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备课的有关问题
二次备课需要关注的六个问题
二次备课需要关注的六个问题作者:金刚来源:《中国学校体育》2019年第11期编者按:2019年9月25日-27日,江苏省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二次备课教学展示活动在无锡举行,本次活动从江苏省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二次备课评选活动获奖课中选取12节课进行展示交流。
为了更好地厘清二次备课的概念、明确二次备课备什么和怎么备,本刊本期邀请了本次活动小学三个水平段的评委和执教教师基于活动体会对以上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也希望更多的体育教师可以参与到该话题的研究和讨论中,交流经验,积极撰稿投稿,共同促进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备课是教师在上课前以编写教案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准备活动,是教师开展教学与研究活动的基础工作。
二次备课则是在教学实施后,进一步研读课程标准,在磨课、研课、思课的基础上,对已有教案的反思和改善,是提升体育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有效路径。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为贯彻中共中央“强化体育课”要求,巩固本省体育与健康学科“研读课标、研究教材,规范教学行为”活动成果,在全省开展了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二次备课评选活动。
笔者有幸成为水平一的评委。
本次水平一参评的教学设计共计275篇,其中一年级124篇,二年级151篇,涉及的21个项目基本全覆盖水平一的全部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来自全省各市,可以清晰地了解江苏省各市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情况。
其呈现的亮点和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共性,值得广大教师关注、借鉴和参考。
一、关注评选要求,完整规范设计本次二次备课评选活动是以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编写组编写的小学体育教师备课用书《科学的预设艺术的生成》为蓝本,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
广大参评教师认真研读评选要求,深入了解评选要求各个要素,严格按照评分细则进行教学设计,规范教学设计内容。
一级指标共3个:单元教学设计(20分)、单元计划(10分)和学时教案(70分)。
二级指标11个:设计思想(5分)、教材分析(5分)、学情分析(5分)、教学要求(5分)、单元目标(5分)、课时分配(5分)、学时目标(10分)、重点难点(10分)、开头结尾(10分)、手段方法(20分)和组织调控(20分)。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备课是教师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了提高备课效率和质量,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我们制定了本次的二次备课实施细则。
二、目的和意义1. 提高备课质量:通过二次备课,教师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教材内容,准备充分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2. 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二次备课,教师可以相互借鉴经验,分享教学资源,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学效果。
3. 减轻教师工作负担:通过二次备课,教师可以减少重复备课的时间和精力,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三、实施步骤1. 确定备课内容: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要求,确定本次备课的具体内容和目标。
2. 第一次备课:教师按照常规的备课流程进行第一次备课,准备教学资源、教案、教学素材等。
3. 二次备课组成:根据学校的组织安排,将相关学科或者年级的教师分为若干个备课组,每一个备课组由一位备课组长带领。
4. 二次备课时间和地点:根据学校的安排,确定二次备课的时间和地点,通常在第一次备课后的一周内进行。
5. 二次备课流程:(1) 交流备课心得:备课组长带领备课组成员交流第一次备课的心得体味,分享备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 分享教学资源:备课组成员挨次分享自己准备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案、教学素材、课件等,并进行讨论和评价。
(3) 优化备课方案:根据备课组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对第一次备课的方案进行优化和改进,确保备课质量。
(4)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优化后的备课方案,备课组成员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5) 分工合作:备课组成员根据教学计划,分工合作,准备教学素材、教案等教学资源。
6. 教学实施:根据二次备课的教学计划和准备好的教学资源,教师进行教学实施。
7. 教学反思:教学结束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并进行改进。
四、考核与评价1. 考核方式:学校根据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教学效果,进行考核评价。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标题:二次备课实施细则引言概述:二次备课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第一次备课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再次深入的准备和研究,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次备课的实施细则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匡助教师更好地准备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一、明确备课目标和重点1.1 确定教学目标:在进行二次备课时,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即要达到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
1.2 确定备课重点:根据教学目标,确定备课的重点内容,重点突出,深入研究,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1.3 分析学生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水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和优化,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的需求。
二、深入研究教学内容2.1 查找资料:在进行二次备课时,教师需要查找相关的教学资料和参考书籍,深入研究教学内容,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学方法。
2.2 分析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逐一分析,理清教学内容的脉络和逻辑,确保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联贯性。
2.3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设计,确保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
三、准备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3.1 制作教学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制作教学课件,包括教学PPT、教学视频等,以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3.2 准备教学材料:准备教学所需的教材、教具和实验器材等,确保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资源充足和完备。
3.3 调查教学环境:在进行二次备课时,需要对教学环境进行调查和评估,确保教学环境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为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四、反复练习和调整教学方案4.1 反复练习:在进行二次备课时,教师需要反复练习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熟练掌握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
4.2 调整教学方案:根据反复练习的结果和教学实践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引言概述:二次备课实施细则是指在教师备课过程中,对已经备好的教案进行再次细化和优化的过程。
通过二次备课,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二次备课实施细则。
一、明确教学目标1.1 确定知识点和能力目标:在二次备课中,教师需要仔细审查教学内容,明确每个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能力目标。
1.2 设定学习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需求,教师可以设定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1.3 制定评价标准:在二次备课中,教师需要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以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准确评估。
二、优化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梳理:通过二次备课,教师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和整理,确保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2.2 教学方法选择: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示范、讨论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3 教学资源准备:在二次备课中,教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教学资源,如课件、实验器材等,以支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三、合理安排教学时间3.1 分配教学时间:在二次备课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学习进度,合理分配教学时间,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得到充分的讲解和练习。
3.2 制定教学计划: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时间的分配,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便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
3.3 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灵活调整教学进度,确保教学质量。
四、关注学生学习情况4.1 学生学习反馈:在二次备课中,教师可以制定一些学习反馈的方式,如课堂讨论、小组活动等,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困难。
4.2 学生学习辅导: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进行个别或小组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4.3 学生学习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考试、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二次备课是指在教师完成初次备课后,对备课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调整的过程。
通过二次备课,教师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准备更加充分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二次备课的实施细则。
二、二次备课的目的1. 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通过二次备课,教师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掌握教材的核心知识点和难点,为教学提供更加准确和全面的知识支持。
2. 完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案:通过二次备课,教师可以进一步完善教学资源,如教案、课件、实验设计等,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 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通过二次备课,教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过程,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预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二次备课的步骤1. 教学目标的明确在进行二次备课之前,教师需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具体、明确、可衡量,并与教材内容相匹配。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要求,确定适合的教学目标。
2. 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师需要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
可以从教材的结构、知识点的层次、难易程度、与先后课的联系等方面进行分析。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为教学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
3. 教学资源的准备在二次备课过程中,教师需要准备相应的教学资源。
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准备教案、课件、实验设计、教具等教学资源。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要求,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
4. 教学方案的设计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教师需要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应该包括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等内容。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要求,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 教学评估的设计在二次备课过程中,教师需要设计相应的教学评估方式和评估工具。
教学评估可以匡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口语交际请教教案二次备课
口语交际请教教案二次备课教案二次备课。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教案二次备课的一些经验和技巧。
教案二次备课是指在已经完成了一次备课之后,再次对教案进行修订和完善的过程。
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准备课程,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首先,进行教案二次备课之前,我们需要对上一次备课的教案进行回顾和评估。
我们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上次备课的教案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有没有出现问题或者不足之处?通过对上次备课的教案进行评估,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二次备课。
其次,进行教案二次备课时,我们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我们可以思考一下,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教学内容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我们可以根据这些问题来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完善,确保教学内容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另外,进行教案二次备课时,我们还需要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重新考虑和选择。
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上次备课时使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有更适合的教学方法可以替代?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选择更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进行教案二次备课时,我们还需要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充分的准备和应对。
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在上次备课和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我们应该如何帮助他们克服这些困难?通过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充分的准备,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教学过程中的挑战,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总之,教案二次备课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准备课程,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教案二次备课这个环节,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指导。
谢谢大家!。
幼儿园二次备课及课后反思怎么写
标题:幼儿园二次备课及课后反思在幼儿园教育中,备课和课后反思是教师们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
对于幼儿园老师来说,如何进行二次备课和如何进行课后反思是至关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二次备课及课后反思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这两项工作。
一、幼儿园二次备课的重要性1.1 为什么需要进行二次备课?幼儿园教师在备课时通常会首先进行初步备课,包括了解教学内容、准备教学材料和思考教学方式等。
然而,初步备课只是一个起点,通过二次备课,可以更好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理解,为实际教学做出更好的准备。
1.2 如何进行二次备课?在进行二次备课时,幼儿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重新思考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等,以便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表现进行细化调整,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二、幼儿园课后反思的重要性2.1 课后反思的意义课后反思是幼儿园教师进行教学总结和自我反思的重要环节。
通过课后反思,教师可以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2.2 如何进行课后反思?在课后反思时,幼儿园教师可以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为下一次教学做出调整。
也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积极寻找提升之道。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幼儿园二次备课和课后反思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至关重要。
通过二次备课和课后反思,我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园教学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以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幼儿园二次备课及课后反思的重要性,并明确了如何进行这两项工作。
在日常教学中,我将会认真对待二次备课和课后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教育工作中,幼儿园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通过二次备课和课后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教学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二次备课需要关注的六个问题
二次备课需要关注的六个问题二次备课是为教学前的准备工作,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备课、规划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率。
在二次备课的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六个问题。
1. 教材内容的理解二次备课的第一个问题是教材内容的理解。
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全面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思想和观点。
这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有效规划课堂思路和教学方法,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2. 教学设计方案的整合教学设计方案的整合是二次备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
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兼顾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情况、教学目标等多个因素,设计出一份既符合教学要求也能适应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案。
这个方案应包括课堂活动的布置、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评价等方面。
3. 课件制作和素材准备现代教学已经摆脱了传统黑板、粉笔讲授的方式,教师需要准备充足的课件和素材来配合教学。
因此,二次备课的第三个问题是制定课件计划和准备相应素材。
教师应充分考虑场所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准备相应的工具材料和讲义,教学内容要精心制作,图文并茂,方便学生理解。
4. 教学实录的制作教学实录是二次备课中需要注意的另一个问题。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每个环节的思路、方法、注意点、反应等。
这对于日后教学的回顾与总结非常重要,提高教师的反思和评估能力,梳理教学节数和脉络,发现教学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
5. 教学中的控场技能教学中的控场技能是每个教师都需要具备的技能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快速响应、耐心倾听、及时引导、正确解决问题等能力,以保持课堂秩序,确保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学习。
6. 学生关注的问题最后,二次备课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学生关注的问题。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多侧重学生的需求和关注点,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闪光点和拓展点,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此外,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反馈和接收能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品质。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引言概述:二次备课实施细则是指在教师备课的基础上,通过第二次备课来进一步完善教案和教学设计,以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二次备课实施细则的内容。
一、明确备课目标1.1 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是二次备课的首要任务。
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目标。
1.2 拆解教学目标:将整个教学目标拆解成具体的小目标,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
每个小目标都应该能够明确指导教学活动的进行。
1.3 评估教学目标:在二次备课中,教师应该对教学目标进行评估,确保其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要求。
二、优化教学内容2.1 教材选择:对于教材中的内容,教师应该进行筛选和优化,确保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相匹配,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教学方法选择: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验等,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深入理解。
2.3 教学资源利用: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如多媒体教具、互联网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三、完善教学组织3.1 教学步骤设计: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步骤,确保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3.2 课堂管理:在二次备课中,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行为习惯,合理安排课堂管理措施,以确保课堂秩序良好,学习氛围浓厚。
3.3 个性化教学:在教学组织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设计有效的教学评估4.1 评估方式选择: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评估方式,如测试、作业、观察等。
评估方式应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4.2 评估标准确定:明确评估标准,以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准确评价。
评估标准应与教学目标相一致,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
4.3 反馈与调整:通过评估结果,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教学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次备课需要关注的六个问题
二次备课需要关注的六个问题二次备课是老师在对课程进行初次备课后,对自己的备课进行反思和整改的过程。
二次备课是课堂教学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在进行二次备课时需要注意以下六个问题。
一、理清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本课教学的核心。
在二次备课时,教师要再次回顾课程目标,看看自己是否达到了期望的目标。
如果没有,老师要针对现实情况重新修订教学目标。
同时,老师还需要将目标分解为具体、可操作的小目标,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实施。
二、评估学生前置知识在二次备课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前置知识和能力是否足够。
如果学生没有掌握前置知识,很难理解本课程的主题和内容。
因此,教师需要在备课中细致的评估学生的前置知识,如果学生掌握不了,就需要采取其他措施,比如通过让学生自学、课堂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追赶学习进度。
三、修订教学模式和内容在课程初次备课中,老师可能会设计许多教学模式。
然而,在实际授课中会发现一些教学模式并不适用,在二次备课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模式进行适当调整。
同时也要检查课程内容是否能够满足教学目标,是否与学生的现实情况相符合。
若需要修改,则需要在二次备课中将相应的内容进行重新修订。
四、确定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在二次备课中需要针对教学目标重新规划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
教师需要以教学目标为基础,选择合适教学资源,并规划适宜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需要清晰明确,教学资源需要严谨合适,这样才能实现课堂教学计划中的教育目标。
五、调整教学评价和反馈机制教学评价和反馈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可以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获取及时的反馈。
在二次备课时,老师需要评估自己的评价和反馈机制是否完善。
如果需要修正,则需要重新规划评价和反馈机制,并且确保所有的评价和反馈均符合教学目标。
六、关注课堂教学环节的细节在二次备课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所有关乎课堂教学环节细节的因素。
例如,如何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来理解课程内容、如何管理课堂秩序、如何控制教学时间、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课程中的问题等等。
看花去第二次备课
看花去第二次备课作为一名教师,备课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而在备课过程中,第二次备课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阐述第二次备课的相关内容,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可读性和实用性的建议。
一、了解备课背景及目的备课是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质量而进行的准备工作。
第二次备课通常发生在第一次备课的基础上,目的是对第一次备课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和优化。
通过第二次备课,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服务。
二、分析第二次备课的重要性1.提高教学质量:第二次备课有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深入的挖掘,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2.调整教学策略:根据第一次备课的经验,教师可以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过程更为顺畅。
3.满足学生需求:第二次备课使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教学设计和调整。
4.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反复备课有助于教师不断反思教学过程,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三、探讨第二次备课的方法和策略1.对比第一次备课笔记,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深入研究教材、参考资料,充实教学内容。
3.与同事或专家交流,征求教学建议。
4.设计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和练习,以提高学生参与度。
5.反思第一次备课中的教学方法,尝试引入新的教学手段。
6.关注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四、总结第二次备课的收获和反思1.收获:第二次备课使教师对教学内容更加熟悉,教学方法更加丰富,课堂效果得到提升。
2.反思:在第二次备课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找出不足之处,以期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总之,第二次备课是备课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教师应充分认识其重要性,运用合理的方法和策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备课是教师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备课的效率和质量,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制定二次备课实施细则是必要的。
二、目的本文旨在规范教师进行二次备课的步骤和要求,确保备课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教学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二次备课实施细则的具体内容1. 确定备课时间和地点教师需要提前确定二次备课的时间和地点,确保备课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备课时间应尽量选择在上课前一天或当天,以确保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熟悉程度。
2. 阅读教材和教学大纲在进行二次备课之前,教师需要仔细阅读教材和教学大纲,了解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备课的重点和难点,为备课工作提供指导。
3. 分析学生情况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等。
通过分析学生情况,教师可以针对性地进行备课,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4. 制定备课计划在进行二次备课之前,教师需要制定备课计划,明确备课的目标和步骤。
备课计划应包括备课内容的整理和归纳,备课所需的教学资源和教具的准备,以及备课时间的安排等。
5. 查找教学资源和教具教师需要查找和准备相应的教学资源和教具,以支持教学活动的开展。
教学资源可以包括教案、课件、教学视频等,教具可以包括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和教具。
6. 整理备课材料教师需要将备课所需的教学资源和教具整理归纳,以便于备课的使用和管理。
备课材料可以按照教学顺序进行整理,也可以按照教学内容进行分类整理。
7. 制定教学活动和课堂组织形式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活动和课堂组织形式。
教学活动可以包括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实验实践等,课堂组织形式可以包括集中授课、分组合作等。
8. 制定教学评估方式教师需要制定合适的教学评估方式,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教学评估可以包括课堂测验、作业评定、实验报告等。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充分的备课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为了进一步规范备课工作,提高备课效率,制定本《二次备课实施细则》。
二、目的本细则的目的是为了明确二次备课的具体要求和步骤,确保备课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和效率。
三、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所有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进行二次备课的情况,包括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的准备等。
四、具体要求1. 二次备课时间安排教师在完成初次备课后,应根据教学计划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二次备课时间。
二次备课的时间应在初次备课后的一周内进行,以确保备课的及时性。
2. 二次备课内容(1)教学设计的修改和完善在二次备课中,教师应对初次备课中的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和完善。
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进行调整和优化。
(2)教学资源的准备根据教学设计的修改和完善,教师应准备相应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课件、教学素材、实验器材等。
教学资源的准备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
3. 二次备课流程(1)教师个人备课教师在二次备课前,应对初次备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仔细研究和思考,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并进行相应的准备。
(2)备课组讨论在个人备课完成后,备课组成员应进行集体讨论。
讨论的内容包括教学设计的修改和完善、教学资源的准备等。
通过集体讨论,可以充分发挥多个教师的智慧和经验,提高备课的质量和效果。
(3)备课组主持人总结备课组主持人应对备课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明确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和要求。
同时,备课组主持人应对备课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进行解答和指导,确保备课工作的顺利进行。
4. 二次备课成果记录备课组应对二次备课的成果进行记录和归档。
备课记录包括教学设计的修改和完善内容、教学资源的准备情况等。
备课记录应保存至备课档案中,以备后续的教学活动参考。
二次备课存在的问题整改措施
二次备课存在的问题整改措施
二次备课存在的问题整改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强化备课意识:要让教师充分认识到二次备课的重要性,理解其目的和意义,增强备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 完善备课制度:建立健全的备课制度,明确备课要求和标准,规范备课流程和内容,确保备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 提高备课质量:加强备课指导和管理,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不断提高备课水平和质量。
4. 创新备课方式:探索多样化的备课方式和手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教学资源,增强备课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5. 建立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的备课评价机制,注重对备课过程和成果的评价和反馈,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6. 加强培训和交流:组织教师进行备课培训和交流活动,分享备课经验和技巧,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和共同进步。
7. 落实备课整改措施: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确保整改工作的有效实施。
8. 持续改进和完善: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持续改进和完善备课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二次备课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
二次备课需要关注的六个问题
二次备课需要关注的六个问题
二次备课是对初次备课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是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进行的课程评估和修改的过程。
通过二次备课,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
在进行二次备课时,教师可以关注以下六个问题。
一、教学目标是否明确
教学目标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想要实现的结果。
在进行二次备课时,教师首先要审视教学目标是否明确。
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帮助教师在备课时更好地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如果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师需要重新思考和明确教学目标,以便更好地开展后续的教学活动。
二、教学内容是否合理
教学内容是构建教学活动的基础,对于教师来说非常重要。
在进行二次备课时,教师需要审视教学内容是否合理。
合理的教学内容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如果教学内容不合理,教师需要重新思考和调整教学内容,以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目标。
三、教学方法是否恰当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式。
在进行二次备课时,教师需要审视教学方法是否恰当。
恰当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如果教学方法不恰当,教师需要重新思考和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成绩。
一年级上册数学二次备课及课后反思
一年级上册数学二次备课及课后反思一、课程目标本次一年级上册数学的课程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包括数数、加减法、认识图形等。
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二、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示范、小组讨论、游戏等。
通过这些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学生反馈学生在课堂上的反馈良好,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对于老师的提问也能够积极回答。
同时,学生也能够主动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四、教学内容深度本次教学内容的深度适中,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在数数方面,学生能够掌握从1数到100的顺序,也能够进行倒数的数数。
在加减法方面,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加减法运算,并进行简单的应用。
在认识图形方面,学生能够认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基本图形,并了解其特征和用途。
五、教学效果评估通过课堂观察和学生的作业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学效果良好。
同时,也有部分学生还需要加强练习和提高,需要在课后进行辅导和帮助。
六、下次改进方向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我认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增加更多的实际应用场景和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二是加强学生的练习和巩固,提高学生的数学技能和思维能力;三是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七、教师自我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认为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还有待提高:一是讲解的清晰度和条理性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是教学方法需要更加多样化和创新;三是对于学生的反馈和表现需要更加敏感和关注;四是对于学生的辅导和帮助需要更加细致和耐心。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
二次备课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二次备课是指在教师完成初步备课后,对备课内容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和完善的过程。
通过二次备课,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准备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二次备课的实施细则。
二、二次备课的目的二次备课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细化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和教学活动,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
通过二次备课,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进度和教学重点,使教学过程更加科学、有效。
三、二次备课的步骤1. 研读教材:教师首先要子细阅读教材,理解教材内容,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
2. 分析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3. 制定教学策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的选择。
4. 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包括引导学生思量、讲解知识点、展示示范、小组合作等。
5. 准备教学材料:根据教学活动的设计,准备相应的教学材料,包括课件、教具、实验器材等。
6.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每一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时间安排。
四、二次备课的要点1. 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二次备课,教师要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把握教学的核心内容,以便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安排。
2. 针对学生的特点:教师在二次备课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便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活动。
3. 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在二次备课中,教师要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具、多媒体设备等,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注重教学评价:教师在二次备课过程中要考虑到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方式,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五、二次备课的注意事项1. 时间安排:教师在进行二次备课时要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备课的质量和效率。
体育教学二次备课的三个维度
体育教学二次备课的三个维度体育教学的二次备课是指在初次备课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再次深入分析和准备。
它是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要求,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认真梳理和修正的过程。
在进行体育教学二次备课时,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考虑和分析。
一、教学内容的维度1.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即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并将其分解为具体的教学任务。
2. 教学内容的选择: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并将其进行适当的划分和组织结构。
3. 教学内容的安排:将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安排,使其有机地连接起来,并能够顺利过渡和迭代。
4. 教学内容的难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的难度,使之既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又不会过分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
5. 教学内容的设计: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和任务,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发展自己的能力。
教学方法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在进行二次备课时,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方法进行考虑和分析。
1. 教学方法的选择: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如示范法、讲授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等。
2. 教学方法的设计:对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进行具体的设计,包括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利用等。
3. 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反应和教学效果的反馈,灵活地调整和改变教学方法,使之更符合学生的需求。
4. 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进:在二次备课时,教师可以思考如何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3. 教学手段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之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体育教学的二次备课应当从教学内容的维度、教学方法的维度和教学手段的维度进行考虑和分析,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教学效果。
二次备课的要求
强化二次备课,扎实、高效的上好每堂课一、二次备课的要求及方法1、教师在上课前必须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所教班级的学情进行有针对性的再备课,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自己教学的素养及风格,采取相应的措施,修改、调整集体备课设计的教学过程,对集体备课的内容进行标、增、删、改、调,形成可操作的、针对性较强的教案。
以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完成二次备课。
2、二次备课要根据他人完成的电子备课,针对不适合本班学情的环节要加以改动,对整个不适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思路作必要、合理的修改,在原有的设计基础上增加自己的创新备课内容。
3、二次备课的数量要占本课时教案总量的三分之一。
4、总体要求是做到“标、增、删、改、调”,具体做法如下。
标:标记原教案中的重点环节、重点问题、主要知识点以及典型性、易错性等内容,以便在教学进程中引起注意。
增:增加自己认为必要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原教案中有关环节补充具体说明。
删:删除原教案中自己认为不必要的教学内容环节,写出自己的见解。
改:根据实际修改原教案中不适应本班教学的教法和学法。
调:根据需要调换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的呈现形式,调整原教案中过程设计的先后顺序。
5、个人二次或三次备课要突出教法和学法,体现以学论教和以学定教,在教法优选、学法指导上下功夫。
6、教师在教材上也必须要有批注、勾划,体现深入研究教材的思想。
7、备课使用表格式。
修改区要留一页纸的三分之一宽。
二、二次备课的内容1、一备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以本班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基础,解读集体备课教案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难点,看其是否与本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根据本班实际做出相应的调整与修改。
2、二备教学设计(1)课前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是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近,能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本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新课的教学环节设计是否与本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相适应;教学问题的设计是否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与开放性,是否能启发、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是否能促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领悟学习的方法与技巧。
二次备课改进方案
二次备课改进方案背景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备课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备课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上有全面的了解、准确的把握以及详尽的设计。
因此,备课要求教师在时间和精力上付出大量的投入。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教师们往往会出现以下问题:1.重复性高,二次备课效率低2.关注点偏差,出现遗漏3.教师个人经验和素材库受限,备课内容不够丰富以上问题导致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衍生种种困难和不便,必须寻找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高二次备课效率,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构建教师素材库教师可以把自己在平时教学中有借鉴意义的素材(比如教案、PPT、教学视频等)收集整理,形成自己的教师素材库。
教师素材库的建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多元化收集素材:涵盖不同学科、年级段和教学内容的素材都应该收集整理。
例如,语文老师不仅要收集自己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也应该收集其他学科相关的素材。
2.系统分类:素材归类应当有条理、清晰,易于查找。
比较常见的收集方式有按学科、按年级段、按教学内容等分类方式。
3.定期更新:教师素材库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需要教师长期投入时间和精力。
在不断收集整理素材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删除或更新过时的内容。
2.辅以备课软件备课软件指的是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教学设计和备课的工具。
备课可以采用在线工具或桌面端软件。
常见的备课软件有:•有道词典•泡泡学堂•课程盒子•道客巴巴备课软件的使用有以下好处:1.在线协作:多位教师合作备课,能够更加高效完成工作。
2.实时更新:软件能够进行版本迭代,及时更新备课内容。
3.成果分享:备课软件支持上传、分享备课成果,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互相借鉴、学习。
3.借鉴网络资源网络上有大量优质的教育资源,教师可以借鉴网络资源,节省二次备课时间,还能提高备课效率和教学效果。
教师在借鉴网络资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性收集:网络上的教育资源丰富多样,教师需要有目的地选择,融入自己的教学目标和设计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二次备课的有关问题课堂教学思路:课标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但我们提倡问题引领教学,问题应贯彻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思考才是学习,思源于疑。
1、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只有问题才能使学生产生疑惑,引起认知冲突,才能调动学生思考。
2、用问题检测、反馈学生思考学习的情况,从而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用问题诱导学生再思考,从而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次备课:首先再次明确什么是二次备课。
一次备课是编写学案的过程;二次备课就是在学案的基础上,教师备出上课的方案。
二次备课怎么备?校本教研的重心就是二次备课,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独立备课。
以教师个人为主体,独立开展研究。
研究的内容主要是课标、学情、教材、学案。
研究课标:要准确解读课标,分解课标;准确把握三维目标的实质与内涵;准确把握三维目标在该教学内容中的具体要求和呈现形式;把课标的精神实质内化为教师自己的教学意识,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
研究学情:主要研究所教班级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兴趣、爱好、情绪、情感、习惯等;在三维目标要求上要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现有程度上的最佳生长点;在全班学生知识能力基础上,加强对群体与个体、兴趣与习惯、情绪与环境、手段与背景的综合分析,通过学情研究做好因材施教的充分准备。
研究教材:主要是准确把握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重点研究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材中的表现形式以及编者意图;准确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在促进学生发育、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研究学案:要按照课标、教材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准确解读学案。
要研究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的确立是否合理,并认真进行取舍、修订并加以充实、完善。
要重点研究问题的策划、设计和呈现,研究问题的策划是否科学,是否有针对性、时效性;设计是否合理;难易度是否适中,是否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呈现形式是否恰当,问题最恰当的呈现形式是什么等。
关于问题的取舍,应该是舍得少,取得多。
学案一般设计的都是框架式、纲领性的大问题,教师研究学案应先分解大问题,并多角度、全方位、梯次性地由小问题解决大问题。
第二阶段:集体备课。
把教师在“学案导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
这些问题可以分两类:一类是教师所遇到的共性问题,需要借助集体备课的形式加以研究解决;一类是教师遇到的特殊问题,需要教师自身或借助集体备课研究解决。
集体备课研究的侧重点应该是教学的环节和教学细节,其重心依然是关于问题的策划、设计、呈现形式、解决程序。
集体备课要坚持分工与合作相结合的原则,做到职责分明、具体、清晰,责任到人。
要有主讲人,但主讲人不是包办人。
应把每一周的若干节课分解给若干人,不能一人包办代替所有课。
要大力倡导“人人都有发言权,人人都是主讲人”。
第三阶段:个人备课。
结合学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所达成的共识和意见,进一步修订教学环节,改进教学方法,修改、补充备课案(教案),充实和完善课堂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实效性、科学性,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的备课案(教案)要把过程中的要求写清楚。
核心是关于问题的策划、设计和呈现,所提出的问题、指示的方法、要求等要明确具体。
具体做法是:每周先以问题为主要对象,确定一节课的内容,先由主研人个人备课,主研人个人备课后个人上课;学科组针对课堂上的问题进行研究,大家提出问题,由组长组织梳理问题。
梳理出主要问题,集体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针对主要问题,大家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建议,确定解决的方法、方案;按照大家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案,主研人再备第二节课,下周再上。
每学期一轮次,更换主研人,教师轮流主研。
学科组可确定1--2人轮流上。
这就是循环往复、跟进式教研。
参与人通过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得到提升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
二次备课备什么?除上述备课标、学情、教材、学案外,重点应放在问题的设计上。
下面主要谈谈问题的设置应遵循的原则:1、要根据知识点结合生产、生活和自然现象从不同角度设置问题,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如探究磁生电时,有的老师就向学生提出:只有导线垂直切割磁力线时才产生电流吗?试一试,让导线在各个方向上运动能不能产生电流?这是为什么?不同的问题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解释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设计的探究方案;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实验;这些都能检测出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要根据学情,因学定教,适时提出点拨性的问题。
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学生按照要求做完实验收集到数据后,让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时,学生说:物距大于焦距时成缩小的实像。
教师要意识到学生的思维已经到了突破点,要适时的点一下:仅仅是大于焦距吗?3、要有引导性、激发性和层次性。
激发性:学习“力的作用效果后”,提出: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有没有既没发生运动状态的改变,又没发生形变的情况?此问题一提出,马上就有学生举手发言:有。
并举例:用手拍桌子,桌子受到了力的作用,桌子就既没发生运动状态的改变,又没发生形变。
马上就有同学起来反驳:不对。
其实桌子发生了形变,只是因为太微小,我们没有观察到罢了,不信我可以证明给你看。
这个同学随手拿了个里面有水的杯子放在桌面上,然后用手拍桌面,说:看到水面振动了吗?这就是桌面发生形变引起的。
由此可见其激发效果。
引导性和层次性:如:在处理内能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时,我们设置了这样一个实验:给装有水、塞上橡皮塞的试管加热。
让学生观察现象,学生观察到两个现象①试管口出现了白雾;②橡皮塞被喷出;此时就要设置问题层层引导,设置什么问题?①橡皮塞受到没受到力的作用?②橡皮塞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了吗?③橡皮塞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说明什么?谁对它做的功?④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什么?(学生可能回答是水蒸气)⑤在小学学过水蒸气的物理性质,水蒸气的物理性质是什么?刚才试管中有没有水蒸气?你看到了吗?白雾到底是什么?⑥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需要什么条件?⑦水蒸气的温度降低说明什么?⑧内能为什么减小了?通过设置这样八个问题就能做到层层递进引导,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4、找准切入点。
如:《空气的“力量”》一节中,想通过受热的铁罐泼冷水后变形的实验引出大气压强的存在,问学生:什么原因使铁罐变形了?结果学生茫然不知所答。
这其实是没有找准切入点,也没遵循引导性、激发性和层次性原则。
正确的切入点应从力的作用效果入手提出问题:⑴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⑵铁罐变形说明了什么?⑶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什么?(温故知新新解)让学生用橡皮筋制作测力计后要提出下列问题:⑴橡皮筋测力计的刻度有什么特点?⑵如果你制作的橡皮筋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是3N,根据你观察到的橡皮筋测力计的刻度的特点,如果橡皮筋的弹性允许能否把最大测量值做到5N,说出你的方法。
⑶如果你制作的橡皮筋测力计的最小刻度是1N,根据你观察到的橡皮筋测力计的刻度的特点,能否把最小刻度做到0.1N,说出你的方法。
为了体现考试的导向作用,我曾经在一次考试中采用上述问题考查过学生,但有的老师硬是不理你这个茬,继续不让学生做实验,还是发挥他的嘴皮子功夫,给学生讲呀:什么弹簧秤的刻度是均匀的。
让学生死死记住。
当然,想考察他让没让学生做实验的目的就此流产。
当然,设置问题的方法和原则还很多很多,我今天只不过是抛砖引玉,把问题提出来,更多的东西需要大家在课堂上、在实践中去思考、去总结。
关于探究实验的评估:19.小明、小花、小红、小平四位同学都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图14为该实验的装置图。
图14【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__________cm。
【评估实验的方案】小明方案:分别把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倍焦距f和二倍焦距2f处,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点,分析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
小花方案:除小明中的做法外,还应该把蜡烛放在大于2f的某一位置,大于f小于2f的某一位置,观察并记录对应的成像情况,才能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小红方案:把点燃的蜡烛从距凸透镜较远的位置逐渐移近,通过不断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点,包括观察所成像随蜡烛位置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尤其是在f和2f 处所成像的情况,总结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小平方案:与小红不同的是,将蜡烛从靠近凸透镜的位置逐渐远离,其它步骤相同。
以上四种方案中,哪些是科学合理的:_____________(小明/小花/小红/小平)【解决实验中问题】⑴小花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图14所示,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上/下)调节。
马上就要开学了。
今年市教研室对网络教研非常重视,要求我们下一步要利用好市教研网,进行网上教研,并对教研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每季度一排名公布。
希望各位主任和教研员老师们积极发动我们的物理老师,上网注册用户(地址:济宁教育网首页左侧的“网络教研系统”或右侧的科室主页“教学研究”)。
上传资料(重要资料最好以“资源”的形式上传,便于保密。
欢迎多多参与和投送材料,提倡原创)。
今年工作:1、初二四次考试,两次月考加期中、期末。
初三两次模拟考试。
2、青年教师实验优质课评选3、基本功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