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规模到质量_随班就读发展的目标转型与策略调整_李拉

合集下载

随班就读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随班就读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随班就读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国随班就读工作的正式开展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随班就读的迅速发展,使得特殊儿童的义务教育入学率有了很大的提高,极大的维护和保障了特殊儿童受教育的权利。

一、随班就读工作的现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随班就读各个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成效。

从最初人们的不理解、不接受到现在的逐步深入人心,随班就读的推广已经基本覆盖全国。

随班就读的对象也由当初比较单一的轻度智障儿童扩展到听障、视障、自闭症、学习障碍等各类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

一些发达地区的随班就读服务能力、服务水平和质量层次已经大大提高并拓展,已经由当初的义务教育阶段逐渐向学前和职业教育阶段延伸。

可见,我国随班就读的发展具有规模不断扩大、涉及范围很广、发展迅速等显明的特点。

特殊儿童的随班就读在我国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很多的不足和困难。

尤其随班就读的质量总体令人堪忧。

许多调研结果表明:多数随班就读儿童并没有得到他们需要的教育,因而低质量的教育造成了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辍学率或转学率较高。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人们的教育观念比较落后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仍然有很多人不认可、不理解、不接受随班就读的理念或做法。

随班就读工作没有得到人们普遍的重视,尤其很多教师的教育理念也很落后。

社会上很多人觉得在特殊儿童教育上投资是极大的浪费,认为特殊儿童没有可教育性。

造成了随读生常处于无人问津、随班就坐、随班混读等状态。

事实证明,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需要借助宣传的力量对人们进行教育观念的普及。

我们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加大随班就读工作的宣传力度。

随班就读宣传作为一项基础性措施必须始终贯穿整个开展过程。

宣传普及不仅是对随班就读教师,还应包括学校行政人员、社会组织、家长、师范院校学生与全体教师等对象,为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社会思想基础。

2.随班就读的师资力量仍然薄弱当前困扰随班就读教育质量的最迫切问题之一莫过于师资队伍建设。

《随便就读管理》(主讲人:李拉)

《随便就读管理》(主讲人:李拉)

《随便就读管理》主讲人:李拉随班就读政策随班就读时一项教育政策,政策方向对随班就读有着重要的影响。

政策可反映国家队随班就读的重视程度与发展预期。

对政策变迁的回顾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我国随班就读的实践历程。

随班就读的政策演进1986年9月,在总结我国农村自发探索随班就读实践的基础上,国务院转发的《关于实施义务教育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最早提出了特殊教育的三种办学形式,即特殊教育的“办学形式要灵活多样,除特设特殊教育学校外,还可在普通小学或初中附设特殊教学班。

应该把那些虽有残疾,但不妨碍正常学习的儿童吸收到普通中小学上学。

1987年12月,原国家教委在《关于印发<全日制弱智学校(班)教学计划>(征求意见稿)的通知》中写道:“在普及初等教育的过程中,大多数轻度弱智儿童已经进入当地普通小学随班就读。

这种形式有利于弱智儿童与正常儿童的交往,是在那些尚未建立弱智学校(班)的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解决轻度弱智儿童入学问题的可行办法“。

这是首次在国家文件中出现“随班就读”一词。

1988年《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发展纲要(1988-1992)》中提到:“普通班中要吸收致残、轻度弱智、弱视和重听等残疾儿童随班就读。

”1994国家教委在江苏盐城召开了全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会议。

盐城会议之后,国家教委于同年(1994年)7月印发了《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成为各省市自治区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遵循和依据。

试行办法共为七个部分36条。

主要规定了实施随班就读工作的总则、对象、入学教学要求、师资培训,家长及教育管理等。

1994年8月的《残疾人教育条例》第十七条,规定了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接受义务教育的要求。

第十七条: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可以根据条件,通过下列形式接受义务教育:(一)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二)设的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班就读;(三)在残疾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就读。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逐步创造条件,对因身体条件不能到学校就读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采取其他适当形式进行义务教育。

关注随班就读学生,促其良好发展

关注随班就读学生,促其良好发展

关注随班就读学生,促其良好发展【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随班就读学生面临着更多的教育挑战。

本文从加强师生沟通、提供个性化辅导计划、引导家长参与教育、建立学生档案以及培养学生自信心和自律能力等方面探讨了关注随班就读学生,促其良好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学习道路。

文章也提出了针对未来发展的建议,希望能够为关注随班就读学生,促其良好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相信随班就读学生的发展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师生沟通、个性化辅导计划、家长参与、学生档案、自信心、自律能力、良好发展、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班就读学生是指在普通教育班级中就读的残障学生或者有学习障碍的学生。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随班就读政策逐渐得到普及和实施。

这一政策的出台旨在促进教育的普惠性和包容性,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随班就读学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由于他们的特殊情况,他们往往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才能顺利完成学业。

但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很多随班就读学生往往被忽视或者边缘化,导致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受到一定的影响。

关注随班就读学生,促其良好发展成为了当前教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只有加强对这些特殊群体的关注和支持,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包容性和平等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校里得到适切的关怀和培养,实现个人潜能的最大化。

1.2 问题提出随班就读学生是指那些由于特殊原因而需要接受特殊教育或者辅导的学生,他们通常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才能够健康成长。

在现实教育环境中,随班就读学生往往被忽视或者被边缘化,这给他们的学习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我们迫切需要关注随班就读学生,促其良好发展。

1. 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学习困难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发展。

2. 学校和教师对随班就读学生的关注度不高,导致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缺乏支持和帮助。

2024年随班就读工作计划范文(5篇)

2024年随班就读工作计划范文(5篇)

2024年随班就读工作计划范文一、指导思想认真____《山东省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____》(鲁教基发〔____〕9号),《潍坊市关于加强资源教室建设与管理工作____》(潍教办字[____]____号)等文件精神,以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启动为契机,全面提升全区随班就读专职教师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为重点,进一步加强资源教室建设、使用与管理,全面推进我区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提升随班就读工作质量,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年度随班就读工作计划:二、工作目标及措施(一)工作目标1、加强随班就读常规工作管理,____各项常规工作。

2、指导各学校的资源教室建设和使用,充分发挥资源教室的功能。

3、全面开展随班就读工作培训交流活动,提升家长、教师理论水平和专业素质。

4、开展1-____名随班就读就读学生的个案研究。

5、协助教育部门制定并实施第二期奎文区特殊教育教育提升计划。

(二)工作措施1、紧抓常规管理,提升随班就读工作质量(1)研究中心指导各学校随班就读专职教师根据中心总计划和各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出可操作的随班就读工作计划。

(2)各学校随班就读专职教师联合其它学科教师根据随班就读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做好本年度评估、个别教育辅导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3)按照《奎文区随班就读工作指导手册》要求,做好学生档案,搜集整理工作,特教研究中心将月月查清。

(4)特教研究中心继续深入开展随班就读巡回指导工作。

每周周四,周五上午,两个半天向社会提供特殊教育方面的咨询服务,教研员将继续周周巡回指导,月月集中总结。

(5)开展形式多样的随班就读教研活动和经验交流机制,开展集体教研与学片教研相结合的形式。

本学年将教研____次,____次集体教研,____次学片教研。

(学片划分见附表)(6)做好课题研究的结题申请等工作。

特殊教育研究中心将全程跟踪指导课题研究工作。

(7)落实好随读学生去向,整理好转学、毕业学生档案,做好随班就读“小升初”学生的衔接工作。

我国随班就读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我国随班就读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责任编辑:赵华丽随班就读是我国解决特殊儿童教育安置及落实融合教育理念的重要方式[1]。

近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积极引导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

2017年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强调要以随班就读为主体,全面推进融合教育,标志着我国随班就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指出,要依法保障能够接受普通教育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就近就便随班就读,将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安置工作进一步深化。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办好特殊教育,推进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全覆盖,全面推进融合教育”。

2020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再次强调要完善随班就读资源支持体系、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实现特殊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发展,促进残疾儿童少年更好融入社会生活。

这充分说明随班就读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对我国普特教育发展产生重大作用。

目前国内鲜有研究对随班就读有关文献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因此,本研究期望借助可视化图谱了解我国近十年随班就读研究现状,分析此领域的研究热点及重点,展望未来随班就读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而为随班就读研究者提供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中的期刊为文献来源。

为保证文献的全面性,研究以篇名含“随班就读”“全纳教育”“融合教育”或“回归主流”作为条件,对2011—2020年的文献进行检索,删除不符合要求文献,得到561篇有效文献。

随后,采用书目分析软件Bicomb对文献进行关键词统计,生成词篇矩阵,接我国随班就读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郭文斌聂文华【摘要】随班就读是我国解决特殊儿童教育安置及落实融合教育理念的重要方式。

通过对中国知网中561篇文献的可视化分析,了解到我国近十年随班就读研究热点及重点领域主要有随班就读课程设置与态度研究、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研究、智障儿童与同伴关系研究等三个方面,随班就读研究主要有随班就读的课程设置向特殊教育靠拢、相关人员随班就读态度由排斥转为接纳、多方联动完善随班就读的支持保障体系、建立普通儿童与智障儿童良好的同伴关系等四个趋势。

我国随班就读质量提升新路径——基于集群发展的视角

我国随班就读质量提升新路径——基于集群发展的视角

我国随班就读质量提升新路径摘要:随班就读是融合教育或全纳教育在中国的现实化路径,是落实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

然而,目前我国随班就读存在师资理念脱节,专业技能匮乏;评估体系失衡,缺乏质量引领;课程系统淡化,课程生态缺失等窠臼急需破除。

随班就读与集群发展的融合不仅是顺应随班就读政策的趋势,也是因应随班就读的现实需要,更是遵循集群发展的独特价值意蕴。

文章从教师、课程教学、质量评估等三个方面剖析了集群发展融入随班就读的现实化路径,助力于我国随班就读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随班就读;集群;质量中图分类号:G76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20)01-0014-05(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贵州铜仁554300)陈全银肖乐汤滟秋∗∗∗第40卷第1期绥化学院学报2020年1月Vol.40No.1Journal of Suihua UniversityJan .2020收稿日期:2019-04-08作者简介:陈全银(1990-),男,四川中县人,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特殊教育基本原理。

基金项目:贵州省2019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青年课题“贵州省高职院校校园欺凌应对模型的应用研究——以铜贵州省G 高职院校校为例”(2019C032)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一、问题提出随班就读是指在普通学校中让普通班级接纳少量(一般是每个班接纳1—3名)轻度残疾的学生,使之与普通学生一起接受教育[1]。

随班就读是融合教育或全纳教育在中国的现实化路径,与融合教育或全纳教育的价值旨归一脉相承,是落实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更是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

据2018年7月24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共招收各种形式(含特殊教育学校、附设特教班、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的特殊教育学生12.35万人,在校学生66.59万人,其中随班就读在校生32.91万人,占特殊教育在校生49.41%[2],可见随班就读已经成为我国特殊教育的重要主体。

我国大陆随班就读质量的研究进展

我国大陆随班就读质量的研究进展

我国大陆随班就读质量的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随着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随班就读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已经逐渐成为融合教育的重要途径。

随班就读不仅有助于特殊儿童融入普通教育环境,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我国大陆随班就读质量的研究尚处在不断探索和发展的阶段,其质量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本文旨在梳理和分析我国大陆随班就读质量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未来随班就读工作的改进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将首先回顾随班就读政策的发展历程,阐述随班就读的基本理念和实践模式。

接着,文章将重点分析随班就读质量研究的现状,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主要成果。

在此基础上,文章还将探讨随班就读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提升策略,以期为我国随班就读工作的优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文章将展望随班就读质量研究的未来趋势,以期为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二、随班就读质量的理论框架随班就读质量的理论框架是评估和提升我国大陆随班就读教育质量的基础。

这一框架的构建主要基于教育公平、全纳教育、特殊教育需求以及教育质量提升等理念。

其核心在于确保所有学生,无论其特殊需求如何,都能在普通班级中接受到适合其发展的教育。

教育公平是全纳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随班就读质量理论框架的基石。

这意味着每个学生都应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不受其身体、智力或情感等方面特殊需求的限制。

在随班就读的实践中,这意味着学校应为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辅助,以确保他们能够在普通班级中顺利学习。

特殊教育需求是随班就读质量理论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殊需求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如身体残疾、学习困难、情绪行为问题等,需要额外的教育支持和帮助。

在随班就读的环境中,这些支持可能包括个别化教学、辅助技术、心理咨询服务等,以确保这些学生能够适应并融入普通班级。

教育质量提升是随班就读质量理论框架的目标。

通过评估和改进随班就读的教学质量,我们可以确保所有学生都能获得高质量的教育。

2024年随班就读工作计划(5篇)

2024年随班就读工作计划(5篇)

2024年随班就读工作计划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育也越来越重要。

作为一个追求知识与进步的人,我决定在2024年继续深造。

在这份工作计划中,我将规划我在2024年随班就读的工作计划。

一、确定学习目标:1. 学习并掌握专业知识:通过随班就读的学习,我将全面系统地学习本专业的核心知识,并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2. 深入研究相关领域:除了本专业知识外,我还计划扩大我的知识面,深入研究与本专业相关的领域,以拓宽自己的视野。

3. 提高实践能力:通过参与实践项目和实习,我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二、制定学习计划:1. 学习内容:根据所随班就读的专业和课程安排,我将全面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并注重培养实践能力。

2. 学习方式:我将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并及时复习。

同时,我也会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项目,与同学进行合作学习,互相分享和学习。

3. 自学计划:除了课堂学习,我还计划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

我将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期刊和杂志,以及上网查找资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并深入研究相关领域的前沿动态。

4. 实践项目:我将积极参与实践项目和实习机会,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通过实践,我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自我管理:1. 时间管理:我将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我将合理安排时间,合理规划每一天的学习任务,以保证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2. 注意力管理:在学习过程中,我将集中注意力,避免分心和浪费时间。

我会减少手机和社交媒体的使用,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3. 健康管理:我将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

我还计划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以保持身体健康和良好的学习状态。

四、与同学和教师的交流与合作:1.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我将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同学们共同探讨问题和解决难题。

通过与同学们的交流,我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4年随班就读的工作计划(3篇)

2024年随班就读的工作计划(3篇)

2024年随班就读的工作计划一、个人背景和目标我现在是一名大学毕业生,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我选择随班就读是因为我希望进一步提升自己,在实践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的目标是在随班就读期间,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培养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二、目标分析和选择在随班就读期间,我将以提升专业素养、培养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

这些能力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我将选择以下方面进行深入学习和实践:1. 扎实的专业知识:通过参加相关课程和学习资料,巩固和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在相关领域的竞争力。

2. 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参加实践项目和团队合作,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分析和判断能力,提高自己在实践中的能力。

3. 创新和创业能力:通过参与创新实践项目和竞赛,学习创新方法和管理技巧,培养创新意识,锻炼自己的创业能力。

三、具体计划和安排1. 第一年:在第一年中,我将主要以学习和巩固专业知识为主要目标。

我将选择一些与我的专业相关的课程进行学习,并尽量争取参加一些实践项目。

第一学期,我将选择一些基础课程,如项目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从基础知识入手,打好基础。

同时,我将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和参加讲座等活动,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面。

第二学期,我将选择一些进阶课程,如创新管理、战略管理、领导力等,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同时,争取参加一些实践项目,锻炼自己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2. 第二年:在第二年中,我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我将选择一些实践项目和竞赛活动,锻炼自己在实践中的能力。

第一学期,我将选择参加一些实践项目,例如实习或参与企业合作项目。

通过实践,我将学会如何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并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第二学期,我将专注于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我将参加一些创新实践项目和竞赛活动,学习创新方法和管理技巧,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2024随班就读工作计划范本

2024随班就读工作计划范本

2024随班就读工作计划范本2024年随班就读工作计划一、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在终身学习的理念的指导下,个人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普遍需求。

在这个背景下,我决定在2024年加入随班就读的计划,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本工作计划将详细阐述我在2024年随班就读的目标和计划。

二、目标设定1. 提升专业技能:通过随班就读的学习,我将全面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未来工作市场的需求。

2. 增加知识储备:通过随班就读的学习,我将扩充我在专业领域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储备,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 提高学习能力:通过随班就读的学习,我将培养并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包括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计划1. 学习课程的选择在2024年随班就读的过程中,我将选择以下几个重点学习的课程:- 专业课程:选择相关于我所从事的行业或专业的课程,以提高我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 扩展课程:选择与我专业领域相关的拓展课程,以加深我对整个行业的理解和认知。

2. 学习计划的制定我将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每个学期的课程安排、每周的学习时间表以及学习任务的安排。

具体计划如下:- 每学期选修3门课程,其中包括至少一个扩展课程。

- 每周安排15小时的学习时间,包括课堂学习、自习和复习。

- 每周制定学习任务,包括阅读教材、完成作业和参加讨论等。

3. 学习方法的改进为了提高学习效果,我将采用以下方法来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分配学习时间,避免拖延和学习压力过大。

- 主动参与课堂:积极参与讨论,与老师和同学互动,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 积极思考和总结:在学习过程中,及时思考和总结所学的知识,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四、核心工作1. 课程学习为了达到提升专业技能和增加知识储备的目标,我将全力以赴完成每门课程的学习任务。

具体工作包括:- 认真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掌握所学知识的核心内容。

2024年学校随班就读工作计划范例(二篇)

2024年学校随班就读工作计划范例(二篇)

2024年学校随班就读工作计划范例对随班就读个别化教学计划的制订作了相关规定。

这从教学的层面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1、随班就读个别化教学计划的内容随班就读个别化教学计划的内容,应包括学生情况、教学目标、教学措施三个部分。

(1)随班就读学生的情况要求对学生情况的描述必须“客观、辩证、简明和抓住问题的症结”。

“前一学年(期)学生的考核分析情况,是制订后一学年(期)教学目标和教学措施的依据”。

(2)教学目标要求“依据随班就读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大纲(普通学校课程标准并参照特殊学校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作适当的减少内容(要点)和降低(层次)要求的处理”。

减少内容和降低要求的基本原则是:可接受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及后续性原则;增加和提高缺陷矫正补偿、职业技能训练和社会生活适应、个性培养发展等内容和要求。

(3)教学措施要求“教学措施(策略)必须具体、明确,有针对性,便于执行和检查效果”。

2、随班就读个别化教学计划的形式随班就读个别化教学计划包括三个部分,分别为总计划、分计划和教案。

(1)总计划个别化教学总计划落实于随班就读学生教学档案卡中,实行一人一卡。

该卡由班主任负责填写,一式二份。

其中,一份交学校领导督促检查;一份由班主任和特教教研组牵头,会同和协调相关任课教师(语数教师和资源教师为主)共同执行。

要定期召开个案会议,争取有关领导、教师、辅导人员(包括学生本人和学生家长)共同参与。

(2)分计划随班就读个别化教学分计划涵盖了随班就读学生接受教育的两种形式:在普通班学习常规课程以及在普通班以外(如资源教室)接受辅导或学习辅助课程(或称为特殊课程)。

分计划要求学校“从学生的障碍及其改善的程度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尽可能地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在最少受限制的环境里接受教育”为原则进行教育安置。

在确定安置方式后,普通班教师和资源教师应根据各自任教的科目制定个别化教学分计划。

(3)教案教师制定的教案和个别化教学计划应成为有机的整体。

2024随班就读工作计划标准范文(三篇)

2024随班就读工作计划标准范文(三篇)

2024随班就读工作计划标准范文指导思想:随班就读学生在生理上智力发展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作为随班就读学校我们有责任创造适宜的学习条件,摸索新课程下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开发,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能力得到锻炼,错误得以纠正。

为此,我校尝试实施大小课堂结合的模式,落实措施,细化管理,逐步提高随班就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随班就读工作的质量。

具体措施:1、重视大课堂教育教学,体现公平与关爱。

所谓大课堂教学就是平时随班就读课堂教学,随班就读学生大部分学习时间是在平时随班就读课堂中,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大课堂教学,在备课环节考虑既能满足普通学生学习的需要,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又能满足随班就读学生的需要。

要为随班就读生设计符合他们的特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教师应做到心中有目标、有计划。

在课堂上,给与他们情感上和学习上足够关注,课后加强辅导,保证必要目标的完成。

对他们的辅导采用小步训练、多级提高;即时反馈及时强化的方法,努力使随班就读学生能够基本跟上班级的教学进度。

在大课堂教学中为了有利于随班就读学生的个别辅导,我们将这些随班就读生安排在第一排,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让他们多动脑,勤举手。

同时又安排一位纪律、学习较好的学生做他们的小老师,达成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在随班就读生的周围形成一个友谊、互助的氛围,使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增强他们的上进心,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习提高。

2、加强小课堂教育教学,突出个别辅导。

所谓小课堂教学泛指资源教师的个别化辅导。

随班就读学生由于智力等方面的障碍,在学习、生活中和正常儿童相比会遇到更多更大的困难。

为此,我们除了在大课堂课教学中,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使他们能够融入班级活动,与同伴建立正常的交往。

还加强小课堂教学。

在对随班生进行智力、行为习惯、运动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认知学习、运动康复、生活自理、手工制作四个方面的小课堂,每周专门安排两节课把各班的随班就读生集中在资源教室由专门的资源教师按教学计划的实施个别化。

随班就读学生教学总计划

随班就读学生教学总计划
随班就读学生教学总计划
一、计划背景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为满足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教育需求,提高其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制定本教学总计划。本计划旨在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使其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计划目标
1.提高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业成绩,使其在课程学习上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教学计划的有效实施。
2.加大经费投入,为随班就读学生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和条件。
3.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
4.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教学计划落实到位,提高教育质量。
本教学总计划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全体教师要高度重视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工作,共同努力,为随班就读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3.问题:个性化教育资源的缺乏
注意事项:注重资源整合和有效利用。
解决办法:
-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优质教育资源。
-与专业机构合作,引入更多专业资源,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四、实施步骤
1.调查分析:了解随班就读学生的基本情况,为制定教学计划提供依据。
2.制定计划: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明确目标和措施。
3.组织实施:将教学计划分解到每个学期的教学活动中,确保计划的落实。
4.评估反馈:定期对教学计划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
5.总结提高:总结经验,不断提高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教学水平。
增加条款:
-引入社会资源和志愿者,参与随班就读学生的辅助教学工作。
-向上级教育部门申请增加编制,确保教师数量和质量。
详细说明:
在教师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外部资源的引入和内部编制的调整来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

随班就读质量文献综述

随班就读质量文献综述

随班就读质量文献综述质量文献综述是一种系统性的文献研究方法,旨在整合、评估和总结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

通过文献综述,可以了解特定主题的前沿研究动态、梳理已有研究的现状和不足之处,发现问题和矛盾,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本文将针对随班就读质量文献综述的主要参考内容进行介绍。

1. 随班就读的定义及相关研究在研究随班就读质量的文献综述中,可以对随班就读的定义进行梳理,包括不同学者对随班就读的概念和内涵的理解,以及随班就读质量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

同时,还可以对随班就读质量的相关研究进行概述,介绍已有研究的主要方法、数据来源和研究结果。

2. 随班就读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随班就读是一种教育政策和实践,其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文献综述中,可以介绍不同研究对随班就读与学生学习成绩之间关系的探索,包括正面和负面影响的研究结果,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和解释。

3. 随班就读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随班就读政策实施后,对社会和经济方面也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随班就读可能导致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增加教育投入的需求,对社会公平和资源利用产生影响等。

通过综述文献,可以总结已有研究对这些影响进行的定量和定性分析,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4. 随班就读的实施和管理策略随班就读政策的有效实施和管理是保障质量的关键。

在文献综述中,可以对不同地区或国家在实施随班就读政策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包括政府和学校的角色定位、资源配置、师资培养等方面的策略和做法。

5. 随班就读的国际比较研究随班就读政策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施情况和效果也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对国际比较研究的文献综述,可以了解各国在随班就读政策上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为本国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总之,随班就读质量文献综述旨在对随班就读政策和实践进行全面的研究,通过整合已有的文献资料,深入分析随班就读的定义、对学生学业成绩、社会和经济的影响以及实施和管理策略等方面的研究,为随班就读政策的优化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总结。

2024年学校随班就读工作计划(二篇)

2024年学校随班就读工作计划(二篇)

2024年学校随班就读工作计划一、思想教育与环境教育并重,争取随班生与普通生共同发展。

1、加强师德规范教育,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继续增加爱生力度,要在热爱全体学生的同时加倍关心随班生。

2、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力争使随班生也懂得养成良好的品德。

3、教师通过积极的创设环境,创造机会,力争随班生能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4、关注随班生的体育锻炼情况,加强运动。

二、课堂教学巧倾斜,争取随班生与普通生共同进步。

提高随班就读儿童的基础素质,补偿随班就读儿童的心理缺陷和不足,就要注意培养和形成随班就读儿童的学习能力、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提高教学效果,为他们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1、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明确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习目标,并提出具体要求。

使每一名学生在培养、教育和能力的发展上都能较好地达到他在该时期内所达到的最佳标准水平,从根本上杜绝课堂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

在普通教学的基础上,精心设计随班就读学生的教学结构,加强个别辅导。

把两类学生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善的整体,使普通学生的学习得以提高,就读学生的学习也得到发展,缺陷得到矫正和补偿。

2、探讨对随班就读生的教学方法(1)每两月举行一次教研活动,学习有关文章和文件精神,交流对随班生的教育、教学方法,研究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介绍“随班就读”的经验,借鉴一些教学方法,进行实践。

(3)尽量给他们分层次留作业,留有针对性的作业。

既不能因为作业太难而勉强拔高,达不到效果,也不能因为知识不掌握而放弃对他们的作业要。

要求老师面批,并对进步及时加以鼓励。

3、多与他们交流,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尽量使他们认为自己与其他学生是一样的。

自己并不比别人差,形成一定的上进心。

4、每月至少与家长联系一次,互相了解“随班就读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有利于更好地进行教育和矫治。

三、综合评价抓亮点,提升随班生的自信心。

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使很多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正常儿童教育上,对弱智儿童不管不问,这必然影响一体化教育的发展进程。

把握内涵,提升随班就读工作水平

把握内涵,提升随班就读工作水平

优化随班就读工作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
总结词
创新教学、因材施教
详细描述
针对随班就读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积极探索和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注重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辅导,强化 个别化教育,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满意度。同时,加强对随班就读学生的跟踪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 略和方法。
CHAPTER 04
加强随班就读工作的保障措 施
加强对随班就读工作的理论学习,提高对其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其意义与价 值,转变传统观念,统一思想,形成合力。
加强随班就读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建设
总结词
健全机制、规范流程
详细描述
建立健全随班就读工作的体制和机制,明确各级组织和人员的职责与任务,完善 工作流程,加强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推进随班就读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专 业化。
资源配置不均
由于地区差异和学校差异 ,随班就读的资源配置不 均衡,一些地区的学校缺 乏必要的特殊教育资源。
教学质量不高
由于教师缺乏专业培训和 特殊教育经验,随班就读 的教学质量普遍不高,难 以满足特殊儿童的需求。
随班就读工作的问题与挑战
缺乏专业教师队伍
目前,从事随班就读工作的教 师大多缺乏特殊教育的专业知 识和技能,无法满足特殊儿童
详细描述
通过对多个成功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以下几点关键要 素:首先,家长应当积极参与到随班就读工作中来;其 次,社会各界应当共同努力为随班就读学生提供良好的 社会环境;最后,应当加强家校合作和社区教育,共同 促进随班就读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提高特殊儿童的生活质量
随班就读使得特殊儿童能够与普通儿童一起生活、学习和社交, 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努力提高随班就读质量

努力提高随班就读质量

努力提高随班就读质量
李天顺
【期刊名称】《现代特殊教育》
【年(卷),期】2004(000)011
【摘要】随班就读是我国特殊教育的一个主要办学形式,也是符合世界特殊教育发展趋势和中国国情的特殊教育办学模式。

据统计,2003年全国有残疾学生36.5万人。

其中随班就读学生达24.1万人。

探索随班就读发展之路,提高随班就读质量已经成为当前特殊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

【总页数】1页(P1)
【作者】李天顺
【作者单位】教育部基础教育司,1008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6
【相关文献】
1.因人制宜,努力提高随班就读质量 [J], 李锦炎;陆振华
2.加强随班就读管理提高随班就读质量 [J], 刘赛君;许小明
3.加强随班就读管理提高随班就读质量 [J], 刘赛君;许小明
4.加强教师教学能力研究,提高随班就读教学质量——近二十年来我国随班就读教师研究的综述 [J], 李泽慧;
5.聚焦课堂教学,切实提高随班就读质量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随班就读教学规程》的研制与实践 [J], 叶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1卷第1期Vol.31No.12015年1月Modern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January 2015教改论坛[DOI]10.16165/j.cnki.22-1096/g4.2015.01.005从规模到质量:随班就读发展的目标转型与策略调整 [收稿日期]2014-09-01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B-a/2009/01/027)。

[作者简介]李拉(1978-),男,山东枣庄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

李 拉1,2(1.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江苏南京210038;2.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7)[摘 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以扩大随班就读规模为目标的特殊教育发展策略。

随班就读的数量与规模飞速发展,残疾儿童入学率显著提升。

当前这种目标策略已面临着诸多问题,首当其冲的是随班就读的质量问题。

要解决质量问题,需要通过随班就读政策的调整来实现随班就读发展目标的转型。

不仅要强调“不断扩大随班就读规模”,还要将提高随班就读质量真正纳入到政策体系中来,并让质量问题成为随班就读发展中的核心目标。

建立以随班就读质量为主导、提高质量与扩大规模并重的目标体系。

[关键词]随班就读;质量;规模;目标;实践策略[中图分类号] G424.2[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1477(2015)01-0016-03一、追求数量与扩大规模:随班就读发展之路回眸自我国政府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推进随班就读以来,迄今已近30年的发展历程。

从普通学校接纳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数量上来看,我国随班就读获得了长足发展,随班就读的规模与影响力显著提升。

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后的10年间,随班就读的数量与规模飞速扩展,残疾儿童入学率显著提升。

1993年,我国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仅有6.88万人,2001年增加到25万人。

[1]从6.88万到25万,从相对数量上看是一个巨大的跃升,彰显了随班就读这种教育安置形式在促进残疾儿童入学、提高残疾儿童入学率方面的重要成就。

进入21世纪之后的10年间,虽然数量上的提升不如20世纪90年代那么明显,但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在校生人数占特殊教育在校生总数的比例相对稳定,基本维持于60%左右。

随班就读作为残疾儿童教育安置形式之一,已较具规模和影响力。

并且,在三种残疾儿童常规的教育安置形式之中(随班就读、特教班、特殊教育学校),随班就读也越发居于“主体”地位。

随班就读能取得如今的发展状况,与我国的随班就读政策是休戚相关的。

20世纪80年代,面对整个国民素质有待提高的现状,国家以立法形式确立了义务教育的实施。

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当然也包括残疾儿童少年。

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特殊教育极度落后,1985年我国大陆有375所特殊教育学校约4万名在校生。

而据1986年我国第一次残疾人口抽样调查显示,我国6~14岁义务教育学龄阶段的残疾儿童约625万人。

[2]在这样一种大力推进义务教育的背景下,以随班就读的方式促进残疾儿童入学、提升义务教育普及率是一种应急又必然的选择。

因而,在1988年的第一次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上,政府将推进随班就读正式作为发展特殊教育的一项政策。

显然,这一时期,发展随班就读最重要的目标是通过这种教育安置形式的实施解决大量残疾儿童有学可上的问题。

扩大随班就读规模,让更多的残疾儿童进入普通学校就读成为这一时期的当务之急。

同时,随班就读这种安置形式与国际社会蓬勃发展的全纳教育相适应,是促进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的重要实施方式,其核心理念上的先进性也得以承认。

此后,随班就读政策被一再强调,并通过一系列政策文本不断强化随班就读这种教育安置形式的重要性。

1994年,国家专门出台了随班就读政策文件《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61·读工作的试行办法》,以规范和促进随班就读的推进。

1996年颁布的《全国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九五”实施方案》中确立了“以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发展格局。

在三种并存的残疾儿童教育安置形式中,随班就读的“主体”地位与作用越发明显与重要。

进入21世纪之后,随班就读的实践开始趋于多元化,随班就读的支持保障体系建设、随班就读的区域探索等不断丰富和扩展着随班就读的内涵。

但继续扩大随班就读规模依然是我国随班就读政策的核心目标与指向。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中将特殊教育专门列为一章,强调要“不断扩大随班就读规模,完善特殊教育体系。

”201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再次强调要“扩大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规模。

尽可能在普通学校安排残疾学生随班就读。

”这进一步说明从国家的政策定位上,实现随班就读人数上的增长与规模上的扩大,不仅是过去而且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随班就读发展的重要任务与目标。

二、规模扩张背后的随班就读质量危机不可否认,随班就读发展到现在取得了重要成绩,在促进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提供入学机会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

然而,作为一种在教育史中新近出现的教育事物,无论是理论研究者还是实践工作者都已清楚地意识到,我国随班就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

而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在随班就读数量增多、规模扩大的同时,随班就读质量低下的问题。

如果说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开始探索随班就读之路到90年代稳步推进,这一时期还处于对随班就读这一新兴教育安置形式的实验时期,随班就读质量问题还没有浮现出来的话,那么,进入21世纪的10多年,随着随班就读数量的显著增长与规模的相对稳定,随班就读质量问题开始越加凸显。

甚至可以说,随班就读数量越扩张,这种质量问题就越突出。

之所以判断当前的随班就读存在着明显的质量危机,有两个层面的依据。

首先是来自实践层面的困境与质疑。

自最初的推行实施到现在,随班就读并没有很好地解决残疾儿童在普通学校所接受的教育教学质量问题,“随班就坐”、“随班混读”这些略显调侃的字眼实则反映了随班就读在现实中的无奈与尴尬。

甚至在一些地区或某段时间,还出现了残疾儿童离开普通学校、重返特殊学校的“回流”现象。

与20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相比,新世纪之后随班就读的规模扩大趋势陷入了停滞。

据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发展公报显示,2011年、2012年,普通小学、初中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在校生人数分别为22.52万人和19.98万人。

和新世纪之初相比,人数还出现了下降。

另外,虽然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随班就读在实践中还并未得到完全的认可与赞同,很多残疾儿童家长和社会还抱有怀疑的态度与矛盾、犹豫的心情审视着这个新兴的教育事物。

显然,这与随班就读在实践中的表现是直接相关的。

最核心的问题是目前的实施状况多是从形式上解决了残疾儿童进入普通学校就读的问题,但教育教学质量、残疾儿童的生存质量并未获得质的提升。

其次是来自理论层面的反省与提议。

新世纪之后关于提高随班就读质量的呼吁日盛,构建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重视随班就读教育教学研究、加大随班就读教师培训等方面的研究开始增多。

研究者们试图通过理念上的宣传与理论上的建构来突破随班就读的实践困境,寻找随班就读的发展方向。

不过从目前来看,这种努力收效甚微。

但无论如何,当前我国随班就读的发展面临着严重的质量危机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成为随班就读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随班就读质量问题的逐渐浮现对随班就读发展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它使得以扩大规模为目标的随班就读发展策略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数量上的扩充、规模上的扩大如果没有质量做保障的话,非但很难保持持续的生长力,相反却极有可能成为影响与制约数量发展与规模扩大的桎梏。

数量与质量既有可能相互促进,又有可能相互制约。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同样是随班就读的生命线。

近些年来我国随班就读发展规模的原地踏步,很大程度上与随班就读质量低下有着紧密的关系。

质量不高不仅影响着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规模的继续扩大,甚至还会影响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对这种安置形式的认同,以及导致社会对随班就读合理性的怀疑甚至否定。

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前情况下无论怎样强调随班就读的质量危机以及提高随班就读质量的重要性,都是不为过的。

三、以质量为导向的随班就读发展目标与实践策略对随班就读发展质量问题的探讨,并不意味着对迄今我国随班就读以规模和数量为目标的发展策··71略的全面否定。

应该承认,随班就读发展的初期,在特殊教育学校数量极少而又面临着全面普及义务教育的背景下,以规模和数量为目标的导向是合理的,它有效地缓解了上述困境。

即使是随班就读发展到今天,我们依然面临着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人数过少、随班就读规模不大的问题。

随班就读的发展总是要受制于经济社会与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的,现今随班就读的时代形势与随班就读推行初期相比已出现了较大变化。

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宏观目标,教育公平问题已成为现今教育发展的核心价值观。

随班就读的发展要放在整个教育公平的价值观下进行审视,从价值观上它已从最初的简单解决儿童入学机会问题转向了更高层面的教育公平,即走向过程平等与结果平等。

这意味着普通学校对残疾儿童的接纳不应是被动式的,而应是主动走向教育公平的实践举措。

残疾儿童有权利在普通教育环境中得到高质量、有针对性的教育,得到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机会和结果。

这一点与世界范围内倡导的全纳教育无疑是内在一致的。

另一方面,随班就读自身的演进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的发展从数量走向质量是必然的趋势。

当随班就读数量与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必然要面对着提高质量的问题。

这是教育事物发展的规律,更是随班就读必然的选择方向。

“如果说我国提出随班就读政策的初衷主要是解决残疾儿童有学可上的问题的话,那么,从现在开始,我们的关注点一定会转移到如何提高随班就读工作的质量,尤其是随班就读残疾学生的质量上来。

”[3]提高随班就读质量,不能只体现在口号呼吁上,也不能只停留于理论探讨上,需要切实地表现在政策的制定与实践策略的转型上。

新世纪之后,不乏对随班就读质量的研究与探讨,典型的如建设特殊教室、构建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改革随班就读课程、促进课堂教学变革等,这些具体的举措无疑会有效果。

但这些变革措施只能在被限定的范围内发挥有限作用,更多的只能是一种自发举动,无法上升到自觉行为和规范行为。

因而,要最终提高质量问题,还需要上升到政策层面。

需要通过随班就读政策的调整来实现随班就读发展目标的转型,如此才能构建更有效的实践策略。

具体来说,在宏观的随班就读发展政策上,不仅要强调“不断扩大随班就读规模”,还要将提高随班就读质量真正纳入到政策体系中来,并让质量问题成为随班就读发展中的核心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