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视角下传统村落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合集下载

文旅融合视角下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以玉树为例

文旅融合视角下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以玉树为例

CULTURE区域治理文旅融合视角下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以玉树为例浙江工业大学 申雅新,孙以栋摘要: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村落大多位于中国的西南、西北、东北地区,以高山大川为伴,生活方式以游牧和农耕为主。

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神秘莫测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的民俗生活,一直受到世人的瞩目。

本文从文旅融合的视角出发,以玉树传统村落为例,探索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策略,对少数民族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文旅融合;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玉树中图分类号:K9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22-0286-0001中国国土广阔,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多民族国家。

除汉族外,我国少数民族分布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50—60%,主要集中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等自治区①。

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是传统村落的重要分支,其村落景观、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和经济价值。

近年来,在文旅融合的助推下,越来越多的传统村落开始注重挖掘本土传统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这些举措提高了传统村落的旅游品质,也促进了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在文旅融合的视角下对玉树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进行研究,将对推动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发展提供实证和理论支撑。

一、玉树传统村落概况玉树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地处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

境内河网密布、地形复杂,湿地、峡谷、草原等自然景观资源十分丰富。

作为全国39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主体民族比例最高的自治州,玉树境内藏族占总人口的98%[1]。

玉树藏传佛教文化浓郁,“佛塔”“经幡”“玛尼石堆”等传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同时也是古代汉藏两族文化交融之地、联系四川西部和西藏的重要纽带、隋唐时期的唐蕃古道主的要途经地[2],是中国与其他国家贸易、饮食、服饰、音乐等文化的交流荟萃之地,拥有着丰富的东西方历史文化资源。

古村落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古村落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古村落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研究古村落是中国古代村落的代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国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许多古村落面临着新的挑战,包括环境污染、土地利用、文化遗产保护等问题。

如何保护和发展古村落景观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古村落景观的特点古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景观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风格独特:古村落的建筑风格多样,有的是传统的青砖黑瓦,有的是木质结构,各具特色。

2. 生活习俗丰富:古村落的居民多为农民,其生活习俗和传统节日具有浓厚的乡土文化氛围。

3. 自然环境优美:古村落多位于自然风光秀丽的地方,山清水秀,气候宜人。

4. 文化遗产丰富:古村落保存了大量的传统文化遗产,包括古建筑、古街巷、古祠堂等。

以上几个方面构成了古村落独特的景观特点,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为了有效地保护和发展古村落景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保护和发展古村落景观需要有关法律法规的支持,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古村落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规范开发行为,提高古村落景观保护的法律效力。

2. 强化宣传教育: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古村落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对古村落文化的认同和尊重,提高人们保护古村落景观的意识和能动性。

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古村落保护与发展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持,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方面的条件改善,为古村落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4. 探索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模式:在保护古村落的要积极探索古村落旅游开发、文化创意产业等新的发展模式,促进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5. 强化科学研究与专业人才培养:要加强对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科学研究和专业人才培养,提高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科学性和专业水平。

三、案例分析目前,中国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其中很多古村落采取了不同的保护与发展模式,值得借鉴。

1. 朱家角:位于上海市青浦区的朱家角古镇,是中国江南水乡典型的代表,保留了大量的明清建筑,有“江南明珠”之称。

关于做好传统村落保护与传承_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

关于做好传统村落保护与传承_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

2021年度好提案XIANGYIN35乡音2022-032021传统村落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和民族地域特色,维系着中华文明的根,寄托着中华各族儿女的乡愁。

河北省古村落保护与利用工作,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还有很大潜力值的挖掘。

一、我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主要问题(一)传统村落总体上处于自生自灭的“老龄化、空巢化”状态。

长期以来,由于对传统村落价值稀缺性、保护重要性认识不足,许多古村落“散落乡间无人识、无钱修”,得不到有效保护。

(二)急功近利追求政绩与旧城改造决策误导的“建设性破坏”。

部分地区在旧村改造中存在“求新求洋”的偏向和新建“新村庄、洋农村”的“形象工程”,造成大量富有优秀民族特色的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价值的乡土建筑遭受“建设性、开发性破坏”。

(三)地方政府“轻保护重开发”与商业化过度开发的“旅游性破坏”。

破坏”。

有的地方只看重申报名村称号价值和社会影响;申报成功后并保护措施不落实;保护经费不到位。

尤其是“重旅游开发、轻文化保护”的现象较为普遍。

(四)传统村落范围广、乡土建筑多、保护资金及技术力量十分缺乏。

缺乏。

地方财政在传统村落保护上的投入普遍不足,单凭原住民或村镇财力难以全部承担,资金匮乏是制约保护利用的关键难题。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我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建议(一)加强传统村落普查、申报、认定工作,建立分类保护与分级管理制度和技术支撑体系一是对全省村落的古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筛查,符合条件的村,继续进行各级申报工作,列入省和国家级保护名录。

不符合条件的村,也要遴选保护对象,集中或挂牌保护。

二是对列入保护名录的村落,划分核心保护区进行重点保护。

确定重点保护对象,建立档案,挂牌保护。

三是对传统民俗文化等进行挖掘整理,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四是对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的编制和项目实施全程进行指导,确保传统村落保持原生态风貌和修缮文物的原真性。

(二)科学制定《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建立专家审批巡查制度,加强实施规划的动态监控一是科学制定《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纳入本区域“城镇化”“城乡统筹”“文化发展”等总体规划中;县级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应纳入省、市级保护规划的管理范围。

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策略研究

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策略研究

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策略研究【摘要】传统村落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保护传统村落不仅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也是对乡村精神的传承。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传统村落的开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旅游开发给传统村落带来了经济效益,但也带来了文化冲击和环境破坏。

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存在着矛盾。

本文通过对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要性、旅游开发对传统村落的影响、现状分析和策略探讨,提出保护与开发并重、科学管理和规划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只有在这样的框架下,传统村落才能实现保护与传承,旅游业才能健康发展。

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应该是相辅相成、和谐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传统村落保护、旅游开发、矛盾、现状分析、策略探讨、保护与开发并重、科学管理、规划、可持续发展。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传统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化的发展,传统村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保护问题。

许多传统村落面临着拆迁、改建等问题,文化遗产面临着被破坏的危险。

与此旅游业的兴起为传统村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传统村落中保存完整的古建筑、传统民俗等都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存在着矛盾。

如何在保护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的同时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关系,提出科学的管理和规划策略,促进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分析其互相影响的机制,深入剖析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总结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通过深入研究,旨在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战略规划,实现保护与开发的双赢局面。

也希望通过本研究,促进传统村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推动当地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明确研究目的,可以更好地引导研究方向,提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近年来,保护中国传统村落的话题备受瞩目,成为了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村落代表了中国历史、文化和民俗特色,并在当今时代还起到重要的社会、经济和地理作用。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普及,传统村落面临着严峻的保护和发展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一、传统村落的定义及价值传统村落一般指保存了较为完整且具有典型性的传统建筑群和民俗文化传承的村庄。

传统村落除了具有文化和历史价值外,还有其独特的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融合的重要例证。

传统村落可以体现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工艺技艺、社会组织等方面的文化传承,是人们对祖先智慧和历史文化的珍爱和传承。

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既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保护,也是对当代社会发展的贡献。

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二、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面临的问题尽管传统村落的价值不言自明,但是在保护和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

首先,一些传统村落的建筑和文化遗产面临着危险。

受到自然灾害、人为破坏、文化冲击、城市化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传统村落的建筑和文化遗产受到威胁,必须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其次,传统村落的人口老化和振兴问题仍然比较严重。

传统村落中的年轻人涌向城市,留守老人数量上升。

村落发展的持续性和可持续性问题逐渐加剧,村落的人口老化和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带来了振兴方面的复杂性问题。

部分传统村落由于多种原因而被遗弃,人口枯竭和空心化。

三、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策略为了有效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目前已经提出了多种保护和发展策略,从政策保障、文化传承、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协同推进保护和发展工作。

1. 建立政策保障体系:政策支持是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前提。

需要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包括修改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规划等,协调各方面人力物力资源和知识技术资源,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提供资源和保障。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综述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综述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综述2023-10-26•引言•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实践案例目•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启示与展望•结论录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01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02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满足城市居民对自然风光和传统文化的需求,同时也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增加就业机会。

03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对于指导乡村旅游的开发和提升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国内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总结现有的发展模式,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为乡村旅游的开发和提升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研究目的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搜集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总结出不同的发展模式及其特点,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与方法02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概念乡村旅游是以农村地区为活动场所,以城市居民为主要客源,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农民日常生活与丰富多样的民风民俗为资源,融参观、考察、学习、娱乐、购物、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活动。

特点乡村旅游具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双重性、农业特色和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参与体验和休闲娱乐的趣味性等特征。

乡村旅游的概念与特点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乡村旅游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形式是城市居民到农村参观农产品展览和农业科技示范园等。

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乡村旅游逐渐发展起来,出现了农家乐、农业观光园、民俗文化村等形式的乡村旅游。

提升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乡村旅游逐渐向高端化、多元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出现了休闲农庄、度假区、民宿等形式的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主要包括农家乐、农业观光园、民俗文化村、休闲农庄、度假区、民宿等类型。

类型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主要包括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农民自主型等。

传统村落景观的传承与开发研究

传统村落景观的传承与开发研究

传统村落景观的传承与开发研究【摘要】传统村落景观是中国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建筑风貌。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传统村落景观面临着遗失和破坏的困境。

本文通过分析传统村落景观的特点、传承困境、开发策略以及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探讨了传统村落景观传承与开发的重要性。

在当代社会背景下,传统村落景观的保护不仅仅关乎文化遗产的传承,更关乎社会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加强对传统村落景观的保护与开发,对于维护乡村文化传统、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该着重于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传统村落景观,并寻求更加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传统村落景观、传承、开发、研究、重要性、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特点、困境、开发策略、当代价值观、保护、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结论、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传统村落景观的重要性传统村落景观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体现,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当地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

传统村落景观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反映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秩序,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传统村落景观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通过建筑、布局、园林等元素,展现出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传承和弘扬民间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

传统村落景观不仅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更是人们心灵的寄托和情感的依托。

它们是乡村的灵魂,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记忆,是人们对家园的热爱和向往。

传统村落景观也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可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吸引游客,带动当地产业,促进乡村文化建设。

传统村落景观的传承和保护是当代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任务。

传统村落景观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其传承与发展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

1.2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现代化的发展,传统村落景观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传统村落作为我国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意义。

b_- 文化遗产视角下的民族古村落旅游规划()

b_- 文化遗产视角下的民族古村落旅游规划()

文化遗产视角下民族古村落旅游规划设计——关于柳城县古砦仫佬族滩头围村的案例探讨【摘要】随着当今世界对古村落价值认识的不断提高,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

本文重点从塑造文化遗产角度对柳城县古砦仫佬族滩头围村进行实证规划研究,按照世界文化遗产提名条件对该旅游区进行导向性规划设计,探索新的古村落旅游规划设计导向模式。

【关键词】文化遗产;古村落规划设计一、文化遗产与中国古村落文化遗产规划设计简述(一)文化遗产简述1、世界遗产[微软系统1],法语:patrimoine mondial),又译世界袭产,是一项由联合国支持、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为目的。

世界遗产可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复合遗产三大类,并不包含“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际文化纪念物与历史场所委员会等非政府组织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协力组织,参与世界遗产的甄选、管理与保护工作。

2、文化遗产世界遗产(World Heritage)分为三种: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及复合遗产。

其中所指的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专指“有形”的文化遗产,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另一项计划“非物质文化遗产”完全不同。

世界文化遗产内容包括纪念物(monuments)、建筑群(groups of buildings)和场所(sites)。

纪念物(Monuments)系指建筑物、具纪念意义之雕刻及绘画、考古物件及构造、洞穴及综合上述而在历史、艺术以及学术上具有杰出普世价值者。

建筑群(Group of building)系指独立或集体的建筑群,其风格样式、均质性或地景在历史、艺术以及学术上具有杰出普世价值者。

场所(Sites)包括了与自然谐调的人造物及考古遗址等区域,并在历史、艺术以及学术上具有杰出普世价值者。

3、世界文化遗产被提名的条件一处遗产需要满足以下6个条件之一方可被录入世界文化遗产。

乡愁文化视角下的传统村落景观活化研究——以南京市朱塘村为例

乡愁文化视角下的传统村落景观活化研究——以南京市朱塘村为例

35第34卷第7期 2021年04月Vol.34 No.7April 2021艺术科技1…“乡愁文化”与传统村落景观传统村庄拥有丰富的乡土文化,具有“留住乡愁”的重要意义[1]。

每个传统村庄都形成了具有自己文化特征的记忆和社会空间。

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中国许多传统乡村正在慢慢消失,农业文明和精神文明及其空间物质载体也日益消失[2]。

乡愁文化的载体主要为田园风貌、自然风光、乡土民居、特色文化、民风民俗等,这些重要载体能够寄托乡愁。

传统村落景观活化的关键在于村落景观的保留和发展,以及村落传统文化的传播,通过认为改造和举办相关活动,能够达到记住乡愁、留住乡愁的目的。

2…朱塘村村落景观中“乡愁文化”缺失现状2.1…朱塘村概况朱塘村隶属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石塘社区,在朱塘村传统村落周边进行调研后发现,该传统村落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这里有“石塘竹海”和“石塘人家”两个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示范景点,年接待游客达41.3万人次。

朱塘村特色景观以观赏自然风光为主,区域内拥有天然氧吧,目前村落有72户人家、共184人[3]。

2.2…面临的问题第一,景观设计层面落地性较差,村民参与度低,乡村守护者们的主观能动性不强,无法为村庄带来更多的活力。

村中活动中心目前属于烂尾工程,村内许多青年人口外出打工,老年及儿童留守村中,“空心化”状况较为严重,村落发展已经无法适应现代人的需求[4]。

第二,景观结构不突出。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整体布局较差,朱塘村整体背高向低,村庄仅有一个单向入口,主要景观轴心是从村口到村中部的主干道,呈带状分布,与其他景观节点缺少联系。

其次,道路规划布局不合理,大多为邻里步道,节点组团较少,缺少互补效应;道路关联性不足,景观建设主要分布在主道路沿线,注重点上的独立效应,而点与点之间缺乏联系,导致节点过于分散、孤立。

第三、部分景观设计忽视了村落的地域性与人文内涵。

朱塘村的许多规划没有对传统村落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盲目跟从市场潮流,用统一的文化符号代替当地的特色文化,导致景观同质化现象严重[5]。

文化创意助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以台湾“眷村”为例

文化创意助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以台湾“眷村”为例

村!置建设文化创意助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以台湾“眷村”为例■周文静_、台湾“眷村”概况“眷村”是台湾地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独有的时代产 物,是国民党政府在】949年撤退于台湾时,随军部队及其 眷属在台湾集中居住而形成的聚落,依字面上的解释就是“让 眷属居住的村落”。

台中光复新村(新村)始建于1956年, 是二战后台湾的第一个新市镇,昔曰为台湾省政府教育厅、卫生处及印刷厂员工等12个省属机关的眷属宿舍区,属于 较早的眷村。

1957年至1990年,“眷村”曾是台湾最重要 的政治中心之一,1%〇年至1970年是极盛时期,占地面积 达19.04公顷,住户约400户,居民破千人,每到农历新年,村里的人就会集结一起过年团拜,这是“眷村”特有的文化。

但随着台湾省政府“冻结”(即台湾省政府功能业务与组织 调整,后简称“冻省”),“眷村”人口开始外流,冻省隔年 又遇到“九二一大地震”侵袭,“眷村”有50多户房屋倒塌。

政治因素加上自然灾害让昔日风光的“省府”宿舍逐渐走向黯淡,甚至一度要遭遇全部拆除、腾空标售的命运。

后来 经住户自救会、民间公益社团(N G O)和地方人士的努力,最终得以保存下来。

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眷村”利用“文 创”让社区焕发新的活力,不仅使居民回流,甚至还吸引了 许多年轻人进驻创业,使其成为了台中知名的怀旧景点。

其 发展历程如表所示。

二、“眷村”文化资源(一)眷村文化“眷村”有一半外省人、一半台湾本地人,这是眷村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去台湾省府教育厅、卫生处设置在台 中市雾峰区,台湾省议会也位于雾峰区,这让昔日农田遍野 的“阿罩雾”(雾峰旧称)转眼成为了台湾重要的政治中心 之一。

位于台中新眷村光复新村,就是当时与中兴新村齐名 的“省府”眷舍。

因其历史悠久、保留完整,“眷村”拥有“眷村”发展历程表时间(年)主要历程1956“眷村”建立,成为战后第一个新市镇1999九二一大地震“眷村”居民开始外迁2005“眷村”波切割成28块土地进行标俜2009当地文史工作者通过《文化资产保护法》向地方政府申请保留光复新村2012“眷村”登记成为台中“第一文化景观”2014台中市政府执行“摘星创业计划”后“眷村”开始活化利用72村镇國I让人怀念的“眷村美食”,已搬迁出去的眷村子弟会时常回 来寻找熟悉的“古早味”,眷村老宅也成为了众多影视剧的 取景拍摄基地。

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综合体的发展前景及开发模式

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综合体的发展前景及开发模式

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综合体的发展前景及开发模式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综合体是以文化软实力为核心竞争力的开发模式,是用文化引领规划、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营销体系、物业服务等的系统工程;是以“文化和生活方式”为核心,用文化旅游提升价值。

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综合体发展的主流趋势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综合体未来发展趋势有五个方面,分别是旅居一体,新型生活方式成为主流;文化振兴,文化创意特征日益明显;市场细化,产品走向多元发展格局;三重助力,新型旅游模式前景广阔;多方关注,大型企业成为开发主力。

从人口增长的速度来看,近年来,大城市人口增长迅猛,1000 万人口以上的超级城市已有 10 多个,北京、上海等城市常住人口已超过 2000 万。

多数大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土地、水、能源、交通、环境等领域的问题,个别城市甚至出现难以为继的严重局面。

人口增长过快同时也造成社会竞争的激烈,工作压力过大、情绪持续紧张,使人们越发想要逃离城市,投入舒适、放松的环境中。

创意旅游综合体是人们身心需求的必然产物。

从人口结构的变化来看,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01 年到 2020 年是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阶段。

我国将平均每年增加 586 万老年人口,年平均增速达到3.28%,是全国总人口平均增速的近 5 倍。

到 2020 年,老年人口将达到 2.48 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 17.17%。

按照联合国规定的标准,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市场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市场,并且旅游作为一种社会化的活动,也日益成为老年人的主要休闲方式。

创意旅游综合体产品休闲化、环境景区化的特征将使综合体成为老年人的生活首选。

从投资意向的转变来看,传统投资领域、生产领域已基本饱和,特别是传统房地产开发领域机会越来越少,住宅市场成熟期已基本到来,投资商的资金开始物色新的领域。

创意旅游综合体是国家大力推进旅游业发展,人们消费意识形态生活化、休闲化双重背景下的产物,是迎合国家政策的“阳光工程”,符合市场规律,必将成为投资者开发的热土。

基于文化创意视角的绵竹年画村文创旅游产品设计探讨

基于文化创意视角的绵竹年画村文创旅游产品设计探讨

基于文化创意视角的绵竹年画村文创旅游产品设计探讨【摘要】绵竹年画村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年画村落,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何将其文化传统与现代创意相结合,推出具有吸引力的文创旅游产品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从文化创意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绵竹年画村文化传承的背景和重要性,提出了基于文化传承的文创产品设计原则,并提出了一些创意设想。

还探讨了文创产品在提升绵竹年画村旅游体验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通过对文化创意视角的重要性再确认,以及对绵竹年画村文创旅游产品设计的潜力和前景的展望,本文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绵竹年画村, 文化创意视角, 文创旅游产品设计, 文化传承, 创意设想, 提升旅游体验, 可持续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 潜力, 前景, 启示1. 引言1.1 绵竹年画村的历史与现状绵竹年画村是中国四川绵阳市绵竹市特色文化的代表之一,是中国传统年画艺术的发源地之一。

年画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起源于唐朝,发展于明清时期,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绵竹年画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年画的瑰宝。

绵竹年画村的历史可追溯至清朝乾隆年间,当时绵竹的年画艺人就开始在村中传承和创作年画。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和传承,绵竹年画艺术在当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色,被称为“绵竹年画”。

这些年画作品以鲜艳的色彩、精致的线条和生动的场景取景而著称,深受人们喜爱。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市场的发展,传统的绵竹年画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冷漠,绵竹年画村的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

绵竹年画村迫切需要进行文化创意转型,将传统的年画艺术与现代旅游产业相结合,推出创新的文创产品,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

这将为绵竹年画村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也将为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1.2 文化创意视角在旅游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文化创意视角在旅游产品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为旅游产品注入独特的文化魅力,还能提升游客的体验和吸引力。

基于文化创意视角的绵竹年画村文创旅游产品设计探讨

基于文化创意视角的绵竹年画村文创旅游产品设计探讨

基于文化创意视角的绵竹年画村文创旅游产品设计探讨绵竹年画村是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绵阳绵竹市的一个传统年画村落,这里传承了数百年的年画制作技艺,并且拥有丰富的年画文化底蕴。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绵竹年画村渐渐发展成为一个以传统年画为核心的文创旅游目的地。

本文将从文化创意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设计符合绵竹年画村特色的文创旅游产品。

二、产品内容:丰富的体验式旅游项目除了传统年画制作之外,绵竹年画村还有许多其他与年画相关的文化元素,如年画表演、年画展览等。

可以设计一系列丰富多样的体验式旅游项目,让游客在参观年画村的能够全方位地了解年画文化。

比如设置年画表演演出场所,定期举办年画展览,甚至可以举办一些与年画相关的传统文化节庆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可以设计年画主题的手工艺品展示和销售区域,提供一些独特的年画纪念品供游客购买。

三、产品推广:线上线下相结合为了更好地推广绵竹年画村的文创旅游产品,需要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互联网和传统媒体渠道进行宣传推广。

线下宣传可以通过在旅游景区设置宣传牌、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进行,同时可以在旅游景区周边布置标语和广告牌,吸引游客前来参观。

线上宣传可以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设置绵竹年画村的官方账号,发布游客参观体验的照片、视频等,吸引更多的关注和转发。

可以与旅行社、在线旅游平台等合作,将绵竹年画村的文化旅游产品纳入他们的旅游线路中,增加曝光度和知名度。

四、产品体验:注重互动和参与性在设计文创旅游产品时,注重互动和参与性是非常重要的。

绵竹年画村的文化底蕴非常丰富,游客可以通过观看展览、参与工坊等方式与传统文化进行互动。

在产品设计中,可以设置一些互动体验项目,如年画制作体验、年画表演互动等,让游客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绵竹年画文化。

可以设计一些互动式展览、投资交互式照相区、年画文化知识测验等,增加游客的参与感,提升产品的体验价值。

五、产品升级:与其他文创产品相结合绵竹年画村不仅有传统年画,还有其他的传统文化元素,如剪纸、面塑等。

浅谈陵川县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浅谈陵川县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浅谈陵川县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陵川县位于山西省南部,地处太行山脉东麓,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是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乡村旅游胜地。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陵川县乡村旅游也逐渐崭露头角。

本文将从发展模式的角度,浅谈陵川县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与特点,探讨适合该地区的发展模式,以期为陵川县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陵川县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与特点陵川县地处山区,自然环境优美,资源丰富。

县境内山水相连,古村落星罗棋布,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一个十分适宜开展乡村旅游的地方。

随着政府对乡村旅游的推动力度不断加大,陵川县乡村旅游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目前,该县已经形成了一些具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的旅游景点,如三泉古镇、罗平村、乌龙村等。

在乡村旅游开发中,陵川县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旅游资源优势。

县内古村落众多,历史悠久,保存完好,每一个村子都有着不同的历史传承和地方特色。

县内的自然风光也十分优美,有着丰富的山水资源和植被资源。

这些丰富的资源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陵川县的文化传统也非常丰富,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文化底蕴。

这些文化资源成为了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二、适合陵川县的发展模式陵川县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选择对于乡村旅游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选择发展模式时,需要充分考虑县内的资源特点、市场需求和政府政策等因素,制定适合当地的发展策略。

1. 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的发展模式由于陵川县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可以通过挖掘文化内涵,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体验,从而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可以组织传统文化展示活动,举办民俗节庆,开展文化体验游、手工艺品制作等,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现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2. 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的发展模式陵川县地处山区,自然环境优美,需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稳步推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可以依托自然风光和农耕文化,开展田园风光、赏花采摘、农家乐等活动,让游客感受自然的原始风光和田园生活,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实现生态旅游和农业产业的良性循环。

基于在地文化的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方法研究——以浙江省安吉县鄣吴村为例

基于在地文化的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方法研究——以浙江省安吉县鄣吴村为例

76DEVELOPMENT OF SMALL CITIES & TOWNSVOL.39 NO.2 FEB. 2021小城镇建设2021年 第39卷 第2期————————————————————————————————————————————————————————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近代城市风景空间整合背景下江南园林的演化与转型研究”(编号:18YJAZH016);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传统风景园林空间演化及对城乡景观形态的影响机制研究”(编号:LY17E080023); 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项目“基于积极老龄化理念的乡村公共空间适老性优化设计与养老模式研究”(编号: 2021R406047)。

作者简介:马锡栋,浙江理工大学建筑系在读本科生。

张志豪,浙江理工大学建筑系在读本科生。

都铭,浙江理工大学建筑系副教授,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传统建筑分会专家库成员。

通讯作者:都铭,554667690@。

获得奖项:本规划项目获得“2019年第二届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金奖、“2020年第十一届园冶杯国际大学生风景 基于在地文化的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方法研究——以浙江省安吉县鄣吴村为例马锡栋 张志豪 都 铭摘要:传统村落作为集物质与非物质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根基所在。

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村落中一味追求经济发展的建设方式愈加普遍,传统村落的乡土风貌受到严重破坏,村落数量也急剧减少,历史文脉被切断。

此外,落后的生活条件难以满足村民现代社会的生活需求,大量的人口外迁使传统村落失去了活力。

文章针对当前保护困境,立足于在地文化经济、空间、情感及社会四种属性的现状解读,从文旅融合发展、人居环境改善、文化认知提升及传承主体培育四方面入手,提出基于在地文化的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方法,以此实现经济振兴、人居环境改善与乡土文化复兴,从而助推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明月村文创发展模式

明月村文创发展模式

明月村文创发展模式明月村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古村落。

随着旅游业的兴盛,为了保护传统文化和促进经济发展,明月村开始探索文创产业的发展模式。

一、文创理念植入——传承和创新相结合明月村积极引入文创理念,将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相结合,打造具有时代感和艺术魅力的文创产品。

比如,在传统陶瓷、丝绸、竹编等手工艺品的制作中,通过文创设计加入时尚元素和创意,使得产品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同时,明月村还注重培育年轻的文创人才,让他们参与到文创产业的创作和设计中,推动文化传承和创新。

二、建立文创产业链——从生产到销售实现全面升级明月村通过打造文创产业链,实现了从原材料采集到设计创意、生产加工,再到销售服务的全面升级。

在村内设有文创创意中心、设计工作室、生产车间、文创展厅等环节,将文创创意和产业紧密结合,推动文创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三、整合资源打造文创区域品牌——以乡村旅游和文化体验为营销核心明月村通过整合区域资源,打造了一系列特色文创产品和服务。

比如,明月村丝绸园内有“半留芳”茶楼、丝绸博物馆等文化项目,为游客带来了丝路文化体验。

另外,明月村还将文化、自然、生态、创意等方面资源有机融合,推出了多种乡村旅游产品,带动经济发展,提升品牌影响力。

四、品牌推广和营销——强化文创产业区域竞争力明月村通过多种营销渠道,如线上线下宣传、推广活动、文化节庆等方式,扩大品牌影响力。

同时,注重优化服务和体验,提升游客满意度和口碑评价,增强文创产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总之,明月村通过文创发展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创造性。

在未来的发展中,明月村将进一步深化文创理念和产业链建设,打造更高品质的文创产品和服务,为文化传承、经济发展、人民生活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传统村落研究评述与展望

中国传统村落研究评述与展望

中国传统村落研究评述与展望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人文资源的国家,传统村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和研究意义。

本文将对中国传统村落的研究进行评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近年来,中国传统村落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首先,学者们对传统村落的历史和文化意义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传统村落与中国乡村社会经济结构、地理环境、民俗文化等的紧密联系。

其次,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问题,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保护策略,如精准保护、生态保护、创意利用等,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此外,一些学者还通过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对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建筑形制、艺术特色等进行了系统分析,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然而,目前中国传统村落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对于传统村落的定义和范围尚不清晰,有时容易将乡村景区和仿古村落与真正的传统村落混淆。

其次,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问题依然严峻,一些传统村落面临着环境污染、社会经济困境、人口外流等问题。

另外,尽管学者们已经有了一些保护策略和措施,但缺乏有效的执行机制和监督体系,导致实际效果不理想。

最后,目前研究多以单一村落为研究对象,缺少整体性的研究和比较分析,对于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传统村落的研究还较为薄弱。

未来的研究应该予以更多关注的问题是:首先,加强对传统村落的定义和评价标准的研究,明确传统村落的内涵和外延,防止概念上的混淆和偏差。

其次,深入开展传统村落的历史与文化研究,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乡村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探索传统村落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同时,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问题的研究,探索符合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的策略和措施,加强执行力度和监督机制。

此外,拓展传统村落研究的范围,开展对于不同地域、不同类型传统村落的比较研究,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

总之,中国传统村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其研究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社区参与下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保护创新调研——以张谷英村为例

社区参与下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保护创新调研——以张谷英村为例

2020年3月下半月刊社区参与下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保护创新调研——以张谷英村为例林怡雪 冯雨嫣本文以湖南省岳阳张谷英村为调研对象,对其建筑文化、客栈、研学产品和非物质文化等多方面的经营保护进行调研,发现社区参与下该村的旅游开发与保护存在创新,为湖南省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保护管理提供借鉴。

引言传统村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

保护传统村落不仅是对传统村落文化的尊重和肯定,还是对我国文化多样性的维护。

保护不是原封不动地保留其原貌,更需要创新与之相辅相成。

利用传统村落的特色文化进行开发创新,赋予传统村落活力,才能使其文化世代绵延、生生不息。

社区参与下的旅游开发与保护创新是传统村落活态保持的最好途径。

旅游创新并非新的发明创造,而是已有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

但是查阅文献发现,社区参与下的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保护创新的研究较少,现有研究大多是从规划设计角度展开的研究,属于组织研究视角。

本文以张谷英村为案例地,对社区参与基础上的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保护创新现象进行调查,试图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保护管理提供借鉴。

一、调研设计张谷英村位于岳阳、汨罗、平江3县市交汇处,为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江南古建筑群。

该村在村落选址时注重顺应自然,与环境相适应,融于自然。

村落总面积为51 000平方米,房屋1 732间,天井206个,依山而建,布局呈“丰”字型。

家家户户瓦相连,故有“晴不曝日,雨不湿鞋”之说,被建筑专家誉为“湘楚明清民居之活化石”,有“天下第一村”的美誉。

湖南省有657个传统村落列入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5个传统村落列入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而张谷英村是湖南省最早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中国传统村落的传统村落。

张谷英村自1991年被媒介报道后,便进入了旅游开发创新之路,先后经历了村民社区主导、企业主导、政府主导3种旅游开发经营模式,无论是传统村落保护还是旅游开发创新都走在全省前列。

传统村落非遗活化路径探究

传统村落非遗活化路径探究

传统村落非遗活化路径探究传统村落非遗的活化,是指将传统村落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传承和利用,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传统村落更具活力的重要资源,为村落的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和环境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本文将探究传统村落非遗活化的路径。

一、保护传统村落非遗文化(1)加强非遗文化资源的采集和整理,建立全面的数据库。

(2)加强村落内部的非遗传承,将传统技艺、手工艺等传统技能在村落内部普及传承,确保非遗文化得到有效保护。

(3)加强非遗文化在社会化传承过程中的保护,建立非遗文化保护机制,保证其资源不被外部掠夺,从而建立起非遗文化和社会的相互联系。

二、建设传统手工业和文化旅游建立传统手工业和文化旅游是非遗活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传统村落中的非遗文化,往往与手工艺和文化旅游密不可分,因此,在传统手工业和文化旅游方面进行投资和开发,可以充分利用非遗文化资源,为传统村落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创造新的动力。

(1)建设传统手工业园区,在园区内组织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销售等相关活动,促进手工艺品的流通和传承。

(2)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建立文化旅游景点,进行非遗表演、手工艺品展示等活动,为村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三、引进文化创意产业传统村落的文化内涵和资源,往往可以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经济支持和技术支持。

因此,引进文化创意产业是传统村落非遗活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1)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吸引文化创意产业企业进驻,从而带动传统村落的发展。

(2)推进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和生产,为村落经济创造价值。

四、整合和升级传统村落资源整合和升级传统村落资源是非遗活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传统村落在资源整合和升级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非遗文化资源,打造特色品牌,从而在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1)整合传统村落资源,打造特色品牌,启动对外推广。

(2)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对传统村落的环境进行改造和升级,提升村落整体形象和环境品质,提高社会认同度。

传统村落非遗活化路径探究

传统村落非遗活化路径探究

传统村落非遗活化路径探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传统的村落渐渐失去了生机,面临着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危机。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村落文化遗产,政府和社会各界纷纷开始探索村落非遗的活化路径。

本文旨在探究传统村落非遗活化的途径和策略。

1.创新传统非遗产业在传统村落中,非遗产业是重要的当地文化和生产力,因此创新非遗产业是保护和传承传统村落文化的关键路径。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推进非遗产业的创新,比如将非遗技艺与现代技术融合,打造非遗创意产品,促进非遗产品的市场化,增加非遗产业的附加值,达到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重目的。

2.发展文化旅游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和景观是宝贵的资源,可以通过文化旅游的方式进行挖掘和开发,打造具有文化特色的旅游品牌。

研究和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资源,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和体验,吸引更多的游客到访,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

此外,通过文化旅游也可以加强村民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从而激发他们对于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意识。

3.打造文化生态城市传统村落非遗保护和传承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化保护工作,还需要结合生态保护和城市规划等相关领域。

因此,可以通过建设文化生态城市的方式,以非遗文化为基础,结合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需求,探索不同的发展模式,创造适合当地的、有益于经济和发展的生态场所,提高生态环境和文化品质。

1.加强非遗保护传统村落非遗的活化必须建立在保护基础之上,因此需要重视非遗的传承和保护。

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加强非遗传承实践,设立非遗传承基地和传承人培训机构,加强非遗技艺的研究、整理和普及,以确保传统村落非遗的可持续性。

2.加强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地方政府可以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支持和引导传统村落非遗活化。

比如,提供非遗传承和创新培训、资金支持和税收减免等政策,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非遗保护和创新,构建非遗产业生态系统。

地方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可以有效促进传统村落非遗的活化。

3.加强社群力量的参与和支持保护和传承传统村落非遗需要大量的社会参与和支持。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istrict economy | 区域经济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90文化创意视角下传统村落旅游发展模式研究巴佳佳 夏美琦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山东东营 257097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推动了产业融合趋势,创意经济正逐步取代传统经济模式,创意产业逐步成为一大重要推力,推动着经济发展进程。

在这一经济背景之下,文化和创意产业开始逐渐兴起并迅速发展起来,以创意为第一要素将文化元素融入其中。

进入21世纪以来,各国之间竞争不断加剧,创意型产业在竞争中的优势日益突出,尤其在注重文化创意的产业中这一优势更加突出。

各企业争相跟紧潮流,抓住机会,吸引创意型人才,嵌入创意元素,加快了我国创意产业与各行各业的交融,促使创意要素融入到文化产业,成为新型服务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1]。

一 、文化创意融入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重要意义文化创意是以文化为主体、融合多种文化、运用新的载体对文化进行重构和更新的一种文化现象[2]。

传统村落,又称古村落,形成较早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文化与物质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艺术、经济、自然价值,应予以充分保护。

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凝结着历史的记忆,反映着文明的进步。

传统村落是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不可再生的、潜在的旅游资源[2]。

传统村落旅游为广阔的农村和城市建立起了沟通的桥梁,是促进城乡经济和社会互动的纽带。

随着传统村落旅游同质化现象的加重,旅游者对传统村落旅游目的地的新鲜感逐渐降低。

走马观花的观光旅游正在被更加放松、休闲的方式取代。

文化创意融入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具有保护、传承传统村落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村落旅游转型升级、实现传统村落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

二、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一)旅游开发认识存在偏差首先,传统村落开发认识片面。

在传统村落旅游开发进程中,现代的城市化审美观树大根深,影响开发者对于传统村落景观的开发设计,从而忽视了传统自然景观的魅力,造成了传统村落景观普遍的城市公园化,失去了原生态的生活之美。

其次,过于注重特异性和经济性,使得传统村落景观趋于模式化,破坏了传统村落景观独有的的资源。

且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方面只注重保护乡土建筑和历史景观,却忽略了传统村落的精神文化内涵,片面地认为古老就是有价值的文化要素的代名词,人为制造一些早已消失、或者根本就不存在的伪传统,既不符合历史真相,又缺乏现代生命力。

而对于新生的文化现象的潜在价值一味地忽视,甚至在传统村落开发中抵制新兴文化要素的传播。

(二)旅游开发缺乏创意规划目前国内传统村落旅游产业开发模式较为单一,通常主要注重传统景观观光活动,传统村落旅游景点的活动形式单一,商品及服务同质化严重,各传统村落旅游景点除去景观内容不同,其他模式大致相仿。

传统村落旅游中提供的农家乐、采摘、垂钓等传统村落旅游产品及服务高度相似,难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传统村落中的文化内涵被忽略,只注重物质和形式,忽略了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

此外,由于国内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技术不成熟,认识水平有限且受传统旅游开发观念影响较深,对传统村落旅游缺乏系统开发。

将不具备开发条件的传统村落强硬开发,在开发过程中模仿古建筑大量修建仿制品,破坏了传统村落地区的农业环境和生态平衡,对传统村落地区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旅游产品缺乏创意对于传统村落旅游,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

目前,对传统村落旅游的发展一般是以点带面的顺序,先是少部分具有先进、开放的思想和对市场具有敏锐洞察力的村民先做起来,然后周边村民就跟着一起做,对项目和产品进行简单移植。

这使得传统村落旅游产品缺乏特色,造成了传统村落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导致无差别、无特色。

千篇一律的产品加剧了传统村落旅游市场竞争,尤其是恶性的价格竞争。

当某种旅游产品基金项目:2018年度年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项目编号:201806393,项目题目: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山东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研究—以英国为参照。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下,消费者对旅游活动的需求表现为在精神层面需求与文化的个性化需求,而传统的旅游产品多为满足旅游者物质需求的大众消费类产品,一方面导致旅游市场供需平衡的破裂;另一方面,同质旅游产品间竞争激烈,传统村落旅游的发展模式急需转型升级。

如何开发传统村落旅游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解决旅游产品同质化竞争的问题成为推动传统村落旅游模式转型升级的首要难题。

本文立足文化创意,在分析中国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以创意型思维开发利用传统村落资源、更新旅游产品、转变开发模式、开展文化主题活动、创新旅游营销方式等方面的策略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推动传统村落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

关键词:传统村落旅游;文化创意;发展模式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673-5889(2019)23-0090-02District economy区域经济 |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91很受消费者欢迎之后,就会出现大量的跟风模仿,抄袭这些流行的产品,人们品牌意识淡薄,对知识产权认识不足,不能充分保护自己的创意,这不仅极大的打击了创造者的积极性还使旅游市场秩序混乱,加剧了恶性竞争,影响传统村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加上目前国内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处于初级阶段,人才极度匮乏,传统村落旅游产品缺乏创意文化元素,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3]。

(四)营销水平不高传统村落分散性强,规模小,因此开发投入资金通常较少。

导致传统村落旅游开发进程中的关注点大部分集中在传统建筑和旅游设施建设,而很少投入资金宣传营销。

没有系统的营销策划和专业渠道,不能提高传统村落旅游地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旅游景点很难得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由于缺乏传统村落旅游市场化的运作经验,传统村落大量的旅游资源优势得不到很好的发挥,旅游商品的销售仅仅局限在“待客上门”的模式,甚至依靠促销活动。

有些经营者急功近利,在旅游旺季漫天要价,再营销意识浅薄,导致重游率较低。

三、文化创意视角下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的对策(一)文化创意融入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思维和观念目前的传统村落旅游开发,过分的一味注重传统建筑和历史景观,忽视了新生的发展要素,本质上来说要归因于旅游开发观念传统保守。

创新的资源观是要在传统村落古城遗址和积淀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把先进的科技、传统的文化、独特的人文等各方面的元素进行进一步的文化创意。

这将更充分和全面地体现传统村落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和内涵,更好地满足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

开发传统村落旅游产业首先需要转变开发思维,树立全局观念,站在整体的高度,制定长久的开发策略。

把文化创意融入到旅游资源开发过程当中,对传统的特色建筑、田园风光、农业文化以及特色手工艺等从文化创意的角度进行分析、整合、重组。

在这些传统资源的基础上,积极融入现代技术和艺术风情等元素,挖掘潜在的可能性,进行突破与创新。

(二)文化创意融入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策略和规划传统村落文化和文化创意是传统村落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消费者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知识化的趋势,要充分做好市场调研,把握消费者需求的动态,根据不同需求制定对应的开发策略,做好动态规划。

文化创意产业需要通过深刻挖掘文化内涵、梳理文化资源布局、整合文化资源、激活传统村落文化资源的灵魂,从而设计生产出更新、更好、更能有效满足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

用有创意的旅游模式吸引游客,才能打动游客的心从而提高顾客在旅游活动中的享受感,进而提高传统村落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3]。

(三)文化创意融入传统村落旅游商品将文化创意融入传统村落旅游商品能给传统村落地区带来文化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多重收益。

提高旅游商品的设计感,将文化元素融入传统村落自然风情、人文风情通过整合转化进旅游商品中,满足旅游者购物需求的同时,也能传播传统村落的文化形象。

传统村落旅游商品利用文化创意提高其品味,增加其魅力,提升其价值;传统村落文化以传统村落旅游商品为载体,进行传播和发扬,两者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因此,有必要深入挖掘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精髓,将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民俗风情结合起来,通过文化创意旅游商品进行展示,充分提升产业的文化附加值和经济附加值[4]。

(四)文化创意融入传统村落集市和节庆活动传统村落集市是传统村落特色农产品的集中地,也是乡土文化的集中体现。

文化创意融入传统村落集市将提高传统村落旅游的特色性和吸引力,带动消费活动,扩大传统村落旅游的市场在传统村落旅游的发展中,一方面要维持传统的集市形式;另一方面要融入文化创意,吸纳丰富的创意和文化创意产品,即打造传统村落创意集市。

将丰富的产品与特色的创意文化融合到一起,更能体现传统村落创意旅游产业的独特之处,提高传统村落吸引力。

旅游节庆活动可以利用传统村落特有的文化传统举办各种节目,使旅游者在活动中有较强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在精神上获得享受、知识和营养,增强地方吸引力,激发人们的出游热情,为传统村落旅游开辟了更广阔的市场。

另外,传统村落节庆活动一定程度弥补了传统村落旅游季节性强的缺陷[5]。

因此要大力支持开展传统村落旅游节庆活动,在不断提升现有旅游节庆活动质量和规模的同时,有创意地结合实际情况和历史文化开发出更多具有特色的传统村落旅游节庆。

四、结论国内传统村落旅游相对于国际视角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开发意识、资源观、结构模式等方面都存在问题,目前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仍然较大程度的依赖于现成的建筑、农业资源和自然景观,使得旅游缺乏趣味性、参与性,旅游产品同质化,复制化严重,旅游模式需要调整,产业结构亟待转型优化升级。

本文以文化创意为视角,对传统村落旅游发展模式进行研究,通过将文化创意融入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思维和观念、策略和规划、旅游商品、集市和节庆活动等多个方面来对应解决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传统村落旅游的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1]林拓.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报告(2013-201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厉无畏.创意产业导论[M].上海:字林出版社,2006.[3]丁俊杰.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观察与思考(一) [J].大市场(广告导报),2016(9).[4]金元浦.当代世界创意产业的概念及其特征电影艺术[J]. 电影艺术,2016(3).[5]李静.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研究[J].管理世界,2017(6).作者简介:1.巴佳佳,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会计与金融管理。

2.夏美琦,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