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议论文阅读+说明文阅读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议论文阅读+说明文阅读

议论文阅读+说明文阅读议论文人格修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低调之美①《菜根谭》有句名言:“地低成海,人低成王”。

由此可知,“低”既是成功之要诀,又是处世之良方,它演绎出深厚的境界、风范、哲学、修养。

②低调的人,如梅花,暗香浮动;如兰花,清幽出尘;如菊花,有淡然的君子之风。

竹外桃花三两枝,低调的人虽寥寥,却构成了世界生动的风景,让人赏心悦目。

③低调是平和恬淡,对人对己,说话处事,不张不扬,不骄不狂。

这样的人,逆境时能忍耐,顺境时知收敛,才高而不自诩,位高而不自傲。

宽以待人,藏愚守拙,也就少了许多不必要的纷争,远离了是非漩涡。

④《左传·昭公七年》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宋国的正考父第一次被任命为上卿时,他弯腰受命;第二次被任命为上卿时,他鞠躬受命;第三次被任命为上卿时,他俯身如弓受命,平时顺着墙根小步快走。

看起来虽有些夸张,但正考父的这种谦逊、低调精神却值得我们学习。

⑤先贤有言:“方为一事,即欲人知,浅之尤者。

”越是经历了风雨的。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人,越懂得低调;越是不谙世事的人,越张牙舞爪....明他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恰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⑥陈丹青在一次演讲中说:“国外很牛的人站在你面前,害羞得要命。

明明弄了四五十年这个专业,他拼命躲,不讲。

但我们这边不是。

”他感叹当下国内很多搞艺术的人,喜欢自我显摆:“我是艺术家,我是雕刻家,我精品是诗人,我是作曲家精品……我听了,好害臊。

”⑦适当放低自己,这不仅是一种清净内敛的处事风格,也是一门做人的艺术。

老子讲:“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矜持内敛,谦和有礼,淡泊从容,自然活得平心静气,安稳又踏实。

⑧内心越深邃丰盈,表面越淡然安宁,内心越肤浅匮乏,表面越浮躁不安。

低调者无需吹嘘,并不是没有吹嘘的资本,而是有了这个资本,却更懂得拥有一颗平常的心。

有内涵、有修养、有自信的人,从不在乎自己低一点而被人瞧不起。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A卷 (共100分)第Ⅰ卷 (选择题共18分)注意事项:1. 第Ⅰ卷共2页,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2. 第Ⅰ卷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请注意机读答题卡的横竖格式。

一、基础知识 (9 分 , 每小题 3 分 )1.根据语境,下面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 罗布泊干涸.(hé)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发生变化,防沙卫士胡杨成片死亡,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浑.(hún)然一体。

B. 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rǒng)杂的观众心上,观众的心也蓦.(mù)然变成了牛皮鼓面,也是隆隆、隆隆的。

C. 他们讲究亭台轩.(xuān)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chèn),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D. 我是干瘪.(biě)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yū)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祖国啊!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到处呈现出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

B. 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阴,来阴庇树下的幽花芳草,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

C. 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缪的画面。

D. 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之故态。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B. 杨丽萍在她的舞蹈表演中,总是使出浑身解数....,用灵活优美的舞姿去表现和诠释中国民族舞蹈的魅力与内涵。

C. 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相互关心和帮助,相敬如宾....,友好相处,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2015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5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2015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语文答案解析A卷第Ⅰ卷一、基础知识1.【答案】B【解析】随声附和(hè)。

【考点】易误读常见字。

2.【答案】C【解析】A.刻制—克制;B.盛气临人——盛气凌人;D.一幅——一副。

【考点】常见易错字。

3.【答案】B【解析】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A.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

此处褒义贬用。

C.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此处望文生义。

D.天伦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

此处用错对象。

【考点】成语。

4.【答案】A【解析】B.缺少主语,可删掉“通过”;C.句式杂糅,可去掉“造成的”或“原因”;D.搭配不当,可将“培养”改为“提高”。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二、文言文阅读5.【答案】D【解析】称:相当,相符合。

【考点】对文言实词含义的辨析能力。

6.【答案】B【解析】B.均为介词,用。

A.代词,代替仲永写的诗;语气助词,难道,表推测。

C.副词,比;介词,在。

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代词,他。

【考点】一词多义。

7.【答案】C【解析】“全文主要通过‘材人’与‘众人’的对比”错。

【考点】对文章内容的辨析。

第Ⅱ卷三、翻译、默写8.【答案】(1)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借来邻近人家(的书具)给他。

(2)仲永的通达聪慧,是从上天那里接受到的。

【解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注意关键词和句式。

【考点】翻译语句。

9.【答案】(1)①地利不如人和②谁家新燕啄春泥③谁道人生无再少(2)《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中考九年级语文下册5第五单元(B卷提升卷解析版)

中考九年级语文下册5第五单元(B卷提升卷解析版)

第五单元同步检测卷(B卷提升篇)(解析版)(全卷共三个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基础知识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幌.子(huǎng)耷.拉(dā)老匾.(biǎn)窝囊.(nang)B.拨.拉(bō)鼎.盛(dīn)行.头(xíng)砧.板(zhēn)C.撂.杆(liào)煞.白(shà)遛.弯(liù)嬉.笑(xī)D.怯懦.(nuò)幛.子(zhàng)拾掇.(duo)捣.蛋(dǎo)【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重点字的读音。

学生需要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

本题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B,鼎盛(dǐng)不是鼎盛(dīn)。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沉淀了数百年历史的甲秀楼,雕梁画栋....,古韵长存。

B.这样的事,有如大海捞针,你另请高明....好了。

C.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景点剧目。

D.5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终止参与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引起了赫赫扬扬....的世界舆论。

【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运用,学生需要积累常见的成语的含义。

“赫赫扬扬”是形容兴旺显赫,与语境不符。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中学生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B.央视《朗读者》节日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C.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微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D.中关贸易战的停战,不仅有利于世界经济稳步回升,而且有利于中美两国经济稳定发展。

【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病句修改。

B项:句式杂糅,删掉“因为”或“的缘故”。

C项:缺少主语,删掉“使”。

D项:语序不当,不能构成递进关系,改为“不仅有利于中美两国经济稳定发展,而且有利于世界经济稳步回升。

第08讲图文转换(讲义)-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

第08讲图文转换(讲义)-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一积累与运用第08讲图文转换目录一、考情分析 (2)【课标要求】 (2)【考查重点】 (2)【主要题型】 (2)【命题趋势】 (2)【备考策略】 (2)二、知识建构 (2)考点1:概括图文材料信息 (3)考点2:揭示漫画主题及寓意 (6)考点3:描述徽标的内容及含义 (9)考点4:分析总结表格内容 (11)三、方法总结 (13)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考策略 (13)四、考场练兵 (13)【课标要求】能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提取信息,概括观点,确立学习活动主题;能用流程图、文字等形式呈现活动设计方案;能围绕学习活动开展调查,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形式呈现学习成果;能利用图书馆等多种渠道获取资料,整理相关学习内容,完善自己的认识,撰写活动总结。

【考查重点】综合考查对图表材料的分析能力,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的常见题型。

一般要求从原始材料中筛选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主要内容和观点。

根据要求提取文字或图表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形成自己的初步认识。

主要考点有:概括材料信息;徽标;漫画、表格等。

【主要题型】1.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对图文转换考点的考查基本都是综合性学习类题目2.题干的设置文字量较大,富含信息,表述比较亲切,注意拉近与考生的距离,具有一定的审题难度。

【命题趋势】《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要求中提出:“考试命题应以情境为载体,依据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评定其素养水平。

”“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

它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然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近年来,图形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表格、漫画、徽标这几种类型,它的涉及面越来越广,越来越丰富,框架图、火车票、邮票、安全标志、路线图、流程图等各类更加贴近生活真实情境的图形成为考试的导向。

2024年中考语文备考复习计划模板(四篇)

2024年中考语文备考复习计划模板(四篇)

2024年中考语文备考复习计划模板在结束新课之后,即将进入紧张的初三总复习。

面对六本教科书,如何在短暂的时间内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行之有效的复习规划是成功的一半。

为此,通过反复思量之后,我拟定一下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原则1、明确目标,立足教材。

认真研究《成都市____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暨高中招生语文科考试说明》,明确考试内容与要求,认真研究《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和近三年成都市初中语文中考试题,对出题动向和题目类型做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以便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增强复习备考的针对性。

语文复习应以课本为主,按《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要求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辅之以适当的练习;考查内容不受教材内容的限制,课内外兼顾,着重考查学生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能力。

复习中,要精选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强化基础,突出重点。

针对中考评估的要求,立足于A卷。

对于《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梳理,建立语文中考所需的知识网络,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习才有更佳的效果。

阅读理解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应加强指导。

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应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并结合具体的试题,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训练学生与命题者对话的意识,注意总结梳理规范答题格式,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并结合有针对性的训练,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作文复习应重点放在“快速作文”的指导上,从立意、选材、构思、语言等方面进行训练,注意文体要求,提倡创新意识。

3、点面结合,讲练同步我在____月初启动了中考复习。

中考复习按照“分册复习、专题复习、模拟冲刺、梳理调整”四轮复习方法进行。

四川省成都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6

四川省成都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6

四川省成都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阅卷人一、基础知识(共12分)得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霎.时(shà)恫吓.(hè)拘泥.(nì)戛.然而止(jiá)B.忏.悔(chàn)惆怅.(chàng)盘桓.(huán)不屑.置辩(xiè)C.炽.热(chì)纤.维(qiān)洗涤.(dí)诲.人不倦(huì)D.镌.刻(juān)寂寥.(liáo)龟.裂(jūn)不省.人事(xǐng)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况就是忠实。

B.它振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C.这股鸭子大概有六七寸只,它们在轰隆隆的雷声中,仓皇地逃窜着。

D.这个出身于名门旺髓的男子长相粗劣,生就一张乡野村夫的脸孔。

3.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近期,多地的文旅局局长们,争先恐后....:....地为家乡代言。

网友对于文旅局长到镜头前的代言参差不齐认为接地气的有之,认为有创意的有之,当然,质疑质量不高、身份不妥的也有之。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经由“网红局长”们介绍的地方,知名度大增、引人瞩目....,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困境。

A.争先恐后B.参差不齐C.毋庸置疑D.引人瞩目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导致我们语文学习困难的.原因,往往是不能自主、合作和探究造成的。

B.当前,科普工作不仅要提升科学知识,还要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思想。

C.冬奥会标志性建筑国家速滑馆采用了双曲面马鞍形单层索网结构屋面。

D.三星堆的最新考古发现,正是对中国现代田野考古百年历程的最好献礼。

阅卷人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得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答题。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待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2019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语文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18分)一、基础知识(9分,每小题3分)1.根据语境,下面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B.XXX(XXX)为人知的科学家XXX,为中国国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鞠躬尽瘁(cuì),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C.我知道这是暴风雨来临之前常有的预兆,我感到一种不可明状的恐惧,一种同亲人隔绝、同大地分离的孤独感油不过生。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准确的一项是A.漫天大雪封住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每走一步都忧心忡忡,因为一旦偏离了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绝路。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9分,每小题3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4.晋太元中的时间是指哪个历史时期?答:指晋朝时期。

5.文中的武陵人的职业是什么?答:捕鱼。

6.渔人为什么对桃花林感到异样?答:因为桃花林非常美丽,中间没有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4)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5)其余则取诸夏,无论大小,必称富贵。

(《〈礼记〉曲礼上》)6)士不可以不XXX,任重而道远。

(《〈论语〉卫灵公》)低碳生活处处可为面对环境的恶化,科学家鼓励人们过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涉及碳足迹,即一个人或团体的碳耗费量。

碳足迹是测量某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

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例如经常坐飞机的人。

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例如消费一瓶瓶装水。

碳足迹越大,说明你对世界变暖所要负的责任越大,反之,碳足迹越小,说明你对环境的保护做出的贡献越大。

个人能够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尽量减低碳足迹,选择低碳生活。

2015成都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5成都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成都市二○一五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含成都市初三毕业会考)语???文A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1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拂晓(fú)??禀告(bǐng)???气冲斗牛(dǒu)B.涟漪(yī)???呐喊(nà)???随声附和(huó)C.胆怯(qiè)???逞能(chěng)???恪尽职守(kè)D.嶙峋(lín)???发窘(jiǒng)???吹毛求疵(cī)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敏感的人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也会过分懊恼,因而我尽量刻制自己的敏感。

B.开始于盛气临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

C.袅袅烟云在我身边漂浮,而你那充满生机的树梢,却刚够得着我的脚尖。

D.鸭们十分乖巧,它们把嘴插在翅膀里,一幅睡觉绝不让主人操心的样子。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别的学生都在抓紧时间汲取知识,他却苦心孤诣....地沉迷游戏,父母为此心急如焚。

B.周末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华西医院的医生们表示,他们所做的事情是微不足道....的。

C.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

D.此刻,老师与孩子们在舞台上开心地拥抱,共享天伦之乐....,庆祝本校合唱团荣获冠军。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汪国真的诗作曾点燃了一代人的青春梦想,他猝然长逝,怎不让人扼腕叹息B.通过我市举办的“名师好课”系列送教活动,促进了全市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C.“川剧进校园”的成效并不显着,原因是对地方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的。

D.实施“校园足球计划”,旨在普及足球运动,进一步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7题。

伤仲永【宋】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成都市2018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含成都市初三毕业会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全卷分为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地方。

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选择题部分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均无效.5.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A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阻遏.(è) 胚.芽(pēi)孜孜.不倦(zī)B.汲.取(jí)稚嫩.(nèn)养精蓄.锐(xù)C.蓬蒿.(gāo)羁绊.(bàn)装模.作样(mú)D.震悚.(sǒng)归省.(xǐng)眼花缭.乱(liáo)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人们不知道地球为什么要发那么大的脾气,它把岩石融化成沙砾,把峻岭劈成深渊.B.四乡立即传升他的丑闻,老信客声辨不清,满脸凄伤,拿起那把剪刀直扎自己的手。

C.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历尽心血,几年辛苦,凝结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D.垂柳全乱了线条,抛举在空中,刹那间僵直了,随即就扑撒下来,乱得像麻团一般。

【参考答案】D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第54届世乒赛男子团体决赛中,半决赛淘汰了瑞典队的中国队卷土重来....,成功卫冕。

B.在这片劫后重生的土地上,人人各得其所....,各展其长,满怀信心创造幸福美满的生活。

C.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的纽带作用,可以让历史背景不同的亚欧各国息息相...通.,共同繁荣。

D.《经典咏流传》以崭新的形式推介古典诗词,对弘扬传统文化具有不容置...疑.的作用.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川航机组突遇险情,成功备降,强烈地震撼着网友的心,纷纷为他们的专业素养点赞。

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复习 专题04 句子(病句、句子衔接与排序)(教师版)

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复习 专题04  句子(病句、句子衔接与排序)(教师版)

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复习专题04 句子(病句、句子衔接与排序)1.(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下面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多读多写,日积月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答案】示例一: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多读多写,日积月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示例二:把“只要”改为“只有”。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只要”和“才”不是一对关联词,根据句中的“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和“真正学好语文”之间是属于条件关系,判断应该把“只要……才”改为“只有……才”。

2.(2024·新疆·中考真题)参观博物馆后,学校举办“博览天下·启智增慧”演讲比赛。

下面是小博演讲稿中的一段话,其中有三处错误,请你任选一处作修改。

博物馆作为历史的守护者和记录者,不仅仅是一个展示文物和艺术品的地方,①还是传承和保护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②是历史、现在和未来的桥梁。

在这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历史和文化,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洞察自己的内心世界。

③让我们经常时时走进博物馆去感受它独特的魅力吧!我选处,改为:。

【答案】示例一:①将“传承”和“保护”互换位置,或者改为:“还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

示例二:②在“是”之后加“连接”或“沟通”,或者改为:“是连接/沟通历史、现在和未来的桥梁”。

示例三:③删去“经常”或“时时”,或者改为:“让我们经常/时时走进博物馆去感受它独特的魅力吧!”【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①句语序不当,将“传承”和“保护”互换位置,因此改句为:还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②句搭配不当,在“是”之后加“连接”或“沟通”,因此改句为:是连接/沟通历史、现在和未来的桥梁;③句语义重复,删去“经常”或“时时”,因此改句为:让我们经常/时时走进博物馆去感受它独特的魅力吧!3.(2024·山东·中考真题)展馆出口处,小鲁在留言墙上写了一句感言:中国艺术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对至真至美不懈追求的结果。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含答案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含答案解析

成都市2014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含成都市毕业初三会考)语文注意事项:1。

全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9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

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地方。

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

选择题部分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用0。

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均无效。

5.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A卷(共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1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

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zǎo)真绿,把终年贮.(zhù)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B。

我懂得了鸟儿如何筑巢,如何繁衍.(yǎn),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也懂得了松鼠、鹿和狮子等各种各样的动物如何觅食,如何栖.(xī)息.C.日晕.(yùn)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zhēng)兆. D。

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suì)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níng)重不可逼视的光。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

父亲很少跨出我们家的台阶,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B。

因为失衡是暂时的,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竟天择的法则.C.在环境急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至知的真正意义。

D。

怒吼着,回漩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泄千里.3。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在中考冲刺阶段,同学们刻苦学习,几乎达到了忘乎所以....的程度B。

近五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详解)

近五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详解)

近五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分析(详解)一、试卷结构及分值分析近五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分为A卷(100分)和B卷(50分)。

A卷100分,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选择题,包括基础知识和课内文言文,共6个小题18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共82分,包括文言文翻译4分,默写6分,A卷现代文12分,作文60分。

B卷50分,包括课外诗歌鉴赏4分,课外文言文12分,名著阅读4分,现代文阅读18分,语言运用12分。

近两年作了一定修订,A卷基础知识部分增加1个小题,病句的辨析,分值为3分,即选择题由原来的18分变为21分;A卷现代文阅读减少1个小题,总分值由原来的12分变为9分。

A卷第1题:(基础知识)字音分析:考查考生辨识易误读的字音。

从材料的选择来看,都是教材中要求掌握的常用字词,无生僻字词;从要点来看,主要是平翘舌、边鼻音、前后鼻韵、多音字和四川人易误读字为主;从考查的形式来看,2013年形式略有变化,改变了过去沿用的在具体语境中考查的方式,直接列举四组考查对象,每组三个词,兼顾词语和成语。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加强语音字词的积累和川音误读字的训练。

第2题:(基础知识)字形分析:考查对常用汉字字形的正确识记。

近五年字形试题都提供了辨识字形的具体语境。

语句均选自教材,词语大都是“读一读,写一写”所涉及的。

都设置了三个错误项,每项中包含一至二个错别字。

这些错别字都是容易混淆的形近字、同音字,同时在没有错别字的选项中也设置了易写错的字,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干扰性。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加强词语语意的把握和在语境中的灵活理解,训练学生正确书写的能力。

第3题:(基础知识)成语分析:考查在具体语境中正确理解并恰当运用成语的能力。

考查材料主要来自教材和生活中容易误用的成语。

有以下几个易错点:搭配不当、望文生义、褒贬不当和错用对象等。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强调课内重点词语的积累,更要培养学生收集、积累课文和生活中的词语的习惯。

四川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和解析

四川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和解析

优选文档绝密★启用前试卷种类A 成都市 2016 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一致招生考试(含成都市初三毕业会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全卷分为第 A 卷和第 B 卷, A 卷满分 100 分, B 卷满分 5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2 .在作答前,考生务必然自己的姓名、考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地方。

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回收。

3 .选择题部分必定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定使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依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地域内作答,高出答题地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稿本纸、试卷上答题均无效。

5.保持答题卡干净,不得折叠、污染、破坏等。

A 卷(共 100 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 分)一、基础知识(每题 3 分,共 12 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 .恻隐( cè)执拗(niù)心里不安(chōng)....B.剽悍( pi āo)黄晕( yū n)鲜为人知( xi ān)...C.寻衅( xì n)屏息(bǐ ng)如坐针毡(zhān)...D.溅落( ji àn)憔倅( cu ì)跋山涉水( bá)...2.以下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我想起马儿带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谶语,荒野上怪涎的风。

B.这时候,几乎所有的旅鼠都变得焦燥不安起来,它们东跑西颠,忧如大难凌头。

C.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也划不动了,鬼子们紧紧追了上来。

D.历史,现实,在雨中溶合了——变成了一幅沉痛而美丽、真实而荒诞的画面。

3.以下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在世界杯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中,中国队的两位姑娘配合得完美无缺,获得冠军。

....B.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C.几经周折,老人终于回到了分别三十年的故土,长年漂泊在外的愁绪销声匿迹....了。

四川省成都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3

四川省成都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3

四川省成都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应和(hè) 粼粼.(lín) 深恶痛绝(wù)B.侥幸(jiǎo) 勾.当(gōu) 自惭形秽(huì)C.蜷.伏(quán) 气概.(gài) 杞.人忧天(qǐ)D.匿名(nì) 琐屑.(xiè) 海市蜃.楼(shèn)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个人都随声附合着。

B.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练的语言的精华。

C.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D.明月妆饰了你的窗子,你妆饰了别人的梦。

3.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海拔落差近5000米的成都,是大自然巧夺天工....雕刻而成的。

这座海拔落差最大的城市,是当今世界绝无仅有....的成都平原,也孕育....的。

鹤鸣山吟诵着道法自然,让道教文化发扬光大....;都江堰灌溉着沃野千里了成都丰厚的历史文化。

A.巧夺天工B.绝无仅有C.发扬光大D.沃野千里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他在课堂上的滑稽表演,令张老师都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

B.大运会旨在以促进大学体育的发展,提高大学体育水平为目的。

C.学校积极开展防校园欺凌教育活动,有效防止校园欺凌现象不再发生。

D.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能不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因素。

(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选文,完成各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乙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成都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全卷分为第A卷和第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地方。

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选择题部分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均无效。

5.保持答题卡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A卷(共100分)第|卷(选择题共27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拂.晓(fú)禀.告(bǐng)气冲斗.牛(dǒu)B.涟漪.(yī)呐.喊(nà)随声附和.(huó)C.胆怯.(qiè)逞.能(chěng)恪.尽职守(kè)D.嶙.峋(lín)发窘.(jiǒng)吹毛求疵.(cī)答案: B。

【B项“随声附和”的“和”应读“hè”。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敏感的人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也会过分懊恼,因而我尽量刻制自己的敏感。

B.开始于盛气临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

C.袅袅烟云在我身边飘浮,而你那充满生机的树梢,却刚够得着我的脚尖。

D.鸭们十分乖巧,它们把嘴插在翅膀里,一幅睡觉绝不让主人操心的样子。

答案:C。

【A项,刻制-克制;B项,盛气临人-盛气凌人;D项,一幅-一副。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别的学生都在抓紧时间汲取知识,他却苦心孤诣....地沉迷游戏,父母为此心急如焚。

B.周末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华西医院的医生们表示,他们所做的事情是微不足...道.的。

C.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

D.此刻,老师与孩子们在舞台上开心地拥抱,共享天伦之乐....,庆祝本校合唱团荣获冠军。

答:B。

【A苦心孤诣: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

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

褒义。

褒贬不当。

B微不足道wēi bù zú dào:微:细,小;足:值得;道:谈起。

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

正确。

C叹为观止tàn w éi guān zhǐ: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

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D天伦之乐tiān lún zhī lè: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

泛指家庭的乐趣。

不用于师生之间。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汪国真的诗作曾点燃了一代人的青春梦想,他猝然长逝,怎不让人扼腕叹息?B.通过我市举办的“名师好课”系列送教活动,促进了全市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C.“川剧进校园”的成效并不显著,原因是对地方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的。

D.实施“校园足球计划”,旨在普及足球运动,进一步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

答:A【A扼腕叹息èwǎn tàn xī:扼:握住,抓住。

握着手腕发出叹息的声音。

形容十分激动地发出长叹的情态。

用在这里是恰当的。

B缺少主语,去掉“通过”。

C“原因是……造成的”句式杂糅。

去掉“造成的”或“原因”。

D “培养……水平”动宾搭配不当,可将“培养”改为“提高”。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

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世隶.耕隶:属于B.父利.其然也利:认为……有利C.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D.不能称.前时之闻称:称赞答: D。

【“称”:相当;相符合。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其.真无马邪B.或以.钱币乞之以.刀劈狼首C.贤于.材人远矣能谤讥于.市朝D.卒之.为众人将军岂愿见之.乎答: B。

【A、其:①代词,代替仲永写得诗;②语气助词,难道,表推测。

B、介词,用。

C、①副词,比;②介词,在。

D、①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②代词,他。

】7、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叙写“神童”方仲永幼年天资过人而最终“泯然众人”的故事,揭示了后天教育对于人的成才的重要性。

B.全文叙事简约,如第二段中一“闻”一“见”一“问”,寥寥数语,即交代了方仲永的才能变化的几个阶段。

C.善用对比,是本文写作的一大特色,全文主要通过“材人”与“众人”的对比,突出了“不受之人”的严重后果。

D.作者在叙事中流露出对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哀伤和惋惜,进而借事说理,提出了对世人的告诫与警醒。

答:C。

【C、“本文主要通过‘才人’与‘众人’的对比”错误。

第||卷(其他类型题,共79分)三、翻译、默写(共10分)8、把第|卷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2分)(9(1)补写出下列名篇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的两句)(2分)①天时不如地利,。

(《孟子》两章)②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③?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答:①地利不如人和;②谁家新燕啄春泥;③谁道人生无再少(2)请在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和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

(4分)答: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四、现代文阅读(共9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2题位次的讲究①《红楼梦》第三回讲到了林妹妹进荣国府,处处小心,先是为坐到哪个位置,她就颇费了一番思量,比如舅母王夫人处,黛玉“就只向东边的椅子上坐了”,到了吃饭的时候,凤姐让黛玉坐在右边第一张椅子上,黛玉也十分推让。

②林妹妹之所以在“坐在哪里”这个问题,这么谨慎,是怕在这个极其讲究礼仪的家庭里,行差踏错,让人笑话。

在古代,中国人非常讲究座次的尊卑。

③首先,我们要弄明白的是,南、北、东、西四个方位哪个为尊,哪个为卑。

我国古代建筑通常是前堂后室。

“堂”一般不住人,只举行孝行大礼的地方,这种时候最尊贵的座位是南向(坐北朝南),其次是西向,再次是东向,最后是北向。

例如古代帝王召见群臣议事,都是坐在北边朝南的位置上,因此,古人常说:“南面称帝”。

而“室”一般为长方形,东西长而南北窄,所以在室内举行活动时,一般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例如,汉明帝与老师杨荣交谈时,为表达对杨荣的尊敬,就安排杨荣坐在靠西边,面朝东的位置,后来,人们把塾师也称为“西席”。

④至于左与右,谁为尊,谁为卑的问题,就此叫复杂了。

周朝规定,诸侯朝见天子,宴饮以左为尊,用兵打仗,则右边为尊,左右尊卑,要视乎场合而定,到了战国、秦、西汉的时候,“右”似乎成了尊位,《廉颇蔺相如列传》里就有“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的记载,然而到了东汉、魏晋、南北朝,左右排序又有了新的变化,以“左”为大,例如赤壁之战,孙权“以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同为都督,周瑜尊于程普。

这种情况直到元朝,才恢复了官职的“右尊”,明朝建立以后,又再次变为“左”尊,自此“左尊右卑”一直延续到今天。

⑤所以,在传说戏剧舞台上,我们现在仍然可以看到远道而来的客人坐在左边,而主人总是右侧陪坐。

于是也就出现了《红楼梦》里,黛玉被请到左边席面上的描写了。

(有删改)10、对于位次如何讲究,本文是从哪两方面进行具体说明的?答案:本文从南、北、西、东四个方面的尊卑和“左右”谁尊谁卑两个方面进行具体说明。

【本文共5段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自然段,举《红楼梦》林黛玉初进荣国府的例子,并引出主题“位次的研究”。

第二部分为③自然段,详细地论述了南、北、东、西四个方位得尊卑问题。

第三部分为第④-⑤自然段,论述左、右谁为尊,谁为卑。

理清脉络就会发现,答题点锁定在第三部分即④-⑤两段,概括一下就可得到答案。

】11、文章在开头和结尾都提到“林黛玉进荣国府一事”。

试分析其作用。

答案: ①文章开头列举“林黛玉初进荣国府”的事例,引出下文,点明文章中心-位次的讲究;②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引起读者兴趣。

③结尾再次提到“林黛玉初进荣国府”一事,照应文章开头,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④再次点明文章中心,说明位次的研究。

【从题干分析来看,主要是分析本文首段和尾段的作用。

明确首段的作用:a设置悬念,吸引读者;b、增加趣味性、生动性、增加文学色彩,引起读者兴趣;c、引出说明对象;d、点明中心。

尾段的作用:a、照应开头,使结构严谨;b、点明文章中心。

】12、在下列选项中任选一项,简要分析其方位词是否符合本文所介绍的“位次的研究“?A、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B、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答案:A项中的“闾左“指贫民,古时贫民居住闾左,富人居住闾右。

在战国、秦、西汉的时候,左右排序以”右“为尊。

A项中的“左”为卑,“右”为尊,符合本文所介绍的左右尊卑问题。

B项中的“西东”指兄弟各走各的路,由于时局原因,不能相聚在一起,在这里不指具体方位,更不指位次。

【本题属于文段知识运用题,只要紧扣原文段“位次的讲究”里“南北东西”和“左右”谁尊谁卑,就能解决。

】五、作文(60分)13、“挥手自兹去”出自李白《送友人》,意思是“挥挥手,从此离开”。

粗读,平淡无奇;细品,意蕴丰厚。

《孤独之旅》中,杜小康战胜孤独,走向成熟,告别原来的自己,挥手自兹去;《最后一课》里,小弗朗士幡然醒悟,悄然蜕变,远离过往的生活,挥手自兹去……“挥挥手,从此离开”的,也许是一个人,一个地方,一段时光;“挥挥手,从此离开”时,或许有一点无奈,一丝洒脱,一份期待……请以“挥手自兹去”为题,写一篇文章。

(60分)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2)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3)不少于60;(4)不得抄袭、套作;(5)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