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村访酒》阅读答案及解析
小学语文-有答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1)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一、书写1. 读拼音,写词语。
zhì huì fú hào jì lùwěi dà shè huìōu zhōu shí jiàng chuàng jǔjiā jiéjié shěng二、信息匹配用“\”划去加点字不恰当的读音。
(1)他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lěi lèi)的经验,不怕苦,不怕累⋅(lěi lèi),做了很多实验,终于改进了这项技术。
(2)造纸术传到了朝鲜⋅(xiān xiǎn)半岛,在那里这是件新鲜⋅(xiān xiǎn)事。
(3)这个便⋅(pián biàn)宜的剪刀使用起来倒是很方便⋅(pián biàn)。
(4)广场上的那乘⋅(chéng shèng)轿子是租给游客乘⋅(chéng shèng)坐的。
三、填空题写同音字组词。
lì(________)气来(________)bǎo (________)贵(________)存yì惊(________)(________)义 jì设(________)(________)性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
(________)(2)《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________)(________)四、信息匹配选词填空。
普及普遍(1)用帛造纸,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________)。
(2)男同学(________)喜欢打篮球这项运动。
因为……所以……既……又……虽然……但是……(3)(________)《清明上河图》上画的人小,(________)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第3辑:景物形象(意境)题专练-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专练
第3辑:景物形象(意境)题专练景物形象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为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而精心剪裁、设计的。
一般有景物描写,如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如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音响描写等。
唐朝诗人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中写寒山、石径、人家、白云、枫林、红叶等景物,构成了一幅秋山晚景图,流露出诗人对秋天喜爱之情。
景物形象就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即意象。
意象是指诗人为抒情或言志而精心挑选的客观自然景物,如山川草木、日月星辰、亭台楼阁、名胜古迹等,但这些客观物象加入了诗人的主观情意之后,便成了诗词中的意象。
而意境是诗人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它是既依托意象而产生又超越具体物象的,通过读者联想和想象才能进入的一种艺术境界。
附:古诗常见意象内涵松梅菊竹寓高洁,借月把雁寄乡思。
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落叶透悲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
乌鸦燕子寓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技巧点击】(一)鉴赏诗歌描写的景象,一般可按下面三个步骤进行:(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得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二)领悟意象,一般需要做到:找意象,抓内涵,析作用。
在“抓内涵”时,要特别注意意象内涵的共性与个性。
意象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即意象的共性。
如“折柳”寓“惜别怀远”之意。
在把握意象的时候,既要了解意象的约定,即其共性,又要唤醒个人的生活底蕴、人生阅历,深入分析诗歌意境,以便了解意象在诗中的寓意,即意象的个性。
杏花村访酒
23、杏花村访酒课前先学:1、布置学生课前了解文章开头说有人“访杏花村之意不在山水之间,而在酒“,令人有点吃惊,巧妙为后文埋下伏笔。
也有个人的新意。
通过西施归来后的最后命运,也隐含了作者对“红颜祸水”这句话的历史合法性的深刻怀疑。
2、扫清本课字词障碍、不懂的做上记号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好词好句。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拓展阅读3、理解课文,知道课文主旨教学难重点:1、解课文主旨,通过西施归来后的最后命运,也隐含了作者对“红颜祸水”这句话的历史合法性的深刻怀疑。
2、引导学生默读体味作者文章中所表达的美。
教学要点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2、感受课文3、学习生字、词语教学过程:一、导入1、直接导入,板书:23、杏花村访酒2、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到什么?3、学生交流,汇报: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事?4、介绍作者与本文:作者自己的内心剖白,5、导入课文:二、读文,了解大意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2、同位交流预习情况3、反馈说说你从课文里知道了什么,读懂了什么?引导把课文大意说出来。
4、小组交流,把事情尽量说的完整一点。
5、反馈,小结:6、再读课文,写一写,想一想,文章开头说有人“访杏花村之意不在山水之间,而在酒“,令人有点吃惊,巧妙为后文埋下伏笔。
也有个人的新意。
通过西施归来后的最后命运,也隐含了作者对“红颜祸水”这句话的历史合法性的深刻怀疑。
三、学习生字及词语*抄写文中令你感动的话四、总结本课思考:1、在这篇课文中,你感受到什么了?2、找出文中最想表达的一句话。
教学反思。
2020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名家作品精选精练--梁衡专练
2020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名家作品精选精练--梁衡专练杏花村访酒梁衡一般的可游之处,大约有两类。
一是风景特殊的好,悦目赏心,怡人情怀;二是古迹名胜,可惊可叹,长人见识。
当我去过我国著名的汾酒产地山西杏花村后,真不知道,该怎样来将它归类。
说是村,并名以“杏花”,其实现在这里是一个大型的国家名酒厂。
历史上这里确曾杏林千亩,繁花如云的,直到现在也保持着历史古韵及风格,但凡来晋之人,无不尽力设法去游一次。
这魅力实在是因为它那骄傲的产品——汾酒。
游人之意并不在山水之间,而在酒。
来参观的人,最少安排两个节目,一是品酒,二是参观。
餐厅墙角有一个酒柜,内有两个坛子,分别装有“汾酒”和“竹叶青”。
服务员按照一般酒馆的做法,打开坛盖,将酒灌入瓶,再由瓶斟入杯。
当液面停止了波动,你看杯中的汾酒,纯净透明,就像刚才并没有注入什么。
竹叶青呢?则呈现一点浅淡的黄色,令人想起春天里新柳的鹅黄。
不觉间,一阵清香,已渐渐地,像一层看不见的薄雾漫过桌面,扑入你的胸怀,钻进你的衣袖。
人们这时并不要靠眼鼻,而是全身无处不感觉到它的美了。
主人举杯,我试酌一口,唇初沾而馨绵,口将咽又生甜,味柔和隽远。
客人都笑了,脸上泛出甜甜的酒窝。
但人们并没有大声赞美,只是微笑着颔首,仿佛怕喧声破坏了这酒厂的恬静。
原来我国的名酒有五个香型:浓,酱,清,米,复合。
这汾酒是清香型的代表。
它不求那浓、那烈,只要这纯、这真。
其他酒如艳丽少妇,浓妆重抹,这汾酒呢,则如窈窕淑女,淡梳轻妆。
大约正是因为这纯,才使它成为名酒之祖。
看酒的制作,是很有趣的。
先将高粱等原料粉碎,蒸熟拌上曲,压入一个个大瓮里,这瓮又要深埋入土中。
发酵之后,便放在一个大甑中蒸,一会儿便蒸馏出一股清澈的细泉,流入筒中,淙淙有声,这便曰酒。
酒泉接着汇入“酒海”。
那是一个三层大厦的酒库,内放着13000多只半人高的大缸。
酒在这里一直要静静地待上3~4年才能出厂,这叫“熟化”。
这套工艺大约在酿酒之初就如此。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综合素质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综合素质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单选题(共30题)1、方铭是老师眼里的“问题学生”。
班主任王老师经常与他的家长联系,每次方铭的家长态度都很诚恳,希望得到王老师的帮助,但王老师总是训斥家长没有教育监督好孩子。
王老师的这一做法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要求。
A.为人师表B.关爱学生C.终身学习D.爱岗敬业【答案】 A2、某初中有老校区和新校区两个校区,新校区设置重点班,教学设施完善,师资配备优良,学习氛围浓厚。
学生根据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可以优先选择校区就读。
该校的做法()。
A.合法,有利于激励学生努力学习B.合法,有利于因材施教C.不合法,义务学校不得设立重点班D.不合法,义务学校不得设立分校【答案】 C3、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A.尊老爱幼B.竞争与协作C.集体主义D.为人民服务【答案】 D4、夏老师工作很努力,教学能力强,业余时间经常自学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但他对教学能力差的同事不屑一顾,致使一些老师不愿意搭理他。
夏老师应该()。
A.置之不理,继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B.反思自己,想办法改善与同事的关系C.团结同事,降低自身专业发展要求D.减少往来,避免与同事发生正面冲突【答案】 B5、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鸦片战争D.洋务运动【答案】 C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对在校园内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 )来处罚。
A.学校B.教育主管部门C.家长D.公安机关【答案】 D7、在《天演论》中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的思想家是( )A.詹天佑B.侯德榜C.魏源D.严复【答案】 D8、1965年,李宗仁先生到山东某地视察时,曾豪情万丈地说:“27年前,我曾在此率军队进行了一场战役,共歼灭日军一万多人,取得重大胜利。
”他所说的战役是()。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假期专项练习题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假期专项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古诗词阅读理解1. 诗词曲鉴赏。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
稻花香里说丰年,。
七八个星天外,。
旧时茅店社林边,。
[1]把诗词补充完整。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词人辛弃疾。
B.“明月别枝惊鹊”里的“鹊”应该是指喜鹊。
C.该词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苏时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
D.全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
[3]作者以宁静的笔调描写了充满着活跃气氛的夏夜。
一路行来,有__________,也有了_______,还闻到了____________。
走得久了,忽然看到那家熟识的_________,可以进去歇歇脚,愉悦之情,油然而生。
2. 宁宁在朗通叶赛宁的《夜》时,遇到一些困难,请你帮她解决。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1]请用“/”给下面的诗句标出两处停顿。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2]朗通这一诗节,应采用的语调是()A.舒缓B.欢快C.激昂D.深沉3.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这首诗是_____代诗人_____的作品,这是他的“生平第一快诗”。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的心情。
[2]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初闻涕泪满衣裳”中诗人流出的是喜悦的泪、高兴的泪。
(______)(2)令杜甫“喜欲狂”的原因是可以回到家乡去了。
(______)(3)诗中的“妻子”与现代汉语中的“妻子”意思相同。
(______)4. 读古诗,完成练习。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牧童遥指杏花村。
安徽省安庆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安徽省安庆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八年级语文模拟测试卷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
(10分)“望”字的甲骨文很像一幅表意的画,即一个人踩在高处睁大眼睛看向远方。
我们的古诗文中有着千姿百态的“望”:王绩于余晖中望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野望》)令诗人在满目秋色中更感萧瑟;登楼而望,暮霭沉沉,江面烟波浩渺,崔颢生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鹤楼》)的思乡之愁;望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至塞上》)的景象,王维即景自叹,抒发漂泊的苦闷;仰望郦道元笔下的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峡》),寥寥数语,正面写出山的高峻;苏轼望着承天寺的月色,不禁发出“何夜无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承天寺夜游》)的感慨,表达了自得其乐的达观态度。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回答问题。
(13分)我到屋子里以后看到里面很干净,陈设非常简单。
土炕上挂的一顶蚊zhàng,是唯一可以看到的奢侈品。
炕头放着两只铁制的文件箱,一张木制的小炕桌当作办公桌。
哨兵向他报告我的到来的时候,周恩来正伏案在看电报。
“我接到报告,说你是一个可靠的新闻记者,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并且说可以信任你会如实报道,”周恩来说,“我们知道这些就够了。
你不是共产主义者,这对于我们是没有关系的。
任何一个新闻记者要来苏区访问,我们都欢迎。
不许新闻记者到苏区来的,不是我们,是国民党。
你见到什么,都可以报道,我们要给你一切帮助来考chá苏区。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奢侈( ) 访( )问蚊zhàng( ) 考chá( )(2)本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
北京市昌平区2019-2020学年初二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昌平区2019-2020学年初二第一学期期末语文 2020.1一、基础·运用(共13分)学校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主题教育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阅读下面一则消息,完成(1)-(3)题。
(5分)新华社北京10月1日电 10月1日上午,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一场盛况空前的大阅兵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喜悦的豪情在广场上倾.情绽放。
响彻云①的轰鸣声中,29架直升飞机,以雷霆万钧之势率先从天安门广场上空飞过。
当飞机的轰鸣声还在耳畔回响,当人们的目光还在不停翘.首眺望,仪仗方队沿着先辈的足迹,踏着胜利的节拍,威武雄壮地通过天安门。
穿过战争与和平的峥嵘岁月,肩负新时代的使命任务,陆军方队、海军方队、空军方队以排山倒海之势相继走来,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
紧随其后的是32个装备方队,他们以崭新的阵容接受检阅。
一辆辆坦克披坚执锐,一枚枚导弹昂首向天,展示着这个由580台(套)地面装备组成的钢铁巨阵所向披靡的气②。
古老沧桑的中华民族,久经风雨的伟大祖国,在这场举世关注的阅兵盛典中焕发出胜利与自豪的荣光。
(1)依次给这几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倾.情(qīng)翘.首(qiáo)B.倾.情(qīng)翘.首(qiào)C. 倾.情(qǐng)翘.首(qiáo)D.倾.情(qǐng)翘.首(qiào)(2)在这几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霄②慨B.①霄②概C. ①宵②概D.①宵②慨(3)请为这篇消息拟一个标题________(15字以内)(1分)2.几位同学观看了国庆阅兵之后,颇有感触。
下面是他们在观后感中写下的句子,其中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官兵们迈着整齐的步伐排山倒海般地走过天安门广场。
B.“首长好!”这口号像惊心动魄的响雷,长久地在天空回荡。
C.透过电视,我们看到整齐划一的解放军队伍和各类先进的武器装备,此时的心情真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烹饪文学作品欣赏3.6杏花村访酒 教案
免费下载:杏花村访酒【教学目标】1. 通过反复阅读,把握文章思路,掌握文章总-分-总式结构方式。
2. 学习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写作方法。
3. 通过本文学习,了解中国酒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1. 通过反复阅读,把握文章思路,掌握文章总-分-总式结构方式。
2. 学习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本文学习,了解中国酒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作者笔下汾酒酒香。
2.头脑风暴法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酒文化。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从此诞生了一个著名的酒品牌——杏花村,醉倒了无数人。
今天我们就跟随著名作家梁衡走进杏花村去“访酒”。
二、作者简介梁衡,当代作家,山西霍州人。
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
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
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
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三、初读课文理思路第1段(1-2)开篇点出杏花村的独特之处。
(1)写可游之处有两类,但山西杏花村却很独特,让人简直难以归类,从而引出本文的话题。
设置悬念,引起读者思索。
(2)说明山西杏花村的魅力源自汾酒。
第2段(3-6)写作者在杏花村的参观活动。
(3)在喝酒的过程中品味山西汾酒的独特魅力。
(4)详细介绍汾酒的制作过程,是为“看酒”。
(5)以赞美的口气为说明这酒之纯的原因。
(6)写在招待所里小憩时的所见所感。
第3段(7)再次强化,说明“杏花村,实在是一个特殊的去处”。
四、再读课文品酒香1.请找出介绍汾酒色、香、味的句子。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达标 附答案 (2)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达标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训练营(39分)1. 用“√”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分)(1)这种鲜.(xiān xiǎn)花来自美丽的云南,我们这边鲜.(xiān xiǎn)少见到。
(2)马主人及时拽住了马笼.(long lǒng)头,才没有撞上对面来的一乘.(chéng shèng)轿子。
2. 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8分)(1)蔡伦吸收了前人的jīnɡ yàn( )和zhì huì( ),成功改进了造纸术,使文字的jì lù( )和书籍的bǎo cún( )更为方便。
(2)中秋佳节,小mù tónɡ( )的xiōnɡ zhǎnɡ( )dú zì ( )待在yì xiānɡ( ),他感到非常孤单。
3. 下列诗词句对应的节日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节)B.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元宵节)C.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春节)D.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除夕)4. 选择恰当的字填在括号里。
(8分)厉历计记( )史严( ) 设( ) 日( )洲州异导亚( ) 苏( ) ( )常 ( )弹5. 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8分)学( )五( ) 千( )万( ) 名扬( ) ( )双龙( ) ( ) 形( )各( )(1)上面形容名声大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我知道这个词语的反义词是______________。
(2)爸爸虽然______________,但是仍不断追求新知。
(选词填空)6.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4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及语言风格-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精讲速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及语言风格“学会品味散文的语言,走进散文语言的审美世界,才是真正走进了散文。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赏析散文语言的重要性。
赏析散文语言,自然涉及散文的艺术手法及语言风格,这也是在读懂散文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的更高层次的审美活动。
“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是对此的明确要求,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及语言风格也就成为散文阅读考查的热点。
答题思路①记牢知识,明确具体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构思技巧及其作用,具体内容如下:③重点分析鉴赏在表达情感、主题等方面的效果(作用)。
④组织答案,注意条理性,分点阐述。
常见语言风格平实自然形象生动含蓄委婉清新明快洗练简洁绚丽飘逸婉约细腻旷达豪放华丽典雅幽默讽刺整散结合音韵和谐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一个字的故乡故乡是一篇干脆的散文。
故乡里最长最长的一个字是等,最深最深的一个字也是等。
等太阳爬上树梢,等月亮落到水里。
等油菜开了花,等稻子抽了穗。
等黑发染成白发,等背脊弯成弓犁。
你看,八太婆不还在村口那棵树下等吗?一棵小小的桃树等成枝繁叶茂的一棵老树。
八太婆被抓了“壮丁”的崽还没有回来。
有人劝她,不要等了。
她说:“等!等着等着就回来了。
我常常看见村口的路尽头,有木娃欢蹦乱跳的身影……”有人替八太婆伤心,要是真等不着呢?八太婆先是一怔,继而喃喃自语:“等,就一定等得到!等过了,也算等到了。
”等到了,是一种胜利和满足;等过了,是一种踏实和美丽。
等,不单单是等一个人,不仅仅是等一种结果,更重要的是用整个心在等。
心与心的等待,超越时空,超越语言,比什么都重要。
故乡里最美最美的一个字是怀,最暖最暖的一个字也是怀。
高兴了,汉子们就开怀大笑,在火塘边,大碗大碗地喝着苞谷烧,咬着猪头肉。
嫌不过瘾,干脆伸出手去抓,肉肥汪着哩,也把手弄肥滑了,晶亮晶亮地流着油,脑门上的汗一线一线地,从满脸的黑土地上流下来。
火塘里的火,旺旺地,开怀地呼呼呼地笑。
就是有个鸡零狗碎的事,乡里乡亲谁也不放在心上,袒露胸怀,总是检讨自家的不是。
考点9: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修改)
高考真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2019全国二卷
中国画是融中国哲学思想、美学精神、绘画理念于一体的民 族艺术。20世纪以来,新的文化思潮和艺术观念不断对中国化领 域产生冲击,画家们既要突破传统观念推陈出新,又要继承传统 发扬光大中国文化精神,( ),也造就了当今画坛的各种风格 。作为中华文化的传统瑰宝,中国画的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和表 现方式有着其他画种无法比拟的特殊性。为历代画家崇尚与传承 ,其伟大而完整的绘画体系,成就了一代代宗师。然而,也正是 这千百来逐渐趋于完美的绘画准则,让一些画家“长跪不起”,不 敢轻易逾越雷池,仍在使用今日的笔墨纸张道说古人程式化的话 语。事实上,单凭笔墨功力,是无法成就作品艺术灵魂的,画家 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受,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 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 术法则。新时代的中国画创作者,应该以笔墨激扬时代精神,让 中国画在多元共融的艺术格局中保持鲜活的生命力。
①“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开展的调查项 目,到目前为止已经开展了11次。②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去年在 全国七十多个城市进行了入户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0600份 。③在第19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该院发表了“2013年全国 国民阅读调查报告”。④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 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77本,与2012年的4.39本相比,增加了0.38 本。⑤报告中值得注意的是,约90%以上的人表示“看完电子书 就不再买纸质书”,这一比例较上一年有所上升。⑥报告还显示 ,成年国民人均电子书的阅读量有所增加,而报刊的阅读率明显 减少。
小说。 ● 特别提示:以下九种情况不用顿号。 1、 不定数的两个数字间不用顿号。 如:你的年龄大概是十六七岁。(不能写成“十六、七岁”) ●【注意】相邻的两个数字而非约数之间要用顿号。 如:三年级四、五的学生 战斗在一、二的工人。 2、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呀”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之间
【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自我综合评价(三)(练习题)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自我综合评价(三)(891)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曦.月(xī)素湍.(tuān)巘(yǎn)荇.菜(xìnɡ)B.沿溯.(sù)襄.陵(xiānɡ)轩邈.(miǎo)犊.(dú)C.纸鸢.(yuān)横柯.(kē)经纶.(lún)戾.天(lì)D.瑶.台(yáo)萋.萋(qī)缥.碧(piāo)属.引(zhǔ)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飞奔的马)B.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C.四时.俱备(季节)D.晓雾将歇.(休息)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旖旎的富春江陪伴了东汉高士严子陵一生,美丽的纳木错熏陶了诗人仓央嘉措,幽静的瓦尔登湖给了美国作家梭罗创作的灵感,深邃的桃花潭见证了李白与汪伦的友谊,他们都是静水流深般的人物,又在一汪汪静水中人格得到净化,灵魂得到升华。
他们的印记证实A静,是人格的矜持;水,是生命的本源;流,是活力的体现;深,是心灵的蕴藉。
B我追逐静水流深的人生,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1)请在A处方框中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
(2)B处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B.古人对自己的谦称有“愚、鄙、敝、子”等,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等,对尊长者的称谓有“足下、先生、大人”等。
C.“六书”指古人分析汉字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构成方式,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诗经》中的“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D.中国文化中,有许多与“三”有关的称谓,如“三皇五帝”“岁寒三友”“三教九流”“无事不登三宝殿”等,其中,“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
兰州市部编版小升初语文专题复习 诗歌鉴赏(附答案)
兰州市部编版小学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附答案)一、小学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秋风引(唐)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退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注】刘禹锡曾在偏远的南方过来一段时期的贬谪生活。
“引”是古代的一种诗体。
(1)一,二两句,写出了秋天________的特点。
(2)评“孤客”二字,“使无限情思,溢于言表”。
这“孤客”二字,传递出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1)萧瑟凄凉(2)孤客二字,传递出诗人彷徨孤独、思乡心切之情。
【解析】【分析】⑴考查诗句所描绘的意境特点。
“何处秋风至?萧萧退雁群”:秋风不知从哪里吹来,萧萧地送来了大雁一群群。
诗句从闻雁思归之人的对面写起,就秋风送雁构思造境。
描绘了秋天萧瑟凄凉的特点。
由此表达了思乡的思想感情。
⑵考查诗人炼字的艺术魅力。
“孤客最先闻。
”诗写到这里,写足了作为诗题的“秋风”,诗中之人还没有露面,景中之情还没有点出。
“孤客最先闻”画龙点睛,说秋风已为“孤客”所“闻”。
作为“孤客”,他不仅会因颜状改变而为岁月流逝兴悲,其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更是可想而知的。
故答案为:⑴萧瑟凄凉;⑵孤客二字,传递出诗人彷徨孤独、思乡心切之情。
【点评】⑴考查诗句所描绘的意境特点。
答题时应注意,描摹物象,联想和想像再现画面;点明景物的氛围特点;揭示寓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主旨。
“秋风、萧萧、雁群”描绘了秋天萧瑟凄凉的特点。
⑵考查诗人炼字的艺术魅力。
答题时应注意,需要读懂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根据重点语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
“孤客”传递出诗人彷徨孤独、思乡心切之情。
2.阅读下面古诗,回答下列小题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①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释】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长安被攻陷之时。
(1)这首诗写了________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中可以看出。
(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重阳节;“九日”;“登高”(2)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谢逸《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的阅读答案及赏析
谢逸《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的阅读答案及赏析谢逸《江神子》杏花村馆酒旗风的阅读答案及赏析杏花村馆酒旗风。
水溶溶,飏残红。
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
望断江南山色远,人不见,草连空。
夕阳楼外晚烟笼。
粉香融,淡眉峰。
记得年时,相见画屏中。
只有关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
(1)词中“ ”一句化用了杜牧的诗句“ ,”;另一句“野渡舟横”化用了唐朝诗人的诗句“ ”。
(2)词的末尾三句用“只有”二字陡转,回到眼前,表达了什么意思?这三句与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同为望月抒情,但所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简析。
阅读答案:(1)杏花村馆酒旗风——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韦应物野渡无人舟自横。
(2)往事虽然美好,但已成过去,现在人隔千里关山,只有皎洁的月光,照着你也照着我。
苏词以旷达的态度,自我安慰并安慰对方,带有祝愿的意味,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谢词侧重诉说离情,表达了人不能相见,徒然共照同一月亮的惆怅、无奈的心情。
鉴赏谢逸名无逸。
关于他这首词,据《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三引《复斋漫录》云:“无逸尝于黄州关山杏花村馆驿题《江城子》词,过者每索笔于馆卒,卒颇以为苦,因以泥涂之。
”据此可知此词作于黄州馆驿。
人们经过这里,看到这首词都纷纷向馆卒索笔抄录。
词的主题是怀人。
于忆旧中抒写相思之情。
首先从空间着笔,展开一个立体空间境界。
杏花村馆的`酒旗在微风中轻轻飘动,清清的流水,静静地淌着。
花,已经谢了,春风吹过,卷起阵阵残红,。
这是暮春村野,也是作者所处的具体环境。
这一切都显示出“流水落花春去也”,在作者的心态上抹上了一层淡淡的惆怅色彩。
杏花村与酒连在一起,出自杜牧《清明》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后来酒店多以杏花村为名。
“野渡舟横,杨柳绿阴浓。
”“野渡”句用韦应物《滁州西涧》诗“野渡无人舟自横”,“野渡舟横”显出了环境的凄幽荒凉。
而一见到“杨柳绿阴浓”,又不免给词人增添了一丝丝离愁。
杨柳往往与离愁别恨联在一起,杨柳成为了离别的象征物。
2022年高考语文中“散文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的类型分析附答案
2022年高考语文中“散文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的类型分析附答案一、散文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夜哭吴佳俊我在夏夜里听到过各样的哭声。
那哭声,有时大,有时小;有时缠绵,有时悱恻;有时孤绝,有时冷寂;有时如流星划过天幕,有时如蚊虫嗡鸣耳畔;有时似夜风摇撼大树,有时似月光照临池面;有时像乡村基督徒唱诵的赞美诗,有时像吃斋信佛者念诵的经文……这些哭声,曾让我彻夜难眠。
我躺在床上,被各种哭声深深地包裹着,酷似黑夜包裹着村子。
苦痛和忧伤如同明灭闪烁的繁星,布满了我大脑的天空。
我睁开眼,望着漆黑的屋瓦,耳边不自然地响起艾青在他的《诗人论》里发出的诘问:“如果你听见深夜里还有哭声……你的嘴还能缄默吗?”然而,我的确只能缄默,在这个沉闷的夏季的夜晚。
我不缄默,又能如何呢?在回乡居住的这些日子里,我还从来没有如此这般地被众多的密集的哭声所恼过,但现在不一样了,这不是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这是一个有着哭声的惶然的“子夜”。
我一定要出那些哭声的来处,我要知道到底是谁在深夜里哭泣,以便使我的内心获得安妥和宁静。
我的锐敏的听觉的雷达,顺着那声音的频率,在黑夜里四处探查,像一束微弱而幽冷的光,穿梭于夜的深渊里。
遗憾的是,我探查了整整一个夏季,还是未能彻底搞清楚那些哭声的来源。
只有极少数的几种哭声,我是确凿地知道它们是从哪里传出来的。
为此,我愿意将它们简略记述在这里。
我希望我的文字不再缄默,尤其在听见深夜里的哭声的时候。
树肯定哭过。
因为哭过的树的叶片都是纷乱的,有的甚至变得焦黄。
我居住的周围有很多这样的树——有感情的树,会欢笑也会流泪的树。
我经常在散步的时候看到过它们那或悲伤或祥和的样子。
印象最深的,是我家菜园旁土坎上的那棵洋槐树。
每年春天,树上都会缀满繁密的白花。
那是蜜蜂最欢欣的季节,却是洋槐树最忧愁的季节,现在,洋槐树早已枯萎了,再也开不出洁白的花朵,然而蜜蜂仍会年年飞来围着枯树转,有时,蜜蜂还会带来鸟雀、蝴蝶、蜻蜓随着它们一起转。
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古诗文阅读专题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复习——古诗文阅读专题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通国之善弈也________②思援弓缴而射之________③非然也________④为是其智弗若与________(2)下列断句错误的一项是()A.其一人/专心致志B.惟/弈秋之为听C.思援/弓缴而射之D.为是/其智弗若与(3)翻译: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4)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图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2.读课文,完成练习。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斗牛力在角,尾搐为两股间。
今用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只当问婢.”不可改也。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好.书画________ 一日曝.书画________处士笑而然.之________ 古语云.________(2)下列句子中,括号里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两项是________ ________。
A、(杜处士)所宝百数B、(戴嵩)尤所爱C、(牧童)拊掌大笑。
D、(杜处士)不可改也。
(3)翻译句子。
斗牛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
今乃掉尾而头,谬矣!(4)最后引用古语的作用是什么?3.快乐阅读:(一)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日:“,。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日: “,。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将原文补充完整。
(2)解释下面的词语:方________。
复________。
(3)文中哪一句话最能体现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用“________”画出来。
2024年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三校中考三模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中考第三次模拟语文试卷一、读·书(12分)班级举办“文化遗产看山西”研究性学习活动,风华小组准备走进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一睹山西酒文化风采。
1.【汾酒飘香翰墨飞扬】汾酒博物馆中展示的3000多件书画珍品是汾酒文化的见证。
面对其中一幅墨宝,组长赞美其“飘逸灵动,收放自如,行云流水。
”请问组长赞美的作品是(2分) ( )2.【壶觞一曲 诗情满怀】酒为诗之翼,诗为酒之魂。
参观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后,小组准备在诗歌中继续探寻“酒”的多样意蕴,请你帮他们完善下面的积累卡片。
(10分)“酒”的多样意蕴酒中蕴“礼”“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酒中有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中军丑酒饮归客,_______________”,洒中可见依依惜别的真挚祝福。
酒中寄“情”“_____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酒中寄托的是戍边将士对家乡的思念;“今日听君歌一曲,_______________”,口中饮下的是刘禹锡对友人的感激;“_______________,拔剑四顾心茫然”,杯中盛放的是李太白理想受挫的迷茫;“_______________,去年天气旧亭台”,对酒听歌引发了晏殊对光阴流转的惆怅。
酒中言“志”“山水之乐,_______________”,酒中深藏着欧阳修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理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酒中饱含着辛弃疾征战沙场、保家卫国的梦想;“_______________,鬓微霜,又何妨”,酒中洋溢着苏东坡老当益壮、渴望报国的豪情。
二、读·思(38分)(一)“开卷有益”,为培养同学们的文学素养,学习委员准备组织创建班级“图书角”以供大家学习交流。
为此他制定了以下任务,请你协助完成。
【任务一 图书征集】3.一张精美的图书捐赠卡不仅可以记录“图书角”的书籍来源,还可以让同学们积极捐赠自己喜欢的书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杏花村访酒
梁衡
一般的可游之处,大约有两类。
一是风景特殊的好,悦目赏心,怡人情怀;二是古迹名胜,可惊可叹,长人见识。
当我去过我国著名的汾酒产地山西杏花村后,真不知道,该怎样来将它归类。
说是村,并名以“杏花”,其实现在这里是一个大型的国家名酒厂。
历史上这里确曾杏林千亩,繁花如云的,直到现在也保持着历史古韵及风格,但凡来晋之人,无不尽力设法去游一次。
这魅力实在是因为它那骄傲的产品——汾酒。
游人之意并不在山水之间,而在酒。
来参观的人,最少安排两个节目,一是品酒,二是参观。
餐厅墙角有一个酒柜,内有两个坛子,分别装肴“汾酒”和“竹叶青”。
服务员按照一般酒馆的做法,打开坛盖,将酒灌入瓶,再由瓶斟入杯。
当液面停止了波动,你看杯中的汾酒,纯净透明,就像刚才并没有注入什么。
竹叶青呢?则呈现一点浅淡的黄色,令人想起春天里新柳的鹅黄。
不觉间,一阵清香,已渐渐地,像一层看不见的薄雾漫过桌面,扑入你的胸怀,钻进你的衣袖。
人们这时并不要靠眼鼻,而是全身无处不感觉到它的美了。
主人举杯,我试酌一口,唇初沾而馨绵,口将咽又生甜,味柔和隽远。
客人都笑了,脸上泛出甜甜的酒窝。
但人们并没有大声赞美,只是微笑着颔首,仿佛怕喧声破坏了这酒厂的恬静。
原来我国的名酒有五个香型:浓,酱,清,米,复合。
这汾酒是清香型的代表。
它不求那浓、那烈,只要这纯、这真。
其他酒如艳丽少妇,浓妆重抹,这汾酒呢,则如窈窕淑女,淡梳轻妆。
大约正是因为这纯,才使它成为名酒之祖。
看酒的制作,是很有趣的。
先将高粱等原料粉碎,蒸熟拌上曲,压入一个个大瓮里,这瓮又要深埋入土中。
发酵之后,便放在一个大甑中蒸,一会儿便蒸馏出一股清澈的细泉,流入筒中,淙淙有声,这便曰酒。
酒泉接着汇入“酒海”。
那是一个三层大厦的酒库,内放着13000多只半人高的大缸。
酒在这里一直要静静地待上3~4年才能出厂,这叫“熟化”。
这套工艺大约在酿酒之初就如此。
这些粗则粗点儿、丑亦够丑的瓮甑,已有1500多年历史,其间有什么奥秘,人们一时还难以明晰。
另外,更神秘者还有二:一是这地下的水,二是这杏花村上空的空气。
这里经年制酒,空气中便生出一种特别的微生物来,于汾酒的发酵特别有利。
开始人们不知此道,有的老师傅退休后,身怀绝技,受聘他乡,但使出浑身的解数,那酒终不姓“汾”。
技艺可传,水与气难移。
主人每向游人讲到此处,脸上总要漾出一种微笑,神秘、自豪、得意。
这汾酒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金奖,一解放又被列为我国的八大名酒之一。
以后其他名酒虽各有交替,它却稳坐交椅。
当你走完全部生产线,在包装车间里对着透明胶管中那一股股急喷出来的、晶莹的酒泉,看着它迅速注满了一个个透明的玻璃瓶时,你又一次惊异于这酒的纯了,纯得像山泉。
这山泉不知来自多么深的地层,经过了多少砂石、岩层的过滤,终于溢出地面,在杂花野树与茂林修竹的覆蔽下静静地流淌。
这实在是它的魅力、它的奥秘。
喝过酒,我们被让到招待所里小憩。
这招待所也别致,是一所中国式的四合院,取名曰“醉仙店”。
院心有古井,有假山。
山下有水,有草。
草地上有一条汉白玉的黄牛,牛背上牧童横笛,旁边的碑上题着杜牧那首“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名诗。
环院,南北为容房,东侧为碑廊,记录着南北朝以来汾酒的历史。
西侧为展览馆和历代酒器陈列馆,出出进进的游人无不感受到酒文化的博大精深,馆内也有许多关于汾酒的名人题赠。
这时,虽主人已在房中泡好热茶,连声招呼客人休息,但大家却总在院中流连。
不错,人们是为访酒而来,但要是这里没有这些酒外之物,那酒何处没有?人们之所以固执地要到杏花村来,实在是要来品味、依恋与凭吊一会儿这酒中所凝聚的民族文化,就像在八达岭长城上远眺,在故宫大殿前的柱础旁沉思。
杏花村,实在是一个特殊的去处。
来游的人,其意并不在山水,但也不全在酒。
(有删改)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称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作者认为可游的风景有两类却不知该将杏花村如何归类,开篇设置悬念,在吸引读者
阅读兴趣的同时,自然引发下文。
B. 文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脉络十分清晰,叙述了杏花
村访酒时品酒和参观酒的制作等过程。
C. 文章运用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段,将其他酒的“浓妆重抹”与汾酒的“淡梳轻妆”比较,
指出了其他酒的不足与汾酒的特点。
D. 作者细致地描写了酒的制作过程,认为粗糙丑陋的瓮瓶、花村地下的水与上空的空气
都是让汾酒独具魅力的原因。
8. 文章第四段运用多种手法描写所品之酒,请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
(6
分)
9. 结合全文,赏析文中画横线的语句。
(6分)
【答案】7. C 8. ①如“淡淡的黄色”“一阵清香”“唇初沾二馨绵”“口将咽又生甜”,从视觉、味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受角度描写,细腻生动。
②如“一阵清香,已渐渐地,像一层看不见的薄雾漫过桌面”,运用通感,以视觉来描写嗅觉,写出了清香四溢。
③如“客人都笑了,脸上泛出甜甜的酒窝”,通过人们的反应从侧面写出了汾酒的美味与纯真。
④如“令人想起春天里新柳的鹅黄”,运用联想,唤起读者类似的生活体验,将竹叶清酒的清纯色泽写得可知可感。
⑤如“像一层看不见的薄雾漫过桌面,扑入胸怀,钻进衣袖,全身无处不感受他的美”,运用比拟,化无形为有形,写出清香无处不在。
9. ①化用欧阳修的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增强了本文的文学色彩;②
与前文“有人质疑并不在山水之间,而在酒”相照应,形成递进,深化主题;③强调除了“酒”以外,酒中所凝聚的民族文化更值得品味,依恋与凭吊。
【解析】7. 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项,“指出了其他酒的不足与汾酒的特点”分析错误。
通过对比,表现了汾酒淡雅的独特风味,并没有指出其他酒的不足。
故选C。
【解析】8. 此题考查分析文本语言特色的能力。
(1)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表达更加形象生动。
如“像一层看不见的薄雾漫过桌面,扑入胸怀,钻进衣袖,全身无处不感受他的美”,运用比拟,化无形为有形,写出清香无处不在。
“这汾酒是清香型的代表。
它不求那浓、那烈,只要这纯、这真。
其他酒如艳丽少妇,浓妆重抹,这汾酒呢,则如窈窕淑女,淡梳轻妆。
大”,运用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段,将其他酒的“浓妆重抹”与汾酒的“淡梳轻妆”比较,指出汾酒的特点。
如“一阵清香,已渐渐地,像一层看不见的薄雾漫过桌面”,运用通感,以视觉来描写嗅觉,写出了清香四溢。
(2)通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人们对汾酒的赞美。
如“客人都笑了,脸上泛出甜甜的酒窝”,通过人们的反应从侧面写出了汾酒的美味与纯真。
(3)调到多种感觉,综合描写,表达更好的效果。
如“淡淡的黄色”“一阵清香”“唇初沾二馨绵”“口将咽又生甜”,从视觉、味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受角度描写,细腻生动。
(4)运用联想和想象,表达对汾酒的赞美。
如“令人想起春天里新柳的鹅黄”,运用联想,唤起读者类似的生活体验,将竹叶清酒的清纯色泽写得可知可感。
【解析】9. 此题考查赏析文章句子表达特色的能力。
本题划线句子“来游的人,其意并不在山水,但也不全在酒”,化用欧阳修的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增强了本文的文学色彩。
“并不在意山水”,因为汾酒的名气,使得许多人慕名而来;这与前文“有人质疑并不在山水之间,而在酒”相照应,形成递进,深化主题。
“也不全在酒”强调除了“酒”以外,还有酿酒的历史与工艺、杏花村人的待客之道,这些酒中所凝聚的民族文化更值得品味,依恋与凭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