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中地理课程的案例教学-word文档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4.3-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Word版含解析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4.3-河流地貌的发育》教案-Word版含解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河流地貌的发育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两方面内容。

在河流侵蚀地貌中.首先介绍了河流侵蚀作用力的分类及作用,接着详细阐述了河谷地貌在三类河流侵蚀作用力作用下的形成过程;在河流堆积地貌中,以冲积平原为典型,重点阐述了冲积平原各组成部分的形成原理及分布。

在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中,教材从影响聚落分布的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自然因素角度分析了不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课程标准中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

本节内容即是河流地貌外力因素对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的案例分析。

教学时要注意与本地地质、地貌、水文相结合,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维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河流地貌的分类;了解河流侵蚀作用力的分类及作用;了解河谷地貌的形成过程;了解河流冲积平原的组成及分布,理解各组成部分的形成原理;了解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比较、对比不同流水作用力的作用及其影响,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的能力,并养成把获取到的信息通过整理、分析运用于学习过程,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点、难点:河谷地貌的形成过程;河流冲积平原各组成部分的形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二、教学思路设计本节内容涉及的地表形态的变化和本章第二节相比,内容较为直观和易于理解。

通过课前的野外实匀、资料搜集和课前实验。

以及教学过程中各种河流地貌景观图片、影视资料的多媒体演示,加强直观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观察分析、综合概括能力。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总之.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结合中,既实现本节的三维目标,又获取一些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

三、课堂教学实录(部分)【课前准备】教师:设计、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准备各种河流地貌景观图片、影视资料。

案例教学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案例教学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素养。
用地理现象 , 丰富学生的学科知识视 野 ; 围绕案例探究 ,提 高学生 的地理实践能 力; 鼓励发展创新 , 满足学生 的全面发展
需要。

二、 围绕案例 探究 , 高学 提 生 的地 理 实 践 能力
地 理 现 象 是 学 生 认 知 和 感 悟 地理 知

利用地 理现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富学 丰
护 图, 以此 来培 养 学 生 的实 践运 用 能 力 。
特别是 师资培训 中得以推崇的一种教学
方 法 。 种 教学 方 式 以教 学 案 例为 载 体 , 该 是基 于 一 定 的教 学 目标 ,选 择 一 定 的教
三 、 励 发 展 创 新 , 足 学 鼓 满 生 的全 面发 展 需要
我们 以鲁教版( 同) 中地理的教 下 高
过 的知识能够设计出更为合理 的环境保
学 科 素 养 , 足他 们 的学 习发 展需 要 。 满
行合作探究 ,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探 现学习 内容。最后 , 要求学生就“ 口增 人
究能力 ; ③创新性 , 即学生通过对案例 的 学习探究能够开阔学习思维 ,不断地发
展 创新 的一 种 学 习 方 法 。 案 例教 学 方 法 在高中地理教学 中主要有如下 运用 : 利 长模 式 的 内 涵 ” 结 合 自己 所 了解 到 的现
1 14探 究 人 口增 长 不 同阶 段 “ 率 ” -一 - 三 的
不 同特 点 ,利 用 列 表 格 的 方 式来 予 以呈
所选择的案例往往是某一种地理现象的
代表 , 能够起到举一反三的运用效果 ; ②
探究性 , 以案 例 为 载体 , 求 师 生 能 够 进 要
地理知识和技能 ; 另一方 面, 能够让学生 在发展创新 的过程 中,全面提 高他们的

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做好案例教学

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做好案例教学

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做好案例教学摘要案例教学作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兴起的一种新型地理教学方法,在中学的地理教学中被广泛的运用,本文主要是结合自己平常的教学实践,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做好案例教学应采取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做了简要分析,希望能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案例教学地理案例教学是经过教师的精心选择和加工,依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设计和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引入特定事件的情境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揭示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解决地理问题,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地理问题能力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

1创造教学情境在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教师应该多选择与学生身边生活所熟悉或所感兴趣的事例来精心设计地理教学案例,创设了地理教学情境,就能迅速吸引学生的兴趣,进入案例角色中观察内容、思考问题,为后面学习顺利开展做好准备。

.依据情境学习理论,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创设地理教学情境,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地理学习的平台,这符合情境学习理论中的“学什么和如何学,如何用的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发挥学习主动性,获得有意义的地理知识。

好的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创造好的教学情境。

2培养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地理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新颖和经验中联系得上的事物最感兴趣。

学习兴趣也叫认识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积极趋近的倾向。

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

在地理案例教学中,教学案例多是选择与学生身边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件,或者是社会的热点问题等,经过精心编写,在课堂中呈现出来,能让学生感到亲切、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教学中创设一种使学生面临“似懂非懂”、“一知半解”的问题情境,最能诱发好奇心,激起求知、探究学习愿望,从而激化了学习的兴趣。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及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自、技术,逐渐被引入教育教学过程,成为现代教育的技术基础。

浅谈高中地理课程中案例教学的应用

浅谈高中地理课程中案例教学的应用
高其实际运作能力。
利于学生终身成发展 的能 力。同时也 可以培养学生探
索、 合作等精神。 12 案例教学的产 生和发展 . 案例 教学 早在 17 80年 首先在美国哈佛大 学法学 院兴起 , 目的是通 过对典 其 型案例进行剖析 , 以期达 到对法律规 则的理解 , 从而掌 握法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之后 ,0世纪 初 , 2 案例教学
维普资讯
20 年第 1 第1 卷) 08 期( 4
科 学教 育 S i c d c t n ce eE ua o n i
・ 9・ 4
浅谈 高 中地 理课 程 中案例 教 学的应用
刘 涌
与传统 的地理 教学相 比, 例教学 有其 自身 优越 案
的特点 ( 见下表 1 。 ) 2 2 案例教 学在地理教 学中的意义 .
22 1 能够加深 学生对地 理 学知识 的理解 ..
学生 通
已被美国所 有的知名 法律学 院所采 用。1 1 , 9 9年 毕业 于哈佛法学 院的德海 姆 出任 哈佛 商学 院 院长 , 对案 他
为了更好地适应 地理教学 的要求 , 培养更 多的跨 世纪人才 , 关洼地理教学 中的若干 问题 , 力寻找新的 努 教育教学规律 , 一条新 的地理 教育教学思路 , 探索 我们
就必须转变教学思想 , 明确 新教材 的教育教学 目的, 认 真学习高中地理新教材 , 领会课 改精 神 , 才能正确 把握 高中教育的学科教学 中进行案例教学 的探索正 方兴未
生 的能 力 。 2 1 地 理 案例 教 学 的特 点 .
好教材的深度、 难度和广 度 , 到 因材施 教 , 做 因人施 教 ,
有的 放 矢 。
随着素质教 育的进一 步推 进 , 地理 教学 的理念 也

高一地理教案高一地理教案湘教版(九篇)

高一地理教案高一地理教案湘教版(九篇)

高一地理教案高一地理教案湘教版(九篇)高一地理教案(推举)一二、学生根本情景:本学期教学班6个,6个班分为二个层次,1班和2班还有12班是试验班,其中绝大多数的学生是年级的优秀学生,但他们明确今后的进展方向是学理科,其余的3个班的学生为平行班,规划外的比例大,学生成绩悬殊大,不爱学习的学生较多,在11年上学期期未考试中,就有一批学生没有及格。

而本期6月份面临的高一年级模块考试将会有相当大的困难。

依据教研组规划制定的整体目标,力求一次性合格率为95%以上。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让学生获得比拟完备的地理根底学问,学习对学生终生进展有益的地理;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参加,乐于探究,勤劳动手,培育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本领,猎取新学问的本领,以及沟通合作的本领。

四、教材资料、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本期教材以人文地理为主,包括: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进展。

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协调人地关系、寻求人类可持续进展为宗旨,讨论以人类为中心的地理环境;从这一点看,在地理教学中参透环境教育应当是教学重点之一。

教材除了学科理论外,增设了活动设计、讨论性学习、案例教学、社会实践等,同时,配备了不少案例,这些案例源于实际的社会活动和不断进展的社会现实生活,与地理学科有严密的联系,是对已发生的典型时间的真实写照;所以,学生思索、分析和探究的一系列地理现实问题,经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去观看、体验、判定和推理也是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

五、教学措施:中学地理与其他学科相比,他的独特性主要体此刻起直观性和辨证思维本领的广泛运用上,所以在教学中,首先应充分培育地图的观点,包括看图本领、记图本领和再认再现本领的培育。

坚固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其次语言的思想。

其次,依据教材特点选用一些带有乡土性质的案例,做好课堂教学模式的讨论,尽可能在课堂上实现。

另外,做好后进生的会考辅导工作。

时安排:全期总课时大约40课时,第五单元12课时,第六单元5课时,第七单元7课时,第八单单元4课时,会考复习12课时。

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参考文献 :
地 理课程 既有 自然学科 的特征 ,也有社会学科 的特征 , 地理教学的案例也有着 形象 、 直观与典型 的 特征, 可 以使用的案例也较 多。但是 , 由于案例教学 法还属 于一种新型 的教学模式 ,很多教师对于案例 类 型的选择与使用方式还有着较大 的疑惑。 实质上 , 在教学过程 中, 只要将 案例 引入课堂 中, 并深入的分 析其 内涵与特点 , 积极 的扩展思路 , 即可达及 时 评 价 效 果
在将案例引入课 堂之后 ,教师必须要对学生进 行正确的指导 , 并加强案例教学 的评价。 就现阶段来 看, 对于案例 的评 价多集 中在 “ 选拔 功能” 上 。实 际 上, 这对于学生而言并不公平 , 也不利 于学生 的综合 发展。 案例教学仅仅是一种教学平 台, 创设这种平 台 的 目的就是将知识更好地传递 给学生 ,要达到 良好 的效果 , 教师必须 要对学生进行正 确 、 及时、 科学 的 评价 ,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 , 从根本上提 升学生的综 合素质。为此 ,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 , 必须 要 将课 堂指 导与评价进行有机 的结合 。
策:

充 分 挖 掘 教 材 中的 案 例 . 构 建 出案 例 应 用 平

个科学 的案例能够营造出一种和谐 、生动的 教学氛 围,也可 以充分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 主动性 , 增加课 堂教学直观性 。因此 , 对于案例教学 法而言 , 如何 获取 到适宜 的案例是最为重要 的环节 。 如果 自己来寻找会花费大量的精力 ,且 案例也不一 定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 考虑到这一 因素 , 教师可以 加强与其他教师的联系 , 定期进行研讨 , 从教 材中挖 掘 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案例。 此外 , 还可以建立案 例交流博客 , 将案例素材上传到博客之 中, 大家一 起 进行探讨 。同时 , 教师还要积极地参与各类气象 、 城 市环境与地质矿产的实践活动 , 在实践 中收集案例 , 优化案例教学的效果。

浅议高中地理中的案例教学

浅议高中地理中的案例教学
科学 ・ 自然
课程 教育 研究
C o u r s e E d u c a t i o n R e s e a r c h
2 0 1 3 年6 月 上旬 刊
浅议 高中地理 中的案例教 学
施 尧雄
( 尤溪县 第 五 中学 福建 尤溪 3 6 5 1 1 4 )
【 中图分类号】 G6 3 3 . 5 5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2 0 9 5 — 3 0 8 9 ( 2 0 1 3 ) 0 6 — 0 1 7 6 — 0 1
பைடு நூலகம்
“ 学会交流, 学会 合 作 , 学会学习, 学会 生存 ” 是 这 个 时 代 对 人 才培 养 的基 本 要 求 。这 同时 对 高 中地 理 学科 教 学 注入 新 的 内 涵. 随 着新课 程 改革 的 实施 , 地 理教 学 的理念 发 生 了重 大 变化 。 教 学理 念 的转 变必 然带 来 教 学 方式 的 变化 , 研 究性 学 习、 案例 教 学 越 来越 引起 地理教 师的 重视 。 《 普 通 高 中地理 课程 标 准》 也 积 极倡 导 问题 解 决教 学模 式 , 并要 求 教 师积 极 实行 案例 教 学 , 组 织 学 生 搜 集、 获取 案例 进 行 研讨 与 交流 , 培 养 学 生主 动 获取 地 理 信 息 的
要 能提 示 地理 要素 的 内存联 系和地 理 原理 的案 例 。 这 些案例 要 适 应 时代 的 发展 趋势 和 当代 中学生 的 实际情 况 。 例如 在 学 习必修 二 第五 章 第一 节《 交通运 输 方式 和布局 》 中的 交通 运输 布 局 时 , 我 选 用 了“ 向莆铁 路 ” 这一 案 例 。 这 条铁 路 就 从 我们 学校 旁 边 穿过 。 学 生 对此 有很

浅谈高中地理的案例教学

浅谈高中地理的案例教学
习某 种 原 理 或 思想 的方 法 。 功 的案 例 教 学 是 把原 理 的学 成
习与实践的应 用融合在一起 , 相互渗透 , 相互支持。 同时它 是 一 种 动 态 的 开放 式 的 教 学 方 法 , 要 教 师 从 实 践 中获 取 只
某 种 理论 , 他 的 心理 上 就 形 成 了“ 在 自我 实 现 需 要 ”这 时 , ,

须对其进行充实改造 , 利用教材上案例 的研究思路更换案
例研究 的素材。 比如 ,如何看 待我 国西北地区的城市 引进 “ 欧 洲冷 季草坪” 这个 案例 , 以改编成研究学校 草坪的种 可 类, 适宜生长的条件 、 管理和保护等 问题 。 如何 2 教 学过程 开放型 。案例教学 的一 大特色是师生互 . 动 , 同参与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 , 共 教学 内容、 教学环境和 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在案例教学 中, 学生的学习 活 动 是 真正 被 关 注 的 中 心 , 师 的 角 色 就 是 唤 起 学 生 的 兴 教
20 牟 第 09
8茸 月
经 典 案 例 。
浅谈 高中地理 的案例教 学
黄 如 云
随着素质教育 的进一步推进 , 地理教学 的理念也发生 了重大变化 。教学理念的转变必然带来教学方法 的变化 , 研究性 学习 、 案例教学越来越引起 广大教师重视 。 普通高 《 中地理课程标准 ( 实验 )也积极倡导 问题 解决教学模 式 , 》 并要求教师积极实行案例教学 , 组织学生 搜集 、 获取案例 进行研讨与交流 , 培养学生主动获取地 理信 息的习惯 和能 力 。现就案例教学的特征 、 如何实施及作用做如下探讨 。
从 而 获 得地 理 知 识 和 技 能 ,并用 于解 决 实 际 问题 的方 法 。 地 理 案 例教 学 有 如 下 特 征 。 1内容创 新 而 非 定 型 。作 为 一 线 教 师 , 头 可 能 已 准 . 手 备 了 大量 的教 学 案 例 , 在 实 际操 作 中 发现 多数 案例 已远 但 离学生 的生活经验 , 很难在实际中进行 操作 。为此教师必

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一、案例教学法概述案例教学法是指以特定的案例或事例为教学对象,通过分析和讨论案例中的问题和现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注重学生的思辨和批判能力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和思考,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在地理教学中,通过案例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选材多样化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选材应该多样化,既可以选取现实生活中的案例,也可以选取历史上的案例,甚至可以结合地理学科前沿的研究案例。

可以选取城市化过程中的案例,选取不同地区的自然灾害案例,选取环境污染和资源利用案例等。

通过多样化的案例选材,可以使学生全面了解地理知识,并且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理学科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2. 强化问题导向在案例教学中,要强调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在城市化案例中,教师可以提出“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城市化对资源的利用”等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找寻答案。

通过问题导向的案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注重案例讨论在地理教学中,案例教学的重点是案例讨论。

通过案例讨论,可以使学生在交流中更好地理解案例,并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案例讨论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也可以让学生自由交流,互相启发。

案例讨论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地理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4. 结合实地考察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也可以结合实地考察进行。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案例中的问题和现象,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的实践性。

在城市化案例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到城市进行考察,让学生亲眼目睹城市化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使学生的地理学习更加具体和生动。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1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地理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中地理教案1
高中地理教案2一知识目标二能力目标三情感目标高中地理教案3课标要求及解读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一知识和技能二过程和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2教学难点教学策略整体教学思路课堂反馈小结高中地理教案4一教学目标二教学重难点三教学过程1城市化的发展阶段2城市化不同过程的特点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高中地理教案5教学重难点

(完整word版)荒漠化防治教学设计

(完整word版)荒漠化防治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必修3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一课时。

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本章是在第一章探讨区域地理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区域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为此,教材就当今世界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选择非常具有代表意义的案例。

本节《荒漠化的防治》是人教版必修3《区域可持续发展》内容的第一个案例,以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为案例,通过图表、资料分析该区域荒漠化发生的原因及综合治理保护措施,主要探讨三大问题: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背景,产生荒漠化的人为因素,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思考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并通过这些案例的学习,初步掌握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方法。

本节教材的知识结构如下: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生在初中学习过西北地区,对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有所了解,学习兴趣较大,但学生容易混淆荒漠与荒漠化、沙漠与沙漠化的概念.学生缺少对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感性认识,因此,教学中应适当展示有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荒漠化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因此给学生的分析造成一定的困难。

从整体上看,本节课学习难度适中。

三、设计思想荒漠化概念形成自然因素干旱气候异常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人为因素1、采用案例教学法.以《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作为讨论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掌握区域环境问题出现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一般方法。

以其他案例作为拓展案例,意在引导学生运用讨论案例所习得的方法与知识进行迁移运用。

2、渗透有效性教学理念。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六篇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六篇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六篇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范文1一、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详细做法1.选编地理案例。

这是实施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

选编高中地理案例,一是学习地理案例的编写学问;二是依据同学身边的实际、高中地理教材和热点地理问题;三是在正确的原则指导下,符合地理客观实际,精选案例,切忌“信手拈来”。

2.高中地理案例的类型。

依据高中同学的特点和教材,将所选案例分成四类:一类是讲读式,如《茫茫宇宙觅知音》、《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及分布》等;争论式如《宁启铁路扬州段开通对家乡的影响》、《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活动式如《城市化给我们带来什么》、《身边的污染及人们的反映和能做的小事》;调查式如《扬州乡镇工业的类型、特点及进展方向》、《家乡河流的现状、变化、缘由、危害及对策》等。

3.运用高中地理案例。

这是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步骤,主要在课堂内绽开和进行。

首先是老师供应和呈现高中地理案例,呈现的方式是多样的,有印发地理背景材料;有同学、老师描述、介绍;有电教手段放映、模拟再现实际情景;有同学角色扮演、记者采访等形式。

其次,分析和争论高中地理案例,老师依据给出材料和相关的条件(包括课前),提出要求,进行师生互动分析:将高中地理案例的内容和相应的地理学问联系起来,揭示高中地理案例与道理原理之间的联系,争论其进展规律。

同学经过预备,包括阅读资料、调查访问(课前)、构建图示、分析资料、争论问题、查找方法、作出决策,进行发言沟通。

老师的职责是启发引导、组织调控、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促使同学在宽松、自主的状态下研讨和学习、探究。

在此基础上,老师归纳、总结和评价:对前一阶段的案例教学进行概括和提升,即时表扬和确定同学们的成果,特殊要鼓舞那些虽有不足或明显错误但富有创意的发言、建议、想象等;对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弥补。

最终,给同学“布白”:提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留一段“悬念”,促使同学拓展视野、调整视角,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伏笔”。

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案例教学

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案例教学

■● ● _ ■ ■
园丁沙龙
51
—置

m 地 理敖莉 骢 案例 鼓 掌 j
■ 张建 辉
材 的学 习 素 材 , 实 地 实 现 “ 识 与 技 能 、 程 与 方 忠 知 过 法 、 感态度 和价 值 观 ” 情 的三 维 发展 目标 的教 学行 为 。这就要求有 更多 的学生 参 与 , 例教 学就 是 以 案 师生互 动和学生 的积极参 与 为前 提。就教 师 而言 , 需要选择适 当的案例 , 在教 学过 程 中对 学 生进行 引 导 、 拨 , 注 意 课 堂 的调 控 ; 于 学 生 , 打 破 传 统 点 并 对 则 被动学 习的状况 , 生要对 教师 提 出的具 体事 实和 学 材料进行独立思 考或 与他人 进行讨 论 , 最终 得 出有 效 的结 论 。 以较 快 的 速 度 、 高 的 效 率 、 较 更加 深 入 地 理解使学生实现 从理论 向实 践的转 化 , 到理论 与 达 实践 的有机结 合。如学生对《 守银家的农业生产 》 李 的 讨 论 和 教 师 的 引 导 , 但 了解 农 业 现 状 和 农 业 发 不 展方向 , 时 也使 学 生 掌握 了 农业 生 产 的特 点 、 同 分 类、 区位因素等理论性知识 , 使理论和实践得 以完 美 结合 。这样 的教学 , 为学生创设 了平 等的教学氛 围 ,
一 一
充分体现教学过 程 中师生间 的互 动性 , 发挥 学生 的 主体作用 , 使教学达到更好 的效 果。
三 、 例 内容 的 目标 性 案 案 例 的 内容 因不 同 的 教 学 目标 而 不 同 , 大 都 但 包 含 着 一 定 的概 念 、 理 和 规 律 。案 例 的 长 与 短 、 原 宽 泛与具体 , 几乎 没有一 个 明显 的范 围界 限, 过 , 不 在 案 例中应有足够 的信息让 学生认识到案例 中所涉及 的组织 、 境和状况 。地 理案 例教 学不 仅能 丰富 学 情 生 对 所 学 理 论 知 识 的感 性 认 识 , 宽 知 识 面 , 且 还 拓 而 能培养 学生的业 务素质 与专业 意识 , 以及参 与活 动 的积 极 态 度 , 发 学 生 的 智 能 , 高 其 实 际 运 作 能 开 提 力。如通过对《 守银 家的农 业生 产》 李 的学 习 , 生 学 不 但 掌 握 了 有 关 农 业 地 理 的 知 识 , 且 也 可 以 了解 而 有关 国家的政策 、 品经济等方面 的知识 , 商 并且还 能 切 实提高解决实 际问题 的能力 。 四 、 例 重 视 学 生 创 新 能 力 的发 展 案 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 自由探索 、 大胆质 疑 , 时 及 提 出 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 尤其是对 问题 的分析 、 解决 往往不设标 准答 案 , 只要 学生分析得有道理 , 就应该 予 以肯定。因此可 以说 ,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 民主 、 科 学 的教 学 方 法 , 于 培 养 有 创 新 意 识 、 新 精 神 和 创 对 创 新 能力 的 创 新 型 人 才 , 有 重 要 的 意 义 。 案 例 在 教 具 学 中的使用 , 有实践性和针对性

高中地理新课程中案例教学的实施

高中地理新课程中案例教学的实施

从新课 程 中地 理教学 目标 的分 析 可 以看 出 ,地 理案例 教学不 仅可 以将抽象 的地理 知识具 体化 对具体地 理情 景的描述 , 可 以丰
富 学 生 的地 理 知 识 , 增 强 学 生 地 理 理 论 知识 的 感 性 认 识 。地
3 . 地 理 案 例 教 学 法 的 特 点 分析 地 理 案 例 教 学 主 要 是 通 过 对 一 个 具 体 的 地 理 教 学 情 景 的描述 , 引 起 学 生 对 案 例 讨 论 的 一 种 地 理 教 学 方 法 。 由此 可
1 . 引言
随着科 教兴 国及人才 强 国战略 的提 出 .政府 及社会 各 界加大 了对教 育 的重 视力度 , 尤 其新 课程 制度 的推行 , 各 地 区及 各学校 加强 了教 学方 法的 改革 。为了更 好地 适应 地理


高 中 地 理 新 课 程 中 案 例 教 学 的 实 施
周 宁
( 南京市 中华 中学 , 江苏 南京 2 1 0 0 0 0 ) 摘 要 :本文 首先对 案例教 学进 行 了一个概 述 , 分析 了案例 教 学的概 念及其 发展 历 史 , 继 而剖析 了地理 案例教 学的 实 践性 、 互动性 及全 面性等 特点 , 在此基础 上对 高 中地 理新课 程 中案例 教 学的步骤进 行 了设 计 , 并 以增 强 高中地 理案 例教 学效
地激 发学生 的学 习兴趣 ,帮助学 生解 决一 些生 活 中存 在 的
理论 的地理知 识 , 这样很 容易 导致学 生认 知的脱 节 , 不仅影
响到学 生学习 的效 果 , 而且 会挫伤学 生学习 的积 极性 。
3 . 2 地 理 案 例 教 学 法 的 互 动 性 分 析

浅谈高中地理中的案例教学

浅谈高中地理中的案例教学
中学教 学 参考 教学时空
… …
浅 谈 高 中 地 理 中 的 案 例 教 学
江 苏连 云港赣榆 县城 头 高级 中学(2 1 1 徐 田萍 2 23 )
随着经济 的发展 , 育改革也不 断深化 , 教 新一 轮课
改正积极推进。我国教育 改革 的要求是 : 变应试 教育为
式。
2教师应如何处理地理教 学中的案例 .
此相反 , 例证 型案例教 学一般 在讲解 完基本原理后再 出 现, 起到 印证原理 、 加深理解 、 固知识 的作用 。而复合 巩 型案例教学则是以上两种案例教学的结合 。 要根据不 同
课改后 的高 中地理教学 。 因为案 例教学是 高中地理新 课
程课 堂教学 中的一大特色 ,它使教学更加贴近生活 , 把 基础知识 的传授 转移到运用 基本知识 分析解 决实际 问 题 的能力培养上来 , 打破 了教 学的封 闭性 , 使地 理教学 日趋开放 , 并很好地贯彻 了学以致用 的原则 。
加注重知识在实际生活 中的应用 。通过案例 , 学生对知 识 的理解更加直观 、 生动。
内在联系和地理原理 。不典型 、 以代表 同类 的地理事 难
物, 会误导学生 以偏概全。 三是多样性原则 。 案例 的多样性是揭示地理规律的
需要 。不同的教学需要不 同内容的案例。案例 的表现方
式也需要多变 ,不 同类型 的案例易于唤起探究 的欲望 ,

的课堂采用 不同的案例教学 。
三、 开展 案 例 教 学 的 关 键
对 于高中地理教 学来说 , 案例教 学要想起 作用关键

案例 教 学 观 的 变 化
是要选 择好案 例。一般来说 , 案例 的选择应遵循 以下几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精选)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精选)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分析(精选)概述本文档对一些优秀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旨在为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案例一:城市化与环境问题案例简述该案例以中国某大城市为背景,结合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展开教学。

通过调查分析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城市化背景下的环境问题。

教学目标- 了解城市化与环境问题的关系- 掌握城市化对环境的具体影响- 提出解决城市化背景下环境问题的方案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并整理出结论。

- 实地调研: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城市化背景下的环境问题,并记录数据。

- 小组展示:各小组就调研结果进行展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和建议。

-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调研结果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评价方法- 问答评价:教师针对学生的提问进行评价,考察学生对案例内容的理解深度。

- 调研报告评价:教师评价学生的调研报告质量和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 小组展示评价:教师评价各小组展示的内容是否完整、条理清晰。

教学效果通过该案例教学,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城市化与环境问题的关系,培养环境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案例简述该案例以某自然保护区为背景,引导学生探究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通过实地考察和讨论,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利用。

教学目标- 了解自然资源的种类和分布情况- 掌握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方法- 培养环保意识和资源保护意识教学方法-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走进自然保护区,观察和记录各种自然资源的现状。

-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各种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方法,并总结出解决方案。

- 教师引导: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引发对资源保护的思考。

教学评价方法- 实地考察记录评价:评价学生对自然资源现状的观察和记录准确性。

- 讨论参与度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思维逻辑。

- 思考问题回答评价: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评价学生的思考深度和回答准确性。

高中地理教学中生本课堂案例教学

高中地理教学中生本课堂案例教学

高中地理教学中生本课堂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生本课堂案例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实际案例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以下是一个高中地理教学中生本课堂案例教学的示例:主题:城市化及其影响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城市化的概念、特征和影响。

2. 培养学生分析实际案例的能力,提高地理思维和探究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城市化的概念和特征。

2. 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人口的影响。

3. 实际案例分析:以某城市为例,分析其城市化过程、特点和影响。

三、教学方法1. 引入:通过展示不同城市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城市化的概念和特征。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了解城市化的基本知识。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选择一个城市作为案例,分析其城市化过程、特点和影响。

4. 课堂展示:各小组展示分析成果,全班交流讨论。

5. 教师点评:教师对各小组的展示进行点评,总结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人口的影响。

6.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城市化带来的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进行自评,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2. 小组互评:各小组对其他小组的展示进行互评,提出建议和意见。

3. 教师评价: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表现,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通过以上示例,可以看出生本课堂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具有以下优点:1. 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高中地理教案三

高中地理教案三

高中地理教案三高中地理教案篇七一、教学目标1、掌握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能够用实例说明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在自然界中形成的各种地貌。

2.能够通过阅读各种地貌示意图,判断地貌类型,分析成因,提高识图分析能力。

3、通过分析各种地貌的成因,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所形成的不同的地表形态2、外力作用各表现形式相互之间的关系难点各种形式的外力形成的不同表面形态。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复习导入法,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除了上节课我们学过的内力,学生还有哪些力形成表面形貌?我们在这个班一起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一)外力作用概念、能量来源教师提问1、外力作用的概念。

2、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3、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学生回答1、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也可以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被称为外力作用。

2、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3、它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四种方式。

转承过渡既然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四种方式,那这四种方式到底是如何塑造地表形态的呢,接下来我们具体一一学习。

(二)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1、风化作用老师解释说,风化是指地表或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生物接触产生物理化学变化,原位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

根据风化的因素和性质,可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三种类型。

图片展示教师出示风化示意图,更容易让学生理解风化的过程转折过渡风化作用的风化产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为外力作用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了条件。

外力作用还能做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实验。

实验展示教师将准备好的实验器材展示给学生:一个托盘,一杯水,一杯沙子。

紧接着开始描述实验过程。

把托盘倾斜30°,然后把沙子放在托盘顶部,再把水从沙盘顶部慢慢倒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课程的案例教学一、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的案例教学要求近些年来,案例教学的提法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高中地理课程和地理教学的研究文章中。

在地理教学大纲中规定使用案例教学,可以从2018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修订本算起。

该大纲规定,在高三年级开设地理区域研究的选修课,其中包括“中国国土的整治和开发”的内容。

大纲要求结合东北、黄淮海平原、南方红壤丘陵低产区、黄土高原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柴达木盆地、长江三峡、西南地区八个典型地区的具体事例来学习我国的国土整治和开发问题。

当时的大纲和大纲学习指导中都没有出现“案例”的字样,但是《学习指导》中把“采用了原理与事实之间的新的联系方式”作为该大纲的特征之一,而这种“新的联系方式”就是“鼓励采用典型个案或例子说明基本原理”。

2018年,教育部对《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进行再一次修订时,正值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一些新的教育理念被吸收到修订的大纲中。

“中国国土的整治和开发”仍作为选修课,但改为“中国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的案例研究”,这是第一次在教学大纲中使用“案例”一词。

该大纲与2018年版大纲的另一个不同,是把案例所在的区域名称从“教学内容要点”中删去,只在“知识要求”中规定了必学的案例,并在该区域名称后面加上了“等”字。

比较两个教学大纲可以看出,后者对教学要求的表述更接近案例教学的本质。

首先,教学的主要目标不是定位在对某个具体区域整治和开发情况的了解,而是定位在对我国区域发展的典型问题的了解上;其次,除了“知识要求”中规定的案例外,鼓励教师使用其他案例进行教学,使教学更加开放。

2018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

在区域发展部分的教学要求中,继续提出案例教学的要求:在“区域可持续发展”部分,选择符合“标准”主题的区域,采用案例分析方式编写教科书和开展教学,并规定本部分至少选择3个中国案例,1个外国案例。

课程标准对案例教学的体现与现行教学大纲有两点明显的不同:一是由于区域发展内容的教学由选修变成必修,实际上使案例教学成为高中地理学习的基本方式之一。

二是课程标准不再规定必学的区域案例。

虽然在大多数实验教材中,很可能仍选择现行教学大纲中规定的那些案例,但课程标准的开放对促进高中地理课程的进一步开放和适应各地区具体地理情况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也更加明确地体现了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学习原理而非仅学习具体区域”的实质。

二、作为学生研究对象的案例在教学中,案例的使用经常会被泛化,只要是用于教学的实例,如教案、教学体会、教学实录等,都可能被称为“案例”。

为了区别教师经常使用的各种例子,本文将“案例”界定为用于学生探索学习用的专门实例,是一种独特的文体,它具备如下特征:1.情境化地理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引用一些鲜活、真实的实例,但这些实例往往不具备情境性,如在讲“人口迁移”问题时,可以使用从我国温州地区到法国巴黎打工居住的人越来越多,在巴黎逐渐形成了一个“温州城”的事例。

一般教师会把这个实例作为“举例”讲述给学生,而且不可能讲述得比较详细。

如果把“温州城”事例加工成案例,使其成为一个有迁移背景、具体时间、地点及移民生存状况等的描述,就具有了“情境”。

情境化是案例的突出特征。

2.典型性和针对性地理案例是根据教学目标整合过的一类教学资源。

专门为教学开发的案例都有明确的重点,有清晰的目的。

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难以获得充足的教学案例,自己开发教学案例的可能性也不大,所以即使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使用的也大多是一些未经加工的素材,如新闻报道。

尽管这些素材也源于现实生活但它并不是专门为地理教学准备的。

如果教师使用这些素材作案例,需要在选择时充分考虑素材的典型性和针对性,或者稍做加工,使学生通过分析案例可以达到教学目标规定的要求。

3.内容丰富、相对完整地理教学案例从一开始背景的交代到问题情境的描述是相对完整的,有比较丰富的信息使学生对一个点、一个具体区域、一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能设身处地地把自己置于案例的特定情境中去思考、去决策。

一个出色的案例提供的是一个真实的问题、矛盾和困境,存在着从各个侧面分析解释的可能性,内容的丰富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

4.可读性强优秀的教学案例常能吸引学生阅读。

案例的情节、所给的材料和叙述的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案例的可读性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前提,既然案例的使用者是学生,如果学生对阅读案例失去兴趣,案例就会失去意义,所以案例应有既能令人愉悦又能增加学生学习经验的价值。

三、案例教学的特征和形式1.案例教学的特征案例教学是为了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和学生以案例为媒介,在课堂上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对案例所含地理原理进行提升的一种教学方式。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的“学”的方式都要发生很大的变化。

与其它教学法不同,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研究对象,以问题为导向,以探究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所具有的特征有助于学生增加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案例教学的特征如下:(1)教学过程开放。

案例教学的一大特色是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2)学生自主学习。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真正被关注的中心,教师的角色就是唤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积极参与精神,鼓励学生自主的思考、自主的交流、自主的学习,并进行总结或提炼要点。

案例教学中学生在阅读案例内容、寻找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表达自己观点等方面都可以发挥很大的自主性。

(3)探究性。

案例教学把教学变成了一种特殊的探究活动,师生共同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围绕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完成探究内容的确定、解决问题、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过程。

整个过程是学生敏锐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学习过程。

(4)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案例教学是使用特定案例学习某种原理或思想的方法。

成功的案例教学是把原理的学习与实践的应用融合在一起,相互渗透,相互支持。

另外,许多尝试案例教学的教师都认为案例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剂良方。

真实的案例更能让学生产生与案例角色有情感联系的意识,将自身融人案例情节和角色,这时教师进行思想教育自然是水到渠成。

2.高中地理案例教学的两种形式高中地理教学仍然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做基础,但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比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要明显提高。

根据高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课程标准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而案例教学是培养高中学生地理思维和地理决策能力的途径之一。

案例的使用有不同方法,这里讨论两种,一种是分析型,一种是决策型。

分析型案例教学的基本环节是:阅读案例一案例分析一内容扩展。

下面是环境教育的一个案例(缩略):。

在北京市郊区的杨镇的有一片面积近3000亩的湿地。

一家开发商看中该地区,准备在此开发建设“京东大芦荡休闲旅游度假村”。

该消息传出后,当地村民十分高兴,并纷纷积极配合开发商的征地工作,并希望将来能到度假村工作。

但是,环保志愿者得知该消息后,却纷纷为这片湿地的命运担忧。

当环保志愿者多次赴现场进行考察,四处奔走,先后在多家媒体发表文章,呼吁政府采取行动保护这片湿地。

最终,当地政府对该事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采纳了环保志愿者的建议。

呈现案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一事件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事件中不同的角色所持观点各不相同,所采取的行动亦各不相同。

那么,他们为什么要持那样的观点,采取那样的行动,又为什么会产生矛盾冲突呢?然后安排学生对环境事件中色的身份、行为、观点及行为后果进行行为价值分析,了解人的环境价值取向起着什么作用。

最后安排学生分析其他社会现象中人的环境行为及价值观取向。

这段教学的基本结构如下:内容目标:国民环境行为价值分析案例:要湿地还是要度假村?案例使用:分析案例中不同角色的行为反映出的环境价值观结论:环境价值取向起着决定作用扩展:从环境价值观的角度分析并认识其他社会现象中人的环境行为。

分析型案例教学需要教师从案例中提取引导学生认识地理基本原理的问题,使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一步步学习对地理现象和问题的分析判断方法。

决策型案例一般采用分段式学习方法:案例(部分)呈现一提出问题一学生思考、判断、决策一案例(部分)呈现一检验判断或决策。

这种学习的特点是案例本身为学生留下疑问和讨论的空间,使学生有机会通过判断和决策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

下面是曾在教学中使用过的案例(缩略):包头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位于内蒙古中部偏西的后套平原上,北依大青山,南临黄河。

市区人口目前已超过100万。

包头是“包克图”的转音,意为“有鹿的地方”。

1750年仅有600户人家,1938年设市,1957年建设大型钢铁公司后,城市规模得到迅速发展。

20世纪50年代对包头钢铁公司的选址问题进行了综合比较,提出了三个规划方案:A一包钢在河西,新城在河东,新城近包钢,距旧城14—20公里;B一包钢建在离旧城不远的台地上,周围发展为新城,远期可与旧城连成一片成为一个整体;C一工业区、新城、旧城分散布局。

教师根据案例提出问题:根据工业区位原理,比较包钢选址三个方案各自的优势和问题,你认为哪一个方案最好?为什么?当学生做出自己的判断和决策后,教师继续呈现案例的结果部分。

1955年,由苏联专家组确定采取A方案,该方案的优点是占用良田较少;新发展的居住区(新城)受工业污染影响较小(以河流为防护带);利于大型钢铁企业发展。

受该方案影响,包头市目前城市中存在的问题是新旧城分离,交通联系东西过长,不方便。

……比上述活动更为开放的学习方法是教师只提出问题,不提供备选方案,直接由学生进行决策。

支持这个案例教学的地理理论内容,可以安排在案例出现之前,也可以安排在活动之后、结论之前,还可以把原理的学习与活动结合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判断和决策与实际发生的状况做比较,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从自己的研究活动中理解相关的地理原理。

四、案例教学推进地理学习评价方式的改革新课程标准只提出使用案例学习的要求而不规定具体案例的做法,不仅对促进高中地理教学的开放性有积极意义,而且为推进高中地理评价方式的改革打开了新的思路。

以高中会考为例,现在对高中学生地理学习成就的评测主要以统一的知识内容和材料为主,例如下题:读上海宝山钢铁工业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1.影响上海宝山钢铁厂发展的因素是:土地、水源、市场、技术、能源、矿产、劳动力、农业基础、工业基础和交通等,将属于上海自身所具备的优势因素填入空格中:——。

2.上海钢铁工业的发展,推动了上海工业地域的形成,增强了上海的经济实力。

下列工业部门与钢铁工业在生产上联系密切的是:()A.造船厂B.面粉厂C.织布厂D.机械厂案例学习的特点是以理解、掌握、应用地理原理和地理思想为主,案例本身只是学习的工具,而不是要学生背下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