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引领,研训一体,促进发展
“研训教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路径探索
“研训教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路径探索随着教育的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逐渐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
其中,“研训教一体化”模式是一种重要的专业发展路径,也是一种现代化的、科学化的、持续性的教师培训方式。
本文将介绍“研训教一体化”模式的定义、特点、实践路径和存在的问题。
一、“研训教一体化”模式的定义和特点“研训教一体化”指的是将研究、培训和教学三个方面融为一体,通过师资培训、教育研究和课程实施等方式,引导教师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整体发展的专业发展模式。
研训教一体化模式的核心是“从实际出发、需求导向、结果为导向、质量为本”,它不断满足了教师的专业需求,促进了学校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进步。
研训教一体化模式的核心有以下几个特点:(1)注重教师自我提升和自我反思。
它通过不断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进而提升教育质量。
(2)重视教学科研,并注重在实际教育中推广。
研训教一体化的模式,不仅是为了自身的专业发展,还紧密贴合教学科研实践,为教育改革进步提供有力的支持。
(3)强调合作共赢,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在研训教一体化的模式中,教师们可以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合作,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并借助他人的经验和资源,实现集体进步和个人成长。
(4)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
研训教一体化的核心思想是理论联系实际,让教师把所学应用于教育改革进程中,为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不断的动力和支持。
(1)确定专业发展方向,制定教师培训计划。
学校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师或部门,制定专业发展计划,通过培训、研究和实践等方式,引导教师提高专业水平。
(2)搭建平台,促进师资交流。
学校可以通过师资培训、实践活动、课题研究等方式,为教师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让他们分享成功的经验和教学心得。
(3)以实践为主,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
通过示范教学、学科讲座、课堂观摩等方式,让教师接触到更多的实践情况,提高教学实践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水平。
(4)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研训修一体化促进区域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探究
研训修一体化促进区域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探究1. 引言1.1 研训修一体化的概念和意义研训修一体化是指研究、培训和实践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一种教育模式。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将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教师修养相结合,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发展的统一。
研训修一体化不仅关注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更注重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修养。
它通过提供深度的研究与学习机会,帮助幼儿教师不断提升自我素质,使其成为具有高度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教育者。
研训修一体化在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够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促进幼儿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研训修一体化能够激发教师的教育热情和创新能力,促使教师不断学习和探索教育的前沿理论和实践。
研训修一体化还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共同研究的氛围,推动幼儿教师专业群体的整体发展。
研训修一体化对于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作用。
1.2 区域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区域幼儿教师是承担着培养幼儿健康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使命的教育工作者。
他们直接参与幼儿的成长过程,对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会交往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区域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区域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教育质量。
只有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教师才能更好地指导孩子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只有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实现对幼儿个性化发展的更好指导。
区域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影响着整个学校和教育系统的发展。
优质的教师团队是一个学校乃至整个教育系统的重要支柱。
只有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学校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
区域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于幼儿和整个教育系统来说至关重要。
只有重视和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才能实现幼儿教育的真正意义,为孩子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研训修一体化在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研训修一体化在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提出与意义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提出与意义近年来,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对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针对传统的教师研修方式存在的问题,一种全新的教师研修方式——“研训导一体化”方式应运而生。
本文旨在探讨这种研修方式的提出与意义。
“研训导一体化”研修方式的提出,是为了解决传统教师研修方式中的一些问题。
传统的教师研修通常是以课内培训为主,往往没有时间和空间让教师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而“研训导一体化”方式将研修、培训、指导整合在一起,将不同的研修内容融为一体,使教师可以充分交流和分享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传统的教师研修方式往往是孤立的,缺乏与实际教学相结合的环节;而“研训导一体化”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供实际教学中的案例分析和教学指导,让教师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论的理解,提高教学实效。
传统的教师研修方式往往是单向传授的,缺乏互动和参与性;而“研训导一体化”方式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能够促进教师的互动和参与,培养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训导一体化”研修方式的意义在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研修、培训、指导的有机结合,教师能够全面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不仅能够更好地掌握教学知识和技能,还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科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通过研修方式中的交流和分享,教师能够从他人的经验中汲取营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学的创新性和灵活性。
通过研修方式中的实践操作和教学指导,教师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更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通过研修方式的互动和参与,教师能够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服务。
促进研训一体 提高服务效益
促进研训一体提高服务效益杨定成长期以来,区级专职教研、科研、培训部门分属独立的机构,自成体系,各自为政。
如何提高教育培训效率,建立高效的发展性的基础教育研训机制?武昌区教育局与时俱进进行机构改革,加快资源整合,推进研训一体,通过教研、科研和培训三者间的对接、融通,进一步开发与整合教育研训的人力资源、课程资源、网络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改革机构,促进研训一体化进程。
课改引发了对现行研训机构设置与职能作用的自省、调整和变革。
武昌区教育局积极推动研训一体化进程。
基本思路是:以转换机构职能提升服务效能,以整合研训资源带动资源优化,以建立研训网络促进“一体化”,以研训一体化加快“学习型组织”的构建,以内涵发展为核心的研训促进学校发展,以专业发展为核心的研训促进干部、教师发展。
2005年,武昌区教育局按照“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基本原则,将“武昌区教育教学研究所”和“武昌区教师进修学校”整合为一个法人单位“武昌区教育局教研培训中心”(以下简称为“教培中心”),赋予教研、科研、培训三大职能,成为武汉市将教研、科研、培训整合一体的最大的研训部门。
整合后的教培中心,创设研训一体的组织保障条件,使之成为集教育决策研究、教学研究与指导、科研管理与指导、教师和干部业务学习与培训的综合性机构。
教培中心内设教研处、科研处、培训处三个职能部门,实行在新课程引领下的职能转变与整合,以期形成教研、科研、培训在发挥各自职能的作用中,相互对接、协调、连通,在充分整合中更有力地促进干部、教师专业成长。
二、整合资源,创建一体化工作机制。
改革后的教培中心,进行包括人力、课程、网络等研训资源的深度开发、优化整合、有效共享的探索和实践。
打造一网——武昌研训网、办好一刊——《教育改革与探索》、创建一基地——国家级教师培训示范基地,建立立体的研训网络格局。
一是通过制度建设,促进职能融合。
重新调整、规范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在中心班子领导下,教研、科研、培训、学校形成研究协作体,采取课题分担制、例会合议制、调研督导制、网络互动制等多种方式,统一布置,协同联动,形成合力。
研训教一体化 实施方案
研训教一体化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研训教一体化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研训教一体化是指通过研究和培训相结合,将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相融合,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一种教育模式。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研训教一体化已成为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目标确定1.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通过研训教一体化,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2. 推动学校教育发展。
通过研训教一体化,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教育发展。
三、实施策略1. 制定研训计划。
学校应结合教师的实际需求和学校的发展目标,制定符合实际的研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时间。
2. 整合资源。
学校应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包括教育教学研究资源、师资力量、教育技术资源等,为研训教一体化提供有力支持。
3. 强化评估监督。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评估监督机制,对研训教一体化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四、实施步骤1. 确定研训内容。
学校应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和学校的发展需求,确定研训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等。
2. 组织研训活动。
学校应根据研训计划,组织各类研训活动,包括教育教学研讨会、教学观摩、教学比赛等,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
3. 加强跟踪指导。
学校应加强对研训教一体化的跟踪指导,及时了解教师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五、实施效果1.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通过研训教一体化,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得到更新,教学方法得到改进,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2. 推动学校教育发展。
通过研训教一体化,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得到推进,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学校的教育发展得到推动。
六、总结研训教一体化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对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推动学校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研训一体 促进两个提升 实现三大目标——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县教师进修学校建设的设想与建议
关于 “ 十二五 " 间加 强县 教 师进修 学校 建设 的设 想 与建议 期
◎大 田教 师进修 学校 郭典杨
为
贯 彻 落 实 党 的 十 七 大 报 告 关 于 “ 先 发 展 教 育 、 设 人 力 优 建
2三 级 联 盟 , 化 培 训 , . 强 以训 促 研 。两 年 前 , 建 教 育 学 院赵 福 素 文 院 长 提 出省 、 、 培 训 机 构 三 级 联 盟 的设 想 , 利 于 上 下 市 县 有 联贯、 资源 共享 、 势 互 补 , 很 有 远 见 卓 识 , 符 合 实 际 的有 效 优 是 又
一
理 ) 落 实 才 有 真 本 事 ( 作 作 风 ) 有 为 才 有 位 ( 贤 用 人 ) 和 , 工 , 举 , 谐 才 会 有 合 力 ( 调 能力 ) 切 实 提 高 管 理层 尤其 是校 长 “ 好 盘 协 , 端 子 、 好 点 子 、 好 班 子 、 好 样 子 、 兵 如 子 ” 整 体 驾 驭 能 出 带 做 爱 的 力 。教 育 的 关键 在 教 师 , 有 教 师 的成 长 就 没 有 学 生 的成 才 , 没 更
谈 不上 学校 的 发 展 。 产 党 人 以 全心 全 意 为人 民服 务 为宗 旨 , 共 军
个 需 整 改 的 问题 , 把 对 问题 所 思 ( 与 听 课 活 动 记 录) 所 说 并 参 、 ( 评、 导、 座) 点 指 讲 以及 解 决 问题 的途 径 、 法 、 略 等 写 出来 , 办 策
方 案 。 国培 引领 、 级 牵 动 、 级 联 动 、 级 主 动 , ( 程 ) 地 省 市 县 天 远 、 ( 络 资 源 库 ) 人 ( 训 ) 谐 统 一 于 一 体 。在 完 成 新 一 轮 中小 网 、 调 和
“研训教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路径探索
“研训教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路径探索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学校和教育体系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教师必须持续不断地学习和更新知识技能,以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为此,学校需要引导教师开展“研训教一体化”的专业发展模式,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本文将围绕研训教一体化模式进行探索和讨论。
一、研训教一体化模式的内涵与现实意义“研训教一体化”是指将教师的个体学习、教师培训和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专业发展体系,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学科研究能力。
该模式的实施需要学校建立健全的教学研究机构和支撑平台,为教师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支持。
该模式的实施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推进教育改革都具有积极作用。
首先,通过“研训教一体化”模式,教师能够有效整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了解学科知识的最新发展,掌握当前教学法的最佳实践,使得教学活动更为针对性和高效率。
其次,研究型的教学方法可以积极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人才的要求。
在实施“研训教一体化”模式时,教育系统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步骤:1. 建立研究性学习氛围。
创建多样性的学习平台,如科研课题讨论会、教师公开课、教材研讨等,以提升教师的课程知识、教育研究及教育管理知识等。
对于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也要经常性地讨论,共同探讨非常规的解决方案。
2. 制定全员教师培训计划。
通过学校的发展战略和专业技能要求,确定适当的培训计划和课程,使教师能够透彻了解新领域和前沿技术,有更强的适应性和执行能力。
3. 注重实践环节。
加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实践,建立起与理论体系相衔接的教育教学实践环节,通过反思、审视、总结,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与研究水平。
4. 实行教师个人发展计划。
学校可开展教师自主学习小组活动,建议教师编制个人发展计划,通过小组以及在线支持等形式提高个人专业技能。
研训一体化建设
研训一体化建设
根据文章内容,研训一体化建设指的是将研究和培训相结合,通过让参与者在研训活动中探讨问题、互动交流、形成共识并实践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达到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
具体来说,研训一体化建设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整理校长们最为关注的问题,并将其作为重要的培训内容,通过开展讨论、共鸣、反驳、建议、质疑等互动活动,逐步解决问题并形成解决方案;
2. 设计研训作业,引入顶层设计的理念,提前设想好培训的目标和最终呈现的文本形式,并将文本形式分解为具体的研训环节和学习任务;
3. 在活动组织中明确告知参与者每个环节的学习任务,使其更早、更深入地参与到活动中,提高活动目标的达成度;
4. 将研究与培训结合,通过讨论、辨析、展示等方式,让参与者思考并实践高于现有水平的理念、内容和要求;
5. 在教师培训中介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时,主讲者应自己使用这些方法,并为参与者搭建支架,以提供实践的示范效果。
研训一体化建设的具体操作需要根据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关键因素包括课程制定、活动安排、时间分配和作业设计等。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关键因素,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如何有效实现“研训一体”
如何有效实现“研训一体”“研训一体”是当前教师培训的一个重要原则。
那么,如何有效实现“研训一体”呢?下面结合实践谈谈我的做法和体会。
一、抓认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提高广大教师对教育科研重要性的认识,是调动教师科研积极性的前提和基础。
一般说来,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作为进修学校的教师都有畏难情绪,或认为自己底子薄,知识欠缺,搞不了;或认为教育科研是专家学者的事情,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管理者,就应该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广大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使他们知道,搞好教育科研不仅能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也能够提高培训效果,形成培训特色,同时也能够形成学校的凝聚力,促进学校的发展。
二、抓组织,保证教育科研的顺利进行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应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要设立常设机构,具体负责全校的教育科研工作。
学校教育科研的常设机构的职能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负责学校教育科研的中长期规划;二是负责具体落实学校每年度教育科研工作,包括课题的发放、组织发动、具体实施、管理以及对科研成果的审定工作;三是负责每一阶段的继续教育工作的调研、理论研究、实施方案的制定以及总结工作等;负责学校继续教育教材或讲义的编写工作;四是负责本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先进经验的总结、推广等方面的工作。
与此同时,为了加强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学校一把手要亲自过问科研工作,增强教育科研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地位。
三、抓队伍,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没有一支强有力的科研队伍,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只能是一句空话。
因此,要搞好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形成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建立一支具有高度理论修养和研究能力的教师队伍,就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为此,要加强制度建设,形成一定的规范。
例如专题讲座制度、教育信息发布制度、见习制度、调研制度等。
在科研队伍的建设上,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领导骨干的带头作用和示范作用。
领导要起模范带头作用,率先垂范,不仅要做科研的组织者、管理者,也要做科研的参与者;科研骨干要起示范作用和榜样作用,对教师的教育科研活动进行指导与帮助;要充分发挥教师在科研中的基础作用,强调教师人人参与,每位教师每学期都要有课题,都要有成果。
教师研训一体化工作计划
教师研训一体化工作计划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当下的教育形势和需求。
因此,教师研训一体化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教师研训一体化是指通过研究和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
本计划旨在通过教师研训一体化,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改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
二、工作目标1.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通过专业培训和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2.优化教学方法。
通过研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方法,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3.促进学生成长。
通过研训,引导教师更好地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三、工作内容1.组织教师专业培训。
利用假期、周末等时间,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学科专业培训课程,提高教师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
2.组织教学研讨活动。
定期组织各科教师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分享教学心得和教学方法,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3.开展课题研究。
鼓励教师参与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引导教师深入研究教学问题,提升教学效果。
4.搭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建立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提供教育教学资源和资料,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支持。
5.组织教师参加学科竞赛和教育教学比赛。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和教育教学比赛,通过比赛经验的积累,提高专业水平。
6.举办教育教学研讨会。
定期举办教育教学研讨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和交流,为教师提供更多的专业指导和学习机会。
四、工作措施1.制定教师研训一体化工作计划。
制定年度教师研训一体化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内容、措施和责任人,加强组织领导和具体落实。
2.加强教师培训机构合作。
与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合作,共同建立教师培训基地,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培训机会。
3.建立教师教学档案管理系统。
建立教师教学档案管理系统,记录教师的教学成果和研训情况,为教师的职称评定和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促进研训一体 提高培训效益
促进研训一体提高培训效益长期以来,区级专职教研、科研、培训部门分属独立的机构,自成体系,各自为政。
如何提高教研、科研及培训效率,建立高效的发展性的基础教育研训机制?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教育局与时俱进进行机构改革,加快资源整合,推进研训一体,通过教研、科研和培训三者间的对接、融通,进一步开发与整合教育研训的人力资源、课程资源、网络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
一、改革机构,推动研训一体化进程课改引发了对现行研训机构设置与职能作用的自省、调整和变革。
武昌区教育局积极推动研训一体化进程。
基本思路是:以转换机构职能提升服务效能,以整合研训资源带动资源优化,以建立研训网络促进一体化,以研训一体化加快学习型组织的构建,以内涵发展为核心的研训促进学校发展,以专业发展为核心的研训促进干部、教师发展。
2005年,武昌区教育局按照“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基本原则,将武昌区教育教学研究所和武昌区教师进修学校整合为一个法人单位,即武昌区教育局教研培训中心(以下简称为教培中心),赋予教研、科研、培训三大职能,成为武汉市将教研、科研、培训整合一体的最大的研训部门。
整合后的教培中心,创设研训一体的组织保障条件,使之成为集教育决策研究、教学研究与指导、科研管理与指导、教师和干部业务学习与培训的综合性机构。
教培中心内设教研处、科研处、培训处三个职能部门,实行在新课程引领下的职能转变与整合,以期形成教研、科研、培训的相互对接、协调、连通,在充分整合中更有力地促进干部、教师专业成长。
二、整合资源,创建一体化工作机制改革后的教培中心,进行了包括人力、课程、网络等研训资源的深度开发、优化整合、有效共享的探索和实践。
打造一网――武昌研训网,办好一刊――《教育改革与探索》,创建一基地――国家级教师培训示范基地,建立立体的研训网络格局。
一是通过制度建设,促进职能融合。
重新调整、规范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在中心班子领导下,教研、科研、培训、学校形成研究协作体,采取课题分担制、例会合议制、调研督导制、网络互动制等多种方式,统一布置,协同联动,形成合力。
研训一体化
研训一体化“研”,就是教研,从主体看,可以是专门的教研部门,可以是学校,也可以是教师个体。
重在解决现实教学中存在的真实问题或教师在现实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它是以问题解决为指向的。
“训”,就是培训,从主体看,可以是专门的培训机构、任职学校和教师个体。
从内容看,是指根据教育发展的现实和未来需要,遵循在职教师成长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训教师素质全面提高的活动。
旨在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它是以专业发展为指向的。
“一体”,是指“研”“训”二者有机整合形成共同体。
具体说来,是指“训”与“研”主体的融合,形式合一,即“训”中有“研”,“研”中有“训。
综上所述,研训一体化的目的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它注重每个教师的个体差异,注重教师的教育经验的总结和提高,注重教师专业兴趣的培养和专业能力的发展,解决教师在教育实践和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教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到今天为止,我上科学课已经快七年了,有一个感觉很强烈——难上难上真难上!具体展开如下:难上之一:科学课很多要画图。
比如三年级植物单元中,要画狗尾草、水生植物等。
对于一个没有绘画基础的我,画图实在有点难为我。
没办法,只有在课前,先琢磨学习画,向美术老师学习,毕竟自己不会画,怎么叫学生画,怎么去评选学生画得怎么样。
科学有很多小论文,这就要求我有较好的写作水平。
对于我来说,要修改些什么,真的改不出来。
不过何老师给我一条出路,叫语文老师帮忙,主意不错。
难上之二:实验难做。
课本很多实验,没有资料是根本无法完成的。
由于我们学校刚由分校升格为中心小学,所有材料和资料基本空白,要上一节实验课基本上成了不可完成的任务。
有些只能自己动手做做,更多的时候靠教学光盘给学生看。
难上之三:观察时间太长。
有些观察经历时间比较长。
比如观察温度的变化情况,每天督促学生去观察记录,课本要求是观察一个月的变化。
但是正真能观察到气温变化过程不仅仅一个月就可以了,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区域推进“研训一体”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区域推进“研训一体”助力教师专业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教师作为育人的重要力量,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推进“研训一体”,通过将研究和培训进行有机结合,为教师提供更多更有效的专业发展机会。
本文将从区域推进“研训一体”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推进“研训一体”的路径和方法以及推进“研训一体”所面临的挑战和对策等方面展开论述。
1.增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会通过推进“研训一体”,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更全面的专业发展机会,使教师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探索和提高,从而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2.促进教师专业共同体的构建“研训一体”将研究和培训融为一体,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学习平台,促使教师形成一个专业共同体,通过相互学习、讨论和交流,不断促进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学水平。
3.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教师是学校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专业发展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整体发展。
通过推进“研训一体”,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进而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
二、推进“研训一体”的路径和方法1.建立健全的研究机制要推进“研训一体”,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研究机制,为教师提供开展研究的平台和机会。
可以设立专门的研究基地或研究项目,鼓励教师开展小型研究,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资源。
2.建立个性化的培训体系在推进“研训一体”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教师的个体差异,建立个性化的培训体系,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特点,量身定制相应的培训计划和课程内容,确保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3.强化研训成果的应用推进“研训一体”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在进行研究和培训的还需要强化研训成果的应用,将研究成果和培训内容有效地转化为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使其产生实际的教学效果。
4.建立评价机制推进“研训一体”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对教师的研究成果和培训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保障推进工作的有效进行和持续发展。
基于项目研究的“研训评”一体化农村中小学名师工作室模式实践
41知识文库2023.3(下)研修提供一种范式。
1 问题的提出柳州市的教育教学整体水平在广西区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但是所辖县区无论是教育教学还是人才培养质量都相对滞后。
市县教育教学资源不均衡一直是柳州市城乡教育差异中最突出的问题。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指引下,义务教育得到均衡发展,农村师资水平得到提升,城乡差距虽然在不断缩小。
但城乡教育差距依然很大,农村教学环境相对闭塞,学校经费紧张,教师工作量大,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缺乏有效、系统和持续引领,培养路径单一。
柳州市教育局在“柳教师培[2018]21号”文中提出在柳州市所辖六县(2018年柳江县尚未并入柳州市)设立“中小学农村名师工作室”,以促进农村一体化改革,加快实现城乡优质资源均衡发展,充分发挥柳州市特级教师等名师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提升专业化发展空间,促进名师与农村教师共同成长,提高农村(乡镇)学校师资水平。
柳州市农村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应运而生,各工作室研修如火如荼开展。
在工作室研修形式上,工作室活动大多采用非连续的单个教研活动形式,整体规划和设计多为“自上而下”,缺乏个性。
名师工作室的各类研修活动已经出现形式单一、内容贫乏的现象,使得教师对于工作室的学习活动失去了兴趣,遏制成员的专业发展(李东欣,2018)。
农村名师工作室活动急需创新形式,提能力不是体现在单一的行动之中,而是体现在特定的活动系统中(张军,2021)。
活动理论下的学习包含三个过程:不断重构实践模型的过程、参与共同体实践的过程和生成个人理论的过程(毛齐明,2011)。
基于活动理论,反思名师工作室活动形式发现:大多数的教研形式是“自上而下”的,即由上级部门(教育局)发布实施方案,工作室主持人根据经验采取送课(讲座)下乡形式到所设立的工作室,工作室学员被动学习。
而在活动理论引领下基于项目研究的“研训评”一体化农村名师工作室活动模式则是基于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实际需求,以项目研究为驱动,开展“研训评”一体化活动。
充分发挥“研训一体”优势 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充分发挥“研训一体”优势助力教师专业发展作者:邓求平刘硕鹏来源:《教师·上》2018年第01期摘要:教师培训如火如荼,涟源市教研师资培训中心充分发挥“研训一体”的优势,从实践中来,回实践中去,与课堂、与一线教师紧密联系,真正实现了“教育理论的实践性解读与教学实践的理论性反思”相结合;以教研促进培训,以培训推动教研,既助力一线教师专业发展,又助力研训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研训一体;专业发展;实践性解读;理论性反思中图分类号:G451.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1-24作者简介:邓求平,男,湖南省涟源市教研师资培训中心主任,中学高级教师;刘硕鹏,女,湖南省涟源市教师发展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湖南省涟源市教研师资培训中心充分发挥本单位“教研、师训”合二为一的优势,用十多年的时间,探索出“研训一体”模式——以教研促进培训,以培训推动教研,初步构建了“领域全方位、内容广覆盖、主体多层次、服务零距离”的教研培训新格局。
图1比较完整地解读了“研训一体”模式。
近几年,我们通过质量监测、观课议课、座谈访问、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整理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组织教研力量集体攻关,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再回到教学实践中去检验,这样就获得了比较好的教学经验。
然后,组织这批研究者把获得的经验做成培训专题,展开教师培训。
这种来自一线又回到一线的研训往往更接地气,更能助力一线教师的专业水平的发展。
下面我们用2017年“送教下乡”项目的实施来解读“研训一体”模式。
根据《湖南省“国培计划”(2017)项目县中小学“送教下乡”项目实施意见》,涟源市于2017年9月至12月实施了“国培计划”“送教下乡”(涟源市小学数学班)项目。
在这三个月中,我们始终坚持以“课堂教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主旨,以为农村薄弱学校的教师提供教学范例和专业支持为重点,构建了“自主研修、校本研修、网络研修、集中研修”的立体研修模式,学员通过研修,攻读专业书籍,研磨出了六个优秀课例,激活了学员的教研热情。
【课件】以名师工作室为引领,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PPT精选文档
在送教下乡活动中,通过公开课展示、听课评课、交流研讨等多种 方式,帮助教师解决好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努力让
每一个参加活动的教师都能听有所获、观有所思、学有所得、研有所
长,从而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促进农村 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推动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
docin/sundae_meng
陈荣桂老师作为泉州市特级教师讲学团成员于2019年11月11日至16日, 在泉港、惠安、台商投资区开设观摩课《基本不等式(复习课)》;
徐明杰老师作为泉州市特级教师讲学团成员于2019年11月13日—11月18 日到安溪、永春、德化开设了公开课观摩课《数学归纳法》;
docin/sundae_meng
的有效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docin/sundae_meng
4.学术研讨,互动交流
工作室成员每学期在区域内承担1次专题讲座任务。同时,工作室积
极开展论坛活动,就学科教学中的热点与敏感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并 在工作室活动中向同行报告。成员在学术研讨时,各有特色,想法各异,
在不同问题领域的交流与碰撞中,可以启迪了彼此的思维与想法,使参
自工作室成立两年来,送教下乡活动遍及各地,送去课例共40多节。 林少安老师作为福建省2019年第三批赴新疆昌吉州培训讲学团成员于 2019年9月22日至30日赴新疆昌吉州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开设观摩课《函数 单调性》; 林少安老师参加由福建省教育厅主办名师“送培下乡”活动,于2019 年9月21至23日在浦城县开设观摩课《用样本估计总体》; 蔡振树老师参加由福建省教育厅主办名师“送培下乡”活动,于2019年 12月18至20日在平潭县开设观摩课《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洪丽敏老师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送培下乡”活动,于2019年4月7日至 4月9日在寿宁县开设观摩课《函数与导数的综合应用》。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提出与意义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提出与意义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研修已成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然而当前教师研修方式仍存在一些不足,如研修内容过于狭窄、缺乏针对性,研修形式单一、缺乏互动性等问题,制约了教师的研修成果和效果。
因此,提出一种新型的教师研修方式——“研训导一体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训导一体化”研修方式是指将研究、培训和指导三者相互结合,建立紧密的学习体系,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具体来说,它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注重研究引领。
教师研修应该以教育教学研究为出发点,研究最新的教育理论和研究成果,以此为基础去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教师研究还应该注重实际教学应用,建立研究成果与实践应用之间的紧密联系。
二、强化培训体验。
“研训导一体化”研修方式强调学与教相一致,教师研修不再注重纸上谈兵,而是通过实践探究和体验式培训,将培养教师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合,在实践与理论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增强教师教学操作能力。
三、提高指导辅导。
在“研训导一体化”研修方式下,每个教师都可以得到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在学习过程中不再感到孤独和无助。
指导者将帮助教师针对自己的实际教学需求进行引导和指导,让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最大的收益。
“研训导一体化”研修方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它可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加深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常识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在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背景下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研训导一体化”研修方式将成为全球各地教师研修的参考模式,有利于提升国际教育交流和合作的水平。
最后,此种方式将成为促进学校的长期发展作用的重要推动力,有效提高学校成果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研训导一体化”研修方式是当前迫切需要的一种新型教师研修模式。
它不仅可以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同时还可以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对于完善我国高质量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县域内名师教研共同体的构建
县域内名师教研共同体的构建【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化成为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条件。
名师教研共同体作为专业学习共同体,在引领城乡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育公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构建名师教研共同体,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文章首先对名师教研共同体的内涵、价值以及本质特征进行分层阐述,然后重点提出了名师教研共同体的实施途径与策略,并对这一新的教育新生态的创新点进行总结。
为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教育扶贫战略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精神,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解决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力量不均衡问题,应构建区域内“名师引领、全员提高、资源共享、均衡互补”的名师教研共同体教育新生态,开展城乡联合教研和跨区域教学帮扶模式,拓展教师专业发展新渠道,实现教育均衡高质量发展。
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名师教研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名师教研共同体是由学习者和名师(教研员)共同构成的团体,共同体成员在学习过程中相互沟通、交流和分享,共同完成一定的目标任务,以名师工作室(坊)为依托,是集教学、科研、培训等职能于一体的教师自愿参与、共同组建、共同发展、合作交流、共同成长的共同体。
团队成员通过学习、实践和研究,促进自身的成长,使每一个个体都有长足的进步,促使名师更名,骨干教师更优。
共同体成为优秀教师的聚集地、未来名师的成长地、教学经验成果的共享地,形成以名师为核心的高素质教师团队和专家型教师群体,构建交流互鉴、共同成长、共赢共享的区域教师专业成长新渠道[1]。
名师教研共同体,开展跨区域同步教学与研讨,对于教师个体而言,以新的研训方式实现教师的协同发展,共同提高,以训促学带动区域学科教师专业成长,充分调动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共同体内教师的专业成长,极大地满足了教师自我发展的需求。
对于县域内学校这类集体而言,名师教研共同体建立自下而上的“草根化”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学习共同体成员以团队成长为己任,共同学习、共同研讨、共同交流,实现城乡教师学习环境、教学内容供给、教与学方式的重构。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提出与意义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提出与意义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
教师的研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教师研修方式主要有研讨会、讲座、研训班等多种形式,但这些方式都存在着不足之处。
鉴于此,提出了“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以期为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提供更有效的培训途径。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是指将研究、培训和指导相结合,通过导师式的指导,将研修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形成一体化的教师研修新模式。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同时也能够增强教师对教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采用“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能够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惑,而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深入了解问题的本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通过导师式的指导,教师可以及时得到专业的指导和建议,提升教学水平。
教师在研训的过程中还可以学习到最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采用“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还能够培养教师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能力。
通过研究和指导,教师可以培养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学会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教师研修,教师还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提升的意识,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采用“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还能够提升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通过研训导一体化,学校可以形成良好的研修氛围,增强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工作积极性。
通过研训导一体化,学校还可以培养出更多的优秀骨干教师,提升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
采用“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对于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教学实践,培养教师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提升能力,还能够提升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我们应该重视这种方式的推广和应用,为教师的研修工作提供更有效的途径。
【2000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师引领,研训一体,促进发展
作者:林金英
来源:《师道·教研》2009年第08期
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力军,更是全校发展的动力、源泉,加强青年教师的培训是校本培训的重要内容。
因此,学校应创设适应青年教师学习成长的氛围,建设高品位的学校文化和教师,致力于教师真正能获得自主发展空间和心灵解放,打造一片教师发展学习的高地,引领他们修炼内功,个性彰显,提高专业水平。
一、创设氛围,调动青年教师参训积极性
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会使人心情愉悦、身心健康、工作效率倍增。
青年教师的成长更加需要宽松、民主、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
韶关市曲江区实验小学确定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公正、公平的竞争机制,用人性化的管理引领青年教师发展。
学校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让成绩说话。
无论是评优选先,还是提拔任用方面都坚持这一原则,真正做到以“才”服人,让青年教师感到有希望,有盼头,从而积极地学习、工作。
青年教师在自觉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同时,还利用课余时间提高学历,不断更新知识,改进教育方法。
同时,学校还营造学习氛围,以建设“学习型”组织为基本点,营造一种“学习场”,推动教师队伍的整体提升,通过观摩、研讨、培植等形式培养高素养、高品位、高修养、高奉献教师队伍,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最强劲的支撑。
二、课题引领,提高青年教师教育科研能力
教师教而不研会停滞不前,学校通过“科研兴校,科研促教”,引领青年教师在教研之路上不断成长。
近几年,学校积极参与各级课题研究,做到“科科有课题,人人有专题”,以课题引领青年教师从“教书匠”向“科研型”成长。
学校先后承担了省级课题《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市级课题《开展课外阅读,营造书香校园》、《运用回米格,练好硬笔书法》等课题的研究,承担这些课题的都是我校的年青教师。
教师们在研究中通过学习理论、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专家引
领、同伴互助、教学实践、自我反思、参观考察等活动,极大地促进了青年教师专业理论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三、搭建平台,提供青年展示才华舞台
教师只有参与专业发展,才能使校本培训收到实效,而参与的积极源于教师对课改的认识和重视。
学校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在培训方式上进行创新,不断提高丰富培训形式,让教师自主参与,双向互动,使培训形式更注意实效,更满足教师的需求,更贴近教学一线,更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所以学校想方设法积极搭建人人参与教研的平台,提供青年教师展示才华的舞台。
结合一些教研活动,学校经常派出青年骨干教师到全国各地现场参加一些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学研讨活动;学校定期举行“教师开放周”和“家长开放日”活动,要求人人摆课,个个听课,按“集体备课——上课——评课——再上课——再评课——反思”模式进行研讨,教师每开放一次,便成熟一分;围绕学校课改工作重点,学校组织开展了“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请各学科的教师说课,上研究课,上专题汇报课,邀请教研专家进行评课、解读;每学期定期组织开展各学科青年教师评比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
四、苦练内功,提高青年教师专业素养
新课程对今天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位优秀的教师必须具有三大素养:文化底蕴、教育追求和教育智慧。
“钻进去需要力量,飞起来需要激情“——教师唯有厚积薄发,具备了较深的内功,蕴积了真诚的感动,才能可能调动一切力量,唤起教育的激情。
因此,学校注意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使青年教师在实实在在的学习中成长。
加强基本功训练。
为增强教师教学基本功,学校开展“七个一”活动,即读一本专著,写一手漂亮的字,上好一节研究课,备好一份创新教学案例,写好一篇教育叙事,写好一份高质量的论文,制作一个实用的课件。
举行基本功竞赛。
学校还积极举行各项教学基本功竞赛,促使教师苦练基本功。
学校先后举办了说课、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课堂教学、三笔字、简笔画、演讲、计算机应用等各科教师基本功竞赛,在竞赛中,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在此基础上选拔出来参加各级相应比赛的教师也获得好成绩。
经过几年扎实的校本培训工作,学校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已取得明显的成效:青年教师观念新,成为教育教学的骨干;青年教师基本功扎实,成为各种优质课、竞赛课的主力;青年教师善于反思总结,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明显提高。
责任编辑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