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56.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4篇)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安全,减少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对公司经济利益和形象的影响,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及外来人员,包括供应商、承包商等。
第三条安全风险是指由于人为因素、自然因素等可能对公司经营活动和员工生命财产造成损害或威胁的潜在因素。
第四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根据安全风险的严重性和可能性,将安全风险分为不同级别,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第五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目的是减少安全风险的发生和影响,保障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
第六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原则是风险管理的全员参与、科学决策、统一管理、综合预防、源头治理。
第七条公司设立安全风险管控委员会,负责安全风险的分级管控工作。
第二章安全风险分级第八条安全风险分级的依据是风险的严重性和可能性。
第九条安全风险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重大风险、较重风险、一般风险、较低风险、低风险。
第十条具体的安全风险分级标准由安全风险管控委员会制定,并在公司内部进行宣传和培训。
第三章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第十一条根据安全风险的不同等级,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第十二条对于重大风险和较重风险,采取以下管控措施:(一)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规范,并组织培训。
(二)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系统,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和标准。
(三)采用先进的安全设备和技术措施,加强安全防护。
(四)加强监督和检查,定期进行安全巡查。
(五)建立健全安全应急预案和演练机制。
(六)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第十三条对于一般风险,采取以下管控措施:(一)制定基本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规范。
(二)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培训。
(三)配置必要的安全设备和防护设施。
(四)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安全规范执行。
(五)建立安全应急预案。
第十四条对于较低风险和低风险,采取以下管控措施:(一)制定基本的安全操作规程。
(二)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
(三)配置必要的安全设备。
(四)加强自查和自检。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准确辨识安全风险,评价其风险程度,并进行风险分级,从而进行有效控制,实现事前预防、消减危害、控制风险的目的,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安全风险的辨识、评价分级和控制管理。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1.公司成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相关责任部门、责任人员、管控措施。
2.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具体工作,包括风险辨识、评价分级、控制措施制定和实施、隐患排查治理、培训教育、监督检查等。
3.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本部门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价分级、控制措施制定和实施、隐患排查治理、培训教育等工作。
4.全体员工应积极参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遵守相关规章制度,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提高自身安全意识。
三、安全风险辨识和评价1.安全风险辨识(1)风险辨识范围:包括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的生产活动、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为因素等。
(2)风险辨识方法:通过现场调查、资料查阅、专家咨询、员工反馈等方式进行风险辨识。
(3)风险辨识内容:危害因素、危害源、危害途径、危害后果等。
2.安全风险评价(1)风险评价原则:按照自主排查、科学评估、分类分级、分级管控的原则进行。
(2)风险评价方法: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包括风险矩阵法、LEC法、风险评估软件等。
(3)风险评价内容:风险的概率、严重程度、暴露频率、风险值、风险等级等。
四、安全风险分级和管控1.风险分级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将安全风险分为四个等级:一级风险(红色)、二级风险(橙色)、三级风险(黄色)、四级风险(蓝色)。
2.管控措施(1)一级风险:实施严格的管控措施,包括风险消除、风险降低、风险转移等。
(2)二级风险:实施较严格的管控措施,包括风险降低、风险控制、风险监测等。
(3)三级风险:实施常规管控措施,包括风险控制、风险监测、风险告知等。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安全风险管理是指通过识别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运用定性或定量的统计分析方法确定其风险严重程度,进而确定风险控制的优先顺序和风险控制措施,以达到改善安全生产环境、减少和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的目标而采取的措施和规定。
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风险管理,防范单位事故和人身事故,维护单位安全经营和单位稳定,根据《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机制通则》和《安全风险分级控制管理规定》及《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机制通则》,结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责任机制及工作职责(一)责任机制组长:组员:领导组职责:审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实施方案,研究制定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协调解决风险管理有关问题,定期检查各区域安全风险管理工作进展情况,对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整改意见,制定管控措施,总结经验,确保安全风险管控工作有序推进。
(二)工作职责1、主要安全负责人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风险管控全面负责,组织各岗位人员进行年度安全风险辨识,重点对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用电设备、消防设施等危害因素开展安全风险辨识,结合年度和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编制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安排布置安全风险管控重点,督促各岗位人员履行职责。
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安全宣传教育和三级入厂培训风险管控第一责任人,负责对各岗位人员对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的定期检查分析及效果评估,并检查各岗位人员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应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估;负责做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经常对工作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各种不安全因素,督促整改,消除事故隐患。
二、安全风险辨识范围企业各种危险源辨识,通过辨识分析,明确危险源可能产生的风险及其后果,对辨识出的风险进行分级、分类、监控、预警,制定安全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三、安全风险辨识方法采用R=LS公式计算安全风险值,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定量分析。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7篇)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为全面辨识、管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部门、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根据公司要求并结合加油站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则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在安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进行超前辨识、分析评估、分级管控的管理措施。
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各安全员是本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
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____机构(一)成立“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组:组长:陈金森常务副组长:段仕龙副组长:曾图成员:梁建忠,卢彬,柳细茹,张德敏,匡翠,段学敏领导组职责1、组长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风险管控全面负责。
2、常务副组长负责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的监督、管理、考核。
3、副组长具体负责实施分管系统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4、成员负责具体实施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控制管理、公告警示等工作。
1、年度辨识评估每年由组长亲自____,制定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方案,抽调各系统技术人员和专家,围绕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良因素和管理缺陷等要素,结合加油站生产系统、设备设施、作业场所等部位和环节,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并对辨识出的各类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综合考虑作业场所、受威胁人数、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通过对系统的分析、危险源的调查、危险区域的界定、存在条件及触发因素的分析、潜在危险性分析,确定安全风险类别。
2、月度辨识评估每月由各安全员牵头____相关业务部门进行一次本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及隐患排查,并于当日下午召开本系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会,结合本系统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环节以及操作行为、职业健康、环境条件、安全管理等,进行一次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保障企业的安全和稳定发展,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定义1.安全风险:指可能对企业安全造成威胁或危害的因素,包括环境、技术、人为等各种风险。
2.安全风险分级:按照其对企业安全的威胁程度和潜在影响,将安全风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3.安全风险管控: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措施,对各级安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监控和控制的管理活动。
4.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根据安全风险的等级,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进行风险的管控和处理。
三、分级原则1.根据风险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将安全风险划分为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三个等级。
2.低风险:指概率低,可能造成的影响较小的安全风险;中风险:指概率适中,可能造成的影响较大的安全风险;高风险:指概率较高,可能造成的影响较大的安全风险。
3.根据风险等级,确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处理方案,以确保风险的可控性和预防性。
四、分级标准1.低风险:概率小于5%,可能造成的影响较小,可以通过常规的安全控制措施进行处理。
2.中风险:概率在5%~30%之间,可能造成较大的影响,需要采取一定的风险控制措施,并设立相应的应急预案。
五、分级管控措施1.低风险:对低风险进行日常监测和巡查,及时消除隐患,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2.中风险:建立中风险源的监测和预警机制,加强风险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制定应急预案和处置方案,定期组织演练和整改。
3.高风险: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紧急处理,迅速疏散人员,封锁现场,报告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整改隐患,改进管理措施。
六、安全风险管控流程1.安全风险辨识:通过安全隐患排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等手段,发现和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
2.安全风险评估: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包括概率评估和影响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4.安全风险监控与控制:按照制定的防控方案,对风险进行监控和控制,及时采取措施,预防风险的发生。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本单位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该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员工和相关参与对象。
第三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按照风险等级的高低划分为高、中、低三级。
第四条本制度的执行部门为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安全风险分级的划分和相关的管控工作。
第五条本制度的制定和修订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经领导审批后执行。
第六条安全风险分级评估依据风险事件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来确定风险等级。
第七条高风险:指可能导致严重事故和重大损失的风险,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较高,影响范围广。
第十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包括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监测和风险应急响应等环节。
第三章风险评估第十一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开始前,需要进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应该全面考虑潜在的危险和风险因素。
第十二条风险评估应该明确评估的目标、范围、方法和评估周期。
第十三条风险评估应该综合考虑现场环境、设备状况、作业程序、人员素质等因素。
第十四条风险评估的结果应该根据风险等级进行分类和排序,确定最终的风险等级。
第十五条高风险的控制应该采取最严格的措施,确保风险降到最低。
第十六条中风险的控制应该按照风险等级要求,做到全面控制,确保风险能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第十八条风险控制措施应该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保护设备等方面。
第十九条风险监测应该定期进行,对于高风险和中风险应该加强监测频率。
第二十条风险监测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监测方法,如现场巡视、设备运行状况监测、员工行为监督等。
第二十一条风险监测的结果应该及时通报给相关部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第六章风险应急响应第二十二条建立风险应急响应体系,确保在发生风险事件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第二十三条风险应急响应应该根据风险等级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第二十四条风险应急响应应该明确责任人和工作流程,确保快速响应和协调。
第二十五条风险应急响应的工作应该进行定期演练和评估,确保效果。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优秀4篇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优秀4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篇一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实现安全生产地目标和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地通知》(鲁政办字〔20xx〕36号)、《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地通知》(鲁安发201616号)、聊城市安委会《关于印发地通知》(聊安委办发〔20xx〕16号)、临清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地通知》(临政办字〔20xx〕17号)精神,结合我公司实际,全面体现预防为主地思想,实现对风险地超前预控,持续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特别修订本制度。
第二条安全隐患与安全风险地区别,本制度所称安全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地规定,或者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地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或事故发生地物地危险状态、人地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地缺陷,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导致事故地发生;而安全风险是指某一事故发生地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地损失地组合,它是通过评估手段进行分级管控,使生产经营活动中风险降低到能容忍程度。
第三条各部门要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作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常抓不懈,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地隐患排查治理、风险预控和监控责任制。
第四条实施安全隐患和风险预控分级管理,定期排查、治理和报告。
对安全隐患和风险要分类定级,制定措施,落实责任,限时整改或预控,使隐患整改和风险预控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间、预案”五落实。
第五条实施安全隐患和风险预控闭环管理,建立完善地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工作机制,落实隐患排查、建档、评估、整改、验收、销号闭环管理,对重大安全隐患实行挂牌督办、跟踪治理、逐项销号制度;落实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估、分级、分责、监控、预警、预报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一、概述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的安全风险,通过对风险进行分级、管控和管理,有效地预防和应对各类安全事故的制度体系。
该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旨在保障企业员工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二、风险分级分类1. 极高风险指可能对人员生命安全、身体健康、财产安全或者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事故风险。
例如:爆炸、火灾、毒气泄漏等。
三、风险管控措施1. 极高风险(1) 制定专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2) 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极高风险进行专门管理;(3) 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安全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4) 采取有效的隔离、防护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5) 保障员工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3. 中风险(1) 制定相关安全操作规程,规范生产作业流程;(2) 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和设备,加强现场安全防护;(3) 加强设备设施的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安全生产;(4) 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5) 定期进行安全巡查和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消除安全隐患。
四、风险管理和监督1. 风险管理(1) 企业应委托专业机构对各项风险进行评估,定期进行风险评估报告;(2) 企业应建立风险管理档案,对各项风险进行分类和管理;(3) 企业应根据风险评估报告,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持续改进和完善安全管理工作。
五、风险应急处理1. 预案制定(1) 企业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的程序和措施;(2) 企业应根据预案,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和检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应急响应(1) 发生事故时,企业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采取应急措施;(2) 企业应及时组织抢险救援和事故应对工作,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3. 事故调查(1) 企业应对事故进行及时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和责任;(2) 企业应针对事故原因,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三篇)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1. 制度目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旨在规范企业对各类安全风险进行科学分级,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最大程度降低安全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部门和员工。
3. 分级标准:安全风险将根据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和发生的概率进行分级。
分级标准如下:- 高风险:可能对企业的人员生命安全、资产安全和业务连续性造成重大影响的风险;- 中风险:可能对企业的人员生命安全、资产安全和业务连续性造成一定影响的风险;- 低风险:可能对企业的人员生命安全、资产安全和业务连续性造成较小影响的风险。
4. 管控措施:根据安全风险的分级,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高风险: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及时排除或减轻风险,制定应急预案,并持续监测和评估风险;- 中风险:制定详细的管控措施和预防措施,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定期检查和修订控制措施;- 低风险:制定基本的管控措施,进行定期检查和改进;5. 责任分工:- 企业高层领导负责对高风险进行决策和指导;- 各部门负责根据风险分级制定相关的管控措施,并监督执行;- 员工应严格遵守相关制度和规定,积极参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6. 监督和评估:企业应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进行评估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改进。
7. 培训和宣传:企业应加强安全风险管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
8. 处罚措施:对违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的员工,将按照企业相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
9. 修订和解释:本制度的修订和解释权归企业高层领导层所有,并通过内部通知方式进行公布和解释。
以上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的主要内容,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制定和执行。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二)是指公司或组织为了保障安全、防范风险而建立的管理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通过对安全风险进行分级,并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来最大程度地降低或消除安全事故的发生。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包括但不限于设备设施、作业场所、原材料、产品、人员等。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现动态管理、持续改进。
第二章安全风险评估第四条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定期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安全风险进行辨识、评估。
第五条安全风险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全面辨识,包括物质、能量、设备、工艺、环境、人员等。
(二)风险程度评价:根据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性质、数量、接触频率、暴露时间等因素,对风险程度进行评价。
(三)风险等级划分:根据风险程度,将风险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四个等级。
第三章风险控制第六条企业应根据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一)重大风险:采取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应急措施等综合措施,降低风险等级。
(二)较大风险:采取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应急措施等,降低风险等级,并加强日常监控。
(三)一般风险:采取管理措施、应急措施等,确保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四)低风险:加强日常监控,确保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第七条企业应建立健全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检查、评估和改进机制,确保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第四章分级管理第八条企业应根据风险等级,实施分级管理。
(一)重大风险:由企业主要负责人负责,相关部门配合,制定专项管控方案,定期检查、评估和改进。
(二)较大风险:由分管领导负责,相关部门配合,制定管控方案,定期检查、评估和改进。
(三)一般风险:由部门负责人负责,制定管控方案,定期检查、评估和改进。
(四)低风险:由班组长负责,加强日常监控,确保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范本(4篇)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单位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保障人员和资产的安全,确保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工作场所和人员。
第三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应当根据风险大小、对象特征确定安全风险分级,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做到科学、合理、全面。
第四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的核心任务是:识别和评估安全风险,制定防范和控制策略,建立和完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第五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应当与法律法规和标准相适应,做到合法、规范、科学。
第二章安全风险分级原则第六条安全风险分级原则包括风险防范原则、风险控制原则和风险应急原则。
第七条风险防范原则是指在工作场所内部和外部采取必要的技术、管理和人为措施,预防和减少风险的发生。
第八条风险控制原则是指在风险发生后,通过事故预防、事故控制和事故应急等措施,尽量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第九条风险应急原则是指在风险发生后,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减少事故扩大和影响,最大限度地保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第十条安全风险分级原则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根据风险等级严格执行,确保风险的及时识别和合理处理。
第三章安全风险分级管理程序第十一条安全风险分级管理程序应当包括安全风险识别、安全风险评估、管控策略制定和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四个基本环节。
第十二条安全风险识别是指明确本单位所面临的各类安全风险,并进行初步分类。
1. 安全风险识别应当通过权威资料、调查、观察和专家咨询等方式进行,确保准确、全面。
2. 安全风险识别应当包括外部环境因素、内部管理因素和人为因素三个方面。
第十三条安全风险评估是指对已经识别的安全风险进行细化评估和定级,确定风险等级。
1. 安全风险评估应当针对每一类已识别的安全风险进行,确保科学、准确。
2. 安全风险评估应当考虑风险影响范围、风险可能性和风险严重程度等因素。
第十四条管控策略制定是指根据安全风险等级,确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强化企业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保障员工和资产的安全,保证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适用于本企业的所有员工。
第三条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的核心目标是对企业内的安全风险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管控,有效避免和减少风险事故的发生,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
第四条企业应当设立安全风险管控部门,负责对企业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预警、管理和应急处理。
第五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明确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和责任。
第二章风险评估与预警第六条企业应当定期对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预警,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
第七条风险评估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生产安全风险、设备安全风险、网络安全风险、人员安全风险、知识产权安全风险等。
第八条企业应当制定细化的风险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第九条风险预警应当以实时、准确、预见性为原则,依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及时发出预警信息,通知相关人员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第三章风险管控措施第十条风险管控措施是指对存在的风险进行分级管理、规划和实施,以达到降低和控制风险的目的。
第十一条企业应当依据风险评估结果,对风险进行分级,并确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第十二条风险管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技术措施、物理措施、管理措施和培训措施等。
第四章责任第十三条企业应当明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责任人员,并落实相应的职责。
第五章监督检查第十七条企业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应当接受内部和外部的监督检查。
第十八条风险评估部门应当定期进行风险管控工作的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九条企业应当配备专职的安全监督检查人员,负责组织安全隐患排查,监督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
第六章处罚与奖励第二十条对违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的员工,将依据企业的相关规定进行相应处罚。
第二十二条企业应当定期对本制度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一、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确保企业安全生产顺利进行,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各部门、岗位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三、职责1. 企业主要负责人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方案,确保方案的顺利实施。
2.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组织开展风险评估、宣传培训等工作。
3. 各部门、岗位负责按照要求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确保本部门、岗位的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流程1. 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方案: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时间、责任人等。
2. 确定安全风险清单:各部门、岗位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定本部门、岗位存在的安全风险,并填写《安全风险清单》。
3. 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由安全管理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对各部门、岗位填报的《安全风险清单》进行评估,确定每个风险的等级。
4. 制定安全风险控制措施:各部门、岗位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填写《安全风险控制措施表》。
5. 实施控制措施:各部门、岗位按照制定的控制措施进行实施,确保本部门、岗位的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6. 监督检查:企业主要负责人定期组织对各部门、岗位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五、宣传培训1.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企业员工进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宣传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2. 各部门、岗位应当对员工进行本部门、岗位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培训,确保员工了解本部门、岗位的安全风险及控制措施。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如有未尽事宜,由企业主要负责人解释并制定补充规定。
2. 本制度的修改和废止,须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提出,经企业领导班子审议通过后公布实施。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一、引言为有效防控企业安全风险,统筹安排安全资源,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保障员工人身财产安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入企业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员工、外来人员、访客等。
三、术语定义1、安全风险:指可能导致人身和财产受到潜在损害的事件或事故,包括自然灾害、人为意外等。
2、风险分级:根据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对人身和财产造成的影响,对风险进行划分,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3、管控:针对风险实施对策和控制措施,防范风险的发生。
四、风险分级管理根据安全风险的程度,将风险分为A、B、C、D四个等级。
其中,A级风险为高风险事件;B级风险为中等风险事件;C级风险为低风险事件;D级风险为无风险事件。
2、风险评估将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事件进行评估,分析各类风险的影响范围、损失情况等,进行科学合理的风险排查与评估,制定出相应的对策。
评估指标包括,风险等级、风险类型、风险来源、风险影响范围、风险管理和管控措施。
在评估时,需考虑时间、地点、人员、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3、管控措施制定和执行A级风险事件管控:a)建立危险源与安全风险分级台账,并通过定期检查、隐患排查等方式更新台账。
b)对于可能关系到安全风险的活动和设施,建立安全手册,明确作业规范和操作程序,并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演练。
c)对危险源进行科学合理控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定期进行检修及维护保养。
a)建立安全配套措施,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进行预防控制,以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b)对于风险程度较高的区域和部位,通过安装报警系统、监控系统等方式,实现实时监控和警报。
a)对于常规的安全工作,采取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
b)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和技能,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a)加强对相关设施和区域的巡查检查,保障员工的安全。
b)定期对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制度进行修订和更新,提高安全规范化程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一、概述: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是为了在企业内部对各种安全风险进行合理分级、有效管控的管理制度。
通过对企业内部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级,识别出各个风险的重要性和紧急性,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和预防措施,确保企业的安全运营。
二、分类与分级:1.安全风险的分类:(1)人员安全风险:包括员工意外伤害、职业病、欺诈等风险。
(2)资产安全风险:包括设备设施损毁、丢失、盗窃等风险。
(3)数据安全风险:包括数据泄露、数据篡改等风险。
(4)外部安全风险:包括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等风险。
2.安全风险的分级:根据风险的重要性和紧急性,将安全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
三、风险辨识和评估:1.风险辨识:通过对企业风险的周全调查,确定企业存在的可能的风险,并对其进行分类和分级。
2.风险评估:利用专业的评估方法,对每个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确定其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四、风险管控策略:1.高风险的管控策略:对高风险进行重点管控,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和检查。
2.中风险的管控策略:对中风险进行适当的管控,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加强人员培训和设备维护等。
3.低风险的管控策略:对低风险进行常规的管控,确保日常工作按照规定流程进行,不得忽视风险存在。
五、监督和检查:1.监督:由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对安全风险管控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执行。
2.检查:定期进行安全风险管控的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及时纠正,并记录相关的处理和改进建议。
六、员工培训和教育:对员工进行安全风险管控方面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安全风险的认识和防范能力,确保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素质。
七、风险报告和处理:1.风险报告:发现风险苗头或事件后,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并按照事先制定的流程和程序进行相关处理。
2.风险处理:对风险进行有效处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进行事故的调查和总结,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以上就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通过合理的风险分级和管控措施,可以帮助企业有效识别和管理各类安全风险,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和人员资产的安全。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范本(3篇)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加强安全管理,保障单位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单位整体安全风险管理水平,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工作制度。
第二条本工作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第三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是指通过对单位安全风险进行分级识别、评估、控制和监管,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工作制度,确保单位整体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的管控和控制。
第四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应当遵循科学性、合理性、预防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工作制度和措施。
第五条所有在本单位工作的人员,都应当遵守本工作制度的规定,积极参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共同维护单位的安全稳定。
第二章安全风险分级管理流程第六条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包括以下工作流程:分级识别、风险评估、控制措施制定与实施、监管与改进。
第七条分级识别是指对单位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识别和分类,确定各个风险等级。
分级识别的具体步骤包括:1. 召开分级识别工作会议,明确分工和责任;2. 制定分级识别的标准和方法,明确识别的目标和范围;3. 针对不同的风险类型,进行具体的分级识别工作;4. 形成安全风险分级识别报告,并提交相关部门审核。
第八条风险评估是指对各个安全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确定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和发生频率。
风险评估的具体步骤包括:1. 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分析风险发生的原因和影响;2. 确定评估的方法和指标,对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3.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风险的等级和相应的管控措施;4. 形成风险评估报告,并提交相关部门审核。
第九条控制措施制定与实施是指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进行实施。
控制措施制定与实施的具体步骤包括:1. 根据风险等级,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防范措施;2. 制定措施的实施计划和时间表,明确责任人和执行时间;3. 进行措施的培训和宣传,确保措施的有效实施;4. 监督和检查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时进行改进和调整。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安全风险管理,保障公司员工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维护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和外来人员,在公司内进行工作和活动时,必须遵守。
第三条安全风险分级指在公司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对风险进行分级处理。
第四条安全风险的管控包括风险的预防、监控、应急响应和事故处理等措施。
第二章安全风险分级第五条安全风险经过评估后,分为以下五个等级:(一)特别重大风险: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员工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的威胁极大,后果极其严重,需立即采取措施予以防范。
(二)重大风险: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员工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较大威胁,后果严重,需及时采取措施予以防范。
(三)较大风险: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员工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后果较为严重,需进行监控及定期风险评估。
(四)一般风险: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员工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一定威胁,后果可控,需进行常规巡查和管理。
(五)较低风险: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员工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较小威胁,后果轻微,需进行事故记录和统计。
第六条安全风险分级应由风险评估专业人员进行评估,并记录在风险评估报告中。
第七条安全风险分级应根据公司的生产经营特点、人员分布、设备状况等因素进行评估。
第三章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第八条特别重大风险的管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一)立即启动预警系统,通知相关责任人进行应急处理。
(二)采取紧急停产措施,暂停相关生产经营活动,有关人员暂时撤离。
(三)及时报警并协助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置。
(四)进行必要的事故后续处理和善后工作。
第九条重大风险的管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一)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加强设备维护和巡检,及时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三)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确保员工能够从容应对突发事件。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是指企业或组织为了保障员工、财产和环境安全,对潜在风险进行科学分类、综合评估、有效管控和持续改进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制度的总称。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是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和核心。
在当前社会风险多发的情况下,加强风险管控管理制度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将从制度的内容、实施过程和效果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一、制度内容1. 风险分类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首先需要对潜在风险进行分类。
风险可以分为人的风险、物的风险和环境的风险三大类。
在人的风险中又可以分为人的意外伤害风险、人的健康风险和人的心理健康风险三类;在物的风险中可以分为设备设施风险、材料物品风险和火灾爆炸风险三类;在环境的风险中可以分为环境污染风险、生态环境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三类。
对各类风险进行科学分类,有利于企业对风险进行更为全面和系统的管理。
2.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对潜在风险进行客观、准确地评估。
在风险评估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各类风险进行辨识,即对风险的产生原因、特点和影响进行清晰、准确的描述;其次是对风险进行分析,包括对风险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对风险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对风险的紧急程度进行评估;最后是对风险进行评价,即对风险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各类风险的等级。
3. 风险管控风险管控是指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对各类风险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控制。
风险管控包括风险的防范、风险的设施设备保护、风险的人员防护和风险的应急处置等方面。
企业需要根据各类风险的特点和等级,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并严格执行,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4. 监督和检查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的最后一部分是对风险管控措施的监督和检查。
企业需要建立监督和检查机制,对各类风险管控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确保风险得到持续有效的管控。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范文(3篇)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安全风险的识别、评估、管控和管理,保障公司员工、财产、信息的安全,维护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员工,在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
第三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是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其他相关制度相衔接,共同形成科学、合理、可操作的管理体系。
第四条公司应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框架,确保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了解并遵守。
第五条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应负责制定和解释本制度,并组织相关人员培训和宣传工作。
第六条公司各部门应按照本制度要求,合理评估和管控安全风险,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风险得以降低或消除。
第二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第七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是全面、科学、预防和综合治理。
第八条全面原则是指对公司的各个层面和领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管控,不能遗漏任何一方面。
第九条科学原则是指制定和实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需要依据科学的方法和原理进行,对风险进行科学的识别、评估和分级。
第十条预防原则是指借助预防手段和措施,避免事故和问题的发生,保障公司的正常运营。
第十一条综合治理原则是指安全风险会涉及多个方面和环节,需要综合思考和综合治理,不能单一侧重。
第三章安全风险的评估和分级第十二条公司应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评估和分级标准体系,对公司可能发生的各种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分级。
第十三条安全风险评估应考虑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确定风险的严重程度。
第十四条安全风险分级应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划分为不同的级别,确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第十五条安全风险评估和分级结果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第四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第十六条公司应根据安全风险分级结果,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确保安全风险得以降低或消除。
第十七条管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加强巡检、设立警示标识、落实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安全培训等。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范本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防范和降低安全风险,确保员工和资产的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员工和所有安全管理岗位。
第三条本制度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施策,全员参与,分级管理。
第四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根据企业安全风险的特点和程度,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分类管理安全风险。
第五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原则。
第六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应采用“四级管控”原则,即总体管理层>风险管理层>部门管理层>基层管理层。
第七条本制度的具体操作程序由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更新。
第八条未尽事宜,由风险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章安全风险的分级第九条安全风险的分级由风险管理部门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划分。
第十条安全风险分级主要分为严重风险、较重风险、一般风险和轻微风险四个级别。
第十一条各级别风险的定义和范围由风险管理部门进行解释和确定,并在风险管理系统中予以发布。
第三章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第十二条对于严重风险,安全风险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并上报公司领导层审批。
第十三条对于较重风险,部门主管应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并上报风险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对于一般风险,部门主管应负责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并安排执行。
第十五条对于轻微风险,各部门负责人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第十六条对于不同类别和级别的安全风险,相关部门应建立对应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第四章人员培训和意识教育第十七条公司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认知和理解。
第十八条部门主管应负责组织本部门员工参加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活动,并确保培训效果的评估和反馈。
第十九条公司应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第五章监督和检查第二十条公司领导层应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各层级的管理措施落地和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准确辨识安全风险,评价其风险程度,并进行风险分级,从而进行有效控制,实现事前预防、消减危害、控制风险的目的。
第二条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安全风险的辨识、评价分级和控制管理。
第三条编制依据《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13号)《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2006 年6月1日)《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鲁安发﹝2016﹞16号)《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鲁安办发〔2016〕10号)第四条术语和定义1)危险源(风险点):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
2)风险辨识:识别风险点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风险评价分级: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第五条公司成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建设负全面领导职责。
组长:李佩法副组长:汪树岐成员:张文天袁立伟负责制定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全面推行开展安全生产危害辨识工作并指导、审查、批准;负责审查重大风险改进措施方案安全科负责组织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指导各单位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组织重大风险改进措施方案的审查。
其他科室确保本单位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人员有足够的培训,组织本科室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在日常生产工作中不间断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编制本科室的危害/风险记录,开展隐患治理工作。
第二章安全风险的辨识第六条风险点的分类根据公司生产的特点及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将公司范围内的风险点分成以下两大类:1.生产现场及其他区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及管理缺陷;2.作业过程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
第七条危害因素造成的事故类别及后果危害因素造成的事故类别,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其它伤害。
危害因素引发的后果,包括人身伤害、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停工、违法、影响商誉、工作环境破坏、环境污染等。
第八条风险点辨识的方法1.静态分析:以安全检查表法(SCL)对生产现场及其他区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不安全因素及管理缺陷进行识别。
1)安全检查表编制的依据①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②国内外事故案例和企业以往的事故情况;③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④分析人员的经验和可靠的参考资料;⑤有关研究成果,同行业或类似行业检查表等。
2)安全检查表分析步骤①按专业列出《设备设施清单》(参照表1-1)。
表1-1 设备设施清单专业: NO:②确定编制人员。
包括熟悉系统的各方面人员,如专工、值长、班长、值班员、检修员、安全员等。
③熟悉系统。
包括系统的结构、功能、工艺流程、操作条件、布置和已有的安全卫生设施。
④收集资料。
收集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制度及本系统过去发生的事故资料,作为编制安全检查表的依据。
⑤判别危害因素。
按功能或结构将系统划分为子系统或单元,逐个分析潜在的危险因素。
⑥列出安全检查分析评价表。
针对危险因素和有关规章制度、以往的事故教训以及本单位的检验,确定安全检查表的要点和内容,填入《安全检查分析(SCL)评价表》(参照表1-2)相应内容。
表1-2安全检查分析(SCL)评价表区域/工艺过程:装置/设备/设施: NO:分析人员:分析日期:2.动态分析:以作业危害分析法(JHA)并按照作业步骤分解逐一对作业过程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识别。
1)作业活动的划分按作业区域和作业类别(检维修类、生产操作类)进行划分。
2)作业危害分析的主要步骤①划分并确定作业活动,填入《作业活动清单》(参照表2-1)。
表2-1 作业活动清单②将每项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注:应按实际作业划分,要让别人明白这项作业时如何进行的,对作业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
如果作业流程长、步骤多,可先将该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块为一个大步骤,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③辨识每一步骤的潜在危害填入《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参照表2-2)。
表2-2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④对危害因素产生的主要后果分析。
按照第六条对危害因素产生的主要后果进行分析。
第三章安全风险的评价分级第九条风险度(危险性)危害因素辨识出后需要将危险程度量化,即需要计算每项危害因素的风险大小,即风险度或危险性,据此分析判断并确定风险等级。
第十条风险评价分级方法采用风险矩阵法(L·S)进行风险大小的判定。
第十一条风险矩阵法(L·S)本方法的风险度是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事件后果的结合。
即:R=L×SL代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S代表事件后果严重性R代表风险值本风险矩阵法把风险等级分为4级,分别是:1级(很高)、2级(高)、3级(中)、4级(低)。
第十二条风险矩阵法(L·S)判断准则第四章安全风险的控制第十三条风险管控要求风险管控原则如下:4级:轻度(一般)危险,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
科室应引起关注,负责4级危害因素的控制管理,所属班组具体落实;需要监视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现状,保留记录。
3级:中度(显著)危险,需要控制整改。
公司、科室应引起关注,负责3级危害因素的控制管理,所属科室具体落实;应制定管理制度、规定进行控制,努力降低风险,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在规定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措施。
在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一步进行评价,确定伤害的可能性和是否需要改进的控制措施。
2级:高度危险(重大风险),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
公司对重大及以上风险危害因素应重点控制管理,具体由安全科和各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具体落实。
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应采取应急措施,并根据需求为降低风险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或配给资源、限期治理,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
1级: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极其危险,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
只有当风险已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
如果无限的资源投入也不能降低风险,就必须禁止工作,立即采取隐患治理措施。
以下情形应直接确定为2级风险:(1)开停车作业、非正常工况的操作。
(2)同一爆炸危险区域内,现场作业人员10人以上的。
(3)10人以上的检维修作业及特殊作业。
第十四条风险控制措施应包括:(1)工程技术措施,实现本质安全;(2)管理措施,规范安全管理,包括建立健全各类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完善、落实事故应急预案;建立检查监督和奖惩机制等;(3)教育措施,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4)个体防护措施,减少职业伤害。
(5)应急处置措施,将危险降到最低。
第十五条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1)可行性和可靠性;(2)先进性和安全性;(3)经济合理性及经营运行情况;(4)可靠的技术保证和服务。
第十六条风险控制措施评审控制措施应在实施前针对以下内容评审:(1)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2)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容许水平;(3)是否产生新的危害因素;(4)是否已选定了最佳的解决方案;(5)是否会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第五章风险管控执行程序第十七条安全科每年定期组织制定“风险点辨识及风险评估计划”,经分管领导批准后下发执行。
公司、部门风险评估小组,对“风险点辨识及风险评估计划”进行分解落实,直至班组、岗位,作为开展风险点辨识及风险评估工作的依据。
第十八条依据辨识评价方法对本单位危害因素进行辨识评价后,填写相应的“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清单”、“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安全检查分析(SCL)评价表”,经本级风险评估小组进行汇总、评审后,逐级上报。
第十九条公司风险评估小组组织审核、修订后,将审核、修订意见反馈各下级单位执行。
第二十条风险培训各级单位应制定风险评估培训计划,组织员工对本单位的风险评估方法、评估过程及评估结果进行培训,并保留培训记录。
第二十一条风险信息更新各级单位要依据辨识评价结果,建立本单位的《风险管控登记台账》(参照表4),台账应结合实际定期更新(每年至少一次)。
表4 风险管控登记台帐(注:单位或活动-危害因素所存在的单位或暂时的某项活动。
)当下列情形发生时,应及时进行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估。
(1)新的法律法规发布或者法律法规发生变更;(2)操作工艺发生变化;(3)新建、改建、扩建、技改项目;(4)事故事件发生后;(5)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二条本管理办法由安全科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本管理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合同订立的一般程序(赠品不喜欢可以删除)一、合同订立的需要条件(一)须有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合同为各方达成的协议,属于双方或多方的法律行为,因此,订立合同须由至少两方当事人参与,仅一方当事人不存在订立合同问题。
订约当事人是否为双方或多方,决定于参与订约的人是否为相互独立的意思主体。
在一般情形下,订约当事人各方的经济目的是相反的,但在某些情形下,订约当事人各方也可有相同的经济目的,但须能为相互独立的意思表示。
(二)须有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表示的互动合同订立是由独立的主体相互接触,互为意思表示,直到达成协议的过程。
因此,合同的订立须有当事人互为意思表示,从要约、再要约,直到承诺。
(三)须为特定当事人之间为缔约而为意思表示订立合同只能是在特定的人或者特定范围内的人之间进行,并且当事人须以缔约为目的进行接触,当事人之间相互所为的意思表示是为订约发出的。
若不特定的人之间或者虽为特定人之间相互接触,进行协商,但并不是以订约为目的,则不属于合同订立问题。
二、合同订立的程序合同的签订,一般应基于双方当事人的合意,既意思表示一致。
合同订立的过程就是当事人双方使其意思表示趋于一致的过程,这一过程在合同法上称为要约和承诺。
(一)什么是要约1、要约是指一方当事人向他人作出的以一定条件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前者是要约人,后者称为受要约人。
要约取得法律效力,应具备以下条件:第一、要约必须是特定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第二、要约必须是向相对人发出的意思表示。
要约的相对人可以是特定的人,也可以是不特定的人。
向特定人发出要约,通常是指某一具体的法人或自然人。
向不特定的人发出要约,一般是指向社会公众发出的要约。
三:要约必须是能够反映所要订立合同主要内容的意思表示。
要约的目的在于取得相对人的承诺,建立合同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