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习题+答案合成版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10-16章
第十章 醇和醚一、将下列化合物按伯仲叔醇分类,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1.2.CH 3CH 3CH 3C OH3.OH4.OH 5.OH6HOCH 2CH 2CH 2OH7.OHOH8.9.OHOH仲醇,异丙醇 仲醇,1-苯基乙醇 仲醇,2-壬烯-5-醇二、 预测下列化合物与卢卡斯试剂反应速度的顺序。
1.正丙醇 2.2-甲基-2-戊醇 3.二乙基甲醇解:与卢卡斯试剂反应速度顺序如下: 2-甲基-2-戊醇>二乙基甲醇>正丙醇 三、比较下列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并说明理由。
1.CH 3CH 2CH 2OH2.HOCH 2CH 2CH 2OH3.CH 3OCH 2CH 34.CH 2OHCHOHCH 2OH5.CH 3CH 2CH 342135>>>>理由:羟基与水形成分子间氢键,羟基越多在水中溶解度越大,醚可与水形成氢键,而丙烷不能。
四、 区别下列化合物。
1.CH 2=CHCH 2OH 2.CH 3CH 2CH 2OH3.CH 3CH 2CH 2Cl解:烯丙醇 丙醇 1-氯丙烷2.CH 3CH 2CHOHCH 3CH 3CH 2CH 2CH 2OH (CH 3)3COH解: 2-丁醇 1-丁醇 2-甲基-2-丙醇3.α-苯乙醇 β-苯乙醇解:与卢卡斯试剂反应,α-苯乙醇立即变浑, β-苯乙醇加热才变浑。
六、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脱水产物。
1.CH 3CH 2C(CH 3)2OHCH 3CH=C(CH 3)22.(CH 3)2CCH 2CH 2OHH SO 1moleH 2O(CH 3)2C=CHCH 2OH3.CH 2CHCH3H +CH=CHCH 34.CH 2CHCH(CH 3)2+CH=CHCH(CH 3)25.CH 3CH=CCH 3CH 2C(CH 3)C(CH 3)CH 2CH 3CH 3C CH 3=CHCH 3OHOH七、 比较下列各组醇和溴化氢反应的相对速度。
精细有机合成习题答案
精细有机合成习题答案【篇一:08应化精细有机合成复习题答案】txt>一.单项选择题(8)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如果分子本身包含一个反应活性低的官能团在适当的阶段,通过某种专一性的反应,可转化为反应活性较高的官能团。
这种官能团称为:(b)a.亲电官能团;b.潜官能团;c.亲核官能团;d.极性官能团;2.想象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将分子的一个键切断,使分子转变为两个不同的部分。
用双线箭头符号和画一条曲线穿过被切断的键来表示。
这种方法称为:(c)a.极性反转;b.反向分析;c.分子切断;d. 反应选择性;在一系列的转变的某一阶段,引入一个原子或原子团,使后续的反应过程能按设计的要求,有控制地进行,从而保证系列反应能够高效率地完成。
这种引入的原子或原子团称为:(a)a.控制因素;b.潜官能团;;c.极性官能团;d.极性反转;4.在合成设计中使某个原子或原子团的反应特性发生了暂时性的转换称为:(b)a. 关键反应;b.极性转换;c.反应选择性;d.控制因素;5.在复杂化合物的合成中,有些反应转化率很低或正副产物很难分离纯化,反应时间长,这些反应称为:(c)a.反应选择性;b.反应的专一性;c.关键反应;d. .控制因素;6.目标分子—中间体—化工原料的分析过程称为:(b)a.正向合成分析法;b .逆向合成分析法; c.不对称合成分析法;d.关键反应分析法;7.一个反应在底物的不同部位和方向进行,从而形成几种产物时的选择程度称为:(d)a.反应的专一性;b.反应的控制性;c.反应的对称性;d,反应选择性;8.将分子的一个键切断,使分子转变为两个不同的部分,这不同的部分叫:(a)a.合成子;b.合成等价物;c.目标分子;d. 有机中间体;9.绿色化学是指在制造和应用化学品时( a )a.应有效利用(最好可再生)原料,消除废物和避免使用有毒的或危险的试剂和溶剂。
第六章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六章卤代烃1.回答下列问题(1).在CH3CH2Cl(I),CH2═CHCl(II),CH≡CCl(III),C6H5Cl(IV)四种一氯代烃中,按C-X键键长次序排列,并讨论其理由。
解: IV< II < III <I(2).将四种化合物(A) CH3CH2CH2F,(B) CH3CH2CH2I ,(C) CH3CH2CH2Br ,(D) CH3CH2CH2Cl的沸点从最高到低排列,并讨论其理由。
解: B> C> D> A(3).四种化合物(A) CH3CHClCH2OH,(B) CH3CHNH2CH2Br ,(C) HC≡CCH2Cl,(D) CH3CONHCH2CH2Cl中,哪些能生成稳定的格氏试剂?为什么?解: D(4).比较(A) CH3CH2CH2CH2Cl,(B) (CH3)2CHCH2Cl,(C)实用文档CH3CH2CH(Cl)CH3,(D) (CH3)3CCl四个氯代烃,它们发生S N2反应情况如何。
解: A> B> C> D(5).将①苄溴,②溴苯,③1–苯基–1–溴乙烷,④1–溴–2–苯基乙烷四个化合物按S N 1 反应的反应活性顺序排列,并讨论其理由。
解: ③>①>④>②(6).不活泼的乙烯型卤代烃能否生成格氏试剂?为什么?解:由于卤原子与双键间的p-π共轭效应,使C-X键之间的键能增加,难以断裂。
(7).化合物:(A)正溴戊烷,(B)叔溴戊烷,(C)新戊基溴,(D)异戊基溴分别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醇,讨论它们的反应速率的差异?解: A> D> C> B(8).用极性溶剂代替质子溶剂对(A) S N1,(B) S N2,(C) 烯的亲电加成,(D) 醇的失水反应有何影响?实用文档解: 极性溶剂有利于S N1反应和烯的亲电加成反应的进行,不利于S N2反应和醇的失水反应的发生。
(9). 2–氯环己醇的反式异构体可以跟碱反应转化成环氧化物, 但顺式异构体却不能, 为什么?解: 2–氯环己醇的反式异构体跟碱反应时,进行反式消除,热力学能量低,反应速率快, 顺式异构体则不能。
《有机化学》第三版-王积涛-课后习题答案-南开大学(无水印版本)汇编
第一章绪论1、写出下列化合物的共价键(用短线表示),并推出它们的方向。
lCH⑴氯仿CHCl 3⑵硫化氢H 2S3H⑶甲胺CH 3NH 2⑷甲硼烷BH 3注:甲硼烷(BH 3)不能以游离态存在,通常以二聚体形式存在。
BH 3中B 以sp2杂化方式成键.l⑸二氯甲烷CH 2Cl 2⑹乙烷C 2H 6根据诱导效应规定:烷烃分子中的C–C 和C –H 键不具有极性.2、以知σ键是分子之间的轴向电子分布,具有圆柱状对称,π键是p 轨道的边缘交盖,π键与σ键的对称性有何不同?σ键具有对称轴,π键电子云分布在σ键平面的上下,π键具有对称面,就是σ键平面。
3、丙烷CH C H 3CH C H 2CHC H 3的分子按碳的四面体分布,试画出个原子的分布示意。
4、只有一种结合方式:2个氢、1个碳、1个氧(H 2CO C O ),试把分子的电子式画出来。
5、丙烯CH 3CH =CH 2中的碳,哪个是sp 3杂化,哪个是sp 2杂H OH 化?33226、试写试写出丁二烯分子中的键型:CH 2 = CH __ CH = CH 2σ-σ- σ- π-π- 7、试写出丙炔CH 3C≡CH中碳的杂化方式。
你能想象出sp 杂化的方式吗?332根据杂化后形成的杂化轨道有着最佳的空间取向,彼此做到了最大程度的远离,可想像2个sp 杂化轨道之间的夹角应互为1800,sp 杂化的碳原子应为直线型构型。
8、二氧化碳的偶极矩为零,这是为什麽?如果CO 2遇水后形成HCO 3-或H 2CO 3,这时它们的偶极矩还能保持为零吗?碳酸分子为什麽是酸性的?化合物分子的偶极矩是分子中所有键偶极矩的矢量和,二氧化碳分O = C = O 子中两个碳氧键的偶极矩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二氧化碳分子的偶极矩为零。
C -O O O -C HO O O H-2H+-O H 碳酸和碳酸氢根的偶极矩不为零。
碳酸根中的氧电负性比较大,具有容纳负电荷的能力。
换言之:碳酸失去H +后形成的共轭碱碳酸根负离子比较稳定,所以碳酸分子显示酸性。
药物合成反应 (第三版 闻韧) 课后答案Chapter 1 Halogenation Reaction
第一章 卤化反应习题及答案1. 根据以下指定原料、试剂和反应条件,写出其合成反应的主要产物。
(1)(CH 3)2NCH 2CH 2OHSOCl 2(2)CuCl 24(3)P, Br 2o(4)CH 2CHCOOCH 3干燥 HBr 2 (5)CH 3CH 2CH 2CH 2CH 2COOHSOCl 24o(6)S CH 32266(7)H 3C CH 3NBS, H 2SO 43o(8)NHCOCH 3CH 3Br 2,CH 3COOH o(9)OHC CH 3CH 2t -BuOCl, CHCl 3o(10)NBS, (C 6H 5)3P(11)KI, H 3PO 4(12)C 6H 5H 3Br 2,Cl 4o (13)CH 3CH CH CH 3232(14)(CH 3)3CCH 2OHHBr(15)OOP2(16)NBS, Et 3N ·3HF 22o(17)OHBr 24o(18)O23o2. 在下列指定原料和产物的反应式中分别填入必需的化学试剂(或反应物)和反应条件。
(1)CH 3CH 2CH 2CH 2CH CHCH 3CH 3CH 2CH 2CHCHCHCH 3Br(2)COOHBr(3)(4)OHBr(5)2CH 2BrBr(6)(7)(CH 3)3CCH 2OH(CH 3)3CCH 2Br(8)OOBocHNO OBocHNBr(9)OOBr OO BrBr2. 在下列指定原料和产物的反应式中分别填入必需的化学试剂(或反应物)和反应条件。
(参考答案)题号答案注释(1) NBS/(PhCO)2O, CCl4, △(2) Br2/HgO/tetrachloroethaneNaNO2, HCl, H2O; 2. HPF6; 3. △ (168℃)(3) 1.(4) Ph3P, Br2, CH3CN, △ (200-340℃)(5) NBS/(PhCO)2O, CCl4refluxing (10min. )acetone,(6) NaI,(7) Bu3P, Br2, DMF(8) NBS/hv, CCl4(9) NBS/(PhCO)2O, CCl4, reflux3. 阅读(翻译)以下有关反应操作的原文,请在理解基础上写出:(1)此反应的完整反应式(原料、试剂和主要反应条件);(2)此反应的反应机理(历程)。
(完整版)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部分题解参考3-5 图3-37所示为一冲床传动机构的设计方案。
设计者的意图是通过齿轮1带动凸轮2旋转后,经过摆杆3带动导杆4来实现冲头上下冲压的动作。
试分析此方案有无结构组成原理上的错误。
若有,应如何修改?习题3-5图习题3-5解图(a) 习题3-5解图(b) 习题3-5解图(c) 解 画出该方案的机动示意图如习题3-5解图(a),其自由度为:14233 2345=-⨯-⨯=--=P P n F 其中:滚子为局部自由度计算可知:自由度为零,故该方案无法实现所要求的运动,即结构组成原理上有错误。
解决方法:①增加一个构件和一个低副,如习题3-5解图(b)所示。
其自由度为:115243 2345=-⨯-⨯=--=P P n F ②将一个低副改为高副,如习题3-5解图(c)所示。
其自由度为:123233 2345=-⨯-⨯=--=P P n F 3-6 画出图3-38所示机构的运动简图(运动尺寸由图上量取),并计算其自由度。
习题3-6(a)图 习题3-6(d)图解(a) 习题3-6(a)图所示机构的运动简图可画成习题3-6(a)解图(a)或习题3-6(a)解图(b)的两种形式。
自由度计算:1042332345=-⨯-⨯=--=P P n F习题3-6(a)解图(a)习题3-6(a)解图(b)解(d) 习题3-6(d)图所示机构的运动简图可画成习题3-6(d)解图(a)或习题3-6(d)解图(b)的两种形式。
自由度计算:1042332345=-⨯-⨯=--=P P n F习题3-6(d)解图(a) 习题3-6(d)解图(b)3-7 计算图3-39所示机构的自由度,并说明各机构应有的原动件数目。
解(a) 10102732345=-⨯-⨯=--=P P n FA 、B 、C 、D 为复合铰链原动件数目应为1说明:该机构为精确直线机构。
当满足BE =BC =CD =DE ,AB =AD ,AF =CF 条件时,E 点轨迹是精确直线,其轨迹垂直于机架连心线AF解(b) 1072532345=-⨯-⨯=--=P P n FB 为复合铰链,移动副E 、F 中有一个是虚约束 原动件数目应为1说明:该机构为飞剪机构,即在物体的运动过程中将其剪切。
化学习题答案
烷烃一、命名或写出结构式1.2,5-二甲基-3-乙基己烷2.3,5-二甲基-3-己烯3.3,3,6,7–四甲基癸烷4.4-甲基-3,3-二乙基-5-异丙基辛烷5.CH3CH2CHCHCHCH2CH3|CH3|CH2CH2CH3|CH36.CH3CHCH2CHCHCH2CH3|CH3|CH3CHCH3|CH3二、选择题1.B、C 2.D,A 3.B 4.A,B 5.C,B 6.C 7. C 三、完成下列反应1.CH3CHClCH32.|CH3CH3CHCH2CH3Br不饱和烃第一部分烯烃一、命名或写出结构式1.Z-4,5-二甲基-3-庚烯2.3,5-二甲基-3-庚烯3.E-2,5,6,6–四甲基-4-辛烯4.Z-3,4-二甲基-3-庚烯5.CH3CH3H3)2C=C6.CH3CH2C=CCH3H H7.C2H5CH(CH3)2CH3CH2CH2CH3C=C8.CH3HH C(CH3)3C=C二、选择题1.D 2.D 3.B,D 4.C 5.A,D 6.C 7. D三、完成下列反应1.(CH3)2COHCH2OH 2.(CH3)2CBrCH33.(CH3)2CHCH2Br4.CH3CH2COOH 5.ClCH2CH=CH2,ClCH2CH2CH2Br 6.CH3COCH2CH2CH2CHO7.O8.Me2COHCHOHMe9.CH3CHO +OHCCH2CH2CHO + CH3COC2H510.CH 3COCH 3 + CH 3CH 2CHO 11.||ClOH四、推断结构1.解:H 2催化剂AB ||2(1)O 3OHCCH 2CH 2CHOA||2.解:(1)CH 2=C(CH 3)2 (2) CH 3CH=CHC(CH 3)2 (3)CH 3或CH 3(4) CH 3CH 2CH=CHCH 2CH 3五、由指定有机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解:1.CH 3CH =CH 2−−−−→−︒C Cl 500/2CH 2=CHCH 2Cl −→−2Br T.M 2.CH 3CHOHCH 3−−−→−∆/42SO H CH 3CH =CH 2−−→−HOBr T.M3.CH 3CHOHCH 3−−−→−∆/42SO H CH 3CH =CH 2−−−−→−22/O H HBr T.M4.Cl第二部分 炔烃和二烯烃一、命名或写出结构式1.2,2-二甲基-3-庚炔 2.6-溴己炔 3.1,4-己二烯4.4-甲基-2-己炔 5.2,2,6,6-四甲-3-庚炔 6.3-丁基-1,6-庚二烯7.(CH 3)2CHC ≡CC(CH 3)3 8.(CH 3)3CC ≡C CH 2CH 2CH 39.CH 2=C(CH 3)CH=CHCH 2CH 3 10.HC ≡CCH=CHCH 3 二、选择题1.C 2.A 3.C 4. B 5.C 三、完成下列反应1.CH 3CH 2CH 2C(Br)=CH 2 2. CHO3.CH 3CH 2C(CN)=CH 24.CH 3COCH 3 5. CHCH=CH 2 + BrCH 2C=CHCH 3_BrCH 2_|CH 3|CH 36.C=CHCH 2Br_CH 3|CH 3四、鉴定与提纯1.解:⎪⎪⎩⎪⎪⎨⎧⎪⎩⎪⎨⎧−→−−−→−−−−−→−−−→−−−→−−−−→−↓+C B ANH Ag CCl Br 无白色褪色不褪色未知物2342)(/ 2.解:⎪⎪⎪⎩⎪⎪⎪⎨⎧−−−→−⎪⎪⎩⎪⎪⎨⎧⎪⎩⎪⎨⎧−→−−−→−−−−−→−−→−−−→−−−−−→−−−→−−−−→−↓↓+A B D CNH Ag CCl Br 不褪色无白色顺丁烯二酸酐无白色褪色未知物2342)(/ 五、推断结构1.解:ClCH 2CH =CH 2−−−−←高温/2Cl CH 3CH =CH 3−−−→−低温/2Cl CH 3CHClCH 2ClC A B↓C 2H 5MgICH 3CH 2CH 2CH =CH 2−−→−NBS CH 3CH 2CHBrCH =CH 2 D E ↓KOH ―EtOHCH 3CH =CHCH =CH 2 FO O O+O OOO O O+O O O2.解:A CH 3CH=CC ≡CH_C 2H 52H 5B CH 3CH=CCH=CH 2CH 3C C O==OO_C 2H 5_六、以乙炔为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解:1.2CH ≡CHCH ≡CCH=CH 2H 24Cu 2Cl 2CH 2=CHCH=CH 2CH ≡CH224CH 2TM2.3CH ≡CNaC 2H 5ClCH 3CH 2C ≡CHH 2O424NaNH 2TMCH ≡环 烃一、命名或写出结构式1.3-甲基环己烯 2.反-1-甲基-4-乙基环己烷 3.4-硝基-2-氯甲苯4.3-甲基-4-硝基苯磺酸 5.3,5-二溴乙苯 6.对溴苯胺7.8.CH 3 9.|NH 2ClBr10.NO 2二、选择题1.D 2.A 3.A ,C 4.A 5.A 6.D 7.B 8. A , B 9. B 10. B 11.B 三、完成下列反应1.(CH 3)2CHCBr(CH 3)2 2.COOH CH 3H 3C+CH 3COOH3.C(CH 3)3C(CH 3)3H 3CH 2C C(CH 3)3HOOC4. O5.CH 3CH 3 +ClCl四、鉴定下列化合物1.解:⎪⎪⎩⎪⎪⎨⎧⎪⎩⎪⎨⎧−−→−−−→−−−−→−−−→−−−→−−−−→−C B A KMnO CCl Br 褪色不褪色褪色不褪色未知物442/ 2.解:⎪⎪⎪⎪⎩⎪⎪⎪⎪⎨⎧⎪⎩⎪⎨⎧−−→−−−→−−−−→−−−→−⎪⎪⎩⎪⎪⎨⎧⎪⎩⎪⎨⎧−→−−→−−−−−→−−→−−→−−−−→−−−→−−→−↓↓+E A D C BKMnO NH Ag Br 不褪色褪色不褪色无白顺丁烯二酸酐无白褪色未知物4232)( 五、推断结构1.解:ACH 3 B C CH 3CH 2CHBrCH 3 D CH 3CH 2CH 2CH 3BrCH 3+Br 2BrCH 2CH 2CHBrCH 3CH 3+HBr CH 3CH 2CHBrCH 3+HBrCH 3CH 2CH 2CH 2Br2.解:构造式及有关的反应式:C CH 332C CH 3CCuAC CH 3C 2H 5CH 3CHH 2/cat-H 2OO OOB CDCCH 3CH+E3.解:+COOHH 2SO 4HNO 3NO 2_CH 2CH 2CH 3[O]_|___CH 2CH 2CH 3CH 2CH 2CH 3NO 2AH 2SO 4HNO 3NO 2|C|_|CH 3CH 3CH 3|_|COOHCOOHCOOH|_|CH 3CH 3CH 3六、以甲苯为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1.CH 33CH ||NO 24|KMnO 4||COOHNO 22.|3223_CH 3CH 3CH(CH 3)23.BrBr 2NO2|CH 3_CH 3_FeBr 3BrCOOH3H 2SO 4Br __COOH4.CH 32|||_||NO 2CH 3324BrCH 3NO 2|Br旋光异构一、命名或写出结构式1.(3R)-4-甲基-3-溴戊烯 2.(2R,3S)-2,3-二甲基-2,3-二羟基丁二酸3.(2S ,3S)-3-氯-2-丁醇 4.(R)-2,3-二甲基己烷 5.(R)-2-氯丙酸6.3C ≡CHH CH 2CH 3 7.6H 13-n IH CH 38.6H 5H HOCH 39.HHC 2H 5C 2H 5NO 2NO 2 10.C 2H 5H HOCH 3二、选择题1.C 2.D 3.D 4. A 5. D 6. A 7.D卤代烃一、命名或写出结构式1.(E)-4,4-二甲基-3-氯甲基-2-戊烯 2.2,4,4-三甲基-2-溴戊烷3.3-甲基-4-氯环戊烯 4.2-甲基-3-氯-6-溴-1,4-己二烯5.顺-1-氯-3-溴环己烷 6.2-溴-1-己烯-4-炔7.CHClC 2H 5C 2H 5H H 3C 8. HC ≡CCHCHCH 2CH 3C 2H 5_Cl _9.CH 2=CHCH 2Cl 10.ClCH 2Cl二、选择题1.D ,A 2.A ,B 3.A ,B 4.C 5.A 6.B,C,D,F/A,E 三、完成下列反应1. C 6H 5CH 2MgCl ,C 6H 5CH 2COOMgCl ,C 6H 5CH 2COOH 2.CH 2=CHCH 2OC 2H 5 3.MgBrCH 3,CH 34. Br Br, ,CHO5. CH 2ClCl四、写出下列反应机理解:CH 3CHCHCH 3CH 3Cl3CHCHCH 3CH 3+OH 2CH 3CCH 2CH CH 3+OH 2H 2O CH 3CHCHCH CH 3+CH 3CHCH 2CH 3CH 3+H 2O -H +-H +3CHCHCH 3CH 3OH 3CCH 2CH 3CH 3OH五、推断结构1.解:A CH 3CH 2CH 2CH 2Br B (CH 3)3CBr C C 2H 5CHBrCH 32.解:CH 3CH 2CH 2Br −−−−→−-EtOHKOHCH 3CH=CH 2−−→−HBr CH 3CHBrCH 3 A B C六、由2-甲基-1-溴丙烷及其它无机试剂制备下列化合物解:1.(CH 3)2CHCH 2Br −−−−→−-EtOHKOHT.M 2.(CH 3)2CHCH 2Br −−→−NaOHT.M 3.(CH 3)2CHCH 2Br −−−−→−-EtOHKOH (CH 3)2C=CH 2−−→−HBr T.M 4.(CH 3)2CHCH 2Br −−−−→−-EtOH KOH (CH 3)2C=CH 2−→−2Br T.M 5.(CH 3)2CHCH 2Br −−−−→−-EtOH KOH (CH 3)2C=CH 2−−→−HOBr T.M醇酚醚一、命名或写出结构式1.4-羟基-2-戊烯 2.2-苯基乙醇 3.乙基异丙基醚4.苯乙醚 5.1-甲基环己醇 6.1,2-环氧丁烷7.2-甲基-4-乙基苯酚 8.4,5-二甲基萘酚9.CHOH |CH 2OHCH 2OH 10.CH 2OH11.O O12.NO 2OHNO 2O 2N13.OHOCH 3OCH 3二、选择题1.B ,C 2.A ,C 3. A/B ,D/D 4.D 5.C 6.C三、完成下列反应1.CH 2BrHO2. CH 3COCH 33.CH 3CHCH 2OH OCH 3 ,CH 2=CHCH 2CHCH 3OH 4.HO + CH 3I5. CH 3CHCH 2OCH 3OH 6.,Br Br7. CH 3I+CH 3CH 2CH 2OH 8. BrCH 2CH 2CH 2CH 2CH 2Br9.,OHOH ,HOC(CH 2)4CHO 四、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1.解:⎪⎪⎩⎪⎪⎨⎧−→−⎪⎩⎪⎨⎧−→−−−→−−−→−−−→−−→−↑B AC FeCl H Na无无紫色未知物32 2.解:⎪⎪⎩⎪⎪⎨⎧−→−⎪⎩⎪⎨⎧−→−−−→−−−→−−−→−−→−↑B C A FeCl H Na 无无紫色未知物32 五、推断结构1.解:AOH OHCH 3CH 3BCH 3CH 3 C H 3C H 3C OHOH2.解:A .CH 3CH 2OCHMe 2 B .CH 3CH 2Br C .BrCHMe 2D .CH 3CH 2OHE .HOCHMe 2F .CH 3CHOG .CH 3COCH 3六、合成1.解:CH 2=CHCH 3−−−−→−22/O H HBr CH 3CH 2CH 2Br −−→−-OH CH 3CH 2CH 2OH −→−Na CH 3CH 2CH 2ONa CH 2=CHCH 3−−→−NBS CH 2=CHCH 2Br −−−−−→−ONaCH CH CH 223T.M 2.解:PhCH 3−−→−NBSPhCH 2Br −−→−-OHT.M 七、写出下列反应机理解:H 3C CH 3OH H+H 3CCH 3OH +2H 3CCH333醛酮一、命名或写出结构式1.2-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 2.对甲基苯甲醛 3.苯乙醛 3.2-甲基丙醛 4.3-甲基丁酮 5.丙烯醛 6.2,5-己二酮 7.OO8.CH 3CH 2COCH 2CHO 9.BrCH 2CHCHO10.PhCOCH 3 11.Cl 3CCH 2COCH 2CH 3二、选择题1.AC/D 2.A 3.D/A 4.B 5.D 6.BC 7.A/B 8.D 9.D 10.D三、完成下列反应1. NNHC 6H 52. CH 3CCH 2CH 3NOH3.CH 3CH 2CHOHCH(CH 3)CHO 4.ArCC 2H 5OHCH 35.(CH 3)3CCOOH + (CH 3)3CCH 2OH 6 .ArCH=CHCOCH3 7.BrCH 2CH 2COCH 38.CNCH=CHCHO + CH 2=CHCHOHCN 9.ArCOCH 2Cl 10.ArCOOH + CHCl3四、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1.解:⎪⎪⎪⎩⎪⎪⎪⎨⎧⎪⎩⎪⎨⎧−→−−−→−−−−→−−→−⎪⎩⎪⎨⎧−→−−−→−−−−→−−−→−−−−−−→−↓-↓-↓C D A B NaOHI NaOH I 无黄无无黄黄二硝基苯肼未知物22-4,2 2.解:⎪⎪⎪⎩⎪⎪⎪⎨⎧−→−⎪⎪⎩⎪⎪⎨⎧⎪⎩⎪⎨⎧−→−−−→−−−−→−−→−−−→−−−−→−−→−−−−→−↓↓-↓+D C A BAg NH Ag NaOH I NaHSO 无无无黄白未知物2323)(3.解:⎪⎪⎪⎪⎩⎪⎪⎪⎪⎨⎧⎪⎪⎩⎪⎪⎨⎧−→−⎪⎩⎪⎨⎧−→−−−→−−−→−−−→−−→−−→−⎪⎩⎪⎨⎧−→−−−→−−−−→−−−→−−−−−−→−↑↓↓+A C B E D FeCl H Na Ag NH Ag 无无紫色无无黄二硝基苯肼未知物3223)(-4,2 五、推断结构1.解:A CH 3COCH=CHCH 3 CH 3COCH 2CH(CH 3)2 C (CH 3)2CH(OH)CH=CHCH 3D CH 3CH=CHC(CH 3)=CH 2E CH 3H 3COH OH2.解:A CH 3OB CH 3HO OC CH 3CH 2D CH 3CH 3ECOCH 3CHOH 3CFCOCH 3COOH H 3C六、合成解:1.2CH 3COCH 3−−−→−NaOH%5 (CH 3)2COHCH 2COCH 3−−−→−-∆OH 2/(CH 3)2C=CHCOCH 3−−−−−→−+HNaOH I )2(;/)1(2(CH 3)2C=CHCOOH2.解:CH 2=CH 2−−−→−∆+,/2H O H CH 3CH 2OH −−−→−莎瑞特试剂CH 3CHO↓HClCH 3CH 2Cl −−−→−OEt Mg 2/CH 3CH 2MgCl −−−−−−→−+OH H CHO CH 23,)2(,)1(T.M 3.解:CH 3CH 2CH =CH 2−−−→−∆+,/2H O H CH 3CH 2CHOHCH 3−−−−→−∆+,/722H O Cr K3+CH 3CCH 2CH 3CNOHCH 3CH 2COCH CH 3CCH 2CH 3COOHOH4.解:CH 3CH 3CH 3COCH 2CH 2Br 22H +CH 3CH 3H 3CCCH 2CH 2BrO O2CH 3CH 3H 3CCCH 2CH 2MgBrO OT.M。
有机化学习题答案
有机化学习题答案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第7章芳烃及非苯芳烃思考题答案思考题7-1苯具有什么结构特征它与早期的有机化学理论有什么矛盾答案:苯分子具有高度的不饱和性,其碳氢比相当于同分子量的炔烃,根据早期的有机化学理论,它应具有容易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等特性。
但事实上,苯是一种高度不饱和却具异常稳定性的化合物。
因此,要能够很好地解释这一矛盾是当时有机化学家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知识点:苯的结构特征]思考题7-2早期的有机化学家对苯的芳香性认识与现代有机化学家对苯的芳香性认识有什么不同答案:早期的有机化学把那些高度不饱和的苯环类结构并具有芳香气味的化合物称为芳香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所具有的特性具称为芳香性。
随着对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已经意识到,除了苯环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分子结构也具有如苯一样的特别性质。
现在仍然迫用芳香性概念,但其内涵已超出了原来的定义范围。
现在对芳香性的定义为:化学结构上环状封闭的共轭大π键,不易被氧化,也不易发生加成反应,但是容易起亲电反应的性质。
[知识点:苯的芳香性]思考题7-3 关于苯分子的近代结构理论有哪些其中,由Pauling提出的共振结构理论是如何解释苯分子结构答案:现代价键理论:苯分子中的六个碳原子都以sp2杂化轨道和相邻的碳和氢原子形成σ键,此sp2杂化轨道为平面其对称轴夹角为120°,此外每个碳原子还有一个和平面垂直的p轨道,六个p轨道相互平行重叠形成了一个闭合共轭体系。
分子轨道理论:基态时,苯分子的六个π电子都处在成建轨道上,具有闭壳层电子结构。
离域的π电子使得所有的C-C键都相同,具有大π键的特殊性质因此相比孤立π键要稳定得多。
Pauling提出的共振结构理论:苯的每个1,3,5-环己三烯都是一种共振结构体,苯的真实结构是由这些共振结构式叠加而成的共振杂化体。
【知识点:苯近代结构理论】思考题7-4什么是休克尔规则如何利用休克尔规则判别有机分子的芳香性答案:休克尔规则:单环化合物具有同平面的连续离域体系,且其π电子数为4n+2,n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就具有芳香性;如果π电子数为芳香性,符合4n,为反芳香性,非平面的环状共轭烯烃则为非芳香性。
有机化学案例版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1.有机化合物是指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有机化合物的特性:1、数目众多、结构复杂;2、易燃;3、熔沸点较低3、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4.反应慢、副反应多。
2.什么是σ键和π键?沿着轨道对称轴方向重叠形成的键叫σ键。
P轨道“肩并肩”平行重叠形成的共价键叫π键。
3. (1) (2) (3) (4) (5)NO2CH3CH3H3C CCH3CH3CH2Cl OH苯环、硝基苯环卤代烃酚环烯(6) (7) (8) (9)O CHO NH2OH环酮环醛苯环、胺环、醇4.乙烷分子受热裂解时,分子中的碳碳首先破裂,因为C—C键能为376 KJ²mol-1,而C —H键能为439 KJ²mol-1。
这个过程是吸热。
5.(1)(2)(3)H3C CH CHCHO sp3sp2sp2sp2CH3sp3CH CH2sp2sp2苯环上的碳原子是sp2 杂化环己烷上的碳原子是sp3杂化(4)(5)(6)HC CCH2CH CH2sp3sp sp sp2sp2H2C C CHCH3sp2sp sp2sp3H3C COOHsp3sp2第二章烷烃1.解:(1)CH 3CH 2CHCH 2CH 2CH 2CH 3CH 2CH 3(2)CH 3CCH 2CHCH 3CH 3CH 3CH 3(3)CH 3CH 2CH 2CHCHCH 2CH 2CH 3CH 3CH 2CH 3(4)CH 3CH 2CCHCHCH 2CH 2CH 3CH 2CH 3CH(CH 3)2H 3CCH 2CH 2CH 32.解:(1) 2,3-二甲基辛烷(2) 2,7-二甲基-4-乙基壬烷 (3) 3,6-二甲基壬烷 3.解:(1)C CH 3CH 3H 3C CH 3(2) CH 3CHCH 2CH 3CH 3(3)CH 3CH 2CH 2CH 2CH 34.解:(1)CH 3CH 2CH 2CH 2CH(CH 3)2,(CH 3)2CHCH 2CH(CH 3)2,CH 3CH 2CHCHCH 3CH 3CH 3,H 3C C HC CH 3H 3C H 3CCH 3(2)CH 3CH 2CH 2CHCH 3CH 3,CH 3CH 2CHCH 2CH 3CH 3(3)H3C CHC CH3 H3CH3CCH35.解:(1)CH2CH2CH3,CH2CH2CH3(正戊烷绕C1-C2σ键旋转产生的交叉式和重叠式构象)(2)C2H5H3C,C2H5CH3,C2H5CH3,C2H5CH3(正戊烷绕C2-C3σ键旋转产生的全重叠式、邻位交叉式、部分重叠式、对位交叉式构象)(3)CH3C2H5,CH3C2H5(异戊烷绕C1-C2σ键旋转产生的交叉式和重叠式构象)(4)H3C CH3CH3H3C CH3CH3H3C CH3H3CH3C CH3CH3(异戊烷绕C2-C3σ键旋转产生的全重叠式、邻位交叉式、部分重叠式、对位交叉式构象)(5)CH(CH3)2CH(CH3)2(异戊烷绕C3-C4σ键旋转产生的交叉式和重叠式构象)(6)H3C CH3H3CCH3CH3H3C(新戊烷绕C1-C2σ键旋转产生的交叉式和重叠式构象)6.解:(3)>(2)>(4)>(1)7.解:1°H =12;2°H =0;3°H =08.解:FF FF9.解:CH310.解:链引发:Cl2hvCl²+Cl²链增长:Cl²+CH3CH3CH3CH2²+HClCl2+CH3CH2²Cl²+CH3CH2Cl链终止:Cl²+Cl²2Cl²+CH3CH2²3CH2ClCH3CH2²+CH3CH2CH3CH2CH2CH3(辽宁医学院赵延清)第三章烯烃炔烃二烯烃1. (1)4–甲基–1–己烯 (2)3–甲基–1–丁炔 (3)4–甲基–1,3–戊二烯(4)2,7–二甲基–2,7–壬二烯 (5)3–乙基–4–己烯–1–炔(6)5–甲基–1,3–环己二烯 (7)( Z )–3–甲基 –3–庚烯 (8)顺,反–2,4–庚二烯(或(2Z,4E )–2,4–庚二烯) 2.CH 3C H CCH(CH 3)2HH 3CH C3)CH 2CH 3CH 3CCl Br C CH 2CH 2CH 3HCl HC C C(CH 3)2CH 2CH 2CH 3CH CHH 2C C 2H 5C CH(1)(2)(3)(4)(5)(6)3.(1)(2)(3)(4)(5)(6)(7)(8)CH 3CH 3CH 2CH 2COOH + CO 2CH 3CCH 2CH 2CH 3CH 3BrCH 2ClCH 2CF 3CH 3CH CH 3SO 3HCH 3CH CH 3OH COOC 2H 5COOC 2H 5CH 3CH 2CH 2CH 2BrCH 3CH 2CHCCH 3OCuCCCH 34.答案不唯一,只要方法可行都可以。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高鸿宾版
CH2CH3
(2) 1,5,5-三甲基-3-乙基己 烷
CH3
CH3
CH2CH2CHCH2 C CH3
C2H5 CH3
2,3,3-三甲基戊烷 2,2-二甲基-4-乙基庚烷
(3) 2-叔丁基-4,5-二甲 基己烷
C(CH3)3 CH3
CH3 CCH2CH CHCH3
CH3
2,2,3,5,6-五甲基庚 烷
(4) 甲基乙基异丙基 甲烷
CH3 CH3
CH3CH2 CH CHCH3
(5) 丁基环丙烷
CH2CH2CH2CH3
2,3-二甲基戊烷
1-环丙基丁烷
(6) 1-丁基-3-甲基环己 烷
CH2CH2CH2CH3
CH3
1-甲基-3-丁基环己 烷
(三) 以 C2 与 C3 的σ键为旋转轴,试分别画出 2,3-二甲基丁烷和 2,2,3,3-四甲基丁烷的典 型构象式,并指出哪一个为其最稳定的构象式。 解:2,3-二甲基丁烷的典型构象式共有四种:
解: nC
0.92 78 12
5.87
6
∴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C6H6。
0.79 78 nH 1 6.16 6
第二章 饱和烃习题
(一)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各化合物,并指出这些化合物中的伯、仲、叔、季碳原子。
(1)
1 2 34 5 6 7
(2)
2 1
34 5
3-甲基-3-乙基庚烷
2,3-二甲基-3-乙基戊烷
(1) 一元氯代产物只有一种
(2) 一元氯代产物可以有三种
(九) 按照不同的碳架和官能团,分别指出下列化合物是属于哪一族、哪一类化合物。
CH3 CH3
有机化学习题答案
有机化学习题参考答案主编 李贵深 李宗澧绪论习题答案1.实验式:(3)、(6);分子式:(1)、(2)、(5);结构式:(4)、(7)2.(1)CH 3CH 2CHO (2)CH 3COCH 3(3) (4)CH 3OCH=CH 2(5) (6)CH 2=CHCH 2OH3. SP 3 ; SP ; SP 2 ; SP 24.极性分子:(2)、(3)、(4)、(6)、(7);非极性分子:(1)、(5)5.(1)卤素、脂肪卤代烃;(2)醚键、简单醚;(3)羟基、脂肪醇; 4)醛基、脂肪醛;(5)双键、烯烃;(6)氨基、脂肪胺;(7)醛基、芳香醛;(8)羟基、酚;(9)羧基、芳香酸;(10)氨基、芳香胺6.σ键是由两个成键的原子轨道沿着其对称轴的方向“头碰头”地重叠而形成的键。
σ键的电子云重叠程度大,键能较强。
电子云沿键轴对称分布呈圆柱形,所以σ键绕键轴旋转不影响电子云的重叠程度。
σ键的电子云较集中,离核较近,在外界条件影响下不易被极化。
π键是由如果两个对称轴互相平行的p 轨道从侧面“肩并肩”地重叠而形成的键。
π键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与σ键共存。
p 轨道从侧面重叠,在π键形成以后,就限制了σ键的自由旋转。
而且电子云重叠程度较小,键能弱,发生化学反应时,π键易断裂。
π键的电子云暴露分散在两核连线的上下两方呈平面对称,π键的电子云离原子核较远,受核的约束较小。
因此,π键的电子云具有较大的流动性,易受外界的影响而发生极化,具有较强的化学活性。
7.易溶于水的:(1)、(4)、(5)、(6);易溶于有机溶剂的:(1)、(2)、(3)、(4)、(5)8.解:C 质量=CO 2质量×(C 相对原子质量÷CO 2相对分子质量)=4.74×(12÷44)=1.29mg C 百分含量=C 质量÷样品质量×100%=1.29÷3.26×100%=39.6%H 质量=H 2O 质量×(H 相对原子质量×2÷H 2O 相对分子质量)=1.92×(2÷18)= 0.213mg H 百分含量=H 质量÷样品质量×100%=0.213÷3.26×100%=6.53% O 百分含量=100%-(39.6%+6.53%)=53.87%原子数目比:C:39.6÷12=3.30 3.30÷3.30=1 H:6.53÷1=6.53 6.53÷3.30=1.98 O:53.87÷16=3.37 3.37÷3.30=1.02C:H:O=1:1.98:1.02≈1:2:1样品的实验式是为CH 2O 。
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详细讲解
烷烃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CH 3)2CHC(CH 3)2CHCH 3CH 32.CH 3CH 2CH CHCH 2CH 2CH 3CH 3CH(CH 3)23-甲基-4-异丙基庚烷2,3,3,4-四甲基戊烷 2,4-二甲基-3-乙基己烷3.CH 3CH 2C(CH 3)2CH 2CH 34.CH 3CH 3CH 22CH 2CCH 2CH 3CHCH 3CH 3CH 2CH 3123456783,3-二甲基戊烷 2,6-二甲基-3,6-二乙基辛烷5.12345676.2,5-二甲基庚烷 2-甲基-3-乙基己烷7.8.12345672,4,4-三甲基戊烷 2-甲基-3-乙基庚烷2.写出下列各化合物的结构式:1.2,2,3,3-四甲基戊烷 2,2,3-二甲基庚烷CH 3CCCH 2CH 3CH 3CH 3CH 3CH 3CH 3CH 3CHCHCH 2CH 2CH 2CH 3CH 33、 2,2,4-三甲基戊烷4、2,4-二甲基-4-乙基庚烷CH 3C CHCH 3CH 3CH 3CH 3CH 3CHCH 2CCH 2CH 2CH 33CH 3CH 35、 2-甲基-3-乙基己烷6、三乙基甲烷CH 3CH 3CHCHCH 2CH 2CH 32CH 3CH 3CH 2CHCH 2CH 32CH 37、甲基乙基异丙基甲烷 8、乙基异丁基叔丁基甲烷CH3CHCH(CH3)22CH3CH3CH2CH C(CH3)3CH2CHCH3CH33.用不同符号表示下列化合物中伯、仲、叔、季碳原子32CCH32CH3CCH3CH31.0011111122CH342.4313323)334.2.3.4.5.6.1.5.不要查表试将下列烃类化合物按沸点降低的次序排列:(1) 2,3-二甲基戊烷 (2) 正庚烷 (3) 2-甲基庚烷(4) 正戊烷 (5) 2-甲基己烷解:2-甲基庚烷>正庚烷> 2-甲基己烷>2,3-二甲基戊烷> 正戊烷(注:随着烷烃相对分子量的增加,分子间的作用力亦增加,其沸点也相应增加;同数碳原子的构造异构体中,分子的支链愈多,则沸点愈低。
高分子化学答案.doc
第四版习题答案(第一章)思考题1.举例说明单体、单体单元、结构单元、重复单元、链节等名词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区别。
答:合成聚合物的原料称做单体,如加聚中的乙烯、氯乙烯、苯乙烯,缩聚中的己二胺和己二酸、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等。
在聚合过程中,单体往往转变成结构单元的形式,进入大分子链,高分子由许多结构单元重复键接而成。
在烯类加聚物中,单体单元、结构单元、重复单元相同,与单体的元素组成也相同,但电子结构却有变化。
在缩聚物中,不采用单体单元术语,因为缩聚时部分原子缩合成低分子副产物析出,结构单元的元素组成不再与单体相同。
如果用2种单体缩聚成缩聚物, 则由2种结构单元构成重复单元。
聚合物是指由许多简单的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键接而成的分子量高达104-106的同系物的混合物。
聚合度是衡量聚合物分子大小的指标。
以重复单元数为基准,即聚合物大分子链上所含重复单元数目的平均值,以表示;以结构单元数为基准,即聚合物大分子链上所含结构单元数目的平均值,以表示。
2.举例说明低聚物、齐聚物、聚合物、高聚物、高分子、大分子诸名词的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答:合成高分子多半是由许多结构单元重复键接而成的聚合物。
聚合物(polymer)可以看作是高分子(macromolecule)的同义词,也曾使用1 arge or big molecule的术语。
从另一角度考虑,大分子可以看作1条大分子链,而聚合物则是许多大分子的聚集体。
根据分子量或聚合度大小的不同,聚合物中又有低聚物和高聚物之分,但两者并无严格的界限,一般低聚物的分子量在几千以下,而高聚物的分子量总要在万以上。
多数场合,聚合物就代表iWi聚物,不再标明“局”字。
齐聚物指聚合度只有几~几十的聚合物,属于低聚物的范畴。
低聚物的含义更广泛一些。
3.写出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涤纶、尼龙-66、聚丁二烯和天然橡胶的结构式(重复单元)。
选择其常用4,举例说明和区别:缩聚、聚加成和逐步聚合,加聚、开环聚合和连锁聚合。
生物化学第三版习题答案第八章
⽣物化学第三版习题答案第⼋章第⼋章糖代谢⾃养⽣物分解代谢糖代谢包括异养⽣物⾃养⽣物合成代谢异物能量转换(能源)糖代谢的⽣物学功能物质转换(碳源)可转化成多种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可进⼀步转化成氨基酸、脂肪酸、核苷酸。
糖的磷酸衍⽣物可以构成多种重要的⽣物活性物质:NA D、FA D、DNA、RNA、A TP。
分解代谢:酵解(共同途径)、三羧酸循环(最后氧化途径)、磷酸戊糖途径、糖醛酸途径等。
合成代谢:糖异⽣、糖原合成、结构多糖合成以及光合作⽤。
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受神经、激素、别构物调节控制。
第⼀节糖酵解gly coly sis⼀、酵解与发酵1、酵解glycolysis (在细胞质中进⾏)酵解酶系统将Gl c降解成丙酮酸,并⽣成A TP的过程。
它是动物、植物、微⽣物细胞中Gl c分解产⽣能量的共同代谢途径。
在好氧有机体中,丙酮酸进⼊线粒体,经三羧酸循环被彻底氧化成CO2和H2O,产⽣的NA DH经呼吸链氧化⽽产⽣A TP 和⽔,所以酵解是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的前奏。
若供氧不⾜,NA DH把丙酮酸还原成乳酸(乳酸发酵)。
2、发酵fermentation厌氧有机体(酵母和其它微⽣物)把酵解产⽣的NA DH上的氢,传递给丙酮酸,⽣成乳酸,则称乳酸发酵。
若NA PH中的氢传递给丙酮酸脱羧⽣成的⼄醛,⽣成⼄醇,此过程是酒精发酵。
)、视⽹膜。
⼆、糖酵解过程(EMP)Embden-Meyerhof Pathway ,1940在细胞质中进⾏1、反应步骤P79 图13-1 酵解途径,三个不可逆步骤是调节位点。
(1)、葡萄糖磷酸化形成G-6-P反应式此反应基本不可逆,调节位点。
△G0= - 4.0K cal/mol使Gl c活化,并以G-6-P形式将Gl c限制在细胞内。
催化此反应的激酶有,已糖激酶和葡萄糖激酶。
激酶:催化A TP分⼦的磷酸基(r-磷酰基)转移到底物上的酶称激酶,⼀般需要Mg2+或Mn2+作为辅因⼦,底物诱导的裂缝关闭现象似乎是激酶的共同特征。
大学物理第二版上册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物理第二版上册课后习题答案【篇一:物理学教程第二版马文蔚上册课后答案完整版】 (a) |v|= v,||=(b) |v|≠v,||≠ (c) |v|= v,||≠(d) |v|≠v,||=,即||≠.但由于|dr|=ds,故drdt?dsdt,即||=.由此可见,应选(c).1 -2 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位矢r(x,y)的端点处,对其速度的大小有四种意见,即 (1)drdt; (2)drdt; (3)dsdt; (4)?dx??dy???????dt??dt?22.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a) 只有(1)(2)正确 (b) 只有(2)正确 (c) 只有(2)(3)正确 (d) 只有(3)(4)正确分析与解drdt表示质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随时间的变化率,在极坐标系中叫径向速率.通常drdt用符号vr表示,这是速度矢量在位矢方向上的一个分量;dsdt表示速度矢量;在自然坐标系中?dx??dy???????dt??dt?22速度大小可用公式v?选(d).计算,在直角坐标系中则可由公式v?求解.故1 -3 质点作曲线运动,r 表示位置矢量, v表示速度,a表示加速度,s 表示路程, at表示切向加速度.对下列表达式,即(1)d v /dt =a;(2)dr/dt =v;(3)ds/dt =v;(4)d v /dt|=at.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a) 只有(1)、(4)是对的 (b) 只有(2)、(4)是对的 (c) 只有(2)是对的(d) 只有(3)是对的分析与解dvdt表示切向加速度at,它表示速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率,是加速度矢量沿速度方drdt向的一个分量,起改变速度大小的作用;dsdt在极坐标系中表示径向速率vr(如题1 -2 所述);dvdt在自然坐标系中表示质点的速率v;而表示加速度的大小而不是切向加速度at.因此只有(3) 式表达是正确的.故选(d). 1 -4 一个质点在做圆周运动时,则有( ) (a) 切向加速度一定改变,法向加速度也改变 (b) 切向加速度可能不变,法向加速度一定改变 (c) 切向加速度可能不变,法向加速度不变 (d) 切向加速度一定改变,法向加速度不变分析与解加速度的切向分量at起改变速度大小的作用,而法向分量an起改变速度方向的作用.质点作圆周运动时,由于速度方向不断改变,相应法向加速度的方向也在不断改变,因而法向加速度是一定改变的.至于at是否改变,则要视质点的速率情况而定.质点作匀速率圆周运动时, at恒为零;质点作匀变速率圆周运动时, at为一不为零的恒量,当at改变时,质点则作一般的变速率圆周运动.由此可见,应选(b).231 -5 已知质点沿x 轴作直线运动,其运动方程为x?2?6t?2t,式中x 的单位为m,t 的单位为 s.求:(1) 质点在运动开始后4.0 s内的位移的大小; (2) 质点在该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3) t=4 s时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和路程就不同了.为此,需根据dxdt?0来确定其运动方向改变的时刻tp ,求出0~tp 和dxdt质点速度和加速度可用和dxdt22两式计算.题 1-5 图解 (1) 质点在4.0 s内位移的大小dxdt(2) 由得知质点的换向时刻为?0tp?2s (t=0不合题意)则所以,质点在4.0 s时间间隔内的路程为(3) t=4.0 s时v?dxdt2t?4.0s??48m?s?1a?dxdt2t?4.0s2??36m.s?21 -6 已知质点的运动方程为r?2ti?(2?t)j,式中r 的单位为m,t 的单位为s.求: (1) 质点的运动轨迹;(2) t =0 及t =2s时,质点的位矢;y?2?14x2这是一个抛物线方程,轨迹如图(a)所示.(2) 将t =0s和t =2s分别代入运动方程,可得相应位矢分别为r0?2j , r2?4i?2j图(a)中的p、q 两点,即为t =0s和t =2s时质点所在位置. (3) 由位移表达式,得22?5.66m x2?y2?22?r2?r0?x0?y0?2.47m22题 1-6 图1 -7 质点的运动方程为x??10t?30t2y?15t?20t2式中x,y 的单位为m,t 的单位为s.试求:(1) 初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 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析由运动方程的分量式可分别求出速度、加速度的分量,再由运动合成算出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解 (1) 速度的分量式为vx?vy?dxdtdydt??10?60t ?15?40tv0?v0x?v0y22?18.0m?s?1v0yv0x??32(2) 加速度的分量式为ax?dvxdt?60m?s?2, ay?dvydt?2则加速度的大小为a?ax?ay22?72.1m?s?2ayax??23分析在升降机与螺丝之间有相对运动的情况下,一种处理方法是取地面为参考系,分别讨论升降机竖直向上的匀加速度运动和初速不为零的螺丝的自由落体运动,列出这两种运动在同一坐标系中的运动方程y1 =y1(t)和y2 =y2(t),并考虑它们相遇,即位矢相同这一条件,问题即可解;另一种方法是取升降机(或螺丝)为参考系,这时,螺丝(或升降机)相对它作匀加速运动,但是,此加速度应该是相对加速度.升降机厢的高度就是螺丝(或升降机)运动的路程.解1 (1) 以地面为参考系,取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升降机与螺丝的运动方程分别为y1?v0t?12at 12gt22y2?h?v0t?当螺丝落至底面时,有y1 =y2 ,即v0t?12at2?h?v0t?12gt2t?2hg?a?0.705s(2) 螺丝相对升降机外固定柱子下降的距离为d?h?y2??v0t?12gt2解2 (1)以升降机为参考系,此时,螺丝相对它的加速度大小a′=g +a,螺丝落至底面时,有0?h?12(g?a)t2t?2hg?a?0.705s(2) 由于升降机在t 时间内上升的高度为h??v0t?12at2则 d?h?h??0.716m【篇二:物理学教程(第二版)上册课后习题答案详解】s=txt>第一章质点运动学(a) |v|= v,||=(b) |v|≠v,||≠ (c) |v|= v,||≠(d) |v|≠v,||=但由于|dr|=ds,故drds?,即||=.由此可见,应选(c). dtdt1 -2dr(1)dt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位矢r(x,y)的端点处,对其速度的大小有四种意见,即; (2)drdt;ds(3)dt; (4)?dx??dy???????dt??dt?22.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a) 只有(1)(2)正确 (b) 只有(2)正确(c) 只有(2)(3)正确 (d) 只有(3)(4)正确分析与解drdt表示质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随时间的变化率,在极坐标系中叫径向速率.通常用符号vr表示,drdt表示速度矢量;在自然坐标系中速度大小可用公式v22?ds计dt?dx??dy?算,在直角坐标系中则可由公式v???????dt??dt?求解.故选(d).1 -3 质点作曲线运动,r 表示位置矢量, v表示速度,a表示加速度,s 表示路程, at表示切向加速度.对下列表达式,即(1)d v /dt =a;(2)dr/dt =v;(3)ds/dt =v;(4)d v /dt|=at.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a) 只有(1)、(4)是对的 (b) 只有(2)、(4)是对的 (c) 只有(2)是对的(d) 只有(3)是对的分析与解dvdt表示切向加速度at,它表示速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率,是加速度矢量沿速度方向的一个分量,起改变速度大小的作用;drdt在极坐标系中表示径向速率vr(如题1 -2 所述);dsdt在自然坐标系中表示质点的速率v;而dvdt表示加速度的大小而不是切向加速度at.因此只有(3) 式表达是正确的.故选(d).1 -4 一个质点在做圆周运动时,则有( ) (a) 切向加速度一定改变,法向加速度也改变 (b) 切向加速度可能不变,法向加速度一定改变 (c) 切向加速度可能不变,法向加速度不变 (d) 切向加速度一定改变,法向加速度不变分析与解加速度的切向分量at起改变速度大小的作用,而法向分量an起改变速度方向的作用.质点作圆周运动时,由于速度方向不断改变,相应法向加速度的方向也在不断改变,因而法向加速度是一定改变的.至于at是否改变,则要视质点的速率情况而定.质点作匀速率圆周运动时, at恒为零;质点作匀变速率圆周运动时, at为一不为零的恒量,当at改变时,质点则作一般的变速率圆周运动.由此可见,应选(b). 1 -5 已知质点沿x 轴作直线运动,其运动方程为s.求:(1) 质点在运动开始后4.0 s内的位移的大小; (2) 质点在该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 (3) t=4 s时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x?2?6t2?2t3,式中x 的单位为m,t 的单位为?xt?x0,而在求路程时,就必dx?0来dt须注意到质点在运动过程中可能改变运动方向,此时,位移的大小和路程就不同了.为此,需根据dxd2xs??x1??x2,如图所示,至于t =4.0 s 时质点速度和加速度可用和2两式计算.dtdt题 1-5 图解 (1) 质点在4.0 s内位移的大小(2) 由得知质点的换向时刻为dx?0 dttp?2s (t=0不合题意)则所以,质点在4.0 s时间间隔内的路程为(3) t=4.0 s时v?dx??48m?s?1dtt?4.0sd2xa?2??36m.s?2dtt?4.0s1 -6 已知质点的运动方程为r(1) 质点的运动轨迹;(2) t =0 及t =2s时,质点的位矢;?2ti?(2?t2)j,式中r 的单位为m,t 的单位为s.求:y?2?这是一个抛物线方程,轨迹如图(a)所示.12x 4(2) 将t =0s和t =2s分别代入运动方程,可得相应位矢分别为r0?2j , r2?4i?2j图(a)中的p、q 两点,即为t =0s和t =2s时质点所在位置. (3) 由位移表达式,得其中位移大小2222?r2?r0?x2?y2?x0?y0?2.47m题 1-6 图1 -7 质点的运动方程为x??10t?30t2y?15t?20t2式中x,y 的单位为m,t 的单位为s.试求:(1) 初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 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析由运动方程的分量式可分别求出速度、加速度的分量,再由运动合成算出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解 (1) 速度的分量式为vx?dx??10?60t dtdyvy??15?40tdt-1当t =0 时, v0x =-10 m2s , v0y =15 m2s ,则初速度大小为-1v0?v0x?v0y?18.0m?s?122v0yv0x??3 2(2) 加速度的分量式为ax?则加速度的大小为dvdvx?60m?s?2 , ay?y??40m?s?2 dtdta?ax?ay?72.1m?s?2ayax??2 3-11 -8 一升降机以加速度1.22 m2s上升,当上升速度为2.44 m2s时,有一螺丝自升降机的天花板上松脱,天花板与升降机的底面相距2.74 m.计算:(1)螺丝从天花板落到底面所需要的时间;(2)螺丝相对升降机外固定柱子的下降距离.分析在升降机与螺丝之间有相对运动的情况下,一种处理方法是取地面为参考系,分别讨论升降机竖直向上的匀加速度运动和初速不为零的螺丝的自由落体运动,列出这两种运动在同一坐标系中的运动方程y1 =-2y1(t)和y2 =y2(t),并考虑它们相遇,即位矢相同这一条件,问题即可解;另一种方法是取升降机(或螺丝)为参考系,这时,螺丝(或升降机)相对它作匀加速运动,但是,此加速度应该是相对加速度.升降机厢的高度就是螺丝(或升降机)运动的路程.解1 (1) 以地面为参考系,取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升降机与螺丝的运动方程分别为1y1?v0t?at221y2?h?v0t?gt22当螺丝落至底面时,有y1 =y2 ,即11v0t?at2?h?v0t?gt222t?2h?0.705sg?a12gt?0.716m 2(2) 螺丝相对升降机外固定柱子下降的距离为d?h?y2??v0t?解2 (1)以升降机为参考系,此时,螺丝相对它的加速度大小a′=g +a,螺丝落至底面时,有10?h?(g?a)t22t?(2) 由于升降机在t 时间内上升的高度为2h?0.705sg?a1h??v0t?at22则 d?h?h??0.716m【篇三:物理学教程第二版马文蔚上册课后答案完整版】(1) 根据上述情况,则必有( )(2) 根据上述情况,则必有( )(a) |v|= v,||=(b) |v|≠v,||≠(c) |v|= v,||≠(d) |v|≠v,||=个量的物理含义不同,在曲线运动中大小也不相等(注:在直线运动中有相等的可能).但当但由于|dr|=ds,故drds?,即||=.由此可见,应选(c). dtdt1 -2 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位矢r(x,y)的端点处,对其速度的大小有四种意见,即 drdrds?dx??dy?(1); (2); (3);(4)?????. dtdtdt?dt??dt?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a) 只有(1)(2)正确 (b) 只有(2)正确(c) 只有(2)(3)正确 (d) 只有(3)(4)正确 22dr表示质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随时间的变化率,在极坐标系中叫径向速率.通常dtdr用符号vr表示,这是速度矢量在位矢方向上的一个分量;表示速度矢量;在自然坐标系中dt分析与解ds?dx??dy?速度大小可用公式v?计算,在直角坐标系中则可由公式v??????求解.故dt?dt??dt?选(d).1 -3 质点作曲线运动,r 表示位置矢量, v表示速度,a表示加速度,s 表示路程, at表示切向加速度.对下列表达式,即(1)d v /dt =a;(2)dr/dt =v;(3)ds/dt =v;(4)d v /dt|=at.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a) 只有(1)、(4)是对的 (b) 只有(2)、(4)是对的(c) 只有(2)是对的(d) 只有(3)是对的 22dv表示切向加速度at,它表示速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率,是加速度矢量沿速度方dtdr向的一个分量,起改变速度大小的作用;在极坐标系中表示径向速率vr(如题1 -2 所述);dt分析与解dsdv在自然坐标系中表示质点的速率v;而表示加速度的大小而不是切向加速度at.因dtdt此只有(3) 式表达是正确的.故选(d).1 -4 一个质点在做圆周运动时,则有( )(a) 切向加速度一定改变,法向加速度也改变(b) 切向加速度可能不变,法向加速度一定改变(c) 切向加速度可能不变,法向加速度不变(d) 切向加速度一定改变,法向加速度不变分析与解加速度的切向分量at起改变速度大小的作用,而法向分量an起改变速度方向的作用.质点作圆周运动时,由于速度方向不断改变,相应法向加速度的方向也在不断改变,因而法向加速度是一定改变的.至于at是否改变,则要视质点的速率情况而定.质点作匀速率圆周运动时, at恒为零;质点作匀变速率圆周运动时, at为一不为零的恒量,当at改变时,质点则作一般的变速率圆周运动.由此可见,应选(b).231 -5 已知质点沿x 轴作直线运动,其运动方程为x?2?6t?2t,式中x 的单位为m,t 的单位为 s.求:(1) 质点在运动开始后4.0 s内的位移的大小;(2) 质点在该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3) t=4 s时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位移和路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只有当质点作直线运动且运动方向不改变时,位的大小和路程就不同了.为此,需根据dx?0来确定其运动方向改变的时刻tp ,求出0~tp 和dtdtdt题 1-5 图解 (1) 质点在4.0 s内位移的大小(2) 由得知质点的换向时刻为 dx?0 dttp?2s (t=0不合题意)则所以,质点在4.0 s时间间隔内的路程为(3) t=4.0 s时v?dx??48m?s?1 dtt?4.0sd2xa?2??36m.s?2 dtt?4.0s1 -6 已知质点的运动方程为r?2ti?(2?t2)j,式中r 的单位为m,t 的单位为s.求:(1) 质点的运动轨迹;(2) t =0 及t =2s时,质点的位矢;分析质点的轨迹方程为y =f(x),可由运动方程的两个分量式x(t)和y(t)中消去t 即可得解 (1) 由x(t)和y(t)中消去t 后得质点轨迹方程为y?2?这是一个抛物线方程,轨迹如图(a)所示. 12x 4(2) 将t =0s和t =2s分别代入运动方程,可得相应位矢分别为r0?2j , r2?4i?2j图(a)中的p、q 两点,即为t =0s和t =2s时质点所在位置.(3) 由位移表达式,得?r2?r0?题 1-6 图1 -7 质点的运动方程为x??10t?30t2y?15t?20t2式中x,y 的单位为m,t 的单位为s.试求:(1) 初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 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析由运动方程的分量式可分别求出速度、加速度的分量,再由运动合成算出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解 (1) 速度的分量式为vx?dx??10?60t dtdyvy??15?40t dtv0x3?? 2(2) 加速度的分量式为ax?dvdvx?60m?s?2 , ay?y??40m?s?2 dtdt则加速度的大小为a?ax?ay?72.1m?s?2花板上松脱,天花板与升降机的底面相距2.74 m.计算:(1)螺丝从天花板落到底面所需要的时间;(2)螺丝相对升降机外固定柱子的下降距离.分析在升降机与螺丝之间有相对运动的情况下,一种处理方法是取地面为参考系,分别讨论升降机竖直向上的匀加速度运动和初速不为零的螺丝的自由落体运动,列出这两种运动在同一坐标系中的运动方程y1 =y1(t)和y2 =y2(t),并考虑它们相遇,即位矢相同这一条件,问题即可解;另一种方法是取升降机(或螺丝)为参考系,这时,螺丝(或升降机)相对它作匀加速运动,但是,此加速度应该是相对加速度.升降机厢的高度就是螺丝(或升降机)运动的路程.解1 (1) 以地面为参考系,取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升降机与螺丝的运动方程分别为1y1?v0t?at2 21y2?h?v0t?gt2 2当螺丝落至底面时,有y1 =y2 ,即11v0t?at2?h?v0t?gt2 22t?2h?0.705s g?a12gt?0.716m 2 (2) 螺丝相对升降机外固定柱子下降的距离为d?h?y2??v0t?解2 (1)以升降机为参考系,此时,螺丝相对它的加速度大小a′=g +a,螺丝落至底面时,有10?h?(g?a)t2 2t?2h?0.705s g?a(2) 由于升降机在t 时间内上升的高度为 1h??v0t?at2 2则 d?h?h??0.716m。
《组合数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完全版
20.凸十边形的任意三个对角线不共点,试求这凸十边形的对角线交于多少个点?又把所有的对角线分割成多少段?
解:(1)从一个顶点可引出7条对角线,这7条对角线和其他顶点引出的对角线的交点情况如下:从右到左,和第一条对角线的交点有: 个,和第二条的交点有 ,和第三条的交点有 条,…,故和一个顶点引出的7条线相交的点为:
4位数有 个;5位数有 个;6位数有 个;
(2)0出现在十位,此时符合条件的3位数有 个;4位数有 个;5位数有 个;6位数有 个;
(3)0出现在百位,此时符合条件的4位数有 个;5位数有 个;6位数有 个;
(4)0出现在千位,此时符合条件的5位数有 个;6位数有 个;
(5)0出现在万位,此时符合条件的6位数有 个;
依次类推,无效0的总数为
因为 全为0时的6个0和1 000 000本身的6个0相互抵消,
所以1到1 000 000之间的自然数中0出现的次数为
(次)
注意:1出现的次数为 (要考虑1 000 000这个数的首位1),
2,3,…,9各自出现的次数为 。
16.n个男n个女排成一男女相间的队伍,试问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案?
解:12个人围圆周就坐的方式有: 种,
设不愿坐在一起的两人为甲和乙,将这两个人相邻而坐,可看为1人,则这样的就坐方式有: 种;由于甲乙相邻而坐,可能是“甲乙”也可能是“乙甲”;所以
则满足条件的就坐方式有: 种。
6.有15名选手,其中5名只能打后卫,8名只能打前锋,2名只能打前锋或后卫,今欲选出11人组成一支球队,而且需要7人打前锋,4人打后卫,试问有多少种选法?
(2)要求前排至少坐5人,后排至少坐4人。
解:(1)因为就坐是有次序的,所有是排列问题。
有机化学-第五版答案(完整版)
《有机化学》(第五版,李景宁主编)习题答案 第一章3、指出下列各化合物所含官能团的名称。
(1) CH 3CH=CHCH 3 答:碳碳双键 (2) CH 3CH 2Cl 答:卤素(氯) (3) CH 3CHCH 3OH 答:羟基(4) CH 3CH 2 C=O 答:羰基 (醛基)H(5)CH 3CCH 3O答:羰基 (酮基)(6) CH 3CH 2COOH 答:羧基 (7)NH 2答:氨基(8) CH 3-C ≡C-CH 3 答:碳碳叁键4、根据电负性数据,用和标明下列键或分子中带部分正电荷和负电荷的原子。
答:6、下列各化合物哪个有偶极矩?画出其方向(1)Br 2 (2) CH 2Cl 2 (3)HI (4) CHCl 3 (5)CH 3OH (6)CH 3OCH 3 答:以上化合物中(2)、(3)、(4)、(5)、(6)均有偶极矩(2)H 2C Cl (3)I (4) Cl 3 (5)H3COH(6)H3CCH 37、一种化合物,在燃烧分析中发现含有84%的碳[Ar (C )=12.0]和16的氢[Ar (H )=1.0],这个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是(1)CH 4O (2)C 6H 14O 2 (3)C 7H 16 (4)C 6H 10 (5)C 14H 22 答:根据分析结果,化合物中没有氧元素,因而不可能是化合物(1)和(2); 在化合物(3)、(4)、(5)中根据碳、氢的比例计算(计算略)可判断这个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是(3)。
第二章习题解答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1)2,5-二甲基-3-乙基己烷 (3)3,4,4,6-四甲基辛烷 (5)3,3,6,7-四甲基癸烷(6)4-甲基-3,3-二乙基-5-异丙基辛烷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和键线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之。
(3)仅含有伯氢和仲氢的C 5H 12答:符合条件的构造式为CH 3CH 2CH 2CH 2CH 3;键线式为; 命名:戊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1、关于对象概念的描述中,( a)是错误的。
A. 对象就是C语言中的结构变量;B. 对象代表着正在创建的类的一个实体;C. 对象是一个属性和操作(或方法)的封装体;D. 对象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消息进行的;2、下列给字符数组进行初始化中,(a )是正确的。
A. char s1[ ]="12345abcd";B. char s2[3]="xyz";C.char s3[][3]={ 'a', 'x', 'y'};D. char s4[2[3]={"xyz","mnp"};3、对于int *pa[5];的描述,(d)是正确的。
A.pa是一个指向数组的指针,所指向的数组是5个int型元素;B.pa是一个指向某个数组中第5个元素的指针,该元素是int型变量;C.pa[5]表示某个数组的第5个元素的值;D.pa是一个具有5个元素的指针数组,每个元素是一个int型指针;4、在int b[][3]={{1},{3,2},{4,5,6},{0}};b[2][2]的值是(d)。
A. 0;B. 2;C. 5;D. 65、下列的各类函数中,( c)不是类的成员函数。
A. 构造函数;B. 析构函数; C .友元函数; D. 拷贝初始化构造函数;6、下述静态数据成员的特征中,(d )是错误的。
A.说明静态数据成员时前边要加修饰符static;B.静态数据成员要在类体外进行初始化;C.引用静态数据成员时,要在静态数据成员名前加<类名>和作用域运算符;D.静态数据成员不是所有对象所共用的。
7、(a)是析构函数的特征。
A. 一个类中只能定义一个析构函数;B. 析构函数与类名不同;C. 析构函数的定义只能在类体内;D. 析构函数可以有各个或多个参数。
;8、已知:p是一个指向类A数据成员m的指针,A1是类A的一个对象。
如果要给m赋值为5,(c)是正确的。
A. A1.p=5;B. A1->p=5;C. A1.*p=5;D. *A1.p=5;9、关于new运算符的下列描述中,( d )是错的。
A.它可以用来动态创建对象和对象数组;B.使用它创建的对象或对象数组可以使用运算符delete删除;C.使用它创建对象时要调用构造函数;D.使用它创建对象数组时必须指定初始值。
10、派生类的对象对它的基类成员中( a )是可以访问的。
A.公有继承的公有成员;B.公有继承的私有成员;C.公有继承的保护成员;D.私有继承的公有成员。
二、填空题1、输入正整数num,按从小到大的次序输出所有的因子。
#include<iostream.h>#define N 40void main ( ){int num,t,i,j,k,a[N];cout<<"请输入一个正整数:\n";cin>>num;i=2;k=N-1 //k=39,a[0]=1;j=0;a[N-1]=num;t=num;while(i<t){if(num%i=0){t=num/i;a[++j]=i;if(i<t) a[--k]=t;}I++ ;}for(i=0;i<=j;i++)cout<<a[i]<<'\t';for(i=k;i<N;i++)cout<<a[i]<<'\t';cout<<'\n';}2、用1、2、3、4四个数组成四位数,输出所有可能组成的四位数,并统计四位数的个数。
#include<iostream.h>void main( ){int a,b,c,d,sum=0,x;for(a=1; a<5 ; a++ )for(b=1; b<5 ; b++ )for(c=1; c<5 ; c++ )for(d=1; d<5 ; d++ ){x=a* 1000 +b* 100 +c*10+d;cout<<””<<x;sum= sum +1;}cout<<”\nsum=”<<sum;}3、函数compress能为首指针为head的有序链表进行压缩(值域相等的结点只保留一个),并将等值结点的个数存放在count中。
结点定义如下:typedef struct node{int data, count;node2 *next;}snode, *ptr;void compress(ptr head){while(p1->next){p2=p1->next;p1->next=p2->next;else(p1=p1->next) ;}}4、#include<iostream.h>class test{private:int num;float f1;public:test();test( int , float );int getint(){return num;}float getfloat(){return f1;}test :: test(){cout<<"默认初始化"<<endl;num =0;f1 =0.0;}test :: test( int n, float f){cout<<"初始化"<<endl;num =n;f1 =f;}void main(){test a;test b(2,5.5);}三、读程序题,1、#include<iostream.h>int func(int,int);void main( ){extern int x,y;cout<<func(x,y)<<endl; 结果:}int x=15,y=-5;int func(int a,int b){int s;s=a+b+x+y;return s;}20 2、#include<iostream.h>int add(int x=15,int y=10){return x+y; 结果:void main( ){int a=8;cout<<add( )<<’\t’;25cout<<add(a)<<’\t’;18cout<<add(a,add(a))<<’\t’;26cout<<add(a,add(a,add( )))<<’\n’;41}25,18,26,41 3、#include<iostream.h>void main ( ){int a[8]={10,20,30,40,50,60,70,80}; 结果:int *pi;pi=&a[0];pi++;cout<<"*pi="<<*pi<<'\n';pi=&a[0];cout<<"*pi++="<<*pi++<<'\n';pi=&a[0];cout<<"*(pi++)="<<*(pi++)<<'\n';pi=&a[0];cout<<"*++pi="<<*++pi<<'\n';pi=&a[0];cout<<"(*pi)++="<<(*pi)++<<'\n';pi=&a[0];cout<<"++*pi="<<++*pi<<'\n';}20 10 10 20 10 124、#include<iostream.h>int number1;int &set1( ){ return number1; } 结果:int &set2( ){ static int number2;return number2; }int &max(int &m,int &n){ return (m>n?m:n); }void main ( ){ set1( )=5;cout<<set1( )<<'\t'<<number1<<'\n';number1=7;cout<<set1( )<<'\t'<<number1<<'\n';set2( )=6;int a=set2( );cout<<a<<'\n';int b=3,c=4;cout<<max(b,c)<<'\n';max(b,c)=2;cout<<"b="<<b<<"\tc="<<c<<"\tmax(b,c)="<<max(b,c)<<'\n';max(b,c)=10;cout<<"b="<<b<<"\tc="<<c<<"\tmax(b,c)="<<max(b,c)<<'\n'; }5、#include<iostream.h>class A{private:int i;public:A (int a){i=a;cout <<"i="<<i<<'\t'<<"调用了构造函数!\n";}~A ( ) {cout<<"i="<<i<<"调用了析构函数!"<<'\n';}};A a(0); 结果:void main ( ){A a1(10);A a2=20;a2=50;cout<<"main()函数结束!"<<endl;}i=0 调用了构造函数i=10 调用了构造函数i=20 调用了构造函数i=50 调用了构造函数i=50 调用了析构函数main( )函数结束i=50 调用了析构函数i=10 调用了析构函数i=0 调用了析构函数6、#include<iostream.h>class A{ int x;static int y;public:A(int x1,int x2){ x=x1; y=y+x2; }static void show1();static void show2(A a);};void A::show1( ){ cout<<"Y="<<y<<endl; }void A::show2(A a){cout<<"X="<<a.x<<"\t"<<"Y="<<y<<endl; }int A::y=6; 结果:void main( ){A a1(11,22);a1.show1();A::show2(a1);A a2(33,44);A::show1();a2.show2(a2); }7、#include <iostream.h>class AA{ public:AA(int i,int j){A=i;B=j;cout<<"Constructor\n";}AA(AA &obj){A=obj.A+1;B=obj.B+2;cout<<"Copy_Constructor\n";} ~AA(){cout<<"Destructor\n";}void print(){cout<<"A="<<A<<",B="<<B<<endl; } private:int A,B; 结果:};void main(){ AA a1(2,3);AA a2(a1);a2.print();AA *pa=new AA(5,6);pa->print();delete pa;}ConstructorCopy_ ConstructorA=3,B=5ConstructorA=5,B=6DestructorDestructorDestructor8、#include<iostream.h>class CBase{public:virtual void f1(){cout<<"调用函数CBase∷f1()!"<<endl;}virtual void f2(){cout<<"调用函数CBase∷f2()!"<<endl;}void f3(){cout<<"调用函数CBase∷f3()!"<<endl;}};class CDerived:public CBase{void f1(){cout<<"调用函数CDerived∷f1()!"<<endl;} void f3(){cout<<"调用函数CDerived∷f3()!"<<endl;} };void main(){CBase obj1,*P;CDerived obj2; 结果:P=&obj1;P->f1();P->f2();P->f3();P=&obj2;P->f1();P->f2();P->f3();}调用函数CBase∷f1()!调用函数CBase∷f2()!调用函数CBase∷f3()!调用函数CDerived∷f1()!调用函数CBase∷f2()!调用函数CBase∷f3()!四、编程题1、定义一个学生的类:数据成员包括:姓名、学号、英语、数学、计算机三门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