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剩余劳动力供求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一)
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一)内容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我国抑制发展农业经济的一大问题。
20多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在发展中的最大矛盾和问题就是人均占有资源少,农民人数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多,一笔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数降低了农业经济效益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严重制约了农民的收入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文就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出几点建议及措施。
关键词:浅析,农村剩余劳动力,成因,转移一、农村劳动力的特点及结构1、特点:(1)发展速度迅猛,相对数量巨大。
根据我国城乡划分标准,城镇以外的地区为农村,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就是农村人口。
我国有9亿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数的3/4,占全球人口的1/6。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数量和发展速度成倍增加,虽然20世纪年代有所缓解,但每年仍以1300万人的速度递增。
到1978-2003年的20多年来,农村劳动力约增加近2亿人。
(2)素质参差不齐。
劳动力素质是指劳动者的身体素质、文化技术素质、思想素质和劳动经验等素质的统一,也叫劳动质量。
现阶段素质急待于提高:一是思想观念落后,处于“外出找钱无技,在家致富无门”的状况;二是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以体力型为主,技能型较少,智能型更少。
(3)农村劳动力过剩,出现自主流动与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现有农村劳动力人数多于农村各项生产工作实际需要的劳动力人数,一般来说包括完全无业的劳动力和工作不饱和、有剩余劳动时间的劳动力两种情况。
超过农业需求的农业劳动力称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有两种含义:一是超过农业需求量的劳动力,即供给大于需求的那部分;二是超过社会需求的农业劳动力,即已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和农村后备劳动力。
2、结构:农业剩余劳动力一般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季节性剩余。
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与劳动力对农业生产的可供给量之间在不同季节里出现不均衡状态;(2)常年性剩余。
在全年中的任何季节里,劳动力的可供给量都大于需求量;(3)潜在性剩余。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和对策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和对策李巧 2010201306一、立足农村内部就业,实施就地就近转移1.挖掘农业内部潜力,拓宽农业内部就业空间。
①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加快发展林业以及水产养殖业和畜牧业。
发展和推广劳动密集型农业,以扩大农业内部的劳动力总量,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②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
③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大力发展开发性农业,拓宽就业渠道。
建设现代农业经营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生态化的农业。
2.加快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①发展乡镇企业,增强乡镇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②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促进农村的科技服务、信息咨询、金融保险、旅游服务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直接向第三产业转移。
3.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二、跨地区转移,合理分流。
中西部地区可充分利用经济发展的经济关系,加大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劳动力输出力度,合理分流农村剩余劳动力,达到以工补农、以劳务补农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打破城乡界限,实行城乡一致的户口登记制度和居民身份证制度,还广大农民以应有的平等权利。
可以采取国际通用的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办法,以身份证取代户口簿,实行以固定住所和稳定收入为主要依据申报城镇户口的制度,相应改变就业、入学、住房等规定,在权利义务方面平等对待新进城镇落户的居民。
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一是扩大社保覆盖面,将农民工以及在非正规部门就业的劳动者如个体商贩等,纳入社保体系,逐步建立起面向城镇非农产业劳动者“五保合一”社会保障体系;二是对于在城镇化进程中失去土地的农民,要给予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
3.改革土地流转制度。
赋予了农民长期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创造条件。
4.建立农民工权益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近年来,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讨论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农村剩余劳动力指的是农村地区中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劳动力资源。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原因有农业劳动力过剩、农民收入低等。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于缓解农村就业压力,改善农民收入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意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首先,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配置,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
其次,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来源。
最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还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通过农村到城市的转移实现就业,但这种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如就业竞争激烈、薪资待遇较低等。
因此,政府应该提供更多选择,如通过农村产业发展、县域经济发展等方式,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培训和技能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需要相关的培训和技能提升。
农村剩余劳动力通常缺乏城市就业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因此,为他们提供培训和技能提升的机会非常重要。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职业培训学校、开展技能培训课程等方式,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
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创业支持政策为了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创业,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支持政策。
例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创业项目提供贷款优惠、税收减免等政策支持,鼓励他们在农村地区发展各类创业项目。
同时,政府还可以提供创业培训和咨询服务,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更好地开展创业活动。
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企业合作模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的方式实现。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与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与对策【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一直是我国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面临着失业和转移就业的问题。
本文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转移就业的困难与挑战、加强职业培训与技能提升、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结论部分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强调政府、社会和农民需要共同努力,构建完善的政策措施和支持体系,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只有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并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培训、技能提升、产业转型、农村经济、政府支持、社会支持、农民共同努力、政策措施、支持体系。
1. 引言1.1 农村剩余劳动力情况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农村地区中超过农业劳动需求量的人员。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增多。
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已经超过数千万人,其中大部分是年轻人和中老年人。
这些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地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机会,导致他们面临就业困难和生活压力。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不仅会加剧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也会影响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有效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促进他们实现转移就业,已成为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2 转移就业问题意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的意义在于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农民收入增加不足以及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增加,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实现转移就业,将导致农村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加剧农村贫困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多数是青壮年人口,如果他们无法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将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甚至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加。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不仅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还可以缓解城市人口压力,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浅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走向
浅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走向【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在农村地区没有找到稳定工作或者有剩余劳动力的人员。
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庞大,给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和技能培训,同时鼓励他们通过创业就业来实现自我增值。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留守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政府需要出台相应政策进行引导。
在需求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发展趋势呈现多元化,政府应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其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亟待解决,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为其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机会。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就业、留守问题、政府引导、需求、发展趋势、政策建议。
1. 引言1.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义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在农村地区有一定劳动能力但找不到合适工作的劳动力。
这部分劳动力主要来自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就业或者在家务农中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不断增加,已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通常表现为年轻壮劳力、妇女和老年人等,他们虽然有一定的劳动能力,但对于现代市场经济下的就业需求无法适应,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既影响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也给个人和家庭带来了经济负担和生活压力。
面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促进其就业转移和技能培训,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和自我发展。
只有通过有效的政策措施和社会帮助,才能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利用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1.2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主要表现为数量众多、结构单一、岗位匹配度低等特点。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许多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导致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主要为中老年人和妇女。
这些剩余劳动力大多只具备传统农业劳动技能,缺乏现代化产业所需的技能和知识,造成了他们在城市找不到合适工作的情况。
农村劳动力“剩余”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是 我 国农村 大量 劳动力 的“ 剩余 ” 土地 的“ 与 撂荒 ” “ 位 ” 相 错 。一方 面 农业 部 公 布 的数 据显
示 目前中国还有 15 . 亿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 , 学术界也用不 同的测算方法对我 国农村剩
余 劳 动力进 行 了估 算 , 算结 果从 400多万 到 2亿 不等 , 足 以说 明我 国 目前农 村 有大 量 劳动力 测 0 但
收稿 日期 :06—0 0 20 8— 2
基金项 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 学研 究重大项 目“东北亚 区域人 口、 源、 资 环境与 可持 续发展” 0J Z D J 0 ) ( 1A J G W0 2 ; 吉林省社科 项 目“ 资源约束条件 下吉林省人 口城 市化发展模式与对策研 究” 2 0 0 6 ( 06 9 ) 作者简介 : 李秀霞(9 4一) 女 , 16 , 吉林双辽人 ,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 究院博士研究生 , 副教授 , 主要研 究方 向为人 口、
摘
要: 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的分析方法 , 对农 村劳动力 “ 剩余” 与农村 劳动力 “ 转移 ” 内涵进行 了 的
理论分析 , 运用统计方法和数学 模型对 吉林 省农村 劳动力 “ 剩余 ” 的数量和农 村劳动力“ 转移” 的数 量进 行了估算和预测 , 在此基础上对 比分析得 出“ 转移” 的农村 劳动力未 必是“ 剩余 ” “ , 剩余 ” 的农村劳动力 未必就“ 转移” 的结论 , 出引导我 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提
关键词 : 农村劳动力“ 剩余 ” 农村 劳动力 “ ; 转移” 错 位 ; 中图分类号 : 34 6 F0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6 2— 22 2 0 ) —03 0 17 0 0 ( 06 0 4 0 3— 8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及模型分析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及模型分析针对中国的“农民工”现象,国外经典的人口流动理论无法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其原因是国外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基本上是一次性的转变成为城市市民,而中国由于制度的约束,这个过程需要分成两步来完成。
本文在对国内学者针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两阶段”转移理论研究述评的基础上,引入权益保护与家庭迁移因素,将托达罗模型分成两个阶段,从而完成“两阶段”转移理论的模型化构建,该模型能够很好的解释中国的“农民工”现象。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两阶段”转移理论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农民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概述国外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到城市,从事非农工作,进而在城市定居下来,成为一名城市新市民,常常是一步完成的,即其社会身份与职业转换是同时进行的。
即便不是同时,其间隔的时间也很短,且其所占比重也不是很大。
但在中国却不同,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的转换与身份的转变二者是绝然分开的,且间隔时间很长,规模庞大,形成“农民工”现象。
因此,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农民——农民工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障碍是“显性户籍墙”(明文的制度规定,限制农村人口的自由流动),但随着收容遣送制度的取消,在这一阶段的制度障碍已经逐渐消失;第二阶段为农民工——市民阶段,此阶段的主要障碍是“隐性户籍墙”,其特征是在农民工与市民之间实行的二元的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与基础教育制度,农民工由于其户籍身份为农民,在城市虽然从事非农工作,却无法顺利实现向市民的转换(见图1)。
事实上,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存在两个阶段的情况早为国外的研究者所发现和关注。
在托达罗关于人口流动模型的分析中,就注意到城市经济中“非正式”部门的存在,并把“非正式”部门看作是流入到城镇的劳动力寻找正式部门工作的过渡阶段(John R. Harris;Michael P. Todaro,1970);马祖姆达进一步提出要“区别两种移民,一种移民并未断绝与农村的联系,另一种移民则永远抛弃了农村居所与活动”。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关于刘易斯模型和托达罗模型的分析
发展经济学作业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关于刘易斯模型和托达罗模型的分析经济学0701班张媛071003014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关于刘易斯模型和托达罗模型的分析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较大比重的国家,据统计,农村剩余劳动力约 1.5亿之多,如何将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传统农业中转移出去,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数量众多的国家来说是一项棘手而又迫切的任务,否则,二元经济结构将无法改变,工业化与城市化将只是一句空话。
拟从发展经济学两个模型一一刘易斯模型和托达罗模型入手,结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就如何转移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从刘易斯模型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二元经济模型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其目的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转移过程,他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划分为两个部门: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在农业部门中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甚至是负数,农业是落后的;工业部门以现代化方式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高。
农业部门在维持生存的工资水平上无限度地向工业部门提供劳动力,工业部门因雇佣低工资的劳动力而积累起来的利润可以不断转化为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吸收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剩余劳动力被吸收殆尽,其结果是工业化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率也不断提高,整个经济获得发展。
因此,刘易斯主张发展城市工业来吸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尽管刘易斯模型存在着理论中假设上的缺陷,如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而城市是一种充分就业状态。
这与许多发展中国家实际情况不符,另外,他认为,农业部门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只是为了工业部门的扩张提供所必需的廉价劳动力,扼杀了农业的作用。
但是,在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上,该模型仍具有值得借鉴的思想和政策含义。
从刘易斯模型中,我们可以得到两点重要启示。
第一,该模型通过二元结构论”揭示了城市工业部门与乡村农业部门在结构上、经济上的差异。
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对策研究
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对策研究常伟目前我国农村有4亿多劳动力,其中剩余劳动力将近2亿人,有6000多万人实现了跨省区流动打工;仍滞留在农村的有1亿多人。
我国农村劳动力每年以1300万的速度递增。
由于农业比较利益的下降和城乡差别的不断扩大拉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正以空前的规模在全国范围内流动。
就现实而言,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有着直接影响。
一、农村城镇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安置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安置与分流的现实选择总的来不外乎如下几种选择:(1)通过进一步推进农村非农化,特别是加强以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特征的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将一部分劳动力就地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去。
(2)通过农村城镇化,推进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小城市、县城和中心镇转移,使农村工业化同城镇化同步发展。
(3)建立大城市劳动力市场调节体系,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大城市少量有序流动,以补充大城市某些类型的就业岗位的空缺。
(4)采取政府民间多种渠道,扩大劳务输出市场,积极开拓国际劳务输出。
而其中现实性最强的应该说是农村城镇化的道路。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我国很多大城市人口已接近饱和状态。
虽然通过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能够扩大一些人口容量,但这种扩容主要应用来吸收高级技术人才、少量的来自农村的能工巧匠和一部分填补城市就业岗位缺口的青年农民,这显然是极其有限的。
农村城镇化道路不是要分散地发展乡镇企业和遍地开花地发展小集镇,而是要走一条引导农村人口和农村非农产业向小城市、县城和中心镇适当集中的道路。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走的是一条分散的工业化道路,工业化没有与城镇化同步发展,使得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和乡镇工业具有以下这样两个特点:1.规模狭小并具有分散性。
我国农村非农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村村点火,户户冒烟”,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差。
据统计,乡镇企业的80%分布在自然村落,70%分布在行政村所在地,12%分布在乡镇所在地,只有1%分布在县城及周围。
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利用
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利用摘要:面对目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以及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怎样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以四川自贡为例进行分析,从农村剩余劳动力利用的可行性,发展农业的措施,预计取得的成效来阐述农村剩余劳动力利用好了是能为农村带来综合效益的。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农业;利用;特色一、农村剩余劳动力利用起来的可行性第一,政府的支持。
三农问题成为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后,政府开始花资本在新农村建设上。
从劳动,土地,技术这三方面来看,劳动和土地是现有资源,技术能获得政府的支持,技术的获取也就简单,可通过互联网学习先进农业技术。
第二,农民自身愿意利用自己的劳动力来建设新农村。
这既能为农民带来收入,又能提高生活质量。
第三,农村需要建设的很多,交通运输,农作物开发与种植,畜牧业的养殖等等,都需要剩余劳动力来分工合作提高效率,增加收益。
第四,随着市场经济在农村的深入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从传统的以农耕为主发展成为包括乡镇企业、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等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格局。
剩余劳动力可以整合起来发展特色农业,工农结合,促进农村的发展,与城市拉近距离。
二、剩余劳动力发展农业的措施(一)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业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立足可持续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增收为目的,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市场潜力的特色农业商品生产。
第一,自贡的特色农业如桑蚕茧。
该市具有桑、蚕、茧、丝方面传统的比较优势,是该市种植业中产业化程度较高的一个产业。
加入WTO,蚕丝出口前景广阔,是出口强项,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应做好做大蚕丝这个强项产品,追求质量,逐步做出品牌。
第二,农产品,主要做好玉米出口,玉米属于绿色健康食品,当前人民更注重食物的营养与保健,玉米含的多种维生素对身体益处多,所以,不仅做好玉米的生产,而且加工,销售,出口,宣传各环节都要做到位。
大规模的生产和加工需要对剩余劳动力进行分工。
大力发展无公害产品,要抓好无公害水果、无公害蔬菜和无公害茶叶生产的实施,全面提升自贡市农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用8-10年时间基本实现主要农产品生产和消费无公害,并与WTO规定标准接轨,为使自贡市农产品高质量地走向国际市场奠定基础。
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精选文档】
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家庭年产责任承包制以来,劳动者的积极性有了较大的提高,而我国人均可耕地面积较少,所以近几年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更显突出。
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农村现有剩余劳动力大约在1亿人以上,而每年仍以1,000万人的速度增长,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安定团结的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
根据刘易斯的两部门剩余劳动模型,在农业部门中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的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为0甚至为负数,工业部门以现代化方式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高,工业部门的产量增长和就业增长可以完全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
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剩余劳动力被吸收殆尽,其结果是工业化的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率也不断提高,整个经济获得发展。
在我国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具体表现为农民离开家乡到城市找工作,即我们所熟知的农民工。
据国家人保部提供的数据,截至2008年底,我国农民工大约为2.25亿,其中有1.4亿是异地流动。
农民工数量大约占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一半。
农村劳动力转移加速了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同时,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大都是剩余劳动力。
农村劳动力转移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率和留守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加速了农业现代化步伐。
这表明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基本是同步进行的,这与世界上工业化国家曾经走过的道路基本吻合,与发展经济学中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描述的过程也大致一致。
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也呈现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发展经济学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中被忽视了,在学术界也没有受到广泛关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目前还没有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认为,人口迁移不只是对收入差距的反映,主要是对预期的收入差距的反映。
预期的收入差距主要是由城乡实际收入差距和获得城市就业机会的可能性组成。
这就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降低城市中的高失业率,采取了一系列能够降低失业率的措施,其结果非但没有降低城市中的失业率,反而使城市中的失业率进一步提高的原因。
农村剩余劳动力定义与计量
05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解决方案与建 议
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制
1 2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通过消除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壁垒,为农村剩余劳 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加强劳动保障监察
保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法权益,防止拖欠工资 、非法用工等问题的发生。
3
鼓励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手段,鼓励各类 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产生原因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农业生产机械化的普及,农业 生产所需的劳动力数量逐渐减少,导致部分劳动力从农业 领域中解放出来,形成了农业剩余劳动力。
特点
农业剩余劳动力具有季节性、流动性、隐蔽性等特点,且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农 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也会发生变化。
农村非农产业剩余劳动力的定义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社会保障问题
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农村剩余劳动力往往没有享受到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如养老保 险、医疗保险等。
权益保护不足
由于缺乏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工作中可能面临 权益受损的问题。
收入不稳定
由于就业的不稳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收入往往也不稳定,可能面 临生活困难的问题。
03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计量方法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计量方法
01
02
03
农业劳动力总数
根据农村常住人口数据, 以劳动年龄人口为主,具 体包括16-60岁男性和1655岁女性。
农业有效劳动力
在农业劳动力总数基础上 ,排除因身体原因无法从 事农业劳动的劳动力。
农业剩余劳动力
农业劳动力总数减去农业 有效劳动力,即为农业剩 余劳动力。
农村非农产业剩余劳动力的计量方法
劳动力市场模型的构建及应用分析
劳动力市场模型的构建及应用分析第一章引言随着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进步,劳动力市场已经成为当前经济运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
劳动力市场模型的构建及应用分析对于了解当前就业市场、预测未来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概念及其模型的构建和应用。
第二章劳动力市场基础劳动力市场是指人们在市场经济中出售和购买劳动力的过程。
在市场经济中,劳动力是一种商品,由供求双方决定其价值。
劳动力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是劳动力供求双方,如劳动者、雇主、中介机构等。
当前,劳动力市场模型的研究成果对于政府制定就业政策、企业招聘与培养人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三章劳动力市场模型的构建劳动力市场模型是指将市场参与者及其行为建立成一个数学模型,以提供对劳动力市场运作机制的深入理解和预测。
根据经济理论,现有的劳动力市场模型主要包括传统劳动力市场模型、寻租理论劳动力市场模型和多边劳动力市场模型三种。
传统劳动力市场模型认为,劳动力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劳动力供求双方完全自由地参与市场交易,市场价格取决于劳动力的供求关系。
这种模型尤其适用于传统制造业中的平民劳动力市场,由于市场形势非常稳定,基本上不受政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寻租理论劳动力市场模型认为,劳动力市场是一个不完全竞争市场,寻租行为成为劳动力市场的关键因素。
这种模型主要适用于高科技和金融业等高知识产业中的劳动力市场,市场的交易主要是以高薪水和高福利为驱动力,价格取决于雇主和劳动者的谈判能力以及行业市场供求关系。
多边劳动力市场模型认为,劳动力市场需要考虑劳动力供应者、劳动力需求者和中介机构的作用。
这种模型主要适用于中介机构超过供求双方的市场中。
在这种市场中,中介机构有着更强的话语权和资源优势,这也就限制着供求双方的自由交易,形成了更加复杂的市场结构。
第四章劳动力市场模型的应用分析劳动力市场模型的应用分析主要是针对各种模型的优缺点进行探讨以及对于借鉴各种模型作出的政策建议。
农业经济学 第5章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超城市化,指城市膨胀超过了现代部门提供的就 业和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城市病”)。
第二节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践
总产量曲线(TP)与边际产量曲线(MP)
MP是TP上点的切线的斜率。
Q
拐点
TPL
O Q O
L
L MPL
图5-1 “零值劳动力”(L2L3);“伪装的失业(L1L2)
经济发展的过程
一方面,工业部门积累资本,吸收农业剩 余劳动力,现代工业部门发展和壮大。 另一方面,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转移,自 身提高效率。 结果:“异质的”二元经济转变为“同质” 的一元经济。
19 52 19 55 19 58 19 61 19 64 19 67 19 70 19 73 19 76 19 79 19 82 19 85 19 88 19 91 19 94 19 97 20 00
我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城市化率 工业化率
比较:钱纳里和塞尔昆“多国发展模型”
城市化滞后的后果 首先,削弱对工业化支持。 其次,削弱了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 能力。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
后果: 进城农业剩余劳动力既不能成为城市人,也割 不断与土地的“脐带”,成为游离于城乡之间 的“两栖人口”。 典型现象:春运民工潮
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政策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 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占二、三产业就业46.5%,第二 产业占57.6%,建筑业占80%)。 要制定更加积极的政策,鼓励农民流动。要进一步 清理和取消各种对农民工歧视性政策规定和不合理 收费,简化农民跨地区流动。城市政府要把农民工 的职业培训、子女教育、劳动保障及其他服务和管 理经费纳入正常的财政预算。要健全有关法律法规, 依法保障农民工权益。
【劳动】发展经济学论文剩余劳动力
【关键字】劳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关分析摘要:我国农村休息力转移的历史由来已久,从建国初期至今,农业休息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经历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可以说农村剩余休息力的大规模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因素之一,但目前农村剩余休息力的转移遇到不少障碍,这值得我们的进一步探索分析,进而找出合理的对策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农村剩余休息力转移模型构建一、目前我国农村剩余休息力转移的现状与问题1、现行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休息力向城市的转移和流动。
由于现行制度不完善,缺乏对转让或放弃土地承包使用权者进行合理经济补偿的成熟规定,使已转移的农村休息力保持其在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导致从事第二、三产业而离开土地的剩余休息力,选择“兼业”经营方式,并依赖土地作为其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2、乡镇企业过早走上资本密集型道路。
随着工业发展进入从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的阶段,技术的提升和资本的密集对休息力的需求将会逐步下降。
我国乡镇企业过早走上了资本密集型的发展道路,这种情况直接影响到农村休息力向城市转移的条件和机会。
3、人口城市化进程缓慢。
从现代化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来集团经济研究看,消除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农村休息力转移,提高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在大中城市和东部地区特别是上海、北京等城市推进较快,而在不发达地区则进展缓慢。
4、农村剩余休息力还很难适应非农产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近几年来,中国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正在由过去的休息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非农产业就业对休息者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就业人员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没有技术的农村休息力,就业竞争力越来越弱,就业空间也越来越小。
5、农村剩余休息力转移的长期性和稳定性较差。
据调查,在外打工者的时间一般在2年以下,而且季节性休息力转移较为明显。
上述因素的存在直接影响着我国农村休息力转移的速度与规模,而其主要原因在于结构主义发展观指导下的政策后果,因此需要创建更适应现实需要的、在新发展观指导下的农村剩余休息力转移新模式。
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形成机理与转移战略
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形成机理与转移战略一、关于“农业剩余劳动力”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绝大部分文献都以“农村剩余劳动力”概念来描述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剩余的总体状况,即现有的农村劳动力供给存量超过了维持农村再生产运行的劳动力需求总量,从而导致了部分农村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
在此基础上,不少研究者提出将这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的设想.“农村剩余劳动力”强调的是农村地区适度劳动力规模之外的劳动力剩余,而事实是吸纳劳动力的部门不仅包括农业部门,还包括农村工业、农村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部门。
因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在概念提法上显然产生自我矛盾。
而更为重要的是,当前我国农村工业和农村第三产业尚处发展初期,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还表现得相当脆弱,但随着农村多元经济的不断推进,其劳动力吸纳能力具有巨大的潜力可挖掘,而目前总体上也保持了缓步上升的态势,因而当前论及农村工业和第三产业剩余劳动力问题还为时过早。
由此而来,当前所谓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仅只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用“农业剩余劳动力”替代“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理论上更为确切,在实践工作中也更具针对性。
此外,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加以区别的意义还在于:一、农业劳动力在农村人口总量中占据绝对比重,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是农村人口管理中的重中之重;二、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构成内容和前提,先行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是正确处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必然途径;三、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较今后的农村工业、第三产业的劳动力转移更为复杂和艰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涉及了土地管理、户籍改革、城镇建设等诸多问题,是有关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大局的重大课题。
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形成机理:绝对剩余与相对剩余笔者以为,农业劳动力剩余有绝对剩余和相对剩余之分。
所谓农业劳动力的绝对剩余,是指在确定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下,与有限的农村生产资源(主要是土地资源、水资源、林木资源等农业基本生产资料)相匹配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已经处于饱和状态,超过适度劳动力需求规模即导致劳动力绝对剩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元经济模型的修正与应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供求分析与解释1陈甬军景普秋2摘要:二元经济理论的产生为发展中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指出了方向,而其在假设条件上的局限,制约了该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普遍应用。
文中通过对二元经济理论的述评,在放宽假设条件的基础上,设立了供给函数、需求函数,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给量、需求量与其相应的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影响因素的变动决定供给曲线、需求曲线的位置,进而决定某一时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均衡转移数量;每一时点供求均衡决定的转移数量的连线,形成了描述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期转移模式的模型。
还应用这个供求分析模型分别解释了西欧北美发达国家、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中国劳动力转移的不同规律和趋势。
其政策含义为:通过改变影响因素,进而改变供给曲线、需求曲线的位置,确定均衡劳动力转移数量,达到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快速持续转移的目的。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供求模型乡-城转移中国二元经济一、问题的提出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的转移。
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以二元经济理论及其补充完善代表。
刘易斯[1]是二元经济理论的开创者,他首先提出并假定:经济社会由城市的现代工业部门和农村的传统农业部门构成,其中农业部门存在大量边际生产力为零的劳动力;在此前提下,只要工业部门的工资高出农业部门30%或50%,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会源源不断流向工业部门。
刘易斯模型指出了发展中国家前进的方向:工业化过程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
二元经济模型因此备受推崇,广为流传。
其中有些假设与发展中国家的现实相距甚远,在实际应用中受到局限。
主要有:(1)劳动力是同质的,农业劳动力能够适应现代工业部门的工作;(2)只存在一个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可以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城市中不存在失业;(3)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农村与城市工资不会变化等。
在模型中特别强调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忽略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只是被动地为现代工业提供剩余劳动力;此外,没有考虑第三产业的发展,那么随着轻工业向重工业的演进,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出现“资本排斥劳动”,制约劳动力的持续转移。
在对刘易斯理论的批评与吸收中,二元经济理论得到发展与完善。
1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03AJL003)的阶段性成果。
2本文作者:陈甬军(1954-),男,浙江宁波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景普秋(1970-),女,山西临猗人,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拉尼斯-费景翰[2]针对刘易斯模型中对于农业发展的忽略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他们首先将剩余劳动力定义为边际生产力为零、和边际生产力大于零但小于制度性工资两部分之和;劳动力转移因此分成三个阶段。
转移的难度关键在于第二个阶段:劳动力的转移使农业总产量减少,农业剩余减少,能够供给的非农就业人口数量减少,粮食价格上涨,制约工业部门发展,劳动力转移停止。
如果考虑到农业技术进步可以提高生产率水平,补偿因劳动力减少对农业总产出的影响,转移过程将继续进行。
乔根森[3]模型否认农业有边际生产力为零的剩余劳动力存在,也不承认工资水平固定不变的假设。
他认为只有出现农产品剩余时,农业部门才会有一部分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中去;农业剩余规模越大,劳动力转移规模也越大;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工资水平是呈不断上升趋势。
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部门流动和转移的根本原因在于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人们对粮食等农产品的需求是有限的,而对工业品的需求则是无限度的。
迈因特[4]的组织二元结构模型强调了市场的分割性,现代化部门与传统部门之间仅存在松散的联系,表现在产品市场上,是存在大量的差价;表现在资本市场上,是正规资本市场与高度分散的无组织的资本市场并存;在劳动市场上,现代化部门很少为传统部门剩余劳动提供就业机会,传统部门劳动力大量涌往城市的结果,只是增加城市公开与非公开失业;在政府行为机制上,政府管理的有效性随着中心扩散到外围而递减,政府为传统部门提供公共服务质量明显较差。
托达罗模型[5]是在承认城市中存在失业的前提下来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
他认为劳动力迁移的决策取决于人们对城乡预期收入差异;而所谓预期收入差异是城乡实际收入差异乘以在城市中找到工作的概率。
即使城市中存在失业,只要城市与农村收入绝对差异大,结果预期收入大于劳动力在农村中的平均收入,劳动力就会迁移城市,城市失业率进一步扩大。
为了生存,进入城市而未进入现代工业部门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暂时选择了非正式就业。
拉文斯坦[6]从“推力”和“拉力”的角度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乡-城转移。
“推力”来自于农村内部:农业生产率提高,农村人口过度增长,偏低的收入,不合理的土地制度等都迫使农业劳动力向农业以外转移并走向城市。
“拉力”源于农村外部,即因城市就业机会多,工种选择余地大,劳动报酬高,生活条件优越等产生对农村人口的吸引力。
农业劳动力在农村内部挤压力与城市吸引力的双重作用下走上非农化道路。
上述模型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假设条件与分析内容力图更接近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并关注产业之间的发展关系,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提供了丰实的基础。
其局限是在特别关注某一方面问题时,忽略了另一方面问题。
如经典的刘易斯模型在假设条件上与发展中国家存在的距离;拉-费模型对农业发展的关注修正了刘易斯模型,但其他假定条件仍然没能突破;乔根森模型将农业发展放在首位,说明了农业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对农业的过分强调,忽略工业、服务业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与必然趋势;迈因特指出了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分割性,对劳动力的转移趋势与途径缺乏关注;托达罗模型以拉丁美洲为案例,得出发展农业、农村,实现劳动力的就地转移的政策建议,不符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不足的现实;拉文斯坦的推-拉理论提供了劳动力转移的动力视角,对作用力的种类、力度及其与劳动力的关系没有详细分析。
本文尝试在这些理论基础之上,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角度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假设条件力图具有一般性,模型试图解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现实。
二、供求模型构建的假设前提与基本思路所谓供求模型是指:通过分析不同时点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均衡,来揭示劳动力乡-城转移的一般规律和趋势。
假设条件与基本思路充分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发展中国家的现实。
(一)假设前提(1)某一个国家或地区正处于农业国向工业国变迁的转型时期,经济社会存在现代工业与服务业部门(非农就业部门),以及传统农业部门。
非农就业部门的收入高于农业部门。
(2)在经济发展初期,农村以农业为主,农业中存在大量边际生产力为零或者边际生产力大于零但小于制度性工资的隐性失业人口,不同于刘-拉-费模型的是,因为劳动力质量不同,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首先转向城市的往往是教育水平较高、劳动力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因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会降低农业总产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机会成本大于零。
为了维持农业总产出不变或者提高农业总产出,在工业化进程中政府必须加大农业和农村投入,推广农业技术进步,提高农业生产率水平。
(3)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界定是动态的。
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必然存在农业、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城市地区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是逐渐变化的。
按照一般工业化进程来看,当非农就业比重达到85~90%以上,城市人口比重达到70~75%以上,工业化、城市化过程就完成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只要农业劳动力比重在10~15%以上,就认为存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虽然在短期内,劳动力的转移可能会带来农业总产量的下降,但长期内,可以通过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国家对农业基础设施和粮价的支持,而得到相应的弥补。
从这个意义上讲,劳动力的乡-城转移,并不是完全没有机会成本的,供给曲线也不是完全水平的,在初期可能有一阶段是水平的,很快就变为向右上方倾斜。
(4)城市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产业演进顺序的不同,决定了城市非农产业对劳动力吸纳能力的不同;如发达国家遵循了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规律,工业内部结构演变为:轻工业-重化工工业-重加工工业,随着工业化的起步与发展,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导致非农就业比重与城市化率的演进速度、顺序、形状基本一致;发展中国家主导产业选择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不同,导致非农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吸收的弹性、规模、速度有很大差异。
(5)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结构是二元的(甚至是多元的),城乡之间的市场是分割的。
城市的收入水平要高出农村收入水平很多,一般要高出400~500%[7]。
高出很多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最低工资线的确定以及非农产业较高的收益率。
农村剩余劳动力要进入城市正式的非农就业部门,往往存在一定难度。
由于公共资源在发展中国家存在分配不公,偏向城市,农村教育水平低等现象,劳动力基本素质与工作技能对适应现代非农产业部门具有一定的难度。
(6)作为经济主体的政府、企业与个人,都属于“经济人”,追求目标最大化。
国家目标最大化,即城市化水平提高,乡村人口减少;农业劳动力减少,非农就业比重提高;农业、非农产业生产率差距缩小至零,农村与城市收入和消费水平差距缩小,理想状态为零。
企业和个人目标最大化,即净收益最大。
(二)基本思路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来自农业、农村发展的推动力,有来自非农产业、城市发展的拉动力,如果说农业、农村发展的推动力导致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与供给,那么非农产业、城市发展的拉动力实际上是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了相应需求;由于推、拉力度不同,因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求往往不一定是均衡的。
供求的均衡与非均衡,决定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状况,推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演进与城市化发展。
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推、拉力度不同,人口规模不同、供求状态不同,形成产业演进与城市化发展的多种模式。
此外,除推力、拉力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力,就是来自于制度变迁对劳动力乡-城转移过程的摩擦力。
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背景、体制结构、文化传统等各方面的差异决定了制度变迁对乡-城劳动力转移的摩擦力有着不同的特征,进而影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供求状态。
供求机制模型构建的基本思路如图1所示。
图1 农村剩余劳动力供求模型构建的基本思路三、供给函数与需求函数推力、拉力、摩擦力决定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给量和需求量,影响因素与供给量、需求量之间对应的函数关系分别形成供给函数与需求函数。
为了分析的方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给量、需求量用非农就业总量的增加来表示。
(一)供给函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给有经济、社会以及制度因素。
经济因素有:城市非农产业收入水平(w),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a);社会因素有:人口自然增长率(n)、教育水平(e)、城乡收入差距(d);制度因素包括土地制度(s)和其他相关制度(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