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网软交换.

合集下载

固定网络软交换扁平化实施

固定网络软交换扁平化实施
软交换 扁平化 分流 话务
Ⅱ 引言
湖 北 电信 于 2 0 5 采 用 软 交 换 0 6F
途交换机的扩容 压力 ,节省软 交换 TG 的中继端 口,同时也为满足集团级软 交 换宽带域业务 ( 9 E 套餐voP l业务 、大客
户 多 媒 体协 同 通 信 等 )开展 的需 要 ,适
和保证。
SP I 、Vo P l处理能力 ,确保相关性能指 标 ,保证 网络 、业 务 、计费 等功 能正 常 ,软交 换设 备进行 了补丁 、版本 升
级 ,软 交 换 网 络 各设 备版 本 见 表 1 。
为 解 决TDM交 换机 ( 别 是长 特 途 ) 口严重不足 的问题 ,减轻Dc 长 端 2
换 机 的 端 口 压 力 越 来 越 大 ,而 根 据 电 信 网 络 发 展 战 略规 划 ,P TN交换 机 端 S 口将 不 再 进 行 扩 容 。
以及软 交换 扁平 化后 ,各项 固 网业务 的运行 情况 。周密 、详尽 的测试 是后 期顺 利实施 软 交换扁 平化 分流 的前提
本 地 网 单 独 建 成 一 个 软 交 换 区域 ,其
务 ,并在集团公司统一部署 下实施 了省 际软交换扁平化分流省际长途话务。
他本 地 网按 照本 地 网规模 和地域 分 别 建成4 个跨本地网的软 交换 区域 。 固 网智 能化 工程完 成后 ,湖北 省 固网省内长途话务路 由如图 1 所示 。 固 网智能化 实施 后 ,湖 北省 固定 网长途话务仍然通过P N疏通 ,同时 S T
能 、路 由失败 重选 功能 、号码 规范 化 功 能 、呼 叫业 务 、计费测 试 、综合 话 务 统计测 试 、话务 控制测 试 、基本 语 音 互通测 试 、补充 业务 互通 测试 、传 真 和MODE , 、主叫业务 测试 、 M ̄J I 试 被 叫业务测试。测试小项共计7 项。 7 在业 务测试 中 ,对智 能业 务 、新 业务 、用户互通 、传真 ̄MODE I ] M等进 行 了测试 ,其中智能业务测试主要包括 混 合放号 、智能公 话 、2 1 0 卡类 、预付

浅谈固网软交换系统建设与优化

浅谈固网软交换系统建设与优化
信令 中继 网关 ) 。 二 、N N系统优 化及 扩容 的必 要性 G ( )光 进铜 退的 建设 需要 一 固 网光进 铜退 既是 节约 建设成 本 的需 要 , 是提升 用户 带宽 , 也 I P化是光 进铜 退 中语音承 载 的最 优解 决方 案 。湖 南移 动 I P城 域 网规划 采 用 x O 作 为 主要接 入方 案 ,与铁 通协 同发展 固网业 务 , PN xO P N设备对 于 O T上联 至 P T L S N支持不 够理 想 ,只 能上联 至铁 通
中图分类号 :T 9 5 N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嫡号 :10 — 5 9( 00)1— 15 0 0 7 99 2 1 4 00 — 1
Th nsr ton& O p i i a i n fFi e S fs t h y tm e Co t uc i tm z to o x d o twic S se
所有 地 市分 公司 软交 换 的信 令媒 体 流及 出本 地 网的话 务均通 过 直 连 电路疏 通 ( 接入 设 备与 软交换 系统 及 T / G G S 直连 ) 传输 电路 可 , 利用 省 内 V N 5 M通道 及 目前 各本 地 网至长 途局 的 部分空 闲 电路 P 15 补充 。具体建 设方 案如 下 : ( )既有华 为 公司软 交换 扩容 改造 ( 分设 备更换 ) 一 部 方 案一 :1 4个地 市均 布置 中继 媒体 网关 。华 为 的 S f X 0 0 o t3 0 作 为各 本地 网智 能化 汇接 局下 的端 局方 式接 入 ,除怀 化 、长沙 、 岳 阳外 ,在其 余 1 1地 市各 新增一 套 中继媒 体 网关 M n— M8 0 iiU G9 0 ( 大 可 以支持 1 E ) 最 6 1 ,配置 10 0 用户 1 c n e 0 00 i e s 。对 华为 的 S fX 00进行 改造或 者 是新建 , 长沙 TG o t3 0 对 M 、岳阳 T G M 进行 升 级 改造 ( 最大 可 以支持 4 E ) 81。 方 案 二 : 中 继 媒 体 网关 ( M ) 按 大 区 方 式 布 置 。 华 为 的 TG S f X 0 0 作 为各本 地 网智 能化汇 接局 下 的端局 方 式接入 ,除 怀 ot 30 化 、长 沙外 ,株 洲调 用岳 阳 的 T G M 。配 置 1 0 0 用 户 1 c n e 000 ie s 。 对 华 为的 S f X 0 0 行改造 或者 是新 建 , o t 30 进 对长 沙 T G 岳 阳 T G M、 M 进 行 升级 改造 ( 大可 以支 持 4 E ) 最 8 1。其 它地 市通 过实 电路分 别 接 入长 沙 、怀化 、株 洲 T / G。 GS ( )新建 中兴 公 司软交 换 二 方案一 : 省 统一 设置 软交换 平 台 s ,每 个本 地 网设置一 套 全 s T/G G S 。原有 的 P T S N端局作 为 “ 号接 入网 ”汇接 在各本 地 网的 七 T G下 面 ,实现 各本 地网双 汇接 结构 , 同时双 T G将 兼做 关 口局 , 长途局 ,在 s s和 S L 设备 之 间引入 标准 的 m P 议 ,实现用 户 HR A协 数据 的全 部上移 。网络 结构 同方案 一 。 方案 二 :全 省统 一设 置软 交换平 台 s ,长 沙 、怀 化 、株 洲本 s 地 网各设 置一套 T / G G S 。原有 的 P T S N端 局作 为 “ 七号 接入 网 ”汇 接在 各本 地 网的 T G下面 ,实 现各 本地 网双汇 接结 构 ,同 时双 T G 将兼 做关 口局 ,长途 局 ,在 s s和 S L H R设 备之间 引入 标准 的 M P A

固网PSTN与软交换网络的互通分析

固网PSTN与软交换网络的互通分析


99 —
MS — C MGW 两 个 独 立 的 实 体 组 成 。 MS — C C L E VE 完 成 呼 叫 控 制 、业 务 实 现 、 ALSR R 网 络 升 级 等 ‘ 能 。 通 常 一 个 MS — C L 功 C AL SR E E V R可管理很 多个本地 网 , 一般 放在省 中 心。M C M W 完成 接人功 能 , S— G 负责 与其他 网

种业务 。
通 过 以 上 对 P T 和 软 交 换 的 介 绍 , 们 SN 我 可知 P T S N与软交 换 的互通 包括 两个 方面 : 信 令互 通和话路互通 。 面通 过我所在本地 网的 下 实 际的组网形式给 大家做 以介绍 。 3PT S N与软交换 的连接
软 交 换 由 MS — C L S R E 和 C AL E V R
信 息 产I J 业 源自科 黑江 技信总 — 龙— — —
固网 P T 与软交 换 网络 的互 通 分析 SN
张 荣 英
( 安徽铁 通蚌埠分公 司网管中心 , 安徽 蚌埠 2 3 4 ) 3 0 0
摘 要 : 文 通 过 一 个 P T 本 地 网 与软 交换 的 实 际组 网案 例 , 本 SN 简要 说 明 了 P T 网与 软 交 换 网 连 接 的 方 式 , SN 包括 信 令 方 式 和 中继 方 式 。 关键 词 : S N; 交换 ; 体 网 关 PT 软 媒
近年来 软交换 在本地 网 中运 行后 ,由于 端局 的复 杂性 , 与原有 P T S N网络 的合理 融合 方式 正成 为拥 有 P T S N网络 的传 统 电信 运营 商关注 的焦 点 。就 目前 的网络架构 下, 多数运 营商采用 在原有 固网之上 再叠 加一 层软 交换 设 备。 使原 有固网 的码号 资源向软交换 无缝转 移。 1P T 概 述 SN 公 共 交 换 电 话 网 络 P T (P bi SN u l c S i hd T lp oe N tok wt e e hn ew r)是一种 全球语 音 c e 通信 电路 交换的 网络 。 它是 以电路交换 为信息 交换方式 , 电话业 务为主的 电信 网。 S N网 以 PT 络 由以下 几个部分组成 : 用户系统 、 交换系统 、 信令 系统 、 传输系统 。是一个集承 载和呼 叫控 制 , 叫控制与业务 于一身的交换 网络 。通 常 呼 图 1 PT S N交 换机 被分 配一个 2 4位 的信 令点 编码 ( 的大局也 可有多个信令 点编码 ) 做为它 的 络 的 连 接 。 MS — C L S R E 和 有 , C AL E V R 结束语 . S— G 因此原 身 份标识 。网 络 的互 连一 般 采用 N . O 7号信 M C M W 有各 自独立 的信 令点编码 。 PT S N网仍 然是现在 拥有用户 数量最大 的 S N网络与 软交换 的连接 如图 1所示 。 网络 , 但其 业务开发性差 、 成本高等缺 点 , 已经 令。这种网络在 2 G时代只承载语音业务是可 有 P T 以的, 但随着 通信 的发展 , I P的通 信业 务量 的 从 图 1 们 可 以很 直 观 的看 出 P T 网 严重制 约 了新 业务 的发展 , P T 我 SN 对 S N的优化 改 C MG 暴式增长 , 为下一代 网络 核心的软交 换技术 络 与 软 交 换 MS — W 直 连 。 这 就 需 要 在 造势在 必行 。软交 换 网络是 可 以提供包 括话 做 已 经 成 熟 了 , 开 始 了商 用 。 并 PT S N侧 做 数据 时 开 通两 个 局 向 ,一 个是 到 音 、 数据 和多媒 体等多种业 务的综合 开放 的网 MS — W 的 ,信令就开在 MS — W 上 , C MG C MG 另 络架构 。将软 交换 引入 PT 2软 交 换 概 述 、 S N中 : 大幅度地 可 个 是 到 MS — A L S R E 的 ,话 路 就 开 降低运营商 的成本 , CC L E V R 并能 实现许多 以前无法实 软交 换之所 以区别 于传 统 电话 网和 A M T 网络的硬交 换 ,是 由于 I P网络 是基于包 交换 在 MS — A L S RV R上 。前者 开通直 连方 现的新 业务 , C C L E E 提高运 营利 润 , 应 未来 的市场 适 后 说 实际上 P T 竞 争。 SN 的非连接网络 ,并 支持端到端 的透明访 问 , 不 示 , 者开通 准直 连方示 ( 明 : 然而 ,S N的演进过程必定 是个渐进 的 PT C MG 。 过程, 当然策 略可 以是灵 活多变 的 , 但是 如何 再需 要任何 电路交换单 元建立端 到端 的连 接 , 只 与 MS — W 连 ) 也 不需要 分段 的信令 系统 和独立 的信令 网控 4未来 的发展趋势 在兼顾 网络发展 的同时 , 充分 利用原有 网络资 固定 和移动 网络 在过去 2 O年里经历 了巨 源 , 护 运营 商 已有投 资 , 成传 统 P T 网 制 呼叫 、 接续和智能业 务。 另外 , 软交换 的所有 保 完 SN 协议 是基于 I P的 , 们 具 有 一 切 基 于 I 它 P的 协 大 的转变 。当前 , 我们正在经历着 固定 和移 动 络 的平 稳演进 , 然是一个需要 进行深入 研究 仍 议 的开放性 和灵 活性 。除 了低成 本 的优势 之 网络的快 速融合 。3 P G P在 R 版 本 中又提 出 的 问题 。 5 M( 的概念 , S 持 I I 支 M P多 作者 简介 : 荣英 。9 1年毕业 于 南京铁 张 19 外, 软交 换还具有提供 普通电话 网 目前不具有 了 I S多媒 体子 系统) 的许 多新特 性 , 如开放 的电信业务平 台和支持 媒体业务 。 7版 本加强 了对 固网 、 R 移动融合 的 路 运输 学校 通信 专业 ,0 8年 毕 业 于安徽 财 20 MS体系可支持 各类接 人方式 。 经 大 学 计 算 机 信 息 管 理 专 业 , 工 作 在 安 徽 铁 现 多样 的接入 技术 ,以及 许多基 于 Itre 的开 标准 化制定 。I nen t I S体 系 其 核 心 侧 与 接 入 无 关 的 特 性 使 得 通蚌埠 分公 司网管中心 , M 从事程控 交换机 的维 放的高级智 能业务和 O S业务 。 S 护 工作 。 软交换 开放 的体系结 构 ,并 将传 统交换 I MS的应用范 围逐 步扩大到 固定 领域 。 机的功能模块 分离成独立 的网络实体 , 各实体 问采用开放 的协议或应用 编程 接 口。 打破 了传 统电信 网封 闭的格局 ,呼 叫控 制与承 载分离 , 业务与呼叫控 制分离。 可以灵活有效 的提供各

软交换技术原理

软交换技术原理
通话。
信令协议介绍及作用
01
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一种基于文本的协议,用 于建立、修改和终止多媒体会话。它支持语音、视频和数据等多 种业务,并具有灵活、可扩展和易于实现的特点。
02
H.323:一种ITU-T推荐的多媒体通信协议栈,包括H.225呼 叫信令协议、H.245控制协议和RTP/RTCP媒体传输协议等。 H.323协议栈支持在分组网络上提供音频、视频和数据通信 服务。
软交换网络架构支持多种协议和接口 标准,可以与各种异构网络进行互联 互通。
模块化结构
软交换网络架构采用模块化设计,各 功能模块相互独立,便于灵活配置和 扩展。
关键网元功能描述
软交换机(Softswitch)
负责呼叫控制、资源管理、协议转换等功能,是软交换网络的核心网 元。
媒体网关(Media Gateway)
开放接口与标准协议
采用开放接口和标准协议,便于与各种业务和应用 进行集成。
分布式架构
采用分布式架构,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处理能 力。
多业务支持
支持语音、数据、视频等多种业务,满足了用户多样化 的通信需求。
应用领域与市场需求
应用领域
软交换技术广泛应用于固定电话网、移动电话网、宽带接入 网等领域,为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丰富的通信服务。
1 2
开放API接口的重要性
通过开放API接口,第三方开发者可以基于软交 换平台开发丰富的业务应用,提升平台的业务提 供能力。
API接口设计原则
包括接口的统一性、易用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设 计原则。
3
典型API接口介绍
如呼叫控制API、媒体处理API、用户管理API等 典型API接口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软交换网络的主要设备

软交换网络的主要设备

软交换网络的主要设备软交换网络是一种基于IP技术的通信网络,它的主要设备包括软交换服务器、IP电话、路由器、交换机和网关等。

软交换服务器是软交换网络的核心设备,它负责呼叫控制、媒体处理、信令传输和接入接口等功能。

软交换服务器可以根据网络规模和业务需求进行灵活配置,提供高性能的呼叫处理能力。

IP电话是软交换网络中最常见的终端设备,它可以通过IP协议进行语音通信。

IP电话可以直接连接到软交换服务器,实现语音通信和多媒体业务。

路由器和交换机是软交换网络中的关键设备,它们负责数据包的转发和路由。

路由器用于在不同网络之间进行数据包的转发和路由,而交换机则用于在本地网络中进行数据包的交换和转发。

网关是软交换网络中连接不同网络的重要设备,它可以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连和数据格式的转换。

网关可以连接到传统的电话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等,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语音通信和数据传输。

总之,软交换网络的主要设备包括软交换服务器、IP电话、路由器、交换机和网关等,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通信网络系统,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语音通信和多媒体业务。

软交换网络是一种基于IP技术的先进通信网络,它的主要设备包括软交换服务器、IP电话、路由器、交换机和网关等。

这些设备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通信网络系统,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语音通信和多媒体业务。

软交换服务器作为软交换网络的核心设备,在整个网络结构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处理着呼叫控制功能,包括信令传递、媒体处理、接入接口等,同时还负责路由和转发数据流量,满足不同用户和业务的需求。

软交换服务器的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网络的运行效率和通信质量,因此对于软交换服务器的配置和管理需要有良好的设计和规划。

IP电话是软交换网络中最为常见的终端设备。

它能够直接连接到软交换服务器,实现语音通信、视频通话和多媒体业务。

IP电话的使用极大地方便了用户进行跨地域、跨国界的通信,降低了通信成本,并且提高了通信质量。

在软交换网络中,路由器和交换机也是至关重要的设备。

第 章 软交换网络的主要设备

第 章 软交换网络的主要设备
• 定义软交换与媒体网关、PSTN交换机、其它软交换、 PBX(用户交换机)等设备对接时与信令、协议以及中 继密切相关的数据。
• 主要包括媒体网关数据、MRS(多媒体资源)资源数据 2020/6/4 、协议数据、信令数据、路由数据、中继数据。
– 业务数据
• 定义拨号方案、用户号码分配方案、限呼方案、业 务配合信息、业务规则信息等数据。
动网的互通; • 通过信令网关实现分组网与现有No.7信令网的互通; • 通过信令网关与现有智能网互通,为用户提供多种智能业
务; • 通过H.323协议实现与现有H.323体系的IP电话网的互通; • 可以通过软交换中的互通模块,采用SIP协议实现与未来
SIP网络体系的互通。
2020/6/4
资源管理功能
2020/6/4
呼叫控制功能
软交换设备可以为基本呼叫的建立、维持
和释放提供控制功能,包括呼叫请求的处
理、连接控制、智能呼叫触发检出和资源
控制等。
10.54.250.187 : 2944
软交换
H.248
10.54.250.43 : 2944
接入网关1
A0 A100000034
:18300 G.723
• 故障管理
– 能根据故障的严重程度分类,以产生不同程度的告警信息。
• 性能管理
– 提供业务统计功能,以反映本设备的业务负荷信息和运行状况。 – 通过人机命令预定或即时执行话务控制命令,有效疏通正常话务,遏
制超量话务对网络冲击。
• 安全管理
– 对维护员的访问权限有严格的规定,记录所有操作员的操作日志 。
• 控制媒体网关之间语音编码方式的协商过 程,语音编码算法至少包括 G.711、G.729 、G.723等。对于移动软交换,算法应支持 UMTS-AMR2编解码(必选)、UMTS_AMR 编解码〔可选)和G711A编解码。

什么是软交换?软交换十大功能介绍

什么是软交换?软交换十大功能介绍

什么是软交换?软交换⼗⼤功能介绍什么是软交换?软交换⼗⼤功能介绍什么是软交换?软交换⼗⼤功能介绍利⽤把呼叫控制功能与媒体⽹关分开的⽅法来沟通公⽤电话交换⽹(PSTN)与IP电话(V oIP)的⼀种交换技术。

软交换(SS)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IP电话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在通信⽹由窄带向宽带过渡,由电路交换向分组交换演进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的。

它继承了电信⽹集中控制的架构和可靠的信令技术,采⽤分层的机构实现了呼叫控制和媒体处理相的分离原则。

软交换是⼀种功能实体,为下⼀代⽹络NGN提供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的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是下⼀代⽹络呼叫与控制的核⼼。

软交换是⼀种正在发展的概念,包含许多功能。

其核⼼是⼀个采⽤标准化协议和应⽤编程接⼝(API)的开放体系结构。

这就为第三⽅开发新应⽤和新业务敞开了⼤门。

软交换体系结构的其它重要特性还包括应⽤分离(de-couplingofapplications)、呼叫控制和承载控制。

软交换技术三个基本要素是:1)开放的业务⽣成接⼝。

软交换提供业务的主要⽅式是通过API与应⽤服务器配合以提供新的综合⽹络业务。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兼顾现有通信⽹络,它还能够通过INAP与IN中已有的SCP配合以提供传统的智能业务。

2)综合的设备接⼊能⼒。

软交换可以⽀持众多的协议,以便对各种各样的接⼊设备进⾏控制,最⼤限度地保护⽤户投资并充分发挥现有通信⽹络的作⽤。

3)基于策略的运⾏⽀持系统。

软交换采⽤了⼀种与传统OAM系统完全不同的、基于策略(Policy-based)的实现⽅式来完成运⾏⽀持系统的功能,按照⼀定的策略对⽹络特性进⾏实时、智能、集中式的调整和⼲预,以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作为分组交换⽹络与传统PSTN⽹络融合的全新解决⽅案,软交换将PSTN的可靠性和数据⽹的灵活性很好地结合起来,是新兴运营商进⼊话⾳市场的新的技术⼿段,也是传统话⾳⽹络向分组话⾳演进的⽅式。

固网软交换管理与监控系统的设计研究

固网软交换管理与监控系统的设计研究



低 了。
由于人们 对于 电信业 务 的需求越 来越高 ,电信 事业也在 不 断的发展和 升级,特别需 要一个能够 融合语音和 数据 的 网
络 ,但 是传统 的固 网电信运 营商提供 的网络结构 已经不能满 足新 业务 的发展。所 以网络 从 电路交换 向软交换 网络发展是 必然趋势 。 ( 二 )软交换实现 的功能 图2 N G N的 功 能模 型 图 总体上 而言,软交换所 具备 的功 能就 是传统 的交换机提 在对 N G N网络进 行架 构 时,要 考虑 P S T N网络 和 A T M / I P 供 的功能 。它主 要实现 了业 务和呼 叫控制 的分离 ,以后的软 网络 的特 点 ,去其糟 粕 ,取其精 华,使得新一代 的网络升级 交换应 该是硬件 比较简单 、智能 的,并且 能从控制层 转移到 能够 经得起考验 。如 图 1 所示 ,该物理 模型从结构上 看与 电 业 务层或者 是应 用层 。其主 要实现的功 能包括 以下两 个方面 路交 换技术相 同,但 是其硬件设 施有了一些变化 ,正是这些 硬件 设施才能确保 N G N网络在拥有传 统网络 的业 务上 还能够 的内容 : 1 .呼 叫控制功 能 适应 业务发展 的需要 。在此基础 上,国 内外 网络 设备供应商
消 费 电子
2 0 1 3年 l 1 月下 C o n s u me r E I e c 仃 0 n i c s Ma g a z i n e 计算机科学
固网软交换管理与监控系统的设计研究
周 诂
( 中国联合 网络通信集 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 司,北京 1 0 0 0 4 5 ) 摘 要 :随 着我 国电信事业 的不断进 步,一方 面得 益于大量的新技 术、新设备 的应 用 ;另一方 面也是适应 用户 在使 用过程 中不断 出现的新 的需求。文章从解析软 交换技 术的 内涵 出 发, 论 述 了较之 于传 统的电路 交换 ,固网软交 换技 术 以多接入 方式、 高效性 、低成 本等 多方 面的优 势 ,使 之 引入 电线网络 成为 可能 ;在此基础 上,就 当前典型的 NG N 网络 架构进行 了分析 ,并重点 阐述 了固 网软 交换 管理和监控 的 系统设 计思路与 方案 。文章所述 内 容 ,可为此

中国电信枣庄分公司网络故障工单处理规范

中国电信枣庄分公司网络故障工单处理规范

枣庄电信网络故障工单处理规范为规范网络故障工单处理,加强网络故障管控,枣庄网络监控维护中心制订了网络故障工单的处理流程、处理要求及考核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枣庄电信集中监控维护范围内的网络故障工单处理工作。

一、网络故障工单处理流程1、网络故障工单处理流程图:2、网络故障工单处理流程说明:(1)综合告警系统根据设定的派单规则对网络告警进行自动派单。

(2)枣庄NOC监控人员主动发现、投诉反映或者其它部门告知的故障,且综合告警系统没有自动派单,由枣庄NOC一级监控根据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手动派单。

(3)枣庄NOC一级监控根据预处理情况在工单中填写预处理信息。

(4)枣庄NOC一级监控人员对经过预处理但未恢复的故障进行工单派发。

(5)处理工位在规定时间内接收工单,并对工单中的内容进行确认,如存在问题可以退回。

(6)处理工位对故障处理过程中的告警核对、原因定位、关键步骤等主要信息进行反馈。

(7)处理工位根据故障情况对当前故障级别进行判断,判定是否为严重以上级别故障。

(8)如处理人员判定为严重以上级别故障,需要上报简要故障报告。

(9)处理工位对故障恢复信息进行反馈。

(10)处理工位填写故障原因和主要操作等信息,进行回单。

(11)处理工位按照规定模板提交故障报告。

二、网络故障工单处理要求:1、派单:对于综合告警系统自动派发的故障工单,枣庄NOC一级监控人员进行确认和预处理,经预处理未直接销障的,一般故障在30分钟内、严重及以上级别故障在15分钟内向枣庄NOC二级监控或对应专业人员派发故障工单;2、接单:处理工位在15分钟之内接收和确认工单信息,并根据故障现象及工单内容展开处理。

3、预处理:枣庄NOC一级监控人员按照“山东电信NOC网络故障预处理要求”进行预处理并填写预处理内容。

4、故障处理反馈:处理工位要及时准确地将故障原因、处理进展和操作步骤等故障管控关键点进行反馈,一般故障接单后需每4小时反馈一次,严重以上级别故障需每小时反馈一次。

固网运营商使用NGN软交换技术

固网运营商使用NGN软交换技术
T A R N协 议 组 。
22传输层 - 它采用分组 技术 , 提供一个 高可靠 、 到端 端 的Os o 保证的综合传送 网络 。N N承载 网可 以 G 采用 面 向连接 的 A M 异步传 输模式 ) 也可 以 T ( , 采用不面 向连接的 I P网络 ,基于 I P采用 MP S L ( 多协议标 签交换 ) V N( 和 P 虚拟专用 网) 技术建 设 的多业 务融 合承载 网已被通 信界认 同。通过 建 设一个 相对独 立于 现有互 联 网的 N GN承 载 网,为商业客 户和企业客户 提供有质量保证 的 业务 。国外 主流运营商也采用 了同样的双 网技 术路线 , 如英 国电信 、 T T 韩 国电信等主流运 A& 、 营商 ,都先后提出了基 于 I 技术 的多业务融合 P 承载 网的建设规划。 基于 I P技术的大容量 多业务融合承载 网采 用 了优 化的拓扑结构 和路由策略 ,以及快 速路 由收敛 、快 速重路 由 、 L MP S二层 和三层 VP N、 Qo 、 播等先进设 计理念 和技术 , 功实现 了 S组 成 电信级 I P网络的可扩展性 、可用性等多业务融 合 承载能力 , 以及网络的可管理性 和安全性 。 营 口网通 N N承载 网主路 由器 采用 的是 G 两 台华为 N 4 , E 0 两台路 由器通过 G E口互连 , 并 启 用 了 V R ( iul ue e u dn yPoo R P Vr a Rotr d n ac rt t R — c1 机容错 协议 , a双 ) 它以虚拟交换机的形式为下 端 网络设 备提供服务 ,而实 际负责数据转发 的 交换 机 由一组实 际存在 的交换机 选举产 生 , 并 能在两 台路 由器间转换。 营 口 N N承载 网拓扑 图: G
Q ! ! : 土

软交换网络与固网SHLR的互通

软交换网络与固网SHLR的互通
图 1所 示 。
在 PS TN 本 地 网 引 入 软 交 换 主 要 有
两 种 形 式 , 即 在 汇 接 局 层 面 和 / 端 局 或
层 面 引 入 软 交 换 没 备 。 本 文 结 合 江 苏 电 信 软 交 换 网 络 的 建 设 情 况 , 主 要 针 对 端 局 软 交 换 组 网 模 式 , 分 析 和 探 讨 上述 问题 的解决 办法 。
面 引 入 软 交 换 ,必 然 涉 及 固 网 S HLR 与 软 交 换 网 络 的 关 系 定 位 , 需 要 考 虑 软
交换 是 否 需 要 与 S HLR 互 通 、 互 通 协 议
和 软 交 换 查 询 SHLR 的 方 式 等 一 系 列
问题 。
软 交 换 没备 , 由软 交 换 设 备 查 询 S HLR获 得 用 户的签 约业 务 属性并 进 行业 务处 理 。
对 于 SH LR 存 放 所 有 用 户 业
务 数 据 的 模 式 , 显 然 软 交 换 设 备 需 要 与 SH LR 互 通 以 获 取 用 户 业 务 数 据 和 鉴 权 信 息 。 对 于 SH LR
图 1 端 局 层 面 软 交 换 设 备 与 PSTN 连 接 示 意
维普资讯
软 交换 网络 与 固 网 S L 的 R
互通
徐 民
江 苏 电信 有 限公 司 南 京 分 公 司 南 京
21 0 3 0 0
摘| :从 软 交 换 用 户 数 据 的 存 放 模 式 、软 交 换 与 SHLR 互 通 的 必
S GTRAN 、 I I P、M AP+等 协 议 即
SH LR 、 是 否 可 以 通 过 汇 接 局 查

软交换技术原理全解

软交换技术原理全解
• 当环境过于安静时,媒体网关要能够生成舒适噪音,以满足 人们的听觉习惯。
语音处理技术(4)
分组丢失的帧侧和补偿
• 如果网络中的分组丢失过多,会影响到通话的质量, 会出现断话等现象。
• 对于分组丢失的处理包括预防和补偿两步:预防就 是要将语音等业务打上高的优先级,当网络出现拥 塞时,优先传送这类业务;补偿就是媒体网关设备 必须能够实现对丢失分组的再生功能。
信 令 网 关

网管功能


计费功能


SSF功能

SIP
SIP 系统

功 能
SIP/BICC
Softswitch
NO.7
H.248
呼叫控制功能
INAP/IP 信 令
IN
SIP
H.248
MGCP
网 关
各种
SIP
H.248 MGCP
媒体网关 终端
终端
终端
软交换机提供业务的方式
基本业务和补充业务都是在 Softswitch 中直接完成的 新业务提供方式有三种
软交换可继承原有PSTN/ISDN网络的业务特性,因此 采用软交换技术实现传统的TDM交换演进到NGN已成 为业界的共识。
软交换设备的功能要求
SS7/IP(SIGTRAN)
AAA服务器
Radius
应用服务 器(APIS)
SIP/INAP
业务提供功能
网管服务器
SNMP
H.323
H.323 IP 电话网
• 增加RTP头、UDP头、IP头后,成为VOIP分组包。
语音编码种类
• G.711:64Kb/s(无压缩) • G.729a:8Kb/s • G.723.1:5.3kbit/s或6.3kbit/s(可跟据网络情况自动调整速

软交换与程控交换对比

软交换与程控交换对比

一、软交换的应用情况1、国际NGN的应用情况在NGN网络的试验和商用部署方面,国外的运营商起步比较早。

NGN网络署始于1999年5月,英国的BT利用北电网络的Succession解决方案,在西班牙建立了第一个大规模的、基于分布式下一代网络结构的电信级第二大长途网,并投入商业运营,正式揭开了电信界向NGN网络演进的序幕。

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已经有多家电信运营商完成了在NGN方面的商用部署。

2、国内NGN的应用情况随着技术和产品的成熟,NGN在我国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的各大电信运营商都开始进行相关的试验或组网。

其中,中国网通从2001年2月开始试验在北京、杭州、广州、宁波等地建设商用试验网,2004年建成国内第一张NGN长途语音骨干网,扩大了自己的话音市场份额;中国铁通于2002年3月开始其软交换商用试验网建设工作,目前已开始运营;中国电信也于2002年初开始在广州、深圳、上海、杭州四城市进行NGN建设,并于2004年底提出了业务转型的企业发展战略规划。

各个运营商在2004年都已经充分意识到NGN的发展是未来网络的趋势,将大力发展NGN网络作为战略转型企业规划的实施,构建适应当前业务发展模式的新一代网络。

2004年至2008年期间,国内各个固网运营商都在积极建设以软交换为核心的NGN网络,开始了全网软交换的商用部署。

既有的程控交换逐步下线。

截至2009年,国内运营商的骨干语音网核心都已经被软交换替代,程控交换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二、各项技术指标的对比1、接通率语音接通率和系统接通率是考核交换机性能的两个重要指标,语音接通率主要考核用户应答的比例,由于受网络结构,用户使用习惯和资费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交换局间的语音接通率往往相差很大,而且不稳定。

所以考核系统接通率将会更加真实的反映交换机的性能情况。

系统接通率的计算公式为:系统接通率=交换机接通总次数/系统试呼总次数 系统试呼总次数=(NIN+NIN2*65535)-CAUHATT按照国家的规范要求,接通率的达标范围为95-98%,以华为的程控交换机C&C08和软交换SoftX3000为例,分别达到了99.96%和99.92%左右,远超过了国家规范要求。

软交换技术原理

软交换技术原理

软交换技术原理软交换网络设备的技术要求软交换网络中的主要设备软交换设备(SS)作为系统的控制核心,完成协议适配、呼叫处理、资源管理、业务代理等,并作为系统的对外接口完成和其它系统的互连互通功能。

信令网关(SG)完成电路交换网和分组交换网之间SS7转换的功能中继媒体网关(TG)在软交换的控制下,完成流媒体的转换功能,主要用于中继接入接入媒体网关(AG)在软交换的控制下,完成流媒体的转换功能,主要用于终端用户、PRI、BRI、V5接入IAD主要完成终端用户的语音、数据、图象等的综合接入功能应用服务器利用软交换提供的应用编程接口(API),通过提供业务生成环境,完成业务创建和维护功能软交换设备技术要求NGN 的控制核心:软交换设备软交换机(Softswitch )是一种功能实体,为下一代网络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提供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是下一代网络呼叫与控制的核心软交换可继承原有PSTN/ISDN 网络的业务特性,因此采用软交换技术实现传统的TDM 交换演进到NGN 已成为业界的共识软交换设备的功能要求软交换机提供业务的方式基本业务和补充业务都是在 Softswitch 中直接完成的新业务提供方式有三种通过API 开放业务,由Application Server 或第三方业务平台放业务逻辑, Softswitch 负责业务具体的实施;Softswitch 充当SSP,通过 INAP 和智能网中已有的 SCP 通信,重用目前已经存在的智能业务;直接在 Softswitch 本机上提供增值业务(如800号、移机不改号) 业务提供功网管功能计费功能SSF 功能呼叫控制功各种 媒体SI PH.248MG CPINH.323 IPN O.7AAA 服务器网管服务器 应用服务 SIP 系统 Softswi tch互通功信令网关信令网关软交换设SIP/INAPSNMPSS7/IP(SIGTRINASIP/BICCSH软交换机的功能分工软交换机其功能可以分为电话呼叫服务器、SIP 服务器等电话呼叫服务器:通过媒体网关控制协议实现对所属中继网关和接入网关的控制,实现基于分组承载网络的PSTN/ISDN 业务特性。

软交换网组网技术

软交换网组网技术
① 软交换控制设备(Softswitch Control Device) ② 业务平台(Service Platform) ③ 信令网关(Signaling Gateway) ④ 媒体网关(Media Gateway) ⑤ IP终端(IP Terminal) ⑥ 其他支撑设备
软交换位于网络的控制层,提供各种业务的呼叫控制、 连接以及部分业务提供。
Ih接口:软交换和接入网关之间的接口,主要完成媒体网 关控制、资源控制和管理功能。该接口协议为H.248或MGCP。
Ii接口:应用服务器/应用网关和媒体服务器之间的接口, 具体可采用的协议为SIP、H.248或MGCP。 Ij接口:应用服务器/应用网关和信令网关之间的接口,具 体采用INAP,应用服务器/应用网关通过信令网关与现有的智能 网的SSP/IP等设备互通,通过INAP分别向软交换用户提供智能 网业务。 Ik接口:其他运营商基于NGN的网络和NBP之间的接口,和 此部分NBP相关的功能以及采用的协议待定。 Il接口:软交换和IAD 之间的接口,具体可采用的协议为 H.248和MGCP。
软交换的技术定义可以进一步描述为: 它是一种提供了呼叫控制功能的软件实体; 它支持所有现有的电话功能及新型会话式多媒体 业务; 它采用标准协议(如SIP、H.323、MGCP、 MEGACO/H.248、Sigtran等协议); 它提供了不同厂商的设备之间的互操作能力。
10.1.2 软交换网层次结构
Im接口:软交换和位置服务器/转接软交换之间的接口, 当软交换网络采用分级方式进行组网时,可以有两种选择,即 位置服务器方式和转接软交换方式,当采用位置服务器分级方 式时,Im接口指软交换和位置服务器之间的接口和位置服务器 之间的接口,此时Im的接口协议待定。当采用转接软交换的分 级方式时,Im接口指软交换和转接软交换之间的接口和转接软 交换之间的接口,软交换和转接软交换之间的接口协议以及转 接软交换之间的接口协议要求同Id接口要求。

本地网软交换方式固网智能化改造方案与实施的开题报告

本地网软交换方式固网智能化改造方案与实施的开题报告

本地网软交换方式固网智能化改造方案与实施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在当前网络技术下,离不开基础的固网交换技术。

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固网交换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固网智能化改造方案与实施的研究正是对固网交换技术的一种创新和提升。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进行一系列探究和研究,提出固网智能化改造方案与实施的开题报告。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固网智能化改造方案与实施,以提升企业的固网交换技术水平,实现固网智能化,缩短故障处理时间,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提升。

三、研究内容1. 固网智能化改造的概念和背景。

本研究将从固网交换技术的基础出发,进一步探究固网智能化的概念和背景,介绍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对固网智能化改造的推动作用。

2. 固网智能化改造方案的设计。

本研究将从现有固网交换技术出发,结合新兴技术的特点,提出一种固网智能化改造方案,包括升级现有软交换设施,引入物联网技术等。

3. 固网智能化改造后的实施方案。

本研究将根据固网智能化改造的设计方案,进一步提出实施的方法、步骤和具体的操作流程,以实现固网智能化改造方案的成功实施。

4. 固网智能化改造的应用分析。

本研究将通过实践应用,对固网智能化改造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估,从而确定固网智能化改造的应用前景和技术指导。

四、预期结果本研究将提出一种固网智能化改造方案与实施,该方案可以大幅提高企业的固网交换技术水平,为企业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网络服务。

同时,该方案可促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增强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交互,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五、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全面、系统的方式,探究固网智能化改造方案与实施的相关问题,进行整体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探究和解决。

六、研究计划本研究拟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周):调研文献和网络资源,了解目前固网智能化改造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技术进展,对相关技术进行详细研究。

软交换与程控交换对比

软交换与程控交换对比

一、软交换的应用情况1、国际NGN的应用情况在NGN网络的试验和商用部署方面,国外的运营商起步比较早。

NGN网络署始于1999年5月,英国的BT利用北电网络的Succession解决方案,在西班牙建立了第一个大规模的、基于分布式下一代网络结构的电信级第二大长途网,并投入商业运营,正式揭开了电信界向NGN网络演进的序幕。

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已经有多家电信运营商完成了在NGN方面的商用部署。

2、国内NGN的应用情况随着技术和产品的成熟,NGN在我国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的各大电信运营商都开始进行相关的试验或组网。

其中,中国网通从2001年2月开始试验在北京、杭州、广州、宁波等地建设商用试验网,2004年建成国内第一张NGN长途语音骨干网,扩大了自己的话音市场份额;中国铁通于2002年3月开始其软交换商用试验网建设工作,目前已开始运营;中国电信也于2002年初开始在广州、深圳、上海、杭州四城市进行NGN建设,并于2004年底提出了业务转型的企业发展战略规划。

各个运营商在2004年都已经充分意识到NGN的发展是未来网络的趋势,将大力发展NGN网络作为战略转型企业规划的实施,构建适应当前业务发展模式的新一代网络。

2004年至2008年期间,国内各个固网运营商都在积极建设以软交换为核心的NGN网络,开始了全网软交换的商用部署。

既有的程控交换逐步下线。

截至2009年,国内运营商的骨干语音网核心都已经被软交换替代,程控交换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二、各项技术指标的对比1、接通率语音接通率和系统接通率是考核交换机性能的两个重要指标,语音接通率主要考核用户应答的比例,由于受网络结构,用户使用习惯和资费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交换局间的语音接通率往往相差很大,而且不稳定。

所以考核系统接通率将会更加真实的反映交换机的性能情况。

系统接通率的计算公式为:系统接通率=交换机接通总次数/系统试呼总次数 系统试呼总次数=(NIN+NIN2*65535)-CAUHATT按照国家的规范要求,接通率的达标范围为95-98%,以华为的程控交换机C&C08和软交换SoftX3000为例,分别达到了99.96%和99.92%左右,远超过了国家规范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江苏省电信有限公司
软交换网络较传统PSTN的建设优势
传统PSTN网络 网络平台 网络架构 电路交换网; 节点式体系结构; 业务比较单一的平台 ,开放新业务不灵活 ; 合一,升级和功能扩 展成本高,周期长; 不提供集中网管,耗 时耗力; 软交换网络 统一的分组交换网,可支持庞大的,增长迅速的,不可预测的多媒体通信业务量 ; 分布式网络体系结构,不容易出现瓶颈,也较容易控制故障,更容易实现按需布 网滚动发展; 可提供多媒体业务和移动业务甚至第三方开发的业务平台,开放新业务较灵活; 控制和承载相分离避免了这个问题,它可以有效地屏蔽底层网络的复杂性,有利 于在软交换平台上进行新业务的开发; 提供实时的、综合的、基于策略的网络管理模式,另外,还提供集中远程网络管 理维护功能,节省OPEX; 可提供POTS接入、ISDN接入、V5接入、xDSL接入、LAN接入和专线接入等多种接入 方式,对于运营商来说,可以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业务布放的速度更快,实现 更灵活; 软交换体系的集中控制、分布式体系、以数据网为承载网的特征使得网络的建设 占用最少的设备空间,节省大量的配套机房、供电、配线等投资; 拿软交换网络建网成本和PSTN简单对比是没有意义的。PSTN现在的低成本是多年 的网络建设积累的效应,而软交换网络才开始建设。对于一个全新建设的网络, 软交换网络的CAPEX要远远低于PSTN。
固网软交换
2017年9月30日
固网软交换提纲 • • • • •

• • •
固网软交换体系介绍 固网软交换的建设背景 固网软交换的业务 网元设臵原则和方案 网络组织和路由计划 接口与协议 信令和话务带宽计算 承载网要求 编号
2
江苏省电信有限公司
NGN
NGN指下一代网络。 韦乐平提出,广义的下一代网络有五大战略性方向: • 对于交换网,下一代网络指软交换系统; • 对于移动网,下一代网络指3G网; • 对于数据网,下一代网络指以IPv6为基础的下一代 互联网NGI; • 对于传送网,下一代网络指下一代智能光传送网; • 对于接入网,下一代网络指多元化的宽带接入网。
9
江苏省电信有限公司
软交换体系架构
• 接入网关(AG): 实现用户侧的POTS接入、ISDN BRI/PRI接入、V5接入、xDSL 接入、LAN接入等,在网络侧提供以太网接口,接入至软交换 网络。
• 综合接入设备(IAD): 小型的用户接入设备,提供POTS接入、ISDN BRI/PRI接入、 V5接入、xDSL接入、LAN接入等,在网络侧提供以太网接 口,接入至软交换网络。 • 边缘接入控制器(BAC): 为放臵在外网区的IAD/智能终端提供业务接入的控制设备,具 有安全防护、媒体管理、地址转换、私网穿越等功能,配合软 交换核心设备和IAD/智能终端设备实现用户管理、业务管理, 配合承载网实现QoS管理。
务;
• 多用户性采用多种接入手段; • 资源共享性互联网的丰富资源;
• 低成本性IP传输承载和运维管理费用的降低;
• 安全性具有QoS 保证。
4
江苏省电信有限公司Fra bibliotek软交换网络主要特点
使得整个电信网络提供业务更加灵活,实现了话音和数 据的融合,不仅仅是网络上的融合,也实现了业务上的融 合,以及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的融合。 降低成本,提高收益,增强市场竞争力。
下一代网络中的核心设备是软交换,软交换设备也是传统 的电信网向下一代网络演进的关键设备。软交换的主要设 计思想是分布式的结构,也就是业务与控制相分离,控制 与承载相分离。
3
江苏省电信有限公司
软交换网络主要特点
• 开放性开放的业务平台,具有PARLAY API开放接口;
• 高效性以软交换设备为核心,采用分布式架构; • 多媒体性在分组网上提供语音、视频及其它多媒体流的实时业
• •

业务/应用层: 提供软交换网络各类业务所需的业务逻辑、数据资源以及媒 体资源,包括媒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等设备。
8
江苏省电信有限公司
软交换体系架构
• 软交换设备: 软交换网络的控制核心,为软交换体系中的话音、数据和多媒 体等业务提供呼叫控制、媒体网关接入控制、资源分配、协议 处理、路由、认证、计费等功能。
业务平台 控制与承 载 网管
接入
POTS接入;
因本地端局、汇接局 、长途局、信令网、 同步网等多类项目的 实施,需占用大量机 房,并配套进行供电 、配线、机房装修等 工程的建设。
成本
6
江苏省电信有限公司
软交换体系架构
软交换网络体系架构从纵向上分为四个层面:
7
江苏省电信有限公司
软交换体系架构
• 接入层: 为用户接至软交换网络提供各种接入手段,并将信息转换成 能够在IP网上传递的信息格式。接入层内的设备主要包括中 继网关、信令网关、边缘接入控制器、综合接入设备、智能 终端等。 承载层: 基于IP分组交换技术,负责将软交换网络内包括媒体流和信 令流在内的各类信息传送到目的地。 控制层: 提供呼叫控制、承载控制和路由解析等功能,包括软交换设 备和路由服务器两类设备。
10
江苏省电信有限公司
软交换体系架构
• 智能终端(SIP终端): 包括SIP硬终端和SIP软终端,SIP硬终端是基于SIP协议的多媒 体设备,具有一体化、内臵按键、麦克风、显示屏、摄像头等 特征;SIP软终端是基于SIP协议的多媒体软件,运行于PC上。 • 媒体服务器(MS): 处于软交换网络中应用层,提供各种业务所需的各类音频和视 频信号的播放、混合、格式转换等处理功能,如语音识别、语 音合成、会议桥、交互式应答、录音通知等。
• 中继网关(TG): 用于与PSTN网相连,负责TDM话路和IP媒体流之间协议的转 换,PSTN 侧采用数字中继接口,分组网侧采用以太网接口。 • 信令网关(SG): 用于与No.7信令网相连,负责No.7信令和SIGTRAN信令之间信 令协议的转换,PSTN 侧采用数字中继接口,分组网侧采用以 太网接口。
• 应用服务器(AS): 处于软交换网络中应用层,提供业务逻辑执行环境,并负责业 务逻辑的生成和管理功能。
11
江苏省电信有限公司
软交换体系架构
• 内网区: 是由软交换设备、媒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中继网关、信 令网关、接入网关等设备组成的网络区域,该网络区域设备 完全由运营商控制,安全等级要求高。 • 外网区: 是由智能终端、IAD 等设备组成的网络区域,该网络区域设 备放臵在用户驻地网,面向个人用户提供服务,设备一般通 过公共互联网接入,接入手段包括ADSL、以太网、HFC 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