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语文模拟试题_2015年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调研测试语文卷

合集下载

云南省2015届高三第一次复习统测语文试题带答案

云南省2015届高三第一次复习统测语文试题带答案

绝密★启用前【考试时间:3月12日9:00~11:30】云南省2015届高三第一次复习统测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翻译的初义,原是不同语言之间的对译,现在也常用来指称同种文字之间的古文今译。

只是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同种文字的古文今译,主要用来克服古今异言的文字障碍,只含古今的时间因素;不同语种之间的对译,则是兼含地域因素。

《周礼·司寇》有这么一段文字:“象胥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谕说焉,以亲和之。

若以时入宾,则协其礼与其辞言传之。

”象胥是负责与周边蛮夷、闽貘、狄戎之类藩国交往事务的官。

他们要负责传达王所说的话使周边藩国明白,以此密切王和藩国的关系。

如果有使者来到王国,就要做好有关礼仪的协调和语言的翻译工作。

《礼记·王制》说:“无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

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寄”“象”“狄鞮”“译”就是周时负责翻译东南西北四方民族语言的翻译官名,也可作翻译术语使用。

四者合称的‘象寄译鞮”也是用来指翻译的,或者称为“象寄”“象鞮”“象译”“译象”“译鞮”。

其中,以“象”和“译”的使用面最广,为周时通称翻译意思的主要术语。

既特指对南方和北方民族语言的翻译,也常用来通称翻译。

和“象胥”一详,翻译官也有称“译胥”的,后未多称“译官”。

“译”原是“易”之音训,唐朝经学家贾公彦疏《周礼·秋官》说:“译即易,谓换易言语使粗解也。

” 所以“译”就是指语言转挽变易的活动。

云南省部分2015届高三1月份统一考试试卷语文 Word版含答案.pdf

云南省部分2015届高三1月份统一考试试卷语文 Word版含答案.pdf

云南省部分名校高2015届1月份统一考试 语 文 命题:玉溪一中语文备课组 ——11:30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务必将考号填写、填涂指定位置。

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作答在试卷上无效。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小题) 文字,完成-3题。

中华民族主体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基础。

以中华民族主体精神为核心的文化体系,一直起着凝聚和维系中华各民族精神生命和力量的作用,是中华民族不断成长壮大,屡经磨难而终不溃散,并能奋起振兴的最强大的动力。

可以说,这是我们全部特色之中最大的特色,一切优势之中最突出的优势。

怎样去观察和判断一个民族文化的特色和优劣?首先要懂得“文化”是什么。

文化的本质是“人化和化人”,即“使人之为人”的全部要素、过程和成果。

按照这个本质来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自己生存发展方式和过程的凝结,是民族主体生命历史的积淀。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符号,这是一切民族文化的“共色”;而一种民族文化的“特色”,也是来自民族主体特有的生存发展条件和具体历史过程,就像每个语种的字体和发音都有自己的特征,是来自语言形成的独特历史一样。

其“特色”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自然地、历史地形成的,因为它代表着民族的现实的、具体的个性。

一般说来,并非所有特色都一定是优点和优势;但是从根本上说,一个民族文化最重要的、核心的基本特色,与其民族主体的生命之间,却必然有一种本质上的、占绝对优势的、不可分离的内在联系。

因为,“我的文化就是我本身”——民族与民族文化存亡与共,荣辱相依。

除非民族本身改变,或被消灭和取代了,否则这种联系是不会让位于其他文化的。

在这层意义上,就可以说“特色就是优势,优势就是特色”了。

可见,文化上的所谓“特色”和“优势”,虽然看上去似乎是在与其他民族文化的比较中显现出来的,其实却是来自文化的主体性,来自文化与文化主体之间不可分离的联系。

所以一般说来,任何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的文化和文明,都具有自己的一定特色和优势。

云南省 高三语文第一次摸底考试试题

云南省 高三语文第一次摸底考试试题

新课程高三第一次摸底测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字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请认真填涂准考证号。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和而不同”原则的价值资源汤一介今日世界的纷争虽然不能说主要是由文化冲突引起的,但也决非与文化冲突无关。

是增强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宽容而引向和平,还是因为文化隔离和霸权而导致战争,将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命运。

如何使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国家和地域能够在差别中得到共同发展,以便形成在全球意识下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新形势?中国的“和而不同”原则可以成为我们提供有正面价值的资源。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

”意思是,要承认“不同”,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的“和”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

如果一味追求“同”不仅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反而使事物衰败。

把“和而不同”作为处理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的一条原则,是不是能得到某些有益的、甚至对当前世界文化的发展极有意义的结论呢?不同的文化传统可以通过文化的交往和对话取得某种共识,这是一种由“不同”达到某种意义上的“认同”的过程。

这种“认同”不是一方消灭一方,也不是一方“同化”另一方,而是在两种不同文化中寻找交汇点,并在些基础上推动双方文化的发展,这正是“和”的作用。

以中国文化自身发展为例:儒家要求“制礼作乐”,即要求“有为”以维护社会的和谐;道家追求“顺应自然”,即要求“无为”以保持社会安宁。

它们本是两种很不同的思想,但经过近千年的发展,在不断对话中,出现了某种新的共识。

到西晋,郭象调和孔老,提出了“有为”也是一种“无为”。

2015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教师版

2015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教师版

201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王维虽然仕途稍有挫折,但总的看来比较顺遂,这可能与他那▲的性格有关。

王维的心里,总有一种回归平衡、平静、安适的冲动,▲他大量的诗歌有一种雅致的▲。

A.不温不火以至品位B.不温不火以致品位C.不瘟不火以至品味D.不瘟不火以致品味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基于公共交通安排及市民安全,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原定于10月1日晚上8时在维多利亚港举行的国庆烟花汇演将会取消。

B.欧洲航天局的彗星探测器“罗塞塔”向目标彗星的彗核发射着陆器“菲莱”,各国科学家对此着陆器表示了极大的关注。

C.南京市交管部门负责人曾明确表示,如果出台限牌或者单双号限行这样的政策,一定会听取广泛的意见,绝对不会搞突然袭击。

D.印度尼西亚国家搜救中心负责人在记者会上说,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初步显示,亚洲航空公司失联客机有可能已经沉入海底。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徒弟给老师拜年时说:“您的高足叩问老师金安!祝老师新年事业蟾宫折桂!”B.我偶然有一两回去叨扰朋友的酒席,恰又时令不对,一直没能尝到这道菜。

C.我所做的只是畅所欲言而已,能起些抛砖引玉的作用,于愿足矣。

D.一位作者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奉上拙著一本,书中谬误,敬请斧正。

4.下面是唐代诗人许浑的七言律诗《登洛阳故城》,中间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禾黍离离半野蒿,▲。

▲,▲。

▲破,▲。

▲,犹自吹笙醉碧桃。

①鸦噪暮云归古堞②雁迷寒雨下空壕③可怜缑岭登仙子④水声东去市朝变⑤山势北来宫殿高⑥昔人城此岂知劳A.②④⑥③⑤①B.④⑤⑥①②③C.⑤③②④⑥①D.⑥④⑤①②③记者:▲?韩美林:别指望父母,要有独立的自尊心。

就像我小学时的校歌唱的:“但得有一技在身,就不怕贫穷。

且忍耐暂时的痛苦,去发展远大的前程。

”现在我们的祖国富强了,我希望年轻人、年轻艺术家,把思想、修养、艺术乃至举手投足都更升华,让全世界都知道我们是一个富裕且有文化的大国。

云南师大附中2015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语文-答案

云南师大附中2015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语文-答案

语文参考答案第Ⅰ卷(阅读题,共分).(分)【解析】于文无据或无中生有..(分)【解析】原文是“多是”,而非“都是”,或然已然..(分)【解析】强加因果..(分)【解析】领:兼任..(分).(分)【解析】原文是“高智升世袭该地”..(分)译文:()(分)孙可望于是折箭向他发誓,孙可望如同杨畏知所说地那样传书信告诉沐天波,沐天波也来归降孙可望.(得分点:相、书、谕各分,大意通顺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分)正逢孙可望与李定国有矛盾,孙可望宣布了李定国地罪行,打了他一百杖,责成他捉拿沙定洲替自己赎罪.(得分点:会、不协、声各分,大意通顺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分)整首词既写边塞夜半三更,塞马在旷野上仰天嘶叫,在残星地余辉下,风大雪猛,军旗猎猎作响,描绘了塞外冬夜天地空旷苍茫地景象,又想象与妻子在一起地温馨快乐地梦境,二者虚实相生,形成鲜明地对比,突出了词人对亲人地思念,烘托出词人梦醒后内心地悲凉寂寥.(描述分,答出虚实和对比分,答出思念亲人分,答出悲凉寂寥分.答借景抒情酌情给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分)纳兰词写梦境与梦后之境形成强烈对比.(分)梦中是与爱妻共度美好时光,而梦后则是塞上苦寒荒凉,(分)更突出了眷念妻子,怨恨别离地情怀;(分)龚诗则托物言志,表达自己身为贰臣内心地苦闷寂寞之意,(分)“梦醒”时分,正是他心境地写照,(分)借梅花表达思乡之情,写出了百愁萦绕,无可奈何地凄凉.(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每空分,共分)()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分)()(分)(答得分,答得分,答得分)【解析】原文没有提及人类地自私、怯懦等问题.()(分)第一次:黄狐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被退役,想回去看个究竟;第二次:它跟黑狗厮杀后想去闻闻炮火硝烟地味道.(分)作用:①形象刻画地作用;(分)②推动情节发展地作用.(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分)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分)具有感恩、友善、忠诚、英勇无私、有责任感、勇于牺牲地优秀品质.(分,答出三点即可)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分)小说塑造了生动感人地动物形象,这些动物故事既蕴含着人类对动物地怜悯,又承载着对人类自身生存地思考.在对动物整体命运地担忧中,表达出作者一种深切地人文关怀与情感,人类或许能从动物身上发掘人性地亮点与光彩,寻觅到人类由于进化导致地失落,但生命残酷地竞争和追求辉煌地“硬汉”精神内核是永远不会改变地.(概括中心思想分,联系实际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分)()(分)(答得分,答得分,答得分)【解析】选文中没有提及抗日战争时期.()(分)①行为常常“过分”,才识却一定深厚;②藐视旧习、锋芒尽显;③接受新式教育,追求婚姻自主;④倡导性别平等,经济独立.(答出三点,描述恰当,即给满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分)① 因为“她们或则以慈母地心给一切被侮辱被损害者以爱抚,或则以姐妹地心给一切反抗战斗者以关切,或则以秀丽地期望歌颂着明天,或则以凄婉地情绪诅咒着今日”,这些1 / 2风格都具有女性作家地特质;(分)②细致地观察,越轨地笔致.(要举例分析,分)③爱抚人生,饱含深情.(要举例分析,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分)① 因为“在历史进步地关头,她们选择了一跃而加入,而不仅仅是站在路旁作为一个鼓掌者”;(分)②她们亲身参与到历史进程,表现出对新思想地吸纳和对新世界地渴望.如冯沅君、林徽因;(含概述,分)③她们争取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突破千年地束缚,努力去做一个有尊严地女人.如吕碧城、董竹君;(含概述,分)④她们还在中国地妇女解放运动中起到积极地推进作用.(适当探究,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Ⅱ卷(表达题,共分).(分)【解析】登峰造极:造诣达到最高顶峰,无以复加,泛指到了极点.登堂入室:学识、技艺由浅入深,逐步达到很高地成就.千古独步:指独具风格,无与伦比,形容造诣之深.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分)【解析】.成分残缺,在“中国”后加上“地目标”;.语序不当,“组织有序”在前,“还击有力”在后;.表意不明,“于日前去”有歧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分)【解析】第③句照应文段开头地“偶然”一词,可排除、两项;第⑤句照应“被动”“无奈”两词,可排除项;②④两句因“或许”句式连缀;第①句中“与此相应”,指代第⑥句地内容,所以跟在第⑥句后面.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分)①构成全球威胁后②将活病毒主动带回国③这些困难会逐渐解决(符合大概意思即可给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分)云南鲁甸地震灾区最高烈度达Ⅸ度,等震线长轴总体呈北西走向,Ⅵ度区共涉及云南、四川、贵州省,Ⅶ度区涉及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曲靖市会泽县,其中受灾最为严重地Ⅸ度区涉及云南省鲁甸县.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分)参照高考评分标准.附文言文参考译文:云南,就是滇国.汉武帝时开始设置益州郡.三国地蜀汉设置云南郡.隋唐两朝设置昆州.后来被南诏地蒙氏所占领,改为鄯阐府.该地经历了郑氏、赵氏、杨氏三大家族地统治,到大理地段氏时,高智升兼任鄯阐牧,便世袭该地.元朝初年,该地设置了鄯阐万户府.不久又改为中庆路,封忽哥为云南王镇守该地,忽哥仍录用段氏子孙守卫该地.忽哥死后,其儿子继嗣,被封为梁王.自从沐英平定云南,镇守云南地十年间,恩惠与威势著称于蛮族边地.每次一下小令,各番人部落都要举行隆重地仪式到城郭外叩头迎接,浇水洗手之后才启开来看,说:“这是令旨啊.”沐氏家庭也都能继承沐英地功名.每次有大地征伐行动,朝廷总是把征南将军地印信授予他们,而出征地队伍中也未尝没有沐氏家族地人.传了几代后,西平侯地后代子孙要继承侯爵,当地守卫大臣说云南人只知道有黔国公,不知道有西平侯.孝宗皇帝认为此话有理,便答应封沐英地后代为黔国公.从此以后,沐氏家族佩公爵印符,成为惯例.各土司地进退予夺,都要向他们咨询禀报.此时正逢张献忠死亡,他地部将孙可望率领余众从遵义进入贵州,声称自己是黔国焦夫人地弟弟前来报仇.百姓长期被沙兵困扰,对孙可望地到来很高兴,都跑去迎接他.沙定洲解除了对楚雄地包围,在草泥关迎战孙可望,被打败后,逃往阿迷.孙可望攻破曲靖和交水,屠杀了那里地人民.于是从陆凉、宜良进入云南城,又派遣李定国去夺取略往东方向地诸府.孙可望自己率兵向西出发,杨畏知在启明桥抵御孙可望,兵败后被抓.孙可望听说过杨畏知地名声,不杀他,对他说:“我和你共同讨伐贼人,怎么样?”杨畏知提出三个条件:“不使用张献忠自封地国号,不杀百姓,不掳掠妇女.能做到这三点,我听从你地安排.”孙可望都答应了他.孙可望于是折箭向他发誓,孙可望如同杨畏知所说地那样传书信告诉沐天波,沐天波也来归降孙可望.当初沙定洲返回,屯兵洱革龙,并借重安南地支援巩固自己.正逢孙可望与李定国有矛盾,孙可望宣布了李定国地罪行,打了他一百杖,责成他捉拿沙定洲替自己赎罪.李定国到了后,沙定洲地土目杨嘉正在迎接沙定洲到他地军营中吃宴席.李定国侦察到这情况后,马上率兵包围了该军营,双方相持了几天以后,沙定洲出来向李定国投降.李定国便将沙定洲和他地妻子万氏等数百人戴上刑具押回云南,在闹市中剥了沙定洲地皮.孙可望于是占领了云南,而沐天波最终逃亡他乡死于缅甸.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2 / 2。

201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我们在继承音乐传统的时候,应持▲ 的态度。

自古以来少数民族音乐与汉族音乐的交流从未间断,少数民族的音乐早已成为中华民族音乐中▲ 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音乐也在各民族音乐融合的基础上▲ ,在世界音乐文化大舞台上绽放光彩。

A. 开放密不可分百花齐放B.开阔亲密无间百花齐放C. 开阔亲密无间渐臻佳境D.开放密不可分渐臻佳境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三,不仅成功树立起中国智能手机的良好形象,而且改变了运营商和消费者对华为手机的认识。

B.政府部门既要明确其与慈善组织的关系,也要加强对慈善组织和慈善活动的管理,这样才能为慈善事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C.李娜在网球场上的坚韧表现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在为中国体育赢得全世界瞩目的同时,也有效传达了关于力与美的正能量。

D.汉赋虽然呈现出堆砌词藻以至好用生词僻字,但在丰富文学作品的词汇、锤炼语言辞句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3.下列标语表述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小草有生命,足下多留“青”。

(草坪标语)B.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

(图书馆标语)C.扬起希望的风帆,走上新生的坦途。

(医院标语)D.司机一杯酒,亲人几多愁。

(公路标语)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这时节,我感到了寂寞。

在这寂寞中我意识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

这种境界并不易得,与环境有关,更与心境有关。

▲ ,只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廛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 。

在这种境界中,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与古人同游。

所以我说,▲ 。

①寂寞是一种清福②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③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里去寻求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5.对下列材料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对写作有形象的比喻:“基址初平,间架未定,先筹何处建厅,何处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

昆明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昆明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昆明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 (2020高一下·宁波期中)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且加下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取缔付梓(zǐ)胡同(tóng)落(luò)枕B . 欺陵月晕(yùn)撇(piě)开趿(tā)拉C . 褶皱脑髓(suǐ)鬈(quán)曲症(zhēng)结D . 精萃逻辑(ji)引擎(qíng)不怿(yì)2.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近义词选用恰当的一项是()[1]对于这种,他总觉得是一种施舍,而不是。

[2]他一向认为,粗心一回,仅仅是一个,不能说他必然要吃亏在粗心上。

①恩惠②偶尔③偶然④恩赐A . ①②③④B . ②③①④C . ①④②③D . ②④①③3. (2分)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日前,省物价部门表示,将加强成品油市场的监测,强化价格的监督检查,对突破国家规定的价格和变相涨价,要严肃查处,切实维护成品油市场的稳定。

B . 近几年原本一枝独秀的央视春晚口碑日趋下滑,有的观众边看边骂、边骂还边看的现象屡见不鲜,但是,依然不错的收视率与可观的经济、品牌效益,令春晚成为诱人的蛋糕。

C . 为稳定旅游消费市场,2010年底,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对外发布消费警示,曝光了部分以所谓“低价”等陷阱宰客的不良商家。

D . 像“中国达人秀”这类“零门槛”的选秀节目,让拥有才华和梦想的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展示天赋和潜能,也让我们懂得平凡人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是否相信梦想,相信奇迹。

4. (2分) (2015高一上·桐乡期中)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词是一种合乐可唱、句式长短不一的诗体。

它的特点是“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词在宋代发展到最高峰,可分豪放和婉约两大流派。

2015云南省一模 云南省2015届高三第一次(3月)统一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5云南省一模 云南省2015届高三第一次(3月)统一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考试时间:3月12日9:00~11:30】云南省2015届高三第一次复习统测语文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翻译的初义,原是不同语言之间的对译,现在也常用来指称同种文字之间的古文今译。

只是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同种文字的古文今译,主要用来克服古今异言的文字障碍,只含古今的时间因素;不同语种之间的对译,则是兼含地域因素。

《周礼·司寇》有这么一段文字:“象胥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谕说焉,以亲和之。

若以时入宾,则协其礼与其辞言传之。

”象胥是负责与周边蛮夷、闽貘、狄戎之类藩国交往事务的官。

他们要负责传达王所说的话使周边藩国明白,以此密切王和藩国的关系。

如果有使者来到王国,就要做好有关礼仪的协调和语言的翻译工作。

《礼记·王制》说:“无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

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寄”“象”“狄鞮”“译”就是周时负责翻译东南西北四方民族语言的翻译官名,也可作翻译术语使用。

四者合称的‘象寄译鞮”也是用来指翻译的,或者称为“象寄”“象鞮”“象译”“译象”“译鞮”。

其中,以“象”和“译”的使用面最广,为周时通称翻译意思的主要术语。

既特指对南方和北方民族语言的翻译,也常用来通称翻译。

和“象胥”一详,翻译官也有称“译胥”的,后未多称“译官”。

“译”原是“易”之音训,唐朝经学家贾公彦疏《周礼·秋官》说:“译即易,谓换易言语使粗解也。

” 所以“译”就是指语言转挽变易的活动。

然就文献记载而言,目前所见最早的“翻译”用例,出自南朝梁慧皎《高僧传·译经下》:“先沙门法显于师子国得《弥沙塞律》梵本,未被翻译。

”那时也有单用“翻”的。

如北周庾信《奉和法筵应诏》的“佛影胡人记,经文汉语翻。

”第一个翻译佛经的,是古印度高僧迦叶摩腾。

他于汉明帝永平十年与另一位僧人竺法兰,应邀以白马驮经来到洛阳,次年就在白马寺合译了《佛说四十二章经》,这是汉译佛经之始。

云南省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语文试题 (一)(扫描版)

云南省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语文试题 (一)(扫描版)

参考答案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1.(3分)A【解析】于文无据或无中生有。

2.(3分)C【解析】原文是“多是”,而非“都是”,或然已然。

3.(3分)D【解析】强加因果。

4.(3分)B【解析】领:兼任。

5.(3分)D6.(3分)A【解析】原文是“高智升世袭该地”。

7.(10分)译文:(1)(5分)孙可望于是折箭向他发誓,孙可望如同杨畏知所说的那样传书信告诉沐天波,沐天波也来归降孙可望。

(得分点:相、书、谕各1分,大意通顺2分)(2)(5分)正逢孙可望与李定国有矛盾,孙可望宣布了李定国的罪行,打了他一百杖,责成他捉拿沙定洲替自己赎罪。

(得分点:会、不协、声各1分,大意通顺2分)8.(5分)整首词既写边塞夜半三更,塞马在旷野上仰天嘶叫,在残星的余辉下,风大雪猛,军旗猎猎作响,描绘了塞外冬夜天地空旷苍茫的景象,又想象与妻子在一起的温馨快乐的梦境,二者虚实相生,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烘托出词人梦醒后内心的悲凉寂寥。

(描述1分,答出虚实和对比2分,答出思念亲人1分,答出悲凉寂寥1分。

答借景抒情酌情给分)9.(6分)纳兰词写梦境与梦后之境形成强烈对比。

(1分)梦中是与爱妻共度美好时光,而梦后则是塞上苦寒荒凉,(1分)更突出了眷念妻子,怨恨别离的情怀;(1分)龚诗则托物言志,表达自己身为贰臣内心的苦闷寂寞之意,(1分)“梦醒”时分,正是他心境的写照,(1分)借梅花表达思乡之情,写出了百愁萦绕,无可奈何的凄凉。

(1分)10.(每空1分,共6分)(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3)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11.(25分)(1)(5分)BE(答B得3分,答E得2分,答A得1分)【解析】原文没有提及人类的自私、怯懦等问题。

(2)(6分)第一次:黄狐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被退役,想回去看个究竟;第二次:它跟黑狗厮杀后想去闻闻炮火硝烟的味道。

(2分)作用:①形象刻画的作用;(2分)②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2015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四校联考)语文试卷

2015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四校联考)语文试卷

2015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四校联考)语文试卷(A)语文试题部分本卷分A、B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

A卷一、语文基础知识运用(18分)1.下列词语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说服(shuō)揶揄(yú)町畽(tiǎn)萎靡不振(mǐ)B、帧数(zhēng)汤镬(huò) 宴席(yàn)血海深仇(xùn)C、丹墀(chí)舆图(yú)水榭(xiâ)娓娓动听(wěi)D、胡诌(zōu)枭鸟(xiāo)颓巢(cháo)采樵(qiáo)2.下列句子中无错别字的一句是()A.首先登陆华夏天空小说网,然后在搜索框中搜索《凤凰斗之绝色皇妃》,这样你就可以看到它的详细信息了,更多章节更新请关注凤凰斗之绝色皇妃官网、纵横中文网/readmore/390779.html或qq群:凤凰斗之绝色皇妃320400291关注新浪微博凤凰斗之绝色皇妃。

B.明星(袁姗姗、陈晓、范冰冰、韩庚等)到底会不会有自己的微信号、qq号或是MSN,到底会不会亲自回复普通网友的留言?或许是工作太忙,或许是自身感情的牵制。

毕竞,他们是公众人物。

C. 英国《XXX报》的报道说,今年已经是四年来航空事故死难最多的1年。

仅14年7月就出现了3起飞机事故,使不少网友认为飞机是交通工具的杀手涧。

但华尔街见闻整理发现,目前飞机还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

D.中国如今维护其海洋主张有多重战略:不仅诉诸小棒外交,还奉行钓鱼竿外交,北京的钓鱼竿外交能否如愿以偿?或许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在自己的领土上做些“寻常事”,如闲庭信步般地钓鱼。

从某种程度看,北京这种战略乃“天才之道”。

3.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组是()学习语文要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

如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因文而异,多数放在文章开头,但也不尽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的中心论点隐含在论证中,这就需要读者去归纳。

昆明市高三毕业班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II)卷

昆明市高三毕业班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II)卷

昆明市高三毕业班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5高三上·平和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高考标语多是“梅花香自苦寒来”之类的,传统而含蓄。

2010年前后的标语多是“努力拼搏”、“高考必胜”、“永不言败”等。

“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如今的高考标语又有了新的内容。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2)对上述现象你有何看法?请简述。

(要求: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20字左右)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5分)2. (6分) (2017高二下·北京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清明雨时令、文化、风俗三节合一的“清明”,自唐宋以来,多有游艺活动,直至明嘉靖年间,还有游艺的相关记录。

今人可从明《西湖游览志余》第二十卷中管窥一二:“清明,苏堤一带,桃柳阴浓,红翠间错,走索、骠骑……舞盘及诸色禽虫之戏,纷然丛集。

”随着时间流逝,游艺渐次退出,清明的文化符号,只剩添土追思和扫墓踏青。

而“清明雨”也自然而然地变成了寄托愁思与缅怀之情的独特物象。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笔下这场妇孺皆知的“清明雨”,正是以凄凉、忧伤的意味而深入人心。

在追思先人的日子里,“清明雨”不是“润物细无声”的温情脉脉之雨,而是添人愁绪的凄凄切切之雨。

南宋词人吴文英“听风听雨过清明”就是千年来清明气象的写照。

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攀升到12℃以上,东亚地区的大气环流已开始从冬到春的转变。

此时,来自北方西伯利亚的冷空气逐渐减弱,来自东南方海洋的暖空气开始活跃北上。

四月初的江南、华南上空,是冷暖空气往来频繁、势均力敌的相持区域,冷暖空气在此交锋,因此这一带出现绵绵细雨便不足为奇。

即使在“春雨贵如油”的广袤北方,清明降雨也有一定概率。

精品解析:云南省2015届高三3月统一检测语文试题解析(原卷版)

精品解析:云南省2015届高三3月统一检测语文试题解析(原卷版)

云南省2015届高三3月统一检测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翻译的初义,原是不同语言之间的对译,现在也常用来指称同种文字之间的古文今译。

只是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同种文字的古文今译,主要用来克服古今异言的文字障碍,只含古今的时间因素;不同语种之间的对译,则是兼含地域因素。

《周礼·司寇》有这么一段文字:“象胥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谕说焉,以亲和之。

若以时入宾,则协其礼与其辞言传之。

”象胥是负责与周边蛮夷、闽貘、狄戎之类藩国交往事务的官。

他们要负责传达王所说的话使周边藩国明白,以此密切王和藩国的关系。

如果有使者来到王国,就要做好有关礼仪的协调和语言的翻译工作。

《礼记·王制》说:“无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

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寄”“象”“狄鞮”“译”就是周时负责翻译东南西北四方民族语言的翻译官名,也可作翻译术语使用。

四者合称的‘象寄译鞮”也是用来指翻译的,或者称为“象寄”“象鞮”“象译”“译象”“译鞮”。

其中,以“象”和“译”的使用面最广,为周时通称翻译意思的主要术语。

既特指对南方和北方民族语言的翻译,也常用来通称翻译。

和“象胥”一详,翻译官也有称“译胥”的,后未多称“译官”。

“译”原是“易”之音训,唐朝经学家贾公彦疏《周礼·秋官》说:“译即易,谓换易言语使粗解也。

” 所以“译”就是指语言转挽变易的活动。

然就文献记载而言,目前所见最早的“翻译”用例,出自南朝梁慧皎《高僧传·译经下》:“先沙门法显于师子国得《弥沙塞律》梵本,未被翻译。

”那时也有单用“翻”的。

如北周庾信《奉和法筵应诏》的“佛影胡人记,经文汉语翻。

”第一个翻译佛经的,是古印度高僧迦叶摩腾。

他于汉明帝永平十年与另一位僧人竺法兰,应邀以白马驮经来到洛阳,次年就在白马寺合译了《佛说四十二章经》,这是汉译佛经之始。

昆明市高三语文第一次质量调查(一模)考试试卷(I)卷

昆明市高三语文第一次质量调查(一模)考试试卷(I)卷

昆明市高三语文第一次质量调查(一模)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2017高三下·浙江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可以说这样柔缓宛转的声调,自南朝以来大都如此,自然和北方的遒劲(jìn)朴实的声调不能互相调节,只好改弦(xián)更张,但无论北曲或南曲,都并未超出杂剧的范畴。

B . 枸杞是我们家乡最为疯狂的植物种类,有风有雨就有红有绿,每年盛夏河岸沟谷都要结(jiē)满籽粒,红得炯炯有神,大片大片的血红倒印在河水的底部,对着蓝天白云虎视眈眈(dān)。

C . 疾速起落的斧子砍掉那些无用的枝杈(chà),直击那厚实坚硬的树皮,他的锯子有力而不屈地穿梭,木屑(xiè)纷落;他的刻刀细致而委婉地游弋。

D . 一种委曲的情绪使他忍不住泪水盈眶(kuàng),他停在路边的一棵白杨树下,把烫热的脸颊(jiā)贴在冰凉的树干上,两只粗糙的手抚摸着光滑的杨树皮,透过朦胧的泪眼惆怅地望着黑乎乎的远山。

2. (2分) (2017高一上·宝坻期中)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施舍悲怆作揖绿草如茵B . 戮力竣工逡巡惮精竭虑C . 谍血箴言踌躇独辟溪径D . 沧茫煎熬租赁弥留之际3.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发放工作日前启动。

其中,TD—SCDMA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是我国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标志,有力推动了中国在国际标准竞争领域赢得更大话语权。

B . 如果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一些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能通过网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

C . 网络运作的自如、开放,使得网络小说在语言、风格和结构等方面明显有别于传统小说,因此,网络小说越来越多地引起了年轻一代的兴趣与共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昆明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调研测试语文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墨法思想与秦的富强韩毓海华夏文明第一次系统、深刻地进行自我批评、从而展开一场文明自我更新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主要就体现在战国时代墨家和法家的思想中。

墨法学说,可谓此后一切中国改革,变法思想的源泉。

墨法两家,成于魏,归于秦。

墨翟、孟胜、吴起、商鞅这些人之所以艰辛辗转,四处碰壁,这主要就是由干当时‚魏康楚富,齐淫吴巧‛,即发达地区民风奢华,文明积习太深,听不进批评意见,更不愿展开自我批评,特别是墨子所倡导的‚艰苦奋斗‛这一条,在文明发达的地区,非但难行,而且难听。

能够接受墨法思想的,最终证明是被文明核心区视为‚戒狄‛的秦。

正因为秦在七国之中开化最迟,尚不存在六国那样庞大的既得利益阶层、贵族世家集团,因此,墨法‚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为则上,无能则下‛的平等政治主张,方才能够在秦地得以实行。

正因为贵族、世家的力量还没有形成,正因为‚不党(党:偏私)父兄,不偏富贵,不嬖(嬖:宠幸)颜色‛乃是秦的民风,以至‚王亦不爱其家‛,故‚上同而下不周比(周比:结党营私)‛‚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户籍-连坐‛制度,亦方才能够在秦地顺利推进。

而更为重要的是,正因为秦开化最迟,百姓极不善言辞文饰,不存在一个靠巧言夸色、舞文弄墨发达起来的智识阶级,故商鞅那一套以‚农战‛立国的思想,方能在秦地大受欢迎,吴起自鲁赴魏,又去魏适楚,而商鞅亦自中原最发达的魏亡命入秦,他们所献出的强国之策,首先就是对华而不实,只说不练的中原文明弊端的诊断和分析,在文明反思的基础上,他们方才转而倡导一种埋头苦干、只练不说的新文化品质。

于是,开化最迟、民风淳朴的戎狄秦地,便这样成为他们培植新文明的试验田。

这是秦人艰苦奋斗精神的起源,这更是秦走向富强的动力。

商鞅在《商君书〃农战》中,曾比较‚境外‛的秦地与‚境内‛的中原文明。

他认为由于中原地区文明发达,方才养成了盘根错节的贵族世家势力,方才铸成了导致阶级分化的富豪大贾集团,方才重用巧言令色,只说不练的智识阶层。

而此三者具备,固可谓文明之成就,但也却正是‚求荣取辱‛‚政怠宦成‛的开端,是‚人亡政息‛——即国家危亡的征兆,是文明走向异化的开始。

作为‚戎狄‛的秦,之所以能据天下之雄图,最终统摄四海,扫荡群雄,这就是秦人的生活朴素、务实使然,秦人正是以朴素的‚又战斗来又生产‛、以南泥湾开荒般的‚农战‛精神,最终战胜了中原文明之骄奢淫逸。

秦的改革蓝图,其实就来自中原精英对于自身文明弊端的自我批评,这种自我批评,最终演化成‚西戎‛之秦对于中原文明所进行的‚武器的批判‛,秦王扫六合,乃是中国文明艰苦奋斗精神的第一次胜利、中华民族第一次自我更新。

《荀子〃疆国》亦曾赞美秦的朴素民风说:‚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佻‛,又说‚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

荀子观察到的,恪是百年之后,中华文明在秦生的基础。

这个主张艰苦奋斗的新文明,就是墨法政治理想的高度实现。

(节选自《中原与夷狄:两种文明的砥砺》)1.下列对墨法思想的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墨法思想对中华文明影响巨大,中华文明的首次系统而深刻的自我批评和自我更新主要体现在其中。

墨法学说从此成为中国改革、变法思想的源泉。

B.墨法思想是产生于文明发达的中原地区的先进思想,却难被中原地区各请侯国接受,最后反而在开化最迟的秦国落地生根。

C.墨法思想强调选贤任能应不问贵贱,反对结党营私,主张贵族与平民在法律面前平等。

这些思想在秦国得以落实。

D.墨法思想是建立在中原文化精英对中原文明弊端进行诊断和分析的基础上的,它为秦国提供了改革蓝图——对中原文明进行“武器的批判”。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墨家法家倡导的政治主张既难行又难听,所以在民风奢华,缺乏开放的胸怀与自省精神的发达地区没人理睬。

B.墨法思想的很多政治主张会触及六国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和阶层的权益,所以不被六国统治阶级接受。

C.商鞅的“农战”立国思想与秦国百姓不善言辞文饰,不喜欢舞文弄墨、巧言令色,作风务实的国情相适应,因此大受欢迎。

D.开化最迟、民风淳朴的秦地,是很适合推行埋头苦干、只练不说的新文化的地方,这是墨法思想虽成于魏却归于秦的主要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墨法思想培养了秦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推动秦国走向富强,并最终统摄四海,说明墨法政治理想在秦得以高度实现。

B.中原地区各国贵族世家、富豪大贾、智识阶层的出现,是其文明发达的表现,但也是中原地区文明异化的开端。

C.秦王扫六合,是以朴素务实战胜了骄奢淫逸,表明了艰苦奋斗精神在文明中的重要性,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首次自我更新。

D.荀子观察到并高度赞扬了体现在百姓与官吏身上的秦人的朴素风气,他还预见到了百年后中华文明在秦的兴盛辉煌。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缙,字夏卿,本太原祁人,后客河中。

少好学,与兄维俱以名闻。

举草泽、文辞清丽科上第,历侍御史、武部员外郎。

禄山乱,擢太原少尹,佐李光弼,以功加刑部侍郎,迁兵部。

太原将王无纵、张奉璋恃功,以缙儒者易之,不如律令,缙斩以徇,诸将股栗。

再岁还,以本官复知政事。

时元载专朝,天子拱手,缙曲意附离,无敢忤。

又恃才多所狎侮,虽载亦疾其凌靳也。

京兆尹黎干论事执,载恶之,缙折干曰:‚尹,鄙贱之人,安晓朝廷事?‛缙素奉佛,不茹荤食肉,晚节尤谨。

妻死,以道政里第为佛祠,诸道节度、观察使来朝,必邀至其所,讽令出财佐营作。

初,代宗喜祠祀,而未重浮屠法,每从容问所以然,缙与元载盛陈福业报应,帝意向之。

由是禁中祀佛,讽呗斋薰,号‚内道场‛,引内沙门日百馀,馔供珍滋,出入乘厩马,度支具禀给。

或夷狄入寇,必合众沙门诵《护国仁王经》为禳厌,幸其去,则横加赐与,不知纪极。

京戡上田美产,多归浮屠。

虽藏奸宿乱踵相逮,而帝终不悟,诏天下官司不得棰辱僧尼。

初,五台山祠铸铜为瓦,金涂之,费亿万计。

缙给中书符,遣浮屠数十辈行州县,敛丐赀货。

缙为上言:‚国家庆祚灵长,福报所冯,虽时多难,无足道者。

禄山、思明毒乱方煽,而皆有子祸,西戎内寇,未及击辄去,非人事也。

‛故帝信愈笃。

群臣承风,皆言生死报应,故人事臵而不修。

大历政刑,日以堙陵,由缙与元载倡之也。

性贫冒,纵亲戚僧尼招纳财贿,锱铢相较,若市贾然。

及败,刘晏等鞫其罪,同载论死,晏曰:‚重刑再覆,有国常典,况大臣乎!法有首从,不容俱死。

‛于是以闻,上悯其耄,不加刑,乃贬括州刺史。

建中二年死,年八十二。

(节选自《新唐书〃王缙传》)【注释】①凌靳:línglìn冒犯戏弄;②堙陵:yīnlíng犹度置,败落。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太原祁人,后客河中客:客居。

B.举草泽、文辞清丽科上第举:推选。

C.历侍御史、武部员外郎历:历任。

D.以缙儒者易之易:轻视。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王缙“性贪冒”的一组是(3分)①讽令出财佐营作②馔供珍滋,出入乘厩马③京畿上田美产④五台山祠铸铜为瓦,金涂之,费亿万计⑤遣浮屠数十辈行州县,敛丐赀货⑥锱铢相较A.①⑤⑥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缙自幼好学,和兄长王维都很有名声。

“安史之乱”时,王缙协助李光弼守太原,颇有功绩,加任刑部侍郎。

B.在太原少尹任上,王缙整肃纪律,将恃功自居不受约束的太原将王无纵、张奉璋等以军法处斩,全军将校再不敢居功自傲或玩忽职守。

C.王缙是虔诚的佛教徒,不吃肉食荤。

妻子死后,他把宅邸改为佛寺。

他和朝臣大谈福业报应,使原先喜好立祠祭神的皇帝都有意向佛了。

D.王缙使代宗笃信佛教,并深信只要如此,唐朝即便一时遭受什么灾难也能免于覆亡。

群臣顺奉这种风气,都不理人事而大谈生死报应,政令刑罚日益废置。

7.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时元载专朝,天子拱手,缙曲意附离,无敢忤。

(5分)(2)重刑再覆,有国常典,况大臣乎!法有首从,不容俱死。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汉阴驿与宇文十相遇,旋归西川,困以赠别窦巩吴蜀何年别,相逢汉水头。

望多心共醉,握手泪先流。

宿雾千山晓,春霖一夜愁。

离情方浩荡,莫说去刀州。

8.从全诗看,诗人的“泪”因何而流?(6分)9.第三联描写了怎样的环境?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由是感激,。

(诸葛亮《出师表》)(2)万里悲秋常作客,,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乙选考题请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乞丐契诃夫‚仁慈的老爷!行行好,请顾念一下我这个不幸的挨饿的人,我三天没吃东西了……我当了八年的乡村教师,现在失业了。

请帮帮忙,行行好!‛律师斯克沃尔佐夫打量着他,瞧瞧他那件灰蓝色的破大衣,混浊的醉眼和脸上的红斑。

他觉得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人。

‚听着,在前天,我好像在花园街遇见过您,‛他说,‚不过那时您说您是被开除的大学生,没有说是乡村教师,还记得吗?这很下流,这是诈骗!‛斯克沃尔佐大大发脾气,毫不留情地痛斥这个求告的人。

这家伙一味说谎,利用别人的仁慈,恰恰亵渎了他出于纯洁的心灵喜欢周济穷人的一片好意。

破衣人起先一再辩解,后来不作声了,羞愧得低下了头。

‚先生!‛他说,一手接到胸口,‚确实,我……说了谎!我来在俄罗斯合唱团里任职,由于酗酒,我被赶了出来。

不说谎又有什么办法呢?‛‚什么办法?‛斯克沃尔佐夫大喝一声,逼近他,‚工作呀,这就是办法!您应该工作!‛‚这个我自己也明白,可是上哪儿去找工作呀?去当看门人吧,谁也不会要我,工厂也不会要我,工人要有手艺,我却什么也不会。

‛‚胡说!您总能找到借口!那么,您愿意去劈柴吗?在我家里劈柴您愿意吗?‛‚好吧,我可以劈……‛斯克沃尔佐夫高兴地搓着手,把厨娘叫了出来。

对她说:‚奥莉加,把这位先生领到板棚里去,让他劈木柴。

‛斯克沃尔佐夫赶紧走进餐室,那里的窗子正对着院子。

斯克沃尔佐夫看到他们进了院子。

奥莉加气呼呼地打量她的同伴,打开锁着的板棚,砰一声恶狠狠地推开了门。

那个冒牌教师和冒牌大学生坐到木墩子上,用拳头支着红腮帮,想起心事来。

厨娘把一把斧子扔到他脚旁,破衣人迟疑地拉过一块木柴,把它放在两腿中间,胆怯地用斧子砍下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