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王船山的《古诗十九首》情结
关于《古诗十九首》的分析(通用5篇)
关于《古诗十九首》的分析(通用5篇)关于《古诗十九首》的分析(通用5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
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的分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的分析篇1古人在诗词创作中非常注重表现艺术,在写景、状物、言情、述志时,往往采用既对立又统一,既相反而又相成的辩证手法,让读者在品味赏读中获得无穷的艺术享受。
这些辩证的表现手法包括点染、虚实、疏密、浓淡、离合、雅俗、曲直、隐显、巧拙等。
下面以中学课本中涉及到的诗诗词为例,试作说明。
1、点染点染,是国画的术语。
原指画家在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的地方染,从而绘出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后来借用到古诗词中来,指的是作者在有些地面正面点明旨意,有些地方侧面渲染。
这种手法在写景抒情的诗词中比较常见,一般用景物来染;用一句话,一个词来点出作者要抒发的感情。
渲染是为了突出旨意,旨意统率渲染,相互依存,和谐统一。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其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是点;其余各句均是“染”,以突出相思的伤悲。
这样的例子在中学语文课本中还有很多,如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其中第一句是“点”,点出“伤离别”;其余各句是“染”,渲染伤别之情。
李清照的《声声慢》一词用“乍暖还寒”、“三杯两盏淡酒”、“晚来风急”、“雁过也”、“满地黄花”、“梧桐更兼细雨”来渲染自己的心绪,最后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点出“愁”的主旨。
王实甫《长亭送别》中的[正宫][端正好],前面“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都是染,后面的“都是离人泪”是点。
2、虚实虚实结合是古诗词重要的艺术手法之一。
《古诗十九首》赏析
《古诗十九首》赏析当前位置: 习古堂国学网>> 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介绍】《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昭明文选》),是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作者已经无法考证的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
《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
艺术上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
同时,《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令古往今来的读者常读常新。
【《古诗十九首》目录】•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出自《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一首。
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
不迫不露、句意平远的艺术风格,表现出东方女性热恋相思的心理特点。
...•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出自《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二首。
这首曾为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所推崇的诗,以一名女子的口吻写出了自己的身世,抒发了思妇在草木茂畅的春景下内心寂寞苦闷的愁思。
...•青青陵上柏《青青陵上柏》出自《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三首。
这首诗与《古诗·驱车上东门》在感慨生命短促这一点上有共同性,但艺术构思和形象蕴含却很不相同。
...•今日良宴会《今日良宴会》写得很别致。
全诗十四句,是主人公一口气说完的,这当然很质直。
所说的内容,不过是在宴会上听曲以及他对曲意的理解,这当然很浅近。
...•西北有高楼《西北有高楼》作者无名氏似是一位彷徨中路的失意人,这失意当然是政治上的,但在比比倾诉之时,却幻化成了“高楼”听曲的凄切一幕。
...•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是抒写妇思游子相思离别之情的作品。
全诗所抒写的,乃是故乡妻子思念丈夫的深切忧伤。
但倘若把此诗的作者,也认定是这女子,那就错了。
...•明月皎夜光《明月皎夜光》这首诗从秋夜之景写起,写景抒愤上的妙处,在那感叹、愤激、伤痛和悲哀,始终交织在一片星光、月色、螺蜂、蝉鸣之中。
论王船山诗歌的生死主题——以悼挽诗和游仙诗为例
而死、 求高尚人格 的生命 观 , 追 这一观 点融化在 他的诗作之 中, 是其诗歌的一 个十 分重要 的主题 , 这一主题 的发现 对推进船 山
学的研 究有其重要 意义 。
[ 关键词 ] 船山诗 ; 生死观 ; 否定长 生; 尽性之 死; 高 尚人格 [ 中图分类 号] 29 2 B 4 .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7 0 5 2 0 0 0 0 0 63- 7 5(0 9)2— 0 5— 4 的深 山之 中 , 得道后 飞升天空 , 与神仙遨游” 。张 松辉先生的 见解 与曹 道衡 相近 , 他在《 汉魏 六朝 与道教文 学》 中说 到“ 郭
露垂蓓营 。 仙境是 如此金碧辉煌 、 ” 光华璀璨 。接下来诗 中写
到仙境 中也有 “ 居然荣瞧 心 , 欲填贪淫海 ”的贪人 , 以至 出现 “ 山禾 未登 , 鸟 啼饥馁 ” 玉 青 的荒凉 饥馑 局 面。仙境 与 现 实 生活 中一样 , 到处都是 阴暗面。因此他怕玷污 了 自己而毅然 转身离去 :遥遥 一 相谢 , 去 勿予 浼。 他 所追 求 的是 一个 “ 去 ”
则极力 主张“ 仙趣说 ” 他认为郭璞 “ , 倾心 于 自己所 营造 的仙
洁净无瑕 、 自由 自在 的现实世界 : 沐浴西清月 , “ 唏发朝云瑗 。 素魄无旁影 , 流霜涤微霭 。 ”诗 中最后 他说 : 别有清都情 , “ 浩 劫无能改 。 这 种“ ” 清都 情”, 是对 他所 理想 现实 中清 平世 就 界的 向往之情 。在 《 游仙 诗 》 之二 中, 夫之 对仙境 是 这样 王 描绘 的: 空宇淡无 垠 , “ 微尘 忍相 玷。画 以银河 流 , 街成壁 天 堑 。胡然妖珥 (E月之晕 ) , 轮受污染。丰隆一默 塞 , 1 生 赤 壶 女收光 闪。赤 蛇不 自忍 , 中夜 喷 紫焰 。 那儿 的天空 又 高 又 ” 远, 云淡 淡的 ; 天空是那样洁净 , 洁净得 叫人心疼 , 叫人 心醉 。
《王船山诗文集》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王船山诗文集》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王船山诗文集》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王船山诗文集》是清代一部王夫之的诗词文别集。
船山诗文
船山行迹与诗文分析1.王船山听说永历低帝到了武冈,非常兴奋与好友夏汝弼奔赴武冈。
走湘阴车架山大雨连绵风雷交加道路泥泞难以行走,便不得已留下,真感到焦闷!特别是王船山抱着迫切的救亡图存的愿望,只想迅速的到达行在“,为国效命;而现在却困于淫雨不能继续前进,他的愿望落空了。
他愤恨”丰隆“(指雷神)屏翳”(指雨师)给予他无情的打击,“颈血如泉涌鱼欲迸出,红潮涌上光路离”。
一时心潮起伏,思绪如麻。
他想到民族灾难深重而南明的军队对入侵之敌却不能抵御,望风披靡:“残兵游 ,偾师如骇鹿”。
他遥望郊原:荒郊无烟三百里,封狐狗见相扑”!.眼看强敌已经压境,局势是多么危急啊!但是他转念到这样的淫如果有利于永历帝脱险,那么即使他困死深山,也是心满意足的。
他在心情机动的时候百无聊赖的时候,写了七歌――――《仿杜少陵,文文山作七歌》见《姜斋诗集。
忆得》2.1648年的衡山起义。
“戊子(公)(夏汝弼――引者)同予及管中舍起义衡山,(公)以母病不与军中,俄丁母丧,方居庐哀毁,义兵为湘潭人伊长民所袭,管尽室被害。
······虏方大索,诛杀数十人。
公收亡命家口及同事僧洗创炙药食之,日饭者四五十人。
民间捕日剧,公子一刀枕户曰“我不先死,无一人得出也。
’乡里亦素重公义,不敢摇,遂免于难”。
――史。
孝廉夏公》“······故涉历险阻涓戒同志,枕戈待旦,已有事焉;而孤掌之拊,自鸣自和,至于败绩,虽云与仇战者,败亦非辱,而志事不遂,亦何荣耶?”――《章灵赋》自注“······为有神骏姿(指南岳僧行翰――引者),激扬忠愤隐。
行歌方亢爽,社稷已齑粉。
烧灯相向悲,坐待钟时殷。
义旗同崎岖,偾败无郁菀。
垂死尤致声,心魂相和吻”。
――《哀诗》,3.王船山离梧州行人司行人,由昭平至平乐,适逢刘湘客生辰小宴,他去祝贺,并赋诗云“重开初度酒,莫诵四愁诗,萧艾吾何有,灵椿正大年“。
谈古诗十九首_人生的自觉_
而成立"
回头再说文人诗与民歌的问题) 按说人生的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 !我 把 &觉 自 $看 成 一 个 过 自觉当不始于十九首!也不当仅限于文人) 文人也
程!看成是生命能量的内向化运动’ 正如人的性格 许要敏感些! 而对生命的感受! 所有人都有共通
也分为内向外向两种! 人生的追求也可以这样区 性!克罗齐以为!每一个人都应该做自己的诗人!
望!回望又成了绝望) 这就是人生的真味!生活在 常人的庸俗粗朴直率!雅须要克制!须要遮掩须要
别处!此处只有悲剧!只有伤感!这就是人生自觉 曲折以出之) 同样是抒情!后者则显得彬彬有礼)
的内容) 十九首暗示了生命本质意义上的无奈!这 然而克制面对的是感情的泛滥! 遮掩带来了更多
是人类共有的感受!也最易引起人类的共鸣)
我以为人生的自觉#来自于诗中对人生两大主 题的关心和描绘#那就是爱和死$ 林庚先生在其所 编的文学史中# 将十九首的主题概括为游子和思 妇$ 我以为这是指题材而非主题#正如我们不能说 !水 浒 "是 盗 寇 主 题 #!红 楼 "是 贵 族 主 题 一 样 #十 九 首的主题应该是对爱的渴求和对死的恐惧#也就是 对生命本身的热爱# 而这种热爱乃由于人生的自 觉$
家 这样的句子!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伤彼蕙兰 作 花#含英杨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其思路 品 是重情爱而惧死亡$ 这种爱与死两个主题的结合被 后世无数的文人重复着#尤其是失意的女子#从杜 秋娘到朱淑贞#到冯小青乃至到林黛玉#伤心一曲 葬花辞#其感人之处#就在这里$
我以为人生的自觉的特征在于悲剧性与抒情
的暴露!曲折吸引着读者更深的追索) ! 有哪 与民歌的最大差别乃在于此) 后世文人雅士所自
浅论王船山诗歌创作中的生死观
[关键词]王船山;诗歌创作;生死观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882(2021)01-0128-03
王船山生活在明末清初的特殊历史时期,经历 了时代天 崩 地 裂 的 变 化,个 人 的 人 生 境 遇 也 不 断 改 变,在生与死的不断抉择之中也产生了对于生死问题 的独特阐释和理解。“生死问题是人生观的根本,是 儒、释、道 各 家 不 能 不 关 注 的 重 大 问 题。 ‘玄 家 专 于 言生’追求不死的人生;‘释氏专于言死’追求涅?的
2021年 2月 第 39卷第 1期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JOURNALOFSOCIALSCIENCEOFJIAMUSIUNIVERSITY
Feb.,2021 Vol.39 No.1浅论王船山诗ຫໍສະໝຸດ 创作中的生死观石朝辉,段建辉
(嘉应学院 文学院,广东 梅州 514015)
[摘 要]王船山在明末清初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独特人生境遇,使得其对于生死问题也尤为关注。在四 十年的遗民生活中,王船山的丰富的人生经历,让他树立了强烈的贞生的生命意识,君子存生保命的根本目的 是报效国家,追求理想。当面临死亡的时候,人哀死而不患死,不回避现实的人生,这才是正确的认识生死问题 的态度。
《古诗十九首》对后世哲理诗的影响
《古诗十九首》对后世哲理诗的影响——以陶渊明诗歌为例《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五言诗的典范,极具艺术特色,多为后世文人学者所青睐,有关其形式、题材、语言技巧、表现风格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很广泛,大多集中讨论其审美风格及影响,而具体关注其思想对后世诗歌尤其是哲理诗创作的学术研究较少。
而前人对于哲理诗及陶渊明诗风的研究已经十分深广。
但总体来看,不经常将《古诗十九首》同哲理诗甚至陶渊明诗歌具体联系起来,这就有待我们去进一步探讨。
中国古典诗学有'诗中言理'之语,而未创哲理之名,'哲理诗'一词起自西方。
亚里士多德《诗学》中'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之说,成为后世哲理诗理论的滥觞。
而哲理诗的含义亦有广狭之分:狭义指阐释哲学思想的诗体哲学;广义则为'诗中包含哲理,不纯为情绪之抒写者,亦统称为哲理诗'。
当前,人们对'哲理诗'的使用大多取其广义而非狭义,即不限于纯粹的哲学思想,'凡是旨在明理,并非纯为抒情,表现了大至宇宙世界,小至个人处世方面的某种智慧明达之理,能给人以智慧启迪与教海的诗歌,都可称为哲理诗'。
而纵观文学史,先秦为滥觞、魏晋兴盛、唐代发展、至宋代达巅峰,中国古代哲理诗自有其东方智慧风貌---若说'文载道、诗言志、词缘情',好的古代哲理诗则常在言志咏怀之外以妙笔阐发哲理,'咏物融理,理语入诗',有真理性而不生硬僵化,有感染力而不肤浅流俗。
又有'理趣说'——'理得其趣',讲究哲理与诗趣的统一,形象性与顿悟性的结合。
此外,我们不能简单把哲理诗等同于谈玄儒道的哲学诗,总结前人研究,可大致将其分为智慧诗、教诲诗、哲学诗三类。
智慧诗,是那些实践中诗人经验智慧的总结、对人生的感悟,人们通常说的哲理诗主要指这类。
教诲诗则是有意识地以理诲人劝人的产物,别林斯基曾言:'我们承认教诲诗歌的存在',其艺术性又在于'它们是从蓬勃而又炽烈的灵感发出的,而不是从僵死而又冷淡的理智发出'。
王船山 风骨相关的诗词
王船山风骨相关的诗词王船山是明朝时期的学者和文化名人,他的诗词兼具风骨和哲理。
以下是一篇内容生动、全面、有指导意义的文章,探讨王船山的风骨相关的诗词。
王船山是明代儒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以其庄重正直、脱俗高雅的风骨而闻名于世。
他的诗词创作中,常常融合了对天地大道的思考和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追求,展现了他独特的人生境界和情怀。
王船山的诗词作品中既有以风骨为题材的,也有贯穿于诗意之间的。
其中,他的《笑含翠与寺院峰》一诗中写道:“洪峰入海巅,真心满清凉。
风烟三月雨,俗事何所长。
”这首诗以洪峰入海巅的大气恢宏景象,喻示了人生追求卓越的崇高志向。
王船山通过描绘大自然的壮丽景色,抒发了自己对清凉真心的追求,不愿为俗事所束缚。
这是王船山推崇风骨的表现,他认为人应当追求超脱世俗的境界。
同时,王船山的诗词也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道德价值观。
他的《灵隐寺松》一诗中写道:“登高破僻处,俗态正为异。
清直望儒冠,时人莫敢窥。
”这首诗道出了王船山对名利的淡泊态度。
他站在高处远离凡俗,清直地展望着儒冠之上的高尚品德,意思是他不愿随波逐流,媚俗苟且。
王船山的这种风骨表达了他对儒家思想中的德行要求的追求。
此外,王船山的诗词中亦融入了对人生人情的感慨。
他的《天净沙·秋思》一词中写道:“梦依稀看古今,长天暮,想尔何时来。
物物都摩诘,遣为频更非。
”这首词抒发了王船山对人生离别和时光流逝的思考和感慨。
他通过描绘梦境和长天暮来表达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也反思万物的有限和人事的无常。
这种对人生和世事的感悟,彰显了王船山的深刻思考和儒家传统中“修己治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综上所述,王船山的诗词创作体现了他高尚的风骨,丰富的人生哲思和对儒家思想的坚守。
他通过对大自然、德行和人生的描绘,表达了对清凉真心、追求高尚品德以及对人生离别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些诗词给人以深远的启示和指导,使人们在生活中追求卓越、远离俗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同时也促使人们反思人生境界和生活态度。
王船山最著名的诗
王船山最著名的诗
王船山(1526-1590年),字伯安,号牧斋,是明朝中后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和政治家。
他以其深厚的学问和高尚的人格在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影响。
王船山的诗歌作品虽然没有达到他的学术成就的高度,但仍然被广泛传颂和推崇。
他的诗作主题广泛,既有咏史抒怀的古文诗,也有描写自然景观、抒发人生哲理的诗篇。
他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内涵,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
其中,王船山最著名的诗之一是《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是他在游历山水之间,对大自然的景色和人生的感慨写成的。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以描绘古原草原的壮美和荒芜,表达了对逝去岁月和离别之情的思考。
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以及“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等,生动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悟。
除了《赋得古原草送别》,王船山还有许多其他受人喜爱的诗作,比如《九日登高》、《登楼奉送尚书》、《鸟鸣涧》等。
这些诗作以其精湛的文学艺术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打动了许多读者的心灵。
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展示了他的诗才和文学修养,更体现了他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
王船山的诗作流传至今,不仅因为其艺术价值,更因为其中蕴含的人生智慧和哲理。
他的诗歌作品激发了后世诗人们的灵感,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作被收入了许多文学选集,并被广泛研究和传诵。
王船山的诗歌作品不仅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更是一座桥梁,将读者与古人、自然和人生的智慧相连。
论王船山的诗学思想
论王船山的诗学思想
王船山是一位中国当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评论家,他的诗学思想主要集中在对现实社会和人类社会现象的深刻描绘和评论上。
王船山认为,诗歌应该具有社会意义和人类意义。
他的诗歌作品中,经常描绘现实社会中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社会不公等,并且通过自己的诗歌来反映这些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王船山还认为,诗歌应该具有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他的诗歌作品中,经常运用多种诗歌手法和诗歌形式,如描写、对比、比喻等,使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总之,王船山的诗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社会意义、人类意义和艺术性、审美价值上,他通过自己的诗歌作品,表达了对现实社会和人类社会现象的关注和评论。
举例来说,王船山的诗歌作品《城市之歌》深刻描绘了城市发展对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指出城市的繁荣是以牺牲环境和人类生活为代价的。
他用象征性的语言描绘了城市中的污染、噪音、拥挤等问题,并呼吁人们重视环境保护和人类生活质量。
另外,王船山的诗歌作品《春天里》则通过对春天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和人类对自然的渴望。
他运用了象征性的比喻和描写手法,使诗歌充满了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这些都是王船山诗歌思想的具体体现,在他的诗歌作品中,反映社会关注和评论,艺术性和审美价值相结合,起到了引导人们思考和反思的作用。
王船山诗学境遇中的现量概念分析
王船山诗学境遇中的现量概念分析20世纪初中国新文艺运动继承并发展了西方现代主义精神,不仅深刻影响了新中国文学艺术的诞生,更对后代作家产生了深远而深刻的影响。
作为20世纪中国新文学运动的重要人物,王船山的诗学思想尤其引人瞩目。
他的作品中多次出现“现量”的概念,在其作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王船山作品中提出的“现量”概念出发,对他的诗学境遇进行分析,以期更深入地理解和体会其作品对我们而言所蕴含的意义。
一、王船山诗学境遇的探析王船山被誉为诗人中的“牛羊流浪者”,他的诗作和他的生活充满了流浪般的气息。
他的诗歌描绘的景象常常是远离家乡,追寻新的旅程的异乡人的境遇,极尽力尝游荡的表现。
他的诗歌追求的是一种游牧的自由,他厌倦了安逸的生活,朝无垠放纵的地平线出发,将自我的游离于自然,从而获得自我的自由,获得灵魂的解脱。
王船山常常在他的诗作中描写高山乞食,他精神的流浪者游历了大片的山林,不断在自然中搜寻着心灵的安定与自由,他在《大山深处》中写道:“我今日如此浩浩荡荡,向谁去寻诉我心头的山路?明月何时逢今夕,一介乞丐唱登高谣。
”这首诗的语言清晰明了地展示了王船山诗学境遇的特点,即在大自然中游荡、放纵自我,以追求自我的真实与自由。
二、现量概念在王船山诗学中的作用王船山的诗歌常常提出“现量”的概念,这一概念源于古典诗人屈原的《离骚》,通过它,王船山体现了他心中理想追求,即追求自由、流浪、游牧等,他在诗歌《出登高》中写道:“出登高,把现量,把艰苦揉真,把宁静诉语。
”从句中可以看出,他在诗作中的概念“现量”,指的是一种对未知的追求,对于自由的渴望。
而“艰苦、宁静”则表达了他心中追求自由的理想,以及希望自己能够在追求中获得精神安定与真实。
三、结语王船山的作品曾经对新文艺运动及其探索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诗文作品中极尽流浪情调,而“现量”概念则成为他作品中重要的概念,这一概念对我们而言有着重大的意义,它带给我们的是一种“牛羊流浪者”的精神,既是对自由的追求,又是对安定的期待。
王船山的词分析
污勤 顧 。囑 。 咐燕幽絳 ,眼情襭 低偷誰盈 飛窺訴盈 蛺,?, 蝶早芳牆 ,倩草頭 莫綠萋怕 惹云萋惹 香護處游 泥。。人
【翻譯】 這首詞与前几首有很大的不同,前几首詞或多或少都明确表明 了船山當時的心境,但是這首相較來說甚為隱晦,而且這首詞 的主旨不單只是表明船山的心境,而是用來激勵自己与他人。
綠云:喻青葉盛茂。 香泥:念香之泥,落花散敷之泥 土。 按‚勤囑咐‚并以下九字,如并‛ 幽情‚‛芳草‚句觀之,便可見 船山秉姜桂之性,處艱危之境, 既有以自勵,亦有以勵人。
【翻譯】
桃花輕盈盈的飛舞,飄落到牆頭恐怕 會惹來游人們的回盼。可是心底隱藏 的感情要向誰傾訴呢?或許是向有君 子美德之人吧。燕子從窩里探出頭來 窺探,卻被如云朵般密集的綠葉擋住 了。看來需要時時囑咐吧:低飛的蝶 啊,莫要去招惹沾了花香的泥土弄髒 了自己啊。
春 未 分 明 , 覿 面 始 知 韶 日 曉 。
【解析】
整首詞看似都圍繞了一個‚春‛字,根据 注解里的提示,船山作此詞可能是在赴桂 林見到自己的未婚妻鄭孺人之后。春天的 來臨本就寓意著希望,再加上佳人的緣故, 船山的心情此時是較為輕松与愜意的,因 為整首詞里一共出現了很多個表現色彩的 字眼, ‚朱‛‚粉‛‚綠‛‚豔‛‚碧‛‚青‛, 這些字無疑給人帶來美麗与生气勃勃之感。 我認為第一句很重要,它并不像一般的詞 一開始就是寫景,而是用短短的一句話表 明了船山心跡的變化:由感受不到春天到 察覺到了春天的到來,說明船山的內心也 經歷了一個由死气沉沉到發現生机与希望 的過程。同時也側面反映了他對未婚妻鄭 孺人的感情,或者可以說鄭孺人對他來說
第二句抒發了船山的獨白:既恨透了這個腐朽荒淫的朝廷,卻 因自身無能為力而感到消极与抑郁,這种复雜的心態使他甚至 不愿意和別人交往,而產生‚謝病入山‛的想法。第三句無非 是船山自己的寫照,心態歷經了如此大的變化,由當初充滿希 望到現在只能眼看著世道日益蒼涼,最后卻只能獨自留下冰冷 的眼淚。最后一句可以看作是船山的悲鳴:既然知道造成這一 切的原因都是因為腐敗和荒淫的朝廷,那我要什么時候才可以 釋怀呢?最后的反問句透露了船山巨大的悲憤与無奈,甚至是 自我嘲解。
王船山对诗的形而上学阐明
王船山对诗的形而上学阐明思想大家王船山著有诗论《姜斋诗话》、《诗广传》等。
在王船山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中,诗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真的诗把我们带到天人之际这一最源始现象的近处。
因此,诗在王船山那里有着深厚的形而上学意蕴。
另一方面,正是王船山对诗的形而上学阐明使得中国古代诗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理论深度。
一在船山的心目中,本真的诗在《诗经》之中。
除此之外,恐怕就要数谢灵运的诗了。
船山称赞谢诗:言情则于往来动止、缥缈有无之中,得灵蠁而执之有象;取景则于击目经心、丝分缕合之际,貌固有而言之不欺。
而且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滞景,景总含情;神理流于两间,天地供其一目,大无外而细无垠。
落笔之先,匠意之始,有不可知者存焉。
[1](《古诗评选》,第14册P736)这段赞语几乎涵括了船山对于诗的全部理解,值得我们细加体会。
船山说,“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滞景,景总含情。
”船山之前,谢榛已经将情景对举。
谢为明代后七子之一,他在《四溟诗话》中说:“作诗本乎情景,孤不自成,两不相背。
……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以数言而统万形,元气浑成,其浩无涯矣。
”[2] (谢榛《四溟诗话》,P1180)船山“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滞景,景总含情”主张情景交融,可以说是继承发展了谢榛情景不孤立的思想。
情景交融,首先意味着对“情”的强调。
船山以《三百篇》为本真的诗,是由于它时代久远吗?似乎不是。
因为在船山看来,“卫宣、陈灵,下逮乎《溱》《洧》之士女,《葛》《屦》之公子,亦奚必贤于曹、刘、沈、谢乎?”“汉、魏以还之比兴,可上通于《风》《雅》。
”[1](《姜斋诗话》,第15册P807)这是说,汉魏六朝诗未必不如《诗经》。
然而,船山又说,“艺苑之士,不原本于《三百篇》之律度,则为刻木之桃李。
” [1](《姜斋诗话》,第15册P807)如此说来,《诗》之为本真的诗,在于它的律度。
律度何所指?“陶冶性情,别有风旨,不可以典册、简牍、训诂之学与焉也。
王船山诗歌退化论刍议
王船山诗歌退化论刍议曾也鲁【摘要】王船山坚持儒家文艺观,认为诗歌越古越好,诗风每况愈下,今不如昔。
他的诗歌退化论偏见,与其诗论及诗歌评论标准是密不可分的。
%Wang Chuang-shan adhered to Confucian literary views and thought that better the more ancient poetry,and the poetic style went from bad to worse and the present is not as good as the past.His prejudices view about the degradation of the poetry has inextricably connections with his evaluation criteria.【期刊名称】《衡阳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33)002【总页数】4页(P13-16)【关键词】王船山;诗歌;退化论【作者】曾也鲁【作者单位】衡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湖南衡阳421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249.2王船山崇古宗经,坚持正统的儒家文艺观,认为诗歌愈古愈好,诗风每况愈下,一代不如一代。
笔者试图就其诗歌退化论进行探讨,略述一己之见。
王船山尊儒宗经,认为《诗经》乃儒家之经典著作,是一切诗歌的典范。
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尽矣。
辨汉、魏、唐、宋之雅俗得失以此,读《三百篇》者必此也。
”①“艺苑之士,不原本于《三百篇》之律度,则为刻木之桃李。
”②因此,他把《诗经》视为至高无上的楷模,盛赞“《三百篇》之不可及也”③。
王船山对屈原及其作品评价很高,体现了他文艺思想的核心,即“诗言志,非言意也;诗达情,非达欲也”④的观点。
他认为一切文学作品所表现的喜怒哀乐的思想感情,都必须出于忠贞之性,决不能因为“货利”、“声色”之不得,也不能因为个人的不幸遭遇,乃缘饰之而为文章,发牢骚,泄私愤,怨天尤人。
试论王船山的词学态度
第29卷第2期2008年4月衡阳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No.2Vol.29Apr.2008试论王船山的词学态度徐 峰(山东财政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摘 要:作为对中国文艺理论有自成一家建树的王船山,他的词学思想,虽因所编《词选》的散佚而无法窥测,然而艺术的相通及船山部分词前的序言,皆为我们了解船山的词学态度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船山;词学态度;友朋文学观中图分类号:I207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313(2008)02—0010—03 船山作为杰出的思想家、学者、诗人,对中国文艺理论亦有自成一家的建树。
他的诗论,取法兴、观、群、怨,标举“以意为主”,于情景、言意关系皆有发明。
研究《诗经》的《诗绎》、评论历代诗歌的《夕堂永日绪论・内编》、记录诗友遗诗片段的《南窗漫记》以及《古诗评选》、《唐诗评选》、《明诗评选》,力廓明代诗歌坛砧自雄、标榜成习的门户陋习。
而于词,据王之春《船山公年谱》载,曾编有《词选》一部,惜已散佚,因而无法窥其词学主张。
然而艺术的相通性及船山部分词前的序言,皆为我们了解船山的词学态度提供了借鉴。
船山的诗歌创作、研究主要得力于其叔父王廷聘。
他在《牧石先生墓表》称叔父“斟酌开天,参伍黄建,拒姝媚之曼声,振噌吰之亢韵”,《家世节录》又云“仲父和易而方介,恬于荣利,博识,工行楷书,古诗得建安风骨,近体逼何李而上,深不喜竟陵体诗,每颦蹙曰:‘何为作此儿女嚅睨!’”船山深得叔父衣钵,“在公安、竟陵‘姝媚之曼声’风靡一时之际,亦所不阿俗好,独步古朴深厚之作”[1],对淫艳之诗,排斥尤甚。
《夕堂永日绪论・内编》有这样一段话:艳诗有述欢好者,有述怨情者,《三百篇》亦所不废。
顾皆流览而达其定情,非沉迷不反,以身为妖冶之媒也……迨元、白起,而后将身化作妖冶女子,备述衾裯中丑态;杜牧之恶其蛊人心,败风俗,欲施以典刑,非已甚也。
王船山咏史词中的主题思想
王船山咏史词中的主题思想
全华凌;彭晓凤
【期刊名称】《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6(017)005
【摘要】王船山是明清易代的见证人,又是通晓历史的史学家,叙写历史、咏史抒怀是船山词主要题材内容之一.船山咏史词有独特的创作背景,主题内容深刻丰富,研究船山咏史词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总页数】6页(P19-24)
【作者】全华凌;彭晓凤
【作者单位】南华大学文法学院,湖南衡阳421001;南华大学文法学院,湖南衡阳421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23
【相关文献】
1.写尽无限感喟--论唐宋词中的咏史词 [J], 高瑞琴
2.王船山抒怀词的主题思想 [J], 龙志坚;王雅洁
3.雅音、俗韵与宗风——系统分峙与融合中的北宋怀古咏史词 [J], 张若兰
4.花间咏史亦自雄--论《花间集》咏史词 [J], 曹渝扬
5.遗民视角下的船山咏史词
——以组词《生查子·咏史》为考察中心 [J], 曹秀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船山说《诗》小议
船山说《诗》小议
周示行
【期刊名称】《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1988(000)001
【摘要】<正> 船山说《诗》,博采汉、宋各家之长而避弃其所短,遂能别开生面,成为清初最有影响的一大家。
他对许多《诗》篇的解说,往往入情入理,为他家所不及。
有时还能鞭辟入里,表现出他在诗歌理论领域内有所突破。
当然,他并没有完全摆脱传统《诗》学的束缚,失误之处亦在所难免。
在这方面作一次清理,是船山学术思想研究方面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本文先就船山对《周南·芣苡》所作的解说略作评议。
【总页数】5页(P19-22,31)
【作者】周示行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58.3
【相关文献】
1.王船山对"理语"入诗之思考和对性理诗之仿效与矫正 [J], 李生龙
2.船山诗词梦幻"三境"与船山生命美学"三说"--船山美学与船山诗词一探 [J], 许定国
3.论王船山《诗广传》的诗礼乐思想 [J], 齐安瑾
4.自磨碎墨写天真--船山的性灵诗说和性灵诗 [J], 高利华
5.王船山说《诗》一题——兴观群怨疏解 [J], 周示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王船山的《古诗十九首》情结作者:张兆勇来源:《船山学刊》2017年第05期摘要:作为一代思想家,王船山对《古诗十九首》这一组汉末文人五言古诗情有独钟。
从王船山的《古诗评选》《唐诗评选》《明诗评选》中不仅能够看到船山对之一往深情,而且能感到他体现于鉴识十九首的特别思想卓见。
船山古诗十九首情结与船山的古诗十九首见解均深刻,值得玩味,于此同样能感受到一个遗民思想家的孤愤情怀。
关键词:王船山;《古诗十九首》;圣证;情结众所周知,作为思想家王船山的三本古诗评选均传世,影响也很大。
在笔者看来,三书也的确有滋起影响的理由。
它们的意义在于从另一个层面全面铺展着船山体道的心迹。
世人对此三书关注亦很多。
一般说来,不同的人以不同的人生经验,对三书虽然会有不同的关注点,但显然对船山的选诗、品评特点也会有一些共同的兴趣聚焦落实之处,例如,首先只要稍加留意都会发现船山对汉魏以来诗歌的成就,对于此阶段创作成果,一次性全选的只《古诗十九首》一家,无疑感到有浓郁的十九首情结。
其次,纵观三种评选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说船山是将《诗经》以经奉读,那么他最是把十九首作为经的承祧示范来体证。
如果说王船山以为中华诗有一个承祧《诗经》经意的绵绵命脉,那么《古诗十九首》一直是他考论历代士人诗歌创作性情是否融经的标尺。
再次,纵观三种评选还能产生这样的认识,即船山这些思路均是在明确自觉状态下落实的。
笔者即试图探寻王船山的这一自觉性。
一、肯定与深情在中国文学史上公认《古诗十九首》是一组特别的组诗。
在笔者看来,其特殊在于它们虽各自独立但只有在联同一起相互映衬中意义才更显著。
历史上学者也均是把它们放到一起进行关注的。
朱自清先生曾论述:“古诗原来很不少,梁代昭明太子《文选》里却只选了这十九首。
《文选》成了古典,十九首也就成了古典……唐代李善和…五臣‟给《文选》作注,当然也注了十九首。
”①事实上汉末五古以《古诗十九首》结成流传还并不是这样被动,早在《文选》的当代,刘勰、钟嵘即以五古统论与《文选》的思路表现出强烈呼应。
此后唐宋元明各代世人对《古诗十九首》理解接受显然表现于两个层面:一者从创作层面整体上追踪其神韵。
据船山观点,以为历代以来虽仅有少数人,但有一个招近绍远的脉脉线索。
二者从学术层面,中华学人一直将此以整体作为切入及考究儒家性情的支点,由此《古诗十九首》一直均被推举为最高阶面。
试读一下以下对《古诗十九首》的经典誉辞:其源出于《国风》……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钟嵘《诗品》上)古诗……卓然天成,不可复及。
其情真,其味长,其气胜。
视三百篇,几于无愧。
(张戒《岁寒堂诗话》)五言古诗或兴起,或赋起,须要寓意深远,托词温厚……要有《三百篇》之遗意方是……如《古诗十九首》皆当熟读玩味,自见其趣。
(杨载《诗法家数》)余谓《十九首》,五言之《诗经》也。
(王世懋《艺圃撷余》)这里,笔者以为船山对《十九首》的肯定与深情正在于依然绵绵接绪于这些前人。
船山云:“《十九首》该情一切,群怨俱宜。
诗教良然,不以言著;入兴易韵,不法之法。
俱以浮云而蔽,哀哉,白日去矣。
”②“好色不淫,怨诽不伤,犹于此见之。
深练华赡,自班、张诸人本色。
…既来‟二语固动人,《国风》无此,当由《楚辞》。
结语朴野过甚,古人之纇句如此。
”③“大端言情,风雅正系。
”④船山在三种评选中从不同侧面对历代以来关于《十九首》神韵递接与诗家儒意的承祧均有过精心梳理,并将对《十九首》的缅怀与表彰刻意隐于其中。
试以其《唐诗评选》为例。
众所周知,在船山以前的有明一代,世人评唐诗多遵循自高棅《唐诗品汇》以来的思路,即以四唐分诗,以宗派论人,以气象指认繁荣,以变法细数盛衰,从而变相地理解宋代严羽的论意。
如果说此种思路统领了有明一代,那么船山选评唐人突破力度最大者即此思路,突出表现为两点:首先,他并不赞同明人所言唐无五言古诗,此其一;同时他以为唐人的五言古诗变化迁转也并不像明人所设定的那种思路,因此船山理解唐人五古不被捆绑于明人思维。
在船山看来,唐人的真性情最真切地见证于他们所受十九首影响的诗作,正因如此,他对韦应物的高度评价即以《古诗十九首》为标杆,此其二。
在评陈子昂《送客》诗时,船山比较细致地谈了他的这一思路,其云:“正字意不自禁,乃别为褊急率滞之词,若将度越然者,而五言遂自是而亡。
历下谓子昂以其古诗为古诗,非古也。
若非古而犹然为诗亦何妨?风以世移,正字《感遇》诗似诵、似说、似狱词、似讲义,乃不复似诗,何有于古?故曰五言古自是而亡。
然千百什一,则前有供奉,后有苏州,固不为衰音乱节所移,又不得以正字而概唐无五言古诗也。
”⑤纵观《明诗评选》亦如此,船山对明人的评介亦不以七子及诸派为高,而是以《十九首》标格将少数人推举在捧谈之中。
船山以为《十九首》之后,自陈平原起历代以来前仆后继,并不仅是对其充实而勿宁更是对此的正宗传递。
这些诗人的特点更在于他们的灵气与应变性。
由此船山于有明一代“尤其推举了刘伯温,以为…其韵、其神、其理,无非《十九首》者‟。
总以胸中原有此理、此神、此韵,无非《十九首》者”。
王船山批评前后七子感慨云“古诗即亡于仿古之手”,因此“古诗这种精神需要人惕习之”⑥。
二、心视与圣证在评选中,船山大都以“十九首”昵称《古诗十九首》,又经常以“青青河畔草”指代全部。
他还有拟十九首之作引起后人注意。
船山对十九首所以如此青睐,在于他侦破了《十九首》玄秘,深知其特别性。
而对于《十九首》,船山又强调需要特别的方法,才能达于与它深情交流。
船山的方法可归结为“心视”。
其评《西北有高楼》诗云:“来端不可知,自然趋赴,以目视者浅,以心视者长。
”⑦此“心视”者即应是船山推出的把握十九首的最切实的方式和途径。
在对古诗十九首的评语中可时时见到他以“心视”获得的成果。
其评《青青河畔草》云:“前六语惊魂动魄,后四语居要扼人。
前言时,后述事,通首共绘一情事。
当之者众,知之者鲜。
”⑧评《青青陵上陌》云:“驱车以下俱劝勉之词,知此方知结构。
”⑨评《明月皎夜光》云:“当知作者亦即时即事,正尔情深,徒劳后人索其影射,直必不绞。
”⑩评《东城高且长》云:“微觉汗漫,遂令盲人疑非一首;然浸更相收放,令盲人不疑为一首,则愈下矣。
”B11从上述这些举证均不难得出所谓“心视”在于以切己的功夫,从心上发语,找寻《十九首》感动于心者。
以上所列即在于船山一鼓作气找寻了系列要语。
在他看来以“心视”会发现《古诗十九首》的价值在劝勉、在直、在于导人思维汗漫。
它虽不当于明人提倡的诗法结构,却直导于心物圆融的人生经验。
如果说《古诗十九首》能令人“惊心动魄”是钟嵘就有的感觉,那么船山正好从其方式,其伦理落点,其宇宙意识等,从而全面解读了“吃了一惊”,此应是船山所以要强调“心视”的意义。
也的确,我们可从许多方面看到他以“心视”的印迹和别具见识,感到船山以心视来考论标举十九首特征,在于有意忽略习俗,让其对中华宗诗的肯定逶迤在性情的纯粹与灵气的缓缓之中。
其评谢脁《江上曲》:“空中置想,曲折如真,《青青河畔草》之所以独绝千古也。
” B12评王俭《春诗》二首云:“此种诗直不可以思路求佳。
二十字如一片云,因日成彩,光不在内亦不在外。
既无轮郭,亦无丝理,可以生无穷之情,而情了无寄……五言之有《十九首》也,允为绝句元声。
”B13对诗人评选来说,船山如同宋明以来许多批评家心怡其所爱一样,没否定把以《十九首》为标的而诗韵的获取称为“正法眼藏”。
如评阮籍《咏怀》:“步兵《咏怀》,自是旷代绝作,远绍《国风》,近出入于《十九首》,而以高朗之怀,脱颖之气,取神似于离合之间,大要如晴云出岫,舒卷无定质……盖诗之为教,相求于性情,固不当容浅人以耳目荐取。
”B14船山在聚焦阮籍《咏怀·开秋兆凉气》诗云:“唯此窅窅摇摇之中,有一切真情在内,可兴、可观、可群、可怨,是以有取于诗……以追光蹑景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是诗家正法眼藏。
”B15但众所周知,船山是一个纯儒的遗民思想家。
“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是其座右铭。
他一生刻意的伟业是针对满清异治,深思明儒之所败,全面恢复宋代哲儒张横渠的通天之志,并在此意义上落实天人情怀。
船山此志体现于处处。
虽然船山有“抱刘越石之孤愤而命无从致,希张横渠之正学而力不能企”B16的孤愤,但仍可看到他发散于各方面的思维经常在天人情境上相遇。
这个心理特点也体现在对《古诗十九首》定位上。
此从所及深度来说,船山强调“心视”目的在于要努力体证古诗所自蕴的“拨本之力”、“每一回笔”,从而表现出其对中华文化生命精神的心领及获得的沉痛,表现出作为一个遗民思想家深厚的情怀。
从这里不难知道,船山所谓的心视十九首也只是一个噱头,而他的真实目的是期望借诗平台能以性情应天,从而让天人宇宙,主体、客体真正还原于一处。
的确,时至今日我们还能感受到他因体验《古诗十九首》所具的释然与震撼。
其评《涉江采芙蓉》上云:“广大无垠鄂。
”B17其评《庭中有奇树》云:“每一回笔,如有千波,而终平潋。
古人之力其神乎!” B18其评张协《杂诗·述职投边城》云:“风神思理,一空万古,求其伯仲,殆唯…携手上河梁‟…青青河畔草‟,足以当之。
诗中透脱语自景阳开先,前无倚,后无待,不资思致,不入刻画,居然为天地间说出,而景中宾主,意中融合,无不尽者。
”B19可以说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船山打通了《古诗十九首》中理性与儒家天道的内在关联,从而表现着他对《古诗十九首》宇宙意识的沉痛心领。
王船山云:“ …采采芣苢‟,意在言先,亦在言后。
从容涵泳,自然生其气象。
即五言中《十九首》犹有得此意者,陶令差能仿佛,下此绝矣。
”B20于此,船山认为,与十九首相比“陶令差能仿佛”。
应该说王船山正是从此表现对宋代以来儒家道学天道观的延伸与持护。
又,和历史上许多批评家一样,从情和意等双边认同《古诗十九首》也同样是船山的思路。
船山云:“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伸。
一章深意,于此仿佛。
”B21又云:“当知作者亦即时、即事,正尔情深。
”B22总之,如果说船山和历史上的许多批评家一样是以“情深”、“意深”双边认同《古诗十九首》,那么船山的特立处则在于从思的角度来说以心视,而最终以大道升华,是致力于体认十九首的含融博大,从而在宏大的平台上来感悟他的“情深”、“意深”的。
这就在一个深刻的层面上触及了性情之根,而归宗于性情之根显然更是船山的目的,因为从三种评选的许多处我们均不难看出船山心思的这个落点。
可以说,也恰在这一点船山认同了《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也最终在此节骨上深刻地解释了他自己。
且看他要表达因《古诗十九首》所感发的情。
1“来端不可知,自然趋赴”,此乃表达情的劲健,犹如神龙出没。
2“亦即时即事”,此乃表达情的质朴,当下即是。
3“每一回笔,如有千波,而终平潋。
”此乃指情以不沾不滞而铺展着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