得什么是所谓的人生。

半个世纪前,我们都还没有出生,那时共产中国刚刚建立不久,国家主席是毛泽东,总理是周恩来,距离后来我们父辈所经历过惨痛的文化大革命还有近十年的时间。而就在此刻,世界的另一头,一群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市民坐在法院的会议室中,试图对一个年轻人的犯罪行为用匿名投票的方式做出公正的审判。五十年代美国人对于自己国家的法律、对公平和正义的思考疑问通过电影《十二怒汉》全部呈现在我们面前,令新世纪中国人唏嘘和感叹。这就是这部拍

摄于一九五七年的黑白影片带给我的震撼。

《十二怒汉》的主演亨利方达在二十四年后的一九八一年获得奥斯卡颁给他的终身成就奖,于第二年逝世。但是他的大名和导演Sidney Lumet的这部不朽巨著永留人间,为法律和公正下了一个强有力的定义。

法律电影赏析之《十二怒汉》

法律电影赏析之《十二怒汉》

总结电影的优缺点
• 结构紧凑:电影的剧情紧凑,节奏感强,让观众一直保持 着紧张的情绪。
总结电影的优缺点
角色形象不够饱满
电影中的一些角色形象过于简单,缺乏深度,让人难以真正地感受到他们的内心世界。
某些情节过于理想化
电影中的一些情节过于理想化,与现实生活中的法庭案件有些脱节,让人感到不够真实。
对未来法律电影的展望
对社会观念的影响
偏见与歧视
电影揭示了个别陪审员对被告人 的种族、阶级等偏见,促使观众 反思社会观念中的不公与歧视, 倡导平等与公正。
舆论与司法
电影中陪审员受到外部舆论的影 响,促使观众思考舆论与司法之 间的关系,强调司法独立的重要 性。
对电影行业的推动作用
经典法庭戏
电影《十二怒汉》被誉为法庭戏的经典之作,对后来的法庭戏电影制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法庭戏 成为电影中一个重要的类型。
角色塑造与心理变化
• 在影片中,每个陪审员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这些 变化在影片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例如,5号陪审员在开始时对 案件持有偏见,但后来被说服;10号陪审员在开始时对案件持 有怀疑态度,但后来也相信了案件的真相。这些心理变化让角 色更加立体、生动。
04 电影制作技巧与风格
镜头语言与叙事手法
电影艺术与技术
电影在剧本、演员表演、导演手法等方面都表现出色,推动了电影艺术与技术的发展,为后来的电影 创作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十二怒汉》中的法律

《十二怒汉》中的法律

电影《十二怒汉》与英美法系陪审制度

环境学院2011级11323129 翟宇翔没有华丽的动作表演,没有高科技的3D技术,也没有气势磅礴的后期电脑合成,有的只是12名平凡的陪审团成员和1名不起眼的主持和一间不到40平方米的小房间。但是,就是这样的一部电影,仍然能吸引住观众的眼球得到好评,还能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不得不说这部电影自然有其吸引人的地方,用语言的交流,劝说,辩论,甚至争吵,来推动情节的发展,环环相扣,紧密巧妙,紧紧地扣住了观众的心。

故事围绕着12名陪审员审判一名似乎已经证据确凿谋杀自己继父的年轻人开始。票数从开始的11票有罪对1票无罪,一直到后面的10比2、8比4、6比6、3比9,一直到最后的1:11,再到后来的唯一一位认为有罪的陪审员放弃坚持,整个审判以集体通过“无罪”而告终。

一场原本看来不可逆的审判,却从一个人的质疑最后到出现了这样的巨大转变和逆转,并不是因为这一个人的英雄主义奏效,而是因为极具特色的美国诉讼审判制度在其中产生了影响。因此,下面围绕法律中的陪审团制度来探讨一下。

电影中的陪审团制度属于英美法系的陪审团制度。英美法系的陪审团分为大陪审团和小陪审团。大陪审团只处理刑事案件,职责是听审证据,也就是根据检察官、当事人以及证人的陈述,决定是否对被告进行起诉;小陪审团在刑事诉讼中,通过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决定嫌疑人是否有罪,在民事诉讼中解决争议,并决定是否赔偿。《十二怒汉》中的12个人属于小陪审团,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的陪审团主要是指小陪审团。

这个陪审团制度的实施是按照以下进行的。

法庭电影12怒汉观后感2000字左右范文赏析

法庭电影12怒汉观后感2000字左右范文赏析

法庭电影12怒汉观后感2000字左右范文赏析

《十二怒汉》(12 Angry Men)影片讲述一个男孩被控杀父后在法庭上因为陪审团成员之间意见分歧而发生的故事,下面是橙子为大家整理的12怒汉观后感2000字,希望你会喜欢!

12怒汉观后感2000字:真相

一部黑白电影居然能得到这么高的评分,堪称奇迹,至于原因我想看过这部电影的都知道。

剧情很简单,甚至场景也很简单,一个男孩被指控杀了他父亲,有十二个陪审团成员帮助法官判断男孩是否有罪,在陪审团所在的讨论室中他们展开了激烈的辩护,起初只有一个人认为男孩无罪,但他却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案情中种种疑点,最终让其他十一人都改变了看法,至于男孩最终有没有罪也不知道,相信本片主题也不需要关心案情最终结果如何。场景只有三幕,审判庭,讨论室,然后是陪审团离开时的法院大楼外,其中影片几乎98%的时间都在讨论室中度过,感觉影片中的每一分钟和现实中的每一分钟甚至达到了同步的地步。

电影就是这么简单,起名十二怒汉的原因也就是陪审团有十二个人。但这部电影的主题却很大,看电影的人也会从中感受到美国为什么会这么强大,其中不光有民主的力量,也就是这十二个人来自各行各业,是随机选出来组成陪审团的,甚至他们互相都不知道姓名。为什么要有十二个人我也不知道,可能和西方的某些理念有关。撇开这些不谈,从最基本的开始入手,我看到了其中有这几点很让人佩服。首先如果有一个人反对,大家就要坐下来讨论,直到把这个反对的人

说服或者被他说服,最初是逐渐被一个人说服,最后是一起说服最顽固的那个人,有反对意见可以,但一切都需要基于事实。其二,任何人都不应该随便改变自己的看法,例如片中想看球赛的那个就因为改变而被训斥了一顿,别人根本不稀罕这种见风使舵的人,保持自己的想法直到确信自己被事实说服才是最重要的。其三,这个男孩与他们非亲非故,他们也得不到任何坏处和好处,但不代表他们就应该稀里糊涂敷衍了事对待这件事,事实真相应该是每个人的追求,为此付出多少努力也是值得的。这三点就是我最强烈感受到的。

1.电影《十二怒汉》之法律解析

1.电影《十二怒汉》之法律解析

电影《十二怒汉》之法律解析

一、影片背景

1957年由西德尼·吕美特执导,亨利·方达主演的《十二怒汉》是一部分以陪审团为主角的法庭戏,是探讨美国陪审员制度和法律正义的经典之作。

本片讲述了十二个陪审团成员对一个少年弑父罪名的指控过程,影片以民族矛盾为背景,展现了一场司法制度与人性情理的较量。整个故事发生在一个房间里,原本以为会很单调,没想到着实有趣,十二位陪审团成员的观点的激烈交锋让整部电影情节非常紧凑,引人入胜。12位陪审员将作出决定他一生的选择。12陪审员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他们当中有广告商,有工程师,有警察,有银行家,有推销员……美国的陪审制度要求所有陪审员必须取得一致意见才能做出判决,所以当第一次11票:1票认定少年弑父罪名成立的时候,所有人都以为屈服的会是那个唯一的1。但亨利·方达出演的工程师以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勇气开始提出疑问,放大疑点,逐渐说服每一个陪审员。

这部以陪审团为主角的法庭戏节奏利落,结构紧凑,主题严肃,丝毫不因故事场景的局限性而显得沉闷,而且众多演员均有精彩表演,将一个深入探讨陪审团制度利弊的故事拍出了浓厚的戏剧性和吸引力。整部影片通过演员精细的表演和精彩的台词,折射出人性的高贵、责任、正直,同时也无情地鞭挞了人性的脆弱、阴暗和自私。它也形象地说明了陪审团制度的特点:即不是证明嫌疑人无罪,而是证明该案子证据不够充分,无法定罪,这也是西方法律制度“宁可放走一万,不可错杀一个”的例子。

二、案情介绍

在经过六天冗长枯燥的听审之后,法官终于对陪审团发布裁决指示了。被告是一名在贫民窟中长大的年仅18岁的男子,被指控在午夜杀害了自己的父亲。法庭上提供的证据极具说服力,主要有两位证人的证言:居住在对面的妇女透过卧室及飞驶的火车窗户,在60码外隔着一架铁路桥看到被告举刀杀人的过程;楼下的老人听到被告高喊“我要杀了你”及身体倒地的声音,并跑出走廊看到了被告跑下楼梯。在法庭上,男孩辩解自己从午夜11点到凌晨3点之间并不在场,而是去看电影了,但他却说不出自己看了什么电影,以及主演是谁。此外,有人证明他曾买过一把与凶器一模一样的弹簧刀。陪审团在庭审之后退庭评议,必须达成一致结论才能正式结案。

法系探索电影12怒汉观后感300字左右范文赏析

法系探索电影12怒汉观后感300字左右范文赏析

法系探索电影12怒汉观后感300字左右范文赏析《十二怒汉》(12 Angry Men)是一部对英美法系进行探索的经典电影,下面是橙子为大家整理的12怒汉观后感300字,希望你会喜欢!

12怒汉观后感300字:讨论探讨

和很多电影不同,整出电影都是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进行,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更加契合了片子那种紧张的氛围。可以说,整部电影是靠人物之间对案情的抽丝剥茧来支撑起来的,这就是吸引人的地方了,就如同我们看侦探小说一样,当发现一个又一个谜团的时候,你就越来越有兴趣看下去了,因为你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本看似合情合理的证据原来在推敲之后,有很多站不稳脚跟的地方,其实电影更聪明的地方是,自始至终没有告诉我们真相,那些投无罪票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们相信那是真相所以才那么做,而是因为他们都有了合理的质疑。。。这部电影台词也很出彩,我想作为本来就是要以大篇幅台词示人的法庭片,台词不好,是无法原谅的硬伤。。。优秀的法庭片有不少,譬如《失控陪审团》等,个人认为,能和本片相提并论的很少。。。似乎看过此片的人很少,我真的很希望有看过的人一起来讨论讨论。

12怒汉观后感300字:不可忽视

因为片名漏看了的经典好片。先不说在一个小房间里完成的这部片子场面调度有多牛掰了,在讨论“无罪”的过程中,方达的观点非常震撼人心,即,目的并非正面“无罪”,而是就事实进行严谨的推

断和讨论,终点非言论的输赢,而在于真相,在于对每个人(无论背景阶层)的人格尊重。这才是十二个陪审员无论最初基于什么样的理由想要尽早结案最终都在理性面前心服口服的缘由。片中有句台词:这就是我们国家强大的理由。

十二怒汉:大审判

十二怒汉:大审判

无力的救赎

——《十二怒汉:大审判》影评运动室、圆桌、12把椅子、12个来自社会各个阶级的男人,电影的镜头始终对准这样一个封闭的场景,却向观众展现了一个广阔的社会,深刻,沉重,却是事实。

影片围绕对一个车臣男孩的审判展开,一个工程师出于本能的疑惑,将其他人拉入到了责任之中。在随后的辩论过程中,一个接一个的人开始真正面对这个案子,并且一个接一个地相信这个孩子就是无罪的。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开始回忆自己的故事,然后从自己的故事中去努力体会别人的情感与现实。并让自己的人性与责任从沉睡中得到唤醒。

整个过程高潮迭起,男孩逐渐被认为无罪,但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每个人所谓的情感救赎向我们展现的却是一个罪恶的社会——骗取死人的钱才有能力援建小学、大街上一台老虎机可以让一个本分的公务员变成劫持犯、建筑公司可以为了利益不在乎3条人命、一个马戏团的小丑唯一真正的笑出来是他发现这个男孩无罪的时候……

但不要以为影片就这样结束了,当大家都认为男孩无罪的时候,一直游离于辩论之外的审判团长站了出来,原来他一开始就知道男孩是无罪的,但释放只会让男孩继续被追杀,只有先在狱中保护他才有机会翻盘,但是要想翻盘,需要审判团员更多的帮助和介入。这个想法大胆,而且具有至高的正义倾向,却让刚刚从人性中苏醒过来的陪审团成员再次陷入陷阱。就是他们是否有义务去救助一个自由但深陷绝境的孩子。最后的结果是,他们一致认为小男孩无罪,而从法庭出来的生活,则让小男孩自己去承担。

人性与责任,在看似得到救赎之后再次的沉沦。这是一个人性的悖论与悲剧。但我们扪心自问,在这个社会中我们又是怎样自我救赎的呢?又会有多少人敢于像审判团长一样站出来?我们不愿相信影片中的守墓人“这个社会已经坏了,坏彻底了,所有人都是在撒谎,为了钱什么做不出来呢?”,但我们却感到无力,熟悉的无力,转而,麻木……影片一遍又一遍重复着“这是一个自由民主的社会,我们还有法律,我们自己为什么要承担!”但依靠法律的结果却是好人终生监禁恶人继续逍遥,而对于我们,生活依然继续,悲剧仍在发生……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审判,它所审判的不仅仅是一个无辜的孩子的命运,而且是乌合之众的社会的责任与担当,需要救赎的不仅是陪审团的那几个人,而且还有眼下的整个的社会。

浅析希德尼·鲁迈特的处女作影片《十二怒汉》

浅析希德尼·鲁迈特的处女作影片《十二怒汉》

浅析希德尼·鲁迈特的处女作影片《十二怒汉》

作者:何子奕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9年第11期

摘要:影片《十二怒汉)作为希德尼·鲁迈特的处女作,讲述了十二名陪審团成员经过长时间的语言、心理斗争,最终宣判一名被控杀父的男孩无罪的故事。作者从导演时各个人物的心理描写、镜头转换等方面对影月进行简要地分析,以使大家对《十二怒汉)这部影片有一定的印象。

关键词:陪审员;理性;生命;分权制衡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33-0121-01

《十二怒汉》曾获得第30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提名,自1957年上映来,半个多世纪在电影界的地位一直经久不衰,由此可见其中的深意和对后世的影响之大。这篇影片讲述的是男孩车臣从小在贫民窟中长大,其父亲被人谋杀,他被指认为杀父凶手,在人证物证“确凿”的情形下,担任这个案子陪审团的12个人在结案之前讨论案情,最终促使宜判结果发生变化的故事。

一、《十二怒汉》中的理性认知

很多人在看了这部电影之后,都会认为这部电影所歌颂的是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但实际上,电影中这样的思想表达却只是很少的一个部分。电影通过陪审团整个陪审变化的过程更想渲染和表达的是“理性认知”这样一个主题。在生活中,盲目从众是常态,人们多多少少会有类似的心理,如同古斯塔夫.勒所著

《乌合之众》中描述的那样。影片中最初描写的12位陪审员的镜头,就是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对他们的行业、性格、爱好等特点都有所描写。这也是呈现给观众的第一印象。对陪审员进行简单的个体描述之后,接下来进入到了陪审的过程。

浅析希德尼·鲁迈特的处女作影片《十二怒汉》

浅析希德尼·鲁迈特的处女作影片《十二怒汉》

浅析希德尼·鲁迈特的处女作影片《十二怒汉》

《十二怒汉》是希德尼·鲁迈特的处女作,也是他最著名的影片之一。这部电影于1957年上映,改编自雷吉纳德·罗斯的同名舞台剧,讲述了在一宗被控谋杀案中,一名年轻的男子被指控谋杀他的父亲,而陪审团的12名终审人员必须就其有罪还是无罪进行表决的故事。

这部电影以12个陪审团成员的角度展示了一个复杂而紧张的故事。故事的大部分时间都发生在陪审团讨论的小房间内,通过陪审团成员之间的对话和辩论展开。这部电影以其

深入的人物研究和出色的表演而闻名,成功地捕捉了每个陪审团成员的个性和心理状态。

影片中的主要主题是正义和人性的探讨。12个陪审团成员代表着不同的社会背景和观点,他们必须通过辩论和讨论来决定年轻男子是否有罪。这个过程中,他们必须克服个人

偏见和假设,尽力找到真相。而这个过程也反映了法律制度中对正义和公正的追求。

电影通过细腻的摄像技巧和剧情紧凑的叙事方式,成功地将观众带入故事中。导演善

于运用空间布局和镜头语言来展示角色之间的紧张关系。在电影中使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

和俯视镜头来凸显陪审团成员的情感和思考过程。导演还使用了独特的镜头角度和光影效果,服装和道具设计也相当精细。这些技巧使得整个电影更加具有观赏性和张力。

《十二怒汉》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出色的导演和表演,还在于其反映了人性的普遍问题。影片中的陪审团成员代表了社会上的各个群体,他们的争论和思考很容易引发观众共鸣。

这部电影通过其细腻而深刻的观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在今天看来,《十二怒汉》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和启示。它提醒我们不要轻易相信表面

浅析希德尼·鲁迈特的处女作影片《十二怒汉》

浅析希德尼·鲁迈特的处女作影片《十二怒汉》

浅析希德尼·鲁迈特的处女作影片《十二怒汉》

【摘要】

希德尼·鲁迈特的处女作影片《十二怒汉》是一部经典的法庭剧情片。影片通过展现12名陪审团成员在狭小密闭的房间内讨论一桩谋杀案的过程,引发了关于正义、偏见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在影片的拍摄历程中,鲁迈特巧妙地运用了单一场景和紧凑的剧情结构,塑造了每个角

色的独特性格,展现了演员们出色的表演功底。影片以其深刻的主题

探讨、精湛的影像技巧和优秀的演员表现获得了广泛好评,成为了一

部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希德尼·鲁迈特凭借这部作品获得了导演界的

认可,而《十二怒汉》也因其影响和意义在电影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成为了一部具有永恒价值的作品。

【关键词】

导演背景介绍、影片简介、影片的拍摄历程、影片的主题探讨、

角色塑造和演员表现、影片的艺术特色、影片的影响和意义、希德尼·鲁迈特的成就、《十二怒汉》的地位和价值

1. 引言

1.1 导演背景介绍

希德尼·鲁迈特(Sidney Lumet),美国著名导演和编剧,1914

年6月25日出生于费城。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电影人,曾执导过众多著名影片,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扎实的导演技巧而闻名于世。

鲁迈特的家庭背景使他从小对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父亲是一名著名的舞台剧演员,母亲则是一位舞台剧导演。这种家庭环境让鲁迈特在影视行业中有了很好的起步。

在他的导演生涯中,鲁迈特执导过多部经典影片,包括《十二怒汉》、《战争游戏》、《都柏林人》等。这些影片无一不展现了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把握。

鲁迈特的作品向来注重人性的真实与情感的深度,他善于通过镜头语言展现人物内心的纷扰与挣扎。他的导演风格独特而犀利,常常给观众带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他以其出色的才华和精湛的技艺,成为了好莱坞影坛的一面旗帜,深受观众和影评人的喜爱。

从《十二怒汉》看美国陪审团的责任与权力

从《十二怒汉》看美国陪审团的责任与权力

从《十二怒汉》看美国陪审团的责任与权力

从《十二怒汉》看美国陪审团的责任与权力

《十二怒汉》是一部由雷吉纳德·罗斯导演,于1957年

上映的美国电影。该片以美国陪审团制度为背景,讲述了在一个公开审判中,被告被指控谋杀,而由十二名陪审团组成的评判团必须就被告的有罪与无罪作出决定的故事。通过观看这部影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美国陪审团的责任与权力,以及该制度的重要性。

陪审团制度是美国司法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旨在确保公正和中立的审判。陪审团由普通公民组成,他们是被选出来的代表,他们的责任是根据自己的判断力和良心,以法律为基础决定被告的罪与无罪。

在影片中,每个陪审团成员都有不同的背景和特点,代表了社会各个不同阶层和个人观点。他们都被要求放下个人偏见,恪守法律的原则,在审判过程中做出公正的决定。这需要他们慎重考虑所有的证据和证词,并通过讨论和辩论来达成共识。

然而,在《十二怒汉》中,我们看到陪审团成员最初对案件充满偏见和怀疑。初期的投票中,11名陪审团成员投票认

定被告有罪,只有一个人持不同意见。这个人——诺.8,由亨利·方达饰演——成为了影片的核心人物,他质疑了关键的证据,并挑战了其他陪审团成员的看法。

亨利·方达饰演的诺.8利用自己的辩论技巧,逐渐说服

了其他成员重新思考案件的细节和证据。他通过提出合理的怀疑和质疑,揭示了证词的矛盾之处以及可能存在的理由。他用自己的言辞和逻辑说服了其他陪审团成员,从而最终改变了大家的投票结果。

《十二怒汉》通过描绘陪审团成员的内心挣扎和思想碰撞,展示了陪审团制度的权力和责任。陪审团的权力在于决定被告的命运,他们扮演着公正的化身。而陪审团的责任则是要以正确的方式应对这种权力,确保他们的决定不受个人情感和偏见的影响。

法律电影中的陪审团——以电影《十二怒汉》为例

法律电影中的陪审团——以电影《十二怒汉》为例

法律电影中的陪审团

——以美国版《十二怒汉》为例

对美国的陪审团制度,争议也很多。它在美国的司法制度中看上去是最薄弱的一个环节。陪审员随机抽样,来的人五花八门,人种肤色各异,有业无业不论,知识文化不论。在美国,最强大的就是法律队伍了,为什么偏偏要找一帮“外行”来做“法官之上的法官”呢?电影通过艺术的夸张,表现了一个极端的情况下,陪审团制度以及合理怀疑制度对法律正义的救赎,体现了它们在司法制度中的珍贵。

一、电影简介

《十二怒汉》是一个通篇几乎只有一个场景的电影:十二个陪审团成员在一间休息室内讨论决定一桩谋杀案是否成立。谋杀案的被告是一个18岁的孩子,死者是他的父亲。12位陪审团成员必须讨论出一致意见:孩子的谋杀罪名成不成立。如果成立,孩子将被送上电椅执行死刑。如果不成立,那么不成立的理由必须基于对整个审判的推理、问询、证据、证言或程序产生的“合理怀疑”。由于人证、物证齐全,一开始十二个人中有十一个人斩钉截铁地认定孩子有罪,只有亨利•方达扮演的建筑师觉得此案有蹊跷之处。而电影的结局是,十二个人全部判定孩子无罪。

电影最让人称道的是,在局促空间内运用镜头和推理营造出张力十足的压迫感,随着案件推理的进行,剧情层层推进至高潮,节奏紧凑、张力十足。从1:11到12:0的逆转胜利,让人们审视司法程序表象下真正的法理公义,每个公民如何尊重自己手中的法律所赋予的权利,维护法律的本质和初衷——不分阶级和偏见的公平正义。

二、电影分析

在电影中,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背景和个性,这只是平面的;纵面上,他们是有节奏、有层次、有侧重、有步骤地展示出来:一段新的案件分析引发了新的一个性格展示,新的性格展示又引起了新的争论,新的争论又引发了新的投票,新的投票结果又提出新的案件疑点……电影就是通过性格展示——案件信息同步揭示,最终,线索全部明朗,证据全部推翻,性格全部展示。将如此复杂而又丰富的内容表现得如此清晰自然,也是《十二怒汉》经典之所在。

电影《十二怒汉》影评

电影《十二怒汉》影评

《12怒汉》:俄罗斯亮出了伟大良心

2007-09-09 12:09:31 来源:新浪娱乐

本届威尼斯电影节参赛片《十二怒汉》是1957年美国版本的翻拍,当年的美国版本很成功,是1957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得主,该片“少数如何挑战多数”的思想精髓,也成为后世广为传颂的典范。

美国版《十二怒汉》导演是悉尼・卢曼特,主演是亨利・方达,影片讲述的是陪审团12个成员中,持反对意见的一个人如果说服了其他十一个人,以一己之力扭转了整个方向,从而使正义伸张,一个人的命运也从此改变。美国版影片相当出色,在第30届奥斯卡奖上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三项提名,虽然最终输给了《桂河大桥》,但50年来光彩不灭,是影史不可磨灭之作。

本届参赛片《十二怒汉》导演是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影片借用了同样的框架结构,典型的旧瓶新酒,却向人们生动展示了苏联解体后、面临民族矛盾的俄罗斯现实之创痛。

影片开始,一个车臣少年被控杀害养父,两个证人指证,一个说在楼里听见了少年的喊声“我要杀了你!”,一个说在对面看见少年举刀。铁证看似如山。这时,12名来自社会各界的评审团来给少年最后定罪。

12个人嘻嘻哈哈,觉得是个容易的事,一开始有的弹琴,有的玩球,有的还吸毒。主席好容易叫大家坐下,说了一下案子的情况,让大家快办完正事,办完了好走。主席让大家举手。

只有一个人没举,大家惊讶的望着他,意思是“这人怎么这么耽误事儿呢?”

那个人忽然大梦初醒的问:我不知道你们在举什么?

大家哈哈大笑,和他说了一下这个铁证如山的小案子。

这个人听完了说,我还是不举手,因为我一旦举手,这个人就被我们这伙人就这么了结了,可是这背后是一个人的生命呢!

案例研究两则:关于电影《十二怒汉》

案例研究两则:关于电影《十二怒汉》

2014年3月刊

电影《十二怒汉》讲述12名陪审团成员(“12怒汉”)表决被指控杀父的少年“杀父”罪名是否成立的评议过程。初次表决时,11名陪审员认为少年有罪,只有8号陪审员认为少年“无罪”,但按照规定,陪审团的表决必须是一致裁决。8号陪审员的说法是:“不知道”少年是否杀了父亲,但在认定少年有罪之前需要评议指控少年犯罪的证据是否存在着“合理怀疑”,因而需要大家就相关问题展开讨论。随着讨论的深入,那些因“有罪”的被告“耽搁了时间”的陪审员们的“怒火”渐渐平息,最终,12人一致认为:案件证据不能排除合理怀疑地证明少年犯罪——少年无罪。1 汕头大学案例——《十二怒汉》与

一个常见的假两难(推理、论证)

有些提问方式本身就有问题,但由于大众批判性思维意识和相关技巧的缺乏,提问者和被提问者都没有意识到这种提问方式自身存在的问题,以至于这种提问方式持续不断地浪费提问者以及被提问者的时间,结果不但没有帮助解决问题,反而增加了大家的困惑。要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让这种提问方式失去市场,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普及批判性思维的常识,对公众进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有效训练。下文以对电影《十二怒汉》的分析为中心,旨在普及批判性思维的常识以及探讨一些略微深入的问题。

作为现代民主社会的缩影和批判性思维的经典案例,电影《十二怒汉》给了笔者许多启发,刺激笔者思考了很多有意义的问题。比如:一个成熟的批判性思维者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一个现代民主社会的主体应该是什么样的人,感性和理性到底是什么关系,等等。这些问题笔者曾经在课堂上和学生讨论,今后还将会在课堂上继

从《十二怒汉》看美国陪审团的责任与权力

从《十二怒汉》看美国陪审团的责任与权力

从《十二怒汉》看美国陪审团的责任与权力

从《十二怒汉》看美国陪审团的责任与权力

导言:

《十二怒汉》是一部经典的法庭剧,通过展现美国陪审团的审判过程,探讨了陪审团在司法系统中的责任与权力。这部影片不仅引起了观众的广泛讨论,也向人们展示了陪审团制度的重要性。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十二怒汉》,深入探讨美国陪审团的责任与权力。

一、陪审团的责任

美国陪审团是由12名被选出的公民组成的,他们是法庭上的大陪审团。陪审团的责任是审理案件,根据听证会中所提供的证据和辩论来做出裁决。他们代表了普通公民的利益,承担着对被告和原告公正判决的重要责任。

首先,陪审团负责评估证据。在《十二怒汉》中,12名陪审团成员接受了司法系统的委任,他们必须认真审查所有证据,并对证人的陈述、物证等进行评估。这一过程需要陪审团对事实的辨别能力和判断力,以确保裁决的公正性。

其次,陪审团必须理解和应用法律。陪审团成员并非专业法律人士,因此他们可能对相关法律不太了解。然而,《十二怒汉》中的陪审团成员通过仔细听取证词和法官的说明,努力理解并应用适用的法律原则。他们的判断和裁决必须符合法律的要求,以确保公正审判的实现。

第三,陪审团的责任还包括准确记录和评估辩论过程。陪审团成员必须仔细听取辩护律师和控方律师的陈述,评估他们的观点并进行讨论。在《十二怒汉》中,陪审团成员之间的讨论和辩论,以及他们对证人证词的质疑,都是陪审团责任的一

部分。他们必须确保所有观点都被平等对待,并据此做出最终裁决。

二、陪审团的权力

在行使责任的同时,美国陪审团也拥有权力。这些权力不仅体现在对案件的决定上,还体现在整个司法进程中对公民的影响力。

《十二怒汉》的法律与正义探讨

《十二怒汉》的法律与正义探讨

《十二怒汉》的法律与正义探讨在人类社会中,法律和正义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电影《十二怒汉》通过描绘陪审团的故事,引发了对于法律与正义之间关系的深入

思考。本文将就该电影中涉及的法律问题以及对正义的探讨展开讨论。

第一部分:法律的权威性与公正性

在《十二怒汉》中,被指控涉嫌谋杀的青年艾尔是法律的受审对象。陪审团的成员在庭审过程中时刻受到法官、“合理怀疑”原则和法庭规

则的约束。法律作为社会秩序的管理者,拥有权威性,要求人们服从

和遵守。

同时,法律追求的是公正和公平。电影中的陪审团成员需根据事实

与证据作出公正的决定,通过集体讨论并投票的方式做出最终决策。

然而,随着剧情的展开,观众逐渐认识到并非所有陪审团成员都对案

件有深入的了解,也存在主观臆断的情况。这引发了对陪审员是否真

正能够做到公正和客观的质疑。

第二部分:对正义的理解与追求

《十二怒汉》中的陪审团成员来自不同社会背景,拥有各自的经历

和价值观。正义对于每个陪审员来说可能有不同的含义。例如,有人

认为法律如何规定就是正义的体现,有人则认为背离常规的行为才是

真正的正义。因此,电影探讨了正义的多元性和主观性。

同时,电影也通过角色的性格与行为展现了一些对正义价值的思考。在剧情中,一些陪审员由于过于急切地想结束这个案件,而不愿花时

间仔细审查证据,这种行为引发了对于正义是否被真正追求的质疑。然而,随着主角亨利·方登的引导和讨论的展开,一些陪审员逐渐改变了立场并重新审视案件。这表明正义可以通过合理的讨论和再审视来实现。

第三部分:法律与道德的冲突与妥协

《十二怒汉》中,陪审团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冲突。尽管从法律角度来看,陪审团只需就事实与证据作出决策,但有些成员认为应该考虑被告人的背景、动机以及道德标准,而非仅仅关注法律规定。这引发了对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怒汉》

关键词:

平凡,责任,法律,争论

12个人,12个来自社会各界,有着不同经历,有着不同地位的人,他们被公民的义务召唤到美国的法庭,组成了一个名叫“陪审团”的神圣组织。他们的任务是,决定一个美国公民的生死,这是12个没有任何交集的人,正如影片末尾的片段一样,他们分道扬镳,各自去过各自的生活,彼此不想干涉,再无往来,这就是美国,高度的自由化社会所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或者说是隔膜,但是在会议的一个小时里,12个被以集体主义标榜的中国人视为个体主体泛滥的美国公民,却愿意为了一个和自己毫不相干的人的姓名而争吵,愤怒,只是因为陪审团一天三美元的补偿吗?

当然不是,广告公司的那名策划员正在酝酿一个新的营销计划,一个失去儿子的父亲正在为行将破裂的父子关系而挠头,那名忙碌的建筑师,等着看球赛的业务员,身体状况不佳的老人,积极也好,被迫也罢,12个平凡人负责任的思考着,并因为过分负责而愤怒,争论,知道艰难的达成一致。

影片的名字是12个愤怒的男人,我们直接翻译为12怒汉,我曾经想,法律是理性的产物,为什么要有愤怒?后来我在这部片子中找到了感觉,大陆法系是由专业的法官,检察官,律师来进行的庭审,可是英美法系却要把判断的权力交给12个根本不了解法律,也不从事法律工作的陪审员,这些人没有法律人的理性,只有平常人的愤怒,但是,正是这高尚的愤怒超越了法律人的冷漠和麻木。法官需要不需要对正义抗热的激情?检察官需不需要对邪恶拍案而起的愤怒?律师需不需要对公民潸然泪下的同情?法律需要理性,但是法律必须尊重人性,人因为不理性而沦为禽兽,人因为只有理性而变成机器,而我坚持认为。在低级的禽兽都比在精密的机器高级,因为前者知道疼痛,至少如此。长期的法律工作,形形色色的事件,使我们的法律人变得越来越麻木,就像医疗工作者面临生老病死一样的麻木,我们对于不公是否还会出于感情的愤怒?我们对于不幸是否还会发自肺腑的同情?而如果法律人失却了这些热情,只剩下了干瘪的法学理论和僵硬的法律条文,我们又和流水线上的工人有何差别?工人有权利麻木的对待产品,我们却没有权力麻木的对待我们的同类。

12个愤怒的陪审员们,因为一个18岁的孩子是否杀了自己的父亲,或者说,是否一定杀死了自己的父亲而争论,歇斯底里,局面甚至有时失控,指责,谩骂,都有,这哪有中国法庭的有秩序?可是,这种混乱本身就是一种秩序,而且这种秩序超越了感性上的一致,而上升到了理性上的对普世价值的追求。

面对这样的“以情感代替法律”的局面,如何让这些决定别人命运的陪审员们真正运用法律的理性来思考和判断?这时,还是要依赖普通人的常识,一种大家在

生活经验中形成的共同的感受。这种感受是人类社会维持的纽带。在这个时候,大家心目中的正义和良知起作用了。这种正义和良知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和法律契合的部分。实际上,自从双方开始对立、辩论开始进行,局势就已经向理性的方面扭转,至少大家已不得不以严肃的态度来看待法律,而不再是“玩游戏”、“听故事”。在这个时候,你的情感偏见必须受到别人的质问,因为他们是和你同等地位的人,现在在履行着与你同样的陪审员的职责。所以,当你说无论事实如何那个男孩就是该杀,你敢承认自己是刽子手吗?当你说穷小子都是天生罪犯时,别忘了陪审员中就有做清洁工的人;当你把别人的命运当成儿戏,你必须面对旁人逼视的眼睛。

这是一个拷问的过程。还是我们曾经说过的那个命题:审判别人的同时也在审判自己。论辩的紧张、交锋的激烈,恰好说明他们在郑重其事地担当法律的角色,他们虽然以前各有其事,但现在不再为了自己的事而随大流;他们开始认真对待而不是应付差事;他们需要说服别人和被别人所说服,而不是草率作出决定,他们是经过长时间“愤怒的”争吵后才表决的。这也许是一个两难。我们当然需要真相,但如果由于人类本身局限性,真相不可能完全显现,甚至完全可能遭受曲解,这时候怎么办?我们只有选择,作出在一种制度安排之下可能的选择。正如那个坚决质疑的陪审员所说:“排除偏见并不容易,每遇到一宗案件,要揭露真相并非易事。我不清楚事情的真相,也许没有人知道,我只想为清白者辩护。我们所讨论的各种可能,也许是错误的;也许我们使有罪的人消遥法外,我不敢肯定。也许有人可以做到。但我们有合理的质疑,这对法律十分重要。”

孩子和父亲的关系一度紧张,孩子前科累累,参与过抢劫,打架,有人证明他买的水果刀和插在父亲胸膛上的一样,一个老人听见了这个孩子对父亲大汉,我要杀了你,而后一秒钟后就听到碰的一声倒地的声音,孩子跑了出来,一个太太甚至作证她目睹了孩子将刀子插入父亲胸膛的经过。

这无可置疑,检控官尖锐举证,辩护律师消极应对,11个陪审员毫不犹豫的

认为孩子应该上电椅,只有一个人例外,他终于道出了自己对此的心声:“我们的责任重大,我们拥有伟大的民主。我们被认可和信任为真正无辜的人洗脱嫌疑。我们拥有权力。这是我们强大的原因。”由此,我们才有可能审视这个制度所具有的好处和缺陷。正如那个坚强的陪审员所说,“普通人也会犯错误。”所以这个制度也许是比较脆弱的,脆弱得就像人的生命一样;但这个制度无疑也是强大的,因为它是人类为了更好保卫自身、为了延续自己生命而创造出来的,它捍卫了人类基本的自由和权利、捍卫了神圣的尊严和价值。

于是看似无关痛痒的怀疑被一个个拿出来,直到摧毁了看似严密的证据链,直到摧毁了11个本来认为有罪的陪审员的意志,11:1,11个认为有罪的人和这个1个认为无罪的陪审员进行着艰难的争论。

孩子的买的刀的确和插在父亲胸膛上的一样,但是这又怎么样,这把刀在那个

街区很容易买到?一个陪审员拿出了自己买的一模一样的刀。

孩子说杀了父亲,就表明他一定企图那么做吗?一个愤怒的陪审员甚至在争论激烈时也对一个陪审员说了那样的话,那名陪审员反问,你真的是实话吗?

那个老人在出庭时步履缓慢,他如何在15妙内跑到楼下的?他是个孤独的人,他是否可能想为了这个案子儿辈关注,所以谎称自己听见了?

案发时一辆电车呼啸而过,人们是否能听清楚别人在说什么,或者确定是谁说的?

那个女士鼻子上有个深印,这可能是眼镜的痕迹,一个躺在床上的人可能已经摘了眼镜,一个摘了眼镜的近视患者如何看得清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些疑问可能都不曾发生,甚至发生的微乎其微,打算,这些低概率的怀疑,却最终使12个人一致同意,孩子无罪!

喜欢影片的结尾。在一场惊心动魄的辩论之后,案件结束了。雨过天晴了,这些以前素昧平生的陪审员走出法院大门,分道扬镳,各谋自己以后的平静生活。他们彼此仍然不知道对方什么名字。影片的最后才依次现出每个人的脸部特写以及他们各自的名字。这真正让人感觉到,他们的确是平凡、普通甚至渺小的一群,不是什么英雄,但他们无疑又是这个制度最伟大最坚实的支撑者。他们是一批醒着的人。参考文献:

法律和法律推理导论史蒂文.J伯顿著,张志铭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