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千里眼,顺风耳”——张履谦院士专访
当代“千里眼、顺风耳”——中国天眼
—————作者:李宁 غنين يل翻译:林汎沸 يف ناف نيل当代“千里眼、顺风耳”——中国天眼:ةينيصلا ءامسلا نيعنهارلا رصعلا يف قئافلا عمسلاو بقاثلا رصبلا“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英文简称FAST(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radio Telescope),是目前世界上已经建成的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中国天眼”位于中国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面积约30个足球场大小,是中国科学家历经30多年的努力,自主研发、设计和建设的,具有高灵敏度的巨型射电望远镜,故被称为“中国天眼”。
غلابلا يوركلا يويدارلا بوكسلتلا ربتعي نيع اضيأ هيلع قلطأ يذلاو ،رتم 500 هرطق ةيزيلجنلإا ةغللاب "تساف"و ةينيصلا ءامسلا يورك يويدار بوكسلت ربكأ ةرصتخملا ةدلب يف عقي .ايلاح ملاعلا يف ةدحاو ةحتف يذ ،وشتيوق ةعطاقم -نان نايشت ةظفاحم غناتغنيب .مدق ةرك بعلم 30 وحن لداعت ةحاسم لغشيو ىلإ "ةينيصلا ءامسلا نيع"ـب هتيمست عجرتو :لماك لكشب نيينيصلا ءاملعلا لبق نم ينب هنأ دادتما ىلعاسيسأتو اميمصتو اريوطتو ةسارد .ةيلاع ةيساسحب زاتميو ،دوقع ةثلاث نم رثكأ1993年,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在日本东京召开会议。
会上多国天文学家提议建造新一代射电“大望远镜”,次年FAST 概念被提出。
蒋耿明:演绎现代“千里眼”与“顺风耳”
蒋耿明:演绎现代“千里眼”与“顺风耳”作者:暂无来源:《科学中国人》 2014年第4期本刊记者严永红《西游记》中有两位天将——“千里眼”和“顺风耳”,这是古代人民的美好想象和希望。
而在现代,有了科技水平的强大支撑,这种美好想象已经变为现实。
卫星遥感技术,就是现代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遥感’顾名思义,就是遥远的感知,”复旦大学电磁波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蒋耿明副教授为记者做了通俗易懂的解释,“借助于专门的探测仪器,把遥远的物体所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号接收记录下来,再经过加工处理,变成人眼可以直接识别的图像,揭示出所探测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自从1972年美国第一颗地球资源技术卫星发射成功并获取了大量地球表面的卫星图像后,遥感技术就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遥感技术的出现揭开了人类从外层空间观测地球的序幕,为人类认识国土、开发资源、监测环境、研究灾害以及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等提供了新的途径。
自幼热爱航天的蒋耿明,高考时选择了被国际测绘界誉为“测绘教育之都”的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攻读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
从此他在遥感领域的“取经”逐渐深入——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法国斯特拉斯堡第一大学遥感专业博士研究生。
一路走来,谈及自己多年的求学生涯和目前的工作,他坦言,本科主要学习基础知识,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四年的学习为现在的工作和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而研究生阶段得益于牛铮研究员和李召良研究员两位良师的悉心指导,开展创新性基础研究,培养出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入复旦大学工作后,继续开展定量遥感的基础理论研究,包括海表、地表和大气参数的反演、卫星传感器的辐射定标等。
求学期间,蒋耿明就荣获了“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2001年)”,其关于M O D IS数据处理的硕士学位论文被收入“全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
2007年进入复旦大学工作后,他又获得了“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奖(2010年)”、“第17届中国遥感大会青年优秀论文奖(2010年)”,并主持了复旦大学青年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微波遥感技术实验室研究基金、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教育部归国留学人员启动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课题。
“中国天眼”之父打造大国重器
“中国天眼”之父打造大国重器你可知道?2016年9月25日,中国西南,苗岭深处,“天眼”在贵州睁眼,中国从此添了一件大国重器,傲视宇宙,深探苍穹!今天我们就去看看这“天眼”的创造者吧。
他,面容沧桑,皮肤黝黑,如果初次见面,大概每个人都会觉得他是个农民,就连他自己都自称是农民。
可是你知道吗?就是这位“农民”,造出了一口世界最牛的“大锅”,叫“天眼”,震惊了全世界!“天眼”到底有多牛?它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大国重器,苍穹之眼,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比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灵敏度高10倍,比美国阿雷西博350米望远镜综合性高10倍,它一开机,就能收到1351光年外的电磁信号,未来可用于捕捉外星生命信号!2016年“天眼”刚竣工,国家领导人就发来贺信,因为它让中国天文赶超了西方!强悍的学霸生涯他叫南东仁,1945年出生于吉林辽源,从小就是个妥妥的学霸,高考时夺得吉林省理科状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学习。
他也是当地十年间,唯一考入清华的高材生。
学业这么牛,南东仁一定是书呆子吧?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不仅是学霸,还是一个浪漫的冒险家。
大学时,他就利用大串联的机会,从广州到新疆天山,潇洒游遍大半个中国。
毕业后,正赶上“文革”,他被下放到吉林的车间,他干什么像什么,无所不精,开山放炮、水道、锻造……临了还当上了厂里的技术科长。
在才艺方面,南东仁也毫不逊色。
刚被下放时,他留着一头长发,活脱脱一副艺术家的气质。
他的绘画水平也十分精湛。
如此多才多艺的他,核心技术遭遇封锁,关键材料需要攻关,想建一个大口径的射电望远镜都很难,可南东仁竟然还想建一个直径500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那可更是难上加难啊!可他又来起了那股倔劲,不能放弃,先自己干起来再说。
要比其他国家大幅降低成本提高时效,选址就是关键。
于是南东仁带着咸菜,扛起锄头,这个曾经深爱西装的海归科学家,变成了地地道道的中国“农民”。
他带着三百多幅卫星遥感图,跑遍全国各地,什么荒郊野外都去过,在祖国西南的一座座大山里冲锋!山险路难,很多地方,当地老农都不敢走,他却从不回头,从1994年到2005年,为了找到最好的地址,他就在祖国各地的奔波中,度过了十一年!云贵高原喀斯特洼地,成为“天眼”的最终落脚地。
【最新素材】嫦娥5号写作素材-(考点、角度、时评等)
最新“嫦娥五号”作文素材(考点、角度、时评……)一、写作角度01目光要长远曼哈顿计划、阿波罗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863工程、载人航天工程、嫦娥探月工程……都属于事关长远的战略计划。
它们的意义,尽管最终会关涉未来的日常生活,却很难用柴米油盐酱醋茶来形容。
也因为它们常常需要耗时数年乃至十数年才能见到成效,任何短视的考量,都可能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人民日报》陆侠)02全民奋斗整个探月工程得以顺利进行,离不开祖国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的基础和保障,离不开无数中国航天人几十年来的艰苦奋斗和雄厚积累,离不开全国人民从各个方面给予的支持和关注。
正如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所说,这是中国人艰苦奋斗、不懈努力的结果。
(人民网)03科技创新太空中的每一小步,对应着科研领域的一大步。
“嫦娥奔月”的背后,是中国科技领域创新自强的盛大图景。
嫦娥五号任务,是我国航天领域迄今为止,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蕴藏了科技创新机制的突破与变革。
中国创造正以昂扬的姿态惊艳世界,以一往无前的勇气打造世界创新之高地。
二、备考话题101·航天技术这是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务,也是我国航天领域迄今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
此次奔月之旅,不仅要成功落月,还要实现月面采样、月面上升、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再入返回地球等多个首创性任务环节,被形象比喻为一趟月球“挖土之旅”。
这不仅将成为我国航天技术的一次重大跨越,也将为进一步认识月球提供重要支撑。
期待“嫦娥五号”平安、顺利返回,为大家带来来自月球的问候!(来源:人民日报)备考话题02·航天人“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自古以来,皎洁明月总是寄托着人们缱绻不尽的情感,更激发着人们探索未知的豪情。
但与神话传说中嫦娥靠仙药飞升广寒不同,今天,我们靠着一代代航天人的不懈奋斗,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嫦娥奔月”,开启了探月圆梦的旅程。
在向着星辰大海的进发中,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带着他们的付出和担当,为中国航天的每一次突破、每一步跨越注入不可或缺的力量。
天眼问天,洞察宇宙 国之重器,中国底气
天眼问天,洞察宇宙国之重器,中国底气天眼,全名“五百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中国科学界的骄傲,也是国之重器。
它位于贵州省的大方县,被誉为“中国的空间耳朵”,其庞大尺寸和先进技术使它能够接收并分析来自宇宙的微弱信号,进而帮助科学家们探索宇宙的奥秘。
天眼的巨大构造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
它的直径达500米,是世界上口径最大、灵敏度最高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为了建造这座庞然大物,中国科学家面临了巨大的技术挑战。
他们需要设计出能够支撑住望远镜的巨大反射面,借助精密的望远镜支架将其固定牢固,并构建出稳定的信号接收系统。
他们攀登山峰,穿越茫茫大山,为天眼寻找最合适的位置。
经过多年辛勤的努力,中国科学家们成功地将天眼建设完成。
天眼的建成不仅代表了中国科学界的强大实力,也展示了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底气。
作为人类探索宇宙的窗口之一,天眼的建设基于中国长期以来对科学的坚定支持。
正因如此,中国人民对天眼感到无比自豪。
我们相信,天眼将成为推动我国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人类揭示宇宙的奥秘做出更多贡献。
天眼能够洞察宇宙,不仅因为它的巨大尺寸和先进技术,更因为它能够接收并分析来自宇宙的微弱信号。
通过天眼,科学家们能够观测到遥远的恒星、行星、星云等天体,也能捕捉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等宇宙信号。
这些信号蕴藏着宇宙的发展历程和性质,通过对它们的研究,科学家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宇宙的起源与结构,揭示宇宙的真相。
天眼的建成不仅给科学研究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人类的科技进步提供了新的契机。
天眼的建设过程中,涉及到众多领域的科学技术,如机械工程、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等等。
中国科学家们经过多年的努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
这无疑为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天眼建成后,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射电天文学研究的领导者之一。
天眼的问世,使中国科学家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研究宇宙,为世界提供更多的科学发现。
天眼的兴起也将促进中国科技创新的加速发展,为中国从“制造强国”向“科技强国”转变提供了重要支撑。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第一单元 单元整合与提升
南仁东来不及目睹。但他执着追求科学梦想的精神,将激励一代又一 代科技工作者接续奋斗,勇攀世界科技高峰。
“天眼”:一个国家的骄傲 看似一口“大锅”,“天眼”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可以接收到百亿光年外的电磁信号。 它有着超高的灵敏度和巡天速度。与美国寻找地外文明研究所的“凤 凰”计划相比,“天眼”可将类太阳星巡视目标扩大至少5倍。随着“天眼”的 落成,中国射电天文学“黄金期”正在开启,越来越多国际天文学专家加入中 国主导的科研项目。 20多年前,这是一个异常大胆的计划。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最大的射 电望远镜口径不到30米。
(六) 在张富清简陋的家中,珍藏着一个打满了补丁的搪瓷缸。 一面是熠熠生辉的天安门、展翅飞翔的和平鸽,一面写着:赠给英勇的 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卫祖国、保卫和平。孙玉兰说,这是丈夫最心爱的 物件。
南仁东曾在日本国立天文台担任客座教授,享受世界级别的科研条件 和薪水。可他说:“我得回国。”
做世界独一无二的项目,他扛起这个责任。这个当初没有多少人看好 的梦想,也最终成为一个国家的骄傲。
72岁的“天眼”工程高级工程师斯可克回忆:“南仁东总跟我说,国家投入 10多亿元搞这个望远镜,如果因为质量问题或者工程延期导致停工,每天损 失将达50万元。花了这么多钱,如果搞不好,就对不起国家。”
技法攻略
读一篇人物通讯,不仅要读出它的新闻事实和背景,明了作者选材组材的用 意,更要读出人物身上的精神品质,从中获取精神养分。有关人物通讯的文 本阅读,经常从以下角度考查: 1.人物通讯的写作特点 人物通讯的特点有两个方面,可以称为“两条线”,一条是“过程线”,一条是 “思想线”。“过程线”是人物生活的经历或事件发展的过程,它是事物的表 面现象;“思想线”则是作者根据人物事迹所提炼出的主题——中心思想,它 贯串人物的典型事迹中,反映着事物的本质意义。表现人物的常用手法主 要是通过人物的行为描写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通过细节描写反映人物的 性格和心理活动,在矛盾冲突中写人、借他人之口刻画人等。分析人物通 讯的写法特点,一般从内容、语言和表达三方面进行。
中国的探海“神眼”
中国的探海“神眼”通讯员/冯林20年漫漫求索路1986年初春,武汉大学电波传播实验室提出利用高频无线电波探测海洋,将本专业的学科优势转向为国家海洋事业服务,“我们的目标是研制成一种高频地波雷达,用于探测海洋表面风、浪、流。
此时,恰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启动。
”吴世才教授说。
第二年他们提出“高频表面波测量海洋状态参量的研究”课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教授们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他们几乎是白手起家,学习国外有关先进技术,群策群力制定雷达技术方案,团结拼搏实施雷达技术攻关。
上天总是垂青于那些聪明勤奋的人,1993年8月初,一个中国科学史上尤其是军事史上应该隆重叙述的日子,终于,我国第一台高频探海雷达“海态监测分析雷达OSMAR”投入现场试:验。
一般人往往仰慕于科学家的成功,也习惯于科学家的成功。
然而对于科学家自己,这种成功的前提是他们首先战胜自我,从心理和物理上进行巨大的超越。
“然而,我们从未见过海洋雷达回波是什么样子。
”文必洋教授事后告诉笔者,他的坦诚披露给该科研的成功里程增添了浓重的传奇色彩。
在广西北海进行的85天现场试验中,该课题组的科学家们前40天根本没有看到海洋雷达回波。
“这是一心的煎熬。
”吴世才教授说道此处陷入深思你仍能从他忧郁的更可怕看到当初忍受那种煎熬时的苦痛。
他们甚至向当地校友借钱维持日常开销,直到克服雷达关键技术问题,最终成功探测到北部湾潮流。
雷达测到的海流昼夜变化规律与40公里外的涠洲海洋监测站潮位数据完全吻合,显示北部湾潮流是全日潮。
该结果与海洋学科教科书中的有关内容完全一致。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资助下,他们于1986年率先在国内开展了高频无线电波探测海洋表面状态参数的研究。
科学基金的不断资助使其研究的综合实力大为增强,并开辟了海洋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在国家启动海洋863计划的竞标中一举中的”。
这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1998年3月18日出的一期简报,专门表扬武汉大学这方面的突出成就。
履行谦逊 心系高空——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顾问张履谦
【封面人物】Cover Characters履行谦逊 心系高空——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顾问张履谦□ 吴 彪1926年3月1日,湖南长沙东乡一个名叫蛇山嘴的小村庄里,一名男孩呱呱坠地。
他的父亲为他取名“履谦”,是以《史记·留侯世家》典故,要求子女“履行谦逊”,务须谦虚向人求取教益之意。
一生勤勉朴实的父亲或许并不能预料到这个孩子长大以后能成为一名“造雷达,开创我国电子对抗事业先河;入深空,为圆我国航天强国梦搭梯铺路”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国之栋梁之材,惟愿他能谦逊做人,磨炼心智,长大成人。
也恰恰是这种谦逊的心态,伴随张履谦一路乘风破浪,成就了非凡的一生。
良言家训沉底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一直到现在,90多岁高龄的张履谦诵读起儿时就熟读的《孟子》中的名句,仍然能回忆起父亲灯下伴读的情景。
如今回想,孟子的这些名言,正是父亲身上优秀品质的写照。
张履谦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幻化成自己成长的动力和源泉。
张履谦出身于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幼年时期当过放牛娃,种过菜,还做过插秧、割稻等农活,从小过着辛勤劳动的生活。
父亲名叫张子尧,天生有腿疾,为了谋生,辗转学医,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终成家乡远近闻名的中医。
撑一把洋伞外出行医的背影,成了张履谦对父亲最深刻的记忆。
不论刮风下雨,不论逢年过节,只要有病人求医,父亲就会不辞辛苦地奔波上路。
认真钻研、虚心求教、体察病人的学医行医从医经历,深深影响着张履谦及其兄弟姊妹,也影响了张履谦性格的形成。
张履谦的母亲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劳动女性,父亲在外行医未归的时候,如果家里来了待诊的患者,母亲从不介意就诊患者弄脏了自己的家居厅室,她教育自己的子女将心比心,吩咐张履谦和弟妹们烧水端茶,礼节备至。
父母言传身教,教给了子女为学为人的道理。
幼年的张履谦得到了父亲的虚心教导,严格要求。
党史人物王诤甘当“小字辈”的副手
党史人物——王诤甘当“小字辈”的副手青年王诤开国中将王诤“半部电台起家”,开创了解放军无线电通信事业,毛泽东称赞他是“我国通信事业的开山鼻祖”。
新中国成立之初,王诤任中央军委通信部部长。
1951年,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毕业的高材生张履谦被分配到通信部,王诤亲自接待他,满怀期望地对他说:“小伙子,你专心搞出好东西来,你有什么困难我解决。
”听了这暖心的话,张履谦浑身都是劲,埋头钻研当时最急需的雷达技术。
“全军的雷达就交给你管了”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处于决战阶段,美军B-29轰炸机对志愿军补给线进行空袭,使用电磁波干扰,志愿军的警戒雷达因此致盲,发现不了敌机目标,不能引导空军升空作战,形势十分严峻。
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从朝鲜前线给军委发报,要求国内派人“火速去前线解决难题”。
接到军委的命令,王诤亲自带着张履谦等连夜乘坐火车赶往朝鲜前线。
在隆隆的炮火声中,王诤他们直接赶到一个雷达站,张履谦和雷达技师一起观察雷达被干扰现象,分析研究对策。
张履谦从找出干扰频率着手,不断改变频率,扩展频段,加装抗干扰电路,在十分简陋的条件下,与美军展开了一场电子对抗战,很快使敌机的电磁波干扰失灵,志愿军战鹰又可以不受干扰地升空截击美军轰炸机了。
王诤从中意识到,干扰与抗干扰在未来战争中将发挥更大作用,中国必须搞起来。
张履谦在解决雷达抗干扰问题中表现出来的潜质引起了王诤的关注。
回国后,王诤高兴地对张履谦说:“小伙子,从现在起,全军的雷达就交给你管了。
”张履谦以为部长开玩笑的,并没往心里去。
孰知王诤正式向军委写报告,成立全军雷达干扰与抗干扰领导小组,由张履谦任组长,王诤任副组长。
一位执掌解放军一个兵种的将军,给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字辈”当副手,这是何等博大的胸怀。
张履谦也受到了极大的鼓励和鞭策,浑身充满了力量,潜心研读了美国麻省理工《雷达丛书》28本,成为顶尖的雷达专家。
他牵头制定全军雷达干扰与抗干扰发展规划,组织同事利用缴获器材研制装配了P、L、S、C、X等波段的雷达侦察接收机、信号分析器、记录器及微波、超短波干扰机等设备30余套,为部队训练和开展电子对抗事业奠定了技术和物质基础,为我国电子对抗事业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长征中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长征中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作者:暂无来源:《读报参考》 2016年第32期长征中,红军跨越万水千山,突破数十万国民党重兵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上的主动权,这也得益于红军队伍中的“千里眼…‘顺风耳”所发挥的神奇作用。
这些“千里眼”和“顺风耳”,就是红军队伍中的无线电技术侦察力量。
长征途中,他们不间断地侦听与破译国民党军队行动的密码,为中共中央正确决策提供了情报支持。
蔡威在红四方面军指挥部里,有一位被方面军首长称为“指挥部里的活菩萨”的人,也被后人誉为红四方面军的“红色电波之父”。
他是一个十分神秘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然而,他没有看到五星红旗在祖国大地上高高飘扬,就魂断长征路了,牺牲时年仅29岁。
他就是被徐向前元帅誉为“无名英雄”的中国工农红军总部二局局长蔡威。
蔡威,原鄂豫皖苏区和红四方面军无线电通信及专业技术工作的创建人之一、红四方面军电台二台台长、红四方面军总部和红军总部二局局长。
1935年1月4日,蔡威领导的二台破译了敌人在中央红军周围部署的情报,迅速向中央发报。
这份电报将当时中央红军周围的敌军分布情况较为详细地报告了中央,此时正值中央黎平会议以后,遵义会议之前,中央红军正处在敌人围追堵截最困难的时候,应该说,这份电报对于正在艰苦转战中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来说太有价值了。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仍处在敌军30多万人的围追堵截之中。
从1935年1月19日至5月9日,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渡赤水,终于跳出了蒋介石精心设计的圈套。
从四渡赤水每个重要转折点来分析,其背后都有准确的情报支撑,从而演绎了这一世界经典战役。
其中,蔡威所领导的红四方面军二台贡献颇多。
1935年8月,中共中央和红军前敌指挥部率领的右路军,终于走出草地,到达班佑、巴西地区。
此时国民党中央军最精锐的第一军团胡宗南部发现红军已通过草地,马上派第四十九师进入包座拦截。
红军下一步要进军甘南,必须消灭驻守在包座进行阻拦的敌人。
8月26日,蔡威领导的红四方面军技侦台侦悉:胡宗南发现红军北上,即令其第四十九师于8月27日由樟腊向包座急进,企图会同已经控制上、下包座地区的独立旅一个团在包座河一线堵截红军北上。
张履谦:履正道 谦于行
张履谦:履正道谦于行作者:刘之灵来源:《科学中国人》2012年第15期张履谦,雷达专家。
湖南长沙人。
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
历任总参谋部通信兵部电信技术研究所技术员、室主任,航天工业部第二研究院副所长,航天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常委,中国电子学会第二届理事。
长期从事雷达、电子对抗、空间测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设计工作。
曾主持研制成功精密制导雷达和试验通信卫星地面微波统一测控系统。
著有《雷达》等。
新中国的航天史始于1956年。
那一年2月,钱学森先生向中央提出了《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
3月,国务院制订《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
托举中国航天事业,是几代国家领导人、众多科学家、成千上万岗位上的技术人员的梦想……是他们的勇气、智慧和力量,使实现民族自强的伟大梦想得以成真。
从梦想到现实,在我国航天史上规模大、系统组成复杂、技术要求高、难度大的工程中,他们的作用举足轻重。
中国人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飞向太空之路由他们筑就。
在我们看来,他们似乎选择了一条汗水与收获不对等的道路,但在他们自己看来,他们的收获却是最丰满实在的。
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最崎岖的道路上,他们也从没有退缩过。
为什么从他们坚实而有力的步伐中,总是能感受到一种使命的力量。
他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进行雷达抗干扰研究,为我国电子对抗事业做出开创性工作。
1957年,他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代防空导弹制导雷达,并参加其改型和抗干扰研究,为击落美国U-2高空侦察飞机做出了贡献。
他主持研制了单脉冲导弹精密跟踪雷达、卫星超远程引导雷达,其成果分别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担任微波统一测控系统总设计师期间,他负责研制的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他参加了我国通信、气象、对地观测、雷达遥感、导航定位、数据中继等卫星的研制,为其方案制定和重大关键技术突破做了大量工作。
他还参加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研制,为其测控通信方案制定、设备研制进行技术评审把关。
当代“千里眼、顺风耳”——中国天眼
—————作者:李宁 Li Ning翻译:王文新Wang Wenxin当代“千里眼、顺风耳”——中国天眼« Le Qian Li Yan et le Shun Feng Er » d’aujourd’hui–L’Œil céleste de la Chine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英文简称FAST(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是目前世界上已经建成的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它位于中国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面积约30个足球场大小,是中国科学家历经30多年的努力,自主研发、设计和建设的,具有高灵敏度的巨型射电望远镜,故被称为“中国天眼”。
L’Œil céleste de la Chine, un radiotélescope sphérique à ou-verture de 500 mètres, connu en anglais sous le nom de projet FAST (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 est le plus grand radiotélescope sphérique à ouverture unique jamais construit dans le monde. Situé dans le comté de Pingtang, préfecture de Qiannan, province du Guizhou de Chine, et couvrant une super cie d'environ 30 terrains de football, il est un radioté-lescope géant à haute sensibilité, qui a été développé, conçu et construit par des scientifiques chinois après plus de 30 ans de travail acharné. 1993年,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在日本东京召开会议,会上多国天文学家提议建造新一代射电“大望远镜”,次年FAST概念被提出。
天眼问天,洞察宇宙 国之重器,中国底气
天眼问天,洞察宇宙国之重器,中国底气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在中国南方的贵州省,有一个巨大的球形天文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俗称为“天眼”。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是中国天文科学研究的重要突破,也是中国天文科技发展水平的象征。
天眼问天,洞察宇宙,成为中国科技实力的一面旗帜,展现了中国在天文研究领域的底气和实力。
天眼问天,是指通过观测和研究天体,深入了解宇宙的奥秘。
天文学是一门古老而又神秘的科学,人类自古以来就对星空和天体运行规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而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也变得更加深入和全面。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建成,为中国天文学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观测平台,让他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研究银河系和外星系的形成演化、星际物质组成、以及射电脉冲星、脉冲星、银河系射电源和星系射电源等诸多科学问题。
天眼问天,正是中国科学家们对宇宙探索的梦想和追求,也是中国科技的一大重器。
洞察宇宙,是指通过观测和研究天体,对宇宙中的天体、物质和运行规律进行深入探索和了解。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借助于射电波长的探测能力,可以观测和研究那些远距离、低表面亮度、以及气体和尘埃包围等的天体和现象,更好地解答宇宙的诸多谜团和疑问。
中国天文学家们通过这个世界级的天文观测设备,已经取得了许多有重大意义的科研成果,比如:发现了众多射电脉冲星、脉冲星、银河系射电源和星系射电源等不同类型的天体,为宇宙的宏观结构、天体物理学和宇宙起源等诸多方面提供了重要的观测数据和科学理论。
国之重器,是指一个国家在特定领域所拥有的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科研装备和技术手段。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作为中国天文科学的一大突破和象征,不仅代表了中国在大科学装置领域的独立研制和建设能力,也是中国科技实力和国家综合国力的一大标志。
天眼的问天观测目标是源远流长的,涵盖了宇宙学、天体物理学、天体化学、宇宙大尺度结构、引力辐射和黑洞等众多领域,是天文科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张履谦:一辈子跟蓝天打交道
张履谦:一辈子跟蓝天打交道张履谦■本报见习记者卜叶8,7,6,5,4,3,2,1,点火,起飞。
近日,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二期)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首发星——微重力技术实验卫星发射升空。
远在北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顾问张履谦,虽然不能像以前一样前往现场,但依然时刻关注着该卫星的发射动态。
“自1949年以来,我见证了祖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我自己的工作也由研制转向咨询论证,始终不变的是为祖国富强贡献绵薄之力的志愿。
”张履谦说。
在硝烟中发展电子对抗事业上世纪30年代,亲眼目睹了在飞机轰鸣和炮弹声中四处逃难的民众,幼年的张履谦便立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鸿志。
在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专业学习期间,张履谦时刻找机会,希望亲临祖国建设一线,但未能如愿。
1951年,刚刚毕业被分配到军委通信部的张履谦终于等来了一个机会——希望他能解决抗美援朝战场雷达抗干扰的问题。
那是张履谦第一次看见雷达。
于是,他不眠不休,从工作原理开始,了解雷达以及干扰机袭击雷达的过程。
张履谦想,当干扰机干扰雷达频道时,为什么不能跳到另一个频道工作呢?不妨用“跳频”的方式,跟干扰机打个“游击战”。
方案有了,却面临设备难题。
当时仓库中只有几个灯泡、几根导线。
这可愁坏了张履谦,他转头发现窗台上的空罐头瓶,“有办法了!”看似不起眼的“罐头加麻绳”居然做成了跳频装置,施展了“小米加步枪”般的本领,成功避开了敌机干扰。
这次经历让他“迷上”了雷达,“没人才、没仪器、没设备”的局面激起了张履谦的挑战欲,促使他展开了深入研究。
此后,全军的雷达都交到张履谦手上,当时他还不满30岁。
这些经验和专业知识在“两弹一星”研制时再一次派上用场。
上世纪60年代,“两弹一星”研制工作进入关键阶段,国外的U-2侦察机时不时飞往研制现场,获取进展情况。
可U-2侦察机飞得高,普通的高射炮打不到。
我国的雷达一打开,U-2侦察机听见声音就逃走了。
现代战场“千里眼”“顺风耳”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现代战场“千里眼”“顺风耳”的前世、今生与未来作为现代信息化战场的“千里眼”“顺风耳”,战区联合作战侦察预警,从最初的萌芽形成到今天的发展壮大,经历了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未来其趋势特点也愈发明显。
杨皓晖相继建立发展自己的步兵侦察、炮兵侦察、骑兵侦察、技术侦察、航空侦察等专业侦察力量。
一是无线电技术侦察手段大规模运用于联合作战。
二战中,无线电侦察逐渐成为获取敌方情报发挥重要作用。
二战中,英国运用德国的间谍开展情报搜集和欺骗活动。
不仅向德国提供了关于英国情况的虚假情报,而且及时获取了德国进攻英国的空中轰炸计划及海上登陆作战计划等大量的战略网络。
这一体系确保了及时发现德军飞机本土起飞及空中飞行等重要空情,不仅可以帮助对付德国的空中入侵,而且在实施大规模战略轰炸德国本土中提供了及时准确的空中战略战役情报。
战场情报预警作用逐渐凸显。
二战中,随着战场情报重要性的上升,战场情报预警的作用逐渐凸显。
1939年—1943年,英、德海军在大西洋上展开针对性的保交战和破交战。
作战初期,由于英国情报机关没有就己方无线电通信密码被破译的危险性进行预警,致使英国有2177艘商船被击沉,物资损失达1065.8万吨。
珍珠港事件前夕,美海军情报机关没有及时给上层指挥员告警“日军可能偷袭珍珠港”这一重大情报,最终酿成惨剧。
美军在反思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认识到战场情报军在太平洋战区建立了太平洋地区联合情报中心。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战区联合情报机构,也标志着战区联合侦察预警体系的初步形成。
由无线电技术情报、航空侦察情报和图像判读等专业情报处理人员组成的战区联合情报机构,负责所辖区域的对日情报工作,通过集中汇集谍报、雷达、技术、航空侦察等多种侦察预警手段搜集的情报信息,进行统一的情报分析评估,而后分发情报成果至相关单位。
由于促进了军种侦察预警情报之间及与作战行动的协作,太平洋地区联合情报中心在美军太平洋战区的联合作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军之眼领头雁国之重器掌舵人
三军之眼领头雁国之重器掌舵人作者:暂无来源:《科学中国人》 2018年第5期黄海之滨,某战区海上方向联合防卫作战演练激战正酣。
“ 发现可疑空中目标两批3架”“发现海上可疑目标两艘”“侦获‘敌’舰载雷达信号1批”……来自陆军侦察站、空军雷达站和海军警戒机等多种平台的各类实时侦察预警信息,如潮水般涌至红军指挥大厅。
全面掌握战场态势,胜利的天平开始倾斜。
在现代化战场上,夺得制信息权至关重要,三军拥有了千里眼、顺风耳才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才能“知己知彼”,做到百战不殆。
而这种“千里眼”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源于雷达。
作为中国雷达工业的发源地,国家诸多新型、高端雷达装备的始创者,信息化装备研发的先驱者,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14研究所(以下简称14所)为我国相关领域发展做出的贡献彪炳史册。
近年来,以胡明春所长为代表的新一代14所人,更是放眼世界电子信息工程的前沿,置身于群雄角逐的国际市场,着眼于服务国家战略、引领电子信息领域潮流,坚持创新驱动和军民融合发展,在探测感知、系统集成、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等领域取得了诸多国内领先、世界先进的创新成果,当之无愧为“国之重器”。
勇立潮头不惧挑战——让事业插上信息腾飞的翅膀20世纪80年代,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主导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浪潮开始席卷全球;在此之后陆续爆发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等,一次又一次向世人展示了军事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正在改变现代战争模式,如果不掌握这一最重要的战斗力,势必要受制于人。
中国,作为一个曾饱尝蹂躏之苦的发展中大国,也在积极制定自己的军事高技术发展战略,以加快我国军事技术发展的步伐。
在这段信息技术日渐得到重视,并悄然改变世界格局的时间里,胡明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来到这里,至今已30多年。
他依稀记得对14所的最初印象:“是一个十分神秘,但也让自己荣誉感、责任感与日俱增的地方”。
在整个国防军工领域,14所的地位不言而喻。
作为海陆空天全领域雷达装备的提供者,在近70年的发展历程中,14所功勋卓著、硕果累累,为我国科学技术进步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应对灾难卫星应用产业有何作为
应对灾难卫星应用产业有何作为索阿娣【期刊名称】《太空探索》【年(卷),期】2011(000)005【总页数】2页(P26-27)【作者】索阿娣【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日本当地时间4月12日宣布,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等级提高至最严重的7级。
这使日本核泄漏等级与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等级相同。
从3月11日发生里氏9级强烈地震引发10米高海啸,进而引发核电站爆炸以来,福岛核电站周围20千米范围几乎成为“无人区”。
一种看不见也闻不到的死亡气息弥漫在这个海滨小城上空。
此时,有着“千里眼”功能的遥感卫星,却可以凭借其高高在上的优势,一览无余对“无人区”进行着观测,并通过实时影像为决策指挥提供依据。
这再次凸显了应用卫星及卫星应用产业的价值。
卫星应用——航天高技术的独特优势所谓应用卫星,指的是直接为国民经济和军事服务的人造地球卫星,包括通信卫星、导航卫星和遥感卫星等。
与之密切相关的卫星应用产业则是航天高技术与商业市场融合的代表性产业。
该产业已成为国家提高技术水平、改造传统产业、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它主要涵盖四大领域:卫星通信与广播、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卫星地面综合应用。
——卫星通信业务类型主要包括民用卫星固定通信、卫星移动通信、卫星广播通信,广泛应用于国际国内通信、国防通信、移动通信和广播电视等领域。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可提供高精度、全天时、全天候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是最重要的时空基准信息资源,已成为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不可或缺的信息基础设施。
——卫星遥感与信息传输,主要是利用卫星上所装的遥感载荷,对地球表面和低层大气进行光学观测或电子探测,以获得气象、海洋、资源、环境等数据信息并生成相应产品,并对相应态势信息进行应用、传输和处理。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设计的应急救援系统北斗导航定位卫星工作示意图——卫星地面综合应用领域是指应用多种手段为用户提供天基信息支持,提升空间信息共享能力,并快速、灵活到达最终用户的各种综合应用系统。
天眼问天,洞察宇宙 国之重器,中国底气
天眼问天,洞察宇宙国之重器,中国底气1. 引言1.1 天眼问天,洞察宇宙国之重器,中国底气中国底气的来源,不仅仅在于FAST望远镜本身的科技含量和研发水平,更体现在中国科技领域的崛起和自信心。
近年来,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不断推动着国家科技实力的向前发展。
FAST的建设更是中国科技实力的再一次体现,也让世界对中国的科研实力刮目相看。
“天眼”FAST望远镜的存在,不仅仅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一次重要展示,更是中国科技人员们对未知领域的勇敢探索和开拓。
随着FAST的运行,中国的声望在国际舞台上也越来越高,展现出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强大实力和坚定信心。
在“天眼”问天的道路上,中国在不断前行,洞察宇宙,展现出了国之重器,中国底气。
2. 正文2.1 我国“天眼”望远镜的建设意义我国“天眼”望远镜的建设意义可以说是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国家实力的体现。
建设“天眼”望远镜让中国在天文领域拥有了全新的突破和进展。
这座巨大的射电望远镜可以帮助天文学家更加深入地研究宇宙中的奥秘,观测更远、更清晰的星系和星云,从而推动天文学的发展。
建设“天眼”望远镜也将吸引更多国际天文学家前来合作和交流,促进国际间科研合作,提升中国在国际科学界的地位和声誉。
通过“天眼”望远镜的建设,中国在射电天文领域的技术实力和研究水平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中国科技领域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
建设“天眼”望远镜的意义不仅在于科学研究的突破,更在于展现了中国在科技领域的雄心和实力,彰显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自信和底气。
2.2 “天眼”望远镜在宇宙探索中的作用“天眼”望远镜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全动射电望远镜,具有极强的观测能力和灵敏度,在宇宙探索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天眼”望远镜能够帮助科学家观测和研究天文现象,如宇宙射线、脉冲星、星系等,从而揭示宇宙的奥秘和规律。
“天眼”望远镜具有出色的空间定位和监测功能,能够发现并跟踪一些罕见的宇宙事件,如超新星爆炸、黑洞碰撞等,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观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