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单元教案4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5. 宇宙航行 教案(4)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5. 宇宙航行 教案(4)

《宇宙航行》教学设计设计者:杨绍兰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物科院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一、教材分析“宇宙航行”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物理》教材·必修2—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的第五小节。

主要介绍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实践成就,及航天事业的发展及其巨大成果。

教材不但介绍了人造卫星中一些基本理论,更是在其中渗透了很多研究实际物理问题的物理方法。

因此,本节课是“万有引力与航天”中的重点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研究天体物理问题的理论基础。

人造卫星是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应用的一个实例,是学生学习、了解现代科技知识的一个极好素材。

通过对人造卫星原理、宇宙速度等宇宙航行知识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对万有引力定律有个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对人类进行宇宙航行有一个更为系统的了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会让学生产生对航天科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教学设计思路1.本节课是一节知识应用与扩展的课程,所以设计时注意加大知识含量,引起学生兴趣。

同时注意方法的培养,让学生养成用万有引力是天体运动的向心力这一基本方法研究问题的习惯,避免套公式的不良习惯。

围绕第一宇宙速度的讨论,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卫星运动图景。

2. 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为: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动脑、动口、动手。

而电教媒体则为这一切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交互平台。

(二)、电教设计说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扩展可视性,实现对现实的形象模拟。

本电教设计精心挑选了多媒体素材,对媒体的运用,力求体现引导认知性、体现逻辑性和现实模拟的真实性。

在每个环节,先用媒体让学生形成感性认知,以问题为中心,学生在观察与体验中思考,自觉地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分层探索,再通过师生的讨论、分析、概括及应用,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飞跃。

将思维的发展贯穿于知识认知的全过程,是本课的一条主线。

本电教设计1、素材的选择图片6张(由嫦娥奔月、飞天壁画、神舟七号飞船等图片切入课题,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亲切感,诱发学习动机);Flash课件3个(1:牛顿关于人造卫星的猜想;2:在动态变化过程中认知三种宇速;3:卫星的运动特征);视频录像2段(神七出仓、“嫦娥一号”发射全程:激发学生热情和兴趣,实现对现实的形象模拟,让学生体验科学的整体感)。

高一物理必修(2)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第4节教学设计

高一物理必修(2)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第4节教学设计

6.4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重力只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知道如何计算地球质量;(2)掌握万有引力提供行星、卫星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中心天体的质量; (3)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有重要应用。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根据数据分析,找到事物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2)培养学生根据事件之间的相似性,采取类比方法分析新问题的能力与方法; (3)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建立模型的能力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认真严禁的科学态度和大胆探究的心理品质; (2)体会物理学规律的简洁性和普适性,领略物理学的优美。

教学重点:地球质量的计算、太阳等中心天体质量的计算。

教学策略:通过数据分析、类比思维、归纳总结建立模型来加深理解。

教学难点:根据已有条件求中心天体的质量。

教学方法: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具准备:挂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四节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一)导入新课提出问题:万有引力常量的测出具有什么物理意义呢?参考解答: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实际意义,可以求得地球的质量。

万有引力定律对天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节课我们来讨论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

(二)新课教学1、科学真是迷人——称量地球的质量老师解说:地球的质量是多少?这不可能用天平称量,但是可以通过万有引力定律来“称量”。

若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地面上质量为m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mg 等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即:2R MmGmg =……①,变形后可得:GgR M 2=。

代入数据:()kg G gR M 24112621001.61067.6104.68.9⨯=⨯⨯⨯==-。

可见,已知地球的半径R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万有引力常量G 就能计算出地球质量。

在卡文迪许之前前面两个物理量已经知道了,因此,一旦他测出万有引力常量,他的实验就成为了“称量地球重量的实验”了。

必修二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单元教案

必修二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单元教案

必修二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单元教案.docx20必修二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单元教案2.1轨道球心同面原则轨道球心同面原则,是说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平面必通过地球球心。

设想有一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不通过地心,而仅垂直于地轴,如图1所示。

则卫星将在地球对其的万有引力F的分量F2作用下绕地轴做圆周运动;同时在F的分量F1的作用下在地球赤道平面上下振动。

这样,这个卫星的运行轨道将成为螺旋线,而不是圆形轨道了,这样的轨道显然是不存在的。

图1各种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不论是圆还是椭圆,其轨道平面一定通过地球球心,不存在轨道平面不通过地球球心的运行轨道。

但轨道平面不一定都要与赤道平面重合,目前常见的有与赤道平面重合的赤道轨道,若轨道上运行的卫星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卫星相对地面静止,这种卫星主要用于通讯;有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垂直且经过两极的极地轨道,卫星在绕地球圆周运行的同时还沿地球自转方向从西向东转动,其周期等于地千公转周期,所以这种轨道也称太阳同步轨道;还有轨道平面既不与赤道平面重合也不垂直的轨道的倾斜轨道。

2.轨道决定一切原则设地球质量为M半彳仝为R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在距地面h高度的轨道上做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为A、线速度为v、角速度为、周期为To由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cMm匹物.27r 口=掰aGy=m化,由基本关系式低祝(我)可以得出:/。

由此知,轨道半径随卫星运行速度的增大而减小,这一过程中引力对卫星做正功,又使卫星的速度增大;随卫星运行速度的减小而增大,这一过程中引力卫星做负功,又使卫星速度减小,直到在新的轨道lMm卢上以新的速度运行,此时又有(*)(R h)。

4.近地卫星五最原则所谓近地卫星,是指在距地面的高度远小于地球半径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此时Rh,hmv2得,卫星的动能为:pQq卫星势能的计算:由库X定律广及电势的定义可得点电荷Q电场中的电势为:r。

与此类似,可由万有引力定律/得地球引力场中的“引力势”Uf=G为:r。

高中物理 第6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章末教学设计 新人教必修2

高中物理 第6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章末教学设计 新人教必修2

主题单元设计——万有引力与航天主题单元标题万有引力与航天作者姓名所属单位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邮政编码学科领域(在内打√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思想品德音乐化学□+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语文美术生物□+科学数学外语□+历史社区服务体育□√物理地理社会实践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高一年级所需时间6课时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从知识结构上看,本章教材是牛顿运动定律对曲线运动应用的继续。

牛顿应用牛顿运动定律研究天体运动的规律,结合开普勒定律建立了伟大的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构成了牛顿力学的核心内容。

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过程和牛顿建立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是对学生进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难得的好材料。

本章教材首先详细地介绍了托勒密的地心说、哥白尼的日心说、第谷·布拉赫的观测和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形象地、生动地体现了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法。

第2节把行星运动轨道简化为圆,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和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导出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第3节阐述牛顿进一步放眼宇宙建立了适用于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定律,分析说明万有引力定律和引力恒量的意义。

教材接着阐述万有引力定律对天体运动的应用和宇宙航行的应用。

最后,概括阐述了经典力学(牛顿力学)的局限性,指出只适用于低速、宏观、弱引力的情况。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基本内容。

了解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历程,了解人们对行星运动的认识过程是漫长复杂的。

2、知道开普勒行星三定律的内容3、知道行星绕太阳运行的原因,知道太阳与行星间存在着引力作用。

4、能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推导出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表达式5、了解万有引力得出的思路和过程。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第六章教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第六章教案

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问3: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哪几个方面描述了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规律?具体表述是什么?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从行星运动轨道,行星运动的线速度变化,轨道与周期的关系三个方面揭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多媒体播放行星绕椭圆轨道运动的课件)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问4:这一定律说明了行星运动轨迹的形状,不同的行星绕大阳运行时椭圆轨道相同吗? 不同.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问5:如图7.1-2所示,行星沿着椭圆轨道运行,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行星在远日点的速率与在近日点的速率谁大?因为相等时间内面积相等,所以近日点速率大。

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如图6.1—l)问6:由于行星的椭圆轨道都跟圆近似,在中学阶段研究中按圆处理,开普勒三定律适用于圆轨道时,应该怎样表述呢?1、多数大行星绕太阳运动轨道半径十分接近圆,太阳处在圆心上。

2、对某一行星来说,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或线速度)不变。

3、所有行星的轨道半径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若用R代表轨道半径,T代表公转周期,开普勒第三定律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比值k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恒量。

四、课堂小结: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

五、作业:第2节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太阳与行星间存在引力。

2、能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推导出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表达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推导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公式,体会逻辑推理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关系,从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

【教学重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推导出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公式 【教学难点】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公式的推导 【教学课时】 2课时【探究学习】 引入新课教师活动:开普勒在前人的基础上,经过计算总结出了他的三条定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三条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开普勒开普勒三条定律的内容。

高中物理必修二《万有引力与航天》精品教案(全章整理)

高中物理必修二《万有引力与航天》精品教案(全章整理)

高中物理必修二《万有引力与航天》精品教案(整理)第一节行星的运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基本内容.2、知道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3、知道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且这个比值与行星的质量无关,但与太阳的质量有关.4、理解人们对行星运动的认识过程是漫长复杂的,真理是来之不易的.(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托勒密、哥白尼、第谷·布拉赫、开普勒等几位科学家对行星运动的不同认识,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性并加深对行星运动的理解.(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澄清对天体运动裨秘、模糊的认识,掌握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2.感悟科学是人类进步不竭的动力.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认识行星的运动.学好本节有利于对宇宙中行星的运动规律的认识,掌握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并有利于对人造卫星的学习.教学难点:对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宇宙中有无数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天体,由这些天体组成的神秘的宇宙始终是人们渴望了解的领域,人们认识天体运动围绕“天体怎样运动?”和“天体为什么这样运动?”两个基本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探索研究,提出了很多观点。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应了解这些观点,知道行星如何运动。

(二)新课教学一、行星运动的两种学说1、地心说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亚里士多德和托勒玫。

他们从人们的日常经验(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提出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并且静止不动,所有行星围绕地球作圆周运动。

地心说比较符合当时人们的经验和宗教神学的思想,成为神学的信条,被人们信奉了一千多年,但它所描述的天体运动,不仅复杂而且以此为依据所得的历法与实际差异很大。

2、日心说日心说的代表人物是哥白尼,他在《天体运行论》一书中,对日心说进行了具体的论述和数学论证。

认为太阳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运动。

高中物理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第4节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

高中物理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第4节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

4.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球表面物体的万有引力两个分力的大小关系,计算地球质量;2.行星绕恒星运动、卫星的运动的共同点:万有引力作为行星、卫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3.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有重要应用。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根据数据分析找到事物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2.培养学生根据事件的Z间相似性采取类比方法分析新问题的能力与方法;3.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建立模型的能力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认真严禁的科学态度和大胆探究的心理品质:2.体会物理学规律的简洁性和普适性,领略物理学的优美。

教学重点1.地球质量的计算、太阳等中心天体质量的计算。

2.通过数据分析、类比思维、归纳总结建立模型来加深理解。

教学难点根据己有条件求中心天体的质量。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白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天体之间的作用力主要是万有引力,引力常量的测出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实际意义,万有引力定律对天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揭示了天体运动的规律。

这节课我们将举例來学习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

[新课教学]一、“科学真是迷人”地球的质量是多少?这不可能用天平称量,但是可以通过万有引力定律来“称量”。

若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地血上质量为刃的物体所受的重力飓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即式中〃是地球的质量,斤是地球的半径,也就是物体到地心的距离。

由此得到(黄金代换式)G地面的重力加速度g和地球半径斤在卡文迪许之前就已知道,一旦测得引力常量G就可以算出地球的质量必卡文迪许把他自己的实验说成是“称量地球的重量”,是不无道理的。

在实验室里测量儿个铅球Z间的作用力,就可以称量地球,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科学奇迹。

难怪一位外行人、著名文学家马克•吐温满怀激情地说:“科学真是迷人。

根据零星的事实, 增添一点猜想,竟能赢得那么多收获!”二、计算天体的质量1.中心天体质量计算的公式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还可以计算太阳等中心天体的质量。

必修2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4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教案与课件464doc高中物理

必修2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4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教案与课件464doc高中物理

必修2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4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教案与课件464doc高中物理R M G θ m wr F 向 F 引 教 学 活 动导入新课.万有引力常量的测出的物理意义.答: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事实上际意义,能够求得地球的质量等.万有引力常量一经测出,万有引力定律对天文学的进展起了专门大的推动作用,这节课我们来讨论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新课教学一、地球质量1、练习运算:«中华一题»:M 地= m= R=求:〔1〕万有引力〔2〕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3〕比较可得什么结论?2、了解地球表面物体的重力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的关系。

多媒体投影图:物体m 在纬度为θ的位置,万有引力指向地心,分解为两个分力:m 随地球自转围绕地轴运动的向心力和重力。

给出数据:地球半径R 、纬度θ〔取900〕、地球自转周期T ,运算两个分力的大小比值,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向心力远小于重力,万有引力大小近似等于重力。

因此不考虑〔忽略〕地球自转的阻碍,2R Mm Gmg = 地球质量: G gR M 2= 二、太阳质量应用万有引力可算出地球的质量,能否算出太阳的质量多提咨询:行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的来源是什么?连续提咨询:是否需要考虑九大行星之间的万有引力?总结:太阳质量远大于各个行星质量,高中时期粗略运算,不考虑行星之间的万有引力。

设中心天体太阳质量M ,行星质量m ,轨道半径r ——也是行星与太阳的距离,行星公转角速度ω,公转周期T ,那么r T m r m r Mm G 2222⎪⎭⎫ ⎝⎛==πω 太阳质量2324GTr M π= 与行星质量m 无关。

提咨询:不同行星与太阳的距离r 和绕太阳公转的周期T 差不多上各不相同的。

然而不同行星的r 、T 运算出来的太阳质量必须是一样的!上面的公式能否保证这一点?同理,月亮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依照前面的推导我们能否运算地球的质量? 建立模型:通过围绕天体的运动半径和周期求中心天体的质量。

高中物理必修2_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教案

高中物理必修2_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教案

6.1 行星的运动知识与技能1.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基本内容.2.知道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3.知道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且这个比值与行星的质量无关,但与太阳的质量有关.4.理解人们对行星运动的认识过程是漫长复杂的,真理是来之不易的.过程与方法通过托勒密、哥白尼、第谷·布拉赫、开普勒等几位科学家对行星运动的不同认识,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性并加深对行星运动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澄清对天体运动裨秘、模糊的认识,掌握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2.感悟科学是人类进步不竭的动力.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认识行星的运动. 学好本节有利于对宇宙中行星的运动规律的认识, 掌握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并有利于对人造卫星的学习.教学难点对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理解和应用,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澄清人们对天体运动神秘、模糊的认识.[新课导入 ]【多媒体演示】天体运动的图片浏览。

教师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无数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天体,如月亮、地球、太阳、夜空中的星星……由这些天体组成的广袤无限的宇宙始终是我们渴望了解、不断探索的领域。

关于天体的运动,历史上有过不同的看法 .(课件投影中国古代天文学观我国古代先民看到北极星常年不动,以及北斗七星等拱极星的回转,便以为星空是圆的,就像是一只倒扣着的半球大锅,覆整在大地上, 而北极则是这盖天的顶,又认为地是方的,就像一张围棋盘,此即“天圆地方”说.东汉时的天文学家张衡提出“浑天”说,认为天就像一个大鸡蛋,地球就是其中的蛋黄.中国古代通常将历法和天文联系在一起.历法注重天体运行的长时间段的重复周期,而不注重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运行情况.与古希腊人和中世纪的欧洲人不同,中国历法家很少关心宇宙结构方面的讨论.在汉朝的大部分时期,人们满足于这样的假设:有人居住的世界是一小块中心区域.靠近平面大地中央,这个平面大地是一个绕着倾斜的轴旋转的天球的直径面.天体在该天球的内面移动,但它们靠何种机制来进行这种运动则没有讨论.中国古代有丰富的天文记录.公元前第二个千年的后期,甲骨文中已记载了新星现象.从约公元苗 200年开始,在官方文件中已有关于新星的连年记载,还有流星雨、彗星、日食、太阳黑子以及异乎寻常的云、板光之类的记载,或对蕾星的跟踪观测的记录.这些现象的观测者都使用了制作精良的大型浑天仪和其他刻度仪器,所观测的天体位置,其精确程度毫不逊色于欧洲在第谷之前的观测.学生阅读后对探索宇宙产生兴趣.师: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有着无数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天体.如太阳、月亮、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吸引了人们的注意,智麓的头脑开始探索天体运动的奥秘.它们的运动是靠神的支配,还是物理规律的约束 ? 经过不懈的努力,科学家们对它已有初步的了解,这一节让我们循着前人的足迹学习行星运动的情况.[新课教学 ]一. “地心说”和“日心说”之争[讨论与交流 ]展示问题:请阅读教材第一段1.古人对天体运动存在哪些看法 ?生:“地心说”和“日心说” .师:2.什么是“地心说” ? 什么是“日心说” ’ ?生:” 地心说” 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大阳、月亮以及其他行星都绕地球运动, “日心说”则认为太阳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运动.“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托勒密 (古希腊. “地心说’符合人们的直接经验,同时也符合势力强大的宗教神学关于地球是宇宙中心的认识, 故地心说一度占据了统治地位.生:“日心说”战胜了“地心说” ,最终被接受.[讨论与交流 ]展示问题:师:“日心说”战胜了“地心说” ,最终真理战胜了谬误.请同学们阅读第 64页《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中托勒密:地心宇宙,哥白尼:拦住了太阳,推动了地球.交流讨论,找出“地心说”遭遇的尴尬和“日心说’的成功之处.生:地心说所描述的天体的运动不仅复杂而且问题很多,如果把地球从天体运动的中心位置移到一个普通的、绕太阳运动的位置,换一个角度来考虑天体的运动,许多问题都可以解决,行星运动的描述也变得筒单了.“日心说”代表人物:哥白尼, “日心说”能更完美地解释天体的运动.二、开普勒行量运动定律[做一做 ]用图钉和细绳画椭圆可以用一条细绳和两图钉来画椭圆.如图 7. 1— l 所示,把白纸镐在木板上,然后按上图钉.把细绳的两端系在图钉上,用一枝铅笔紧贴着细绳滑动,使绳始终保持张紧状态.铅笔在纸上画出的轨迹就是椭圆,图钉在纸上留下的痕迹叫做椭圆的焦点.想一想,椭圆上某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和与椭圆上另一点到两个焦点的距寓之和有什么关系 ?[课堂训练 ](分四小组进行师;阅读教材第二段到最后,并阅读第 64页《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中第谷:天才观察家,开普勒:真理超出期望,投影展示以下问题:师:1. 古人认为天体做什么运动 ?生:古人把天体的运动看得十分神圣,他们认为天体的运动不同于地面物体的运动,天体做的是最完美、最和谐的匀逮圆周运动. 师:2.开普勒认为行星做什么样的运动 ? 他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 ?生:开普勒认为行星做椭圆运动.他发现假设行星傲匀逮圆周运动,计算所得的数据与观测数据不符,只有认为行星做椭圆运动,才能解释这一差别.师:3.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哪几个方面描述了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规律 ? 具体表述是什么 ?生: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从行星运动轨道,行墨运动的线速度变化,轨道与周期的关系三个方面揭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具体表述为: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师:这一定律说明了行星运动轨迹的形状,不同的行星绕大阳运行时椭圆轨道相同吗 ?生:不同.第二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教师 :如图所示,行星沿着椭圆轨道运行,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如果时间间隔相等,即 t 2-t 1=t4-t 3,那么面积 A=面积 B .由此可见, 行星在远日点 a 的速率最小,在近日点 b 的速率最大.开普勒第三定律:3.所有行星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由于行星的椭圆轨道都跟圆近似,在近似计算中,可以认为行星都以太阳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在这种情况下,若用 R 代表轨道半径, T 代表公转周期,开普勒第三定律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比值 k 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恒量.只与太阳有关。

高中物理必修2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单元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必修2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单元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必修2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单元教学设计《高中物理必修2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单元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高中物理必修2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单元教学设计一、内容分析1、课程标准(1)通过有关事实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知道万有引力定律,认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重要意义,体会科学定律,对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作用。

(2)会计算人造卫星的环绕速度,知道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3)初步了解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知道相对论对人类认识世界的影响。

(4)初步了解微观世界中的量子化现象,知道宏观物体和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特点。

(5)通过实例,了解经典力学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体会经典力学创立的价值与意义,认识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6)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对人们认识自然的重要作用,举例说明物理学的进展对于自然科学的促进作用。

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及主要内容本章主要知识是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重点是的宇宙速度,卫星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等的计算比较,本章是匀速圆周运动,牛顿定律的进一步应用在高考中占一定的分数,除知识外,本章内容是对学生进行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好机会。

让学生充分体会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过程和牛顿建立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让学生充分体验托勒密哥白尼第谷开普勒布鲁斯弱。

伽利略等物理学家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法。

让学生充分感知航天活动是一项高顶尖的事业,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及正确评价。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了解开普勒第三定律中K值的大小只与中心天体有关,了解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的发现过程。

(2)能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和牛顿定律,推导出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表达式,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

(3)知道万有引力定律,知道半径的物理意义,引力常数的大小和意义。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万有引力与航天》教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万有引力与航天》教案
生:学生思考。
本节课一起感受物理理论与计算的魅力。
开始之前,独立思考复习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与向心力的表达式。
1. 万有引力定律公式_______________
2. 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公式F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展示相关表达式。
1. 计算地球的质量(小组讨论)M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万有引力与航天》教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万有引力与航天》教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过程回顾
从实际出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入新课
师:从生活实际称体重着手,回顾生活中称量不同物体质量的方法。思考:大到地球这样的星球,它的质量可以“称量”吗?以现有的物理知识如何“称量”或计算地球的质量》
思路一:物体在地球表面时受到的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万有引力与航天》教案这篇文章共5868字。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教案-(20229)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教案-(20229)

授课班级:6.1 行星的运动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基本内容;(2)知道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3)知道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且这个比值与行星的质量无关,但与太阳的质量有关;(4)理解人们对行星运动的认识过程是漫长复杂的,真理是来之不易的。

2、过程与方法:过托勒密、哥白尼、第谷·布拉赫、开普勒等几位科学家对行星运动的不同认识,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性并加深对行星运动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澄清对天体运动裨秘、模糊的认识,掌握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2)感悟科学是人类进步不竭的动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认识行星的运动。

学好本节有利于对宇宙中行星的运动规律的认识,掌握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并有利于对人造卫星的学习。

教学难点:对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理解和应用,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澄清人们对天体运动神秘、模糊的认识。

教学方法:探究、讲授、讨论、练习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第一节行星的运动(一)新课导入多媒体演示:天体运动的图片浏览。

(二)新课教学1、“地心说”和“日心说”之争2、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运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这一定律说明了行星运动轨迹的形状,不同的行星绕大阳运行时椭圆轨道相同吗?(不同)第二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如图所示,行星沿着椭圆轨道运行,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如果时间间隔相等,即 t2t1=t4t3,那么面积 A=面积 B。

由此可见,行星在远日点 a 的速率最小,在近日点 b 的速率最大。

计划课时:授课备注(教学班级的授课具体时间、教师自由调整内容、课堂教学记录等。

)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

物理卷·2019届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四节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教学设计

物理卷·2019届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四节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教学设计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实现新课标对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应做到:初步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关注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发展趋势以及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求学生:能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能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

2、进一步做好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物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使学生获得不同的认知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二、教学背景分析1.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圆周运动与万有引力定律之后的一节知识应用与扩展的课。

通过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体会它在科学史上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本节教学要求学生体会万有引力定律经受实践的检验,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理解万有引力理论的巨大作用和价值,对它在科学史上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是无论怎样估计也是不过分的。

本节是“应用+检验”性的内容,着重理清两个思路:F引=G;F引=F向。

这也是本章的重点之处。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让人类对世界有了更多的认识,随后也成为人类认识未知世界的有力武器,因此,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用万有引力定律对天体运动进行自主学习,采用启发式教学。

通过本节的学习,重点要使学生体会科学定律对人类未知世界的作用,激起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高中物理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4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物理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4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学习目标] 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重要应用.2.理解“计算天体质量”的基本思路.3.了解地球对地面物体的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区别和联系.一、计算天体的质量1.称量地球的质量(1)思路:地球表面的物体,若不考虑地球自转,物体的重力等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2)关系式:mg =G MmR 2. (3)结果:M =gR 2G,只要知道g 、R 、G 的值,就可计算出地球的质量. 2.太阳质量的计算(1)思路:质量为m 的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时,行星与太阳间的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2)关系式:GMm r 2=m 4π2T 2r . (3)结论:M =4π2r 3GT 2,只要知道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T 和半径r 就可以计算出太阳的质量. (4)推广:若已知卫星绕行星运动的周期T 和卫星与行星之间的距离r ,可计算行星的质量M .二、发现未知天体1.海王星的发现:英国剑桥大学的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年轻的天文学家勒维耶根据天王星的观测资料,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天王星外“新”行星的轨道.1846年9月23日,德国的伽勒在勒维耶预言的位置附近发现了这颗行星——海王星.2.其他天体的发现:近100年来,人们在海王星的轨道之外又发现了冥王星、阋神星等几个较大的天体.[即学即用]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地球表面的物体的重力必然等于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2)若只知道某行星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则可以求出太阳的质量.(×)(3)已知地球绕太阳转动的周期和轨道半径,可以求出地球的质量.(×)(4)天王星是依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的轨道而发现的.(×)(5)牛顿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了海王星的轨道.(×)(6)海王星、冥王星的发现表明了万有引力理论在太阳系内的正确性.(√)2.已知引力常量G =6.67×10-11 N·m 2/kg 2,重力加速度g =9.8 m/s 2,地球半径R =6.4×106 m ,则可知地球的质量约为( )A.2×1018 kgB.2×1020kgC.6×1022 kgD.6×1024 kg答案 D一、天体质量和密度的计算[导学探究]1.卡文迪许在实验室测出了引力常量G 的值,他称自己是“可以称量地球质量的人”.(1)他测量的依据是什么?(2)若还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地球半径R ,求地球的质量和密度.答案 (1)若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在地球表面上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2)由mg =G Mm R 2,得:M =gR 2Gρ=M V =M 43πR 3=3g 4πGR . 2.如果知道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周期T 和它与太阳的距离r ,能求出太阳的质量吗?若要求太阳的密度,还需要哪些量?答案 由Gm 地M 太r 2=4π2T 2m 地r 知M 太=4π2r 3GT 2.由密度公式ρ=M 太43πR 太3可知,若要求太阳的密度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必修二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单元教案4一、知识网络托勒密:地心说人类对行 哥白尼:日心说星运动规 开普勒 第一定律(轨道定律)行星 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律的认识 第三定律(周期定律)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 万有引力定律 F =G221rm m 引力常数的测定万有引力定律 称量地球质量M =GgR 2万有引力 的理论成就 M =2324GTr π与航天 计算天体质量 r =R,M=2324GT R πM=G gR 2人造地球卫星 M=2324GTr π 宇宙航行 G 2r Mm = m rv 2mr 2ωma第一宇宙速度7.9km/s 三个宇宙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11.2km/s 地三宇宙速度16.7km/s二、重点内容讲解 1、计算重力加速度(1)在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在忽略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可用万有引力定律来计算。

F 引=G 2R M =6.67*1110-*2324)10*6730(10*98.5=9.8(m/2s )=9.8N/kg即在地球表面附近,物体的重力加速度g =9.8m/2s 。

这一结果表明,在重力作用下,物体加速度大小与物体质量无关。

(2)即算地球上空距地面h 处的重力加速度g ’。

有万有引力定律可得:g ’=2)(h R GM +又g =2R GM ,∴g g '=22)(h R R +,∴g ’=2)(h R R +g (3)计算任意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

有万有引力定律得: g ’=2''R GM (M ’为星球质量,R ’卫星球的半径),又g =2R GM ,∴gg '=2)'('R R M M ∙。

注意:在地球表面物体受到地球施与的万有引力与其重力是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万有引力的另一个分量给物体提供其与地球一起自转所需要的向心力。

由于这个向心力很少,我们可以忽略,所以在地球表面的物体F 引=G 2、天体运行的基本公式在宇宙空间,行星和卫星运行所需的向心力,均来自于中心天体的万有引力。

因此万有引力即为行星或卫星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因此可的以下几个基本公式。

(1)向心力的六个基本公式,设中心天体的质量为M ,行星(或卫星)的圆轨道半径为r ,则向心力可以表示为:F引=F向,n F =G2r Mm=ma =m rv 2=mr 2ω=mr 2)2(T π=mr 2)2(f π=m ωv 。

(2)五个比例关系:(r 为行星的轨道半径) 向心力:n F =G2r Mm ,F ∝21r ; 向心加速度:a=G 2r M , a ∝21r;① G 2r Mm =m r v 2; 得v =r GM ,v ∝r1;②G2r Mm =m r 2ω ;得ω=3r GM ,ω∝31r; ③G 2r Mm =mr 2)2(T π;得T =2πGMr 3,T ∝3r ; (3)v 与ω的关系。

在r 一定时,v=r ω,v ∝ω;在r 变化时,如卫星绕一螺旋轨道远离或靠近中心天体时,r 不断变化,v 、ω也随之变化。

根据,v ∝r1和ω∝31r,这时v与ω为非线性关系,而不是正比关系。

3、引力常量的意义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可得:G 2r Mm =mr 2)2(T π∴k GMT r ==2234π.这实际上是开普勒第三定律。

它表明k Tr =23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物理量,它仅仅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

在实际做题时,它具有重要的物理意义和广泛的应用。

它同样适用于人造卫星的运动,在处理人造卫星问题时,只要围绕同一星球运转的卫星,均可使用该公式。

4、估算中心天体的质量和密度(1)中心天体的质量,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表达式可得:G 2r Mm =mr 2)2(T π, ∴M =2324GT r π (2)中心天体的密度方法一:中心天体的密度表达式ρ=V M ,V =343R π(R 为中心天体的半径),根据前面M 的表达式可得:ρ=3233R GT r π。

当r =R 即行星或卫星沿中心天体表面运行时,ρ=23GTπ。

此时表面只要用一个计时工具,测出行星或卫星绕中心天体表面附近运行一周的时间,周期T ,就可简捷的估算出中心天体的平均密度。

方法二:由g=2R GM ,M=GgR 2进行估算,ρ=V M ,∴ρ=R G g π435、稳定运行与变轨运行(1)稳定运行:某天体m 围绕某中心天体M 稳定做圆周运动时,始终满足F 引=F 向,即:22GMm mv r r = 所以v =rGM,故r 越大时,v 越小;r 越小时,v 越大; (2)变轨运行:某天体m 最初沿某轨道1稳定做圆周运动满足22GMm mv r r =,由于某原因其v 变大,此时其所需要的向心力2n mv F r=变大,万有引力2GMm F r =引不足以提供向心力时,m 就做离心运动,运动到较高轨道2做稳定的圆周运动,此时v 比原轨道1处的v 小;反之,若在轨道1处v 突然变小时,将会到较低轨道3稳定运行,此时v 比原轨道1要大;三、常考模型规律示例总结 1. 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1)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两物体间引力的方向沿着二者的连线。

(2)公式表示:F=221r m Gm 。

(3)引力常量G :①适用于任何两物体。

②意义:它在数值上等于两个质量都是1kg 的物体(可看成质点)相距1m 时的相互作用力。

③G 的通常取值为G=6。

67×10-11Nm 2/kg 2。

是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用实验测得。

(4)适用条件:①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质点间引力大小的计算。

当两物体间的距离远大于每个物体的尺寸时,物体可看成质点,直接使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

②当两物体是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时,它们间的引力也可以直接用公式计算,但式中的r 是指两球心间的距离。

③当所研究物体不能看成质点时,可以把物体假想分割成无数个质点,求出两个物体上每个质点与另一物体上所有质点的万有引力,然后求合力。

(此方法仅给学生提供一种思路)(5)万有引力具有以下三个特性:①普遍性:万有引力是普遍存在于宇宙中的任何有质量的物体(大到天体小到微观粒子)间的相互吸引力,它是自然界的物体间的基本相互作用之一。

②相互性: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符合牛顿第三定律。

③宏观性:通常情况下,万有引力非常小,只在质量巨大的天体间或天体与物体间它的存在才有宏观的物理意义,在微观世界中,粒子的质量都非常小,粒子间的万有引力可以忽略不计。

〖例1〗设地球的质量为M ,地球的半径为R ,物体的质量为m ,关于物体与地球间的万有引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大于物体对地球的引力。

A 、 物体距地面的高度为h 时,物体与地球间的万有引力为F=2h GMm 。

B 、 物体放在地心处,因r=0,所受引力无穷大。

D 、物体离地面的高度为R 时,则引力为F=24RGMm〖答案〗D〖总结〗(1)矫揉造作配地球之间的吸引是相互的,由牛顿第三定律,物体对地球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大小相等。

(2)F=221r m Gm 。

中的r 是两相互作用的物体质心间的距离,不能误认为是两物体表面间的距离。

(3)F=221r m Gm 适用于两个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如果把物体放在地心处,显然地球已不能看为质点,故选项C 的推理是错误的。

〖变式训练1〗对于万有引力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221r m G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公式中G 为引力常数,是人为规定的。

B 、r 趋近于零时,万有引力趋于无穷大。

C 、m 1、m 2之间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与m 1、m 2的质量是否相等无关。

D 、m 1、m 2之间的万有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C2. 计算中心天体的质量解决天体运动问题,通常把一个天体绕另一个天体的运动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处在圆心的天体称作中心天体,绕中心天体运动的天体称作运动天体,运动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中心天体对运动天体的万有引力来提供。

ma T mr mr r mv rGMm ====2222)2(πω式中M 为中心天体的质量,Sm 为运动天体的质量,a 为运动天体的向心加速度,ω为运动天体的角速度,T 为运动天体的周期,r 为运动天体的轨道半径. (1)天体质量的估算通过测量天体或卫星运行的周期T 及轨道半径r,把天体或卫星的运动看作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22)2(T mr r GMm π=,得2324GTr M π=注意: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求得的质量M 是位于圆心的天体质量(一般是质量相对较大的天体),而不是绕它做圆周运动的行星或卫星的m,二者不能混淆.用上述方法求得了天体的质量M 后,如果知道天体的半径R,利用天体的体积334R V π=,进而还可求得天体的密度.3233R GT r V M πρ==如果卫星在天体表面运行,则r=R,则上式可简化为23GTπρ= 规律总结:① 掌握测天体质量的原理,行星(或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来提供的.② 物体在天体表面受到的重力也等于万有引力.③ 注意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飞船靠近星球表面运行,运行半径等于星球半径. (2)行星运行的速度、周期随轨道半径的变化规律研究行星(或卫星)运动的一般方法为:把行星(或卫星)运动当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来源于万有引力,即:2222)2(T mr mr r mv rGMm πω=== 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选用恰当的公式进行计算,必要时还须考虑物体在天体表面所受的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即mg R GMm=2(3)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发现海王星和冥王星〖例2〗已知月球绕地球运动周期T 和轨道半径r ,地球半径为R 求(1)地球的质量?(2)地球的平均密度? 〖思路分析〗(1) 设月球质量为m ,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22)2(T mr r GMm π= ,2324GTr M π= (2)地球平均密度为3233334R GT r R M ππρ== 答案:2324GT r M π= ; 3233R GT r πρ=总结:①已知运动天体周期T 和轨道半径r ,利用万有引力定律求中心天体的质量。

②求中心天体的密度时,求体积应用中心天体的半径R 来计算。

〖变式训练2〗人类发射的空间探测器进入某行星的引力范围后,绕该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该行星的半径为R ,探测器运行轨道在其表面上空高为h 处,运行周期为T 。

(1)该行星的质量和平均密度?(2)探测器靠近行星表面飞行时,测得运行周期为T 1,则行星平均密度为多少?答案:(1)232)(4GT h R M +=π;323)(3R GT h R +=πρ (2)213GT πρ= 3. 地球的同步卫星(通讯卫星)同步卫星:相对地球静止,跟地球自转同步的卫星叫做同步卫星,周期T=24h ,同步卫星又叫做通讯卫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