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斜肌部分切除术与下斜肌切除术治疗伴下斜肌功能亢进的V型斜视

合集下载

下斜肌减弱术在合并下斜肌亢进的V型斜视中的应用

下斜肌减弱术在合并下斜肌亢进的V型斜视中的应用
童得 到健 康 的发 展 。④ 加 强 宠 物 的管 理 , 立 正 确 建 的人与动 物 的生 活方 式 。加强 口腔 医务人 员 临床 操
作 技能 的培训 , 练 掌握有 效 的儿 童 护理 技 巧 , 熟 大力
念 治疗 儿童颌 面 创 伤 , 得 良好 的治 疗 效 果 , 外 , 取 另 由于患 者年 龄小 , 手术 治疗 很 难 主动 配 合 , 因此 应 用
质量, 因此采 取 针对 性 预 防措 施 是 减 少 儿童 创 伤 的
[ ] 周树夏 , 2 顾晓 明 . 现代 颌面 创伤 救 治 的基本 原则 [] 中华 口 J.
腔医学 杂志 ,0 13 ( )8 20 ,6 2 :5—8 . 7
下斜 肌 减 弱术 在 合 并 下 斜 肌亢 进 的 V 型斜 视 中的应 用
自觉 性 。禁 止学 龄前儿 童单 独 骑 自行 车 等 。② 提高 监 护人 对 儿 童 的监 护 责 任 和 意识 , 对 各 年龄 段 的 针
创伤 特点 , 采取相 应 的防范 措施 , 学 、 理 、 范地 科 合 规
牙发 病率 最高 , 伤类 型 以挫裂 伤 和 撕裂 伤 居 多 , 创 涉 及 生命 危 险的较 少 , 近年 来 颌 面 创 伤 的救 治 取 得 了 较 快 发 展 , 对 儿 童 正处 于 生 理 和 心 理 发 育 期 , 针 及 时、 正确 、 有效 的进 行儿 童颌 面创 伤 的救 治 是许 多 同
术。
关 键词 : 下斜肌 ; V型斜视 ; 科手 术 外
中 图 分 类 号 : 7 . R 77 4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62—6 8 (O 6 o 17 8 X 20 )3—02 —0 23 2

斜视手术并发症及管理

斜视手术并发症及管理

(一)患者紧张,不可以合作一般斜视手术多在局麻下进行。

有的患者因为害怕手术,心情异样紧张,在注射麻药或牵拉肌肉时,出现虚脱状态(出汗、面无人色、呼吸困难等),当出现上述状况时,有时很难划分是过敏反响仍是眼心反射所致。

此时应停止手术,如能恢复证明可能为精神紧张所致。

对局麻手术的患者术前应做好解说工作,排除患者顾忌,使情绪稳固。

(二)麻醉不测全麻手术最大的风险是麻醉不测,所以术前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别的,药物过敏也是不容忽略的问题,术前应详细咨询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

全麻不测的防备,除麻醉师的监护外,手术者也应时辰注意与麻醉师配合,手术操作要轻盈,防止不用要的牵拉眼外肌,注意保持呼吸道畅达。

总之斜视手术是一种择期手术,手术应选在患者身体状况优秀的状况下进行,术前的各项浑身及专科检查必定要完美。

(三)出血术中分别肌间膜时如伤及肌肉简单出血,肌肉断腱时两断端易出血,分别肌肉太靠后伤及涡状静脉易出血,折叠肌肉时不充足的炙烤或在肌肉缝合时未能坚固结扎血管也易出血。

假如发生出血应先止血再连续手术,因为过多出血可以致严重瘢痕的形成并发生限制性斜视。

钩肌肉时必定要钩全,如一部分肌纤维未钩入,分别肌间膜时必定出血许多,如分别肌间膜时太凑近肌肉简单损害肌膜及肌肉惹起出血,肌肉断腱前确认套环缝线已将肌肉缝全,并已拉紧,断腱后实时把肌止端处出血点止血。

分别肌肉不要太靠后,如不慎切断涡状静脉,可用局部加压止血,禁忌炙烤。

别的术前应咨询患者有无血液病史,查察凝血功能能否正常,女性病人应避开月经期。

(四)感染斜视手术后发生感染极少见,发生率小于 1/1500,有感染的患者出现结膜充血和痛苦,伴脓性分泌物,一旦发生感染应马上治疗,因外眼感染能够以致眼眶炎症及全眼球炎,应行结膜囊培育及药敏试验,可先用广谱抗生素局部及浑身应用并亲密察看。

必需时需手术翻开结膜切口,如缝线处有脓点应拆掉缝线,如感染部位较深,应上引流条。

斜视手术惹起眼内感染比较稀有,主要因为术中眼球壁的穿通,细菌侵入造成,结果严重。

2种手术方法治疗伴下斜肌功能亢进的Ⅴ型斜视疗效比较

2种手术方法治疗伴下斜肌功能亢进的Ⅴ型斜视疗效比较

下 斜 肌 部 分 切 除 术 和 下 斜 肌 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术 均 能
显 著 改 善 伴 下 斜 肌 功 能 亢进 的 V 型斜 视 , 2种 手 术 疗 效 相 当。 [ 关键词 ] 下 斜 肌 亢进 ; 下斜肌减 弱术 ; V 型 斜视 [ 中图分类号 ] R 7 7 7 . 4 1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 编号 ] 1 0 0 8—8 8 4 9 ( 2 0 1 3 ) 3 1 —3 4 8 8— 0 2
得到 明显改善 , 2组 比较 无 显 著 性 差 异 ( x =0 . 0 3 0 2 7 , P>
( } H } ) 。
1 . 1 一 般 资 料 收 集 2 0 0 4年 2月一 2 O 1 1年 l 2月 在 新 乐 市 医 院 行 手 术 矫 正 的 斜 视 伴 下 斜 肌 功 能 亢 进 的 V 型 斜 视 患 者 1 2 5例 , 均进行 眼科 常规 检查 , 符 合相 应诊 断标 准 … , 并 除 外
其 他 眼 病 。 年 龄 4~ 2 0岁 , 平均 1 2 . 1 岁 。 双 眼 视 力 均 ≥0 . 6,
1 . 4 统 计 学 处 理 率 的 比 较 采 用 z 检 验 。 检 验 水 准 0 【 =
0. 05。
2 结

2 . 1 下斜 肌 功 能 改 善情 况
2组 术 后 1 1 个 月 下 斜 肌 功 能 都
1 临 床 资 料
1 . 3 观察项 目 常规检查视力 、 屈光状态 、 眼位 , 重 点 检 查 各 方位的眼球运 动情况 , 以 确 定 有 无 上 斜 肌 功 能 不 足 及 下 斜 肌 功 能 亢 进 。 手术 前 后 用 同 视 机 检 查 远 立 体 视 , 九 个 方 位 斜 视 角及向上 2 5 。 和向下 2 5 。 注视 的 斜 视 角 ; T i t mu s 检 查 图 检 查 近 立体视 ; 三棱镜遮盖 法检查 戴镜及 不戴 镜的远 、 近斜视 角 ; 被 动牵拉试验判 断有无限制 因素 存在 ; 眼 底 照 相 检 查 眼 球 旋 转 情 况 。 下 斜 肌 亢 进 程 度 分 级 : 内转 时 角 膜 下 缘 离 开 下 睑 缘 为 亢 进 (+) , 角膜下缘 在 内外眦连 线处 为亢 进 ( + + ) , 角 膜 下 缘 在 内外 眦 连 线 上 为 亢 进 ( H + ) , 角 膜 下 缘 在 上 睑 缘 为 亢 进

下斜肌断腱术及下斜肌部分切除术(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下斜肌断腱术及下斜肌部分切除术(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下斜肌断腱术及下斜肌部分切除术(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一概述下斜肌断腱术及下斜肌部分切除术属于减弱垂直肌的术式之一。

下斜肌主要功能是使眼球外旋,次要作用为上转和外转眼球。

因此下斜肌断腱术及下斜肌部分切除术适用于患眼下斜肌强或上斜肌弱或另眼上直肌弱的上斜视及V形斜视伴下斜肌过强者。

二麻醉方式及术前准备1.麻醉方式结膜下浸润麻醉或全麻。

2.术前准备(1)术前2~3天抗生素滴眼,每天4次。

(2)术前1天常规准备双眼及周围皮肤。

(3)术晨禁食。

(4)术前晚及术前服镇静剂。

(5)术晨冲洗结膜囊,消毒皮肤,盖无菌纱布。

(6)术前照常规像。

三适应证适用于患眼下斜肌强或上斜肌弱,或另眼上直肌弱的上斜视及V形斜视伴下斜肌过强者。

四禁忌证若患眼下直肌弱或上直肌强,或另眼下斜肌弱时,也发生上斜视。

此时应施患眼上直肌徙后或下直肌加强,或另眼下斜肌加强术。

五手术步骤1.做颞下方近穹窿部Parks球结膜切口。

2.用斜视勾勾取外直肌和下直肌,暴露并勾取下斜肌。

3.分离肌肉周围筋膜及韧带,暴露出5~8mm长的一段下斜肌。

从其中间切断下斜肌,肌肉断端电凝止血,即为断腱术。

4.用2个止血钳分别夹住下斜肌5~8mm的两端,需夹住整个肌腹。

5.剪去止血钳中间5~8mm一段的下斜肌,肌肉断端电凝止血,即为切除术。

6.除去止血钳,使下斜肌断端自动缩回。

7.缝合球结膜切口。

六术后并发症下斜肌粘连综合征。

七术后护理1.术后48小时内可用冰袋冷敷以减轻疼痛及出血。

手术后第二天换药后局部点滴抗菌素眼药水与眼膏2周。

2.按时滴眼药,点药前要洗净双手,眼药瓶口不要接触眼睛和手,以免污染。

3.术后2周内尽量减少全身剧烈活动,手术眼严禁外力碰撞、按压、低头、揉眼,防止感染。

4.恢复期避免长时间用眼看书报,以防术眼疲劳。

5.术后按医嘱到医院复查。

如出现复视现象或感到眼部疼痛剧烈等其他特殊情况,请立即告知医生。

八术后饮食饮食上要注意营养摄入均衡,切忌烟酒和辛辣刺激食物。

边缘切开治疗不对称性下斜肌功能亢进115例临床效果观察

边缘切开治疗不对称性下斜肌功能亢进115例临床效果观察

边缘切开治疗不对称性下斜肌功能亢进115例临床效果观察目的探讨下斜肌边缘切开治疗不对称性下斜肌功能亢进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行手术矫正的不对称性下斜肌功能亢进1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一侧下斜肌功能正常或亢进+1级,行下斜肌边缘切开术。

另一侧下斜肌亢进+2~+4级,行下斜肌切断和(或)同侧上直肌后徙术。

手术前后分别观察患者的双眼下斜肌功能、V征、代偿头位、双眼视功能。

术后随访3~18个月。

结果术后下斜肌功能正常105例,未出现下斜肌功能不足。

内斜V征第一眼位平均斜视角由术前64.5△降至术后5.8△,外斜V征第一眼位平均斜视角由术前-63.6△降至术后5.4△。

术前30例有代偿头位,术后25例代偿头位消失,5例代偿头位好转。

术前双眼视功能25例,术后双眼视功能65例。

结论下斜肌边缘切开是治疗不对称下斜肌功能亢进中下斜肌功能正常及亢进+1级一侧眼的有效术式。

标签:下斜肌;减弱术;边缘切开术;不对称原发性或继发性下斜肌功能亢进常常合并有V型斜视,这是因为下斜肌是第二外转肌,当向上注视时常使两眼集合减弱,分开加强,所以在上转位注视时外斜加大,内斜减少,眼位的改变呈英文字母的“V”字型。

V型斜视大多数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

减弱下斜肌的术式有下斜肌切断术、下斜肌部分截除术、下斜肌后徙术、下斜肌肌肉边缘切开术及下斜肌转位术,其中以下斜肌切断术、下斜肌部分截除术及下斜肌后徙术较为常见。

但双侧不对称性下斜肌功能亢进,对下斜肌正常或亢进轻微的一侧眼,如行双侧对称性下斜肌切断术有一部分病例出现过矫引起下斜肌功能不足或致A征,如不手术,一部分病例出现下斜肌继发亢进,需二次手术。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在本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不对称性下斜肌功能亢进1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一侧下斜肌功能正常或亢进+1级的眼行下斜肌边缘切开术,另一侧眼行下斜肌切断术和(或)同侧上直肌后徙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2月~2012年2月在本院住院行手术矫正的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V型斜视中,挑选出随访完整的不对称性下斜肌功能亢进115例患者,一侧下斜肌功能正常65例,亢进+1级50例,另一侧下斜肌亢进+2~+4级。

36例V征外斜手术治疗

36例V征外斜手术治疗

36例V征外斜手术治疗目的探讨V征外斜的手术方法及其效果。

方法V型外斜36例,其中30例行下斜肌切断或部分切除联合常规水平肌手术,2例行下斜肌转位术联合常规水平直肌手术,另外4例行水平肌垂直移位联合水平直肌手术,观察手术前后的眼位、下斜肌功能和双眼视觉的状况。

结果术后第一眼位正位者35例,V征消失或缓解者32例,双眼视功能恢复者20例。

结论下斜肌切断或部分切除适用于下斜肌功能亢进++以上的V征外斜,而水平直肌的垂直移位术适用于无明显下斜肌亢进的V征外斜。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surgical procedures for V-pattern exotropia.Methods 36 cases of exotropia with V-pattern were studied.30 cases were performed the procedure of weak-ening inferior oblique and 4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the horizontal rectus vertical transposition.The eye position,the function of inferior oblique and the binocular vision were analyzed before surgery and after surgery. Results After surgery,orthophoria of the primary eye position was 35 cases ,disapperance of V-pattern was 32 cases,20 cases had obtained binocular vision. Conclusion The procedure of weakening inferior oblique was most effective for V-pattern exotropia with hyperfunction of inferior oblique. The horizontal rectus vertical transposition was most effective for V-pattern exotropia without hyperfunction of inferior oblique.Key words:V-pattern exotropia;Inferior oblique;OperationA-V综合征是一种亚型的水平斜视,在垂直方向上具有非共同性,即向上和向下看时水平斜视发生变化,以英文字母“A”和“V”形象而命名的一类斜视。

下斜肌前转位术治疗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垂直分离性斜视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下斜肌前转位术治疗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垂直分离性斜视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16·《人人健康》Every one is well 临床医学2015年21期在相关的研究中指出,下斜肌前转位术对于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垂直分离性斜视的手术治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是其容易在术后出现不良反应。

因此,文章主要针对我院20例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垂直分离性斜视患者进行手术观察,现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20例(35只眼)在我院进行诊治的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垂直分离性斜视患者进行手术观察,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中有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为(9.7~26.4)岁,平均年龄为(22.3±1.1)岁,其中双眼垂直分离性斜视者7例,单眼垂直分离性斜视者3例,共计17只眼;对照组中有男性5例,女性5例,年龄为(10.4~27.6)岁,平均年龄为(23.1±1.2)岁,其中双眼垂直分离性斜视者8例,单眼垂直分离性斜视者2例,共计18只眼。

其中伴随有下斜肌功能亢进8例、合并有斜视4例,外斜视5例。

1.2 方法对照组使用常规手术,治疗组使用下斜肌前转位术。

治疗组具体措施为:先在患者的穹窿结膜处进行手术切口,并将下斜肌暴露在视野内,并于下斜肌止端4mm 处使用钳夹固定好,从侧断剪断斜肌,将斜肌断裂出进行双套环缝线,并用钳夹合并肌肉60s 止血,将近端的下斜肌缝合至患者的上直肌1mm 处。

对于合并有斜视的患者可以进行水平肌矫正手术。

1.3 观察指标观察手术的治疗效果并在术后1年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

在术后观察患者的下斜肌功能状况,观察患者眼球向上下或左右时眼角膜以及肌肉变动的情况。

并对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垂直分离性斜视患者进行评价。

3+:眼球向周围转动时出现明显的上斜,且向鼻上方注视时会出现明显的上转。

2+:眼球向周围转动时出现轻微的上斜,且向鼻上方注视时不会出现明显的上转。

1+:眼球向周围转动时无上斜现象,且向鼻上方注视时会出现较小的上转。

两种下斜肌减弱术治疗V型斜视的疗效比较

两种下斜肌减弱术治疗V型斜视的疗效比较

两种下斜肌减弱术治疗V型斜视的疗效比较【关键词】下斜肌;手术;V型斜视[摘要]目的:探讨下斜肌部分截除术和下斜肌切断术两种手术的疗效。

方法:130例V型斜视中,80例行双眼下斜肌部分截除术,50例行下斜肌切断术。

另外联合水平直肌后退及(或)缩短术。

结果:下斜肌部分截除术和下斜肌切断术术后下斜肌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 75,P>0.05),V征改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4 84,P>0.05)。

结论:下斜肌部分截除术和下斜肌切断术疗效相同。

[关键词]下斜肌;手术;V型斜视V型斜视临床上较为常见,它是指患者向上注视和向下注视时的斜视度数至少相差15°,双眼位置改变类似字母“V”的形态,是一种常见的亚型水平斜视。

V型斜视大多数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1],除了行水平肌手术外,对下斜肌功能亢进者要减弱下斜肌,减弱下斜肌的术式有:下斜肌切断术,下斜肌部分截除术、下斜肌退后术、下斜肌肌肉边缘切开术及下斜肌转位术。

其中以下斜肌切断术和下斜肌部分截除术较为常用。

为了探讨二者有无差异,现对下斜肌切断术和下斜肌部分截除术治疗V型斜视的疗效作一比较。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因V型斜视行手术治疗的共136例,其中伴有下斜肌亢进者130例。

在130例V型斜视患者中:男60例,女70例,手术年龄4岁~18岁,平均年龄9.2岁,其中内斜V征40例,外斜V征90例。

1.2 诊断标准采用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1996年规定AV征标准[2]。

外斜V征:向上注视时外斜度数比向下注视时大(≥15°),内斜V征;向下注视时的内斜度数比向上注视时大(≥15°)。

1.3 检查方法全部患者采用角膜映光法、三棱镜遮盖试验或马氏杆加三棱镜及同视机测定斜视角,同视机检查上转25°、下转25°的水平斜视度(以三棱镜度为单位)、融合功能及立体视功能,同时做Bagolini线状镜,AC/A,单眼及双眼运动检查。

三种下斜肌减弱术治疗V型斜视的疗效比较

三种下斜肌减弱术治疗V型斜视的疗效比较

三种下斜肌减弱术治疗V型斜视的疗效比较
赵静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年(卷),期】2009(007)006
【摘要】目的探讨下斜肌切断术、下斜肌后徙术及下斜肌部分截除术三种手术的疗效.方法 150例因下斜肌功能亢进所致V型斜视中,43例行下斜肌后徙术,54例行下斜肌切断术,53例行下斜肌部分截除术,另外联合水平直肌后徙及(或)缩短术.结果对下斜肌切断术、下斜肌后徙术及下斜肌部分截除术进行术后下斜肌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67,P>0.05),V征改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9035,P>0.05).结论下斜肌切断术、下斜肌后徙术及下斜肌部分截除术三种手术的疗效无明显差异.
【总页数】2页(P136-137)
【作者】赵静
【作者单位】河北邢台眼科医院,054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7
【相关文献】
1.相等的下斜肌减弱术治疗由不等的下斜肌亢进引起的V型斜视 [J], 陶永贤
2.下斜肌减弱术在合并下斜肌亢进的V型斜视中的应用 [J], 刘小林;牛贺平;贾云
3.两种下斜肌减弱术治疗V型斜视的疗效比较 [J], 张建民
4.水平肌加强减弱术联合下斜肌切断减弱术治疗斜视伴下斜肌功能亢进的效果 [J], 闫利霞;马琳;张鑫
5.水平肌加强减弱术联合下斜肌切断减弱术治疗斜视伴下斜肌功能亢进患儿疗效评价 [J], 李金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下斜肌切断治疗下斜肌亢进的V型斜视

下斜肌切断治疗下斜肌亢进的V型斜视

下斜肌切断治疗下斜肌亢进的V型斜视发表时间:2011-03-28T09:49:50.200Z 来源:《中国美容医学》(综合)11年1期供稿作者:余素英袁凡雷先明[导读] 目的:分析下斜肌切断治疗下斜肌亢进的V型斜视的疗效余素英袁凡雷先明(绵阳万江眼科医院621000)作者简介:余素英(1970.10-),四川绵阳人,本科,研究方向:小儿眼科斜视弱视的诊疗。

【摘要】目的:分析下斜肌切断治疗下斜肌亢进的V型斜视的疗效。

方法:手术治疗下斜肌亢进的外斜V型斜视12只眼。

将下斜肌于外直肌与下直肌间钩出,用两把纹丝钳分别夹住,中间距离5mm,纹丝钳间剪断下斜肌,电凝两断端。

术后随访2周至6个月。

结果:术前V型外斜向上方注视比下方注视均大于40棱镜度,双下斜肌亢进+++和++各6只眼。

术后仍有2只眼下斜肌功能亢进,但为+。

没有病人注视原在位时有复视或垂直斜视。

结论:下斜肌切断治疗下斜肌亢进的V型斜视有效。

【关键词】下斜肌切断;治疗下斜肌亢进;V型斜视【中图分类号】R77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2-0250-02V型斜视是当眼向上方及向下方注视时其水平斜视出现差异的现象,即相差大于15个棱镜度。

病因尚未明确。

有四种说法:(1)水平肌说:内外直肌当向上方及向下方注视时其作用强弱不等而影响了水平斜视度。

外斜视为外直肌向上注视眼位功能过强所引起。

(2)上直肌肌说:如上直肌功能减弱,其内转作用在向上注视眼位时减弱,产生V现象。

下直肌功能过强,其内转作用在向下注视眼位时过强而产生V现象。

(3)斜肌说:当上斜肌功能减弱时,其向下注视眼位,由于上斜肌功能减弱的结果其内转作用增强。

更加上由于上斜肌功能减弱继发下斜肌功能过强,向上注视眼位其外转作用增强而产生V现象。

(4)解剖异常说:当内直肌附着处向上方偏位,外直肌附着处向下移位,可引起向上转时外直肌外转作用增强,向下注视时内直肌内转作用增强,因而形成V现象[1]。

下斜肌切断减弱术在儿童斜视伴下斜肌功能亢进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下斜肌切断减弱术在儿童斜视伴下斜肌功能亢进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下斜肌切断减弱术在儿童斜视伴下斜肌功能亢进治疗中的应用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下斜肌切断减弱术在儿童斜视伴下斜肌功能亢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84例儿童斜视伴下斜肌功能亢进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42例。

研究组行水平肌加强减弱术联合下斜肌切断术治疗,对照组行水平肌加强减弱术治疗。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水平斜视度数、下斜肌功能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水平斜视度数为(7.22±1.09)°,低于对照组的(10.23±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下斜肌功能亢进比例低于对照组,下斜肌功能正常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和角色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下斜肌切断减弱术可有效改善儿童斜视伴下斜肌功能亢进的斜视症状和水平斜视度数,促进下斜肌功能恢复,提高预后效果。

[关键词] 斜视;下斜肌功能亢进;下斜肌切断减弱术;水平肌加强减弱术斜视属于临床常见的眼外肌疾病之一,儿童时期是其高发年龄段,主要是各种因素造成的支配眼外肌运动的神经出现麻痹或先天性眼外肌发育不正常等因素所致,常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易引起弱视眼,导致患儿生活质量下降[1-2]。

水平肌加强减弱术是临床治疗儿童斜视伴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常用术式,虽能改善患儿病情,但单一治疗对患儿下斜肌功能改善情况欠佳,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3]。

本研究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84例儿童斜视伴下斜肌功能亢进患儿,探讨下斜肌切断减弱术在儿童斜视伴下斜肌功能亢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依据。

信息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84例儿童斜视伴下斜肌功能亢进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42例。

下斜肌转位术治疗伴有下斜肌亢进的分离性垂直偏斜24例临床分析

下斜肌转位术治疗伴有下斜肌亢进的分离性垂直偏斜24例临床分析

下斜肌转位术治疗伴有下斜肌亢进的分离性垂直偏斜24例临床分析杨隆艳;孙伟;徐春玲【期刊名称】《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1(000)005【总页数】1页(P914)【作者】杨隆艳;孙伟;徐春玲【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科(吉林长春 130041);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科(吉林长春 130041);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科(吉林长春 130041)【正文语种】中文本文作者观察了24例30眼伴有下斜肌亢进的分离性垂直偏斜(dissociated vertical deviation,DVD)患者行下斜肌转位术前后垂直斜度及下斜肌亢进的变化,以评价下斜肌转位术治疗伴有下斜肌亢进的DVD的手术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9月—2010年7月本院伴有下斜肌亢进的DVD患者24例30眼,其中男性9例12眼,女性15例18眼。

双眼DVD 6例,单眼DVD 18例。

年龄3~22岁,中位年龄13.0岁。

只伴有下斜肌亢进的DVD 2例,并发先天性上斜肌麻痹7例,并发内斜视3例,并发外斜视12例。

1.2 术前及术后检查术前除眼科常规检查外,重点进行眼肌专科检查。

先行角膜映光法、遮盖-去遮盖法、同视机检查、Bielschow sky歪头实验、立体视检查和眼底照相等综合检查眼位情况,眼球运动观察下斜肌亢进的程度,用三棱镜加遮盖法测定近距离(33 cm)和远距离(5 m)原在位垂直斜度。

手术测量近距离和远距离原在位垂直斜度及下斜肌亢进程度。

1.3 手术方法 12岁以下不能配合手术的儿童采用全麻手术,能配合者及成人采用局麻或局麻强化法手术。

剪开颞下方穹窿部球结膜,分离筋膜和肌间膜,暴露巩膜,直视下钩取下斜肌,并分离周围筋膜组织充分暴露下斜肌,在近止端用6-0可吸收线作双套环缝线,离断下斜肌,分离暴露下直肌附着点,将下斜肌鼻侧断端固定于下直肌颞侧缘外的浅层巩膜上,与下直肌附着点位于同一水平线。

改良的下斜肌前转位术治疗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垂直分离性斜视

改良的下斜肌前转位术治疗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垂直分离性斜视

改良的下斜肌前转位术治疗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垂直分离性斜视韩爱军【摘要】目的:探讨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分离性垂直斜视(disso-ciated vertical deviation,DVD)的临床特征,分析改良的下斜肌前转位术治疗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DVD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DVD 48例.将下斜肌离断,然后转位固定于下直肌止端颞侧1mm 后1mm处.术后随访2wk~12mo.结果:下斜肌转位术对小度数DVD组和中等度数DVD组的原在位垂直斜度的矫正效果无显著性差异,小度数DVD组和中等度数DVD组与大度数DVD组在原在位垂直斜度的矫正效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改良的下斜肌前转位术治疗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垂直分离性斜视安全有效.【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年(卷),期】2011(011)007【总页数】2页(P1286-1287)【关键词】垂直分离性斜视;手术治疗【作者】韩爱军【作者单位】054001,中国河北省邢台市眼科医院眼科【正文语种】中文0 引言分离性垂直偏斜(dissociated vertical deviation,DVD)是违背神经支配法则的一种特殊类型斜视。

由于DVD的病因尚不明确,斜视角度难以确定,故手术效果较共同性斜视差。

对于伴下斜肌亢进的DVD,早期学者行下斜肌切断术,后来发现单纯下斜肌切断并不能限制眼球上漂。

1981年Elliott等[1]首次应用下斜肌转位术治疗DVD,传统的下斜肌转位术是将离断的下斜肌固定于下直肌止端颞侧的浅层巩膜上,但容易发生抑制上转综合征。

我们对2008-06/2009-04年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垂直分离性斜视住院手术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发现改良的下斜肌前转位术治疗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DVD效果良好。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选取2008-06/2009-04年我科共收治伴有下斜肌亢进的DVD患者48例60眼。

其中女18例24眼,男30例36眼。

伴有下斜肌亢进的分离性垂直偏斜的手术疗效分析

伴有下斜肌亢进的分离性垂直偏斜的手术疗效分析

伴有下斜肌亢进的分离性垂直偏斜的手术疗效分析杨隆艳;孙伟;徐春玲【摘要】目的分析下斜肌转位术对伴有下斜肌亢进的分离性垂直偏斜(dissociated vertical deviation,DVD)的矫正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行下斜肌转位术的24例(30眼)伴有下斜肌亢进的DVD患者的完整资料,并根据术前原在位垂直斜度将患者分为小度数、中等度数和大度数组,比较下斜肌转位术对各组近距离(33 cm)和远距离(5 m)原在位垂直斜度矫正效果.所有患者下斜肌固定于下直肌颞侧缘外的浅层巩膜,与下直肌附着点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合并水平斜视者同期手术矫正.结果近距离小度数DVD组、中等度数DVD组、大度数DVD组治愈率分别为100%、0、0;3组有效率分别为92.3%、7.7%、0;3组无效率分别为41.7%、25.0%、33.3%;远距离时各组治愈率分别为100%、0、0;3组有效率分别为92.9%、7.1%、0;3组无效率分别为25.0%、50.0%、25.0%;无论是近距离还是远距离,下斜肌转位术对小度数和中等度数DVD组的原在位垂直斜度矫正效果明显优于大度数DV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小度数和中等度数DVD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斜肌转位术对小度数DVD组(≤10<'Δ>)和中等度数DVD组(11<'Δ>~19<'Δ>)近距离和远距离原在位垂直斜度的矫正效果明显优于大度数DVD组(≥20<'Δ>).【期刊名称】《眼科新进展》【年(卷),期】2011(031)008【总页数】3页(P772-773,776)【关键词】分离性垂直偏斜;下斜肌亢进;下斜肌转位术【作者】杨隆艳;孙伟;徐春玲【作者单位】130041,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科;130041,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科;130041,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7.4分离性垂直偏斜(dissociated vertical deviation,DVD)是违背神经支配法则的一种特殊类型斜视。

下斜肌转位联合水平直肌手术治疗下斜肌亢进合并V型斜视的临床研究

下斜肌转位联合水平直肌手术治疗下斜肌亢进合并V型斜视的临床研究

下斜肌转位联合水平直肌手术治疗下斜肌亢进合并V型斜视的临床研究沈志新;陈红明;杜诚【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生》【年(卷),期】2024(62)1【摘要】目的探讨下斜肌转位联合水平直肌手术矫正下斜肌亢进合并V型斜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9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中医院收治的下斜肌亢进合并V型斜视患者3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联合手术组(n=28)和分次手术组(n=11)。

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眼位、V征治愈率、下斜肌亢进矫正率、眼心反射、眼胃反射及并发症。

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均恢复第一眼位正位,且V征治愈数和下斜肌亢进矫正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视力均恢复至术前水平;两组患者的眼心反射、眼胃反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炎症反应、结膜下大量出血、眼睑皮下血肿、球后血肿等并发症。

结论下斜肌转位联合水平直肌手术矫正下斜肌亢进合并V型斜视的疗效不劣于常规分次手术,但可减少手术次数,避免二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总页数】4页(P36-38)【作者】沈志新;陈红明;杜诚【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中医院眼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7.4【相关文献】1.下斜肌前转位术治疗伴有下斜肌亢进的分离性垂直斜视患儿的疗效2.改良的下斜肌前转位术治疗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垂直分离性斜视3.下斜肌不等量切除前转位术治疗伴有非对称性下斜肌功能亢进的分离性垂直斜视4.下斜肌部分切除术与下斜肌切除术治疗伴下斜肌功能亢进的V型斜视的临床效果比较5.下斜肌肌腹转位术治疗轻度下斜肌亢进伴小度数垂直斜视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下斜肌前转位术治疗伴有下斜肌亢进的分离性垂直斜视患儿的疗效

下斜肌前转位术治疗伴有下斜肌亢进的分离性垂直斜视患儿的疗效

下斜肌前转位术治疗伴有下斜肌亢进的分离性垂直斜视患儿的疗效王曦琅;谭艺兰;邓姿峰;陶利娟【摘要】目的:探究下斜肌前转位(anterior transposition of inferior oblique muscle)对伴有下斜肌亢进(inferior oblique overaction,IOOA)的分离性垂直斜视(dissociated vertical deviation,DVD)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双眼不等量下斜肌转位术对伴有IOOA的双眼不对称DVD的疗效,为伴有下斜肌亢进的DVD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随机选取2014-01/2015-12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0例120眼伴有下斜肌亢进的DVD患者,均采用下斜肌前转位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术后进行回访,回访时间为1 ~30mo,将患者手术前后远(5m)、近(33cm)距离原在位垂直斜度及IOOA程度进行比较,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对80例患者中采用双眼不等量下斜肌转位术进行治疗的20例30眼伴有IOOA的双眼不对称DVD患者手术前后远(5m)、近(33cm)距离原在位垂直斜度及IOOA程度进行比较,并观察所有患者下斜肌前转位术后抑制上转综合征(antielevation syndrome,AES)的发病情况.结果:患者术前5m平均三棱镜度(prism diopters,PD)为19.5±0.15PD,术后平均PD为3.5±0.18PD,5m原在位平均矫正16±0.21PD;术前33cm平均PD为18.6±0.20PD,术后平均PD为4.5±0.26PD,33cm原在位平均矫正14.1±0.16P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下斜肌前转位术前下斜肌功能亢进+2和+3者各50眼,+1者20眼,术后有12眼仍表现为下斜肌功能亢进,但是亢进程度为+1.IOOA程度与原在位垂直斜度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3cm:r=0.554,P <0.01;5m:r=0.454,P<0.01).20例30眼伴有IOOA的双眼不对称DVD患者原在位DVD垂直斜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OOA程度明显降低.行下斜肌前转位术的患者术后18例24眼出现不同程度的AES,与行双眼不等量下斜肌转位术进行治疗的20例30眼伴有IOOA的双眼不对称DVD患者发生AES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斜肌前转位术对伴有下斜肌亢进的分离性垂直斜视患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是术后AES发生率较高,而行双眼不等量下斜肌转位术进行治疗的患者术后AES发生率能够保持在较低水平.【期刊名称】《国际眼科杂志》【年(卷),期】2017(017)002【总页数】5页(P306-310)【关键词】下斜肌前转位;下斜肌亢进;分离性垂直斜视;双眼不等量下斜肌转位【作者】王曦琅;谭艺兰;邓姿峰;陶利娟【作者单位】410007,中国湖南省长沙市,湖南省儿童医院眼科;410007,中国湖南省长沙市,湖南省儿童医院眼科;410007,中国湖南省长沙市,湖南省儿童医院眼科;410007,中国湖南省长沙市,湖南省儿童医院眼科【正文语种】中文引用:王曦琅,谭艺兰,邓姿峰,等.下斜肌前转位术治疗伴有下斜肌亢进的分离性垂直斜视患儿的疗效.国际眼科杂志2017;17(2):306-310下斜肌亢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下斜肌的亢进作用能够引起原在位垂直斜视及双眼运动不协调,导致双眼视觉不能正常形成,还可能会影响人们的正常身体发育[1-2]。

不同下斜肌减弱术联合水平肌加强减弱术治疗伴下斜肌亢进斜视的临床效果

不同下斜肌减弱术联合水平肌加强减弱术治疗伴下斜肌亢进斜视的临床效果

不同下斜肌减弱术联合水平肌加强减弱术治疗伴下斜肌亢进斜视的临床效果原俊;李丹琪;贾薇;张勤【期刊名称】《临床误诊误治》【年(卷),期】2022(35)5【摘要】目的分析下斜肌后徙术与下斜肌部分切除术分别联合水平肌加强减弱术治疗伴下斜肌亢进斜视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112例伴下斜肌亢进斜视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后徙组58例与部分切除组54例,后徙组给予下斜肌后徙术联合水平肌加强减弱术,部分切除组给予下斜肌部分切除术联合水平肌加强减弱术。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垂直斜视度数、下斜肌功能及视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后徙组总有效率高于部分切除组(P<0.05)。

术后,后徙组垂直斜视度数低于部分切除组(P<0.05)。

后徙组下斜肌功能正常占比高于部分切除组,下斜肌功能亢进占比低于部分切除组(P<0.05)。

术后,后徙组视功能改善程度优于部分切除组(P<0.0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下斜肌后徙术联合水平肌加强减弱术治疗伴下斜肌亢进斜视的临床效果确切,可降低垂直斜视度数,促进下斜肌功能和视功能恢复。

【总页数】3页(P123-125)【作者】原俊;李丹琪;贾薇;张勤【作者单位】长治市人民医院眼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7.41【相关文献】1.水平肌加强减弱术联合下斜肌切断减弱术治疗小儿斜视的临床效果研究2.水平肌加强减弱术联合下斜肌切断减弱术治疗斜视伴下斜肌功能亢进的效果3.水平肌加强减弱术联合下斜肌切断减弱术治疗斜视伴下斜肌功能亢进患儿疗效评价4.水平肌加强减弱术与下斜肌减弱术联合治疗对儿童斜视临床效果的影响5.水平肌加强减弱术联合下斜肌切断减弱术治疗小儿斜视的效果探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下斜肌减弱术联合水平肌加强减弱术治疗伴下斜肌亢进斜视对下斜肌功能和视功能恢复的作用探讨

不同下斜肌减弱术联合水平肌加强减弱术治疗伴下斜肌亢进斜视对下斜肌功能和视功能恢复的作用探讨

不同下斜肌减弱术联合水平肌加强减弱术治疗伴下斜肌亢进斜视对下斜肌功能和视功能恢复的作用探讨【摘要】目的:评估伴下斜肌亢进斜视患者实施不同下斜肌减弱术与水平肌加强减弱术联合治疗对下斜肌功能和视功能恢复影响。

方法:选取确诊为伴下斜肌亢进斜视患者,确诊患者数量为80例,患者的住院时间属于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分组应用奇偶法形式,2组均40例,下斜肌部分切除术与水平肌加强减弱术联合治疗纳入到对照组之中,下斜肌后徙术与水平肌加强减弱术联合治疗的患者视为观察组,就组间治疗前后下斜肌功能指标、视功能恢复情况开展比对。

结果:治疗前下斜肌功能指标未可见明显的组间差异性,观察组的伴下斜肌亢进斜视治疗后垂直斜视角、水平斜视角较之于对照组得以下降,较之于对照组伴下斜肌亢进斜视患者,其观察组的患者视功能恢复优良率有所提升。

结论:伴下斜肌亢进斜视患者实施下斜肌后徙术与水平肌加强减弱术联合治疗效果确切。

【关键词】伴下斜肌亢进斜视;下斜肌后徙术;下斜肌部分切除术;水平肌加强减弱术本研究针对伴下斜肌亢进斜视患者治疗手段予以讨论,分析不同下斜肌减弱术与水平肌加强减弱术联合治疗的应用价值。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确诊为伴下斜肌亢进斜视患者,确诊患者数量为80例,患者的住院时间属于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分组应用奇偶法形式,2组均40例。

观察组男性患者共计26例、女性患者共计14例。

伴下斜肌亢进斜视患者以2-12岁作为其年龄分布区间,(7.04±1.53)岁是患者的平均年龄水平。

对照组男性患者共计28例、女性患者共计12例。

伴下斜肌亢进斜视患者以2-13岁作为其年龄分布区间,(7.07±1.55)岁是患者的平均年龄水平。

通过统计学软件对伴下斜肌亢进斜视患者年龄、性别数据资料加以计算,其结果可知为P>0.05,说明2组间患者可予以对比。

1.2方法下斜肌部分切除术与水平肌加强减弱术联合治疗纳入到对照组之中,下斜肌后徙术与水平肌加强减弱术联合治疗的患者视为观察组,下斜肌后徙术:在患者颞下详见角膜缘后进行结膜切口,分离其肌肉与肌腱膜,钩取其下斜肌肌束[1]。

不同下斜肌减弱术治疗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V型外斜视的疗效观察

不同下斜肌减弱术治疗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V型外斜视的疗效观察

不同下斜肌减弱术治疗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V型外斜视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对不同下斜肌减弱术治疗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V型外斜视的疗效进行研究及判定。

方法:我院于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V型外斜视的患儿采取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2组,其中给予行下斜肌切断术的30例患者作为A组,行下斜肌后徙术的30例患者作为B组,并观察2组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V型外斜视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术后粘连率。

结果:B组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V型外斜视患儿的总好转概率为93.33%,A组患儿的总好转概率为86.67%,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

B组患儿的术后粘连率为6.67%低于A组,P<0.05。

结论:给予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V型外斜视患儿给予下斜肌后徙术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并且粘连发生率较低,其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关键词】下斜肌功能亢进;下斜肌减弱术;V型外斜视;粘连发生率V型斜视为垂直方向上非共同性水平斜视亚型,于水平斜视中占比20.00%左右,患者向下注视时则V型斜视集合增大[1],眼位呈V字形变化,上、下注视斜视角度差距为15度以上,其V型斜视患者伴单、双侧下斜肌功能亢进;临床中予以患者水平肌的传统治疗,常联合下斜肌功能减弱术治疗。

我院旨在讨论不同减弱术的差异及提高临床疗效,将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V型外斜视的患儿采取回顾性分析,具体情况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基线资料我院于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V型外斜视的患儿采取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2组,其中给予行下斜肌切断术的30例患者作为A组,行下斜肌后徙术的30例患者作为B组,2组患儿均确诊为V型斜视,并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具体情况如下:A组:男性患儿18例,女性患儿12例,年龄范围在(8-14)岁,平均年龄为(12.51±0.62)岁;B组:男性患儿:女性患儿=17:13,年龄范围在(7-15)岁,平均年龄为(11,87±0.78)岁;2组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的V型外斜视的患儿的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讨 论
意 ,有利于患者泌尿系统功能恢复 ,可在临床普及推广 。
参 考 文献
1 方永春 . 早期膀胱康 复训 练促进 外伤性截瘫 患者顺 利排 尿 的效 果 分析 [ J ] . 当代医学 , 2 0 1 2( 8 ) :1 1 8 — 1 2 0 .
2 方永春 ,周轶平 ,石 中正 ,等.家庭 康复训 因此 ,对外伤 性截瘫 患 者施 行早 期膀 胱康 复 训
练 ,有助于帮助患者按 照规定 时 间排尿 ,延长 排尿 时 间间 隔 来增加膀胱容量 ,帮助 患者应 用意 识来 应对 排 尿刺 激 ,重建 大脑对膀胱 的控制 能力 ,最终达 到正 常 、顺利排尿 的 目的 。 本研究 中的 3 9例外伤性截瘫 患者 在常规护 理基础上 联合实施
临床 合理用 药 2 0 1 4年 1 O月第 7卷第 l 0期下 C h i n J o f C l i n i c  ̄R a t i o n a l D r u g U s e 。O c t o b e r 2 0 1 4 .V o 1 . 7 N n l 0 C 表 l 两组 患者尿 管留置 时问以及护理满意度 比较 ( i±s )
早期膀胱康复训练 ,其 尿管 留置 时间 以及并发 症发 生率 显著
2 . 2 对照组患者 在住 院期 间 出现血 尿者 2例 ,少 尿者 2例 ,
低于常规护理组 ,护理满 意度 得分 显著 高 于常规 护理 组 ,由 此可见 ,对外伤性截瘫患者 实施 早 期膀 胱康 复训 练 ,效 果满
术后 ,甲组 中 3 5例恢 复到正 常状态 ,有 效率 为 8 7 . 5 % ,乙组 中 3 6例恢复 到正常 状
临床效果 。方法
为 甲组与乙组 ,各 加 例 。甲组采用下 斜肌 部分切除术治疗 ,乙组采用 下斜肌 切除术 治疗 ,观察 两组患者 的临床治疗 效果 ,并对其进行 比较。结果 态 ,有效率为 9 0 . 0 % ;两组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 . 0 5 ) 。术 后 ,两组 患者矫 正总有 效率 比较 ,差异 无统计 学 意义 ( P>0 . 0 5 ) 。术后 ,甲组 3 2例有视 功能 ,乙组 3 O例有视 功能 ,两组 比较 差异无 统计学意 义 ( P>0 . 0 5 ) 。结论 对于伴下斜肌功能亢进的 V型斜视采用下 斜肌 部分 切除术与下斜 肌切除术治疗均能够取得较好临床治疗效果 ,能够 使患者下斜肌功能得到有效改善 ,明显改善 患者 的 V型斜视症状 ,提高患者双 眼的视 功能 ,在 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 以
力过高所造成 的肾盂积 水 ,最 严重 的甚 至 会 出现 肾衰竭 ,造
下 斜 肌 部分 切 除 术 与下 斜 肌 切 除术 治疗 伴 下 斜 肌 功 能 亢进 的 V型 斜 视 的 临床 效 果 比较
李砚 彬
【 摘要 】 目的 探 讨对伴下斜肌功能亢进 的 V型斜视分别 以下斜 肌部分 切除术 与下斜肌 切除术治疗 所取得 的 选取我院 2 0 1 3年 2月—2 O 1 4年 2月收治的 8 O例伴 下斜肌功能亢进的 V型斜视患者 ,将患者随机分
5 贾小平 ,王敏 ,汪晓云 .循证 护理在外 伤性截 瘫患者 排尿 障碍 中
的应用 [ J ] .中国医药导报 ,2 0 0 8( 3 2 ) :1 1 7 — 1 1 8 . 6 龙小燕 ,罗羽 . 外伤性截 瘫患者 的程序 性康复 护理 [ J ] . 中国美
容医学 ,2 0 1 2( 1 2 ) :4 0 O一4 0 2 . ( 收稿 日期 :2 0 1 4—0 5—0 6)
尿路感染者 3例 ,并发 症发生率为 1 7 . 9 % ( 7 / 3 9 ) ;干预组 患 者在住院期间 出现 血尿 者 1例 ,少 尿 者 1例 ,尿路 感 染者 1 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 7 . 7 % ( 3 / 3 9 ) ;对照组 并发症 发生率 高 于干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 = 6 . 4 9 ,P<0 . 0 5 ) 。
6 6—6 8 .
3 张贵友 ,邱彩霞 ,曾丽珍 ,等.外 伤性 截瘫 患者对 泌尿系 护理 的
在2 0世纪 中期 出现 ,目标是 消除和减 轻患者 的功 能障碍 ,弥 补和重建人 的功 能缺失 ,改善 和提高 人 的各方 面功能 J 。经 过近几十年 的发展 ,康复 医学 在 临床 得到 较为 广泛应 用 ,康 复护理是康复 医学 的一个 重要 分支 ,主要包 括心 理康 复护理 以及躯体运动功能康 复护 理 。外 伤性 截瘫 患者 由于脊髓 损伤
及患者需要进行选择。
【 关键词】
斜视 ; 下斜肌 功能亢进 ;眼外科手术 【 文献标 识码】B 【 文章编号 】1 6 7 4 — 3 2 9 6( 2 0 1 4 )1 0 C一 0 0 8 9 — 0 2
部位 以下肢体功 能丧 失 ,导致 其 膀胱 逼 尿 肌 缺乏 收 缩力 量 , 不但容易 出现尿路 以及 肾脏 的逆行 性感 染 ,还会 造成 肾盂压
认知调查 [ J ] .护理学报 , 2 0 0 6 ,1 3( 6 ) :l 3— 1 5 . 4 张贵友 ,曾丽珍 ,邱 彩霞 ,等.促进外 伤性截 瘫病人 顺利排 尿方 法的探讨 [ J ] .护理研究 , 2 0 0 6 , 2 0( 1 6 ) :1 4 5 0 — 1 4 5 1 .
随着现代社会飞 速发 展 ,外 伤性 截瘫在 临床 发生率 显 著 增高 ,外伤性截瘫作为 重要 临床 特点 是脊髓 损 伤部位 以下肢
体功能丧失 ,因此 ,在护理上 常规 护 理措 施 已经不 能满 足患 者需求 ,相应康复工作应运而生 。康复 医学 是一 门新 兴学科 ,
中的应 用 效 果 观 察 [ J ] . 昆 明 医 学 院 学 报 ,2 0 1 2 ,3 3( 3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