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包虫病健康教育工作方案
幼儿园包虫病工作计划
![幼儿园包虫病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c868f293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09.png)
一、计划背景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食用被感染动物的内脏、接触病畜或污染物等途径传播。
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更容易受到包虫病的侵害。
为了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包虫病的传播,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幼儿园教职工和幼儿对包虫病的认识,了解包虫病的传播途径、症状及预防措施。
2. 加强幼儿园环境卫生管理,减少包虫病传播风险。
3. 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4. 定期开展包虫病筛查工作,及时发现并治疗感染病例。
三、工作内容1. 教育宣传(1)开展包虫病知识讲座,邀请专业医生为教职工和幼儿讲解包虫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2)利用园内宣传栏、电子屏等渠道,普及包虫病相关知识。
(3)组织幼儿观看包虫病预防教育视频,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 环境卫生管理(1)加强幼儿园环境卫生清洁,定期对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进行消毒。
(2)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巡查,确保无病畜活动,减少幼儿接触污染物风险。
(3)定期清理校园内的杂草、垃圾,消除病媒生物孳生地。
3. 健康教育(1)教育幼儿饭前便后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教育幼儿不食用生肉、生奶等易感染包虫病的食物。
(3)教育幼儿不与病畜接触,不玩狗、猫等宠物。
4. 筛查与治疗(1)定期对幼儿进行包虫病筛查,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送医院检查治疗。
(2)对确诊为包虫病的幼儿,协助家长进行隔离治疗,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3)加强家园沟通,督促家长配合幼儿园做好包虫病防治工作。
四、工作实施1. 成立包虫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落实。
2. 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3. 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4. 加强与上级卫生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
五、工作评估1. 定期对包虫病防治工作进行检查评估,了解工作进展情况。
2. 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包虫病防治工作取得实效。
包虫病的预防与控制
![包虫病的预防与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b5f24468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29.png)
包虫病的预防与控制引言概述:包虫病是一种由绦虫的幼虫引起的寄生虫病,常见于一些畜牧业发达的地区。
该病可通过食用受感染的动物肉类或者接触受感染的土壤而传播给人类。
为了预防和控制包虫病的传播,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本文将介绍包虫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包括教育宣传、动物管理、环境改善、个人卫生以及医疗干预。
一、教育宣传1.1 提高公众意识:通过开展宣传活动、举办健康教育讲座等方式,提高公众对包虫病的认识和了解,让人们意识到包虫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1.2 传播预防知识:向农民、畜牧业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宣传包虫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方法和控制措施,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并教授正确的处理和烹饪肉类的方法。
1.3 加强学校教育:将包虫病预防知识纳入学校的健康教育课程,向学生普及包虫病的相关知识,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食品安全意识。
二、动物管理2.1 定期检测动物:对于可能受到包虫病感染的动物,如狗、猪等,要定期进行检测,及时发现感染者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其传播疾病。
2.2 合理饲养管理:加强对养殖场的管理,确保动物的饲养环境卫生,定期清理粪便,避免绦虫卵的传播。
合理饲喂和科学养殖,提高动物的反抗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2.3 疫苗接种:针对某些特定的动物,如狗,可以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其反抗包虫病的能力,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三、环境改善3.1 消毒处理:对可能受到包虫病感染的环境,如养殖场、屠宰场等,进行定期的消毒处理,杀灭绦虫卵,减少感染的风险。
3.2 卫生管理: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避免绦虫卵的传播。
加强垃圾处理,避免绦虫感染的传播源。
3.3 饮水安全:提高饮用水的安全性,确保水源的卫生,避免通过水源传播包虫病。
四、个人卫生4.1 健康饮食:选择新鲜、健康的食材,避免食用未经煮熟的肉类和野生动物。
烹饪时要彻底加热,确保食品安全。
4.2 定期洗手: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特殊是在接触土壤、动物后,要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洗手,避免绦虫卵通过手部传播。
包虫病的预防与控制
![包虫病的预防与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7d9ebd73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cd.png)
包虫病的预防与控制包虫病是一种由绦虫幼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摄入被感染的动物组织或者饮用被感染的水源而传播。
该病主要存在于一些农村地区,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为了威胁。
为了预防和控制包虫病的传播,以下是一些标准的预防措施和控制方法。
一、教育宣传1. 开展包虫病知识普及活动,向公众宣传包虫病的病因、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相关知识。
2. 制作宣传资料,如宣传海报、宣传册等,通过各种渠道广泛传播,提高公众对包虫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二、环境改善1. 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清理垃圾、粪便等,减少绦虫卵的传播源。
2. 加强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提供安全的饮用水源,防止水源受到绦虫卵的污染。
三、兽医卫生管理1. 加强畜牧业管理,定期对家畜进行体检,发现感染包虫病的动物及时隔离和治疗。
2. 鼓励兽医进行包虫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兽医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四、食品安全管理1. 加强食品卫生监管,对农村地区的食品加工场所进行检查,确保食品的安全卫生。
2. 鼓励农民合理选择食材,避免食用未经检疫的动物产品,特殊是肉类。
五、个人防护1. 在接触土壤、土豆、蔬菜等可能受到绦虫卵污染的物品时,佩戴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
2. 食用蔬菜和水果时,要彻底清洗,尽量避免生食。
六、早期发现和治疗1. 加强对包虫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治愈率和预防传播。
2. 对于高风险人群,如从事畜牧业的人员和农村地区居民,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病例并进行治疗。
七、国际合作1.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和信息交流,共同应对包虫病的挑战。
2. 在国际间开展科学研究,推动包虫病的预防和控制技术的创新。
综上所述,包虫病的预防与控制需要从教育宣传、环境改善、兽医卫生管理、食品安全管理、个人防护、早期发现和治疗以及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入手。
惟独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干有效预防和控制包虫病的传播,保障人民的健康。
包虫病防治宣传语 学校包虫病防控宣传教育工作方案
![包虫病防治宣传语 学校包虫病防控宣传教育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6215d931126edb6e1a1050.png)
包虫病防治宣传语学校包虫病防控宣传教育工作方案为切实加强学校包虫病防治工作,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根据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自治州预防包虫病规范犬只管理办法》的通知,结合我县教育系统实际,拟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健全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分工(一)建立包虫病防治防控领导小组县教育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校(园)长为成员的教育系统包虫病预防工作领导小组。
全县各学校相应成立以校(园)长为组长,分管副校(园)长为副组长的包虫病预防工作领导小组,校(园)长是包虫病预防工作第一责任人,每校设立一名包虫病预防工作联络员,负责学校包虫病日常预防工作。
(二)各校(园)包虫病防控领导小组职责全面负责校(园)包虫病宣传教育的各项工作。
完善学校卫生室的功能;建立健全学生健康教育管理制度;规范学生饮食管理工作;制定日常消毒制度;制定日常环境卫生打扫制度;制定学生日常卫生行为习惯制度;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包虫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完善每日晨午检制度;规范学生因病缺课追查排查登记制度;制定学生疾病症状监测登记制度;规范包虫病及其他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
切实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岗,工作到位,做到包虫病工作的“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三)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县教育局会同卫生、疾控、公安、畜牧、水利等多个部门,各学校会同当地卫生院、社区医院,定期召开包虫病防控工作会议,加强工作配合,建立健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二、加强校(园)重大传染病预防宣传教育包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狗吃了患有包虫病牛羊的生内脏后会感染包虫病,将包虫病传给人。
包虫病主要长在肝脏上,也可长在肺部、脑部、肾脏等。
得病后严重影响学习、生活、健康。
各校(园)积极开展包虫病卫生预防宣传教育活动。
(一)包虫病卫生预防宣传教育进课堂各学校把包虫病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按照规定开设包虫病教育课。
小学包虫病实施方案
![小学包虫病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ef4c43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01.png)
小学包虫病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包虫病是一种由绦虫幼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食用受感染动物的肉或接触受感染动物的粪便而传播。
在我国,包虫病一直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尤其是在一些农村地区,小学生是包虫病的易感人群之一。
因此,制定小学包虫病实施方案,对于预防和控制包虫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二、实施方案。
1. 教育宣传。
针对小学生,可以通过开展包虫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向学生普及包虫病的病因、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知识。
可以利用课堂教学、校园广播、海报宣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包虫病的危害性,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
2. 饮食卫生。
学校食堂要加强对食品的质量检查,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
同时,教师和家长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随意食用未经熟食的肉类,尤其是野生动物的肉。
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食品加工厂,让他们了解食品的生产过程,增强对食品安全的认识。
3. 环境卫生。
学校要加强对校园环境的卫生管理,保持校园的清洁整洁。
加强对学生的环境卫生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意乱扔垃圾,不接触野生动物的粪便等。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环境清洁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4. 健康监测。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患有包虫病的学生。
同时,学校要建立健全的学生健康档案,对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跟踪监测,及时发现和干预患有包虫病的学生,防止病情扩散。
5. 家长参与。
学校要积极与家长沟通,加强对家长的包虫病防治知识宣传。
鼓励家长关注孩子的饮食卫生和日常生活习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总结。
小学包虫病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预防和控制包虫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家长和学生都应积极参与其中,共同努力,切实做好包虫病的预防工作,保障小学生的身体健康。
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包虫病的传播,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包虫病防治教案1
![包虫病防治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eb9a48ae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e8.png)
包虫病防治教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生物学》教材第七章“动物寄生虫病”的第三节“包虫病”,详细内容包括包虫病的病原学、生活史、传播途径、防治措施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包虫病的病原学、生活史和传播途径,认识到包虫病的危害。
2. 掌握包虫病的防治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增强对动物疫病防控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包虫病的生活史、防治方法。
教学重点:包虫病的病原学、传播途径、防治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投影仪、包虫病病原模型。
2. 学具:生物学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包虫病防治宣传片,让学生了解包虫病的危害。
邀请学生分享身边发生的包虫病案例,引发学生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包虫病的病原学、生活史、传播途径。
讲解包虫病的防治方法,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3. 例题讲解(15分钟)分析一道关于包虫病防治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设计有关包虫病病原学、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预防包虫病。
七、板书设计1. 包虫病的病原学、生活史、传播途径。
2. 包虫病的防治方法。
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简述包虫病的生活史及防治方法。
答案:包虫病生活史包括幼虫、蚤、犬等宿主,防治方法包括定期给犬驱虫、加强卫生管理、做好个人防护等。
2.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推荐阅读:关于包虫病的研究进展、其他寄生虫病的防治方法。
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包虫病的相关知识,培养其生物安全意识,提高防治包虫病的能力。
同时,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拓宽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包虫病的生活史、防治方法。
2. 实践情景引入:确保情景引入具有吸引力和实际意义,激发学生兴趣。
动物包虫病工作制度
![动物包虫病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d66b5d9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80.png)
动物包虫病工作制度一、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动物包虫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畜牧业生产安全,保护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工作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工作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养殖场、养殖户、兽医院、动物屠宰场、动物产品加工厂等相关单位和个人。
三、工作原则(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二)政府领导,部门协同(三)依法防治,科学管理(四)公众参与,共同防治四、工作内容(一)宣传培训1. 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动物包虫病防治知识,提高养殖户和从业人员的防治意识。
2. 定期组织养殖户、兽医生等相关人员进行动物包虫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防治水平。
(二)监测预警1. 建立健全动物包虫病监测网络,定期对养殖场、屠宰场等进行监测。
2. 发现疑似病例,要及时报告,并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三)防治措施1. 对养殖场、养殖户等进行定期清扫、消毒,保持环境整洁。
2. 加强对犬、猫等宠物及其排泄物的管理,定期进行驱虫、免疫接种等。
3. 提倡使用无害化处理设施,对病死动物及其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
4. 严格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对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及动物产品进行处理。
5. 兽医生在进行诊疗活动时,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
(四)部门协同1. 畜牧兽医部门要加强对动物包虫病防治工作的指导和协调,确保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
2. 卫生部门要加强对人体包虫病的监测和防治,防止动物包虫病传播给人。
3. 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加强对非法贩卖、加工、食用野生动物的执法监管,防止动物包虫病的传播。
五、工作制度(一)责任制1. 各级政府要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包虫病防治工作负总责。
2. 养殖场、养殖户等要对本场所的动物包虫病防治工作负责。
3. 相关部门要明确职责,密切协作,共同推进动物包虫病防治工作。
(二)考核制度1. 各级政府要将动物包虫病防治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
包虫病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包虫病健康教育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96e7cecf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11.png)
包虫病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包虫病是一种由绦虫幼虫感染人体所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食用生或未熟透的受感染动物肉而导致。
包虫病在我国较为常见,但仍有很多人对这种疾病的认知和预防意识不强。
为了提高人们对包虫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我们制定了以下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1. 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制作宣传海报、发放宣传手册、举办包虫病防控知识讲座等形式,向社区居民和学生宣传包虫病的病因、症状和预防方法。
同时,利用微信公众号和社交媒体平台进行线上宣传。
2. 进行集中培训:邀请相关专家为医护人员、农民和畜牧业从业人员进行包虫病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其对包虫病的认知和防范意识,增强对疫情的防控能力。
3. 建立宣传点:在医院、学校、农贸市场等公共场所设立包虫病宣传点,摆放宣传资料并安排专人进行宣传,向市民宣传包虫病的危害和预防知识。
通过以上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我们希望能够增加社会各界对包虫病的认识和了解,提高人们预防包虫病的意识,减少包虫病的发生和传播。
包虫病防控方案
![包虫病防控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6c0bc2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c.png)
包虫病防控方案简介包虫病是由绦虫幼虫寄生在人体内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可引起多种严重健康问题甚至致死。
为有效防控包虫病的传播,制定科学可行的防控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防控策略以下是一些简单而行之有效的包虫病防控策略,可供参考和实施:1. 健康教育和宣传- 加强对包虫病的宣传,提高公众对该病的认识和防控意识。
- 通过多种形式(如广播、电视、宣传册等)传播包虫病的预防知识和防护措施。
- 鼓励公众定期参加相关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意识。
2. 畜牧管理- 加强对牲畜管理和卫生的监督,减少绦虫感染的风险。
- 定期进行牲畜体内寄生虫的检测和治疗,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的动物。
- 鼓励养殖户使用符合规定的饲料和水源,以降低绦虫感染的可能性。
3. 食品安全- 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尤其是肉类产品的检测和处理。
- 在生活区域内设置规范的食品销售场所,确保销售的食品符合卫生标准。
- 宣传合理的食用肉类的烹饪方法,如适当煮熟或冷冻处理,以杀灭潜在的绦虫幼虫。
4. 环境卫生- 强化环境卫生管理,减少绦虫的传播途径。
- 定期进行环境清洁和消毒,特别是对公共场所和卫生设施。
- 提倡个人卫生,包括勤洗手、饭前便后洗手等惯的养成。
5. 监测和报告- 建立健全的包虫病监测和报告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
- 培训相关医务人员和卫生工作者,提高他们对包虫病的识别和报告能力。
结论通过以上防控策略的综合实施,可以有效降低包虫病的发病率和传播风险。
然而,防控包虫病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多方合作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包虫病预防和措施
![包虫病预防和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bbf77f3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14.png)
包虫病发现后的处理方法
家庭防护:病人康复后,要继续保持良 好的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习惯,防止病 情复发。
总结
总结
包虫病预防要从宣传教育、食品安全、 宠物管理和环境卫生等方面入手。 一旦发现疑似包虫病症状,要及时就医 并进行临床处理。
总结
家庭防护也需要持续保持,以防止病情 复发。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包虫病预防和措施
目录 预防包虫病的重要性 包虫病预防措施 包虫病发现后的处理方法 总结
预防包虫病的重要性
预防包虫病的重要性
了解包虫病:包虫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人 畜共患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预防背景:包虫病在我国某些地区较为 常见,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预防包虫病的重要性宣传教育:Βιβλιοθήκη 传包虫病的预防知识,提 高公众意识。
包虫病预防措施
包虫病预防措施
食品安全:制定严格的食品卫生标准, 加强对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和检测。 宠物管理:养宠物要注意其卫生,定期 洗澡等,防止传播包虫病。
包虫病预防措施
环境卫生:加强对生活环境的清洁和消 毒,减少包虫病传播风险。
包虫病发现后的处理方法
包虫病发现后的处理方法
及时就医:一旦发现疑似包虫病症状, 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可疑的接触史。 临床处理:治疗包虫病可通过手术、药 物治疗等方法进行。
包虫病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包虫病防治工作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bbbc5d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09.png)
包虫病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包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主要由细粒棘球绦虫和泡型棘球绦虫引起。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包虫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1. 预防为主,防控结合。
通过健康教育、环境卫生整治、畜牧业管理等多方面措施,降低包虫病感染风险。
2. 全面实施综合治理。
加强部门协作,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合力,全面开展包虫病防治工作。
3. 提升防治能力。
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提高防治技术水平,确保防治工作取得实效。
4. 降低感染率。
到2025年,全国包虫病感染率较2020年下降不低于10%。
二、工作措施1. 健康教育(1)加强包虫病防治知识宣传,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
(2)在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等地开展针对性宣传教育活动。
(3)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广泛宣传包虫病防治知识。
2. 环境卫生整治(1)加强粪便管理,提倡卫生施肥。
(2)定期清理垃圾、污物,减少病源传播途径。
(3)加强对犬只的管理,规范宠物粪便处理。
3. 畜牧业管理(1)加强牲畜饲养管理,提高牲畜健康水平。
(2)定期对牲畜进行驱虫、免疫接种等工作。
(3)严格执行牲畜交易、屠宰、加工等环节的检疫制度。
4. 医疗救治(1)提高医疗机构诊疗水平,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培训和指导,提高防治能力。
(3)开展免费筛查和治疗工作,减轻患者负担。
5. 监测预警(1)建立完善的包虫病监测体系,定期开展监测工作。
(2)加强对高风险区域的预警和防控,防止疫情扩散。
(3)及时报告疫情,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三、组织保障1. 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包虫病防治工作,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工作落实。
2. 完善协作机制。
各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包虫病防治工作。
3. 落实经费保障。
各级财政要合理安排包虫病防治经费,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4.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对防治专业人才的培训和引进,提高防治队伍整体素质。
预防包虫病实施方案
![预防包虫病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527592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4d.png)
预防包虫病实施方案包虫病是一种由绦虫幼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食用感染了包虫卵的生食或半生食的牛羊肉而传播。
包虫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预防包虫病至关重要。
为了有效预防包虫病的发生,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1.宣传教育。
通过各类媒体,包括电视、广播、网络等,开展包虫病的宣传教育活动。
重点向农村地区和牧民群众宣传包虫病的危害、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方法,提高公众对包虫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加强兽医卫生监管。
加大对牛羊等家畜的兽医卫生监管力度,加强对家畜的定期检疫和治疗,减少家畜感染包虫病的可能性。
3.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加强对肉制品市场的监管,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卫生标准,杜绝销售未经检验合格的肉制品,防止感染包虫卵的肉制品进入市场。
4.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
加强对农村环境卫生的管理,定期进行卫生清理,杜绝垃圾堆积和污水污染,减少包虫卵的传播途径。
5.促进科学饮食。
通过宣传教育和健康知识的普及,引导人们科学饮食,提倡煮熟食用肉制品,杜绝生食或半生食肉制品的食用习惯。
6.加强医疗卫生服务。
加强对包虫病的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包虫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及时发现和治疗患者,减少病情的恶化和传播。
7.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与包虫病疫区国家的合作交流,共同开展包虫病的防控工作,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包虫病的挑战。
总结起来,预防包虫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农牧民群众等各方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监管管理、加强科学饮食和医疗卫生服务,才能有效预防包虫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减少包虫病的发病率,为人民群众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
包虫病方案
![包虫病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b87e54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51.png)
包虫病方案简介包虫病(Echinococcosis)是一种由包囊虫寄生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摄入被包虫病尾节(绦虫的一个发育阶段)污染的食物、水或通过接触狗等受感染动物的粪便而传播。
包虫病主要影响肝脏和肺部,但也可侵犯其他器官。
严重的包虫病可以导致器官功能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预防和控制包虫病的传播,制定有效的包虫病方案至关重要。
方案一:健康教育与宣传健康教育与宣传是预防包虫病的关键措施之一,可以提高公众对包虫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以下是健康教育与宣传的主要内容:1.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如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传播关于包虫病的知识。
包括病因、传播途径、症状、预防措施等内容。
2.开展包虫病的宣传活动,包括街头宣传、健康讲座、社区义诊等形式,提高公众对包虫病的关注度。
3.针对不同年龄群体开展定向宣传,如在学校开展包虫病知识教育,向农村居民普及包虫病的预防知识等。
方案二:环境卫生管理好的环境卫生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包虫病的传播。
以下是环境卫生管理的主要措施:1.加强饮用水源和食品卫生管理,确保水源和食品不受污染。
2.加强农畜产品的检疫工作,防止感染包虫病的动物及其产品进入市场。
3.定期清理村庄和居民区的垃圾,减少虫媒传播的可能性。
4.加强对畜禽养殖场、屠宰场等场所的卫生管理,防止病原虫传播。
方案三:动物防控动物是包虫病的重要传播源和宿主,对动物的防控至关重要。
以下是动物防控的主要措施:1.提高养犬防控意识,定期给犬只体内驱虫,并确保养犬环境卫生。
2.对存在疫源的地区,加强对猕猴、猫和狐狸等可能感染包虫病的动物的监测和管理。
3.开展家畜免疫工作,定期接种疫苗,减少动物感染包虫病的风险。
方案四:早期检测与治疗早期检测与治疗是包虫病防控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早期检测与治疗的主要措施:1.加强对高风险人群的筛查,如乡村居民、农民、畜牧工人等。
2.对疑似包虫病患者进行相关检测,如血液检测、影像学检查等。
3.确认诊断后,及时给予患者相关治疗,如手术切除病灶、药物治疗等。
小学包虫病防治措施方案
![小学包虫病防治措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822f75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60.png)
小学包虫病防治措施方案1. 背景介绍小儿包虫病是一种由于棘球绦虫包虫囊内逃出成虫或包虫囊胞破裂而引起的寄生虫病。
儿童作为包虫病的易感人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来预防和控制小学包虫病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案。
2. 教育宣传在小学生中进行包虫病防治知识的教育宣传非常重要。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包括举办包虫病宣传讲座、组织答题比赛、制作宣传海报等,可以增强学生对包虫病危害的认识和防治意识。
同时,也可以通过家长会等渠道,向家长普及包虫病防治知识,增强他们对包虫病的重视程度。
3. 饮食卫生小学生的饮食卫生对于预防包虫病的发生至关重要。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学生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食品安全。
同时,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要求学生只在有食品卫生许可证的饮食场所购买食物。
禁止生食或半生食用生肉、生鱼片等食物,尤其要杜绝食用猪肉、羊肉等未经煮熟的食品。
4. 家庭环境防治小学生一般都是在家中受到包虫病的威胁。
因此,家庭环境的防治措施也非常重要。
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包虫病的预防工作,保持家庭环境的卫生清洁。
定期打扫卫生,尽量避免家里堆放垃圾,做到垃圾分类投放,避免吸引各类害虫的滋生。
家庭成员应该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特别是在接触土壤、动物等情况下。
5. 加强个人卫生学生个人卫生的加强对于预防包虫病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学校应该加强学生勤洗手的教育宣传,引导学生养成随时洗手的良好习惯。
教室和卫生间等公共场所应配备洗手设备和洗手液,方便学生进行及时的洗手。
学生在户外活动后,应及时洗手,避免通过手部接触虫卵而感染包虫病。
6.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小学生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对于包虫病的防治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要求学生养成午休后更换内衣裤的习惯,避免滋生蛔虫等寄生虫。
同时,要求学生不将手指、铅笔等带入口中,避免摄入虫卵导致感染。
在户外活动时,要尽量避免直接接触动物,尤其是患有包虫病的动物。
7. 早期发现与治疗要加强对小学生包虫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包虫病工作计划
![包虫病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4b8039dc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32.png)
包虫病工作计划包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为了有效控制包虫病的流行,保障广大群众的健康,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1、提高公众对包虫病的知晓率,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2、加强犬只管理,有效控制传染源。
3、提高包虫病的筛查和诊断水平,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4、降低包虫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二、工作内容(一)健康教育1、利用多种渠道,如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宣传册等,广泛宣传包虫病的危害、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知识,提高公众的认知水平。
2、在学校、社区、农村等场所开展健康教育讲座,邀请专家进行讲解,现场解答群众的疑问。
3、制作并发放包虫病防治宣传资料,如海报、折页、手册等,确保宣传资料覆盖到各个角落。
(二)犬只管理1、建立犬只登记管理制度,对辖区内的犬只进行登记、建档,掌握犬只的数量、分布等情况。
2、加强犬只驱虫工作,定期为犬只投喂驱虫药物,确保犬只感染率降低。
3、限制犬只活动范围,尤其是在学校、医院、集市等人员密集场所,严禁犬只进入。
4、对无主犬、流浪犬进行集中收容和处理,减少传染源。
(三)人群筛查1、开展包虫病免费筛查工作,对重点人群,如牧民、农民、屠宰场工人等进行定期筛查。
2、建立健全包虫病筛查档案,对筛查结果进行详细记录,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3、对筛查中发现的疑似病例,及时转诊到上级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诊断。
(四)病人治疗1、对确诊的包虫病患者,按照国家相关治疗方案进行规范治疗,确保患者得到有效治疗。
2、建立包虫病患者随访制度,定期了解患者的治疗情况和康复状况,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和指导。
3、对贫困包虫病患者,给予医疗救助,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五)疫情监测1、建立包虫病疫情监测网络,加强对包虫病疫情的监测和分析,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2、定期开展疫情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防治策略和措施。
(六)能力建设1、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包虫病的诊断、治疗和防控能力。
大班健康包虫病活动教案40篇
![大班健康包虫病活动教案40篇](https://img.taocdn.com/s3/m/498b199e25c52cc58ad6beeb.png)
大班健康包虫病活动教案40篇《大班健康包虫病活动教案4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健康包虫病活动教案40篇!(1)大班健康教案《预防传染病》含反思活动目标1、了解流行性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2、能说出并掌握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3、增强自身预防疾病的意识。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活动准备1、教学ppt。
活动过程1、活动导入:观看教学挂图。
教师出示挂图,并提问: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我们一起进去看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怎么了?(幼儿观察并描述)2、活动展开:讨论什么是传染病,常见传染病有哪些。
(1)教师出示挂图,请幼儿按顺序观察图片,教师提问。
教师:天气渐渐暖和了,病菌们也开始出来活动了。
医院里那么多小朋友一起打点滴,因为他们得了传染病。
你们知道什么是传染病吗?那你们说得到底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医生阿姨是怎么说的?教师小结:传染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能通过呼吸、身体接触等方式传播病菌。
如果有小朋友或者小动物得病,就有可能会传染给其他人,所以叫做传染病。
(2)师:传染病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传播的?(3)师:你知道哪些病是传染病吗?昨天老师给你们发了一张调查表,让你们去调查有哪些传染病?(教案来自:.)它们是怎样传播的?都有哪些症状?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调查表,谁愿意上前来说说你的调查。
(3—4名幼儿讲述)(4)除了你们做了调查,戎老师也做了调查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调查到的第一个传染病:手足口病第二个:水痘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两个传染病都是在我们小朋友之间很容易传染的。
还有哪些传染病在春季会传染上的呢?(红眼睛、皮疹、腮腺炎)3、活动展开:讨论预防传染疾病的方法。
(1)教师:传染病会传播病菌,那你们怕不怕被传染?虽然传染病很容易传播,但是,如果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能很好的预防传染病。
现在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觉得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预防传染病?幼儿讨论、讲述。
包虫病的预防与控制
![包虫病的预防与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5c14af0a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20.png)
包虫病的预防与控制包虫病是一种由绦虫的幼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食用被包虫囊虫污染的食物或水源而感染。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尤其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农村地区。
预防和控制包虫病对于保护人民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包虫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教育宣传教育宣传是预防包虫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包虫病的认识和了解,增强预防意识和能力。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开展包虫病知识普及活动,如举办讲座、展览等,向公众介绍包虫病的病因、传播途径、症状和预防措施等。
2.制作宣传资料,如海报、宣传册等,向公众传播包虫病的预防知识。
3.利用媒体渠道,如电视、广播、报纸等,广泛宣传包虫病的预防和控制方法。
二、改善卫生条件改善卫生条件是预防包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环境清洁。
定期清理家庭和公共场所,特别是厨房、卫生间等易滋生虫卵的地方,保持环境清洁。
2.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严格控制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标准,确保食品不受包虫囊虫污染。
3.加强饮水管理。
加强对饮用水源的监测和治理,确保饮用水的安全。
4.加强垃圾处理。
合理处理垃圾,避免垃圾滋生虫卵。
三、控制传染源控制传染源是预防包虫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控制犬、猪等动物的感染。
定期给动物进行驱虫和疫苗接种,避免动物感染包虫病。
2.加强畜禽养殖管理。
加强对畜禽养殖场的监管,确保畜禽养殖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3.控制食物污染。
加强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卫生管理,避免食物被包虫囊虫污染。
四、个人防护个人防护是预防包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避免食用未煮熟或未煮熟透的肉类和水产品,特别是野生动物的肉类和水产品。
2.避免生吃或食用未经处理的蔬菜和水果,特别是生长在包虫病高发地区的蔬菜和水果。
3.采取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等。
五、定期体检定期体检是预防包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学校包虫病工作预案
![学校包虫病工作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81a0ac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ac.png)
一、预案背景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体脏器引起的寄生虫病。
我国是包虫病的高发区,尤其是西部地区。
为了有效预防包虫病的发生,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提高全校师生对包虫病的防治意识,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降低学生包虫病感染率。
2. 提高全校师生对包虫病的防治知识知晓率。
3. 控制包虫病在校园内的传播和流行。
4. 保障学生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学校包虫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包虫病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设立包虫病防治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和日常管理工作。
3. 各班级设立包虫病防治联络员,负责班级内的宣传教育、监测和报告工作。
四、预防措施1. 宣传教育(1)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班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包虫病的危害和防治知识。
(2)邀请专业人员进行专题讲座,提高师生对包虫病的认识。
(3)发放宣传资料,普及包虫病防治知识。
2. 环境卫生(1)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清理校园垃圾,防止犬粪污染。
(2)对校园内的草场、水源进行定期监测,确保水质安全。
(3)加强食堂、宿舍等生活区域的环境卫生管理,确保学生生活环境的卫生。
3. 个人防护(1)教育学生不喝生水,不吃生肉,饭前便后要洗手。
(2)禁止学生与狗等动物玩耍,防止犬粪污染。
(3)教育学生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 定期筛查(1)每年组织全校师生进行包虫病筛查,建立健康档案。
(2)对筛查结果异常的学生,及时进行复查和跟踪治疗。
五、应急处置1. 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观察,并报告学校包虫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2. 根据病情,及时将疑似病例送至医疗机构进行确诊和治疗。
3. 对确诊为包虫病的病例,按照医疗机构的要求进行治疗,并做好隔离观察工作。
4.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防止疫情扩散。
六、预案实施与监督1. 学校包虫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预案的实施和监督。
2. 各部门、各班级要按照预案要求,认真落实各项预防措施。
学校开展包虫病工作预案
![学校开展包虫病工作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953349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15.png)
一、预案背景包虫病,又称囊虫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体所致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
该病主要流行于我国西部及北部地区,对人体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包虫病在学校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领导小组- 组长:学校校长- 副组长:分管卫生副校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 成员:各年级组长、班主任、校医、食堂管理员等职责: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包虫病防控工作,协调各部门、各班级的防控工作。
2. 防控小组- 组长:校医- 成员:班主任、食堂管理员、清洁工等职责:负责具体实施包虫病防控措施,开展健康教育,监测疫情,上报相关信息。
3. 宣传培训小组- 组长:教导主任- 成员:各学科教师、校医等职责:负责开展包虫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防控意识。
三、防控措施1. 健康教育- 定期开展包虫病防治知识讲座,普及包虫病的传播途径、症状、预防措施等。
- 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班级会议等形式,广泛宣传包虫病防治知识。
2. 食品安全管理- 加强食堂卫生管理,确保食材新鲜、卫生,严禁使用生食或半生食动物内脏。
- 对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包虫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其防控意识。
3. 环境卫生管理- 加强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定期清理校园垃圾,消除病媒生物孳生地。
- 对校园内的动物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疾病传播。
4. 学生健康管理- 对学生进行健康检查,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治疗。
- 加强学生个人卫生教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食用生食等。
5. 监测与报告- 建立包虫病疫情监测系统,定期收集、分析疫情数据。
- 发现疑似病例,及时报告当地卫生部门,配合做好防控工作。
四、应急处置1. 病例发现- 确诊病例后,立即隔离治疗,并通知其家属。
- 对病例接触者进行健康监测,必要时进行隔离观察。
2. 疫情报告- 及时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疫情,配合做好防控工作。
- 对疫情信息进行保密,防止恐慌和谣言传播。
包虫病防治工作预案
![包虫病防治工作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46f485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4e.png)
一、前言包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接触病犬、病羊等传播。
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包虫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包虫病防治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包虫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包虫病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
2. 设立包虫病防治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具体职责如下:(1)制定包虫病防治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和应急预案;(2)组织开展包虫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3)组织开展包虫病监测、调查和流行病学分析;(4)组织开展包虫病防治技术培训;(5)组织开展包虫病防治物资采购、储备和发放;(6)协调各部门、各单位开展包虫病防治工作。
三、防治措施1. 宣传教育(1)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包虫病防治知识,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2)组织开展包虫病防治宣传活动,普及包虫病防治知识,提高群众知晓率;(3)加强对农牧民、学生等群体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包虫病的认识和预防能力。
2. 监测与调查(1)建立健全包虫病监测网络,定期开展包虫病监测工作;(2)开展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包虫病流行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3)加强犬只管理,定期对犬只进行驱虫,降低犬只带虫率。
3. 病犬处理(1)对病犬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病犬传播包虫病;(2)对病犬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病犬对环境的影响。
4. 病羊处理(1)对病羊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病羊传播包虫病;(2)对病羊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病羊对环境的影响。
5. 羊群管理(1)加强羊群管理,减少羊群与病犬的接触;(2)定期对羊群进行驱虫,降低羊群带虫率。
6. 群防群控(1)建立健全包虫病防治工作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各单位职责;(2)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包虫病防治工作;(3)加强群众监督,发挥群众在包虫病防治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四、应急处置1. 病例报告与处理(1)发现包虫病病例后,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2)对病例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病情扩散;(3)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疑似病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包虫病健康教育工作方案
预防包虫病健康教育工作方案
一、目的
经过教育手段普及包虫病基本知识和预防技巧,动员全社会支持和参与防治活动,促进和增强个人健康概念,促使个人改变危险行为,由此消除或减轻危害健康的危险因素,最终实现包虫病控制目标。
二、任务
经过传播防病知识,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和预防疾病知识,树立健康观念,使人们主动加入到疾病预防的活动中去。
三、原则
(一)制定健康教育的内容应该联系当地的实际情况以保证居民接受有关预防包虫病的各种适宜的宣传教育材料。
(二)健康教育要应贯穿于包虫病控制全过程和各个环节。
(三)应根据防治进程和受教育者的情况改变宣传教育的重点和技巧。
(四)将人群包虫病知识的增长和高危行为的改变作为近期效果评价指标。
四、工作指标
(一)为每个人提供接受包虫病健康教育的机会。
(二)普及包虫病五个基本知识点。
普及率达70%
(三)中小学校实施包虫病健康教育系列教学。
(四)知晓率:学生80%以上,其它人群70%以上。
(五)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70%。
五、宣传教育的5个基本知识点
(一)什么是包虫病?
(二)包虫病在人畜之间是如何传播的?
(三)狗肠内的小绦虫是从那里来的?
(四)包虫病有什么危害?
(五)怎样预防包虫病?
六、不同人群的教育及掌握知识要点及要求
(一)重点人群:
1、领导干部(具有组织和决策作用)。
2、学龄儿童(高易感人群)。
3、犬主、牧民、屠宰工人、半农半牧区的居民(其行为直接影响预防和控制包虫病效果)。
4、掌握知识要点及要求:
(1)干部在疾病控制的全过程中她们起着组织和决策作用。
以包虫病基本知识,当地包虫病流行情况与危害,组织防治活动的技巧作为干部学习重点。
(2)犬主、屠宰人员和牧民此类人群在疾病传播与控制中起
重要作用,自身又是易感人群。
教育中突出包虫病与自身健康的
直接关系;预防技巧和正确卫生行为。
教育要经常化、方法要多
样化。
(3)儿童与学生高易感人群。
课堂内系统学习,规范卫生行为,明确在防病中自己应做什么和能做什么。
(4)要求上述人群健康教育要做到四个一,既每位成人至少看一次预防包虫病的录像;看一次家畜包虫病的患病脏器标本;干部还要访问一个包虫病患者家庭、实地感受包虫病的危害;中小学生做到每一学期上一次预防包虫病的健康教育课。
(二)一般人群
1、干部、工人。
2、纯农业职工。
3、掌握知识要点及要求
知道什么是包虫病及预防包虫病基本知识。
基本做到经常看
到包虫病宣教材料(宣传画或宣传小册子)或看一次录像或听一
次讲座。
七、实施方法:
(一)防疫部门(卫生、兽医)和学校为宣教主体,组成多部门参与的宣教网络。
中小学校可利用生物课开展包虫病知识讲座。
(二)开展全方位的社区宣传,利用大众传播媒介(电视台、广播电台和专业宣传工作),普及预防包虫病的基本知识。
也可经
过流动宣传,举办小型展览扩大宣传面,并结合人群包虫病查治和犬的驱虫管理等防治活动使宣教深入个人和家庭。
增强个人保健意识,促进改变个人的高危行为。
八、教育及宣传材料
统一发放宣传画及有关文字和影像教材,各师应还根据实际情况编写发放宣传教材进行宣传。
九、督导考核
(一)卫生局将组织对各地工作质量和宣传效果进行评估和考核,督促各地工作。
各师还应进行自查,掌握各团场健康教育开展情况,以保障包虫病防治工作顺利进行。
(二)考核方法及指标:
1、方法
每次每个团抽查农、牧连队各1-2个。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问卷内容(包虫病预防知识5个基本知识点)。
2、考核指标
(1)普及率
普及率=实际教育人数/应教育人数×100
(2)健康教育效果考核
知晓率=合格人数/调查人数×100
知晓合格指标:既了解包虫病预防基本知识三项以上。
十、总结验收结合防治工作进展、防治效果和健康教育结果
做出验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