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增加值的含义

合集下载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反映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总量指标主要有社会总产出、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等。

一、社会总产出(一)含义社会总产出也称总产品。

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当以货币表现时,即为全部生产活动成果的价值总量。

这里所说的全部生产活动,即包括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也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

社会总产品就是这两大部门产品之总和,其产品形式,既有实物形态的货物,也有不具实物形态的各种服务或劳务。

物质生产部门的总产出,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物质生产的总成果。

它包括货物和直接为货物提供的运输、仓储、供应与销售等有关服务,其价值总量即社会总产值。

社会总产值从使用价值角度看,包括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从价值角度看,包括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包括工资、利润、税金和利息等)。

可见,社会总产值的价值构成即C十V十M。

国民经济中的物质生产部门是指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和商业(包括饮食业和物资供销业)社会总产值即为五大物质生产部门总产值的总和。

非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出,其产出成果的价值表现称为服务总值或劳务总值。

由此可见,全社会总产出=社会总产值+服务总值(或劳务总值)(二)工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是工业统计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项指标,总产值指标出现错误将影响工业增加值、增加值率、工业产销率等综合指数计算的准确性,因此应重视产值的计算。

1.工业总产值的定义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总量。

根据计算工业总产值的价格不同,工业总产值又分为现价工业总产值和不变价工业总产值,不变价工业总产值是指在计算不同时期工业总产值时,对同一产品采用同一时期或同一时点的工业产品出厂价格作为不变价,又称固定价格。

采用不变价计算工业总产值,主要是用以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工农业产品价格水平的变化,国家统计局先后四次制定了全国统一的工业产品不变价格和农业产品不变价格,从1949年到1957年使用1952年工(农)业产品不变价格,从1957年到1971年使用1957年不变价格,从1971年到1981年使用1970年不变价格,从1981年到1990年使用1980年不变价格,从1991年开始使用1990年不变价格,从2001年开始使用2000年不变价格。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达到评价要求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达到评价要求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达到评价要求
摘要:
1.工业增加值的含义和水量评价要求
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的意义
3.如何达到评价要求
4.结论
正文:
1.工业增加值的含义和水量评价要求
工业增加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是衡量工业发展水平和效益的重要指标。

而水量评价要求,则是对工业生产中用水量的规定和限制,旨在节约用水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是衡量工业用水效率的重要指标,其评价要求根据不同行业和地区的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

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的意义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每增加一万元工业增加值所需要的用水量。

这个指标可以反映出工业生产中用水的效率,也可以用来衡量工业生产过程中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因此,降低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是提高工业生产效率,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

3.如何达到评价要求
要达到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的评价要求,首先,需要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利用规划,严格控制用水量。

其次,需要推广节水技
术,提高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用水效率。

此外,还需要加强工业废水的处理和利用,减少废水排放,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4.结论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达到评价要求,不仅可以提高工业生产效率,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也有利于推动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领导干部需了解的基本统计知识

领导干部需了解的基本统计知识

领导干部需了解的统计常识统计是指对与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的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的活动。

统计科学是认识客观世界、掌握客观规律的有力武器,统计数据是判断形势、研究问题、制定政策的基本依据。

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增强统计意识,学习统计知识,掌握统计方法,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认清形势、把握规律,增强科学决策和现代管理的本领。

一、了解常用的统计标准分类统计分类标准是由统计主管部门对统计分类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一般是以国家标准或统计标准形式发布的。

下面简要介绍三种常用的分类标准: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是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分类的标准,是社会经济行业划分的依据。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将经济活动划分为门类、大类、中类和小类四级。

门类采用英文字母编码,大、中、小类采用阿拉伯数字编码。

共设20个门类,95个大类,396个中类,913个小类。

2.三次产业划分规定三次产业划分的范围是: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

简称为农业。

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简称为工业(采矿,制造,电、气、水生产供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包括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在国民经济核算的实际工作中,一般将服务业视同为第三产业,是指除农业、工业、建筑业等实物产品生产部门之外所有的十五个其他产业部门。

3.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企业(单位)登记注册类型是以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各类企业为划分对象,以我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登记注册的实际类型为基础,将全部企业划分为3个大类(内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16个中类,部分中类下面又设若干小类。

具体划分为以下几种:内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公司和其他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包括: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港澳台商独资经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工业生产增长速度指标的含义

工业生产增长速度指标的含义

工业生产增长速度一、基本定义工业生产增长速度(简称工业增长速度),是以工业增加值作为总量指标计算出来的,用以反映一定时期全国或某一地区工业生产增减变动的相对数,通常以百分数表示。

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可以反映工业经济的运行走势,判断经济景气程度,研究经济周期运行状况。

由于工业统计调查的范围和频率不同,工业增长速度又分为全部工业增长速度和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

全部工业增长速度,其统计范围为全部工业,按季度和年度统计、计算和公布。

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其统计范围为规模以上工业,按月度统计、计算和公布。

二、计算方法中国工业生产增长速度采用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即本期现价工业增加值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后,与同期增加值对比的增长速度。

计算公式为:具体步骤:一是计算分行业年度工业增加值率,根据“工业企业成本费用”调查数据计算出每个调查企业的全年工业增加值,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汇总出本区域分中类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再按照工业增加值除以工业总产值计算得到工业增加值率。

二是计算报告期现价工业增加值,各级统计局分别依据企业上报的数据,汇总本区域分中类行业的报告期现价工业总产值,乘以该中类上年度的工业增加值率得到中类的现价工业增加值。

三是计算报告期可比价格工业增加值,用中类行业的现价工业增加值除以该行业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得到该中类行业的可比价格工业增加值,对本区域的中类数据进行汇总,分别获得大类和全区域的可比价格工业增加值。

四是计算工业生产增长速度,用扣除价格后的本期可比价格增加值除以同期增加值得到分行业和全区域的增长速度。

现行工业生产增长速度的统计和计算由国家统计局组织实施,由各级统计局依据本区域的基础数据分别统计和计算。

国家统计局对企业上报的基础数据进行超级汇总,依据其汇总的数据计算全国工业生产增长速度;省以下各级统计局也分别按辖区内的企业汇总本地区的数据,并按本地区的汇总数据计算本地区工业生产增长速度。

地区的工业增加值总量和工业生产增长速度需报送上一级统计局进行审核、评估,经上一级统计局认可后方能对外公布。

工业知识术语大全

工业知识术语大全

工业知识术语大全2019年8月目录工业统计类1.国内生产总值(GDP) (1)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1)3.三产构成 (1)4.制造业及其构成 (2)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2)6.工业大中小微型企业 (2)7.工业增加值 (3)8.工业生产总值 (3)9.工业税 (3)10.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 (3)11.固定资产投资 (4)12.营业收入 (4)13.营业成本 (4)14.营业收入利润率 (4)15.“主营业务收入”调整为“营业收入” (5)16.净利润与毛利润 (5)1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5)18.生产价格指数(PPI) (5)19.采购经理指数(PMI) (6)20.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 (6)21.高技术产业 (6)22.高新技术产业/企业 (7)23.战略性新兴产业 (7)24.高成长性制造业 (7)25.高耗能行业 (7)财务类1.资产负债表 (8)2.利润表 (8)3.现金流量表 (8)4.销售费用 (8)5.管理费用 (9)6.财务费用 (9)7.应收账款 (9)8.库存商品 (9)9.资产负债率 (9)金融类1.资本市场 (10)2.股票 (10)3.债券 (11)4.银行不良资产 (11)5.头寸 (11)6.一级市场 (12)7.二级市场 (12)8.发行价 (12)9.影子银行 (12)10.场外交易市场(OTC) (12)11.管理层收购(MBO) (13)12.风险投资(VC) (13)13.天使投资 (13)14.首次公开募股(IPO) (13)15.市盈率(PE) (14)16.平均市净率(PB) (14)17.一板、二板、三板、四板 (14)18.“去杠杆化” (14)19.“银根” (14)20.瞪羚企业 (15)21.独角兽公司 (15)22.P2P (15)23.P2C (15)24.O2O (15)25.B2C (16)26.B2B (16)27.C2C (16)信息化类1.两化融合 (16)2.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16)3.对标管理 (17)4.两化融合发展历程的四个阶段 (17)5.工业互联网平台 (17)6.大数据 (17)7.人工智能 (17)8.云计算 (17)9.公有云 (17)10.私有云 (18)11.物联网 (18)12.信息通信技术(ICT) (18)13.企业智能制造发展的四个阶段 (18)14.智能制造 (18)15.数字化工厂 (18)16.虚拟现实(VR) (19)17.增强现实(AR) (19)18.混合现实(简称MR) (19)19.管理信息系统(MIS) (19)20.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 (19)21.供应链管理系统(SCM) (19)22.企业资源计划(ERP) (20)23.生产过程执行管理系统(MES) (20)24.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 (20)25.工控系统安全防护 (20)企业管理类1.管理 (20)2.企业 (21)3.企业管理 (21)4.管理二重性 (21)5.管理者 (21)6.现代企业制度 (21)7.知识管理 (22)8.虚拟组织 (22)9.企业战略 (22)10.SWOT分析 (22)11.差别化战略 (22)12.核心竞争力 (22)13.蓝海战略 (23)14.企业文化 (23)15.决策 (23)16.战略决策 (23)17.多目标决策 (23)18.风险型决策 (23)19.市场 (24)20.市场营销 (24)21.市场细分 (24)22.市场定位 (24)23.品牌资产 (24)24.声望定价 (24)25.撇脂定价 (24)26.现金流量 (25)27.时间价值 (25)28.资金等值 (25)29.净现值 (25)30.内部收益率 (25)31.资金成本 (25)32.目标管理 (25)33.矩阵制组织结构 (26)34.替代品 (26)35.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26)36.绩效考评 (26)37.劳动定额 (27)38.货币的时间价值 (27)39.供应链管理 (27)转型发展类1.三对标四提高 (27)2.工业四基 (27)3.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 (28)4.三大改造 (28)5.智能化改造 (28)6.绿色化改造 (28)7.技术改造 (28)8.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28)9.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29)10.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9)11.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29)12.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29)13.国家工业遗产 (29)质量管理、科技创新类1.质量标杆 (30)2.制造业创新中心 (30)3.人工智能 (31)4.标准与标准化 (31)5.专利 (31)6.卓越绩效 (31)7.QC小组 (32)8.精益管理 (32)9.全面质量管理 (32)10.产品可靠性 (32)11.质量控制 (33)12.6S (33)13.六西格玛 (33)材料工业类1.新材料 (34)2.装配式建筑 (34)3.水泥生料 (35)4.水泥熟料 (35)5.白水泥(特种水泥) (35)6.水泥标号 (35)7.煤化工 (36)8.传统煤化工 (36)9.合成氨 (36)10.化学肥料 (37)11.腐植酸肥料 (37)对外交流类1.产业转移 (38)2.产业链 (38)3.产业转型 (38)4.产业联动 (38)5.协同发展 (39)电子信息类1.电子信息产业 (39)2.传感器 (40)3.微机电系统(MEMS) (40)4.芯片 (40)生物医药类1.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41)2.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41)3.GCP(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 (41)4.GLP(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41)5.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41)6.原料药制造 (42)7.制剂制造 (42)8.药物一致性评价 (42)9.两票制 (42)10.三医联动 (43)11.冷链管理 (43)12.营改增 (43)13.带量采购 (44)14.药占比 (44)国防工业类1.国防科技工业 (44)2.军民融合 (45)3.军工三证 (45)4.民用爆炸物品 (46)5.民爆“四防” (46)绿色环保类1.绿色工厂 (46)2.绿色产品 (46)3.绿色发展 (46)4.“三线一单” (47)5.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 (47)6.废旧动力蓄电池 (47)7.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 (47)煤炭管理类1.安全生产方针和原则 (47)2.煤矿井下“三条生命线” (48)3.“三不”伤害 (48)4.“三不生产”原则 (48)5.事故分类 (48)6.雨季“三防” (48)7.冬季“四防” (48)8.煤矿“双基” (48)9.煤矿“三大规程” (48)10.事故处理“四不放过” (48)11.“三违” (48)12.矿井五大自然灾害 (49)13.“五证一照” (49)14、煤矿安全生产法律 (49)15.煤矿供电三大保护 (49)16.探放水原则 (49)17.矿工互救“三先三后”原则 (49)18.瓦斯爆炸条件 (49)19.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 (49)20.“一通三防” (50)21.“三同时” (50)22.“一炮三检” (50)23.“三人连锁放炮制度” (50)24.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 (50)25.瓦斯综合治理十六字工作体系 (50)26.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 (50)27.失爆 (51)28.“三专两闭锁” (51)消费品工业类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51)2.4P (51)3.边际成本 (51)4.生产能力 (51)5.节拍 (52)6.纺织六大工艺 (52)7.造纸业相关名词 (53)8.白色家电 (54)9.黑色家电 (54)民营经济类1.中小企业 (54)2.民营企业 (54)装备工业类1.锂电池 (55)2.三元锂电池 (55)3.磷酸铁锂电池 (55)4.18650电池 (56)5.瓦时(WH) (56)6.铅酸蓄电池 (56)7.镍镉电池 (56)8.镍氢电池 (56)9.氢燃料电池 (57)10.全固态锂电池 (57)11.锂电池电解液 (57)12.锂电池负极材料 (57)13.锂电池正极材料 (58)14.锂电池隔膜 (58)15.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58)16.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 (59)17.电池管理系统(BMS) (59)18.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60)19.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 (60)20.等材制造 (60)21.减材制造 (60)22.增材制造 (60)23.加工中心 (61)24.河南省机器人示范应用“十百千”工程 (61)工业统计类1.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宏观经济术语集锦

宏观经济术语集锦

货币供应量
我国现阶段也是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其含义分别是: • M0:流通中现金,即在银行体系以外流通的现金; • M1:பைடு நூலகம்义货币供应量,即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 • M2:广义货币供应量,即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 在这三个层次中: M0与消费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 M1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 流动性仅次于M0; M2流动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 压力状况,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指M2。
经济硬着陆和软着陆
• “经济硬着陆”指的是采用强力的财政货币政策一次性在较短的时间 内通过牺牲较多的国民收入将通胀率降到正常水平。 优点:重拳出击立竿见影,往往公众尚未来得及足够的预期就已经达 到了政策目的,可避免泡沫陷阱 ; 缺点:经济震动较大。 • “经济软着陆”的是指国民经济的运行经过一段过度扩张之后,平稳 地回落到适度增长区间。当国民经济的运行经过一段过度扩张之后, 超出了其潜在增长能力,打破了正常的均衡,于是经济增长率将回落。 软着陆是在相对长的时期内采用连续的政策组合比较平稳的将通胀率 降下来。 优点:是收入相对牺牲较少; 缺点:是时间较长,且受公众预期影响变数较大,不一定能达到合适 的效果。
积极的财政政策
•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一国政府为刺激国内经济发展,所采取的财政支持 及扶植等行为的概括。 其中包括:税收渠道、信贷政策、财政拨款、 财政减免、出口补贴、中央采购、金融渠道等。总之就是利用税收等 中央财政收入的资金刺激整个国家经济发展,促使包括投资、产业发 展、资本市场在内的经济活跃程度得以保持或发展。 • 积极的财政政策常与宽松的货币政策并用。
(紧缩)从紧的货币政策

国内生产总值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国内生产总值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依据。
经济增长通常 是通过比较不 同时期国内生 产总值来计算 的,一般分为 名义增长和实
际增长。
名义增长是指 未考虑物价变 动的经济增长, 实际增长是指 考虑物价变动 的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 最终成果,是经济增长的主要衡量指标。
GDP是按照国土原则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包括在中国领土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定义:国内生产总 值是指一定时期内, 一个国家或地区境 内生产活动的总量。
计算方法:国内生 产总值可以通过增 加值法或收入法进 行计算,其中增加 值法较为常用。
增加值法:通过将 各产业部门的增加 值相加得到国内生 产总值。
国际经济环境对国内生产总值与经济增长的影 响
国际贸易:国际 贸易的开放程度 和贸易伙伴的经 济状况对国内生 产总值与经济增 长有直接影响。
汇率:汇率的波 动会影响出口和 进口,进而影响 国内生产总值与
经济增长。
全球经济周期: 全球经济周期的 变化会影响国内 生产总值与经济 增长,例如全球 经济衰退可能导 致国内生产总值 与经济增长放缓。
经济增长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促进社会 稳定和民生改善。
经济增长能够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可 持续发展能力。
经济增长能够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提高国家对基础设施、教育、 医疗等方面的投入,促进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
国内生产总值与经济增长的实例分 析
不同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与经济增长的对比分析
YOUR LOGO
国内生产总值与 经济增长的关系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资料分析-常用指标及计算公式

资料分析-常用指标及计算公式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题常用指标及计算公式统计图表知识收集与分析产业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

它大体反映了人类生活需要、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基本反映了有史以来人类生产活动的历史顺序,以及社会生产结构与需求结构之间相互关系,是研究国民经济的一种重要方法。

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即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即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即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以分为两大部门: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

此外,通常说的办“三产”,其内容并不一定都是第三产业,把企事业单位创办的主业之外的营利性的经济实体都称之为“三产”是不确切的。

例如:所办的实体如是养牛场则属于第一产业,如果是工厂、施工队则属于第二产业,如果是商店、招待所、咨询机构、游艺厅等才属于第三产业。

三次产业各年度的比重(%)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第一产业8.1 6.9 6.2 6.9 5.8 5.2 4.7 4.3 4.0第二产业52.2 48.7 48.0 46.1 44.1 42.3 40.8 39.1 38.9第三产业39.7 44.4 45.8 47.0 50.1 52.5 54.5 56.6 57.1第三产业是由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有关行业组成,它的基本属性决定了第三产业必须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提供各种配套服务。

在我国,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第三产业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以致长期处于滞后状态。

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第三产业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其它经济产业一样,也必须遵循客观发展的规律。

能耗指标

能耗指标

总产值、增加值究竟有什么区别指标解释加入时间:2008-12-16 8:45:51来源:访问量:2552要了解总产值和增加值的区别就必须知道几个指标:1、总产出。

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货物和服务价值的总和,既包括新增价值,也包括转移价值。

它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经营活动的总成果,一般按生产价格计算。

2、总产值。

指物质生产部门的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反映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经营活动的总成果。

从总产值与总产出的概念来看,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分行业来看,有些行业的总产值与总产出的概念是一致的,如农业总产出等于农业总产值;建筑业总产出就是建筑业总产值;运输邮电业总产出就是运输邮电业总产值;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总产出与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总产值基本相当。

两者区别:(1)核算的范围不同。

总产值的核算范围是农、工、建、交、商五大物质生产部门。

总产出的核算范围是全社会各个行业,既包括物质生产部门,也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

(2)工业总产出与现行统计制度规定的工业总产值的概念有差异。

主要是:A核算基础不同,总产出是以产业活动单位为基本核算单位,总产值是以独立核算单位作为基本核算单位;B核算方法不同,总产出以销售收入为基础,通过调整库存得出本期生产总成果,总产值是直接对生产过程进行核算;C核算范围不同,总产出包括主营和附营业务收入,总产值只包括主营业务收入。

工业总产出包括与其口径相同的增值税,工业总产值不包含增值税。

同时,严格的说,工业总产出中还包括了“废品销售收入”的价值,工业总产值中则不包括。

因此总产出>总产值。

目前,国际国内基本上不使用总产值这个指标。

仅工农业总产值仍在使用。

3、中间投入。

指常住单位在生产或提供货物与服务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所有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中间投入也称为中间消耗,一般按购买者价格计算。

4、增加值。

指常住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

节能基础知识

节能基础知识

第一章 节能基础知识第一节 节能的定义及必要性0001 节能的定义简单地说,节能就是节约能源。

狭义:节能就是节约石油、天然气、电力、煤炭等资源;广义:节能是节约一切需要消耗能量才能获得的物质,如自来水、粮食、布料等。

节能的定义:1998 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三条对节能的定义如下:“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0002 节能四个层面理解节能定义节能定义的四个层面:(1)从管理的层面指出节能工作必须从管理抓起,加强用能管理,向管理要能源。

(2)从技术的层面指出节能工作必须是技术上可行,也就是说节能工作必须符合现代科学原理和先进工艺制造水平,它是实现节能的前提。

(3)从经济的层面指出节能工作必须是经济上合理。

任何一项节能工作必须经过技术经济论证,只有那些投入和产出比例合理,有明显经济效益项目才可以进行实施。

(4)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指出任何节能措施必须是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安全实用、操作方便、价格合理、质量可靠并符合人们生活习惯的。

0003 节能的必要性目前,我国的能源整体利用率为30%左右。

我国目前的能源政策是“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依法保护和合理使用资源,保护环境,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于各种企业实施节能,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能耗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有助于缓解政府能源供应和建设压力,减少废气污染,保护环境。

对于企业而言,减少能源消耗方面的费用支出可直接改善企业现金流,降低企业的整体运营成本,增加企业当期利润,提高企业的成本优势和市场竞争力,使企业获得持续健康发展。

企业实施节能改进,减少电力消耗,可以间接减少因煤炭火力发电而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废气排放量,减少空气污染,促进城市环境治理,为环保事业作贡献。

总之,企业实施节能工作,不仅可以降低能耗成本,而且有助于缓解政府能源供应和建设压力,对减少废气污染保护环境也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工业增加值的含义.doc

工业增加值的含义.doc

工业增加值的含义工业增加值1。

工业增加值的定义和计算工业增加值的意义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示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结果。

是工业企业所有生产活动扣除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价值后的总结果;它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一种新的附加值。

增加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指标。

每个部门的增加值之和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和提供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市场价值,也反映了生产单位或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

因此,建立增加值统计将为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提供可靠的基础,也是建立资本流动的基础。

工业企业建立增加值统计可以反映工业企业的投入、产出和经济效益,为改善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依据,促进工业企业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的协调。

2、工业增加值的计算原则从工业增加值的概念出发,工业增加值的计算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本期生产原则:工业增加值核算必须是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的工业生产成果。

只有在工业企业报告期内进入工业生产过程后,工业增加值才能通过工业生产活动创造的产品和服务来核算。

报告期内未生产的工业产品,即使在报告期内销售,也不能视为当期工业生产成果。

相反,只要报告期内生产的产品,无论是否销售,都应计入报告期内的生产结果。

(2)最终结果原则工业企业生产活动的最终结果反映在当期生产、销售、可供销售和自产自用的产品和服务中,不包括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产品和服务。

从价值形式的角度来看,产品生产过程也是一个价值转移的过程。

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产品价值(中间投入)随着生产过程转移到新产品的价值上。

为了避免产品价值的双重计算,中间投入的转移价值必须从工业总产值中扣除。

因此,有必要保持工业总产值和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价格和指数范围的一致性,以避免工业增加值计算结果的偏差。

(3)市场价格原则目前,用于计算中国工业增加值的计算价格是生产者价格,即生产者价格估计的产量减去买方价格估计的中间消耗。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分析宏观经济分析不仅是在理财规划师课程的基础,还是理财工作开展的基础。

具体说,要了解GDP、物价指数、汇率、利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等术语,同时还要了解这些术语背后的联系。

在此基础上,了解上述诸要素的相互联系,会对个人理财产生什么影响。

因此理财规划师从事理财行业,必须从认识宏观经济开始。

内容结构:意义GDP宏观经济分析工业增加值国民经济总体指标失业率投资指标通货膨胀内容消费指标国际收支金融指标财政指标第一部分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宏观经济涉及居民、企业、政府及进出口。

通过宏观经济分析,可以了解四部门的运行情况,进而了解一国经济总产出、价格水平、就业水平和利率等宏观经济变量的情况。

这有助于理财规划师为客户做好理财规划。

宏观经济( Macro Economy)是指整个国民经济或者说国民经济总体及其经济活动和运行状态,如总供给与总需求、国民经济的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比例关系、物价的总水平、劳动就业的总水平与失业率、货币发行的总规模与增长速度、进出口贸易的总规模及其变动等。

第二部分宏观经济分析的内容一、国民经济总体指标一)内生产总值(GDP)1.概念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经济体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GDP可以根据生产与销售的商品价值或需求与后买的商品价值来衡量,因此,可以从生产上或者从需求上衡量GDP。

宏观紧经济学的观点是总合的,由上而下的,它把整个经济视为一个大型的有机体,内容包括了经济增长、失业、通胀、贸易差额等、与微观经济的区别在于研究的角度不一样,微观经济学关注商品、劳动力及资本的个别市场,以及垄断、竞争、污染、科技、贫穷、收入不均、治理、保险等角度。

举例是:如果一群人在大剧院看表演,为了更好的视角,有人站了起来,然后,别人为了更好的观赏,也站了起来,最后,所有人都站了起来。

每个人的行为出于微观经济,但最后宏观经济的结果是,没有人能得到比原来更好的观赏体验。

名词解释新修改

名词解释新修改

名词解释:第一章1.新型工业化。

是指在重点发展信息化、高科技化、资本技术集约型产业的同时,走一条“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工业总产值。

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用价值形式计算的工业产品总量。

3.工业增加值。

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不受转移价值的影响。

4.地区生产总值。

是指本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5.工业化率。

是指工业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用重工业化率(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来反映重工业化程度。

6.固定资产投资。

是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即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

固定资产再生产过程包括固定资产更新(局部和全部更新)、改建、扩建、新建等活动。

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

7.核心竞争力。

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从与产品或服务的关系角度来看,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公司核心产品或服务里面的知识和技能,或者知识和技能的集合体。

8.信息技术。

指所有与计算机和通讯设备的设计制造、信息的设计、处理、传输、变换、存取有关的技术。

9.无线电频谱。

一般指9KHz-3000GHz频率范围内发射无线电波的无线电频率的总称。

无线电波定义为频率在3000GHz以下,不用人工波导而在空间传播的电磁波。

10.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

新一代移动通信所谓3G,其实它的全称为3rd Generation,中文含义就是指第三代数字通信。

1995年问世的第一代数字手机只能进行语音通话;1996到1997年出现的第二代数字手机便增加了接收数据的功能,如接受电子邮件或网页;第三代与前两代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工业增加值详细计算实例

工业增加值详细计算实例

工业增加值详细计算实例工业增加值的概念是指工业企业在生产产品或提供工业性服务过程中所创造的新增加的价值。

这个价值是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货币形式表现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消耗或转换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

2、正确理解工业增加值的概念,需要注意三点:首先,工业增加值是工业企业从事工业生产活动创造的,不包括企业中非工业生产单位所创造的价值;其次,工业增加值是最终成果指标,已经从总产值中扣除中间转移价值后的最终价值;最后,工业增加值是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是一个时期指标。

3、计算工业增加值应该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必须是本期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才能作为工业企业的生产成果进行核算;其次,只有最终成果才能计入工业增加值,不包括用于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劳务;最后,计算时应该遵循市场价格的原则,保持工业总产值与工业中间投入计算价格、指标口径范围的一致性,避免计算结果出现偏差。

工业增加值 = 现价工业总产值 - 工业中间投入 - 应交增值税其中,现价工业总产值指工业生产最终成果的总量,包括产品的数量和价格两个因素;工业中间投入指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各种原材料、燃料、动力、包装物等成本;应交增值税指生产者按照法定税率计算的应交税款。

2、收入法工业增加值的基本计算公式是:工业增加值 = 固定资产折旧 + 劳动者报酬 + 生产税净额+ 营业盈余 + 应交增值税其中,固定资产折旧指企业生产过程中固定资产价值的减少;劳动者报酬指企业为职工提供的各种报酬;生产税净额指企业生产过程中缴纳的各种税费与享受的税费优惠之差;营业盈余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获得的净利润。

在计算工业增加值时,需要注意按照统一的计算方法和指标进行计算,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同时,也需要关注工业增加值的内部构成和分配情况,以更好地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

工业中间投入包括生产、经营和管理三个方面,共有五个组成部分,分别是生产成本中的“直接材料”和“制造费用中间投入”,经营环节的“产品销售费用中间投入”,以及管理环节的“管理费用中间投入”和“利息支出”。

工业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

第一部分:工业增加值的基本概念一、什么是工业增加值?所谓工业增加值,就是指工业企业在生产产品或对外提供工业性服务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是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工业总产出)扣除了在生产过程消耗或转换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

如何正确理解概念,是关系到能否准确计算的基础。

对于工业增加值的概念理解,我们要把握三点:1、工业增加值是工业企业从事工业生产活动创造的,这里的―生产‖是包括生产、经营、管理三个方面在内的大生产概念,不包括企业中非工业生产单位所创造的,如企业的生活福利部门(子校、医务室等)、基建部门从事非工业生产活动创造的;2、工业增加值是最终成果指标,有别于总产值和销售产值等总成果的指标,它是已经从总产值中扣除中间转移价值后的最终价值;3、工业增加值是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个月、季、年或几个月)内创造的,它是一个时期指标;二、计算工业增加值应遵循的原则从工业增加值的概念出发,计算工业增加值应遵循以下原则:1.本期生产的原则。

生产是劳动者利用劳动手段转换或消耗原材料和劳务的投入,创造产品和劳务的产出过程。

工业增加值是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只有进入了企业的工业生产过程,通过工业生产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和劳务,才能作为工业企业的生产成果进行核算;并且,必须是企业报告期内的生产成果,非报告期内生产的产品即使在报告期内出售,也不能作为本期的生产成果;反之,只要是报告期内生产的产品,不论是已出售的,还是未出售的或是不出售的(自产自用货物),均应计入本期的生产成果。

2.最终成果的原则。

工业企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从产品形态上看,体现为本期生产出发的,已出售、可供出售和自产自用的产品和劳务,不包括用于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劳务;从价值形态上看,生产的过程同时是价值转移的过程,生产过程中所耗用的产品(中间投入)价值随同生产重复计算,必须在工业总产值(新规定)的基础上扣除中间投入与最终产品划分的界线,界线规定到哪里,增加值就计算到哪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增加值
1、工业增加值的定义及计算工业增加值的意义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增加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一项基础指标。

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即是国内生产总值,它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期时期内所生产的和提供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同时也反映了生产单位或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

因此,建立增加值统计,将为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提供可靠依据,是建立资金流量的基础。

工业企业建立增加值统计,可以反映工业企业的投入、产出和经济效益情况,为改善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依据,并促进工业企业会计和统计核算的协调。

2、工业增加值的计算原则从工业增加值的概念出发,计算工业增加值应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1)本期生产的原则
工业增加值的核算必须是工业企业报告期内的工业生产成果。

只有进入了工业企业报告期内的工业生产过程,通过工业生产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和劳务才能进行工业增加的核算,非报告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即使在报告期内出售,也不能作为本期的工业生产成果;反之,只要是报告期内生产的产品,不论是否出售,均应计入报告期生产成果。

(2)最终成果的原则
工业企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从产品形态上看,体现在本期生产出的、已出售、可供出售和自产自用的产品和劳务上,不包括用于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劳务;从价值形态上看,产品生产的过程也是价值转移的过程,生产过程中所耗用的产品(中间投入)价值随同生产过程转移到新产品的价值之中。

为了避免产品价值的重复计算,必须在工业总产值的基础上
扣除中间投入的转移价值。

因此,要保持工业总产值与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价格、指标口径范围的一致性,避免工业增加值计算结果出现偏差。

(3)市场价格的原则目前,我国计算工业增加值所使用的计算价格是生产者的价格,即按生产者价格估算出的产出额减去按购买者价格估算的中间消耗额。

生产者价格对工业品来说,就是出厂价格,其中包括产品销售或使用时所支付的产品税或应得到的补贴,但不包括发票单列的增值税和单独开发票的运输费用和商业费用。

购买者价格是购买者在购买单位货物或服务所支付的价值,其中包括指定时间和地点提取货物所发生的运输和商业费用,不包括可扣除的增值税。

生产者价格和购买者价格都是市场上买卖双方认定的成交价格即市场价格。

为了保持工业增加值计算口径的一致性,工业总产值和工业中间投入一律按市场价格计算。

工业总产值按生产者价格计算,工业中间投入按购买者价格计算。

3、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即生产法和收入法(又称要素分配法)。

(1)生产法生产法是指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
手,剔除生产环节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

其计算公式为: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在工业增加值的实际计算中,工业总产出是直接用工业总产值(现行价格、新规定)代替的。

这一指标的计算价格与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价格一律与新税制的规定相一致,按不含增值税的价格计算。

但是,增值税是企业所创造的新增价值的一部分,属于增加值范畴,为了确保工业增加值要素的完整,在计算工业增加值时,应将
本期应交增值税计入工业增加值中。

由此按生产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的实际计算公式应为:
工业增加值= 工业总产值(现价、新规定)-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①工业总产值(现行价格、新规定)
包括本期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和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限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②工业中间投入
1〕工业中间投入的定义工业中间投入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而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

服务费用包括支付给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农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的服务费用和支付给非物质生产部门(保险、金融、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医疗卫生、行政管理等)的服务费用。

2〕工业中间投入的确定须遵循的原则:一是必须是从外部购入的,并已计入工业总产值的产品和服务价值不包括生产过程中回收的废料以及自制品的价值;
二是必须是本期投入生产,并一次性消耗的产品和服务价值,不包括固定资产转移价值;
三是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口径必须与工业总产值的计算口径相一致,即计入工业中间投入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必须是已经计入了工业总产值中的价值。

3〕工业中间投入的分类工业中间投入按企业支付的对象可分为中间物质投入和中间劳务投入两部分。

a. 中间物质投入:是指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外购的各种物质产品的价值和支付给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务费用,包括外购的并在本期消耗的原材
料、燃料、动力及向外单位支付的运输费、邮电费、加工费、修理费、仓储费等。

b. 中间劳务投入:是指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中支付给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各种服务费用,这些费用构成非物质生产部门收入的一部分,包括利息支出、广告费、保险费、职工教育费、差旅费等。

工业中间投入按照具体内容,分为直接材料厂、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销售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和利息支出五大类。

a. 直接材料:包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用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资料可直接取自会计产品成本核算的“直接材料”科目。

如企业未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设置成本核算科目,则可从会计“生产成本”科目的供方发生额中,将属于直接材料消耗的项目汇总取得。

b. 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取暖费、水电费、办公费、运输费、试验检验费、劳动保护费、租赁费、差旅费、保险费等。

可从会计“制造费用”科目中查找计算,也可用“制造费用合计”减去属于工业增加值的项目,即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的办法,倒算出中间投入价值。

C.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办公费、运输费、修理费、物料消耗、递延费用摊销、低值易耗品摊销、绿化费、技术转让费、无形资产摊销、土地损失补偿费、排污费、工会经费、财产保险费、职工教育经费等。

可从会计“管理费用”科目中查找计算,也可用“管理费用合计”减去属于工业增加值的项目,即工资、效益工资(指工效挂勾企业按规定提取的新增效益工资)、职工福利费、劳动保险费、财产保险费、待业保险费、折旧费、税金(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矿产资源补偿费以及上交给国家和地方的各种规定费用的办法倒算取得。

d. 销售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包括运输费、包装费、办公费、修理费、
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租赁费、展览费、保险费、广告费、差旅费等。

可从会计“产品销售费用”科目中查找计算,也可用“产品销售费用合计”减去属于工业增加值的项目,即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的办法倒算取得。

e. 利息支出: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净支出(减利收
入)。

可根据会计“财务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计算。

4〕工业中间投入的具体计算方法
a. 正算法:即将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中属于中间消耗的部分分别相加(中间物质消耗按不含增值税的价格计算),再加上直接材料和利息得出工业中间投入总和。

b. 倒算法:即分别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合计减去该三项费用中属于增加值的项目,如工资、福利费等,倒算出三项费用中的中间消耗,再加上直接材料和利息支出,得出工业中间投入总和。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采用倒算法计算比较简便易行。

③本期应交增值税本期应交增值税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应缴纳的增值税额。

其计算公式为:
本年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数-进项税额-减免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年初未抵扣数-年末未抵扣数1)销项税额: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收取的增值税额。

2)出口退税:反映企业适用零税率的货物,向海关办理报关出口手续后,凭出口报关单等有关凭证,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退税而收到退回的税款。

3)进项税额转出数:反映企业购进货物、在制品产成品等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其他原因而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按规定必须转出的进项税额。

4)进项税额: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而支付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额。

5)减免税额:反映企业在报告期按国家规定直接减免的增值税。

6)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反映企业报告期内按国家规定的退税率计算的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

7)年初(末)未抵扣数:是指当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时,才会出现未抵扣数,年初(末)未抵扣数必须小于等于零。

上述增值税计算公式中的项目均可以从会计的“应上交应弥补款项表”中的有关项目取得。

小规模纳税企业,不分列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其本期应交增值税直接以销售额乘以征收税率(6%)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