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文综周周练--历史试题(十二)(附答案)$797639
江西省上饶县17届高三历史周周练6
江西省上饶县2017届高三历史周周练6一、选择题1.近代某条约规定,“大清皇帝、大英君主意存睦好不绝,约定照各大邦和好常规,亦可任意交派秉权大员,分诣大清、大英两国京师。
”这一规定出自(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条约签订后,游历护照开始出现。
护照的主要内容:“兹有本国人名口口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
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随时照料。
”据此可知( )A.这一现象出现于十九世纪中期B.如果外国人寻衅滋事,地方官可以裁办C.中国内地实现向外国人的全方位开放D.清地方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3. 19世纪60年代,广东的蔗糖,原来主销内地,现在商人将土糖运往香港,再把土糖从香港作为洋货进口;广东西江所产烟草,原销广东北部,现在商人先运香港,再运回广东。
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洋货质地好更受欢迎B.为洋务企业筹措资会C.国货较洋货税负更重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4.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负责有关外交事宜的机构出现了从“理藩院”到“总理衙门”到“外务部”的演变。
这些变化( )A.说明原有的整个官僚体系遭到否定B.充满屈辱,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C.是中国社会半封建化的表现D.反映了中国外交制度的近代化5. 1854年,英国向清政府提出中国全境开放通商、外国公使常驻北京、鸦片贸易合法化等18项修约条款。
清朝君臣认为《南京条约》是“万年和约”,不应另立新章,对英国的要求未予理睬。
此后( )A.英国借镇压太平军为名入京施压B.英法两国组成联军发动侵华战争C.列强乘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D.英国私自在京设使馆区驻兵保护6.《南京条约》英方谈判随从利洛曾记载:“对条文的字眼或措辞一点吹求都没有,为欧洲的外交家们所如此尖细地钻研和谨慎地考虑过的条文,只占去(清政府的代表们)一刹那的注意力。
2017届江西省上饶市高三3月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上饶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历史卷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生分,共计14 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4.亚里士多德说:‚由于致富艺术表现在商业活动中,这种艺术永远不会有达到目的的极限,因为其目的是永无止境地攫取财富和占有货币。
‛按亚里士多德思想‚合乎逻辑推向‛,下述思想明显与其不同的是A.孔子提出,中国‚乃士农工商四民之结合,而士农则总居工商之上‛B.《史记·货殖列传》载:‚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
‛C.韩非子把从事‚末业‛的‚工商之民‛列为社会中的‚五蠢‛之一D.《管子》强调要利用国家垄断等手段挤压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空间25.某学者研究了古代中国政治从‚三公九卿‛发展到‚三省六部‛的历史,认为古代中国政治有了一定的‚现代属性‛。
其主要依据是A.部门有所精减、名称得到更改B.三省体制下,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C.皇室事务逐渐从政府部门剥离D.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提高行政效率26.韩愈的《原道》中说:‚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
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由此可见,韩愈认为A.工商业者的壮大导致农民贫困B.理学地位的确立有助国家经济发展C.儒佛道三家并用有助教化百姓D.佛道力量的壮大加剧百姓经济负担27. 1900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侵略军以‚未按职分保护外国人‛等罪名在保定处斩三位清政府官员,对此,清政府抗议道:‚即使中国官员有办理不善之处,应交中国自行处分,何得侵我自主之权?‛对此,以下解读正确的是A.侵略军这一行为的依据是《辛丑条约》B.反映了中国正完全陷人半殖民地境地C.表明了清政府强烈的主权意识D.说明了清政府已失去对地方政府控制28.自太平军兴起后,各省多以镇压太平军为借口,截留田赋,以备急需。
江西省高三下学期文综历史一模试卷
江西省高三下学期文综历史一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贡献是()A . 仁爱、正义、自强的价值观B . 变法革新、集权专制的治国理念C .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D . 兼爱、非攻的和平理想2. (2分)宋代,地方长官没有正式的特定设置,而由临时差遣的中央官担任,所以地方官多是“以某官知某州(府、县)事”,意思是“暂去管某州某府某县的事”。
这说明宋代()A . 注重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B . 地方管理体制日趋混乱C . 中央权力得到加强D . 地方自治权力有所增强3. (2分) (2019高二上·安新开学考) 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
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A . 北宋中期B . 元末明初C . 明末清初D . 鸦片战争时期4. (2分) (2019高二上·西安月考) 近代在华西方传教士译介西学时,在译序或文前,常以较大的篇幅和尖锐犀利的语言指陈中国社会存在的重重危机和症结所在。
该做法()A . 意在减少西学传播的阻力B . 旨在增强国人民族危机感C . 利于淡化中西文化的差异D . 必然遭到国人的极力排斥5. (2分)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较早瓦解的地区是A . 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B . 东南沿海地区C . 长江、黄河沿岸地区D . 内陆地区6. (2分) (2018高一下·桂林期中) 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A . 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B . 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C . 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D .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7. (2分)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
……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
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高三文综地理高考模拟试卷
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高三文综地理高考模拟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4题;共22分)1. (6分)有关鲁尔区经济衰落的原因,错误的说法是()A .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B . 生产结构十分复杂C . 世界性钢铁过剩D .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2. (6分)下列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A . 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B . 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C . 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了移居东南亚D . 在我国参观、旅游的美国人3. (6分)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两图中区域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 . 左图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B . 右图是以经纬线为标准划分的C . 左图相互间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D . 右图中的区域为不同层次的区域(2)下列有关左图中四个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 甲区域光照充足而热量不足B . 乙区域降水少但光照充足C . 丙区域河流长而流量变化小D . 丁区域土层厚,土壤肥力高4. (4分)用实验模拟沿地表作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甲同学打开伞并将其匀速转动,乙同学由伞尖向下看,向逆时针转动的伞面顶部滴红墨水,并观察红墨水流动过程。
判断下列各题。
(1)红墨水在伞面上流动的轨迹为()A . 先偏右后偏左B . 向右偏转C . 先偏左后偏右D . 向左偏转(2)该实验存在的主要不足是()①未模拟出越过赤道后的地转偏向现象②没能模拟出纬向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③未模拟出高纬向低纬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④伞面转动与地球自转的实际差别很大A . ①②④B . ②③④C . ①③④D . ①②③二、综合题 (共4题;共40分)5. (15分) (2018高三下·黄陵开学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智利阿塔卡马沙漠号称是“世界干极”,平均年降水量小于0.1毫米。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文综周周练--历史试题(四)(附答案)$797641
图5 上饶县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文综周周练试题(四)历史24.图5是吴道子的作品《送子天王图》(宋人摹本局部),内容取自佛经故事,描绘的是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降生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向诸神礼拜的故事。
通过此图可以看出A .当时中外文化的交融B .宋朝的市民文化繁荣C .人们虔诚地信仰佛教D .统一的王朝社会安定25.有历史学家认为:“英国光荣革命后逐步建立起来的议会内阁制,以及由两个政党竞争执政的两党制,成为以后出现的民主国家普遍效法的基本政治制度。
可是从真正的民主意义来考察,当时的英国还不能称为民主国家。
”这么说的依据是当时英国A .人民的选举权受到严格限制B .国王依然有强大的政治权力C .内阁向议会负责,缺乏实权D .两党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26.议会上院是英国的最高司法机关,可是上院里的贵族多数不懂法律,难以胜任这项职能。
为此,议会在1876年通过的“上诉裁判法”中规定,英王可以根据内阁首相的建议,在高等法官中加封数名“法律贵族”,来执行上院的司法职能。
这反映了当时英国内阁( ) A .掌握实权不对议会负责 B .行使对立法机关的监督C .行政权力受国王的控制D .介入司法程序影响上院27.“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
”这说明了( )A .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B .欧洲出现“价格革命”C .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D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28.19世纪末欧洲人在印度被恭敬地称为“大人”,在中东被称为“先生”,在非洲被称为“老爷”,在拉丁美洲则被称为“恩主”这表明( )A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特征B .欧洲通过殖民扩张超越其他地区C .欧洲在世界上处于优势地位D .亚非拉地区的人民深受欧洲迫害29.1650年,英吉利共和国发布《航海条例》,其内容可概括为两点:一、禁止外国商人和拥护斯图亚特王朝的美洲殖民地有任何贸易关系;二、外国商船如无共和国政府的许可证,不得与美洲的英国殖民地通商。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周周练5含答案
上饶县中中2017届高三历史周周练5命题人:吴晓丽审题人:何堂远一、选择题1.《三国志》载,东吴孙休(公元235—264年在位)在诏令中说到,“自建兴以来,吏民……去本就末,不循古道"“自顷年以来,州郡吏民及诸营兵……皆浮船长江,贾作上下”。
由此可知A.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发生动摇B.人们经商逐利的商业意识浓厚C.官吏涉足工商业活动滋生腐败D.三国时期的商品经济发展较快2.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宋代的汇兑业务比唐代有更大的发展,除了沿袭唐代使用飞钱(宋代称便钱)外,国家还发行一种钞引,可以持钞引到各地换取需要的货币或实物。
”这主要反映了宋代A.金融业发达 B.手工业兴盛 C.对外贸易繁荣 D.印刷业进步3.下图表述最准确的是A.集宗教、商业、娱乐于一体B.源于六朝民间集市——草市C.民间信仰与经济的有机结合D.城乡商品经济发展重要表现4.宋代选拔官吏时,“如工商杂类人等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并解送",到明代,仅盐商子弟考取进士者就有180余人,成为举人者有340余人。
这反映出A.八股取士使科举制走向僵化B.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C.商人社会政治地位的提高D.政府加强对商业控制5.《左传》中记录了一段春秋初年郑恒公与商人的盟誓,大意是:你不要背叛我,我也不搞强买强卖,更不会强抢你的货物.你有什么大宗生意,我也不想过问。
这说明A.统治者调整重农抑商政策B.统治者争取商人支持C.商人没有市场交易的自由D.商人摆脱君主的控制6.徽商讲究商业道德,讲道义,重诚信,提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取利,成为明清著名的商帮。
从中可以看出徽商发展壮大的原因是A.艰苦创业的进取精神B.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C.惠而不费的勤俭作风D.团队经营的乡土意识7.梁启超在论某一历史时期学术时说:“淮南盐商,既穷极奢欲,亦趋时尚,思自附于风雅,竞蓄书画图器,邀名士鉴定,洁亭舍、丰馆谷以待。
夫此类之人,则何与于学问?然固不能谓其予兹学之发达无助力,与南欧巨室豪贾之于文艺复兴,若合符契也。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文综-历史集中训练(二)(解析版)
2017届高三下学期文综集中训练试卷二(历史)1. 春秋以前,“天”被尊为最高神,是人类的监视者、执法者。
春秋时期,祭神祀鬼虽仍是“国之大事”,而“天之爱民甚矣”。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 祭祀活动巩固了宗法制度B. 政治演变发展了天人关系C. 天道权威萌发了民本思想D. 神权观念强化了贵族政治【答案】B【解析】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出现瓦解趋向,贵族政治遭受冲击,A、D两项错误;民本思想的萌发并非源于天道权威,而是民众力量显现的产物,C项错误。
材料表明,春秋时期,“天”由人类的监视者、执法者转变为人类的关爱者,这是当时王室衰微,传统政治秩序趋向瓦解的现实逼迫人们修正传统的天人关系的反映,B项正确。
点睛:点睛: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宗法制走向衰落,贵族政治走向衰落。
所以抓住“变革”的特征容易排除AD。
2. 宋明理学家“批判佛教的形式,却把其精髓纳入到儒学内部”,“捍卫的是正统儒学的尊严,却利用了佛教的哲学思辨的智慧”。
这表明,在宋明理学的理论建构过程中A. 佛教曾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 儒佛思想在互补中出现融合C. 佛教能主动适应社会现实D. 儒学正统地位一度出现动摇【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在宋明理学的理论建构过程中,理学家们在批判中接受了佛教的价值观念,儒佛互补,直至佛教真正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B项正确。
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本土化趋向虽明显,但在中国历史上始终没有成为社会主流思想,A项错误;C项材料不能体现;儒学正统地位在这一时期并未发生动摇,D 项错误。
点睛:通常而言,我们可以说宋明理学是三教合流的产物,就是强调理学以儒学为正宗,同时糅合了佛教和道教思想。
材料就是表达这个意思。
一般而言,材料很难标新立异的,所以掌握基础知识,能冲抵一定阅读能力的不足。
3. 下面《唐朝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描绘的是唐朝敦煌地区最高统治者张议潮接受唐朝廷敕封为河西节度使后,统军出行的浩大场面。
江西省上饶市上饶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月考历史试卷(一)含解析
2016—2017学年江西省上饶市上饶中学高三(下)月考历史试卷(一)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据《汉书》等记载,在郡县制度下“十里一亭,亭有长。
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
"三老掌教化,体制最尊。
啬夫职听讼及赋税,其权尤重,人民竟有知啬夫而不知有郡县的。
这体现了()A.汉代未真正实现统一B.郡县制未广泛推广C.一定的地方自治色彩D.啬夫由中央任命2.秦汉以来,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先后经历了州郡推荐的察举制,门阀士族控制的九品中正制,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
这反映出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的总趋势是()A.由重才学到重品德B.由不公平到公平C.由重血缘到重才学D.由封闭到开放3.朱子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此理”。
这说明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
这个新的角度是( )A.从政治需要出发B.从天人关系出发C.从万物本源出发D.从人的本性出发4.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戊戌政变杀青年人、南方人多,八国联军杀老年人、北方人多.由此可以推知()A.近代思想解放进程存在区域差异B.八国联军侵华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C.戊戌政变促进了中国近代化发展D.这两件事发生的动机不同结果相同5.“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
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大学的学术殿堂。
”材料认为新文化运动(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B.继承并发展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D.淆通俗文学与高雅文学的界限6.中共在1926年提出,“中国的革命,工人固然占着领导的地位,然非取得更广大的农民群众起来参加,不会成功.全国农民现已走到一个准备暴动的时期,所需要的就是我们去组织”。
这表明中共()A.把发动农民当作当时的中心工作B.认识到了国民党右派的分裂倾向C.准备发动农民运动配合北伐战争D.开始将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7.建国后,我国农村地区曾经一度出现过“专业户……‘重点户……‘万元户”等称号,对这一时期描述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期间区分农村阶级成分B.二五计划期间打击投机倒把活动C.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发展较快D.农村地区市场经济体系基本确立8.教皇尼古拉五世时期,佩脱罗翻译波利比乌斯(古罗马历史学家)的作品,得到了五百金币奖励;盖利诺翻译斯特拉博(希腊历史、地理学家)的《地理》一书,得到了一千五百佛罗林;费勒福翻译《荷马史诗》,尼古拉五世在银行里给他存入了一万佛罗林。
江西省上饶县2017届高三历史周周练7
上饶县2017届高三历史周周练7一、选择题1.中美《望厦条约》第33条规定:“合众国民人凡有擅自向别处不开关之港口私行贸易及走私漏税,或携带鸦片及别项违禁货物至中国者,听中国地方官自行办理治罪,合众国官民均不得稍有袒护;若别国船只冒合众国旗号做不法贸易者,合众国自应设法禁止。
”此规定出台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商业利益原则制约B.美国国家力量有限C.欧洲列强极力干涉阻挠 D.美国传教士的反对2.鸦片战争后,英国政府极力推动鸦片贸易合法化,其意图在1858年通过《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的签订得以实现。
1905年自由党上台后,英国议会主动提议逐年削减并最终停止对中国鸦片出口。
这种变化说明A.鸦片贸易损害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B.工业革命的发展使鸦片贸易无利可图C.英国政府的外交政策受制于政党利益D.自由主义者开始反思鸦片贸易的罪恶3.鸦片战争之初,英国向中国提出直接正式平等交往的要求,没有任何结果。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外国公使要求驻京,咸丰欲以全免英国商品关税为条件,换取英法撤销这项要求。
这反映出当时的清政府A.极度反感英国的侵略行径B.固守传统的天下观C.了解英国来华的真实意图D.被迫接受自由贸易4.根据《南京条约》,英国商人“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而不必跟官办贸易机构打交道:“中国制定并颁布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口关税和其它费用的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因此,《南京条约》A.反映了英国贸易自由化的要求B.导致中国失去了关税自主权C.损害了中国贸易和司法主权D.使英国对华贸易居于出超地位5. 1842年的《南京条约》第十条规定:“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这一规定A.反映了中英两国不平等的外交地位B.加快了英国资本输出的步伐C.体现了中国开始接受近代贸易规则D.使中国完全卷入资本主义市场6.与洪秀全齐名的太平天国首领杨秀清,出身广西,世代以烧炭种山为业,父母去世后,离家流浪,与人结伙护送洋货,交结不少两广江湖豪客。
江西省上饶县高三历史下学期周周练试题(十)
江西省上饶县2017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周周练试题(十)24.老子是一个史官,生活在春秋时代,当时周朝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正面临着全面瓦解。
从《老子》产生的时代背景判断,《老子>第三章中的“不尚贤,使民不争”主张的合理解释是A.老子反对下层平民间的斗争 B.老子反对墨子的“尚贤”C.老子主张奴隶社会的“亲亲” D.老子反对世袭为官制度25.有学者对《新唐书》列传中1 443名官员的来源进行分析如下:这说明A.唐代“文官政治”特色明显 B.门阀政治彻底被科举政治取代C.唐代政治具有一定开放性 D.选官制度受到佛道思想的冲击26.唐朝科举考试中,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其考生有两个来源,即生徒和乡贡。
“生徒”是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官办学校)送往尚书省的应试者,“乡贡”是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的应试者。
由此可知唐朝A.注重考试资格的公平性 B.承认私立教育的合法性C.排除恩荫入仕的可能性 D.堵塞了门阔人仕的途径27.八仙作为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神话人物,其形象有皇亲国戚、叫花子、道士等。
宋元时期,人们将种种民间传说附会其身;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许多以八仙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流传不衰。
这种现象表明A.民间思想需要借助本土宗教传播 B.道教借助民间力量提升政治地位C.古代文化呈现世俗化的发展趋势 D.中国传统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28.1844年,据王庆云《纪银钱价值》中载:“今银价每两二千,较昔平时钱价益倍之,较贵时几及三倍。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因鸦片走私白银开始出现外流 B.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商品经济发展导致了通货膨胀 D.清政府因财政困难大肆发行铜钱29.一个英国人曾记载:“远在1844年,我曾把这种土布的各种质地的样品,标明每一种的价格送回英国。
和我通信的人都说,按照所标的价格,他们在曼彻斯特也做不出来。
”这反映了当时A.自然经济抵制使英国商品滞销 B.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比英国低C.机器生产优于传统的手工生产 D.中国土布有一定的竞争优势30.新中国“一五”计划从1951年开始编制,1952年形成草案,1953年开始执行,1954年基本定案,到195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
江西省上饶县2017届高三下学期周周练试题(十二)
江西省上饶县2017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周周练试题(十二)24.自西周末始,井田制已出现瓦解的迹象,到春秋中期,“公田不治”已很普遍,如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到战国时期,魏国实行“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的授田制,秦国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废井田,开阡陌"。
这一变化说明A.铁犁牛耕导致土地私有制的产生 B.土地制度的变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C.各国变法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D.商鞅变法标志着土地私有制的确立25.唐文宗想把女儿嫁给当时的北方大姓士族,遭到拒绝。
文宗怒日:“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尚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北方大姓)耶?”这表明唐朝A.门阀政治影响深远B.宗法观念根深蒂固C.中央集权遭到冲击D.婚姻制度变革艰难26.有学者指出:明朝完整的科举考试共有三场,不仅包括《四书》《五经》的记诵,还包括诏、诰、表、判和策问等内容,八股文只占第一场中的一小部分。
假如只知道有第一场,那么这个所谓科举,只不过是其全部内容的1/4甚至1/5而已。
材料旨在说明A.科举考试存在复杂程序 B.应辩证评价八股文考试C.八股文不利于人才选拔 D.应该全面评判科举制度27.史载,清乾隆皇帝推崇两汉经学,多次在经筵讲学(大臣为皇帝讲解儒家经典的活动)中对程朱理学提出质疑;在刊印儒学经典时,更重视《五经》而冷落宋儒推崇的《四书》。
这反映出乾隆时期A.皇帝推动儒学复兴B.君主意图控制思想C.思想领域渐趋保守D.经世致用思潮兴起28.1868年,大学士倭仁认为中国人学“西学”,是“舍中法而从西人";恭亲王奕䜣认为“西学中源”,洋人只是对中国传出去的文化推陈出新,中国人学“西学"也无可厚非。
相比之下,奕䜣的看法A.不利于洋务运动开展B.主张学习西方民主政治C.有利于民主思想传播D.对学习西学有双重影响29.下表是1901—1911年中国各主要工业部门发展情况表格中各主要工业部门发展情况说明A.近代工业的结构日趋平衡B.民族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C.民族工业仍以轻工业为主D.民族工业发展状况极为困难30.福建《长汀县志·外教志》载:“按外教初入汀时不免有一二秀民,假其势力以干涉词讼,欺压良民,致为汀人所嫉视,后乃改变政策,专以柔道行之,讲道外施医施药,办学校与士大夫相周旋,自是民教遂相安无事云”.这实质上反映出A.西方文化传入与普及不会一帆风顺 B.长汀教会放弃侵略权益C.士大夫充当民教冲突的调解者角色 D.中西文化由冲突到融合31.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主动对华提供贷款,三次贷款共25000万美元,年息均为3厘。
江西省上饶县2017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周周练试题(一)
江西省上饶县2017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周周练试题(一)一:选择题24.韩非子认为,君主应该使用各种手段清除世袭的奴隶主贵族,“散其党”“夺其辅”;同时,选拔一批经过实践锻炼的封建官吏来取代他们。
这些思想“铸造了韩非子管理(治世)思想的独到价值”。
体现其这一价值的思想是A.保民而王,莫之能御 B.圣人执要,四方来效C.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D.事以密成,语以泄败25.据记载,在1860年一1861年间,太平天国在占领区内实行“着佃交粮”的政策,即责令佃户直接把钱粮交给政府,交租数额因地而异,并无定制,受到广大占领区农民的普遍欢迎。
这主要是因为它A.改变了土地的所有权B.减轻了农民的租税负担C.有利于发展商品经济D.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26.雅典民众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
这一规定A.强化了公民的责任感 B.有利于规避司法腐败C.造成了司法资源浪费 D.有利于形成正确判决27.《十二铜表法》规定,凡涉及公民的生死问题时,需要执政官主持的人民大会(元老院)作出决定;凡属科处罚金一类的犯罪,就交由平民团体审判。
这表明罗马法A.量刑程序不统一B.平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C.习惯法影响深远D.崇尚秩序和平衡28.到1990年底,国家计划管理的商品已由1978年的将近400种逐渐减少为9种;同时,将850种生产资料由国家统一计划调拨变为市场调控。
这表明我国A.经济体制已明显转型B.政府干预日趋过时C.计划经济时代已终结D.产业结构得以优化29.近代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
其中“从人的权威下解放”A.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B.描绘了理性王国的蓝图C.实现了人与上帝的直接沟通D.揭示了宇宙运行的奥秘30.据统计,1600—1609年,意大利威尼斯和米兰的毛纺布年均产量分别为22430匹和15000匹,而从1640—1649年,两地毛纺布年均产量分别降为11450匹和3000匮。
江西省上饶县2017届高三下学期周周练试题(三)
江西省上饶县2017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周周练试题(三)一:选择题24.宋代,在战国时期出现的租佃经营土地的方式日益普遍化;到明清时期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土地租金被抬高,出租土地变得更加有利可图。
这一变化A.反映了人地矛盾日益加剧 B.是高产农作物推广的结果C.不利于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D.是新生产关系产生的表现25.有学者称“中国近代化过程并不像西方国家那样是从涓涓细流自然渐汇成滔滔江河,中国近代化几乎从一开始就是一条人工开掘的运河"。
下列选项能够作为其依据的有A《海国图志》 B《天津条约》C《资政新篇》 D《辛丑条约》26.1839年,林则徐组织编译了《滑达尔各国律例》,并运用其条款“各国有禁止外国货物不准进口的道理(权利)”来证明禁烟的合法性,从而要求外商出具保证书。
这说明林则徐A.强调建立近代外交制度 B.运用西方法律维护国家利益C.主张采用西方政治体制 D.系统实践“师夷长技以自强27.1929 年 3 月,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强调:“一切军政军令之权,皆完全属于中央最高军事机关掌握,务求军事绝对统一。
”决议还规定将地方财政管理系统集中起来,以防各省挪支法律上属于中央政府的收入.材料反映了A.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 B.官僚资本主义开始出现C.北洋军阀削弱了中央权力 D.国民政府力图真正统一中国28.下表为1950年—1953年我国粮食需求与粮食产量统计表(均以1950年为基数100),这导致我国AC29可以概括为“双轨城市化”,即“自下而上的城市化" (自发性城市化)和“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国家主导的城市化)。
其中,与“自上而下的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的是A.“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C.“大跃进运动”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30.据统计,英国政府所提议案在1867-1869年被议会修正的年均为5.7项;在1880-1885年被修正的年均为1.8项;在1896-1900年被修正的年均为0.2项。
江西省上饶县2017届高三下学期周周练试题(六)
江西省上饶县2017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周周练试题(六)24.学者何新在《哲学思考》中提到:儒教有两个发展阶段,在夏商周,是敬祖事天的原始儒教;……以后,是敬祖事天尊孔的国家宗教。
在这种国家宗教中,孔子由一位学者、思想家而被教主化、神圣化了.材料观点反映了A .儒家的政治化趋势B .儒学思想出现质变C .中央集权逐渐强化D .儒学的不断世俗化25.汉字由小篆演变为隶书,叫作“隶变”,几乎使当时的汉字全部失去了象形的特点。
隶书的形体、笔画也比小篆有很多俭省,容易辨认。
郭沫若认为:“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是采用了隶书.”可见,郭沫若这一评价的着眼点是A .“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转折点B .“隶变"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要求C .隶书的出现标志着书法艺术的成熟D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26.元代行省的军事权专门由佩金虎符的丞相、平章等官提调,钱谷财赋由朝廷指定的一至二名官员掌管.材料说明元代行省制A .削弱了政令的执行力B .改变了地方官员的权力来源C .有利于防范地方割据D .致使相权削弱君权强化27.据《三国志》记载:阮籍“才藻艳逸,而倜傥放荡,行己寡欲,以庄周为模”。
最能与阮籍的行为理念产生共鸣的观点是A .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B .越名教而任自然C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D .存天理,灭人欲28.近代欧美国家的科技成就在上海、武汉出现的时间较早。
下表中的数据体现出A .近代科技应用呈现地域不平衡B .中国吸收了三次科技革命成果C .引进欧美科技的时差逐年缩短 D .民族工业主导两地城市近代化29.日本投降后,美国一些不法商人通过军舰大肆进行走私、贩私活动,使得大量低价商品长驱直人并在华倾销,青岛民族资产阶级兴办的工厂仅有四分之勉强能够维持运转。
这反映出A.民族工业发展环境仍未改变 B.美国继日本后控制了中国C.二战后美国掌握了世界霸权 D.抗战结束后国内物资匮乏30.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措出: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
江西省上饶县2017届高三下学期周周练试题(十三)
江西省上饶县2017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周周练试题(十三)24.“吾国当西汉时,学术之中心,在于学校.魏晋以后,则学校有名无实,教育之权,遂全移于私家之手。
”这一现象反映出A.儒学至尊的地位被取代 B.私学兴起与思想界的繁荣C.专制集权统治遭到削弱 D.造纸术改进推动文化传播25.秦代设立的全国最高监察长官御史大夫一职,银印青绶(佩系官印的青色丝带),汉初仍然沿用.到了汉成帝时,金印紫绶,史称“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
这反映出( ) A.御史大夫权势日重 B.汉代君权有所削弱C.宰相制度日益完善 D.御史大夫职权未变26.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夏小正》言二月,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
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
”这说明( )A.小农经济限定了人们生活规律 B.古代举办婚礼都在秋收后C.古代妇女的经济地位有所提高 D.女人是农耕的主要劳动力27.有宋人感叹:唐代书法“虽非知名之人,亦往往有可观",而本朝“非性好之者不习,故工者益少"。
出现这种变化可能是因为宋代A.“重文轻武”,出现“文官政治” B.理学主张“格物致知”,“理在气先”C.大量书院的兴起,普及了教有 D.科举取消“明书科”,采取“誊录"制28.对于蒋介石久攻南昌不成,中国共产党虽对他有不满,但仍尽力“去帮助他,不使他江西的战事失败,不使他离开北伐革命的战线,不使他失去军事上的地位”,并极力主张第四军、第八军东下对他进行增援。
材料表明当时()A.蒋介石展现较强的革命性 B.国共积极维护统一战线C.中共右倾思想占据上风 D.革命统一战线名存实亡2 9.1936年4月,伪满洲国实施《产业开发五年计划》,全部资金50. 8亿中,近40亿投人工矿业,交通部门投资6。
4亿,农牧业投入1。
35亿.第二个五年计划拟投资1 00亿,其中6 0亿由日本提供。
日本投降时,沈阳飞机制造厂1 9 4 3年的产量已达1 2 00架。
江西省上饶县2017届高三历史周周练3
江西省上饶县2017届高三历史周周练3一.选择题1.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当希腊人正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的基础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导致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的剧烈变动B.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C.统治者政策的引导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2.《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材料反映了当时A.诸侯国的命运取决于读书人的智慧B.儒家思想被各国统治者所采纳C.知识分子阶层对政局产生重大影响D.“百家争鸣”加剧诸侯争霸的态势3.“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
”这段话描述的农具出现于A.秦朝B.西汉C.唐朝D.魏晋时期4.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下列各句中与这段话在含义上近似的是A.“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B.“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C.“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5.宋初,民户需轮流充当州县差役。
后改由州县官府自行出钱雇人应役,由民户按户等高低分摊相应的雇人费用。
这一政策的调整A.改变了服役主体资格B.催生了新型生产关系C.改善了国富民穷状况D.保证了小农生产稳定6.战国时期,越王勾践曾下令,孕妇临产时官府派医生看护,生男孩赏两壶酒一条狗,生女孩赏两壶酒一头猪,一胎生三孩派给乳母,一胎生两孩供给口粮。
这一人口政策反映了A.两性地位日趋平等的现实B.诸侯重视农业,富国强兵的要求C.儒家“仁政”思想逐渐被接受D.诸侯注重人口与资源的协调发展7.唐初,政府鼓励年轻寡妇再嫁,鼓励早婚多育,届时不婚,官府强令出嫁,禁止妻妾逃亡和休妻,官府出钱赎回饥民卖掉的子女这些措施,将人口的增减作为考核地方官吏的重要指标A.颠覆了传统的纲常伦理B.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C.改变了官吏选拔的标准D.反映了唐初徭役赋税繁重8.下表为“1721—1820年清代刑部档案中农村雇工案件统计表”,对此解读有误的是A.案件增多说明农村阶级矛盾尖锐B.雇工数量增多说明晚清人地矛盾突出C.农村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D.晚清小农经济有破产趋势9.太平兴国七年(982年)闰十二月诏:“诸路(应作道)州民户,或有能勤稼穑而乏子种与土田者,或有土田而少男丁与牛力者,令农师与本乡里正村耆相度,且述土地所宜,及某家见有种子,某户见有缺丁(男),某人见有剩牛,然后分给旷土,召集余夫,明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届高三历史文综练24.自西周末始,井田制已出现瓦解的迹象,到春秋中期,“公田不治”已很普遍,如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到战国时期,魏国实行“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的授田制,秦国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废井田,开阡陌”。
这一变化说明A.铁犁牛耕导致土地私有制的产生B.土地制度的变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C.各国变法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D.商鞅变法标志着土地私有制的确立25.唐文宗想把女儿嫁给当时的北方大姓士族,遭到拒绝。
文宗怒日:“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尚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北方大姓)耶?”这表明唐朝A.门阀政治影响深远B.宗法观念根深蒂固C.中央集权遭到冲击D.婚姻制度变革艰难26.有学者指出:明朝完整的科举考试共有三场,不仅包括《四书》《五经》的记诵,还包括诏、诰、表、判和策问等内容,八股文只占第一场中的一小部分。
假如只知道有第一场,那么这个所谓科举,只不过是其全部内容的1/4甚至1/5而已。
材料旨在说明A.科举考试存在复杂程序B.应辩证评价八股文考试C.八股文不利于人才选拔D.应该全面评判科举制度27.史载,清乾隆皇帝推崇两汉经学,多次在经筵讲学(大臣为皇帝讲解儒家经典的活动)中对程朱理学提出质疑;在刊印儒学经典时,更重视《五经》而冷落宋儒推崇的《四书》。
这反映出乾隆时期A.皇帝推动儒学复兴B.君主意图控制思想C.思想领域渐趋保守D.经世致用思潮兴起28.1868年,大学士倭仁认为中国人学“西学”,是“舍中法而从西人”;恭亲王奕䜣认为“西学中源”,洋人只是对中国传出去的文化推陈出新,中国人学“西学”也无可厚非。
相比之下,奕䜣的看法A.不利于洋务运动开展B.主张学习西方民主政治C.有利于民主思想传播D.对学习西学有双重影响29.下表是1901—1911年中国各主要工业部门发展情况表格中各主要工业部门发展情况说明A.近代工业的结构日趋平衡B.民族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C.民族工业仍以轻工业为主D.民族工业发展状况极为困难30.福建《长汀县志·外教志》载:“按外教初入汀时不免有一二秀民,假其势力以干涉词讼,欺压良民,致为汀人所嫉视,后乃改变政策,专以柔道行之,讲道外施医施药,办学校与士大夫相周旋,自是民教遂相安无事云”。
这实质上反映出A.西方文化传入与普及不会一帆风顺B.长汀教会放弃侵略权益C.士大夫充当民教冲突的调解者角色D.中西文化由冲突到融合31.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主动对华提供贷款,三次贷款共25000万美元,年息均为3厘。
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再次主动给中国3亿美元贷款,年息1%,分10年还清。
苏联的这两次主动对华贷款A.都明显提高了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B.都有利于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C.都与当时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有关D.都长期影响了中国基本国策的制定32.罗马法将规定国家事务的法称为公法,其效力由国家政权加以保障,不允许依私约变更;将规定私人事务的法称为私法。
罗马法重视私人权利保护,但罗马公法的地位高于私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体现了法律至上原则B.维护了城邦整体利益C.维护了罗马民主政治D.体现了国家至上理念33.19世纪60—80年代,英国议会不断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并改革选举投票法,使选民能够自愿表达自己的意志,并确立按照人口的多少分配议会席位的原则。
这些举措本质上说明英国A.议会选举的限制不断降低B.工业资产阶级取得统治权C.民主政治制度得到了完善D.普遍选举的原则得以确立34.英国经过宗教改革和圈地运动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和大租佃制的经营方式以后,在1600 —1800年农业技术和生产能力都出现了转折。
1700年后谷物和面粉的出口大幅上升,到1750年总数达20方吨,是当时的“欧洲粮仓”。
英国成为“欧洲粮仓”反映了A.新的生产关系对农业的促进B.农业技术和生产能力的提高C.工业革命对农业的有力推动D.谷物和面粉大幅出口的刺激35.当前,加拿大、墨西哥、美国不仅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会员国,也是亚太经合组织的会员国。
这一现象说明()A.区域经济集团具有包容性 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自由贸易区C.北美自由贸易区迅速发展D.美国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组织者40.(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国家建立的早期阶段,重商主义被认为是国家安全所必需的。
但是,到18 世纪,它似乎是多余的,甚至是有害的。
受到专利权、国内税或过多的关税和杂税妨碍的商人们热情地接受了自由放任的口号……他们寻找构成经济行为的基础的自然法则,提出了自由放任主义的一般原则——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为了拯救市场,拯救在市场条件下继续维持的自由资本主义,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但中止市场又不是消灭市场,市场的一切形式都必须保留下来,买卖的过程也应该一如既往,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摘编自[意]阿锐基《漫长的20 世纪》材料三在实践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体制都不是纯粹的,即使在资本主义国家,混合经济也是通则,只不过政府干预的程度有所不同。
——摘编自[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方经济思想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10分)(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经济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
(9 分)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在实践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体制都不是纯粹的”这一结论的合理性。
(6 分)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50—1980年主要年份中国及世界城镇人口比重表上表反映中国及世界城镇人口变化的多种趋势。
指出其中两种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44.(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中国古代社会,历代统治者对于治理乡村都十分重视。
其乡村治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夏商周到春秋战国直至隋文帝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
夏商周时,出现了乡里制度的萌芽。
战国时期,随着以郡领县的“郡县制”在各国推行后,乡、里以上行政组织渐具雏形,成为基层组织。
秦汉时期实行郡县制,朝廷命官至郡县而止,其乡里制度则逐步成熟,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
第二阶段大致为隋唐两宋时期。
隋朝乡的基层官吏数量比此前大为减少,乡官权力也在逐步弱化。
唐朝对城邑之外纷繁杂乱的各种聚落形态,进行全面规范和整顿,不仅从名称上统一为村,而且从法律上实施统一管理,职责完备,国家力量向基层社会进一步渗透。
这一阶段处于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
第三阶段是从王安石变法至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治权所代表的官治体制从乡镇退缩到县一级,县为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
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
但到了近代,原有的保甲制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的社会现实,最终在清朝末年为乡镇地方自治所取代。
——据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整理(1)概括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8分)(2)分析清末乡镇地方自治取代保甲制的原因及启示。
(7分)2017届高三历史文综练参考答案24——27 B A D B 28----31 D A D C 32----35 D C A A40.(25 分)(1)变化:从重商主义到自由放任。
(4 分)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启蒙思想的发展;重商主义弊端引发商人的不满。
(6 分,任答 2 点,言之成理即可)(2)思想: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3 分) 影响:冲击了传统的自由放任思想,成为近代主流经济思想之一;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6 分)合理性:苏俄新经济政策采用商品、市场、货币等资本主义因素来发展壮大社会主义经济;罗斯福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挽救经济危机;中国改革开放之后,致力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
(6 分)41.【答案】答案示例1趋势:1950—1980年中国的城镇人口所占比重总体不断提高,(1分)1960—1970年发生逆转。
(1分)理由:(提高因素)变农业国为工业国最终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国策;计划经济的执行;工业化进程加速;“三线”建设的促进;(逆转因素)经济上“左”倾错误;文革初期的严重冲击;国际环境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初国民经济调整政策。
(任答4点,每点1分,4分)答案示例2趋势:1950—1980年世界城镇人口所占比重平均水平不断提高。
2分理由:欧美日等资本主义发达经济体和苏联早已实现工业化;二战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普遍开启本国工业化;现代化模式多样化;美苏冷战下的相对和平稳定局面;科技革命推动;二战后机制化、制度化的国际经济体系影响;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任答4点,每点1分,2分)答案示例3趋势:1950—1980年中国的城镇人口所占比重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4分理由:中国工业化起点低;全国范围内农村人口占绝对多数;政府控制严密、计划性强;忽略市场导向;错误经济政策影响;政局不稳定因素;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大陆乡村都市化模式的缺陷。
(任答4点,每点1分,4分)44.【答案】(1)趋势: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
(4分)原因:国家的统一;封建专制的强化;维护小农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4分)(2)原因: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民主革命的推动;自然经济解体,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清末新政的实施。
(4分。
答对两点即可)启示:国家既要加强对乡村社会管理,又要保障村民享有自治权,集权与分权适度结合,方可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保持农村发展的活力。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