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安徽高考考试大纲解析讲座化学课件
高考化学复习课件-专题3 离子反应
目 录Contents考情精解读考点1考点2A.知识全通关B.题型全突破C.能力大提升考法1考法2考法4考法3方法1方法2考情精解读考纲解读命题趋势命题规律考情精解读1考试大纲考点2016全国2015全国1.了解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2.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95%】·全国Ⅰ,36(2)·全国Ⅱ,28(3)离子共存【20%】考纲解读命题趋势命题规律考情精解读2考试大纲考点2014全国自主命题地区1.了解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2.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95%】·2016天津,4,6分·2016江苏,5,2分·2015北京,11,6分·2015江苏,9,2分·2015上海,19,4分·2014江苏,7,2分·2014上海,20,4分离子共存【20%】·2016四川,3,6分·2016江苏,12,4分·2016上海,19,4分·2015江苏,6,2分·2015安徽,10,6分·2015广东,8,4分·2015上海,17,3分·2014江苏,3,2分考情精解读3知识体系构建命题趋势考纲解读知识体系构建考情精解读4返回目录命题趋势1.热点预测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判断、离子共存仍是高考的热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一般为2~6分。
2.趋势分析 将定量因素引入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以及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电化学、工艺流程、实验结合起来的考查形式将是今后高考命题的趋势。
知识全通关知识全通关1继续学习考点一电解质电解质非电解质定义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相同点都是化合物可溶于水,可不溶于水不同点在一定条件下能电离不能电离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离子化合物和部分共价化合物全是共价化合物与常见物质类别的关系通常为酸、碱、盐、典型金属氧化物、活泼金属氢化物、H 2O 等通常为非金属氧化物、某些非金属氢化物、绝大多数有机物等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知识全通关2继续学习考点一电解质【拓展延伸】(1)注意“或”与“和”的区别,电解质满足其一即可,而非电解质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2016年高考各科考试大纲解读汇总
2016年高考各科考试大纲解读汇总今年福建、四川、广东、湖北、湖南、陕西、重庆、安徽等8省不再自主命题,将会统一采用全国卷,海南、山东将有部分试卷采用全国卷。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全国卷)近日出炉。
今年福建、四川、广东、湖北、湖南、陕西、重庆、安徽等8省不再自主命题,将会统一采用全国卷,海南、山东将有部分试卷采用全国卷。
2016年全国卷的使用省份增至26个,因此全国卷的大纲尤其备受瞩目。
以下是已经使用全国卷省份的名师对全国卷的分析,值得其他省份考生借鉴。
语文何洪卫(辽宁省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鞍山一中)考纲解读2016年语文考试大纲与去年相比,不论是考试性质还是考试内容,均保持一致。
2016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在试卷结构及命题的内容范围上仍趋稳定态势。
备考建议1.充分利用教材,夯实古代诗文知识基础。
要注重对课本文言知识的积累,对于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知识要强化训练,注重归纳总结;名篇名句要结合文章,理解记忆,默写要注重整理易出错的高频词汇。
2.根据题型的新变化,做好专项练习。
2015年试题中出现了一些新题型,如“文言文阅读”第5题“古代文化常识”题,复习时应着重积累记忆;第17题“图文转换”题需将各种类型的考查模式都做系统复习。
3.注重选考题部分的复习,提高答题的应变能力。
近几年全国课标卷对选考题部分考查点和题型相对稳定,连续六年考查的都是小说和人物传记,这两种文本阅读仍是备考重点。
同时,还应重视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散文、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新闻报道和人物访谈等文体的复习,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复习备考不遗漏任何考点。
4.强化作文训练,提高写作能力。
应重点加强审题训练,立意要深刻新颖;要注重积累并灵活运用新鲜素材;语言要富有文采,具有时代气息;同时,要注意文章的谋篇布局,合理安排段落字数,正确规范书写。
总而言之,语文是一门需要长期积累的学科,考生在平时强化训练的基础上,要注意总结答题规律,掌握答题技巧,灵活应对各种类型的考试试题,只有这样才能蓄势沉潜,发挥自己应有水平,考出理想成绩。
2016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2016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大纲《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全国卷)近日出炉。
今年福建、四川、广东、湖北、湖南、陕西、重庆、安徽等8省不再自主命题,将会统一采用全国卷,海南、山东将有部分试卷采用全国卷。
2016年全国卷的使用省份增至26个,因此全国卷的大纲尤其备受瞩目。
语文考纲解读2016年语文考试大纲与去年相比,不论是考试性质还是考试内容,均保持一致。
2016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在试卷结构及命题的内容范围上仍趋稳定态势。
备考建议1.充分利用教材,夯实古代诗文知识基础。
要注重对课本文言知识的积累,对于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知识要强化训练,注重归纳总结;名篇名句要结合文章,理解记忆,默写要注重整理易出错的高频词汇。
2.根据题型的新变化,做好专项练习。
2015年试题中出现了一些新题型,如“文言文阅读”第5题“古代文化常识”题,复习时应着重积累记忆;第17题“图文转换”题需将各种类型的考查模式都做系统复习。
3.注重选考题部分的复习,提高答题的应变能力。
近几年全国课标卷对选考题部分考查点和题型相对稳定,连续六年考查的都是小说和人物传记,这两种文本阅读仍是备考重点。
同时,还应重视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散文、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新闻报道和人物访谈等文体的复习,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复习备考不遗漏任何考点。
4.强化作文训练,提高写作能力。
应重点加强审题训练,立意要深刻新颖;要注重积累并灵活运用新鲜素材;语言要富有文采,具有时代气息;同时,要注意文章的谋篇布局,合理安排段落字数,正确规范书写。
总而言之,语文是一门需要长期积累的学科,考生在平时强化训练的基础上,要注意总结答题规律,掌握答题技巧,灵活应对各种类型的考试试题,只有这样才能蓄势沉潜,发挥自己应有水平,考出理想成绩。
英语考纲解读根据对比,最新的2016年高考考试大纲中,有关英语科目的考试要求、考试形式以及试卷结构与2015年考纲内容基本一致,而较之2014年,则有三方面的变化:首先,阅读理解题从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变更为“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短语的含义”,这一变化体现了高考中对考查考生理解推断能力的扩展和加强;其次,语法填空题要求填写所需内容的词数要求,由“不多于3个单词”变化为“1个单词”,这意味着考生需更加准确地把握语境内容以及选用恰当的词汇进行作答;最后,词汇量由2500~3500变化为3000~3500,这一变化要求考生需尽量多的掌握考纲要求词汇。
安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分析PPT课件
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的单质与氢氟酸反应生成两种无色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在25 ℃、101 kPa下,已知13.5 g的Z固体单质在Y2气体热中化完全学燃方烧程后式恢复
2NO2(g)+O3(g)
N2O5(g)+O2(g),若反应在恒容密闭
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第6页/共34页
第7页/共34页
12.中学化学中的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 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规律
结论
A 较强酸可以制备较弱酸 次氯酸溶液无法制备盐酸
第23页/共34页
第24页/共34页
2009——2013安徽工艺流程题命题分析
年份 题号 分值 题型 试题情况
考查内容
2009 27 12 制备生产 废水处理 离子方程式、PH测定操作、 工艺流程 综合利用 流程产物判断、质量守恒计算
第20页/共34页
第25题考察知识点: 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未成对电子、电子排布 式、第一电离能、离子半径、熔点、最高价氧 化物酸性、热化学方程式、离子反应方程式、 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元素呈现方式和知识点的考察更直接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考察计算简化
第21页/共34页
第22页/共34页
特点一:考察形式稳定,难度适中,突出主干知识,重视 基础考察。 特点二:重视化学用语的规范表达与书写,反应类型,利 用题意判断反应物。 特点三: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命名的考察,凸显学生的能 力,不是题海战术能解决的问题。
(高中化学第一轮高考复习)高考化学《安徽省高考考纲研读及备考策略》课件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增加“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 大作用”、“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能够利用 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等内容; 删去“理解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之间的联系”、“理解 勒夏特列原理的含义”; 将“以合成氨工业生产为例,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 衡的观点理解工业生产的条件” 调整为“了解化学反应 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 的重要作用”。
必修部分要求较低 要认清不同模块的功能
化学实验基础
增加“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能识别化学安全使用标识”、“能根据要求配制溶液”、等 内容。 在“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中,“设计或评价实验方案”调整 为“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增加“了解控制实验条件 的方法”。 在实验能力要求方面,原考纲要求“用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 作,完成规定的学生实验的能力”,而新考纲注重引导学生学 习科学探究方法,要求考核初步实践化学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 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 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 的能力。
(3)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 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信息给予题)
要求“知道活化能的涵义及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和“能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化学反应的方向”。 (5)在“电解质溶液”中,新考纲不要求“了解酸 碱电离理论”。 (6)新考纲中要求“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09年化学考试大纲(新课标实验版) 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比较 (与09年我省高考相关内容)
2016年高考化学38题说纲说课稿
2016年高考化学38题说纲说课稿化学郝洪毅一:目录1、原题展示2、考纲考点分析3、解题策略及易错分析4、引申拓展5、反思感悟二:原题展示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氰基丙烯酸酯在碱性条件下能快速聚合为,从而具有胶黏性,某种氰基丙烯酸酯(G)的合成路线如下:已知:①A的相对分子酯为58,氧元素质量分数为0.276,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单峰②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
(2)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______组峰,峰面积比为______。
(3)由C生成D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4)由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G中的官能团有___、 ____ 、_____。
(填官能团名称)(6)G的同分异构体中,与G具有相同官能团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共有_____种。
(不含立体异构)四:解题策略易错分析1、信息条件:已知:①A 的相对分子酯为58,氧元素质量分数为0.276,核磁共振氢谱 显示为单峰考题问题:(1)A 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
易错分析:注意醛基和羰基的区别2、信息条件:考题问题:(2)B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______组峰,峰面积比为______。
3、信息条件:考题问题:(3)由C 生成D 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4. 信息条件:考题问题:(4)由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易错分析:注意有机方程式的表达5、信息条件:考题问题:(5)G中的官能团有___、 ____ 、_____。
(填官能团名称)6、信息条件:考题问题:(6)G的同分异构体中,与G具有相同官能团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共有_____种。
(不含立体异构)五.引申拓展拓展:将有机物G与H2发生加成反应后得产物H,与H有相同官能团有几种同分异构体?六:反思感悟有机框图题是近几年高考热点,可能有名称而无化学式、给出化学式而无结构式、给出现象而无方程式、给出物理性质而没有名称等,让考生根据介质的酸碱性、催化剂、温度、压强、反应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等相关条件,结合官能团的特性知识,综合判断有机物的结构及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等本类题考察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挖掘信息及知识迁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同学们要抓住提示,找准切入点,进入“顺”“逆”“上”“下”推理,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变繁冗的框图题为简单题.。
(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19讲 化学能与热能课件
解析:由于在相同条件下反应Ⅰ的速率(v1)大于反应Ⅱ的 速率 (v2),说明反应Ⅰ的活化能比反应Ⅱ的小,又由于反 应Ⅰ为吸热反应,产物的能量高于反应物,反应Ⅱ为放热 反应,产物的能量低于反应物,所以 C 项符合题意。
正确理解活化能与反应热的关系
(1)在无催化剂的情况,E1 为正反应的活化能,E2 为逆反 应的活化能,即 E1=E2+|ΔH|。 (2)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但不影响焓变的大小。
CaSO4(s) + CO(g)
CaO(s) + SO2(g) + CO2(g)
ΔH1=+218.4 kJ·mol-1(反应Ⅰ)
CaSO4(s)+4CO(g) 175.6 kJ·mol-1(反应Ⅱ)
CaS(s)+4CO2(g) ΔH2=-
假设某温度下,反应Ⅰ的速率(v1)大于反应Ⅱ的速率(v2), 则下列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___C_____。
反应热的定义可知,ΔH=824 kJ·mol-1-700 kJ·mol-1=
124 kJ·mol-1。
4.(2016·安徽合肥模拟)通常人们把断开 1 mol 某化学键所 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 键的强弱,也可以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ΔH),化学反应的 ΔH 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形成新化学键的 键能之和的差。
物 CO2(C= CH4(C 质 =O) —H)
(P— SiO2(S P)P4 i—O)
石 墨
金刚 石 S8(S—S) Si
键 2
数
4
6
4 1.5 2
82
3.(2015·高考浙江卷节选)乙苯催化脱氢制苯乙烯反应:
已知: 化学键 C—H C—C C===C H—H
2016安徽中考化学考纲详解
(1)关于认知性学习目标水平的说明:A:了解水平。
知道“是什么”。
该层次学习水平的特征是对知识的再认或回忆,即能够记住所学知识的要点,说出它们的大意,描述它们的基本特征;能够在试题所提供的材料中辨认出它们,能够举出同类事物的例子。
如:记住所学过的重要化学概念、原理、定律、规律;知道重要的化学史实;说出重要物质的名称、组成、性质、用途、制取方法;知道化学与人类生活、自然环境、科学技术及社会发展的关系;能说出常用实验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等。
在考查该层次的学习目标时,所有材料都是在教学中出现过的。
常用的行为动词有: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等。
B:理解水平。
懂得“是什么”。
该层次学习水平的特征是能够初步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如:认识一些化学现象的意义;了解常见化学反应的条件;了解物质的组成、性质、用途及制取方法之间的联系;能够看懂图示、图表、图象的意义;能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能用正确的化学用语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变化。
常用的行为动词有:认识、了解、看懂、识别、能表示等。
C:应用水平。
该层次学习水平的特征是能够较深入理解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
如:能对所学的重要化学概念、原理、定律、规律的本质进行说明;能够从组成或结构的角度对有关物质进行区分;能对一些化学现象进行解释;能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对一些化学过程进行推断,能够解释化学实验的过程、方法、条件及实验的原理;能够判断实验现象或所得实验数据的意义。
常用的行为动词有:理解、解释、说明、区分、判断等。
(2)关于技能性学习目标水平的说明:A*:模仿水平——初步学习。
如分离混合物、制取气体等;B*:独立操作水平——初步学会。
如取用药品、加热、选择仪器、连接仪器、配制溶液、检验物质等。
一级主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二级主题一、地球周围的空气1、空气的主要成分(体积分数)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等)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2016安徽中考化学考纲简述
1、本考试大纲详解以《2015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为依据。
分为4个一级主题,15个二级主题和96个具体考试内容。
括号中的字母表示学习目标水平的要求,加*号的考试要求属于技能性学习目标;2、关于学习目标水平的说明:(1)关于认知性学习目标水平的说明:A:了解水平。
知道“是什么”。
该层次学习水平的特征是对知识的再认或回忆,即能够记住所学知识的要点,说出它们的大意,描述它们的基本特征;能够在试题所提供的材料中辨认出它们,能够举出同类事物的例子。
如:记住所学过的重要化学概念、原理、定律、规律;知道重要的化学史实;说出重要物质的名称、组成、性质、用途、制取方法;知道化学与人类生活、自然环境、科学技术及社会发展的关系;能说出常用实验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等。
在考查该层次的学习目标时,所有材料都是在教学中出现过的。
常用的行为动词有:知道、记住、说出、列举、找到等。
B:理解水平。
懂得“是什么”。
该层次学习水平的特征是能够初步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如:认识一些化学现象的意义;了解常见化学反应的条件;了解物质的组成、性质、用途及制取方法之间的联系;能够看懂图示、图表、图象的意义;能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能用正确的化学用语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变化。
常用的行为动词有:认识、了解、看懂、识别、能表示等。
C:应用水平。
该层次学习水平的特征是能够较深入理解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
如:能对所学的重要化学概念、原理、定律、规律的本质进行说明;能够从组成或结构的角度对有关物质进行区分;能对一些化学现象进行解释;能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对一些化学过程进行推断,能够解释化学实验的过程、方法、条件及实验的原理;能够判断实验现象或所得实验数据的意义。
常用的行为动词有:理解、解释、说明、区分、判断等。
(2)关于技能性学习目标水平的说明:A*:模仿水平——初步学习。
2016届高考化学(人教版新课标)一轮复习配套课件: 专题讲座三
a.H2
b.CO2
c.NH3
d.SO2
解析
制备气体的装置在加入反应物之前均应先检查装置
的气密性。该装置所制气体应满足固体和液体不需加热制
备气体。符合此条件的制备氧气的反应可为H2O2在MnO2作
催化剂时分解,或Na2O2与H2O反应。该装置可制备的气体
有H2) Na2O2 ③abcd
除去混入其中的HCl气体,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
(2)若采用加热除杂,则一般是干燥在前。如N2中混有O2、 CO2、H2O(g),可先将混合气体通过碱石灰,除去CO2和 H2O(g),再将从干燥管中导出的气体通过装有灼热铜网的硬 质玻璃管,除去O2,即可得到干燥、纯净的N2。若将混合气 体先通过灼热的铜网,因气体中混有水蒸气,易使硬质玻璃 管炸裂。
体顺利滴下。
(3)固体+液体(不加热)―→气体 发生装置:
制备气体:H2、CO2、NO2、SO2、NO等
注意事项:①块状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在常温下反应制备气 体,可用启普发生器制备,当制取气体的量不多时,也可采 用简易装置。 ②简易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口应伸入液面以下,否则起不到 液封作用而无法使用。 ③加入块状固体药品的大小要适宜。 ④加入液体的量要适当。 ⑤最初使用时应待容器内原有的空气排净后,再收集气体。 ⑥在导管口点燃氢气或其他可燃性气体时,必须先检验纯度。
NaOH溶液 ; ②CO(CO2):___________
H2O。 ③NO(NO2):_____ (3)酸性气体中含有其他酸性杂质气体
饱和NaHCO3溶液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O2(SO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含有O2杂质的气体 灼热Cu ; ①CO2(O2):________ 灼热Cu 。 ②N2(O2):________
2016年3月6日安徽高考化学课件
◆72名同学被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 国外知名高校录取
本一上线率:88.6%,本二上线率98.97%(不含外地、 音体美)
明 确
第一部分
方 向
研究篇——明确方向
科 学 备 考
和 谐 共 赢
3
明 确 方 向高 科考 学题 备 考
和 谐 共 赢
教材和考纲的 结合结晶, 备考范围的最 小缩影,
12
一.重基础,重主干,重细节
研 究
NA有关重水的考查
篇
明 确 方 向
——
13
一.重基础,重主干,重细节
——
研 究
NA有关重水的考查
篇 【2015四川理综化学】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
明 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确
方 向
A.2.0gH218O与D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A
B.常温常压下,4.4g乙醛所含σ键数目为0.7NA
究 篇
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明 选项 实 验
现象
结论
确 方 向
A.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 有气体生成,溶液 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 呈血红色
稀硝酸将Fe氧化 为Fe3+
——
B.
将铜粉加1.0 mol·L-1 Fe2(SO4)3溶液中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
C. 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
篇 •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明 确 方
• A.若H2O2分解产生1molO2,理论上转移的电 子数约为4×6.02×1023
2016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
2016年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解读安溪八中化学组林海生化学学科2016年的《大纲》与前两年完全相同,仍然着重考察学生同意、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与探讨能力。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高考常通过信息题考察考生该方面的能力,题目信息量较大,对考生来说比较陌生,解答这类问题时,考生应牢记“万变不离其宗”,在题给信息中提取关键信息,联系所学知识灵活应对。
如在有机部分的考题中常会出现考生没有接触过的有机化合物,但只要考生记住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就可以根据其结构顺利推出它的性质。
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高考中常考察该能力的题目较多但难度不大,都可以直接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高考中常提出问题,要求考生完成实验,或设计实验方案,考生在解答这类问题时要尤其注意实验的安全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涉及到工业生产的题目,还要考虑经济性原则。
这一信息说明今年化学学科的命题会遵循前两年化学试题的命题原则和方向,不管试题形式仍是试题内容都可不能有太大改变。
因此,在今年的温习专门是最后几个月的第二、第三轮温习中,要在认真研读今年大纲的基础上,着重研究2014年、2015年两年的化学全国试题,找到这两年化学试题的特点,发觉两年试题的一起点、不同和转变。
因此,能够估量:第一,与2015年相较,2016年高考理综化学科目考查将仍会维持相对稳固,既延续前两年高考原有的命题思路,也表现了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要求;第二,试题设计仍将力求依照以能力考查为大体起点,立足基础知识,重点增强对骨干化学知识、实验与探讨能力的考查。
具体分析如下:一、全国Ⅰ卷近三年高考考点对照1.2.必考:必修1、必修2、选修4选考:选修2、选修3、选修5任选一题下面是每本书各章节内容占比,以期帮忙同窗们有重点地进行温习:有机化学、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化学与生活、实验综合、化学反映中的能量转变仍然是占分最多的5个部份(包括选考题在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化学二轮复习备考提纲
一、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有机实验、综合能力、研读教材、总结归纳)
请画出由CaCO3和HCl(6 mol/L)为起始物,制备干燥CO2气体的装置图(铁台、夹具等物品可不画)。
二、关注高考命题动向
(核心价值、立足教材、学科本质、思想方法)
1(2015新课标1高考)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
”这里的“强水”是指()
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
2铅及其化合物可用于蓄电池、耐酸设备及X射线防护材料等。
(1)铅是碳的同族元素,比碳多4个电子层。
铅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为第____周期、第____族;PbO2的酸性比CO2的酸性_____(填“强”或“弱”)。
(2)PbO2与浓盐酸共热生成黄绿色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PbO2可由PbO与次氯酸钠溶液反应制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PbO2也可以通过石墨为电极,Pb(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为电解液电解制取。
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阴极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若电解液中不加入Cu(NO3)2,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这样做的主要缺点是____。
3.用FeCl3酸性溶液脱除H2S后的废液,通过控制电压电解得以再生。
某同学使用石墨电极,在不同电压(x)下电解pH=1的0.1mol/LFeCl2溶液,研究废液再生机理。
记录如下(a、b、c代表电压值):
(1)用KSCN溶液检验出Fe3+的现象是。
(2)Ⅰ中,Fe3+产生的原因可能是Cl-在阳极放电,生成的Cl2将氧化。
写出有关反应:。
(3)由Ⅱ推测,Fe3+产生的原因还可能是Fe2+在阳极放电,原因是具有性。
(4)Ⅱ中虽未检验出Cl2,但Cl-在阳极是否放电仍需进一步验证。
电解pH=1的NaCl溶液做对照实验,记录如下:
① NaCl溶液的浓度是mol/L。
②Ⅳ中检验Cl2的实验方法:。
③与Ⅱ对比,得出的结论(写出两点):。
4.次氯酸钠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游泳池及环境的消毒。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查阅Cl2与NaOH溶液反应资料(见资料卡) 的基础上,进行了系列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①为制备次氯酸钠溶液,需对该装置进行修改,请提出改
进措施________;
②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资料卡
Cl2在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
(a)Cl2(g)+2NaOH(aq)=NaCl(aq)+NaClO(aq)+H2O(l)
∆H1=–101.1kJ·mol-1
(b) 3NaClO(aq)=2NaCl(aq)+NaClO3(aq)
∆H2=–112.1kJ·mol-1
反应(a)的反应速率很快,反应(b)在室温下较慢
(2) 次氯酸钠溶液中有效氯含量可用间接碘量法测定:取一定体积的次氯酸钠溶液于碘量瓶中,加入过量KI溶液和稀硫酸,然后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浅黄色,加入指示剂继续滴定至终点。
①写出该实验过程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指示剂应选用______,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是____;
③实验制备的次氯酸钠溶液在放置过程中,若有部分ClO-转化成ClO3-,对有效氯含量测定结果有无影响?说明原因。
(3) 该小组研究了影响次氯酸钠溶液稳定性的因素,实验结果如下图。
由此可得出,次氯酸钠消毒液保存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5.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Ⅳ.……
(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其电子式是。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
(3)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Ⅳ的操作和现象是。
(5)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是。
(6)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6.有两个盛有质量相同H2O2的容器A和B,向A中加入少量MnO2,放出O2气;向B中先加入H2SO4,再加入足量MnO2,也放出O2气。
则A、B两个容器中放出的O2气量
①相等;
②A放出的O2气是B放出的O2气的一半;
③A放出的O2气是B放出的O2气的两倍;
④无法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