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 高三生物 单元测试16《基因的本质2》新人教版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3章 基因的本质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9小题每题3分共计57分)1.核苷酸可通过脱水形成多核苷酸与多肽一样脱水后一个核苷酸的磷酸基团与下一个单体的糖相连结果在多核苷酸中形成了一个重复出现的糖—磷酸主链(如图)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图所示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只有C、H、O、NB. 在合成该图所示化合物时需脱去5分子水相对分子质量减少90C. 在该图所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一个磷酸基团往往和两个五碳糖相连D. 图中连接磷酸基团与五碳糖的化学键是磷酸二酯键是DNA解旋酶作用的位点【答案】C【解析】解 A.该图所示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含有C、H、O、N、P A错误B.合成该图化合物时需脱去4分子水相对分子质量减少4×18=72 B错误C.图中的一个磷酸基团一般与两个五碳糖相连末端游离的磷酸基团与一个五碳糖相连C正确D.图中连接磷酸基团与五碳糖的化学键是磷酸二酯键是DNA聚合酶作用的位点 D错误故选 C2.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基因能够储存遗传信息B.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 一段染色体就是一个基因【答案】D【解析】解 A、基因能够储存遗传信息 A正确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正确C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正确D、一段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 D错误.故选 D.3.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京举行隆重表彰了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授予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新冠肺炎疫情警示人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新冠肺炎病毒的元素组成只有C、H、O、NB. 病毒能在餐具上增殖清洗餐具时要彻底C. 新冠肺炎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D. 新冠肺炎病毒依靠自身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答案】C【解析】解A.新冠肺炎病毒的结构包括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其元素组成有C、H、O、N、P A错误B.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增殖不能在餐具上增殖 B错误C.新冠肺炎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C正确D.病毒为非细胞生物没有核糖体不能依靠自身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D错误故选 C4.在DNA分子模型的搭建实验中若用订书钉链接碱基形成碱基对(其他物质链接不用订书钉)构建一个含10对碱基对的DNA双链片段(其中G有6个)则使用的订书钉个数为()A. 20B. 26C. 30D. 84【答案】B【解析】解由题意可知 G有6个则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A=T有4对 G=C有6对又由于A和T之间有两个氢键 G和C之间有三个氢键因此该DNA片段共有氢键4×2+6×3=26个题干中提出“用订书钉链接碱基形成碱基对” 其他物质连接不用订书钉因此需要使用订书钉26个故选 B5.下列有关基因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原核细胞的基因中编码区的外显子是连续的B. 真核细胞的基因中编码区也含有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C. 非编码区是两个基因之间没有遗传效应的区段D. 终止密码子的作用是阻碍RNA聚合酶的移动【答案】B【解析】解 A、原核细胞的基因中编码区是连续的无外显子和内含子之分 A错误B、真核细胞的基因中编码区分为外显子和内含子内含子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B正确C 、非编码区也是基因的结构控制着转录的起始与结束具有遗传效应 C错误D、终止密码子位于mRNA上作用是终止翻译的过程而RNA聚合酶则是用于转录的酶D错误.故选 B.6.用T_2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在细菌裂解后获得的子代噬菌体中含^35S的部位是()A. 子代噬菌体的DNAB. 子代噬菌体的外壳C. 子代噬菌体的DNA和外壳D. 子代噬菌体的RNA【答案】B【解析】S是蛋白质的特征元素用T_2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原料来自细菌^35S 的部位是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7.DNA指纹技术是法医进行个人识别的主要方法人的DNA指纹是指()A. 双螺旋结构B. 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C. 碱基配对原则D. 碱基排列顺序【答案】D【解析】 A 、一般情况下不同生物的DNA分子都具有双螺旋结构 A错误B、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相同不是DNA“指纹” CB错误C 、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都相同不是DNA“指纹” 错误D、DNA“指纹”是指D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因为不同DNA分子的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D正确8.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发菜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都没有线粒体B. 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具有双螺旋结构的 DNAC. 蓝藻和水绵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且捕获光能的色素种类相同D. S型肺炎双球菌的荚膜和水稻叶肉细胞的细胞壁都含有多糖【答案】C【解析】A、发菜属于原核生物无线粒体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也没有细胞核和线粒体等众多细胞器 A正确B、大肠杆菌为原核细胞酵母菌为真核细胞两者均含有双螺旋结构的DNA B正确C、水绵和蓝藻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但是蓝藻中光合色素为叶绿素和藻蓝素而水绵中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 C错误D、纤维素属于多糖是构成植物细胞细胞壁的重要成分 S型细菌的荚膜含有多糖 D正确故选C.9.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是指()A. DNA分子的一条链B. DNA分子的两条链C. 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D. 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答案】D【解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故选D10.一个双链均被 ^32P标记的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20% 将其置于只含 ^31P的环境中复制3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该DNA分子中碱基的数目关系为A+G=T+CB. 复制过程需要\ 2.4times 10^4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C. 子代DNA分子中含\ ^32P的单链与含\ ^31P的单链条数之比为1∶7D. DNA分子中G/C碱基对比例越高分子越稳定【答案】B【解析】解 A.双链DNA分子中G与C配对、A与T配对所以该DNA分子中碱基的数目关系为A+G=T+C A正确B.复制过程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3000×(8-1)=2.1× 10^4个 B错误C.由题意知被 ^32P标记的DNA单链是2条含有 ^31P的单链是2× 8-2=14条因此子代DNA分子中含 ^32P的单链与含 ^31P的单链之比为1∶7 C正确D.由于碱基对G与C之间形成3个氢键而碱基对A与T之间只形成2个氢键所以DNA分子中G/C碱基对比例越高氢键越多分子越稳定 D正确故选 B1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下列关于其特征的表述错误的是()A. 碱基的配对方式体现了DNA分子的多样性B. 半保留复制保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连续性C. 双螺旋结构保证了DNA分子的稳定性D. 碱基的突变赋予了DNA分子更多的多样性【答案】A【解析】解 A.碱基的配对方式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体现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A错误B.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保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连续性 B正确C.双螺旋结构保证了DNA分子的稳定性 C正确D.碱基的突变赋予了DNA分子更多的多样性 D正确故选 A12.“^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实验过程如下标记噬菌体→^32P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高低对此过程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为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应进行长时间的混合培养B. 进行搅拌和离心的目的是为了使DNA和蛋白质分离C. 搅拌和离心后只可能在沉淀物中才会有放射性物质^32PD. 选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主要原因是其成分只有蛋白质和DNA【答案】D【解析】A、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不能进行长时间保温只要保温一定时间保证噬菌体的DNA注入细菌同时防止保温时间过长导致子代噬菌体释放 A 错误B、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细菌分离 B错误C、搅拌和离心后放射性物质^32P主要在沉淀物中上清液中也可能有少量 C错误D、选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主要原因是其成分只有蛋白质和DNA D正确13.DNA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A. 组成基因的碱基数目庞大B. 空间结构千变万化C. 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D. 碱基种类有许多种【答案】C【解析】解 A、组成基因的碱基数目庞大不能说明DNA具有多样性 A错误B、空间结构都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B错误C 、构成DNA分子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从而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C 正确D、碱基种类只有4种为A、T、G、C D错误.故选 C.14.研究表明 RNA分子中存在局部双链区域也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现有一对由氢键连接的核糖核苷酸含有一个尿嘧啶则其他组成成分为()A. 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和一个鸟嘌呤B. 两个磷酸、两个核糖和一个腺嘌呤C. 三个磷酸、三个核糖和一个腺嘌呤D. 三个磷酸、两个核糖和一个腺嘌呤【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一对由氢键连接的核糖核苷酸结构中有一个尿嘧啶则另一个碱基是腺嘌呤这一对由氢键连接的核糖核苷酸可表示为因此除了尿嘧啶其他组成成分是两个磷酸、两个核糖和一个腺嘌呤故选B15.下列有关DNA的分子结构及其发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B. 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C. 任何双链DNA分子都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D. DNA分子一条链上相邻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相连【答案】B【解析】解 A.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构建物理模型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A错误B.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在外侧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正确C.环状DNA分子中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 C错误D.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且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错误故选 B16.碱基互补配对发生在下列哪些生理过程或生物技术中()①种子的萌发②病毒的增殖过程③细菌的二分裂过程④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⑤DNA探针的使用⑥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运输A. ①②③④⑤B. ①②③④⑤⑥C. ②④⑤D. ②③⑤⑥【答案】A【解析】解①种子的萌发过程中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方式增殖而细胞增殖过程中有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因此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①正确②病毒的增殖过程中有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的合成因此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②正确③细菌的二分裂过程中有DNA的复制因此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③正确④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④正确⑤DNA探针的使用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⑤正确⑥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运输过程中没有涉及碱基互补配对原则⑥错误故选 A17.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几个著名经典实验中实验设计思路中最关键的是()A. 要用同位素标记DNA和蛋白质B. 要得到噬菌体和肺炎双球菌C. 要分离DNA和蛋白质D. 要分离DNA和蛋白质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答案】D【解析】在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最关键的是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如机械分离、化学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等)将DNA 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和蛋白质的作用体现实验设计的对照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从而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18.下列与遗传信息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DNA和基因都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所以它们是同一概念B. 遗传信息是指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的种类C.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mRNA片段D.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答案】D【解析】解 A.DNA和基因不是同一概念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A错误B.遗传信息是指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B错误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错误D.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正确故选 D19.科学家首次在人体活细胞内发现了一种新的DNA结构——被称为“i-基元”的“DNA 扭结” 如图所示在这种结构中同一条DNA链上的胞嘧啶会彼此结合科学家还发现在一些启动子区域(控制基因开启或关闭的DNA区域)和染色体端粒中出现了“i-基元”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该DNA分子中A+G=T+CB. 该结构可能会影响基因的表达C. 该结构的发现可为人类研究细胞衰老提供新的信息D. 出现“i-基元”的DNA某些部位的直径会发生改变【答案】A【解析】解 A.在这种结构中同一条DNA链上的胞嘧啶会彼此结合因此(A+G)/(T+C)的值不一定等于1 该DNA分子中A+G不一定等于T+C A错误B.在一些启动子区域出现了“i-基元” 启动子是基因表达载体的必须组成部分是RNA聚合酶的识别位点因此该结构可能会影响基因的表达 B正确C.染色体端粒中出现了“i-基元” 端粒能控制自由基的产生与衰老有关因此该结构的发现可为人类研究细胞衰老提供新的信息 C正确D.“i-基元”是“DNA扭结” 出现“i-基元”的DNA某些部位的直径会发生改变 D正确故选 A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20.(1)实验思路 ________20.(2)预测实验结果和得出结论 ________【答案】复制开始时首先用含低放射性^3 \H -脱氧胸苷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一段时间后转移到含有高放射性^3 \H -脱氧胸苷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用放射自显影技术观察复制起点和复制起点两侧银颗粒密度情况【解析】已知DNA分子复制从一个复制起始点开始有单向复制和双向复制放射性越高的^3 H -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3 H -脱氧胸苷)在放射自显影技术的图象上感光还原的银颗粒密度越高要求利用放射性自显影技术、低放射性^3 H -脱氧胸苷和高放射性^3 H -脱氧胸苷设计实验以确定大肠杆菌DNA复制的方向所以本实验要首先要在复制开始时先用用含低放射性^3 H -脱氧胸苷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一段时间后转移到含有高放射性^3 H -脱氧胸苷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然后用放射自显影技术观察复制起点和复制起点两侧银颗粒密度情况结果分析如果复制起点处银颗粒密度低一侧银颗粒密度高则DNA分子复制为单向复制如果复制起点处银颗粒密度低复制起点的两侧银颗粒密度高则DNA分子复制为双向复制【答案】若复制起点处银颗粒密度低一侧银颗粒密度高则DNA分子复制为单向复制若复制起点处银颗粒密度低复制起点的两侧银颗粒密度高则DNA分子复制为双向复制【解析】21.(1)一个被^32\textrmP标记的 T_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若共释放了n个子代噬菌体其中被^32\textrmP标记的噬菌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21.(2)该实验中搅拌离心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同学的实验结果中上清液也含有少量的放射性可能的原因是在操作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3)仅根据该组实验结果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n【解析】解(1)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为DNA DNA为双链结构遵循半保留复制原则被^32\textrmP标记的DNA链为两条故释放n个子代噬菌体中被^32\textrmP标记的噬菌体所占的比例为2/n【答案】(2)使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及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细菌分离, 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解析】(2)该实验中搅拌离心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及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细菌分离该同学的实验结果中上清液也含有少量的放射性可能的原因是在操作过程中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保温时间过短噬菌体还来不及侵染保温时间过长大肠杆菌裂解后释放出子代噬菌体两者都使上清液中出现较强放射性【答案】(3)不能, 没有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其蛋白质外壳是否进入细胞【解析】(3)仅根据该组实验结果不能说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原因是没有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其蛋白质外壳是否进入细胞22.(1)写出名称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22.(2)分析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Ⅰ.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按____________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Ⅱ.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_____________而成Ⅲ.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__________________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_____________原则22.(3)DNA复制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22.(4)减数分裂过程中两条链分开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胸腺嘧啶(T), 胞嘧啶(C), 脱氧核糖, 磷酸【解析】解(1)据题图可知图中①是胸腺嘧啶(T)②是胞嘧啶(C)③是腺嘌呤碱基(A)④是鸟嘌呤碱基(G)⑤是脱氧核糖⑥是磷酸【答案】(2)Ⅰ.反向平行, Ⅱ.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连接, Ⅲ.氢键, 碱基互补配对【解析】(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①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②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连接而成③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答案】(3)半保留复制【解析】(3)DNA复制的方式为半保留复制【答案】(4)减数分裂间期【解析】(4)DNA复制发生在减数分裂间期 DNA复制时两条链分开故减数分裂过程中两条链分开发生在减数分裂间期23.(1)DNA分子的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_______________结构 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_____________________交替连接而成23.(2)DNA分子复制时首先在____________酶的作用下把双链解开然后在____________酶的作用下以解开的两条链作为模板各自合成与模板互补的子链这种复制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复制【答案】(1)双螺旋, 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解析】解(1)DNA分子的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交替连接而成【答案】(2)解旋, DNA聚合, 半保留【解析】(2)DNA分子复制时首先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双链解开然后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解开的两条链作为模板各自合成与模板互补的子链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24.(1)该实验是在格里菲思______________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2)在对R型细菌进行培养之前必须首先进行的工作是对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24.(3)肺炎链球菌的DNA分子中还含有少量的蛋白由于技术的原因当时艾弗里无法将DNA与蛋白质完全分开因此人们不能排除DNA和蛋白质共同起作用有人据此设计了如下实验将提取的DNA与蛋白酶处理后再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你赞同该设计方案吗?________请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4)此后赫尔希和蔡斯用________________方法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简要说明如何实现用 ^35S对噬菌体进行标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5)用 ^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进行实验理论上__________中不含放射性___________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答案】(1)肺炎链球菌转化, 转化因子的化学成分或转化因子是什么【解析】解(1)该实验为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变形其目的是研究转化因子的化学成分或转化因子是什么【答案】(2)分离并提纯【解析】(2)在对R型细菌进行培养之前必须首先进行的工作是对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进行分离提纯【答案】(3)不赞同, 因为蛋白酶本身就是蛋白质没有达到将蛋白质除去的目的【解析】(3)因为蛋白酶本身就是蛋白质此实验设计没有达到将蛋白质除去的目的因此该实验设计不合理【答案】(4)同位素示踪法, 先将大肠杆菌在含\ ^35S的培养基中培养再用噬菌体去侵染该大肠杆菌【解析】(4)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示踪法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由于噬菌体是病毒不能独立生活所以可用噬菌体去侵染被 ^35S标记的大肠杆菌得到被 ^35S标记的噬菌体【答案】(5)上清液, 下层沉淀物【解析】(5) ^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 而噬菌体在侵染大肠杆菌时含 ^32P的DNA 全部注入到大肠杆菌内因此在理论上上清液放射性应该为0 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强的放射性。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3章 基因的本质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9小题每题3分共计57分)1.豌豆中控制高茎性状的基因(D)与控制矮茎性状的基因(d)的区别在于它们()A. 组成的基本单位不同B. 碱基排列顺序不同C. 所含的密码子不同D. 在同源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同【答案】B【解析】解 A、组成的基本单位相同均为脱氧核苷酸 A错误B、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因此豌豆的高茎基因(D)与矮茎基因(d)的根本区别是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或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B正确C 、密码子位于信使RNA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错误D、高茎基因(D)与矮茎基因(d)属于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 D错误.故选 B.2.S型(有荚膜)和R型(无荚膜)肺炎双球菌均对青霉素敏感在多代培养的S型菌中分离出一种抗青霉素的S型突变株记为 ^PenrS型菌现利用上述三种菌株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S型菌DNA与R型菌混合置于培养基(不含青霉素)中培养培养基中出现R型和S 型菌落B. R型菌DNA与S型菌混合置于培养基(不含青霉素)中培养培养基中出现R型和S 型菌落C. \ ^PenrS型菌DNA与R型菌混合置于培养基(含青霉素)中培养培养基中仅出现\ ^PenrS型菌落D. R型菌DNA与\ ^PenrS型菌混合置于培养基(含青霉素)中培养培养基中仅出现\ ^PenrS型菌落【答案】B【解析】A.S型菌的DNA能使部分R型菌转化为S型菌因此培养基上能出现R型和S 型两种菌落 A正确B.R型菌的DNA不能将S型菌转化为R型菌因此培养基上只能出现S型菌落 B错误C.由于培养基中含有青霉素 R型菌在该培养基上不能生存 ^PenrS型菌的目DNA能将R型菌转化为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的将 ^PenrS型菌 C正确D.R型菌的DNA不能将 ^PenrS型菌转化为 ^PenrR型菌因此培养基上只有 ^PenrS型菌落 D正确故选B3.分析某生物的双链DNA 发现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64% 其中一条链上的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的30% 则对应链中腺嘌呤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比例是()A. 17%B. 32%C. 34%D. 50%【答案】A【解析】解已知双链DNA分子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64% 即A+T=64% 则A=T=32% C+G=36% C=G=18% 又已知一条链上的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的30% 即 A_1=30%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A=( A_1+ A_2)/2 所以 A_2=34% 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比例是17%故选 A4.某双链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 T G C=1 2 3 4 则该DNA分子()A. 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B. 连续复制2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10个C. 4种碱基A T G C=3 3 7 7D. 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种【答案】C【解析】A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糖核苷酸链组成的游离的磷酸基有2个 A错误B、由题意知该单链中A+T的比例是\frac310 与双链DNA分子的该碱基比例相同因此双链DNA分子中A+T的比例是\frac310 A=T=200 \times \frac12 \times \frac310 = 30个因此DNA复制2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是30×(4﹣1)=90个 B错误C、由题意知该单链中A T G C=1 2 3 4 另一条链上A T G C=2 1 4 3 则双链中A T G C=33 7 7 C正确D、含200个碱基的DNA不考虑每种碱基比例关系的情况下可能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种但因碱基数量比例已确定故碱基排列方式肯定少于4^100种 D错误5.下列有关DNA的分子结构及其发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B. 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C. 任何双链DNA分子都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D. DNA分子一条链上相邻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相连【答案】B【解析】解 A.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构建物理模型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A错误B.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在外侧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正确C.环状DNA分子中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 C错误D.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且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错误故选 B6.能作为判断不同DNA分子稳定程度的依据是()A. 碱基种类数B. 碱基排列顺序C. 脱氧核苷酸的连接方式D. 碱基C所占比例【答案】D【解析】解不同的DNA分子的稳定程度主要取决于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氢键数量因为A与T之间为2个氢键 C与G之间为3个氢键故碱基C的比例越高其所含的氢键数量就越多 DNA分子就越稳定故选 D7.下列关于真核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 携带遗传信息B. 能转运氨基酸C. 能与核糖体结合D. 每相邻三对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答案】A【解析】A、基因是由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其携带遗传信息 A正确B、转运氨基酸的是tRNA 不是基因 B错误C、能与核糖体结合的是mRNA 不是基因 C错误D、密码子位于mRNA上而不是位于基因上 D错误8.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在细菌体内合成蛋白质的正确叙述是()A. 原料、模板和酶来自细菌B. 模板和酶来自噬菌体核糖体和氨基酸原料来自细菌C. 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细菌氨基酸原料来自噬菌体D. 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噬菌体核糖体、氨基酸、能量和酶由细菌提供【答案】D【解析】解 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原料和酶来自细菌模板来自噬菌体 A错误B.模板来自噬菌体酶、核糖体和氨基酸原料来自细菌 B错误C.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噬菌体氨基酸原料来自细菌 C错误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只有DNA进入细菌所以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噬菌体核糖体、氨基酸原料和酶由细菌提供 D正确故选 D9.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B. 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 T_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思路都是将DNA与蛋白质分开分别单独地观察各自的作用C. 摩尔根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了基因与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D. 鲍森·詹森在黑暗条件下证明了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是因为“某种影响”在下端分布不均造成的【答案】B【解析】解 A. 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乙液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的B液浓度大小不同 A错误B. 艾弗里将分离、提纯的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培养R型组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只有加入DNA R型细菌才能转化为S型细菌赫尔希和蔡斯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用 ^35S标记一部分噬菌体的蛋白质、用 ^32P标记另一部分噬菌体的DNA 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可见二者的实验思路都是将DNA与蛋白质分开分别单独地观察各自的作用 B正确C. 摩尔根运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与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 C错误D. 鲍森·詹森将胚芽鞘尖端切去给予单侧光照射结果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但在尖端与胚芽鞘之间插入琼脂片再给予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弯曲生长从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D错误故选 B10.用含^32 P和^35 S 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将一个未标记的噬菌体在此群细菌中培养9小时经检测共产生了64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32\ P和^35 \S 只能分别标记细菌的DNA和蛋白质B. 子代噬菌体只有DNA具有放射性C. DNA具有放射性的噬菌体占子代噬菌体的dfrac132D. 噬菌体繁殖一代的时间约为1.5小时【答案】D【解析】A.根据题意可知 ^32 P和^35 S 先标记了细菌接着分别标记了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A错误B.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分别以细菌的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为原料合成则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都具有放射性 B错误C.合成子代噬菌体DNA和蛋白质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所以子代噬菌体的DNA均具有放射性 C错误D.一个噬菌体经过n代产生64个子代噬菌体即 2^n= 64 说明噬菌体共繁殖了6代则繁殖一代的时间约为9÷6=1.5小时 D正确故选D11.科学家通过一种叫做ISM的工具发现来自亚洲与欧洲的SARS﹣CoV﹣2病毒的类型与在美国发现的类型不同这一工具不需要分析SARS﹣CoV﹣2病毒的完整基因序列即可识别其突变这意味着若将病毒的30000个碱基长的遗传密码减少为20个碱基长的标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该病毒变异后的碱基序列发生了大幅度改变B. ISM工具主要利用碱基互补配对工作原理C. ISM工具的发现可大大提高病毒的诊断率D. ISM工具可确定病毒遗传序列中的某些特定位置【答案】A【解析】12.某双链DNA分子中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 则该DNA分子中()A. 四种含氮碱基A:T:G:C=3:3:7:7B. 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个C. 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种D. 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答案】A【解析】解 A.已知一条链上A:T:G:C=1:2:3:4 即 A_1: T_1: G_1: C_1=1:2:3:4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 A_2: T_2: G_2: C_2=2:1:4:3 双链DNA分子中含有200个碱基则 A_1=T_2=10 T_1= A_2=20 G_1= C_2=30 C_1= G_2=40 即该DNA分子中A=T=30个 C=G=70个则DNA分子四种含氮碱基A:T:G:C=3:3:7:7 A正确B.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目为( 2^2−1)×30=90个 B错误C.该DNA分子中碱基比例已经确定所以碱基排列方式小于4^100种 C错误D.该DNA分子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 D错误故选 A13.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基因是4种碱基对的随机排列②基因可以准确的复制且能存储遗传信息③种群中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④基因是DNA的片段基因与DNA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B【解析】①基因不是4种碱基对的随机排列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①错误②基因是DNA分子的一部分可以随DNA分子复制而准确的复制且能存储遗传信息②正确③种群中基因频率的改变会发生生物进化但不一定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③正确④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④错误14.一个双链DNA分子含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A有400个复制数次后消耗周围环境中含C的脱氧核苷酸4200个该DNA分子已经复制了几次()A. 1次B. 2次C. 3次D. 4次【答案】C【解析】解一个双链DNA分子含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A有400个则C有600个复制数次后消耗周围环境中含C的脱氧核苷酸4200个经过n次复制利用含G的脱氧核苷酸数目4200=( 2^n–1)×600 得n=3故选 C15.核苷酸可通过脱水形成多核苷酸与多肽一样脱水后一个核苷酸的磷酸基团与下一个单体的糖相连结果在多核苷酸中形成了一个重复出现的糖—磷酸主链(如图)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图所示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只有C、H、O、NB. 在合成该图所示化合物时需脱去5分子水相对分子质量减少90C. 在该图所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一个磷酸基团往往和两个五碳糖相连D. 图中连接磷酸基团与五碳糖的化学键是磷酸二酯键是DNA解旋酶作用的位点【答案】C【解析】解 A.该图所示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含有C、H、O、N、P A错误B.合成该图化合物时需脱去4分子水相对分子质量减少4×18=72 B错误C.图中的一个磷酸基团一般与两个五碳糖相连末端游离的磷酸基团与一个五碳糖相连C正确D.图中连接磷酸基团与五碳糖的化学键是磷酸二酯键是DNA聚合酶作用的位点 D错误故选 C16.下列与生物体内核酸分子功能多样性无关的是()A. 核苷酸的组成种类B. 核苷酸的连接方式C. 核苷酸的排列顺序D. 核苷酸的数量多少【答案】B【解析】解核酸的多样性与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有关核苷酸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聚合形成核酸时的方式是一样的与核酸分子功能的多样性无关故选 B17.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和遗传信息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 1条染色体上含1个或2个DNA分子B.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 真核细胞中的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D. 基因中碱基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答案】C【解析】A、1条染色体上含1个或2个DNA分子 A正确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正确C、真核细胞中的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少数位于线粒体或叶绿体中 C错误D、基因中碱基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D正确18.猕猴和普通小麦的体细胞都含有42条染色体但它们的性状差异很大根本原因是()A. 生活环境不同B. 细胞结构不同C. 蛋白质的种类和功能不同D. DNA中碱基排列顺序不同【答案】D【解析】19.下列与生命系统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是由原子和分子组成的因而原子和分子属于生命系统B. 病毒虽然不能独立生活但具有生命特征因而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C. 动物和植物的结构层次均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D. 草履虫没有组织、器官和系统层次【答案】D【解析】解 A.原子和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 A错误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B错误C.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 C错误D.草履虫属于单细胞生物其没有组织、器官和系统层次 D正确故选 D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20.(1)一个被^32\textrmP标记的 T_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若共释放了n个子代噬菌体其中被^32\textrmP标记的噬菌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20.(2)该实验中搅拌离心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同学的实验结果中上清液也含有少量的放射性可能的原因是在操作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3)仅根据该组实验结果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n【解析】解(1)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为DNA DNA为双链结构遵循半保留复制原则被^32\textrmP标记的DNA链为两条故释放n个子代噬菌体中被^32\textrmP标记的噬菌体所占的比例为2/n【答案】(2)使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及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细菌分离, 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解析】(2)该实验中搅拌离心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及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细菌分离该同学的实验结果中上清液也含有少量的放射性可能的原因是在操作过程中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保温时间过短噬菌体还来不及侵染保温时间过长大肠杆菌裂解后释放出子代噬菌体两者都使上清液中出现较强放射性【答案】(3)不能, 没有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其蛋白质外壳是否进入细胞【解析】(3)仅根据该组实验结果不能说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原因是没有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其蛋白质外壳是否进入细胞21.(1)写出名称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21.(2)分析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Ⅰ.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按____________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Ⅱ.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_____________而成Ⅲ.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__________________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_____________原则21.(3)DNA复制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21.(4)减数分裂过程中两条链分开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胸腺嘧啶(T), 胞嘧啶(C), 脱氧核糖, 磷酸【解析】解(1)据题图可知图中①是胸腺嘧啶(T)②是胞嘧啶(C)③是腺嘌呤碱基(A)④是鸟嘌呤碱基(G)⑤是脱氧核糖⑥是磷酸【答案】(2)Ⅰ.反向平行, Ⅱ.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连接, Ⅲ.氢键, 碱基互补配对【解析】(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①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②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连接而成③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答案】(3)半保留复制【解析】(3)DNA复制的方式为半保留复制【答案】(4)减数分裂间期【解析】(4)DNA复制发生在减数分裂间期 DNA复制时两条链分开故减数分裂过程中两条链分开发生在减数分裂间期22.(1)DNA分子的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_______________结构 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_____________________交替连接而成22.(2)DNA分子复制时首先在____________酶的作用下把双链解开然后在____________酶的作用下以解开的两条链作为模板各自合成与模板互补的子链这种复制方式称为_____________复制【答案】(1)双螺旋, 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解析】解(1)DNA分子的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交替连接而成【答案】(2)解旋, DNA聚合, 半保留【解析】(2)DNA分子复制时首先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双链解开然后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解开的两条链作为模板各自合成与模板互补的子链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23.(1)该实验是在格里菲思______________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2)在对R型细菌进行培养之前必须首先进行的工作是对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23.(3)肺炎链球菌的DNA分子中还含有少量的蛋白由于技术的原因当时艾弗里无法将DNA与蛋白质完全分开因此人们不能排除DNA和蛋白质共同起作用有人据此设计了如下实验将提取的DNA与蛋白酶处理后再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你赞同该设计方案吗?________请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4)此后赫尔希和蔡斯用________________方法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简要说明如何实现用 ^35S对噬菌体进行标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5)用 ^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进行实验理论上__________中不含放射性___________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答案】(1)肺炎链球菌转化, 转化因子的化学成分或转化因子是什么【解析】解(1)该实验为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变形其目的是研究转化因子的化学成分或转化因子是什么【答案】(2)分离并提纯【解析】(2)在对R型细菌进行培养之前必须首先进行的工作是对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进行分离提纯【答案】(3)不赞同, 因为蛋白酶本身就是蛋白质没有达到将蛋白质除去的目的【解析】(3)因为蛋白酶本身就是蛋白质此实验设计没有达到将蛋白质除去的目的因此该实验设计不合理【答案】(4)同位素示踪法, 先将大肠杆菌在含\ ^35S的培养基中培养再用噬菌体去侵染该大肠杆菌【解析】(4)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示踪法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由于噬菌体是病毒不能独立生活所以可用噬菌体去侵染被 ^35S标记的大肠杆菌得到被 ^35S标记的噬菌体【答案】(5)上清液, 下层沉淀物【解析】(5) ^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 而噬菌体在侵染大肠杆菌时含 ^32P的DNA 全部注入到大肠杆菌内因此在理论上上清液放射性应该为0 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强的放射性24.(1)在该实验过程中使用了两种生物学研究的方法分别是和24.(2)由图可知亲代DNA是________ 第Ⅱ代大肠杆菌中含 ^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24.(3)预计第Ⅲ代大肠杆菌中DNA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答案】(1)同位素标记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解析】解(1)由题意可知在该实验过程中使用了两种生物学研究的方法分别是同位素标记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答案】(2)\ ^15N-DNA, 1/2【解析】(2)根据图示亲代DNA为 ^15N-DNA 根据半保留复制特点Ⅰ代细菌DNA分子中一条链是 ^14N 另一条链是 ^15N 第Ⅱ代细菌含 ^15N的DNA分子有2个占全部4个DNA分子的1/2【答案】(3)(7a+b)/8【解析】(3)由于1个含有 ^14N的DNA分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a 则每条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2 1个含有 ^15N的DNA分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b 则每条链相对分子质量为b/2 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 ^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三代得到子三代共8个DNA分子这8个DNA分子共16条链只有2条是含有 ^15N的 14条是含有 ^14N的因此总相对分子质量为b/2×2+a/2×14=b+7a 所以每个DNA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a+b)/8。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3章 基因的本质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科学家首次在人体活细胞内发现了一种新的DNA结构——被称为“i-基元”的“DNA 扭结”,如图所示,在这种结构中,同一条DNA链上的胞嘧啶会彼此结合。
科学家还发现,在一些启动子区域(控制基因开启或关闭的DNA区域)和染色体端粒中出现了“i-基元”。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该DNA分子中A+G=T+CB. 该结构可能会影响基因的表达C. 该结构的发现可为人类研究细胞衰老提供新的信息D. 出现“i-基元”的DNA某些部位的直径会发生改变【答案】A【解析】解:A.在这种结构中,同一条DNA链上的胞嘧啶会彼此结合,因此(A+G)/(T+C)的值不一定等于1,该DNA分子中A+G不一定等于T+C,A错误;B.在一些启动子区域出现了“i-基元”,启动子是基因表达载体的必须组成部分,是RNA 聚合酶的识别位点,因此该结构可能会影响基因的表达,B正确;C.染色体端粒中出现了“i-基元”,端粒能控制自由基的产生与衰老有关,因此该结构的发现可为人类研究细胞衰老提供新的信息,C正确;D.“i-基元”是“DNA扭结”,出现“i-基元”的DNA某些部位的直径会发生改变,D正确。
故选:A。
2.孟德尔做了如图所示的杂交实验,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 所结豆荚细胞的基因型由植株甲与植株乙决定B. 所结豆荚细胞的基因型与植株甲相同,属于细胞质遗传C. 豆荚中的每一粒种子的种皮是亲代的,胚是\ F_1的D. 豆荚中的种子萌发后的植株表现型都与植株甲相同【答案】C【解析】解:A.所结豆荚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是由母本的基因决定的,A错误;B.所结豆荚细胞种皮的基因型与植株甲相同,就是植株甲的子房壁发育而来的,种子胚的基因型是由甲乙植株决定的,不属于细胞质遗传,B错误;C.豆荚中的每一粒种子的种皮都是由珠被发育而来的,可以看成亲代的一部分,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是 F_1的幼体,C正确;D.种子萌发后的植株表现型是由植株a与植株b共同决定的,D错误。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3章《基因的本质》单元检测(附答案)
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3章基因的本质单元检测(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任何生物的遗传物质只有一种物质C.正常情况下,同一生物的不同组织,DNA结构一定相同,数量也一定相同D.正常情况下,同一生物的不同组织,DNA结构一定相同,数量可能不同2.下图为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②和③相间排列,构成了DNA分子的基本骨架B.④的名称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C.当DNA复制时,⑨的形成需要DNA连接酶D.DNA分子中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3.关于下面概念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A是脱氧核糖B.G是蛋白质C.D在E中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D.F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图中的E4.下图示DNA分子复制的片段,图中a、b、c、d表示各条脱氧核苷酸链。
一般地说,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A.a和c的碱基序列互补B.b和c的碱基序列相同C.a链中(A+T)/(G+C)的比值与b链中同项比值不同D.a链中(A+T)/(G+C)的比值与c链中同项比值相同5.某DNA分子中含有1 000个碱基对(P元素只含32P)。
若将DNA分子放在只含31P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让其复制两次,则子代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比原来()。
A.减少1 500 B.增加1 500C.增加1 000 D.减少1 0006.某双链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DNA 分子()。
A.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B.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10个C.四种含氮碱基A∶T∶G∶C=3∶3∶7∶7D.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种7.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
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高中生物 第03章 基因的本质单元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生物第03章基因的本质单元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生物第03章基因的本质单元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生物第03章基因的本质单元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3章基因的本质一、选择题(20小题)1.以下与遗传物质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B.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含有S元素C.T2噬菌体内,碱基A、C、G参与组成的核苷酸有6种D.核酸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其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某同学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部分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上述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沉淀物b中含放射性的高低,与②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C.上清液a中放射性较高D.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3.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B.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与DNA能完全分开D.沃森和克里克运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确认了DNA的分子结构4.下面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步骤示意图,对此过程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选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简单,成分只有蛋白质和DNAB.被35S标记的噬菌体是通过将其置于含有35S的培养基或培养液中直接获得的C.离心后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原因是被标记的DNA在上清液中D.上图的实验充分说明了噬菌体的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5.下列有关35S标记噬菌体侵染无标记细菌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35S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上清液中也不排除有少量的放射性B.要得到35S标记噬菌体必须直接接种在含35S的动物细胞培养基中才能培养出来C.采用搅拌和离心手段,是为了把蛋白质和DNA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D.在该实验中,若改用32P、35S分别标记细菌DNA、蛋白质,复制4次,则子代噬菌体100%含32P和35S6.下列关于科学家探究“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含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子代噬菌体中也有35S标记B.分别给两组小鼠注射R型活细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均不死亡C.用含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离心后上清液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D.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技术相同7.真核细胞内某基因由1000对脱氧核苷酸组成,其中碱基A占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基因一定存在于染色体上B.该基因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C+G)/(A+T)为3:2C.DNA解旋酶能催化该基因水解为多个脱氧核苷酸D.该基因复制3次,需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2800个8.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双链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含有14N 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3章 基因的本质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3小题每题3分共计39分)1.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基因的载体是染色体B. 一个基因含有多个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的比例决定了基因的特异性C. 遗传信息是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D. 基因是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也是复制和转录的基本单位【答案】C【解析】解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A错误B.一个基因含有多个脱氧核苷酸碱基对特定的排列顺序决定了基因的特异性 B错误C.遗传信息是基因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C正确D.基因是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但不是复制和转录的基本单位 D错误故选 C2.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是()A.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B. 萨顿蝗虫细胞观察实验C.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D.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印证【答案】A【解析】解 A、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A正确B、萨顿蝗虫细胞观察实验采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B错误C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错误D、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不属于实验证据 D错误.故选 A.3.下列有关双链DNA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DNA分子中的每个脱氧核糖都连接两个磷酸基团B. 若一条链中G=C 则互补链中的G=CC. 若一条链中A是T的2倍则互补链中的T是A的2倍D. 若DNA分子中碱基T所占比例为x 则碱基G所占比例为1/2-x【答案】A【解析】解 A.DNA分子中的每个脱氧核糖至少连接一个磷酸基团 A错误B.若一条链中G=C 则互补链中的G=C B正确C.若一条链中A是T的2倍则互补链中的T是A的2倍 C正确D.若DNA分子中碱基T所占比例为x 因为A=T G=C 所以T+G=1/2 因此碱基G所占比例为1/2-x D正确故选 A4.肺炎双球菌有许多类型其中有荚膜的S型菌有毒性能引起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症而死亡无荚膜的R型菌无毒性下图为研究人员所做的细菌转化实验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 C组为对照组实验结果为小鼠不死亡B. 能导致小鼠患败血症死亡的有A、D两组C. E组实验表明加入S型菌的蛋白质后试管中长出的还是无毒性的R型菌D. D组产生的有毒性的肺炎双球菌不能将有毒性性状遗传给后代【答案】D【解析】A组将活的有荚膜的S型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实验结果为小鼠死亡 B组将加热杀死的S型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实验结果为小鼠不死亡 C组将活的无荚膜的R型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实验结果为小鼠不死亡 D组将S型菌的DNA与活的无荚膜的R型菌混合培养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因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能促进R型菌转化为S型菌所以实验结果为小鼠死亡 E组将S型菌的蛋白质与活的无荚膜的R型菌混合培养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实验结果为小鼠不死亡A项综上分析可知 C组为对照组实验结果为C组小鼠不死亡 A正确B项能导致小鼠患败血症死亡的有A、D两组 B正确C项 E组实验表明加入S型菌的蛋白质后试管中长出的还是无毒性的R型菌 C正确D项 D组产生了有毒性的肺炎双球菌是由于S型菌的DNA进入R型菌细胞内 DNA是遗传物质因此有毒性的肺炎双球菌能将有毒性性状遗传给后代 D错误故选D5.如图甲是将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图甲中ab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免疫R型细菌的抗体B. 图甲中cd时间段内 S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增殖导致小鼠免疫力下降从而导致R型细菌逐渐增加后稳定C. 图乙中噬菌体被标记的成分是蛋白质沉淀物中有放射性是因为保温时间过长D. 图乙中如果噬菌体和细菌混合后不经过搅拌在上清液中放射性要减弱【答案】C【解析】解 A.小鼠产生抗体需要经过体液免疫过程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图甲中ab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免疫R型细菌的抗体导致R型细菌数目增多 A正确B.由于是将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所以图甲中的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来的但之后产生的S型细菌有的是由转化形成的S型细菌增殖而来 S 型细菌的增殖导致小鼠的免疫力下降 B正确C.图乙中噬菌体被标记的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不能进入细菌沉淀物中有放射性是因为搅拌不充分蛋白质外壳与大肠杆菌未分离 C错误D.图乙中如果噬菌体和细菌混合后不经过搅拌在上清液中放射性要减弱 D正确故选 C6.羟胺可使胞嘧啶转化为羟化胞嘧啶而与腺嘌呤配对若一个精原细胞的一个DNA分子的两个胞嘧啶碱基发生羟化(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 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后只有一个子细胞中含有羟化胞嘧啶B. 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有羟化胞嘧啶C. 进行一次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精子中只有两个精子的DNA序列发生改变D. DNA序列发生改变的精子正常受精后发育成的个体不含有异常基因【答案】B【解析】解 A.一个DNA分子的两个胞嘧啶碱基发生羟化若这两个发生羟化的胞嘧啶位于DNA分子的一条链上则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后只有一个子细胞中含有羟化胞嘧啶若这两个发生羟化的胞嘧啶位于DNA分子的两条链上则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后有两个子细胞中含有羟化胞嘧啶 A不符合题意B.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上的两条DNA不分离则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只有一个含有羟化胞嘧啶 B符合题意C.若这两个发生羟化的胞嘧啶位于DNA分子的两条链上则产生的四个精子中只有两个精子的DNA序列发生改变 C不符合题意D.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若DNA序列改变发生在非基因片段则正常受精后发育成的个体不含有异常基因 D不符合题意故选 B7.关于核酸叙述中正确的是()A. 核酸中核苷酸之间连接的形式是3´ 5´-磷酸二酯键B. 热变性后的DNA经缓慢冷却后可复性C.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中 ^32P ^35 \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 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 在转录和翻译过程中 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答案】B【解析】 A 、核酸中一条单链的核苷酸之间以3´ 5´-磷酸二酯键连接两条单链的核苷酸之间依靠氢键连接 A错误B、热变性后的DNA骤然冷却后DNA不会复性缓慢缓慢冷却后可复性 B正确C 、在^35 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中被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内因此蛋白质是否是遗传物质不能确定 C错误D、在翻译过程中 mRNA与核糖体核糖体沿着mRNA运动使mRNA上的密码子依次翻译出蛋白质 D错误8.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有说服力C. 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 DNA分子的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答案】A【解析】 A 、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遗传因子传递规律但没有发现遗传因子的化学本质 A错误B、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这样DNA和蛋白质彻底分开因此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B正确C 、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C正确D、DNA分子的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 D正确9.下列有关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活体细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因子”B. 离体细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主要遗传物质C.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搅拌和离心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开D. 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证明了RNA是其遗传物质【答案】D【解析】A、格里菲斯的活体细菌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 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没有证明转化因子是DNA A错误B、艾弗里的离体细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但没有证明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错误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搅拌的目和离心是为了把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开 C 错误D、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证明了RNA是其遗传物质 D正确10.下列关于核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 受精卵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一半来自母方另一半来自父方C. 等位基因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的、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D. 同源染色体上没有非等位基因【答案】D【解析】解 A.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A正确B.受精卵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一半来自母方另一半来自父方 B正确C.等位基因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C正确D.非等位基因指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位置或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故同源染色体上含有等位基因 D错误故选 D11.如图表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该图表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 该图示基因在遗传上不遵循孟德尔的分离定律C. 深红眼基因和朱红基因为等位基因D. 果蝇的该条染色体上一共含有8个基因【答案】A【解析】解 A.分析图解图示表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A正确B.图示基因在果蝇的染色体上果蝇中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因此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错误C.深红眼基因和朱红眼基因为非等位基因 C错误D.图示只是显示了一条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因此这条染色体上应超过8个基因 D错误故选 A12.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DNA分子结构模型的一部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该模型中嘌呤碱和嘧啶碱的数目相同B. 若该模型中其中的一条链的A: T: G: C=1: 2: 3: 4 则另一条链的A: T: G: C=2: 1: 4: 3C. 模型中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D. 模型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答案】C【解析】 A 、双链DNA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且总是嘌呤与嘧啶配对因此该模型中嘌呤碱和嘧啶碱的数目相同 A正确B、若该模型中其中的一条链的A: T: G: C=1: 2: 3: 4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另一条链的A: T: G: C=2: 1: 4: 3 B正确C 、模型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C错误D、模型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D正确13.下列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的叙述中 \underset\cdot错\underset\cdot误的是()A. ^32P标记T_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结果不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B. 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内提取的细菌少数是S型菌C.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的离体转化实验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时更具说服力D. 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中可根据烟叶的感染症状判断后裔病毒的类型【答案】B【解析】A、 ^32_标记 r_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结果只能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不能证明噬菌体的DNA是其遗传物质还需要设置 ^35_5标记的 T_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组并检测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标记情况 A正确B、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起初只有少数R型菌转化为S 型菌但后来S型菌大量增殖使小鼠患病死亡因此少数菌是R型菌 B错误C、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和DNA彻底分离因此该实验比比肺炎双球菌的离体转化实验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时更具说服力 C正确D、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在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中可根据烟叶的感染症状判断后裔病毒的类型 D正确故选B.二、多选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3分共计9分)14.生物学家为探究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还是全保留复制将 ^15N标记的大肠杆菌放到只含 ^14N的培养基中培养通过CsCl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分别将细胞分裂产生的第一代和第二代细胞中的 ^14N-DNA及 ^15N^14N-DNA分离开来该技术用紫外光源照射离心管透过离心管在感光胶片上记录DNA带的位置就可以显示出离心管内不同密度的DNA带下列有关DNA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 根据第一代细胞只出现一条居中的DNA带可以排除DNA的复制方式是全保留复制B. 如果是半保留复制则第二代DNA分子离心后可以得到两条宽度相同的DNA带C. 如果是半保留复制随着复制代数的增加位于离心管上部的密度带宽度逐渐变大D. 探究DNA复制方式的方法与分离细胞器的方法相同【答案】A, B, C【解析】解 A.如果是全保留复制则第一代DNA分子离心后就可以得到两条DNA带如果是半保留复制则第一代DNA分子离心后就可以得到一条DNA带 A正确B.如果是半保留复制第二代DNA分子有四个其中有两个是只含 ^14N 另外两个同时含^14N和 ^15N B正确C.如果是半保留复制则只含 ^14N的密度带比例随着复制代数的增加宽度逐渐变大 C正确D.探究DNA复制的方法是密度梯度离心技术而分离细胞器用的是差速离心法 D错误故选 ABC15.真核生物的 DNA 复制时()A. 碱基互补配对保证 DNA 复制的准确进行B. 边解旋边复制有利于 DNA 复制和转录同时进行C. 复制起始点的 A 、 T 比例高有利于两条链的解开D. 半保留复制有利于保持亲子代间遗传信息的连续性【答案】A, C, D【解析】解 A.复制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 DNA 复制的准确进行 A正确B.真核生物中DNA 复制与转录不能同时进行 B错误C.复制起始点的 A、T 比例高则含有的氢键数目少消耗的能量少因而有利于两条链的解开 C正确D.以原 DNA 分子的两条链分别为模板进行半保留复制有利于保持亲子代间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D正确故选 ACD16.关于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含a个腺嘌呤的DNA分子复制n次共需要消耗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n-1)times a个B. DNA双链被^32P标记后在^31P中复制n次子代DNA中有^32P标记的占dfrac12^nC. 细胞内全部DNA被^32P标记后在不含^32P的环境中进行连续有丝分裂第2次分裂的每个子细胞染色体均有一半有标记D. 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 G+ C占M% 那么该DNA分子的每条链中G+ C都占该链碱基总数的M%【答案】A, B, D【解析】解 A、某DNA分子含腺嘌呤a个 DNA复制n次形成了2^n个DNA分子因此需要游离的腺嘌呤是(2^n-1)a A正确B、DNA双链被^32P标记后在^31P中复制n次形成了2^n个DNA分子共2^n+ 1个脱氧核苷酸链含^32P标记的是2条链子代DNA中有^32P标记的占\dfrac12^n B正确C 、细胞内全部DNA被^32P标记后在不含^32P的环境中进行连续有丝分裂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细胞中染色体均被标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四个细胞中被标记的染色体不能确定 C错误D、由于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数量关系是G1= C2、C1= G2 因此双链DNA分子中G+ C的比值与每一条链上的该比值相等 D正确.故选 ABD.三、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17.(1)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如图是实验的部分步骤写出上述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第一步用________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如何实现对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的标记?请简要说明步骤 ________第二步用上述标记的噬菌体与没有标记过的大肠杆菌混合第三步保温一定时间后搅拌离心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 离心的目的是________ 17.(2)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请液不含有放射性而实验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液的上层也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比理论值低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①在实验过程中从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增高其原因是________②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中去将会产生误差理由是________17.(3)噬菌体侵染细菌之后合成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需要()17.(4)上述实验中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DNA或蛋白质理由是________【答案】^35S, 先将大肠杆菌置于含^35S标记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再用噬菌体侵染已标记的大肠杆菌, 使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噬菌体颗粒【解析】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用^35S标记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中独立生存因此为了获得含^35S的噬菌体应先将大肠杆菌在含^35S的培养基上培养再用噬菌体去侵染该大肠杆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噬菌体颗粒【答案】噬菌体增殖后从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 未侵入的噬菌体会使上清液中具有放射性【解析】①^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 而噬菌体侵染细菌时 DNA进入细菌并随着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若培养时间过长部分细菌裂解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增高②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中去离心后分布在上清液中从而使上清液中具有放射性【答案】C【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只有DNA进入细菌所以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噬菌体而核糖体、氨基酸原料和酶等均由细菌提供故选 C【答案】DNA和蛋白质中均有N元素【解析】上述实验中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DNA 理由是DNA和蛋白质中均有N元素故答案为(1)^35S 先将大肠杆菌置于含^35S标记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再用噬菌体侵染已标记的大肠杆菌使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噬菌体颗粒(2)①噬菌体增殖后从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②未侵入的噬菌体会使上清液中具有放射性(3)C(4)DNA和蛋白质中均有N元素18.(1)图中6是__________(填名称) 1、2、3组成一分子__________18.(2)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__________交替连接而成 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__________连接成碱基对18.(3)图中7、8、9代表的碱基符号依次是__________ 若亲代DNA分子中共有腺嘌呤1200个则该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__________个18.(4)将某动物性腺内的一个细胞中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未经复制的DNA分子都用^32P标记然后在普通培养液中进行两次分裂产生4个子细胞若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则有__________个子细胞带有放射性若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则带有放射性的子细胞个数可能是__________【答案】(1)鸟嘌呤,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解析】解(1)分析题图可知图中①是胞嘧啶碱基②是脱氧核糖③是磷酸④是胸腺嘧啶碱基⑤是腺嘌呤碱基⑥是鸟嘌呤碱基【答案】(2)脱氧核糖和磷酸, 氢键【解析】(2)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 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答案】(3)A、G、C, 3600【解析】(3)若亲代DNA分子中共有腺嘌呤(A)1200个则胸腺嘧啶(T)也有1200个 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后共得到4条DNA分子则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3600个【答案】(4)4, 2个或3个或4个【解析】(4)①DNA分子进行半保留复制因此在减数分裂时联会的同源染色体中的四条染色单体(也叫四分体)都具有放射性这四条染色单体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别进入4个子细胞因此会有4个子细胞带有放射性②在有丝分裂时经过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母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四条染色单体都具有放射性且每条染色单体的DNA分子中只有一条链具有放射性在第一次有丝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产生的子一代细胞中都具有放射性因为每条染色单体的DNA分子中只有一条链具有放射性因此两个子一代细胞复制产生的四条染色单体中只有两条具有放射性所以产生的子二代细胞具有放射性的个数为2或3或419.(1)图A表示的是________(填“动物”或“高等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此期细胞中有________条染色单体此细胞在分裂末期不出现细胞板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2)若图A表示胚胎干细胞正处于培养液中则在正常的情况下与其吸收无机盐离子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19.(3)图C中的DNA含量由2C到4C的细胞处在图B的________期(填写图中符号)19.(4)培养过程中若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图C中DNA含量为________(C)的细胞数量会增加19.(5)用胰蛋白酶处理染色体后剩余的细丝状结构是________【答案】(1)动物, 中, 8, 该细胞是一个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解析】解(1)图A细胞有中心体没有细胞壁为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中期此时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 8条染色单体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因此有丝分裂过程不会出现细胞板【答案】(2)线粒体、核糖体【解析】(2)动物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其中载体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能量由线粒体提供所以与之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有核糖体、线粒体【答案】(3)S【解析】(3)DNA含量大于2C且小于4C 说明DNA正在复制故处于图B中的S期【答案】(4)2【解析】(4)DNA合成抑制剂会抑制DNA复制所以会阻碍细胞有丝分裂进入S期故DNA含量为2C的细胞数量将增加【答案】(5)DNA【解析】(5)染色体的化学组成为蛋白质和DNA 由于酶的专一性胰蛋白酶能够将染色体上的蛋白质水解只剩下丝状的DNA20.(1)实验思路(注意对姬姆萨染料染色和临时装片制作过程及顺序、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不作要求)20.(2)预期实验结果即可材料用具若干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周期为12 h )、含BrdU的培养液、姬姆萨染料、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等【答案】实验思路将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放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培养12 h 取根尖分生区细胞并用姬姆萨染料染色制作临时装片后在显微镜下找到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进行观察染色体着色情况【解析】预期结果及结论①若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的染色单体均为深蓝色则说明DNA为半保留复制。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3章 基因的本质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5小题,每题3分,共计75分)1.如图,病毒甲、乙为两种不同的植物病毒,经重建后形成“杂种病毒丙”,用病毒丙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增殖后产生的新一代病毒是()A.B.C.D.【答案】B【解析】解:据题图可知,“重组病毒”丙由甲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和乙病毒的核酸组成,又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核酸而不是蛋白质外壳,因此重组病毒丙的遗传物质是乙病毒的核酸,丙病毒的子代的蛋白质外壳是由乙病毒的核酸控制合成的,应与乙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相同,丙病毒的子代的核酸由乙病毒的核酸复制而来,与乙病毒的核酸相同。
所以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与乙病毒相同。
故选:B。
2.利用大肠杆菌探究DNA的复制方式,实验的培养条件与方法是:①在含 ^15N的培养基中培养若干代,使DNA均被 ^15N标记,离心结果如图中甲;②转到含 ^14N的培养基培养,每20分钟繁殖1代;③取出每代大肠杆菌的DNA样本,离心。
乙、丙、丁是某学生画的结果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乙是转入\ ^14N培养基中繁殖1代的结果B. 丙是转入\ ^14N培养基中繁殖2代的结果C. 位于丁管上部的DNA含有\ ^15N和\ ^14ND. 探究过程采用了密度梯度离心技术【答案】D【解析】解:A.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转入 ^14N培养基中复制一代后所得DNA分子都是一条链含有 ^15N,另一条链含有 ^14N,离心后都分布在中带上,即丙所示结果,A错误;B.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转入 ^14N培养基中复制二代后所得DNA分子中,有一半DNA分子只含 ^14N,另一半DNA分子是一条链含有 ^15N,一条链含有 ^14N,离心后分布在中带和轻带上,即丁所示结果,B错误;C.位于丁管上部的DNA只含有 ^14N,C错误;D.该探究过程采用了密度梯度离心技术,D正确。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3章 基因的本质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6小题每题3分共计78分)1.通过分析发现甲、乙两个生物细胞中DNA碱基总量完全相同且4种碱基的量也分别相同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 这两个生物的DNA的分子数相同B. 这两个生物的碱基序列完全相同C. 这两个生物的细胞结构完全相同D. 不足以做出什么判断【答案】D【解析】A、甲、乙两个生物细胞中的DNA总量完全相同 4种碱基的量也分别相同但这两个生物的DNA分子数量不一定相等 A错误B、甲、乙两个生物细胞中的DNA总量完全相同 4种碱基的量也分别相同但碱基的排列顺序不一定相同因此这两个生物的遗传信息不一定相同 B错误C、这两个生物的遗传信息不一定相同因此这两个生物的细胞结构不一定相同 C错误D、甲、乙两个生物的细胞中DNA总量完全相同 4种碱基的量也分别相同但不能作出上述三项判断 D正确2.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产物是RNA分子B. 场所主要是细胞溶胶C. 原料是氨基酸D. 方式是半保留复制【答案】D【解析】解 A.DNA复制的产物是DNA分子 A错误B.DNA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 B错误C.DNA复制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 C错误D.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D正确故选 D3.如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只进行①②过程而不进行③④过程B. \ X_1与\ X_2的区别主要是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的不同C. 人体衰老引起白发的原因是③④过程不能完成D. 如图反映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及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答案】D【解析】解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因此不能进行①②③④过程 A 错误B. X_1与 X_2的区别主要是核糖核苷酸排列顺序的不同 B错误C.人体衰老引起白发的原因是酪氨酸酶活性降低不是酪氨酸不能合成 C错误D.上图反映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及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正确故选 D4.下列有关DNA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A. DNA复制过程需要DNA聚合酶B. DNA的复制过程是先解旋后复制C. DNA在复制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差错D. DNA的复制通常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答案】B【解析】解 A.DNA聚合酶是DNA分子复制的基本条件之一 A正确B.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 B错误C.DNA复制时可能会发生由于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等差错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即基因突变 C正确D.DNA复制过程通常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D正确故选 B5.下列哪项不是RNA的功能是()A. 作为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B. 作为某些细菌的遗传物质C. 催化某些代谢反应D. 作为基因表达的媒介【答案】B【解析】解 A、RNA病毒来说 RNA就是遗传物质.所以A正确.B、细菌体内的核酸既有DNA 也有RNA 二者同时存在 DNA是遗传物质.所以B错误.C 、某些RNA具有催化功能.所以C正确.D、DNA上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转移到RNA上然后通过翻译转移到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上.所以D正确.故应选B.6.某基因(^14 N)含有3000个碱基腺嘌呤占35% 若该DNA分子以^15 N 同位素标记过的四种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3次将全部复制产物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得到如图甲结果如果将全部复制产物加入解旋酶处理后再离心则得到如图乙结果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 X层全部是仅含^14 \N 的基因B. W层中含^15 \N 标记的胞嘧啶有6300个C. 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Y层的dfrac13D. W层与Z层的核苷酸数之比为4∶1【答案】C【解析】A.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所以X层是含^14 \mathrmN和^15\mathrmN的基因 A错误B.在含有3000个碱基的DNA分子中腺嘌呤占35% 因此胞嘧啶占15% 共450个所以W层中含^15 \mathrmN标记的胞嘧啶有450×14÷2=3150个 B错误C.在DNA分子中碱基对之间通过氢键相连 DNA分子复制了3次产生的8个DNA分子中 2个DNA分子含^14 \mathrmN和^15 \mathrmN 6个DNA分子只含^15 \mathrmN 所以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Y层的\dfrac13 C正确D.由于DNA分子复制了3次产生了8个DNA分子含16条脱氧核苷酸链其中含^15 \mathrmN标记的有14条所以W层与Z层的核苷酸数之比为14∶2=7∶1 D错误故选C7.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 被病菌或病毒感染的细胞内RNA都是转录来的B. 在翻译的过程中只需要mRNA一种核酸参与C. 细胞分裂间期完成DNA复制时只需要DNA聚合酶D. 双链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在外侧构成【答案】D【解析】A、被病菌或病毒感染的细胞内RNA不都是转录来的如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中的RNA可能是RNA复制形成的 A错误B、翻译过程需要mRNA、tRNA和rRNA三种RNA的参与 B错误C、细胞分裂间期完成DNA复制时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C错误D、双链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在外侧构成 D正确8.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其遗传物质中不可能具有的核苷酸是()A.B.C.D.【答案】B【解析】噬菌体属于DNA病毒 DNA含有的碱基有A、G、C、T U是RNA特有的碱基故选 B9.正常情况下 DNA分子在细胞内复制时双螺旋解开后会产生一段单链区 DNA结合蛋白(SSB)能很快地与单链结合而使DNA呈伸展状态 SSB在复制过程中可以重复利用下列有关推理合理的是()A. SSB有类似解旋酶的作用B. SSB与单链的结合将不利于DNA子链的形成C. SSB与DNA单链的结合是可逆的D. SSB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单链结合【答案】C【解析】 A 、根据题干中“双螺旋解开后会产生一段单链区 DNA结合蛋白(SSB)能很快地与单链结合” 说明SSB不是一种解开DNA双螺旋的解旋酶起不到解旋酶的作用 A错误B、根据题干信息可知 SSB与单链的结合将利于DNA复制 B错误C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 SSB与DNA单链既可结合也可分开 C正确D、根据题干信息可知 SSB是一种DNA结合蛋白故与单链的结合不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错误10.下面是关于基因、蛋白质、性状之间关系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A. 一个性状只受一个基因的控制B. 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性状C. 蛋白质的合成是受基因控制的D. 蛋白质的功能之一是可以表达性状【答案】A【解析】A、基因与性状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A错误B、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 B正确C、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C正确D、蛋白质是生物性状的主要体现者故蛋白质可以表达性状 D正确11.DNA分子的稳定性与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数目有关下列关于生物体内DNA分子中(A+T)/(G+C)与(A+C)/(G+T)两个比值的叙述正确的是()A. 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后一比值不同B. 前一个比值越大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C. 当两个比值相同时可判断这个DNA分子是双链D. 经半保留复制得到的DNA分子后一比值等于1【答案】D【解析】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即A=T C=G 则A+C=G+T 即A+C与G+T的比值为1 因此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后一比值相同 A错误 DNA分子中 C和G 之间有3个氢键 A与T之间有2个氢键则C与G的含量越高 DNA稳定性越高因此前一个比值越大 C与G的含量越低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低 B错误当两个比值相同时这个DNA分子可能是双链也可能是单链 C错误经半保留复制得到的DNA分子后一比值等于1 D正确12.下列关于DNA分子复制过程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DNA分子复制时在全部解旋之后才开始碱基配对B. 解旋后以两条链各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C. 在复制过程中需要的条件有模板、酶、原料和能量等D. 一个DNA连续复制3次理论上能得到8个完全相同的DNA【答案】A【解析】解 A.DNA分子复制为边解旋、边复制 A错误B.解旋后以两条链各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 B正确C.在复制过程中需要的条件有模板、酶、原料和能量等 C正确D.一个DNA连续复制3次理论上能得到 2^3=8个完全相同的DNA D正确故选 A1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采用差速离心法将蓝藻的各种细胞器分离开②预实验可以检测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浪费③林德曼运用定量分析法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④达尔文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的向光性生长是由生长素引起⑤蔡斯和赫尔希证实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利用了同位素示踪技术⑥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红细胞中提取了脂质⑦摩尔根利用类比推理验证了基因在染色体上A. 两项正确B. 三项正确C. 四项正确D. 五项正确【答案】C【解析】解①蓝藻是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①错误②预实验可以检测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浪费②正确③林德曼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运用定量分析法③正确④达尔文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的向光性生长确实是某种刺激引起的但这种刺激是什么成分是什么达尔文并没有说明④错误⑤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利用了同位素示踪技术⑤正确⑥因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其它具膜细胞器 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提取出所有脂质得出结论细胞膜上脂质为双层⑥正确⑦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验证了基因在染色体上⑦错误所以②③⑤⑥正确故选 C14.下列关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②每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③一条染色体上有能决定某一性状的一对基因④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多个基因不重叠、不重复A. ①B. ②C. ③D. ②④【答案】D【解析】解①②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①错误、②正确③一条染色体上有能决定某一性状的一个基因③错误④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多个基因不重叠、不重复④正确综上所述 D符合题意故选 D15.DNA的一个单链中( A + G)/( T + C)=0.4 上述比例在其互补单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A. 0.4和0.6B. 0.4和0.4C. 0.6和1.0D. 2.5和1.0【答案】D【解析】在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中\dfracA + GT + 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等于(1)已知DNA的一条单链中( A + G) ( T + C)=0.4 则该比例在互补链中为\dfrac10.4 = 2.5 在整个双链DNA分子中为1故选 D16.在探究生物的遗传物质和遗传规律的漫长岁月中众多的学者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孟德尔的假说认为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才分离B. 艾弗里提出的有关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的结论没有得到科学家的一致公认C. 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实转化因子是DNAD. 赫尔希用\ ^32P标记噬菌体然后进行了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使人们确信DNA是遗传物质【答案】B【解析】解 A.孟德尔所在的年代还没有“基因”一词 A错误B.艾弗里提出的有关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的结论由于没有将DNA和蛋白质彻底分开因此没有得到科学家的一致公认 B正确C.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实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没有证实转化因子是DNA C错误D.赫尔希用 ^32P标记噬菌体然后进行了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使人们确信噬菌体侵染细菌时 DNA进入细菌但仅凭这一组实验还不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D错误故选 B17.下列有关 T_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该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 离心的目的是将含噬菌体颗粒的沉淀物和上清液分开C. 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将亲代噬菌体的外壳与DNA分离D. 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合成场所、原料和酶【答案】D【解析】解 A.该实验只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A错误B.离心的目的是使细菌和蛋白质外壳分别处于试管的沉淀物和上清液中 B错误C.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离从而使蛋白质外壳分布在上清液中 C错误D.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合成场所、原料和酶等而模板是噬菌体的DNA D正确故选 D18.某研究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等五种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以下分析结论不正确的是()A. 含有水、DNA、RNA、肝糖原、蛋白质等成分的样品是小白鼠组织B. 只含有蛋白质和DNA成分的样品是T2噬菌体C. 含有水、DNA、RNA、蛋白质、纤维素等成分的样品是玉米组织和乳酸菌D. 既有DNA 又有RNA的样品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乳酸菌和酵母菌【答案】C【解析】解 A.肝糖原存在于小白鼠肝细胞中因此含有水、DNA、RNA、肝糖原、蛋白质等成分的样品是小白鼠组织 A正确B.病毒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 T2噬菌体的核酸是DNA 因此如果样品中只含有蛋白质和DNA成分该样品是 T_2噬菌体 B正确C.乳酸菌是原核细胞具有细胞壁但细胞壁的成分不是纤维素因此如果样品中含有水、DNA、RNA、蛋白质、纤维素等成分该样品是玉米不是乳酸菌 C错误D.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都既含有DNA 也含有RNA 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因此若生物组织中既有DNA 又有RNA 该组织可能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乳酸菌和酵母菌 D正确故选 C19.在氮源为 ^14N和 ^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分别为^14N−DNA (相对分子质量为a)和^15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14N的培养基上再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用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若继续繁殖到第Ⅲ代将其离心分离后依然是两个条带B. 预计第Ⅲ代细菌DNA分子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a+b)/8C. 该结果证明了DNA的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D. 随着繁殖代数的增加分离后的中带宽度不变【答案】C【解析】解 A.由于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 ^14N的培养基上若继续繁殖到第Ⅲ代将其离心分离后依然是一个轻条带一个中带 A正确B.根据分析可知第三代时共形成16个细菌DNA分子 14条 ^14N 2条一半 ^14N一半^14N 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a+b)/8 B正确C.该结果证明了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 C错误D.随着繁殖代数的增加分离后的中带宽度不变都是两个 D正确故选 C20.将一个DNA未标记的精原细胞放入含 ^14C的培养液中培养该细胞进行了两次连续的分裂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连续两次分裂将形成4个子细胞B. 分裂两次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量均减半C. 分裂两次形成的子细胞中的DNA可能只含^14 \CD. 第一次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的DNA都有一条链含^14 \C【答案】B【解析】解 A.精原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因此题干中的两次连续分裂可能是两次有丝分裂也可能是一次减数分裂无论是哪种分裂方式都能形成4个子细胞 A正确B.若是两次有丝分裂染色体数量并不减半 B错误C.若是有丝分裂连续分裂两次根据半保留复制可知子代细胞有可能只含^14 C C正确D.无论是哪种分裂方式 DNA都只复制一次因此子细胞中DNA分子都有一条链含^14 C D正确故选 B21.噬藻体是以蓝藻为寄主的DNA病毒其侵染寄主细胞的方式与T_2噬菌体相似用^32P标记噬藻体的DNA感染蓝藻细胞培养一段时间经搅拌、离心后进行放射性检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32P标记的是噬藻体DNA中的4种碱基B. 搅拌的目的是使蓝藻细胞中的噬藻体释放出来C. 蓝藻细胞中嘌呤碱基含量与嘧啶碱基含量不相等D. 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可以证明噬藻体的遗传物质是DNA【答案】C【解析】A、^32P标记的是噬藻体DNA中的磷酸基团 A错误B、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藻体的蛋白质外壳与蓝藻分离以便离心 B错误C、蓝藻细胞中含有双链DNA和单链RNA 所以嘌呤碱基含量与嘧啶碱基含量不相等 C 正确D、该实验缺乏对照实验不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D错误22.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这两个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S型活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说明S型细菌的荚膜有毒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用了同位素示踪法C.注射R型菌及加热处理的S型菌混合物后在死亡小鼠的体内只能分离出活的S型菌D.用\ ^15N和\ ^32P这两种同位素标记噬菌体然后侵染细菌【答案】B【解析】A.将R型活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正常将S型活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实验结论 S型细菌有毒但不能说明S型细菌的荚膜有毒 A错误B.赫尔希与蔡斯用 ^35S和 ^32P这两种同位素分别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和DNA 然后分别侵染细菌 B正确C.将R型菌及加热处理的S型菌混合后注射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分离出的细菌既有活的S型菌也有活的R型菌 C错误D.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都含有N元素不能用 ^15N标记 D错误故选B23.分析某生物的双链DNA 发现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64% 其中一条链上的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的30% 则对应链中腺嘌呤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比例是()A. 17%B. 32%C. 34%D. 50%【答案】A【解析】解已知双链DNA分子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64% 即A+T=64% 则A=T=32% C+G=36% C=G=18% 又已知一条链上的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的30% 即 A_1=30%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A=( A_1+ A_2)/2 所以 A_2=34% 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比例是17%故选 A24.下列有关科学史中研究材料、方法及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 孟德尔以豌豆为研究材料采用杂交等方法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B. 摩尔根以果蝇为研究材料统计分析后代眼色分离比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 赫尔希与蔡斯以噬菌体为研究材料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 沃森和克里克以DNA大分子为研究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的方法破译了全部密码子【答案】D【解析】解 A.孟德尔以豌豆为研究材料采用杂交、自交等方法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 A正确B.摩尔根以果蝇为研究材料采用假说—演绎法统计分析后代眼色分离比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B正确C.赫尔希与蔡斯以噬菌体为研究材料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C正确D.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D错误故选 D25.某DNA分子的两条链均被 ^3H标记将该DNA在不含标记元素的环境中连续复制两次则所形成的4个子代DNA分子为()A.B.C.D.【答案】C【解析】解 DNA分子是半保留复制一个双链均被 ^3H标记的DNA分子复制两次后形成的4个DNA分子中只有两分子DNA含有 ^3H标记故选 C26.下列关于DNA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双链DNA分子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 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上连接两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碱基C. 若一个DNA片段的两个胞嘧啶分子转变为羟化胞嘧啶(可与腺嘌呤配对)则其复制后的子代DNA分子中G-C碱基对所占比值会下降D. 某DNA分子中有m对碱基、a个腺嘌呤第n次复制时需要游离的胞嘧啶是\2^n-1( \m -a)个【答案】B【解析】解 A.双链DNA分子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分别位于DNA分子的两端 A正确B.每条脱氧核苷酸链末端的脱氧核糖只连接了一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碱基 B错误C.若一个DNA片段的两个胞嘧啶分子转变为羟化胞嘧啶(可与腺嘌呤配对)则其复制后的子代DNA分子中G−C碱基对所占比值会下降 C正确D.某DNA分子中有m对碱基、a个腺嘌呤则胞嘧啶有m−a个第n次复制时需要游离的胞嘧啶是2^n-1( m -a)个 D正确故选 B二、多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27.下列关于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 基因是 DNA 分子上的任意一个片段B. 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C. 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D. 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答案】B, C, D【解析】解 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DNA 分子上的任意片段不一定是基因 A 错误B.基因的遗传信息蕴含在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 B正确C.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基因 C正确D.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D正确故选 BCD三、填空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3分共计6分)28.(1)从图甲可看出DNA的复制方式是________28.(2)图甲过程在绿色植物幼叶细胞中进行的场所有________28.(3)图乙中7是________ 若图甲中DNA分子在在解旋时由于某种原因一条链上的一个“A”变成了“T” 则该DNA经n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占DNA总数的________ 28.(4)若用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释放出300个子代噬菌体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答案】(1)半保留复制【解析】(1)结合图示可以看出新合成的子代DNA分子中都保留了亲代DNA分子的一条链故DNA分子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答案】(2)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解析】(2)甲图表示的是DNA分子复制过程绿色植物的幼叶细胞中DNA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因此DNA分子复制的场所是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答案】(3)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1/2【解析】(3)由分析可知图乙是DNA分子的平面结构 7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若图甲中DNA分子在在解旋时由于某种原因一条链上的一个“A”变成了“T” 则该DNA经n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占DNA总数的1/2.【答案】(4)150【解析】(4)若用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释放出300个子代噬菌体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可知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只有两个其他均不含32P标记故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的比例是2/300=1/15029.(1)一个完整的线粒体DNA分子有________游离的磷酸基团 H链中相邻核苷酸的碱基通过________连接起来29.(2)复制过程中需要________酶参与29.(3)RNA引物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 引物的作用是________29.(4)当一个复制周期完成时由________构成的子代DNA分子滞后形成完成两个复制周期需要________个引物29.(5)若应用PCR技术实现该DNA分子的体外增殖需要的酶是________【答案】0个, 脱氧核糖一磷酸一脱氧核糖【解析】一个完整的线粒体DNA分子是环形的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 H链中相邻核苷酸的碱基通过脱氧核糖一磷酸一脱氧核糖连接起来【答案】解旋酶、DNA聚合【解析】复制过程中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参与同时需要消耗能量【答案】核糖核苷酸, 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解析】RNA引物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引物的作用是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答案】老的H链和新的L链, 6【解析】当一个复制周期完成时由老的H链和新的L链构成的子代DNA分子滞后形成DNA连续复制2次最终形成4个环状DNA分子由于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所以最终完成2次复制共需要6个引物【答案】耐热的DNA聚合酶【解析】若应用PCR技术实现该DNA分子的体外增殖需要的酶是耐热的DNA聚合酶四、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30.(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30.(2)20℃时 b条件下马铃薯叶肉细胞消耗的 CO_2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叶肉细胞呼吸产生的 CO_2量若温度不变将c条件下的马铃薯移到d条件下培养短时间内叶片中 C_3和 C_5含量的变化情况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3)比较四种条件下的曲线马铃薯植株叶肉细胞固定 CO_2速率最大时所需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光照强度、\ CO_2浓度、温度【解析】解(1)分析曲线图本实验探究了光照强度、 CO_2浓度、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因此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 CO_2浓度、温度【答案】(2)大于, \ C_3含量增加 \ C_5含量减少【解析】(2)20℃时 b条件下曲线中显示 CO_2吸收速率为0 表示此时植物的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部分马铃薯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如根尖细胞叶肉细胞的净光合速率与植物整体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 CO_2量相等因此马铃薯叶肉细胞消耗的 CO_2量大于叶肉细胞呼吸产生的 CO_2量若温度不变将c条件下的马铃薯移到d条件下培养即增大 CO_2浓度 CO_2固定加快 C_3生成增加短时间内其去路不变造成 C_3含量上升 C_5含量下降【答案】(3)全光照、\ CO_2浓度为1.22%、35℃【解析】(3)曲线纵轴的 CO_2吸收速率表示净光合速率而 CO_2固定速率表示总光合。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第3章 基因的本质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9小题,每题3分,共计57分)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下列关于基因与DNA的说法正确的是()A. 豌豆体细胞中的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在产生配子时成对的基因都彼此分离B. 同源染色体上含有等位基因A、a的两个 DNA 分子中 (A+G)/(T+C) 的比值不同C. 同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和基因的复制与分离总是同步的D. 豌豆皱粒性状的形成体现了基因能够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答案】C【解析】解:A.一般情况下,豌豆体细胞核中的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在产生配子时细胞核中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A错误;B.不同的DNA分子中,由于A与T配对,G与C配对,则(A+G)/(T+C)的比值都是1,B错误;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所以同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和基因的复制与分离总是同步的,C正确;D.豌豆皱粒性状的形成体现了基因能够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错误。
故选:C。
2.下列有关D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 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提出S型菌有转化因子的观点C. DNA的一条单链上相邻的碱基A与T之间通过氢键连接D. DNA分子互补配对的两条链中碱基种类和序列不一定相同【答案】D【解析】 A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A错误;B、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得出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B错误;C 、DNA的一条单链上相邻的碱基A与T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C错误;D、DNA分子上互补配对的两条链中的碱基种类和碱基的排列顺序不一定相同,D正确。
山东省新人教版生物2013高三单元测试16《基因的本质2》 含答案
山东省人教版生物2013高三单元测试16《基因的本质训练题》一选择题1。
DNA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A.磷酸和脱氧核糖排列顺序干变万化B.四种碱基的配对方式干变万化C.两条长链的空间结构千变万化D.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干变万化2.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A.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B.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C.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35SD.可在外壳中找到15N3。
在一个密闭的容器里,用含有同位素13C的脱氧核苷酸合成一个DNA分子,然后再加入普通的含12C的脱氧核苷酸,经n次复制后,所得DNA分子中含12C的多脱氧核苷酸链数与含13C的多脱氧核苷酸链数之比是()A.2n:1 B.(2n一2):1C.(2n一2):2 D.(2n一1):14. 有关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分裂期和减数分裂过程中进行复制B.全部解旋之后才开始碱基配对C.复制后每个新DNA分子含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D.复制的场所是细胞核和核糖体5.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你认为如何选择同位素标记的方案()A、用14C或3H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B、用18O或15N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C、将一组噬菌体用33P和35S标记D、一组用32P标记DNA,另一组用35S标记蛋白质外壳6.已知某DNA分子含有5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G:T:C=1:2:3:4。
该DNA分子连续复制数次后,消耗周围环境中含G 的脱氧核苷酸4500个,则该DNA分子已经复制了()A、3次B、4次C、5次D、6次7。
肺炎双球菌的离体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8。
山东省新人教版生物高三单元测试10《基因的本质》
山东省新人教版生物高三单元测试10《基因的本质》一、选择题1、(2011广东卷)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从表可知实验组号接种菌型加入S型菌物质培养皿长菌情况①R 蛋白质R型②R 荚膜多糖R型③R DNA R型、S型④R DNA(经DNA酶处理)R型A.①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B.②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C.③和④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D.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C2、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同位素标记法,重复了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预测实验结果是:沉淀物中放射性强。
可是检测实验结果时,却得到了相反的结果,上清液中放射性强。
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A.实验时间过长,细菌解体,子代噬菌体被释放出来B.实验时间过短,大量的子代噬菌体没有被释放出来C.搅拌力度过大,大量的亲代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D.搅拌力度过小,大量的亲代蛋白质外壳没有和细菌分离【答案】A3、(2011江苏卷)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C.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35S、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答案】C4、真核生物的遗传是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共同作用的结果,细胞核遗传是主要的。
控制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的物质是( )A.DNA和RNA B.DNA或RNA C.DNA D.RNA【答案】C5、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
对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B.在艾弗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细菌转化的实质是发生了基因重组C.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与DNA完全分开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只有在离心后的沉淀物中才能检测到放射性同位素32P 【答案】D6、决定DNA遗传特异性的是A.脱氧核苷酸链上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特点B.碱基排列顺序C.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D. 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的比值【答案】B7、某双链DNA分子中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 G:C=1:2:3:4,则该DNA 分子A.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B.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10个C.四种含氮碱基A:T:G:C=3:3:7:7D.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种【答案】C8、下图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A.①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②腺苷 C.③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D.④腺嘌呤【答案】C9、下列物质中与DNA复制无关的是A. ATP B. DNA的两条模板链C.解旋酶 D.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答案】D10、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①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②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③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答案】D11、禽流感病毒是造成“鸡瘟”的罪魁祸首,当它进入鸡的体内后能大量增殖,它在增殖过程中所需的模板和原料提供者分别是A.禽流感病毒和鸡的体细胞B.都是禽流感病毒C.都是鸡的体细胞D.鸡的体细胞和禽流感病毒【答案】A12、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经病毒重建形成“杂种病毒”丙,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答案】D13、将TMV型病毒的RNA与HRV型病毒的蛋白质结合到一起,组成一个新品系,用这个病毒去感染烟草,则在烟草体内分离出来的病毒有( )A.TMV型的蛋白质和HRV型的RNA B.TMV型的RNA和HRV型的蛋白质C .TMV 型的蛋白质和TMV 型的RNAD .HRV 型的蛋白质和HRV 型的RNA【答案】C14、(2011·日照模拟)下图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研究过程。
高中生物 第3章 基因的本质章末综合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最新整理)
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2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章末综合测评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3章基因的本质章末综合测评(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6分,共72分)1.下列有关人类对遗传物质探索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采用了物质提纯、鉴定与细菌体外培养等技术C.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证明了DNA是生物界中主要的遗传物质D.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证明了蛋白质和RNA是遗传物质【解析】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只证明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体内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只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只证明了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答案】B2.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
则此过程中小鼠体内S型细菌、R型细菌含量的变化情况最可能是下列哪个图像()【解析】在死亡的小鼠体内同时存在着S型和R型两种细菌.R型细菌的含量应先减后增,这与小鼠的免疫力有关,刚开始小鼠免疫力较强,注入的R型细菌大量被杀死;随后一些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S型细菌有多糖类荚膜的保护,能在小鼠体内增殖,使小鼠免疫力降低,对R型细菌、S型细菌的杀伤力减弱,导致R型细菌、S型细菌增殖加快、含量增加。
新教材2024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质达标检测卷新人教版必修2(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2:第3章达标检测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发现无毒R型和被加热致死的有毒S型细菌混合后,在小鼠体内可找到的细菌类型有( )①有毒R型②无毒R型③有毒S型④无毒S型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在肺炎链球菌的转化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无毒R型细菌都转化成了有毒S 型细菌,因此在小鼠体内有无毒R型和有毒S型两种细菌。
2.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③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④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答案】C【解析】①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②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③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④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⑤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综上所述,C选项符合题意。
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研究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主要过程如下:①标记噬菌体→②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③搅拌、离心→④检测放射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需要利用分别含有35S和32P的细菌B.②中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会导致实验失败C.③的作用是加速细菌的解体D.④的结果是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答案】A【解析】标记噬菌体需要用含35S或32P的细菌培养噬菌体,A正确;②中少量噬菌体如果未侵入细菌会导致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但并不影响实验的结果,B错误;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外壳,而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C错误;以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上清液中含有较高的放射性,以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沉淀物中含有较高的放射性,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人教版生物2013高三单元测试16《基因的本质训练题》一选择题
1. DNA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
A.磷酸和脱氧核糖排列顺序干变万化
B.四种碱基的配对方式干变万化
C.两条长链的空间结构千变万化
D.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干变万化
2.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A.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B.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C.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35S
D.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3.在一个密闭的容器里,用含有同位素13C的脱氧核苷酸合成一个DNA分子,然后再加入普通的含12C的脱氧核苷酸,经n次复制后,所得DNA分子中含12C的多脱氧核苷酸链数与含13C的多脱氧核苷酸链数之比是()
A.2n:1 B.(2n一2):1
C.(2n一2):2 D.(2n一1):1
4. 有关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有丝分裂分裂期和减数分裂过程中进行复制
B.全部解旋之后才开始碱基配对
C.复制后每个新DNA分子含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
D.复制的场所是细胞核和核糖体
5.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你认为如何选择同位素标记的方案( )
A、用14C或3H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
B、用18O或15N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
C、将一组噬菌体用33P和35S标记
D、一组用32P标记DNA,另一组用35S标记蛋白质外壳
6.已知某DNA分子含有5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G:T:C=1:2:3:4。
该DNA分子
连续复制数次后,消耗周围环境中含G的脱氧核苷酸4500个,则该DNA分子已经复制了()
A、3次
B、4次
C、5次
D、6次
7.肺炎双球菌的离体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
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
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
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
8. 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对噬菌体的DNA用32P标记,让其中一个已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最后释放出100个噬菌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 最后释放出的100个噬菌体中,有2个噬菌体的DNA含32P
C. 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32P的普通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D. 最后释放出的100个噬菌体中,有98个噬菌体的DNA含31P
9.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病毒的遗传物质依次是:()
①、DNA ②、RNA ③、DNA和RNA ④、DNA或RNA
A、①②③
B、④④④
C、③③④
D、①①④
10.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遗传物质都可以储存遗传信息
B.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不仅可以分布在拟核中的染色体上,还可以以质粒
形式存在
C.正常人来自母方的遗传物质要多于来自父方的
D.酵母菌的遗传物质经水解后产生的核苷酸种类要多于4种
11.右图表示DNA分子结构的片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分子的骨架结构使其具有较强的特异性
B.正常情况下,该DNA分子中的嘌呤数与嘧啶数相等
C.该片段中共包含了8个脱氧核苷酸,4种碱基
D.若该片段丢失,并在显微镜下可以直接观察到,这种变异应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12.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
从表可知()
A.①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B.②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C.③和④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D.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3.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 9%和17.l%。
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A 32.9%和17.l%
B 31.3%和18.7%
C 18.7%和31.3%
D 17.l%和32.9%
14.一个细胞中的某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双链都用15N标记过,在有丝分裂间期利用含14N的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进行复制,复制完成后该染色体的状况是( )
A.一条染色单体含15N,另一条染色单体不含15N
B.两条染色单体均含15N
C.两条染色单体均不含15N
D.一条染色单体只含15N,另一条染色单体只含14N
15.已知某双链DNA片断的一条链上,A与T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m、n,则此DNA片断中
G所占比例为()
A.l-m-n
B.(l-m-n)/2
C. (m+n)/2
D.无法确定
二非选择题
16.下图为DNA的复制,请回答有关问题。
(1)DNA 的复制发生在 期. (2)②的过程称 (3)指出③中的子链 (4)③过程必需遵循 原则 (5)子代DNA 分子中只有一条链来自亲代DNA 分子, 由此说明DNA 的复制具有 特点。
(6)将一个细胞的DNA 用N 15
标记,放入N 14
的四种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
连续分裂4次,问:含N 14
的DNA 细胞占总细胞数的 ,含N 15
的DNA 细胞占总细胞数的 ,已知原来DNA 中有100个碱基对其中A 40个,问在复制过程中将需要多少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参加 。
17.肺炎双球菌能引起人的肺炎和小鼠的败血症,已知有许多不同菌株,但只有光滑型(S )菌株能引起疾病,这些有毒菌株在每一细胞外面有多糖类的胶状荚膜,保护它们,使它们不被宿主正常的防御机构破坏。
请就下面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A .R 型(无荚膜无毒菌) 小鼠→健康
B .S 型(有荚膜有毒菌) 小鼠→败血症(死亡)
C .高温杀死S 型菌 小鼠→健康
D .活R 型菌+高温杀死S 型菌
小鼠→败血症(死亡) (1)从D 组实验中的小鼠体内可以分离出 型菌。
(2)从上述实验可以看出:在第四组实验中,已经被加热杀死的的S 型细菌中,必然含有 物质。
(3)1944年艾弗里等科学家从S 型菌中提取DNA 、蛋白质和多糖荚膜等成分,分别与R 型菌一起培养,结果发现:
①S 型细菌的DNA 与R 型活菌混合,将混合物注入小鼠体内,可使小鼠致死,这说明 。
②S 型细菌的蛋白质或多糖荚膜与R 型活菌混合并注入小鼠体内,小鼠将 ,从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 菌。
③如果将DNA 酶注入活的S 型细菌中,再将这样的S 型菌与R 型活菌混合,混合物不使小鼠致死,原因是 。
④艾弗里进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所谓的“转化”是指从甲细菌中提取转化因素处
−−→−注射−−→−注射−
−→−注射−−→−注射
理乙细菌,使乙细菌获得甲细菌的某些遗传特性。
这里的转化因素是。
答案
16.(1)有丝分裂间期、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2)解旋(3)ⅡⅢ(4)碱基互补配对
(5)半保留复制(6)100% 1/8 900
17. (1) S (2)某种促成细菌由R型转化为S型转化的活性 (3)①S型细菌的DNA可使R型活菌转化为S型②不死亡 R ③DNA酶使DNA分子破坏④S型菌的DNA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