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意三角函数计算公式是如何得来的

合集下载

三角函数公式大全及其推导方法

三角函数公式大全及其推导方法

三角函数公式大全及其推导方法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课程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在学习三角函数时,我们会学习各种不同的三角函数公式,这些公式有助于解决三角函数相关的各种问题。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三角函数公式及其推导方法。

一、基本三角函数公式1. 正弦函数(sin):在直角三角形中,正弦函数定义为对边与斜边的比值。

sin(A) = 对边 / 斜边2. 余弦函数(cos):在直角三角形中,余弦函数定义为邻边与斜边的比值。

cos(A) = 邻边 / 斜边3. 正切函数(tan):在直角三角形中,正切函数定义为对边与邻边的比值。

tan(A) = 对边 / 邻边二、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1.正弦函数的诱导公式:sin(α ± β) = sin(α)cos(β) ± cos(α)sin(β)sin(2α) = 2sin(α)cos(α)2.余弦函数的诱导公式:cos(α ± β) = cos(α)cos(β) ∓ sin(α)sin(β)cos(2α) = cos²(α) - sin²(α) = 2cos²(α) - 1 = 1 -2sin²(α)3.正切函数的诱导公式:tan(α ± β) = (tan(α) ± tan(β)) / (1 ∓ tan(α)tan(β)) tan(2α) = 2tan(α) / (1 - tan²(α))三、倍角公式1.正弦函数的倍角公式:sin(2α) = 2sin(α)cos(α)2.余弦函数的倍角公式:cos(2α) = cos²(α) - sin²(α) = 2cos²(α) - 1 = 1 -2sin²(α)3.正切函数的倍角公式:tan(2α) = 2tan(α) / (1 - tan²(α))四、和差公式1.正弦函数的和差公式:sin(α + β) = sin(α)cos(β) + cos(α)sin(β)sin(α - β) = sin(α)cos(β) - cos(α)sin(β)2.余弦函数的和差公式:cos(α + β) = cos(α)cos(β) - sin(α)sin(β)cos(α - β) = cos(α)cos(β) + sin(α)sin(β)3.正切函数的和差公式:tan(α + β) = (tan(α) + tan(β)) / (1 - tan(α)tan(β))tan(α - β) = (tan(α) - tan(β)) / (1 + tan(α)tan(β))五、万能公式sin(A) = (e^(iA) - e^(-iA)) / (2i)cos(A) = (e^(iA) + e^(-iA)) / 2以上是一些常用的三角函数公式及其推导方法。

三角函数万能公式推导过程

三角函数万能公式推导过程

三角函数万能公式推导过程三角函数万能公式推导过程三角函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与三角学、几何学、物理学、工程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角函数有许多公式,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万能公式。

本文将介绍万能公式的推导过程,让读者对其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万能公式是指下面的公式:cos(a + b) = cos a cos b - sin a sin bsin(a + b) = sin a cos b + cos a sin b其中a和b是任意角度。

这两个公式可以用来计算角度的和、差或乘积,是三角函数中最为重要的公式之一。

推导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步:第一步:将a + b转化为两个角的平均数和差的形式。

我们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进行转化:cos(a + b) = cos[(a + b)/2 + (a + b)/2]sin(a + b) = sin[(a + b)/2 + (a + b)/2]根据平均数和差的公式,上述公式可以进一步转化为:cos(a + b) = cos[(a - b)/2] cos[(a + b)/2] - sin[(a - b)/2] sin[(a + b)/2]sin(a + b) = sin[(a - b)/2] cos[(a + b)/2] + cos[(a - b)/2] sin[(a + b)/2]第二步:用半角公式将上式中的cos[(a ± b)/2]和sin[(a ± b)/2]用cos a和sin a表示出来。

半角公式是指:cos(x/2) = ±√[(1 + cos x)/2]sin(x/2) = ±√[(1 - cos x)/2]将上式中的cos[(a ±b)/2]和sin[(a ±b)/2]代入使用半角公式推导后得到:cos(a + b) = cos a cos b - sin a sin bsin(a + b) = sin a cos b + cos a sin b与万能公式一致。

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三角函数公式推导过程

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三角函数公式推导过程

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三角函数公式推导过程三角函数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它包含了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等内容。

在学习三角函数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公式和推导过程。

下面是三角函数公式的推导过程。

1.正弦函数的公式推导过程:正弦函数的定义是在单位圆上,从原点到圆上的点与x轴之间的连线的长度,即y坐标值。

对于角度θ,我们可以得到正弦函数的公式:sinθ = y。

首先,我们在单位圆上选择一个角度θ,以点A表示。

然后,我们从点A向x轴引垂线,将A分成两个部分:横坐标和纵坐标(x和y)。

根据勾股定理可以得到,x²+y²=1,因为点A在单位圆上。

然后我们将这个方程进行整理,得到y=根号(1-x²)。

因此,我们得到正弦函数的公式sinθ = y = 根号(1 - x²)。

2.余弦函数的公式推导过程:余弦函数的定义是在单位圆上,从原点到圆上的点与y轴之间的连线的长度,即x坐标值。

对于角度θ,我们可以得到余弦函数的公式:cosθ = x。

我们使用同样的方式在单位圆上选择一个角度θ,并且以点A表示。

由于x坐标值表示余弦函数,我们可以看到此时x坐标值就等于点A在单位圆上的长度。

根据勾股定理可以得到,x²+y²=1所以我们可以将方程整理为x=根号(1-y²)。

因此,我们得到余弦函数的公式cosθ = x = 根号(1 - y²)。

3.正切函数的公式推导过程:正切函数的定义是正弦函数除以余弦函数,即tanθ = sinθ /cosθ。

根据前面的推导过程,我们已经得到了正弦函数的公式sinθ = 根号(1 - x²) 和余弦函数的公式cosθ = 根号(1 - y²)。

将这两个公式代入到正切函数的定义中,我们可以得到tanθ =sinθ / cosθ = (根号(1 - x²)) / (根号(1 - y²)) = (根号(1 - x²)) / (根号(1 - (1 - x²))) = (根号(1 - x²)) / (根号(x²)) = (根号(1 - x²)) / x。

任意三角函数计算公式是如何得来的

任意三角函数计算公式是如何得来的

三角函数(Trigonometric function)。

尽管三角知识起源于远古,但是用线段的比来定义三角函数,是欧拉(1707-1783)在《无穷0小分析引论》一书中首次给出的。

在欧拉之前。

研究三角函数大都在一个确定半径的圆内进行的。

如古希腊的托勒密定半径为60;印度人阿耶波多(约476-550)定半径为3438;德国数学家里基奥蒙特纳斯(1436-1476)为了精密地计算三角函数值曾定半径600,000;后来为制订更精密的正弦表又定半径为107。

因此。

当时的三角函数实际上是定圆内的一些线段的长。

意大利数学家利提克斯(1514-1574)改变了前人的做法,即过去一般称AB为的正弦,把正弦与圆牢牢地连结在一起。

而利提克斯却把它称为∠AOB的正弦。

从而使正弦值直接与角挂勾。

而使圆O成为从属地位了。

到欧拉(Euler)时,才令圆的半径为1,即置角于单位圆之中。

从而使三角函数定义为相应的线段与圆半径之比。

正弦、余弦正弦定理是由伊朗著名的天文学家阿布尔.威发(940-998)首先发现与证明的。

中亚细亚人艾伯塔鲁尼﹝ 973-1048﹞(p15)给三角形的正弦定理作出了一个证明。

也有说正弦定理的证明是13世纪的那希尔丁在《论完全四边形》中第一次把三角学作为独立的学科进行论述,首次清楚地论证了正弦定理。

他还指出,由球面三角形的三个角。

可以求得它的三个边,或由三边去求三个角。

这是区别球面三角与平面三角的重要标志。

至此三角学开始脱离天文学。

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托勒密(Claudius Ptolemy)的《天文学大成》第一卷除了一些初级的天文学数据之外。

还包括了上面讲的弦表。

它给出一个圆从(1/2)°到180°每隔半度的所有圆心角所对的弦的长度。

圆的半径被分为60等分,弦长以每一等分为单位。

以六十进制制表达。

这样。

以符号crda表示圆心角a所对的弦长。

例如crd 36°=37p4'55"。

三角函数公式及推导公式

三角函数公式及推导公式

三角函数公式及推导公式三角函数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们在几何学、物理学、工程学和数学分析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三角函数公式及其推导。

一、正弦函数(sin)1.定义正弦函数表示的是一个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通常用sin来表示。

2.常见公式(1)和差公式:sin(A ± B) = sin A · cos B ± cos A · sin B(2)倍角公式:sin 2A = 2 · sin A · cos A(3)半角公式:sin(A/2) = ±√[(1 - cos A) / 2]二、余弦函数(cos)1.定义余弦函数表示的是一个角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通常用cos来表示。

2.常见公式(1)和差公式:cos(A ± B) = cos A · cos B ∓ sin A · sin B(2)倍角公式:cos 2A = cos² A - sin² A = 2 · cos² A - 1 = 1 - 2 · sin² A (3)半角公式:cos(A/2) = ±√[(1 + cos A) / 2]三、正切函数(tan)1.定义正切函数表示的是一个角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通常用tan来表示。

2.常见公式(1)和差公式:tan(A ± B) = (tan A ± tan B) / (1 ∓ tan A · tan B)(2)倍角公式:tan 2A = (2 · tan A) / (1 - tan² A)(3)半角公式:tan(A/2) = ±√[(1 - cos A) / (1 + cos A)]四、余切函数(cot)1.定义余切函数表示的是一个角的邻边与对边的比值,通常用cot来表示。

三角函数公式推导过程

三角函数公式推导过程

三角函数公式推导过程三角函数公式推导过程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和锻炼学生数学思维的最好素材,怎么推导得来的呢?本文是店铺整理三角函数公式推导过程,仅供参考。

三角函数公式推导过程万能公式推导sin2α=2sinαcosα=2sinαcosα/(cos^2(α)+sin^2(α))......*,(因为cos^2(α)+sin^2(α)=1)再把*分式上下同除cos^2(α),可得sin2α=2tanα/(1+tan^2(α))然后用α/2代替α即可。

同理可推导余弦的万能公式。

正切的万能公式可通过正弦比余弦得到。

三倍角公式推导tan3α=sin3α/cos3α=(sin2αcosα+cos2αsinα)/(cos2αcosα-sin2αsinα)=(2sinαcos^2(α)+cos^2(α)sinα-sin^3(α))/(cos^3(α)-cosαsin^2(α)-2sin^2(α)cosα)上下同除以cos^3(α),得:tan3α=(3tanα-tan^3(α))/(1-3tan^2(α))sin3α=sin(2α+α)=sin2αcosα+cos2αsinα=2sinαcos^2(α)+(1-2sin^2(α))sinα=2sinα-2sin^3(α)+sinα-2sin^3(α)=3sinα-4sin^3(α)cos3α=cos(2α+α)=cos2αcosα-sin2αsinα=(2cos^2(α)-1)cosα-2cosαsin^2(α)=2cos^3(α)-cosα+(2cosα-2cos^3(α))=4cos^3(α)-3cosα即sin3α=3sinα-4sin^3(α)cos3α=4cos^3(α)-3cosα和差化积公式推导首先,我们知道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cosa*sinb我们把两式相加就得到sin(a+b)+sin(a-b)=2sina*cosb所以,sina*cosb=(sin(a+b)+sin(a-b))/2同理,若把两式相减,就得到cosa*sinb=(sin(a+b)-sin(a-b))/2同样的,我们还知道cos(a+b)=cosa*cosb-sin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所以,把两式相加,我们就可以得到cos(a+b)+cos(a-b)=2cosa*cosb所以我们就得到,cosa*cosb=(cos(a+b)+cos(a-b))/2同理,两式相减我们就得到sina*sinb=-(cos(a+b)-cos(a-b))/2这样,我们就得到了积化和差的四个公式:sina*cosb=(sin(a+b)+sin(a-b))/2cosa*sinb=(sin(a+b)-sin(a-b))/2cosa*cosb=(cos(a+b)+cos(a-b))/2sina*sinb=-(cos(a+b)-cos(a-b))/2好,有了积化和差的'四个公式以后,我们只需一个变形,就可以得到和差化积的四个公式.我们把上述四个公式中的a+b设为x,a-b设为y,那么a=(x+y)/2,b=(x-y)/2把a,b分别用x,y表示就可以得到和差化积的四个公式:sinx+siny=2sin((x+y)/2)*cos((x-y)/2)sinx-siny=2cos((x+y)/2)*sin((x-y)/2)cosx+cosy=2cos((x+y)/2)*cos((x-y)/2)cosx-cosy=-2sin((x+y)/2)*sin((x-y)/2)怎样推导三角函数公式三角函数公式最基本的只有两个:sin(α+/-β)=sinα cosβ +/- cosα sinβcos(α+/-β)=cosα cosβ -/+ sinα sinβ这两个公式当然可以证明,而且数学课本上应该有证明.其他的所有公式,包括和差倍半、诱导公式、和差化积、积化和差,全部都是这两个公式的衍生品.仅举一例:tan(α+β)=sin(α+β)/cos(α+β)=(sinα cosβ + cosα sinβ)/(cosα cosβ - sinα sinβ)=(tanα + tanβ)/(1 - tanα tanβ)(上下同除cosα cosβ).这两个公式就是那一大堆公式的牛鼻子,记牢了就行了.至于剩下的,能记住,做题省点时间;记不住,拿这两个现场推.当然,要想拿这两个去推诱导公式的话,90°、180°、270°那些角的函数值得自己记住.记住两个,总比一下要记二十几个容易得多.三角函数所有公式的推导过程两角和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sinBcosAcos(A+B)=cosAcosB-sin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tan(A+B)=(tanA+tanB)/(1-tanAtanB)tan(A-B)=(tanA-tanB)/(1+tanAtanB)cot(A+B)=(cotAcotB-1)/(cotB+cotA)cot(A-B)=(cotAcotB+1)/(cotB-cotA)倍角公式tan2A=2tanA/[1-(tanA)^2]cos2a=(cosa)^2-(sina)^2=2(cosa)^2 -1=1-2(sina)^2sin2A=2sinA*cosA三倍角公式sin3a=3sina-4(sina)^3cos3a=4(cosa)^3-3cosatan3a=tana*tan(π/3+a)*tan(π/3-a)半角公式sin(A/2)=√((1-cosA)/2) sin(A/2)=-√((1-cosA)/2)cos(A/2)=√((1+cosA)/2) cos(A/2)=-√((1+cosA)/2)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cot(A/2)=√((1+cosA)/((1-cosA)) cot(A/2)=-√((1+cosA)/((1-cosA))tan(A/2)=(1-cosA)/sinA=sinA/(1+cosA)和差化积2sinAcosB=sin(A+B)+sin(A-B)2cosAsinB=sin(A+B)-sin(A-B) )2cosAcosB=cos(A+B)+cos(A-B)-2sinAsinB=cos(A+B)-cos(A-B)sinA+sinB=2sin((A+B)/2)cos((A-B)/2cosA+cosB=2cos((A+B)/2)sin((A-B)/2)tanA+tanB=sin(A+B)/cosAcosB积化和差公式sin(a)sin(b)=-1/2*[cos(a+b)-cos(a-b)]cos(a)cos(b)=1/2*[cos(a+b)+cos(a-b)]sin(a)cos(b)=1/2*[sin(a+b)+sin(a-b)]诱导公式sin(-a)=-sin(a)cos(-a)=cos(a)sin(pi/2-a)=cos(a)cos(pi/2-a)=sin(a)sin(pi/2+a)=cos(a)cos(pi/2+a)=-sin(a)sin(pi-a)=sin(a)cos(pi-a)=-cos(a)sin(pi+a)=-sin(a)cos(pi+a)=-cos(a)tgA=tanA=sinA/cosA万能公式sin(a)= (2tan(a/2))/(1+tan^2(a/2))cos(a)= (1-tan^2(a/2))/(1+tan^2(a/2))tan(a)= (2tan(a/2))/(1-tan^2(a/2))其它公式a*sin(a)+b*cos(a)=sqrt(a^2+b^2)sin(a+c) [其中,tan(c)=b/a] a*sin(a)-b*cos(a)=sqrt(a^2+b^2)cos(a-c) [其中,tan(c)=a/b] 1+sin(a)=(sin(a/2)+cos(a/2))^21-sin(a)=(sin(a/2)-cos(a/2))^2其他非重点三角函数csc(a)=1/sin(a)sec(a)=1/cos(a)双曲函数sinh(a)=(e^a-e^(-a))/2cosh(a)=(e^a+e^(-a))/2tgh(a)=sinh(a)/cosh(a)。

任意角三角函数计算公式

任意角三角函数计算公式

任意角三角函数计算公式
三角函数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函数,任意角三角函数是其中的一种。

任意角三角函数指的是在单位圆上,以圆心为起点,将角度绕一周后所得的点与$x$轴正半轴之间的夹角。

任意角三角函数的计算可以使用以下公式:
1. 正弦函数:$sintheta = y$
2. 余弦函数:$costheta = x$
3. 正切函数:$tantheta = dfrac{y}{x}$
4. 余切函数:$cottheta = dfrac{x}{y}$
5. 正割函数:$sectheta = dfrac{1}{costheta} = dfrac{x}{1}$
6. 余割函数:$csctheta = dfrac{1}{sintheta} = dfrac{y}{1}$
任意角三角函数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计算任意
角下的三角函数值。

在实际中,这种计算方式经常被运用到物理、工程等领域的计算中。

- 1 -。

万能公式三角函数推导过程

万能公式三角函数推导过程

万能公式三角函数推导过程三角函数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而万能公式更是在解决三角函数问题时的得力工具。

那咱们就一起来瞧瞧这万能公式到底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还记得我读高中的时候,有一次数学考试,最后一道大题就是关于三角函数万能公式的应用。

当时我看到题目,心里那叫一个紧张啊,因为之前对万能公式的推导理解得不是特别透彻。

但没办法,硬着头皮也得上啊!我就开始回忆老师讲过的那些推导步骤。

咱先来说说万能公式到底是啥。

万能公式就是用同一个变量 t (通常是 tan(x/2) )来表示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

具体来说,就是 sinx = 2tan(x/2) / (1 + tan²(x/2)) ,cosx = (1 - tan²(x/2)) / (1 + tan²(x/2)) ,tanx = 2tan(x/2) / (1 - tan²(x/2)) 。

那它们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呢?咱们先从正弦函数 sinx 开始。

根据三角函数的半角公式,sinx = 2sin(x/2)cos(x/2) 。

这时候咱们再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把 sin(x/2) 和 cos(x/2) 用 tan(x/2) 表示出来。

因为sin(x/2) = tan(x/2) / √(1 + tan²(x/2)) ,cos(x/2) = 1 / √(1 + tan²(x/2)) ,所以sinx = 2tan(x/2) / (1 + tan²(x/2)) 。

接下来看看余弦函数 cosx 。

根据余弦函数的二倍角公式,cosx = cos²(x/2) - sin²(x/2) 。

还是把 sin(x/2) 和 cos(x/2) 用 tan(x/2) 表示,经过一番化简,就得到了 cosx = (1 - tan²(x/2)) / (1 + tan²(x/2)) 。

三角函数的定义与公式推导

三角函数的定义与公式推导

三角函数的定义与公式推导三角函数是数学中的一类重要函数,它们广泛应用于几何、物理、工程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三角函数的定义及相关公式的推导。

一、正弦函数的定义与公式推导正弦函数是三角函数中最基本的函数之一。

在直角三角形中,若已知一个锐角的边长比例,可以通过正弦函数来求解角的正弦值。

1. 定义:在任意一个锐角∠A中,假设直角三角形ACB中∠C=90°,∠A为AC的顶角。

则定义正弦函数sin(A)为∠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即sin(A)=AC/AB。

2. 公式推导: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c^2 = a^2 + b^2)可得:sin(A) = AC/AB由于直角三角形中斜边AB与斜边BC的关系为AB = BC/c,代入上式可得:sin(A) = AC/BC通过两边乘以1/BC,可得到sin(A)的等价形式:sin(A)/BC = AC/BC^2即:sin(A)/BC = sin(A)也就是说,sin(A) = sin(A)二、余弦函数的定义与公式推导余弦函数是另一种常见的三角函数,通过求解已知角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可以得到角的余弦值。

1. 定义:在任意一个锐角∠A中,假设直角三角形ACB中∠C=90°,∠A为∠C的邻角。

则定义余弦函数cos(A)为∠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即cos(A)=AB/AC。

2. 公式推导: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可得:cos(A) = AB/AC由于直角三角形中斜边AC与斜边BC的关系为AC = BC/c,代入上式可得:cos(A) = AB/BC通过两边乘以1/BC,可得到cos(A)的等价形式:cos(A)/BC = AB/BC^2即:cos(A)/BC = cos(A)也就是说,cos(A) = cos(A)三、正切函数的定义与公式推导正切函数是三角函数中的另一个重要函数。

它表示已知角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

下面是正切函数的定义和相关公式的推导。

1. 定义:在任意一个锐角∠A中,假设直角三角形ACB中∠C=90°,∠A为∠C的邻角。

三角万能公式推导

三角万能公式推导

三角万能公式推导在数学中,三角函数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可以用于描述角度和边长之间的关系。

而三角函数中的一个重要公式就是三角万能公式,也称为三角恒等式,它可以用于求解任何三角函数的值。

正弦与余弦形式的三角万能公式表达式如下:sin^2(x) + cos^2(x) = 1我们可以通过勾股定理来推导这个公式。

假设在以原点为中心的直角坐标系中,点A(x, y)处于单位圆上,对应的角度为x。

根据单位圆的定义,点A到原点的距离就是y坐标,即sin(x),同理,点A到原点的距离也可以表示为x坐标,即cos(x)。

根据勾股定理,点A到原点的距离的平方就是x坐标的平方加上y坐标的平方,即sin^2(x) + cos^2(x) = 1正切与余切形式的三角万能公式表达式如下:tan(x) + 1 = sec^2(x)cot(x) + 1 = csc^2(x)我们可以通过正弦与余弦的定义来推导这个公式。

定义中,tan(x) = sin(x) / cos(x),cot(x) = cos(x) / sin(x),sec(x) = 1 / cos(x),csc(x) = 1 / sin(x)。

根据这些定义,我们可以将这些三角函数的定义代入上面的等式中,得到:sin(x) / cos(x) + 1 = (1 / cos(x))^2cos(x) / sin(x) + 1 = (1 / sin(x))^2将分式相加,并且将左边的分母迁移到右边,得到:sin(x) + cos(x) = cos^2(x) / sin(x)cos(x) + sin(x) = sin^2(x) / cos(x)将左边的分数合并,并且将分子和分母翻转,得到:sin(x) + cos(x) = cos^2(x) / sin(x)sin(x) + cos(x) = cos^2(x) / sin(x)根据三角恒等式sin^2(x) + cos^2(x) = 1,我们分别将分子和分母替换为1sin(x) + cos(x) = 1 / sin(x)sin(x) + cos(x) = 1 / cos(x)将右边的分数取倒数,得到:sin(x) + cos(x) = csc(x)sin(x) + cos(x) = sec(x)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我们可知sin(x) + cos(x) = csc(x)等价于cot(x) + 1 = csc^2(x),sin(x) + cos(x) = sec(x)等价于tan(x) + 1 = sec^2(x)。

三角函数公式大全及推导过程

三角函数公式大全及推导过程

三角函数公式大全及推导过程一、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在角α的终边上任取..一点),(y x P ,记:22y x r +=, 正弦:r y =αsin 余弦:r x =αcos 正切:xy =αtan 二、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商数关系:αααcos sin tan =,平方关系:1cos sin 22=+αα,221cos 1tan αα=+ 三、诱导公式公式一: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sin (2kπ+α)= sinα cos (2kπ+α)= cosα tan (2kπ+α)= tanα 公式二: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 (π+α)= -sinα cos (π+α)= -cosα tan (π+α)= tanα 公式三:任意角α与 -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 (-α)= -sinα cos (-α)= cosα tan (-α)= -tanα公式四: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 (π-α)= sinα cos (π-α)= -cosα tan (π-α)= -tanα公式五: 利用公式-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 (2π-α)= -sinα cos (2π-α)= cosα tan (2π-α)= -tanα公式六:2π±α及23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 (2π-α)= cosα cos (2π-α)= sinα sin (2π+α)= cosα cos (2π+α)= -sinα sin (23π-α)= -cosα cos (23π-α)= -sinα sin (23π+α)= -cosα cos (23π+α)= sinα 三、两角和差公式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βαβαβαtan tan 1tan tan )tan(⋅-+=+ βαβαβαtan tan 1tan tan )tan(⋅+-=- 四、二倍角公式αααcos sin 22sin =ααααα2222sin 211cos 2sin cos 2cos -=-=-=…)(*ααα2tan 1tan 22tan -= 二倍角的余弦公式)(*有以下常用变形:(规律:降幂扩角,升幂缩角) αα2cos 22cos 1=+ αα2sin 22cos 1=-2)cos (sin 2sin 1ααα+=+ 2)cos (sin 2sin 1ααα-=-其它公式 五、辅助角公式:)sin(cos sin 22ϕ++=+x b a x b x a (其中ab =ϕtan ) 其中:角ϕ的终边所在的象限与点),(b a 所在的象限相同,(以上k ∈Z)六、其它公式:1、正弦定理:R Cc B b A a 2sin sin sin ===(R 为ABC ∆外接圆半径) 2、余弦定理 A bc c b a cos 2222⋅-+=B ac c a b cos 2222⋅-+=C ab b a c cos 2222⋅-+=3、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高底⨯⨯=∆21ABC S B ca A bc C ab S ABC sin 21sin 21sin 21===∆(两边一夹角)万能公式推导sin2α=2sinαcosα=2sinαcosα/(cos^2(α)+sin^2(α))......*,(因为cos^2(α)+sin^2(α)=1)再把*分式上下同除cos^2(α),可得sin2α=2tanα/(1+tan^2(α))然后用α/2代替α即可。

三角函数万能公式推导过程

三角函数万能公式推导过程

三角函数万能公式推导过程在数学中,三角函数是研究角的函数关系的重要工具。

而三角函数万能公式是指一组公式,可以将角上的正弦、余弦、正切等三角函数相互转换。

这组公式的推导从欧拉公式开始。

1.欧拉公式的推导:exp(z) = e^z = 1 + z/1! + z^2/2! + z^3/3! + ...将e^ix展开,其中i是虚数单位,i^2 = -1:e^ix = 1 + (ix)/1! + (ix)^2/2! + (ix)^3/3! + ...= 1 + ix - x^2/2! - ix^3/3! + ...将e^ix拆分为实部和虚部:e^ix = cos(x) + i*sin(x)这就是欧拉公式。

2.指数公式的推导:我们利用欧拉公式推导指数公式。

先考虑e^x的导数。

由定义得:d(e^x)/dx = d(1 + x/1! + x^2/2! + x^3/3! + ...)/dx=0+1/1!+2x/2!+3x^2/3!+...=1+x/1!+x^2/2!+x^3/3!+...这就是指数函数e^x的导数,也就是自身。

同理,我们可以推导出指数函数e^(-x)的导数等于自身。

现在考虑复数指数函数e^(ix)的导数:d(e^(ix))/dx = d(cos(x) + i*sin(x))/dx= -sin(x) + i*cos(x)= i*(cos(x) + i*sin(x))= i*e^(ix)这个结果告诉我们,e^(ix)的导数等于i*e^(ix)。

3.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推导:利用欧拉公式,我们可以推导出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

首先,我们将欧拉公式中的x替换为-ix,并利用e^(-ix) = cos(x) - i*sin(x):e^(-ix) = cos(x) - i*sin(x)现在我们将上述等式两边同时乘以i:i*e^(-ix) = i*cos(x) - i*i*sin(x)利用前面推导的e^(ix)的导数等于i*e^(ix):i*e^(-ix) = i*cos(x) + sin(x)这样,我们就得到了sin(x)和cos(x)的表达式:sin(x) = (1/i)*(e^(-ix) - e^(ix))/2cos(x) = (e^(-ix) + e^(ix))/24.正切函数的推导:利用sin(x)和cos(x)的表达式,我们可以推导出正切函数。

三角函数公式推导

三角函数公式推导

三角函数公式推导三角函数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函数,包括正弦函数sin(x)、余弦函数cos(x)、正切函数tan(x)等。

这些函数在几何、物理、工程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以推导正弦函数为例,介绍三角函数的公式推导过程。

1.弧度和角度的转换在推导三角函数公式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弧度和角度之间的转换关系。

一个完整的圆周对应的角度为360度或2π弧度。

由此可以得到角度和弧度之间的关系:角度=弧度×(180/π)弧度=角度×(π/180)2.周期性三角函数具有周期性,即在一定的间隔内,函数的值会重复出现。

以正弦函数为例,其周期为2π。

即:sin(x + 2π) = sin(x)。

这一性质对于推导三角函数公式很有帮助。

3.正弦函数公式的推导我们希望推导出sin(x)的表达式。

为了开始推导,我们可以从一个已知的sin(x)值入手,如sin(0) = 0。

我们知道:sin(0) = sin(π - π) = sin(π)根据周期性可得:sin(π) = sin(π + 2π) = sin(3π - 2π) = sin(3π)继续推导,我们有:sin(3π) = sin(3π + 2π) = sin(5π - 2π) = sin(5π)将π设为α,2π设为β,推导过程可以表示为:sin(α) = sin(α + β) = sin(α + 2β) = sin(α + 3β) = ...如此推导下去,我们可以用n表示α+nβ,其中n为正整数。

继续推导我们有:sin(α) = sin(α + nβ)从而可以得到sin(x)的表达式:sin(x) = sin(α + nβ)其中n为正整数。

正弦函数有一个很重要的性质:它的值域在[-1, 1]之间。

即对于任意实数x,都有-1 ≤ sin(x) ≤ 14.三倍角公式的推导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需要使用三倍角公式,即sin(3x)的表达式。

下面给出其推导过程。

初中数学三角函数推导公式

初中数学三角函数推导公式

初中数学三角函数推导公式三角函数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函数,它们描述的是角度和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正割和余割之间的关系。

在初中数学中,我们通常会学习到以下一些重要的三角函数推导公式。

一、正弦函数的推导公式正弦函数是指在三角形中,对于任何角度A,其对边和斜边之比。

我们可以通过构造一个直角三角形来推导出正弦函数的公式。

假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为直角,BC为斜边,AC为对边,AB为邻边。

我们可以推导出以下公式:sinA = AC / BC二、余弦函数的推导公式余弦函数是指在三角形中,对于任何角度A,其邻边和斜边之比。

同样地,我们可以通过构造一个直角三角形来推导出余弦函数的公式。

假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为直角,BC为斜边,AC为对边,AB为邻边。

我们可以推导出以下公式:cosA = AB / BC三、正切函数的推导公式正切函数是指在三角形中,对于任何角度A,其对边和邻边之比。

同样地,我们可以通过构造一个直角三角形来推导出正切函数的公式。

假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为直角,BC为斜边,AC为对边,AB为邻边。

我们可以推导出以下公式:tanA = sinA / cosA = AC / AB四、余切函数的推导公式余切函数是指在三角形中,对于任何角度A,其邻边和对边之比。

同样地,我们可以通过构造一个直角三角形来推导出余切函数的公式。

假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为直角,BC为斜边,AC为对边,AB为邻边。

我们可以推导出以下公式:cotA = cosA / sinA = AB / AC五、正割函数的推导公式正割函数是指在三角形中,对于任何角度A,其斜边和邻边之比的倒数。

同样地,我们可以通过构造一个直角三角形来推导出正割函数的公式。

假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为直角,BC为斜边,AC为对边,AB为邻边。

我们可以推导出以下公式:secA = 1 / cosA = BC / AB六、余割函数的推导公式余割函数是指在三角形中,对于任何角度A,其斜边和对边之比的倒数。

万能公式三角函数推导

万能公式三角函数推导

万能公式:三角函数推导引言三角函数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在几何学、物理学等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是最为常用的三角函数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推导的方式来得到和证明万能公式。

正弦函数的推导正弦函数通常用sin表示,其定义如下:sin(x) = y其中,x表示角度的弧度值,y表示正弦函数的值。

我们可以通过单位圆的概念来推导得到正弦函数的表达式。

假设在单位圆上有一个角度为x的终边,其与正x轴的交点为点A。

则点A的坐标可以表示为(x, y),其中x的值为单位圆上对应角度为x的弧长,y的值可以表示为sin(x)。

根据单位圆的性质可知,点A到圆心的距离为1,可以用勾股定理表示:x^2 + y^2 = 1通过整理上面的式子,我们可以得到:y = √(1 - x^2)由于sin(x) = y,所以我们可以得到sin(x)的表达式:sin(x) = √(1 - x^2)余弦函数的推导余弦函数通常用cos表示,其定义如下:cos(x) = z与正弦函数的推导类似,我们可以通过单位圆上的角度来推导得到余弦函数的表达式。

假设在单位圆上有一个角度为x的终边,其与正x轴的交点为点A。

则点A的坐标可以表示为(x, y),其中x的值为单位圆上对应角度为x的弧长,y的值可以表示为cos(x)。

根据单位圆的性质可知,点A到圆心的距离为1,可以用勾股定理表示:x^2 + y^2 = 1同样,通过整理上面的式子,我们可以得到:x = √(1 - y^2)由于cos(x) = x,所以我们可以得到cos(x)的表达式:cos(x) = √(1 - y^2)万能公式的推导考虑到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上面得到的sin(x)和cos(x)的表达式来推导得到万能公式。

首先,将sin(x)和cos(x)的表达式代入勾股定理的式子中:(sin(x))^2 + (cos(x))^2 = 1将sin(x)和cos(x)的表达式展开得到:(√(1 - x^2))^2 + (√(1 - y^2))^2 = 1整理上面的式子,我们可以得到:1 - x^2 + 1 - y^2 = 1进一步整理得到:1 - x^2 - y^2 = 0由于x和y的关系可以表示为:x = sin(x)y = cos(x)所以以上式子可以变形为:1 - sin^2(x) - cos^2(x) = 0进一步整理得到:sin^2(x) + cos^2(x) = 1这就是著名的三角函数万能公式。

三角函数值怎么算出来

三角函数值怎么算出来
三角函数是基本初等函数之一是以角度为自变量角度对应任意角终边与单位圆交点坐标或其比值为因变量的函数
三角函数值怎么算出来
三角函数是基本初等函数之一,是以角度为自变量,角度对应任意角终边与单位圆交点坐标或其比值为因变量的函数。本质是任意角的集合与一个比值的集合的变量之间的映射。
计算三角函数值
正弦(sin)等于对边比斜边;sin(A)=a/c
角α

30°
45°
60°
90°
120°
135°
150°
180°
270°
360°
弧度制
0
π/6
π/4
π/3
π/2
2π/3
3π/4
5π/6
π
3π/2

sinα
0
½
√2/2
√3/2
1
√3/2
√2/2
½
0
-1
0
cosα
1
√3/2
√2/2
½
0
-0.5
-√2/2
-√3/2
-1
0
1
tanα
0
√3/3

√3
-
-√3
余弦(cos)等于邻边比斜边;cos(A)=b/c
正切(tan)等于对边比邻边;tan(A)=a/b
余切(cot)等于邻边比对边;cot(A)=b/a
正割(sec) 等于斜边比邻边;sec(A)=c/b
余割(csc) 等于斜边比对边。csc(A)=c/a
其中a为对边,b为邻边,c为斜边。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1
-√3/3
0
-
0
cotα
-

三角函数万能公式的推导

三角函数万能公式的推导

三角函数万能公式的推导三角函数万能公式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且广泛应用的公式,它可以用来解决各种与三角函数有关的问题。

它的推导过程并不复杂,但需要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巧。

我们首先回顾一下三角函数的定义。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我们定义了三个特殊的角:正弦角、余弦角和正切角。

分别记作sinθ、cosθ和tanθ。

假设这个三角形的斜边长为c,邻边长为a,对边长为b。

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我们有:sinθ = b / ccosθ = a / ctanθ = b / a接下来,我们将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和一些基本的代数运算来推导三角函数万能公式。

我们注意到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换句话说,a² + b² = c²。

我们可以将这个等式变形为:a² = c² - b²然后,我们可以利用cosθ = a / c,将a代入上式中:a² = c² - (c * cosθ)²= c² - c² * cos²θ= c²(1 - cos²θ)接下来,我们将b表示为c * sinθ,然后代入a²的表达式中:a² = c²(1 - cos²θ)= c²(1 - (c * sinθ / c)²)= c²(1 - sin²θ)我们可以继续化简这个等式:a² = c² - c² * sin²θ现在,我们已经得到了一个关于a²的表达式,接下来我们将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来表示a。

根据cosθ = a / c和sinθ = b / c,我们可以得到:a = c * cosθb =c * sinθ将a和b代入a² = c² - c² * sin²θ的等式中,我们得到:c * cosθ = c² - c² * sin²θ然后,我们将等式两边都除以c,得到:cosθ = c - c * sin²θ我们将等式两边都除以cosθ,得到:1 = sec²θ - sin²θ这就是三角函数万能公式的推导过程。

三角函数公式 推导

三角函数公式 推导

三角函数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在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推导,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基本的三角函数公式,这些公式对于理解和应用三角函数都非常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三角函数的定义。

正弦函数sin(θ)定义为边长与斜边的比值,余弦函数cos(θ)定义为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正切函数tan(θ)定义为对边与邻边的比值。

这些定义可以通过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

其次,我们推导三角函数的周期性。

sin(θ)和cos(θ)都是周期函数,它们的周期为360°或2π弧度。

这意味着sin(θ+ 360°) = sin θ和cos(θ+ 360°) = cosθ。

同时,我们也发现tan(θ)也是周期函数,但其周期为180°或π弧度,即tan(θ+ 180°) = tanθ。

接下来,我们推导三角函数的奇偶性。

sin(-θ) = -sin(θ)和cos(-θ) = cos(θ),这说明sin(θ)和cos(θ)都是奇函数。

而tan(θ)是奇函数且无周期,这意味着tan(-θ) = -tan(θ)。

此外,我们还可以推导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将一些特殊角度的三角函数值转化为其他角度的三角函数值。

例如,我们知道sin(180°-θ) = sinθ,cos(180°+ θ) = -cosθ,tan(180°+ θ) = tanθ等。

这些公式对于计算三角函数值和解决实际问题都非常有用。

最后,我们推导三角函数的和差公式和倍角公式。

和差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将两个角度的三角函数值转化为单个角度的三角函数值,例如sin(α+ β) = sinαcosβ+ cosαsinβ和cos(α+ β) = cosαcosβ- sinαsinβ等。

而倍角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将一个角度的两倍角的三角函数值转化为单个角度的三角函数值,例如sin2θ= 2sinθcos θ和cos2θ= cos²θ- sin²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角函数(Trigonometric function)。

尽管三角知识起源于远古,但是用线段的比来定义三角函数,是欧拉(1707-1783)在《无穷0小分析引论》一书中首次给出的。

在欧拉之前。

研究三角函数大都在一个确定半径的圆内进行的。

如古希腊的托勒密定半径为60;印度人阿耶波多(约476-550)定半径为3438;德国数学家里基奥蒙特纳斯(1436-1476)为了精密地计算三角函数值曾定半径600,000;后来为制订更精密的正弦表又定半径为107。

因此。

当时的三角函数实际上是定圆内的一些线段的长。

意大利数学家利提克斯(1514-1574)改变了前人的做法,即过去一般称AB为的正弦,把正弦与圆牢牢地连结在一起。

而利提克斯却把它称为∠AOB的正弦。

从而使正弦值直接与角挂勾。

而使圆O成为从属地位了。

到欧拉(Euler)时,才令圆的半径为1,即置角于单位圆之中。

从而使三角函数定义为相应的线段与圆半径之比。

正弦、余弦正弦定理是由伊朗著名的天文学家阿布尔.威发(940-998)首先发现与证明的。

中亚细亚人艾伯塔鲁尼﹝ 973-1048﹞(p15)给三角形的正弦定理作出了一个证明。

也有说正弦定理的证明是13世纪的那希尔丁在《论完全四边形》中第一次把三角学作为独立的学科进行论述,首次清楚地论证了正弦定理。

他还指出,由球面三角形的三个角。

可以求得它的三个边,或由三边去求三个角。

这是区别球面三角与平面三角的重要标志。

至此三角学开始脱离天文学。

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托勒密(Claudius Ptolemy)的《天文学大成》第一卷除了一些初级的天文学数据之外。

还包括了上面讲的弦表。

它给出一个圆从(1/2)°到180°每隔半度的所有圆心角所对的弦的长度。

圆的半径被分为60等分,弦长以每一等分为单位。

以六十进制制表达。

这样。

以符号crda表示圆心角a所对的弦长。

例如crd 36°=37p4'55"。

意思是:36°圆心角的弦等于半径的(或37个小部分)。

加上一个小部分的,再加上一个小部分的。

从下图看出,弦表等价于正弦函数表公元6世纪初,印度数学家阿耶波多制作了一个第一象限内间隔3°45'的正弦表,依照巴比伦人和希腊人的习惯,将圆周分为360度,每度为60分。

整个圆周为21600份,然后据2πr=216000。

得出r=3438﹝近似值﹞。

然后用勾股定理先算出30°、45°、90°的正弦之后。

再用半角公式算出较小角的正弦值。

从而获得每隔3°45'的正弦长表;其中用同一单位度量半径和圆周,孕育着最早的弧度制概念。

他在计算正弦值的时候,取圆心角所对弧的半弦长。

比起希腊人取全弦长更近于现代正弦概念。

印度人还用到正矢和余弦,并给出一些三角函数的近似分数式。

2.正切、余切著名的叙利亚天文学、数学家阿尔一巴坦尼﹝ 850-929﹞于920年左右。

制成了自0°到90°相隔1°的余切[cotangent]表。

公元727年。

僧一行受唐玄宗之命撰成《大行历》。

为了求得全国任何一地方一年中各节气的日影长度。

一行编出了太阳天顶距和八尺之竿的日影长度对应表,而太阳天顶距和日影长度的关系即为正切﹝ tangent﹞函数。

而巴坦尼编制的是余切函数表。

而太阳高度﹝角﹞和太阳天顶距﹝角﹞互为余角。

这样两人的发现实际上是一回事,但巴坦尼比一行要晚近200年。

14世纪中叶。

中亚细亚的阿鲁伯﹝ 1393-1449﹞。

原是成吉思汗的后裔。

他组织了大规模的天文观测和数学用表的计算。

他的正弦表精确到小数9位。

他还制造了30°到45°之间相隔为1'。

45°到90°的相隔为5'的正切表。

在欧洲,英国数学家、坎特伯雷大主教布拉瓦丁﹝ 1290?-1349﹞首先把正切、余切引入他的三角计算之中。

3.正割、余割正割﹝ secant﹞及余割﹝ cosecant﹞这两个概念由阿布尔─威发首先引入。

sec这个略号是1626年荷兰数基拉德﹝ 1595-1630﹞在他的《三角学》中首先使用,后经欧拉采用才得以通行。

正割、余割函数的现代定义亦是由欧拉给出的。

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

﹝ 14世纪-16世纪﹞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 1473-1543﹞提倡地动学说,他的学生利提克斯见到当时天文观测日益精密,认为推算更精确的三角函数值表刻不容缓。

于是他定圆的半径为1015。

以制作每隔10"的正弦、正切及正割值表。

当时还没有对数,更没有计算器。

任务十分繁重。

利提克斯和他的助手们以坚毅不拔的意志。

勤奋工作达12年之久。

遗憾的是,他生前没能完成这项工作,直到1596年,才由他的学生鄂图﹝ 1550-1605﹞完成并公布于世。

1613年海得堡的彼提克斯﹝ 1561-1613﹞又修订了利提克斯的三角函数表。

重新再版。

后来英国数学家纳皮尔发现了对数。

这就大大地简化了三角计算,为进一步造出更精确的三角函数表创造了条件。

4.三角函数符号毛罗利科早于1558年已采用三角函数符号。

但当时并无函数概念,于是只称作三角线(trigonometric lines)。

他以sinus 1m arcus表示正弦,以sinus 2m arcus表示余弦。

而首个真正使用简化符号表示三角线的人是T.芬克。

他于1583年创立以"tangent"(正切)及"secant"(正割)表示相应之概念,其后他分别以符号"sin.","tan.","sec.","","",""表示正弦,正切,正割。

余弦,余切,余割。

首三个符号与现代之符号相同。

后来的符号多有变化,下列的表便显示了它们之发展变化。

使用者年代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正割余割备注罗格蒙格斯 pl Sec pl吉拉尔1626tan sec.杰克欧拉谢格内巴洛1814sin cosecⅠ施泰纳1827tgⅡ皮尔斯1861sin sec cosec奥莱沃尔1881sin cos tan cot sec cscⅠ申弗利斯1886tg ctgⅡ万特沃斯1897s in cos tan cot sec cscⅠ舍费尔斯1921sin cos tg ctg sec cscⅡ注:Ⅰ-现代(欧洲)大陆派三角函数符Ⅱ-现代英美派三角函数符号我国现正采用Ⅰ类三角函数符号。

丹尼尔.伯努利是先以符号表示反三角函数,如以AS表示反正弦。

1736年欧拉以At表示反正切,一年后又以Asin表示于单位圆上正弦值相等于的弧。

1772年。

C.申费尔以arc.tang.表示反正切;同年。

拉格朗日采以表示反正弦函数。

1776年,兰伯特则以arc.sin表示同样意思。

1794年,鲍利以Arc.sin表示反正弦函数。

其后这些记法逐渐得到普及。

去掉符号中之小点。

便成现今通用之符号。

如arc sin x。

arc cos x等。

于三角函数前加arc表示反三角函数,而有时则改以于三角函数前加大写字母开头Arc。

以表示反三角函数之主值。

另一较常用之反三角函数符号如sin-1x。

tan-1x等,是赫谢尔于1813年开始采用的,把反三角函数符号与反函数符号统一起来,至今亦有应用。

1.诱导公式sin(-a)=-sin(a)cos(-a)=cos(a)sin(π2-a)=cos(a)cos(π2-a)=sin(a)sin(π2 a)=cos(a)cos(π2 a)=-sin(a)sin(π-a)=sin(a)cos(π-a)=-cos(a)sin(π a)=-sin(a)cos(π a)=-cos(a)2.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sin(a b)=sin(a)cos(b) cos(α)sin(b)cos(a b)=cos(a)cos(b)-sin(a)sin(b)sin(a-b)=sin(a)cos(b)-cos(a)sin(b)cos(a-b)=cos(a)cos(b) sin(a)sin(b)tan(a b)=tan(a) tan(b)1-tan(a)tan(b)tan(a-b)=tan(a)-tan(b)1 tan(a)tan(b)3.和差化积公式sin(a) sin(b)=2sin(a b2)cos(a-b2)sin(a)sin(b)=2cos(a b2)sin(a-b2)cos(a) cos(b)=2cos(a b2)cos(a-b2)}cos(a)-cos(b)=-2sin(a b2)sin(a-b/2至于泰勒级数和傅立叶级数。

那不是三言两语就说得清楚的。

这要你学了高等数学中的级数后你就会明白的了。

不管是查表的原始值得来还是计算器里面的程序设计,都是用一些理论公式得到的。

幂级数c0 c1x c2x2 . cnxn .=∑cnxn(n=0.∞)c0 c1(x-a) c2(x-a)2 . cn(x-a)n .=∑cn(x-a)n(n=0.∞)它们的各项都是正整数幂的幂函数,其中c0,c1,c2,.cn.及a都是常数,这种级数称为幂级数.泰勒展开式(幂级数展开法):f(x)=f(a) f'(a)/1!*(x-a) f''(a)/2!*(x-a)2 .f(n)(a)/n!*(x-a)n .实用幂级数:ex=1 x x2/2! x3/3! . xn/n! .ln(1 x)=x-x2/3 x3/3-.(-1)k-1*xk/k .(|x|1)sin x=x-x3/3! x5/5!-.(-1)k-1*x2k-1/(2k-1)! .(-∞x∞)cos x=1-x2/2! x4/4!-.(-1)k*x2k/(2k)! .(-∞x∞)arcsin x=x 1/2*x3/3 1*3/(2*4)*x5/5 .(|x|1)arccos x=π-(x 1/2*x3/3 1*3/(2*4)*x5/5 .)(|x|1)arctan x=x-x^3/3 x^5/5-.(x≤1)sinh x=x x3/3! x5/5! .(-1)k-1*x2k-1/(2k-1)! .(-∞x∞)cosh x=1 x2/2! x4/4! .(-1)k*x2k/(2k)! .(-∞x∞)arcsinh x=x-1/2*x3/3 1*3/(2*4)*x5/5-.(|x|1)arctanh x=x x^3/3 x^5/5 .(|x|1)傅立叶级数(三角级数)f(x)=a0/2 ∑(n=0.∞)(ancosnx bnsinnx)a0=1/π∫(π.-π)(f(x))dx an=1/π∫(π.-π)(f(x)coskx)dxb0=1/π∫(π.-π)(f(x)sinkx)d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