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 过生日教案(2) (新版)北师大版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二 比较《过生日》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二比较《过生日》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生活感受比较的意义,通过比较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正确的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多少。
2、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初步感知直接比较的方法。
3、通过比较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考以及认真倾听及大胆表达的良好习惯。
2学情分析通过一单元比多少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
学生在比较上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但是对比较的相对性认识还是不足,本节课联系生活中的实例开展教学为学生提供观察、比较、思考、交流等活动,体验比较的方法。
利用实物操作,有助于学生他们更好的感知和理解最大与最小,最多与最少。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获得比较大小、多少活动的体验,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比较的方法和结果,积累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
4教学过程4.1第一课时教学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生:喜欢师:为什么呢?生:自由回答。
师:看来大家都喜欢过生日。
因为过生日能收到礼物和吃到丰盛的美食。
师:今天是淘气妈妈的生日,你们愿不愿意参加她的生日呢?生:愿意师:那我们就与淘气妈妈一起过生日。
(板书: 过生日)请看,淘气爸爸和淘气给妈妈准备了丰盛的美食,你在图中都看到些什么呢?生:汇报交流。
看图说出餐桌上摆放的物品。
[设计意图:以过生日这一场景引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数学活动中。
让学生在交流中认真的倾听和大胆的表达。
]2【活动】合作探究,学习新知活动一:比较最大、最小师:你们猜猜淘气一家现在最想做的是什么?生:分蛋糕师:你们看淘气把蛋糕这样的三份,你觉得淘气会怎么分?生:最大的给妈妈,最小的给自己。
师:为什么?生:因为是妈妈生日,妈妈要吃最大块的,我年龄最小,所以吃最小块的。
师:看来你知道尊敬长辈,懂得谦让的道理。
一年级数学上册 过生日教案(2) (新版)北师大版
过生日(比大小、比多少)教学目的:1.结合多少、大小的比较,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感知要想知道谁多谁少就必须进行比较。
2.比较不同物品的大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下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获得比较多少活动的体验。
难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比较的方法和结果。
教具准备:课件,杯子,水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师问同学是否喜欢过生日,导入课题。
再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并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2.提出问题:如果你来切蛋糕,你想切成什么样?二、自主探究1.比大小。
出示情境图,说一说哪块最大?哪块最小?学生通过观察,判断出哪块蛋糕最大?哪块西瓜最大?。
2.比多少。
(1)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再结合生活经验让学生判断哪些杯饮料最多?哪杯饮料最少?(2)多让学生说说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在交流中初步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
(3)出示情境图,观察哪些个装得多?先让学生观察,再思考与讨论,探索两个不同形状的饮料谁装得多。
鼓励学生想出一些可行的比较方法。
3.再观察。
观察生日情境图,观察图,用今天刚学的比较大小、多少,来比较一下餐桌上的物品4.用比大小、比多少的知识说说你身边的物品。
三、课堂小结: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四、课堂练习:1.第19页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订正。
2.第19页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做,再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比较的。
3.练一练的第3题,根据所倒的杯数,让学生推断哪个瓶子原来装的水多。
4.练一练第4题,先引导学生看懂图意,再观察剩下的水,来判断谁喝得多。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使学生感受到,同样多的两杯水,如果喝得多,那么剩下的就少;如果喝得少,那么剩下的就多。
教师可以现场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倒出的水和剩下的水的关系。
5.练一练第5题。
引导学生看懂图意,提出问题:哪杯水最甜?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1课时 过生日-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1课时过生日-北师大版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日期的概念,学会正确读取日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 理解日期的概念,知道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2. 学会正确读取日历,并能准确说出任意日期是星期几。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日期问题。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日期的概念、日历的读取以及日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如下:1. 日期的概念:介绍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理解日期的基本构成。
2. 日历的读取:教授学生如何正确读取日历,包括月份、日期和星期几的识别。
3. 日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日期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日期的概念和日历的读取。
难点是日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包括解决具体日期问题和计算日期之间的间隔。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日历、课件、黑板。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介绍日期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3. 日历的读取:教授学生如何正确读取日历,包括月份、日期和星期几的识别。
4. 实例讲解: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日期问题。
5.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日期的概念: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2. 日历的读取:月份、日期和星期几的识别。
3. 日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解决具体日期问题和计算日期之间的间隔。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要具有针对性,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读取日历,写出任意日期是星期几。
2. 解决具体日期问题,例如计算某个日期之后或之前的日期。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过生日》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第1课《过生日》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正确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多少。
2.在“比一比”的操作活动中,经历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过程,并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积累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
3.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4.养成细心观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以及大胆表达的好习惯。
【学习重点】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正确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多少。
【学习难点】能够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试着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学习流程】一、导入师唱生日快乐歌。
问:想知道谁在过生日吗?(出示第18页主题图)图中有什么?(生自由说)二、学程第一学程学习任务:说一说,哪块最大?哪块最小?(出示蛋糕图和西瓜图)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1.观察,直接判断大小。
2.试着说出自己判断的理由。
第二步:互学要求1.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2.可模拟演示,为展学做准备。
第三步:展学要求1.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晰。
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
设计意图:通过两次比较活动,培养学生直接观察比较大小的能力,并渗透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的关系。
第二学程学习任务:哪杯装得最多?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1.观察、比较,独立判断。
2.最多的画“√”,最少的画“○”。
第二步:互学要求1.同桌两人互相看看做的是否一样。
2.同桌说一说自己判断多或少的理由,为展学做准备。
第三步:展学要求1.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晰。
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判断出哪杯饮料最多,哪杯饮料最少,在相互交流中初步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
第三学程学习任务:哪个装得多?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猜一猜:哪瓶饮料多?第二步:互学要求1.同桌互相说一说:有什么办法知道到底哪瓶饮料多呢?2.实验验证。
第三步:展学要求1.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晰。
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鼓励学生想出一些可行的比较方法,体现比较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从而使学生积累比较的经验。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2.1 过生日|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2.1 过生日|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次数学课,我们将学习的是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的第一节课——“2.1 过生日”。
该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日历及其结构,掌握简单的日期计算方法,并通过学习生日概念,培养学生简单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说出日期和月份的读法。
2.能够使用小学数学运算方法算出一周之后的日期。
3.能够使用简单的日历图案,记录家人、朋友的生日以及自己的生日。
4.能够了解生日的概念,增强记忆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日期和月份的读法。
2.初步掌握简单的日期计算方法。
3.熟悉日历的音、形、义的组成,绘制日历图案、写下自己生日以及家人、朋友的生日。
2. 教学难点:1.由于学生还处在对语言的学习和熟悉的阶段,教师在教课时要重点讲授日期和月份说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同时,学生需要掌握月、日、周的名称和计算方法,需要多次巩固。
2.日历的音、形、义相辅相成,日历图案是一门很难把握的艺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需要进行多次实践操练,掌握绘画方法和写生技巧。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教师展示一张生日蛋糕图片,引导学生识别上面的日期和月份,并要求学生一起朗读出来。
2. 学习新知1.掌握日期和月份的说法,如1月1日,5月20日,等等。
2.学习简单的日期计算方法。
3.利用用拼图的形式,引导学生认知日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指导,让学生能够自行画出日历,再写出日期和月份。
4.演示写生技法,教师可以手把手地示范,让学生掌握日历图案的绘画技巧。
5.利用生日卡片,告诉学生如何添加家人、朋友的生日并记录下来。
3. 实践演习1.让学生在日历中找出或计算出自己和家人、朋友的生日,记录在生日卡片上。
2.课堂上每位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的生日。
4. 课堂小结1.总结课程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2.回顾生日的重要性,以及记录生日的意义。
五、教学反思本次课程中,教师着重讲解了日期和月份的读法、日期计算、日历图案的绘画和日历用途及意义。
2.1过生日---比大小、比多少(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2.1过生日比大小、比多少(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今天是我作为一名教师的生日,我想通过一堂有趣的数学课来庆祝这个特殊的日子。
本节课的内容是比大小和比多少,这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第二章第一节。
我希望通过这节课,让学生们能够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比较大小,二是比较多少。
在比较大小方面,学生们将学习如何用符号“<”、“>”和“=”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他们还将学习如何通过观察、数数和计算来确定两个数的大小。
在比较多少方面,学生们将学习如何用符号“+”和“”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多少关系。
他们还将学习如何通过观察、数数和计算来确定两个数的多少。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一是让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和技巧,能够正确地用符号“<”、“>”和“=”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二是让学生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和技巧,能够正确地用符号“+”和“”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多少关系;三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数数能力和计算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和技巧,能够正确地用符号“<”、“>”和“=”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数数和计算来确定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和技巧,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
教具包括一幅大小的图片和一些数字卡片。
学具包括一些大小相同的物品,如小球、小棍等。
五、教学过程2. 讲解:我通过示例和讲解,向学生们介绍比较大小的方法和技巧,让他们明白如何用符号“<”、“>”和“=”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3. 练习:我给学生们发放数字卡片,让他们两两比较大小,并用符号“<”、“>”和“=”来表示。
4. 应用:我让学生们用学具进行实践活动,通过观察、数数和计算来确定两个物体的大小关系。
《过生日》(教案)-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为了促进学生们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可以将教室布置成分组讨论区。每个小组都可以围坐在一起,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此外,还可以布置一些实验操作台,供学生们进行实验操作。
《过生日》(教案)-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过生日》(教案)-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过生日》。该章节主要介绍了如何通过计算和比较来确定生日的先后顺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以下知识:
④解决实际问题
2.词句:
①生日:出生日期
②比较:比较数字大小
③排序:将数字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④先后:确定生日的先后顺序
3.艺术性和趣味性:
①设计生日蛋糕图案,将数字和日期放在蛋糕上,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②制作生日卡片,让学生在卡片上写下自己的生日和祝福语,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
③设计生日帽,将重点知识点写在帽子上的不同位置,使学生在活动中轻松记忆。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过生日》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过生日》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认识数字》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过生日》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过生日》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最后,通过今天的总结回顾,我发现学生们对加法运算和年龄增长的理解有了明显提高。但仍有部分学生对知识点掌握不够牢固,我将在课后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弥补知识漏洞。
其次,在加法运算部分,我发现部分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行计算时仍然存在困难。针对这一情况,我将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鼓励他们多进行实际操作,如用道具、数轴等辅助工具进行计算,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计算能力。
此外,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由于他们对主题不感兴趣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将在设计活动时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助他们学会表达和分享。
二、核心素养目标
《过生日》教案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1.培养学生的数感,通过认识年、月、日,增强对时间概念的理解和感知;2.提高学生的符号意识,学会用数轴和数字表示年龄的增长,理解加法运算的意义;3.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在过生日的情境中,能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培养对计算结果的敏感性;4.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将加减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过生日这类生活中的问题;5.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通过小组活动,共同完成年龄增长的计算任务。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引入《过生日》这一章节,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大部分孩子对年、月、日的认识以及加法运算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首先,对于年、月、日关系的理解,虽然我通过生动的例子进行了解释,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此感到困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可以尝试设计更具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如制作年历、观察月亮变化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过生日教案及板书设计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过生日》教案及板书设计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过生日》教案及板书设计第二单元比较过生日总课时第10课时教学内容:过生日(比大小), 课型, 新讲课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比较的方式,初步了解比较的思维方式。
二、能力目标:学生通过观看试探,讨论交流,初步感知直接比较的方式3、情感目标: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关切父母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在把握了“”多“少”“最多”“最少”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比较方式。
教学难点:把握比较的方式,会用多种方式比较。
教具预备:实物投影课件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小朋友们,你们过生日时妈妈会买什么?今天是小红的生日,看,他们在开生日会呢?(课件出示)二、观看主题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二、合作研讨,探讨新知一、小红将蛋糕切成了3块,也将西瓜切成了3块。
让学生认真观看,说一说那一块最大,哪块最小。
二、接着观看主题图,你发觉桌上的杯子有什么不同?(1)出示3个大小不同的杯子。
(2)别离往3个杯子中倒上水,3杯水的高度一致。
(3)你此刻能一眼看出哪杯装得最多吗?A、同桌之间彼此讨论B、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C、教师小结3、动手操作,比较多少(1)4人小组,每组两个不同的瓶子;(2)提问:请你猜一猜那个瓶子里装的饮料多。
(3)动手试一试。
(4)各组演示比较的方式,学生观看后说出自己看到的一些东西。
学生观看后,说出谁最大,谁最小。
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学生活动小组演示汇报。
三、加深明白得,拓展延伸一、出示教材p19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二、出示教材p19第4题(1)说说图意,并说说你要向调皮学习什么。
(2)谁喝得多?说一说理由。
3、完成教材p19第5题学生独立试一试,集体评讲。
四、全课总结通过小红的生日聚会,你有什么收成?,学生交流各自的方式。
板书设计:过生日比大小教学反思: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过生日》教案及板书设计第二单元比较过生日总课时第10课时教学内容:过生日(比大小), 课型, 新讲课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比较的方式,初步了解比较的思维方式。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过生日教案
过生日张艳丽学习目标1、通过多少、大小的比较,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感知要想知道誰说谁少,就必须进行比较。
2、通过比较不同物品的大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3、通过比较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让学生获得比较多少活动的体验。
学习难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比较大方法和结果。
学具准备电脑课件杯子水教学流程师:同学们有没有过过生日吗?生:过过。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别人的生日是怎么过的?餐桌上都有什么?列举出餐桌上摆放的物品。
师:如果让你来切蛋糕,你想切成什么样?1、比较大小。
师:如果有的人把蛋糕切成这样,你觉得怎样分配比较合理呢?展示幻灯片师:你为什么这么分配?生1:我吃最小的,爸爸吃第二个,妈妈吃最大的。
爸爸最能吃生2:我吃最小的,妈妈吃最大的,爸爸吃中间的,以为妈妈是寿星师:真聪明,虽然分配的方法不同,但是都挺合理的。
合理的原因是你们已经比较了这3块蛋糕的大小。
知道哪块最大,哪块最小。
师:如果西瓜切成这样,你们是不是也能比较它的大小呢?生:能2、比较多少。
师:下面我来给他们一家三口分配一下饮料,你们来看一看我这样分配你们能不能接受?展示幻灯片师:第一杯我给妈妈喝,第二杯我让爸爸喝,第三杯我让小男孩喝。
你觉得我这样分合理吗?生思考后回答。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展示幻灯片师:我还发现他们家过生日喝了两种饮料,这两瓶饮料哪瓶多,哪瓶少呢?你们能比较吗?生:略师:同学们为什么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因为这两个饮料瓶的高矮、形状都不一样,我们就不能准确地判断了,刚才你们说谁多谁少都是靠眼睛观察,然后猜测的,有时候不太准确。
你能不能想一个科学合理的方法呢?学生动手操作,同桌互助完成。
思考,讨论。
小组同学展示自主学习成果。
3、再观察。
师:出示生日情境图,从这幅图上,你能不能用刚学的比较大小、多少,来比较一下餐桌上的物品?生:盘子的大小不同,生:西瓜和西红柿的大小不同。
一年级上数学说课稿-过生日-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数学说课稿-过生日-北师大版一、教学背景此次授课的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教材为《北师大版》数学第一册。
本节课旨在通过过生日这个主题,让学生了解数学中的加法、减法及简单的数学计算,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通过过生日的主题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认识数学中的计算方法;2.学生能够根据提示完成简单的加减法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3.学生能够在集体合作、个人思考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 热身引入主题,让学生自由谈论过自己的生日,交流生日时的活动及习惯。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数学和生日之间有何关系。
2. 讲解介绍加法和减法的定义,例如:•加法:两个或多个数数的和。
如:1+1=2;•减法: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后的差。
如:2-1=1。
然后,通过具体的例子,例如:举例①:挂了4个气球,用了2个,还有几个?要求学生使用减法算式2-4=?,并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掌握减法的方法和规律。
举例②:“A小朋友今天5岁,等他6岁了,再等7岁就可以做元首了,这时是第几个生日呢?”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加法算式5+1+1=7计算出答案。
3. 操作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从教师那里获取几个“生日蛋糕”,让学生分别选择蜡烛(数字),在蛋糕上插上自己生日的数字,并使用加法或减法计算出对应的数字。
例如:举例:小明生日为3月15日,他在蛋糕上插上3、1、5三个数字,要别的小朋友帮他计算10-3=7,在蛋糕上插上数字7。
4. 展示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蛋糕和数字,分享每个小组的成功和挑战,鼓励学生陈述他们所使用的算法或方法。
同时,让学生们可以在“生日派对”中获得成就感和荣誉感。
评价每个小组的数学计算、口语表达和合作能力、创新性和乐趣。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们不仅能够理解加法和减法,掌握数学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还增强了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过生日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过生日教学内容:教材第18页,大小、多少的比较。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和多少,感知最大与最小,最多与最少。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初步感知直接比较的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关心父母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在掌握了“多”“少”“最多”“最少”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比较的方法,会用多种方法比较。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过生日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过生日”。
(板书课题:过生日)有一位小朋友很孝顺,他不但记得妈妈的生日,还和爸爸一起帮妈妈过生日呢!看,他们在开生日会。
(播放生日歌,我们也一起来庆祝吧)2、观察主题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片,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吗?生:1个大西瓜,1个西红柿,3个大小不同的盘子,1张大桌子和1个小圆凳,3杯饮料和2瓶饮料,一个大蛋糕……二、合作研讨,探索新知1、比大小(1)比盘子师:同学们真棒,能数出这么多东西来。
师:好,现在准备吃蛋糕了,先把盘子摆好。
同学们,你们能比较一下谁的盘子最大?谁的盘子最小?你是怎么知道的?生:......(2)比蛋糕师:淘气最爱吃蛋糕了,看,淘气把蛋糕切成了三块:图1,图2,图3。
同学们,你们能比较一下哪块蛋糕最大,哪块最小吗?生:图3最大,图1最小。
师:你是怎么比的?(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一眼就看出来了。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图1是图2的一半,图2是图3 的一半,图3又是整块蛋糕的一半,所以图3最大,图1最小。
(3)比西瓜师:淘气还把西瓜也切成了3块:图1,图2,图3。
你们能比较一下这三块西瓜哪块最大,哪块最小吗?生:图1最大,图3最小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生:……师:同学们真棒,这么快就学会了比较最大和最小。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过生日∣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过生日∣北师大版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二章第一节——过生日。
我们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和掌握10以内数的认识,以及如何用数来表示物品的数量。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认识和数出10以内的数字。
2. 能够理解数字与数量之间的关系。
3. 能够运用数来表示物品的数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数字的认识和数数的方法,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数字与数量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数字卡片、玩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内容是:有一天,小猪生日,小猪请了很多朋友来庆祝生日,有小兔、小狗、小猫等等。
大家给小猪带来了许多礼物,有小猪喜欢的糖果、玩具等等。
请同学们帮忙数一数,小猪一共收到了多少份礼物?3. 例题讲解:然后,我会给大家讲解一些例题,通过例题让大家理解数字与数量之间的关系。
例如:我有3个苹果,你有多少个苹果?答案是:我有5个苹果。
这个例子让大家理解到数字代表的是数量。
4. 随堂练习: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大家发放练习题,让大家在课堂上完成。
5. 游戏环节: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我会组织一个小游戏,游戏的内容是:大家轮流报数,每个人报的数字不能重复,如果重复了就要表演一个节目。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2 3 4 5 6 7 8 9 10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同学们回家后,数一数家里的人数,然后用数字写出来。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都能很好地掌握了10以内的数字的认识和数数的方法,希望大家能够在生活中多运用数来表示物品的数量,加深对数字的理解。
对于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会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通过讲述小猪过生日的故事,将学生们引入到数学学习中。
最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过生日》优质教案
过生日教学内容:p18-19/(比大小与比多少)教学目标:1.在数一数、比一比的活动中,初步体验对应思想。
2.能正确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3.能判断生活中具体物体之间的大小与多少。
学情分析:“比多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早就接触到了,学生不同程度的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比较”数学知识。
在脑海中已有一个初步的表象,只是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概念,符号感匮乏。
他们乐于探究、善于去发现但是其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良好习惯还没有形成。
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习惯有待于培养。
教学重点:掌握大小比较的方法教学难点:通过逻辑推理,解决多与少的比较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水杯等学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淘气笑笑过生日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他们想比比看谁的蛋糕大呢?你们想不想去参加他们的活动呀?二、引导操作,探究新知。
1.出示图请小朋友们自己在心里想一想。
2.汇报交流师:你看到了他们三人谁的蛋糕大?谁的西瓜大?(学生汇报。
)3.动手操作(1)师:谁愿意画一画,他们的蛋糕是大蛋糕的那一块?(2)师:请其他同学也在下面指一指:说一说?请用学具表示出来。
(3)学生摆完,引导学生观察评价:摆出来的和看到的一样吗?4.设疑激趣师:(1)小组讨论:可以把谁和谁作比较?(2)汇报:我2准备把……和……进行比较。
5.探究方法(1)看一看哪个杯子装水多?A、师问:想一想水杯装水多少是和什么有关系?谁多?谁少?你是怎么知道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相机引导)B、动手操作:比较水杯里水的多少,谁多谁少,可以直接根据水杯的粗细及水线的高低多少来比较,还可用倒水的方法来比较?请大家先想一想,再动手操作。
C、3展示、交流:谁愿意到前面来说一说?其他同学的方法和他一样吗?有没有不同的方法?(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交流)D、深入思考两个瓶子不一样那我们怎么知道那个装得多呢?①机灵狗:揭示两个瓶子谁高,谁装水多?这是真的吗?②笑笑:不一定,我们倒到杯子里试一试?谁知道这是为什么?③淘气:我们还可以把高瓶子里的水倒空,再把矮瓶子里的水倒进高瓶子,这是为什么?④智慧老人:还有别的办法吗?A.独立思考B.小组交流C.全班交流①怎么比?②比的结果?[引导学生表述:谁比谁多(少)]三、练习与拓展(1)画一画:大的画√,小的画通过观察比大小,并表示出来(2)最大的画√,最小的画通过观察三个量的关系比大小,交流方法。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2.1 过生日》精品教案
《过生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具体情境中,能够正确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多少;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比一比的操作过程中,经历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并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积累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养成细心观察、积极倾听以及大胆表达的好习惯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正确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多少2.难点: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积累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不能直接比较时怎么办)三.教学用具:PPT课件、带有数字的卡片、饮料瓶四.教学过程设计知道哪块最大,哪块最小,你们是怎么比较出来的呢?(7)看出来的,直接观察比较,占的地方大就大,占的地方小就小。
(8)蛋糕已经吃完了,接下来他们要来分西瓜了,同学们看一看,他们将西瓜分成了几份?同样的问题,同学们观察一下,这3块西瓜哪一块最大,哪一块最小(9)通过它们的外形,我们一眼就可以比较出来,这么简单的问题可难不倒我们x班的小朋友2.比多少:(1)接下来就该喝饮料了,他们将饮料倒入几个杯子中?我们先来观察一下,这3杯饮料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再来看看,他们有哪些不同的地方?(2)那你们觉得这3杯饮料哪杯装的饮料最多,哪杯装的饮料最少?(3)这时,淘气觉得这种分法不好,于是,他又拿出了3个杯子,大家再来看看,这3杯饮料,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4)那么这3个杯子,你们觉得哪个装的饮料最多呢?(5)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通过前面的探讨我们知道,粗细相同的杯子,可以通过水面高低来比多少,水面越高,水就越多;对于水面高度相同的杯子,我们可以通过杯子的粗细比多少,容器越粗,水就越多。
(6)那么对于这样的两瓶饮料呢?你们觉得哪一瓶装的饮料多?(7)看来同学们有不同的看法,原因是这两瓶饮料的粗细和饮料高度都不同,我们无法用眼睛直接比较出来对吗?那大家有没有好的方法,能够判断出这两瓶饮料哪一瓶装的饮料多呢?请同桌之间相互讨论、交流,等会老师请几位同学来跟大家分享你们的想法(8)老师带领学生操作两种方法,比较出哪个杯子的装的水多(9)总结:同学们真聪明,想出来那么多比较多方法,你们真棒!看来,我们比较多少、大小除了可以用眼睛观察,还可以动手操作,把它们倒进同一个瓶子或同一个杯子中,用同一个物体量来比较数学练习大闯关第一关第二关第三关第四关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完成例1-例4通过数学闯关的方式,小组之间比赛,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在游戏中巩固今天学习的数学知识小结反思: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1)用眼睛直接观察。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2.1过生日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二比较
第1课时过生日
教学内容:教材第18~1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理解比较“大小”“多少”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多少。
2结合生活经验,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推理的能力。
3让学生初步感知活动的乐趣,养成与他人交往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在掌握了“多”“少”“最多”“最少”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比较的方法,会用多种方法比较。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不同形状的饮料瓶。
五、拓展提升
1下面三个杯子里的水一样甜,猜一猜哪个杯子里放进的糖最少?在哪个杯子的下面画“√”。
2下面三辆车都坐满了人,在人最多的车下面画“√”。
六、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布置
教材第19页“练一练”第2、3、5题。
学生回顾课堂内容。
板书设计
过生日
比大小比多少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思考、操作、尝试,让他们在操作中学到知识,学到经验。
不足之处:让学生找情境图中的信息时,学生受原来定势思维的影响,一个个都去数出各种物品有多少个,用时过多。
教学建议:《课标》强调体验学习的重要性。
体验就是指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去探索、去应用,从而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只有用体验的方法来学习数学,才能牢固地掌握数学,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比较第1课时 过生日》精品教案
第二单元比较第1课时过生日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第18~19页“过生日”。
教学分析:比较是重要的思维活动,也是常用的学习方法。
人们在认识某一事物或现象的时候,经常把这一事物或现象和其他事物或现象进行对照,寻找异同,从而认识事物或现象的特征,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本节内容主要是通过创设“过生日”这一情境引出教学内容,让学生开展简单的比较活动,经历并体验比较的过程,学习比较的方法,为以后的数学教学作思想上的准备。
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生活感受比较的意义,通过动手操作,初步学会比较的方法。
2.通过观察等活动,理解“最多”“最少”的含义。
3.在操作中提高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感受比较的意义,学会比较的方法;理解“最多”“最少”的含义。
难点: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多媒体出示小朋友过生日的动画课件。
师:小朋友们爱听故事吗?谁能根据我们看到的动画课件,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呢?(给学生留出3分钟左右的思考时间)2.讲故事。
生1:小红今天过生日,她的好朋友乐乐、彬彬都来了,她家好热闹!生2:桌子上有蛋糕、饮料等。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生3:乐乐和彬彬还给小红唱生日歌呢!师:同学们讲得真好,他们间的友谊值得我们学习!师小结:刚才同学们你一句我一句把观察到的讲成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通过这个动画课件你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说一说吗?下面我们可以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二、合作探究1.小组合作。
观察动画课件,组内交流。
2.小组代表汇报交流情况。
生1:我知道把生日蛋糕分成了三块,第一块最小,第三块最大。
生2:倒了三杯饮料,右边一杯最多,左边一杯最少。
生3:有两瓶果汁,左边一瓶多,右边一瓶少。
生4:我认为是左边那瓶果汁少,右边那瓶果汁多。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么究竟是哪块蛋糕最大?哪块蛋糕最小?哪杯饮料多?哪杯饮料少?需要我们想办法比一比。
现在就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想办法比一比,再把你们的方法和发现告诉大家,看哪个小组表现最优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生日(比大小、比多少)
教学目的:
1.结合多少、大小的比较,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感知要想知道谁多谁少就必须进行比较。
2.比较不同物品的大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下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获得比较多少活动的体验。
难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比较的方法和结果。
教具准备:
课件,杯子,水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问同学是否喜欢过生日,导入课题。
再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并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
2.提出问题:如果你来切蛋糕,你想切成什么样?
二、自主探究
1.比大小。
出示情境图,说一说哪块最大?哪块最小?学生通过观察,判断出哪块蛋糕最大?哪块西瓜最大?。
2.比多少。
(1)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再结合生活经验让学生判断哪些杯饮料最多?哪杯饮料最少?
(2)多让学生说说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在交流中初步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
(3)出示情境图,观察哪些个装得多?
先让学生观察,再思考与讨论,探索两个不同形状的饮料谁装得多。
鼓励学生想出一些可行的比较方法。
3.再观察。
观察生日情境图,观察图,用今天刚学的比较大小、多少,来比较一下餐桌上的物品
4.用比大小、比多少的知识说说你身边的物品。
三、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堂练习:
1.第19页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订正。
2.第19页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做,再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比较的。
3.练一练的第3题,根据所倒的杯数,让学生推断哪个瓶子原来装的水多。
4.练一练第4题,先引导学生看懂图意,再观察剩下的水,来判断谁喝得多。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使学生感受到,同样多的两杯水,如果喝得多,那么剩下的就少;如果喝得少,那么剩下的就多。
教师可以现场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倒出的水和剩下的水的关系。
5.练一练第5题。
引导学生看懂图意,提出问题:哪杯水最甜?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板书设计:
过生日
----------比大小、比多少
大小多少
作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