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是一门心灵与心灵碰撞,情感影响情感,思想与灵魂交流的学科;是一门用语言之美感染学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学科;是一门首先感动教师,然后扩散到学生群体的学科,因此
语文教师应考究自己的语言
康定县中学张晓琪语文学科,首先在于其工具性,即实现交流沟通,表达认知的作用,其次才是让学生爱上祖国的语言文字,体会经典名篇中脍炙人口
的语言,使自己自觉不自觉
.....地融入语文学科之中,用尽量贴近优美的语言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再现自己经历的事件和人物,这是更高一层的人文性要求。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语文就是一门用美好的感情,优美的语言,文雅的姿态去潜移默化学生的学科。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的语言要达到使思想,情感外化的重要作用,故而,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教师更应考究自己的教学语言,用语言尽量突显文章的感情,进而达到学科教学的目标。

那么,语文教师怎样考究自己的语言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去考究自己的语言。

第一,首先应避免两个极端。

这两个极端第一个就是以言害文,即为了考究语言而考究语言,过分的推敲,斟酌词句,造成语言虽然优美但言不及义,内容空洞的后果,这正如近年来流行的所为“甄嬛体”或“梨花体”语言虽然优美,但让人听不懂,妨碍了言语表达,最终害人害已。

第二个极端就是仅认为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只要思想正确,那么换哪种包装都可以,具体体现为将语文课上得言语贫乏,面目可
憎,像个瘪三。

须知“言之无文,行而是不远”,就连清代的桐城派古文家都提出了“义理,考据和辞章”三者缺一不可的见解,而作为用优美的语言陶治人,用真实而美好的感情去打动人的语文教师却不讲究这个,岂不是又陷入了以文伤言,实用主义的泥淖之中?
对于第二种情况,大部分语文教师认为这只是小节问题,无关大局,无伤大雅,殊不知,如果不讲究语文课的教学语言,不去着意修饰、雕琢自己的语言,最终会使自己终生碌碌无为,沦为教书的工具,活录音机,自己也不会从教学中获得陶治,得到快乐。

第二,精心考究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的语言。

语文教材所选择的篇目,都具有很强的经典性和代表性,都是有生命的,是鲜活的,语文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就是将这些活的思想,活的语言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用言语的形式将其活化,同时,用语言修饰自己体悟到的真实而美好的感情,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形象。

一般说来,语文课教学可化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品文悟情,首先打动自己
教师必须对自己要讲的文章有个初步感知,感知应以品情为主要目的,在了解课文大体内容的基础上,掌握课文的感情及其发展脉络。

第二步是融情体文,结合自己的理解,将文中之情“泡”出来,“泡”就是将意境还原,细化,表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情,不同的想象或思维,这是允许并提倡的,语文的教学就应有教师的魅力和个性,在品读文章时,教师应力求避免重复和单一,在每次读时,都应有新的感悟。

第三步就是组织语言,活化情感,将
自己感知的,体悟到的用语言表达出来。

当然,这绝不是要求每位语文教师将每一课的情完全付诸笔墨,但每位教师都应有一个中心点和一条感情线,课堂上的绝大部分语言都要围绕着这个点和这条线精心组织,尽可能地体悟出语文之美。

(二)导入语及解题
借用新月诗派的理论,他们认为诗歌应有“三美”,即音乐美(音韵和谐、叶韵,平仄得当),图画美(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优美),建筑美(诗歌形式工整,灵动而又富有变化)。

课文的导入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课文讲读的成败,好的导语,能揭示文章的感情,为讲读课文埋下良好的铺垫和伏笔,而平淡无奇的导入,可能使课文变得索然无味甚至味同嚼蜡,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导语的设计,原则是紧贴文本,酝酿感情,其设计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如设疑,用一个能贯穿全文的疑问引起课文,然而,设疑决不可随意,疑问要有深度,但也要掌握好度。

如《假如我是一只鸟》,有的教师的设疑是:同学们,诗人艾青假设自己是一只鸟,他要做什么呢?学生自然回答:“歌唱”。

这样的随口答出记学生觉得简单,设疑也就失去了意义。

如变成:“同学们,诗人为什么只假设自己是一只鸟?其中有什么讲究吗?”问题就深入了一步,促学生去思考,去寻找答案。

还有的教师使用讲故事,侃侃而谈,引出课文,这样固然很形象直观,但可能故事采用不当而扩大了话题,反而失去了课文的真义。

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只要紧扣文本,凸现情感,就能使自己的讲读富有情趣,达到“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的效果。

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用富有文学气息的语言解读题目同样重要。

在日常教学中,有的教师忽视题目的解读,认为这并不重要,其实他们损失了很多东西,如《为了忘却的记念》教师们可能直接讲背景,用背景导入,然而,题目中的词汇是经过了反复锤炼的,“忘却”什么,“纪念”谁,为什么用了一个表示目的的“为了”,教师如果认真去咀嚼这几个词,就会发现意味无穷。

(这篇课文已人现行高中教材中消失,甚惜!)
(三)课文讲读环节
这是语文教学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从根本上考量一名教师对课文的掌握和驾驳,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1.“起”
“文似看山喜不平”,文选性教材所选的文章更是如此,作为讲读课文的开始,语言的设计就要提纲挈领,同时应切合所讲课文的文体。

如讲读《药》,对开头的景物描写,教师应应用暗示性强的语言,突出“早”和“黑”,渲染之后紧扣中心,为什么华老栓这么早就出门了,还带着一包沉甸甸的洋钱?“药”这一中心事物,“买药——吃药——不治而死”这一明线立刻就出来了。

有时突兀而含有深意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思维的风暴,产生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2.“承”
“承”就是过渡,是顺着起笔而来对“起”的一个深化。

同样以《药》为例,同学们知道了华老栓这样大清早出门,是买“药”。

于是,这里的语言设计应更注重诱导,什么是药—革命者牺牲的鲜血浸透的
馒头,在场景上,就像电影中发生重大变故钢琴重重的一敲。

这难道就是药吗?这能够治好病吗?为什么人们还用这当作良药?一个石头投入池塘,泛起重重涟漪,引发学生的思考,同时“革命者被砍头——狱中斗争——被捕“这条暗线也浮出水面。

3.“转”
“转”是由一个话题到另一个话题的转接,也是最能突出文章中心和题旨的环节,这个环节不能过于突兀,而应向开水到了九十九度,这时,我们再加大火力,使它真正沸腾。

这时,学生们会顺着情节去看,而教师却反其道而行之,再去探讨环境描写为什么这样黑,“药”到底是什么。

“转”可以让学生从课文解读中的表象中提升出来,实现课文理解由量的积累向质变变化,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可以对课文从更深一个层面去理解。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教学语言应注重营造氛围和积极引导并重,在加深加强学生印象的基础上实现这个转折和转变。

4.“合”
“合”这个环节居于教学过程的最后一步,是课程的总结或小结部分,本部分应解决的问题是将上两个环节讲读合而为一,就像江河合流一样,重在综合,然而“合”不是简单的一加一,而是要像熬中药或炒菜一样,发挥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效果。

在这个环节中,教学语言宜以总结性,断论性语言为主并同时注重与开头的照应,紧扣课时任务,切忌面面俱到,而且,在“合”这
个环节中应留有余味,不能一下说透说穿,让学生有想象和期盼的空间,这就正如许多小说的结尾,能让人反复咀嚼。

(正如《药》的结局,夏瑜的坟头上那一圈小花和那只乌鸦。


第三,教师总结反思,提升。

教学如电影的拍摄一样,是一种遗憾的艺术,任何一堂课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况且,在实际教学中可能有很多“小插曲”,影响教师的思维。

)语文教学尤其如此,因此,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应结合课堂反应,作业反馈及反思教学,在头脑中“放电影”,反思在这几个环节中自己是否考究了语言,哪些地方值得再展开描述,哪些地方说的是无效语言,提问设计是否合理,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和形式等等。

老师的成长是艰辛的,需要有火中涅槃或化茧为蝶的勇气和心理准备;教师的成长又是快乐的,经历风雨突现彩虹,历尽“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终究还有“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复现”的欣悦。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作为学科之母的语文教学,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语文教学,应百花齐放而不能只是一花独放,不能“寂寞开无主”而应“她在丛中笑”,法无定法,而后成法,抓住学科特色,真正地把语文当作语文来讲,也许,这才是这门古老学科的未来。

本文中是笔者从事语文教学二十多年的一点拙劣的看法,缺点和不足很多,也只代表笔者的一家之言,如能抛砖引玉,当不胜欣喜之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