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不值教案完美版
《 游园不值》教案
《游园不值》教案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篇一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游园不值》,能说出诗歌大意,归纳学习方法。
2、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领悟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哲理意味。
3、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感悟、积累、应用语言
教学难点、关键:
1、理解《游园不值》的第一句。
2、领悟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哲理意味。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查找有关春天的诗词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老师上初中的时候,曾学过到过一篇著名的作家朱自清的文章《春》。有几句话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给大家朗诵几句,好不好?
师朗诵: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写得美吗?这几句话赞美了繁花似锦、生机勃勃的春天。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南宋诗人叶绍翁的一首小诗,看看古人笔下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设计意图:用朱自清的《春》中的一组排比句引入,既是联系新知,是下面诗文整合的一个铺垫和引子,又含蓄地揭示了诗文。同时又暗示学生,老师学生时代学过的课文还记忆犹新,说明优美文章的段落是需要长期积累,记忆的。)
二、学诗
1.投影题目能读懂题目的意思吗?自由说。
2.投影诗文
1)学生不同形式地读诗
2)了解诗人(投影诗人简介)
3)怎么理解诗句的意思,回忆一下,有哪些好的方法?
补省略、换语序、看注释、看插图、查字典
4)请大家用这样的方法学习这首诗。(投影古诗)
经过自学,你学懂了什么,汇报一下。
应怜分别解释成什么?
辨析怜的字义,得出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古诗《游园不值》教学设计8篇
古诗《游园不值》教学设计8篇
古诗《游园不值》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读通、读懂诗句,理解诗意。
2、进入诗境、体会诗情、诵读达情。
3、挖掘内涵、拓展训练(想象、思维、表达)。
4、体味意蕴、感受经典、领悟写法。
教学重点:
1、感受诗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味意蕴、感受经典诗句。
教学过程:
一、巧设悬念,激趣入课,为创设情境作铺垫。融洽师生关系。
二、综合运用几种方式创设生活情境,让师生共同进入情境。
1、在情境中暗送诗句中的有关信息,让学生无意识储存。
如:不值、应、怜、小扣。
2、在情境中明白诗句中的有关信息。
如:游园、柴扉、苍苔、屐齿。
3、在情境中师生共同生成有利于理解诗句的3个问题并得到思维、想象、表达的综合训练。
a、怎么开门?
b、主人为何不开门?
c、看见一枝红杏出墙来心情怎么样?
三、带着师生共同生成的问题及无意识储存的信息和明白的相关信息形成问题情景,直面诗句,理解诗句。
1、读通诗句。
2、结合三个问题情境,读懂诗句,并重点指导。
应、怜、小扣。
3、初步感悟作者由一枝红杏出墙联想到姹紫嫣红的满园春色的独到写法和独特心情。
四、诵读达情。
1、扣词达情、悟意,重点指导小扣、久不开、关不住。
2、创设与生活对接的生活情景,指导、激起学生达情悟意。
前两句达扫兴之情。后两句达欣喜之情。整首诗达喜爱之情。
五、直面经典诗句,重点感悟经典诗句的内涵及意蕴。
主要采用创设情景的方式让学生感悟经典诗句,具体形式可采用师送生师送校师送班生送生生送师等送诗句环节。
六、拓展训练。
1、学生改诗:根据学生在情境中生成的最后一个问题,改动诗句表达胸意。
《游园不值》教案【14篇】
《游园不值》教案【最新14篇】
《游园不值》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利用各种方法学习诗句,体会感情,体验的创作过程,感受诗文的意境。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课前准备】课件《春江花月夜》词带
【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精讲引思
1、(课前)集体背一首古诗。我从同学们的背诵古诗过程中,深深地体会到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它以简明的语言、和谐的音韵反映了炎黄子孙的智慧,歌颂了祖国山川田园之美,赞扬了英勇将士的爱国精神,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非常具有哲理性的古诗。(板书:游园不值)
2、(投影出示课文插图、播放春江花月夜)诗人在春暖花开时去拜访友人,准备同他一起赏花品春,不料天不作美,园门紧锁,友人不在,一扇柴门竟隔断了视线,这不免令诗人扫兴,心中升起一股惆怅之情,正当诗人彷徨无着之际,不经意间抬头四望,眼前豁然一亮,意外的情景出现眼前:高高的墙上,一枝红杏从园中伸了出来。诗人有所感悟,写下了《游园不值》这首诗。(板书)这节课我们就
来学习它。
二、自读自悟,乐于探索
1、指名读古诗。(纠正字音)自读———交流读———小组读———齐读(掌握节拍)
2、复习古诗学法
我们以前学习古诗采用了什么方法呢?
① 知诗人,解诗题。
② 抓字眼,晓诗意。
③ 入诗境,悟诗情。
3、同学们通过课前的搜集资料,现在大家交流后,进行简单的整合。然后进行汇报第一部分的内容。(知诗人,解诗题)(学生回答的内容略;师生互动)
4、利用你手中的各种资料,自学第二部分内容。(合作完成)(师生互动结合课件)(抓字眼,晓诗意)
小学语文《游园不值》教案(精选8篇)
小学语文《游园不值》教案〔精选8篇〕
小学语文《游园不值》教案〔精选8篇〕
小学语文《游园不值》教案篇1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诗句意思,感受春天美妙的风光,体会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2、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学生的理解、想象、作画、写作才能。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1、揭题,明确本课时学习目的:学习游园不值
2、解题:诗中的“园”是我们常说的公园吗?谁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
3、介绍作者〔用网上资料示作者情况〕。
4、初读,大体理解诗的内容。
5、师示范朗读。
6、生随师小声朗读,体会读音的准确性。
7、投影课本上的插图:生自读诗,借助字典和插图,想句子的意思,并标出不懂的词语。
8、字词质、释疑。
〔应:原意“应该”,这里当“大概”、“可能”讲。
怜:爱惜。这个词在此不当“可怜”讲。
屐齿:木底鞋下的横梁。
小扣:轻轻地敲。
柴扉:柴门。
久:很长时间。〕
9、指名逐句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大概主人爱惜园中的青苔,怕前来赏园的人的木底鞋把青苔踩坏。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好久地没有人来开。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看,一枝粉红的杏花正伸出墙头来。〕
10、指导读,读出诗的韵味来:
师读,生仿读:自读,指读,齐读。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1、启发想象:
①、诗人并没有进园,他怎么知道园中早已是满园春色呢?
②、园中的景象是怎样的?〔4人组讨论〕
〔有柳树和各种美丽的花;有蝴蝶、蜜蜂;有浓郁的花香等。〕
《游园不值》教案及设计说明(优秀5篇)
《游园不值》教案及设计说明(优秀5篇)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篇一
一、教材分析:
古诗《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写的一首赞美春天的好诗。可谓诗中有画,静中有动,有声有色,别具特色,能把学生带入诗中的情境,发挥学生想象力的好教材。诗歌具有一定的叙事性,第一句是作者的联想与猜测,第四句是画龙点睛,神来之笔。以小见大的写法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可引导学生重点品味这句诗的意味深长。
二、设计理念:
追求情感的课堂追求感悟的课堂追求对话的课堂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情感。
(2)运用多种方法尝试背诵,进而达到积累古诗文的目的。
2、情感目标:
(1)通过对话、感悟,体会感情,体验作者的创作过程,披文入情,感受诗文的意境。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3、能力目标:
(1)“以读为本”,“以对话交流为主线”,培养学生的语感。
(2)注意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受到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人人在古诗文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以读为本”,“以对话交流为主线”,通过对话、感悟,体会感情,体验作者的创作过程,感受诗文的意境。
2、难点:反复品读“一枝红杏出墙来”,披文入情,感悟诗中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想法,读出自己的理解。
五、教学准备:
《游园不值》课件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一、课始激情,围绕“不遇”导入新课。
1、出示《题李凝幽居》——贾岛,引出推敲的典故。
2、出示诗题《寻隐者不遇》、《寻陆鸿渐不遇》、《寻西山隐者不遇》、《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感受“不遇”的美丽。
2024年小学《游园不值》教案
2024年小学《游园不值》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游园不值》一文,该文为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教学内容包括诗歌的朗读、生字词学习、诗句理解、诗歌意境体会及作者情感把握。具体章节为第三单元“诗歌里的春天”,详细内容为课文《游园不值》。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对诗句的理解和诗歌意境的体会。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作业本、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春天的美景,引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为新课的学习做好情感铺垫。
(1)让学生描述自己眼中的春天。
(2)引入课文,让学生齐读课题。
2.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2)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3. 精读课文,理解诗句。
(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2)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
4. 赏析课文,感受作者情感。
(1)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讨论作者通过诗歌表达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
1. 课题:《游园不值》
2. 生字词:不值、应怜、屐齿、苍苔、小扣、柴扉、春色、一枝红杏出墙来
3. 诗句理解: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教案完美版
《游园不值》教案完美版
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
1.1 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学习《游园不值》这首古诗,理解其意境和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1.2 教学内容
《游园不值》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诗句的意境解析、诗人的生平介绍以及与这首诗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
2.1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游园不值》这首古诗,掌握其意境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2.2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和诗人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
3.1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3.2 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辅助教学,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兴趣。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步骤
4.1 导入新课
通过介绍《游园不值》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生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诗句解析
逐句解析《游园不值》的诗句,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4.3 意境感悟
让学生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深入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4.4 文化拓展
介绍与《游园不值》相关的的历史文化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
5.1 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学生互评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5.2 教学反馈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评价,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第六章:课堂活动设计
6.1 活动一:古诗朗诵比赛
让学生分组朗诵《游园不值》,提高学生对古诗的语音语调掌握,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6.2 活动二:古诗绘画创作
让学生根据《游园不值》的意境,进行绘画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第七章:作业设计与辅导
《游园不值》 教案
《游园不值》精品教案
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
1.1 教学目标
了解并掌握《游园不值》的诗意和背景。
分析并欣赏叶绍翁的诗歌创作风格。
提升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
《游园不值》诗歌的阅读与解析。
叶绍翁的生平和文学成就简介。
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分析。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
2.1 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背诵并理解《游园不值》的内容。
学生能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学生能够欣赏叶绍翁的诗歌创作风格。
2.2 教学难点
学生对古典文学背景知识的了解和应用。
学生对诗歌深层含义的解读和思考。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
3.1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诗歌内容、背景和修辞手法。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和创作来实践诗歌鉴赏。
3.2 教学手段
教学课件:展示诗歌文本、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背景资料和诗歌鉴赏方法。
诗歌集:提供古典诗歌集锦,供学生自主阅读和欣赏。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
4.1 教学步骤
引入:介绍叶绍翁的生平和文学成就,引起学生兴趣。
阅读与解析:让学生朗读并解析《游园不值》的诗歌内容。
讨论与分享: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诗歌鉴赏: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4.2 时间安排
引入:5分钟
阅读与解析:15分钟
讨论与分享:10分钟
诗歌鉴赏:15分钟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
5.1 教学评价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享中的表现。
学生诗歌鉴赏能力:评估学生对诗歌内容、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学生创作能力:评估学生创作的相关诗歌作品。
《游园不值》教案
《游园不值》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中的《游园不值》,具体内容包括:阅读、理解、欣赏古诗《游园不值》,学习生字词,分析诗句,体会诗人情感。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古诗的字面意思,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分析、讨论,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
2.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掌握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游园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游园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教师指导并纠正发音。
3. 讲解:教师逐句讲解诗句,分析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含义。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诗句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5. 课堂练习:学生根据诗句意思,进行填空、翻译等练习。
六、板书设计
1. 《游园不值》
2. 内容:
诗人:叶绍翁
诗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生字词:屐、齿、苍苔、柴扉、春色、红杏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1)朗读并背诵《游园不值》。
(2)用诗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进行造句。
(3)翻译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 答案:
(1)见课本附录。
《游园不值》教案完美版
《游园不值》教案完美版
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
1.1 教学目标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游园不值》这首古诗的基本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1.2 教学内容
《游园不值》这首古诗的基本内容,包括诗句的意义、诗句的表达技巧等。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
2.1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游园不值》这首古诗的基本内容。
2.2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欣赏《游园不值》这首古诗的艺术魅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
3.1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等,让学生在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2 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游园不值》的古诗文本、注释、译文等,方便学生学习和理解。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
4.1 教学步骤
Step 1:引入新课,介绍《游园不值》的作者和背景。
Step 2:讲解《游园不值》的诗句意义和表达技巧。
Step 3:分析《游园不值》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Step 4: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Step 5: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4.2 时间安排
每个步骤的时间安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游园不值》这首古诗。
第五章:课后作业与评价
5.1 课后作业
让学生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写一篇关于《游园不值》的读后感或者文学评论。
5.2 评价方式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课堂讨论的参与度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全面了解学生对《游园不值》这首古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六章:教学拓展与延伸
6.1 教学拓展
引导学生了解《游园不值》的作者其他作品,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6.2 教学延伸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游园不值》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游园不值》优
质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游园不值》一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第二章节,详细解读宋代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通过分析诗句,理解诗意,感悟诗人情感,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朗读、背诵《游园不值》,理解诗句含义,掌握诗中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讨论、想象等方法,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古典诗词,感受诗人叶绍翁游园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中意象,感悟诗人情感。
2.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背诵《游园不值》,掌握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讲述游园故事,引发学生对游园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2. 朗读:让学生自由朗读《游园不值》,注意字音、停顿、语气等。
3. 解读: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分析诗句,讲解生字词,理解诗句含义。
4. 讨论:分组讨论诗句中意象,感悟诗人情感。
5. 实践: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体验,谈谈对游园看法。
6. 例题讲解:以“春色满园”为例,分析诗句意境,讲解答题方法。
7.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诗句,进行类似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
1. 《游园不值》
2. 诗人:叶绍翁
3. 诗句解读: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抄写并背诵《游园不值》。
结合诗句,分析诗中意象,写出自己感悟。
小学《游园不值》教案
小学《游园不值》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游园不值》这首古诗;
(2)理解古诗中的词语和句子,体会诗的意境;
(3)了解作者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运用图片、地图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诗中的景象;(3)学会通过古诗来了解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的精神风貌;
(3)引导学生从古诗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
1. 正确朗读和背诵《游园不值》;
2. 理解古诗中的词语和句子,体会诗的意境;
3. 了解作者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三、教学难点:
1. 古诗中一些生僻词语的理解;
2. 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 运用古诗来了解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
1. 准备《游园不值》的文本和注释;
2. 准备作者杜甫的生平介绍资料;
3. 准备与诗中景象相关的图片、地图等辅助材料。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简要介绍作者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朗读与背诵:
(1)让学生朗读《游园不值》,注意语气、节奏和停顿;
(2)引导学生背诵古诗,加强记忆和语感。
3. 词语解释:
(1)解释古诗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如“苍苔”、“柴扉”等;
(2)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含义。
4. 意境解析:
(1)展示与诗中景象相关的图片、地图等辅助材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诗的意境;
游园不值优秀教案
游园不值优秀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游园不值》一课。教学内容包括诗歌的朗读、生字词的学习、诗句的理解及诗歌意境的感悟。具体章节为第三单元第11课。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游园图片,引发学生对游园的向往,进而导入新课。
2. 朗读课文: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注意字音、语调、停顿等。
3. 学习生字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交流分享学习成果。
4. 理解诗句:教师讲解诗句的意思,学生讨论交流,体会诗歌的意境。
5.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诗句的意境,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
7.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
1. 《游园不值》
2. 诗人:叶绍翁
3. 生字词:俱、逢、应、怜、屐、苍、关、事
4. 句子: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七、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注意字音、语调、停顿。
(3)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意境。
答案:
(1)见课本。
(2)见课本。
(3)诗人通过这句诗描绘了春天景色之美,满园春色无法被关住,一枝红杏竞相开放,寓意着生机勃勃的春天。
游园不值教案5
游园不值教案精选
一、教学内容
1. 朗读《游园不值》全诗,理解诗意。
2. 学习生字词:苍、壁、应、缘、敲、键。
3. 分析诗句,感悟诗人情感及诗歌意境。
二、教学目标
1. 熟练朗读《游园不值》,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2. 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 感悟诗歌的意境,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深层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
2.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诗歌,掌握生字词,感悟诗歌意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游园的美景,让学生谈谈对游园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诗歌(5分钟):学生自读、齐读、指名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
3. 学习生字词(10分钟):讲解生字词的读音、结构和书写,让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4. 分析诗句(10分钟):引导学生逐句分析诗句,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5. 实践情景引入(15分钟):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生字词进行造句。
6.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与诗句相关的语文知识点,如修辞手法、诗句赏析等。
7.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
1. 板书课题:《游园不值》
2. 板书生字词:苍、壁、应、缘、敲、键
3. 板书诗句分析要点: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造句,运用生字词。
赏析诗句,写出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游园不值教案
游园不值教案(精选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游园不值》一课,内容包括诗歌的朗读、生字词的学习、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赏析及诗歌背后的文化背景等。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诗人对春天美景的热爱,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
2.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通过多媒体展示春天的美景,引导学生关注春天。
(2)引入诗人叶绍翁,简介其生平及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
3. 合作探究
(1)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4. 例题讲解
(1)分析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意境。(2)讲解“游园不值”的原因。
5. 随堂练习
(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题。
(2)学生仿写诗句,描述春天的美景。
6. 课堂小结
七、板书设计
1. 板书《游园不值》
2. 板书内容: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
八、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1)熟读课文,背诵诗句。
(2)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2. 答案:
(1)熟读课文,背诵诗句。
游园不值教案(优秀模板10套)
游园不值教案(优秀模板10套)
游园不值教案1
教学目标:
1 学会生字新词,背诵古诗。
2 读懂诗句,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3 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情感。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心、难点:把诗句描写的景象画下来,把诗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板书设计:游园不值
叶绍翁
怜苍苔
扫兴
久不开
满园春色(想)
喜悦
一枝红杏(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出示春景图)春天,以她那五彩斑斓、光彩夺目而知名,万物苏醒,百花齐放,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使得古往今来无数
文人墨客为她歌颂、赞美,也因此留住了很多名词佳句。谁能背诵一些?
今天,我们快要来学习一篇写春天的古诗《游园不值》。(板书课题,
出示诗句)
二指导学习《游园不值》
(一)检查预习
1 介绍作者
a 指名学生交流
b师汇总:叶绍翁,南宋处州龙泉人,是位颇有名的大诗人。有的资料
说他流落江湖,浪迹荒村,无官无职,了解农村生活,善于写七言绝句。
2 检查朗读
a大家想读这首诗吗?那就大声的读一读。
b指名学生读诗,重心指导“屐、苔、扉”
c齐读
(二)理解诗句意思
1 你想进一步读读,把它读懂吗?
我们要读懂古诗,可以(映示四步法:1、释诗题 2、明诗意 3、悟
诗情)
请同学们参照这样的方法自学古诗,把读懂的记在心里,不懂的地方作
个记号。
学生自学。
小组合作:把你不懂的地方在小组中提出来,讨论解决。
交流:通过自学讨论,你知道了什么?
[诗题:作者去游园,而主人不在,未有能进到园里去。]
诗意:
(1)相机映示:“应怜屐齿印苍苔”
读了这句你知道了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园不值》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利用各种方法学习诗句,体会感情,体验作者的创作过程,感受诗文的意境。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和感悟诗中所蕴含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
由一枝红杏如何想象出满园的春色,感悟诗中所蕴含的道理。
四、教学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情景导入。
1.(课前)集体背一首古诗。我从同学们的背诵古诗过程中,深深地体会到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它以简明的语言、和谐的音韵反映了炎黄子孙的智慧,歌颂了祖国山川田园之美,赞扬了英勇将士的爱国精神,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非常具有哲理性的古诗。
2.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春天的时候,出去踏春呢你们眼中的春天、亲身感受到的春天,或者是在书上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学生畅所欲言,尽情说说)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宋代大诗人——叶绍翁写春天的古诗。(板书:游园不值)
二、自读自悟,乐于探索。
1.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体会诗句该是如何朗读的。
2.指名读古诗。(纠正字音)自读---交流读---小组读---齐读(掌握七言诗句的节奏划分)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3.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心底慢慢体会一下诗句的意思。
三、知诗人,解诗题。
1、知诗人:叶绍翁,北宋诗人,以七律著称,长期隐居在杭州西湖之畔。
2、解诗题:(强调“值”是“遇”的意思)
雨过天晴,作者去访友游园,碰巧主人不在,他不得进门,所以题目定为“游园不值”,也就是游园不遇。
叶绍翁在游园的时候不遇,那么,他在不遇中又遇到了些什么呢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再来聊一聊。谁愿意读给大家要求要按照七言的节奏来读。(生读。齐读。)
四、抓字眼,晓诗意。
1、结合生活,谈谈认识。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尽管我们才读了几遍,我们跟着叶翁在游园的时候,遇到的有什么(苍苔、柴扉、红杏)请同学们结合你的生活谈谈你对它们的了解。
①柴扉:
柴扉是什么意思(柴门,用柴草编织的门。)是不是这样的呢(出示课件图片)这样的门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呢(简陋)
②苍苔:青苔。——体现出春天到了,生命力的强盛,毛茸茸的、生机勃勃。
③红杏:红色的杏花。——美丽,灿烂,生命力强。
2、抓字眼,晓诗意。
①你是如何理解这首诗的意思的呢在交流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理解古诗中所表现的古今汉语不同特点。(学生回答的问题略)
②解“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门久不开”
A师点拨:
“怜”在汉语中有“可怜”、“爱惜”两种解释,这里应该是“爱惜”的意思。“屐”是古代人们常常穿着用木的一种鞋子,要注意这个字的字形。
“扣”柴门,为什么不是“敲”(因为作者尊敬主人)“扣”的动作是怎样的呢(让学生自己用手扣桌子)因为尊敬主人,所以作者轻轻的扣着门,因此在“扣”的前边用了一个“小”字,“小”字本意与“大”相对,这里引申为“轻轻”。
B小组讨论:为什么会久不开呢(让学生掌握作者的逆向思维方法,也就是联系上下句理解课文的学习方法)
C “柴扉久不开”时诗人想些什么心情怎样(失望、扫兴、遗憾)
D让学生在整体把握该诗句的意思。
③解“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A问:作者游园不得进门,但是他还看到了什么(红杏)是的,他看到了一枝红杏出墙来!可是,他没有进入到园子里,为什么他会说“春色满园”诗人根据什么想象园内春色满园,你能从一个“满”字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述园内美丽景色。
B想象诗境,视觉体验。
现在让我们也跟着诗人一起,张开我们想象的翅膀,想象“满园”是怎样的景色呢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生:有柳树和各种美丽的花;有蝴蝶、蜜蜂;有浓郁的花香等。)听了你们的描述,老师也仿佛置身于那桃红柳绿、姹紫嫣红的美景之中,你们想看看我们所想象到的满园春色吗(在优美的音乐中,出示春天的画面,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受。)C看到这样美丽的春色,你们现在的心情是如何的(高兴)那么诗人看见一枝红杏出墙来,也想到园内满园春色,他的感情有什么变化(板书:快慰、高兴)
D抓“关”和“出”。
是谁关住春色,用什么“关”住春色
红杏是怎样“出”墙来
红杏为什么能“出”墙
高墙大门关不住出墙的红杏,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一切有生命的事物是不能禁锢的,它们会冲破牢笼,按照自己的成长规律,发展生长起来。)
④完整地说说诗意。
五、回顾所学,思维拓展。
1、从整首诗来看,你认为园主人是怎样一个人(淡泊名利的人)
师点拨:小中见大,给读者想象的空间。“红杏”一词一语双关,喻园中主人闭门隐居,但他的美德、名声在外。说明具有生命力的美好事物是压抑不住的。
2、你认为这首诗应该怎样读更能表达诗人当时的心情呢(前两句应该读出扫兴、惆怅之感,后两句应读出欢快、喜悦之情)
3、延伸探索
Ⅰ.春色是多少古代文人墨客笔下不息的主题。老师这里也有一首描写春天的诗,让我们共同来欣赏。(投影出示)(学生有感情朗诵)自由欣赏,小组自定。
Ⅱ.齐读,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通过感情来朗读细细体味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美丽春色吧!(播放音乐,学生有感情朗读)
Ⅲ.让我们用一句话来抒发对春天的感受吧!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掌握学习古诗人的方法去发现,去感悟、去动情。但无论用什么方法,应因文而宜,与时俱进,去雕琢、去彩饰,反璞归真。
六、作业布置:
1、春色是如此的美丽,如果被其他的诗人看到这样美的春色,一定也会吟出很多关于春天的诗章。回去搜集哪些描写春天美景的诗句或者叶绍翁的诗句,下节课,让我们大家共同来分享。
2、结合自己这节课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题诗作画。(选做题)
教学反思
在新课程理念教学中,教师必须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一味地教给学生知识变为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我在设计《游园不值》教学过程中尽力做到“授之以渔”这一点。整节课中我把重点放在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阅读感悟这些方面。如:了解作者、对课题的质疑、理解诗意,我都引导学生自己结合所学去解决;在品词析句中,让学生处于当时的情境,自主体悟诗人的感情变化;演一演环节的设置,即加强了小组合作精神,又深化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的不单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如何教会学生学习技能,做到“授之以渔”,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改进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
设计者:梅花三弄
教学目标:
1、熟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
2、体会诗人蕴涵其中的感情和哲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氛围,激情导入
1、学生交流背古诗。营造学习古诗的氛围。
2、简介诗人,引入新课
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又一位诗人——叶绍翁,大家知道叶绍翁吗(简介叶绍翁)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他的经典名作——《游园不值》(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
1、解读诗题
这个“不值”其实课文里已经非常清楚地写着——(不遇)
完整地说题目意思。
2、自读全诗
诗人这次未遇主人的游园过程中,发生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好好地读一读。
(生自由朗读)
请生读,齐读(要求:字正腔圆)
三、突破难点,读懂全诗
(一)探寻“不值”原因
1、找出印证“不值”的诗句。
(小扣柴扉久不开)
理解“柴扉”
重点理解“扣”什么意思(敲)
把“敲”代进去读,做动作演示,体会“敲”与“扣”的不同之处(“扣”的力量比较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