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重庆市万州高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生物月考试题带答案-重庆市万州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10月份)
重庆市万州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10月份)一、选择题:本卷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在如图所示的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与圆圈中“A”所对应的名称相符合的是()A.①﹣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②﹣腺苷C.③﹣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D.④﹣腺嘌呤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能形成囊泡的细胞结构只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C.叶绿体是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D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D.吞噬细胞与肌肉细胞相比,溶酶体的含量较多3.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用差速离心法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B.细胞膜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C.细胞内ATP的合成过程只能在生物膜上完成D.细胞膜上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决定其功能的复杂程度4.下面对几种细胞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真核细胞中都含有图示的五种细胞器B.①与③之间膜成分相互转化的基础是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通过一定的染色技术,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以上五种细胞器D.①③④⑤上进行的反应都需要②提供能量5.在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中能正常完成的生理活动有()①核DNA﹣核DNA ②合成呼吸酶③DNA→蛋白质④K+自由扩散进入细胞⑤染色质﹣染色体⑥[H]+O2→H2O ⑦H2O→[H]+O2⑧渗透作用.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①③⑥⑧ D.②③⑥⑧6.如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在15℃和25℃条件下,光照强度和氧气释放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光照强度等于0时,该植物在25℃时比15℃多吸收氧气10毫升/小时B.当光照强度等于5千勒克司时,该植物在两种温度下制造有机物的量相等C.当光照强度小于5千勒克司时,适当地降低温度有利于温室内该植物的增产D.当光照强度超过8千勒克司时,15℃下该植物光合作用的制约因素主要是碳(暗)反应7.下列有关不同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神经细胞、精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都有细胞周期B.蓝藻细胞通过片层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C.神经细胞在静息电位状态不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D.形成层细胞中的DNA聚合酶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核8.下列关于人和动物细胞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①正常细胞癌变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在人体内将成为抗原;②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③细胞内水分减少,代谢速度减慢是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之一;④致癌因子刺激引起的癌变是细胞的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的过程;⑤动物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特异性,是细胞间相互识别和联系用的“语言”“文字”;⑥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有关.A.①③⑤⑥ B.①②③⑤⑥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⑥9.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分裂间期,完成了DNA分子的复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B.分裂前期,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此时,每条染色体上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C.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但细胞内的DNA数目不变D.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10.如图表示肝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丙依次为组织液、血浆、淋巴B.甲中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需穿过两层磷脂分子C.NaHC03等缓冲物质可使乙的pH稳定在7.35~7.45D.肝细胞、甲、乙三部位C02浓度大小关系为乙>甲>肝细胞11.某人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表现出面色苍白,全身颤抖.则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个体血糖浓度降低,细胞产热不足以维持正常体温B.该个体感觉饥寒交迫的中枢在下丘脑C.调节过程中促甲状腺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多种激素分泌会增加D.调节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细胞都被调动起来抵御寒冷12.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葡萄糖、胰岛素、淋巴因子和胰蛋白酶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B.人体内环境pH、渗透压等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需的C.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中,含量上占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D.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淋巴和组织液13.如图是正常人体内糖代谢及调节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④分别是血糖上升和下降的主要原因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抑制①、②、③过程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可抑制④、⑤、⑥等过程D.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可促进肝脏、肌肉细胞进行②过程14.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具体体液.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成分B.①、②、③、④中成分最相近是与②和④C.葡萄糖由②进入③的方式是协助扩散D.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②中15.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健康的关系,不正确的是()A.体温调节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促进产热量增加B.在反射活动发生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C.下丘脑既能感受渗透压变化又能分泌相应激素调节水平衡D.肌糖原不会分解成为血糖,参与调节血糖稳定的糖原只有肝糖原16.如图是人体对体温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①②③④过程均会加强B.寒冷⑤刺激时,③与④激素分泌量增多,促进产热C.由图可知人体对体温的调节主要是体液调节的结果D.人体对体温调节时骨骼肌的活动也受传出神经支配17.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B.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C.从a到d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D.牵拉骨骼肌时,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18.如图是人的排尿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简图(﹣•﹣<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到轴突),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的部分区域,乙代表脊髓中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下列有关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婴儿的a兴奋,就会引起e兴奋;正常成年人的a兴奋,e不一定兴奋B.如果正常成年人的n兴奋,就会引起神经元d的兴奋C.若正常成年人的b受损,其排尿反射将不会存在D.若正常成年人的m和n受到损伤,其排尿反射仍会存在19.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20.有关反射弧说法正确的是()A.突触前膜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B.切断传入神经、刺激传出神经,不会引起效应器的规律性应答C.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突触的传导方式相同D.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21.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D.细胞外液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22.某研究小组同学用体重等方面大体相同的三组兔子进行如下实验: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A、B、C三组兔子的体内,然后定时测定兔子甲状腺的放射量.4天后,分别给三组兔子注射:①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②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③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可判断A、B、C三组兔子第二次注射的物质依次是()A.②③①B.②①③C.③②①D.③①②23.激素之间作用相同,使作用效果加强称为协同作用.下列是某同学对人体内具有协同作用关系的激素所作的归纳,其中有误的是()A.①B.②C.③D.④24.自2014年2月至今,西非多国肆虐的埃博拉病毒因发病快、致死率高,正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警惕.该病毒侵入人体后()A.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均发挥作用B.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C.刺激吞噬细胞增殖、分化为多种记忆细胞D.相应的多种免疫活性物质能迅速将其清除25.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持续时间长B.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广C.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就是各种激素D.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需要体液传送26.人体内环境的稳态需要多种调节机制(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共同发挥作用.如图甲表示反射弧示意图,图乙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甲中,神经信息在b、c和e中传递的形式都相同B.图甲中,神经信息在b、c和e中传递的速率都相同C.接种后的机体被相同病原体再次感染时,产生免疫的主要途径是图乙中的⑥→⑧→⑨D.图乙中,细胞a、细胞c和细胞d的作用,都具有特异性27.如图表示人体内化学物质传输信息的3种方式.神经递质和性激素的传输方式依是()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①28.如图表示动物体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激素,当某人走出房间进入寒冷环境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血液中激素①、②、③的含量会增加B.骨骼肌受有关神经支配,不自主战栗C.激素①、②对垂体的作用效应都为促进D.该图表示体温调节的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29.图表示两个细胞或病毒与细胞相互接触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a是精子,b是卵细胞,则它们的结合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B.若b细胞内部被麻风杆菌入侵,则a可能是与其密切接触的浆细胞C.若a是凋亡的细胞,则a被b吞噬细胞分解的过程与溶酶体有关D.若a是HIV,则b是T细胞,HIV的入侵使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丧失30.如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是细胞①、细胞②、细胞③和细胞④B.过程Ⅱ、Ⅲ都需要细胞膜糖被的参与,过程Ⅶ主要发生在靶细胞内C.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时,人体消灭该抗原主要依靠细胞⑤的增殖分化D.细胞③的增殖分化大多需要细胞②产生的淋巴因子及过程Ⅲ共同作用31.“人类不能生活在纯氧的环境中”,这一叙述是()A.不对,因为身体细胞需要氧,以氧化有机物获得能量B.不对,因为人体所吸收的纯氧经呼吸道进入血液时,已有许多CO2产生,不影响呼吸的调节C.对,因为血液中应有适量的CO2作为调节呼吸作用的物质D.对,因为纯氧会使身体细胞的氧化作用太剧烈,而无法维持稳定性32.植物激素中的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茎秆伸长,两者促进植物生长的关系可用如图表示,请根据图中信息和相关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赤霉素和生长素都是植物细胞内能源物质B.图中赤霉素对①过程起促进作用,对②过程也应该是促进作用C.赤霉素促进茎秆伸长是通过提高生长素的含量而实现的D.赤霉素与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相同的33.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34.如图示黄化燕麦幼苗中生长素相对含量的分布,据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主要在生长活跃的部位合成B.b点所对应的细胞体积比a点所对应的细胞体积大C.a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d点可能会抑制d点细胞的生长D.a点生长素浓度较高是由b、c点细胞合成的生长素运输到a点所致35.图为研究生长素(IAA)产生部位及运输方向的实验,初始时,琼脂块①~⑥不含IAA,下列对实验结果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琼脂块①②中都有IAA,①>②B.琼脂块③④中都有IAA,③≈④C.琼脂块⑤⑥中都有IAA,⑤≈⑥D.琼脂块③④中含有的IAA分别与⑤⑥中的相等36.如图实验,甲、乙、丙切去顶芽,丁顶芽不切除.将切下的乙顶芽放回原位置;将切下的丙顶芽放置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后将琼脂块置于丙原顶芽位置.四组枝条均给予图示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预测正确的是()A.最先发育为侧枝的是侧芽2 B.主枝直立生长的只有丙C.能弯向光源生长的只有丁D.丁中4号芽较5号芽优先生长37.将一盆栽植物横放于地,则其水平方向的主根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为(图中虚线表示对根生长即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A.B.C.D.38.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B.杨树顶芽的快速生长需要侧芽提供生长素C.喷施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果但不能疏花疏果D.密封贮藏导致水果各种激素合成增加39.图甲为横放在地面上的植物的生长状况,图乙为植物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中a、b、c、d四点的生长素浓度大小为a>c、d>bB.若图甲中a点的生长素浓度为10﹣10mol/L,则c点所对应的浓度介于10﹣10~10﹣8mol/L 之间C.若图甲中b点的生长素浓度与图乙中E点对应的浓度相同,则d点的生长素浓度在E~B对应的浓度区间D.生长素在F~A对应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在A~D对应浓度范围内抑制生长40.有关生长素生理作用(如图)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若某植物幼苗表现出向光性,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f,则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为(f,∝)B.若某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表现出根向地性、茎背地性,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小于fC.某些除草剂除草的原理是使杂草中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处于大于h状态下D.若某植物产生了顶端优势,其顶芽生长素浓度为g,则侧芽生长素浓度可能大于h二、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每空2分,共30分.41.如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根据图回答(括号内填数字,横线上填汉字):(1)若某细胞同时含有A、B两图中各种细胞结构,则为细胞.(2)图中不含磷脂的细胞器有.(3)结构5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与的形成有关.42.如图是人体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A、B、C液分别为,三者共同构成了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2)CO2不能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的原因是.(3)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从内环境排出体外依次要经过系统.(4)图中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填标号).43.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据图回答问题(甲、乙、丙、丁为人体内某种结构或细胞,A,B,C为调节物质):(1)图中下丘脑参与的生理调节方式有.(2)当正常人处于饥饿状态时,图示中的C增多,在机体内通过促进的过程,以维持机体的血糖平衡.(3)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兴奋只能由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传到下丘脑的神经细胞,而不能反向的原因是.(4)血液中物质A 的含量过高时,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该调节方式称为.44.图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观察后据图回答:(1)促进芽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是mol•L﹣1.(2)A点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对芽生长的效应是.B点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3)从三条曲线可以看出,对生长素最敏感的是.(4)分析10﹣8M对根、芽、茎的作用,得出的结论是.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卷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在如图所示的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与圆圈中“A”所对应的名称相符合的是()A.①﹣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②﹣腺苷C.③﹣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D.④﹣腺嘌呤【考点】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DNA分子的基本单位;RNA分子的组成和种类.【分析】DNA与RNA的区别之一就是DNA含T不含U,RNA含U不含T;A TP是由是由腺苷和3个磷酸分子构成的,腺苷是由一分子腺嘌呤和一分子核糖构成,一分子腺苷和一分子磷酸构成一分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解答】解:A、因为A TP是由腺苷和3个磷酸分子构成的,腺苷是由一分子腺嘌呤和一分子核糖构成,①图中圈出的是ATP中的一分子腺苷,A错误;B、②图代表DNA,构成DNA的含有A的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B错误;C、③图代表的是RNA,构成RNA的单位之一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C错误;D、④图指的是核苷酸,一分子的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的磷酸、一分子的五碳糖、一分子的含氮碱基组成,所以④图指的是腺嘌呤,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是把同类型的字母放在一起比较,实际上这类题反应的是生物体内讲究节能实用的原则,是最合理的,例如ATP去掉两个磷酸基团就是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分析过程中要用这个思想去理解.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能形成囊泡的细胞结构只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C.叶绿体是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D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D.吞噬细胞与肌肉细胞相比,溶酶体的含量较多【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1、胞吞时,细胞膜会形成囊泡向细胞内运输物质;2、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3、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产生;【解答】解:A、胞吞时,细胞膜会形成囊泡向细胞内运输物质,所以能形成囊泡的细胞结构有细胞膜、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而胞吐时能形成囊泡的结构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A错误;B、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其产生的丙酮酸是发生在细胞质基质,B错误;C、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都是可以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D、吞噬细胞能吞噬和处理病菌,因此与肌肉细胞相比,吞噬细胞含有较多的溶酶体,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细胞器的功能、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过程等,能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3.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用差速离心法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B.细胞膜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C.细胞内ATP的合成过程只能在生物膜上完成D.细胞膜上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决定其功能的复杂程度【考点】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析】1、获得纯净的细胞膜可以采用差速离心法.2、生物膜系统功能:(1)保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过程起决定作用.(2)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3)分隔细胞器,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3、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4、细胞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因此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磷脂双分子层和膜上的载体决定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解答】解:A、可以用差速离心法获取纯净的细胞膜,A正确;B、细胞膜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B正确;C、细胞内ATP的合成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不一定在生物膜上完成,C错误;D、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则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多少决定其功能的复杂程度,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ATP的合成、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4.下面对几种细胞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真核细胞中都含有图示的五种细胞器B.①与③之间膜成分相互转化的基础是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通过一定的染色技术,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以上五种细胞器D.①③④⑤上进行的反应都需要②提供能量【考点】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是高尔基体,②是线粒体,③是内质网,④是叶绿体,⑤是核糖体.梳理相关知识点,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A、并不是所有真核细胞中都含有图示的五种细胞器,如动物细胞不含叶绿体,A错误;B、①高尔基体与③内质网之间膜成分相互转化的基础是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正确;C、④中含有色素,②通过一定的染色技术,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以上2种细胞器,C错误;D、①③④⑤上进行的反应需要的能量,可以来自②提供,也可来自细胞质基质,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5.在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中能正常完成的生理活动有()①核DNA﹣核DNA ②合成呼吸酶③DNA→蛋白质④K+自由扩散进入细胞⑤染色质﹣染色体⑥[H]+O2→H2O ⑦H2O→[H]+O2⑧渗透作用.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①③⑥⑧ D.②③⑥⑧【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专题】正推法;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分析】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能转录和翻译形成蛋白质,也能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矿质离子等,此外该细胞含有大液泡,能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据此答题.【解答】解:①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因此不会发生核DNA→核DNA,①错误;②几乎所有的细胞都能合成合成呼吸酶,②正确;③该细胞中会发生基因表达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会存在DNA→蛋白质的过程,③正确;④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能通过主动运输吸收钾离子进入细胞,④错误;⑤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因此不会出现染色质→染色体,⑤错误;⑥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因此可以发生[H]+O2→H2O,⑥正确;⑦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不会发生H2O→[H]+O2,⑦错误;⑧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含有大液泡,也发生渗透作用,⑧正确.综合以上可知,②③⑥⑧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细胞分裂、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物质跨膜运输、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裂的特点;识记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过程;掌握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识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6.如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在15℃和25℃条件下,光照强度和氧气释放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全国百强校】重庆市巴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36分)1. 在果蝇卵巢中不能观察到的细胞分裂图像是( )【答案】D【考点定位】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图像辨析。
【名师点睛】解答该题时的易错点在于不能正确判断(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2)雌雄配子的形成的判断(二倍体生物2N=4)2. 下列对细胞分裂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以无丝分裂进行增殖B.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都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姐妹染色单体上可能有等位基因D.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中的DNA是均等分配的【答案】C【解析】原核细胞一般以二分裂等方式分裂,真核细胞能进行无丝分裂,A项错误;有丝分裂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分离,B项错误;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一般相同,但如果发生了交叉互换或基因突变可能有等位基因,C项正确;细胞分裂中核DNA均等分配,质基因不一定,D项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分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3. 下图示某生物正在进行某种分裂的细胞,等位基因A和a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可能是( )A.A位于①上,a位于⑤上B.A位于⑤上,a位于⑦上C.该细胞只有a,分别位于①和③上D.该细胞只有A,分别位于②和⑥上【答案】D【考点定位】细胞分裂、变异等相关知识。
4. 人类的两条性染色体(X、Y)形态、大小差异很大,但它们是一对特殊的同源染色体。
以下叙述中不支持这一结论的是()A.从来源看,男性的X染色体来自母方,Y染色体来自父方B.从形态结构看,二者虽然差别很大,但却存在着同源区段C.从功能看,二者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其上只携带与性别相关的基因D.从减数分裂中行为看,二者能联会、分离,进入到不同的子细胞中【答案】C【解析】从来源看,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在受精过程中,其X染色体来自其母方,Y染色体来自其父方,A项正确;从形态结构看,二者虽然差别很大,但却存在着同源区段,含有等位基因,B项正确;从功能看,二者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其上除携带与性别相关的基因外,还携带其它基因,如色盲基因、血友病基因等,C项错误;从减数分裂中行为看,二者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进入到不同的子细胞中,D项正确。
—15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联考生物试题(附答案)
2014-2015学年(上)期末考试高2016级生物试题考试说明:1、考试时间:90 分钟2、试题总分:90 分3、试题页数:12 页一、选择题(共40分,1-30题每小题1分,31-35小题每小题2分)1、下图是我国北方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②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③蛇在不同食物链中属于不同营养级 ④青蛙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不能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⑤该生态系统中蛇同化的总能量大于蝗虫同化的总能量A 、①③④B 、②③④C 、②③⑤D 、②④⑤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图中哪个过程( )AaBb 1AB ∶1Ab ∶1aB ∶1ab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子代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A .④B .③C .②D .①3、下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的基因)。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图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是此动物体细胞的两倍B .乙图中A 与a 是一对等位基因,即表明该细胞正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C .丙图所示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精细胞,并且遗传信息一定相同D .甲图所示细胞若发生2与3的片段交换,则此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4、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前端有起始密码子,末端有终止密码子① ② ③ ④B.基因的复制、转录都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翻译则以mRNA为模板C.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D.基因一定位于染色体上5、下列关于科学家探究“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给小鼠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不死亡是因为S型细菌蛋白质加热后变性B.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C.用32P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可以通过长时间保温减少上清液的放射性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也可用14C和18O分别标记蛋白质和DNA6、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D.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7、下列人体的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高鼻梁与塌鼻梁B.并指与多指C.卷发与直发D.单眼皮与双眼皮8、下图表示雄果蝇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的细胞(I—IV)中遗传物质或其载体(①一③)的数量。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高二生物A卷
一、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下列各组激素,化学组成最相似的一组是()A.抗利尿激素和性激素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C.生长素和生长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2.有关稳态和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相对稳定,就可以实现稳态B.种群个体数量达到K 值后就不再发生变化C.群落演替到森林群落以后就不会再有变化了D.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主要通过反馈调节来实现3.下列各项中,从理论上分析,二氧化碳含量最高的是()A.血浆B.淋巴C.组织液D.细胞内液4.下列对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描述正确的是()A.神经细胞的轴突数量一般比树突多B.浆细胞分泌抗体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C.T 细胞受到刺激后迅速增殖分化成效应T 细胞和浆细胞D.胰岛A 细胞和胰岛B 细胞通过相互接触传递信息,从而相互抑制激素的分泌5.下列各种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归纳错误的是()2015要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高二年级生物A 卷注意事项: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
细胞内环境A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B 血细胞血浆C淋巴细胞淋巴、血浆D 口腔上皮细胞唾液、组织液高二年级生物A 卷第1页(全卷共6页)6.有关神经调节的描述正确是()A.感受器是指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时膜内膜外的电流同时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C.兴奋可以从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也可以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D.反射过程经过的突触越多,反射完成的速度越快7.有关糖尿病及原因推测错误的是()A.胰岛B 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是糖尿病患病的主要病因之一B.如果肝脏、肌肉等细胞上的受体蛋白不能识别胰岛素的刺激也会导致糖尿病C.如果胰岛素受体被自身抗体破坏导致的糖尿病在免疫学上属于免疫缺陷症D.有些糖尿病还可能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8.下列有关激素作用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激素含量少,但是作用效果显著B.激素通常需要体液运输C.激素作用于靶细胞或者靶器官之后通常被灭活D.激素含量少,所以作用时间短9.下列激素中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的是()A.促胰液素B.抗利尿激素C.肾上腺素D.促甲状腺激素10.哺乳动物因长时间(如1天)不进食,不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血糖浓度下降B.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C.下丘脑受到的相关刺激减弱D.脂肪、蛋白质等物质的氧化分解增强11.如图表示人体内某种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 属于树突,B 属于轴突,C 属于胞体B.如果刺激b 点电流表指针偏转一次C.如果刺激c 点电流表指针偏转两次D.同时刺激AB ,C 可能产生兴奋,也可能没有反应abcAB Cd高二年级生物A 卷第2页(全卷共6页)12.有关人体三道防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皮肤、黏膜的免疫作用是先天性的,主要由遗传物质决定B.白细胞吞噬分解病原体,主要由细胞内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完成C.淋巴细胞受刺激分化成效应细胞后,都是通过分泌免疫活性物质完成免疫作用D.特异性免疫常需要吞噬细胞参与13.特异性免疫是系列生理生化反应按一定顺序发生的生理过程,根据所学知识推断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抗原再次侵染人体后T 细胞的增殖分化不需要信息传递B.淋巴因子作为一种信号分子实现T 细胞和B 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C.吞噬细胞和T 细胞通过密切接触传递信息D.抗原侵入人体后第一步是识别,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T 细胞、B 细胞、吞噬细胞等14.下列免疫失调有关的疾病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免疫功能不足可导致自身免疫病B.过敏原第一次刺激人体也会发生免疫反应C.艾滋病是一种后天性的免疫缺陷综合症D.免疫功能紊乱也是内环境失调的原因之一15.如图1为植物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示意图,图2为和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影响的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2中根部生长素浓度为曲线中B 点对应的浓度时,植物的根不再生长B.图1中植物的根的弯曲是因为A 侧生长比B 侧生长快C.图1中B 侧生长素浓度比A 侧高,是因为在重力刺激下生长素发生了极性运输D.一般情况下促进根部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比茎的要高16.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方法选择不恰当的是()A.植物都用样方法B.酵母菌等单细胞微生物可用血球计数板记数法C.活动能力强、个体较大的动物用标志重捕法D.活动能力弱的动物用样方法BAB生长素浓度A促进抑制B图1图2高二年级生物A 卷第3页(全卷共6页)17.如A.该片弃耕地上的植被演替方式为次生演替B.从1到40年,物种丰富度越来越大,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C.第1年时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比较弱,而第40年时恢复力稳定性比较弱D.第1年时该弃耕地的群落没有垂直结构,直到第4年以后才出现,之后将越来越复杂18.有关农田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农田的主要成分是农作物和人类B.农田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C.农田除草、消灭害虫是人工调整能量流动方向的方式,可让更多的能量流向对人类有利的方向D.人为因素可以改变农田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19.有关观察生态瓶(水族箱)中生物的演替实验操作的叙述合理的是()A.为了保证氧气的供应,应敞开瓶盖B.为了增加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应把生态瓶放在阳光下C.为了加快物质循环的速度,应增加分解者的数量D.为了增加分解者的多样性,应用河水替代自来水20.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当今生物界共同面对的世界性难题,有关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物种灭绝主要原因是生物的栖息地减少和人类过度开发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手段C.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保护物种多样性D.外来物种入侵往往对当地的物种多样性产生巨大的影响高二年级生物A卷第4页(全卷共6页)二尧非选择题(共5题,60分)21.(除标注外每空1分,12分)如图为人体组织局部示意图(②③④⑤属于人体体液的一部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注: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1)②为,④为(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
2015-2016学年重庆一中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2015-2016学年重庆一中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10题每题1分,11-30题每题1.5分,共40分)1.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滤纸条上的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A.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B.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b、叶绿素aC.叶绿素b、叶绿素a、胡萝卜素、叶黄素D.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2.下列有关细胞相对表面积、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效率和细胞新陈代谢强度之间的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效率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B.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效率越低,细胞新陈代谢越缓慢C.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效率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缓慢D.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效率越低,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3.细胞有丝分裂的4块装片1~4号,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的是()A.1号,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染色体散乱排列B.2号,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染色体散乱排列C.3号,细胞膜向内明显凹陷D.4号,细胞中部形成了细胞板4.取生长健壮的洋葱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制成临时装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欲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几个时期,正确的做法是()A.如果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镜继续观察B.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C.应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D.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调节细准焦螺旋增加视野的亮度5.如图为物质进入人成熟红细胞的3种方式示意图,错误的是()A.葡萄糖进入该细胞可用方式①表示B.氧气进入该细胞可用方式②表示C.钾离子进入该细胞可用方式③表示D.方式①②③能够说明细胞膜具有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的功能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伴随个体发育的整个过程,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B.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都会使细胞数目和种类变多C.蝌蚪尾的自溶现象体现了细胞凋亡,壁虎断尾再生体现了细胞分化D.人体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和因低温造成的冻疮细胞的死亡都通过细胞凋亡完成7.研究发现有些无线粒体的寄生虫可从其宿主中“偷”ATP,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宿主细胞中含有大量A TPB.ATP水解不需要酶的催化作用C.寄生虫无线粒体不能合成A TPD.“偷”来的ATP可直接用于生命活动8.下列人体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是()A.神经细胞 B.极体 C.初级精母细胞 D.造血干细胞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每次抓取统计过的小球都要重新放回桶内B.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每个桶内两种颜色的彩球的数量必须相同C.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D.对母本豌豆去雄和人工授粉后都需要套袋处理10.下列对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牛和水草的结构层次完全相同B.病毒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不属于生命系统C.池塘中的所有鱼属于一个种群D.草履虫既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11.近期一种可抗绝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性超级细菌“NDM﹣1”在英国、美国、印度等国家小规模爆发.下列有关超级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NDM﹣1”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的染色体上B.“NDM﹣1”细胞含P元素,但无生物膜系统C.“NDM﹣1”细胞的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D.“NDM﹣1”细胞和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1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同源染色体的来源一定相同B.来源相同的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C.一对同源染色体一定是一个四分体D.一个四分体一定是一对同源染色体13.如图为酵母菌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常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图甲中的各种细胞器B.图甲中含有RNA的细胞器有②⑥⑧C.在缺氧条件下,结构⑧中会产生乳酸D.结构⑥的内膜上会发生丙酮酸的分解14.如图为按顺时针方向表示的两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的b→a→b表示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B.甲图的b→a过程会出现核膜的消失和重现C.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最好是选植物甲D.图甲的a→b过程会发生中心体复制并移向细胞两极15.鸡的羽毛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灰羽对黑羽是显性.一只灰羽和多只黑羽鸡杂交,从理论上分析,后代表现型的比例可能是()A.1:0或1:1 B.1:0或3:1 C.1:1或1:2:1 D.3:1或1:2:116.利用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和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可以探究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只是观察了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不是对照实验B.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C.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烘干后,再观察质壁分离,现象更明显D.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下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滴加蒸馏水后都能复原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唾液淀粉酶和血红蛋白都能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B.如果有足量的三种氨基酸甲、乙、丙,能形成三肽的种类最多有6种C.葡萄糖是构成麦芽糖、纤维素、淀粉和糖原的基本单位D.蛋白质区别于脂质的特有元素是氮18.下列多种生物新陈代谢的类型及方式,正确的是()A.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它们都是异养生物B.洋葱所有的细胞都可以光合作用C.能否利用光能是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本质区别D.自养型生物专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生物19.青蛙的体细胞中有26条染色体,在正常情况下,它的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精子中染色体数目和核DNA分子含量,分别依次是()A.26、13、13和52、26、13 B.26、26、13和26、13、13C.52、26、13和26、26、13 D.26、13、13和26、13、1320.下面是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B.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进入卵细胞的机会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C.进入卵细胞的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D.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21.对孟德尔用高矮茎豌豆所做试验的理解,错误的是()A.纯种高茎和纯种矮茎豌豆正反交,后代都为高茎,说明高茎是显性B.对杂种F1高茎豌豆测交,后代为高茎:矮茎=1:1,说明杂种F1高茎豌豆减数分裂产生雌雄配子数量相等C.杂种F1高茎豌豆自交产生的后代F2中,高茎豌豆的数量多于矮茎豌豆D.杂种F1高茎豌豆自交产生的F2中,纯合子比例等于杂合子22.玉米的宽叶(R)对窄叶(r)完全显性,让纯种宽叶植株和窄叶植株杂交得到F1,再将F1自交产生F2,淘汰F2中的窄叶,利用F2中所有宽叶植株自交,则F3中RR、Rr、rr 三种基因型的比例是()A.3:2:1 B.4:4:1 C.1:2:1 D.9:3:123.灰色银狐有一种变种,在灰色的背景上出现白色的斑点,十分漂亮,称为白斑银狐,让白斑银狐自由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白斑银狐:灰色银狐=2: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银狐的体色灰色对白斑为显性B.可用测交的方法获得纯种的白斑银狐C.控制白斑的基因纯合时胚胎致死D.后代白斑银狐个体中有一半的纯合子24.下列关于细胞分化和全能性的理解,正确的是()A.胡萝卜韧皮部细胞无叶绿素合成的基因,所以韧皮部的颜色不是绿色B.人体肌肉细胞和红细胞中蛋白质种类完全不同C.将小麦种子萌发成幼苗不能证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D.动物细胞培养获得大量骨髓瘤细胞,证明了动物体细胞也具有全能性25.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只有癌细胞中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B.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在适宜条件下,能无限增殖C.癌细胞膜成分改变,产生癌胚抗原(CEA),但糖蛋白减少,易转移D.癌症的诊断,有病理切片的显微观察、核磁共振和癌基因检测等先进手段26.下列关于细胞衰老的说法,正确的是()A.衰老的黑色素细胞中黑色素含量增加,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B.衰老细胞内核糖体、线粒体数目增加,但酶活性下降C.衰老细胞体积变大,细胞核体积变小,物质运输效率低,代谢慢D.自由基学说认为,辐射会刺激细胞产生自由基攻击蛋白质,使细胞衰老27.下列关于酶的说法,错误的是()A.向1mL胰蛋白酶溶液中加入1mL新鲜胃液将改变胰蛋白酶的活性B.用淀粉、蔗糖酶和淀粉酶探究酶的专一性,可用碘代替斐林试剂进行鉴定C.0℃的低温和100℃的高温都将使所有酶失去活性D.并非所有的酶用双缩脲试剂检测都会变成紫色28.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都产生ATP,线粒体中细胞呼吸各阶段也都产生ATP B.在叶绿体中[H]随水的分解而产生,在线粒体中[H]随水的生成而产生C.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发生在叶绿体中,化学能转变成光能发生在线粒体中D.都含有少量核酸,有较大的膜面积和复杂的酶系统29.苯丙酮尿症是一种遗传病,如图(左)是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15号个体与13号个体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A.B.C.D.30.如图表示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定A、B两种植物单位时间内的CO2吸收量和释放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光照强度为ab(不含a、b两点)之间时,对A、B两植株每天光照12小时,暗12小时,两植株均可以生长B.当光照强度为ab(不含a、b两点)之间时,A、B两植株叶肉细胞中可以产生ATP的结构均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C.当光照强度由b上升为c时,A、B两植株叶绿体中C3化合物的含量均下降D.bc段,限制A、B两植株光合作用的外因均是光照强度二、填空题31.2015年10月9日国家农业部发布公告,西南大学培育的水稻新品种“西大优216”经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适宜重庆(武陵山区除外)中低海拔籼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是继“富优1号”、“西农优30”、“西农优1号”之后,时隔8年,该校第4个通过国家级审定的水稻新品种.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结合所学知识对水稻开展了如下研究.(1)将水稻种子放入不同的氧气浓度下测定氧气吸收量和二氧化碳释放量,结果如右图所示,a点时产生二氧化碳的细胞结构是.若欲长期保存种子,应该把种子放入图中点所对应的氧气浓度条件下.(2)将水稻种子浸水萌发成幼苗,再将幼苗放入完全培养液中继续培养.水进入根尖成熟区细胞后主要存在形式是,无机盐离子进入成熟区细胞相关的细胞器是(填两种).(3)用8株各有20片叶片、大小长势相似的水稻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研究12由表可知,℃的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最强.,再过一段时间后,编号为5的装置中二氧化碳含量不再变化,表明植物.32.如图一表示某动物体内(2N=4)的一个体细胞A细胞分裂的简单过程图,BCDEF表示该动物处于不同分裂状态的细胞图象;图二为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的含量变化.(1)图一中,细胞A→细胞C的细胞分裂方式属于分裂,细胞B中有对同源染色体.(2)图一中,细胞E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是,细胞B和细胞D中核DNA数量之比是.上述细胞示意图中,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一定相同的是细胞(填标号).(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3)图二中的①代表(填“核DNA”、“染色体”或“染色单体”),图一中的细胞E可用图二中时期表示(填标号).导致该动物减数分裂产生不同类型配子的原因,一般发生在图二中的时期(填标号).33.玉米幼苗叶色绿色和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细胞核中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亲本杂交试验图解如右图,请回答系列问题.(1)F1绿色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绿色也出现了白色,该现象在遗传学上被称为.从图可知,亲本中的绿色植株是.(填“纯合子”、或“杂合子”)(2)F2中所有白色植株与绿色植株的比例是.若将F1所有植株自由交配,后代白色植株:绿色植株的比例是.34.在一个长期随机交配形成的自然鼠群中,存在的毛色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注:()由表可知,基因1和2的显隐关系是,用亲本基因型为Aa1和Aa2的黄鼠杂交,子代的表现型是.(2)假设进行很多Aa1×a1a2的杂交,平均每窝生8只小鼠,在同样的条件下进行许多Aa1×Aa1的杂交,每窝平均生只小鼠.(3)两只鼠杂交,后代出现三种表现型.则该对亲本的基因型是.(4)现有一只黄色雄鼠和多只其他各色的雌鼠,如何利用杂交方法检测出该雄鼠的基因型?实验思路:第一步:选用该黄色雄鼠与多只纯合的色雌鼠杂交.第二步:观察后代表现型.结果预期及结论:①如果后代出现,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是Aa1.②如果后代出现,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2.2015-2016学年重庆一中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10题每题1分,11-30题每题1.5分,共40分)1.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滤纸条上的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A.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B.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b、叶绿素aC.叶绿素b、叶绿素a、胡萝卜素、叶黄素D.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考点】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分析】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解答】解:叶绿体中色素分离原理是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分离的结果是:所以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故选:A.2.下列有关细胞相对表面积、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效率和细胞新陈代谢强度之间的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效率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B.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效率越低,细胞新陈代谢越缓慢C.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效率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缓慢D.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交换效率越低,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考点】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分析】细胞的表面积与细胞体积之比,叫做细胞相对表面积.细胞的体积越小,其相对表面积越大,则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越高,新陈代谢越旺盛.细胞的相对表面积是制约细胞体积大小的因素之一.【解答】解:(1)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效率相对越低,细胞代谢越缓慢;(2)细胞体积越小,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相对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故选:A.3.细胞有丝分裂的4块装片1~4号,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的是()A.1号,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染色体散乱排列B.2号,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染色体散乱排列C.3号,细胞膜向内明显凹陷D.4号,细胞中部形成了细胞板【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A错误;B、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染色体散乱排列,发生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B错误;C、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向内明显凹陷,C正确;D、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发生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D错误.故选:C.4.取生长健壮的洋葱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制成临时装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欲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几个时期,正确的做法是()A.如果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镜继续观察B.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C.应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D.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调节细准焦螺旋增加视野的亮度【考点】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分析】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看到的是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死细胞,所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并不能观察到细胞进行持续分裂的全过程;低倍镜下看到的视野范围大,所以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通过调节光圈或反光镜来调节视野亮度.【解答】解:A、如果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说明观察目标不在视野内,改用高倍镜就更看不到,A错误;B、因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比较多,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B正确;C、在洋葱根尖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中,由于解离细胞已经死亡,不可能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C错误;D、如果视野过暗,可转换反光镜或光圈,增加视野的亮度,准焦螺旋是调节清晰度的,D 错误.故选:B.5.如图为物质进入人成熟红细胞的3种方式示意图,错误的是()A.葡萄糖进入该细胞可用方式①表示B.氧气进入该细胞可用方式②表示C.钾离子进入该细胞可用方式③表示D.方式①②③能够说明细胞膜具有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的功能【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1【解答】解:A、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是图①所示,B正确;B、氧气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是图②所示,A正确;C、钾离子进入细胞是主动运输,是图③所示,C正确;D、方式①②③能够说明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D错误.故选:D.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伴随个体发育的整个过程,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B.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都会使细胞数目和种类变多C.蝌蚪尾的自溶现象体现了细胞凋亡,壁虎断尾再生体现了细胞分化D.人体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和因低温造成的冻疮细胞的死亡都通过细胞凋亡完成【考点】细胞凋亡的含义;细胞的分化.【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而且细胞分化的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对个体是有利的.3、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解答】解:A、细胞分化发生于个体发育的整个过程中,A错误;B、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变多,细胞分化使种类变多,B错误;C、蝌蚪尾的自溶现象体现了细胞凋亡,壁虎断尾再生体现了细胞分化,C正确;D、人体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因低温造成的冻疮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坏死,D错误.故选:C.7.研究发现有些无线粒体的寄生虫可从其宿主中“偷”ATP,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宿主细胞中含有大量A TPB.ATP水解不需要酶的催化作用C.寄生虫无线粒体不能合成A TPD.“偷”来的ATP可直接用于生命活动【考点】ATP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分析】ATP是生物体的直接能源物质,A TP在细胞内数量并不很多,可以和ADP迅速转化形成.人和动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只有呼吸作用,高等植物体内产生A TP的生理过程有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A TP中的能量可用于各种生命活动,可以转变为光能、化学能等,但形成ATP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或植物的光合作用.【解答】解:A、宿主细胞中含有的A TP并不多,A错误;B、ATP水解需要酶的催化作用,B错误;C、寄生虫无线粒体,可通过无氧呼吸合成A TP,C错误;D、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可直接用于生命活动,D正确.故选:D.8.下列人体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是()A.神经细胞 B.极体 C.初级精母细胞 D.造血干细胞【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同源染色体是指减数分裂过程中两两配对的染色体,它们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次级性母细胞及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不含同源染色体,其他细胞均会同源染色体.【解答】解:A、神经细胞属于体细胞,而人体体细胞都含有同源染色体,A错误;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及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都不含同源染色体,B正确;C、初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所以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C错误;D、造血干细胞属于体细胞,而人体体细胞都含有同源染色体,D错误.故选:B.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每次抓取统计过的小球都要重新放回桶内B.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每个桶内两种颜色的彩球的数量必须相同C.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D.对母本豌豆去雄和人工授粉后都需要套袋处理【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分析】1、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2、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解答】解:A、为了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每次抓取小球统计后,应将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重复抓取50﹣100次,减少实验的误差,A正确;B、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每个桶中不同颜色的小球数量一定要相等,这样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B正确;C、孟德尔在豌豆开花前进行去雄,成熟后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C错误;D、对母本豌豆去雄和人工授粉后都需要套袋处理,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D正确.故选:C.10.下列对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牛和水草的结构层次完全相同B.病毒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不属于生命系统C.池塘中的所有鱼属于一个种群D.草履虫既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解答】解:A、植物无系统层次,水牛和水草的结构层次不完全相同,A错误;B、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会有生命活动,故其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B错误;C、池塘中的所有鱼不是同一个物种,不属于一个种群,C错误;。
高二生物-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选修)
2015-2016学年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选修)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哪项是对内环境稳态实质的描述( )A.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B.稳态是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C.温度、pH、渗透压等理化性质呈现动态平衡D.稳态是体内细胞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2.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B.当①处受刺激时,该处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C.②处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D.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3.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激素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B.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通过体液只运送至靶细胞C.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通过反馈调节维持含量的动态平衡D.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的结构,也不起催化作用4.下列事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C.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5.如图表示淋巴细胞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a、b、c三类细胞才能识别抗原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直接分化形成C.①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D.c、d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DNA不同6.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冬季流感袭来,医生给年老体弱者一般采用方法②来使其获得免疫能力B.采用方法①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②更持久的免疫力C.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是体液免疫D.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①进行免疫预防接种7.如图是达尔文利用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实验,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是探究( )A.胚芽鞘尖端对光线是否敏感,照光后是否会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B.胚芽鞘背光的一侧促进生长的物质含量是否较多C.胚芽鞘是否表现向光性,取决于尖端存在D.生长素是否会受到强光的破坏8.如图是某种群在理想环境和自然环境条件下种群数量变化的两种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呈“J”型曲线增长时不会出现K值B.该种群在自然条件下的增长曲线为“S”型C.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达到300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D.环境条件变化不会对该种群的K值造成影响9.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退耕还林还草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人类活动不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C.造成群落演替的原因只在于群落内部,与外部环境无关D.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现象明显10.如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B.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主要与气候、土壤等条件有关,与人类活动无关C.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构成不断地发生着改变,④→⑤过程中,云杉逐渐成为优势种D.在⑤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1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肉食性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B.细菌和真菌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有些生态系统只具有生产者和分解者两种成分12.如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根本上看,微生物利用的是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效率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可以促进物质循环再利用D.食用菌、沼气池微生物及蚯蚓等生物是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13.有关如图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若Y表示不同种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生存能力最强的是d B.若Y表示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则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dC.若Y表示四个鸽种群中的个体数,则d种群被鹰攻击的成功率最大D.若Y表示某有毒物质在某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中的含量,则d代表生产者14.下列有关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②造成臭氧层空洞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大量使用了氟利昂等制冷剂;③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森林被大量破坏;④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主要是由于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的积累和浓缩.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①②D.②③④15.如图示苹果果实的发育过程中各阶段激素变化情况,其中①是细胞分裂素,②是生长素,③是乙烯,④是脱落酸,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在果实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生长素起主导作用B.乙烯在成熟的果实中含量最低C.果实发育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D.脱落酸在果实的成熟阶段中含量最高16.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聚合酶可连接磷酸二酯键,因此可代替DNA连接酶来进行连接B.基因运载体上的抗性基因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受体细胞在自然环境中耐热性C.运载体的作用是可以完成目的基因的转运、扩增、表达、确定在染色体上基因间的排列顺序D.不同的限制酶能识别不同的核苷酸序列,充分体现了酶的专一性17.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愈伤组织是一团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薄壁细胞B.二倍体植株的花药经植物组织培养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C.用人工薄膜将胚状体、愈伤组织等分别包装可制成人工种子D.植物耐盐突变体可通过添加适量NaCl的培养基培养筛选而获得18.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工程可合成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蛋白质B.蛋白质工程完全不同于基因工程C.基因工程需对基因进行操作,蛋白质工程不对基因进行操作D.基因工程是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质工程是细胞水平操作19.某科学家将花粉中引发过敏的蛋白质的基因导入水稻基因组中,培育出可预防过敏的转基因大米,并通过小鼠试验获得成功.以下有关说法合理的是( )A.该转基因水稻的变异是基因重组的结果B.小鼠食用这种转基因大米后能预防花粉过敏,是因为小鼠从大米中获得了过敏原C.该水稻是否能抗过敏可通过运载体上的标记基因来检测D.过敏反应一般是相同过敏原再次侵入机体时,存在于血清中的抗体作用于过敏原的结果20.现有甲、乙两种植株(均为二倍体纯种),其中甲种植株的光合作用能力高于乙种植株,但乙种植株很适宜在盐碱地种植.要利用甲、乙两种植株各自优势,培育出高产、耐盐的植株,有多种生物技术手段可以利用.下列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中不可行的是(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获得满足要求的四倍体杂种目的植株B.将乙种植株耐盐基因导入到甲种植株的受精卵中,可培育出目的植株C.两种植株杂交后,得到的F1再利用单倍体育种技术可较快获得纯种的目的植株D.诱导两种植株的花粉融合并培育成幼苗,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可培育出目的植株二、多项选择(每小题3分,共15分.错选无分,少选得1分)21.如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调控模式图,主要包括①②③④⑤过程,TRH和TSH分别代表不同的激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X和Y分别代表下丘脑和垂体B.TSH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当人体进入寒冷环境时,①过程将加强D.Y上具有能识别TRH和甲状腺激素的特异性受体22.下列有关“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过程中,每天应定时取样计数B.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C.在血细胞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边缘多余培养液D.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2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B.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往往就越弱C.不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一般不同D.减轻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过度利用,可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24.采用转基因工程技术将人凝血因子基因导入山羊受精卵,培育出了转基因羊.但是,人凝血因子只存在于该转基因山羊的乳汁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如果人凝血因子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已知,可用人工合成的方法获得该目的基因B.人体细胞中凝血因子基因进入羊受精卵后,其传递和表达不再遵循中心法则C.人凝血因子基因存在于该羊的乳腺细胞,而不存在于其他体细胞中D.人凝血因子基因开始转录后,DNA聚合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25.“白菜﹣甘蓝”是用细胞工程的方法培育出来的蔬菜新品种,它具有生长期短、耐热性强和易于储藏等优点.如图是“白菜﹣甘蓝”的培育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除去细胞壁形成原生质体B.通常利用PEG或灭活的病毒,诱导原生质体相互融合C.杂种细胞形成的标志是产生了新的细胞壁D.愈伤组织形成“白菜﹣甘蓝”植物体必须经过脱分化过程三、非选题(共65分)26.屈膝反射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它使肢体从伤害性刺激上缩回,以保护肢体不受伤害性刺激所损伤.如图甲表示屈反射的反射弧,图乙为图甲中神经元A和B之间形成的突触的放大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图乙中,突触小体是神经元A中的__________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B的__________ (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2)图甲中,神经元D所在的部位属于反射弧结构中的__________.(3)神经冲动从神经元A传递到神经元B的过程中,信号转换过程是电信号→__________,方向具有__________性,因为__________.(4)皮肤感受器被扎之后,②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先后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5)皮肤被扎之后,会感觉到疼痛,这是因为神经冲动会由脊髓中的中间神经元向上传导至__________.(6)某人因车祸致脊髓在胸部断裂,导致高位截瘫,用针刺该患者脚部皮肤,被刺的腿的屈肌的反应是__________(“无反应”、“收缩”或“舒张”).27.如图为特异性免疫的有关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请写出下列标号的细胞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⑤__________.(2)物质Ⅰ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参与该物质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答全).(3)图中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有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4)若切除某小狗的胸腺,其体液免疫是否受影响?__________(5)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杀伤靶细胞主要有两种途径:细胞裂解性杀伤(图1)和诱导细胞凋亡(图2).前者指效应T细胞分泌诸如穿孔素一类的介质损伤靶细胞膜;后者指效应T细胞通过表面FasL与靶细胞表面的Fas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①图1中的穿孔素又称“成孔蛋白”,由效应T细胞产生并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穿孔素能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管状通道,使K+及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__________ (流入/流出)靶细胞,最终导致靶细胞死亡.②图2中的FasL称为死亡因子,Fas称为死亡因子受体,它们都是由细胞合成并定位于细胞表面的蛋白质.一般来说,控制Fas的基因能在各种细胞内表达,而控制FasL的基因只在效应T细胞和某些肿瘤细胞内表达.免疫排斥是器官移植的一个主要障碍.请根据Fas 和FasL的相互关系,提供一种解决免疫排斥的思路.__________.28.为研究生长素类似物2,4﹣D对某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一实验小组按下表进行了实)本实验中的对照组是__________.(2)根据实验结果可确定,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在__________mg/L之间.(3)实验结果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生根的影响具有__________性.(4)有人提出插条生根可能需要光照,为此开展了如下探究实验.实验步骤:①将用适宜浓度2,4﹣D溶液处理过的插条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分别扦插在潮湿沙土中.②甲组置于光照条件下培养,乙组置于__________条件下培养,其它条件__________.③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计数甲乙两组插条的__________.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a.__________,则光照有利于插条生根;b.__________,则黑暗有利于插条生根;c.如果甲乙两组的插条生根数目相当,则光照、黑暗对插条生根没有影响.29.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多次发生地震,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图1为该地区在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 kJ/(m2•y)],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示意图,图3表示该生态系统中存在的部分营养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如图1所示,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__________kJ/(m2•y),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2)图1中A表示__________,图中未利用部分的能量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是__________.(3)由于植被受损,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减少,为减轻植被恢复的压力,除生产者外其他营养级需要补偿能量输入.计算可知,肉食性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至少为__________.(4)图2中,甲代表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__________.若图中的“→”仅表示二氧化碳的流动方向,则不会存在的过程有__________.碳元素的循环形式是__________,在生物群落中的流动途径是__________.(5)图3中含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生物B、C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30.如图表示某抗虫水稻主要培育流程.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过程①需要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过程②常用__________溶液处理土壤农杆菌,使其成为__________细胞.过程④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____.(2)组建理想的载体需要对天然的质粒进行改造.如图是天然土壤农杆菌Ti质粒结构示意图(图上标注了部分基因及部分限制酶作用位点).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①人工改造时,要使抗虫基因表达,还应插入__________.②人工改造时用限制酶Ⅱ处理,其目的是:第一,去除质粒上的__________两个基因(用图中基因字母符号表示),以保证T﹣DNA进入水稻细胞后不会引起细胞的无限分裂和生长;第二,使质粒带有单一限制酶作用位点,有利于__________的准确插入.第三,使质粒大小合适,可以提高转化效率等.③若用限制酶Ⅰ分别切割改造过的理想质粒和带有抗虫基因的DNA分子,并构成重组Ti 质粒.分别以含四环素和卡那霉素的培养基培养已成功导入抗虫基因的水稻胚细胞,结果是在含__________的培养基上能够生长.(3)限制酶Ⅱ识别的核苷酸序列及切割位点为﹣G↓ACGTC﹣(“↓”表示切割位点),请在答题纸上画出切割DNA分子双链后形成的黏性末端上的碱基__________.31.玉米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科学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下图是玉米培育过程示意图;下表是以玉米的成熟胚为外植体,在基本培养基上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愈伤组织诱导率影响的实验结果.请分析问答下列有关问题:植物的器官→(1)图中玉米的培育过程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其中过程A称为__________.(2)为了获得玉米某些代谢产物,可用少量__________酶处理愈伤组织,获取单细胞或小细胞团,在__________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3)从上表可以知道,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较高浓度的__________有利于胚形成愈伤组织.(4)影响愈伤组织成功诱导的因素除植物生长调节剂外,还有培养的环境条件.现给你提供200个已经消毒过的玉米成熟胚,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请完成玉米愈伤组织的诱导是否需要光照的探究实验步骤:①将200个已经消毒过的成熟胚平均分为甲、乙两组,接种到__________(填培养基代号)培养基上,分别培养:②__________;③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计数和比较甲、乙两组中__________.32.如图,左图所示人体内血糖调节的部位图解,图中a、b表示参与血糖调节的两种激素,右图表示a激素信息传递的一种机制.请回答:(1)正常人的血糖浓度为__________,主要通过机体__________调节方式维持相对稳定.(2)当血糖升高时,通过②过程,使a分泌量增加,a激素表示__________,它在降低血糖过程中具体的作用有两条调节途径,一是通过⑥⑦⑧过程促进__________;二是主要通过⑥抑制__________.(3)图中b激素是__________,它与a激素的作用关系表现为__________,a激素和b激素的作用结果都会反过来影响各自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__调节.(4)Ⅱ型糖尿病人的a激素的含量和正常人相差很小,甚至比正常人还高,请据右图激素作用的机制分析Ⅱ型糖尿病人最可能的病因是__________.2015-2016学年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选修)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哪项是对内环境稳态实质的描述( )A.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B.稳态是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C.温度、pH、渗透压等理化性质呈现动态平衡D.稳态是体内细胞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叫做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网络共同调节下实现的,A错误;B、是通过各个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这属于稳态的调节过程,B错误;C、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相对恒定,处于动态平衡中,C正确;D、内环境的稳态是体内细胞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这属于稳态的意义,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和意义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2.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B.当①处受刺激时,该处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C.②处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D.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B、C、D、E分别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①位于传入神经上、②位于传出神经上、③为突触结构.【解答】解:A、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A正确;B、当①处受刺激时,该处的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B错误;C、兴奋在图中②突触结构中的传递是单向的,这决定了神经传导的方向只能是:从①→②→③,从而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C正确;D、图中的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和E效应器五部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反射弧结构、神经传导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激素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B.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通过体液只运送至靶细胞C.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通过反馈调节维持含量的动态平衡D.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的结构,也不起催化作用【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激素调节的特点有:(1)微量和高级;(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但是调节的反应速度比较缓慢,神经调节的反应速度快.【解答】解:A、激素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A正确;B、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通过体液运送至全身各处,但只作用于靶细胞,B错误;C、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通过反馈调节维持含量的动态平衡,C正确;D、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的结构,也不起催化作用,只起调节作用,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激素调节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区分能力,难度不大.考生平时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列表比较,明确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并且识记各自的调节特点.4.下列事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C.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考点】脑的高级功能.【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低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的部位(如脊髓),高级中枢能够控制低级中枢的活动.【解答】解: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是低级的神经活动,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的部位(如脊髓),不能说明高级中枢能够控制低级中枢,A错误;B、记忆种类包括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永久记忆,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但不能说明高级中枢能够控制低级中枢,B错误;C、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仅与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语言中枢有关,C错误;D、排尿的初级中枢是脊髓,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所以意识丧失不能控制排尿,意识恢复能够控制,说明脊髓的活动受大脑皮层控制.D正确故选:D【点评】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中枢除了对外部世界感知(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在言语区).5.如图表示淋巴细胞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a、b、c三类细胞才能识别抗原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直接分化形成C.①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D.c、d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DNA不同【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专题】模式图;免疫调节.【分析】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其中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细胞转移到胸腺中成熟,所以图中a是T细胞、b是B细胞、c是效应T细胞、d是浆细胞.【解答】解:A、只有d浆细胞没有识别能力,其他细胞均有识别抗原的能力,A错误;B、产生抗体的细胞可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直接分化形成,B错误;C、①和②过程属于反应阶段,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C正确;D、c、d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分裂而来的,所以它们的核DNA是相同的,而c、d的功能各不相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图,考查免疫和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6.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冬季流感袭来,医生给年老体弱者一般采用方法②来使其获得免疫能力。
《解析》重庆市万州区万州上海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Word版含解析
重庆市万州区万州上海中学 2015~2016 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40 分)1.下列有关生态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果园中适当增加食物链,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 .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C .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 .森林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B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C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D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生物信息3.如图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 ”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 ”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及其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 b 点B .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 d 点之后C .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 c 点时进行D .当种群数量达到 e 点后,增长率为 04.下表是对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戊为分解者.(单位:102 千焦/m 2•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 戊 同化固定的能量 15.0 870.7 0.9 141.0 211.5 体内贮存的能量 2.6 369.4 0.3 61.9 20.1 呼吸消耗的能量12.4501.30.679.1191.4A .生产者是乙B .初级消费者是丁C .能量从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 6%D .生态系统能量的总输入一定等于能量的总输出5.科学方法是生物学研究的精髓之一.下列生物学研究所选择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为更好计算个体数量应将样方中的其它植物拔除B.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动物的丰富度时,应防止标志物脱落C.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应统计方格内和四边上的菌体D.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可以用目测估计法统计各种群的数量6.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丁构成系统的生物群落,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①过程可以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缺少类群甲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C.类群乙、丙、丁的细胞呼吸是产生大气中气体X 的途径之一D.适当增加图中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7.关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口增长往往促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出更多的农田B.人的生存除需要粮食等各种农产品外,还有多种物质和精神需求,也会给生态环境造成更大压力C.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压力将会自然减小D.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许多都与人口众多有直接关系8.下列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只要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B.杂合子自交产生的子代全部为杂合子C.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D.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9.豌豆的花色中紫色对白色为显性.一株杂合紫花豌豆连续自交繁殖三代,则子三代中开紫花的豌豆植株和开白花的豌豆植株的比例是()A.3:1 B.15:7 C.9:7 D.15:910.对于孟德尔所做的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来说,不必具备的条件是()A.选用的一对相对性状要有明显的差异B.实验选用的两个亲本一定是纯种C.要让显性亲本作父本,隐性亲本作母本D.要让两个亲本之间进行有性杂交11.将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子一代中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若再将 F 1黑斑蛇之间交配,F 2中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由此分析可以得出( )A .蛇的黄斑为显性性状B .F 2中黑斑蛇的基因型与 F 1中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C .F 1黑斑蛇的基因型与亲代黑斑蛇的基因型不同D .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12.小麦高秆(H )对矮秆(h )是显性.现有两株高秆小麦,它们的亲本中都有一株矮秆小麦,这两株小麦杂交,在 F 1出现纯合子的概率是( )A .75%B .50%C .25%D .12.5%13.Y (黄色)和 y (白色)是位于某种蝴蝶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雄性有黄色和白色,雌性只有白色.下列杂交组合中,可以从其子代表现型判断出性别的是 ( )A .♀yy ×♂yyB .♀Yy ×♂yyC .♀yy ×♂YYD .♀Yy ×♂Yy14.基因型为 MM 的绵羊有角,基因型为 mm 的绵羊无角,基因型为 Mm 的绵羊母羊无角公羊有角,现有一只有角母羊生了一只无角小羊,这只小羊的性别和基因型分别是( )A .雄性、mmB .雌性、MmC .雄性、MmD .雌性、mm15.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图中哪个过程?( )A .①B .②C .③D .④16.父本基因型为 AABb ,母本基因型为 AaBb ,正常情况下 F 1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A .AaBbB .AabbC .aaBbD .AABb17.两豌豆亲本杂交,按每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对其子代的表现型进行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则杂交后代中,新出现的类型占的比例为( )A .B .C .D .18.假如水稻高秆(D )对矮秆(d )为显性,抗稻瘟病(R )对易感稻瘟病(r )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 2代中出现既抗病又抗倒伏类型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A.ddRR,B.ddRr,C.ddRR,,和ddRr,D.DDrr,和DdRR,19.某生物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基因A、b、C 分别控制①②③三种酶的合成,在三种酶的催化下可使一种无色物质经一系列转化变为黑色素.假设该生物体内黑色素的合成必须由无色物质转化而来,如图所示:现有基因型为AaBbCc 的两个亲本杂交,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为()A.B.C.D.20.某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A、a 控制,基因型AA 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Aa 的为小花瓣,aa 的无花瓣.花瓣颜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r 控制,基因型为RR 和Rr 的花瓣是红色,rr 的为黄色,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基因型为AaRr 的亲本自交,则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A.子代共有9 种基因型B.子代共有5 种表现型C.子代有花瓣植株中,AaRr 所占的比例为D.子代的红花植株中,Rr 所占的比例为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4分)21.科学家在某一生态系统中开展了轻度、中度、重度入侵区的群落植物多样性调查,结果如图1;同时对轻度入侵区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2.请分析回答:(1)由图1 可知,随入侵程度的加大,本地原有植物群落丰富度;调查说明外来物种的入侵能改变群落演替的.该入侵物种能分泌化学物质抑制其它植物生长发育,同时能引起昆虫和动物拒食.入侵物种与本地植物之间构成关系.(3)研究发现,经济植物黑麦草能抑制该入侵物种的生长.为了解其抑制机制,进行如下实验:①用完全营养液培养黑麦草幼苗;②取一定量培养过黑麦草的营养液加入用于培养该入侵物种幼苗的完全营养液中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加入等量的该入侵物种幼苗的完全营养液.③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并比较两组入侵物种幼苗的长势.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4)图2 中 A 表示的能量是;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是.22.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请分析回答:(1)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了图中所示生物外,还应有.鹰占有个营养级,它与蛇的种间关系是.(3)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时的特点是:.(4)在绿色植物→蚱蜢→蛙→蛇→鹰这条食物链中,若鹰要增重lkg(能量传递效率均为10%),则需消耗绿色植物kg.(5)在这个食物网中,绿色植物通过散发花香来传递信息,吸引昆虫前来采蜜,帮助传粉.23.如图为某家族白化病的遗传系谱图,请据图回答(相关的遗传基因用A、a 表示)(1)决定白化病的基因为性,第一代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Ⅱ6 的基因型为,她为纯合子的机率为.(3)Ⅱ9基因型为,Ⅲ10和Ⅲ11结婚(近亲结婚),他们的后代患病的可能性为.24.日本明蟹壳色有三种情况:灰白色、青色和花斑色.其生化反应原理如图所示.基因A 控制合成酶1,基因 B 控制合成酶2,基因b 控制合成酶3.基因a 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无酶 1 活性,基因a 纯合后,物质甲(尿酸盐类)在体内过多积累,导致成体会有50%死亡.甲物质积累表现为灰白色壳,丙物质积累表现为青色壳,丁物质积累表现为花斑色壳.请回答:(1)明蟹的青色壳是由对基因控制的.青色壳明蟹的基因型有种,分别是.两只青色壳明蟹交配,后代成体只有灰白色明蟹和青色明蟹,且比例为1:6.亲本基因型组合为或.(3)基因型为AaBb 的两只明蟹杂交,后代的成体表现为,其比例为.重庆市万州区万州上海中学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1.下列有关生态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果园中适当增加食物链,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C.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森林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考点】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根据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分析 A 选项.根据低碳生活的含义分析B 选项.根据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分析 C 选项.根据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分类分析出D 选项.【解答】解:A、适当增加食物链,增加了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因此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故A 对.B、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故 B 对.C、信息传递还能够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如当雪兔数量减少时,这种营养缺乏状况就会直接影响到猞猁的生存.猞猁数量的减少,也就是雪兔的天敌的减少,又促进了雪兔数量的回升.故C 对.D、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以及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艺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生态功能.如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功能.因此森林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故 D 错.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稳定性、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等相关基础知识.考查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B.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D.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生物信息【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分析】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物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输入生态系统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传递沿食物链、食物网,散失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2、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3、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1)物理信息:光、声、热、电、磁、温度等.如植物的向 光性.化学信息:性外激素、告警外激素、尿液等.(3)行为信息:动物求偶时的舞蹈、运动等.【解答】解:A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通过负反馈调节以维持生态平衡,A 正确;B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B 正确;C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C 正确;D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D 错误.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 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3.如图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 ”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 ”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 曲线及其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 b 点B .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 d 点之后C .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 c 点时进行D .当种群数量达到 e 点后,增长率为 0【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分析】据图分析,曲线中的两个关键点:c 点时,增长率达到最大,它意味着种群的繁殖力最强; e 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这时种群增长率最小,它意味着出生率与死亡率或迁入率与迁出率接 近于等值.“J ”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 况.“S ”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 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 K ,种群增长率先增加后减少,在 K/2 处种群增长率最大.【解答】解:A 、e 点为 K 值,种群增长率为 0,在 K 值时捕捞鱼类得到的日捕量最大,但一般捕 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 K/2 时,即 c 点,种群增长率最大,A 错误;B 、从图中可以看出阴影部分代表环境阻力,所以“S ”型曲线的环境阻力出现在 c 点之后,B 错误;C 、防治蝗虫数量应在种群数量及增长率较低时,所以应在 b 点之前进行,C 错误;D 、到达 e 点后,种群数量达到 K 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故增长率为 0,D 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种群增长曲线,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4.下表是对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 戊为分解者.(单位:102千焦/m 2•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同化固定的能量 15.0 870.7 0.9 体内贮存的能量 2.6 369.4 0.3 呼吸消耗的能量12.4501.30.6丁戊141.0211.561.920.179.1191.4A.生产者是乙B.初级消费者是丁C.能量从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6%D.生态系统能量的总输入一定等于能量的总输出【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专题】数据表格;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分析】分析表格:表中是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甲、乙、丙、丁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戊为分解者.由于能量在流动的过程中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因此,乙是生产者,丁是初级消费者,甲是次级消费者,丙是三级消费者.据此答题.【解答】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乙是生产者,A 正确;B、初级消费者是丁,B 正确;C、能量从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 ×100%=6%,C 正确;D、由表中数据可知,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870.7,而输出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12.4+501.3+0.6+7.1+191.4=712.8,可见该生态系统能量的总输入大于能量的总输出,D 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表格,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重点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掌握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及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计算,能结合表中数据准确答题.5.科学方法是生物学研究的精髓之一.下列生物学研究所选择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为更好计算个体数量应将样方中的其它植物拔除B.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动物的丰富度时,应防止标志物脱落C.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应统计方格内和四边上的菌体D.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可以用目测估计法统计各种群的数量【考点】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分析】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所以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而不采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应统计方格内和两边以及夹角上的菌体.【解答】解:A、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不能将样方中的其它植物拔除,原因是会影响蒲公英的数量,A 错误;B、不能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动物的丰富度,应用取样器取样法,B 错误;C、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应统计方格内和两边以及夹角上的菌体,C 错误;D、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可以用目测估计法统计各种群的数量,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酵母菌数量统计和土壤小动物物种丰富度调查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6.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丁构成系统的生物群落,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①过程可以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缺少类群甲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C.类群乙、丙、丁的细胞呼吸是产生大气中气体X 的途径之一D.适当增加图中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专题】模式图;生态系统.【分析】分析题图: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丁构成系统的生物群落,根据图中箭头方向可推知乙为生产者,丙、丁为消费者,甲为分解者.【解答】解:A、已知图中乙为生产者,所以①过程可以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②为生产者的呼吸作用,A 正确;B、图中甲为分解者,如果分解者缺少,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将不能正常进行,B 正确;C、由图可知,气体X 为二氧化碳,类群乙为生产者,类群丙和丁为消费者,其有氧呼吸可以产生二氧化碳,但是其无氧呼吸不能产生二氧化碳,C 错误;D、动植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所以增加图中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D 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结构等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图形、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7.关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口增长往往促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出更多的农田B.人的生存除需要粮食等各种农产品外,还有多种物质和精神需求,也会给生态环境造成更大压力C.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压力将会自然减小D.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许多都与人口众多有直接关系【考点】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1、我国人口现状:①人口增长速度快;②人口增长规模大;③老龄化速度快;④城镇人口比重增大.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口仍将在较长时期内持续增长.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人口增长和开垦土地之间的关系:使耕地的污染和退化严重.人口增长过快与森林资源的关系:使得越来越多的森林受到破坏.(3)人口增长过快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大量工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加剧了环境污染.(4)人口增长过快与水资源的关系:用水量就会相应增加,同时污水也相应增加,而人均水资源减少.(5)人口增长过快与能源或矿产的关系:除了矿物燃料外,木材、秸秆都成了能源,给环境带来了压力.【解答】解:A、人的生存需要粮食等各种农产品,故人口增长往往促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出更多的农田,A 正确;B、人的生存除需要粮食等各种农产品外,还有多种物质和精神需求,也会给生态环境造成更大压力,B 正确;C、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各种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而人口增长造成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加剧,因此人口增长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C 错误;D、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许多都与人口众多有直接关系,如人口快速增长会导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加剧等,D 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要求考生识记我国人口现状及发展前景,明确我国人口还没有超过我国自然环境的人口环境容纳量,但已经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掌握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明确人口快速增长会导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加剧.8.下列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只要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B.杂合子自交产生的子代全部为杂合子C.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D.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考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专题】正推法;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析】1、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个体的现象.2、孟德尔在杂交豌豆实验中,把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子一代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3、表现型=基因型+环境.4、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就是相对性状.【解答】解:A、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个体的现象,A 错误;B、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会出现纯合子,例如Aa 自交,后代为AA:Aa:aa=1:2:1,B 错误;C、相同环境下,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AA 和Aa,C 正确;D、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短毛、直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D 错误.故选:C.【点评】本条考查一些基本的概念,性状分离、显性性状、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相对性状的概念,明确相关的概念,正确的解答选项.9.豌豆的花色中紫色对白色为显性.一株杂合紫花豌豆连续自交繁殖三代,则子三代中开紫花的豌豆植株和开白花的豌豆植株的比例是()A.3:1 B.15:7 C.9:7 D.15:9【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一对基因Aa 的杂合子自交,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自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Aa、aa,比例为1:2:1.据此答题.【解答】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一株杂合紫花豌豆自交,子一代基因型为AA、 Aa、aa;子一代自交,子二代基因型为(+= )AA、(= )Aa、(+= )aa;子二代自交,。
2015-2016学年重庆市万州二中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
2015-2016学年重庆市万州二中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一、选择题:本卷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在如图所示的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与圆圈中“ ”所对应的名称相符合的是()A.①-腺嘌呤核糖核苷酸B.②-腺苷C.③-腺嘌呤脱氧核苷酸D.④-腺嘌呤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能形成囊泡的细胞结构只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C.叶绿体是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D.吞噬细胞与肌肉细胞相比,溶酶体的含量较多3.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用差速离心法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B.细胞膜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C.细胞内的合成过程只能在生物膜上完成D.细胞膜上蛋白质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决定其功能的复杂程度4.下面对几种细胞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真核细胞中都含有图示的五种细胞器B.①与③之间膜成分相互转化的基础是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通过一定的染色技术,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以上五种细胞器D.①③④⑤上进行的反应都需要②提供能量5.在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中能正常完成的生理活动有()①核核②合成呼吸酶③ 蛋白质④ 自由扩散进入细胞⑤染色质-染色体⑥ ⑦ ⑧渗透作用.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⑧C.①③⑥⑧D.②③⑥⑧6.如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在和条件下,光照强度和氧气释放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光照强度等于时,该植物在时比多吸收氧气毫升/小时B.当光照强度等于千勒克司时,该植物在两种温度下制造有机物的量相等C.当光照强度小于千勒克司时,适当地降低温度有利于温室内该植物的增产D.当光照强度超过千勒克司时,下该植物光合作用的制约因素主要是碳(暗)反应7.下列有关不同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神经细胞、精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都有细胞周期B.蓝藻细胞通过片层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C.神经细胞在静息电位状态不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D.形成层细胞中的聚合酶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核8.下列关于人和动物细胞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①正常细胞癌变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在人体内将成为抗原;②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③细胞内水分减少,代谢速度减慢是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之一;④致癌因子刺激引起的癌变是细胞的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的过程;⑤动物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特异性,是细胞间相互识别和联系用的“语言”“文字”;⑥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有关.A.①③⑤⑥B.①②③⑤⑥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⑥9.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分裂间期,完成了分子的复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B.分裂前期,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此时,每条染色体上有条姐妹染色单体C.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但细胞内的数目不变D.分裂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10.如图表示肝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丙依次为组织液、血浆、淋巴B.甲中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需穿过两层磷脂分子C.等缓冲物质可使乙的稳定在 . .D.肝细胞、甲、乙三部位浓度大小关系为乙甲肝细胞11.某人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表现出面色苍白,全身颤抖.则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个体血糖浓度降低,细胞产热不足以维持正常体温B.该个体感觉饥寒交迫的中枢在下丘脑C.调节过程中促甲状腺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多种激素分泌会增加D.调节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细胞都被调动起来抵御寒冷12.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葡萄糖、胰岛素、淋巴因子和胰蛋白酶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B.人体内环境、渗透压等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需的C.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中,含量上占明显优势的是和D.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淋巴和组织液13.如图是正常人体内糖代谢及调节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④分别是血糖上升和下降的主要原因B.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抑制①、②、③过程C.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可抑制④、⑤、⑥等过程D.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可促进肝脏、肌肉细胞进行②过程14.如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具体体液.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成分B.①、②、③、④中成分最相近是与②和④C.葡萄糖由②进入③的方式是协助扩散D.乙酰胆碱可以存在于②中15.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健康的关系,不正确的是()A.体温调节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促进产热量增加B.在反射活动发生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C.下丘脑既能感受渗透压变化又能分泌相应激素调节水平衡D.肌糖原不会分解成为血糖,参与调节血糖稳定的糖原只有肝糖原16.如图是人体对体温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①②③④过程均会加强B.寒冷⑤刺激时,③与④激素分泌量增多,促进产热C.由图可知人体对体温的调节主要是体液调节的结果D.人体对体温调节时骨骼肌的活动也受传出神经支配17.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B.处位于传出神经上C.从到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D.牵拉骨骼肌时,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18.如图是人的排尿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简图(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到轴突),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的部分区域,乙代表脊髓中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下列有关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婴儿的兴奋,就会引起兴奋;正常成年人的兴奋,不一定兴奋B.如果正常成年人的兴奋,就会引起神经元的兴奋C.若正常成年人的受损,其排尿反射将不会存在D.若正常成年人的和受到损伤,其排尿反射仍会存在19.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20.有关反射弧说法正确的是()A.突触前膜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B.切断传入神经、刺激传出神经,不会引起效应器的规律性应答C.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突触的传导方式相同D.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21.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D.细胞外液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22.某研究小组同学用体重等方面大体相同的三组兔子进行如下实验: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三组兔子的体内,然后定时测定兔子甲状腺的放射量.天后,分别给三组兔子注射:①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②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③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可判断、、三组兔子第二次注射的物质依次是()A.②③①B.②①③C.③②①D.③①②23.激素之间作用相同,使作用效果加强称为协同作用.下列是某同学对人体内具有协同作用关系的激素所作的归纳,其中有误的是()A.①B.②C.③D.④24.自年月至今,西非多国肆虐的埃博拉病毒因发病快、致死率高,正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警惕.该病毒侵入人体后()A.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均发挥作用B.刺激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C.刺激吞噬细胞增殖、分化为多种记忆细胞D.相应的多种免疫活性物质能迅速将其清除25.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持续时间长B.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广C.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就是各种激素D.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需要体液传送26.人体内环境的稳态需要多种调节机制(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共同发挥作用.如图甲表示反射弧示意图,图乙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甲中,神经信息在、和中传递的形式都相同B.图甲中,神经信息在、和中传递的速率都相同C.接种后的机体被相同病原体再次感染时,产生免疫的主要途径是图乙中的⑥ ⑧ ⑨D.图乙中,细胞、细胞和细胞的作用,都具有特异性27.如图表示人体内化学物质传输信息的种方式.神经递质和性激素的传输方式依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①28.如图表示动物体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激素,当某人走出房间进入寒冷环境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血液中激素①、②、③的含量会增加B.骨骼肌受有关神经支配,不自主战栗C.激素①、②对垂体的作用效应都为促进D.该图表示体温调节的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29.图表示两个细胞或病毒与细胞相互接触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是精子,是卵细胞,则它们的结合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B.若细胞内部被麻风杆菌入侵,则可能是与其密切接触的浆细胞C.若是凋亡的细胞,则被吞噬细胞分解的过程与溶酶体有关D.若是,则是细胞,的入侵使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丧失30.如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是细胞①、细胞②、细胞③和细胞④B.过程、都需要细胞膜糖被的参与,过程主要发生在靶细胞内C.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时,人体消灭该抗原主要依靠细胞⑤的增殖分化D.细胞③的增殖分化大多需要细胞②产生的淋巴因子及过程共同作用.“人类不能生活在纯氧的环境中”,这一叙述是()A.不对,因为身体细胞需要氧,以氧化有机物获得能量B.不对,因为人体所吸收的纯氧经呼吸道进入血液时,已有许多产生,不影响呼吸的调节C.对,因为血液中应有适量的作为调节呼吸作用的物质D.对,因为纯氧会使身体细胞的氧化作用太剧烈,而无法维持稳定性3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33.如图示黄化燕麦幼苗中生长素相对含量的分布,据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主要在生长活跃的部位合成B.点所对应的细胞体积比点所对应的细胞体积大C.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点可能会抑制点细胞的生长D.点生长素浓��较高是由、点细胞合成的生长素运输到点所致34.图为研究生长素产生部位及运输方向的实验,初始时,琼脂块① ⑥不含,下列对实验结果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琼脂块①②中都有,① ②B.琼脂块③④中都有,③ ④C.琼脂块⑤⑥中都有,⑤ ⑥D.琼脂块③④中含有的分别与⑤⑥中的相等35.如图实验,甲、乙、丙切去顶芽,丁顶芽不切除.将切下的乙顶芽放回原位置;将切下的丙顶芽放置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后将琼脂块置于丙原顶芽位置.四组枝条均给予图示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预测正确的是()A.最先发育为侧枝的是侧芽B.主枝直立生长的只有丙C.能弯向光源生长的只有丁D.丁中号芽较号芽优先生长36.将一盆栽植物横放于地,则其水平方向的主根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为(图中虚线表示对根生长即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A. B.C. D.37.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B.杨树顶芽的快速生长需要侧芽提供生长素C.喷施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果但不能疏花疏果D.密封贮藏导致水果各种激素合成增加38.图甲为横放在地面上的植物的生长状况,图乙为植物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中、、、四点的生长素浓度大小为、B.若图甲中点的生长素浓度为,则点所对应的浓度介于之间C.若图甲中点的生长素浓度与图乙中点对应的浓度相同,则点的生长素浓度在对应的浓度区间D.生长素在对应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在对应浓度范围内抑制生长39.有关生长素生理作用(如图)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若某植物幼苗表现出向光性,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则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为B.若某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表现出根向地性、茎背地性,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小于C.某些除草剂除草的原理是使杂草中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处于大于状态下D.若某植物产生了顶端优势,其顶芽生长素浓度为,则侧芽生长素浓度可能大于二、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每空2分,共30分.40.如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根据图回答(括号内填数字,横线上填汉字):若某细胞同时含有、两图中各种细胞结构,则为________细胞.图中不含磷脂的细胞器有________.结构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与________的形成有关.41.如图是人体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液分别为________,三者共同构成了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不能从毛细血管进入胰腺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从内环境排出体外依次要经过________系统.图中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填标号).42.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据图回答问题(甲、乙、丙、丁为人体内某种结构或细胞,,,为调节物质):图中下丘脑参与的生理调节方式有________.当正常人处于饥饿状态时,图示中的增多,在机体内通过促进________的过程,以维持机体的血糖平衡.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兴奋只能由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传到下丘脑的神经细胞,而不能反向的原因是________.血液中物质的含量过高时,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该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43.图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观察后据图回答:促进芽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是________.点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对芽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点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从三条曲线可以看出,对生长素最敏感的是________.分析对根、芽、茎的作用,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答案1. 【答案】D【解析】与的区别之一就是含不含,含不含;是由是由腺苷和个磷酸分子构成的,腺苷是由一分子腺嘌呤和一分子核糖构成,一分子腺苷和一分子磷酸构成一分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解答】解:、因为是由腺苷和个磷酸分子构成的,腺苷是由一分子腺嘌呤和一分子核糖构成,①图中圈出的是中的一分子腺苷,错误;、②图代表,构成的含有的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错误;、③图代表的是,构成的单位之一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错误;、④图指的是核苷酸,一分子的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的磷酸、一分子的五碳糖、一分子的含氮碱基组成,所以④图指的是腺嘌呤,正确.故选:2. 【答案】D【解析】、胞吞时,细胞膜会形成囊泡向细胞内运输物质;、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产生;【解答】解:、胞吞时,细胞膜会形成囊泡向细胞内运输物质,所以能形成囊泡的细胞结构有细胞膜、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而胞吐时能形成囊泡的结构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错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其产生的丙酮酸是发生在细胞质基质,错误;、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都是可以进行光合作用,错误;、吞噬细胞能吞噬和处理病菌,因此与肌肉细胞相比,吞噬细胞含有较多的溶酶体,正确.故选:.3. 【答案】C【解析】、获得纯净的细胞膜可以采用差速离心法.、生物膜系统功能:保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过程起决定作用.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分隔细胞器,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合成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细胞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因此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磷脂双分子层和膜上的载体决定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解答】解:、可以用差速离心法获取纯净的细胞膜,正确;、细胞膜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正确;、细胞内的合成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不一定在生物膜上完成,错误;、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则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多少决定其功能的复杂程度,正确;故选:.4. 【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是高尔基体,②是线粒体,③是内质网,④是叶绿体,⑤是核糖体.梳理相关知识点,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并不是所有真核细胞中都含有图示的五种细胞器,如动物细胞不含叶绿体,错误;、①高尔基体与③内质网之间膜成分相互转化的基础是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正确;、④中含有色素,②通过一定的染色技术,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以上种细胞器,错误;、①③④⑤上进行的反应需要的能量,可以来自②提供,也可来自细胞质基质,错误.故选.5. 【答案】D【解析】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能转录和翻译形成蛋白质,也能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矿质离子等,此外该细胞含有大液泡,能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据此答题.【解答】解:①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因此不会发生核核,①错误;②几乎所有的细胞都能合成合成呼吸酶,②正确;③该细胞中会发生基因表达合成相应的蛋白质,因此会存在蛋白质的过程,③正确;④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能通过主动运输吸收钾离子进入细胞,④错误;⑤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因此不会出现染色质染色体,⑤错误;⑥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因此可以发生,⑥正确;⑦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不会发生,⑦错误;⑧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含有大液泡,也发生渗透作用,⑧正确.综合以上可知,②③⑥⑧正确.故选:.6. 【答案】B【解析】图中曲线研究了温度和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氧气释放速率表示的净光合作用量.在光照强度为千勒克司之前,条件下净光合作用强;在光照强度等于千勒克司时,两条线重合,说明两种温度条件下的净光合作用相等;大于千勒克司时,条件下净光合作用强.【解答】解:、当光照强度等于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图中可以看出该植物在时比多吸收氧气毫升/小时,故正确;、在光照强度等于千勒克司时,两条线重合,说明两种温度条件下的净光合作用相等,而制造有机物的量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量,因此条件下制造有机物的量多,故错误;、在光照强度为千勒克司之前,条件下净光合作用强,因此适当地降低温度有利于温室内该植物的增产,故正确;、当光照强度超过千勒克司时,下该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量不再增加,光照不是限制因素,即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不是限制因素,因此制约因素主要是碳(暗)反应,故正确.故选:.7. 【答案】B【解析】只有具备连续分裂能力的细胞才具备细胞周期;蓝藻没有叶绿体,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聚合酶参与复制,酶属于生物大分子,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解答】解:、神经细胞、精细胞都不能再进行分裂,没有细胞周期,根尖分生区细胞能连续分裂,具有细胞周期,错误;、蓝藻没有叶绿体,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正确;、葡萄糖属于主要能源物质,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仍进行能量代谢,则此时有葡萄糖的跨膜运输,错误;、形成层细胞中的聚合酶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错误.故选:.8. 【答案】A【解析】细胞分化具有普遍性、不可逆性和稳定性.衰老细胞的特征: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有些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癌细胞的特征:能无限增殖;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细胞表面发生改变.【解答】解:①正常细胞癌变后在人体内将成为抗原被免疫系统所清除;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①正确;②自然条件下,细胞分化是不可逆的,所以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②错误;③细胞衰老后,细胞内水分减少,代谢速度减慢,③正确;④致癌因子刺激引起的癌变是细胞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④错误;⑤动物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是细胞间相互识别和联系用的“语言”“文字”,⑤正确;⑥癌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的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间黏着性降低,容易在体内转移,⑥正确.故选:.9. 【答案】D【解析】有丝分裂各时期的变化:分裂间期:分裂间期最大特征是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增长,对于细胞分裂来说,它是整个周期中为分裂期作准备的阶段.分裂期前期:最明显的变化是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此时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相连,称为姐妹染色单体.同时核仁解体,核摸消失,纺锤丝形成纺锤体.中期:染色体清晰可见,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染色体的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后期:每个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随之分离,形成两条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细胞两极运动.末期:染色体到达两极后,逐渐变成丝状的染色质,同时纺锤体消失,核仁、核模重新出现,将染色质包围起来,形成两个新的子细胞,然后细胞一分为二.【解答】解:、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间期,完成了分子的复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正确;、有丝分裂前期时,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此时每条染色体上有条姐妹染色单体,正确;、有丝分裂后期时,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细胞内的数目不变,正确;、由于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分裂末期时,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形成两个子细胞,而在植物细胞中,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逐渐形成新的细胞壁,错误.故选:.。
级中学15—16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
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测试生物试题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对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与磷脂形成有规则的重复结构B.细胞膜是刚性的结构C.磷脂形成双分子层,其极性头部对顶着D.磷脂分子在膜中进行侧向滑动,膜蛋白质在膜中也是可以移动的2、细胞内与蛋白质的合成、运输、分泌直接有关的三种细胞器依次是A.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B.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C.核糖体、中心体、线粒体D.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3、海带细胞内的碘离子浓度远高于海水中的碘离子浓度,但海带细胞仍可以从海水中吸收碘离子。
其吸收方式是A.自由扩散B.主动转运C.易化扩散D.胞吞作用4、光合作用过程中,不在叶绿体基粒囊状结构的薄膜上进行的是A.H+(NADPH)的生成B.氧气的生成C.ADP转变为A TP D.卡尔文循环(碳循环)5、下列关于杂合子和纯合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杂合子的双亲至少一方是杂合子B.纯合子体细胞中决定该性状的两个基因是相同的C.纯合子自交的后代中有杂合子D.杂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杂合子6、西红柿的果实红色(R)对黄色(r)是显性。
RR×rr杂交得F1为红果,F1自交产生的F2中有30株红果,其中基因型为Rr的植株约为A.10株B.15株C.20株D.25株7、血友病属于隐性伴性遗传病。
某男子患血友病,他的岳父表现正常,岳母患血友病,对他的子女表现型的预测应当是A.儿子、女儿全部正常B.儿子患病,女儿正常C.儿子正常,女儿患病D.儿子和女儿中都有可能出现患者8、用噬菌体去感染体内含32P的细菌,在细菌解体后,含32P的应该是A.子代噬菌体DNA B.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C.子代噬菌体所有部分D.部分子代噬菌体DNA9、双链DNA分子的一个片段中,含有腺嘌呤520个,占碱基总数20%,则这个片段中含胞嘧啶A.350个B.420个C.520个D.780个10、下列变异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A.染色体缺失片段B.一个染色体上的个片段位置颠倒C.染色体增加片段D.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发生改变11、从果蝇种群中随机抽样100个个体,测得灰身和黑身的基因型BB、Bb和bb的个体数分别为20、70和10个。
2016-2017学年重庆市万州二中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9月份)
2016-2017学年重庆市万州二中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9月份)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50.0分)1.下列各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人的身高与体重B.羊的白毛与长毛C.狗的长毛与兔的短毛D.兔的长毛与短毛【答案】D【解析】解:A、人的身高与体重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B、羊的白毛与长毛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C、狗的长毛与兔的短毛不符合“同种生物”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D、兔的长毛与短毛属于相对性状,D正确.故选:D.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本题考查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重点考查相对性状,要求考生识记相对性状的概念,能扣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对各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以下属于等位基因的是()A.BBB.A aC.a BD.aa【答案】B【解析】解:A、B和B是相同基因,A错误;B、A和a是一对等位基因,B正确;C、a和B是非等位基因,C错误;D、a和a是相同基因,D错误.故选:B.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同一种字母的大小写表示,如A和a.据此答题.本题比较基础,考查等位基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等位基因的概念,掌握等位基因的表示方法,再对各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3.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需要进行人工去雄和传粉,对于去雄的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去雄的是父本B.需要去雄的是母本C.需要对父本和母本同时去雄D.去雄需要在开花后进行【答案】B【解析】解:A、需要去雄的是母本,A错误;B、需要去雄的是母本,B正确;C、只需要对母本去雄即可,C错误;D、去雄需要在开花前进行,防止开花后已经授粉,D错误.故选:B.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对母本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本题结合豌豆杂交实验,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要求考生识记人工异花授粉过程,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4.为鉴定一株高茎豌豆和一只黑色豚鼠的纯合与否,应采用的最简便遗传方法分别是()A.杂交、杂交B.杂交、测交C.自交、自交D.自交、测交【答案】D【解析】解:(1)鉴定一株黄色子叶豌豆是否为杂合子,可采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省去了人工授粉的麻烦;(2)鉴定一只灰毛兔是否是杂合子可采用测交法.故选:D.鉴别方法:(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2)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4)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5)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鉴别,能扣住题干中关键词“最简便”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5.对维持生物的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起重要作用的是()A.遗传和变异B.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C.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答案】B【解析】解:减数分裂使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而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因此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遗传和变异都很重要.故选:B.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成熟生殖细胞进行的细胞分裂,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因此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通过受精作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本题考查亲子代生物之间染色体数目保持稳定的原因,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的结果和受精作用的意义,能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6.下面叙述所描写的一定是同源染色体的是()A.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B.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两条染色体C.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D.形态特征大体相同的两条染色体【答案】C【解析】解:A、同源染色体不是复制而成的,而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A错误;B、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来自父方的第2号染色体和来自母方的第3号染色体,B错误.C、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叫做联会,所以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C正确;D、形态和大小都相同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D错误.故选:C.同源染色体是指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所以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据此答题.本题考查同源色体的概念,解答本题除了识记同源染色体的概念,还需理解同源染色体的来源,如B选项中“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虽然与概念中说法相同,但还有明确同源染色体是来自父方和母方的同一号染色体.7.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若他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A.一定是白色的B.是白色的可能性大C.一定是黑色的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答案】B【解析】解:由于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进行杂交,所在后代是白羊的概率为,黑羊的概率为.所以再生第4只小羊是白羊的概率为,黑羊的概率为.故选:B.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则两只杂合白羊的基因型都为A a.它们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有AA:A a:aa=1:2:1,表现型为白羊:黑羊=3:1.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8.精子形成过程中出现联会现象时,DNA分子数和染色体数之比为()A.1:1B.1:2C.2:1D.4:1【答案】C【解析】解: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联会现象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此时染色体没有分离,着丝点没有分裂,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染色单体,所以DNA分子数与染色体之比是2:1.故选:C.减数分裂过程中,四分体数目、同源染色体对数、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和核DNA数目变化规律: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细胞中DNA数目,进而选出正确的答案.9.遗传学之父是()A.摩尔根B.赫尔希C.萨顿D.孟德尔【答案】D【解析】解:用豌豆杂交实验揭示生物遗传基本规律,被誉为“遗传学之父”的科学家是孟德尔.故选:D.1、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2、萨顿用类比推理法推测基因在染色体上.3、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他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4、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遗传定律发现的相关历史,只要考生识记遗传学之父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了解课本中所列举的一些科学家及其成就.10.孟德尔的杂交实验以豌豆做实验材料,其优点不包括()A.具有明显而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B.是严格的自花传粉植物C.去雄和传粉比较容易D.具有突出的抗病性【答案】D【解析】解:A、豌豆具有多对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例如:花色,植株的高矮等,A正确;B、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在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B正确;C、豌豆花较大,去雄和传粉比较容易,C正确;D、豌豆无突出的抗病性,D错误.故选:D.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1、豌豆严格进行自花传粉和闭花授粉,在花未开之前就已经完成了授粉,故野生豌豆都是纯种2、豌豆有易于区分的性状,便于进行观察和统计3、豌豆的花较大,进行去雄等工作更为方便.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取得成功的原因,主要考查学生对孟德尔遗传实验材料的知识的掌握情况.11.以下对减数分裂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复制两次B.细胞先分裂,染色体后复制C.是动物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植物不能进行D.细胞分裂完成后染色体数目会减少一半【答案】D【解析】解:A、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只复制一次,A错误;B、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先复制,细胞后连续分裂两次,B错误;C、高等动物和植物都能发生减数分裂,C错误;D、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所以细胞分裂完成后染色体数目会减少一半,D正确.故选:D.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2.分离定律的实质是()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B.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C.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后进入到不同配子中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答案】C【解析】解: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是孟德尔的实验现象,A错误;B、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是通过数学统计学原理得到的实验现象,B错误;C、成对的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彼此分离,这是分离定律的实质,C正确;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是孟德尔对假说进行验证的结果,D错误.故选:C.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据此答题.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知识,只要考生识记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13.某成年男子是一种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其体内不含致病基因的细胞只能是()A.某些精细胞B.精原细胞C.体细胞D.大脑中某些神经元【答案】A【解析】解:A、精子细胞是减数分裂形成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因此精子细胞中不一定含有致病基因,A正确;B、精原细胞是特殊的体细胞,肯定含有该致病基因,B错误;C、正常体细胞中肯定含有该致病基因,C错误;D、大脑中某些神经元细胞是体细胞,肯定含有该致病基因,D错误.故选: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因此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中不一定含有致病基因,但体细胞、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都含有致病基因.据此答题.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尤其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4.雄性动物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A.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时B.次级精母细胞形成时C.精细胞形成时D.精子形成时【答案】B【解析】解: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因此,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故选:A.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尤其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明确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再作出准确的判断.15.下列关于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可形成4个精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形成一个卵细胞B.精子、卵细胞的形成都要经过变形阶段C.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质均等分裂,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分裂不均等D.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形成的【答案】B【解析】解:A、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可形成4个精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形成一个卵细胞,A正确;B 、精子形成需要经过变形,但卵细胞的形成不需要,B 错误;C 、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质均等分裂,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分裂(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不均等,C 正确;D 、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形成的,D 正确.故选:B .精子的形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重点考查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要求考生识记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能对两者进行列表比较,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6.如图所示,卵原细胞内含有A 与a 、B 与b 两对同源染色体,已知此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所形成的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A b ,则同时所产生的3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分别为( )A.AB A babB.A a B b ABC.A ba B a BD.AB a B ab【答案】C【解析】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卵原细胞内含有A 与a 、B 与b 两对同源染色体,而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所形成的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A b ,说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后,非同源染色体A 与b 自由组合,分裂后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含A 和b 染色体,第一极体含a 和B 染色体.再经减数第二次分裂,含A 和b 染色体的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形成1个含A 和b 染色体的卵细胞和1个含A 和b 染色体的第二极体,含a 和B 染色体的第一极体分裂形成2个含a 和B 染色体的第二极体.故选:C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一种1个卵细胞和两种3个极体.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7.某种鼠群中,黄鼠基因A 对灰鼠基因a 为显性,短尾基因B 对长尾基因b 为显性,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两只基因型为A a B b 的黄色短尾鼠交配,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9:3:3,可能的原因是( )A.基因A 纯合时使胚胎致死B.基因b 纯合时使胚胎致死C.基因A 和B 同时纯合时使胚胎致死D.基因a 和b 同时纯合时胚胎致死【答案】D【解析】解:A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A 和a 、B 和b 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两只基因型为A a B b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基因型、表现型比例9A_B_:3A_bb:3aa B_:1aabb,现有两只基因型为A a B b的黄色短尾鼠交配,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却为9:3:3,可见aabb致死,D正确,ACB错误.故选:D.根据题干“信息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则有两只基因型为A a B b的黄色短尾鼠交配,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9:3:3:1,但是题干中却有两只基因型为A a B b的黄色短尾鼠交配,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9:3:3,可见aabb致死,据此作答.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及预测基因型和表现型的能力.18.蚕的黄色茧(Y)对白色茧(y)为显性,抑制黄色出现的基因(I)对黄色出现的基因(i)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现用杂合白茧(Y y I i)相互交配,后代中的白茧与黄茧的分离比为()A.3:1B.13:3C.1:1D.15:1【答案】B【解析】解:蚕的黄色茧(Y)对白色茧(y)为显性,抑制黄色出现的基因(I)对黄色出现的基因(i)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现用杂合白茧(Y y I i)相互交配,后代中9Y_I_、3Y_ii、3yy I_、1yyii,只有3Y_ii为黄茧,其余全为白茧,故后代中的白茧与黄茧的分离比为13:3,B正确.ACD错误.故选:B.现用杂合白茧(Y y I i)相互交配,后代中9Y_I_、3Y_ii、3yy I_、1yyii,再根据”抑制黄色出现的基因(I)对黄色出现的基因(i)为显性”可知3Y_ii为黄茧,其余全为白茧,据此作答.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学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中的信息判断基因型及表现型的对应关系.19.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性状,用糯性品种与纯合非糯性品种杂交,取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凡非糯性花粉呈蓝色,糯性花粉呈棕红色.在显微镜下统计这两花粉的数量,蓝色与棕红色的比例为()A.1:1B.1:2C.2:1D.1:3【答案】A【解析】解: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相应的基因用A、a表示),则糯性品种的基因型为aa,非糯性品种的基因型为AA或A a.糯性品种aa与纯合非糯性品种AA杂交后代F l 都是A a,能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花粉,即A:a=1:1,所以用碘液染色后,蓝色:棕红色=1:1.因此在显微镜下统计这两种花粉的微粒,非糯性与糯性的比例为1:1.故选:A.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据此答题.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分离定律的内容,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0.有一种软骨发育不全的遗传病,两个有这种病的人结婚,生了一个患软骨发育不全的孩子,而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却是正常的,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患此病的几率是()A.100% B.75% C.25% D.50%【答案】B【解析】解:由分析可知,该夫妇的基因型为A a.则故选:B.根据题意,两个有这种病的人结婚,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却是正常的,所以该病是显性遗传病,同时可知该夫妇是杂合子,用A a表示.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解题的关键是显隐性的判断,口诀是“有中生无为显性”.21.有甲、乙、两、丁、戊5只猫.其中甲、乙、丙都是短毛猫,丁和戊都是长毛猫,甲、乙为雌猫,其余为雄猫.甲和戊的后代全是短尾猫,乙和丁的后代有长毛也有短毛.欲测定丙猫的基因型,最好选择()A.甲猫B.乙猫C.丁猫D.戊猫【答案】B【解析】解:由于甲和戊的后代全为短毛猫,可知短毛为显性,甲为纯合子雌猫;又乙和丁的后代为两种性状,可知乙为杂合子雌猫.欲测定丙猫(短、雄)的基因型,最好选择雌猫,甲乙为雌猫,但甲是短毛的纯合体.因此,应选用乙猫.故选:B.分离定律的内容是在杂合体进行自交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彼此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两表现不同的亲本杂交子代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或亲本杂交出现3:1时,比例高者为显性性状.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分析推理能力,平时应该加强训练.22.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蝇都表现红眼,这些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红眼雄果蝇占,白眼雄果蝇占,红眼雌果蝇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红眼对白眼是显性B.眼色遗传符合分离定律C.眼色和性别表现自由组合D.红眼和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答案】C【解析】解:A、由题干已知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蝇都表现红眼,所以红眼为显性性状,白眼为隐性性状,A正确;B、由题意分析,亲本红眼和白眼杂交,子代全是红眼,子二代出现了红眼和白眼,符合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所以眼色遗传符合分离定律,B正确;C、由题意分析可知控制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表现为伴性遗传,C错误;D、子代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红眼雄果蝇占,白眼雄果蝇占,红眼雌果蝇占,即红眼有雄果蝇也有雌果蝇,白眼全部是雄果蝇,故可判断红眼和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D正确.故选:C.由题意分析,亲本红眼和白眼,子代全是红眼可判断出显隐性关系,再根据子二代在雌雄性中的性状情况可判断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伴性遗传规律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学生析题解题的能力.23.已知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控制,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得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不抗锈病占植株总数的()A. B. C. D.【答案】B【解析】解:由以上分析可知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 a:aa=1:2:1,淘汰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aa)后,剩余植株中,AA占,A a占.淘汰掉不抗锈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其中AA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而A a自交发生性状分离(AA:A a:aa=1:2:1),所以F2中不抗锈病占植株所占的比例为=.故选:B.根据题干信息“抗锈病杂合子”可知,小麦的抗锈病相对于不抗锈病为显性性状(用A、a表示),则该杂合子小麦的基因型为A a.抗锈病杂合子小麦(A a)自交得F1,则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 a:aa=1:2:1.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及应用,首先从题干信息“抗锈病杂合子”推断抗锈病是显性性状,其次扣住题中“淘汰其中不抗锈病的植株”的关键条件,再利用基因分离定律答题,注意准确计算,避免不应该犯的错误.24.图是同种生物4个个体的细胞示意图,其中A对a为显性、B对b为显性.哪两个图示的生物体杂交,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6种基因型?()A.图A和图CB.图B和图CC.图A和图DD.图B和图D【答案】B【解析】解:图A只能产生1种配子,图B能产生4种配子,图C能产生2种配子,图D只能产生1种配子.因此,。
2015-2016学年重庆市万州上海中学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解析版)
2015-2016学年重庆市万州上海中学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6分)1.下列叙述与生物科学史不相符的是()A.孟德尔遗传实验所作的假设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B.林德曼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运用了定量分析方法C.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构作出了重要贡献D.斯他林和贝利斯发现在盐酸的作用下,狗的小肠黏膜产生了促胰液素2.生物兴趣小组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理论上b中不应具有放射性B.b中含放射性的高低,与②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C.若b中含有放射性,说明与①过程中培养时间长短有关D.上述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3.如图为三个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细胞可能是丙细胞经过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B.正在发生一对等位基因分离的是甲细胞C.乙、丙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生物体D.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4.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两亲本豌豆杂交的F1表现型如图所示.让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A.1:1:1:1 B.2:2:1:1 C.3:1:3:1 D.9:3:3:15.如图是人类某一家族遗传病甲和遗传病乙的遗传系谱图(设遗传病甲与A和a 这一对等位基因有关,遗传病乙与另一对等位基因B和b有关,且甲乙两种遗传病至少有一种是伴性遗传病).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病为伴性遗传病B.7号和10号的致病基因都来自1号C.5号的基因型一定是AaX B X bD.3号与4号再生一个两病皆患男孩的可能性6.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一般情况下,每个DNA分子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B.每个DNA分子中,都是碱基数等于磷酸数等于脱氧核苷酸数等于脱氧核糖数C.一段双链DNA分子中,若含有30个胞嘧啶,会同时含有30个鸟嘌呤D.每个脱氧核糖均只与一个磷酸和一个含氮碱基相连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4分)7.如图为某家族白化病(皮肤中无黑色素)的遗传系谱,请据图回答(相关的遗传基因用A、a表示)(1)该病是由性基因控制的.(显性、隐性)(2)Ⅰ3和Ⅰ4都是正常,但他们有一儿子为白化病患者,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3)Ⅰ3和Ⅱ3是杂合体的机率分别是(4)Ⅲ个体是白化病的概率是(5)Ⅱ2和Ⅱ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Ⅱ7和Ⅱ8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8.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该种动物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该种动物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细胞名称是,含有条染色单体;图2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2)图3中CD段形成的原因,发生的分裂方式及时期是.(3)图2细胞分裂时期对应图3的段;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图3的段.(4)有丝分裂过程组合不会出现图4中的(填字母).(5)已知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若如图5所示该种动物产生的卵细胞.请依据此图,绘出该细胞形成过程中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图象,并注明染色体上的基因..9.已知果蝇的黑身与灰身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长硬毛与短硬毛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现有两只亲代果蝇杂交,所得子(1)果蝇的黑身与灰身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2)果蝇短硬毛的遗传方式是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X染色体显性遗传D.X染色体隐性遗传(3)写出产生表中果蝇的双亲的基因型.(4)果蝇的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下图表示一红眼雄果蝇与一红眼雌果蝇分别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再交配出一白眼雄果蝇的过程.请据图回答:若精子C与F结合,产生后代的基因型是.E细胞的名称是.10.如图为大肠杆菌的DNA分子结构示意图(片段).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2表示,1、2、3结合在一起组成的结构叫.(2)若3为碱基C,则4为碱基(填名称).从图中可以看出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交替连接形成的,两条单链的方向是的.(4)若该DNA分子中有4000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有2200个,这个DNA分子中应含有的腺嘌呤的数目是个(5)若该DNA分子中,碱基G占23%,其中一条链碱基A占14%,则其互补链中碱基A占.2015-2016学年重庆市万州上海中学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6分)1.下列叙述与生物科学史不相符的是()A.孟德尔遗传实验所作的假设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B.林德曼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运用了定量分析方法C.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构作出了重要贡献D.斯他林和贝利斯发现在盐酸的作用下,狗的小肠黏膜产生了促胰液素【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动物激素的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假说﹣﹣演绎法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孟德尔的假说内容“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个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解答】解:A、孟德尔认为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当时并没有基因的概念,基因是由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提出的.A错误;B、林德曼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运用了定量分析方法分析能量的来源和去向,B正确;C、沃森和克里克以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提供的DNA衍射图谱的有关数据为基础,推算出DNA双螺旋结构,C正确;D、斯他林和贝利斯通过实验发现在盐酸的作用下,狗的小肠黏膜产生了促胰液素,发现了体液调节,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体液调节、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孟德尔遗传实验,要求考生理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及特点;识记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构建过程;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采用的材料及结论,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生物兴趣小组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理论上b中不应具有放射性B.b中含放射性的高低,与②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C.若b中含有放射性,说明与①过程中培养时间长短有关D.上述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部分实验:用35S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目的是将蛋白质外壳和细菌分开),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上清液a中放射性较强,沉淀物b 中含有少量的放射性.【解答】解:A、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所以离心后,理论上b中不应具有放射性,A 正确;B、②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将蛋白质外壳和细菌分开,若该过程搅拌不充分,则会导致部分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上,并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含较高的放射性,若搅拌充分,则沉淀物中的放射性较低,B正确;C、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经搅拌后与细菌分开,所以若b中含有放射性,说明搅拌不充分,C错误;D、由于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又没有标记DNA,所以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部分实验过程图,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明确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注入细菌中;掌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明确图示实验只能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3.如图为三个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细胞可能是丙细胞经过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B.正在发生一对等位基因分离的是甲细胞C.乙、丙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生物体D.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考点】减数第一、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分析】根据图示可知,甲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其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乙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其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丙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且一条染色体上含两条染色单体,其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解答】解:A、甲细胞细胞质分裂均等,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而丙细胞的细胞质分裂均等,属于初级精母细胞,所以甲细胞可能是丙细胞经过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A正确;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开,所以一般情况下,正在发生等位基因分离的是细胞丙,B错误;C、精巢中的细胞既可以进行减数分裂也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因此乙、丙两细胞可能来自同一个体,C错误;D、甲细胞是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的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分裂图象的判断,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4.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两亲本豌豆杂交的F1表现型如图所示.让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A.1:1:1:1 B.2:2:1:1 C.3:1:3:1 D.9:3:3:1【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F1出现4种类型:圆:皱=75:25=3:1,黄:绿=50:50=1:1.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根据图示分析可知:F1出现4种类型:圆:皱=3:1,黄:绿=1:1,可推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yyRr,则F1中的一株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可能是YyRR、YyRr.①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黄色圆粒豌豆:绿色圆粒豌豆=1:1;②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黄色圆粒豌豆:绿色圆粒豌豆:黄色皱粒豌豆:绿色皱粒豌=1:1:1:1.因此,让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绿色的出现的概率为,所以F2的圆粒:皱粒=2:1,黄色:绿色=1:1,故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2:2:1: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遗传规律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5.如图是人类某一家族遗传病甲和遗传病乙的遗传系谱图(设遗传病甲与A和a 这一对等位基因有关,遗传病乙与另一对等位基因B和b有关,且甲乙两种遗传病至少有一种是伴性遗传病).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病为伴性遗传病B.7号和10号的致病基因都来自1号C.5号的基因型一定是AaX B X bD.3号与4号再生一个两病皆患男孩的可能性【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类遗传病和伴性遗传.由图分析3、4号有甲病生出了没病的8号,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题干已知甲乙两种遗传病至少有一种是伴性遗传病,且3、4没有乙病生出了有病的7号,说明乙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解答】解:A、由图分析3、4号有甲病,而他们的女儿8号没有甲病,说明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3、4没有乙病,但是生出的儿子7号有乙病的,说明乙病是隐性遗传病,又因为题干表明甲乙两种遗传病至少有一种是伴性遗传病,所以可判断乙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A正确;B、7、10号有乙病,而乙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故7号、10号的基因型都是X b Y,7号的X b基因来自于他的母亲3号,与图中的1号没有关系,10号的X b基因来自于他的母亲5号,5号的X b因来自于父亲1号,B错误;C、由图分析可见5号生了一个有乙病的儿子(X b Y)和没有甲病(aa)的儿子,而5号本身是有甲病没有乙病的,所以5号的基因型一定是AaX B X b,C正确;D、由图分析可知3号与4号的基因型是AaX B X b和AaX B Y,所以他们再生一个两病皆患男孩的可能性为×=,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伴性遗传、自由组合、人类遗传病等知识点,综合性很强,能力要求也很高,特别是两种病一起考虑,给解题增加了一定的难度.6.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一般情况下,每个DNA分子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B.每个DNA分子中,都是碱基数等于磷酸数等于脱氧核苷酸数等于脱氧核糖数C.一段双链DNA分子中,若含有30个胞嘧啶,会同时含有30个鸟嘌呤D.每个脱氧核糖均只与一个磷酸和一个含氮碱基相连【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的基本单位.【分析】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解答】解:A、一般情况下,每个DNA分子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A正确;B、一分子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因此每个DNA分子中,都是碱基数等于磷酸数等于脱氧核苷酸数等于脱氧核糖数,B正确;C、双链DNA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且配对的碱基彼此相等,因此一段双链DNA分子中,若含有30个胞嘧啶,会同时含有30个鸟嘌呤,C正确;D、每个脱氧核糖均只与两个磷酸和一个含氮碱基相连,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应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4分)7.如图为某家族白化病(皮肤中无黑色素)的遗传系谱,请据图回答(相关的遗传基因用A、a表示)(1)该病是由隐性性基因控制的.(显性、隐性)(2)Ⅰ3和Ⅰ4都是正常,但他们有一儿子为白化病患者,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分离(3)Ⅰ3和Ⅱ3是杂合体的机率分别是1和(4)Ⅲ个体是白化病的概率是(5)Ⅱ2和Ⅱ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Ⅱ7和Ⅱ8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分析】根据图中正常的双亲生出了有病的女儿,说明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的基因型是aa,正常的基因型是AA或Aa,根据图中亲子代之间的表现型确定基因型,并作相关的计算.【解答】解:(1)根据题意分析已知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Ⅰ3和Ⅰ4都是正常,但他们有一儿子为白化病患者,这种无中生有的现象为性状分离.(3)Ⅰ3的基因型是Aa,Ⅱ3的基因型是AA或Aa.(4)Ⅱ4和Ⅱ5的基因型都是AA或Aa,则Ⅲ个体是白化病的概率是××=(5)Ⅱ2和Ⅱ3是异卵双生,她们的基因型都是AA或Aa,所以她们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Ⅱ7和Ⅱ8是同卵双生,所以他们基因型完全相同.故答案为:(1)隐(2)性状分离(3)1 和(4)(5) 1【点评】本题考查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分析题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8.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该种动物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该种动物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细胞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含有8条染色单体;图2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精细胞或第二极体.(2)图3中CD段形成的原因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的分裂方式及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3)图2细胞分裂时期对应图3的DE段;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图3的BC段.(4)有丝分裂过程组合不会出现图4中的b、c(填字母).(5)已知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若如图5所示该种动物产生的卵细胞.请依据此图,绘出该细胞形成过程中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图象,并注明染色体上的基因..【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细胞处于减数经一次分裂后期;图2着丝点分裂,不含同源染色体,所以细胞处于减数经二次分裂后期;图3表示该种动物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该种动物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a中DNA与染色体比为1:1,且都与体细胞中相等,所以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中DNA与染色体比为2:1,且染色体为体细胞的一半,所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或中期;c中DNA与染色体比为1:1,且都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所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解答】解:(1)图1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且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只能是初级精母细胞.此时细胞中含8条染色体体.图2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产生的子细胞应是精细胞或第二极体.(2)CD段每条染色体只含一个DNA分子,应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时期应是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3)图2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存在染色单体,应是DE段;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应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是在BC段.(4)由于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所以有丝分裂时不可能减半,因而不会出现图4中的b、c.(5)故答案为:(1)初级精母细胞8 精细胞或第二极体(2)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3)DE BC(4)b、c(5)【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和细胞分裂图,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区段代表的时期以及细胞分裂图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9.已知果蝇的黑身与灰身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长硬毛与短硬毛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现有两只亲代果蝇杂交,所得子(1)果蝇的黑身与灰身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灰身.(2)果蝇短硬毛的遗传方式是D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X染色体显性遗传D.X染色体隐性遗传(3)写出产生表中果蝇的双亲的基因型AaX B X b、AaX B Y.(4)果蝇的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下图表示一红眼雄果蝇与一红眼雌果蝇分别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再交配出一白眼雄果蝇的过程.请据图回答:若精子C与F结合,产生后代的基因型是X W X w.E细胞的名称是红眼雌果蝇.【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专题】遗传基本规律计算;信息转化法;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析】(1)采用逆推法,从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来推知亲本的基因型;后代中灰身和黑身的分离比是:灰身与黑身约为3:1,所以灰身是显性,黑身是隐性,而且与性别没有关联,属于常染色体上基因遗传,亲本都是杂合的灰身Aa;再看另外一对性状长毛:短毛=3:1而且短毛只出现在雄性后代个体上,因此这对基因和性别有关联属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2)黑身短毛雄性个体是双隐个体即aaX b Y,和某个体杂交后代出现灰身长硬、灰身短硬毛、黑身长硬、黑身短硬毛,所以子代的灰身长硬毛是双杂个体,基因型是:AaX B X b;遗传图解的格式要注意:亲本表型、基因型、配子、子代表型和比例的书写.【解答】解::(1)从表格中的子代分离情况可知:后代中灰身和黑身的分离比是:灰315+157+158=630,黑身104+52+53=209,灰身与黑身约为3:1,所以灰身是显性,黑身是隐性,无论雌雄都有黑身分离出来.因此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亲本都是杂合的灰身Aa.(2)另外一对性状长硬毛和短硬毛,在子代中的中的分离比长硬毛315+157+158=630,短硬毛158+53=211,长硬毛:短硬毛约为3:1,而且分离出来的短毛只在雄性个体上出现,和性别产生关联,因此短硬毛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3)由(2)小题可知,亲本的基因型应该是分别是X B X b、X B Y,结合(1)小题,所以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AaX B X b、AaX B Y.(4)由于杂交后代中出现了白眼雄果蝇,所以卵细胞的基因型为X w,精子的基因型为Y.因此,C 细胞的基因型为X W,精子C与卵细胞F结合,产生后代的基因型为X W X w,表现型为红眼雌果蝇.故答案为:(1)灰身(2)D(3)AaX B X b、AaX B Y.(4)X W X w红眼雌果蝇【点评】本题考查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和伴性遗传的应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图表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遗传图谱的书写.10.如图为大肠杆菌的DNA分子结构示意图(片段).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2表示脱氧核糖,1、2、3结合在一起组成的结构叫脱氧核苷酸.(2)若3为碱基C,则4为碱基胞嘧啶(填名称).从图中可以看出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形成的,两条单链的方向是相反的.(4)若该DNA分子中有4000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有2200个,这个DNA分子中应含有的腺嘌呤的数目是1800个(5)若该DNA分子中,碱基G占23%,其中一条链碱基A占14%,则其互补链中碱基A占40%.【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专题】模式图;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DNA分子结构和复制.【分析】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2、分析题图:1为磷酸,2为脱氧核糖,3和4为含氮碱基.【解答】解:(1)图中1是磷酸,2是脱氧核糖,3是含氮碱基,1、2、3结合起来的结构是脱氧核苷酸.(2)若3是鸟嘌呤,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4为胞嘧啶.从图中可以看出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形成的,两条单链的方向是相反的.(3)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非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占碱基总数的一半,若该DNA分子中有4000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有2200个,这个DNA分子中应含有的腺嘌呤的数目是1800个.(4)若该DNA分子中,碱基G占23%,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DNA分子红A占50%﹣23%=27%.双链DNA分子中,A=(A1+A2)÷2,若其中一条链碱基A占14%,则其互补链中碱基A占40%.故答案为:(1)脱氧核糖脱氧核苷酸(2)胞嘧啶磷酸和脱氧核糖相反(3)1800(4)40%【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其应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生物卷·2016届重庆市万州区第二中学高二3月月考试题(2015.03)
万州二中高2016级高二下期三月月考生物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9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试卷类型、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51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4题,每题1.5分,共51分。
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叙述中肯定为显性性状的是A. F1所表现出来的某个亲本的性状B. 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F1所表现出来的性状C. 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的新性状D. 在各代中都表现出来的性状2.正常情况下,下列细胞中最可能不含等位基因的是3.一对双胞胎大白鼠是,以下列举的一定不是它们相对性状的是A. 黑毛和白毛B. 直尾和弯曲尾C. 长须和短须D. 早出生和晚出生4.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携带遗传信息B. 能转录产生RNAC. 每三个相邻的碱基组成一个反密码子D. 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5.下图为DNA测序仪显示的某真核生物DNA片段一条链的碱基排列顺序图片。
其中图1的碱基排列顺序已经解读,其顺序是:GGTTATGCGT,那么图2显示的碱基排列顺序应该是A.GCTTGCGTAT B.GATGCGTTCG C.TAGTCTGGCT D.GCTGAGTTAG 6.右图显示了染色体及其部分基因,对①和②过程最恰当的表述分别是A. 倒位、易位B. 倒位、缺失C. 交换、缺失D. 交换、易位7.有丝分裂间期由于某种原因,DNA复制中途停止,致使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缺少若干基因,这属于A. 基因突变B. 染色体变异C. 基因的自由组合D. 基因重组8.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共同点是A. 都可以产生新的基因B. 都对生物体有利C. 均可增加基因的数目D. 都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9.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如图,实验时需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取一枚棋子,并记录字母组合。
重庆市万州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理综生物试题 含答案
重庆市万州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上)期末模拟测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O—16、N—14、Fe-56、Cu-64、Ag—108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
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
图中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判断先天愚型、猫叫综合征、无子西瓜依次属于A。
c、b、a B。
a、b、c C。
a、d 、c D。
c、d、a2.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是基因型频率变化的过程;B 通过多倍体育种可形成新物种,说明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C 不同物种间的共同发展就是共同进化;D 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3.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内DNA和RNA均基本不同;B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内DNA和RNA均基本相同;C小鼠体内形成卵原细胞的时候可能发生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D线粒体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不满足孟德尔遗传定律4。
将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再作进一步处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③到④是诱变育种过程,不一定能获得满足需求的植株;B.由③到⑧的育种过程中,遵循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变异;C.由③到⑥中,使用秋水仙素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但不影响着丝点的正常分裂;D.由③到⑦过程就是单倍体育种;5。
右图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的传递方向。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e 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其唯一产物为蛋白质;B.如果a表示抗原,b表示吞噬细胞和T细胞,c为B细胞,则该过程为体液免疫;C.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形成感觉的场所在b处;D.如果该图中a与d、b与e均各为一个神经元,则兴奋在神经纤维d、e上传导是双向的,且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6。
重庆万州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
重庆万州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果蝇幼虫的细胞呼吸速率。
实验所用毛细管横截面积为1 mm 2,实验开始时,打开软管夹,将装置放入25 ℃水浴中,10 min 后关闭软管夹,随后每隔5 min 记录一次毛细管中液滴移动的位置,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图中X 为NaOH 溶液,软管夹关闭后液滴将向右移动B. 在20~30 min 内氧气的平均吸收速率为6.5 mm 3/minC. 如将X 换成清水,并向试管充入N 2即可测定果蝇幼虫无氧呼吸速率D. 增设的对照实验只需将装置中的X 换成清水,并将该装置置于相同的环境中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图中X 为NaOH 溶液,用以吸收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软管夹关闭后液滴将向左移动,A 错误;在20~30 min 内氧气的平均吸收速率为(130-65)/10="6.5" mm 3/min,B 正确;如将X 换为清水,并将试管充入N 2是不无法测定果蝇幼虫无氧呼吸速率,因为无氧呼吸既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二氧化碳,液滴不会移动,无法观察,C 错误;增设的对照实验应该将果蝇加热变成死果蝇,并将该装置置于相同的环境中,D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 .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B .动物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为初级消费者C .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都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D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阳光、水分、空气、细菌等参考答案:C3. 番茄的体细胞中有N 对染色体,用人工合成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得无子番茄,则所得无子番茄果肉细胞的染色体数是( )A .N/2条B .2N 条C .4N 条D .N 条 参考答案: B4. 下列关于动物体内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递质和激素发挥作用后均失去活性 B .有些神经细胞可以分泌激素C .神经细胞释放的神经递质需经血液运输发挥作用D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参考答案:C5. 关于下列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 .五种结构广泛地存在于各种细胞内B .①③④⑤上进行的反应需要②提供能量C .观察活细胞中的④常用健那绿染色D .①与③间的相互转化能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参考答案:D6. 下列有关哺乳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发生以及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采集到的精子和卵细胞相遇即可发生受精作用B. 排卵就是排出成熟卵细胞的过程C. 卵细胞形成时的分裂过程均在卵巢内完成D. 受精作用完成的标志是雌雄原核结合成为合子参考答案:D【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哺乳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发生以及受精作用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万州区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卷12
万州区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 下图为遗传的中心法则图解,a~e表示相关生理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只有a、b、c、eB.e过程中的碱基互补配对遵循A—U、U—A、C—G、G—C的原则C.正常人体细胞内发生的只有a、b、dD.噬菌体在大肠杆菌细胞内进行增殖的过程中将发生a、b、e、d2. 下列植物体各组织或器官内生长素分布最少的是()A.芽的分生组织B.茎的形成层C.幼嫩的种子D.成熟的果实3.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只能进行有氧呼吸B.蓝藻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C.空气中的病毒一般进行有氧呼吸D.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中肯定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4.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能快速繁殖花卉和蔬菜,这是利用了植物细胞的( ) A.专一性B.全能性C.不断分裂的能力D.进一步分化的能力5. 浅海中如海藻、节肢动物、牡蛎、鱼类等所有生物生活在一起,这些所有生物构成了()A.群落B.种群C.生态系统D.生物圈6. 蛋白质在消化道内的消化过程如下:蛋白质→多肽→氨基酸。
下列正确的叙述是()A.过程②破坏了肽键B.过程①和②分别在胃和小肠中进行C.参与过程①的消化酶只有胃蛋白酶D.过程①需要酸性环境7. 冬天,穿着单薄的人从温暖的室内进入寒冷的室外一段时间,机体会发生一些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 )A.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B.胰岛素含量升高C.血糖因消耗明显下降D.毛细血管舒张8.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C.染色单体分开时,不可能有等位基因的分离D.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的组合的种类也越多9. 下列关于微量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所有的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都是微量元素B.微量元素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C.细胞中所有微量元素的总和少于3%D.微量元素是生物生活所必需的,是含量很少的元素10. 遗传物质的改变可能导致人类遗传病的发生,但也可用于培育生物新品种。
万州区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卷9
万州区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 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可因细胞的状态和功能而改变B.所有细胞的能量代谢都离不开线粒体和叶绿体C.电子显微镜下可看到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具有双层膜D.线粒体和叶绿体内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2. 把菜豆幼苗放在含32P的培养液中,一小时后测定表明,幼苗各部分都含32P。
然后将该幼苗转移到不含P的培养液中,数天后32p ( )A.不在新的茎中B.主要在新的茎叶中C.主要在老的茎中D.主要在老的根中3.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出动物组织内ATP的生成量与氧气供应量之间关系的是( )4. 关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循环具有全球性B.分解者不参与碳循环C.碳只能通过动植物的呼吸作用返还到无机环境D.碳在循环中只有二氧化碳一种形式5. 结晶牛胰岛素是由A、B两条链组成,A链有21个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则结晶牛胰岛素分子结构中所含的肽键数及形成过程中缩合失去的水分子数依次是( )A.48个、50个B.49个、49个C.50个、50个D.51个、51个6.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指()A.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C.DNA大部分在染色体上D.染色体在遗传上起主要作用7. 玉米体细胞中含有20个染色体,当姐妹染色单体为40个时,此时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的( )A.后期、末期、间期B.间期、前期、中期C.间期、后期D.间期、末期8. 利用基因工程生产蛋白质药物的方法之一是将人的基因转入动物体内,再饲养这些转基因动物,从动物乳汁或尿液中提取药物。
这一过程涉及( )A.DNA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自我复制B.DNA以其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C.RNA以自身为模板自我复制D.按照RNA密码子的排列顺序合成蛋白质9. 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B.制作装片,包括解离、漂洗和制片3个步骤C.在显微镜视野中有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的细胞D.把根尖放在卡诺氏液中浸泡,以固定细胞的形态10. 下面的四组元素中,全部属于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是:()A.Mn、S、Cu、C、K;B.B、Mo、Ca、N、Fe、;C.Zn、O、Mo、S、Ca;D.Cu、Fe、P、Ca、H11. 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X、Y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e是感受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兴奋在X、Y间的传导方向是从X传向Y的C.刺激b点,神经冲动仅传向aD.兴奋在结构c中和X与Y之间的传导速度相同12. 下图为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对该图的正确理解是()A.I和II分别表示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B.I和I别表示胞吞和胞吐C.葡萄糖、性激素是以II方式进入细胞的D.水、二氧化碳、氧气是以I方式进入细胞的13. 下图中各细胞均处于分裂状态,其中最可能属于有丝分裂的是()14. 乙酰胆碱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其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直接或间接调节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进而改变细胞膜电位。
万州二中学年度上期期末高二生物复习题
万州二中2OO7~2OO8学年度上期期末高二生物复习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A卷和B卷。
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全卷总分150分。
完成时间为120分钟。
A 卷 (共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答案。
)1.甲状腺激素、血红蛋白和叶绿素中含有的重要矿质元素依次是A.Cu、Mg、I B.I、Fe、Mg C.Ca、Mg、Fe D.Fe、Mg、I2.经化学分析后断定某有机物不含有任何矿质元素,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该物质肯定不能吸收光能B.该物质对血糖的调节没有作用C. 该物质可能是构成蛋白质或核酸的基本单位D.该物质可能是生物体内的贮能物质3.下面哪两种物质组成的基本单位是相同的A.纤维素和性激素B.淀粉和淀粉酶C.胰岛素和生长激素D.抗体和抗原4.下列关于细胞内合成ATP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B.在线粒体中形成ATP时,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C.在叶绿体中形成ATP需要光能D.在一定条件下,ADP与ATP可以相互转化5.下列各项中与决定蛋白质多样性无关的是A.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B.氨基酸的排列顺序C.核糖体的种类和数目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6.构成一切生物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A.氨基酸B.脱氧核糖核酸C.核苷酸D.核酸7.下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能产生ATP的结构有1、2、5B.1中产生一分子CO2扩散出来进入2中被利用,穿过的磷脂双分子层的层数为4层C.2与4中都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色素D.3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8.对能量转移和释放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组细胞器是A.叶绿体;线粒体B.内质网;叶绿体C.高尔基体;核糖体D.高尔基体;叶绿体9.正在进行分裂的蛙胚细胞,不会发生的现象是A.有氧呼吸加强B.中心粒向两极移动C.同源染色体分开D.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10.某学生检查了洋葱根尖1000个处于有丝分裂期的细胞,其中有692个处于前期,105个处于中期,35个处于后期,168个处于末期。
重庆市万州二中高二生物上学期入学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二全册生物试题
2015-2016学年重庆市万州二中高二(上)入学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1.5分,共40×1.5=60分)1.以下生命系统中,属于生态系统层次的是( )A.一片草原B.一片草原上的所有生物C.一片草原上的所有绵羊D.一片草原上的所有动物2.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植物不具备的是( )A.组织B.系统C.器官D.群落3.下列关于细胞或细胞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几项( )①高等植物的成熟细胞都有液泡和叶绿体,但没有中心体;②正在分裂的人肿瘤细胞内无大液泡,但有较多的线粒体和核糖体;③高倍显微镜下的动物细胞,能观察到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④细胞膜中载体种类和数量是其功能特性的基础;⑤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叶绿体、线粒体和核膜;⑥细胞壁都可以被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分解;⑦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染色体;⑧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含有自身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种色素.A.3项B.4项C.5项D.6项4.蛋白质、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 )A.氨基酸、核苷酸、核糖核苷酸B.核苷酸、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C.氨基酸、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D.氨基酸、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5.近日,小明的不良反应引起了父母的担忧:感冒频繁,口腔溃疡反复发作,伤口不易愈合,食欲不振,免疫力低下.比起同龄儿童,小明身体偏矮,偏瘦.去医院后,经检查发现血清中锌的含量过低.对上述材料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锌是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B.锌在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不容替代C.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D.锌的作用极大,只要有锌,人就能正常生长6.下列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结构不同于其它三种的是( )A.蓝藻B.衣藻C.苔藓D.玉米7.关于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B.多细胞生物体内的单个细胞对整体生命起作用C.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8.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们发现碘参与组成甲状腺激素,Mg参与组成叶绿素B.C、H、O、N、P、K、Ca、Mg都是大量元素,C在各种有机物中都存在C.在肺炎双球菌的化学组分中,P元素仅存在于DNA和RNA分子中D.微量元素虽然含量少,但它们既参与细胞结构组成,也参与细胞的代谢调节9.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B.若要鉴定花生种子细胞中是否含有脂肪,一定需要用显微镜观察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再加入)D.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需水浴加热2 min才能看到紫色10.人体细胞中,由A、G、C、U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种类有( )A.8种B.7种C.6种D.4种11.下列有关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B.核糖体是分布最广泛的细胞器,各种生物都具有核糖体C.液泡内部的糖类、无机盐、色素、蛋白质等物质对细胞内部环境起到调节作用D.叶绿体可以合成ATP,因此叶肉细胞不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12.生活在水中的鲤鱼和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这两种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 )A.水B.蛋白质C.脂肪D.糖类13.下列关于肽键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双缩脲试剂可以鉴定蛋白质,是由于蛋白质有肽键B.在肽链中,一个十肽分子比一个八肽分子多一个肽键C.几条肽链在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也通过肽键连接起来D.在脱水缩合过程中所形成的肽键数一定等于氨基酸数14.以下对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有机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多肽链在核糖体上一旦合成便具有生物活性B.质量相同的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是相同的C.细胞核内的核酸只含脱氧核糖,细胞质中的核酸只含核糖D.全部的抗体、大多数的酶、部分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15.如图表示生物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的化学组成关系,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大分子B呈双螺旋结构B.a的种类约20种,b的种为8种C.a与a之间通过“﹣NH﹣COOH﹣”相连接D.HIV的遗传信息储存在大分子B中16.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是由R基的不同引起的B.甜味肽的分子式为C13H16O5N2,则甜味肽是一种二肽C.某二肽的化学式是C8H14O5N2,水解后得到丙氨酸(R基为﹣CH3)和另一种氨基酸X,则X的化学式应该是C5H9O4ND.n个氨基酸共有m个氨基,则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个多肽中氨基数为m﹣n17.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有少量的DNAB.叶绿体在光下和黑暗中均能合成ATPC.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均来自线粒体D.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酶的种类相同18.使荷叶呈绿色,荷花呈红色的物质各分布哪里( )A.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B.叶绿体和线粒体C.叶绿体和细胞液D.细胞核和细胞质基质19.下列哪些物质进出细胞时与细胞中的核糖体和线粒体密切相关( )①乙醇通过细胞膜②人的红细胞从血浆中吸收葡萄糖③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原尿中的Na+④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A.①②B.①②④C.③④D.①②③④20.提取鼠肝细胞的线粒体为实验材料,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大;当注入葡萄糖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小,同时注入细胞质基质和葡萄糖时,氧消耗量又较大.下列叙述中与实验结果不符合的是( )A.有氧呼吸中,线粒体内进行的是第二、三阶段B.线粒体内能分解丙酮酸,不能分解葡萄糖C.葡萄糖只能在细胞质基质内被分解成丙酮酸D.水是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的21.现有一瓶掺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液,吸进氧气的体积与放出二氧化碳的体积之比为 3:5,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值为( )A.B.C.D.22.对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凡是能产ATP的细胞均能产酶B.ATP是细胞中唯一的能源物质,一个ATP分子中有两个高能磷酸键C.ATP分子由1个腺苷和2个磷酸基团组成D.叶肉细胞内形成ATP的场所只有叶绿体和线粒体23.以紫色洋葱鳞茎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紫色中央液泡逐渐缩小B.滴加30%的蔗糖溶液比10%蔗糖溶液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短C.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又复原,说明细胞保持活性D.用高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24.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研究中所采取的方法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A.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利用的是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B.分离破碎细胞的细胞器时采用的是质壁分离法C.制备细胞膜时是用蒸馏水使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吸水涨破D.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时通常采用去核、核移植等方法25.在豌豆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产生的主要代谢产物分别是( )A.丙酮酸、二氧化碳、葡萄糖B.丙酮酸、葡萄糖、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丙酮酸、葡萄糖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26.如图所示为植物在夏季晴天的一昼夜内CO2吸收量的变化情况,对此正确的判断是( )A.影响bc段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只有光照强度B.ce段下降是由于气孔关闭造成的C.ce段与fg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相同D.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区段是bg27.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四种色素扩散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别是( ) A.叶绿素a;胡萝卜素B.叶绿素b;胡萝卜素C.胡萝卜素;叶绿素aD.胡萝卜素;叶绿素b28.将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转移至不同浓度(Ⅰ,Ⅱ,Ⅲ)的三种蔗糖溶液中,结果如图.这三种蔗糖溶液的浓度是( )A.Ⅰ>Ⅱ>ⅢB.Ⅱ>Ⅰ>ⅢC.Ⅰ<Ⅱ<ⅢD.Ⅰ<Ⅲ<Ⅱ29.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实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核膜等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B.水分子进出细胞,取决于细胞内外液体的浓度差C.小分子物质都能通过细胞膜,大分子物质则不能D.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顺其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的过程30.某科学家用含14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碳原子的转移途径.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碳原子转移途径的是( )A.CO2→叶绿素→ADPB.CO2→三碳化合物→ATPC.CO2→酒精→有机物D.CO2→三碳化合物→糖类31.如图是测定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装置示意图,其中叶室为透明玻璃材料制成.在适宜进行光合作用的环境中,测定某一时段叶室内的CO2减少值为P,若该时段叶室内叶片呼吸作用释放的CO2的量为Q,则该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利用CO2的总量(W)表示为( )A.W=P+QB.W=Q﹣PC.W=PD.W=P﹣Q32.现有3支洁净试管甲、乙、丙,先向试管内加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再按如如图所示步骤操作,然后分别用斐林试剂检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试管与乙试管对照,说明酶具有专一性B.甲试管与丙试管对照,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C.实验结果是甲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D.实验结果是乙试管与丙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33.A和B是某生物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两个细胞,通过对细胞进行测定发现,A细胞中的X是B细胞中的两倍,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X为染色体,A处于前期,B处于间期B.X为细胞核,A处于后期,B处于中期C.X为DNA,A处于间期,B处于前期D.X为染色单体,A处于中期,B处于间期34.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有( )A.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衰老对生物体都是有害的B.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C.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无关D.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变异是细胞癌变的内因35.洋葱根尖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都不存在的一组结构是( )A.染色体、中心体、纺锤体B.核膜、叶绿体、细胞板C.赤道板、线粒体、核仁D.染色体、细胞壁、纺锤体36.如图a→d表示连续分裂细胞的两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和b为一个细胞周期B.c段结束DNA含量增加一倍C.遗传物质平分一般发生在d段D.b和c为一个细胞周期37.根据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 )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②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④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38.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生活所必需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渗透压的稳定遭到破坏,必然会引起代谢紊乱B.pH和温度的稳定,都给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创造了条件C.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D.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体液调节占主导地位39.如图示A,B两细胞间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1上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一致B.6作用于7必然导致细胞B膜电位出现反转C.释放入内环境中的6不应持续作用于细胞BD.信号仅能从A向B方向传递而不会逆向传递40.下列关于“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HCl和NaOH溶液都有腐蚀性,应避免其与皮肤和眼睛接触B.每种实验材料测定完成后,都必须将烧杯充分洗净,才可倒入等量的实验材料C.从加入HCl或NaOH溶液后的变化来说,生物材料更像是缓冲液D.据所得实验数据,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pH为横轴,以酸或碱的滴数为纵轴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15×2=30分)41.某科研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一种病毒,含有蛋白质和另外一种物质)、乳酸菌等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忘记了贴标签,请你帮他判断:(1)含有水、DNA、RNA、糖原和蛋白质等成分的生物是__________.(2)含有染色体的生物是__________.(3)含有水、DNA、RNA、蛋白质和细胞壁等成分或结构的生物是__________.(4)含有水、DNA、RNA、纤维素和蛋白质等成分的生物是__________.42.下面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①~⑤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请回答:(1)物质a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提取该物质时加入CaCO3的目的是__________.(2)过程②和③发生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3)上述①~⑤过程中,必须有氧气参与进行的是__________ (用图中数字回答).(4)假如白天突然中断二氧化碳的供应,则在短时间内f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假如该植物从光下移到暗处,e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43.对某高等植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细胞核中DNA含量进行测定,在细胞周期中每个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纵坐标为每个核中DNA相对量,横坐标为细胞周期,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段表示有丝分裂间期,此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参与该过程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2)出现纺锤体是在图中段,此期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数目之比为__________.(3)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好时期在__________段.(4)染色单体形成在__________段,消失在__________段.(5)CD与DE时期的染色体数目之比为__________.44.如图为突触的结构,并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据图回答:(1)图示的结构涉及神经元个数和构成突触的数量分别是__________个.(2)如果B受到刺激,C会兴奋;如果A、B同时受刺激,C不会兴奋.由此判断A、B释放神经递质的性质依次是__________.(3)细胞合成的神经递质,经过__________加工,形成突触小泡,释放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反应.2015-2016学年重庆市万州二中高二(上)入学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1.5分,共40×1.5=60分)1.以下生命系统中,属于生态系统层次的是( )A.一片草原B.一片草原上的所有生物C.一片草原上的所有绵羊D.一片草原上的所有动物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①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②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③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④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⑤个体: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⑥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⑦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⑧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他的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⑨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解答:解:A、一片草原属于生态系统层次,A正确;B、一片草原上的所有生物属于群落层次,B错误;C、一片草原上的所有绵羊属于种群层次,C错误;D、一片草原上的所有动物有多种类型,即不属于种群层次,也不属于群落层次,更不属于生态系统层次,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要求考生识记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能准确判断各选项所属结构层次,再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准确的判断.2.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植物不具备的是( )A.组织B.系统C.器官D.群落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解答:解: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没有系统.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结构层次,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3.下列关于细胞或细胞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几项( )①高等植物的成熟细胞都有液泡和叶绿体,但没有中心体;②正在分裂的人肿瘤细胞内无大液泡,但有较多的线粒体和核糖体;③高倍显微镜下的动物细胞,能观察到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④细胞膜中载体种类和数量是其功能特性的基础;⑤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叶绿体、线粒体和核膜;⑥细胞壁都可以被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分解;⑦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染色体;⑧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含有自身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种色素.A.3项B.4项C.5项D.6项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分析:叶绿体分布在叶肉细胞和幼茎的皮层细胞中,并不是所有的高等植物的成熟细胞都有叶绿体;大液泡分布在成熟的植物细胞中.细胞中双层膜的结构包括: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的核膜,因此双层膜的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和叶绿体.细胞中具有细胞壁的生物包括:植物、真菌、原核生物,但是它们的细胞壁的成分各不相同,其中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真菌细胞壁成分主要为几丁质等,细菌细胞壁的成分为肽聚糖.人体细胞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其中无氧呼吸的产物只有乳酸.解答:解:①叶绿体分布在叶肉细胞和幼茎的皮层细胞中,并不是所有的高等植物的成熟细胞都有叶绿体,如根尖成熟区细胞中没有叶绿体,①错误;②正在分裂的人肿瘤细胞内无大液泡,由于分裂过程中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并且该过程中蛋白质合成旺盛,因此有较多的线粒体和核糖体,②正确;③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是细胞的显微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亚显微结构,③错误;④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膜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是其功能特性的基础,④正确;⑤核膜不属于细胞器,⑤错误;⑥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而细菌细胞壁的成分为肽聚糖,因此细菌细胞壁不能被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分解,⑥错误;⑦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⑦错误;⑧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含有自身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种色素,⑧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考生要能够识记叶绿体在植物细胞中的分布;区分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注意题干中“双层膜结构”还是“双层膜细胞器”;识记并区分植物细胞、真菌、原核生物细胞壁的成分;能够运用结构决定功能的观点进行解题.4.蛋白质、DNA和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 )A.氨基酸、核苷酸、核糖核苷酸B.核苷酸、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C.氨基酸、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D.氨基酸、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考点: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分析:单体是能与同种或他种分子聚合的小分子的统称;是能起聚合反应或缩聚反应等而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简单化合物;是合成聚合物所用的低分子的原料.多糖(淀粉、糖原和纤维素)、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因而被称为多聚体.解答:解:(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2)DNA是脱氧核糖核酸,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3)RNA是核糖核酸,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故选:D.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只要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及其基本组成单位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5.近日,小明的不良反应引起了父母的担忧:感冒频繁,口腔溃疡反复发作,伤口不易愈合,食欲不振,免疫力低下.比起同龄儿童,小明身体偏矮,偏瘦.去医院后,经检查发现血清中锌的含量过低.对上述材料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锌是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B.锌在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不容替代C.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D.锌的作用极大,只要有锌,人就能正常生长考点: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分析:细胞中的元素有:主要元素:C、H、O、N、P、S、K、Ga、Mg微量元素:Zn、Mo、Cu、B、Fe、Mn(油菜缺少B时只开花不结果)锌:智慧元素,微量的锌可以强化记忆力,延缓脑的衰老,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解答:解:A、根据题意可知,小明由于缺锌就导致许多不良反应,因此锌是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A正确;B、微量的锌可以强化记忆力,延缓脑的衰老,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它在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不容替代,B正确;C、锌属于微量元素中的一种,含量虽然很少,但是作用非常重要,C正确;D、人体对元素的需求是一定的,过多过少都会影响人体健康,如缺锌或锌过量都会影响人体发育,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属于考纲中识记层次的要求,着重考查了微量元素中锌的作用,要求考生能够从题中获取有效信息,并且能够识记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种类.6.下列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结构不同于其它三种的是( )A.蓝藻B.衣藻C.苔藓D.玉米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注:病毒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解答:解:A、蓝藻是原核生物;B、衣藻是低等植物,属于真核生物;C、苔藓是低等植物,属于真核生物;D、玉米是高等植物,属于真核生物.由此可见,以上四种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结构不同于其他三种的是蓝藻.故选:A.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准确判断各选项生物的类别,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7.关于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B.多细胞生物体内的单个细胞对整体生命起作用C.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万州高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判断先天愚型、猫叫综合症、无子西瓜依次属于()A.c\b\a B.a/b/c C.a/d/c D.c/d/a2.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是基因型频率变化的过程B.通过多倍体育种可形成新物种,说明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C.不同物种间的共同发展就是共同进化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3.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内DNA和RNA均基本不同B.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内DNA和RNA均基本相同C.小鼠体内形成卵原细胞的时候可能发生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D.线粒体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不满足孟德尔遗传定律4.将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再作进一步处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③到④是诱变育种过程,不一定能获得满足需求的植株B.由③到⑧的育种过程中,遵循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变异C.由③到⑦中,使用秋水仙素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但不影响着丝点的正常分裂D.由③到⑨过程就是单倍体育种5.如图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的传递方向.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e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其唯一产物为蛋白质B.如果a表示抗原,b表示吞噬细胞和T细胞,c为B细胞,则该过程为体液免疫C.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形成感觉的场所在b处D.如果该图中a与d、b与e均各为一个神经元,则兴奋在神经纤维d、e上传导是双向的,且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6.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尿毒症和镰刀型贫血等是由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B.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内环境稳态失调C.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D.运动后水分排出较多,此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4分)7.瘦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可作用于下丘脑,调节人的食欲.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1)瘦素合成后,以的方式分泌出细胞,通过运输至下丘脑,并与靶细胞上的结合.(2)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瘦素释放量增加,引起神经元A兴奋,神经元B受抑制,使信号分子x与y的比值,从而使饱中枢兴奋;同时使信号分子z的释放,饥中枢受抑制,降低人的食欲.大多数肥胖者血液中瘦素水平没有降低,推测其体内,从而使食欲失去控制.(3)当人体大量进食后,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细胞葡萄糖并将其转变为脂肪.据此判断,当瘦素对胰岛素的分泌具有作用时,才可维持体内脂肪含量的稳定.8.在中国,平均每1000人中就有一例脊髓损伤的患者,大小便障碍是这些患者生活中的一大尴尬.武汉协和医院的肖传国教授宣称开发出了一项手术,把一根体神经与控制膀胱的内脏神经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如图所示的人工反射弧.其结果就是病人虽然没有尿意,但只要挠一挠大腿内侧的皮肤,就可以排尿.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中尿液堆积到一定量时,会不受意识控制地自动排出体外,神经纤维兴奋处的膜外电荷分布为.在手术后形成的新反射弧中,神经中枢位于,新接的体神经属于(填“传入”或“传出”)神经.该反射弧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或单向),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或单向);(2)为了检测接受手术的患者的恢复情况,需要进行尿动力学检测,检测前患者需迅速饮水1 000mL,在排尿时记录其尿量和最大尿流速率.在这个过程中,位于的感受器感受到渗透压的变化,导致位于的渗透压调节中枢做出反应.9.如图甲表示大肠杆菌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的部分过程,图乙为图甲中④的放大图.据图回答:(1)能特异性识别m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是,它所携带的小分子有机物用于合成图乙中;(2)对于甲图来说,RNA聚合酶结合位点位于分子上,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位于分子上.(3)少量的mRNA能在短时间内指导合成大量蛋白质的原因是;(4)若基因上碱基对缺失,该基因结构(一定变/可能变/不一定变)10.科学家发现一种AGTN3基因,其等位基因R能提高运动员的短跑成绩,其另一等位基因E能提高运动员的长跑成绩.请回答:(1)基因AGTN3变成基因R或E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该现象发生的本质原因是DNA分子的基因内部发生了.(2)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现基因R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加大,而基因AGTN3在该种群中出现的比例减小.那么,该种群中具有基因的个体更容易在当时的环境中生存.(3)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米控制人的各种性状.基因R控制人体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和两个阶段.(4)科学家把运动员注入的能改善运动员各种运动能力和耐力的基因称为基因兴奋剂.并预言,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提高,在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上将出现使用基因兴奋剂这种最隐蔽的作弊行为.这是因为注入的基因存在于运动员的.A.血液中B.肌肉中C.心脏中D.小脑中(5)若一对夫妇不含R基因,因注射了R基因都提高了短跑成绩,则他们在这以后所生子女具有R基因的概率是.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判断先天愚型、猫叫综合症、无子西瓜依次属于()A.c\b\a B.a/b/c C.a/d/c D.c/d/a【考点】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分析】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解答】解:由图可知,a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中的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为三体;b 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c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中的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为三倍体;d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所以先天愚型、猫叫综合症、无子西瓜依次属于a、d、c.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以示意图为载体,考查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图能力、信息的提取与应用能力、通过比较与综合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等.2.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是基因型频率变化的过程B.通过多倍体育种可形成新物种,说明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C.不同物种间的共同发展就是共同进化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专题】正推法;生物的进化.【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繁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解答】解:A、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A错误;B、隔离是物种的形成必要条件,有的物种形成不需要地理隔离,但一定要经过生殖隔离,B错误;C、共同进化指不同物种之间或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C错误;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基因频率,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生物进化及新物种形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内DNA和RNA均基本不同B.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内DNA和RNA均基本相同C.小鼠体内形成卵原细胞的时候可能发生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D.线粒体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不满足孟德尔遗传定律【考点】细胞的分化;孟德尔遗传实验;基因重组及其意义.【专题】正推法;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孟德尔遗传实验.【分析】同一生物体不同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都含有该生物全部的基因,但不同细胞选择表达的基因不同,因此不同细胞所含的蛋白质和RNA有所区别.孟德尔遗传定律包括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两定律均只适用于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细胞核遗传,包括常染色体遗传和性染色体遗传.【解答】解:AB、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内DNA基本相同,由于不同细胞选择表达的基因不同,因此RNA基本不同,AB错误;C、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小鼠体内形成卵原细胞的过程为有丝分裂,可能发生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但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C错误;D、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适用范围是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细胞核遗传,线粒体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属于细胞质遗传,遵循母系遗传的特点,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适用范围,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4.将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再作进一步处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③到④是诱变育种过程,不一定能获得满足需求的植株B.由③到⑧的育种过程中,遵循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变异C.由③到⑦中,使用秋水仙素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但不影响着丝点的正常分裂D.由③到⑨过程就是单倍体育种【考点】生物变异的应用.【专题】对比分析法;育种.【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③→④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③→⑤→⑥是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③→⑤、③→⑦、⑤×⑦→⑧是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③→⑨是单倍体育种的第一阶段,原理是染色体变异.【解答】解:A、③到④是诱变育种过程,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且多害少利,所以不一定能获得满足需求的植株,A正确;B、由③到⑧的育种过程中,进行的是多倍体育种,遵循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变异,B正确;C、由③到⑦中,使用秋水仙素可以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但不影响后期着丝点的正常分裂,C正确;D、由③到⑨过程是单倍体育种的第一阶段即花药离体培养,第二阶段是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变异在育种工作中的应用,育种实际上是对遗传基本规律和变异知识的应用,考试中常以某一作物育种为背景,综合考查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和多倍体育种及基因工程育种的区别与联系,这部分需要重点记忆杂交育种的概念和原理以及诱变育种的原理.5.如图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的传递方向.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e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其唯一产物为蛋白质B.如果a表示抗原,b表示吞噬细胞和T细胞,c为B细胞,则该过程为体液免疫C.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形成感觉的场所在b处D.如果该图中a与d、b与e均各为一个神经元,则兴奋在神经纤维d、e上传导是双向的,且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专题】概念图;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免疫调节.【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有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免疫调节、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反射弧的组成和功能等知识,细心梳理相关知识,然后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对各项做出正确判断.【解答】解:A、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e为翻译过程,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其产物为多肽链或蛋白质,A错误;B、B细胞参与体液免疫过程,如果a表示抗原,b表示吞噬细胞和T细胞,c为B细胞,则该过程为体液免疫,B正确;C、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b为神经中枢,可能是形成感觉的场所,C正确;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且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较综合,考查了免疫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6.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尿毒症和镰刀型贫血等是由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B.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内环境稳态失调C.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D.运动后水分排出较多,此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专题】正推法;体温调节、水盐调节与血糖调节.【分析】1、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体内渗透压、温度、pH、化学成分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若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发生改变,则会引起相应的疾病,如血钙含量过低会引起肌肉抽搐,而血钙含量过高会引起肌无力.2、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得各个器官和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稳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稳态调节的主要机制.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解答】解: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属于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引起的,不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尿毒症是由于肾脏病变导致内环境中尿素等成分增多导致的,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A错误;B、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能增殖和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维持内环境的稳态,B错误;C、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是神经调节的结果,不是肾上腺激素调节的结果,C错误;D、运动后水分排出较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体温调节和水平衡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4分)7.瘦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可作用于下丘脑,调节人的食欲.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1)瘦素合成后,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出细胞,通过体液(血液)运输至下丘脑,并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2)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瘦素释放量增加,引起神经元A兴奋,神经元B受抑制,使信号分子x与y的比值增加,从而使饱中枢兴奋;同时使信号分子z的释放,饥中枢受抑制,降低人的食欲.大多数肥胖者血液中瘦素水平没有降低,推测其体内减少,从而使瘦素的受体失去功能(瘦素无法运输到下丘脑、血液中存在瘦素抑制剂)食欲失去控制.(3)当人体大量进食后,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细胞吸收(摄取)葡萄糖并将其转变为脂肪.据此判断,当瘦素对胰岛素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时,才可维持体内脂肪含量的稳定.【考点】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1、激素调节的特点有:①微量和高效、②通过体液运输、③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2、由题图知,神经元A兴奋时,会使信号分子x增多;神经元B受到抑制时,会使信号分子Y和Z均减少.3、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