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使用与维护》课程标准
《汽车使用与维护》教学教案
《汽车使用与维护》教学教案第一章:汽车基础知识1.1 汽车概述让学生了解汽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介绍汽车的分类和主要参数。
1.2 汽车组成部件解析汽车的基本组成部件及其功能。
让学生熟悉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等组成部分。
第二章:汽车驾驶技巧2.1 驾驶姿势与操作规范教授正确的驾驶姿势和操作规范。
让学生掌握方向盘、油门、刹车、离合器等的基本操作方法。
2.2 道路驾驶技巧教授在各种道路条件下的驾驶技巧。
让学生学会加减速、转弯、并线、停车等基本驾驶技巧。
第三章:汽车保养与维护3.1 保养与维护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汽车保养与维护的重要性。
介绍汽车保养与维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2 常规保养项目解析常规保养项目,如机油、机滤、轮胎等。
让学生学会检查和更换汽车零部件。
第四章:汽车故障诊断与处理4.1 故障诊断基本方法教授汽车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
让学生了解故障现象与原因之间的关系。
4.2 常见故障处理解析汽车常见故障及其处理方法。
让学生学会基本的汽车故障排除技巧。
第五章:汽车安全驾驶5.1 安全驾驶原则教授安全驾驶的基本原则。
让学生了解安全驾驶的重要性。
5.2 应急处理与救援解析汽车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方法。
让学生学会汽车救援和自救技巧。
第六章:汽车节能与环保6.1 汽车节能技术让学生了解汽车节能技术的重要性。
介绍汽车节能技术,如节能驾驶技巧、车辆维护等。
6.2 汽车环保知识解析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让学生了解汽车环保标准和相关法规。
第七章:汽车保险与理赔7.1 汽车保险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汽车保险的种类和作用。
介绍汽车保险的购买和理赔流程。
7.2 汽车理赔技巧教授汽车理赔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让学生学会处理汽车保险理赔事宜。
第八章:汽车改装与装饰8.1 汽车改装知识让学生了解汽车改装的意义和限制。
介绍汽车改装项目,如动力系统、悬挂系统等。
8.2 汽车装饰技巧教授汽车装饰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让学生学会为汽车进行合理装饰。
汽车使用与维护--日常维护教案
(7)检查下摆臂胶是否有破损现象;
(8)检查发动机机油、冷却液管路是否有泄漏; (9)紧固底盘各部件螺栓;
重难点内容突破方法:
1、提前准备学习资料,通过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基础上,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主动去发现,猎取新知识、新技能,从而培养正确的科学态度以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课堂上让学生多动手,通过练习来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知识的,也必须通过练习,才能把知识转化成技能技巧,从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课堂检测( 25 分钟) 检测项目及标准 评价方式:自评、小组评、教师评
五、课堂总结(5分钟)
1、教师层面:本节课主要讲解了车辆的日常维护,核心让学生学会检测车辆的使用公况,让学生熟练掌握日常维护的整套流程。
2、学生层面:课堂有那些新的收获?对教学过程中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是否还有盲区?
六、作业布置(3分钟)
1、让学生复习本章内容,对照教师总结的笔记有序记载,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点。
2、车辆日常维护的检测方法。
七、板书设计
序号 考核内容 分值 得分 1 安全使用举升机和正确使用工具 10分 2 各种油液检查(缺一个扣3分)
20分 3 灯光的检查(正确规范检查得25分,漏报
一个扣3分,手势不规范扣3分) 25分 4
底盘检测(正确规范且不漏检的35分,漏检一个扣3分,未按规范检查扣5分)
35分
5 安全操作及团队合作 10分
课后反思:本节课程主要讲解了车辆的日常维护,在上课过程中,发现有部分学生开小差,容易被课。
《汽车使用与维护》教学教案
《汽车使用与维护》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车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汽车使用和维护方法。
3. 培养学生安全驾驶和预防汽车故障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汽车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 汽车的日常使用与维护3. 汽车的安全驾驶技巧4. 汽车故障的预防与处理5. 汽车保养的基本项目和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使用与维护方法等理论知识。
2. 实践操作法:演示汽车的实际操作,如启动、熄火、换挡等,并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汽车故障案例,让学生学会判断和处理汽车故障。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汽车使用与维护方面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将汽车零部件模型、图片等展示在教室内,便于学生直观地了解汽车结构。
2. 教学设备:计算机、投影仪、教学课件等。
3. 实践场地:安排汽车实践操作场地,准备相关工具和设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汽车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实践操作:评价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水平。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汽车故障的能力。
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和问题解决能力。
5. 期末考试:全面检测学生对汽车使用与维护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汽车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第3-4课时:讲解汽车的日常使用与维护。
3. 第5-6课时:教授汽车的安全驾驶技巧。
4. 第7-8课时:讲解汽车故障的预防与处理。
5. 第9-10课时:介绍汽车保养的基本项目和方法。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汽车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日常使用与维护、安全驾驶技巧、故障预防与处理、保养项目和方法。
2. 教学难点:汽车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汽车故障的诊断与处理。
八、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汽车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汽车使用与维护的兴趣。
《汽车使用与维护》教学教案
《汽车使用与维护》教学教案第一章:汽车基础知识1.1 汽车概述介绍汽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分类。
讲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主要部件。
1.2 汽车发动机介绍发动机的类型、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
讲解发动机的组成部分和维护方法。
1.3 汽车传动系统介绍传动系统的类型和作用。
讲解离合器、变速器、驱动器和差速器的原理和维护。
第二章:汽车驾驶技巧2.1 驾驶理论讲解驾驶的基本原则和交通规则。
介绍驾驶中的视线、信号和操控技巧。
2.2 车辆起步与停车讲解起步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讲解停车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2.3 行驶中的操控与操控技巧讲解转向、制动和加速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介绍超车、变道和通过路口的技巧。
第三章:汽车保养与维护3.1 保养与维护的基本知识讲解保养与维护的重要性。
介绍保养与维护的基本原则和周期。
3.2 发动机保养与维护讲解发动机油液更换、空气滤清器和燃油滤清器的维护。
介绍发动机冷却系统和点火系统的维护。
3.3 车辆其他部件的保养与维护讲解制动系统、悬挂系统和轮胎的维护。
介绍车身、内饰和灯光系统的维护。
第四章: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4.1 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介绍故障诊断的工具和仪器。
讲解故障诊断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4.2 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讲解发动机故障、传动系统故障和制动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介绍电气系统故障和车身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4.3 故障排除的注意事项讲解安全操作和正确使用工具的重要性。
介绍故障排除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第五章:汽车安全与环保5.1 汽车安全知识讲解汽车安全带、安全气囊和安全设施的作用。
介绍车辆稳定控制系统和驾驶辅助系统的原理和操作。
5.2 汽车环保知识讲解排放控制技术和环保标准。
介绍汽车节能驾驶技巧和环保驾驶习惯。
5.3 应急处理与救援讲解车辆故障和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
介绍救援服务和车辆保险的相关知识。
第六章:汽车保险与理赔6.1 汽车保险概述介绍汽车保险的种类、作用和购买途径。
讲解保险合同的条款和保险责任。
新能源汽车使用与维护_课程标准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标准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编《新能源汽车使用与维护》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新能源汽车使用与维护总学时:46学分:4适用对象:高等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选修课程:汽车文化、新能源汽车营销、汽车英语一、课程性质及定位1.课程性质“新能源汽车使用与维护”是汽车新能源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本书内容包括新能源汽车使用、新能源汽车维护、新能源汽车辅助设施使用与维护等知识。
2.课程定位教学内容选取以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体现新能源汽车使用与维护课程理论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以及本课程在培养计划中的作用,重新设计课程体系,组织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
教学实施过程坚持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技术应用为主线,教学内容的设计紧紧围绕培养技能型人才这一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的具体操作及按工位维护的认识和实际分析能力,加强实践教学,重视知识更新。
同时也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新能源汽车使用与维护具体内容的理解及专业技能打下基础,同时培养学生包括思维能力、方法能力、岗位能力、职业素养在内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制定课程标准依据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结合《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以新能源汽车主要构成为载体,全面介绍新能源汽车车使用、新能源汽车维护、新能源汽车辅助设施使用与维护等内容。
在课程内容开发过程中注重把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融为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模式,注重课内与课外融为一体,基本原理与最新发展技术融为一体。
三、设计思路以培养“汽车维修、维护、服务、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高职学生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其优势是动手能力强,与中职学生的区别在于其理论知识比较扎实,我们培养的高职学生不仅要让他们在毕业的时候能够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更应该让他们找到一份理想的好工作,并且具备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有更好的个人能力和素质的发展。
《汽车使用与维护》课程标准
《汽车使用与维护》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修理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类平台课程,是在《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电子》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汽车常规使用与基本维护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汽车构造》《汽车专项维护》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90学时,5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汽车机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汽车修理专业类行业面向和职业面向,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汽车修理专业类课程指导方案》中确定的人才培养定位、综合素质、行业通用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汽车常规使用与基本维护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课程目标,以及汽车维修工等岗位需求,对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初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初级)中涉及汽车机械基础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职业操守,兼顾职业道德、职业基础知识、安全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反映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体现科学性、前沿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按照汽车使用主线,设置汽车使用与操作、发动机基本维护、底盘基本维护和电器基本维护等4个项目,以汽车使用与维护的典型工作为参考,设计学习任务,将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
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以汽车使用的工作顺序为参考,序化学习任务。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汽车使用与维护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分析与控制汽车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会进行汽车各系统的基本维护,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职业观念。
1了解汽车维护制度,能完成新车交车前的检查。
2.掌握汽车正常使用的要求和方法,并能在汽车特殊情况下使用时采取应急措施。
3.能合理选择和规范使用汽车维护常用工具、设备、仪器及材料,并具备基本的汽车保养和维护技巧。
《汽车使用与维护》教学教案
《汽车使用与维护》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基本功能。
2. 掌握汽车日常使用与维护的基本知识。
3. 学会正确使用汽车工具,提高汽车驾驶安全性。
二、教学内容1. 汽车的基本组成部分: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
2. 汽车日常使用:驾驶操作、加油、换胎、检查fluids。
3. 汽车定期维护:机油更换、轮胎充气、刹车片检查、火花塞更换。
4. 汽车故障判断与简单维修:常见故障现象、简易维修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的基本组成部分、日常使用与维护知识。
2. 实践操作法:演示汽车使用与维护的实际操作,学生跟随练习。
3. 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判断汽车故障,探讨解决方案。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汽车零部件图片、实车零部件展示。
2. 教学工具:汽车模型、工具箱、教学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汽车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 讲解与演示:讲解汽车日常使用与维护知识,演示实际操作。
3. 学生实践:学生跟随老师实际操作,掌握汽车使用与维护技能。
4. 故障判断与维修:讨论常见汽车故障现象,探讨解决方案。
5. 总结与反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反馈学习心得。
教案剩余部分(六、七、八、九、十)待您提供要求后,我将为您编写。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汽车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 学生能够演示正确的汽车日常使用与维护操作。
3. 学生能够判断常见的汽车故障并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汽车维修店,了解汽车维修的实际操作。
2. 邀请汽车维修技师来校讲座,分享汽车维修经验。
3. 开展汽车模型制作比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汽车使用与维护的知识。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九、教学计划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讲解汽车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第二课时主要讲解汽车日常使用与维护知识,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汽车使用与维护(活页式教材)》电子教案 模块四 任务6 机油及滤清器更换
机油的加注
当加注量接近油桶容量(4L)的3/4时,停止加注。过2〜3min后,拔出机油尺,擦净刻度尺处的油液, 将其插入机油尺套管内,确保其插到底,再次拔出机油尺,观察油面高度,应位于上下刻度线中间偏 上的位置。若油量不足,进行添加,不允许液面高于上刻度线。 拧紧加注口盖,机油加注完毕,旋紧加油口盖。 4.启动车辆 进入驾驶室,打开点火开关,启动发动机并保持运转3〜5min之后,关闭点火开关。主要目的是填充 润滑系统中的储油空间,便于确定油底壳中的实际存油量。 5.检査机油液位 待发动机停止运转3〜5min之后,拔出机油尺,擦净刻度尺的机油,然后将其插回 套筒内,确定插入 到位后,再次拔出机油尺,观察油底壳中的油面在刻度尺上显示位置。如果油面显示于标尺的上下极 限刻度线的中间偏上位置,为正常;偏下,则添加适量机油;高于上刻度线,应放出适量机油。 6.恢复车辆 取下翼子板布、格栅布,盖上发动机盖。
拆卸机油滤清器专用工具
机油滤清器的更换
7.拧紧放油螺塞 当油底壳的排油孔机油呈缓慢均匀滴状时,用手旋入放油螺塞。用力矩扳手将放油螺塞拧紧至规定力 矩,一般为35~40N.M。用棉纱擦净放油螺塞和油底壳上的油迹。
机油的加注
1.降下车辆 将车辆平稳降落到地面上,举升机的托盘和车身的支撑点不要脱离。 2.拿掉抹布 将加注口的抹布取下,放到工作台上。 3.加注机油 旋下机油桶盖,然后一手握住桶上的手柄,一手托住桶底,对正发动机的加油口,稍稍倾斜机油桶, 缓缓将机油倒入发动机内。加油过程中机油桶应平置。
机油的排放
三、排放机油 1.启动车辆 启动发动机,使机油温度升高,黏度降低。 2.关闭发动机 观察水温表指示数值的变化,当水温达到70〜80摄氏度时,关闭点火开关,停止发动机运 转。水温达到正常行驶温度时),将发动机熄火。
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
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维护与保养适用专业:汽车应用与维修计划课时:78学时一、前言(一)课程的性质该课程是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的后续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掌握汽车维护知识及汽车维护操作技能,在规定工时内,依据汽车维护作业工单独立或合作完成汽车二级维护、整车维护作业,并能正确填写维护工单,同时,为学生后续学习《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驾驶》、《汽车性能检测》、《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等专业课程做准备。
该课程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二)设计思路1.总体设计思路:(1)在企业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对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与能力进行分析,区内优势企业全程参与。
汽车维护按汽车维修企业对汽车进行二级维护时的工作任务为主线,确定了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学习任务,即汽车二级维护、四万公里整车维护。
通过以上学习任务培养学生汽车维护的能力。
(2)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中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汽车应用与维修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的要求。
(3)该课程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4)该课程利用多媒体课件与实训室现场演练形式,开展“教、学、做”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5)教材由汽车维修企业的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设计,并共同编写教材,体现工学结合模式的教学,以汽车维修企业工作任务作为课程项目任务,引入与完成项目所必须的理论知识及技能,并在教材编排形式上注重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6)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2.该课程的基本条件:项目来源:由XXX等企业提供案例(附维护工单及相关视频)。
《汽车维护二(定期维护)》课程标准
《汽车维护二(定期维护)》课程标准课程代码:3102318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二年级学生二、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三、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技能)方向课。
本课程是依据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汽车服务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而设置的,对本专业所面向的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的达成支撑作用。
前导课程有《汽车维护一(汽车认识)》,后续课程有《汽车维修业务接待》。
四、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完成汽车发动机的维护、汽车底盘的维护、车身及附属设备的维护、汽车电器与空调的维护和汽车整车维护作业的工作任务,达到以下具体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使学生能在借助教材、维修手册等资料,制定汽车维护作业计划;在维护操作过程中能完成对所做维护工作的陈述、能对维护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对服务顾问进行反馈;能对所完成维护操作中车辆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能对检查不合格的项目进行调整或换件处理,就维护作业进度与车间调度进行工作沟通,将完成维护操作的车辆及维护作业工单交由车间质检;能正确填写维护作业工单,遵守7S工作要求及安全规程要求;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增强团结协作的能立力;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以及环保节能和安全操作意识。
1.知识目标(1)能说出汽车发动机的维护、汽车底盘的维护、车身及附属设备的维护、汽车电器与空调的维护和汽车整车维护作业内容;(2)能叙述汽车发动机的维护、汽车底盘的维护、车身及附属设备的维护、汽车电器与空调的维护和汽车整车维护作业检查方法和技术要求。
2.技能目标(1)会查询查询车辆信息,初步判断车辆技术状况;(2)会根据车辆状况制定维护工作计划和作业表;(3)能针对不同汽车行驶公里对汽车进行定期维护。
3.素质养成目标(1)通过分组完成项目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助精神和沟通能力;(2)通过典型工作任务驱动教学,培养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查阅资料、处理信息、独立思考的能力;(3)通过实训室实操实施我校7S管理理念,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规范的操作习惯、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标准1.前言1.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其主要功能是使学生熟悉汽车维护与保养基本工作流程,具备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汽车电器系统的维护与保养等基本技能,能胜任汽车维护与保养岗位。
本课程建立于《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等课程基础上,是对汽车进行基础性维护及保养的一门综合性专业课。
1.2设计思路本课程根据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以汽车维护保养工作过程为导向、各级维护项目为载体,构建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模块化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和现场教学法,根据汽车维护与保养项目中出现的频率,由简单到复杂的主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汽车维护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充分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题,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理念。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按维护合同或维护工单,对不同车系规定的维护保养时间(里程)进行规范的维护作业;并能与维修接待员、车间管理人员和质检员进行业务沟通;能从经济、安全、环保及满足顾客需求角度来确定维护作业计划,独立进行发动机、底盘、汽车电气设备维护,熟练使用汽车维护与保养中所用到的通用和专用工量具、仪器设备;并能完成汽车工作液的检查更换、各种间隙和自由行程的检查调整工作,保持车辆正常行驶性能;自觉遵循安全作业规范及7S(整理、整顿、清洁、清扫、安全、节约和素养)的工作要求。
教学过程中突出能力训练,力求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获得真正地职业能力,结合四级职业资格标准对知识、能力、态度的要求,充分运用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思想进行项目设计,按照提出任务、制定方案、解决任务、总结与反馈、教学评价等步骤组织项目教学,每个项目在教学中根据企业工作实际情况,要求学生不仅能排除故障,还要能编制故障排除流程图、会填写维修过程记录表,通过理实一体的方式,实现理论与技能的同步发展。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标准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专业课程标准(一)专业技能课程1.机械加工基本技能训练包括三个模块的训练:钳工实训(58学时,分2学期)、焊工实训(58学时)教学内容:钳工、焊工基础知识,常用工具、量具和设备的使用操作,机加工操作安全规范、操作技能训练。
教学要求:掌握钳工、焊工常用工具、量具和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具备基本操作能力;掌握各工种工作安全规范;了解汽车维修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维修业务流程和维修车间工作要求。
2.机械制图与CAD(60学时)教学内容:制图基本知识,投影作图的基本原理及法则,绘制机械图的规则和方法;汽车常用连接件的选用与装配;通用机械零件的结构标准、工作原理、特点与应用;AUTOCAD软件的使用操作。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能正确阅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能绘制简单的零件图;了解机械机构的组成;掌握AUTOCAD软件的基本应用与操作,能绘制二维零件图等图样。
3.汽车电工电子技术(32学时)教学内容:直流电路、正弦三相交流电路、磁路与变压器、直流电动机的基本原理;常用电子元件、基本运算放大器、整流与滤波电路、直流稳压电源、触发器与时序逻辑电路;传感器、执行器与控制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工、电子学基础知识,能够读懂并分析基本电路图;掌握汽车电子控制基础知识,掌握万用表等简单仪器、仪表的使用,为以后学习汽车电气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4.汽车维修常用工具使用(60学时)教学内容:汽车常用工具的使用;汽车测量工具的选用及使用;车间装备和举升机的使用;汽车常用检测设备的使用。
教学要求:正确识别、选用汽车维修常用工具及设备;了解汽车维修中的常用工具及设备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能够说出每种汽车维修工具的用途;熟练掌握汽车维修常用工具及设备的使用方法;当使用和保存工具及设备时能够说出和做到必需的防护措施。
5.汽车维护与保养(64学时)表8-4、汽车维护与保养6.发动机构造与维修(60学时)表8-5、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7.电控发动机原理与维修(64学时)表8-6、电控发动机原理与维修8.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96学时)10.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96学时)表8-8、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10.汽车维护与保养(64学时)教学内容:介绍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汽车电器、汽车车身各总成部件的日常维护、一级维护及二级维护项目操作教学要求:汽车保养最应该保养的是换机油和机油滤芯器,汽车保养最要经常做的是洗车,汽车保养最要经常检查的部位是轮胎表面和气压、机油尺度、冷却水位、刹车油位。
《汽车使用与维护(活页式教材)》电子教案 模块五 任务3 新能源汽车的维护作业
三、长期存放电动车高压蓄电池的维护
➢奥迪纯电动 车辆长时间停放不用,高 压蓄电池的充电状态会下 降,它总是会自动地给12V 蓄电池补充电能。
必须大约每4个月要充电一次。
2.纯电动汽车单独检查项目:
➢保养显示 保养周期显示包括按行驶 里程的保养和按行驶时间 的保养两部分。在保养到 期前30天开始在组合仪表 和MMI上显示还有多少天就 该进行保养。
二、相比传统燃油车保养检查表变化点
2.纯电动汽车单独检查项目:
➢红旗E-HS9 动力高压电池固定螺栓需 重点检查
二、相比传统燃油车保养检查表变化点
一、相比传统燃油车保养检查表相同点
3.最后工作项目 ➢保养电脑复位 ➢存储胎压试车
二、相比传统燃油车保养检查表变化点
1.传统燃油汽车单独检查项目: ➢机油油位 ➢空气滤
二、相比传统燃油车保养检查表变化点
1.传统燃油汽车单独检查项目: ➢火花塞 ➢油箱
二、相比传统燃油车保养检查表变化点
2.纯电动汽车单独检查项目:
➢高电压组件 检查有无损坏、泄露以 及安装是否牢固
二、相比传统燃油车保养检查表变化点
2.纯电动汽车单独检查项目:
➢充电插座 检查是否脏污和损坏
二、相比传统燃油车保养检查表变化点
2 需要时修正
二、相比传统燃油车保养检查表变化点
2.纯电动汽车单独检查项目:
➢奥迪E-tron 端面密封检查:前部和后 部储液罐每30000公里或2 年更换一次。
三、长期存放电动车高压蓄电池的维护
➢电池 有一定使用寿命温度影响
三、长期存放电动车高压蓄电池的维护
➢传统燃油车 长时间停放车辆锁车进入 休眠后消耗的电流大约 50mA,一般蓄电池的容量 基本都在50Ah以上,蓄电 池电量充足且没有老化 (新蓄电池)理论上大约可 以持续41天放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使用与维护》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汽车美容与装潢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功能在于培养学生利用汽车维护设备、汽车美容与装潢资料和检测设备对汽车进行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的能力,以及能够对汽车整车进行性能检测的能力,为后续专门化方向课程的学习做前期准备,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关注学生素质和职业岗位认知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按照维护合同、维护工单要求,从经济、安全、环保及满足顾客需求角度来确定维护作业计划,独立进行汽车二级维护工作,确保维护车辆各项性能要求,并自觉遵循安全作业规范及5S(整理、整顿、清洁、清扫、自律)的工作要求
职业能力目标:
(1)能良好的完成汽车维护接待工作;
(2)能够初步评定二级维护车辆技术状况,并判断汽车故障原因;
(3)能够完成蓄电池维护任务;
(4)能够完成润滑维护作业;
(5)能够完成车轮维护工作;
(6)能够完成汽车电控系统维护项目;
(7)能够进行汽车底部、发动机舱内、制动器、车身维护;
(8)能检查汽车维护质量,并在汽车移交过程中向客户介绍已完成的工作;
(9)能根据环境保护要求正确处理使用过的辅料、废气液体及损坏零部件
三、参考学时
72学时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六、教学建议
(一)教学方法
本课程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在评价上应采用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法。
注重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逐步建立学生的发展性考核与评价体系。
评价方法采用典型职业活动完成过程评价、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操作标准及规范评价、期末综合考核评价等多种方式;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的考核。
具体考核可以根据考核时间、设备及人员配备情况,可以通过实操、口试、项目作业等方法检验学生的专业技能、操作方法、工作安全意识、接待客户的礼仪等制定详细的考核方案和评分标准。
(二)评价方法
本课程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在评价上应采用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法。
注重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逐步建立学生的发展性考核与评价体系。
评价方法采用典型职业活动完成过程评价、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操作标准及规范评价、期末综合考核评价等多种方式;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的考核。
具体考核可以根据考核时间、设备及人员配备情况,可以通过实操、口试、项目作业等方法检验学生的专业技能、操作方法、工作安全意识等制定详细的考核方案和评分标准。
(三)教学条件
1.课堂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资料及设备、实车、实物及教具模型。
2.实训条件:参照实训室设备配备标准进行,建议师生比在1:15~1:20.
(四)教材编写
1.在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理念基础上,参照教育部最新发布的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的要求,吸收企业技术人员的实际经验,紧密结合工作岗位,与职业岗位对接;选取贴近生活的案例,贴近生产实际;强调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将创新理念贯
彻到教学内容中,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编写教材。
2.以理论与实训一体化的模块化教学形式设计教材,加强实训内容,选用典型案例。
把握本课程的知识点,按照“必需、够用、兼顾发展”的原则,循序渐进地组织材料内容。
3.教材编写应紧紧围绕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出发,突出创新和应用,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材编写应图文并茂,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的兴趣,表达要精炼、准确、科学。
(五)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
为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应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按照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课程教材,尽可能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制作和收集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多媒体课件、挂图、幻灯片、录像带、视听光盘等,提供满足不同教学需求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提供较为全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