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源保险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国际海洋合作对中国海洋经济的启示
国际海洋合作对中国海洋经济的启示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正逐渐意识到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和潜力。
国际海洋合作为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本文将从战略协作、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三个方面探讨国际海洋合作对中国海洋经济的启示。
首先,国际海洋合作为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协作机会。
海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各国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在开展海洋产业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国际合作能够提供技术、资金和市场的支持,促进海洋资源的共享和利用。
例如,中国与国际合作伙伴共同进行深海矿产资源开发,集中优势资源,实现共同繁荣。
这种合作模式使中国能够借鉴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海洋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
其次,国际海洋合作为中国海洋经济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支持。
海洋作为一种丰富的自然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然而,海洋资源的开发需要技术、资金和人力等方面的支持。
国际合作为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支持。
例如,中国与国际合作伙伴共同开展海洋能源开发项目,利用海洋风能和潮汐能源等清洁能源资源,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这种合作模式不仅能够满足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需求,还能够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全球发展,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
第三,国际海洋合作对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环境保护意义。
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给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
国际合作可以促进海洋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例如,中国与国际合作伙伴共同开展海洋生态保护项目,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和治理,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维护海洋生态平衡。
这种合作模式能够推动全球海洋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为中国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综上所述,国际海洋合作对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战略协作可以推动海洋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可以提供中国海洋经济的支撑,环境保护可以保障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海洋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中国海洋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同时,中国也应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培养海洋人才,加大创新力度,提高海洋技术水平,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支持。
发展海洋经济经验及启示
第4页 共6页
水安康养殖业、高端远洋捕捞业和海产品精深加工业,延长海洋 渔业产业链,增加海洋渔业综合竞争力,重点建立象山港、渔山 列岛和韭山列岛等三个海洋牧场核心示范区。依托大唐乌沙山电 厂、国华宁海电厂等在水处理方面的先进技术,加大对海水的干 脆利用技术探究,提高海水干脆浇灌和海水循环冷却技术水平。 充分发挥中科院材料所在海洋新材料技术开发、成果转换中的优 势,踊跃开展海洋防腐材料探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开发绿色环保、 节约资源、高性能防腐材料。
〔三〕大力开发岛屿经济。一是重点开发梅山岛、大榭岛、 南田岛、高塘岛、花岙岛、檀头山岛、对面山岛、东门岛、悬山 岛、田湾山岛等重要海岛,着力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综 合利用岛、港口物流岛、临港工业岛、海洋旅游岛、清洁能源岛 等,努力成为我国海洋开发开放的先导地区。二是充分挖掘南北 两翼丰富的港湾资源,加快象山湾、杭州湾、三门港湾建立,适 时建立滨海轨道交通,建立一批海洋文化、影视产业、休闲渔业 和海洋博览等海洋旅游工程。
第3页 共6页
二、国际经历对宁波开展海洋经济的启示 〔一〕加强海陆互动。一是海陆产业互动。发挥临港大工业 优势,建立好“2+8”十大产业集聚区。二是大力开展以海铁联运 为重点的集疏运体系。遵照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位,在推动 甬台温高速复线、构筑市域“一绕五射”马路网、推动机场三期 扩建工程的同时,着力开展海铁联运,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对接。 加快宁波海铁联运集装箱中心站和港口支线建立,提升镇海大宗 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功能;同时,加强与长江沿岸和国家铁 路干线城市合作,开通到江西、安徽、四川等省的集装箱班列, 切实增加面对长三角和中西部的辐射功能。三是海陆综合管理。 建立海岸带综合管理机构,重点协调海陆管理部门之问的冲突, 提高管理效率,加强对陆上污染源以及沿岸开发区、工业园区的 监视和管理,海陆互动,共同维护海洋生态环境。 〔二〕加强海洋科技创新。优先开展海洋高科技、培育和扶 持新兴海洋产业。海洋新兴产业海洋装备制造业以北仑、杭州湾 新区和三门湾区域为重点,以高技术专用船舶为重点,着力开展 海上钻井平台、石化成套设备、高性能轻工机械装备、核电设备、 风电设备、海洋环保设备等,提升技术集成和设备成套化水平。 推动宁波 lng 接收站及储藏基地建立,加快开展海岛和近海风能、 潮汐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建立象山东南沿海、杭州湾新区、 国电北仑穿山半岛风电等风电场。开展海洋生物育种业、现代海
美国应对海洋保护措施、问题及启示
美国应对海洋保护措施、问题及启示导言海洋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能源,还是气候调节、生态平衡和经济发展的关键。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海洋生态系统面临着严重的压力和威胁。
为应对这些挑战,各国纷纷采取了相应的海洋保护措施。
本文将重点关注美国在海洋保护方面所采取的措施、面临的问题以及对其他国家的启示。
美国应对海洋保护的措施建立海洋保护区美国一直致力于建立和管理海洋保护区,以保护其丰富的海洋生态系统。
例如,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一系列海洋保护区,覆盖了海洋和沿岸地区。
这些保护区的设立旨在限制捕捞、保护珍稀物种和栖息地,促进生态恢复。
加强海洋监测和科研为了更好地了解海洋环境和生态变化,美国加强了海洋监测和科研工作。
通过使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如遥感、声纳和海洋观测站,美国能够对海洋生态系统进行实时监测。
此外,美国还积极支持科学研究,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推动国际合作美国意识到保护海洋需要全球合作。
因此,美国积极推动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以解决共同面临的海洋问题。
例如,美国参与了国际海底资源管理机构(ISA)的工作,共同制定海洋资源开发的规则和标准。
此外,美国还与其他国家共同开展了海洋科研项目,分享经验和技术。
面临的问题虽然美国在海洋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着一些问题:捕捞和污染问题捕捞和污染是美国海洋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过度捕捞和不负责任的渔业管理导致了海洋物种的减少和栖息地的破坏。
此外,工业废水、塑料垃圾和化学物质的排放也对海洋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法律和治理方面的挑战海洋保护需要强有力的法律和治理体系的支持。
然而,美国在海洋保护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
不同机构之间的协调不足、法律法规的缺失以及执法能力的不足等问题都制约着海洋保护工作的进展。
启示美国在海洋保护方面的努力对其他国家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加强国际合作海洋保护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来解决。
海洋保险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海洋保险的发展现状及趋势随着全球海洋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海洋活动的日益复杂化,海洋保险作为一种专门针对海上风险的保险形式,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本文将就海洋保险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探讨。
一、海洋保险的发展现状1. 海洋保险市场的规模扩大随着海上贸易、航运和海洋工程等领域的不断发展,海洋保险市场逐渐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过去十年中,全球海洋保险市场年均增长率达到了5%以上。
2. 海洋保险产品的不断创新为满足不同海洋活动的保险需求,保险公司纷纷推出了各种形式的海洋保险产品。
比如船舶保险、海上货物保险、港口设施保险等。
这些产品在涵盖范围和保障内容上都有所创新,为航运和海洋工程等行业提供了全面的保险保障。
3. 国际合作的加强由于海洋保险业务具有跨国性的特点,各国保险机构之间的合作得以加强。
海洋保险协会的成立以及跨国保险公司的合作项目的不断涌现,进一步促进了海洋保险市场的发展。
4. 风险评估和管理的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手段也变得更加精准和可靠。
通过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卫星定位、遥感和数据分析等,保险公司可以更好地评估风险,制定相应的策略和保险方案。
二、海洋保险的发展趋势1. 个性化保险服务的发展随着客户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保险公司将更加注重提供个性化的保险服务。
未来,海洋保险产品将更加细分,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2. 整合海洋与科技创新海洋保险业务与科技创新将有更深入的结合。
例如,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船舶信息的实时追踪和保险索赔的快速处理。
这将提高保险交易的效率和安全性。
3. 更严格的环保要求随着海上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保险公司将面临更严格的环保要求。
未来海洋保险业务将更加关注船舶排放、海洋污染等问题,并为客户提供相应的保险方案。
4. 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海洋保险业务也将朝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例如,通过利用大数据分析,保险公司可以更准确地预测风险,并制定相应的保险策略。
国外海洋经济发展成功经验启示与借鉴
台 了完 善 的法 律 法 规 , 早在 2 0世 纪 6 O年 代 , 美 国 国会 就 通 过
了《 海 洋资源与 工程 开发法》 , 并成立海洋 科学 、 工程和 资源总
统委员会, 由总 统 直 接 负 责 对美 国 与 海 洋 有 关 的 问题 和 事 务 进 行 全 面 审 议 。 美 国 政 府 还 将 海 洋 经 济 发 展 政 策 细 化 为 区 域 政 策, 针 对 不 同海 洋 和 沿 海 区 域 的特 点 , 采 取 不 同 的措 施 , 以实 现
经济 /产业
《 合 作 经 济 与 科 技 》
] N o . 4 s 2 O l 5
国外海洋 经 济发展 成功 经验启 示 与借鉴
口丈 /王
( 辽 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志
辽宁 ・ 大连 )
[ 提要] 随着经济社会 的快速发展 , 陆地 空间和资源的开
发 利 用 压 力 日益增 大 , 人 们 逐 渐将 关 注 的 目光 转 向 了 占地 球 总
面积 7 0 % 的广 阔海洋 , 蓝 色海洋正越 来越 成为社会 经济活动的
重要领域。为此, 世 界 各 国政 府 均加 大对 海 洋 的 重视 和 开 发 利
用程度 , 采取 多项政 策措施 , 也积 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 文梳理和
分析 澳、 美、 韩、 日等典型海 洋经济发 达 国家的成功 经验 , 并结
2 0 1 1 年的9 . 7 %,海洋经济 已经成为支撑 中国经济增长 的重要
力量 。 尽管如此, 中国 海 洋 经 济 发 展 却还 存 在 着 诸 多 问题 , 如海
海洋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 建立海洋生态保护区和环 境质量监测
体系 , 对 重 点海 域 环 境 实 施 定 期 跟 踪 监 测 。渔 业 管 理 部 门还 根
海上风电项目的国际经验借鉴及技术创新
海上风电项目的国际经验借鉴及技术创新随着气候变化日益严重以及对清洁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海上风电项目备受关注。
作为一种可再生、环保且丰富的能源来源,海上风电已成为许多国家追求能源多样化和低碳经济的首选方案。
在海上风电项目的发展过程中,国际经验借鉴和技术创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一些国际上成功的海上风电项目,以及这些项目取得的经验和创新。
首先,丹麦是海上风电项目方面的领先国家之一。
丹麦拥有丰富的海上风能资源,并在逐渐消减碳排放的过程中起到了先锋作用。
这一领导地位得益于丹麦政府在政策和法规方面的积极推动,以及各方面的国际合作。
丹麦成功运营的海上风电项目主要集中在北海和波罗的海。
在这些项目中,丹麦政府为风电项目提供了各种激励性政策,鼓励投资者参与项目建设。
此外,丹麦还通过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积极推动风能技术的创新发展。
例如,丹麦的风力涡轮机制造商在风力涡轮机设计和制造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推动了全球风力发电技术的进步。
可以看出,丹麦在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方面的经验对其他国家的海上风电项目具有借鉴意义。
另一个成功的海上风电项目例子是英国的伦敦阵风场。
伦敦阵风场是世界上第一个建设在离岸30公里处的海上风力发电场,该项目于2004年开始建设,并于2013年完工。
该风电场由175台涡轮机组成,总装机容量为630兆瓦,可为约5万户家庭供电。
这个项目的成功得益于英国政府对海上风电的长期投资和政策支持。
英国政府在制定能源政策时,设定了可再生能源的目标,海上风电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英国还鼓励私营部门参与投资和运营海上风电项目,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参与。
这表明政府的明确目标和鼓励私营部门的投资是海上风电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技术创新方面,荷兰的海上风电项目也值得关注。
荷兰位于北海,拥有丰富的海上风能资源,因此已成为海上风电技术创新的先驱之一。
荷兰目前拥有全球最大的浮动式海上风力发电厂,该项目将浮动平台与涡轮机相结合,以抵御海洋不稳定的水下情况。
国外海洋经济发展新战略及对我国的启示
来 的 弊端 。 利 用 接 近 渔 业 实 践 机 会 对 渔 业 资 源 开 发 者 积 极 宣 传 政 府 环 保 政 策 .通 过 媒 体 及 相 关 社 会 环 保 组 织 充 分 宣 扬 环 保 理 念 和 海 洋 环 境 保 护 的重 要 意 义 及 紧 迫 性 ,从 而 提
升整 个 社 会 环 保 意 识 和 水 平 。
指 引作 用 。
[ 关键词] 海洋经济 ; 新战略 ; 启示
[ 中 图分 类 号 ] P 7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 2 2 3 4 ( 2 0 1 3 ) 0 4— 0 0 4 5— 0 2
一
、
引 言
随着 我 国经 济 高 速 发 展 ,陆 地 资 源 受 到 制 约 的 现 象 愈 演 愈 烈 。海 洋 在 全 球化 的今 天 扮 演 着 各 国 经 济 联 系 纽 带 和 运输大动脉的角色 . 对 现 代 国际 社 会 和 各 国 的政 治 、 经 济 都 具 有 不 可 替 代 的 作 用 。 构建 和 实 施 国 家 海 洋 发 展 战 略 是 顺 应 时 代 潮 流 的 必 然 行 为 ,是 中 国 实 现 海 洋 强 国 战 略 目 标 的 基 础 和 保 障 。 海 洋 开 发 战 略 已 经 成 为 十 二 五 规 划 的 重 要 组 成部分 . 开发海洋 资源 . 维 护海洋权益 。 学 习 国 外 海 洋 发 展 的 先 进 经 验 已 成 为今 后 时 期 我 国 海 洋 经 济 发 展 的 当务 之 急 . 借 鉴 外 国 海 洋 经 济 发 展 新 战 略 已 经 成 为 我 国 经 济 发 展 的新动力。 二、 国外 主 要 国 家 海 洋 经济 发 展 战 略 目前 .全 球 约 有 1 0 0多 个 沿 海 国 家 制 定 并 实 施 了 海 洋 综 合 管理 计 划 , 这 些 计划 在 加 快 海 洋 综 合 开 发 进 程 的 同 时 , 在全 世界 范 围 内掀 起 新 一 轮 海 洋 竞 争 也 将 势 在 必 行 。在 诸 多管 理 计 划 中 . 海 洋经 济 发 展 的 战 略选 择 尤 为 重要 , 纵 览 世 界 范围内海洋经济发展 状况 。 澳大利亚 、 美 国、 英 国、 韩 国 、 加 拿 大等 国无 疑 走 在 了 世 界 前 列 。学 习这 些 国家 海 洋 经 济 发 展 的先 进 经 验 ,对 我 国 海 洋 经 济 发 展 起 到 了引 导 和 促 进 作用 。
美国、日本金融支持循环海洋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借鉴
1、美国金融支持循环海洋经济 发展的成功经验
美国政府为了支持循环海洋经济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如《海岸 带管理法》和《海洋保护法》等。这些政策旨在促进海洋资源再生和环境保护。 此外,美国还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方式,大力推动海洋产业 的发展。
在金融工具方面,美国采用了多元化融资方式,包括财政拨款、绿色金融债 券、海洋产业基金等。其中,绿色金融债券具有较低的利率和较长的偿还期限, 为循环海洋经济项目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持。
在美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多样化,包括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和政府资助等。 直接融资主要包括股票上市和发行债券等,而间接融资则主要依赖于商业银行和 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同时,政府资助也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来源之一, 如小企业管理局提供的贷款担保和资金支持等。
美国中小企业融资政策的借鉴意义在于,政府通过设立专门的机构和提供资 金支持等方式,有力地推动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多元化的融资模式也为中 小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降低了融资成本和风险。
2、加强产学研合作。高校和研究机构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我们应该加 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提高创新效率。
3、优化融资环境。为了解决科技创新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们应该优化融 资环境,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投融资支持。
4、加强法律保障。为了保障科技创新企业的合法权益,我们应该加强法律 保障,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3、加强科技创新:要加大对海洋科技研发的投入,鼓励企业、高校和研究 机构加强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在创新科技的支持下,推动循环海洋 经济项目的实施和技术水平的提升。
4、强化国际合作: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海洋经济合作,加强与美国、日本 等国家的交流与学习。通过共享经验、技术交流等方式,提升我国循环海洋经济 的国际竞争力。
海洋强国的发展模式分析及经验借鉴
海洋强国的发展模式分析及经验借鉴海洋强国是指拥有强大的海洋综合实力,具有较强的海洋经济、海洋科技和海洋军事实力的国家。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愈发突显,海洋强国的地位也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从海洋强国的发展模式、经验教训和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海洋强国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一、海洋强国的发展模式分析海洋强国的发展模式主要包括海洋经济模式、海洋科技模式和海洋军事模式三个方面。
1. 海洋经济模式海洋经济是海洋强国发展的重要支撑。
海洋经济模式主要包括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产业发展和海洋服务等多个领域。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是海洋经济的基础,包括渔业、海洋能源、海洋矿产等。
拥有丰富海洋资源的海洋强国通过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满足国内需求,还可以输出海洋产品,增加国家收入。
海洋产业发展也是海洋经济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航运、海洋工程、海洋制造等多个领域。
海洋经济模式的发展需要政府支持,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构建多元化的海洋经济体系。
海洋科技是海洋强国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海洋科技模式主要包括海洋科研创新、海洋技术装备、海洋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
海洋科研创新是海洋科技模式的核心,包括海洋环境监测、海洋资源调查、海洋生态保护等多个领域。
海洋科技装备是海洋科技模式的重要保障,包括海洋探测设备、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技术等多个领域。
海洋人才培养是海洋科技模式的基础支撑,需要培养海洋科学家、海洋工程师、海洋技术人才等多类专业人才。
海洋军事是海洋强国发展的重要保障。
海洋军事模式主要包括海军建设、海军力量运用和海军保障保障等多个方面。
海军建设需要注重装备现代化和实战化,加强舰艇、潜艇、飞机等海军武器装备研发,提高实战能力和作战效能。
海军力量运用需要注重海上联合作战和跨区域作战,提高海军作战能力和整体战斗力。
海军保障需要注重海上后勤保障和海上力量保障,提高海军长期作战能力和作战持续能力。
二、海洋强国的经验借鉴海洋强国的发展经验对于其他国家具有借鉴意义,主要包括政策引导、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
海洋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海洋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海洋能源是指利用海洋中的各种能源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一种新型能源形式。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传统能源资源的日益枯竭,海洋能源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不仅可以有效缓解能源紧缺问题,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为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本文将从海洋能源的类型、开发技术、利用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海洋能源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海洋能源的类型海洋能源主要包括海洋潮汐能、海洋波浪能、海洋温差能和海洋海流能等几种类型。
其中,海洋潮汐能是指利用海洋潮汐运动所蕴含的动能进行能源开发和利用的一种形式。
海洋波浪能是指利用海洋波浪所具有的机械能进行能源开发和利用的一种形式。
海洋温差能是指利用海洋中不同温度区域之间的温差所蕴含的热能进行能源开发和利用的一种形式。
海洋海流能是指利用海洋中的洋流所具有的动能进行能源开发和利用的一种形式。
这些海洋能源类型各具特点,可以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资源条件进行选择和开发。
二、海洋能源的开发技术海洋能源的开发技术主要包括海洋潮汐能发电技术、海洋波浪能发电技术、海洋温差能发电技术和海洋海流能发电技术等几种。
海洋潮汐能发电技术是指利用潮汐能发电机组将海洋潮汐运动转化为电能的技术。
海洋波浪能发电技术是指利用波浪能发电机组将海洋波浪运动转化为电能的技术。
海洋温差能发电技术是指利用温差能发电机组将海洋温差转化为电能的技术。
海洋海流能发电技术是指利用海流能发电机组将海洋海流运动转化为电能的技术。
这些开发技术在海洋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海洋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三、海洋能源的利用现状目前,全球各国对海洋能源的开发与利用都在不断加大投入和研究力度,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
在海洋潮汐能方面,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已建成了多座潮汐能发电站,实现了潮汐能的商业化利用。
在海洋波浪能方面,澳大利亚、葡萄牙、挪威等国家也建成了多座波浪能发电站,为波浪能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示范和经验。
海洋强国的发展模式分析及经验借鉴
海洋强国的发展模式分析及经验借鉴海洋资源是人类最为丰富的自然资源之一,海洋强国的概念也随之而来,指的是在海洋事业上具有较为突出优势和综合实力的国家。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人类对海洋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海洋强国的发展模式和经验也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对海洋强国的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并从中总结经验进行借鉴。
一、海洋强国的发展模式分析1. 整体发展战略海洋强国的整体发展战略应当以海洋经济为重点,通过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科研、海洋产业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提升国家的海洋综合实力。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通过政策扶持和产业规划,促进海洋产业的健康发展。
2. 产业结构调整海洋强国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将传统的渔业、海运等产业与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相结合,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如海洋生物药物、海洋工程装备等,提高海洋产业的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
3. 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在海洋强国的发展过程中,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是关键环节。
通过加强科研机构的建设和科研项目的支持,培养一批懂海洋、爱海洋、用海洋的高层次专业人才,提升国家的海洋科研实力和技术水平。
4. 海洋资源管理和保护海洋强国需要建立健全的海洋资源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对海洋资源进行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同时加强海洋环境保护,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5. 国际合作与交流在海洋强国的发展过程中,国际合作和交流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和组织,加强海洋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国际海洋法的制定与实施,维护国家在国际海洋事务中的权益。
二、海洋强国的经验借鉴1. 发展海洋产业海洋强国发展的关键在于发展海洋产业。
通过加大对海洋资源开发、海洋工程装备、海洋能源等领域的投入,提高海洋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促进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健全海洋法律法规体系健全的海洋法律法规体系是海洋强国的重要保障。
通过建立健全的海洋法律法规体系,明确海洋领域的权利和义务,维护国家在海洋事务中的权益,推动国际海洋法的制定与实施。
发展海洋经济经验及启示
发展海洋经济经验及启示
海洋经济是指以海洋资源为基础,以海洋产业为依托,通过海洋科技创新和海洋经济
体制改革,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效益和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的经济活动。
以下是一些
发展海洋经济的经验和启示:
1. 强化政策支持: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制定相关政
策和法律法规,提供财政支持和减少投资风险等。
2.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对海洋科技创新的投入,推动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合作研发,提高海洋经济的技术含量和创新能力。
3. 建立健全产业链: 建立完整的海洋产业链,包括资源勘探、开发、加工、运输和销
售等环节,增强产业链的协同效应。
4. 优化资源配置:合理配置海洋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和滥用,保护海洋环境和生态
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
5. 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开展海洋经济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吸引外资和技术引进,
拓宽国内市场和拓展国际市场。
6. 培养专业人才:加强对海洋经济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人才的素质和专业能力,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7. 推动产业升级:通过促进技术和产业的升级,推动传统海洋产业向高端制造、技术
创新和服务型等方向发展,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8.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海洋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保护知识产权和公平竞争,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9. 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宣传海洋经济的重要性和潜力,提高社会对海洋经济的认识和
支持度,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总之,发展海洋经济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通过政策支持、科技创新、资源保护和国际合作等方式,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
国际新能源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际新能源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性的减少,国际新能源的发展正日益受到关注。
新能源的崛起不仅改变了全球能源格局,也给各个国家带来了诸多启示和挑战。
对我国而言,了解国际新能源发展现状并汲取经验教训,可以为我国加快新能源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首先,国际新能源发展现状表明,政策支持是新能源发展的关键。
在新能源的推广普及过程中,各个国家都采取了包括补贴、税收减免、优惠政策等多种形式的政策措施。
例如,德国创立了风能和太阳能补贴政策,积极扶持这两种新能源的发展;而丹麦则通过制定保证电价法案,确保风电的收入可持续提高,从而推动了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
因此,我国在制定新能源政策时可以借鉴国际先进做法,加大对新能源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新能源项目。
其次,国际新能源发展现状显示,技术创新是新能源发展的核心。
目前,世界各国正在加大对新能源技术研发的投入,积极开展技术创新。
例如,美国投资大量资源用于太阳能和风能的技术研发,推动了这两个领域的进步;中国也在实施“争创世界一流科技创新中心”等重点项目,努力提升新能源技术的水平。
对于我国而言,需要加快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培养一批高水平的科技人才,提高新能源技术创新能力,以保持在国际新能源领域的竞争优势。
再次,国际新能源发展现状表明,多元化发展是新能源发展的趋势。
各个国家都在不断探索多种新能源的利用方式,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例如,挪威在电动汽车领域取得了巨大突破,将电动汽车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并通过政策扶持,促进了电动汽车的普及;英国则致力于海风电、潮汐能等海洋能源的开发利用。
因此,我国在新能源发展中应该更加注重多元化发展,积极探索其他新能源形式,例如海洋能源、地热能等,并加大对这些新能源的研究和开发投入。
最后,国际新能源发展现状显示,合作交流是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各个国家通过开展合作项目、共享技术和经验,实现资源互补和共赢。
高效利用海洋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高效利用海洋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海洋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由于人类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和对海洋资源的过度利用,海洋生态系统正面临严重的威胁。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寻求高效利用海洋资源的方法,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一、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及面临的挑战海洋资源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资源之一,包括渔业资源、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资源、海洋矿产资源以及海洋生物多样性。
这些资源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物质需求,也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然而,目前海洋资源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过度利用的威胁。
海洋污染、过度捕捞和不合理开发等问题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影响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平衡。
二、高效利用海洋资源的重要性高效利用海洋资源是保护海洋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首先,高效利用海洋资源可以减轻资源的过度压力,确保资源的持续供应。
其次,高效利用可以减少损耗和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
最后,高效利用可以推动技术和创新的发展,促进可持续经济增长。
三、实现高效利用的策略要实现高效利用海洋资源,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性策略和措施。
1. 国际合作与政策协调国际合作和政策协调是实现高效利用的基础。
各国应加强合作,制定共同的政策和准则,共同推动海洋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2. 加强科学研究和监测科学研究和监测是制定有效管理措施和决策的基础。
通过加强科学研究和监测,可以深入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状态和资源分布情况,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3. 推动绿色技术和创新发展绿色技术和创新是实现高效利用的重要手段。
各国应加大投入,推动绿色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 强化法律法规和监管措施强化法律法规和监管措施是确保高效利用的关键。
各国应加强立法和法规的制定,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打击非法捕捞和资源破坏行为。
5. 提高意识和教育水平提高公众的意识和教育水平对于高效利用至关重要。
海洋技术在海洋能源开发中的挑战与机遇
海洋技术在海洋能源开发中的挑战与机遇在当今世界,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陆地能源资源的逐渐减少,海洋能源的开发成为了人类关注的焦点。
海洋蕴含着丰富的能源,如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温差能和盐差能等,这些能源具有巨大的潜力,有望为人类的能源供应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然而,海洋能源的开发并非一帆风顺,其中涉及到诸多复杂的技术问题,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蕴含着宝贵的机遇。
海洋环境的复杂性是海洋能源开发面临的首要挑战。
海洋的深度、压力、温度、盐度等因素变化极大,这对能源开发设备的设计和运行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例如,深海中的高压环境可能会导致设备的变形和损坏,而极端的温度和盐度则会加速设备的腐蚀。
此外,海洋中的风暴、海浪和海流等自然力量也会对设备造成巨大的冲击和破坏,增加了设备的维护成本和运营风险。
能源转化效率低是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海洋能源转换技术仍处于研发和试验阶段,其能量转化效率相对较低。
例如,潮汐能和波浪能的转换效率通常在 20%至 30%之间,这意味着大量的海洋能量被浪费。
要提高能源转化效率,需要在材料科学、机械工程和电气工程等多个领域取得突破,研发出更高效的能量捕获和转换装置。
高昂的开发成本也是海洋能源开发面临的重要障碍。
海洋能源开发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设备研发、制造、安装和维护。
此外,由于海洋能源开发项目的风险较高,融资难度较大,这也限制了其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
降低开发成本不仅需要技术创新,还需要优化项目管理和运营模式,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然而,尽管面临诸多挑战,海洋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海洋能源开发带来了一系列机遇。
先进的材料科学技术为海洋能源开发提供了有力支持。
新型的耐腐蚀、高强度材料的研发,使得能源开发设备能够在恶劣的海洋环境中长时间稳定运行。
例如,钛合金和复合材料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设备的抗腐蚀和抗压力性能,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为海洋能源开发带来了新的突破。
海洋能源的挑战与机遇
海洋能源的挑战与机遇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对可再生能源的追求,海洋能源作为一种潜力巨大的能源来源备受关注。
海洋能源包括潮汐能、海洋温差能、波浪能和海洋风能等,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然而,海洋能源的利用也面临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海洋能源的挑战与机遇,并讨论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挑战1. 技术挑战海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
例如,潮汐能的开发需要海洋工程建设能力,能够设计和建造复杂的潮汐发电设备;海洋风能的利用需要高效可靠的风力涡轮机技术。
目前存在的挑战是,海洋能源技术相对较为复杂,开发成本高,技术难度较大,需要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和技术攻关力度。
2. 环境影响海洋能源的开发对海洋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海上设备的建设和运营可能给海洋生物带来噪音干扰,破坏栖息地,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破坏性影响。
此外,波浪能和潮汐能的开发可能改变海洋流动情况,对沿海地区的海洋生态系统产生较为复杂的影响。
因此,在开发海洋能源的同时,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的问题。
3. 经济可行性目前,海洋能源的开发成本仍然较高,投资回报周期较长,使其经济可行性受到一定限制。
与传统的化石能源相比,海洋能源的利用仍然面临着技术和市场的双重挑战。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降低海洋能源的开发成本,推动其经济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
二、机遇1. 巨大的能源潜力海洋能源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为国家和地区提供可靠的能源来源。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到2050年,海洋风能和潮汐能预计将提供全球约10%的电力需求。
海洋能源的潜力巨大,有望成为未来能源转型的重要支撑。
2.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趋势随着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关注不断增加,世界各国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提高。
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的能源形式,海洋能源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
未来,伴随着科技进步和政策支持的不断加强,海洋能源有望成为能源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3. 创新技术的推动海洋能源领域的开发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撑。
海域使用与能源安全:海域使用论证的能源保障
海域使用与能源安全:海域使用论证的能源保障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全球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能源安全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焦点,因为它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海域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和运输通道,其合理使用对于能源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海域利用的角度,对海域使用与能源安全的关系进行论证。
首先,海域是重要的能源资源。
全球能源储量中,约有30%的石油和23%的天然气储量位于海洋中。
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成为了人们获取能源的重要途径。
合理利用海域资源,可以保障能源的供给,确保国家的能源安全。
其次,海域可以作为能源运输的通道。
海洋运输是全球贸易和能源运输的重要方式之一。
大量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和其他能源产品通过海洋运输进行国际贸易和能源输送。
因此,维护海域畅通、安全的运输通道,对于保障能源的输送和国家能源安全至关重要。
然而,要实现海域使用的能源保障,需要充分考虑环境和生态保护。
海洋生态系统对于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过度开采海域资源和不当的海洋工程活动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因此,在海域使用中要遵循环境保护原则,合理规划和实施海洋工程,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海域使用还需要考虑国际法律和政策的规范。
国际海洋法指导着各国在海域使用中的行为。
各国需要根据国际法律和政策,进行海域利用的规划和管理,确保合法有效地获取海洋资源。
同时,国际合作也是保障海域使用和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
各国可以通过共享信息、资源合作和技术交流,共同应对能源安全挑战。
在海域使用中,还需要考虑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海域也成为了新能源开发的重要领域。
海上风电、潮汐能、海洋能等在海域的开发利用,可以为国家提供更多绿色清洁的能源。
因此,海域使用也需要注重新能源的规划和发展,以满足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最后,海域使用还需要考虑海洋安全的问题。
海洋环境复杂多变,存在着海盗、恐怖主义、非法渔业等安全威胁。
海洋经济发展趋向与启示
海洋经济发展趋向与启示党和国家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发展,为海洋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和宏观环境,2003年5月我国颁布实施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对我国21世纪前十年的海洋经济发展进行部署。
200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海洋局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海水利用专项规划》,对我国2006-2015年的海水利用进行了部署。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要求:“保护和开发海洋资源”,“积极开发海洋能”,“开发海洋专项旅游”,“重点发展海洋工程装备”等。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作出“发展海洋产业”的战略布署。
2008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其中规定海洋经济发展向又好又快方向转变,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2008年9月,国家海洋局、科技部联合发布了《全国科技兴海规划纲要》,这是我国首个以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规划。
2010年10月18日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发展海洋经济”的百字方针,对海洋资源利用、海洋产业发展作出了明确要求。
2011年,国务院相继批准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这无疑显示着中国已经开始迈入海洋经济大发展的时代。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对海洋经济的发展愈加重视,世界主要沿海国家均加大了海洋经济开发的力度,都不同程度取得了发展海洋经济好的做法和经验,了解世界海洋经济的战略发展状况和总体发展趋势,对我国海洋经济国家战略规划的实施无疑会有十分有益的启发和帮助。
一、海洋经济战略成为许多沿海国家的发展战略全世界共有2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140多个国家或地区拥有海洋边线,各国各地区海洋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海洋经济实力和发展速度差异甚大。
下面主要介绍几个不同类型发达国家的海洋经济发展情况。
美国是海洋大国,也是世界上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最早、开发程度最高的国家。
海油领域学习心得体会使命必达,能源当自强
使命必达,能源当自强能源行业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支柱,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的生活和生产所需。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能源需求不断上升,这使得能源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在这些挑战中,油气领域尤为突出,因为它是全球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环境问题以及政治风险等,都需要我们在精神层面进行应对。
本文将探讨如何从精神层面应对这些挑战,以促进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深入学习大庆精神与铁人精神大庆油田作为新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其成功经验对于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这片充满挑战的土地上,一代代石油工人发扬光大了铁人精神,克服重重困难,为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铁人精神包括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以及面对困难时始终保持坚定信念和决心的能力。
在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具备这些品质,我们才能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信心,不断前进,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二、加快科技自主创新,加速深海勘探进程在当前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油气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传统的油气田逐渐接近枯竭,这使得我们亟需寻找新的能源来源和开发途径。
为此,我们需要加大对科技自主创新的投入,以实现在深海领域的突破。
我们要关注国内外油气技术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油气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在提高勘探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以及环保方面。
然而,深海油气资源的开发仍面临诸多挑战,如高压、低温、暗淡等极端环境条件,以及海底地质构造复杂等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结合深海特点,研发出适应性强、性能优越的油气开发技术。
加强自主创新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我们才能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提高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能源保险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摘要:海洋能源保险是专为能源企业在从事海洋石油天然气生产过程中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提供风险保障的一种保险。
本文从国际海洋能源保险发展历程中发现,能源企业风险管理意识、专门海洋能源保险(再保险)公司、专业中介机构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对于海洋能源保险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进而得出推动我国海洋能源保险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海洋能源保险;国际经验;启示中图分类号:F8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5)11-0035-04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5.11.08一、引言随着海洋石油天然气生产活动的增加,能源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必须认真考虑如何经济高效地管控风险。
Sutherland(1991)发现由于能源产业投资相对巨大、流动性差和缺乏分散风险的方式,投资者往往要求更高的投资回报率,导致诸如海洋能源开采长期处于低效率状态,认为缺乏应对上游能源相关领域风险的保险工具是导致能源市场低效率的主要原因[1]。
Mills(2003)指出能源市场效率提升的关键障碍是能源投资不确定性大,建议设计能源储蓄保险来转移上游能源开发的不确定性,从而促进项目融资[2]。
Balmer and Hendry(2009)认为伴随着能源企业在海外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其所面临的环境风险也在日益上升,再加上不同国家环境政策的不一致,企业迫切需要合适的保险产品来抵御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3]。
海洋能源保险(Sea Energy Insurance)是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合同约定,对能源企业在海洋石油天然气勘探、建设、开采、运输、运营和维护过程中,因保险标的遭受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所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的保险活动,具体包括财产损失、营业中断、货物运输、环境污染、特殊风险等责任、财产保险及相关人身伤害保险。
海洋能源保险通常分为两大类:近海能源保险和深海能源保险。
无论是近海还是深海,能源保险项目均有其独特之处:一是风险种类多且周期较长,容易出险;二是保险标的金额高,一旦出险理赔金额大[4]。
由于上述特点导致海洋能源保险具有独特的运营模式。
本文分析国际海洋能源保险发展的先进经验,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海洋能源保险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国际海洋能源保险发展的经验随着海洋能源开发利用越来越被重视,海洋能源保险随之也取得较大的发展,2013年全球海洋能源保险名义承保金额突破5000亿美元,有力地保障了海洋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和运营。
这一数据的背后反映出从事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的国际能源企业十分注重风险管理,善于运用保险工具来管控风险。
实际上,国外能源企业一般都设立专门负责评估和管理勘探、建设、生产、维护等环节风险的部门和人员,在专业中介机构的帮助下利用保险工具来分散和转移风险。
同样的,部分国外保险公司专门从事海洋能源保险业务,积累了丰富的承保经验和技术,擅于帮助能源企业转移风险,从而实现合作共赢。
(一)能源企业积极利用保险管控海洋能源开发利用的风险从海洋能源保险需求角度而言,虽然国际能源企业自有资本规模庞大,但在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时仍然面临成本高、周期长、风险大等问题,因此许多能源企业在银团支持下通过项目制来进行勘探、建设和开采,往往购买多种保险产品来转移各类风险。
为了保障项目有序推进,能源企业、银行、保险公司、中介机构等有关单位往往会开展协商,并就风险分担达成一致。
可见,国外能源企业风险管控理念先进、决策科学、措施得当,对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运营全流程风险点、自身财务状况和保险市场承保能力进行合理评估和统筹规划,分析各类风险将给企业带来多大的直接和间接损失以及损失发生的概率(见表1),综合运用了风险自留、损失控制①、相互保险和商业保险等风险管控手段,制定应对不同风险的整体方案,搭建一个风险资金平台来实现多元化风险控制管道,从而使得企业每一单位风险成本控制在最低水平[5]。
以美国康菲石油公司为例,该公司专项作业评估从海洋石油天然气勘探、建造、开采到运输加工整个作业链的不同环节风险,制定了一整套风险综合管理方案。
就单次事故损失金额管理而言,该公司将风险自负用于处理小规模事故损失策略,同时将自保和互保作为应对一般风险(损失金额在3亿美元以下)的管理策略,对于巨大风险(损失金额超过3亿美元)在统筹考虑单位风险成本的情况下寻求特殊风险共保体(比如劳合社)或再保险公司来承担。
康菲公司通过这种方式将能源开采利用中大部分风险转移出去,可以节约应对风险的资金成本。
(二)涌现出一批专门海洋能源保险(再保险)公司从海洋能源保险供给角度而言,由于此类风险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目前国际保险业中大多综合性财产(责任)保险公司并不从事能源保险业务,但涌现出一批从事海洋能源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且还有部分再保险公司或大型财产保险公司承保能源保险领域再保险业务。
国际海洋能源保险交易中心主要在百慕大和伦敦,代表性企业为百慕大石油保险公司和伦敦劳合社(Lloyd’s of London),前者是专门从事能源保险的专业性保险公司,后者是英国最大的保险组织,经常承保能源领域巨额保险。
达信(Marsh)公司2014年的能源市场分析报告指出,由于保险公司加强了对上游能源领域巨灾的风险管理能力,针对海洋能源从地球物理勘测、钻井、建造、开采等各个阶段,保险公司都能提供相应的保险产品并且细化了保险条款。
全球海洋能源保险上游承保能力(Upstream Insurer Capacities)正在缓慢复苏(见图1)。
通过分析专门从事能源保险公司――百慕大石油保险公司来探讨专业性海洋能源保险公司作用。
该公司于1971年1月成立,是一家主营石油天然气能源保险业务的专业性互助保险公司,最初由16家美国石油企业发起,成立目的是解决能源保险市场(特别是能源保险上游领域)承保能力不足、承保条件过于苛刻等问题,主要承保能源企业在石油天然气勘探、建造、开采、运输等领域的财产损失风险、建造风险、井控风险、货运风险、污染风险和恐怖主义风险等,承保费率由基本费率和浮动费率组成,具体根据会员单位的总资产、责任范围等因素进行调整。
近15年来该公司总承保金额不断提升,但由于受到飓风、海啸、爆炸等负面事件的影响,保费收入呈现波动态势,赔款支出不断增加。
从保费收入看,1999年该公司保费近9000万美元,2007年超过10亿美元,而2013年只有5.5亿美元。
从承保金额看,该公司近15年名义承保资产总额一直在1万亿至3万亿美元之间波动。
从赔款支出看,赔款金额最高为2008年超过13亿美元,最低的2000年为1600万美元;综合赔付率最低的2000年仅为17.4%,最高的2002年达373.7%,近十年平均赔付率为105.4%①。
专门从事海洋能源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一方面转移了能源企业巨大的海洋石油天然气开采运营风险,使得海洋能源开发利用不断走向深入;另一方面不断积累风险数据、分析风险成因,促进了工艺流程优化、标准模式制定、防灾防损系统化,起到了助力海洋能源开发的作用[7]。
(三)专业中介机构在海洋能源保险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海洋能源保险中介角度而言,专业中介机构在弥合供给和需求之间缺口时起到重要的协调作用。
由于海洋能源开发的特殊性,能源企业往往并不清楚什么样的保险能够满足自己的风险需求,同样的保险公司受到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也不清楚具体某个海洋能源开发项目实际情况。
因此,专业性海洋能源保险中介机构在其中发挥了保险信息沟通、风险管理咨询、评估等作用,是海洋能源保险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第三方组织。
以全球规模最大的保险经纪公司――达信为例,该公司设有专门从事能源保险经纪业务的能源服务部门,主要帮助能源企业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特别是在承保金额超过1亿美元的巨大风险保险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国际海洋石油勘探开发项目中,负责整个勘探开发的作业方和从事具体分工的承保方往往会选择长期从事这一领域业务的保险经纪公司来协调相关保险安排,通常由作业方选择的保险机构负责承担由于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导致的钻井平台相关费用、污染等风险,承包方选择的保险机构负责开采设备等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等风险。
通过这样的风险安排,海洋能源开发各方的风险诉求都能得到满足,体现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原则。
(四)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保障了海洋能源保险可持续发展随着石油钻井平台、LNG船舶等生产运输装备设备越来越复杂、价值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倾向于在深海和更加艰苦的环境中进行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作业,再加上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无论是发生次数还是强度都在不断增加,海上能源项目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加大。
一次重大突发事故可能给从事海洋能源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造成致命打击,随着巨灾风险越来越呈现出周期性特征,保险公司也探索出巨灾风险分担的可行机制。
1988年英国帕帕阿尔法(Piper Alpha)石油钻井平台爆炸,造成167人死亡和平台严重受损的后果。
伦敦劳合社仅支付石油钻井平台赔款就达30.9亿美元,对于当时海洋能源保险运作造成了灾难性的打击,直接导致海洋能源保险费率大幅上调、承保能力大幅萎缩以及许多保险公司退出上游能源保险市场等后果。
在这次重大事故之后,从事海洋能源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和海洋能源企业不断完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一方面积极通过再保险市场来分散巨灾风险,另一方面开发出新型金融产品来转移巨灾风险。
2010年瑞士越洋钻探公司(Transocean)为英国石油公司(BP)在墨西哥湾进行深海石油钻井建造时发生爆炸,造成大量石油泄露、污染了周边环境。
伦敦劳合社等承保的石油钻井平台保险金额约7亿美元,另有28亿美元次生保险责任,由于部分案件还在司法程序中,估计赔款金额约15-35亿美元②。
这次巨灾对海洋能源保险的影响远比帕帕阿尔法事故小,可见由于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存在,海洋能源开发利用风险实现了由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从事上游勘探开发的能源企业、作业方、金融市场投资者等多方共担,市场运作更加成熟有序。
三、推动我国海洋能源保险发展的建议伴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我国能源开发利用逐步迈入“海洋时代”,海洋能源的发展对于实现能源供给多元化和能源供给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未来海洋能源保险的发展应着眼于推动保险业与能源业的深度融合,成为支持海洋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手段。
当前国内海洋能源保险面临的问题需要有关各方同心协力才能解决。
借鉴国外海洋能源保险的发展经验,本文从政府部门、能源企业、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等层面提出建议,以期推动海洋能源保险加快发展。
(一)有关部门应发挥好政府引导和支持作用我国能源主管、保险监管等部门应组织或指导行业协会、能源企业、保险公司、能源设备制造企业、第三方中介机构等单位建立海洋巨灾保险制度、海洋能源设备故障和事故信息收集制度、海洋能源保险纯风险损失率发布制度和海洋能源保险信息系统等基础性制度和信息系统,使得有关利益方能够共享海洋能源保险有关信息,有助于积累运营、维护、纯风险损失等基础性数据,为保险公司科学厘定费率水平和产品研发提供依据,有助于保险公司创新发展海洋能源保险产品,助力能源企业更好地开发海洋能源、改进自身风险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