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创新的探讨与实践
高中地理教学创新的探讨与实践
高中地理教学创新的探讨与实践关键词:高中教学;地理课程;创新教学;实践探讨.高中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等问题的一门学科,其综合性比较强,知识跨度以及知识量都特别大,因此教学的难度以及学生学习的难度也比较大。
这门学科应该是一门与实践紧密相连的学科,但是大多数高中地理教学还停留在不是书本就是习题的狭隘的教学方法之中。
一些学校的教师还是以单向的灌输知识为主,在教学方法上没有点创新。
这种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适应当今的教育模式,必须对高中地理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型的改革。
下面本文就针对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和进行创新教学的重要性,以及运用怎样的措施进行创新教学进行分析。
一、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1.高中学生不断减少的现状。
据了解,全国高考报名人数持续下降,主要原因是人口出生率下降。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新出生人口逐年减少,导致适龄高中生减少。
不过,除了人口因素外,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已经成为导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锐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020万,当年有750万应届高中毕业生报考,所占比例为73.5%。
这就导致高中考生不断减少,使高中地理教育呈现教育不足的现状。
2.高中地理课程设置的现状。
经过一定的调查和分析得到了这样的一个结论,在我国大多数的高中对地理的课程设置是每周三节,甚至有的学校地理课程的设置只是为了应付会考的到来只设置两节课。
对于地理课程的授课知识量来说,这些课程远远不能满足地理课程的需要。
所以说地理教学现在的课程设置状况是很严峻的,急需要得到妥善的解决。
3.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
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如,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无法适应新形势下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过程过于死板,教学内容以及过程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以及注意力;课堂的氛围过于低沉,无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导致地理教学效率的低下。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与创新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与创新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地理意识和地理思维的重要途径,也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球表层现象和地理规律的重要手段。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通过实践和创新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是每位地理教师都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与创新方法。
一、实地考察与地理实践活动实地考察是地理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实践方法。
通过带领学生亲身走进实地,观察和感受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
例如,在学习地貌时,可以组织学生前往附近的山区或海滨,亲身体验不同地貌类型的特点,并进行实地测量和采样。
在学习人口与城市时,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城市规划展览馆或城市规划展示区,了解城市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能够将书本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除了实地考察,地理实践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方式。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环境保护活动,通过实际行动来了解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和解决方法。
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地理调查和研究,如调查本地区的交通状况、环境污染程度等,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通过这些地理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地理问题的解决过程,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以通过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和虚拟仿真等工具,将抽象的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转化为直观的图像和模拟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例如,可以利用GIS软件制作地图,让学生在电脑上进行地理空间分析和模拟实验。
可以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卫星影像,让学生通过解读卫星影像来分析地理现象和问题。
可以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建立虚拟地球,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地理观察和实验。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地理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三、问题导向的地理教学问题导向的地理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主动探究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课程理念在教育领域中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新课程理念的应用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新课程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地理课堂也不例外。
传统的地理课堂主要侧重知识的传授,重视学生对地理事实的记忆和理解。
而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等。
例如,在学习地理实地考察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实地的观察和探究,完成一些实践性任务,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课堂上的小组活动,也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这样的课堂环境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传统的地理课堂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将大量的地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
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来说很是枯燥和乏味,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而在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师应该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在课堂上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通过互动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
这样的课堂环境能够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地理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三、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新课程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地理教育也要与时俱进。
高中地理课堂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习地理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一些小组研究任务,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高中地理课堂如何进行创新教育
谈高中地理课堂如何进行创新教育摘要: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灵魂,创新人才的培养有赖于教育的创新。
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实施创新教育是我们教师肩负的重任,本文将谈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关键词:创新教育;高中地理;实施途径新一轮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定位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上,其中特别强调一点:要高度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可以说“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灵魂。
这就要求人们具有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精神,养成探究的习惯和态度,具有较强的探究能力。
而“创新”人才的培养有赖于教育的“创新”。
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
因此,地理课堂教学必须承担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要从把传授、继承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移到在此基础上着重培养具有创新意思,创新思维和创新品格的“创新型”人才上来。
一、教师转变观念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教育改革呼唤创新型教师,新课程呼唤新方法、新观念,我们不但要在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领域,而且要在发展领域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
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自身要有创新精神。
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前提,其次,教师要树立现代科学的学生观。
现代科学的学生观要求教师要以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应以学生为本,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在素质教育和教育创新的进程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认同学生的差异性。
由此出发,教师既当园丁,又当伯乐,在学校的整体教育活动中,让好学生、“差生”都超越自己,这是教育创新的目的之一。
然后,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培养学生“学、思、创”的精神。
教学要从知识的传授过渡到对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着重教给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方法,教会学生如何掌握知识,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本领,应当追求“知识的创新应用”,不仅使学生学好、学会,而且要引导他们好学、会学,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人类已有的知识,而且要教给他们学会自己去探索和发现新知识的能力。
《2024年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研究——以人教版自然地理为例》范文
《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研究——以人教版自然地理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地理实践教学在提升学生地理素养、培养其综合实践能力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的自然地理部分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现状、问题及改进策略,旨在为地理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现状1. 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现状当前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多以教材为基础,结合实地考察、实验操作、模拟演示等方式展开。
然而,部分教师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未能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方法。
2. 学生参与度与兴趣的现状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兴趣不高,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不强。
同时,部分实践活动设计缺乏趣味性,难以吸引学生参与。
三、人教版自然地理实践教学分析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在自然地理部分内容丰富,涵盖了地质、气象、水文、生物等多个领域。
在实践教学方面,教材提供了大量的实地考察、实验操作等实践活动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 实践资源不足部分学校因资金、场地等限制,难以充分开展自然地理实践教学。
此外,部分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殊,实践活动的安全性难以保障。
2. 教师实践能力参差不齐教师的实践能力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的效果。
部分教师缺乏实践经验,难以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3. 评价体系不完善当前地理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尚不完善,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依然存在,导致实践教学的效果难以得到有效评价。
五、改进策略1. 加强实践资源建设学校应加大投入,建设地理实践基地,购置实验设备,为实践教学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
同时,应加强与自然保护区、博物馆等单位的合作,拓展实践教学的空间。
2. 提高教师实践能力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培训、交流等活动,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社会实践等活动,积累实践经验。
3. 完善评价体系建立以过程评价为主的多维度评价体系,将学生的参与度、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纳入评价标准,确保实践教学的效果得到有效评价。
新课标高中地理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新课标高中地理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省高一年级从08年秋季新学期开始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
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遵循新课标的理念,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不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可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本文就对地理新课程标准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新课标;地理教学;实践;思考;从2008年秋季新学期开始,我省高一年级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我们学校高中地理采用了中图版的教材。
新课程教学使我重新认识了新老两种教学形式,认识到新课标的优点,同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认识到新课标实际带来的问题。
一、秉承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创新与继承相结合根据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需要,因此新课标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使得学生终生受益原则,提倡将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改变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过程学习,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这是社会进步、时代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
我们认为教学中鼓励教师勇于尝试施行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积极稳妥地探索新教法,促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通过新课改实践,我们大体总结出了以下三种课堂教学模式:(一)揣摩领悟型。
这种教学模式主要针对那些基本地理规律和原理的内容,这些内容难度较大,逻辑性强,空间想象力要求高。
(二)探究型。
这种课型主要围绕那些教学内容难度不大,学生易于理解的章节而进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主认知能力。
(三)实践活动型。
这种课型主要是针对新教材上案例研究等内容而进行。
新教材与以往教材最大的一个不同点就是增加了大量学生活动的内容,这些内容有的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或在教室内完成的,那么有意识地组织一些活动课就可以解决这类问题二、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换新课标与以往课堂不同的是,教师的角色得到了重新定位,成为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
走近学生,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流、讨论,一同体验发现知识和构建知识的快乐,使学生听而不厌,学而不倦。
因而也就有了学生心灵的舒展和灵性的飞扬、想象力的生发,敢于将自己的意见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高中地理校本选修课程《诗话地理》探究与实践
高中地理校本选修课程《诗话地理》探究与实践【摘要】《高中地理校本选修课程《诗话地理》探究与实践》是一门富有创意和探索性质的课程。
文章从课程内容介绍、实践活动设计、学生反馈与效果评估、案例分析、教师心得体会等五个方面展开对这门课程的探讨。
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反馈,可以更好地了解课程的实际效果和意义。
案例分析不仅可以展示课程的具体内容,还可以探讨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心得体会则是课程实施中的宝贵经验。
结论部分将分析《诗话地理》课程的意义,并展望其未来发展,为高中地理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文章的讨论和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这门独特的课程,以及为地理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高中地理、校本选修课程、诗话地理、探究、实践、课程内容、实践活动、学生反馈、效果评估、案例分析、教师心得、意义、发展展望。
1. 引言1.1 高中地理校本选修课程《诗话地理》探究与实践高中地理校本选修课程《诗话地理》是一门结合地理学科知识和文学艺术的课程,旨在通过诗歌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地理现象与人文情感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本课程不仅注重地理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感悟和启发。
通过《诗话地理》这门课程,学生将有机会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地理的理解和感悟,从而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通过实践活动设计和案例分析,学生将有机会亲自感受和探究地理现象,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升他们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和理解。
在学生反馈与效果评估环节,将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反馈,借此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确保课程的实施效果。
通过对《诗话地理》课程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将更深刻地认识到地理学科的魅力和重要性,加深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和理解,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门课程的推出与实施,不仅为地理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意,也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人文修养打开了新的视野和机会。
高中地理课程的跨学科整合与创新研究
高中地理课程的跨学科整合与创新研究引言地理是一门旨在探索地球的科学,涵盖了地球表面的物理、人文、环境等多个方面。
而高中地理课程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对地球的认识、理解和应用能力。
然而,传统的高中地理课程往往以理论知识为主,缺乏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整合和创新研究。
本文将探讨高中地理课程在跨学科整合与创新研究方面的意义和方法。
跨学科整合与创新研究的意义提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传统的高中地理课程通常侧重于地理概念和理论的传授,学生容易陷入纯粹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中。
而通过跨学科整合与创新研究,可以将地理与其他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联系起来,提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例如,在研究地球的气候变化时,可以结合物理学的气候模型、化学的大气组成和生物学的生态系统相互作用,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跨学科整合与创新研究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学生需要学会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
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和职业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高中地理课程的跨学科整合与创新研究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解决复杂的地理问题时,学生需要思考和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培养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这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跨学科整合与创新研究的方法项目制学习项目制学习是一种可以实现跨学科整合与创新研究的有效方法。
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实际项目,来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整合。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个本地的生态保护项目,学生需要了解当地的地理环境、生物多样性等相关知识,并运用数学、物理等学科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创新实验设计创新实验设计是高中地理课程跨学科整合与创新研究的另一种方法。
通过设计创新的实验,可以将不同学科的知识与地理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地理教育实践总结
一、引言地理教育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积极参与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实践,通过不断摸索和总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本文将对我所从事的高中地理教育实践进行总结,以期对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二、实践过程1.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优化在课程设置方面,我遵循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在教学内容上,我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具体措施如下:(1)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确保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
(2)结合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如利用地图、遥感等技术手段分析地理问题。
(3)关注地理学科的前沿动态,将新的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内容中。
2.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为了提高地理教学效果,我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具体措施如下:(1)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地理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2)案例教学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理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3)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地理信息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呈现,增强教学效果。
(4)翻转课堂:鼓励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课堂管理与实践教学(1)课堂管理: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通过建立班级规章制度,确保课堂秩序。
(2)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加地理实践活动,如野外考察、社区调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地理素养。
三、实践成果1.学生地理素养得到提高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的地理素养得到了显著提高。
学生在地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均有明显进步。
2.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提升在实践过程中,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总结经验教训,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3.学校地理教学质量得到提升通过我的努力,学校地理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地理学科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得到巩固。
教学主张 高中地理
教学主张高中地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地理教学面临着从传统模式向新型模式的转变。
为了适应这一变革,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以下是一些建议,以推动高中地理教学的发展。
一、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和需求,分层次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和发展。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地理教学应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体验地理知识。
教师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网络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地理教学应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组织户外考察、实地调查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地理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判断能力。
五、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地理知识,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六、落实课堂知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关注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确保学生掌握课堂知识。
通过课堂检测、复习、巩固、归纳等环节,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地理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高中地理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通过创设情境、开展实践教学、培养思维能力、实施合作学习和落实课堂知识等途径,不断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思考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思考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科学文化素养的重要课程之一。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每一位地理教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思考展开讨论。
一、地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重要性地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地理教学需要融入实践、生活和社会等方面的元素,把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从课本知识中获得对真实世界的认识与理解。
而地理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教学情境,是教学活动中老师和学生所处的教育环境,是学校教学实践的客观载体。
切实的教学情境创设, 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供真实的学习体验,加强教学的实效性和实践性。
1. 教学情境应符合学科特点地理学科以地球作为研究对象,融合了自然、人文、经济等多个领域,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在地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中,要充分考虑地理学科的特点,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体验地理知识的应用和作用。
在学习地球环境变化时,可以组织学生观察和研究当地的气候变化、天气现象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环境变化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从而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2. 教学情境应融入生活实际地理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感受到地理的方方面面。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情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学习地理知识。
在学习城市化现象时,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实地考察当地城市化的特点和现象,让学生亲身感受并参与到地理问题的解决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体验。
3. 教学情境应体现学生主体性教学情境的创设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参与性。
地理学科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情境的创设中来。
在学习地球自然环境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地理实地考察的路线和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实践能力。
新课标中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成果概述
新课标中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成果概述在新课标中,研究性研究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研究方式,强调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学生的实践与体验,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和创新能力为目标。
它与传统的被动接受性研究方式有很大的区别,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研究内容和目标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围绕高中地理研究性研究活动展开,旨在探究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通过研究性研究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1、探究高中地理研究性研究活动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2、通过研究性研究活动,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通过研究性研究活动,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问卷调查、实验教学、课堂观察等多种研究方法,旨在全面、深入地了解高中地理研究性研究活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究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出可行的改进措施,为高中地理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五)研究成果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1、高中地理研究性研究活动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2、通过实验教学和课堂观察,探究高中地理研究性研究活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改进措施。
3、研究性研究活动对学生的研究兴趣、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提高,以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促进效果的探究和分析。
4、相关论文和研究报告的撰写和发表,为高中地理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研究性研究是一种研究活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运用地理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在中学地理课堂中进行“研究性研究”过程与方法的研究,推动中学地理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促进学生地理素质的全面发展。
浅析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创新
浅析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创新摘要: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育.在知识经济如此发达的今天,如何把创新运用到教学当中已经成为教育界最为重视的内容。
本文就如何在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学中实行创新教育,从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关键词:创新信息技术高中地理教学教学方式在整个教育步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教学改革仍然十分缓慢。
所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应该成为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传统教学的束缚应该逐渐被新的教学方式打破,要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要核心来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地理知识,而且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有的放矢地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学科领域或实践活动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实践操作、总结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的一种探究式、开放性的学习方式。
其研究过程、获得理智、情感体验以及积累知识的方法是研究性学习的重点。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进行实验操作、调查研究、获取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研究活动,以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方法、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研究性学习能给学生提供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在了解知识发生和形成的过程中,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使学生获得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
同时,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一种探究式、开放性的学习方法和创新思维方式。
为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其研究能力的培养。
1 教师要转变传统的角色定位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创新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教师应该把课堂上的知识转化成现实中的问题,以提问的方式讲授知识。
谈高中地理教学的探究性学习开展
谈高中地理教学的探究性学习开展【摘要】高中地理教学的探究性学习开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
文章从引言部分介绍了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性和探究性学习的定义意义。
在讨论了探究性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的实践效果、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激发学生兴趣创新能力的作用。
结论部分指出,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提升了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通过引入探究性学习模式,可以使学生在地理教学中更加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从而真正掌握知识,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探究性学习的应用为地理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发展机遇。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探究性学习、应用、方法、效果、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激发学生兴趣、创新能力、质量提升、自主学习、创造性思维1. 引言1.1 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性高中地理教学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学习地理知识,学生需要不断探索、思考和分析各种地理事件和现象,从而提升他们的思维水平和逻辑推理能力。
地理教学还能够启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具备更强的适应和竞争力。
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传授地理知识,更在于塑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发展能力。
1.2 探究性学习的定义和意义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思考、实践探究和合作交流,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发展能力的学习方式。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地理知识。
传统的地理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难以深入理解地理概念和原理。
而探究性学习则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使他们通过实地考察、数据分析等方式深入了解地理现象和规律。
探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实际探究过程中,学生需要设计实验方案、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培养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探索高中地理教学的创新路径——总结及展望
探索高中地理教学的创新路径——总结及展望2023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中地理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接下来,我们将从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成果等方面探讨高中地理教学的创新路径,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教学理念的创新1.鼓励独立思考高中地理教育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可以通过课堂互动、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在沟通和合作中发掘自己的思维能力,并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潜在才能。
2.注重实践操作高中地理教育也应该注重实践操作,创设实验室等实践环境,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巧。
通过对实例的研究,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同时也可以在实践中巩固学习成果,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学手段的创新1.多媒体教学大量使用多媒体教学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在课件制作上,可以采用图文、声音、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形成丰富的内容,加强讲义的理解和记忆。
2.利用VR技术VR技术的发展为高中地理教育带来了新的發展机遇。
通过虚拟景观模拟,可以为学生打造逼真的景观,带领他们“走进”地理环境,体验真实的情况,从而更好地理解受到研究的对象。
三、教学成果的创新1.评价方式的创新评价是教学成果的关键。
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学习目标,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
采用多样的评价形式,如考试、作业、问卷、实验报告等等,切实将知识的掌握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结合起来,形成更为全面的评价体系。
2.终身学习的概念成立高中地理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存在,还要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准备。
因此我们需要将高中地理教育理解为终身学习的重要部分,建立起一个科学的课程体系,使学生不仅在高中时期掌握了必要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能够承认地掌握和不断更新学术成果和自我完善。
未来发展方向高中地理教育的创新路径,除了以上的几点,还可以在以下方面继续探索:1. 增加地理知识的普及,让所有的学生都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
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摘要:地理是一门知识跨度大、综合性强又十分注重实际运用的学科。
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有效教学”的理念受到人们的关注。
因此,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地理老师应更新观念,转换角色,从单纯的知识灌输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创新能力创新性学习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如何让学生提高学习地理的创新能力成为每个地理教师都关心和改进的问题。
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创新能力应有具体的对策,同时要求教师置身于整体的地理教学情境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亚里士多德曾经说: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
可见,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是学好地理的第一步。
1.1运用多媒体教学在21世纪高科技时代,多媒体教学已经进入大多数学校课堂。
在地理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更加直观更加形象生动地向学生传输教师所教授的内容。
如在学习地球自转、大气、季风、洋流、地质地貌、自然灾害等自然地理知识时,通过多媒体的图片展示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加强互动高效的课堂,也应该是一个活跃的课堂,老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活跃、宽松、愉悦和民主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入教学,从而做到师生互动。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够有足够的空间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也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时代新人。
1.3重视解答疑问一个爱问问题的学生不一定是一个最优秀的学生,但一定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学生。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一个学生只有在有兴趣的情况下才会发出疑问,所以课堂上老师应该主动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多提问题,鼓励学生提出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
对于一些肤浅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加以思考,让学生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
教师在回答学生问题的时候,应该做到态度谨慎、语言清晰,不要不懂装懂误导学生。
高中地理教学的特点与创新
高中地理教学的特点与创新概述:高中地理教学在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和地理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传统的地理教学方法有时会显得单调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因此,本文将从地理教学的特点出发,探讨如何创新地理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I. 地理教学的特点1. 良好的跨学科性高中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地理与历史、地理与生物等,这为地理教学提供了广阔的拓展空间。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促进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2. 强调实践和实用性地理学科强调实践性和实用性,在教学中应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例如,在教授环境问题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环境调查和分析,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解决真实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注重地域意识和全球视野地理学科关注地理事物的地域差异性和全球联系性,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地域意识和全球视野。
通过研究地理案例和跨国地理问题,增强学生对不同地区文化差异和全球化现象的理解,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II. 地理教学的创新方式1. 分层教学地理学科的内容较为复杂,可以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
首先,引导学生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然后逐渐拓展到具体案例和实践应用。
同时,分层教学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进行灵活调整,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
2.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媒介形式结合,可以丰富地理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例如,可以通过地理软件展示地球仪和模拟实验,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地理现象;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找到相关的地理案例和资料,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3. 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地理学科注重实践性,因此,在教学中应尽量多地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
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地理景点,例如河流、湖泊、山脉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地理现象和地理景观;也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环境保护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意识。
高中地理集体研讨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代表我们地理教研组,就近期的高中地理集体研讨活动,发表一些个人的见解和思考。
首先,我想说的是,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高中教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不仅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多个领域,还与数学、历史、政治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加强地理教学研讨,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对于我们每一位地理教师来说,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在本次集体研讨活动中,我们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深入探讨:一、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我们一致认为,在地理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具体措施如下:1.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 互动式教学:在课堂上,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充分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 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地理知识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提高教学效果。
二、地理教学内容的优化地理教学内容是地理教学的核心。
在本次研讨中,我们针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以下优化:1. 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加强对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教学,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地理基础。
2. 注重学科交叉:将地理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强化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如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地理教学评价的改革地理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
在本次研讨中,我们提出以下改革措施:1. 改变传统评价方式:从注重知识考核向注重能力考核转变,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多元化评价方法:采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3. 加强教师评价:鼓励教师参与教学评价,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总之,在今后的地理教学中,我们将以本次研讨为契机,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高中地理开展科技教育实践活动的探索
高中地理开展科技教育实践活动的探索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高中地理开展科技教育实践活动,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学会搜集、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学会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地理再学习的能力。
基于此,本文就高中地理开展科技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中地理科技教育活动实践一、高中地理开展科技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1.开展科技教育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唤起他们对身边环境问题的关注。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人,老师则是地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要把实地观察与调查研究、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作为学习地理的重要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唤起他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积极思考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并探究形成的原因,续而提出解决办法或可行措施,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素养和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开展科技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开展科技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敢问、会问、善问的习惯和能力,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王沪梅、冯华等同学所做的《南流江博白河段采沙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科技实践论文,展示了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无穷魅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开展科技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科技实践活动能够满足每个学生学习的需要,学生在地理学习中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地理课堂开展科技教育实践活动,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进而使地理知识形态向生命形态转化,使学生的生命活力得以进一步焕发。
二、高中地理开展科技教育实践活动的策略1.深入挖掘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
地理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
现行的中学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科技教育内容。
如高中地理教材必修I主要就是介绍了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陆地环境,其中特别强调了人类天地观的演变、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对大气环境的保护、对气象灾害的防御以及对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教学创新的探讨与实践摘要: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繁杂,教学难度大,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运用各种手段使之真正掌握课程内容是教师在该课程教学中需要研究的问题。
本文就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内容组织、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创新实践教学引言高中地理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该课程综合性很强,知识跨度大,而且十分注重实际应用,教学难度较大。
在现代高中教育中,由于地理教学侧重于解决地理事物的规律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倡导通过探究地理规律的形成原因来为人类提供服务,因此学好高中地理已成为完善和提高学生的自身学习素质的重要手段。
但该课程传统的教学设计不够合理,而且教学过程仍然停留在从书本到书本的狭隘教学方式,一些学校以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为主,学生获取的信息量较少,忽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影响学生智能的发展,这是影响和制约高中地理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而且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很难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高素质人才。
针对目前高中地理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深入开展教学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高中教育对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
教师教学应当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和创新者,而不是单纯的课堂讲解,使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
目前,我国的高中地理教学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高中地理教育改革正在不断地深入。
本文结合作者在该课程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从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重点的把握、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1 突出学科特色,提高教学实效性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要做到富有成效,必须突出地理学科空间性、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色。
高中地理课程虽然是系统地理,但也要突出空间性,揭示空间规律,培养空间思维能力,不能形成空间概念和空间分析能力的地理课堂教学是无效教学。
高中地理课程中的案例,都应当在区域背景下加以讨论。
讲究区域性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基础。
高中地理课程属系统地理,体现综合性也至关重要。
必须使学生掌握从哪些联系上加以综合,这对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和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例如,“气候”要综合地形、洋流,“水文”要综合地形和气候,“植被”要综合地形、气候、水文,“经济”要综合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政策。
总之,体现综合性,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才会有实效。
2 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如何,常常与课堂教学结构是否合理和优化有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精心设计出科学的教学结构。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抓住地理的主干知识,围绕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来进行设计。
一方面要求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局限于既定教材,还要适当加以延伸,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一种充实感。
另一方面要求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是精心筛选的,具有基础性和示范性。
例如,农业地域类型的教学,就应该以农业地域类型的典型分布区为例,介绍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区位条件、改良措施等,这样的设计才能体现教学的科学性、目标性、启发性和思想性的统一,从而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奠定基础。
在设计教学结构时,应该使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遵循由易到难的渐进过程,使教师教学的思路和学生学习的思路能够合拍。
在设计教学结构时,教师要能够使地理课堂上的活动节奏主次分明,尽量避免单调枯燥或琐碎零乱。
同时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难易交替,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上,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课程是一门生动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各种直观教具,或者利用投影仪和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教学内容动态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生动的画面,化抽象知识为具体知识,直观易懂,给学生以亲临现场的感受,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获得更多的教学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比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更直观、更形象、更具有吸引力、更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大大提高教学信息量,对教学效率的提高是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再现地理环境本身和人地关系的种种特征。
利用投影仪、多媒体、录音机、实物、模型、挂图、表情动作等多种直观手段,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特定的地理环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良好的课堂氛围也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出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能够积极思维,驰骋想象,敢于标新立异,打破陈规。
4 创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叉、互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和相互补充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和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但是传统教学方法把学生看作是单纯的信息接受者,教师讲、学生听,是单一的信息输出式课堂结构。
其弊端之一就是学生不能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而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学习,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强调学生接受记忆、掌握、做题,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教师输出的信息量大,而学生反馈的信息源少,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心里没底,教学过程的调控也往往处于盲目状态。
这种教学方式会窒息学生的思维和智力,破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
要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水平,就必须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教学信息反馈。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唱独角戏、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多方面开展师生互动。
一方面采用“教师引在前、讲在后,学生想在前、听在后”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多开展讨论,使学生互相启发,积极思维,打开思路,同时教师参与议论,对重点、疑难处做详细讲解,最后进行总结。
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创设信息反馈的教学情境,开辟多种信息反馈的渠道,通过提问、讨论、练习等多种方式,及时从学生那里获得反馈信息,从中了解学生对教师输出的知识信息接受和理解的程度,并做出简捷、精辟、深刻的分析,及时调控教学进程,调整知识信息的再输出。
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及时捕捉学生的听课情绪和神态等间接的反馈信息,透过学生的眼神和情态识别他们的思想,从中推测和判断他们对教师输出的知识信息,是否理解、满意、有兴趣或有疑问,进而迅速调整教学措施,并将教学继续引向深入,使地理课堂教学收到满意的效果。
采用启发式教学能够引导、帮助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领悟,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
通过启发式教学,不仅可以巩固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去思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并改变灌输式教学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教学方式。
5 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新课程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等个性为宗旨的自主性学习。
如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是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一环。
采用分组合作自主学习的模式,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有目标、有计划地互相讨论、合作探究。
由于学生性格、爱好、情趣、知识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允许学生自由组合,组建成学习小组。
每次活动前,推选一名学生来主持。
实践证明,采用这种方式有利于合作探讨,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课堂教学一开始,教师就把课程目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然后让学生自由阅读,规定每组至少提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地理问题。
这样,既纠正了过去教师霸占课堂的现象,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堂上注意保证学生的探讨时间,使其围绕地理问题,展开讨论和辩论。
同时教师要适时给予点拨、指导。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加强,潜能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培养。
学生感到探究会有收获,合作会有好处。
教师应尽量给学生创造说话的机会,鼓励质疑,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6 注重实践教学,加强能力培养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是书本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重要手段。
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本知识与客观实际的密切联系与统一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如进行天文观测、气象观测、水文观测、酸雨观测和野外地质地貌、河流、自然保护区、生态农业考察等研究,这些活动都经历了明察问题、重现知识和知识迁移三种心理活动过程。
由此可见,本课程与生产实践联系紧密,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必须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搞好实践教学环节。
所以,可以将学生的实践经验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辅助材料,以帮助教师讲授和学生理解,同时,也使地理学科的学习意义得到体现。
在平时的教学中,布置学生考察、调查、访问、参观、实验、资料搜集等,并利用一定的时间对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评价。
教师应当按照学生学习、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心理规律,加强和引导学生开展地理实践训练,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已经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瞬息万变的世界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观察、思考、分析、解决现实问题,让他们真正感觉到学有所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理论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样不仅可以巩固已学的知识,强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也能够为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7 结论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对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创新进行了探索和实践,通过正确合理定位、认真选定教学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等措施,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有效提高了高中地理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1] 黄慧兰.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J].科技信息,2009(26):288.[2] 章庆美.地理教学方式的转变在教学设计中的体现[J].科技信息,2008(31):692.[3] 曾菊新,李家清,李星明.地理科学与教育研究[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4] 张建辉.高中地理教学的创新[J].广东教育,2009(9):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