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九年级人教版部编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1课古代日本同步练习题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当堂训练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当堂训练

第11课古代日本当堂训练1.公元7世纪,日本效仿隋唐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进行的改革,史称( )A.农奴制改革B.彼得一世改革C.查理•马特改革D.大化改新2.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正式开始,其“新”主要体现在( )A.严重削弱了天皇的权力B.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C.加强了世袭贵族的地位D.直接推翻了幕府的统治3.武士和武士集团是日本封建社会时期特有的社会阶层。

下列对其表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 )A.地方豪强以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一种政治集团B.武士团有时对抗地方政府,有时响应朝廷出征C.12世纪晚期开始,幕府统治日本长达近700年之久D.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4.中国学者吴廷理早在20世纪50年代,分析指出大化改新后建立起来的土地制度“只能是封建的土地国家所有制”。

据此分析吴廷理认为大化改新后日本的社会性质应是( ) A.原始社会B.封建社会C.奴隶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5. 中国古书这样记载:沧浪之中有倭人,大小数百国。

“倭人”指的是()A.日本B.拜占庭C.阿拉伯D.朝鲜6.5世纪统一日本本土的大和政权兴起于()A.北海道B.本州C.四国D.九州7.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这次改革仿效的是()A.希腊共和制度B.中国明清制度C.唐朝典章制度D.罗马元首制度8.646年元旦,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实行征兵制。

此段材料反映的是()A.大化改新的背景B.大化改新的内容C.大化改新的性质D.大化改新的影响9.唐朝初年,遣唐使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典章制度,对646年日本著名的大化改新起到了重要作用。

大化改新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A.天皇掌握了实权B.引进了中国先进的制度C.缓和了各种矛盾,稳定了政局D.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10.武士是日本以武艺为专业的社会阶层,日本封建社会平安时代中期以后统治阶级的忠实仆从。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1课 古代日本同步训练及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1课 古代日本同步训练及解析

第11课古代日本一、选择题1.7世纪中期,通过改革向封建社会过渡的亚洲国家是( )A. 罗马共和国B. 亚历山大帝国C. 法兰克王国D. 日本2.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从646年开始,日本进行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这场改革,日本仿效的是中国的()A. 隋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3.中国学者普遍认为:大化改新是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中国唐朝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下列内容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 孝德天皇实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B. 建立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C. 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统一赋税D. 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地税改革4.日本留学生对于唐朝实行均田制,制定律令,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国泰民安,文化繁荣的大好形势,深为赞赏。

回国后,积极倡导以“法制完备”的唐朝为典范,实行政治改革。

材料反映了大化改新()A. 以中国唐朝制度为蓝本 B. 使日本过渡到封建社会C. 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进步D. 使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5.公元645年,孝德天皇即位,定年号为大化,迁都难波宫。

次年元旦,颁布改新诏书,实行政治改革。

此后日本形成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

日本此次改革()A. 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B. 以西方为榜样C. 以法西斯势力为核心D. 受到美国推动6.“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

”这一重大的“作用”是()A. 使日本成为封建国家B. 推动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C. 日本确立了幕府统治D. 日本从此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7.王毅在《论日本大化改新的成败》中说:“为数不多的铁制农具仅仅被当时的氏姓贵族所垄断。

他们凭借这一优越的生产条件,大肆开垦、兼并土地,大大加速了自身的成长……并且很快在政治上崛起,造成了七世纪日本社会的动乱。

”材料主要论述大化改新的()A. 历史背景B. 改革措施C. 成败得失D. 历史影响8.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

【同步练习】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作业)

【同步练习】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作业)

第11课古代日本一、知识结构二、知识点突破知识点一、6世纪前的日本:5世纪,大和政权基本实现统一。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 ”,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例1.下图“统治结构示意图”反映的是A.6世纪前的日本B.7世纪的阿拉伯半岛C.8世纪的法兰克王国D.9世纪的东罗马帝国知识点二、大化改新(646年,仿效唐朝进行一系列改革):1.背景:6世纪-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

2.性质: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3.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有: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颁给公民,六年一颁,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4.结果(意义):日本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例2.2019年的日本新年号出自于日本传统古籍《万叶集》中的“初春令月,气淑风和”.不过从“大化”开始,日本共有247个年号出自中国古籍。

大化年间,通过学习中国的文化与典章制度,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A.天皇从此掌握了国家实权B.缓和了各种矛盾,稳定了政局C.全面引进了中国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D.大化改新促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知识点三、武士和武士集团:1.出现的原因:根本原因:①土地私有、土地兼并盛行,封建庄园形成,享有“ ”的特权;②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

直接原因:为保护,出现武士和武士集团2.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3. 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 ”称号,设幕府于镰仓。

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了长达近700年的统治时期。

4. 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

2019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练习题(含答案)语文

2019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练习题(含答案)语文

2019年秋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大和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后来改称为( )A.皇帝 B.哈里发C.天皇 D.总统2、日本是一个善于向外学习的国家。

公元646年,日本掀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这一次日本学习的对象是()A.阿拉伯帝国B.唐朝C.法兰克王国D.拜占庭帝国3.《全球通史》中提到:“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

”这里的“作用更为重大”指的是( )①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②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度③促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④促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②④4、645年,孝德天皇在日本史上第一次使用年号“大化”。

第二年,他发布了《改新之诏》,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

其内容之一是()A.实行贵族世袭制B.把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C.分封贵族为诸侯D.没收农民所拥有的耕地5.大化改新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 改革派势力强大B. 孝德天皇的英勇果断C. 掌权的大贵族已不得人心D. 奴隶制已不适应当时日本社会发展的需要6.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大化改新在政治上是要建立()A.贵族世袭制度B.城市自治机构C.中央集权国家D.政教合一国家7.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是( )A.大和统一日本 B.武士集团的形成C.大化改新 D.明治维新8. 日本幕府政治又叫“武家政治”,其开始于哪一事件?( )A. 镰仓幕府的建立B. 室町幕府的建立C. 江户幕府的建立D. 明智幕府的建立9.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 )A.杀手 B.铁血战士C.武士 D.圣斗士10.下列关于幕府与天皇朝廷关系说法错误的是()A.天皇任命幕府首领,掌握实权B.天皇成为礼仪性的摆设C.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D.国家政权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二、非选择题11、大化改新日本的学习对象是哪国?具体内容是什么?大化改新的意义和启示?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同步练习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同步练习

第11课古代日本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古代日本及大化改新的相关史实,说法正确的是( )A.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天皇B. 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C. 大化改新属于封建性质的改革D. 幕府统治时期,天皇掌握国家大权2.中国古书这样记载日本:沧浪之中有倭人,大小数百国。

第一次统一“大小数百国”的是( )A.大和 B.高丽C.琉球 D.本州3.根据文献记载,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小国。

5世纪初,实现了统一。

统一日本的是( )A.武士 B.幕府C.大和 D.天皇4.《日本书纪》记载古代日本人认为“大唐国者,法式备定之珍国也,常须达。

”受唐朝影响,日本( )A. 推行明治维新B. 进行大化改新C. 建立幕府统治D. 形成武士集团5.日本是一个善于模仿的民族。

其中,大化改新“模仿”的是( )A.欧美工业文明B.中国隋唐制度C.希腊民主制度D.中国秦汉制度6.大和国的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在他们领地上的居民的组织生产形式是( )A.农业生产合作社B.人民公社化C.以“部”的形式D.家庭联产承包7.7世纪中叶,日本发生了一场以学习和模仿中国隋唐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它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

这场改革是( )A. 大化改新B. 彼得一世改革C. 明治维新D.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8.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性事件是( )A.大和统一日本B.大化改新C.幕府统治建立D.明治维新9. 下列属于大化改新内容的有 ( )①土地归属国家,定期分给农民耕种②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自由③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④强制普及初等教育A. ①③B. ②④C. ②③D. ①④10.2019年4月1日,日本正式公布新年号为“令和”。

这是日本自公元645年首次使用年号以来的第248个年号。

日本首次使用的年号是( )A. 大化B. 德川C. 明治D. 裕仁11.大和的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以及地位近似奴隶的部民,他们之间不断争战使矛盾日益尖锐,而部民也不断反抗。

2019年度九年级人教版部编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1课古代日本同步练习

2019年度九年级人教版部编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1课古代日本同步练习

第11 课古代日本一、选择题1.12 世纪晚期,日本进入了长达近700 年的幕府统治时期,以下关于这一时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B.国家大权掌握在天皇手中C.武士集团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D.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2.“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日本大化改新与西欧土地分封改革相比较,共同之处在于()A.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B.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C.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D.是封建性质的改革,促进本国封建制度的形成3.大和的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以及地位近似奴隶的部民,他们之间不断争战使矛盾日益尖锐,而部民也不断反抗。

此时中国唐朝的统一和兴盛,强烈刺激了大和统治者。

于是天皇决心实行改革。

材料反映的是A. 大化改新的背景B. 大化改新的内容C. 大化改新的性质D. 大化改新的影响4.大化改新中规定,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它属于哪个方面的改革措施A. 政治B. 思想C. 文化D. 经济5.公元7 世纪时,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这次改革仿效的是A. 希腊共和制度,B .中国隋唐制度,C .中国明清制度,D .罗马元首制度第 1 页6•《全球通史》中提到,“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

”这里“作用重大”包括①主张实施变革②提出效仿宋朝制度③推动大化改新④促使日本向封建社会转变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7. 以下词语可以用来形容古代日本社会概况的是①封君封臣②大化改新③武士集团④幕府统治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8. 下边是某位同学上“大化改新”一课记的笔记,其中有误的是()A. 背景: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政局动荡。

B. 领导人物:孝德天皇C. 内容:(经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企业D. 影响: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9. 646年,日本的大化改新使日本()A.从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B .从奴隶制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C.从奴隶制国家转变为封建国家,D .从封建国家转变为奴隶制国家10. 学习历史要注重理清线索,进行横、纵比较。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11课 古代日本 课堂作业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11课 古代日本  课堂作业

第11课古代日本1.九年级班历史活动课上,有几位同学围绕大和统一日本本土的时间产生了争议,正确的时间是( )A.3世纪B.4世纪C.5世纪D.6世纪2.5世纪初,政权统一了日本( )A.大和B.九州C.四国D.北海岛3.6世纪前期,日本领地上的居民以“”的形式组织生产( )A.国B.部C.郡D.里4.5世纪,大和国贵族的私有民被称为地位近似于奴隶( )A.奴隶B.家奴C.武士D.部民5.下列选项不是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和原因的是( )A.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愈演愈烈B.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C.中国隋唐先进的制度D.确立了封建制度,有利于日本经济的发展6.颁布大化改新诏书的天皇是( )A.中臣C明仁D.德川7.646年,孝德天皇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其内容之一是( )A.实行贵族世袭制B.把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C.分封贵族为诸侯D.没收农民所拥有的耕地8.646年,孝德天皇实行“大化改新”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废除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不能买卖和终生使用:统一赋税。

此段内容反映的是( )A.大化改新的内容B.大化改新的背景C.大化改新的性质D.大化改新的影响9.646年,孝德天皇进行“大化改新”,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

大化改新在政治上是要建立( )A.贵族世袭制B.民主共和制度C.中央集权制国家D.政教合一的国家10从日本大化改新的措施可以看出,中国哪一时期文化对它影响很大( )A.秦汉时期B.三国时期C.南唐时期D.宋元时期11.日本武士的产生是在平安时代,9世纪中期开始,一些地方领主开始建立保卫自己的私人武装,并利用其扩张势力。

日本武土阶层产生的背景是( )①土地私有的盛行②土地兼并的盛行③日本幕府的统治④社会动荡不安A.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12.到了10世纪,朝廷无力镇压地方势力的叛乱,不得不借助各地武士的力量,武士更进一一步得到了中央的承认,成为日本的特权统治阶级。

2019年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同步练习-文档资料

2019年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同步练习-文档资料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11课古代日本一、选择题1.《汉书·地理志》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第一次统一“百余国”的是()A.大和B.高丽C.琉球D.本州2.大和的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以及地位近似奴隶的部民,他们之间不断争战使矛盾日益尖锐,而部民也不断反抗。

此时中国唐朝的统一和兴盛,强烈刺激了大和统治者。

于是天皇决心实行改革。

此则材料反映的是()A.大化改新的背景B.大化改新的内容C.大化改新的性质D.大化改新的影响3.唐朝初年,遣唐使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典章制度,对646年日本著名的大化改新起到了重要作用。

大化改新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A.天皇掌握了实权B.引进中国先进制度C.缓和了各种矛盾,稳定了政局D.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4.古代日本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是()A.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B.庄园的形成与壮大C.幕府政治开始D.西方殖民者入侵日本5.12世纪晚期,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开启幕府统治的是()A.德川家康B.孝德天皇C.源赖朝D.德川庆喜6.日本的12世纪晚期至19世纪中期被称为幕府统治时期,是因为()A.天皇、将军、武士构成了日本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B.幕府将军把持国家大权,天皇成为虚君C.天皇为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D.统治者在幕府议政二、非选择题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陈冰在《作坊里的日本》一书中写道:“中古时期,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后来,日本就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侵略战争,同老师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

”材料二日本地方豪强崛起,他们占有大片土地,建起庄园,为保护自己的庄园和统治,豪强建立军事集团,特殊的武士阶层逐渐形成。

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

武士道是日本军事封建专制主义的产物,对以后日本的发展影响深远。

材料三幕府政治始于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中间经过室町幕府及分裂的战国时代,到1603 年,德川家康重新建立了统一的武家政权江户幕府。

九年级人教版部编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1课古代日本同步练习题

九年级人教版部编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1课古代日本同步练习题

第11课古代日本一、选择题1.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日本是在A.1世纪B.2世纪C.3世纪D.5世纪2.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标志性事件是A.大和统一日本B.大化改新C.幕府统治建立D.武士集团的出现3.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日本是在()A.1世纪B.2世纪C.3世纪D.5世纪【答案】D4.大化改新中规定,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它属于什么方面的改革措施?()A.政治B.思想C.文化D.经济5.7世纪,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改革,其中政治方面采取的措施是()A.确立军事封建制度B.地方实行郡县制C.有条件的土地封赐D.建立中央集权制【答案】D6.12世纪晚期,击败平氏武士集团,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并建立镰仓幕府统治的是()A.B.C.D.7.下列哪一项内容不符合日本在封建化进程中所做出的变革( ) A.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B.将土地收归国有C.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免费耕种, D.日本的部民转化成为国家公民8.学习历史要注重理清线索,进行横、纵比较。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光荣革命②俄国 1861 年改革③大化改新④巴黎公社A.②③④①,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9. 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地方豪强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参与皇室斗争B.保卫天皇C.保护自己的庄园D.为国家提供兵役服务10.“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这一内容出自A.伯利克里改革B.大化改新C.查理·马特改革D.明治维新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

国家计口授田,对六岁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一次,男子每人二段(约相当于35母),女子为其三分之二,奴婢授田相当于自由民的三分之一。

九年级历史上册同步习题及答案第11课 古代日本

九年级历史上册同步习题及答案第11课 古代日本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11课古代日本巩固限时达标1.5世纪初,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

A.天皇B.国王C.大王D.将军2. 日本进行大化改新的根本原因是()。

A.日本四分五裂,人们渴望统一B.落后的奴隶制度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社会矛盾尖锐C.改革派积极提倡仿效唐朝的制度进行改革D.孝德天皇掌握了政权3.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

从646年开始,日本掀起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这一次日本学习的对象是()。

A.阿拉伯帝国B.唐朝C.法兰克王国D.拜占庭帝国4.“日本朝野醉心于学习和模仿唐朝的制度与文化,前后历 300 年之久。

”下列变革中与日本学习模仿唐朝制度有关的是()。

A.商鞅变法B.大化改新C.明治维新D.百日维新5.这次改革以后,日本人称他们的刀为“唐刀”,空手道为“唐手”。

“这次改革”是()。

A.伯里克利改革B.北魏孝文帝改革C.大化改新D.1861年改革6. 由“7世纪中期”“改革”“孝德天皇”这三个关键词,你能联想到的是()。

A.大化改新B.日本统一C.阿拉伯国家的建立D.幕府统治7.645年,孝德天皇定年号为大化,在日本历史上第一次使用年号。

第二年,日本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

属于这次改革内容的是()。

A.实行贵族世袭制B.把部民转化为公民C.分封贵族为诸侯D.没收农民拥有的耕地8.下列关于幕府与天皇朝廷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天皇任命幕府首领,掌握实权B.天皇成为礼仪性的摆设C.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D.武士阶层掌握国家大权9.“大化改新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

”材料反映了大化改新的()。

A.背景B.内容C.目的D.作用提升理解应用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6世纪末7世纪初,日本面临的国内外形势需要进行一场社会变革。

在东亚大陆,隋、唐帝国的先后建立既给日本提供了学习的样板,也使大和朝廷备感“国际压力”。

【教育资料】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1课古代日本同步测试卷学习专用

【教育资料】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1课古代日本同步测试卷学习专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1课古代日本同步测试卷一、选择题1. 12世纪晚期,日本进入了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以下关于这一时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B.国家大权掌握在天皇手中C.武士集团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D.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2. 《全球通史》中提到:“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

”这里的“作用重大”指的是①促使日本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度②促使日本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度③促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④促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3.大化改新得名的原因是()A.这次改新是一次重大改革,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B.这次改新是以大化天皇为核心进行的C.改革仿照的是中国隋唐的“大化”制度D.进行改革的天皇的年号是“大化”4. 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在各领域进行了改革,其中在政治上是要建立A.奴隶制民主政治B.种姓制度C.城市自治机构D.中央集权制度5. 在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过程中,实行的政策不包括()A.建立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度B.把土地收归国有C.国家把土地卖给农民耕种D.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赋税6. 5世纪时,统一日本的是A.倭奴国B.日本C.高丽D.大和7. 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重要标志是( )A.大和国家建立B.大和统一日本C.大化改新D.武士阶层的出现8. 大化改新时,正值中国的 ( )A.三国时期B.东晋时期C.南北朝时期D.唐朝时期9. 下列属于大化改新内容的有 ( )①土地归属国家,定期分给农民耕种②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自由③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④强制普及初等教育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10. 大化改新从一个侧面突出反映了日本民族的哪一个特点()A.凶恶残暴B.善于学习C.忧患意识D.崇拜神灵11. 中国古书这样记载日本:“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数百国。

2020年九年级历史人教部编版第四单元 第11课《古代日本》同步练习(有答案)

2020年九年级历史人教部编版第四单元 第11课《古代日本》同步练习(有答案)

第11 课古代日本一、选择题1、日本被称为“日出之处的国家”。

下列关于日本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1—2 世纪,日本有100 多个小国B. 5 世纪时,大和政权基本统一了日本C. 7 世纪中期,日本仿效新罗进行改革D. 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2、陈冰在《作坊里的日本》一书中写道:“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

但不久,日本就对它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

”材料中“第一位老师”指的是( )A. 埃及B. 巴比伦C. 中国D. 印度3、7 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在政治、经济等领域进行了改革,其中在政治上是要建立( )A. 贵族世袭制B. 民主共和制C. 君主立宪制D. 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4、下列有关日本大化改新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②主要在政治和经济领域进行③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④改革后,日本进入封建社会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5、在日本大化改新的过程中,实行的政策不包括( )A.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B. 把土地收归国有C. 国家把土地卖给农民耕种D. 统一赋税6、“由于日本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大规模吸收中国文化,以促进本国文化发展的经验,日本人把移植外来文化视为当然的事情,只要能够适应形势,任何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从海外引进,既无顾虑也不以为耻。

”与这段材料的描述有关的是( )A.“日本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大规模吸收中国文化……的经验”指的是商鞅变法B. 日本善于学习别国的长处C. 中日交往史上,都是日本派遣大量人员到中国来学习D. 日本移植外来文化一直是照搬照抄,且不顾虑也不以为耻7、12 世纪晚期至19 世纪中期的日本被称为幕府统治时期,是因为( )A. 幕府与天皇并存B. 幕府首领把持国家大权,天皇成为摆设C. 幕府首领由天皇任命D. 统治者在幕府议政8、根据文献记载,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小国。

2019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古代日本 同步练习题()

2019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古代日本 同步练习题()

第11课古代日本一、填空题1.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

领地上的居民以“_____”的形式组织生产,从事农业的称为“田部”,从事海洋捕捞的称为“海部”,等等。

2.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______________。

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3.大和皇族中的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______________即位,年号大化。

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_______________”。

4.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封建国家。

5.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

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组成庄园。

大庄园还享有“___________”的特权,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进入庄园,干涉庄园事务。

6.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源氏首领_________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

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700年的__________时期。

7.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____________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__________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二、选择题8.根据文献记载,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小国。

5世纪初,实现了统一。

统一日本的是( )A.武士 B.幕府 C.大和 D.天皇9. 大化改新时,正值中国的 ( )A.三国时期B.东晋时期C.南北朝时期D.唐朝时期10.大和国的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在他们领地上的居民的组织生产形式是( )A.农业生产合作社 B.人民公社化C.以“部”的形式 D.家庭联产承包11. 下列属于大化改新内容的有 ( )①土地归属国家,定期分给农民耕种②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自由③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④强制普及初等教育A .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12.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正式开始,其“新”主要体现在( )A.严重削弱了天皇的权力B.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C.加强了世袭贵族的地位D.直接推翻了幕府的统治13. 日本是一个善于向外学习的国家。

(优选)2019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优选)2019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11课古代日本01 知识管理知识点16世纪前的日本建国:5世纪初,________政权统一了日本。

统治: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________”,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

领地上的居民以“________”的形式组织生产,从事农业的称“________”,从事海洋捕捞的称“________”。

部民是________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________。

知识点2大化改新背景: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________文化,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开始:大和皇族中的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________________即位,年号大化。

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____________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____________”。

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____________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________,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________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影响: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____________制的________国家。

知识点3武士和武士集团背景:土地私有和土地兼并盛行。

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组成________。

大庄园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

武士团: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____________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________”。

武士夺权: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源氏首领________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

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____________时期。

幕府统治: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

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____________手中。

2019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1课古代日本同步测试卷精品教育.doc

2019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1课古代日本同步测试卷精品教育.doc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1课古代日本同步测试卷一、选择题1. 12世纪晚期,日本进入了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以下关于这一时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B.国家大权掌握在天皇手中C.武士集团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D.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2. 《全球通史》中提到:“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

”这里的“作用重大”指的是①促使日本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度②促使日本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度③促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④促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3.大化改新得名的原因是()A.这次改新是一次重大改革,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B.这次改新是以大化天皇为核心进行的C.改革仿照的是中国隋唐的“大化”制度D.进行改革的天皇的年号是“大化”4. 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在各领域进行了改革,其中在政治上是要建立A.奴隶制民主政治B.种姓制度C.城市自治机构D.中央集权制度5. 在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过程中,实行的政策不包括()A.建立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度B.把土地收归国有C.国家把土地卖给农民耕种D.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赋税6. 5世纪时,统一日本的是A.倭奴国B.日本C.高丽D.大和7. 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重要标志是( )A.大和国家建立B.大和统一日本C.大化改新D.武士阶层的出现8. 大化改新时,正值中国的 ( )A.三国时期B.东晋时期C.南北朝时期D.唐朝时期9. 下列属于大化改新内容的有 ( )①土地归属国家,定期分给农民耕种②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自由③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④强制普及初等教育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10. 大化改新从一个侧面突出反映了日本民族的哪一个特点()A.凶恶残暴B.善于学习C.忧患意识D.崇拜神灵11. 中国古书这样记载日本:“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数百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 课古代日本
一、选择题
1.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日本是在
A .1 世纪
B.2 世纪
C.3 世纪
D.5 世纪
2.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标志性事件是
A .大和统一日本
B .大化改新
C.幕府统治建立
D .武士集团的出现
3.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日本是在()
A. 1 世纪
B. 2 世纪
C. 3 世纪
D. 5 世纪
【答案】D
4.大化改新中规定,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它属于什么方面的改革措施?()
A. 政治
B. 思想
C. 文化
D. 经济
5. 7世纪,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改革,其中政治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A. 确立军事封建制度
B. 地方实行郡县制
C. 有条件的土地封赐
D. 建立中央集权制
答案】D
第 1 页
6.12世纪晚期,击败平氏武士集团,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并建立镰仓幕府统治的是()
7.下列哪一项内容不符合日本在封建化进程中所做出的变革()
A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B •将土地收归国有
C.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免费耕种,D•日本的部民转化成为国家公民
8学习历史要注重理清线索,进行横、纵比较。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光荣革命②俄国1861年改革③大化改新④巴黎公社
A .②③④①,B.③②①④,C.②③①④,D.③①②④
9.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地方豪强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参与皇室斗争
B.保卫天皇
C.保护自己的庄园
D .为国家提供兵役服务
10.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圭寸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这一内容出自
A•伯利克里改革
B.大化改新
C.查理马特改革
D.明治维新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

国家计口授田,对六岁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一次,男子每人二段(约相当于35 母),女子为其三分之二,奴婢授田相当于自由民的三分之一。

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


材料二确立中央集权国家制度。

中央设二官(神祗官和太政官)、八省(分别管理官吏任免、对外事务、民政、刑法、财政等)、一台(弹正台,掌握对官吏的监督);地方设国、郡、里。

废除世袭贵族的特权和称号。

请回答:
(1)以上法令反映了哪一国家什么改革的内容?这次改革的主持者是谁?
(2)改革对该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从改革的主要内容上看,这次改革借鉴哪一国家的成功经验?对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