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归经学说与中医辨证的关系

合集下载

中药材的药性与归经如何判断

中药材的药性与归经如何判断

中药材的药性与归经如何判断中药材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物质基础,而了解中药材的药性与归经是合理用药、提高疗效的关键。

那么,如何判断中药材的药性与归经呢?首先,我们来谈谈药性。

药性,指的是中药所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质,也称为“四气”。

寒与凉,温与热,只是程度上的差异,凉次于寒,温次于热。

判断中药材的寒性,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其一,治疗热证的药物多为寒性。

比如,黄连常用于治疗高热烦躁、口舌生疮等实热证,它就属于寒性药材。

其二,寒性药材往往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

像金银花能清热解毒,用于热毒疮疡等病症,其药性偏寒。

其三,从药材的生长环境来看,生长在寒冷阴湿环境中的植物,其药性可能偏寒,比如鱼腥草。

热性的中药材,一般用于治疗寒证。

比如附子,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常用于治疗阳虚肢冷、心腹冷痛等寒证,故而其药性为热。

此外,热性药材多具有温里散寒、助阳通络等功效。

温性的中药材,其作用相对温和,既不像热性药那么峻猛,又比平性药有一定的温热之性。

比如,生姜能温中散寒、止呕,适用于胃寒呕吐等症,其药性属温。

凉性的中药材,其清热作用较寒性药稍弱。

比如菊花,能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目赤肿痛等,其药性为凉。

接下来,再说说归经。

归经指的是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

判断中药材的归经,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根据药物的功效来推断。

比如,杏仁能止咳平喘,而肺主呼吸,所以杏仁归肺经。

二是根据脏腑经络的病理表现来判断。

例如,心经有热,出现心烦失眠、口舌生疮等症状,而黄连能清心泻火,由此可推断黄连归心经。

三是根据药物的色、味来判断。

中医认为,色青、味酸的药物多入肝经;色赤、味苦的药物多入心经等。

但这种判断方法相对较为笼统,需要结合其他方面综合考虑。

在实际应用中,判断中药材的药性与归经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不能仅仅依据某一个方面就轻易下结论,还需要结合临床实践和用药经验。

归经学说与辨证理论的关系探讨

归经学说与辨证理论的关系探讨
辨证 理论在 中药 临床 应 用 中的最 直 接 体 现 , 归 经学 说 的形成 与辨证 理论 的发 展 是不 同步 的 , 深 入探 讨 归经 学说 与辨证 论 治 的关 系 有利 于 认 识 、 发 展 归经
药 物 的五 昧 属 性 会 对 特 定 脏 腑 产 生 选 择 性 的治 疗 作用 。再 如《 素问 ・ 至真要 大论 》 中: “ 夫 五 味入 胃 , 各 归所喜 。故 酸先 人 肝 , 苦先 入 心 , 甘 先 人脾 , 辛 先 人肺 , 咸 先入 肾 。 ” l 2 I l 帅 这 些 都 可 以认 作 归 经学 说 的
酸入 肝 , 辛 人肺 , 苦人心 , 咸人 肾 , 甘人脾 , 是 谓 五
入。 ” _ 2 文 中虽 未 涉 及 到 具 体 药 物 , 但 已 明确 指 出
腑、 经络 理论 为基 础 , 是 指药 物 对 脏 腑 、 经 络某 一 部 分 的有 效 作 用 而 言 。药 物 对 人 体 的作 用 有 一 定 的 适 应范 围 , 归 经学说 即药 物 对机 体 某 一 部分 的趋 向 作用 , 即药物 对某 一 部 位 有 特 殊 的选 择 性 , 从 而 对 这 一部 位 的病变起 治 疗 作 用 , 它反 映药 物 功效 的作 用 部位 。只要 有 病 变 的 部 位 , 就需要 药物的治疗。 而在 中医学 中 , 病 位 的判 定 依 靠 辨 证 方 法 , 通 过 辨 证 来揭 示病 变 的部 位 。随 着 医学 的发 展 和积 累 , 历 代 医家使 用 不 同 的辨 证 方 法 确 定疾 病 的 病 位 。 归 经学 说与辨 证理 论均 与病 位 相关 , 归经 学 说 是 中 医
辨证的思想也是 源于《 内经》 , 经 张仲景《 伤寒 杂病论》、 华佗《 中藏 经》 、 孙 思邈 《 备 急千金要方》、 钱 乙

《中药学》归经

《中药学》归经

《中药学》归经归经归,即归属,指药物作用的归属;经,即人体的脏腑经络。

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

就是把药物的作用与人体的脏腑经络密切联系起来,以说明药物作用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从而为临床辩证用药提供依据。

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的。

经络能沟通人体内外表里,在病变时,体表的疾病,可以影响到内脏;内脏的病变,也可以反映到体表。

因此人体各部分发生病变时所出现的证候,可以通过经络而获得系统的认识。

如肺经病变,每见喘、咳等证;肝经病变,每见胁痛、抽搐等证;心经病变,每见神昏、心悸等证。

我们根据药物的疗效,与病机和脏腑、经络密切结合起来,可以说明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起着主要医疗作用。

如桔梗、杏仁能治胸闷、喘咳,归肺经;全蝎能定抽搐,归肝经;朱砂能安神,归心经等。

这说明归经的理论,是具体指出药效的所在,是从疗效观察中总结出来的。

中文名归经理论基础脏象学说所谓脏象学说,即论述人体脏腑各自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它既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又是中药归经的理论基础。

如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出现异常,即可导致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癫狂、痴呆、健忘、昏迷等症,分别选用酸枣仁(养心安神)、远志(宁心安神)、朱砂(镇惊安神)等可减轻或消除上述各症,使其归心经。

中药经络学说所谓经络学说,即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

它补充了脏象学说的不足,是中药归经的又一理论基础。

该学说认为人体除了脏腑外,还有许多经络,其中主要有十二经络及奇经八脉。

每一经络又各与内在脏腑相联属,人体通过这些经络把内外各部组织器官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整体。

体外之邪可以循经络内传脏腑,脏腑病变亦可循经络反映到体表,不同经络的病变可引发不同的症状。

当某经络发生病变出现病证,选用某药能减轻或消除这些病证,即云该药归此经。

如足太阳膀胱经主表,为一身之藩篱,风寒邪外客引经后,可引发头项痛、身痛、肢体关节酸楚等症,投用羌活(散风寒湿止痛)能消除或减轻这些症状,即云羌活归膀胱经。

中药材的药性与归经是什么

中药材的药性与归经是什么

中药材的药性与归经是什么在中医的世界里,中药材是治疗疾病、调养身体的重要法宝。

而要深入理解中药材的作用和功效,就不得不提到药性与归经这两个关键概念。

首先,咱们来聊聊药性。

药性,简单来说,就是指中药所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性质,也被称为“四气”。

这就好比不同季节的气候,有的炎热,有的寒冷,有的温暖,有的凉爽。

寒性和凉性的中药,能清热泻火、解毒凉血,适用于那些有热证的情况,比如发热、口渴、烦躁、咽喉肿痛等。

常见的寒性中药有黄连、黄芩、石膏等;凉性中药有金银花、连翘、菊花等。

而温性和热性的中药呢,则能够温中散寒、助阳通络,用于治疗寒证,像怕冷、手脚冰凉、腹痛腹泻等。

温性中药如砂仁、豆蔻、艾叶;热性中药如附子、肉桂、干姜。

除了“四气”,中药材还有五味,即酸、苦、甘、辛、咸。

酸味药能收敛固涩,像五味子可以敛肺止咳、涩精止泻;苦味药能清热泻火、燥湿解毒,比如黄连能清热燥湿,大黄能泻下攻积;甘味药能补虚、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像人参能大补元气,甘草能调和诸药;辛味药能发散、行气、活血,比如麻黄能发汗解表,川芎能活血行气;咸味药能软坚散结、泻下通便,比如芒硝能泻下软坚。

接下来,咱们再说说归经。

归经指的是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也就是药物作用的定位。

打个比方,就好像不同的快递要送到不同的地址一样,每种中药都有它特定的“目的地”——脏腑经络。

比如,麻黄归肺、膀胱经,说明麻黄主要作用于肺和膀胱这两个部位,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再比如,枸杞归肝、肾经,所以它主要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了解了药性和归经的基本概念,那它们到底有什么用呢?其实,这两者是中医用药的重要依据。

通过判断疾病的性质和所在部位,医生可以选择相应药性和归经的中药来进行治疗。

比如,一个人因为肺热而咳嗽,医生可能会选择寒性且归肺经的中药,如黄芩、鱼腥草来清肺热、止咳平喘。

如果是因为肾阳不足导致的腰膝酸软、畏寒怕冷,那就会选用热性且归肾经的中药,比如肉桂、附子来温补肾阳。

古代医者是怎么准确的判断中草药的性、味、归经的?

古代医者是怎么准确的判断中草药的性、味、归经的?

古代医者是怎么准确的判断中草药的性、味、归经的?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古代医生判断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是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很多人抛开中医的理论,以单纯的医疗实践来解释药物的性味是不确切的。

简单的理解为“入口知味,入腹知性”,必然有失偏颇。

实际上,药物的理论支点还是根于中医阴阳理论和中医整体观念,现将收集到的资料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仅供参考:一.气味是判断药性的主要依据这里的气和味是分开谈的,气可以理解为鼻子闻到的气味;味是口中尝到味道,鼻与口上下之间也要分阴阳,中医认为鼻吸天之清气,属阳,口尝地之五谷,属阴,所以,《内经》说“鼻通天气,口通地气”。

气为阳,味为阴~《黄帝内经》气味偏盛的药物,多属阳,升浮发散而走表,走阳经,走六腑,药性多性温或微寒味道偏盛的药物,沉降收敛而有里,走阴经,走五脏。

药性多性寒或微温气味俱盛的药物,升降兼备,表里通入。

气味俱薄的药物,多轻浮走上,走而不守。

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黄元御1.气属阳,阳主动①气味清香柔和,为气之薄,属阳之阳,可作用于体表上部,升浮发散以驱邪。

药性多微寒或微热,例如荆芥,防风,羌活,菊花,陈皮,柴胡。

作用到体表的药物,因肺主皮毛多入肺,发散走窜的药物,有疏泄之作用,多入肝。

②气味臭浊浓厚,为气之厚,属阳之阴,可作用于体内下部,沉降运动。

药性多大寒或者大热。

例如大黄,芦荟臭浊通下,附子,肉桂,气味辛辣,入下焦温阳。

作用于体内的药物,因脾肾为先后天,多入脾肾。

气薄则发泄,气厚则发热~《黄帝内经》③气味辛辣者,属发散走窜,振奋阳气,例如生姜解表,细辛通经;气味甘香者,如炙黄芪,炒白术,炒扁豆,均能补气,补脾胃中焦。

辛甘发散为阳气味酸者,有收敛之性,山茱萸,五味子,石榴皮均可收敛。

气味苦者,有涌泄之性,例如黄连。

酸苦涌泄为阴黄芪2.味属阴,阴主静①味道属阴,以五味配地之五行,味辛辣者,禀赋金气可收敛下降,例如生姜止呕,薄荷疏肝是以辛辣味行金以制木。

中医理论中的归经是什么意思

中医理论中的归经是什么意思

中医理论中的归经是什么意思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作用部位。

归是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

前人在用药实践中观察到,一种药物往往主要对某一经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的作用较小,甚至没有作用。

同属性寒清热的药物,有的偏于清肝热,有的偏于清胃热,有的偏于清肺热或清心热。

反映了药物在机体产生效应的部位各有出侧重。

将这些认识加以归纳,使之系统化,便形成了归经理论。

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病证为依据而确定的。

由于经络能沟通人体内外表里,所以体表病变可通过经络影响在内的脏腑,脏腑病变亦可反映到体表。

通过疾病过程中出现的证候表现以确定病位,这是辨证的重要内容。

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因而与疾病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例如心主神志,当出现精神、思维、意识异常的证候表现,如昏迷、癫狂、呆痴、健忘等,可出推断为心的病变。

能缓解或消除上述病变的药物,如开窍醒神的麝香、镇惊安神的朱砂、补气益智的人参皆人心经。

经络与脏腑虽有密切联系,但又各成系统。

故有经络辨汪与脏腑辨证的不同,经络辨证体系的形成早于脏腑辨证。

因而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医家在确定药物归经时,或侧重于经络系统,或侧重于脏腑系统。

这样一来,便造成某些药物归经的含义有所不同。

例如,本草文献记载,羌活泽泻皆归膀胱经,羌活能疗外感风寒湿邪所致的头痛、身痛,肢体关节酸楚之证,其归膀胱经,是依经络辨证,盖足太阳膀胱经主表,为一身之藩篱。

泽泻利水渗湿,其归膀胱经,是指膀胱之腑。

羌活与泽泻,一为解表药,一为利水药,虽都归膀胱经,但两者包含的意义是不同的。

至于有的药物只归一经,有的药物则归数经,这正说明不同药物的作用范围有广、狭义之分。

掌握归经,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正如徐灵胎所说:“不知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泛”。

头痛的原因很多,疼痛的性质和部位亦各有不同。

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葛根善治阳明经头痛,柴胡善治少阳出经头痛,吴茱萸善治厥阴头痛,细辛善治少阴经头痛。

十二经脉图解中药归经及六经辩证

十二经脉图解中药归经及六经辩证

十二经脉图解中药归经及六经辩证药物的归经是人们长期从临床疗效观察中总结出来的,归是归属和作用的意思,经就是经络和脏腑的意思。

就是药物对于人体某些脏腑、经络有着特殊的作用。

1. 归经趋向不同,药用范围各异药物的归经不同,其治疗作用也不同。

归经实际上指明了药物治病的适用范围,也就是说明了药效发挥部位。

比如,龙胆草能归胆经,就说明它有治疗胆的病症的功效;藿香能归脾、胃二经,说明它有治疗脾胃病症的功效。

2. 运用归经知识,做好药物选择归经知识利于准确用药,有助于中药功效作用的辨别,有益于对待经络脏腑间的相互影响。

3. 脏腑经络与药物的归属关系下图中箭头指向头部、眼部等,表示此药作用于头部、眼部等效果佳;指向下半身,表示作用于下半身效果佳;指向中间无特定部位,表示作用于此经全部皆佳。

箭头向上,表示作用升浮。

(一两=5克)(一)表阳证代表方剂常用剂量1、麻黄汤:麻黄三两(15克)、桂枝二两(10克)、炙甘草一两(6克)、杏仁七十个(15克)。

2、葛根汤:葛根四两(30-60克)、麻黄三两(15克)、桂枝二两(10克)、白芍二两(10克)、炙甘草二两(10克)、生姜三两(15克)、大枣十二枚(10枚)。

3、桂枝汤:桂枝三两(15克)、白芍三两(15克)、炙甘草二两(10克)、生姜三两(15两)、大枣十二枚(10枚)(二)表阴证代表方剂常用剂量1、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二两(10克)、炮附子一枚(15-30克)、炙甘草二两(10克)。

2、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二两(10克)、炮附子一枚(15-30克)、细辛二两(10克)。

3、桂枝汤加附子:桂枝三两(15克)、白芍三两(15克)、炙甘草二两(10克)、生姜三两(15两)、大枣十二枚(10枚)、炮附子一枚(15-30克)。

(三)半表半里阳证代表方剂常用剂量1、小柴胡汤:柴胡半斤(25克)、黄芩三两(15克)、半夏半升(15克)、人参三两(15克)、炙甘草三两(15克)、生姜三两(15克)、大枣十二枚(10枚)2、四逆散:柴胡15克、白芍15克、枳实15克、炙甘草15克。

中医名词《归经》

中医名词《归经》

中医名词《归经》《归经》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名词,它是指将疾病归类并按经络进行讨论和治疗的一种方法。

归经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医生诊断疾病、判断病因和制定治疗方案。

本文将从归经的定义、原理、应用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归经的定义归经是中医学的一个术语,它是对疾病按照经络进行分类和归类的一种方法。

根据中医学理论,人体有十四个经络,分布在身体各个部位。

每个经络都有其所属的脏腑器官和相关病症。

归经的目的是根据病症的表现和经络的分布,来确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二、归经的原理归经的原理是基于中医学对经络系统的理解。

根据中医学理论,经络是人体内部气血流动的通道,与脏腑器官相连。

当人体出现疾病时,经络的流通就会受到影响,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归经通过将疾病归类到相应的经络,可以帮助医生定位病证,并制定相应治疗方案。

三、归经的应用归经理论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病症和体征,结合相关的经络理论,判断疾病的所属经络,然后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例如,如果患者出现头痛、眩晕等症状,医生可以将其归类到“手太阴肺经”,然后采取相关的药物治疗或针灸疗法来调节肺经的功能。

四、归经的注意事项在应用归经理论时,医生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归经只是一种辅助方法,不能作为诊断和治疗的唯一依据。

医生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病史、体质等因素,以制定更加科学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总结:归经作为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名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它通过将疾病归类到相应的经络,帮助医生诊断疾病、判断病因和制定治疗方案。

在应用归经理论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并结合其他中医学理论和方法,以确保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通过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归经理论,为中医学的发展和传承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对归经的定义、原理、应用和注意事项进行了概述,希望能够增进读者对该概念的理解,并对中医学研究和实践产生一定的启发。

中药材的药性与归经如何判断更加准确

中药材的药性与归经如何判断更加准确

中药材的药性与归经如何判断更加准确中药材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物质基础,其药性与归经是中医用药的关键依据。

准确判断中药材的药性与归经对于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保障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如何才能更加准确地判断中药材的药性与归经呢?首先,我们要了解中药材药性与归经的基本概念。

药性,是指中药所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质,又称“四气”。

此外,还有平性,即药性平和,不偏寒也不偏热。

归经,则是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

判断中药材的药性,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药物的滋味。

一般来说,具有辛味的药物多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性多偏温;具有甘味的药物多有补虚、和中、缓急的作用,性多偏平;具有酸味的药物多有收敛、固涩的作用,性多偏凉;具有苦味的药物多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的作用,性多偏寒;具有咸味的药物多有软坚、散结、泻下的作用,性多偏温。

然而,这种通过滋味判断药性的方法并非绝对,还需要结合其他方面综合考量。

二是药物的功效。

通过观察药物在临床上的治疗作用,可以推断其药性。

例如,能够治疗热证的药物,往往具有寒性;能够治疗寒证的药物,往往具有热性。

但需要注意的是,同一药物可能有多种功效,其药性也可能会有所不同。

三是药物的生长环境。

中药材的生长环境对其药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生长在寒冷地区的药物,多具有温热之性;生长在炎热地区的药物,多具有寒凉之性。

在判断中药材的归经方面,同样有多种方法。

其一,根据药物的治疗病症来判断。

例如,能够治疗咳嗽、气喘等肺系病症的药物,多归肺经;能够治疗心悸、失眠等心系病症的药物,多归心经。

其二,根据药物的色、味来判断。

色青、味酸的药物多入肝经;色赤、味苦的药物多入心经;色黄、味甘的药物多入脾经;色白、味辛的药物多入肺经;色黑、味咸的药物多入肾经。

但这种方法也并非完全准确,还需要结合其他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中草药配伍与中医诊断有何关系

中草药配伍与中医诊断有何关系

中草药配伍与中医诊断有何关系中医,作为我国古老而独特的医学体系,历经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健康福祉作出了巨大贡献。

其中,中草药的运用和中医诊断方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中草药的配伍与中医诊断之间存在着紧密且微妙的关系。

中医诊断,是通过望、闻、问、切这四种基本方法,收集患者的症状、体征、病史等信息,综合判断其身体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的本质。

望诊包括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舌苔等;闻诊包括听声音、嗅气味;问诊则是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生活习惯等;切诊主要是通过触摸脉搏来了解身体的气血运行情况。

在明确了诊断结果后,中医师会根据病情开具相应的中草药方剂。

而中草药的配伍,并非简单地将几种草药随意组合,而是有着严谨的规律和原则。

首先,中草药配伍是基于中医诊断的结果进行的。

比如,通过诊断发现患者属于阳虚体质,表现为畏寒怕冷、手脚冰凉、腰膝酸软等症状,中医师可能会选用一些具有温阳补肾作用的中草药进行配伍,如附子、肉桂、杜仲等。

这些草药相互搭配,协同作用,以增强温阳的效果,改善患者的阳虚症状。

其次,中医诊断的不同证型决定了中草药配伍的差异。

以感冒为例,中医将其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等不同类型。

对于风寒感冒,诊断的要点是恶寒重、发热轻、无汗、流清涕等,此时的用药配伍常以麻黄、桂枝、生姜等辛温解表的草药为主;而风热感冒的诊断特点为发热重、恶寒轻、有汗、咽喉肿痛等,用药则会选择金银花、连翘、薄荷等辛凉解表的草药进行配伍。

再者,中医诊断还能为中草药配伍的剂量提供依据。

同一味草药,在不同的病情和体质下,使用的剂量可能会有所不同。

例如,人参具有大补元气的作用,但对于元气虚弱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加大人参的用量,以增强补气的效果;而对于元气虚弱较轻的患者,则会适当减少用量,以免补气太过而导致身体失衡。

此外,中医诊断中的脉象和舌象等信息,也对中草药的配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脉象如沉细脉,通常提示阳虚或气血不足,在配伍时会侧重选用温阳或补益气血的草药;舌象如舌红少苔,往往表明阴虚,用药则会偏向滋阴的药物。

古代中医是如何辩识药材,是通过什么知道中药的性味归经的?

古代中医是如何辩识药材,是通过什么知道中药的性味归经的?

古代中医是如何辩识药材,是通过什么知道中药的性味归经的?中药的药性是怎么确定的?中药相对于中医阴阳五行的理论,还算有点价值。

毕竟有一些中药含有的某些成份确实对某些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中医对中药药性的认知,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纯经验总结,性味归经,取象类比,五行归属。

================第一种,纯经验总结(有点靠谱)。

比如萝卜顺气,冬瓜利尿等,吃了之后观察身体反应很容易就能得出结论。

再比如伤口出血了,偶然发现某种药草揉碎了抹上后就能很快止住血等等。

这一类中药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在与大自然搏斗过程中一些经验的总结,可以继续研究发掘其药用价值。

================第二种,性味归经(不太靠谱)。

比如中医认为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再比如绿色养肝、红色补心、黄色益脾胃、白色润肺、黑色补肾。

这种方法听上去有一定道理,好像是归纳总结出来的,但结论过于笼统,一点也不严谨。

所有酸的中药都能入肝?所有苦的中药都能入心?所有绿色中药都能养肝?所有黑色中药都能补肾?五味、五色、五脏,它们数量恰好都是五个,而且都能一一对应,是巧合还是牵强附会?我相信只要不是智障就能明白是怎么回事。

================第三种,取象类比(很不靠谱)。

比如什么虎骨壮骨、熊胆利胆、红枣补血、水蛭活血、蚯蚓通络、蝙蝠屎明目等等等等。

蚯蚓为什么能通络?因为蚯蚓在地底钻来钻去,当然能够通络喽。

因此蚯蚓也经常被中医用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大概是想让蚯蚓的药效在血管里钻来钻去,疏通血管吧。

再比如蝙蝠屎(夜明砂)为何能明目?蝙蝠晚上飞行畅通无阻,视力肯定非常好,它的屎当然能明目啦。

当然在现代人看来,这是很可笑的,蝙蝠晚上飞行靠的又不是视力,可古人却一直深信不疑。

如果有不服气的,认为我在胡说八道,那你来说说中医怎么发现蝙蝠屎能明目的?难道是某个视力不好的人偶尔吃了点蝙蝠屎视力变好了?================第四种,五行归属(简直一派胡言)。

归经

归经
归经,中药学名词。指药物对于人体某些脏腑、经络有着特殊的作用。如龙胆草归胆经,说明它有治疗胆的病症的功效;藿香能归脾、胃二经,说明它有治疗脾胃病症的功效。
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在机体作用的部位。归是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所谓归经,就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主要对某经(脏腑或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则作用较小,甚或无作用。也就是说,归经是说明某种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药物的归经不同,其治疗作用也就不同。药物的归经,还指明了药物治病的适用范围,也就说明了其药效之所在。
归经理论发展历史
归经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相关,它是伴随着中医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而日臻完善的,如《伤寒论》创立了六经辨证系统,临床上便出现了六经用药的归纳方法。如麻黄、桂枝为太阳经药,石膏、知母为阳明经药等等。随着温病学派的崛起,又创立了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体系,临床上相应出现了卫气营血、三焦用药的归类方法。如银花、连翘为卫、气分药,犀角(现已禁用)、生地为营血分药,黄芩主清上焦、黄连主清中焦、黄柏主清下焦等等。然而这些归类方法与脏腑辨证归经方法密切相关。如《伤寒论》六经每经可分为手足二经,故实际为十二经。十二经根源于脏腑,故六经一系列证候的产生,也是脏腑经络病变的反映。同样,卫气营血、三焦证候也与脏腑经络关系密切。如卫分证以肺卫见症为主;气分证多见阳明实热;营分证多见热损营阴,心神被扰;血分证多见热盛动血,热扰心神。上焦证候主要包括手太阴肺和手厥阴心包经的病变;中焦证候主要包括手、足阳明及足太阴脾经的病变;而下焦证候则主要是足少阴肾经和足厥阴肝经的病变。可见,归经方法虽有不同,但都与脏腑经络密不可分。脏腑经络学说实为归经的理论基础,因此探讨归经的实质,必经抓住脏腑经络学说这个核心。

中药学归经的依据

中药学归经的依据

中药学归经的依据中药学是中国古代传统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而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便是归经学说,也就是把中药按照脏腑经络分类,并按照其功能与特点进行归纳整理。

这一学说不仅是中药学理论的极其重要的基础,也是中医疗效显著之一的关键所在。

其依据有以下几种:按照五脏六腑归经按照五脏六腑归经,是中药学最基本的分类方式。

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肾,六腑指的是胃、大肠、小肠、胆、膀胱、三焦。

归经学说认为,中药可以分为五味、性寒温、入五脏六腑的不同类别。

以川楝子为例,归属为小肠经,性凉味苦,功效清热解毒,为清热利湿之品,适用于湿热泄泻、痢疾等疾病。

按照经络归经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内有经络十二条,分布于人体的各个部位。

这些经络的通路和经络之间的关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对经络归纳,是对中药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丰富和深化。

例如,芍药属于肝经,具有镇痛、舒筋活血的功效,适用于痛经、月经量少等症状。

此外,当归属于血液循环的姜根科,具有平肝补血、滋阴补阳的作用。

按照病证归经顾名思义,病证归经是指将同类病证在中药学的角度下作出的分类,以方便治疗。

例如,风热感冒病证归属于肺经,因此中医会开具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如板蓝根、蒲公英等中草药进行治疗。

归经理论完整的提炼了药物分类,从而使中药在不同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针对性与常方性,并能够达到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治疗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中药归经理论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中药使用的不断发展而进行不断的修正和更新。

比如,新的临床研究发现,有些中药虽然归属于某个经脉,但其功能与功效却与传统归经学说不尽相同。

因此,周密的临床研究与实践是不断修正中药归经理论的依据与基础。

总而言之,中药归经理论是中医理论和实践的心脏与灵魂,它为中医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在实践中,中医师应根据临床病证,结合中草药功效特点,精准选用中药进行治疗,才能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中药归经现代研究述评

中药归经现代研究述评

中药归经现代研究述评摘要:中药归经理论的现代研究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由中药有效成分的体内分布及其作用部位揭示归经理论的内涵;二是阐明药理效应指标与中医脏腑的相关性,借以诠释归经的本质。

经考察发现,前者混淆了西医解剖学脏器组织与中医脏腑的关系;后者以生物学指标与中医脏腑的相关性为依据,使归经研究建立在有待证实的认识之上,故归经理论的现代诠释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本文认为深入进行文献理论研究,正本清源,明确归经理论的多元建构模式及相互关系,是中药归经现代研究的基本前提。

关键词:中药归经;现代研究;思路方法中药归经理论作为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历代医家长期医疗实践、逻辑思维和理论抽象总结所得,与中药四气、五味共同构成了中药药性的基本理论,并成为指导临床辨证用药的重要依据和说理工具。

鉴于中药归经的重要性,学术界持续开展了归经理论的实验研究,旨在揭示其内在规律和科学内涵,最终实现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化。

然而,由于对中药归经理论缺乏深刻的理解,研究思路和方法背离了这一理论的传统架构,因而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本文对中药归经现代研究的利弊得失做简要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与方法。

一、中药归经现代研究概况中药归经理论的现代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由中药有效成分的体内分布及其作用部位揭示归经理论的内涵;二是阐明药理效应指标与中医脏腑的相关性,借以诠释归经的本质。

在中药体内代谢与归经关系的研究方面,郭顺根等[1]应用放射性自显影技术研究了川芎活性成分之一的川芎嗪在小白鼠体内细胞、组织、器官的定位分布。

结果证实,川芎嗪标记物3H-川芎嗪的敏感靶器官是肝和胆囊,与川芎归肝、胆经的认识相符,表明川芎的活性成分川芎嗪的体内分布与川芎归经密切相关。

据以推论,中药归经的实质是药物活性成分在体内某些脏器的高浓度分布。

邹节明等[2]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观察了淫羊藿苷单用和复方应用在动物体内的分布状态,通过体内动力学模型和参数比较分析两种状态下淫羊藿苷的体内变化差异,发现淫羊藿苷主要分布在肝、肾、肾上腺,确认研究结果与淫羊藿归肝、肾经的传统认识一致。

中药归经于脾胃与精准医学靶向治疗理念相关性思考

中药归经于脾胃与精准医学靶向治疗理念相关性思考

中药归经于脾胃与精准医学靶向治疗理念相关性思考
中医归经理论是中医药理论中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

归经,正是按相应部位、脏腑等归纳过去的临床经验及理论认识的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于诊断、治疗、预防疾病。

中药归经可以提供中医药学在精准医学治疗中的指导意义。

精准医学,简而言之,就是组合筛查、细胞组学、生物信息学、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的交叉,进行对每个患者的个性化治疗。

当前,中医药在精准医学中也展现出了不可忽视的优势。

尤其是中药归经,在精准医学治疗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中药归经可以从整体上理解人体脏腑关系,降低精准医学中细胞组学难度,提高诊疗成功率。

二方面,中药归经可以为中医药领域的药物筛选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

例如:选择常用于清热、消炎类患者的中药白芥子,便是依据归经理论,因处理呼吸系统等部位与病理的切合度较高,白芥子主要归于肺经。

这样就可以根据肺经的方向对呼吸系统等疾病进行治疗。

在归经理论加持下,精准医学患者的针对性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而且中药归经基于整体思考人体的特点,也更有助于推广人体感官特征丰富、未来性极强的智能医疗设备。

中医药治疗联合精准医学治疗,将从疾病的整体治疗入手,能够整体考虑病因病机,对致病因素进行有效干预,并较好地避免了单一治疗手段带来的局限性与歧义性。

这也将为构建未来的健康中国贡献更多的力量。

中药归经规律

中药归经规律

中药归经规律
中药归经规律是指中药的性味归属及其疗效主治多与某一脏腑相关。

中医经典著作《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均有记载。

中药归经规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药性归属:中药的性味归属分为五味和四性。

五味指甘、辛、苦、酸、咸,四性指寒、热、凉、温。

不同的性味对应不同的脏腑,体现了中药的作用和功效。

2. 药脏相通:中药的主治方向一般与所归属的脏腑相关。

例如,归肝经的药物主要治疗与肝脏相关的疾病,如头痛、目赤、月经不调等。

归脾经的药物主要治疗与脾胃相关的疾病,如腹泻、食欲不振等。

3. 药相顺应:中药之间相互配伍,可作用于不同的脏腑。

常见的配伍规律包括四逆汤、四君子汤等。

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增强药效、减轻毒副作用。

4. 个体差异:中药的归经规律并非绝对,不同的个体对同一种药物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用药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体质等因素进行个性化调配。

总之,对于中药的运用,要结合中药归经规律进行合理配伍,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古代医者是怎么准确的判断中草药的性、味、归经的?

古代医者是怎么准确的判断中草药的性、味、归经的?

古代医者是怎么准确的判断中草药的性、味、归经的?首先,可以看到张仲景《伤寒论·序》中有一本书叫《胎胪药录》(已失佚),这绝对不可能是一本儿科用药手册,原因有二:1,那时不可能有儿科专著,直到《千金方》才出现了儿科专篇。

2,《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里就没有专门的儿科内容。

所以《胎胪药录》这部书名中的胎应该是胎息的意思;胪,有肚腹和额头的意思。

《黄庭内景经》有言:七液洞流冲胪间。

这里的胪间是指两眉间,即上丹田。

所以胎胪药录应该是胎息状态下内观药物对人体作用的记录和编录。

自此可以看出古人尝百草,是通过内观观察药物的气味归经升降浮沉和疗效的,并不是空口白牙说的。

故而传说中所谓的神农氏有个水晶肚,可观五脏六腑和药物对脏腑的作用,实际上是胎息内观经络脏腑和药物的作用效果。

因此,中医书籍中说心是七窍三毛赤色,肝是左三叶右四叶青色,肺是两耳六叶白色等等,这些都不是解剖形态,而是内观形态和颜色。

古人通过入静胎息,在内观状态下看到和感受到了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的运行规律,五脏六腑的形态颜色,以及药物进入人体后的气味归经,升降浮沉,药效七情。

要不然《内经》中的呼吸定息,气行六寸是如何来的?气日行于卫五十周,夜行于营五十周是怎么知道的?气血行于二十八脉的次序长短时间是怎么证实的?饮食入胃吸收后其营养物质先归其气味相同的脏腑这个论断怎么断定的?那么多经穴穴位的名字是怎么起的?穴位的作用是怎么发现的?如果靠日常生活总结,那为什么世界上只有中国古人总结出来了呢?……难道这些都是古人无聊透顶异想天开胡言乱语吗?如果说是,那为什么古代那么多聪明智慧绝顶的人都没有摒弃,没有发出疑问,而是敬畏谦恭的信受奉行呢?所以说,不是书错了,也不是古人错了,而是现代人做不到胎息内观,就拿自己浅薄的经验去质疑古人古书的结论的正确性。

就拿现代所谓的科学体系去质疑比它更高级严密的学问。

这就像拿牛顿经典力学去质疑相对论一样幼稚可笑。

我认为真正的科学结论是需要实验来验证,但实验应该包含内证实验和外证实验两大体系,而西方源于古希腊的实验恰恰就是外证实验一脉,而源于东方的象印度瑜伽术和中国胎息练气就是内证实验的典范——印度人通过瑜伽发现了三脉七轮,中国人通过胎息发现了经脉穴位。

中药之归经主治特性是治病强身之法宝

中药之归经主治特性是治病强身之法宝

中药之归经主治特性是治病强身之法宝摘要:中药治病讲究四气五味,同时强调归经主治。

气味相同而归经不同,则主治各异。

归经也有主归和兼入之区别,因此辨证也必须分主次,主次明确,选药配方则胸有成竹,疗效自然显著提高。

然一个病症,既有热的一面,也有寒的一面,既有虚的一面,也有实的一面。

有时虚实症状较隐藏,有时寒热症状不明显。

知其实而兼顾其虚,知其热而兼顾其寒。

往往脏腑并治,气血同调,表里兼顾,全在分经主治之功也。

引言:药性如人性,归经如道路。

道路不明则方向不明,方向不明,则起步必错,南辕北徹,离主题方向越来越远,不但无功,而且劳民伤财,最终精疲力尽而亡,皆因犯方向上之错误。

治病要不犯方向上之错误,就必须精于辨证,辨证可分轻重缓急,明白方向,可制订行政性纲领策略,从宏观上把握全局,治病用药则胸有成竹,自有分寸,而不至茫然无所措。

药物之归经本能是药物之天性,知药性而善于使用药物,就必须打好辨证论之基本功。

真是:静心苦炼基本功,慧眼识证显神通。

雄才大略非天生,八封炉中孙悟空。

五味归五脏,如苦归心、辛归肺、酸归肝、甘归脾、咸归肾。

如黄连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栀子归心肺三焦经。

木通归心小肠膀胱经。

从以上归经可以看出,黄连归经较多,故主治范围较广,但其最著名的药性是归心经泻心火,多用于口舌生疮,诸痛痒疮,神昏癫狂诸病证。

又因其兼归其余五经,故多用于脾胃蕴热致风火牙痛,牙龈肿痛,肝胆湿热黄疸,消化不良,急慢性肠炎诸病证。

正因其归经主治范围广,故很多脏腑火热证均可选用。

栀子归心经兼清肺与三焦火热,因其苦味较淡,故燥湿之功不足,寒性也不如黄连,非大苦大寒之品,多用于心经郁热兼肺与三焦郁热,致小便灼热而浓黄者。

因其不燥湿,故不伤肺胃之津,可用于阴虚火旺,津亏火旺,热重于湿之湿热证。

又因其寒性不重,沉阴伤阳之性不大,可用于肝郁脾虚之郁热证,在肝炎病患者中应用较广,不论急慢性肝炎,虚实相兼之肝炎患者均可使用。

因其入三焦经,特别适应于口干舌燥,舌红苔黄,小便浓黄而热诸证。

中医名词《归经》

中医名词《归经》

归经channel tropism中药作用对人体部位的选择性。

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

归指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

归经理论将药物的作用与人体的脏腑经络密切联系起来,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依据。

早在《周礼》、《内经》、《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等古籍中已有五味作用定向定位的概念。

唐代《本草拾遗》和宋代《本草衍义》等都对药物定向定位的归经作用有所论述,构成归经理论的雏形。

金代《珍珠囊》和元代《汤液本草》等把归经作为药性的主要内容,标志归经理论已经确立。

明代《本草品汇精要》、《药品化义》均把“行某经”、“入某经”作为论述药性的主要内容;清代《要药分剂》正式列出“归经”名称,并采用五脏六腑之名加以论述,使归经理论日趋完善,沿用至今。

归经理论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以药物所治的具体病证为依据总结出的用药规律。

由于经络沟通人体内外表里,所以一旦机体发生病变,体表病变可通过经络影响到内在脏腑;反之,内在脏腑病变也可以反映到体表上来。

因发病所在脏腑及经络循行部位不同,临床所表现的症状也各异。

如心经病变多见心悸失眠,肺经病变常见胸闷喘咳,肝经病变每见胁痛抽搐等症状。

临床用酸枣仁、琥珀能治愈心悸失眠,说明它们归心经;用桔梗、苏子能治愈胸闷喘咳,说明它们归肺经;而选用白芍、钩藤能治愈胁痛抽搐,则说明它们归肝经。

至于某些药物一药归数经,是指其治疗范围较为广泛。

如山药归脾、肺、肾三经,功能补脾肺肾、益气养阴、涩精止带,用治脾虚泻泄、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等多种病证。

此外,按照六经辨证理论和用药经验,麻黄、桂枝为太阳经药,石膏、知母为阳明经药;按照温病学派的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理论和用药经验,银花、连翘为卫分药,石膏、知母为气分药,生地、犀角及赤芍、丹皮为营分、血分药,又黄芩主入上焦、黄连主入中焦、黄柏主入下焦等。

还有依据中药自身特性(形、色、气、质)的归经理论。

如连翘心,其形似心,主入心经以清心降火;白芨色白,入肺以补肺生肌;砂仁气味芳香,入脾、胃经以醒脾开胃;代赭石重镇潜降,入肝经以平肝潜阳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归经学说与中医辨证的关系李渡华王洪博于丽贾蕊李渡斌支政徐树楠(1.河北医科人学中医学院,河北省石家庄市新石南路229号,050091;2.河北医科大学图书馆;2.河北省中医院)基金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9001059);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09276102D--38)[摘要] 中药归经学说与中医辨证的关系,主要表现为药物作用定位与疾病定位的内在统一,它是历代医家以脏腑、经络、卫气营血、三焦理论为指导,以药物的功效和所治病证为依据,经过反复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中药作用机理的定位理沦与中医脏腑经络、部位器官等基本理论的必然联系。

中药归经的认识方法可以有多种,但最终均统一到脏腑辨证中去。

因为归经所指的脏腑经络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脏腑经络的病证也可包括部位器官的病证。

所以以脏腑经络为主,辅以部位器官辨证确定疾病的定位是研究药物归经的主要方法。

即使用六经、卫气营血、三焦,甚至以基因、受体、靶点乃至功能、成分、元素等表示,也要以脏腑经络为核心反映其与部位器官甚至基因、受体、靶点乃至功能、成分、元素等的内在一致性。

[关键词] 中药归经;中医辨证;关系归经学说是把药物的作用与脏腑经络的病变部位联系起来,以说明药物作用的定位。

药物作用的定位,起源于疾病的定位,而病位的辨别主要依靠辨证方法,判定出病变部位所在的脏腑经络,因而中药归经与疾病定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因历代医药家所采用的不同辨证理论体系来确定疾病的病位,所以标定药物归经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纵观标定归经的依据,与辨证理论相关的,大致有如下几种。

1 归经学说与脏腑辨证脏腑是机体构造或功能的单位。

脏腑理论则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观,不但是认识人体生理机能的核心,同时也是诊断、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

诚如唐宗海在《血证论》中说:“业医不知脏腑,则病源莫辨,用药无方”。

由于脏腑的生理功能不同,所以它表现出来的症状、体征也不同。

脏腑辨证则是基于这一脏腑理论,通过脏腑特异性症状而判断出疾病所在的具体脏腑部位。

如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而主治节,以辅佐心脏调节气血的运行。

当发生疾病时,患者出现咳嗽、气喘、痰多、胸痛、咽喉肿痛、声音变异、鼻塞流涕或水肿等症状,均可诊断为肺的病变。

有是病则运用相应的药物治疗,而症状缓解或消除,这说明某药则对其病的脏腑生理机能和病理变化有影响及改善作用。

然后再将药物的作用与脏腑密切结合起来,就说某药对某脏腑的病变起着主要治疗作用,所以说药物归经是以脏腑理论为基础的。

中医治疗学认为,能够治疗咳嗽、气喘、痰多等肺系疾病的药物,则归为肺经;能够治疗心悸、怔忡、失眠等心系疾病的药物,则归心经。

如杏仁、紫苏子有止咳平喘作用,可治咳嗽、气喘,则归肺经;酸枣仁、柏子仁能养心安神,可治心悸、怔忡、失眠,故归心经等;其余以此类推。

因为这些药物的功效是针对脏腑病变而发挥作用的,故说中药归经也是以药物实际疗效作为依据的。

根据药物的作用范围,有归某一脏腑者,有归几个脏腑者;又可根据药的主要用途,而有主入某脏腑者,或兼人某脏腑者。

鉴于经络源于脏腑,于是药物的归经也就直接在脏腑名称之后再加上“经”字,称为心经、肾经、胃经、肺经等。

可见药物作用的定位,是立足于脏腑理论基础上,以药物所治病证的脏腑归属来认识的。

2 归经学说与经络辨证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是沟通机体内外的通道。

人体通过经络把内外各部位组织器官联系起来,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当人体受外邪侵袭后,体表之邪可循经络影响脏腑,反之内在脏腑发生病变,亦可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

因此,人体各部位发生病变时所出现的症状.可以通过经络表现出来。

因经络既是辨认疾病部位所在的依据,也是药物作用的归宿。

因而经络系统也成了药物归经的重要依据之一。

经络学说认为,经络各有其特定的循行路线和内在的脏腑,它所反映的病理现象,除经络本身的病变外,也包括与经络连屈的脏腑症状。

因此,某经的病变,则代表着某经的病候。

那么能冶某经病变的药物,就说明该药物为对某经病变有选择性治疗作用,于是就将该药物归入某经。

如足阳明胃经起于鼻旁,……下行沿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沿发际至于前额。

所以能够治疗胃经所循行部位的病变如能够治疗鼻梁、前额疼痛的白芷,则归入胃经;能够治疗牙龈肿痛的石膏、知母归胃经。

肝经起于足大趾甲后从毛处,……沿腹内侧中线进入阴毛中,绕阴器,至小腹,向外上方行至十一肋端入腹,……上贯膈,分胁肋……。

故能够治疗肝经所循行部位的病变如乳房胀痛、胸胁疼痛、腰痛、小肠疝气痛、妇女少腹痛等药物则归入肝经。

如肝郁气滞常表现为乳房胀痛、胸胁疼痛、疝气疼痛,而青皮、香附、柴胡对此病证有很好的疗效,所以将三药归入肝经;再如肝经火盛,常表现为目赤肿痛,桑叶、菊花对此有较好的疗效,那么就说桑叶、菊花可人肝经;又如,同为外感头痛,痛在后脑下连于颈则属于太阳经头痛,用羌活治疗疗效显著,故将其归太阳经;若痛在前额则为阳明经头痛,用石膏、白芷、葛根治之常获良效,故将三药归阳明经;若痛在两侧或连及耳部则属少阳经头痛,用柴胡、川芎医治有良效,故将二药归入少阳经。

这些药物的归经总结,无不依赖于药物所治病证的经络归属来认识的。

此外,由于学派不同,所采用的辨证方法不一样,故以确定药物的归经的依据也有所不同。

如张仲景以所治的六经病证为依据来确定药物的归经。

治太阳病的主药归膀胱经;治少阳病之主药归胆经;治阳明病的主药归胃经等。

如桂枝能治六经病证的太阳病则归膀胱经;柴胡能治六经病证之少阳病则归胆经;葛根能治六经病证之阳明病则归胃经。

正如徐大椿所说:“柴胡治寒热往来,能愈少阳之病;桂枝治畏寒发热,能愈太阳之病;葛根治肢体大热,能愈阳明之病。

善于其止寒热,已畏寒。

除大热,此乃柴胡,桂枝、葛根专长之事,因其能治何经之病,后人即指为何经之药”。

这些归经的认识,也是借鉴于经络学说。

3 归经学说与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是清代叫—天士所创立的,—种论治外感温热病的辨证方法。

是外感温热病的辨证纲领和证候的分类依据。

它将外感温热痫发展过程中所反映的不同病理阶段.分为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4类,以说明外感温病病位的深浅和病情的轻重及传遍规律。

温病学认为,卫气营血4种物质的分布、功能不同,故它所反映出来的症状、体征也不同。

卫气营血辨证则是源于这一卫气营血理论,通过卫气营血各个阶段产生的特异性症状来判断温病所在的具体部位。

如温病初起.表现发热,恶风寒,有汗或无汗,头痛,咳嗽,咽喉肿痛,口微渴,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等,则可称为邪在卫分证。

临床选择某些药物治疗而症状减轻或消除,就说某药对该部位的病变有治疗作用。

如能够治疗温病初起,邪在肺卫阶段的金银花、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等药物,为卫分药;能治疗气分证和营血证的药物,则分别为气分药及营血分药。

这些药物的归宿,是建立在卫气营血理论基础上,以药物所治温病的病变部位归属创始的一种新的归经概念。

4 归经学说与三焦辨证三焦辨证是继卫气营血辨证之后出现的又一温病辨证方法。

是清代吴鞠通根据《黄帝内经》三焦部位划分的概念,结合温病的传变情况和临床表现,将温病的证候归纳为上焦证、中焦证、下焦证.用以阐明三焦所属脏腑在温病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病理变化、证候特点及其传变规律。

由于三焦分布的部位和隶属脏腑的功能不同,所以三焦病变各有不同证候类型。

如温病的初期阶段,温热之邪侵袭手太阴肺经而病的发热恶寒,头痛汗出,咽痛,咳嗽,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等症.或邪侵于厥阴心包经所表现的高热,神昏谵语或舌謇肢厥,舌红绛而干等症。

均称为温病的上焦证。

临床应用某些药物治疗而症状改善或消除,就说该药对某焦病变部位有选择作用。

如能治疗温病初起。

邪在手太阴肺经的金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芦根等药,则为上焦的肺经药;能治疗邪陷心包的水牛角、玄参、莲子心、牛黄、生地黄、连翘等药,则为上焦的心经药。

又如能治疗中焦证和下焦证的药物,则分别为中焦的脾胃经药和下焦的肝肾经药。

这些药物的归经认识.则是基于三焦理论基础上.以药物所治温病的三焦病变部位所归属脏腑总结出来的又一新的归经概念。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中药归经学说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药物的功效和所治病证为依据,通过辨证用药从临床实际疗效中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

它是伴随着中医辨证理论体系不断发展而日臻完善的,如《伤寒论》在脏腑经络辨证基础上,创立了六经辨证系统,临床上便出现了六经用药的归经理论。

随着温病学派的崛起,又创立了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体系,临床上又产生了卫气营血、三焦用药的归经概念。

总之,归经的认识方法虽然历代医家各自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认识疾病,确定病变的部位,但最终均统一到脏腑辨证中去。

因为归经所指的脏腑经络、部位器官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脏腑的病证也可包括经络的病证。

如肝系的病证有:胁肋窜痛、眩晕耳鸣、痉厥震颤、疝气疼痛、目暗目赤等。

其中有些病证是与经脉分布胁肋、循少腹、络阴器、连目系、下颊环唇,会于巅部分不开的,主治上述病证的药物一般均归肝经。

所以以脏腑经络为主,辅以部位器官辨证来确定疾病的定位是研究药物归经的主要方法。

即使有用六经、卫气营血、三焦甚至基因、受体、靶点乃至功能、成分、元素等来表示,也要以脏腑经络为核心反映其与部位器官甚至基因、受体、靶点乃至功能、成分、元素等的内在一致性。

以此思想为基础,不但可以深入探讨中药归经理论的概念、内涵,而且可以深刻认识中医脏腑经络理论及其与中药药性、药效、药用之间的关系,充分汲取前人智慧,架起医药联系、古今传承、中西融合的桥梁,进而使中国医药学早日进入自主原创新境界。

参考文献[1)唐宗海.血证论[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7.[2]黄璐明,唐仕欢.中药归经理论的概念渊源和内涵探析[J].中医杂志,2009,50(8):680—682.[3]徐灵胎.医学源流论[M).北京:中国书店,1987:2.[4]徐树楠,支政,于丽,等.中药归经学说的形成与发展[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8):1488—1489.[5]徐树楠,李渡华,王洪博,等.中药归经学说的应用规律[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lO,16(7):547—5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