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声教学设计1
心声教学设计(精选14篇)
心声教学设计(精选14篇)心声篇1【教学目标】理解心声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1、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
2、学习作者心理、动作描写。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授讲时不必划段落层次,从理解作者思路入手,先让学生默读全文,找出故事情节,理清思路,进行活动,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把课内知识引深迁移。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你们正在想什么?告诉大家,都来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学生举手回答)。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心声》,听听李京京的心声。
二、读课文1、默读,利用工具书查找生字、生词,弄懂它的意思。
2、听录音读课文,注意感情。
3、配乐角色朗读课文,读完之后让学生进行评价,选出朗读明星。
4、挑学生复述故事。
在这个环节中,要让学生知道作者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可以让学生从第一人称的角度来作创造性的复述。
)三、分析课文1、程来势开始不让李京京读课文,后来“只好”让他读,最后用“发颤”的声音请他把课文全部读完。
说说程老师内心活动的前后变化。
(投影出问题)2、投影第二个问题:凡卡的故事为什么让李京京感动?让学生在弄清本题的同时,明白他们两个毕竟是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人,找出他们身上的不同点。
3、假如赵小桢在公开课上读,会有什么效果?(投影出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言,并挑学生模仿赵小桢奶声奶气、娇滴滴的声音。
4、分小组讨论,对程老师安排的公开课的看法,让学生各抒几见,不论褒贬。
四、引导学生自由讨论,通过上述分析说心声的含义五、课堂延伸让学生对老师、对父母说心声。
六、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心声》,听了心声,那么我希望我们大家今后一定用心来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让我们的周围,让我们的生活,让世界充满爱。
七、布置作业替李京京给爷爷写一封长长的信,像凡卡写的那样的信。
心声教学设计篇2[课标要求]1、理解“心声”的含义。
2、理清情节,把握内容。
3、探究小说的主题。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心声》教案三篇
《心声》教案三篇《心声》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熟读课文,能复述故事情节,理清思路,找出文中的主要矛盾冲突。
学习本文运用心理描写,通过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合作探究、小组教学3.情感与态度目标:理解以“心声”为标题的深刻含义,培养爱心和平等待人的美好品质。
重点与难点本文重点是弄清“心声”含义,在熟识小说情节的基础上,分析小说人物形象进行归纳。
小说在塑造人物时主要运用心理描写,这是本课的难点;初次接触小说,侧重引导他们体会心理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方式:朗读与讨论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听取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感受。
)面对人生,成长中的我们有太多的话要说,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说《心声》,去听听主人公的心声。
一.整体性阅读1.学生标示段序并疏解疑难字词,自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沙哑()发窘()抽噎()恍惚()()窸窸窣窣()()妒忌()簪子()撒娇()2.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提取故事主要情节进行复述。
示例:在一次语文公开课的准备过程中程老师设计了让学生表情朗读小说《万卡》的教学环节。
学生李京京被《万卡》深深吸引而无比喜欢,很想参与课文的表情朗读。
他的这—愿望遭到老师的断然拒绝和同学的无端嘲笑最后,在公开课上,当程老师的按部就班被学生的`怯场打乱时,李京京举起了手,用沙哑的嗓子满怀感情地朗读了课文,表达了主人公)卡和自己的心声。
3.在复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文章内容。
故事的开端:李京京朗读课文的请求遭到拒绝。
故事的发展:李京京用真情和独特的体验朗读课文。
(1)李京京在树林子里的朗读、体会和回忆。
(2)李京京纠正同学的朗读遭到嘲笑。
故事的高潮和结局:李京京勇敢举手,在公开课上朗读了课文。
二.突破性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重在体验感悟主人公思想感情的变化),教师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
生体验进行个性化解读,并设计话题让学:讨论。
《心声》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作者的心声,理解课文所传达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的心声,学会倾听他人的内心世界。
(2)懂得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感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感受作者的心声,培养同理心。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传达的情感。
(2)如何运用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引导学生跟读。
(2)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 学习生字词:(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解释词义。
(2)学生组内交流,运用生字词造句。
3. 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分析作者的心声。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讨论如何关爱他人。
4. 情感教育:(1)教师讲述相关故事,引导学生体会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关爱他人。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爱他人的意义。
四、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如何关爱他人的短文。
2. 课后作业:(1)观察身边的人,记录一个关于关爱他人的感人故事。
(2)与家人分享所学知识,讨论如何在家庭中关爱彼此。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掌握程度,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情感共鸣: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心情,培养学生同理心。
初中语文心声教案
初中语文心声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心声》,使学生了解作者冰心的生平事迹及作品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欣赏文学作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母亲、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作品主题,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冰心的生平事迹及作品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心声吗?你们有过心声想要表达的时候吗?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心声》,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作者的情感。
2. 学生通过课下注释和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背景知识。
三、合作探讨(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内容,深入理解作品主题。
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情感体验(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的理解和体会。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品主题和作者情感。
2. 提醒学生要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学会表达自己的心声,关爱他人。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我的心声”的作文。
2. 家长参与评价,关注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和情感体验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要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心声》 教案教学设计
《心声》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体会《心声》这篇文章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和内心世界。
2. 通过学习本文,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内心情感。
2.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心态和情感变化。
3.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心声》的作者和背景。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内心情感。
3. 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心态和情感变化。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发言:让学生谈谈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体会。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课文《心声》的内容,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3.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表达观点的能力。
3. 检查作业,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吸收情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如写一篇以“心声”为主题的短文。
2. 邀请家长参加课堂,让学生向家长分享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感悟。
3. 开展一次以“心声”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心情和困惑,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和关爱。
八、教学资源1. 课文《心声》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
3. 学生作业样本。
4. 课堂讨论记录。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变化,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 在讲解课文时,注意语言的生动形象,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作者的情感。
《心声》教案设计:用心创建美好的课堂
《心声》教案设计:用心创建美好的课堂。
一、关注学生心学生是教师的教学对象,了解学生的心声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心声》教案设计提倡关注学生的心声,因为学生的听课感受、学习状况、课堂需求、意见建议等都是教师调整自己教学策略和方法的重要参考,同时也给教师提供了有效的反馈信息。
在具体的教学中,《心声》教案设计充分利用调查问卷、访谈、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需求,这有助于教师及时处理学生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增强教学效果。
例如,当教师从学生的反馈中发现学生需要更多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时,教师可以采取变形式或使用案例讨论等方法,加强学生的参与感,提高教学效果。
二、评价学生心理素质学生的心理素质对于学习和发展非常重要。
《心声》教案设计重视教师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评价,这有助于教师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教师的心理疏导能力,同时也可以及时解决学生学习问题。
比如,当教师从学生谈话中发现学生在学习上有焦虑情绪时,教师可以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如通过与家长、心理咨询师的配合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三、打造高水平课堂高水平课堂是《心声》教案设计的最终目标之一。
通过关注学生心声和评价学生心理素质,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了适合学生的课堂环境,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如小组分组讨论、游戏化操作、案例分析等,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例如,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来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因此,《心声》教案设计是一种关注学生心声、评价学生心理素质、打造高水平课堂的教育教学理念,也是一种实际应用的教学模式。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的配合和关注,都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只有在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中,才能创造出优秀的教育教学成果。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为本,运用《心声》教案设计,打造更美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育教学的现代化水平。
《心声》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心声》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心声》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1《心声》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作为一部具有传统文化韵味、寓教于乐的经典故事,《心声》是我们中学语文课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中的人物、情境,如何让学生认识到故事背后所蕴含的宝贵人生价值,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运用这些价值观念来指导自己的人生修行,这些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教学难题。
本文所提供的《心声》教学设计教案,旨在通过情境导入、知识疏导、操作演练等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悟《心声》中所蕴含的智慧,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应用能力。
一、教学背景《心声》是著名作家梁实秋所著,讲述了一个少年经历了磨难和成长的故事。
通过情节的展开和人物的塑造,表现了生命力的顽强和成长的坚定,同时给人以启示和教育。
二、教学目标1、理解《心声》中所蕴含的智慧,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其中的深意。
2、通过故事的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
3、使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认识到信仰的重要性。
三、教学流程1、热身——情境导入(5分钟)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的一次困难或挫折,用三个词来形容当时自己的感受是否可以将自己当做一个顽强的人?如何才能变得顽强?2、导入——主题引入(5分钟)让学生看一张《心声》的封面,观察封面上的图案和文字,然后由教师引入故事的背景和主题,让学生知晓故事的基本情节,引起学生的兴趣。
3、阅读——展开故事(30分钟)让学生阅读故事的内容,并让他们找出故事中集中反映主题的片段或语句,并向全班展示。
4、疏导——帮助学生理解主题(10分钟)针对学生们对故事的理解程度展开解析,让学生深入理解主题并对其中涉及的生命、信仰等概念进一步探究。
5、拓展——延伸思考(10分钟)通过互动问答的形式,由教师引导学生对故事中的主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并提出一些探究性问题,如:人的生命有什么意义?信仰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才能变得顽强?6、掌握——综合运用(30分钟)通过细致的设计,让学生认真思考并尝试应用所学的知识,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经历,进行写作训练,体现《心声》中所倡导的信仰和顽强意志。
初中教案心声
初中教案心声年级学科:初中语文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愿。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愿。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 培养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心愿。
教学准备:1. 课文《我的心愿》及相关背景资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课文《我的心愿》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初步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心愿。
二、学习课文(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逐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讨论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教师进行讲解。
3. 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心愿。
三、表达自己的心愿(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心愿,并准备用语言表达。
2.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心愿。
3. 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口头表达,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四、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回顾作者的心愿。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教师进行点评。
3. 教师提出拓展任务,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他人关爱的心愿。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 学生表示本节课的收获,教师进行鼓励。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愿。
在表达自己的心愿环节,学生积极参与,用恰当的语言表达了对他人关爱的心愿。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培养了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心愿,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帮助,共同成长。
心声初中课文教案
心声初中课文教案年级:初中学科:语文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心声。
2.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3.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中的心声及其意义。
2. 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声。
教学难点:1. 体会作者情感,理解心声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或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情感。
2.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心声,提问:“心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重要?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现象。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声。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社会现象,讨论其背后的原因和危害。
三、课堂讨论(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心中的声音。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同学给予评价和建议。
3. 教师总结讨论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学会关爱他人。
四、实践活动(10分钟)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心声的短文。
2. 学生按要求完成作业,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心声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声,关注社会现象。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实践活动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理解心声的重要性,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声。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课堂节奏,确保讨论和实践活动的时间充足,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心声》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心声》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心声》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掌握故事中的重要事件和情节发展。
理解故事中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1.2 技能目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和分析故事的内容和意义。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对故事中的情感和人物进行分析和评价。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同理心,能够理解和感受故事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激发学生对家庭、友谊和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反思。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心声》是一部描写一个青少年成长故事的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他在面对家庭、学校和友情时的困惑、挣扎和成长。
2.2 教学资源小说《心声》的纸质或电子版本。
教学PPT或教学课件。
小组讨论指南或问题列表。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问题或情景,引发学生对《心声》主题的思考和兴趣。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激发学生对小说内容的好奇心。
3.2 阅读与理解学生独立阅读《心声》全书,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教师提供阅读指导,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难点和重点。
3.3 讨论与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故事情节、人物和主题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对故事中的情感和人物进行分析和评价。
3.4 写作与表达学生之间进行互评和反馈,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评估方法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讨论分析和写作表达能力进行评估。
学生之间的互评和反馈也是评估的重要方式之一。
4.2 评估内容评估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的能力,包括对故事情节、人物和主题的理解。
评估学生在讨论分析方面的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评估学生在写作表达方面的能力,包括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延伸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深入体验故事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相关的小说进行阅读和讨论,拓宽视野。
5.2 教学资源拓展推荐其他与《心声》主题相关的小说、电影或文章,供学生进一步阅读和探讨。
《心声》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心声》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并体会《心声》这篇文章所传达的主旨和情感。
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1.2 教学内容文章背景介绍:《心声》是一篇描写一个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所经历的心路历程的文章。
文章主旨分析:通过阅读文章,学生能够理解到每个人内心都有自己的心声,我们应该尊重和倾听他人的心声。
重点词汇和短语的学习与运用。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阅读理解: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小组讨论,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情感。
表达练习:学生通过写作和口头表达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批判性思维: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培养对文章内容进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2.2 教学手段教学PPT:使用PPT展示文章的背景信息、重点词汇和短语。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写作练习:布置相关的写作任务,让学生通过写作来表达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活动3.1 导入引入话题:通过提问学生对“心声”的理解,引起学生对文章的兴趣。
展示文章背景:介绍文章的背景信息,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2 阅读理解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3.3 重点词汇和短语学习展示重点词汇和短语:通过PPT展示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学生练习:学生通过练习运用这些词汇和短语,加深对它们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学生表达练习:评估学生在口头表达和写作中的语言准确性和表达清晰度。
批判性思维分析:评估学生在分析和讨论中的逻辑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2 反馈与改进学生反馈:鼓励学生提出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意见和建议。
教学改进: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评价,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调整和改进。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参考资料5.1 教学资源教学PPT:提供PPT课件,方便学生复习和回顾。
《心声》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心声》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2.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对他人的关注。
1.2 教学内容1. 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2. 文章的主旨和情感核心。
3. 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
2.2 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2. 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技巧。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来感受文章的情感和语气。
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来交流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3. 写作法: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3.2 教学手段1. 文本材料:《心声》原文和相关评论。
2. 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的音频、视频材料。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2. 阅读:学生朗读文章,教师指导朗读技巧。
3. 理解:学生讨论文章的主旨和情感核心。
4. 分析:学生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技巧。
5. 表达:学生写作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4.2 时间安排1. 导入:5分钟2. 阅读:15分钟3. 理解:15分钟4. 分析:15分钟5. 表达:15分钟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1. 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
2. 学生的讨论和分析能力。
3. 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5.2 教学反馈1. 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进行评价和指导。
2.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分析能力进行评价和指导。
3. 教师对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价和指导。
第六章:教学拓展与延伸6.1 教学拓展1. 邀请心理咨询师或相关专业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如何倾听他人的心声。
2. 组织学生参观心理辅导中心,了解心理辅导的工作和重要性。
6.2 教学延伸1. 开展心理剧创作和表演活动,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心声》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心声》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心声》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理解故事中所传递的情感和价值观。
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短语的用法。
1.2 技能目标能够独立阅读和理解短文。
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短语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能够分析和讨论故事中的情感和价值观。
1.3 情感目标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对他人情感的理解和关爱。
培养对自己情感的认知和表达能力。
培养对学习和生活的积极心态。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教材:《心声》短文。
故事情节:一个内向的男孩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双亲,被送到一所孤儿院。
他在那里遇到了一位温柔的老师,通过与老师和同学们的互动,他逐渐打开心扉,找到了自己的心声。
2.2 教学资源教学课件:包括故事情节的图片、重点词汇和短语的释义。
教学视频:关于《心声》的朗读或表演视频。
讨论问题:关于故事情节、情感和价值观的问题。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播放《心声》的朗读或表演视频,引起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曾经经历过什么让自己感到伤心或开心的事情?3.2 阅读理解学生独立阅读《心声》短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教师提问关于故事情节和人物的问题,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3.3 词汇和短语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和复习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学生通过例句和练习题来巩固所学词汇和短语的用法。
3.4 情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故事中的情感和价值观。
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中情感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情节和情感的理解。
4.2 阅读理解测试设计一份阅读理解测试题,测试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的理解程度。
4.3 口语表达和写作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展示他们对故事情感和价值观的理解。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克服它们。
5.2 创作短剧学生分组创作一个小短剧,表现故事中的情感和价值观。
《心声》教学设计11篇
《心声》教学设计11篇《心声》教学设计11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心声》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心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把握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理解文题的深刻含义。
2.抓住小说主要情节进行复述,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体会小说的心理描写、结构上的双线交织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等艺术特色。
4.结合生活体验,深层思考课文触及的教育现象,领悟写作意图。
教学重难点:1.分析心理描写,把握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2.了解小说的双线交织的艺术特色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处在青春少年的你们,也许有忧愁,有烦恼,有期盼,可是,你的心声有谁知?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黄蓓佳的小说《心声》,感受李京京的一段伤感的故事。
二、新课(一)、作者简介黄蓓佳,女,1955年生于江苏省如皋县。
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
1984年毕业分配在江苏省外事办公室工作。
次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85年调江苏省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
1972年发表处女作《补考》,现已出版的作品有《小船,小船》、《芦花飘飞的时候》、《请和我同行》等。
(二)、诵读,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疏解字词。
捻niǎn 噗pū 蜷quán 簪zān 琅琅láng 发窘jiǒng抽噎yē 恍惚huǎnghū 抽泣qì 棱角分明léng 窸窸窣窣xīsū2、学生速读全文,梳理并概括小说主要情节。
教师提问,后评价。
3、学生复述课文提示:抓住时间、四个场景来进行复述。
学生复述。
讨论整理板书:公开课前--回家路上---次日放学后---公开课上(想读课文)(偷读课文)(听读课文)(终读课文)(开端)(发展)(高潮、结局)4、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跳读课文,揣摩、感悟小说人物及主题讨论探究题:(1)、为什么万卡的故事能深深打动李京京?甚至在他朗读时涌出了眼泪?李京京从小和父母分开,跟乡下的爷爷住在一起,内心认同于淳朴的乡村文化。
心声教案优秀7篇
心声教案优秀7篇《心声》教案篇一【目标与分析】1. 知识与技能:1) 整体感知,把握小说情节,理清作者思路。
复述小说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2) 品味语言,了解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3) 揣摩“心声”的深刻含义,联系生活实际,探讨小说的现实意义。
⒉过程与方法:根据本文篇幅长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读”的能力。
1)整体感知:课上速读课文,掌握故事情节;课中精读课文,理解人物形象的刻画;2)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理解文章主题和细腻的心理描写;3)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明白小说所反映的问题。
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⒉展示学生个性,引导学生从文中摄取有益的东西,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⒉让学生从京京的身上体悟亲情,懂得在今后的生活中应怎样去珍惜亲情、友情。
【教学重点】本文重点是弄清“心声”含义,在熟识小说情节的基础上,分析小说人物形象进行归纳。
【教学难点】小说在塑造人物时主要运用心理描写,这是本课的难点;初次接触小说,侧重引导他们体会心理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步骤进程】一、课前说话训练二、听取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感觉。
三、预习检查:1、生字词:注音写字(见小黑板)2、“学生复述故事”为话题引入:请两位学生复述本文的故事梗概,师生共同指出其不足,然后,引入对情节结构的分析。
板书:公开课前,李京京非常渴望朗读课文,可程老师怕影响公开课的效果,执意不让他读。
回家路上,李京京偷偷地在树林里读起课文,并深情回忆起乡下的爷爷和妮儿。
第二天放学后,李京京听被指定的赵小桢读课文,勇敢地指出她的不足却反遭嘲笑。
《心声》教案篇二《心声》教学设计惠安四中许萍芬【目标与分析】1.知识与技能:⒉简要复述小说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⒉分析和评价小说人物形象,理解“心声”的含义。
『分析』此目标就是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并会复述故事情节,不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明白小说是借助人物形象刻画来体现主题。
⒉过程与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课文,整体感知:课上速读课文,掌握故事情节;课中精读课文,理解人物形象的刻画;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理解文章主题和细腻的心理描写;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明白小说所反映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声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心声》是发表于80年代初期的反映教育问题的一篇小说。
小说通过刻画感人肺腑的学生李京京形象,借主人公之口表达了众多受教育者的心声——呼唤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呼唤珍视学生的美好情感和独特体验。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⑴、简要复述小说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⑵、分析和评价小说人物形象,理解“心声”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课文,整体感知:课上速读课文,掌握故事情节;课中精读课文,理解人物形象的刻画;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理解文章主题和细腻的心理描写;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明白小说所反映的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⑴、展示学生个性,引导学生从文中摄取有益的东西,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⑵、让学生从京京的身上体悟亲情,懂得在今后的生活中应怎样去珍惜亲情、友情。
【教学重点】:本文重点是弄清“心声”含义,在熟识小说情节的基础上,分析小说人物形象进行归纳。
【教学难点】:小说在塑造人物时主要运用心理描写,这是本课的难点;初次接触小说,侧重引导他们体会心理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方法】:导读法【教学用具】:小黑板【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听取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感受。
)面对人生,成长中的我们有太多的话要说,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说《心声》,去听听主人公的心声。
【板题】:12、心声黄蓓佳二、整体感知:1、本篇小说,共换了几个场景?教室——树林里——教室——公开课上。
2、请用一句话概括每个场景所发生的事情。
明确:⑴、公开课前,李京京非常渴望朗读课文,可程老师怕影响公开课的效果,执意不让他读。
⑵、回家路上,李京京偷偷地在树林里读起课文,并深情回忆起乡下的爷爷和妮儿。
⑶、第二天放学后,李京京听被指定的赵小桢读课文,勇敢地指出她的不足却反遭嘲笑。
⑷、公开课上,在被指定的同学不举手的情况下,李京京勇敢地举手并深情地朗读课文,以至打动了程老师和同学们。
3、请你根据这四个场景把本文分成四部分!明确:情节结构:公开课前→回家路上→次日放学→公开课上(想读课文)(偷读课文)(听读课文)(终读课文)【作业布置】:找出文中出现的人物并对其进行分析。
【板书设计】:公开课前→回家路上→次日放学→公开课上(想读课文)(偷读课文)(听读课文)(终读课文)【课后反思】:心声教学设计2【目标与分析】1.知识与技能:⑴简要复述小说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⑵分析和评价小说人物形象,理解“心声”的含义。
『分析』此目标就是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并会复述故事情节,不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明白小说是借助人物形象刻画来体现主题。
⒉过程与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课文,整体感知:课上速读课文,掌握故事情节;课中精读课文,理解人物形象的刻画;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理解文章主题和细腻的心理描写;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明白小说所反映的问题。
『分析』根据本文篇幅长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读”的能力。
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⑴展示学生个性,引导学生从文中摄取有益的东西,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⑵让学生从京京的身上体悟亲情,懂得在今后的生活中应怎样去珍惜亲情、友情。
『分析』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
【教学策略】由于本课具有篇幅长、情节清楚、线索分明、人物心理刻画细腻等特点,教学时采用:⒈课前认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能概述小说内容⒉课上细读课文,理解人物形象刻画⒊课中精读课文,体会心理描写的特点和作用⒋课末合作交流,全面理獬?/st1ersonName>老师的做法和所反映出的问题『说明』以上设计主要是根据本课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速度和文章概括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把握,对细腻心理描写的品析。
【教学设计思路】⒈课前预习——了解梗概——培养概括能力⒉课前演讲——复述概况——锻炼口语表达⒊课上细读——分析形象——体会人物塑造对表现小说主题的作用⒋课中讨论——“心声”含义——概括主题⒌课后拓展——实践活动——在延伸中体悟小说的主题『说明』①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②课前演讲是对课前预习的检查,又是一个锻炼学生、培养语感的体现;③课上细读是让学生学会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特征;④课中讨论是让学生领悟到:小说主题的归纳应建立在对人物分析的基础上。
【重点解决与难点突破】本文重点是弄清“心声”含义,在熟识小说情节的基础上,分析小说人物形象进行归纳。
小说在塑造人物时主要运用心理描写,这是本课的难点;初次接触小说,侧重引导他们体会心理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时数安排】两个课时【教学步骤进程】〔点击鼠标,演示课件流程,推进教学进程。
〕一、展示课件封面:优美画面配以名乐名曲,让学生在课前休息时间得以放松身心。
二、“学生复述故事”为话题引入:请两位学生复述本文的故事梗概,师生共同指出其不足,「点击出示:主要情节内容」然后,引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字幕〕公开课前,李京京非常渴望朗读课文,可程老师怕影响公开课的效果,执意不让他读。
回家路上,李京京偷偷地在树林里读起课文,并深情回忆起乡下的爷爷和妮儿。
第二天放学后,李京京听被指定的赵小桢读课文,勇敢地指出她的不足却反遭嘲笑。
公开课上,在被指定的同学不举手的情况下,李京京勇敢地举手并深情地朗读课文,以至打动了程老师和同学们。
板书:情节结构:公开课前→回家路上→次日放学→公开课上(想读课文)(偷读课文)(听读课文)(终读课文)三、师生互动,小组讨论,深入探究,让学生明白本文通过人物形象的刻画所体现的主题。
⒈同学们读了课文以后,想想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李京京、程老师、赵小桢、林蓉等)⒉主要描写了哪几人?(李京京、程老师)⒊你最喜欢哪个人物?结合小说内容,简述你的看法、理由。
(学生可能大多回答:李京京。
)引导学生所应把握的基本点:①程老师:认真、好强,又有点自信,对工作认真负责;也存在不足②李京京:朴实真诚、善良而宽容、自信而勇敢、执著追求不轻言放弃、铭记亲情友情并渴望表达。
⒋本文在塑造李京京这个人物形象时,作者运用了多种人物描写方法,请大家举例说说。
(语言、动作、神态、心理,举例略)教师点拨:这些描写刻画细腻、真实,让人感到亲切自然。
特别是文中的心理描写,更让人觉得真切,请同学们找出认真体悟,分析它的作用。
(学生讨论后发表意见)「点击出示几组句子」〔字幕〕⑴京京垂下头。
他多么喜欢这个故事啊!他真想念一段,哪怕是几行字的那么一小段呢!他准能念好⑵他真想站起来。
可是,如果举了手,程老师会喊他吗?课后赵小桢会不会嘲笑他?⑶他想跟程老师道个歉,请老师原谅,可是心理难受得要命,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这个小小的可怜的“凡卡”,不知不觉中把他的魂儿都抓走了。
老天爷,写故事的人真有本事!⑷京京在坐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眼巴巴地望着老师,仿佛想说什么。
⑸京京站起来,结结巴巴地说:“老师,我能┈念一段吗?”⑹他咬紧了嘴唇,郑重地举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程老师。
教师点拨:文中有直接的心理描写,如上面1-3句及“树林里对爷爷,对妮儿的思念”;有间接的心理描写,如4-6句中希望自己得到朗读机会。
这些描写,细腻而真切地写出了李京京的心理历程,使人物形象刻画得真实、丰满。
⒌文中李京京最迫切的愿望是什么?(想朗读课文)⒍为什么特别渴望在公开课上读一读课文?提示:为什么凡卡的故事能深深打动李京京,甚至使他在朗读时涌出了泪水。
(凡卡的命运和李京京非常相似,使他产生情感共鸣,才萌生出了朗读课文的强烈愿望。
)⒎由李京京读课文这件事,你认为朗读课文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提示:模仿赵小桢的读法、学学李京京的朗读〈课文第56自然段〉,比较异同。
(进入角色,应与课文中的人物统一情感。
)⒏学完《心声》,同学们在敬佩李京京在课堂上表现出的勇气的同时,对程老师公开课的做法有什么看法?小组讨论并归纳:(程老师“认真、好强,又有点自信”,区教育局公开课交给她完成,说明他水平不低,特别是为了上好这节课,她绞尽脑汁。
她不让李京京朗读课文,是因为李京京的嗓子沙哑,怕影响了学校荣誉。
这种对工作负责的精神应当肯定。
但程老师为求得领导好评,采取急功近利的办法,把公开课上成表演课,只追求形式,甚至弄虚作假的做法应当摒弃。
)⒐综合上述分析,请大家讨论下“心声”的含义有哪几层?(提示:本课以“心声”做标题,作者描述了什么人的心声?怎样的心声呢?)〔字幕〕“心声”的含义:①深埋在京京心底的亲情、友情②京京渴望表达自己内心感情的愿望③作者借此呼吁教育者要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的期望四、学习小结(1)内容总结(2)方法归纳:在刻画人物形象时,要善于运用肖像、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各种描写方法。
五、延伸拓展⒈写一段你生气或害怕时的心理。
⒉以李京京的身份结他乡下的爷爷写一封长长的、像凡卡写的那样的信。
心声教学设计3知识目标:注意本文的心理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
能力目标:通过小说,引导学生探求儿童的心理特征,并对当前教育的某些现象提出质疑。
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平等待人的良好品质。
重点难点:本文的心理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
策略方法:预习法、朗读法。
教学媒体:录音机、投影仪。
一、导入。
大家以前学过《万卡》这篇小说吗?找同学讲一下万卡的故事。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一下,围绕《万卡》会发生什么事情?(板书题目作者)。
二、整体感知。
1、解决字词。
给他们补充一定的字词。
毛毛剌剌、琅琅、契诃夫、捻等等。
2、我们说,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呀?---人物、情节、环境。
3、哪位同学能给大家把主要情节讲一下?4、本篇小说,共换了几个场景?教室——树林里——教室——公开课上。
5、请用一句话概括每个场景所发生的事情。
6、那么,就请你根据这四个场景把本文分成四部分吧!7、本文中,主要刻画的人物是谁?(李京京),用了哪些描写手法?从文中找出来,并说说它的作用。
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8、李京京为何被《万卡》打动了?从中你可以看到欣赏文学的什么启示?由于他的身世与作品中的万卡的身世遭逢相似,使他在阅读《万卡》时心理产生深深的共鸣。
要有生活,有感受,投入感情,与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感同身受,要用心去感受,去朗读。
9、什么原因促使京京最后举起了手?从中你可以总结出什么道理来?“心理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念出来,吐出来。
”不要轻易放弃努力,也许多试一次,机会就会降临。
10、京京读课文的效果如何?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11、京京是个怎样的小孩?沉郁、倔强、认真、善良自强、满怀真诚。
12、京京的心声是什么?1)、李京京的心声不仅在于执著的要求在公开课上朗读小说,其深层的心声,还包括:2)、要求老师能公正、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每个人相同的关心和发展机会;3)、渴望家庭和谐,能生活在一个幸福安宁的环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