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案-新版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案
A.没有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
C.试管口稍微向上倾斜了D.先熄灭酒精灯,后拿出导气管
3.某同学在做铁丝燃烧的实验中没看到火星四射的现象,与其无关的原因是( )
A.没用砂纸擦净表面的漆或锈B.收集到的氧气不纯
回顾课题2中的实验,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到集气瓶内,木条复燃,得出检验氧气的方法;当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氧气时,集满氧气时,氧气会从瓶口逸出,只要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到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经收集满;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只要看到瓶口出现较大的气泡,表明氧气已经收集满。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本,找出问题答案。
常温分解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
长颈漏斗下端要
知识点3氧气的性质实验
问题氧气性质实验的操作步骤是什么?应注意哪些问题?
教师播放常见的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引起学生思考、分析。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气体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
反应物状态
反应条件
发生装置
高锰酸钾
固体
加热
A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导
入
下列方法都可以制取氧气: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C.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问题1:哪些方法适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哪些方法适用于工业上制取氧气?
问题2:请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如果你能知道各种物质的化学表达符号(物质的化学式)请在相应物质下面注明。
课题
课题3制取氧气(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2.3 制取氧气(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2.3 制取氧气(第2课时)》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掌握用过氧化氢溶液和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注意事项。
(2)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理解分解反应。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增强学生的探究欲。
【教材分析】本课题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同时介绍了催化剂。
这部分内容更侧重于过程,让学生学习用比较的方法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探究、推断,从而作出判断。
第二部分是活动与探究,制取氧气并试验氧气的性质,让学生掌握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必须具备的化学基本实验技能。
【教学策略分析】学生对于气体的制取尚属首次接触,为此,如何来选择药品、如何来确定装置根本无从着手。
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对氧气知识的一定积累,创设好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在进行本课题的教学时,要善于采用对比、分析、讨论、归纳等方法来确定药品的选择以及仪器装置的配备,加深学生对分解反应概念的理解,并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加以巩固。
难点的突破应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判断,使学生的认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教学重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催化剂的概念的理解和催化作用。
【教学模式】实验探究法,解惑法。
【教学准备】1、教材中“探究”的实验仪器;2、教学过程所需ppt课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题3 氧气制取(第2课时)二.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1.实验原理:过氧化氢氧气+水2.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变化。
三.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实验原理:氯酸钾氯化钾+氧气四.分解反应:一变多。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第2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及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实验室制氧设备的使用方法、操作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
3.氧气收集、检验和储存的正确方法。
4.实验数据的记录、分析和归纳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介绍氧气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制取氧气的好奇心和兴趣,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5.引导学生关注氧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认识到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以致用的观念。
本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制取氧气的知识技能,通过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团队合作等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科学素养。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化学学习中获得全面发展。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请同学们结合教材,思考以下问题:
a.这三种方法制取氧气的原理有何不同?
b.实验操作中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c.如何正确收集、检验和储存氧气?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发放课堂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制取氧气的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2.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不同的制氧方法进行评价和选择,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图表、数据等形式,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分析和表达,培养数据分析能力和科学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从实验中总结规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设计:2.3制取氧气(二)教案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了解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2、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并动手制取氧气。
能力目标: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收集等基本实验操作。
情感目标:感悟通过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探究和基本操作。
难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规范性。
三、【教学用品】实验仪器:试管、橡胶塞、导气管、酒精灯、集气瓶、水槽、铁架台、坩埚钳、实验药品及用品:、木炭、铁丝、棉花、木条、火柴、高锰酸钾四、【教学方法】实验法,讲授法五、【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PPT六、【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课前预习,阅读教材,了解下列重点知识)1、什么是催化剂?什么是催化作用?2、什么是分解反应?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有何区别?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哪三种?(二)导入新课【复习导入】我们知道实验室可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在实验室里还能用什么方法制取氧气?(三)新课学习2、分解过氧化氢(H2O2,俗名:双氧水)溶液。
【演示实验】[实验2—5]过氧化水 + 氧气H2O2H2O O2【设问】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什么作用?【演示实验】[实验2—6]【课件展示】催化剂(又叫触媒):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加快或减慢)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二氧化锰、硫酸铜溶液(胆矾溶液)、氧化铁等对过氧化氢的分解都具有催化作用。
3、加热氯酸钾(KClO3,白色固体)和二氧化锰(MnO2黑色固体)的混合物制氧气。
氯化钾 + 氧气KClO2【学生交流】分析上述三个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与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讨论】反应物只有一种,反应前后物质的种数不同。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教案:2.3制取氧气(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实验氧气的化学性质
2、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进一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2、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操作注意点、收集方法与验满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
三、教学模式
探究式
四、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写出:过氧化氢水+氧气
高锰酸钾锰酸钾 + 二氧
化锰 + 氧气
观察装置图
见45—46页实验活动1
思考并回答
1、怎样证明说明气密性良好
1、如何检验氧气
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如何验2、为什么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3、为什么试管口略微向下倾斜
4、为什么加热前应先预热
5、为什么不能马上收集气体
6、为什么要先移导管后停止加热
思考并操作
培养学生注意
知识的内在联
系
培养学生动手
能力和观察能
力
明确知识重点
及要求,培养
学生归纳总结
知识的能力
板书设计
一、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入药品,固定在铁架台上
3、加热
4、收集氧气
5、把导管从水槽中拿出
6、停止加热。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案设计设计
课题3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实验室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内容,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探究【教学难点】对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理解【教学方法】演示实验、讲授法【课前准备】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试管、木条、铁架台、带导管的橡胶塞【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实验装置以及注意事项?今天我们来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第二种方法,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二、新课讲授我们用到的药品是过氧化氢溶液,(展示药品)它是过氧化氢溶于水形成的,俗称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氢,化学符号是H2O2,观察过氧化氢溶液的颜色状态,无色液体。
同学们现在仔细看一下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瓶内有什么现象?有小气泡,其实这是过氧化氢在常温下缓慢分解产生的氧气,但是在常温下速率比较慢,如果我想在短时间内制取大量的氧气应该怎么办呢?老师这里有一种神奇的药品可以帮助我们,是什么呢?二氧化锰,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二氧化锰的化学符号,MnO2,大家观察二氧化锰的颜色状态,黑色固体。
二氧化锰在这个反应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我们设计三组对比实验来研究一下:(1)在试管中加入5 mL约5%的过氧化氢溶液,我们怎么检验有没有氧气生成?带火星的木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提问:木条复燃了吗?为什么呢?我们在讲氧气性质的时候,讲到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里对氧气含量有什么要求?含量高,由于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分解缓慢,短时间内产生的氧气比较少,所以不足以使木条复燃。
(2)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案
课题3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
2.认识分解反应。
3.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4.知道工业上大量制取氧气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
2.能与他人主动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对化学的学习兴趣,陶冶化学审美情趣。
2.逐步认识用实验验证化学理论,进一步认识到实验探究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催化剂的概念。
教学准备: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氯酸钾、高锰酸钾、试管、试管夹、试管架、酒精灯、火柴、铁架台、带导管的单孔塞、水槽、集气瓶、棉花、玻璃片、长颈漏斗、锥形瓶、带双孔的橡皮塞。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以探究法为主,综合运用启发法、讲授法、讨论法、对比法。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在陆地上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着大自然通过化学反应制造出来的氧气,那么,在实验室里怎样制取氧气呢?二、学生自学合作交流:2.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反应速率增加了吗?3.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活动与探究二:在活动与探究一实验③的试管中再加入少量H2O2溶液,并称量反应后MnO2的质量4.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发生变化呢?5.从实验结果分析得出催化剂及催化作用的概念[把催化剂的概念总结为“一变(即改变……,改变包含加快和减慢两层含义)、两不变”]活动与探究三: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和步骤与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相同只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试管口不加棉花。
6.动手实验,并写出两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氧气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教师点拨提高升华: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2.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3.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另外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制取氧气》示范教案(第2课时)2
第二课时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了解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收集方法的选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即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
推进新课一、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过渡] 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外,在实验室里还常常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
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可以分解放出氧气,但是,在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制取氧气时,通常还要放入少量的二氧化锰,这是为什么呢?[探究] 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1.在试管中加入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2.在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1.不加入二氧化锰,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说明没有氧气放出。
2.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在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二氧化锰时会产生氧气。
结论: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氧气。
[过渡] 从上面的实验中可以看出,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那么二氧化锰是一种反应物,还是起别的作用呢?[实验] 待上述实验2的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
待试管中又没有现象发生时,再重复上述操作,观察现象。
现象:本已不产生气泡的试管,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不进行加热,又会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带火星的木条能够复燃。
结论:产生的气体还是氧气。
提示:多次重复上述实验,还能观察到同样的现象。
[分析] 说明在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可以重复使用。
既然二氧化锰可以重复使用,说明在反应前后它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那么它的质量有没有改变呢?科学家们经过精确的实验,得出了“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未变”的结论。
提示:在实验前用精密的天平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实验后把二氧化锰洗净、干燥,再称量,比较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发现没有变化。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案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及方法。
2.学会连接组装仪器的基本方法。
3.认识分解反应。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探究欲。
通过情境教学,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
【教学重点】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原理及实验装置。
2.分解反应。
【实验准备】:大试管、铁架台、脱脂棉、酒精灯、火柴、橡皮塞、导气管、集气瓶、玻璃片、水槽、高锰酸钾等。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符号表达式?2.初中阶段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一般有哪几种?3.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发生装置要考虑什么?选择收集装置要考虑什么?4.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应该选用什么样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引入新课】【生活情境1】:高锰酸钾是种药品,但它在特种部队的眼中可是个宝。
为什么呢?把一份砂糖和两份高锰酸钾混合,夹在两片干木材中研磨,如果天气干燥,木块摩擦三十秒就能燃起来。
或者舀上一小勺高锰酸钾晶体倒在报纸上,加上几滴防冻液,把报纸揉成一团,30秒内就会着火。
这种生火方法简单方便,很适合在野外执行秘密任务的特种部队。
在这里为什么要用到高锰酸钾呢?因为高锰酸钾在加热时能分解生成氧气。
一.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反应原理。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KMnO4△ K2MnO4+ MnO2+ O2暗紫色绿色黑色无色无味固体固体固体气体2.实验装置:【提问】:(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该选取什么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呢?为什么?(2)让学生指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中的实验仪器名称。
【探究活动】:老师引导学生观察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装置特点及实验注意事项。
【重点讲解】:(1)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2)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本章节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制取氧气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合作精神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实验探究,提高教学效果。
二、学情分析
2.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技能水平,指导他们熟练掌握实验步骤和操作技巧。
3.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引导他们学会分享、交流、互助。
4.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点,提高化学实验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情感态度,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化学。
九年级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制取氧气的原理和实验方法有一定了解,但可能在装置选择、实验操作细节等方面存在困难。此外,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对氧气性质、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程度,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
(3)巩固与拓展:
-学生完成实验Leabharlann 告,撰写实验现象和结论。-针对不同装置,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其优缺点,拓展思维。
-讨论氧气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强化重点。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共同探讨。
4.课后作业: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制取氧气知识的掌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 制取氧气教案(第2课时)
师生活动
反馈调整
引入新课
(1)实验室用什么物质制取氧气?
(2)如何区别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精讲点拨
四. 活动与探究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装置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装置持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应添加什么仪器?若要控制反应的速率,应该用什么仪
器,是长颈漏斗还是分液漏斗?
三套过氧化氢制氧气的装置。展示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装置。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与过氧化氢制氧气的装置有何不同?为什么试管口要略下
4.写出碳,硫,磷,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1) 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
5.写出实验室制氧气的三个符号表达式:(1) 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
学完本课,你应该知道什么?
课堂练习
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放出在量的热 B.有明亮的火焰 C.剧烈燃烧 D.生成黑色固体
2.细铁丝在空气中灼烧到发红,但不能燃烧,这一事实与下列哪一因素关系最密切 A.铁丝的表面积 B.氧气的浓度 C.燃烧区的温度 D.铁丝的着火点
3.实验室制氧气有以下主要操作: (1)加热 (2)把药品装入试管后固定在铁架台上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熄灭酒精灯 (5)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6)从水槽中取出导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
制取氧气(2)
总课时
12
主备人
备课人
教学目标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 制取新物质的方法。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案2
《制取氧气》(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对本节课的基本认识与理解本节课的性质、在教材中地位与作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位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节《制取氧气》的第二课时。
《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这一课题是学生练习了实验基本操作后接触到的第一个利用固体与液体反应制取气体的实验,而且也是第一次接触到催化剂,对催化剂的探究及实验装置的优缺点探究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
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使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更为今后其他气体制取的学习,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本节课在中学阶段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氧气的性质及用途,并且学习了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已初步具备了观察实验和进行简单实验操作的技能。
通过这一节实验探究课,让学生试一试、做一做,很容易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深入地体验学习过程,本课时将采用实验探究的教法,合作讨论和交流的学法,以提高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目标1、掌握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与操作过程;2、知道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3、通过对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作用的探究,初步了解探究式学习,体验探究;4、在小组讨论中,通过交流互动,优化思维过程;5、通过体验实验探究过程,尝试实验成功的快乐,养成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的反应原理;催化剂的概念。
难点: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作用。
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仪器药品仪器:锥形瓶、试管、双孔塞、单孔塞、导管、集气瓶。
药品: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材料:火柴、小木条演示文稿:PPT文稿、电子白板其他资源:微课,录像,手机,ipad,作业盒子三、教学设计流程图四、教与学的过程设计教学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宗旨环节与意图组织教学PPT展示:作业盒子统计课后作业情况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制氧气,简单了解了2种制氧气原理及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案
2.向上排空气法
(1)适用范围
密 度比空气大,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反应的气体
(2)优点
操作较为方便,需验满
3.向下排空气法
(1)适用范围
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不与空气中任何成分反应的气体 Nhomakorabea(2)优点
操作较为方便,需要验满
三、检验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为氧气。
一.发生装置
1、过氧化氢制取氧
该装置适用于固+液、液+液,在常温下反应
装置如图所示,注意长颈漏斗下端应该浸入液面以下。
2、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氧气
该 装置适用于固+固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气体
装置如图所示
二、收集装置
1.排水法
(1).适用范围
不易溶于水 ,不与水发生反应的气 体
(2).优点
1.易于收集到较纯的气体
2.保持对化学实验的浓 厚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3.逐步认知用实验去验证化学理论,从而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学化学离不开做实验。
重点
了解实验 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原 理和实验装置
难点
初步学习自主设计装置来制取 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
教学过程
导入:我们已经知道了如何制取氧气,那么有没有想过,这些 方法的制取和收集方法有没有什么异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并归纳一下。
5、收:收集气体
6、撤 :将导管移出水面
7、熄:熄灭酒精灯
七、注意事项:
1、固定试管时,为什么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部?
2、用排水集气法应什么时候开始收集?
3、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移离水面,还是先停止加热,为什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3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
.知识与技能
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
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与
.氯酸钾
和加热高锰酸钾两种方法。
在用过氧化氢溶液
锰作催化剂,它在这里
氧化氢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都属于分解反应。
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把药品加入试管中并固定好试管;把盛满水
采用向上排空气法。
气体收集方法:
易溶于水排气法,根据密度定上下;
验室制取一种气体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取和性质奠定了基础。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3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在实际操作中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体验协作,体验成功。
【教学重点】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及具体实验操作。
【教学准备】用高锰酸钾制取、收集、检验氧气性质的整套装置若干套。
【教学过程】情境创设[回忆引入]请以小组为单位,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三个)[学生活动]组装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教材图2-16)。
活动探究[问题讨论]1、本装置中使用了哪些仪器?2、哪部分是气体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收集装置?3、仪器组装的顺序是怎样的?小组互动,相互归纳[问题讨论]1、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如何装药品?试猜想试管口为什么放一小团棉花?你看到了示范装置的试管有什么特点吗?3、你准备用何种方法收集气体?4、如何正确加热?加热时需注意那些事项?5、导管口开始有气体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为什么?应什么时候收集?6、气体收集完毕,是先移出导管还是先熄灭酒精灯?为什么?7、如何检验及验满?8、本实验步骤有哪些?9、实验完毕应做些什么?注意事项:分液漏斗如用长颈漏斗代替,其下端应深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溢出;导管只需略伸入橡皮塞,以利于气体排出;气密性检查:用止水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续下降,就说明气密性良好;装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
[师生归纳]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归纳。
[学生活动]各小组按要求练习检查气密性等,并按规定组装好装置。
[教师点评]教师选取二到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装置,就装置的正确、不足及美观性进行评价。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验证氧气的性质。
[讨论交流]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汇报实验收获;反思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基本思路。
归纳反思1、学生相互交流此实验的收获及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气泡连续均匀冒出了才能收集氧气;……3、实验室制取气体要根据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气体的水溶性等来选择适当装置。
2.3制取氧气(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课题3制取氧气》第2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制取氧气第2课时单元第二单元学科化学年级九年级教材分析《制取氧气》是课程标准五个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氧气的性质、用途和一些基本实验操作上对氧气的进一步探究,是气体制备的起始课。
氧气和二氧化碳是初中重点学习制取的两种气体,所以这一节课为以后第六单元学习二氧化碳制取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所以本节课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这一节课包括基本原理探究和装置的选择。
操作步骤两部分内容,而在第二课时对原理的探究又是整个探究总结和提升。
核心素养目标化学观念:通过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理解实验探究的过程和实际应用。
科学思维: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学生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培养科学推理能力。
通过对比方法,理解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的区别。
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综合分析实验现象并从中归纳结论的思维方法。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探究的乐趣,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自己也是创作的天才。
重点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难点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复习: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选择方法?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还能用什么药品制取氧气?讨论思考让学生温故而知新。
讲授新课一、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1.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物理性质:无色、透明液体;化学性质:在常温下过氧化氢可以分解放出氧气;用途:在医疗上可用于消毒防腐。
讨论思考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学生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培养科学推理能力。
2.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实验药品: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固液常温型):长颈漏斗末端为什么伸入液面以下?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实验步骤:查:组装并检查气密性装:装药品(先装固体MnO2再装液体H2O2)收:收集氧气二、催化剂得出催化剂的概念: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九年级化学上册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案人教版3页word文档
课题3制取氧气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概括叙述制取氧气两种方法(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和加热高锰酸钾)的实验用品、过程、实验现象、原理、注意事项等。
2.概述催化剂的作用和性质。
3.运用分解反应的概念,鉴别反应的类型。
4.知道工业上大量制取氧气的方法。
5.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实验氧气的化学性质。
6.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
过程与方法:1.利用多媒体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演示实验过程,激发学习兴趣和增强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思考分析,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3.阅读资料,了解工业上如何大量制取氧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试验习惯。
教学重点: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
2.分解反应的概念。
教学难点: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
2.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教学用品:试管、药匙、试管、酒精灯、铁架台、水槽、集气瓶、火柴、小木条;5%过氧化氢溶液、氯酸钾、高锰酸钾、二氧化锰等教学模式:实验探究法板书设计:课题3制取氧气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步骤:查、装、定、点、收、离、息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药固定试管、瓶装水 3.给试管加热 4.收集气体 5.移开导管 6.停止加热制气先查气密性,气泡均匀气始成; 收集常用排水法,先撤导管后移灯。
2、氧气的性质 C + O 2 CO 2 Fe + O 2 Fe 3O 4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1、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
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2、“我欲”是贫穷的标志。
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3、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人生至愚恶闻己过。
点点。
最新初中人教版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制取氧气教学设计(第2课时)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
2.认识分解反应。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中作用的探究,再次体验探究式学习。
2.在小组讨论中,通过交流互动,优化思维过程。
3.在学习分解反应的概念时,培养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体验实验探究过程,尝试实验成功的快乐,培养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教学重点
1.催化剂的概念。
2.分解反应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
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作用。
四、教学准备
1.教学设备:计算机、投影仪。
2.实验准备:试管、导气管、酒精灯、集气瓶、铁架台、药匙、棉花、火柴、托盘天平、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氯化铁溶液、硫酸铜溶液、红砖粉。
五、教学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3 制取氧气(第二课时)
【核心素养】
通过对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和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等实验的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过氧化氢溶液,认识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优点和缺点;
2.了解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和特点,探究并寻求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制取氧气的较为合理的催化剂;
3.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
【教学重点】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催化剂的概念及特征。
【教学难点】
催化剂的特征及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生活情境1:通过和同学们互动,完成一个闭气的游戏,来证明氧气具有供给呼吸的作用,然后展示图片【生活情境2】鱼池缺氧造成鱼的死亡,渔民一般会向鱼池中加入氧来乐(主要成分是过氧化氢),常温下过氧化氢能分解产生氧气,以此来供氧,而实验室也常用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如何来制取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实验探究1】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中的作用
(1)在试管中加入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2)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3)待上述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待上述试管中又没有现象发生时,再重复上述操作。
记录实验现象:
[问题探究] 过氧化氢能否产生氧气?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分解缓慢,产生的氧气较少,加入二氧化锰后,能加快过氧化氢产生氧气的速率,是反应的催化剂。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板书]
[继续探究] 什么是催化剂?怎样理解催化剂的概念?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理解催化剂的概念应注意几点:①“改变”的含义:有的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的速率,有的催化剂可以减慢反应的速率;②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③一种物质可能是多个反应的催化剂,一个化学反应也可能有多种催化剂。
[过渡] 还有其他物质可以做该反应的催化剂吗?前几天我用过氧化氢消毒的时候,不小心把过氧化氢滴到了土豆上,发现土豆表面产生大量气泡,那么土豆能否作为分解过氧化氢的催化剂呢?请同学们小组内讨论交流,设计出实验方案。
【实验探究2】土豆能否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学生方案] 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一小块土豆,观察两试管产生气泡的速率。
[进行实验]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归纳提升] 证明一种物质是否是催化剂的实验探究步骤:
①探究该物质是否真正改变了化学反应速率(通过对比实验证明);
②探究在化学反应中该物质的质量是否改变。
(在反应前、后分别对该物质进行一次称量);
③探究在化学反应前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利用该物质的化学性质证明,或将分离出来的该物质再次加入到反应中,看是否还能改变反应的速率)。
[过渡]除了加入催化剂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外,还有其他方法吗?
【实验探究3】加热能否促进过氧化氢的分解
[学生方案] 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将其中一支试管放入热水中,观察两试管产生气泡的速率。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课堂小结】请学生们畅谈收获。
【拓展作业】还有哪些因素能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猜想,并将你的实验拍成小视频发到微信群里与大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