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管理办法.doc

合集下载

SPC控制管理规定

SPC控制管理规定

一.目的通过SPC,识别过程变差,针对异常寻找原因,并对原因采取措施,消除原因,减少过程变差。

二.范围适用于公司配料工序粘度、涂布工序面密度、辊压工序极片厚度、分切工序毛刺等的SPC控制等。

三.职责A.品质部负责数据的收集、整理、输入以及异常时的反馈和改善措施的跟进。

B.研发部负责异常时提供技术支持(异常的处理和原因分析)。

C.工程部负责设备异常的分析及处理。

D.生产部负责数据的提供,异常时产品的区分和改善措施的执行。

四.工作程序A. 本公司统计过程控制采用的方法:1.配料工序粘度采用计量型(IM-R)控制图。

2.涂布工序面密度、辊压工序极片厚度、分切工序毛刺长度采用计量型(X-R)控制图。

B.收集数据1.配料工序浆料粘度、涂布工序面密度数据由生产员工使用粘度测试仪、电子秤进行测量,品质部IPQC进行记录并录入SPC软件中。

2.辊压工序极片厚度数据由品质部IPQC使用千分尺进行测量并录入SPC软件中。

3.分切工序毛刺数据由品质部IPQC使用后显微镜进行测量并录入SPC软件中。

C. 数据的录入将产品批次、产品型号、控制特性、控制图类型、班次等数据录入控制图软件,软件将自动生成控制界限及Xbar与R 图。

D.控制图解读规则一:有点超出控制界限内;规则二:连续9点在控制中心线之同一侧;规则三:连续7点持续上升或下降;规则四:连续14交替上升或下降;规则五:连续3点有2点接近控制限;规则六:连续15点在控制中心线下两侧一个σ区内;规则七:连续8点在控制中心两侧但无点在一个σ区内;以上解读规则如有出现,则表示制程出现异常。

根据管制图的判异原则,IPQC在绘点时发现有异常时,立即反馈研发现场工程师、品质工程师、生产组长/主管前来现场处理。

E.原因分析及改善相关责任人员在收到异常信息后,对异常信息进行分析;必要时,必要时组织研发、生产、品质、工程一起进行分析。

找到不良原因后,针对原因提出临时措施和永久措施,防止问题再发生。

SPC管理办法

SPC管理办法

SPC管理办法SPC管理办法一、引言SPC是统计过程控制(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的缩写,是一种用于监控过程稳定性、识别过程变化的统计技术。

SPC管理办法是指制定适当的管理规定和程序,以保证SPC技术的有效应用和持续改进。

二、SPC管理的重要性SPC管理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变异性、降低生产成本和实现过程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有效的SPC管理,企业可以实现持续改进,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赢得客户信赖。

三、SPC管理办法的制定1. 确立SPC团队建立专门的SPC团队,负责制定、执行和监控SPC管理办法。

团队成员应具备统计学和质量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

2. 制定SPC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SPC管理制度,包括SPC技术的应用范围、监控指标、数据采集频率、异常处理程序等内容,确保SPC技术的有效应用。

3. 培训和考核对SPC团队成员和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SPC 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

定期进行考核,确保SPC管理办法的有效执行。

4. 数据采集与分析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体系,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利用统计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识别过程变化和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5. 持续改进定期审查SPC管理办法,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和优化管理制度,以适应企业发展和市场变化的需求。

持续改进是SPC管理办法的核心目标。

四、SPC管理办法的执行1. 落实责任明确SPC团队及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健全的执行机制,确保SPC管理办法的有效执行。

2. 制定计划制定详细的SPC管理计划,包括数据采集计划、分析计划、改进计划等,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安排和时间要求。

3. 实施监控定期监控SPC指标和过程变化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行动,确保过程稳定性和质量一致性。

4. 持续改进根据监控结果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SPC管理办法,不断改进和优化管理制度,实现持续改进和提高。

五、SPC管理办法的效果评估建立有效的SPC管理指标和评估体系,定期对SPC管理办法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优化管理措施,实现SPC管理效果的持续提升。

SPC管理办法

SPC管理办法
5.5.1.11绘管制界限:X管制图在上,R管制图在下,将前面计算所得之管制界限数据绘入管制图表上。
5.5.1.12将5.5.1.6及5.5.1.7所计算得之X及R数据,点绘在适当位置,并在相邻两点间以直线连接。
5.5.2管制界限之检讨
5.5.2.1如所有之点全部在界限内且随机散布着,则可以用作制程管制。
3.2Ca:制程准确度(Capability of Accuracy),在于衡量制程之实绩平均值与规格中心值之一致性。
3.3Cp:制程精密度(Capability of Precision),在于衡量制程之变异宽度与规格公差范围相差之情形。
3.4Cpk:制程能力指数,综合Ca与Cp两值之指数。
四、职责:
5.5.1.3按产品生产之顺序或测定顺序排列数据。
5.5.1.4数据分组:每组所含之样本个数称为样本数,以n表示。样本之组数以K表示。分组法与层别有关,普通按时间顺序或测定顺序分组,使组内不含异质数据,并使n=2~5之间最为适当。
5.5.1.5将分组之数据记入数据记录表。
5.5.1.6计算平均值Xbar=(X1+X2+…+Xn)/n(每一组)
5.5.2.2如有点超出管制界限,则应调查原因,并加以消除。然后去除这些点之数据,在用剩下来之数据,重新计算管制界限。
5.5建立管制图之步骤:
5.5.1建立解析用管制图:
5.5.1.1选定管制项目:依照规范或本办法要求选择对产品质量特性有重要影响之要因或重要质量特性作为管制项目。
5.5.1.2搜集数据:搜集最近之数据至少25组且100个数据以上,对这些数据之来源应充分了解,并要求以后之制程其情况须与搜集数据时相同。
5.2SPC管制项目之制定,可由品控部门依照现场实际生产状况,或者其它单位有提出要求来决定。

SPC管理办法

SPC管理办法

SPC管理办法SPC管理办法背景介绍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即统计过程控制,是一种利用统计方法监控和控制产品质量的方法。

通过采集和分析过程中的数据,SPC管理办法可以匡助创造商实时检测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目的和范围SPC管理办法的目的是确保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并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本办法适合于所有需要进行质量控制的生产流程,包括但不限于创造业、加工业和服务业。

核心原则实时监控SPC管理办法的核心原则之一是实时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指标。

通过采集数据并及时分析,可以实时了解生产过程的情况,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统计分析SPC管理办法通过统计分析方法来处理生产过程中的数据。

通过采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确定过程中的变异和趋势,从而判断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以及是否需要采取纠正措施。

过程改进SPC管理办法旨在持续改进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

通过分析数据,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可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不良品率,提高生产效率。

SPC管理步骤步骤一:定义关键指标在SPC管理中,首先需要确定关键指标,并建立相应的测量方法和测量频率。

关键指标应该能够直接反映产品质量的情况,并与客户需求相符合。

步骤二:数据采集采集关键指标的数据,包括样本数量、样本频率、样本来源等。

数据应具备准确性、可靠性和可重复性,可以通过自动采集设备、人工抽样等方式进行数据采集。

步骤三: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项指标的均值、标准差、过程能力等。

通过控制图等方法可视化分析结果,判断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并识别异常情况。

步骤四:过程控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判断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如果存在异常情况,则需要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恢复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步骤五:持续改进SPC管理办法强调持续改进的重要性。

SPC管理制度国标

SPC管理制度国标

SPC管理制度国标一、总则为规范企业统计过程控制(SPC)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保障生产安全,本制度制定。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生产制造的企业。

三、管理要求1.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统计过程控制(SPC)管理体系,明确管理职责、权限和工作程序。

2.企业应注重员工的SPC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

3.企业应定期进行SPC管理的内部审核和外部评审,确保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四、SPC管理体系的建立1.企业应建立SPC管理文件,包括SPC管理手册、SPC培训教材、SPC操作规程等。

2.企业应确定SPC管理的组织结构,明确SPC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3.企业应建立SPC管理的工作程序,包括SPC数据采集、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等流程。

五、SPC管理的要求1.企业应建立SPC数据采集的标准,确定数据采集方法和频率,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企业应建立SPC数据分析的标准,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及时制定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3.企业应建立SPC数据记录和归档的标准,保留SPC数据记录至少5年,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六、SPC管理的考核与改进1.企业应建立SPC管理的考核制度,对SPC管理体系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确保其持续有效性。

2.企业应建立SPC管理的改进机制,及时处理SPC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和缺陷,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七、SPC管理的监督与审查1.企业应定期进行SPC管理的监督和审查,包括SPC数据的抽样检查、SPC管理的内部审核和外部评审等。

2.企业应配合相关监管部门进行SPC管理的监督和检查,确保企业SPC管理的合规性和规范性。

八、附则1.本制度由企业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改。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之前的相关管理制度和规定全部废止。

3.本制度解释权归企业质量管理部门所有。

以上即为SPC管理制度国标,企业应严格遵守执行,如有违反,将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统计过程控制(SPC)管理办法

统计过程控制(SPC)管理办法

统计过程控制(SPC)管理办法JD/G13。

15。

A1-—20141.目的和适用范围1.1目的:为建立济南动力部统计过程控制(SPC)体系,通过对济南动力部的关键、重要生产过程进行有效识别,对过程和产品特性变化连续的监视测量和分析评估,根据结果制定改进措施,达到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持续改进的目的。

1。

2适用范围:济南动力部统计过程控制体系的管理.2.职责2.1 质量部负责根据生产过程和产品关键重要特性以及各加工部的反馈意见,实施统计过程控制(SPC)的立项;负责统计过程控制(SPC)有效运行的监督管理。

2.2 各加工部负责协助质量部筛选、确定、建立项目;负责统计过程(SPC)的数据采集、录入;负责将各过程SPC项目列入控制计划加以受控;负责组织技术人员对异常特性分析和按期出具报告,以及异常点改进计划的反馈、制定和实施。

3。

工作流程图4.工作内容/要求4。

1定义4。

1。

1 SPC统计过程控制主要是指应用统计分析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科学的区分出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随机波动与异常波动,从而对生产过程的异常趋势提出预警,以便生产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异常,恢复过程的稳定,从而达到提高和控制质量的目的.4.1。

2 CpK:过程能力指数也称工序能力指数,是指工序在一定时间里,处于控制状态(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

它是工序固有的能力,或者说它是工序保证质量的能力。

这里所指的工序,是指操作者、机器、原材料、工艺方法和生产环境等五个基本质量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也就是产品质量的生产过程。

产品质量就是工序中的各个质量因素所起作用的综合表现。

4.1.3 PpK:控制图中用来计算工序性能或叫过程性能的指数。

代表初期工序能力,应用于试产阶段和工序不稳定的情况下。

是经过长期的数据收集,并在数据中包含所有预期的变差源。

它所描述的过程可以是不稳定的,也称是不受控的。

因此PPK指数测量值不能用于预测未来,给出的结果也不能反映未来.但是可以与CPK指数对比以显示系统过程对失控的反应,以及影响过程稳定性的特殊原因。

校准管理SPC管理办法

校准管理SPC管理办法

校准管理SPC管理办法1. 引言2. 目的校准管理SPC管理办法的目的是确保测试和测量设备的准确性,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3. 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校准的测试和测量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仪器仪表、传感器、控制系统等。

4. 责任4.1 校准负责人校准负责人负责协调、监督和执行校准管理SPC管理办法的各项工作。

其职责包括但不限于:•制定校准计划,并确保按计划进行校准;•组织校准人员进行校准工作,并监督其执行情况;•确保校准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评估校准结果,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4.2 校准人员校准人员负责执行校准工作,并按要求记录校准结果。

其职责包括但不限于:•确保校准工作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使用合适的校准工具和设备进行校准;•记录校准结果,并报告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校准不符合的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

4.3 相关部门各相关部门应配合校准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合作。

其职责包括但不限于:•提供校准所需的测试和测量设备;•提供校准所需的资源和信息;•及时处理校准不符合的情况,并参与改进措施的制定和执行。

5. 流程5.1 校准计划制定校准负责人根据测试和测量设备的特点和使用需求制定校准计划。

校准计划应包括校准的频率、方法、标准操作程序、责任人等内容,并按一定的周期进行复审和修订。

5.2 校准执行校准人员按照校准计划执行校准工作。

在校准过程中,校准人员需确保校准工作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并使用合适的校准工具和设备。

5.3 校准记录管理校准人员需及时记录校准结果,并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校准记录应包括校准日期、校准人员、校准方法、测量数据等信息,并进行存档管理。

5.4 校准结果评估校准负责人负责对校准结果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评估校准结果包括但不限于统计分析、控制图分析等方法,以确保校准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6. 常用工具和指标6.1 校准工具校准工具是进行校准工作所需的仪器、设备和软件等。

SPC分析管理方法

SPC分析管理方法

SPC分析管理方法SPC(统计过程控制)是一种通过在生产过程中监测和控制关键质量指标来提高产品质量的管理方法。

SPC方法基于统计学原理,通过收集和分析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来确定过程是否稳定和可预测,从而使制造商能够采取纠正措施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SPC的管理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识别关键质量指标:首先需要明确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质量指标,这些指标对产品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分析产品的设计要求和客户需求,找出能够反映产品质量的关键指标。

2.确定测量方法:为了确保关键质量指标的可测性和可控性,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这可以包括传统的测量仪器、传感器、计算机控制系统等。

确保测量方法准确可靠是SPC方法成功的基础。

3.收集数据:在生产过程中收集关键质量指标的数据。

数据可以通过实时监测系统、抽样检验等方式收集。

数据的收集应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进行,以获得全面的信息。

4.绘制SPC图表:通过使用统计方法,将收集到的数据绘制成SPC图表。

常用的SPC图表包括控制图和直方图。

控制图用于监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直方图用于分析数据的分布情况。

5.分析图形:分析SPC图表,确定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如果图表显示过程处于统计控制下,表示过程是稳定的,并且能够预测其未来的行为。

如果图表显示过程出现异常,说明过程不稳定,需要采取纠正措施。

6.纠正措施:当图表显示过程不稳定时,需要采取纠正措施来恢复过程的稳定性。

这可以包括调整生产设备、改进操作方法、培训员工等。

纠正措施应该经过验证,确保其有效性。

7.持续改进:SPC方法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通过应用SPC方法进行过程管控,可以不断改进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

在SPC图表显示过程稳定并且可预测后,可以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改进,以进一步提高过程能力。

SPC方法的主要优势是以数据为基础进行决策,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然而,SPC方法也需要正确的实施和管理,以确保其有效性。

SPC管理规定

SPC管理规定

SPC管理规定1.目的建立统计过程(SPC)体系,明确各管控工序SPC数据采集频率、样本、格式和责任人,并规范其职责,持续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制程关键、重要特性进行识别、监控和控制,以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

3.定义3.2SPC项目小组:由品质、工艺、设备、生产组成,对SPC项目推行、监控、审核的团队。

4.职责4.1各部职责:4.1.1工艺部(1)工艺技术员:依据工序作业指导书要求,完成项目测试并将测试数据录入在SPC报表,并初步对数据进行自检,确认有无异常。

(2)工艺工程师:SPC报表数据进行确认,并将对应的SPC报表发给对应的SPC窗口负责人,提供SPC工艺窗口(如:规格值的修订),对统计过程中的异常进行分析和改善。

4.1.2品管部(1)IPQA监造:依据作业指导要求,完成项目测试并将测试数据记录key入电子档报表,并将确认OK的SPC报表以邮件形式发给对应的SPC窗口负责人,发现异常时,及时上报品质主管及对应的车间团队人员,必要时开出品质异常单,邮件通知到对应人员。

(2)品质主管:监督车间SPC管控执行情况并进行审核,对制程拉力SPC电子档报表数据进行确认,发现异常,组织对应车间团队进行排查异常原因,并制定对应的改善措施,并追踪对策的落实。

(3)实验室测试员:依据各工序作业指导要求,定时定量的对产品进行抽样测试,并将测试数据录入SPC电子档报表,并对数据进行自检,发现异常时,及时上报主管及对应的车间团队人员,每日负责将对应的SPC报表邮件发送至对应的SPC窗口负责人。

(4)各基地的品质SPC工程师:对本基地的SPC数据做最终的确认,并将对应的SPC数据每日上传至云盘,发现异常时及时通知对应的车间团队排查,并追踪其改善效果,定期更新控制线规格,组织召开SPC阶段性总结会议。

4.1.1 设备部:对统计过程中发现的设备异常进行分析和改善。

4.1.2 生产部:(1)操作员:依据工序作业指导要求,定时定量的记录数据并完成SPC纸档报表,异常情况及时反馈班长;(2)生产班长:对记录表数据进行确认,对操作员方法进行判定(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异常及时反馈上级领导及工艺工程师,将SPC数据及时录入电子档。

SPC(统计过程控制)管理办法

SPC(统计过程控制)管理办法

■文件□表格A/1NO.1 23456 修订日期章节号修订摘要作成审核批准2修订记录文件编号文件名称制定部门制定日期页次版本1.1 在整个生产活动中,针对影响产品证量有关数据,应用统计技术方法、采集、分析以作为质量改善之依据。

1.2 针对新机种量试后完成初期评估,提供有效且及时的数据,作为研发单位决策的参考,以决定制程是否达到预期的性能,或者尚有可改善空间。

1.3 了解制程是否在统计管制状况下,并分析其制程变异来源,提供不良预防的主要工具。

合用于本公司统计技术:制程及成品和其它之管制之需求进行统计技术作业。

3.1 技术部3.1.1 应客户要求和 FMEA 制定量试《管制计划》,对量试制程能力研究。

3.1.2 应客户要求和量试《管制计划》制订量产《管制计划》、对 SPC 管制中质量异常进行原因分析及改善对策的拟定,量产制程能力的研究。

3.2 品证部负责管制图的应用(主要对特殊特性进行控制)、管制图原始数据的采集、绘制、分析和异常判定,异常时发出《品证异常改善处理单》(SQA4332A0)给相关部门改善,并追踪改善效果。

3.3 生产部负责管理失效导致过程质量异常的改善措施拟定与实施,执行创造、技术、品证拟定的改善对策,使过程恢复稳定受制状态。

3.4 SPC 委员会由创造、品证、技术联合组成,设SPC 委员会负责推动SPC 进行,对异常对策有效性的确认及最终结案;SPC 月总结、季评审、年审核的主导;各单位主管负责审核统计分析资料,制程能力分析数据及异常追踪进度跟催工作。

4.1 作业说明:4.1.1 SPC 管制图的种类:4.1.1.1 计量型管制图此类数据需经实际量测而得到之连续数据,如长度、分量、温度、时间等特性。

4.1.1.2 计数型管制图文件编号文件名称制定部门制定日期页次版本此类数据为单位计数者,如:不良个数、不良率、缺点数等间断数据。

4.2 SPC 的使用规定:4.2.1 厂内管制图使用清单(见附件一)。

SPC作业管理办法

SPC作业管理办法
ˆs 样本标准差

n
(X

i
X )
2
/n 1
i 1
式中:Xi为单值读数,X为所有单值读数的均值,n为所有单值读数的个数。 过程的标准偏差 ˆ R d
2
式中:R为平均极差,d2为随每组样本容量变化的常数,见下表: n 2 3 4 5 6 d2 1.128 1.693 2.059 2.326 2.534 5.6.2 计算初始过程能力(Z'min)和稳定过程能力(Zmin) Z'USL=USL-X/ ˆ s Z'LSL=X-LSL/ ˆ s ZUSL=USL-X/ ZLSL=X-LSL/ ˆ ˆ 式中:USL为规格上限,LSL为规格下限,X为过程均值。 Z'min=Z'USL或Z'LSL的最小值 Zmin=ZUSL或ZLSL的最小值 5.6.3 计算初始过程能力指数PPK和稳定过程能力指数CPK 编制: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
冠盛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版次:A/0 生效日期:2005-12-31 文件编号:WI/GS7.5-02-2005 第 1 页,共 3 页 标 题:SPC作业管理办法 1. 目的 应用SPC方法对生产过程中产品加工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验证过程能力,寻找产生变差的原 因,并进行持续改进,确保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稳定的状态。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加工过程的过程能力的研究。 3. 定义(术语) SPC:指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统计过程控制)的英文简称。 4. 职责 4.1 质保部负责生产加工过程的数据收集和统计,进行过程能力研究和分析。 4.2 相关部门负责采取有效措施以改善过程能力。 5. 控制要求 5.1 SPC使用时机 5.1.1 产品试生产阶段 在产品试生产阶段,应对《工艺规程》中规定的产品特殊特性(KPC)和过程特殊特性 (KCC)进行初始过程能力的研究。初始过程能力指数PPK应大于1.67。 5.1.2 正常生产过程 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应对《工艺规程》中规定的工序进行稳定过程能力的研究,计算稳定 过程能力指数CPK值。 5.2 收集数据 5.2.1 车间各工序操作者应根据《工艺规程》中规定的抽样频率和样本容量,定时定量的进行 抽样(连续2-5件),并将测得的每个样本的单个数据记录在“X-R控制图”的数据栏内,质保 部专职检验员负责根据所采集的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 5.2.2 根据所测得的数据,计算每组数据的均值(X)和极差(R) X=X1+X2+„+Xn/n R=X最大值-X最小值 式中:n为每组的样本容量 5.2.3 将每组数据的均值(X)和极差(R)分别用圆点画在其各自的图上,并将各点用直线连 接起来从而得到可见的图形和趋势(利用电脑技术可自动生成图形)。 5.3 计算控制限 5.3.1 计算过程均值(X)和平均极差(R) X=X1+X2+„+XK/K R=R1+R2+„+RK/K 式中:K为组的数量。 5.3.2 计算均值的上(UCLX)、下(LCLX)控制限和极差的上(UCLR)、下(LCLR)控制限 UCLX=X+A2R LCLX=X-A2R UCLR=D4R LCLR=D3R (每组样本容量小于7时,不予考虑) 式中:A2、D4、D3为常数,随每组样本容量的不同而不同,见下表: n A2 D4 编制:___________ 2 1.88 3.267 3 1.023 2.574 4 0.729 2.282 5 0.577 2.114 6 0.483 2.004 批准:___________

SPC管理办法

SPC管理办法
(c)各点的分布呈随机状态,无任何规则可循;
6.3.2异常之控制图的判读
(a)任何超出控制限的点;
(b)连续7个点在中心线之上或之下;
(c)连续7个点上升或下降;
(d)任何其他明显的非随机图形,如2/3的描点落在控制线1/3的中间区域,描点成规则形状(人为的操作原因造成)。
6.3.3异常处理
(a)对于任何异常情况,品质管理科应先检查数据的准确无误,然后发出异常报告给相关单位进行原因分析和对策制定,并由相关部门实施对策。
会签单位签名接收单位
□行政部□行政部
□财务部□财务部
□质量部□质量部
□制造部□制造部
□业务部□业务部
批准
审核
编写
编写部门
1.目的
提供SPC的使用准则及步骤,并说明使用方法,以便在运用控制图时能够正确地决定,检讨管制界限与进行控制图的判读。
2.范围
X-R控制图、P管理图、Cpk(工程能力指数)的运用管理。
(a)平均值(X)=各组内数据的和+样本数
(b)全距(R)=各组内的最大值-最小值
6.4.3X控制图与R控制图之中心线与管制上、下限的计算公式
(a)X控制图之中心线与管制上、下限的计算公式
中心线CL= X =各组平均的总和+组数
管制上线UCL= X +A2R(其中A2请依样本数N查系数表)
管制下限LCL= X -A2R
6.5.1数据收集(基本同X-R)
(a)在数据图上,从左到右记录单值的读数
(b)计算单值间的移动极差(MR),通常是记录每对连续读数间的差值
(c)单值图(X)图的刻度按下列最大者选取:
A产品规范容差加上允许的超出规范的读数
B单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的1.5到2倍

SPC管制办法

SPC管制办法

上控制界限UCL中心线CL下控制界限LCL1σ控制区 1σ控制区 2σ控制区 3σ控制区 3σ控制区2σ控制区 点分布3)例图及相关说明:图16.4收集数据:应收集近期的,与目前工序状态一致的数据。

收集的数据个数参见下表控制图名称样本数k 〔组数〕样本大小n(组的大小)备注X -R 图X-R 图 一般k=20~25一般n=3~6X 图的样本容量取4以上。

X图样本容量常取3或5。

X-S 图一般k=20~25 n >10 X -R S K=20~301Pn 图、P 图一般k=20~251/P ~5/PPn 图要求样本大小一致。

C 图、U 图尽可能使样本中的缺陷数C=1~5C 图要求样本大小一致。

6.5相关参数的计算:此步骤由电脑完成,详细参照附件《X -R 》及《P 》控制图。

6.6控制图的判断准则6.6.1分析用控制图的判断准则: 分析用控制图上的点子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可以认为生产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 1〕点子随机地处于以下情况:★ 连续25点在控制界限线之内(点不能超出控制界限或在控制界限上); ★ 连续35点中仅有1点在控制界限线之外; ★ 连续100点中仅有2点在控制界限线之外。

2〕控制界限内的点子排列无下述异常情况: a) 链异常★ 连续链:连续链是指在中心线一侧连续出现点子,当连续9点或更多点在中心线一侧,则判定点子排列异常。

图2★ 间接链:间接链是指多数点在中心线一侧。

★如果有以下四种情况,则判定点子异常――连续11点有10点在中心线一侧;――连续14点有12点在中心线一侧;――连续17点有14点在中心线一侧;――连续20点有16点在中心线一侧。

图2b) 趋势〔倾向〕倾向是指点子连续上升或下降。

连续6点或更多的点子具有上升或下降趋势时,则判定为异常。

图3图3c) 周期连续14点中相邻点上下交错〔点子的排列随时间的推移而呈周期性变化〕,则判定为异常。

图4图4d) 点子在警戒区内点子处在警戒区内是指点子处在2δ~3δ〔δ-标准差〕范围内,假设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则判定为异常。

SPC管理办法

SPC管理办法

SPC管理办法目录一、总则1.1 编制目的1.2 适用范围1.3 名词解释1.4 法律法规依据二、组织机构与职责2.1 SPC组织机构2.2 SPC成员职责2.3 SPC工作流程三、供应商管理3.1 供应商选择与评估3.2 供应商质量控制3.3 供应商评价与激励3.4 供应商关系维护四、产品管理4.1 产品分类与编码4.2 产品质量控制4.3 产品安全与合规4.4 产品追溯与召回五、过程管理5.1 生产过程控制5.2 仓储物流管理5.3 销售与售后服务5.4 持续改进与风险管理六、文件管理6.1 文件编制与审批6.2 文件发放与控制6.3 文件变更与修订6.4 文件保存与销毁七、培训与考核7.1 培训计划与实施7.2 考核内容与方法7.3 考核结果运用与反馈7.4 培训考核档案管理八、附则8.1 制定与修订8.2 解释权8.3 生效日期附件1. SPC组织机构图2. 供应商评估表3. 产品质量检验报告4. 生产过程控制计划5. 培训计划与考核表原标题:SPC管理办法总则1.1 编制目的为规范公司的供应商管理、产品管理、过程管理、文件管理、培训与考核等方面的工作,确保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1.2 适用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供应商、产品、过程、文件和培训考核等活动。

1.3 名词解释(1)SPC: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Supplier Partnership Collaboration)。

(2)供应商:指为公司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法人、其他组织或个人。

(3)产品:指公司生产、销售的商品和服务。

(4)过程:指公司为实现产品生产、销售和服务所进行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

(5)文件:指记录公司各项管理活动的书面材料,包括政策、程序、指导书、报告等。

1.4 法律法规依据本管理办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

spc管理规定.doc

spc管理规定.doc

控制限计算错误或描点时描错;零件间的变化性或分布的宽度已经增大(即变坏),这种增大可以发生在某个时间点上,也可能是整个趋势的一部分;测量系统变化(例如,不同的检验员或量具);测量系统没有适当的分辨力。

有一点位于控制限之下(对于样本容量大于等于7的情况),说明存在下列情况的一种或几种:控制限或描点错误;分布的宽度变小(即变好)测量系统已改变(包括数据编辑或变换)b、链—有下列现象之一表明过程已改变或出现这种趋势:连续7点位于平均值的一侧;连续7点上升(后点等于或大于前点)或下降;高于平均极差的链或上升链说明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或全部:输出值的分布宽度增加,其原因可能是无规律的(例如设备工作不正常或固定松动)或是由于过程中的某个要素变化(例如,使用新的不是很一致的原材料),这些都是常见的问题,需要纠正;测量系统改变(例如,新的检验员或量具)低于平均极差的链,或下降链表明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或全部:输出值分布宽度减小,这常常是一个好状态,应研究以便推广应用和改进过程;测量系统改变,这样会遮掩过程真实性能的变化。

注:当子组数(n)变得更小(5或更小)时,低于R的链的可能性增加,则8点或更多点组成的链才能表明过程变差减少。

c、明显的非随机图形:各点与R的距离:一般地,大约2/3的描点应落在控制限的中间三分之一的区域内,大约1/3的点落在其外的三分之二的区域。

如果显著多于2/3以上的描点落在离R很近之处(对于25个子组,如果超过90%的点落在控制限三分之一的区域),则应对于下列情况的一种或更多进行调查:控制限或描点已计算错或描错;过程或取样方法被分层;每个子组系统化包含了从两个或多个具有完全不同的过程均值的过程流的测量值(例如,从几组轴中,每组抽一根,测取数据);数据已经过编辑(极差或均值相差甚远的几个子组被更改或剔除)。

如果显著少于2/3以下的描点落在离R很近的区域(对于25个子组,如果有40%或少于40%的点落在中间三分之一的区域),则应对下列情况的一种或两种进行调查:控制限或描点计算错或描错;过程或抽样方法造成连续的分组中包含从两个或多个具有明显不同的变化性的过程流的测量值(例如:输入材料批次混淆)。

SPC管理规定(WORD版本)

SPC管理规定(WORD版本)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 版 本 A/0SPC管理规定 发布日期 2022/1/20 更新日期SPC管理规定受控状态:发放编号:编制 审核 批准发布日期2022年1月20日实施日期2022年1月25日有限公司 发布SPC管理规定更新日期修订履历表序号 日期 版本 修订内容 编制 审核 批准 1 2022/1/20 A/0 首次发布SPC管理规定更新日期1 目的实施统计过程(SPC)控制,合理使用控制图,识别和消除过程变差的特殊原因,使过程稳定;考虑预测将来的测量值,以验证过程持续运行的稳定性。

2 范围适用于公司对统计过程控制(SPC)的管理。

3 职责3.1 多方论证小组负责SPC的总体管理,在产品质量策划中,确定SPC(控制图)的应用场合和要求。

3.2 质量部负责按控制计划要求实施初始过程能力研究,并应用控制图进行统计过程控制。

4 定义无5 管理内容5.1 控制图的应用时机5.1.1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时,在过程设计和开发阶段提出初始过程能力研究计划,并在产品和过程设计确认阶段进行初始过程能力研究。

5.1.2 批量生产后,根据控制计划中的控制图应用要求,应用控制图进行统计过程控制。

5.1.3 其他:如顾客要求;质量改进需要时。

5.2 控制图的类别5.2.1 按数据类型分常规控制图类别 应用场合控制限计算公式CL UCL LCL计量型控制图 均值极差图(x-R)产品批量较大,稳定正常工序,子组容量<9(通常4或5)均值标准差图(x-S) 产品批量较大,稳定正常工序中位数极差图(x~-R) -- -- -- -- 单值移动极差图(X-MR) 每次只能得到一个数据计数型控制图 不合格品率图(P图) 计件,样本量可以不等不合格品数图(NP图) 计件,样本量相等pn()ppnpn-+13()ppnpn--13不合格数图(C图) 计点,样本量相等单位不合格数图(U图) 计点,样本量可以不等u n uu3+nuu3-cnippp)1(3-+nippp)1(3--cC3+cC3-RD4RAX2-RD3RXX RAX2+SSAX3+SB4SB3SAX3-XR RD4RX66.2+RD3RX66.2-pSPC管理规定更新日期5.2.2 按用途分1)分析用控制图分析过程是否处于统计控制状态(统计稳态);过程能力是否满足要求(技术稳态)。

知识产权SPC管理办法

知识产权SPC管理办法

知识产权SPC管理办法1. 引言2. 知识产权的定义知识产权是指在人类创造的智力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创造性结果,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等。

这些知识产权的价值在于其独特性和创新性,为创造者提供了法律保护和商业机会。

3. 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要性•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的保护可以鼓励创新,并为企业提供持续竞争优势。

•市场竞争:知识产权的有效管理可以防止他人的侵权行为,保护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

•商业机会:合理运用知识产权可以为企业带来商业机会,如授权他人使用知识产权或进行技术转让。

•企业声誉:良好的知识产权管理可以树立企业的良好声誉,增加投资者和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

4. SPC知识产权管理办法4.1 知识产权保护•保密性:员工在工作中接触到的任何知识产权都应保持机密性,未经授权不得泄露给他人。

•知识产权登记:SPC鼓励员工将发现的新技术或创新进行专利、商标或著作权的登记申请,以保护其合法权益。

•声明义务:员工在入职时应明确承诺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并自愿接受相应的法律责任。

4.2 知识产权管理•资源保障:SPC将投入适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用于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包括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团队的建立。

•知识产权审查:SPC在产品开发和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知识产权审查,确保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并避免侵权纠纷的发生。

•合作与授权:SPC积极与其他企业、组织进行合作和授权,以实现知识产权的共享与转让,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

•知识产权教育:SPC定期开展知识产权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员工对知识产权的意识和管理能力。

4.3 知识产权纠纷处理•快速响应:SPC将及时处理知识产权纠纷,并采取合适的法律手段保护自身的权益。

•合作解决:SPC鼓励与纠纷方进行友好协商,并寻求解决方案,避免长时间的法律纠纷。

5. 总结知识产权是企业重要的资产和竞争优势,SPC制定了相关的知识产权管理办法,以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

企业应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有效管理知识产权可以为企业带来创新保护、商业机会和增强企业声誉等好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程 工序相关特
性 Xbar-R IPQC 抽验/班 每日更新,1次/月
成品
成品不良
P-Chart
QA
全检
每日更新
附件二:管制图中相关常数、计算公式
1、 Xbar-R 管制图/P-Chart 管制图计算公式如下:
注:上表中之符号意义如下
CL ——表示管制中心值 UCL ——表示管制上限 LCL ——表示管制下限 X ——制程分配平均值
2. 制程能力Ppk 、Cpk 计算公式及等级判定:
注:上表中之符号意义如下
文件编号 文件名称
制定部门
制定日期
页次
版本
USL——表示规格上限 SL——表示规格中心限
LSL——表示规格下限 T(公差)=USL-LSL=规格上限一规格下限
σ=制程分配之群体标准差估计值 X=制程分配平均值
文件编号文件名称
制定部门制定日期页次版本
附件三:OOC异常判定准则
1.有1点落在A区以外
鱼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