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同步测试题2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同步测试卷--人体的营养(含答案解析)
人体的营养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现在有许多学生只喜欢吃肉食而不喜欢蔬菜、水果,这样的学生易得的病是()A. 牙龈出血B. 贫血C. 地方性甲状腺肿D. 骨质疏松2.在下列人体消化系统的器官中,基本上没有吸收营养物质作用的是()A. 胃B. 食道C. 大肠D. 小肠3.蛋白质在消化道中最终被分解成()A. 葡萄糖B. 二氧化碳和水C. 麦芽糖D. 氨基酸4.缺乏下列哪种无机盐会引起贫血()A. 锌B. 铁C. 铜D. 钙5.小红患了贫血,体内可能缺乏()A. 铁B. 钙C. 锌D. 碘6.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来自于()A. 蛋白质B. 糖类C. 脂肪D. 水7.小明的早餐:牛奶、面包夹火腿,他体内对这些食物都有消化作用的消化液是()A. 胃液B. 唾液C. 肠液D. 胆8.下列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 每日三餐中,午餐的热量和油脂应是最高的B. 儿童需要多种营养,因此爱吃什么就吃什么C. 青少年在生长发育阶段,对能量和蛋白质的需要量比成年人要相对多一些D. 饮食要做到:食物多样、粗细搭配、油脂适量、甜食少吃9.下列不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A. 糖类B. 蛋白质C. 脂肪D. 食盐10.在人体的消化系统中,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A. 胃B. 小肠C. 大肠11.能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和骨胳发育的是()A. 维生素AB. 维生素BC. 维生紊CD. 维生素D12.在小烧杯中倒入10毫升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的震荡,并置于37℃的温水中.1小时后,植物油不见了.请分析所配制的消化液中,最合理的一组是()A. 唾液、胆汁、胃液B. 胆汁、肠液、胰液C. 胃液、肠液、唾液D. 胰液、肠液、唾液13.下列做法中,未注意食品安全的是()A. 生产绿色食品B. 用清水浸泡、冲洗水果蔬菜C. 吃发芽的马铃薯D. 买肉时看肉是否是检疫合格的14.营养学家建议我国青少年要多吃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因为蛋白质是:( )A. 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B. 容易消化的物质C. 人体生长发育必需的物质D. 人体的备用能源物质15.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以及肝、胰、唾液腺等器官组成的系统是()A. 呼吸系统B. 运动系统C. 消化系统D. 内分泌系统16.小青一到黄昏就看不清东西,到医院经检查后,医生告诉她患了夜盲症,建议她多吃胡萝卜,你认为下列哪项解释最为科学合理()A. 小青体内缺乏维生素C,而胡萝卜中富含维生素CB. 小青体内缺乏维生素A,而胡萝卜中富含维生素AC. 小青体内缺乏维生素B,而胡萝卜中富含维生素BD. 小青体内缺乏维生素A,胡萝卜中富含胡萝卜素,在人体内能转化成维生素A17.体育课后能为人快速提供能量恢复体能的食物是()A. 鸡蛋B. 热狗C. 水果糖D. 营养快线18.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旺盛时期,需要多种营养物质下面是四位同学选择的早餐,其中营养最合理的是()A. 牛奶、鸡蛋、馒头、水果、蔬菜B. 饼干、饮料、方便面C. 肉丝面、火腿肠、咸菜D. 稀饭、鸡腿、油条19.在消化道中能消化蛋白质的消化酶来自:①唾液腺②胃腺③肝脏④肠腺⑤胰腺A. ①②③B. ②④⑤C. ③④⑤D. ①③⑤20.购买各种包装食品时,应关注包装袋上标注的()A. 保质期B. 生产日期和生产厂家C. 营养成分表D. 以上三项都正确二、填空题(共5题;共11分)21.在人体消化系统中最主要的吸收器官是________,不需要经过消化就能直接被吸收的营养成分是水、________和________.22.如图的图标为________的标志,它提醒我们要注意食品________.23.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都属于营养失调,造成营养失调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和________.24.人体最坚硬的器官是________,它由牙冠、牙颈和________三部分组成.25.消化系统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部分组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同步测试卷--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含答案解析)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一、单选题(共14题;共28分)1.正常人在平静呼吸时,胸廓容积扩大是由于()A. 肋间内肌收缩,膈肌舒张B. 肋间外肌收缩,膈肌收缩C. 肺容积缩小,气压升高D. 肺容积增大,气压下降2.在血液循环中,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是在什么位置()A. 头部的毛细血管网B. 心脏C. 肺部的毛细血管网D. 下肢的毛细血管3.当吸气时()。
A. 肋间肌收缩,膈肌收缩B. 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C. 肋间肌舒张,膈肌收缩D. 肋间肌舒张,膈肌舒张4.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化,下列正确的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A. B.C. D.5.下列概念的逻辑关系与对应如图1、2、3、4不相符的是()A. 依次是肺泡、肺、呼吸系统、人体B. 依次是蝗虫、昆虫、节肢动物、脊椎动物C. 依次是脑干、脑、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系统D. 依次是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6.气体交换的场所是A. 肺B. 咽和喉C. 气管和支气管D. 鼻腔7.如图表示某人在平静和运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 曲线A为平静状态B. 曲线A的呼吸频率较高C. 曲线B状态时,呼吸深度较小D. 曲线B状态时,气体交换率较低8.法医判断死婴是否产前死亡的方法之一是将死婴的肺剪下一块,投入水中,下沉者为产前死婴,因为()A. 肺泡内充满了痰液B. 肺泡被血块堵塞C. 肺未吸入空气呈实体状态D. 婴儿肺的质量大9.与吸入的气体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会增多。
由图可知人体内产生二氧化碳的部位是()A. 肺泡B. 血液C. 气管D. 组织细胞10.人在吸气时,肺内的气体压力和肺泡的变化情况是()A. 肺内的气体压力小于外界压力,肺泡回缩B. 肺内的气体压力小于外界压力,肺泡鼓起C. 肺内的气体压力大于外界压力,肺泡回缩D. 肺内的气体压力大于外界压力,肺泡鼓起11.静脉血经过图中B内的气体交换后变为动脉血,动脉血经过图中D内的气体交换后变为静脉血,B和D 内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而实现的.A. 呼吸运动B. 肺C. 气体扩散D. 呼吸系统12.下列关于平静状态下呼吸过程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 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气体呼吸道进入肺B. 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上升,外界气体呼吸道进入肺C. 胸廓回缩,肺缩小,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气体呼吸道进入肺D. 胸廓回缩,肺缩小,肺内气压上升,外界气体呼吸道进入肺13.(2015•黑龙江)肺泡中的氧气要进入血液,需要穿过几层细胞()A. 一层B. 两层C. 三层D. 四层14.下列各项中,反映肺部呼吸功能强弱的主要指标是()A. 呼吸的频率B. 肺活量的大小C. 呼吸的深浅D. 呼吸肌的强弱二、填空题(共5题;共29分)15.如图是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气体由外界进出[7]的过程是通过________ 实现的.(2)气体进入[7]时,[7]处于________ 状态,此时人体处于________ 状态.(3)[6]与[7]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________ 的气体交换,它是通过________ 实现的.组织内的气体交换发生在图中的________ 之间.(4)二氧化碳从图中的________ 场所产生,请用图中数字和箭头表示氧气在人体内出现并经过的途径:________.(5)图中[8]内的气体同[5]内血液的气体交换后,结果使血液由________ 变成了________.16.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是由一层扁平的________ 构成。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3单元第二章第2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同步测试试题
第2节人体内能量的利用一、单项选择题10℃的水升高至50℃,需要燃烧甲、乙、丙和丁四种物质的量分别是30g、25g、60g和90g.那么含能量最少的物质是〔〕A. 甲物质 B. 乙物质 C. 丙物质 D. 丁物质2.一样重量的以下物质在体内完全分解,释放能量最多的是〔〕A. 糖类 B. 无机盐 C. 蛋白质 D. 脂肪3.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的一项重要生理活动,其意义是A. 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B. 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C. 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 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4.根据维生素C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比拟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进展了如下实验:在四只同样的试管中分别参加浓度一样的高锰酸钾溶液2mL,然后用滴管分别向其中滴加几种蔬菜汁液,直到褪色为止.实验结果如下,请判断哪种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蔬菜汁种类黄瓜汁青椒汁胡萝卜汁白菜汁蔬菜汁滴加量14滴8滴20滴11滴A. 黄瓜 B.青椒 C.胡萝卜D. 白菜5.为了比拟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黎明同学根据维生素C可使高锰酸钾溶液退色的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四只同样的试管中分别参加2ml一样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然后用滴管分别向其中滴加黄瓜、青椒、芹菜、白菜的汁液,观察结果如下据表可知,四种蔬菜的维生素C含量不同,那么由多到少依次是〔〕①黄瓜汁②青椒汁③芹菜汁④白菜汁高锰酸钾溶液〔2ml〕14滴8滴15滴11滴A. ①②③④B. ②④①③ C. ③①④②D. ④③②①6.如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⑤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以下有关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 ④和⑤发挥作用的场所都是小肠 B. 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C. ②与③中分别含有消化蛋白质和脂肪的酶D. X表示大肠,是吸收a、b、c的主要场所7.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来自于糖类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氧化分解B. 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是因为脂肪的热价高于糖类和蛋白质C. 人体腋下的平均温度为36.8℃D. 人体被病菌感染时,体温升高,医学上称为“发热〞,发热对人体有害无益8.人体吸入氧的最终去向是〔〕A. 构成细胞B. 分解有机物 C. 交换二氧化碳 D. 与血红蛋白结合9.维生素C水溶液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某生把甲乙丙丁四种果蔬研磨成汁,并用统一规格的滴管将它们分别逐滴滴入到2毫升一样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中,直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止.所用汁液滴数如下表,据此分析果蔬维生素C含量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选项是〔〕果蔬甲乙丙丁滴数12 5 8 7A. 乙丁丙甲B. 甲丙丁乙C. 丁甲丙乙 D. 丁丙乙甲10.关于食物中的能量,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测定食物中的能量可用燃烧的方法 B. 质量相等的花生、核桃含有的能量也一样多C. 越名贵的食物,含有的能量越多 D. 不含能量的营养物质,就不是身体必需的11.某同学测定花生种子中的能量,二次重复实验的数据分别为1244千焦、1249千焦、1248千焦,那么该种花生种子中所含能量为〔〕A. 1249千焦B. 1244千焦 C. 1247千焦 D. 1248千焦12.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最终要进入以下哪个构造被人体利用〔〕A. 胃B. 小肠C. 细胞D. 血液13.氧最后在人体细胞中被利用的部位是〔〕A. 细胞核 B. 细胞质 C. 细胞膜 D. 线粒体14.人体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A. 器官B . 肺泡C . 血液D . 细胞五米折返跑体育现场测试,一共计跑了52次,以下图中能分别表示该过程中他体温变化和单位时间是内耗氧量变化的曲线是〔〕A. a和c B.a和d C. b和c D.b和d16.能使紫色高锰酸钾溶液发生褪色反响的是〔〕A. 维生素AB. 维生素DC. 维生素B D. 维生素C17.人体内进展有机物氧化分解的主要部位是( )A. 血液 B. 组织细胞 C. 肺泡 D. 血管18.如下图,是李刚在睡眠、漫步、长跑三项活动状态中的三种生理指标,甲表示呼吸频率、乙表示心率、丙表示下肢肌肉毛细血管内氧合血红蛋白结合率〔即氧气与血红蛋白没有别离的百分比含量〕.请选出能正确表示李刚长跑时三种生理指标的选项〔〕A. 甲﹣a,乙﹣b,丙﹣cB. 甲﹣b,乙﹣a,丙﹣bC. 甲﹣b,乙﹣a,丙﹣cD. 甲﹣c,乙﹣b,丙﹣a19.植物开花、胃肠蠕动、萤火虫在夜间发光等所需能量直接来自A. 水B. 空气C. 食物D. ATP20.以下表达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A. 水稻根部主要进展无氧呼吸,所以能长期适应缺氧环境B. 快速登山时,人体的能量主要来自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C. 蔬菜在低氧、枯燥、低温的环境中,可延长保鲜时间是D. 淀粉经发酵可产生酒精,是通过乳酸菌的无氧呼吸实现的21.某同学测定花生种子中的能量,三次重复实验的数据分别是1244千焦、1249千焦、12481焦,那么该花生种子中含有的能量为( )A. 1244千焦B. 1248千焦 C. 1249千焦 D. 1247千焦2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 动物的运动需要消耗能量 B.鹰飞行需要的能量是由呼吸作用提供的C. 动物运动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D. 萤火虫发光所需的能量来源细胞的光用23.呼吸的意义是〔〕A. 完成组织里的气体交换B. 吸进氧,呼出二氧化碳C.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 合成有机物,净化血液24.为了检测不同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差异,李明同学根据维生素C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在4支同样的试管中分别参加了2mL一样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然后用滴定管分别向其中滴加黄瓜、青椒、芹菜、白菜的组织提取液,边滴加边震荡,直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止,记录下滴入的组织提取液滴数.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蔬菜汁种类黄瓜汁青椒汁芹菜汁白菜汁高锰酸钾溶液/mL 2 2 2 2据表中数据可知,维生素C含量最多的蔬菜是〔〕A. 黄瓜B . 青椒C . 芹菜D . 白菜25.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选择恰当的实验材料,是保证实验获得可靠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以下实验材料的选用不恰当的是〔〕A. 用花生仁、大米、牛肉干来研究不同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B. 用唾液、淀粉和碘液来研究酶的专一性C. 用显微镜观察小金鱼尾鳍血管中血液的流动D. 用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进展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研究二、非选择题26.技能纯熟,科学探究.请你根据图1中对话内容,答复以下相关问题.做探究实验时,通常要经过几个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方案﹣施行方案﹣得出结论〞.〔1〕对图1c同学的疑问做一实验.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 .〔2〕对b同学的疑问做一实验.你作出假设是:________ .〔3〕制定方案:可以参考图2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制定探究方案.①取一只锥形瓶〔50ml〕注入30ml水再将它固定在铁架台上.②在锥形瓶里放入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但不要触瓶底③参照图2安装好实验装置,并测定水温.④称出一粒枯燥实验用的种子的质量,将这粒放到火焰上点燃.能点燃的是种子的什么成分?是:________ .⑤将刚刚燃烧的花生或者核桃仁种子尽快放到锥形瓶底部.待这粒种子完全燃烧后,测量水温.〔4〕施行方案:按照制定探究方案实验,并及时统计和分析数据.这个实验只做一次,结果可靠吗?________ .〔5〕得出结论:此表为科学测量数据针对c同学的疑问做一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7.萤火虫发光所需的能量来源于细胞 ________28.人和动物的运动需要消耗________ ,能量来自________ ,为动物的运动直接供能的物质是________ .29.人体进展各种生理活动和维持体温所需要的________,都是由细胞内的________在________的参与下被分解成________和水等简单物质时释放出来的.30.听长辈说制作生伴菜不能添加黄瓜,难道黄瓜能使蔬菜中的营养素流失吗?[查阅资料]青椒等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且维生素C能使蓝色的淀粉碘溶液褪色.[实验操作]步骤一:淀粉碘溶液配制:取1克淀粉,参加100毫升水,搅拌均匀,再参加1毫升碘酒溶液;步骤二:分别榨取新颖黄瓜汁与青椒汁.各取20毫升青椒汁分别倒入A、B两锥形瓶中,再分别参加黄瓜汁、蒸馏水各40毫升混匀,放置60分钟,中间每隔10分钟搅拌一次;步骤三:取等量蓝色淀粉碘溶液分别装入两个烧杯,分别倒入A、B两溶液,搅拌均匀,静置观察.[现象记录]淀粉碘溶液+青椒汁和蒸馏水蓝色褪去根据上述过程答复以下问题:〔1〕科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以下情况会影响测定结果的是________ .A.混合液放置时间是不同B.被测物质的体积不同C.锥形瓶的大小不同〔2〕在步骤二中每隔10分钟搅拌一次,其目的是________ .〔3〕请指出该实验存在的缺陷:________ .31.物质氧化分解的同时,蕴藏其中的________被释放出来,主要用于维持人体各项生命活动和维持人体体温.32.如图是动物能量来源示意图,请据图答复以下问题:〔1〕动物的运动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来源于所摄取的________,它经过________,营养成分进入________并转化为各类有机物.〔2〕动物细胞通过________作用将贮藏在________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动物各项生命活动需要.〔3〕细胞的呼吸作用是在________中进展的,这个过程过所需要的气体是________,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4〕鸟类飞行时,在________系统的支配下,引起________收缩和舒张,牵动所附着的骨产生运动.励志赠言经典语录精选句;挥动**,放飞梦想。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人体的营养测试题(含解析)
初中生物-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二章-人体的营养-专题练习(含答案)一、单选题1.当遇到下列情况时,你的正确选择是()A.被农药污染的食品一定要充分煮熟再食用B.进行人工呼吸过程中,吹气者应始终捏紧被救者的鼻孔C.被毒蛇咬伤手臂后,应首先扎住伤口处的近心端D.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都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2.下列食物成分中,不经消化即可被人体吸收的是()A.淀粉B.脂肪C.蛋白质D.水3.在下列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种类最多的消化液是A.唾液B.胃液C.胆汁D.胰液4.如图三条曲线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程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B表示的是淀粉的消化过程B.消化脂肪的酶来自于胆汁和肠液C.甲部位能将蛋白质彻底消化分解D.乙部位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5.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内被消化液消化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淀粉、脂肪、蛋白质B.淀粉、蛋白质、脂肪C.脂肪、淀粉、蛋白质D.蛋白质、淀粉、脂肪6.有三种消化液甲、乙、丙,它们都不是唾液和肠液,甲消化液能促进乙消化液消化脂肪,甲消化液和丙消化液不能消化淀粉,而易消化液和丙消化液都能消化蛋白质.那么,甲、乙、丙三种消化液分别是()A.胰液胆汁胃液B.胆汁胃液胰液C.胃液胆汁胰液D.胆汁胰液胃液7.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下列关于食物营养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糖类虽然不直接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但它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B.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营养素”,可帮助人体排出宿便C.西红柿所含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都是光合作用的产物D.蛋白质作为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中的含量最高的成分8.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考虑,下列描述正确的是()①食品本身是否有毒②食品的保质期③食物含能量高低④是否被有毒物质污染⑤维生素种类⑥无机盐含量⑦食物的营养价值⑧食物是否发霉变质A.①③⑤⑧B.①②④⑧C.①②⑦⑧D.①②④⑦9.有关青少年膳食的建议,你认为不科学的是()A.经常参加体育锻炼,避免盲目的节食减肥B.青少年应该多吃一些含钙、铁丰富的食物C.多吃果蔬,以增加维生素和纤维素的摄入D.多吃些富含脂肪的食物,供给充足的能量二、判断题10.绿色食品指的是安全、无公害的食品.11.水不属于营养物质.(判断对错)12.青春期的女生多吃水果不吃饭,既可以保证营养,又可以减肥.13.消化腺所分泌的消化液由血液进入消化管。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血液循环(2) 同步练习
9.2血液循环(2)练习一、基础练习1.心输出量是指()A.每分钟由一侧心房射出的血量B.每分钟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C.每分钟由左、右心室射出的血量之和D.一次心跳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2.瓣膜保证了血液在心脏中的流动方向是()A.动脉→心室→心房B.心房→动脉→心室C.心房→心室→动脉D.心室→动脉→心房3.房室瓣能保证心脏内的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其中血流方向正确的是()A.左心室→右心房B.左心房→左心室C.右心室→右心房D.右心室→左心房4.几位同学在讨论下图所示心脏解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1是肺动脉,与左心室相连②2是动脉瓣,可防止血液流向心室③3是左心室的壁,在心脏四腔的壁中最厚④4是右心室,与左心室相通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5.在心房和心室之间以及心室和动脉之间有“瓣膜”结构,“瓣膜”的作用是()A.加快血液流动B.减缓血液流动C.防止血液倒流D.没有太大的作用6.(青岛)如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的管壁厚,弹性大,内流动脉血B.⑤的壁最厚,肌肉发达,收缩和舒张能力最强C.⑦左心房收缩,房室瓣打开,血液流向⑨D.⑨收缩,动脉瓣打开,血液流向②7.观察猪的心脏并进行相关实验,请结合心脏解剖模式图(腔室标注a~d,血管标示①~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d的壁最厚,能为体循环提供足够动力B.a、b内都是静脉血,c、d内都是动脉血C.b与②、d与①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动脉瓣D.如果扎紧⑤,从④内向心脏灌水,水将从①流出8.心脏的心肌发达,能将血液泵至全身,人的心脏由______个腔构成,其中心壁最厚的是______;心脏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______瓣,心室和动脉之间有______瓣。
这些瓣膜保证了血液的流向只能是:静脉→心房→______→动脉。
二、提升练习9.如图为人体心脏与血管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血液由a向c流动,则该血管是主动脉B.若血液由c向a流动,则该血管内流的是静脉血C.若受伤后鲜红的血液从b处喷涌而出,应马上按压c处止血D.若b处为静脉抽血时针刺入的部位,应该在a处扎上胶皮管10.以下示意图不能正确表示健康人的心脏收缩、舒张状态的是()11.观察猪心并进行灌流实验。
人教版七下生物同步测试+解析
初中生物学习材料鼎尚图文制作整理同步测试+解析一.选择题(共14小题)1.人类学家对人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准是()A.能否制造工具 B.能否使用火C.能否直立行走 D.能否捕食猎物2.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A.黑猩猩B.长臂猿C.森林古猿 D.猕猴3.直立人会用火和使用较先进的工具,我国人类学家发现的珍贵化石中不属于直立人的是()A.蓝田人B.元谋人C.山顶洞人 D.北京猿人4.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进化过程中最为显著的变化是()A.脑容量增加B.过群居生活C.后肢粗壮 D.奔跑速度提高5.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历程中,森林古猿从树栖生活演变为地面生活的主要原因是()A.为了扩张领地,繁衍后代B.为了改变环境,主宰地球C.由于受到树栖猛兽的侵袭D.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6.被称为“遗传学之父”的科学家是()A.达尔文B.袁隆平C.孟德尔7.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人类出现的主要标志是()A.直立行走 B.手足有分工C.会制造工具D.运用天然工具8.你能区分事实和观点吗?下列陈述不属于观点的是()A.“露西”少女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B.“东非人”已经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C.在东非的大裂谷带发现了许多早期的古人类化石D.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9.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超过其它生物的原因不包括()A.制造使用复杂工具 B.语言的交流传递C.大脑高度发达 D.群体居住生活10.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A.将果实从树上摘下来B.保护环境,减小对环境的依赖C.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D.扩大活动范围,利于生存11.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A.由于其他动物的入侵B.为了躲避敌害C.为了扩大领地 D.由于地形和气候变化12.在人类的进化历程中,从森林古猿进化成人中的关键一步是什么()A.直立行走 B.运用天然工具C.脑容量的扩大 D.产生语言和意识13.一般认为人在地球上出现的主要标准是()A.直立行走 B.手足分工 C.会制造工具D.会使用工具14.人类学家把下列哪项作为人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准之一?()A.下肢增长 B.脊椎由弓形变成“S”形C.骨盆变短增宽 D.直立行走二.填空题(共5小题)15.依据科学家的考古发现,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16.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判断对错)17.是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它过着的生活.18.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判断正误)19.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三.解答题(共4小题)20.人类从哪里来?我们每一个人又是怎样来到世界上的呢?以下是“人的由来”的相关概念图,请根据图5中提示回答有关问题.(1)在A、B两处填入恰当的词:A B .(2)进入青春期开始,卵巢内的逐渐成熟,并与精子结合形成B的过程是在妈妈体内的完成的.(3)进入青春期男孩、女孩面临第一次遗精或月经初潮时,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A.与父母交流沟通B.焦虑不安、苦闷,不让人知道C.向生物老师请教D.注意个人卫生,合理安排运动和休息.21.如图是人与黑猩猩的骨骼特征比较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人的骨骼是,由于直立行走,人的骨更发达.(2)图中人的手是,人手与黑猩猩的“手”形状相似,但人的手比黑猩猩更灵巧.(3)黑猩猩的头骨与人的头骨主要区别是人的大.(4)类人猿与人类的形态相似,它们也能用“手”灵巧地拿起东西,大脑比较发达,能表现出喜、怒、哀、乐等表情,还能模仿一些人的行为,这说明,人猿分界的标志是.22.结合所学,分析“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示意图”,回答问题:(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2)从图中可以看出,从猿进化到人的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化是;由此开始前肢获得了解放,能够使用工具获取食物和御敌,逐渐变得灵巧.(3)从图中可以看出,从猿进化到人的发展过程中,后来的古人类能够制造和使用的工具比较,如石器,复杂而精巧的工具的使用和制造,以及用火,又促进了的发达,使人变得越来越聪明.(4)人类的祖先在群体生活中还产生了,使得人类个体之间能更好地交流和合作,增强了同大自然的斗争能力.23.(1)联系图,尝试着描述一下它们的生活方式:森林古猿在茂密的森林里过着以为主的热带丛林生活,以等为食物.(2)通过观察并与同学交流人类在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在形态、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身体逐渐能够,逐渐被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天然工具,能够制造,并且能够用火等.(3)人类被称为“生物圈的主宰者”,改变环境的能力远远超过其他生物.请你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观点,说明人类是否应与自然界和谐发展.人类起源与森林古猿,是在与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的生存下来,的被淘汰掉,人类虽然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一员,但人类的活动必须尊重.人类应与自然界.2015-2016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同步测试解析一.选择题(共14小题)1.人类学家对人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准是()A.能否制造工具 B.能否使用火C.能否直立行走 D.能否捕食猎物解: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故选:C.2.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A.黑猩猩B.长臂猿C.森林古猿 D.猕猴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故选:C3.直立人会用火和使用较先进的工具,我国人类学家发现的珍贵化石中不属于直立人的是()A.蓝田人B.元谋人C.山顶洞人 D.北京猿人解:生活于我国的山西“蓝田人”、云南“元谋人”、北京“直立人(北京猿人),根据人头盖骨化石,以及人工制作的工具和用火遗迹,说明他们能够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属于直立人阶段.山顶洞人属于晚期智人.故选:C4.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进化过程中最为显著的变化是()A.脑容量增加B.过群居生活C.后肢粗壮 D.奔跑速度提高解:南方古猿的脑容量为450﹣﹣530毫升之间;能人的脑容量平均为680毫升;能人的脑容量可达1000毫升以上;能人的脑容量平均为1360毫升.说明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脑的发育,使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越来越强,并且产生了语言,使其适应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强.可见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脑容量的增加.故选:A5.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历程中,森林古猿从树栖生活演变为地面生活的主要原因是()A.为了扩张领地,繁衍后代B.为了改变环境,主宰地球C.由于受到树栖猛兽的侵袭D.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解:通过分析可知,森林古猿生活在丛林中,是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发生变化,森林大量消失导致一部分古猿从树栖到陆地上生活,从而进化成人类的.故选:D.6.被称为“遗传学之父”的科学家是()A.达尔文B.袁隆平C.孟德尔解:A、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曾乘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 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及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袁隆平,1930年9月1日生于北京,汉族,江西德安县人,无党派人士,现居湖南长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1年获得马哈蒂尔科学奖.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孟德尔1822年7月20日出生于奥地利西里西亚,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故该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7.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人类出现的主要标志是()A.直立行走 B.手足有分工C.会制造工具D.运用天然工具解: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故选:A.8.你能区分事实和观点吗?下列陈述不属于观点的是()A.“露西”少女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B.“东非人”已经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C.在东非的大裂谷带发现了许多早期的古人类化石D.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解:A、“露西”少女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只是一种观点,因为无证据可证明其能直立行走.不符合题意.B、如图是“东非人”时代的石器,呈斧状和凿状,可以当作工具,用来砍砸和削刮物体.由此可以推测“东非人”在逐渐适应直立行走的过程中,手的解放使他们已经初步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了.可见只是推测的一种观点.不符合题意.C、在东非的大裂谷带发现了许多早期的古人类化石,这是真实的事件,是事实.符合题意.D、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还只是科学家推测的一种观点,无确凿证据可以证明.不符合题意.故选:C9.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超过其它生物的原因不包括()A.制造使用复杂工具 B.语言的交流传递C.大脑高度发达 D.群体居住生活解: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超过其他的生物的原因是:人类在与环境的斗争中,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人类在群体的交流与合作中产生了语言,这大大加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火的使用改变了古人类的饮食,促进了脑的发育,制造和使用工具以及语言的交流也促进了脑的发育,反过来脑的发育又进一步提高了制造和实用工具的能力以及语言能力.因此,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超过其它生物的原因不包括群体居住生活.故选:D.10.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A.将果实从树上摘下来B.保护环境,减小对环境的依赖C.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D.扩大活动范围,利于生存解:法国博物学家居维叶说:正是人的直立行走,使头颅免受地球引力妨害,为大脑发育提供了广阔空间,使人的大脑因在各个方向上的自由扩展而比较其它动物的头颅更加接近地球,使得头的面积和脑的面积达到最大比例,使人的大脑具有最智慧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潜质.正是直立的身体,使人的感官产生最大效用.使人的眼睛能够“高瞻远瞩”,能够随着转动的脖颈自由的巡视四周;使两耳能够听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声音,与眼睛一起坐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使人的触觉能够感受到最滋味的刺激、触摸.暗示和各种难以表达与述说的情感和爱.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故选:C.11.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A.由于其他动物的入侵B.为了躲避敌害C.为了扩大领地 D.由于地形和气候变化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森林大量消失,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上肢慢慢解放出来,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所以,由于地形和气候发生变化,森林古猿开始下地生活.故选:D12.在人类的进化历程中,从森林古猿进化成人中的关键一步是什么()A.直立行走 B.运用天然工具C.脑容量的扩大 D.产生语言和意识解: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能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古猿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因此,从森林古猿进化成人中的关键一步是直立行走.故选:A13.一般认为人在地球上出现的主要标准是()A.直立行走 B.手足分工 C.会制造工具D.会使用工具解: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能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古猿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因此,人类在地球上出现的主要标志是直立行走.故选:A.14.人类学家把下列哪项作为人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准之一?()A.下肢增长 B.脊椎由弓形变成“S”形C.骨盆变短增宽 D.直立行走解: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是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早期的人类发展到现代的人,大致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四个阶段.故选:D二.填空题(共5小题)15.依据科学家的考古发现,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故答案为:森林古猿16.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判断对错)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故答案为:√17.森林古猿是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它过着的树栖生活.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故答案为:森林古猿;树栖;18.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判断正误)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故答案为:√19.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可见题中的叙述是正确的.故答案为:√三.解答题(共4小题)20.人类从哪里来?我们每一个人又是怎样来到世界上的呢?以下是“人的由来”的相关概念图,请根据图5中提示回答有关问题.(1)在A、B两处填入恰当的词:A 森林古猿B 受精卵.(2)进入青春期开始,卵巢内的卵细胞逐渐成熟,并与精子结合形成B的过程是在妈妈体内的输卵管完成的.(3)进入青春期男孩、女孩面临第一次遗精或月经初潮时,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B .A.与父母交流沟通B.焦虑不安、苦闷,不让人知道C.向生物老师请教D.注意个人卫生,合理安排运动和休息.解:(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人类的进化历程是、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和现代入.因此A是森林古猿;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B是受精卵.(2)男子主要的性器官是睾丸,睾丸的主要作用是分泌雄性激素,产生精子.因此产生精子的器官是睾丸.精子经阴道、子宫进入输卵管,在这里如果遇到卵细胞,就会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因此受精作用发生在输卵管;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动到子宫中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胎儿,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因此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并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3)青春期男孩女孩面临第一次遗精或月经初潮时,恰当的做法是、青春期少年也要协作互助,共同进步,建立真诚的同学友谊,要主动与老师和家长交流,求得指导和帮助;焦虑不安、苦闷,不让人知道,会造成心理压抑,不利于身体健康;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经期卫生,健康生活,因此焦虑不安、苦闷,不让人知道是不对的.故答案为:(1)森林古猿;受精卵;(2)卵细胞;输卵管;(3)B21.如图是人与黑猩猩的骨骼特征比较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人的骨骼是 B ,由于直立行走,人的下肢骨骨更发达.(2)图中人的手是 B ,人手与黑猩猩的“手”形状相似,但人的手比黑猩猩更灵巧.(3)黑猩猩的头骨与人的头骨主要区别是人的脑容量大.(4)类人猿与人类的形态相似,它们也能用“手”灵巧地拿起东西,大脑比较发达,能表现出喜、怒、哀、乐等表情,还能模仿一些人的行为,这说明人类与类人猿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人猿分界的标志是直立行走.解:(1)从骨骼看,A类人猿的上肢明显长于下肢,而B人类的上肢比较短,下肢较粗长,具有粗状的股骨.(2)图中人的手是B,人的手比黑猩猩的“手”更灵巧.人手与黑猩猩的“手”都有节,形状相似.(3)黑猩猩的头骨是A,与人的头骨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人的脑容量大,黑猩猩的颌骨突出.(4)类人猿与人类的形态相似,它们也能用“手”灵巧地拿起东西,大脑比较发达,能表现出喜、怒、哀、乐等表情,还能模仿一些人的行为.这说明人类与类人猿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也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故答案为:(1)B;下肢骨;(2)B;(3)脑容量;(4)人类与类人猿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直立行走.22.结合所学,分析“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示意图”,回答问题:(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2)从图中可以看出,从猿进化到人的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化是直立行走;由此开始前肢获得了解放,能够使用工具获取食物和御敌,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3)从图中可以看出,从猿进化到人的发展过程中,后来的古人类能够制造和使用的工具比较复杂,如石器,复杂而精巧的工具的使用和制造,以及用火,又促进了脑的发达,使人变得越来越聪明.(4)人类的祖先在群体生活中还产生了语言,使得人类个体之间能更好地交流和合作,增强了同大自然的斗争能力.解:(1)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2)由臂行慢慢变为直立行走,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的行走方式一代一代地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这样上肢得到了解放,促进了脑的发育,在与自然界斗争的过程中,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
初中生物(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测试:人的生殖(同步测试)【含答案及解析】
第二节人的生殖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精子和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B.精子与卵细胞在卵巢内结合形成受精卵C.胎盘是胎儿与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D.分娩时常常伴随着剧烈的阵痛2.人类通过生殖系统实现了生命的延续和种族的繁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精子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胞B.胚胎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C.子宫是产生卵细胞的器官D.卵巢是胚胎发育的场所3.下列是描述人从受精卵形成到胎儿成熟产出所经历的过程,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胚泡植入子宫内膜②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胚胎③在输卵管处形成受精卵④初具人形,形成胎儿⑤胎儿发育成熟,分娩⑥受精卵分裂,形成胚泡A.①③②⑤④⑥B.③①②⑤④⑥C.③⑥①②④⑤D.②①③⑥④⑤4.下列关于女性生殖系统各结构的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B.阴道是胎儿产出的通道C.卵巢是形成受精卵的场所D.输卵管是输送卵细胞的通道5.下列有关人的生殖与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的发育起始于婴儿的出生B.精子与卵细胞在子宫内完成受精作用C.在男性生殖系统中,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分别是睾丸和附睾D.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6.右图为女性生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的是①B.受精卵形成的场所是②C.受精卵形成后植入③的内膜,经分裂、分化形成胚泡D.胎儿发育的场所是③7.人类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是通过生殖系统来完成的。
下列有关人类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A.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发育B.胎儿产生的废物通过羊水经母体排出C.胎儿出生意味着人体发育成熟D.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胚盘8.下列关于人体生殖发育过程概念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a是阴茎,b 是卵巢B.新生命的起点是生殖细胞C.①过程发生在卵巢D.②的主要场所是子宫9.女性在怀孕期间应当尽可能避免感冒,否则感冒药的副作用会对胎儿构成危害,是因为()A.药物可随血液循环进入胎儿体内,危害胎儿的健康B.药物可随废物排出而进入胎儿体内,危害胎儿的健康C.药物可随母体吸入的氧气进入胎儿体内,危害胎儿的健康D.药物可随母体吸入的二氧化碳进入胎儿体内,危害胎儿的健康10.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洋洋的妈妈想再生一个孩子。
山东省2019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测试题(二)(II)卷
山东省2019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测试题(二)(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植物、微生物都有反射活动B.幼年时期缺乏生长激素会患呆小症C.含羞草遇到刺激后叶片合拢属于条件反射D.看小说激动得热泪盈眶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2 . 我国食盐加碘是为了预防()A.贫血B.骨质疏松症C.地方性甲状腺肿D.厌食3 . 下列关于脑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B.大脑的两个左右半球之间没有神经联系C.小脑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身体平衡D.脑干内有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4 . 正常情况下,人的血糖浓度在0.8~1.2g/L的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以满足体内各器官和组织对糖的需求.下列与血糖浓度维持正常水平关系极小的是()A.胰岛的分泌功能B.胃的消化吸收C.神经系统的调节D.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5 .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脑B.脊髓C.神经D.神经细胞6 .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叫做A.神经元B.细胞体C.树突D.轴突7 . 恐高的人在透明玻璃桥上行走时,两腿发软,头晕恶心。
此时,参与调节的是A.激素调节B.神经调节C.血液调节D.激素和神经调节8 . 有些人因为车祸,成了植物人,没有任何的感觉,也不能醒来,依靠点滴注射葡萄糖,但是呼吸正常,血压平稳,由此可知,该病人的()结构并未受到损伤。
A.大脑B.小脑C.脑干D.脊髓9 .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脑B.神经元C.神经D.脊髓10 . 如图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①为感受器,受到针扎刺激能产生痛觉B.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内C.打针时小孩看见注射器的针头就缩手,属于复杂反射D.若④处损伤,其他部分正常,受到刺激会有感觉无反应11 . 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A.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B.望梅止渴属于条件反射C.甲状腺激素乏导致侏儒症D.躯体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12 . 一根神经的构成是A.由许多神经末梢集结在一起B.由神经元的许多突起集结在一起C.一根神经纤维,外面包着结缔组织D.由许多神经纤维汇集成束,外面包着组织膜13 . 下列疾病与激素分泌异常无关的是()A.呆小症B.佝偻病C.糖尿病D.巨人症14 . 听觉形成的正确途径是()A.声波→鼓膜→三块听小骨→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听觉中枢B.声波→鼓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听觉中枢C.声波→鼓膜→三块听小骨→听觉中枢D.声波→鼓室→三块听小骨→听神经→听觉中枢15 . 图为神经元的结构模式图,相关名称标注不正确的是A.①B.②C.③D.④16 . 下列反射活动中,哪一项是人类特有的反射()A.聋哑学校的老师用手语给学生“讲故事”,学生哭了B.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C.受强光刺激时,立即闭眼。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同步测试卷--人的起源和发展(含答案解析)
人的起源和发展一、单选题(共13题;共26分)1.研究结果表明,人和类人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差不多完全相同,内脏结构也非常相似,人和类人猿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几乎完全一样…这些事实说明()A. 人是由类人猿进化来的B. 人比类人猿高等C. 人和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D. 现代类人猿将来可以进化成人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A. 黑猩猩B. 长臂猿C. 森林古猿D. 大猩猩3.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历程中,森林古猿从树栖生活演变为地面生活的主要原因是()A. 为了扩张领地,繁衍后代B. 为了改变环境,主宰地球C. 由于受到树栖猛兽的侵袭D. 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4.下列有关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的是达尔文B. 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C. “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简单的工具D. 古人类首先用火,接着逐渐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5.在下列动物中,属于类人猿的是()A. 猕猴B. 黑猩猩C. 狒狒D. 金丝猴6.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A. 长臂猿B. 北京猿人C. 森林古猿D. 类人猿7.19世纪,在仔细比较了人与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后,提出“人缘同祖”观点的是()A. 达尔文B. 杨钟健C. 裴文中D. 贾兰坡8.现代人猿和人类共同起源于()A. 森林古猿B. 猕猴C. 猩猩D. 长臂猿9.人类和类人猿所共有的特征是()A. 发达的大脑B. 复杂的语言C. 会制造工具D. 会使用天然工具10.有关人类的起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类是由上帝创造的B. 人是女娲用泥捏出来的C. 人是自然产生的D. 人是由森林古猿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11.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下列最先发展的是()A. 使用工具B. 两足行走C. 使用语言D. 大脑发达12.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本质区别不包括()A. 制作工具的能力B. 体毛的有无C. 运动方式D. 脑的发达程度13.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祖先不同B. 制造工具能力不同C. 脑发育程度不同D. 运动形式不同二、填空题(共5题;共9分)14.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_,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创建者是________.研究人类起源的最直接证据是________.15.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________.人类学家将是否________作为人与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16.科学家将人类的进化发展分为了4个阶段,和现代人类最相似的是________ .而在人类进化过程中________ 的逐渐增加是最显著的变化.17.人类的进化可以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四个阶段,其中生活于我国云南省的元谋人是属于上面四个阶段的________ 阶段.18.“人类与类人猿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________.三、综合题(共2题;共16分)19.如图所示的是四种现代类人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四种人猿的名称.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丁________.(2)现在类人猿生活在________或________丛林中,适于________生活.它们虽然能下地,但不能真正行走,手也远不如人类灵巧,________和________还远逊于人类.(3)类人猿与人类有着非常相似的形态结构,在人类数量急剧增加的今天,它们的数量却日益减少,其原因是________.(4)在同大自然严酷的斗争中,森林古猿进化成了人类.同样的森林古猿也进化成了类人猿.现代类人猿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进化成人类,原因是________.20.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区别在于:(1)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则是________;(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只能________,人类则可制造复杂的工具.(3)脑发育的程度不同:人脑约为类人猿脑的3倍,类人猿没有语言文字能力,人类具有很强的________能力和________能力.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解答】解:人和类人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差不多完全相同,内脏结构也非常相似,人和类人猿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几乎完全一样,等等这些事实说明人和猿的共同特征多,亲缘关系近,是近亲,有共同的原始祖先.可见C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此题是关于人和类人猿关系的资料分析题,分析作答.2.【答案】C【解析】【解答】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可见C正确.故选: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人类和类人猿的祖先的知识,据此答题.3.【答案】D【解析】【解答】通过分析可知,森林古猿生活在丛林中,是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发生变化,森林大量消失导致一部分古猿从树栖到陆地上生活,从而进化成人类的.故选:D.【分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森林大量消失,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上肢慢慢解放出来,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4.【答案】D【解析】【解答】解:A、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A正确;B、1974年,科学家在非洲发现了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露西”,B正确;C、“东非人”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简单的工具,C正确;D、古人类先学会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又学会用火,D错误;故选:D【分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人类的进化过程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5.【答案】B【解析】【解答】解: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因此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现代类人猿的知识.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6.【答案】C【解析】【解答】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可见C正确.故选: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人类和类人猿的祖先的知识,据此答题.7.【答案】A【解析】【解答】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达尔文是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提出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如人和类人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差不多完全相同,内脏结构也非常相似,人和类人猿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几乎完全一样等等,进而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有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故选:A【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一些生物学家的生平事迹,据此作答.8.【答案】A【解析】【解答】解:A、现代类人猿和人类是近亲,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A正确.B、猕猴属于哺乳动物中的灵长类动物,不是类人猿,更不是人类的祖先,B错误.C、猩猩属于类人猿,是近亲,C错误.D、长臂猿属于类人猿,是近亲,D错误.故选:A【分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据此解答.9.【答案】D【解析】【解答】解:现在类人猿是指黑猩猩、长臂猿、猩猩和大猩猩.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主要在于:(1)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但是不会制造工具;人类不但可以使用工具,而且可以制造工具.(3)脑发育的程度不同.类人猿脑的容量约为400ML,没有语言文字能力;人脑的容量约为1200ML,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可见现代类人猿与人类都能使用工具,可见D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人和类人猿的特点,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祖先,据此答题.10.【答案】D【解析】【解答】解:距今1200万年前的古猿过着树栖生活,后来随着气候逐渐向干燥寒冷转变,大片的森林变成了稀树草原,使古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部分古猿改向地面生活,因为没有尖牙利爪进行攻击和获取食物,也不能快速奔跑逃避敌害,因而只能使用折断的树枝、破碎的石块等来增强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的能力.在这样的条件下,古猿只能靠四肢行走,而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天然工具.久而久之,四足行走的古猿就逐渐的演变成两足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故答案为: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人类起源于类人猿.11.【答案】B【解析】【解答】解: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由于使用工具、制造工具使人类的大脑更发达,在劳动交往过程中产生了语言.故选:B.【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类进化的第一步.解答时可以从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过程方面来切入.12.【答案】B【解析】【解答】现在类人猿是指黑猩猩、长臂猿、猩猩和猕猴.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主要在于:(1)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但是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3)脑发育的程度不同.类人猿脑的容量约为400ML,没有语言文字能力;人脑的容量约为1200ML,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现代类人猿与人类都有体毛,可见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13.【答案】A【解析】【解答】解:A、人与类人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而不是祖先不同,错误. B、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在丛林中采摘果子等为食,不会制造工具;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正确.C、由于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制造工具,手和脑得不到锻炼,因此这种简单的树栖生活不利于脑的发育;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了脑的发达,且知道用火烧烤食物来吃,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正确.D、森林古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直立行走;而人类的前肢解放出来,会直立行走,可见它们的运动方式不同,正确.故选:A【分析】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是近亲,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二、填空题14.【答案】森林古猿;达尔文;化石【解析】【解答】解:达尔文是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提出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如人和类人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差不多完全相同,内脏结构也非常相似,人和类人猿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几乎完全一样等等,进而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有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分析】达尔文是进化论的建立者,主张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研究人类起源最直接的证据是化石,据此分析解答.15.【答案】森林古猿;直立行走【解析】【解答】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分析】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16.【答案】智人;脑容量【解析】【解答】在古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脑容量不断增加.早期人类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随着制造工具的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展,而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语言的产生,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劳动是人类的身体得到协调发展,最终演变成自然界的强者.故答案为:智人脑容量【分析】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其中南方古猿能使用天然的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17.【答案】直立人.【解析】【解答】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其中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生活于我国云南省的元谋人是属于上面四个阶段的直立人阶段.故答案为:直立人.【分析】人类进化的历程通常可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不同,分析解答.18.【答案】达尔文【解析】【解答】解: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十九世纪时,达尔文在《人类的来由与选择》(又名《人类起源》)一书中首次公开提出人猿共同祖先以及人类起源于非洲等.【分析】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认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三、综合题19.【答案】(1)猩猩;长臂猿;黑猩猩;大猩猩(2)热带;亚热带;树栖;大脑;智力(3)人类的活动破坏了类人猿赖以生存的环境(4)不能;现代类人猿已经适应了现在的环境,不能再进化成人类了【解析】【解答】解:(1)常见的类人猿主要有图中的A猩猩、B长臂猿、C黑猩猩、D大猩猩.(2)现在类人猿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丛林中,适于树栖生活.它们虽然能下地,但不能真正行走,手也远不如人类灵巧,大脑和智力还远逊于人类.(3)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种科学技术的本领,使得人类适应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改善生存条件以及利用医药卫生加强自身保健的能力不断增强.相反,类人猿不具备这些能力,加之人类不断开发类人猿赖以生存的森林,以及人类对类人猿的乱捕滥杀和严重的环境污染,都使得现代类人猿日益减少.(4)在同大自然严酷的斗争中,森林古猿进化成了人类.同样的森林古猿也进化成了类人猿.现代类人猿不能再进化成人类,原因是现代类人猿已经适应了现在的环境,不能再进化了.【分析】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20.【答案】(1)直立行走(2)使用自然工具,不会制造工具(3)思维;语言文字【解析】【解答】(1)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2)类人猿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工具.(3)类人猿没有语言能力;人类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故答案为:(1)直立行走;(2)使用自然工具,不会制造工具;(3)思维;语言文字【分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主要是臂行,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火的使用、将食物烤熟食用、产生语言等,都是在人类在进化中,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产生的.。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同步测试卷--神经系统的组成(含答案解析)
神经系统的组成一、单选题(共14题;共28分)1.人体内有“生命中枢”之称的结构是()A. 大脑B. 脑干C. 脊髓D. 心脏2.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描述错误的是()A.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 脊髓的白质由神经纤维组成,能向上、向下传导神经冲动C. 成年人能有意识的控制排便,说明排便中枢位于大脑皮层D. 新生儿的呼吸反射中枢位于脑干3.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B.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以及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C. 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脑发出的神经组成D. 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4.下列关于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中枢神经系统由脊髓和脊神经组成B. 一个神经元由轴突和树突组成C. 神经元受到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D. 复杂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5.某人后脑部分受损,心跳和呼吸立即停止,受损的部位最可能是()A. 小脑B. 大脑C. 脑干D. 脊髓6.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A.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构成B.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体神经和脑神经C.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D. 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7.人体中最高级的神经中枢位于()A. 脊髓B. 脑干C. 小脑D. 大脑8.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 神经B. 脑C. 脊髓D. 神经元9.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部位位于()A. 脊髓B. 脑干C. 脑神经D. 脊神经10.经检查,因车祸受伤的病人,闭眼时手指不能准确地指正自己地鼻尖,则肯定受伤地部位是()A. 大脑B. 小脑C. 脑干D. 脊髓11.某醉驾者发生车祸成了“植物人”,生命体征只有心跳、呼吸和血压.你认为他的神经系统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可能是()A. 大脑B. 脑干C. 小脑D. 脊髓12.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它主要的生理功能是()A. 能够产生兴奋B. 能够产生运动C. 保护和营养功能D. 受刺激能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13.“植物人”是指具有呼吸和心跳,而没有其他活动的病人,这种病人的脑肯定没有受到损伤的部分是()A. 大脑B. 中脑C. 脑干D. 小脑14.(2015•丰南区)某体操运动员在训练中不慎摔倒,造成脊髓横断,尽管下肢没有受到任何损伤,却丧失了运动功能.原因是()A. 大脑无法发出运动指令B. 大脑中的运动中枢受到损伤C. 大脑与下肢之间的联系被切断D. 脊髓中的运动中枢受到损伤二、填空题(共4题;共10分)15.为研究脑的功能,科学家先后用三只狗做了如下实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同步测试卷--人体的呼吸(含答案解析)
人体的呼吸一、单选题(共19题;共38分)1.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按顺序应当是()A. 鼻、咽、喉、支气管、气管、肺B. 鼻、喉、咽、气管、支气管、肺C.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D. 鼻、喉、咽、支气管、气管、肺2.人体呼出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减少最多的气体为()A. 二氧化碳B. 氧气C. 氮气D. 水蒸气3.人的气管之所以不变形,保证气流顺畅通过的原因是()A. 有“C”型软骨支架B. 有甲状软骨C. 气管壁较硬D. 周围有肌肉牵挂4.通过呼吸运动,实现了()A. 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 肺的换气C.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D. 组织换气5.肺的通气是通过什么实现的()A. 气体扩散B. 呼吸运动C. 膈肌收缩D. 肺的扩张6.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其实吃饭时不能大声谈笑是有科学道理的,原因是()A. 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减少,不利于消化B. 食物容易由咽误入气管C. 唾液腺分泌唾液的量减少D. 有利于保护声带7.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于()A. 肺B. 血液C. 细胞D. 鼻腔8.肺吸气时,肺容积及气压的变化是()A. 肺容积增大,气压增大B. 肺容积缩小,气压升高C. 肺容积增大,气压下降D. 肺容积缩小,气压下降9.用手按压胸部两侧,深深吸气,你会感觉到()①肋骨向下、向内运动②肋骨向上、向外运动③胸廓缩小④胸廓扩大.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10.下列各项试图说明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但有一项与此不符,应该是()A. 粘膜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冷空气B. 鼻粘膜内的嗅细胞可以感受气味的刺激C. 鼻毛能阻挡吸入的空气里的尘埃D. 鼻粘膜分泌粘液可以清洁湿润吸入的气体11.人体内,红细胞形成氧合血红蛋白的场所是()A. 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B. 主动脉C. 肺静脉D. 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12.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需要经过几层细胞A. 一层B. 二层C. 三层D. 四层13.呼吸运动是怎样引起的()A. 肺的扩张与收缩B. 呼吸肌的收缩与扩张C. 胸廓的扩大与缩小D. 肋骨和胸骨的运动14.下列结构中食物和空气共同经过的是()A. 气管B. 咽C. 喉D. 肺15.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是()A. 气管B. 口腔C. 咽D. 喉16.平常所说的痰来自()A. 鼻B. 咽C. 喉D. 气管和支气管17.空气中PM2.5的含量是检验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PM2.5颗粒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PM2.5颗粒经过鼻、咽、喉以后,在进入血液之前,还会经过的结构依次是()A. 肺泡、支气管、气管B. 气管、肺泡、支气管C. 支气管、肺泡、气管D. 气管、支气管、肺泡18.氧气进入人体,最终在什么部位被利用()A. 肺B. 血液C. 细胞D. 心脏19.下列关于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体吸气结束的瞬间,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B. 呼吸运动只需肋间肌提供动力C. 人体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二氧化碳D. 人工呼吸依据的原理是气体扩散作用二、填空题(共5题;共25分)20.人在平静状态下呼气时,膈肌________ ,膈顶部________ ,肋骨________ ,胸廓容积________21.如图是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气体由外界进出[7]的过程是通过________ 实现的.(2)气体进入[7]时,[7]处于________ 状态,此时人体处于________ 状态.(3)[6]与[7]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________ 的气体交换,它是通过________ 实现的.组织内的气体交换发生在图中的________ 之间.(4)二氧化碳从图中的________ 场所产生,请用图中数字和箭头表示氧气在人体内出现并经过的途径:________.(5)图中[8]内的气体同[5]内血液的气体交换后,结果使血液由________ 变成了________.22.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________叶,右肺有________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同步测试卷--人的起源和发展(含答案解析)
人的起源和发展一、单选题(共13题;共26分)1.研究结果表明,人和类人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差不多完全相同,内脏结构也非常相似,人和类人猿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几乎完全一样…这些事实说明()A. 人是由类人猿进化来的B. 人比类人猿高等C. 人和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D. 现代类人猿将来可以进化成人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A. 黑猩猩B. 长臂猿C. 森林古猿D. 大猩猩3.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历程中,森林古猿从树栖生活演变为地面生活的主要原因是()A. 为了扩张领地,繁衍后代B. 为了改变环境,主宰地球C. 由于受到树栖猛兽的侵袭D. 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4.下列有关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的是达尔文B. 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C. “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简单的工具D. 古人类首先用火,接着逐渐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5.在下列动物中,属于类人猿的是()A. 猕猴B. 黑猩猩C. 狒狒D. 金丝猴6.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A. 长臂猿B. 北京猿人C. 森林古猿D. 类人猿7.19世纪,在仔细比较了人与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后,提出“人缘同祖”观点的是()A. 达尔文B. 杨钟健C. 裴文中D. 贾兰坡8.现代人猿和人类共同起源于()A. 森林古猿B. 猕猴C. 猩猩D. 长臂猿9.人类和类人猿所共有的特征是()A. 发达的大脑B. 复杂的语言C. 会制造工具D. 会使用天然工具10.有关人类的起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类是由上帝创造的B. 人是女娲用泥捏出来的C. 人是自然产生的D. 人是由森林古猿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11.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下列最先发展的是()A. 使用工具B. 两足行走C. 使用语言D. 大脑发达12.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本质区别不包括()A. 制作工具的能力B. 体毛的有无C. 运动方式D. 脑的发达程度13.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祖先不同B. 制造工具能力不同C. 脑发育程度不同D. 运动形式不同二、填空题(共5题;共9分)14.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_,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创建者是________.研究人类起源的最直接证据是________.15.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________.人类学家将是否________作为人与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16.科学家将人类的进化发展分为了4个阶段,和现代人类最相似的是________ .而在人类进化过程中________ 的逐渐增加是最显著的变化.17.人类的进化可以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四个阶段,其中生活于我国云南省的元谋人是属于上面四个阶段的________ 阶段.18.“人类与类人猿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________.三、综合题(共2题;共16分)19.如图所示的是四种现代类人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四种人猿的名称.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丁________.(2)现在类人猿生活在________或________丛林中,适于________生活.它们虽然能下地,但不能真正行走,手也远不如人类灵巧,________和________还远逊于人类.(3)类人猿与人类有着非常相似的形态结构,在人类数量急剧增加的今天,它们的数量却日益减少,其原因是________.(4)在同大自然严酷的斗争中,森林古猿进化成了人类.同样的森林古猿也进化成了类人猿.现代类人猿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进化成人类,原因是________.20.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区别在于:(1)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则是________;(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只能________,人类则可制造复杂的工具.(3)脑发育的程度不同:人脑约为类人猿脑的3倍,类人猿没有语言文字能力,人类具有很强的________能力和________能力.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解答】解:人和类人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差不多完全相同,内脏结构也非常相似,人和类人猿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几乎完全一样,等等这些事实说明人和猿的共同特征多,亲缘关系近,是近亲,有共同的原始祖先.可见C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此题是关于人和类人猿关系的资料分析题,分析作答.2.【答案】C【解析】【解答】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可见C正确.故选: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人类和类人猿的祖先的知识,据此答题.3.【答案】D【解析】【解答】通过分析可知,森林古猿生活在丛林中,是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发生变化,森林大量消失导致一部分古猿从树栖到陆地上生活,从而进化成人类的.故选:D.【分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森林大量消失,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上肢慢慢解放出来,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4.【答案】D【解析】【解答】解:A、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A正确;B、1974年,科学家在非洲发现了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露西”,B正确;C、“东非人”不仅能使用工具,还能制造简单的工具,C正确;D、古人类先学会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又学会用火,D错误;故选:D【分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人类的进化过程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5.【答案】B【解析】【解答】解: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因此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现代类人猿的知识.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6.【答案】C【解析】【解答】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可见C正确.故选: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人类和类人猿的祖先的知识,据此答题.7.【答案】A【解析】【解答】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达尔文是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提出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如人和类人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差不多完全相同,内脏结构也非常相似,人和类人猿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几乎完全一样等等,进而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有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故选:A【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一些生物学家的生平事迹,据此作答.8.【答案】A【解析】【解答】解:A、现代类人猿和人类是近亲,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A正确.B、猕猴属于哺乳动物中的灵长类动物,不是类人猿,更不是人类的祖先,B错误.C、猩猩属于类人猿,是近亲,C错误.D、长臂猿属于类人猿,是近亲,D错误.故选:A【分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据此解答.9.【答案】D【解析】【解答】解:现在类人猿是指黑猩猩、长臂猿、猩猩和大猩猩.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主要在于:(1)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但是不会制造工具;人类不但可以使用工具,而且可以制造工具.(3)脑发育的程度不同.类人猿脑的容量约为400ML,没有语言文字能力;人脑的容量约为1200ML,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可见现代类人猿与人类都能使用工具,可见D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人和类人猿的特点,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祖先,据此答题.10.【答案】D【解析】【解答】解:距今1200万年前的古猿过着树栖生活,后来随着气候逐渐向干燥寒冷转变,大片的森林变成了稀树草原,使古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部分古猿改向地面生活,因为没有尖牙利爪进行攻击和获取食物,也不能快速奔跑逃避敌害,因而只能使用折断的树枝、破碎的石块等来增强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的能力.在这样的条件下,古猿只能靠四肢行走,而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天然工具.久而久之,四足行走的古猿就逐渐的演变成两足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故答案为: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人类起源于类人猿.11.【答案】B【解析】【解答】解: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由于使用工具、制造工具使人类的大脑更发达,在劳动交往过程中产生了语言.故选:B.【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类进化的第一步.解答时可以从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过程方面来切入.12.【答案】B【解析】【解答】现在类人猿是指黑猩猩、长臂猿、猩猩和猕猴.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主要在于:(1)运动方式不同.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类人猿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但是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3)脑发育的程度不同.类人猿脑的容量约为400ML,没有语言文字能力;人脑的容量约为1200ML,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现代类人猿与人类都有体毛,可见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13.【答案】A【解析】【解答】解:A、人与类人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而不是祖先不同,错误. B、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在丛林中采摘果子等为食,不会制造工具;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正确.C、由于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制造工具,手和脑得不到锻炼,因此这种简单的树栖生活不利于脑的发育;而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了脑的发达,且知道用火烧烤食物来吃,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正确.D、森林古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不会直立行走;而人类的前肢解放出来,会直立行走,可见它们的运动方式不同,正确.故选:A【分析】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是近亲,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二、填空题14.【答案】森林古猿;达尔文;化石【解析】【解答】解:达尔文是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提出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如人和类人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差不多完全相同,内脏结构也非常相似,人和类人猿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几乎完全一样等等,进而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有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分析】达尔文是进化论的建立者,主张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研究人类起源最直接的证据是化石,据此分析解答.15.【答案】森林古猿;直立行走【解析】【解答】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里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分析】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16.【答案】智人;脑容量【解析】【解答】在古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脑容量不断增加.早期人类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随着制造工具的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展,而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语言的产生,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劳动是人类的身体得到协调发展,最终演变成自然界的强者.故答案为:智人脑容量【分析】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其中南方古猿能使用天然的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17.【答案】直立人.【解析】【解答】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其中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可用标枪和长矛进行狩猎、捕鱼.生活于我国云南省的元谋人是属于上面四个阶段的直立人阶段.故答案为:直立人.【分析】人类进化的历程通常可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不同,分析解答.18.【答案】达尔文【解析】【解答】解: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十九世纪时,达尔文在《人类的来由与选择》(又名《人类起源》)一书中首次公开提出人猿共同祖先以及人类起源于非洲等.【分析】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认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三、综合题19.【答案】(1)猩猩;长臂猿;黑猩猩;大猩猩(2)热带;亚热带;树栖;大脑;智力(3)人类的活动破坏了类人猿赖以生存的环境(4)不能;现代类人猿已经适应了现在的环境,不能再进化成人类了【解析】【解答】解:(1)常见的类人猿主要有图中的A猩猩、B长臂猿、C黑猩猩、D大猩猩.(2)现在类人猿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丛林中,适于树栖生活.它们虽然能下地,但不能真正行走,手也远不如人类灵巧,大脑和智力还远逊于人类.(3)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种科学技术的本领,使得人类适应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改善生存条件以及利用医药卫生加强自身保健的能力不断增强.相反,类人猿不具备这些能力,加之人类不断开发类人猿赖以生存的森林,以及人类对类人猿的乱捕滥杀和严重的环境污染,都使得现代类人猿日益减少.(4)在同大自然严酷的斗争中,森林古猿进化成了人类.同样的森林古猿也进化成了类人猿.现代类人猿不能再进化成人类,原因是现代类人猿已经适应了现在的环境,不能再进化了.【分析】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20.【答案】(1)直立行走(2)使用自然工具,不会制造工具(3)思维;语言文字【解析】【解答】(1)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2)类人猿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工具.(3)类人猿没有语言能力;人类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故答案为:(1)直立行走;(2)使用自然工具,不会制造工具;(3)思维;语言文字【分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主要是臂行,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火的使用、将食物烤熟食用、产生语言等,都是在人类在进化中,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产生的.。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同步测试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一、单选题(共14题;共28分)1.正常人在平静呼吸时,胸廓容积扩大是由于()A. 肋间内肌收缩,膈肌舒张 B. 肋间外肌收缩,膈肌收缩C. 肺容积缩小,气压升高 D. 肺容积增大,气压下降2.在血液循环中,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是在什么位置()A. 头部的毛细血管网B. 心脏 C. 肺部的毛细血管网 D. 下肢的毛细血管3.当吸气时()。
A. 肋间肌收缩,膈肌收缩 B. 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C. 肋间肌舒张,膈肌收缩 D. 肋间肌舒张,膈肌舒张4.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化,下列正确的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A. B. C.D.5.下列概念的逻辑关系与对应如图1、2、3、4不相符的是()A. 依次是肺泡、肺、呼吸系统、人体B. 依次是蝗虫、昆虫、节肢动物、脊椎动物C. 依次是脑干、脑、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系统D. 依次是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6.气体交换的场所是A. 肺B. 咽和喉 C. 气管和支气管 D. 鼻腔7.如图表示某人在平静和运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 曲线A为平静状态B. 曲线A的呼吸频率较高C. 曲线B状态时,呼吸深度较小 D. 曲线B状态时,气体交换率较低8.法医判断死婴是否产前死亡的方法之一是将死婴的肺剪下一块,投入水中,下沉者为产前死婴,因为()A. 肺泡内充满了痰液B. 肺泡被血块堵塞C. 肺未吸入空气呈实体状态D. 婴儿肺的质量大9.与吸入的气体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会增多。
由图可知人体内产生二氧化碳的部位是()A. 肺泡B. 血液 C. 气管 D. 组织细胞10.人在吸气时,肺内的气体压力和肺泡的变化情况是()A. 肺内的气体压力小于外界压力,肺泡回缩B. 肺内的气体压力小于外界压力,肺泡鼓起C. 肺内的气体压力大于外界压力,肺泡回缩D. 肺内的气体压力大于外界压力,肺泡鼓起11.静脉血经过图中B内的气体交换后变为动脉血,动脉血经过图中D内的气体交换后变为静脉血,B和D 内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而实现的.A. 呼吸运动 B. 肺C. 气体扩散 D. 呼吸系统12.下列关于平静状态下呼吸过程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 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气体呼吸道进入肺B. 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上升,外界气体呼吸道进入肺C. 胸廓回缩,肺缩小,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气体呼吸道进入肺D. 胸廓回缩,肺缩小,肺内气压上升,外界气体呼吸道进入肺13.(2015•黑龙江)肺泡中的氧气要进入血液,需要穿过几层细胞()A. 一层B. 两层 C. 三层 D. 四层14.下列各项中,反映肺部呼吸功能强弱的主要指标是()A. 呼吸的频率B. 肺活量的大小 C. 呼吸的深浅 D. 呼吸肌的强弱二、填空题(共5题;共29分)15.如图是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气体由外界进出[7]的过程是通过________ 实现的.(2)气体进入[7]时,[7]处于________ 状态,此时人体处于________ 状态.(3)[6]与[7]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________ 的气体交换,它是通过________ 实现的.组织内的气体交换发生在图中的________ 之间.(4)二氧化碳从图中的________ 场所产生,请用图中数字和箭头表示氧气在人体内出现并经过的途径:________.(5)图中[8]内的气体同[5]内血液的气体交换后,结果使血液由________ 变成了________.16.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是由一层扁平的________ 构成。
七年级生物下册 4.10.2 人体的血液循环同步测试(含解析)(新版)苏教版-(新版)苏教版初中七年
人体的血液循环一.选择题(共23小题)1.正常人的心脏的四个腔中,流动着动脉血的两个腔是()A.左心房、右心房B.左心室、右心室C.左心房、左心室D.右心房、右心室2.甲血管与心房相连,流动脉血,乙血管与心室相连,流静脉血,甲乙两条血管分别是()A.肺静脉和肺动脉B.主动脉和上腔静脉C.下腔静脉和肺动脉 D.肺动脉和主动脉3.心脏的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4.下列有关心脏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四个腔,且上下、左右都相通B.左心室的壁比左心房的壁厚C.右心房和右心室都与上腔静脉相连D.无瓣膜,也能保证血流方向5.某实验小组解剖观察猪的心脏后,总结出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对应的关系,你不认同的是()A.①和③、②和④不相通,使动、静脉血完全隔开B.④的壁最厚,为长距离输送血液提供动力C.①和②之间有瓣膜,使血液从①流向②D.②与肺静脉之间有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6.在血液循环系统的各结构中,没有瓣膜的是()A.心室与动脉之间B.心房与心室之间C.动脉 D.四肢的大静脉7.如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③的管壁厚,弹性大B.③内流的是动脉血,④内流的是静脉血C.⑥内的血液流向③D.①左心房收缩房室瓣打开,血液流向②8.四个同学讨论血液循环的问题,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判断他们说得正确的是()A.心脏有四个腔,上下、左右都是相通的B.动脉中流动的血液是动脉血,静脉中流动的血液是静脉血C.血液循环有两条完全独立的途径,即体循环和肺循环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的场所在毛细血管9.如图是人体心脏及其相连血管的解剖图,据图可知,心脏的四个腔中与静脉相通的为()A.4和5 B.8和9 C.4和8 D.5和910.心脏瓣膜的作用是保证血液流动的方向是()A.心房→心室→静脉 B.心室→心房→动脉C.心房→心室→动脉 D.心室→心房→动脉11.如图为处于某一生理状态时心脏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此时心脏所处的状态是()A.心房收缩、动脉瓣关闭B.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C.心房和心室都舒X、房室瓣打开D.心室舒X、动脉瓣关闭12.观察人的心脏节律性搏动图片,按心脏每次跳动的过程排序应是()A.①一③一②B.②一①一③C.③一①一②D.①一②一③13.当血液由心室泵入动脉时,心脏的心房和心室的舒缩状况是()A.心房和心室同时收缩B.心房舒X,心室收缩C.心房和心室同时舒X D.心房收缩,心室舒X14.心脏中跳瓣膜只向一个方向开,保证血液只向一个方向流而不会倒流.请你分析当心房舒X.心室收缩时.瓣膜的开关情况正确的是()A.房室瓣开放动脉瓣关闭 B.房室瓣和动脉瓣都关闭C.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 D.房室瓣和动脉瓣都打升15.下列有关血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动脉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B.静脉管内都有静脉瓣,动脉管内有动脉瓣C.毛细血管内红细胞快速、单行通过D.无偿献血或病人打“点滴”时,针头刺入动脉16.下列各图中,箭头表示血管中血液流动的方向,能确定为动脉的是()17.图示截取人体部位连通的三种血管的片段,其中的血液依次流经()A.①→③→②B.③→②→①C.②→③→①D.③→①→②18.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示意图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表示毛细血管的是()A. B.C. D.19.我们四肢上的“青筋”是静脉,下面不属于静脉结构和功能特点的是()A.压力较低,血流速度较慢B.管壁较薄,弹性较小C.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D.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20.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人血涂片视野(甲)和人体三种血管关系示意图(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a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的功能B.当某人甲图中b的数量明显偏高时,他可能患有炎症C.根据乙图中血流方向判断,其中①是静脉D.乙图②中红细胞单行通过21.图是人体的三种血管示意图,血液在它们之间的流动顺序为()A.123 B.132 C.231 D.32122.静脉的作用是收集血液返回心脏,下列静脉的特点中与防止血液倒流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主要是()A.与心脏相通B.管壁薄而弹性小C.内表面有静脉瓣D.与动脉伴行23.对动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部分的血管B.管壁厚,弹性大C.管内血流速度慢于相应的静脉D.管腔内径大于相应的静脉二.填空题(共4小题)24.如图为心脏解剖图,请据图回答:(1)血管④的名称是;(2)当A和C收缩时,B和D的工作状态为;(3)写出动脉血在图中的流动途径:(用箭头和图中的序号、字母表示);(4)某人患中耳炎需口服消炎药,该药物首次到达病变部位一定不经过图中的(填序号或字母).25.图为心脏结构图,据图回答:(1)在图中用文字注明各部分的名称.(2)心脏主要由构成,分为四个腔,其中心肌最发达的是.(3)在图中流动脉血的心腔有,流静脉血的血管有、.(4)图中属于静脉血管有.(5)血液在心脏与血管里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是因为图中e只能向开;f只能向开,使血液不能倒流.(6)肺循环开始于图中,终止于图中.(7)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出A,B,C,D这四部分结构中血液流动的方向:.(8)血液从图中D出发流进b,最后汇集到c流回到A的过程叫.26.心脏壁主要由组织构成的.该组织具有收缩、舒X的功能,因此,心脏能够推动在血管里循环流动.27.如图表示人体内的三种血管,请据图回答有关的问题.(1)图中血管①是,如果其是刚经过肺部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后送回左心房,那么其流动的血液是血.(2)图中三种血管内血液流动速度最快的是(填序号).(3)血管③的管壁特点是由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如果该血管位于肺泡周围的话,其中血液的氧气含量比肺泡中的氧气含量(填“高”或“低”).(4)图中a是具有运输功能的血细胞,其中富含,该成分的特点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三.解答题(共3小题)28.心室肌肉发达,可像抽水用的泵一样将血液泵至全身各处.心脏左右两个“泵”精密配合,协同工作,保证了血液循环的顺利进行.如图为心脏某工作状态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心脏的[]收缩,将血液泵向肺.此过程中,[]关闭,防止血液倒流.(2)在将血液泵向肺时,心脏的[]处于舒X状态,以便容纳从肺流回心脏的血液;[]也处于舒X状态,以便回收来自全身各处的血液供“泵”不断继续泵向肺.(3)在一个“泵”将血液泵向肺时,心脏的另外一个“泵”是处于收缩还是舒X状态?.请推测,心脏的两个“泵”每次泵出的血液量是否基本相同?.29.如图为三种血管关系示意图,请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所示血管名称:①②③(2)血液在标号处流动最快,红细胞在标号②所示血管内呈单行通过,该血管管壁只由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30.如图表示人体不同组织处血管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类型的血管),请据图分析回答:(1)血管A的名称是,与血管C相比,它的血流速度.(2)与A、C比较,血管B的结构特点是.(3)若A中流动的是静脉血,C中流动的是动脉血,则B是处的毛细血管网;在B处完成的生理活动是.(4)若B为臀大肌内的毛细血管网,则C内流动的是血.(5)若B为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网,则C内流动的血液含较多.2015-2016学年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4单元第10章第2节《人体的血液循环》同步测试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3小题)1.解: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流的是动脉血,右心流的是静脉血;因为右心室是肺循环的起点,肺循环使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血液经肺循环后流回心脏的左心房,从左心房进入左心室开始体循环,体循环使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血液经体循环流回心脏的右心房.故选:C.2.解: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如图所示: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在体循环中,从左心室射出的动脉血流经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经过体循环,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在肺循环中,从右心室射入肺动脉的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可见,“甲血管与心房相连,流动脉血”,该血管是肺静脉;“乙血管与心室相连,流静脉血”,该血管是肺动脉.故选:A3.解: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X就越有力.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同样的道理,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功能上的差别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即心脏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左心室.故选:B.4.解:A、心脏有四个腔,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A错误;B、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左心室的壁比左心房的厚,B正确;C、右心房与上腔静脉相连,右心室与与肺动脉相连,C错误;D、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D错误.故选:B5.解:A、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使动、静脉血完全隔开,A正确;B、④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体循环路线最长,与此相适应,④左心室壁最厚,为长距离输送血液提供动力,B正确;C、①右心房和②右心室之间有瓣膜,使血液从①流向②,而不会倒流,C正确;D、②右心室连通肺动脉;D错误.故选:D6.解:心脏的结构由心房和心室组成.心房由左心房和右心房组成,心室由左心室和右心室组成,心房在上心室在下心脏左右不通上下通,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心室和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只能由心室流向动脉.四肢的静脉内具有静脉瓣,作用的防止血液倒流,使血液只能从四肢流向心脏.只有动脉血管内没有瓣膜.故选:C7.解:A、③是主动脉,动脉血管管壁较厚,弹性较大,血流速度最快,故A正确;B、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如图:所以③主动脉内流的是动脉血,④肺动脉内流的是静脉血,故B正确;C、左心室收缩,动脉瓣打开,房室瓣关闭,血液由左心室流向主动脉,故C正确;D、①是右心房,右心房收缩,静脉瓣关闭,房室瓣打开,血液由右心房流向右心室,故D 错误.故选:D8.解:A、心脏有四个腔,左右心房、左右心室,上下相通、左右不通,A错误.B、动脉中流动的血液不一定是动脉血,如肺动脉流的是静脉血,静脉中流动的血液不一定是静脉血,如肺静脉流的是动脉血,B错误.C、血液循环有两条,即体循环和肺循环,二者同时进行,C错误.D、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静脉血,D正确.故选:D9.解: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可总结为房连静、室连动.故选:C10.解: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即心房→心室→动脉.故选:C11.解: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流动方向:静脉→心房→心室→动脉.上图为心房和心室收缩和舒X示意图,图一,心房收缩,心室舒X,这时房室瓣处于打开状态,保证血液由心房进入心室;图二,心室收缩,心房舒X,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保证血液由心室进入动脉,同时由于心房处于舒X状态,静脉中的血液进入心房;图三,心房和心室都舒X,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血液由静脉进入心房,由心房进入心室.心脏就这样不停地收缩和舒X,推动血液在血管内循环流动.题干中的图示和图二相似,所以此时房室瓣关闭,心室收缩,动脉瓣打开,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故选:B12.解:图一,心房收缩,心室舒X,这时房室瓣处于打开状态,保证血液由心房进入心室;图二,心室收缩,心房舒X,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保证血液由心室进入动脉,同时由于心房处于舒X状态,静脉中的血液进入心房.图三,心房和心室都舒X,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血液由静脉进入心房,由心房进入心室.因此心脏的活动规律是①心房收缩,同时心室舒X ③心房舒X,同时心室舒X,②心房舒X,同时心室收缩.故选:A13.解:心脏跳动一次,就是心脏收缩和舒X各一次.心脏每次跳动的过程是先两个心房收缩,此时两个心室舒X,房室瓣处于开放状态,而动脉瓣处于关闭状态;接着两个心房舒X 两个心室收缩,心脏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而动脉瓣处于开放状态;然后两个心房和两个心室舒X,心脏房室瓣处于开放状态,而动脉瓣处于关闭状态.心脏就是这样周而复始的跳动着.故血液由心室泵入动脉时,心脏的心房和心室的舒缩状况是心房舒X,心室收缩.如图所示:故选:B14.解:心脏的结构图如下:由心脏的解剖结构发现人的心脏包括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四个腔,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心室舒X,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心室充血.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血液由心室射向动脉.房室瓣关闭意味着心室充血结束,开始收缩.动脉瓣关闭则射血结束,心室停止收缩.由上可知,动脉瓣关闭,则心室开始收缩、射血,直到下次动脉瓣开放.故选项C说法正确.故选:C15.解: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毛细血管的功能是进行物质交换.管壁管腔血流速度动脉最厚,弹性大较小最快静脉较厚,弹性小较大较慢毛细血管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非常细,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非常慢A、动脉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故A正确;B、静脉管内都有静脉瓣,动脉管内无瓣膜,故B错误;C、毛细管内血流速度非常慢,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故C错误;D、静脉血管一般都位于浅表部位,且压力小,容易止血,所以无偿献血或病人打“点滴”时,针头刺入静脉,故D错误.故选:A.16.解:A的血液是由从分支流向主干,因此A是静脉;B的血液被送回心脏,因此B是静脉;C的血液流动方向是从主干流向分支,因此C是动脉;D的红细胞只能成单行通过,因此是毛细血管;所以能确定为动脉的是C;故选:C17.解: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管壁薄、弹性小、官腔大,管内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根据以上特点可判定图示中的三种血管:①是静脉,②是动脉,③是毛细血管,其流动方向是:②→③→①.故选:C18.解:由分析可知:从图中血液流动方向看出A血管较粗,红细胞由重叠的现象,不是毛细血管;B血管由主干流向分支,因此是动脉;C血管的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因此是毛细血管;D血管由分支流向主干,因此是静脉;故C符合题意.故选:C.19.解:ABD、压力较低,血流速度较慢、管壁较薄,弹性较小、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都属于静脉的结构和功能特点,ABD正确;C、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是动脉,不是静脉,C不正确.故选:C.20.解:A、a红细胞内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的功能,A正确;B、b白细胞能穿透血管壁,吞噬病菌,当图中b的数量明显偏高时,他可能患有炎症,B正确;C、乙图中①血液从主干流向分支是动脉,C错误;D、乙图②中红细胞单行通过,可见②是毛细血管,D正确.故选:C21.解: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所以,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规律为: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故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故选:C22.解:房室瓣存在在心房和心室之间;动脉瓣存在在心室和动脉之间;静脉瓣存在在四肢的静脉内.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的特点如图所示:因此,静脉的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故选:C23.解: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其中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其功能为物质交换的场所.因此,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部分的血管,动脉管壁厚、弹性大;动脉管内血流速度快于相应的静脉而不是慢于相应的静脉,动脉管腔内径小于相应的静脉而不是大于相应的静脉.故选:CD.二.填空题(共4小题)24.(1)肺动脉;(2)舒X ;(3)⑤→C→D→③(用箭头和图中的序号、字母表示);(4)①(填序号或字母).解:(1)血管④的名称是肺动脉;(2)血液循环时血液流动的方向是:静脉→心房→心室→动脉,而不能倒流是因为有瓣膜的存在.所以当A和C(心房)收缩时,血液流入心室,所以B和D(心室)的工作状态为舒X;(3)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如图:所以动脉血由⑤肺静脉流向C左心房,进入D左心室,在进入③主动脉,最后流入全身各处毛细血管;(4)某人患中耳炎需口服消炎药,药物到达病部位置经过的途径是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颈动脉→耳不毛细血管.故①上腔静脉.故答案为:(1)肺动脉;(2)舒X;(3)⑤→C→D→③;(4)①.25.(1)在图中用文字注明各部分的名称.(2)心肌左心室.(3)[A]左心房和[B]左心室,[d]上腔静脉、[g]下腔静脉、[b]肺动脉.(4)d上腔静脉、g下腔静脉、c肺静脉.(5)b主动脉D右心室(6)D、右心室,,A、左心房.(7)A→B;C→D.(8)肺循环.解:(1)图中各部分的名称分别是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a主动脉、b 肺动脉、c肺静脉、d上腔静脉、e动脉瓣、f房室瓣、g下腔静脉.(2)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分为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和右心室四个腔,其中心肌最发达的是左心室.(3)在图中流动脉血的心腔有左心房和左心室、流静脉血的心腔是右心房和右心室;流静脉血的血管有d上腔静脉、g下腔静脉、b肺动脉.(4)图中属于静脉血管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和肺静脉.(5)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房室瓣只向心室打开,使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而不能倒流.在动脉与心室之间有动脉瓣,动脉瓣只向动脉打开,使血液只能由心室流向动脉;所以心脏中的血液只能由心房→心室→动脉.血液在心脏与血管里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动,是因为图中e只能向b主动脉开;f房室瓣只能向D右心室开,使血液不能倒流.(6)人体的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其中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肺循环开始于图中[D]右心室,终止于图中[A]左心房.(7)图中A,B,C,D这四部分结构中血液流动的方向:A→B;C→D.(8)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从图中D 出发流进b,最后汇集到c流回到A的过程叫肺循环.故答案为:(1)、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a主动脉、b肺动脉、c肺静脉、d上腔静脉、e动脉瓣、f房室瓣、g 下腔静脉.(2)心肌;左心室.(3)A;左心房;B、左心室,d上腔静脉、g下腔静脉、b 肺动脉.(4)、d上腔静脉、g下腔静脉、c 肺静脉.(5)、b主动脉 D右心室(6)、D、右心室,A、左心房.(7)、:A→B;C→D.(8)、肺循环.26.肌肉血液解: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其中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脏的结构特点是: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该组织具有收缩、舒X的功能,因此,心脏能够推动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上面是心房,下面是心室.静脉与心房连接,动脉与心室连接.只有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使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主动脉连左心室,肺动脉连右心室,动脉与心室之间有动脉瓣,使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这些瓣膜单向开放的,只能沿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故答案为:肌肉;血液27.(1)静脉,动脉(2)②(填序号).(3)一低(填“高”或“低”).(4)血红蛋白,解:(1)观察题干中的图示可知:①血管是静脉,因为该血管管壁较薄,②血管是动脉,管壁较厚,图③中的血管是毛细血管,红细胞单行通过.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与血液之间,当血液流经肺泡时,肺泡中氧的浓度高,周围血液中氧的浓度低,这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2)图中三种血管内血液流动速度最快的是动脉,最慢的是毛细血管.如果该血管位于肺泡周围的话,其中血液的氧气含量比肺泡中的氧气含量低.(3)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4)a是具有运输功能的血细胞,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故答案为:(1)静脉;动脉(2)②(3)一;低;(4)血红蛋白。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第二章人体的营养检测题(含答案)
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下册单元测试题(二)一、选择题:1.食物中所含的下列营养物质中,不能为人提供能量的一组是A.糖类B.脂肪C.蛋白质D.维生素2.人的身体受伤后需要的蛋白质要比平常多一些,这是因为蛋白质A.是人体直接的能量来源B.能修复受损的细胞C.是人体的备用能源D.是最容易得到的食物3.长期不吃新鲜蔬菜、水果的人易患A.夜盲症B.脚气病C.骨质疏松症D.坏血病4.某人一到夜晚就看不清东西,是因为其体内可能缺乏下列哪种维生素A.维生素AB.维生素B1C.维生素CD.维生素D5.某地患“大脖子病”的人特别多,说明该地方的人饮食中可能缺少哪种无机盐A.钙 B.磷C.碘D.铁6.“学生饮用奶”富含维生素D,这有助于人体吸收A.铁B.钙C.碘D.锌7.吃饭时细嚼慢咽的好处主要是A.可品味食物B.使唾液及食物充分混合C.可将淀粉彻底分解D.减轻胃肠的负担8.消化道中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是由哪些腺体分泌的?①唾液腺②胃腺③肝脏④肠腺⑤胰腺A.②④⑤ B.①④⑤ C.③④⑤ D.①③⑤9.下列各组器官中,能够消化蛋白质的是A.口腔和小肠B.胃和小肠C.小肠和大肠D.口腔和胃10.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A.二氧化碳和水B.无机盐和水C.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D.葡萄糖、氨基酸等11.以下成分不能被直接吸收进血液的是A.氨基酸B.水C.麦芽糖D.维生素12.有些药物常被封装在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以避免药物对胃产生刺激。
从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特点来看,其原因是A.胃能消化淀粉,使药物慢慢渗出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13.肝炎患者厌食油腻的食物,这是因为肝炎影响了A.肝脏分泌消化脂肪的酶B.小肠绒毛对脂肪的吸收C.肝脏分泌胆汁对脂肪的消化D.体内代谢废物不能排出14.下列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的是A.唾液和肠液B.胃液和肠液C.胆汁和胃液D.胰液和肠液15. 在消化道中,既有消化功能又有吸收功能的是A.口腔和胃B.小肠和大肠C.口腔和大肠D.胃和小肠16.小肠是人体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同步测试卷--青春期(含答案解析)
青春期一、单选题(共14题;共28分)1.人一生中身体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A. 童年时期B. 幼儿时期C. 青春期D. 成年期2.进入青春期,男生和女生的交往正确的应当是()A. 互相回避B. 互相歧视C. 相处有理有节D. 谈情说爱3.关于青春期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出现性别差异B. 生殖器官迅速发育C. 身高突增D. 出现遗精或月经4.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其原因是()A. 可以使人的脑发育完整B. 使人体各部分协调发展C. 为一生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础D. 是思维判断力增强的阶段5.下列各项中,与月经形成有关的是()A. 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B. 卵细胞成熟C. 输卵管和阴道的周期性变化D. 子宫发育成熟6.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生理的变化,心理也发生明显的变化,学习、生活中常常遇到一些问题。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 经常与家长、老师交流思想,接受指导B. 互相帮助,集中精力学习C. “我长大了,不用你们操心,少管我”D.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7.女性在月经周期应注意()① 避免着凉②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③每天要用温水清洗外阴部,使用的毛巾和盆要清洁④要有足够的睡眠和休息⑤进行适当的运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⑤C. ①②④D. ①②③⑤8.青春期心理卫生应做到()A. 正确对待自己出现的身心变化B. 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情操C. 开展正常的人际交往,做到自尊自爱D. 以上都对9.进入青春期,男子长胡须和声调变低。
对此起直接作用的是()A. 雌性激素B. 生长激素C. 促性腺激素D. 雄性激素10.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在身体和心理上会发生显著的变化,下列有关青春期的叙述错误的是()A. 身高突增B. 我长大了,自己的事自己做主,不要听家长或老师的话C. 男女性器官迅速发育D. 男女正常交往,建立纯洁的友谊11.下列关于青春期身体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殖器官迅速发育B. 身高没有明显增长C. 女孩出现月经现象D. 心肺功能明显增强12.进入青春期后,心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变化正常的是()A. 独立意识增强、性意识开始萌动B. 自行处理矛盾、绝不打扰他人C. 不与他人交流、自我封闭D. 肆意宣泄情绪13.青春期是我们每个人的黄金时期,此时,我们的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下列对青春期的描述错误的是()A. 男女开始出现第二性征B. 生殖器官的发育已经完成C. 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D. 愿意与异性接近,并产生朦胧的依恋14.)人进入青春期的第一个信号是()A. 肺活量增加B. 体重增加C. 身高生长迅速D. 出现第二性征二、填空题(共4题;共8分)15.如图为某地男女生的身高生长速率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从图中可以看出男孩身高开始突增的年龄是________岁;女孩身高开始突增的年龄是________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知识体系要点:1.显微镜的结构中与物像放大有直接关系的结构_________和____;能够调节焦距的结构有________和_________;能够调节视野亮度的结构有______(或光圈)和_________。
2.载物台的作用是________;遮光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o3.取放显微镜时,要一手握住______,一手托住______。
把显微镜安放在实验台距边缘_____左右处,略______,安装好目镜和_______。
4.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其原因是___________。
5.观察时,把玻片标本放在_______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______的中心。
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__________防止物镜和玻片相撞。
注意问题提示:重点:认识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及使用方法,利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象难点:规范显微镜的操作,注意向下转动镜筒时,眼睛应看着物镜基础知识过关:1.使人们对生物体结构的认识进入到细胞这个微观领域的科学家是A.施莱登B.达尔文C.罗伯特·虎克D.沃森2.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发现在视野内有明显的污点,移动玻片时,污点不动,转动目镜时脏物也不动,这说明脏物在( )上。
A.目镜B.反光镜C.物镜D.临时装片3.显微镜视野内出现了一个污点,通过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判断该污点是否在装片上A.移动装片B.转动目镜C.转动物镜D.转动粗准焦螺旋4.遮光器上光圈的作用是A.调节镜筒的高度B.调节视野明暗C.调节物镜的放大倍数D.握镜的部位5.当显微镜的镜头不洁影响观察时,擦拭镜头应用A.纱布B.擦镜纸C.绸布D.脱脂棉6.把写有字母“b”的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A.b B.p C.d D.q7.右图是显微说明构造图,据图回答问题(将相应的序号填入空格)(1)请将相应的序号填到各名称前。
a.物镜____ b.镜筒_____ c. 转换器_____d.目镜_____ e.压片夹_____ f.反光镜_______g.镜柱______ h.镜座_____ i.镜臂______j.载物台____ k.细准焦螺旋____ l.粗准焦螺旋______ m.遮光器______ n.通光孔______(2)具有放大物像功能的结构是_____和_________(3)将低倍物镜换至高倍物镜时,应转动_________(4)可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_______和_________(5)观察玻片标本时,将玻片放在________上,中心对准______,用_______压住。
(6)观察时可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调整图像清晰度。
8.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要求“四点一线”,下列哪些应在一条直线上A.目镜、物镜、通光孔、光圈B.目镜、物镜、镜筒、载物台C.目镜、镜筒、物镜、载物台D.目镜、物镜、转换器、载物台9.观察人口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若发现视野中出现重叠或边缘破损的细胞,不易观察,应采取的方法是A.换其他目镜B.换其他物镜C.移动装片D.转动粗准焦螺旋第一章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 (第1课时)知识体系要点:1.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以下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上述三种玻片标本都可以做成_______或___________。
玻片标本的制作需要________和_________。
2.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不能将显微镜向后倾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李刚两眼视力正常,惯用左手写字,他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用_______眼观察,同时另一只眼要________。
4.画生物图时,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______来表示。
在图的右侧,用尺引出水平的指示线,标注_________,在图的下方写上_________。
5.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包括如下几步:(1)准备①用洁净的纱布把________和______擦拭干净。
②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_________。
(2)制作__________①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内侧_____小块薄膜,并把它在水滴中_______。
②用镊子夹起_________,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______,然后缓缓地放下。
(3)染色①把一滴______滴在_______的一侧。
②用吸水纸从_________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4)观察注意问题提示:重点: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难点:熟练掌握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基础知识过关:1.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错误的操作是A.将盖玻片一边先接触水滴,再快速地盖上B.将盖玻片一边先接触水滴,再缓慢地盖上C.在载玻片中央先滴一滴清水D.将碘液滴在盖玻片左侧,吸水纸对侧引流2.在制作临时装片时,必须让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地盖上。
其目的主要是 A.防止水溢出 B.防止实验材料移动C.增强透明度 D.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3.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步骤是①将观察材料浸入水滴中并展平②盖好盖玻片③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④撕取或挑取观察材料⑤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⑥将观察材料进行染色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⑤②④⑥ C.②③④⑥①⑤ D.⑤③④①②⑥4.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几乎是透明的,为了看得更清楚一些,可以用染色后再进行观察A.酒精 B.墨水 C.清水 D.碘液5.连线:①切片 A.撕下或挑取的材料制成②涂片 B.切取的薄片制成③装片 C.液体材料涂抹制成6.根据“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回答问题。
(1)下图是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的四个步骤,这四个步骤正确的顺序应该是________(2)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_________。
(3)用盖玻片盖着标本才能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4)将盖玻片从水滴一侧轻轻放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盖玻片下滴加碘液染色的目的是__________(6)在明亮的实验室里,低倍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哪些结构不易看清? __________。
怎样调节显微镜使液泡被看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要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列生物材料,必须首先把它们制成玻片标本。
①蚕豆叶表皮②蚕豆叶片结构③西瓜瓜瓤④血液⑤人粪便中的蛔虫卵⑥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⑦胡萝卜中的细胞(1)在以上材料中,适宜于制作切片的有(填材料序号,下同)__________________。
(2)适宜于制作涂片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3)适宜于制作装片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初一生物学案第一章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 (第2课时)知识体系要点:小弘同学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细胞的结构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
其中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容易看清的结构是________。
(2)这些植物细胞是在显微镜的目镜为12.5×,物镜是10×的情况下所观察到的,这些细胞被放大了_____倍。
(3)已被碘酒染色的装片,细胞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_________。
(4)切洋葱时常会流泪,原因是洋葱中含有刺激眼睛的物质,那么这些物质存在洋葱细胞的_______中。
(5)小弘从洋葱鳞片叶的内侧撕取一小块表皮做成的玻片标本叫________,常用的玻片标本还有_______和__________。
(6)小弘同学为了看得更清楚,他换了高倍镜观察,他的眼睛应注视______与________的距离。
注意问题提示:重点: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难点: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基础知识过关:1.在显微镜下观察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你会发现细胞核不在细胞中央,而是位于细胞的一侧。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细胞质的流动B.细胞的分裂C.细胞核的活动D.液泡的挤压2.在显微镜下观察用碘液染色的洋葱表皮细胞时,细胞染色最深的结构是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核D.细胞质3.喷洒在蔬菜上的农药一般很难渗入蔬菜的细胞内,从细胞结构看,其主要原因是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4.”霜叶红于二月花。
”从细胞知识看,引起枫叶颜色变化的物质存在于哪种结构中A.叶绿体B.细胞核C.液泡D.细胞壁5.细胞质中与光合作用有关的细胞器是A.叶绿体B.细胞膜C.细胞核D.线粒体6.被喻为细胞内的“动力工厂”的结构是A.叶绿体B.细胞膜C.细胞核D.线粒体7.线粒体和叶绿体存在于A.细胞壁上B.细胞核内C.细胞质中D.所有的细胞结构中8.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能够缓慢流动的是A.细胞液B.细胞膜C.细胞壁D.细胞质9.下面不含叶绿体的细胞是A.黑藻的叶片细胞B.菠菜的叶肉细胞C.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D.黄瓜表皮细胞10.右图是植物细胞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①_________ ②细胞壁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 ⑤___________(2)具有保护和支持功能的结构是_________,含有遗传物质的是________,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观察到的是_________,在植物的绿色结构的细胞中才具有的是_________,内含细胞液的是______.(3)在绘生物图时,需要用铅笔点上细点表示较暗的地方,则细点最密的是________。
第一章第二节观察动物细胞知识体系要点:1.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用到___________,而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则是用到0.9%的_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2.为避免取下的口腔上皮细胞的重叠而影响观察,牙签刮有口腔上皮细胞的一端应在生理盐水中______________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是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是植物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而动物细胞没有。
4.在制作的动物细胞模型中,塑料袋相当于________,果脯袋相当于______,琼脂相当于__________。
注意问题提示:重点: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难点:制作临时装片。
基础知识过关:1.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一滴生理盐水,其作用是A.保持细胞的形态B.杀死细胞C.避免细胞死亡D.离散口腔上皮细胞2.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希望能在视野中看到更多的细胞,你认为他应选择下列哪组目镜和物镜组合A.10×和10 ×B.10×和40×C.5×和10×D.15×和40×3.一个人的身体上大约有2000万亿个细胞,这些细胞A.大小相似B.结构相似C.形态相似D.功能相似4.口腔上皮细胞与洋葱表皮细胞共有的结构是A.液泡B.细胞核C.叶绿体D.细胞壁5.下面是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和步骤,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