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终端视听节目内容传播研究
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
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一、背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带宽的提升,网络视听产业迅速发展。
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来观看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等各种视听内容,网络视听已经成为人们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视听发展既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挑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二、发展现状目前,中国网络视听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
各大视频网站如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等通过购买内容版权、自主制作节目等方式,提供了大量丰富的视听内容。
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各种终端设备随时随地观看。
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视听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手机APP和短视频平台的出现,进一步丰富了用户的观看选择,使得网络视听观看更加便捷和个性化。
然而,网络视听产业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内容版权保护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传播的便捷性,盗版、侵权等问题难以避免。
其次,用户付费意识不强,观看习惯倾向于免费观看,导致内容供给者难以盈利。
此外,网络视听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份额集中,导致行业发展不够多元化和创新。
三、发展趋势未来,网络视听的发展可能呈现以下趋势:1. 视频内容的自主创作将成为主流。
自主创作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更加独特和个性化的内容。
2. 多平台传播将进一步发展。
网络视听将更多地与社交媒体、电商等平台融合,实现内容的多终端传播。
3.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将推动网络视听的发展。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网络的改善,用户观看视频的习惯将更多地转向移动终端。
4. 版权保护将得到重视。
政府和相关部门将加大对内容版权的保护力度,加强对盗版和侵权行为的打击。
5. 用户付费观念将得到培养。
通过推广会员制度、提供独家内容等方式,逐步培养用户付费的观念,提高内容供给者的盈利能力。
四、建议为了促进网络视听产业的健康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版权保护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盗版和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2. 支持自主创作,鼓励优质内容的产生和传播。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调整《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业务分类目录(试行)》的通告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调整《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业务分类目录(试行)》的通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7.03.10•【文号】〔2017〕1号•【施行日期】2017.03.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广播影视正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调整《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业务分类目录(试行)》的通告〔2017〕1号为适应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行业发展需要,根据《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广电总局、信息产业部令第56号)的规定,我局对2010年3月17日发布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业务分类目录(试行)》进行了调整。
现将调整后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业务分类目录(试行)》(不含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专网手机电视的业务分类)通告如下,请遵照执行。
附件: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业务分类目录(试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7年3月10日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业务分类目录(试行)(2017年)第一部分目录利用公共互联网(含移动互联网)向计算机、手机用户提供视听节目服务(不含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专网手机电视业务),业务分类如下:一、第一类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广播电台、电视台形态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一)时政类视听新闻节目首发服务(二)时政和社会类视听节目的主持、访谈、评论服务(三)自办新闻、综合视听节目频道服务(四)自办专业视听节目频道服务(五)重大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体育等活动、事件的实况视音频直播服务二、第二类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一)时政类视听新闻节目转载服务(二)文艺、娱乐、科技、财经、体育、教育等专业类视听节目的主持、访谈、报道、评论服务(三)文艺、娱乐、科技、财经、体育、教育等专业类视听节目的制作(不含采访)、播出服务(四)网络剧(片)的制作、播出服务(五)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类视听节目的汇集、播出服务(六)文艺、娱乐、科技、财经、体育、教育等专业类视听节目的汇集、播出服务(七)一般社会团体文化活动、体育赛事等组织活动的实况视音频直播服务三、第三类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一)聚合网上视听节目的服务(二)转发网民上传视听节目的服务四、第四类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互联网视听节目转播类服务)(一)转播广播电视节目频道的服务(二)转播互联网视听节目频道的服务(三)转播网上实况直播的视听节目的服务注: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专网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的集成播控服务、内容提供服务属于广播电台、电视台形态的网络视听节目服务,系专网及定向传播视听节目服务。
融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服务类节目的创新与探索
融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服务类节目的创新与探索1. 引言1.1 融媒体时代的背景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形式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和重塑。
融媒体时代是指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融合、互动交织的时代,传统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形式逐渐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电视节目制作和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电视节目的视听体验和传播效果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融媒体时代以其快速和便捷的特点,成为现代人获取信息、娱乐和沟通的重要渠道,对传统电视民生服务类节目的创新和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在融媒体时代,观众可以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等多种渠道随时随地获取各种形式的信息和节目内容,电视节目制作者需要利用更多元化、更丰富的媒体资源,以更创新的方式呈现民生服务类节目,才能吸引更多观众、提升节目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
融媒体时代的背景为电视民生服务类节目的创新和探索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要求电视制作者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和观众的多元化需求。
1.2 电视民生服务类节目的重要性电视民生服务类节目的重要性在融媒体时代愈发凸显。
作为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节目不仅是传递信息的渠道,更是搭建社会连接的桥梁。
而民生服务类节目,则更是直接服务于广大观众群体,关注民生热点、提供实用信息、传递社会正能量,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电视民生服务类节目能够直面社会问题,引起公众关注,提高社会的认知和思考水平。
通过反映社会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扶持弱势群体,促进行业或政府改进政策,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电视民生服务类节目还承担着传播正能量的重要使命。
在社会风气逐渐浮躁、道德伦常的当下,这类节目可以通过正能量的传播,弘扬社会正气,引导广大观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社会文明素质。
电视民生服务类节目还能够为广大观众提供实用信息和服务,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通过节目内容的精准定位和多元化设计,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各个层面的人群,提升观众的观赏体验和生活品质。
中国互联网视听娱乐市场调研报告
中国互联网视听娱乐市场调研报告一、引言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视听娱乐产业也因此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调研报告将对中国互联网视听娱乐市场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以期了解该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市场规模根据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视听娱乐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2019年,该市场总收入达到500亿元,较上一年增长了20%。
其中,网络音乐和在线视频是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占市场收入的70%以上。
三、消费者行为1. 播放设备选择在视听娱乐消费中,个人电脑仍然是最主要的播放设备,占据了50%的市场份额。
其次是智能手机和智能电视,分别占比30%和20%。
2. 偏好内容在观看视频内容方面,用户更倾向于追剧、综艺节目和电影。
这些类型的内容易于消费者以非常便捷的方式在互联网上获得。
3. 付费模式目前,中国互联网视听娱乐市场的付费模式以包月订阅和广告收入为主。
通过订阅观看电影、综艺节目和音乐的用户数量逐年增加。
然而,广告收入仍是市场的主要利润来源。
四、市场竞争格局当前,中国互联网视听娱乐市场竞争激烈。
BAT(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在该市场占据主导地位,通过并购和合作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此外,互联网电视和移动电信运营商也成为竞争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五、发展趋势1. 个性化推荐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个性化推荐将成为互联网视听娱乐市场的主要发展趋势。
通过分析用户的喜好和行为习惯,娱乐平台将更精准地向用户推荐内容,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2. 内容创新内容创新是持续发展的关键。
随着用户对于内容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娱乐平台需要不断创新和提供高质量的原创内容,以留住现有用户并吸引新用户。
3. 5G技术的应用随着5G技术的普及,互联网视听娱乐市场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5G的低延迟特性将为用户提供更流畅和更高清的娱乐体验,同时也将为娱乐平台带来更大的容量和更多的应用场景。
六、结论中国互联网视听娱乐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专业方向介绍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专业方向介绍1.新媒体产业方向本方向是专注于数字化、信息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媒体综合发展研究的专业型学科方向。
本方向的研究内容涵盖包括广播电视新媒体、通信领域的移动媒体、以及互联网领域的多种新媒体形态。
以国内外新媒体产业发展、新媒体经营以及新旧媒体融合等领域为重点方向开展一系列相关研究。
本方向在多种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如何应用研究方法来分析新媒体的市场竞争,用户需求,内容产品策划与营销,互动广告价值和效果评估等多种实际应用技能。
由于新媒体本身具有多学科交叉性,因此本方向的教学特点是采取学术理论研究与业界项目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既有理论的前沿性又有广泛的实践操作,兼有前瞻性和广泛性。
通过本专业方向的学习,毕业生将形成较完备的新媒体理论体系,掌握一定的新媒体内容策划,产品设计,广告营销,用户研究等多种技能,从而能够较好地满足广播电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领域的多种新媒体机构对经营型人才的需求,满足广告主和大量新型互动营销机构对营销型人才的需求,也能满足一些高校对新媒体教学和研究型人才的需求。
本专业方向的师资雄厚,在新媒体方面有扎实的教学经验和项目研究经验。
本专业方向开设了成熟的新媒体研究,移动媒体运营,互联网媒体产业,广播电视新媒体运营,新媒体内容策划与上线管理,互动营销等核心课程。
2.网络舆情方向:网络舆情专业是我国首个网络舆情领域的硕士专业,顺应了社会对网络舆情分析、舆情调查等相关新兴职业的实际需要。
本专业面向党政机关、媒体机构、企事业单位、舆情调查机构、社会团体等相关机构,培养素质全面、技术过硬的网络舆情相关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通过对学生的系统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媒介素养、互联网思维、政治素养、实证调查意识、学术研究能力和对舆论热点事件的捕捉分析能力。
本专业的毕业生发展空间广阔,党政机关、媒体机构、企事业单位、舆情调查机构、社会团体等都对网络舆情人才具有持续旺盛的需求。
广电总局关于加强互联网视听节目内容管理的通知
广电总局关于加强互联网视听节目内容管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9.03.31•【文号】•【施行日期】2009.03.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通信业正文广电总局关于加强互联网视听节目内容管理的通知(2009年03月31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影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电视局: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抵制互联网视听节目领域的低俗之风,扎实推进互联网视听节目建设,现就加强互联网(含移动互联网,以下简称互联网)视听节目内容管理问题通知如下:一、根据《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第十六条规定,互联网视听节目不得含有以下内容:(一)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三)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五)宣扬邪教、迷信的;(六)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七)诱导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渲染暴力、色情、赌博、恐怖活动的;(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公民个人隐私等他人合法权益的;(九)危害社会公德,损害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十)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
二、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对有下列情节的视听节目要及时进行剪节、删除:(一)恶意曲解中华文明、中国历史和历史史实的;恶意曲解他国历史,不尊重人类文明、他国文明和风俗习惯的;(二)蓄意贬损、恶搞革命领袖、英雄人物、重要历史人物、中外名著及名著中重要人物形象的;(三)恶意贬损人民军队、武装警察、公安和司法形象的;有虐待俘虏、刑讯逼供罪犯或犯罪嫌疑人等情节的;(四)表现违法犯罪嚣张气焰,具体展示犯罪行为细节,暴露特殊侦查手段,暴露应当受到保护的举报人、证人等形象、声音的;(五)鼓吹宗教极端主义,挑起各宗教、教派之间,信教与不信教群众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伤害群众感情的;(六)宣扬看相、算命、看风水、占卜、驱鬼治病等封建迷信活动的;(七)以恶搞方式描绘重大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恐怖事件、战争等灾难场面的;(八)具体展现淫乱、强奸、乱伦、恋尸、卖淫、嫖娼、性变态、自慰等情节的;(九)表现或隐晦表现性行为、性过程、性方式及与此关联的过多肉体接触等细节的;(十)故意展现、仅用肢体掩盖或用很小的遮盖物掩盖人体隐私部位的;(十一)带有性暗示、性挑逗等易使人产生性联想的;(十二)宣扬婚外恋、多角恋、一夜情、性虐待和换妻等不健康内容的;(十三)以成人电影、情色电影、三级片、偷拍、走光、露点及各种挑逗性文字或图片作为视频节目标题或分类的;(十四)有强烈刺激性的凶杀、血腥、暴力、自杀、绑架、吸毒、赌博、灵异等情节的;(十五)有过度惊吓恐怖的画面、字幕、背景音乐及声音效果的;(十六)具体展示虐杀动物,捕杀、食用国家保护类动物的;(十七)带有侵犯个人隐私内容的;(十八)以肯定、赞许的基调或引人模仿的方式表现打架斗殴、羞辱他人、污言秽语的;(十九)宣扬消极、颓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刻意渲染、夸大民族愚昧落后或社会阴暗面的;(二十)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禁止传播的影视节目以及电影、电视剧的删减片段;(二十一)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精神的。
移动互联网终端视听节目内容传播研究
5 0 , 0 0 0多个 电台频率 的应 用软 件 “ T u n e i n ” . 节 目类 型 涵盖 音乐、 新闻、 体育 赛事 、 谈 话等 。 可 以根 据歌手 、 歌 曲、 类型 、 节 目主持人和位 置 等 来搜寻 播放 用户 喜爱 的 电台 、节 目、 D J 或 团队 。 “ 快手看 片” 收录 了优酷 、 土豆、 Q Q、 搜狐 、 新浪 、
供、 网络分 发和 终端 接入 等三 个 重要 环节 。贯 穿整个 视 听
讯 视 频等 。 提供 该 网站 视 听节 目点播 、 直 播 方式 的 收听 收 看; 也有 电台 、 电视台 等传统 媒体 机构 发布 的应 用软件 . 提
供 该 机构 资讯 、 访谈、 娱乐、 影视 等视 听 节 目的 收 听收 看 。 并 支 持 直播 、 点播 、 离线 访 问等 多 种 方式 , 如C C T V、 芒 果
用软件 , 内容 较为规 范 。
视 听节 目与 P C操 作过 程一 致 ,通 过 各类 浏览 器接入 互联 网络 ,登 陆各类 网站收 听收看视 听 内容 , P c传 统 用户较 为 熟悉。 但 由于移 动 互联 网终 端屏 幕 过小 , 收视 和操 作 上 受 到一 定 限制 。它主 要有 两种 方式 : 一是 通过 移 动互 联 网终 端 自带浏览 器接入 。不少移 动互联 网终端 针对 自身品牌 开 发浏 览器 。 如 苹果 的 S a f a i 浏览 器、 r G o o g l e的 C h r o m e L i t e浏 览器、 黑莓 的热 点 浏 览器 等 , 网 民拿 到 终端 后 不 需要 安 装 即可 上 网浏览 , 非 常方便 。二是通过 U C、 Q Q等通 用浏览 器 接入 。具有个性 化 界面 和应 用 的通 用浏 览器种 类 繁 多 , 需
短视频大趋势下电视新闻节目的形式创新
短视频大趋势下电视新闻节目的形式创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短视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重要途径。
在这种互联网信息化的大环境下,电视新闻节目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创新形式,吸引更多的观众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探讨短视频大趋势下电视新闻节目的形式创新。
一、短视频大趋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短视频在近几年以来迅速崛起,成为了互联网上的热点。
无论是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平台,短视频都成为了用户获取信息和娱乐的重要方式。
短视频的快速传播和生动形象的展示方式,吸引了大量的用户群体,形成了强大的用户粘性。
这对于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是一个重大的挑战,也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短视频的快节奏、生动形象、精准传播的特点,为电视新闻节目的形式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电视新闻节目可以借鉴短视频的表现形式和传播特点,使节目更加生动活泼,更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二、形式创新的关键点1. 互动性增强短视频节目具有很强的互动性,观众可以通过评论、点赞、分享等方式与节目内容进行互动。
这种互动性使得短视频内容更具吸引力,也提高了用户的参与度。
电视新闻节目可以通过增加互动环节,引入实时投票、评论互动等元素,与观众进行更加深入的互动。
观众可以在观看节目的通过手机或电脑参与节目的讨论,从而增加了观众的黏性。
2. 多元化内容短视频节目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新闻、娱乐、生活、科技等各个领域。
而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往往局限在严肃、枯燥的新闻报道中,难以吸引年轻观众的关注。
电视新闻节目可以在内容上进行多元化创新,引入更多轻松、有趣、时尚的元素,使节目更加生动活泼。
可以增加时事评论、社会热点解读、娱乐新闻等内容,吸引更多年轻观众的关注。
3. 制作形式革新短视频节目在制作形式上更加灵活多样,能够通过镜头语言、音乐节奏、画面剪辑等手段,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在制作形式上往往呈现出单一、呆板的风格,难以吸引年轻观众。
电视新闻节目可以通过改变画面搭配、音效处理、快剪节奏等手段,使节目更加轻快以及年轻化。
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
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视听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观看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等各种视频内容,满足了人们对于娱乐消遣的需求。
本报告旨在分析网络视听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发展现状1. 观众规模不断扩大目前,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已超过9亿,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网络视听的潜在用户。
随着互联网普及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网络视听平台观看视频内容,观众规模不断扩大。
2. 内容类型丰富多样网络视听平台上的内容类型丰富多样,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等各种类型的视频都能找到。
同时,网络视听平台还推出了大量原创内容,满足了观众对于新颖、独特内容的需求。
3. 技术支持不断更新网络视听技术的发展也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高清、超高清技术的应用,使得观众能够实现更好的视听体验。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使得网络视听平台可以更好地为观众推荐个性化的内容。
三、未来趋势1. 付费会员制度的普及随着网络视听平台内容的不断丰富和观众对于高质量内容的需求增加,付费会员制度将逐渐成为行业的主流。
付费会员可以享受到更高品质的视频内容和更好的观影体验,为平台带来更多收入。
2. 优质原创内容的重要性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优质原创内容将成为网络视听平台的核心竞争力。
平台需要加大对于原创内容的投入,培养自己的内容创作团队,推出更多具有独特和创新性的内容。
3. 观众需求个性化的满足观众对于网络视听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平台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对观众进行精准推荐,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同时,平台还需要跟踪观众的观影行为和兴趣,不断优化推荐算法,提高观众的满意度。
四、建议1. 加大对原创内容的扶持力度,提高其比重。
2. 推动付费会员制度的普及,提升用户观影体验。
3. 加强和版权方的合作,确保平台上的内容合法合规。
4. 投入更多的研发力量,推动网络视听技术的创新。
网络视听传播时代的节目规划与制作
网络视听传播时代的节目规划与制作在网络视听传播时代,节目规划与制作成为了传媒行业的热点话题。
网络时代的动态、多元、个性化传播方式,决定了节目规划和制作需要更加精细化,创新性和针对性。
本文将探讨网络视听传播时代下,节目规划与制作应该如何切入,以及需要具备哪些优势和策略。
一、个性化传播与数据分析————“用户导向”在网络环境下,节目规划与制作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满足各类用户的多元需求,以及赢得观众的关注和粉丝。
而在这个挑战中,数据分析和“用户导向”成为制胜法宝。
传媒机构通过对用户需求的数据建模和分析,精准把握观众的喜好和爱好,掌握观众的心理与行为特点,打造出更加个性化,在“独家定制”的节目。
以“老年人”为例,年龄的增长可能会影响观众的视听需求和习惯,但并不意味着“退休”等不再重要。
针对这一人群,传媒机构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内容策略,例如打造更多涵盖多方面兴趣领域的互动节目和文化咨询类节目,以及运用互联网传播渠道,更加抓住用户热点,制造更多特殊性、亲和力和互动性的节目。
通过对观众兴趣、现状和行为习惯的全面评估和判断,可以更好地构造内容,创新型嗷对、互动方式,提高观众满意度和粘性。
二、多媒体制作与特效设计————“创新展现”在网络视听传播时代,如何制作让人过目难忘、精彩纷呈的节目是制作人员面临的又一难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多媒体制作和特效设计成为制作的核心。
多媒体制作可以有效提高节目的质量和感染力,而特效设计则是展现精美的表现方式,可以开发出更具震撼性、立体感和冲击力的节目传播效果。
在节目规划与制作中,通过多媒体制作和特效设计,可以更好的实现节目的“场景感”“人物刻画”和“情感表现”。
以电视剧为例,制作人员可以通过对现代高科技元素、数码科技、古老传统文化、现实社会现象等多方面的研究、借鉴和创新,运用多媒体制作技术和特效设计技术,打造出更加有画面感、有温度感、有节奏感和有人文关怀的剧集形式。
这样的节目形式在传播时更具创新性展现和话语权。
《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广电总局令第39号)
《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令第39号《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经2004年6月15日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4年10月11日起施行。
局长:徐光春二○○四年七月六日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秩序,加强监督管理,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以互联网协议(IP)作为主要技术形态,以计算机、电视机、手机等各类电子设备为接收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固定通信网、微波通信网、有线电视网、卫星或其他城域网、广域网、局域网等信息网络,从事开办、播放(含点播、转播、直播)、集成、传输、下载视听节目服务等活动。
本办法所称视听节目(包括影视类音像制品),是指利用摄影机、摄像机、录音机和其它视音频摄制设备拍摄、录制的,由可连续运动的图像或可连续收听的声音组成的视音频节目。
第三条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以下简称广电总局)负责全国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以下简称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国家对从事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业务实行许可制度。
第五条国家鼓励地(市)级以上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过国际互联网传播视听节目。
第二章业务许可第六条从事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业务,应取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由广电总局按照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的业务类别、接收终端、传输网络等项目分类核发。
业务类别分为播放自办节目、转播节目和提供节目集成运营服务等。
接收终端分为计算机、电视机、手机及其它各类电子设备。
传输网络分为移动通信网、固定通信网、微波通信网、有线电视网、卫星或其他城域网、广域网、局域网等。
第七条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机构,不得从事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业务。
经广电总局批准设立的广播电台、电视台或依法享有互联网新闻发布资格的网站可以申请开办信息网络传播新闻类视听节目业务,其他机构和个人不得开办信息网络传播新闻类视听节目业务。
国内移动网络电台内容生产模式研究——以荔枝FM、蜻蜓FM、喜马拉雅FM为例
1.独家版权布局有声书。喜马拉雅 FM 目前已与市面
迎来爆发。相对于视频直播,语音直播给不想出镜的播客提 上 9 家一线图书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拥有 70% 有声书改
供了进入直播行业的机会。荔枝 FM 于 2016 年 10 月上线了 编权;③2015 年 7 月,喜马拉雅 FM 宣布引入全球最大的中
些经典节目、品牌栏目在蜻蜓 FM 上得到二次传播和推 更好的收听体验。经过多年实践,喜马拉雅 FM 发展出一套完
广,实现移动互联网渠道的拓展。广播电台的优质内容资 善的主播挖掘和培养机制,节目制作主体包括传统电台直
源与蜻蜓 FM 平台的用户资源实现对接,既保证了平台上 播、自媒体、意见领袖、草根明星等,内容来源丰富。
1.人人都是主播。荔枝 FM 创立之初,其宗旨是“人人 励、培训、资源等支持。挖掘专业的输出团队,生产高质量
都是主播”,为所有用户提供一个想播就播的平台,其更多 的音频内容,蜻蜓 FM 和高晓松、吴晓波、蒋勋、青音、吴伯
的是承担着音频工具的角色。用户通过社交账号或者手机 凡等名家大咖形成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
号码注册即可登录,软件的录音功能没有设置权限,用户 制作节目的门槛较低,可以将自己生产的内容上传到荔枝
2018 年 4 月 18 日,蜻蜓 FM 发布全新品牌口号“更多 的世界,用听的”。②蜻蜓 FM 开始新的音频市场战略布局。
FM 分享给其他用户。
高晓松的《矮大紧指北》、蒋勋的《细说红楼梦》等精品节目
平台提供最全面、最专业的语音内容资源;同时,通过引入 场。④喜马拉雅 FM 为有潜力成为优质主播的草根主播、自媒
34 | RADIO&TV JOURNAL 2018.07
了三种生产模式中具有代表性的国内主流网络电台作为 自媒体人为平台输送优质内容。2015 年,蜻蜓 FM 大量邀
网络视听节目制作与传播研究
网络视听节目制作与传播研究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网络视听节目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网络视听节目因其便捷性、互动性和个性化等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用户群体,成为互联网产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本文旨在对当前网络视听节目的制作与传播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一、网络视听节目的制作网络视听节目的制作过程可以分为前期策划、中期制作和后期推广三个阶段。
在前期策划阶段,制作团队需要确定节目的主题、定位、内容形式和受众定位等重要要素。
同时,还需要了解目标用户的需求和兴趣,为后期制作提供参考。
中期制作阶段是网络视听节目制作的核心环节。
在这个阶段,制作团队需要进行场地选址、人员配置、设备准备等方面的工作。
同时,还需要对节目的脚本、节目包装、画面拍摄、音频处理等各个环节进行把控和协调,确保节目的内容和形式符合受众的需求和口味。
后期推广阶段是网络视听节目的重要推广环节。
在这个阶段,制作团队需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推广,包括社交网络推广、KOL合作、搜索引擎优化等。
同时,还需要对节目的互动和反馈进行及时处理和回应,积极倾听用户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节目质量。
二、网络视听节目的传播网络视听节目的传播渠道和方式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更加多样化和灵活。
除了传统的电视台、广播台、报刊杂志等媒体外,网络视听节目还可以通过社交网络、博客、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独立媒体进行传播。
这些新媒体平台提供了更加自由、纵深、互动的传播方式,使得用户更加容易获取和分享信息。
同时,网络视听节目的个性化特点也为其传播带来了便利。
通过对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和兴趣的深入了解,制作方可以针对不同用户群体进行差异化的内容制作和传播。
比如,针对年轻用户的音乐类、游戏类节目,可以选择在短视频、微博、抖音等流行的独立媒体平台进行推广;针对家庭用户的综艺类、情感类节目,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QQ空间等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传播。
这些平台提供了更加灵活和可定制的传播方式,有助于增强节目对用户的吸引力和亲和力。
网络视听新媒体传播的发展及其影响研究
网络视听新媒体传播的发展及其影响研究第一章:引言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尤其是网络视听新媒体,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改变。
本文将围绕着网络视听新媒体传播的发展及其影响进行研究,以期为更好的了解新媒体传播提供一定的参考。
第二章:网络视听新媒体的发展2.1、网络视听新媒体的定义网络视听新媒体是利用网络运营的一种新型媒体,它主要包括视频共享、网络电视和网络电影等多种形式的媒体,通过互联网平台向用户提供丰富的信息和娱乐服务。
2.2、网络视听新媒体的特点网络视听新媒体有以下几个特点:(1)内容丰富:网络视听新媒体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影视作品,如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等。
(2)互动性强: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喜欢的影视作品、参与互动环节,而且用户之间的互动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渠道多样:网络视听新媒体可以通过各种媒介如电脑、手机、智能电视等渠道向用户提供服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选择。
2.3、网络视听新媒体的使用情况目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移动终端的流行,网络视听新媒体的使用率也在不断提高。
2021年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网络视听新媒体用户规模已经达到8.8亿人,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第三章:网络视听新媒体传播的影响3.1、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网络视听新媒体的传播给社会文化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它在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交流和融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网络视听新媒体传播形式的多样化也促进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3.2、经济发展方面的影响网络视听新媒体的发展也对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不仅给用户提供了便利的娱乐和学习资源,还带动了视频制作、技术开发、广告推广等产业的发展。
3.3、生活方式方面的影响网络视听新媒体可以随时随地提供各种娱乐和信息服务,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改变了传统的媒体使用方式,为用户提供了更加灵活、便利的使用方式。
视听新媒体与传统广电媒体的关系
视听新媒体与传统广电媒体的关系
视听新媒体与传统广电媒体的关系
视听新媒体和传统广电媒体是两种不同的媒体形态,在内容传播、受众群体和技术方式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它们之间也有一定
的联系和互动。
内容传播
传统广电媒体主要通过电视和广播等传统媒介向受众传播内容。
而视听新媒体则借助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等现代技术,以视频、音频
等形式向受众推送内容。
新媒体在内容传播上更加灵活多样,可以
快速迭代和精准定位受众。
受众群体
传统广电媒体的受众主要是通过电视和广播接收节目内容,受
众范围相对广泛但相对被动。
而视听新媒体的受众则更加广泛且更
主动参与。
通过互联网和移动设备,新媒体可以覆盖更多人群,且
用户可以自主选择想要观看的内容。
技术方式
传统广电媒体主要通过有线电视和广播发射塔等技术方式传播
内容。
而视听新媒体则借助互联网和移动网络技术实现内容传输,
用户可以通过PC、方式和平板电脑等设备进行观看和收听。
互动与融合
传统广电媒体在内容传播上相对单向,受众对内容的互动性较低。
而视听新媒体则更加注重用户互动和参与,用户可以对节目进
行评论、点赞等操作。
视听新媒体和传统广电媒体也开始进行融合,在内容制作、传播方式和受众互动等方面逐渐交叉影响。
总体而言,视听新媒体和传统广电媒体是两种不同的媒体形态,它们在内容传播、受众群体和技术方式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随着
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观众需求的变化,这两种媒体形态也在不断互相
借鉴和融合,共同推动媒体行业的发展。
网络视听节目的分类及特点研究
广电聚焦H硌谂第3卷第24期网络视听节目的分类及特点研究唐崇维(武昌首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64)摘要: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赋予了网络视听节目更为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形态,当下的网络视听节目形态在 类型、格式、来源等方面更趋多样化。
而网络视听节目特有的特征改变了视听内容的节目生产和传播方式,这对整个 视听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那么,如何使这些网络视听节目更加有效地黏住用户,本文就此对网络视听节目的类型 和特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网络视听节目;类型;特征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 24-0066-02目前网络视听节目种类多样,既有在网络平台传播的传 统广播电视节目,也产生了具有强烈网络特性的视听节目,节 目呈现出多样化、灵活性、交互性、分众化的特征。
特别是网络 视听节目的互动性特征,吸引了新一代的年轻受众,网络视听 节目一经投入市场,即刻产生巨大的舆论热度和播放量。
一、网络视听节目的分类依据不同的标准,网络视听节目有不同的划分类别。
我 们根据视听文本与现实的关系,首先将网络视听节目分为纪 实类与虚构类,再综合各种因素,将网络视听节目分为网络 剧、网络电影、网络纪录片、网络动画片、网络节目、网络短片 和网络直播几大类。
(一) 网络剧网络剧是随着互联网产生,以网络为播映平台的演剧 形式。
根据业界具体发展状况,网络剧可以分为网络电视剧 和网络广播剧。
网络电视剧是指“通过网络作为平台播出的 专门为网民定制的一类剧种,投资拍摄网络剧的主体包括专 业机构及个人”[1]。
网络电视剧的内容大都改编自网络文学,少量原创,制作成本一般较低,一集故事时长从几分钟到几 十分钟不等,题材类型多样。
网络广播剧实际上是一种从策 划、制作到推广各个环节都在网络上进行的广播剧新形式。
网络广播剧制作主体来源广泛,包括广播剧爱好者或专业声 优团体等。
总体上说,网络广播剧市场在兴起,作品数量和质 量在不断提升。
专网及定向传播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2021年修订)-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令第8号
专网及定向传播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2021年修订)正文:----------------------------------------------------------------------------------------------------------------------------------------------------专网及定向传播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2016年4月25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令第6号公布根据2021年3月23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第二批修改的部门规章的决定》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专网及定向传播视听节目服务秩序,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保护公众和从业机构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专网及定向传播视听节目服务,是指以电视机、手机等各类固定、移动电子设备为接收终端,通过局域网络及利用互联网架设虚拟专网或者以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为定向传输通道,向公众定向提供广播电视节目等视听节目服务活动,包括以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专网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等形式从事内容提供、集成播控、传输分发等活动。
第三条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负责全国专网及定向传播视听节目服务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专网及定向传播视听节目服务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从事专网及定向传播视听节目服务,应当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正能量。
专网及定向传播视听节目服务单位应当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提供更多更好的专网及定向传播视听节目服务,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鼓励专网及定向传播视听节目服务行业组织发挥行业自律、引导、服务功能,鼓励公众监督专网及定向传播视听节目服务。
第二章专网及定向传播视听节目服务单位的设立第五条从事内容提供、集成播控、传输分发等专网及定向传播视听节目服务,应当依照本规定取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广播电视节目内容融合创新应该注重哪些方面
广播电视节目内容融合创新应该注重哪些方面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广播电视节目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和观众需求的不断变化,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的融合创新成为了发展的关键。
那么,在进行融合创新时,应该注重哪些方面呢?首先,注重观众需求是广播电视节目内容融合创新的核心。
观众是广播电视节目的受众和评价者,他们的需求和喜好直接决定了节目是否能够成功。
因此,在节目策划和制作之前,深入了解观众的年龄层次、兴趣爱好、观看习惯等方面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年轻观众可能更倾向于互动性强、节奏快、形式新颖的节目;而中老年观众可能对具有深度、文化内涵丰富的节目更感兴趣。
通过市场调研、数据分析以及与观众的互动交流等方式,准确把握观众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节目内容的创新。
其次,多元化的内容形式是融合创新的重要手段。
广播电视节目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新闻、电视剧、综艺节目等形式,而是要结合新媒体的特点,拓展出更多样化的内容形态。
比如,将短视频、直播、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应用到节目中,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
一档新闻节目可以通过 VR 技术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新闻现场;综艺节目可以采用直播的方式,增强与观众的实时互动;电视剧可以推出衍生的短视频,满足观众在碎片化时间内的观看需求。
通过这些多元化的内容形式,吸引不同类型的观众,提升节目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再者,跨平台传播是广播电视节目内容融合创新的必然趋势。
如今,观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丰富,不再仅仅依赖于电视这一单一平台。
因此,广播电视节目要实现与互联网、移动终端等多平台的融合传播。
在互联网平台上,可以通过视频网站、社交媒体等渠道发布节目内容,扩大节目传播范围;在移动终端上,开发专属的 APP,为观众提供更加便捷的观看服务。
同时,要根据不同平台的特点和用户需求,对节目内容进行优化和调整,使其更好地适应不同平台的传播规律。
另外,注重节目质量和内涵也是不容忽视的方面。
浅谈5g环境下网络视听内容监管研究
·智能融媒体专栏·1 引言随着视听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产业的迅速规模化,在5G环境下,视听节目的内容生产、传播模式、业务业态、终端设备等方面将出现更大规模的创新。
因此,5G条件下视听节目将面对更加复杂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
2 5G对网络视听行业带来的改变2.1 5G改变媒体产业链,提升媒体采编播流程5G让视频采集移动化、智能化。
5G更高的带宽,使得单终端即可解决传输问题,随时随地进行直播。
5G采集终端的移动化、智能化,降低了制播的成本。
终端移动化,便捷化,促使云平台加入导播能力。
云端部署,灵活操作,输入路数不受本地硬件限制。
5G的出现可以支持移动视频采集,发展到8K、全景、VR等,促使移动端制作内容的变迁。
5G让移动存储、编辑更及时。
5G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基础,方便采编人员在移动端进行视频云存储、编辑、审核、视频自动处理,即时视频发布,让新闻更及时。
5G为观众提供身临其境、触手可及的媒体播出体验。
优化感官体验,通过4K、3D、全景、VR内容满足用户全方位观看需求;随时随地、多屏合一,实现电视屏、汽车屏、智能家居屏之间的互动;视频内容可交互,实现用户与电视节目的实时互动;满足视频产业更高要求,实现移动视频网络传播的安全性、防盗链、终端内容版权管理。
2.2 5G带来媒体形态融合,改变媒体的边界5G时代,颠覆了媒体组织内容生产的方式,形成符合其终端特性和网络特征的独特的信息组织形式,现在网络视听领域已经呈现爆发态势的“短视频”是移动互联网,尤其是5G发展下带来的井喷式的发展机遇。
媒体专业和业余媒体的界限也会模糊。
5G时代为个人移动媒体的发展提供一个重要的机遇,业余的自媒体从业者可以轻松实现个人的超高清无卡顿的网络直播,内容制作而非技术渠道成为媒体竞争的主要因素。
而对专业的机构媒体来说,也为其搭建新的移动传播渠道。
由于5G网络具备超高速、和平台提供了可能性。
大容量、低时延、大流量密度、移动性更强的特点,使得在5G网络下的传播不再受时间空间的场景限制,传输能力大幅度提升,形成无时无刻且无所不传的格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互联网终端视听节目内容传播研究作者:何波来源:《声屏世界》2013年第04期移动互联网及移动终端的浪潮,不仅是通信互联技术的飞跃,也带来了传播形态的突破和对视听内容的广泛影响。
尤其是2011年以来,国内视听网站纷纷推出移动客户端,抢占移动互联网市场;电信运营商加强与视听网站的合作,涉足内容制作和集成分发领域;第三方内容制作机构如雨后春笋,移动视听内容不断丰富,互联网视听业务得到进一步延伸与补充。
移动互联网终端视听节目传播模式分析利用移动互联网终端传播视听节目需要经过内容提供、网络分发和终端接入等三个重要环节。
贯穿整个视听节目传播流程,包括直接接入和通过内容商店应用软件集成等两种模式。
直接接入网络视听节目。
通过移动网络直接接入网络视听节目与PC操作过程一致,通过各类浏览器接入互联网络,登陆各类网站收听收看视听内容,PC传统用户较为熟悉,但由于移动互联网终端屏幕过小,收视和操作上受到一定限制。
它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移动互联网终端自带浏览器接入。
不少移动互联网终端针对自身品牌开发浏览器,如苹果的Safari浏览器、Google的Chrome Lite浏览器、黑莓的热点浏览器等,网民拿到终端后不需要安装即可上网浏览,非常方便。
二是通过UC、QQ等通用浏览器接入。
具有个性化界面和应用的通用浏览器种类繁多,需要用户自行下载安装使用。
CNNIC2012年3月发布的《中国移动网民使用报告》数据显示,除终端自带浏览器以外,QQ浏览器和UC浏览器目前拥有绝对领先的市场地位,2011年12月在手机网民中的使用率分别达到65.7%和46.7%。
此外常用的还有Go浏览器、航海家手机浏览器、星际手机浏览器等。
通过内容商店应用软件集成视听节目。
内容商店应用软件专为移动互联网终端设计,界面简洁、内容突出、操作方便、通道快捷,是目前网民使用移动互联网终端收听收看视听节目的主流方式。
自2008年苹果应用商店获得成功后,各类内容应用商店规模迅速扩张,出现爆发式增长。
应用商店的高速发展不仅最大程度上简化了网民下载安装的方式,更是开创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吸引大量个人和团体开发者投身其中。
目前主流的内容商店应用软件有机构官方软件、播客软件和聚合性集成软件等。
机构官方软件即由特定机构开发的内容商店应用软件,目标用户明确、针对性强。
其中既有视听网站发布的官方应用软件,如Youtube、优酷、土豆网、PPTV网络电视、PPS网络电视、腾讯视频等,提供该网站视听节目点播、直播方式的收听收看;也有电台、电视台等传统媒体机构发布的应用软件,提供该机构资讯、访谈、娱乐、影视等视听节目的收听收看,并支持直播、点播、离线访问等多种方式,如CCTV、芒果TV、凤凰移动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还有一些媒体或网站的某个栏目单独开发的官方软件,受众目标更加细化,粘度更强,也更切合现代社会中节目制作和传播专业化的趋势。
此类软件制作机构均为媒体或视听专门网站,比重约占40%,节目数量和内容稳定,多为网页版的集萃或翻版,节目制作水平较高,尤其是媒体类和政府类的官方应用软件,内容较为规范。
聚合性集成软件比重高达50%,为数量最多且最受网民欢迎的软件类型。
此类软件多为第三方内容制作机构制作,聚合节目数量庞大,内容庞杂,频道分类复杂多样,软件运行较之机构官方软件不够稳定。
还有少量聚合性软件采用账号注册、VIP注册等形式来聚集或优化网民群体,形成类似影视论坛类的专业视听应用。
一款号称集成了全球50,000多个电台频率的应用软件“Tunein”,节目类型涵盖音乐、新闻、体育赛事、谈话等,可以根据歌手、歌曲、类型、节目主持人和位置等来搜寻播放用户喜爱的电台、节目、DJ或团队。
“快手看片”收录了优酷、土豆、QQ、搜狐、新浪、酷六、奇艺、乐视、CNTV、PPTV等各大视频网站的电影、电视、连续剧、动漫、综艺、短视频等内容,汇聚了近万部高清影片。
“万花筒手机电视”则集电视直播、视频点播、影视院线、休闲娱乐、新闻资讯、生活信息及互动等功能于一体,所提供节目涵盖全面、画面清晰、播放流畅、内容丰富,界面操纵具有人性化理念。
播客软件的用户可以直接通过软件将订阅的播客视听节目下载到终端中,或者是将自己制作的节目上传,操作方便,体现出随时随地自由收听收看、人人皆播客的理念。
此类软件在苹果系统中较为多见,节目内容针对性强,及时跟进节目更新动态,受众群稳定。
例如,一款由香港网站开发,名为RSSRadio Lite的播客软件,可支持多种语言,用户自行选择喜欢的栏目或节目,同时还能够实现离线推送订阅等功能,深受用户欢迎。
移动互联网终端传播视听节目内容构成分析终端用户的黏度不仅取决于系统和软件的便捷程度,更是依赖其所提供的视听节目内容是否精彩。
因此,内容是移动视听的核心竞争力,是吸引使用者和增加下载量的关键要素。
目前各类移动互联网终端上传播的视听节目内容庞杂,既有通过合法途径发布的影视节目,也有非法进入境内的境外频道播出节目,或是打情色擦边球的低俗节目。
以下将从内容来源、传播载体、数量规模、内容题材、付费情况等方面,分析移动互联网终端传播视听节目内容的基本情况。
内容来源分析。
移动视听的内容来源多元,其中既有互联网视听网站,也有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机构,还有部分来自网民原创。
原创内容有利于增加用户黏度和用户体验指数,但基于网络原创优秀节目仍较为匮乏的现状,移动互联网终端传播的节目目前仍以广播电视机构制作的影视剧、综艺节目,以及互联网视听网站的内容居多。
近年来互联网视听网站内容的丰富、网络环境的优化,推动用户快速增长。
尤其在内容建设上,一方面视频网站强化台网联动,与电视台同步推广、播出电视剧和综艺节目,尝试在策划和制作过程中就开始与电视台联合,互换资源,扩展影响力;另一方面,由于内容管理相对宽松,网络上播放的海外影视、综艺内容,以及自制节目的取材能够突破电视媒体的诸多限制,从而让自身获得相对于电视的独特优势。
尤其在2012年初,几家大的视频网站或合并或联合采购版权,有效压低了价格,影视剧网络版权费用在2012上半年大幅缩水,这使得电影、电视剧等长视频内容推动视频网站用户规模和收看时长同时上涨,利用移动互联网终端收看这些视听节目成为目前移动网民主要的消遣方式。
传播载体分析。
作为传播移动视听内容的主要载体,各类内容商店应用软件搜集、整理、制作和提供的内容资源更为丰富、多元化,与市场需求与发展的趋势更为接近,对用户也更有吸引力。
应用软件开发商按开办主体来分,首先是网络运营商,如中国移动MM商店(Mobile Market)、中国电信天翼空间(E Store)、中国联通WO商店(WO Store)等。
运营商不再满足原来所属的SP/CP分成方式获益,纷纷加大力度推进移动互联网的内容业务转型,提供大量视听内容应用软件的下载。
目前,中国移动已在各省建立了音乐、位置、游戏、视频、电子商务、阅读等八大基地,承担对手机游戏、视频等战略业务的试点、孵化和推广工作。
中国电信则通过互联星空、天翼社区两大体系发展相关增值业务。
其次是终端制造商,如苹果应用商店、联想乐商店、诺基亚OVI应用商店、酷派在线应用超市等。
此类提供软件下载的应用商店大多由终端自带,不需用户安装,也更贴合该终端的个性化要求。
第三是第三方制作机构,如安卓市场、应用汇、机锋市场、91助手、豌豆荚、百度应用、网易应用等。
第三方制作机构制作的软件大多具备手机、平板电脑、PC等多个平台的运行版本,适用性和兼容性最强。
除提供软件下载外,还在线提供视音频节目下载搜索、聚合和下载功能,网民可对搜到的视听文件实现“一键下载”,之后可在移动终端上观看。
第三方制作机构开发的软件大多相互借鉴、相互囊括,内容多有重合,如“豌豆荚”就聚合了其他Appchina应用汇、安智市场、机锋市场、ZOL手机应用、手机中国等二十多款第三方机构开发的应用软件。
第四是操作系统(OS)运营商,如适配于苹果IOS操作系统的App Store、安卓操作系统的Android Market、WP7操作系统的WP7市场等。
一些大的OS运营商开发的软件内容正规、分类细致、导航清晰、运行稳定,是高端用户的不二首选。
根据最新官方数据显示,目前App Store集成的应用软件超过65万个,用户下载次数超过250亿次,吸金能力达到每秒1000美元。
数量规模分析。
目前视听应用软件数量极为庞大,并且每天都在更新增加,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局部的统计数据,来管窥移动互联网终端传播视听节目的大致规模和比例。
《百度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2012年第一季度的Android应用数据显示,七成应用属于软件类,软件类应用中又以影音图像的占比最高,占21%。
此外,2011第四季度的百度应用的影音类软件增长速度显著,占比达到16%。
而在APP Store65万个应用软件中,视听类软件近十万,其中涵盖的视听节目内容数量之庞大,内容之庞杂,给用户带来了丰富的选择,同时也给监管部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节目类型和内容题材分析。
移动互联网终端传播的视听节目类型和内容题材涵盖新闻资讯、影视剧、综艺娱乐、体育财经、科技时尚、生活搞笑、原创等。
针对移动互联网终端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喜好,影视剧、综艺和资讯节目是各视听应用软件提供的主要内容,在未来的发展中,这几类节目依然会受到内容提供者以及节目受众的青睐。
境外节目分析。
通过视听应用软件收听收看境外视听节目成为热门应用,其中既有单个或者系列节目的点播,也有境外整频道(率)直播或转播。
据不完全统计,仅Google Play上境外视听类应用软件的数量就逾3000个,APP Store里提供境外广播电视节目的视听应用软件也有超过400个,占所有视听软件数量的10%,归属地区涵盖欧美、日韩、港澳台,提供影视剧、综艺、资讯、电视台、电台等各类境外视听节目的点播和直播,拥有大量拥趸。
付费情况分析。
《百度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数据显示,截至 2011第四季度,两家最大的应用商店App Store和Android Market的免费应用比例分别为 57%、68%。
电信运营商应用商店付费应用占比依然较高,除去电信天翼空间以外,移动MM和联通沃商店仍然以付费应用为主。
中国移动MM、中国联通沃商店和电信天翼空间的付费应用比例分别为91%、90%、33%。
而根据对第三方机构制作的软件统计,豌豆荚、网易应用的应用软件均为免费,其他付费比例约3%-5%。
由此可见,开办主体决定了应用软件和视听节目的下载收看成本。
免费软件依靠其强大的聚合、搜索和抓取技术,以及流畅的播放功能,给用户带来全新的操控体验,收费的视听软件则在节目版权、播放质量、速度等方面更胜一筹。
移动互联网终端视听节目传播特点进入“自媒体”时代,利用移动互联网终端随时随地书写、拍摄、传送、互动一气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