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第九章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含参考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腹内肿块,按之坚硬,推之不移,痛有定处,多为()A、蓄水B、燥屎内结C、口聚D、虫积E、癞积正确答案:C2、治疗痹症的基本原则是()A、调神利窍、缓急止痛B、祛风散寒C、祛邪通络止痛D、调神利窍E、通络止痛正确答案:C3、明确提出“中医三因学说”的是()A、刘完素B、陈无择C、巢元方D、陶弘景E、张仲景正确答案:B4、胸痹之寒凝心脉证的治疗方法是什么()A、宣痹通阳,散寒止痛B、活血化瘀,通脉止痛C、补益阳气,温振心阳D、通阳泄浊,豁痰开结E、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正确答案:A5、饮证的主要原因是()A、饮食不节B、过逸少动C、情志所伤D、感受湿邪E、脏腑功能减退正确答案:E6、具有抑制、偏寒、多静等特点的体质为()A、阴虚质B、阴阳平和质C、气虚质D、偏阳质E、偏阴质正确答案:E7、中医的预防思想,主要体现在()A、标本兼顾B、扶正祛邪C、未病先防,既病防变D、根据患者的不同职业,生活习惯,用药亦有所区别E、以上均非正确答案:C8、泄泻的基本治疗原则是()A、祛风散寒B、运脾化湿C、健脾化湿D、消食化积E、清肠化湿正确答案:B9、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证,治疗首选()A、大黄牡丹汤B、少腹逐瘀汤C、膈下逐瘀汤D、理冲汤E、慢盆汤正确答案:C10、男,5岁,于夏季突然出现高热,2小时后抽搐,面色灰暗,四肢凉,血压下降心肺未见异常,脑膜刺激征阴性。
最可能的诊断为()A、颅内肿瘤B、结核性脑膜炎C、颅内出血D、中毒性细菌性痢疾E、化脓性脑膜炎正确答案:DIK神昏患者亡阴证宜选用何方药()A、至宝丹B、云南白药C、涤痰汤D、牛黄清心丸E、冯氏全真一气汤正确答案:E12、五行“木”的特性是()A、曲直B、炎上C、从革D、稼稿E、润下正确答案:A13、“气不足便是寒”是气的哪种作用失常()A、防御作用B、推动作用C、固摄作用D、温煦作用E、生理作用正确答案:D14、在妊娠28周内,胎漏、胎动不安相当于西医的()A、过期流产B、难免流产C、不全流产D、先兆流产E、完全流产正确答案:D15、黄疸早期治疗当祛邪以消除病源,通过除下列哪项之外的治法,给邪以出路()A、清热B、通下C、温化D、解毒E、利湿正确答案:C16、脐中至耻骨联合常用骨度为()A、5寸B、10寸C、8寸D、12寸E、14寸正确答案:A17、风寒痹阻所致的项痹的中药代表方剂是()A、益气逐瘀汤B、八珍汤C、导痰汤D、左归丸E、化瘀除痹汤正确答案:A18、论治的依据是()A、病因B、病性C、邪正消长D、病位E、辨证的结果正确答案:E19、导致津液输布障碍,水湿痰饮内生的最主要因素是()A、三焦水道不利B、小肠清浊不别C、脾气运化失健D、肺气宣降失职E、肝气疏泄失常正确答案:C20、妇人;⅛痕的主症是()A、下腹部疼痛B、下腹部胀满C、月经过多D、腰腹部疼痛E、下腹部结块正确答案:E21、“百病多由痰作祟”是指痰()A、病势缠绵B、阻碍气血C、阻滞气机D、致病广泛E、扰动神明正确答案:D22、阴阳的相互转化是()A、量变的B、决定的C、偶然的D、必然的E、有条件的正确答案:E23、具有升散而又挟湿特性的邪气是()A、燥邪B、湿邪C、热邪D、寒邪E、暑邪正确答案:E24、治疗风寒头痛的代表方是()A、芍芷石膏汤B、川茸茶调散C、羌活胜湿汤D、半夏白术天麻汤E、天麻钩藤饮正确答案:B25、在思虑的基础上,准确处理事物,支配行为对事物做出适当反应的措施称为()A、志B、智C、神D、魂E、意正确答案:B26、矫正胎位的月俞穴是()A、大横B、至阴C、合谷D、隐白E、三阴交正确答案:B27、锁肛痔最早出现的症状是()A、便血B、排便习惯及粪便性状改变C、腹部包块D、肠梗阻E、腹痛正确答案:B28、消渴中属于上消的证型是()A、湿毒浸淫B、胃热炽盛C、肺热津伤D、阴阳两虚E、肾阴亏虚正确答案:C29、内伤头痛中肝阳头痛的经典方是()A、镇肝熄风汤B、加味四物汤C、天麻钩藤饮加减D、乌头汤加减E、四磨汤正确答案:C30、里实证的中医法治是()A、辛温解表B、健脾渗湿C、补养气血D、清热解毒E、辛凉解表正确答案:D31、气喘,咳嗽,痰涎壅盛,咯吐不爽,胸中满闷,呕恶纳呆,舌苔白厚而腻,脉滑,宜用何法治疗()A、清热化痰,泻肺平喘B、疏风散寒,宣肺平喘C、祛痰降逆,宣肺平喘D、宣肺泻热,降气平喘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C32、劳神过度主要损伤()A、心脾B、心肺C、肝脾D、心肾E、心肝正确答案:A33、骨折晚期宜多食用()A、白鸽汤B、雪耳肉汤C、胡萝卜D、动物的肝肾脏煲汤E、青菜正确答案:D34、气逆证的发生,下列哪项最不可能()A、B、心C、月市D、胃E、脾正确答案:E35、正虚邪恋型肛屡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A、舌淡,苔黄,脉濡B、肛周流脓液,脓质稠厚C、肛门隐隐作痛,外口皮色暗淡D、肛周有溃口,漏口时溃时愈E、肛周流脓液,质地稀薄正确答案:B36、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相对固定,主要是那个脏器的功能()A、B、肺C、心D、脾E、肾正确答案:D37、在下列阴阳失调病机中,最易出现虚阳外越的是()A、阴虚阳亢B、阳盛格阴C、阳损及阴D、阴损及阳E、阴盛格阳正确答案:E38、能充养脑髓和滑利关节的是()A、气B、液C、精D、津E、血正确答案:B39、心陲而痛,胸闷气短,动更甚,神倦怯寒,四肢欠温,证属()A、心肾阳虚B、寒凝心脉C、痰浊闭阻D、气阴两虚E、心肾阴虚正确答案:A40、下列不属于既病防变方法的是()A、早期治疗B、先安未受邪之地C、人工免疫D、阻截病传途径E、早期诊断正确答案:C41、可以多食辛温升散之品的季节是()A、长夏B、秋季C、夏季D、春季E、冬季正确答案:E42、下列不属于津液的是()A、关节液B、涕C、泪D、胃液E、水湿正确答案:E43、患儿,4岁’急惊风后肢体拘挛强直,持续低热,形容憔悴,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绛少津。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附答案(9)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模拟题库1、“肝火犯肺”属于A.子病犯母B.母病及子C.相乘D.相侮E.相克【答案】D2、脾与胃的生理关系包括A.精神情志活动B.水谷纳运协调C.气机升降相因D.阴阳燥湿相济E.血液运行调畅【答案】B C D3、与“五更泄泻”关系最密切的两脏是A.心与肾B.肺与脾C.脾与肾E.心与脾【答案】C4、阴阳的特性包括A.普遍性B.关联性C.规定性D.相对性E.绝对性【答案】A B C D5、精亏者出现失眠多梦.健忘等症状的原因是A.气不摄精B.血不生神C.精不化神D.津不载气E.气不化神【答案】C6、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稳定状态的能力和趋势是A.阴阳交感C.阴阳转化D.阴阳消长E.阴阳自和【答案】E7、反映人体生长发育程度.营养状况和锻炼程度的状态的是A.体型B.体重C.体格D.体态E.体能【答案】C8、“入耳中”的经脉有A.小肠经B.膀胱经C.三焦经D.胆经E.肾经【答案】A C D9、据《素问·五脏生成》,皮槁而毛拔,其原因是A.多食酸B.多食辛C.多食甘D.多食咸E.多食苦【答案】E10、寒邪致病,常导致的症状有A.恶寒B.肢冷C.疼痛D.无汗E.易出汗【答案】A B C D11、风气内动的病机中,属于虚风的有A.热极生风B.阴虚风动C.血虚生风D.肝阳化风E.血燥生风【答案】B C E12、六淫致病,其临床表现具有干涩特点的是A.风邪B.寒邪C.燥邪D.暑邪E.火(热)邪【答案】C13、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A.其性开泄B.善行数变C.易袭阳位D.其性升散E.其性主动【答案】A B C E14、属于气逆的症状有A.嗳气B.呕吐D.头痛头胀E.神疲乏力【答案】A B C D15、患者出现面色苍白,汗出不止,目闭口开,全身瘫软,二便失禁,脉微欲绝等症状,从病机而言属于A.气滞B.气逆C.气陷D.气闭E.气脱【答案】E16、使天地万物相互感应.相互影响的中介是A.气B.神C.阴阳D.五行E.太极【答案】A17、126:属于中医学气理论范畴的是B.中气C.烦气D.杂气E.胃气【答案】A B D E18、饮停于肌肤腠理的病证名是A.悬饮B.痰饮C.溢饮D.支饮E.留饮【答案】C19、脾与胃在生理上的关系表现有A.阴阳交通B.精血互生C.燥湿相济D.升降相因E.纳运相助【答案】C D E20、内湿的形成因素有A.气候潮湿B.居处阴湿C.脾不运湿D.涉水冒雨E.肾虚水湿不化【答案】C E21、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有A.外感性B.季节性C.流行性D.地域性E.相兼性【答案】A B D E22、暑邪伤人,常见胸闷.四肢困重等症,其机理是A.暑多夹湿,气滞湿阻B.暑性升散,伤津耗气C.暑性炎热,阳热内盛D.暑邪升散,易扰心神E.暑为阳邪,独见夏令【答案】A23、129:属阳的是A.昼B.夜C.轻D.重E.上升【答案】A C E24、某女,40岁。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依靠哪两大系统的相互协调?A. 气血系统B. 脏腑系统C. 经络系统D. 骨肉系统答案:B2. 以下哪项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A. 整体观念B. 阴阳学说C. 病因学说D. 药物治疗答案:A3. 中医学中的“精”指的是什么?A. 精神B. 精液C. 精微物质D. 精神和精微物质答案:D4. 中医学认为,以下哪种因素是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A. 饮食不当B. 情绪波动C. 外感六淫D. 体质虚弱答案:C5. 以下哪个是中医学中的“五行”?A. 金、木、水、火、土B. 金、木、水、火、风C. 金、木、水、火、湿D. 金、木、水、火、寒答案:A二、填空题6.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依靠______和______两大系统的相互协调。
答案:脏腑系统、经络系统7.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整体观念、辨证论治8. 中医学中的“精”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先天之精、后天之精9. 中医学认为,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答案:外感六淫10. 中医学中的“五行”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金、木、水、火、土三、判断题11.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各脏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答案:正确12. 中医学强调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注重养生保健。
()答案:正确13. 中医学中的“精”是指精神活动。
()答案:错误14.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体质虚弱有关。
()答案:正确15. 中医学中的“五行”相生相克,维持着人体的生理平衡。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6. 简述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答案: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包括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各脏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辨证论治则强调根据病情的具体表现,因时因地制定治疗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练习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医基础理论练习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1.用攻邪泻实药物治疗具有真实证的疾病称为A.正治法B.反治法C.从治法D.虚则补之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2.机体阴液突然大量丢失,导致生命垂危的病理变化是A.亡阳B.亡阴C.格阳D.格阴E.阴虚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3.其性轻扬向上,易袭阳位的邪气是A.风邪B.火邪C.湿邪D.寒邪E.燥邪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4.与口舌生疮关系密切的是A.心火B.胃火C.肝火D.相火E.胆火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5.“阴虚则热”指的是A.实热证B.虚热证C.假热证D.阴虚火旺证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6.痰饮致病的临床常见特征之一是A.脉象弦涩B.面色晦暗C.肌肤萎黄D.舌苔滑腻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7.有形之痰是指A.痰核B.瘰疬C.硬结D.咯吐之痰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8.疠气最突出的致病特点是A.强烈传染性B.易致气机阻滞C.易动风迫血D.易使瘀阻血脉E.易伤津耗气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9.与齿龈肿痛关系密切的是A.心火B.胃火C.肝火D.胆火E.相火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10.六淫是指A.风寒暑湿燥火B.六气C.六种正常的气候D.反常的六气使人致病E.以上均非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11.疾病向愈的转归可称为A.正胜邪退B.正虚邪恋C.正虚邪衰D.邪去正衰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12.“阳虚则寒”指的是A.实寒证B.虚寒证C.假寒证D.阳虚水停证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13.疾病由急性转为慢性的转归可称为A.正胜邪退B.正虚邪恋C.正虚邪衰D.邪去正衰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14.过度恐惧对气机的影响是A.气结B.气乱C.气上D.气下E.气消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15.出现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狂乱的多是A.过喜B.过怒C.过思D.过悲E.过恐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16.易使病情缠绵难愈的邪气是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E.火邪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17.瘀血所致出血特点是A.出血量多,色红B.出血量少,色暗C.出血量少,色淡D.出血量多,色淡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18.易产生疼痛症状的邪气是A.风邪B.寒邪C.湿邪D.火邪E.燥邪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19.瘀血引起的疼痛特点是A.病处游移B.病处喜按C.病处固定拒按D.夜间胀痛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20.用通利药物治疗邪盛致泻的治疗原则称为A.通因通用B.塞因塞用C.寒因寒用D.虚则补之E.寒者热之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21.就痰饮形质而言,稠浊者A.为痰B.为饮C.为水D.为湿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22.下列哪项较准确表达阴虚的临床表现A.口渴喜饮B.口渴口苦C.口渴饮不多D.口干咽燥E.口干口苦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23.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是A.正气抗邪B.邪气损正C.邪正相争D.正气不足E.邪气亢盛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24.最易”迫血妄行”的邪气是A.风邪B.暑邪C.火邪D.燥邪E.湿邪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25.“风性善行”是指风邪致病A.易致各脏腑同时发病B.易迫血妄行C.易使病位行无定处D.易于向上向外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26.最易出现干咳少痰或痰液胶黏难咯的邪气是A.风邪B.暑邪C.火邪D.燥邪E.湿邪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27.下列哪项较准确表达阳虚证的临床表现A.恶寒身痛B.恶寒发热C.畏寒肢冷D.恶风汗出E.腹冷痛剧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28.瘀血形成最常见的病因之一是A.血寒B.血旺C.血虚D.精亏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29.过怒对气机的影响是A.气结B.气乱C.气上D.气下E.气耗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30.最易引起心脾两脏同时损伤的情志是A.过喜B.过思C.过忧D.过恐E.过悲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31.易发生热病和中暑的季节是A.春B.夏C.长夏D.秋E.冬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32.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方法称为A.正治法B.从治法C.逆治法D.补虚法E.泻实法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33.暑、火、燥共同的致病特点和症状特征是A.开泄出汗B.伤津口渴C.生风动血D.困脾纳少E.伤肺干咳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34.过度悲伤对气机的影响是A.气结B.气乱C.气上D.气下E.气消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35.最易伤肺的邪气是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E.燥邪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36.最易导致”血腐肉烂”的邪气是A.风邪B.寒邪C.湿邪D.燥邪E.火邪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37.过度安逸最容易导致A.气血运行不畅B.肾精化生不足C.心脾两虚D.气血津液虚少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38.用于热病见热象的治疗原则是A.寒者热之B.热者寒之C.虚则补之D.热因热用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39.夏季易出现口渴、心烦、肢倦、呕恶、腹胀的原因是A.暑性炎热B.暑性升散C.伤津耗气D.暑多挟湿E.阻遏气机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40.决定病变虚实的病机是A.邪正的盛衰B.气血的盛衰C.脏腑的盛衰D.病位的表里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41.虚证的病机概念是A.邪盛正不衰B.邪盛正已衰C.邪退正衰D.正虚为主病变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42.o -ooo则血瘀”的理论基础是A.气能行血B.气能摄血C.气能生血D.血为气母E.以上均非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43.专心致志过度研读导致饮食不馨的情志是A.过喜B.过思C.过忧D.过恐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44.“大汗亡阳”的理论基础是A.气能生津B.气能行津C.气能摄津D.津能载气E.津血同源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45.最易扰乱心神的邪气是A.风邪B.寒邪C.湿邪D.燥邪E.火邪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46.七情致病的形式是A.直接影响内脏B.口鼻而入C.损伤络脉D.侵犯肌表E.相互感染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47.用补益药治疗因虚致痞塞不通的病证称为A.寒因寒用B.寒者热之C.通因通用D.塞因塞用E.泻则泻之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48.七情与五脏关系密切,过思则A.伤肝B.伤心C.伤脾D.伤肺E.伤肾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49.七情内伤致病最常见损伤的内脏是A.心肝脾B.心肝肾C.心肝肺D.肺肝肾E.肝肾心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50.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的是A.风邪B.寒邪C.湿邪D.燥邪E.火邪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卷9)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模拟题库1、与小肠通过经脉相互络属的脏是A.肺B.脾C.肝D.肾E.心【答案】E2、阴阳自和所维持的是A.动态平衡B.静态平衡C.气候变化D.体质类型E.疾病向愈【答案】A3、不属于评价心理发育水平的是A.智力B.情感C.个性D.意志E.耐力【答案】E4、某男,50岁。
症见心前区疼痛,痛连左上肢内侧,胸闷气短。
其病变相关经脉为A.手太阴经B.手阳明经C.手太阳经D.手少阴经E.手厥阴经【答案】D5、有关气一元论的表述,正确的是A.精气学说是气一元论的早期概念B.气是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C.气是天地万物的本原D.气的运动是万物变化的根源E.气是事物之间相互感应.传递信息的中介【答案】A B C D E6、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A.其性开泄B.其性凝滞C.其性黏滞D.其性收引E.其性趋下【答案】B D7、属于有形之邪的是A.风邪B.寒邪C.湿邪D.燥邪E.暑邪【答案】C8、引起食积的最常见原因是A.过饱B.过饥C.饥饱无常D.饮食不洁E.饮食偏嗜【答案】A9、火(热)邪.暑邪的共同致病特点是A.伤津耗气B.生风C.夹湿D.动血E.致疮痈【答案】A10、中医学以中国地域的东.西.南.北四海,合于人体的气海.血海.髓海.水谷之海;以十二条主要河流和八个湖泽,合于人体的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
其思维方式为A.形象思维B.意象思维C.应象思维D.抽象思维E.逻辑思维【答案】C11、中医学“治未病”思想表述错误的是A.治病必求其本B.扶助人体正气C.早期正确诊断D.及时有效治疗E.截断病传途径【答案】A12、瘀血概念内涵包括A.逸出于体外的血液B.积于体内的离经之血C.阻滞于血脉之中的血D.脏腑内运行不畅的血液E.贮藏于肝内的血液【答案】B C D13、调和脏腑辨证论治的正确表述有A.实则泻腑B.虚则补脏C.虚则补其母D.实则泻其子E.抑强扶弱【答案】A B C D E14、属于中医过劳的是A.劳力过度B.房劳过度C.劳逸失度D.劳神过度E.劳心过度【答案】A B D15、津伤化燥多发生的脏腑是A.肝.脾.肾B.心.肺.胃C.脾.胃.小肠D.肺.胃.大肠E.肝.肾.大肠【答案】D16、气虚脾虚之人,感邪之后易于从化的特点是A.湿化B.寒化C.热化D.火化E.燥化【答案】A17、体现“脏腑相合”的脏腑有A.心与小肠B.脾与胃C.肺与小肠D.肝与胆E.肾与膀胱【答案】A B D E18、循行于下肢内侧后缘的经脉是A.足少阳胆经B.足少阴肾经C.足厥阴肝经D.足太阴脾经E.足阳明胃经【答案】B19、壮热,面赤,烦躁,大汗,舌红,脉数,兼见口渴,尿少,便秘等症状,其病机是A.阳盛化火B.邪郁化火C.五志化火D.脏腑热盛E.阴虚火旺【答案】A20、属于内风病机及病证的是A.伤风B.破伤风C.热极生风D.风疹E.风痹【答案】C21、血与津液的关系表现为A.血能化津B.津能生血C.津能摄血D.津能行血E.津能载血【答案】A B22、具有“满而不能实”生理特点的是A.五脏B.六腑C.奇恒之腑D.脏腑E.经络【答案】A23、属于血虚的症状有A.失眠多梦B.面色苍白C.视物昏花D.唇舌紫暗E.妇女经少【答案】A B C E24、瘀血最常见的脉象是A.脉弦B.脉滑C.脉细D.脉涩E.脉沉【答案】D25、循行环绕口唇的经脉是A.胆经.胃经.肝经.任脉B.肾经.任脉.胆经.冲脉C.脾经.肝经.任脉.冲脉D.心经.脾经.肝经.胃经E.胃经.肝经.冲脉.任脉【答案】E26、津能够滋润的部位主要有A.皮毛B.肌肉C.汗孔D.血脉E.二阴【答案】A B C D27、阴阳观念开始应用到医学领域是A.远古时期B.殷商时期C.西周时期D.春秋战国时期E.秦汉时期【答案】D28、“火热内生”概念内涵是A.火邪伤人B.阴火内生C.火热之邪亢盛D.火邪由外而入,伤及内脏E.脏腑阴阳失调,火热内扰【答案】E29、“以寒治热”适用于A.阴偏盛B.阳偏盛C.阳偏衰D.阴阳两虚E.阴盛阳衰【答案】B30、“气为血之帅”的内涵包括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养气E.血能载气【答案】A B C31、分布于面额部的经脉是A.太阳经B.阳明经C.少阳经D.厥阴经E.太阴经【答案】B32、与心主血脉功能密切相关的有A.面色B.脉象C.意识D.舌色E.心胸部感觉【答案】A B D E33、某男,40岁。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解(详细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解绪论客观性试题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编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确立中医学的独特理论体系,为中国医药发展奠定基础的著作是哪部?()①《黄帝内经》②《伤寒杂病论》③《神农本草经》④《难经》【题解】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黄帝内经》一书的问世。
原因在于《黄帝内经》吸收了秦汉以前的天文、历法、气象、数学、生物、地理等多种学科的重要成果,在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医疗成就和治疗经验,确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系统地阐述了生理、病理、经络、解剖、诊断、治疗、预防等问题,建立了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医学发展的基础和理论源泉。
【答案】①2、标志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确立,为临床中医学发展的奠基之作是哪部?()①《黄帝内经》②《难经》③《伤寒杂病论》④《金匮要略》【题解】《伤寒杂病论》在《内》、《难》等理论基础上,第一次成功地运用了辩证论治方法,成为中医认识疾病、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研究和处理疾病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方法。
《金匮要略》是晋代王叔和将《伤寒杂病论》编纂整理,一分为二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故《金匮要略》作为标准答案不全面。
【答案】③3、中医学的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书,是隋代巢元方等著的什么书?()①《神农本草经》②《脉经》③《诸病源候论》④《温病条辨》【题解】《诸病源候论》详尽地记述了各科疾病的病因与症状,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书。
【答案】③(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每个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选错的该题不得分)1、完整的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标志是什么?()()()()()①《黄帝内经》②《难经》③《神农本草经》④《伤寒杂病论》⑤《黄帝内经素问》【题解】《黄帝内经》的成书,实际上标志着中医学基本理论的确立,它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分别是中国医学基本理论和辩证论治的奠基之作,二者与《神农本草经》、《难经》一起,被历代医学家奉为“四部经典”,由此而确立了中国医学完整的理论体系。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是()A. 阴阳五行B. 脏腑经络C. 精气血津液D. 病因病机答案:A2. 中医学认为,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A. 精B. 气C. 血D. 津液答案:A3. 以下哪项不属于五行相生关系()A. 木生火B. 火生土C. 土生金D. 金生木答案:D4. 脏腑中,具有“将军之官”之称的是()A. 心B. 肝C. 脾D. 肺答案:B5. 以下哪项不属于中医病因分类()A. 风寒暑湿B. 疠气C. 情志D. 药物答案:D二、判断题6. 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
()答案:正确7. 中医学认为,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答案:正确8. 脏腑之间通过经络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答案:正确9. 中医学治疗原则中的“标本兼顾”是指治疗时既要考虑病因,又要考虑病机。
()答案:错误10. 中医学认为,药物归经是指药物对某一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
()答案:正确三、填空题11. 中医学认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______。
答案:气12. 脏腑中,具有“后天之本”之称的是______。
答案:脾13. 中医学病因分类包括:外感病因、内伤病因和______。
答案:病理产物14. 中医学治疗原则中的“辨证论治”是指根据______来制定治疗原则。
答案:病因病机15. 中医学认为,药物有四气五味,其中“四气”指的是药物的______。
答案:寒热温凉四、名词解释16. 阴阳: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宇宙观,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阴阳两个方面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而构成的。
在中医学中,阴阳是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用以说明人体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17. 脏腑:脏腑是中医学术语,指人体内的主要器官,包括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和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五个腑。
脏腑是人体生理功能的基本单位,相互之间通过经络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9)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模拟题库1、“重感致复”,其诱因是A.新感病邪B.过于劳累C.正虚未复D.疾病初愈而复感外邪E.环境因素变化致复【答案】D2、从众多不同事物的形象.现象.表象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行提炼,抽取事物的本质,舍弃非本质的特征,称为A.观物取象B.立象尽意C.得意忘形D.取象比类E.其象相应【答案】B3、手足三阴经交接的部位是A.手部B.足部C.头部D.四肢末端E.胸部内脏【答案】E4、《临证指南医案》提出“内风”产生的机理是A.体内气机之逆乱B.身中阳气之变动C.体内阴血之不足D.体内筋脉之失养E.体表络脉之失濡【答案】B5、六淫中,易使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的外邪是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E.燥邪【答案】B6、《素问·热论》有热病少愈,忌食肉或多食的禁忌,其原理是A.未病先防B.阻断病传C.愈后防复D.避其邪气E.因人制宜【答案】C7、循行于下肢外侧中线的经脉是A.足少阳胆经B.足少阴肾经C.足厥阴肝经D.足太阴脾经E.足阳明胃经【答案】A8、与心主血脉功能关系不密切的是A.面色B.舌色C.爪色D.脉象E.胸部感觉【答案】C9、足厥阴肝经分布于内踝尖八寸以上的部位是A.内侧前缘B.外侧前缘C.内侧后缘D.外侧中线E.内侧中线【答案】E10、某女,27岁。
产后症见肢麻不仁.甚则手足拘挛不伸,其病机是A.肝阳化风B.热极生风C.阴虚生风D.血虚生风E.血燥生风【答案】D11、壮热,面赤,烦躁,大汗,舌红,脉数,兼见口渴,尿少,便秘等症状,其病机是A.阳盛化火B.邪郁化火C.五志化火D.脏腑热盛E.阴虚火旺【答案】A12、起于胞中的经脉有A.冲脉B.带脉C.任脉D.督脉E.阴维脉【答案】A C D13、津能够滋润的部位主要有A.皮毛B.肌肉C.汗孔D.血脉E.二阴【答案】A B C D14、慢性病久治不愈,遗留某些后遗症。
其疾病转归是A.正胜邪退B.邪胜正衰C.邪去正虚D.邪正均盛E.正虚邪恋【答案】E15、小儿的体质特点是A.脏腑娇嫩B.代谢缓慢C.形气未充D.易虚易实E.易寒易热【答案】A C D E16、热病后期,出现筋惕肉瞤,手足蠕动症状,其病机是A.肝阳化风B.血虚生风C.热极生风D.阴虚风动E.慢惊风【答案】D17、817:不属于“津伤化燥”产生机理的是A.久病伤津耗液B.热盛伤津耗液C.气阴两虚致津伤血燥D.大汗.剧烈吐泻伤津E.亡血失精致津液亏少【答案】C18、某女,55岁。
最全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第九章
最全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第九章一、选择题(一)A型题1.中医养生学认为探索衰老机制的中心环节是:A.肾中精气的盛衰B.心肺的功能状态C.脾胃运化功能的强弱D.肝肾精血互化的状态E.肾中精气的盛衰和脾的功能状态2.下列不属于顺应自然养生的是:A.用寒远寒,用热远热B.春夏养阳、秋冬养阴C.顺应四时调摄D.昼夜晨昏调养E.起居有常3.下列何项非中医饮食养生所提倡:A.药膳保健B.注意饮食卫生C.提倡饮食有节D.克服饮食偏嗜E.强调高营养饮食4.对疾病力求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A.提高治愈率B.尽早确立治疗方法C.提高诊断的正确率D.中止其病情的发展变化E.以上均不是5.下列不属于既病防变方法的是:A.人工免疫B.早期诊断C.早期治疗D.先安未受邪之地E.阻截病传途径6.不属于治则的是:A.治病求本B.扶正祛邪C.调理气血D.活血化瘀E.调治脏腑7.“见肝之病,当先实脾”的治疗原则当属:A.早治防变B.治病求本C.调理脏腑D.调理气血E.三因制宜8.下列何项属正治法则:A.标本兼治B.塞因塞用C.寒者热之D.因人制宜E.寒因寒用9.下列何项非属逆治法则:A.热因热用B.寒者热之C.热者寒之D.虚则补之E.实则泻之10.下列何项属反治法则:A.实则泻之B.通因通用C.虚则补之D.培土生金E.滋水涵木11.下列何项不属从治法则:A.寒因寒用B.热因热用C.通因通用D.热者寒之E.寒因寒用12.“阴中求阳”的治疗方法是指:A.在扶阳剂中适当佐以滋阴药B.滋阴剂中适当佐以扶阳药C.在温阳散寒同时佐以扶阳D.在清泻阳热同时佐以滋阴E.以上皆是13.“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指:A.阴中求阳B.阳中求阴C.阳病治阴D.阴病治阳E.治寒以热14.攻补兼施治则适用于何证:A.虚证B.真实假虚证C.实证D.真虚假实证E.虚实夹杂证15.真实假虚证的治疗原则应是:A.祛邪兼扶正B.扶正兼祛邪C.先祛邪后扶正D‘单独祛邪 E.先扶正后祛邪16.真虚假实证的治疗原则应是:A.单独祛邪B.单独扶正C.先扶正后祛邪D.扶正兼祛邪E.祛邪扶正并重17.“通因通用”适用于下列哪种病证:A.脾虚泄泻B.肾虚泄泻C.食积泄泻D.气虚泄泻E.寒湿泄泻18.“塞因塞用”不适用于下列哪种病证:A.脾虚腹胀B.血枯经闭C.肾虚尿闭D.气郁腹胀E.阴虚便秘19.阴中求阳的治疗方法是指:A.在扶阳剂中适当佐以滋阴药 D.在滋阴剂中适当佐以扶阳药 C.温阳散寒同时佐以扶阳D.充分滋阴的基础上配以补阳剂E.以上皆不是20.阴病治阳适用于下列何证:A.实热证B.实寒证C.阴阳两虚D.虚寒证E.虚热证21.“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指:A.阴中求阳B.阳中求阴C.阳病治阴D.阴病治阳E.阴阳双补22.下列非调理脏腑治则的是:A.用寒远寒,用热远热B.实则泻腑,虚则补脏C.脏病治腑D.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E. 腑病治脏23.素体阳虚又感受寒邪的患者,治以助阳解表法,应属于:A.先治其标B.先治其本C.标本兼治D.虚则补之E.以上皆不是24.血虚证,临床多从何脏腑论治:A.肝胃B.脾胃C.肝肾D.肝胆E.肝胃25.骨和髓之病变,多从何脏论治:A.心B.肺C.脾D.肝E.肾26.单纯的气血证常从何脏论治:A.心肝肺B.肝肾C.心肝肾D.心肾E.肺脾肾27.水湿痰饮多从何脏论治:A.心肾B.肺脾肾C.心脾肝肾D.肺肝脾肾E.心肝脾肺肾28.气滞宜:A.益气B.活血C.降逆D.行气E. 补气29.亡阳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内的阳气大量亡失,治宜:A.滋阴制阳B.扶阳消阴C.回阳救逆D.救阴固脱E.阴中求阳30.“老年慎泻,少年慎补”是根据……而确定的用药原则:A.因时制宜B.因地制宜C.因人制宜D.标本同治E.治病求本(二)B型题A.静功锻炼,注意保津养阴B.运动适度,注意养阳C.户外动形锻炼,注意养阳D.晨炼必待日光,注意敛阳护阴,以养藏为本E.以上皆宜1.春季养生活动最宜:2.秋季养生活动最宜;A.表寒证运用温热的方药B.里热证采用辛凉清里的方药C.阳气虚衰运用扶阳益气的方药D.瘀血证采用活血化瘀的方药E.里寒证运用辛热温里的方药3.上述何项属虚则补之的具体运用:4.上述何项属实则泻之的具体运用:A.补益心阳B.补养心气C.清心泻火D.活血祛瘀E.补养心血5.心阳不足者,法宜:6.心脉瘀阻者,法宜:7.心火炽盛者,法宜:A.脾不统血B.脾气下陷C.脾虚湿阻D.脾虚水肿E.脾虚带下8.健脾利水之法适用于:9.益气升提之法适用于:A.滋养肝阴B.补养肝血C.清降肝火D.疏肝理气E.滋养肝肾、平肝熄风潜阳10.肝阳上亢化风者,治宜:11.肝阴不足者,治宜:A.热者寒之B.寒者热之C.热因热用D.塞因塞用E.通因通用12.用消导积滞的方法治疗腹泄病证,其治则当属:13.用温热性质的方药治疗寒证的方法,其治则当属:14.用温热性质的药物治疗阴盛格阳病证,其治则当属:A.寒者热之B.热者寒之C.阳病治阴D.阴病治阳E.阳中求阴15.治疗阴虚阳亢的病证,应采用的治则是:16.治疗阳虚阴盛的病证,应采用的治则是:A.热病见热象B.寒病见热象C.阴虚见热象D.热病见寒象E.寒病见寒象17.适用“寒者热之”治则的是:18.适用“热因热用”治则的是:19.适用“阳病治阴”治则的是:A.阳虚阴盛,格阳于外的真寒假热证B.里热盛极,格阴于外的真热假寒证C.瘀血内阻所致的出血证D.中气不足所致的脘腹胀满E.实热壅积的阳明腑实证20.“通因通用”的治则适用于:21.“塞因塞用”的治则适用于:22.“寒因寒用”的治则适用于:A.行气开郁B.开窍通闭C.降逆和胃D.益气固脱E.益气升提23.气闭者,治宜:24.脾气下陷者,治宜:A.活血化瘀B.温经散寒C.清热补气D.益气活血E.活血通络25.血瘀者,治宜:26.血寒者,治宜:A.补髓填精B.补益肾气以摄精C.疏利精气D.通络散结E.活血化瘀27.小儿五迟者,治宜:28.男子滑精、早泄者,治宜:A.补气填精B.疏利精气C.益气摄津D.补血养津E.滋补肾阴29.气滞精阻者,治当:30.津血亏少者,治当:A.单纯扶正B.单纯祛邪C.扶正兼祛邪D.祛邪兼扶正E.扶正祛邪并重31.正虚邪不盛,且以正虚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证,应采用何种治则:32.邪盛较重急的虚实夹杂证,应采用何种治则:A.真实假虚B.虚实夹杂且微虚微实C.虚实夹杂且以正虚为主D.邪实正未衰E.虚实夹杂且甚虚甚实,病邪胶固不易扩散33.扶正兼祛邪的治则,适用于:34.先祛邪后扶正的治则,适用于:A.因人制宜B.因地制宜C.因时制宜D.既病防变E.未病先防35.“用温远温”此属于:36.“见肝之病,当先实脾”此属于:37.“亡血家不可发汗”此属于:A.春季B.夏季C.长夏D.秋季E.冬季38.临床治疗时应慎用寒性药物的季节是:39.临床治疗时应慎用热性药物的季节是:40.临床治疗时应慎用滋腻药物的季节是:(三)D型题1.以热治热适用于:A.阳气虚极,浮越于外B.阳热偏盛C.里热盛极,格阴于外D.真寒假热证E.真热假寒证2.以寒治寒适用于:A.阴寒偏盛B.里热盛极,格阴于外C.真热假寒证D.阴寒内盛,格阳于外E.真寒假热证3.塞因塞用适用于:A.大便粘滞不爽B.少腹胀满窜痛C.腹胀硬满不减D.脾气虚运化无力E.腹部胀满时减4.通因通用适用于A.肾阳虚损B.膀胱湿热C.尿频清长D.尿频、热痛E.夜间尿多、遗尿(四)X型题1.养生原则确立的基础是:A.对病因与发病条件的研究B.对人体生长壮老已生命规律的研究C.预防疾病的实践总结D.对衰老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化E.延缓衰老的养生实践2.动形养生可达到:A.促进血液流畅B.舒筋活络C.调节情志变化D.怡神、静神E.协调脏腑功能活动3.移情易性的内容应包括:A.排遣情思B.改变其错误认识C.改变内心虚恋的指向性D.改变不良情绪和生活习惯E.使不良情绪得以适度宣泄4.克服饮食偏嗜包括:A.防止饮食不洁B.食能以时C.克服饮食偏热偏寒D.药食结合E.避免五味偏嗜5.调补何脏是药物养生的中心环节:A.肝B.脾C.心D.肺E.肾6.养静藏神之机制与下列何项有关:A.心的生理特性B.真气状态C.肝的生理特性D.宗气的状态E.肾的生理特性7.药膳的主要特点及运用要求是:A.以药为主B.以食为主C.药食结合D.因时制宜E.辨证施膳8.下列宜先治其标的病证是:A.抽搐B.大出血不止者C.慢性病又伴外感者D.食积所致泄泻者E.尿闭9.“寒因寒用”适用于:A.寒热错杂证B.真热假寒证C.阳偏盛的实热证D.真寒假热证E.热厥证10.“热因热用”适用于:A.真寒假热证B.寒热错杂证C.真热假寒证D.格阳证E.阴偏盛之实寒证11.“塞因塞用”适用于:A.阳明腑实证B.气郁腹胀C.阴虚便秘D.血枯经闭E.食滞腹胀12.“通因通用”适用于:A.脾虚泄泻B.食滞泄泻C.瘀血崩漏D.肾虚泄泻E.气虚泄泻13.从治法适用于:A.脾虚腹胀B.肾虚癃闭C.肺虚多汗D.瘀血所致的崩漏E.格阳证14.扶正单独使用适用于:A.纯虚证B.虚实夹杂证C.纯实证D.真虚假实证E.真热假寒证15.下列情况应先补后攻的是:A.真实假虚证B.虚实夹杂而正虚不耐攻之证C.真虚假实之证D.虚实皆甚而病邪胶痼不易扩散之证E.以上情况皆可运用16.“因人制宜”主要根据人……等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A.饮食偏嗜B.性别C.劳逸损伤D.年龄E.体质17.下列属于因时制宜范畴的是:A.夏季慎用温热B.冬季慎用寒凉C.暑邪致病应解暑化湿D.“春不用桂枝”E.“夏不用麻黄”18.临床治疗时,应慎用寒凉药物的季节是:A.春B.夏C.长夏D.秋E.冬19.中医的基本治则,主要有:A.正治与反治B.治标与治本C.扶正与祛邪D.调整阴阳E.三因制宜20.中医养生的主要作用为:A.增强体质B.预防疾病C.增强心理调摄能力D.延缓衰老E.促进病体康复21.阴阳互济调补阴阳的方法,包括:A.阳病治阴B.阴病治阳C.阳中求阴D.阴中求阳E.阴阳并补22.推拿是中医养生方法之一,其作用机理为:A.纠正解剖位置的异常B.调整生物信息C.改变系统功能D.发挥物理热效应E.通过经络系统感应传导、调节机能23.中医养生学方法众多,其基本养生观念有:A.调饮食B.慎起居C.适寒温D.食补剂E.和喜怒24.从治适应于:A.脾虚腹胀B.肾虚癃闭C.肺虚多汗D.瘀血所致的崩漏E.格阳证25.中医“治未病”思想主要指:A.锻炼身体B.药物预防C.未病先防D.既病防变E.起居有常26.以下何项应先治疗标证:A.食滞泄泻B.血虚经闭C.肝病膨胀D.肝病吐血E.湿滞泄泻27.属损其有余的治疗方法是:A.清泻阳热的方法B.滋阴法C.温散阴寒法D.益气回阳固脱E.补阳法二、填空题1.《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春夏养______,秋冬养______”。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9)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模拟题库1、关于“阴阳自和”叙述正确的包括A.以“自”为核心,依靠内在自我的相互作用而实现B.脱胎于中国古代哲学中“以和为贵"的基本观点C.为相对的.动态的平衡D.为绝对的.静态的平衡E.为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状态【答案】A B C E2、“肝肾同源”理论依据是A.同居下焦B.精血同源C.同寄相火D.水能生木E.津血同源【答案】B3、具有调节女子行经及男子排精功能的两脏是A.心与肾B.肺与肾C.脾与肾D.肝与肾E.肝与脾【答案】D4、突发神不守舍,大汗淋漓,气息微弱,脉微欲绝,常由情志刺激诱发的是A.大怒B.大喜C.悲伤D.忧思E.恐惧【答案】B5、瘀血质者,辨体施药应忌用的是A.辛热温散B.阴柔滋补C.甘寒清润D.疏利气血E.固涩收敛【答案】E6、不常出现结石的脏腑是A.心B.肝C.肾D.胆E.膀胱【答案】A7、十二经脉气血充盛有余时,流注的部位是A.经别B.别络C.奇经D.皮部E.浮络【答案】C8、恶风易汗出之人,其体质类型是A.平和质B.偏阳质C.偏阴质D.痰湿质E.气虚质【答案】E9、具有约束纵行诸脉作用的奇经是A.任脉B.带脉C.阴维脉D.督脉E.冲脉【答案】B10、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是A.《素问》B.《伤寒杂病论》C.《中藏经》D.《灵枢》E.《难经》【答案】B11、被后人称“滋阴派”的医家代表是A.朱丹溪B.叶天士C.刘完素D.薛生白【答案】A12、具有固摄血液作用的是A.元气B.脾气C.宗气D.营气E.卫气【答案】B13、称为“将军之官”的脏是A.心B.肝C.脾D.肺E.肾【答案】B14、嗜食肥甘厚味,易形成的体质类型是A.特禀质B.痰湿质D.瘀血质E.气郁质【答案】B15、误治属于A.药邪B.内伤病因C.外感病因D.继发病因E.医过【答案】E16、某女,45岁。
素体虚弱,神疲乏力,头昏自汗,畏寒肢冷,口淡喜热饮,小便清长,大便稀薄,其病机是A.气失推动B.气失防御C.气失固摄D.气失温煦E.气失营养【答案】D17、结石的致病特点是B.形成肿块C.影响血行D.致病扉泛E.阻滞气机【答案】E18、在血液运行中起关键作用的是A.心血充盈B.心气充沛C.心神安宁D.心阳正常E.脉道通利【答案】B1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头为诸阳之会B.冲为血海C.督脉为阳脉之海D.任主胞胎E.带脉为十二经之海【答案】E20、不属于肝藏血的生理功能是A.藏血B.统血C.生血D.调节血量E.防止出血【答案】B21、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是A.《中藏经》B.《黄帝内经》C.《备急千金要方》D.《伤寒杂病论》E.《神农本草经》【答案】E22、起于胞中的经脉有A.冲脉B.带脉C.任脉D.督脉E.阴维脉【答案】A C D23、任脉的终点是A.会阴B.口唇C.胞宫D.目眶下E.目内眦【答案】D24、“血府”指的是A.脉B.心C.肝D.脾E.肺【答案】A25、817:不属于“津伤化燥”产生机理的是A.久病伤津耗液B.热盛伤津耗液C.气阴两虚致津伤血燥D.大汗.剧烈吐泻伤津E.亡血失精致津液亏少【答案】C26、与津液的输布密切相关的脏有A.肝B.心C.脾D.肺E.肾【答案】A C D E27、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的交接部位是A.目外眦B.鼻根部C.小指端D.目内眦E.胸中【答案】D28、肝火炽盛证,使用清泻肝火药物的同时,还可用清泻心火的药物,其原理是A.虚则补母B.实则泻子C.阳中求阴D.阴中求阳E.抑强扶弱【答案】B29、《素问·宣明五气》提出“久坐所伤”的是A.气B.肉C.骨D.筋E.血【答案】B30、偏阴质者的临床用药应注意A.宜温补B.宜益火C.宜苦寒D.宜清热【答案】A B31、易出现精虚的两脏是A.脾.肺B.脾.肾C.心.肝D.心.肾E.脾.肝【答案】B32、与膀胱通过经脉相互络属的脏是A.心B.肝C.脾D.肾E.肺【答案】D33、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A.其性开泄B.其性凝滞D.其性收引E.其性趋下【答案】B D34、五行学说中“火”的特性是A.炎上B.稼穑C.润下D.从革E.曲直【答案】A35、属于治法的有A.益气B.养血C.滋阴D.治标E.治本【答案】A B C36、对于肺气虚弱之证,可以通过补益脾气的方法来进行治疗,其原理是A.虚则补母B.实则泻子C.阳中求阴D.阴中求阳E.抑强扶弱【答案】A37、后天之精源于A.先天之精B.营养之精C.水谷之精和清气D.脏腑之精E.生殖之精【答案】C38、患者出现面色淡白.少气懒言和肢体麻木,其基本病机是A.气血两虚B.气随津脱C.津枯血燥D.津亏血瘀E.血瘀水停39、脑力劳动过度后出现失眠多梦.健忘等症状的原因是A.血不养气B.血不养神C.津不养神D.气不化神E.气虚神少【答案】B40、任脉的终点是A.会阴B.口唇C.胞宫D.目眶下E.目内眦【答案】D41、属于急则治标的病症有A.大量出血B.剧烈疼痛C.频繁呕吐E.痨病咳嗽【答案】A B C D42、“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说明两者之间有着密切关系的是A.气与津液B.气与血液C.精与血液D.血与津液E.精与津液【答案】D43、阴虚风动的常见病因是A.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B.久病耗血或年老精亏C.产后恶露日久不尽D.热病后期,阴津亏损E.水不涵木,浮阳不潜【答案】D44、肝藏血的生理意义有A.贮藏血液B.调节血量C.调节水液D.防止出血E.魂有所舍【答案】A B D E45、胆腑的别称有A.中精之府B.清净之府C.中清之府D.元神之府E.精明之府【答案】A B C46、容易出现气血两虚证候的是A.心与脾B.肺与肝C.脾与肾D.肝与肾E.心与肾【答案】A47、不属于“虚”的病机所致症状是A.腹痛拒按B.畏寒肢冷C.自汗D.气短E.面色无华【答案】A48、阐述温病卫气营血传变正确的是A.病在卫分为病势较轻浅B.病在气分为邪已传里,病势较重C.病在营分为邪已深入,病势更重D.病在血分为邪气更加深入,最为严重E.病位越深,病情越重【答案】A B C D E49、中医学关于“证”的高度概括是A.临床症状B.疾病原因C.病机本质D.疾病部位E.疾病性质【答案】C50、可用母子关系概括的是A.水和火B.土和金C.金和木D.木和土E.金和火【答案】B51、某女,40岁。
最新《中医基础理论》习题集及答案解析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基础理论》习题集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A11、下列表述中不属于症的是A、胸闷B、恶寒C、口苦D、发热E、消渴2、下列表述中属于证的是A、胸痛B、水痘C、恶心D、风热感冒E、恶寒发热3、下列表述中属于证的是A、肝阳上亢B、水痘C、感冒D、头痛E、恶寒4、整体观念的内容为A、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B、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C、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D、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E、以上均是5、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心是A、心B、脑C、经络D、脏腑E、五脏6、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内涵是A、人体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社会相互统一B、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C、自然界是一个整体D、人体三焦是一个整体E、五脏与六腑是一个整体7、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A、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B、四诊八纲和阴阳五行C、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D、八纲辨证和五行学说E、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二、B1、A.脑B.肝C.心D.五脏E.经络<1> 、有机整体的中心是A B C D E<2> 、有机整体的主宰是A B C D E2、A.八纲辨证B.精气血津液辨证C.脏腑辨证D.整体观念E.辨证论治<1>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是A B C D E<2> 、中医学的治疗特点是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症”,是指疾病的单个症状,以及舌象、脉象等体征。
如发热、畏寒、口苦、胸闷、便溏、苔黄、脉弦等。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该题针对“辨证论治”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1564242,点击提问】2、【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中医基础理论9--16章习题
中医基础理论9--16章习题1.与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脏是()[单选题]*A.心、肝、脾B.肺、肝、肾C.肺、脾、肾(正确答案)D.肝、脾、肾E.心、肺、肾答案解析:C。
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
2.具有贯心脉以行气血作用的气是()[单选题]*A.元气B.宗气(正确答案)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答案解析:B。
宗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脉以行血气和下蓄丹田以资先天三个方面。
凡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气血的运行,肢体的寒温和活动能力,视听的感觉能力,心搏的强弱及其节律等,皆与宗气的盛衰有关。
3.卫气的生理功能是()[单选题]*A.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B.贯心脉而行气血C•对先天之气有重要的资助作用D.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E.温养全身(正确答案)答案解析:E。
卫气的生理功能:防御外邪;温养全身;调控腠理。
4.人体之精的功能不包括()[单选题]*A.繁衍生命B.营养周身C.化生血液D.精能化神E.护卫肌表(正确答案)答案解析:E。
人体之精的功能:繁衍生命、濡养作用、化血、化气、化神5.气滞常会伴有血瘀,主要是由于()[单选题]*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正确答案)C.气能摄血D.血能养气E.血能载气答案解析:B。
气能行血,气能推动与调控血液在脉中稳定运行。
血液的运行主要依赖于心气、肺气的推动和调控,以及肝气的疏泄调畅。
血属阴而主静,血不能自行,有赖于气的推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因此该题选择气能行血。
6.“亡血家不可发汗”所依据的理论是()[单选题]*A.精血同源B.气血同源C.肝肾同源D.气能行血E.津血同源(正确答案)答案解析:E。
血和津液都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这种关系称为“津血同源”。
由于汗由津液化生,故又有“血汗同源”之说。
7.“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基础是()[单选题]*A.气能生津B.气能行津C.气能摄津D.津能生气E.津能载气(正确答案)答案解析:E。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9)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模拟题库1、气之最基本的特性是A.运动B.变化C.升降D.物质E.无形【答案】D2、按五行生克规律,肝的“所胜”之脏是A.心B.肺C.肾D.胆E.脾【答案】E3、某女,20岁。
患热病20余日,出现筋惕肉瞤,手足蠕动,舌红少苔,脉细。
其病机为A.肝阳化风B.热极生风C.阴虚生风D.血虚生风E.血燥生风【答案】C4、可导致内寒的脏主要包括A.脾B.肾C.肺D.肝E.心【答案】A B5、“母子相及”的传变形式是A.脏与脏之间传变B.脏与腑之间传变C.腑与腑之间传变D.形脏之间传变E.表里传变【答案】A6、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立的治法是A.培土生金法B.培土制水法C.滋水涵木法D.益火补土法E.益木生火法【答案】B7、风邪所导致的症状,常见特点有A.病位游移,变化迅速B.病情缠绵,病程较长C.多见阳位症状D.多见动摇类症状E.多见疼痛类症状【答案】A C D8、肝阳上亢证患者病情加重,又出现畏寒肢冷,其病机变化是A.阳损及阴B.阴损及阳C.阳盛格阴D.阴盛格阳E.阳盛阴虚【答案】B9、肝在志为A.喜B.怒C.思D.惊E.恐【答案】B10、阴阳的特性包括A.普遍性B.关联性C.规定性D.相对性E.绝对性【答案】A B C D11、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理论基础是A.气能生血B.脾主升清C.脾为后天之本D.脾主统血E.脾能运化水谷精微【答案】E12、疠气指A.六淫邪气B.异常气候C.情志变化D.气机失调E.乖戾之气【答案】E13、生殖之精的主体是A.先天之精B.后天之精C.水谷之精D.脏腑之精E.营养之精【答案】A14、与髓的化生关系最密切的脏为A.心B.肝D.肺E.肾【答案】E15、创立“三焦辨证”理论的医家是A.朱丹溪B.吴鞠通C.吴又可D.刘完素E.薛生白【答案】B16、湿性趋下导致的症状为A.妇女带下B.小便清长C.遗精早泄D.大便秘结E.月经量多【答案】A17、小儿虫积或食积,可致疳积,其发病类型是B.徐发C.复发D.伏而后发E.感邪即发【答案】A18、象思维的基础包括A.形象B.物象C.现象D.意象E.应象【答案】A B C19、循行于目外眦的经脉有A.三焦经B.小肠经C.胆经D.肝经E.阴跷脉【答案】A B C20、关于七情,说法错误的是A.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B.七情是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C.七情是致病因素D.七情致病属于内伤病因E.七情活动与五脏精气密切相关【答案】C21、病位传变主要包括A.表里传变B.外感热病传变C.内伤病传变D.寒热转化E.虚实转化【答案】A B C22、属于正治的有A.以热治寒B.以热治热C.以寒治热D.以寒治寒E.以补开塞【答案】A C23、影响传变的因素包括A.环境因素B.生活因素C.体质因素D.病邪因素E.诊治因素【答案】A B C D E24、对内火病机论述错误的是A.阳亢化火B.邪郁化火C.五志化火D.阴虚火旺E.少火过盛【答案】E25、从阴阳失调病机来分析,真寒假热证属于A.阴盛格阳B.阳盛格阴C.阴阳互损D.亡阴E.亡阳【答案】A26、817:不属于“津伤化燥”产生机理的是A.久病伤津耗液B.热盛伤津耗液C.气阴两虚致津伤血燥D.大汗.剧烈吐泻伤津E.亡血失精致津液亏少【答案】C27、以气为中介而相互感应的现象是A.磁石吸铁B.乐器共振C.公鸡司晨D.海水潮汐E.人体昼精夜瞑【答案】A B C D E28、六淫外邪中,致病易导致肿疡的是A.风邪B.寒邪C.火邪D.湿邪E.燥邪【答案】C29、某男,73岁。
中医基础理论第九章 养生·防治·康复习题集
第九章养生·防治·康复一、选择题型题(一)A11.“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遵循养生基本原则中的()A延缓衰老 B 顺应自然 C 预防疾病 D 形神兼养 E 动静结合2.下列除哪项外,均属养形的养生方法()A 调理饮食B 起卧有时C 节制房事D 修德养性E 劳逸结合3.调神必须以下列哪项为首务()A 健脑B 补脾C 养心D 调肝E 益肾4.养生的基本原则中,重在调养的内脏是()A 心肾B 心脾C 肝肾D 肝心E 肾脾5.“治未病”是指()A 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B 外避病邪和既病防变C 未病先防和早期诊治D 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E 调养正气和控制病传6.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调养正气的方法()A 加强锻炼B 外避病邪C 起居有常D 调摄精神E 饮食有节7.“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治法属于()A 控制疾病传变B 提高抗邪能力C 避免病邪侵入D 早期诊断治疗E 防止疾病发生8.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是()A 调整阴阳B 治病求本C 标本先后D 调理脏腑E 扶正祛邪9.下列属于从治法的是()A 实则泻之B 标本兼治C 热因热用D 阳病治阴E 用寒远寒10.以下适宜于“塞因塞用”治法的病症是()A 食积腹泻B 血瘀崩漏C 气滞腹胀D 脾虚泄泻E 阴虚便秘11.康复医疗中的养形方法是重在()A 调整阴阳B 补益精血C 疏通气血D 调理脏腑E 扶正祛邪12.在内外结合的康复疗法中,对于病在脏腑者,应给予()A 内治B 外治C 内治为主,配合外治D 外治为主,配合内治E 内治与外治并重13.康复病人的临床表现大多属()A 实证B 虚实错杂证C 虚证或实中夹虚证D 虚中夹实证E 虚证或虚中夹实证14.利用环境因素来促进疾病康复的方法称为()A 运动康复B 自疗康复C 怡情康复D 自然康复E 治疗康复15.泉水疗法属于()A 自然康复B 治疗康复C 药物康复D 运动康复E 怡情康复(二)A型题21.病人出现大量腹水、呼吸喘促、大小便不利等急重症状,应采用下列哪种治则()A 虚则补之B 标本兼治C 通因通用D 急则治标E 缓则治本2.病人出现四肢厥冷、下利清谷、脉微欲绝以及身热不恶寒、口渴面赤、脉大等症,应采用的治法是()A 热者寒之B 急则治标C 热因热用D 通因通用E 实则泻之3.病人渴喜冷饮、烦躁不安、便干尿黄、舌红苔黄,同时又见四肢厥冷、脉沉等症,应采用的治法是()A 虚则补之B 急则治标C 塞因塞用D 寒者热之E 寒因寒用(三)B型题1A 扶正B 祛邪C 扶正与祛邪兼用D 先祛邪后扶正E 先扶正后祛邪1.瘀血所致的崩漏,若正气尚能耐攻,治疗时可()2.虫积日久,正虚较甚者,治疗时应()A 表热证B 虚热证C 假热证D 里热证E 实热证3.阳中求阴的治法用于治疗()4.热因热用的治法用于治疗()A 虚寒证慎用寒凉药B 冬季慎用寒凉药C 假寒证慎用寒凉药D 北方慎用寒凉药E 阳虚体质者慎用寒凉药5.属于因人制宜的是()6.属于因时制宜的是()(四)X 型题1.与衰老之迟早相关的因素有()A 自然环境 B先天禀赋 C 精神刺激 D 饮食起居 E 社会因素2.养生的基本原则,大体归纳为()A 顺应自然B 动静结合C 延缓衰老D 形神兼养E 调养脾肾3.既病防变主要包括()A 早期诊断B 控制病传C 早期治疗D 加强锻炼E 调养脾肾4.中医学的治疗原则有()A 标本先后B 因人、因时、因地制宜C 正治反治 D扶正祛邪 E 调整阴阳5.下列属于逆治法的是()A 寒因寒用B 虚则补之C 热者寒之D 通因通用E 实则泻之6.康复的基本原则包括()A 内外结合B 药食结合C 针推结合D 形神结合E 自然康复与治疗康复结合二、词语解释1.治未病2.治病求本3.正治4.反治5.寒因寒用6.塞因塞用7.通因通用8.因人制宜三、填空题1.养生的重要意义,主要包括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及()三方面。
【VIP专享】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
D.脾 E.肾
19.根据阴阳属性的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阴的脏是: A.心 B.肺 C.肝 D.
5.天、地、万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是:A.气 B.气机 C.气化 D.彼此感应 E
6.精气神学说中的“神”主要指: A.自然界物质运动变化的表现及其内在规律 B.人体内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 C.一切生物生命力的外在表现 D.人的精神意 识思维活动 E.以上均是 、
7.精气神学说中特别重视: A.精的作用 B.气的作用 C.神的作用 D.精气互化 的作用 E.精气生养神的作用 、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一)
(一)A 型题 1.古代哲学认为,宇宙的构成本原是: A.水 B.天 C.地 D.风 E.气
2.气的根本属性是: A.上升 B.下降 C.外出 D.运动 E.静止
3.精气生万物的机理是天地阴阳二气的: A.互根互用 B.对立制约 C.交感合
和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
4.精气神学说中所谓的“精”主要指: A.生殖之精 B.后天之精 C.自然界之 清气 D.肾中所藏之精 E.水谷精微 、
6.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及分析综合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蚯蚓教的学实难验点,线培形养动观物察和能环力节和动实物验的能主力要;特2征.通。过教对学观方察法到与的教现学象手分段析观与察讨法论、,实对验线法形、动分物组和讨环论节法动教特学征准的备概多括媒,体继课续件培、养活分蚯析蚓、、归硬纳纸、板综、合平的面思玻维璃能、力镊。子情、感烧态杯度、价水值教观1和.通过学理解的蛔1虫.过观适1、察于程3观阅 六蛔寄.内列察读 、虫生出蚯材 让标容生3根常蚓料 学本教活.了 据见身: 生,师的2、解 问的体巩鸟 总看活形作 用蛔 题线的固类 结雌动态业 手虫 自形练与 本雄学、三: 摸对 学动状习人 节蛔生结4、、收 一人 后物和同类 课虫活构请一蚯集 摸体 回并颜步关 重的动、学、蚓鸟 蚯的 答归色学系 点形教生生让在类 蚓危 问纳。习从 并状学理列学平的害 题线蚯四线人 归、意特出四生面体以形蚓、形类 纳大图点常、五观玻存 表及动的鸟请动文 本小引以见引、察璃现 ,预物身类 3学物明 节有言及的、导巩蚯上状 是防的体之生和历 课什根蚯环怎学固蚓和, 干感主是所列环史 学么据蚓节二样生练引牛鸟 燥染要否以举节揭 到不上适动、区回习导皮类 还的特分分蚯动晓 的同节于物让分答。学纸减 是方征节布蚓物起 一,课穴并学蚯课生上少 湿法。?广的教, 些体所居归在生蚓前回运的 润;4泛益学鸟色生纳.靠物完的问答动原 的4蛔,处目类 习和活环.近在成前题蚯的因 ?了虫以。标就 生体的节身其实端并蚓快及 触解寄上知同 物表内特动体结验和总利的慢我 摸蚯生适识人 学有容点物前构并后结用生一国 蚯蚓在于与类 的什,的端中思端线问活样的 蚓人飞技有 基么引进主的的考?形题环吗十 体生行能着 本特出要几变以动,境?大 节活的1密 方征本“特节化下物.让并为珍 近习会形理切 法。课生征有以问的小学引什稀 腹性态解的 。2课物。什游题主.结生出么鸟 面和起结蛔关观题体么戏:要利明蚯?类 处适哪构虫系察:的特的特用确蚓等 ,于些特适。蛔章形殊形征板,这资 是穴疾点于可虫我态结式。书生种料 光居病是寄的们结构,五小物典, 滑生?重生鸟内学构,学、结的型以 还活5要生类部习与.其习巩鸟结的爱 是如原活生结了功颜消固类构线鸟 粗形何因的存构腔能色化练适特形护 糙态预之结的,肠相是系习于点动鸟 ?、防一构现你动适否统。飞都物为结蛔。和状认物应与的行是。主构虫课生却为和”其结的与题、病本理不蛔扁的他构特环以生?8特乐虫形观部特8征境小理三页点观的动位点梳相组等、这;,哪物教相,理适为方引些2鸟,育同师.知应单面导鸟掌类结了;?生识的位学你握日构解2互.。办特生认线益特了通动手征观识形减点它过,抄;察吗动少是们理生报5蛔?物,与的解.参一了虫它和有寄主蛔与份解结们环些生要虫其。蚯构都节已生特对中爱蚓。会动经活征人培鸟与飞物灭相。类养护人吗的绝适这造兴鸟类?主或应节成趣的为要濒的课情关什特临?就危感系么征灭来害教;?;绝学,育,习使。我比学们它生可们理以更解做高养些等成什的良么两好。类卫动生物习。惯根的据重学要生意回义答;的3.情通况过,了给解出蚯课蚓课与题人。类回的答关:系线,形进动行物生和命环科节学动价环值节观动的物教一育、。根教据学蛔重虫点病1.引蛔出虫蛔适虫于这寄种生典生型活的线结形构动和物生。理二特、点设;置2.问蚯题蚓让的学生生活思习考性预和习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特征;3.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中医基础理论章节试题(附带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章节试题(附带答案)1.元气是()。
A.先天之精命门处化生, 水谷之精滋养补充B.水谷之气的精华部分C.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结合D.一身之气分布到脏腑或脏腑之精化生【答案】A2.治疗血瘀证, 常酌配补气、行气药物, 其机制是()。
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答案】B3.连结“肺主呼吸”和“心主血脉”的中心环节是()。
A.经脉的相互连结B.气血的相互关系C.心主营, 肺主卫之间的相互作用D.宗气的贯通和运行【答案】D4.“夺血者无汗, 夺汗者无血”, 说明下列哪两者的关系?()A.气与血B.气与津液C.津液与血D.津液与汗【答案】C5.全身“元气”和“水液”运行的通道是()。
A.三焦B.肺、脾、肾C.十二经脉D.奇经八脉【答案】A6.下列除哪项外均是气和津液的关系?()A.气能载津B.气能生津C.津能化气D.气能摄津【答案】A7.“气随液脱”的原理是()。
A.气能行津B.气能生津C.津能载气D.气能摄津【答案】C8.《金匮要略心典》所云“吐下之余, 定无完气”的病机是()。
A.气不固津B.气随液脱C.脾胃气虚D.津停气阻【答案】B9.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宗气的作用?()A.行呼吸B.行血气C.资先天D.温养全身【答案】D10.与语言、声音及心脏搏动等密切相关的是()。
A.元气B.宗气C.卫气D.中气【答案】B11. 与声音及呼吸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元气B.肺气C.宗气D.中气【答案】C12.下列哪项是宗气不足导致的常见病症?()A.血行瘀滞B.虚里搏动的异常C.脉来躁急, 节律不规则D.以上均是【答案】D13.《医旨绪余·宗气营气卫气》说: “为言护卫周身……不使外邪侵犯也”, 主要取决于()。
A.营卫和调B.卫气和利C.营气和利D.宗气充盈【答案】B14.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卫气的作用?()A.化生血液B.防御外邪C.温养全身D.调控腠理【答案】A15.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卫气不足导致的常见病症?()A.易外感邪气B.热性病变C.血虚证D.无汗、多汗、自汗【答案】C16. 临床常见的心火引动肝火之心肝火旺证, 属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全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第九章一、选择题(一)A型题1.中医养生学认为探索衰老机制的中心环节是:A.肾中精气的盛衰B.心肺的功能状态C.脾胃运化功能的强弱D.肝肾精血互化的状态E.肾中精气的盛衰和脾的功能状态2.下列不属于顺应自然养生的是:A.用寒远寒,用热远热B.春夏养阳、秋冬养阴C.顺应四时调摄D.昼夜晨昏调养E.起居有常3.下列何项非中医饮食养生所提倡:A.药膳保健B.注意饮食卫生C.提倡饮食有节D.克服饮食偏嗜E.强调高营养饮食4.对疾病力求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A.提高治愈率B.尽早确立治疗方法C.提高诊断的正确率D.中止其病情的发展变化E.以上均不是5.下列不属于既病防变方法的是:A.人工免疫B.早期诊断C.早期治疗D.先安未受邪之地E.阻截病传途径6.不属于治则的是:A.治病求本B.扶正祛邪C.调理气血D.活血化瘀E.调治脏腑7.“见肝之病,当先实脾”的治疗原则当属:A.早治防变B.治病求本C.调理脏腑D.调理气血E.三因制宜8.下列何项属正治法则:A.标本兼治B.塞因塞用C.寒者热之D.因人制宜E.寒因寒用9.下列何项非属逆治法则:A.热因热用B.寒者热之C.热者寒之D.虚则补之E.实则泻之10.下列何项属反治法则:A.实则泻之B.通因通用C.虚则补之D.培土生金E.滋水涵木11.下列何项不属从治法则:A.寒因寒用B.热因热用C.通因通用D.热者寒之E.寒因寒用12.“阴中求阳”的治疗方法是指:A.在扶阳剂中适当佐以滋阴药B.滋阴剂中适当佐以扶阳药C.在温阳散寒同时佐以扶阳D.在清泻阳热同时佐以滋阴E.以上皆是13.“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指:A.阴中求阳B.阳中求阴C.阳病治阴D.阴病治阳E.治寒以热14.攻补兼施治则适用于何证:A.虚证B.真实假虚证C.实证D.真虚假实证E.虚实夹杂证15.真实假虚证的治疗原则应是:A.祛邪兼扶正B.扶正兼祛邪C.先祛邪后扶正D‘单独祛邪 E.先扶正后祛邪16.真虚假实证的治疗原则应是:A.单独祛邪B.单独扶正C.先扶正后祛邪D.扶正兼祛邪E.祛邪扶正并重17.“通因通用”适用于下列哪种病证:A.脾虚泄泻B.肾虚泄泻C.食积泄泻D.气虚泄泻E.寒湿泄泻18.“塞因塞用”不适用于下列哪种病证:A.脾虚腹胀B.血枯经闭C.肾虚尿闭D.气郁腹胀E.阴虚便秘19.阴中求阳的治疗方法是指:A.在扶阳剂中适当佐以滋阴药 D.在滋阴剂中适当佐以扶阳药 C.温阳散寒同时佐以扶阳D.充分滋阴的基础上配以补阳剂E.以上皆不是20.阴病治阳适用于下列何证:A.实热证B.实寒证C.阴阳两虚D.虚寒证E.虚热证21.“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指:A.阴中求阳B.阳中求阴C.阳病治阴D.阴病治阳E.阴阳双补22.下列非调理脏腑治则的是:A.用寒远寒,用热远热B.实则泻腑,虚则补脏C.脏病治腑D.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E. 腑病治脏23.素体阳虚又感受寒邪的患者,治以助阳解表法,应属于:A.先治其标B.先治其本C.标本兼治D.虚则补之E.以上皆不是24.血虚证,临床多从何脏腑论治:A.肝胃B.脾胃C.肝肾D.肝胆E.肝胃25.骨和髓之病变,多从何脏论治:A.心B.肺C.脾D.肝E.肾26.单纯的气血证常从何脏论治:A.心肝肺B.肝肾C.心肝肾D.心肾E.肺脾肾27.水湿痰饮多从何脏论治:A.心肾B.肺脾肾C.心脾肝肾D.肺肝脾肾E.心肝脾肺肾28.气滞宜:A.益气B.活血C.降逆D.行气E. 补气29.亡阳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内的阳气大量亡失,治宜:A.滋阴制阳B.扶阳消阴C.回阳救逆D.救阴固脱E.阴中求阳30.“老年慎泻,少年慎补”是根据……而确定的用药原则:A.因时制宜B.因地制宜C.因人制宜D.标本同治E.治病求本(二)B型题A.静功锻炼,注意保津养阴B.运动适度,注意养阳C.户外动形锻炼,注意养阳D.晨炼必待日光,注意敛阳护阴,以养藏为本E.以上皆宜1.春季养生活动最宜:2.秋季养生活动最宜;A.表寒证运用温热的方药B.里热证采用辛凉清里的方药C.阳气虚衰运用扶阳益气的方药D.瘀血证采用活血化瘀的方药E.里寒证运用辛热温里的方药3.上述何项属虚则补之的具体运用:4.上述何项属实则泻之的具体运用:A.补益心阳B.补养心气C.清心泻火D.活血祛瘀E.补养心血5.心阳不足者,法宜:6.心脉瘀阻者,法宜:7.心火炽盛者,法宜:A.脾不统血B.脾气下陷C.脾虚湿阻D.脾虚水肿E.脾虚带下8.健脾利水之法适用于:9.益气升提之法适用于:A.滋养肝阴B.补养肝血C.清降肝火D.疏肝理气E.滋养肝肾、平肝熄风潜阳10.肝阳上亢化风者,治宜:11.肝阴不足者,治宜:A.热者寒之B.寒者热之C.热因热用D.塞因塞用E.通因通用12.用消导积滞的方法治疗腹泄病证,其治则当属:13.用温热性质的方药治疗寒证的方法,其治则当属:14.用温热性质的药物治疗阴盛格阳病证,其治则当属:A.寒者热之B.热者寒之C.阳病治阴D.阴病治阳E.阳中求阴15.治疗阴虚阳亢的病证,应采用的治则是:16.治疗阳虚阴盛的病证,应采用的治则是:A.热病见热象B.寒病见热象C.阴虚见热象D.热病见寒象E.寒病见寒象17.适用“寒者热之”治则的是:18.适用“热因热用”治则的是:19.适用“阳病治阴”治则的是:A.阳虚阴盛,格阳于外的真寒假热证B.里热盛极,格阴于外的真热假寒证C.瘀血内阻所致的出血证D.中气不足所致的脘腹胀满E.实热壅积的阳明腑实证20.“通因通用”的治则适用于:21.“塞因塞用”的治则适用于:22.“寒因寒用”的治则适用于:A.行气开郁B.开窍通闭C.降逆和胃D.益气固脱E.益气升提23.气闭者,治宜:24.脾气下陷者,治宜:A.活血化瘀B.温经散寒C.清热补气D.益气活血E.活血通络25.血瘀者,治宜:26.血寒者,治宜:A.补髓填精B.补益肾气以摄精C.疏利精气D.通络散结E.活血化瘀27.小儿五迟者,治宜:28.男子滑精、早泄者,治宜:A.补气填精B.疏利精气C.益气摄津D.补血养津E.滋补肾阴29.气滞精阻者,治当:30.津血亏少者,治当:A.单纯扶正B.单纯祛邪C.扶正兼祛邪D.祛邪兼扶正E.扶正祛邪并重31.正虚邪不盛,且以正虚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证,应采用何种治则:32.邪盛较重急的虚实夹杂证,应采用何种治则:A.真实假虚B.虚实夹杂且微虚微实C.虚实夹杂且以正虚为主D.邪实正未衰E.虚实夹杂且甚虚甚实,病邪胶固不易扩散33.扶正兼祛邪的治则,适用于:34.先祛邪后扶正的治则,适用于:A.因人制宜B.因地制宜C.因时制宜D.既病防变E.未病先防35.“用温远温”此属于:36.“见肝之病,当先实脾”此属于:37.“亡血家不可发汗”此属于:A.春季B.夏季C.长夏D.秋季E.冬季38.临床治疗时应慎用寒性药物的季节是:39.临床治疗时应慎用热性药物的季节是:40.临床治疗时应慎用滋腻药物的季节是:(三)D型题1.以热治热适用于:A.阳气虚极,浮越于外B.阳热偏盛C.里热盛极,格阴于外D.真寒假热证E.真热假寒证2.以寒治寒适用于:A.阴寒偏盛B.里热盛极,格阴于外C.真热假寒证D.阴寒内盛,格阳于外E.真寒假热证3.塞因塞用适用于:A.大便粘滞不爽B.少腹胀满窜痛C.腹胀硬满不减D.脾气虚运化无力E.腹部胀满时减4.通因通用适用于A.肾阳虚损B.膀胱湿热C.尿频清长D.尿频、热痛E.夜间尿多、遗尿(四)X型题1.养生原则确立的基础是:A.对病因与发病条件的研究B.对人体生长壮老已生命规律的研究C.预防疾病的实践总结D.对衰老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化E.延缓衰老的养生实践2.动形养生可达到:A.促进血液流畅B.舒筋活络C.调节情志变化D.怡神、静神E.协调脏腑功能活动3.移情易性的内容应包括:A.排遣情思B.改变其错误认识C.改变内心虚恋的指向性D.改变不良情绪和生活习惯E.使不良情绪得以适度宣泄4.克服饮食偏嗜包括:A.防止饮食不洁B.食能以时C.克服饮食偏热偏寒D.药食结合E.避免五味偏嗜5.调补何脏是药物养生的中心环节:A.肝B.脾C.心D.肺E.肾6.养静藏神之机制与下列何项有关:A.心的生理特性B.真气状态C.肝的生理特性D.宗气的状态E.肾的生理特性7.药膳的主要特点及运用要求是:A.以药为主B.以食为主C.药食结合D.因时制宜E.辨证施膳8.下列宜先治其标的病证是:A.抽搐B.大出血不止者C.慢性病又伴外感者D.食积所致泄泻者E.尿闭9.“寒因寒用”适用于:A.寒热错杂证B.真热假寒证C.阳偏盛的实热证D.真寒假热证E.热厥证10.“热因热用”适用于:A.真寒假热证B.寒热错杂证C.真热假寒证D.格阳证E.阴偏盛之实寒证11.“塞因塞用”适用于:A.阳明腑实证B.气郁腹胀C.阴虚便秘D.血枯经闭E.食滞腹胀12.“通因通用”适用于:A.脾虚泄泻B.食滞泄泻C.瘀血崩漏D.肾虚泄泻E.气虚泄泻13.从治法适用于:A.脾虚腹胀B.肾虚癃闭C.肺虚多汗D.瘀血所致的崩漏E.格阳证14.扶正单独使用适用于:A.纯虚证B.虚实夹杂证C.纯实证D.真虚假实证E.真热假寒证15.下列情况应先补后攻的是:A.真实假虚证B.虚实夹杂而正虚不耐攻之证C.真虚假实之证D.虚实皆甚而病邪胶痼不易扩散之证E.以上情况皆可运用16.“因人制宜”主要根据人……等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A.饮食偏嗜B.性别C.劳逸损伤D.年龄E.体质17.下列属于因时制宜范畴的是:A.夏季慎用温热B.冬季慎用寒凉C.暑邪致病应解暑化湿D.“春不用桂枝”E.“夏不用麻黄”18.临床治疗时,应慎用寒凉药物的季节是:A.春B.夏C.长夏D.秋E.冬19.中医的基本治则,主要有:A.正治与反治B.治标与治本C.扶正与祛邪D.调整阴阳E.三因制宜20.中医养生的主要作用为:A.增强体质B.预防疾病C.增强心理调摄能力D.延缓衰老E.促进病体康复21.阴阳互济调补阴阳的方法,包括:A.阳病治阴B.阴病治阳C.阳中求阴D.阴中求阳E.阴阳并补22.推拿是中医养生方法之一,其作用机理为:A.纠正解剖位置的异常B.调整生物信息C.改变系统功能D.发挥物理热效应E.通过经络系统感应传导、调节机能23.中医养生学方法众多,其基本养生观念有:A.调饮食B.慎起居C.适寒温D.食补剂E.和喜怒24.从治适应于:A.脾虚腹胀B.肾虚癃闭C.肺虚多汗D.瘀血所致的崩漏E.格阳证25.中医“治未病”思想主要指:A.锻炼身体B.药物预防C.未病先防D.既病防变E.起居有常26.以下何项应先治疗标证:A.食滞泄泻B.血虚经闭C.肝病膨胀D.肝病吐血E.湿滞泄泻27.属损其有余的治疗方法是:A.清泻阳热的方法B.滋阴法C.温散阴寒法D.益气回阳固脱E.补阳法二、填空题1.《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春夏养______,秋冬养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