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孩子为什么不听话
初二人教版政治叛逆
初二人教版政治叛逆
初二年级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初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往往表现出一定的叛逆心理。
叛逆期是青春期的一个典型特征,表现为青少年对权威、规定和传统观念的质疑和挑战。
这种叛逆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常的心理发展过程,但过度的叛逆心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初二年级学生叛逆期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老师和家长的教导产生质疑,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不需要别人的干涉;其次,对学校规章制度产生反感,试图挑战校园纪律;再次,对同学和朋友的言行产生挑剔,喜欢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与周围的人产生冲突。
叛逆期对初中生成长的影响是双面的。
一方面,叛逆心理使得学生敢于质疑权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助于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过度的叛逆心理会导致学生与家长、老师的关系紧张,影响学习和生活。
此外,叛逆期还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冲动行为,甚至对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如何应对和引导初二年级学生的叛逆期,成为家长和老师关心的问题。
首先,家长和老师要理解学生的叛逆心理,这是正常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
其次,家长和老师要学会与学生沟通,尊重他们的意见,给予关爱和支持。
再次,学校可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到叛逆期的利与弊,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总之,初二年级学生的叛逆期是青春期成长的一个必经阶段。
家长和老师要正确看待和引导这一阶段的叛逆行为,帮助学生度过叛逆期,健康成长。
解密初中孩子为什么不听话
解密初中孩子为什么不听话初中, 孩子, 解密家有中学生该如何教育?本文选自《完美熊宝宝》的博客为什么孩子到了初一、初二,到了十三四岁,就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的乖乖仔和乖乖女仿佛一下换了个人,变成了一个喜欢和父母对着干,脾气古怪又神神秘秘的家伙?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孩子在长大,他们开始寻找独立的自我,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
在心理学中,把孩子的这一段成长时期叫做“叛逆期”。
在孩子的叛逆期里,很多过去看上去不错的“亲子关系”好像一下子出了问题。
为了改变孩子,父母从批评、斥责、吵闹到无可奈何、焦虑不安。
其实,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父母从改变自身开始,重新建立正面的亲子关系。
要建立正面的亲子关系,首先父母要明确,教育的目的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满足家长虚荣心的一个物品,或者延续父母意志的复制品;其次要明白培养的唯一方式就是引发孩子自身的成长力,让他有意识地自己去成长,而不是让他为了父母或者别的什么去成长。
在亲子关系的建立中,有“三条高压线”和“两个陷阱”是家长应该特别注意的。
“三条高压线”分别是忽略孩子的存在、破坏性地批评和强迫,它们会极大地损害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独立意识,破坏亲子关系。
“两个陷阱”是“有条件的爱”和“输不起的心态”。
千万不要用物质奖励去激发孩子做某件事的动力,这是交易而不是爱,在这种条件下,你无论做什么,孩子都不会感受到你的爱,他不会感激你,他认为这是有条件的交换。
调查数据显示,仍然有23%的家长保有此种心态,他们认为满足了孩子的物质需求,孩子就应该好好学习。
“输不起的心态”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不信任孩子,想知道孩子的所有事情,甚至希望时刻监视孩子,知道他(她)的一举一动,这会让孩子非常反感,破坏你们之间的信任和关系。
现场调查表的统计数据显示,近一半的家长表示关于孩子的任何事情都想知道,这说明,至少近一半的家长都可能陷入了“输不起的心态”这个陷阱中。
“八个工具”助你建立正面亲子关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成为真正的人,具体说起来,就是要培养孩子的六种人格: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进取精神、学习兴趣和好习惯。
孩子不听话的六个常见原因及解决方法
孩子不听话的六个常见原因及解决方法孩子的不听话是许多家长头疼的问题。
他们经常忽视家长的指示,不遵从规则,甚至表现出挑战性的行为。
这给家庭和学校带来了不必要的压力和冲突。
究其原因,孩子不听话的行为往往源于一些常见的原因。
本文将探讨这些原因,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1. 缺乏秩序和规则孩子们需要秩序和规则来帮助他们建立自律和责任感。
如果家庭或学校缺乏明确的规则和界限,孩子就容易变得不守纪律。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确立一套明确的规则,并为违反规则实施相应的惩罚或奖励机制。
这样孩子们就能理解自己的行为有明确的后果,从而激发他们遵循规则的动力。
2. 注意力不集中孩子可能因为分散注意力而无法听从家长或老师的指示。
城市中电子设备和媒体的过度滥用加剧了这个问题。
建议家长和老师提供一个安静、无干扰的学习环境,更好地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
此外,灵活运用时间管理技巧,包括给予孩子适当的休息时间,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注意力。
3. 情绪困扰孩子也有情绪问题,这可能影响他们的听话能力。
无论是来自家庭变化、学校压力还是个人问题,这些情绪困扰都会导致孩子表现出叛逆、情绪不稳定等问题。
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支持和理解的环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家长和老师应该倾听孩子的情感需求,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4. 自我意识和独立性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渴望独立和自我决策的愿望逐渐增强。
如果家长或老师对孩子过于严格,不给予他们足够的自主权,孩子就更容易表现出不听话的行为。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给予他们适度的自主权,并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决策会产生的后果。
5. 缺乏沟通和倾听家长和老师与孩子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倾听,也是孩子不听话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孩子感到他们的声音没有被重视或理解时,他们更可能表现出不听话的行为。
家长和老师应该主动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并展示出尊重和理解的态度。
及时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也有助于缓解孩子的不听话问题。
初中青春期孩子心理特征及沟通策略
初中青春期孩子心理特征及沟通策略一般女孩在10岁前后、男孩在12岁前后,就会进入青春期。
这个时候的亲子关系往往会进入新的阶段。
那些懂得放手、保持自我成长的父母,会更容易和青春期的孩子打成一片,而那些控制欲强、一直停留原地的父母,更容易与孩子发生严重的冲突。
大量孩子离家出走、自杀的悲剧事件,就是发生在这个年龄段前后。
孩子正处于青春期,用以前的教育方法,尤其是强制的严厉的,简单粗暴的家长作风式的教育,当然是不管用了,只能让孩子的心离家长越来越远。
或者说,是不能与孩子的眼下的心理特征相匹配。
家是孩子最温暖的港湾,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最可依恋的对象,而孩子却不愿回家或故意拖延回家时间,孩子为什么会离家出走,请想一想,孩子为什么不愿回家?他一定有他不愿回的理由。
先不要想孩子怎么不听话,先静下心来,从家长自身找找原因,这与家长长期的教育方式有关。
青春期的孩子,自主意识增强了,自我意识感和自尊心也强了,他希望被尊重,被理解,被认可,被肯定,他需要心理支持,情感安慰。
需要一个民主,平等,宽容的家庭环境来容纳他的成长。
如果家庭不能提供温暖,平和的成长环境,父母依然采用过于严厉,简单说教的方式,那么,等于在激发孩子的逆反意识,把孩子逼向家长期望的反面,导致过激行为的产生。
所以,在孩子长大之前,所有父母都有必要了解一下,不远的将来,你将面对一个怎样的孩子,又该如何应对。
从生活入手去改变青春期孩子由于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反应,大部分是自我意识觉醒的表现形式。
他们试图冲破约束和管教是正常的,甚至犯一些错误也是成长需要付出的代价。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生活上父母注意让孩子独立,充分挖掘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养成处理自己生活琐事的习惯,否则事事代劳,反而会与他自我意识的觉醒增强相矛盾。
其次从权威的影响向客观的分析引导过渡,因为社会的迅猛发展,父母常常一开口就显得很外行,权威性渐渐丢失。
要避免指令式的“教育”,孩子在遇到困难、问题、挫折之后,只是需要来自父母的客观分析和引导,而且,这种分析和引导还应该是朋友式的。
初三学生厌学不听话教育方法
初三学生厌学不听话教育方法初三学生的厌学和不听话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和老师都需要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来解决。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方法:1.理解他们的情绪:初三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需要面对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产生诸如逆反心理、自卑感等情绪。
家长和老师要理解并尊重他们的情绪,不要轻易斥责和指责,而是换位思考,试着从他们的角度来看问题。
2.审视教育方式:评估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过于严厉或过于宽松,是否过于关注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发展。
可能需要适时调整教育方式,既重视学业,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个性。
3.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包括安静的学习空间和相对固定的学习时间,避免过多的干扰和娱乐活动。
同时,家长和老师可以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提供积极的支持和鼓励。
4.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与学生一起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并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
通过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让他们有明确的方向和动力去学习。
5.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育是一个培养学生自信心的过程。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和校园活动,尽力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自豪感。
同时,也要倾听学生的心声,并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困惑,及时给予适当的回应和帮助。
6.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存在个体差异,一些学生可能更适合口头表达,而一些学生则更适合书面表达。
在教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差异,灵活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7.实行任务规划和时间管理:培养学生合理规划学习任务和时间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分配时间,合理安排学习任务的完成顺序,培养他们的自律性和责任感,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8.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让他们明白学习是为了自己的未来,而不仅仅是应付考试。
通过举例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和价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9.激发学生兴趣:开展感兴趣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都很听话,为何进了初中就不听话了呢
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都很听话,为何进了初中就不听话了呢1:自我意识逐步发展,情绪不稳,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经常爱激动,乱发脾气,易与家长,老师产生分歧,甚至与大人唱反调,如果大人对自己稍加约束,就会产生逆反心理2:变得经常注重自己的外貌和打扮,对异性常关心,异性成为同学们谈论的中心话题,有时甚至不避讳老师们去谈论这些话题,3:喜欢标新立异,发表独立见解,观点常常偏激,4:随着年龄的增长,内心世界变得复杂起来,受其独立意向发展的影响,开始不太轻易将内心的活动表现出来,有了自己的小秘密,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会发生一些变化。
其实他的很多想法和话语在上小学的时候大脑里就会有,只不过到了初中阶段,他才敢表现出来,他觉得自己长大了,很多事情不再需要你的唠叨和管教了,这时您在像以前一样批评,数落他什么,肯定是行不通了,他也会觉得自己的脸上挂不住,觉得没面子了,觉得他已经长大了,不再像小的时候,他喜欢的事情可以顺着你的意欣然的接受,不喜欢的也迫于无奈也只有全盘接收的份,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他有自主决定的权力了,这是孩子们的想法,而我们家长又是怎么想的呢,虽然也承认孩子们是长大了,但是可能也没大到所有事情都能自己做主的地步,有些事情还是需要大人把关,需要我们去替他们做主,也需要我们的叮咛,,这时家长和孩子之间可能就会产生矛盾和摩擦,日积月累,家长和孩子的关系自然好不到哪去。
关系越不融洽,你的话孩子就越听不进去,没有有效的沟通,你们之间的关系就会越恶劣,就样就会导致一个恶性的循环。
建议:1:和孩子建立朋友关系。
家长每天要分配一些时间和孩子一起交谈,从中能了解到孩子的性格,脾气以及成长变化,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注和爱,这对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与孩子的快乐成长都是很重要的,有了情感的理解,就容易产生信任,对孩子的症结形成,就有了深刻理解,就可以相互信任,从而走进孩子的内心,帮助孩子走出困惑。
2:和孩子建立弹性的亲子关系,孩子逐渐走向独立,成人对孩子就不必事事帮他,不要过于啰嗦,要看到孩子的能力和成长,有时孩子不愿听到家长的念叨,觉得家长老一套,不愿跟家长多谈,就是因为家中的亲子关系缺乏弹性。
初中生叛逆的原因
初中生叛逆的原因1、青春期心理特点中学生处于心理“断乳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监护,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
为了表现自己的“成熟”,就对任何事物倾向持批判态度,同时他们又担心外界无视他们的成熟与独立,便通过“标新立异”的行为和言语来确立这种地位,容易产生叛逆心理。
2、学业负担过重在我们目前的教育体制里,很多时间,学习就等于听课和做题,学生每天面对枯燥无味的作业,学习不到生活常识和自己想要掌握的知识,当成绩不好时还会的到家长和老师的“围攻”,久而久之厌烦情绪越来越严重,慢慢产生叛逆,在其他的事情中找到乐趣和自我满足,而一旦这种学生充分体验到这种满足感时,往往就会上瘾,这就是很多学生为什么迷恋网络的原因。
3、学生得不到应有尊重在很多家长眼里,孩子必须“一切行动听指挥”,孰不知孩子慢慢长大了,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如果家长不尊重孩子,相互之间的沟通就会出现障碍,从而引发孩子的叛逆心理。
因此正确的沟通方法在家庭教育中式特别重要的。
另外在学校教育中,老师过度关心学习成绩,而不关心学生的心理发展也会导致学生叛逆,当学生的想法得不到老师的肯定和尊重时,会有很强烈的挫败感,久而久之形成叛逆。
总之是多方面的,如果家长好老师们不及时进行教育引导很容易产生一些不良影响。
初中生叛逆的危害“叛逆”的心理、行为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会导致青少年对人对事产生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对抗社会等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从而走向极端。
处于“逆反期”的青少年通常对教育者有明显的“反控制”、“对抗”心理。
老师、父母越恼火,他们越反感,以至于将叛逆性格发展至极端。
近年来社会上多发的青少年“逆反期”杀亲案如徐力杀母案、出走现象、自杀事件等无不说明,如果在这一特定时期疏导失当,将会发生多么惨痛的后果。
欧妈:初中生与小学生的区别
初中生与小学生的区别大家好,我是欧妈。
儿子今年刚中考完,即将成为高中生。
因为我家的孩子比在座的孩子们要大一些,因此蒙妈让我来说一说:初中生与小学生的区别。
首先,是身体方面的不同。
这个就不多讲了,小豆芽长高长大了。
其次,是性格脾气方面的不同。
由于身材高大了,长得比爸爸妈妈还要高,因此就会产生“我是大人了,我要自己做主”这样的想法,就这是所谓的青春期。
在这段时间里,孩子们经常会不听家长的话,家长指东我偏往西,家长指西我偏往东,让家长抓狂,恨不得撞墙。
其实孩子们未必不知道家长的所说所做是为他们好,只是这段特殊时期的性格使然。
我们做家长的,就不能再像小学里那样,不听话就骂,不学习就打,要转换战术,把他当作朋友、同学。
时不时的跟他谈谈心啊,说说笑笑聊点有的没的,趁机套套话,看看他们在学校里都有些什么动向。
这个时期的孩子一般不太主动跟家长聊学校里的事情了,除了一些重大的比赛啊、节目啊,班级中的事情不太回来说。
这就要通过你们之间的聊天,从中得到一些信息。
比如,他的朋友如何,最近的兴趣爱好,班级里交流的话题等等,感觉像谍战片,类似于窃取情报。
不过,有一件事千万不能做,那就是:偷翻抽屉,偷看日记。
有的妈妈掌控欲比较强,希望知道自己孩子的所思所想,又担心他们在欺骗自己。
于是就偷偷看孩子的日记,想把一切都控制在手中。
假如一旦让孩子们知道,他的心门会彻底的对你封闭,以后你说的话他一句都不会听。
因为你不信任他,不尊重他。
因为他们现在已经是大人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别人没有权利去侵犯他人的隐私,既然你不尊重我,那我为什么要尊重你呢?于是你说的话,他再也不会听。
想更多的了解孩子,可以试图跟孩子沟通,没有必要去偷看孩子的日记。
当然,说话还是要有些技巧,语音语调不对,都会引起他们的反感。
比如放学回家,你凶巴巴的问:今天在学校都做了些什么?他才不理你呢!这么凶,我凭什么要告诉你呀!只能笑嘻嘻的半开玩笑的问:今天学校有神马好玩的事情?假如他休息时间太长,你要让他复习功课去,就不能直接说:你好看书去了。
有哪些孩子不听话的原因
有哪些孩子不听话的原因有哪些孩子不听话的原因孩子不听话的表现很多,轻的表现为孩子对父母的管教不闻不理,重的表现为和父母顶嘴,严重的可能会发生直接的激烈冲突。
造成孩子不听话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当。
许多父母没有掌握好教育子女的度,要么松,要么严。
松,导致放任自流,到后来管也管不了;严,则又打又骂,直接伤害孩子心灵。
由此可见,孩子不听话,不服管教,大多是由父母导致的。
当孩子不听话时,父母应该首先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看看自己是否犯了如下教子方法上的错误:1、过度溺爱,有求必应大多数父母都知道溺爱会培养出孩子各种各样的不良行为,可是许多父母还是不知不觉地在溺爱孩子。
其表现为:在生活上过分地关注、帮助,让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个性上过分迁就,当孩子犯了错不敢理直气壮地说,更不用说惩罚了;在物质上过多地给予,对孩子的物质要求是有求必应。
孩子要随身听,给买,孩子要高级山地车,给买,那些收入并不宽裕的家庭,仍旧变着法子给孩子买名牌衣服、名牌日用品。
过度溺爱,有求必应,不仅会培养出蛮不讲理的小霸王,还会培养出无用的窝囊废。
如果这样教育处不听话的孩子,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当然是出在父母身上!所以父母对孩子的爱,一定要拿捏好分寸。
2、不闻不问,放任自流教育孩子,犹如护理树苗。
必须从小予以重视。
在孩子成长的每一阶段,父母仔细地注意观察了解,适时地进行引导,才能使孩子不为环境中的各种不利因素所影响,从而健康地成长。
但有的父母却认为:孩子如小树,树大自然直,孩子长大了自然会好。
其实,这种家教观念是浮浅的、错误的,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危害。
孩子的成长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二是社会环境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倘若做父母的放弃教育的权力和责任,那么社会环境中的各种思潮、习气会无孔不入地渗透到孩子的心灵。
诱导孩子的不良行为。
而孩子因无人管教,又缺乏辨别能力,就容易轧上坏道,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
初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类型
初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类型
初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学习压力问题:由于学业繁重、竞争激烈以及家长和老师的期望,初中生常常面临巨大的学习压力,可能导致学习焦虑、考试紧张、成绩下降等问题。
2.
人际关系问题: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人际关系变得复杂,他们可能面临与同龄人、家长、老师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导致孤独感、自卑感、社交焦虑等问题。
3.
自我认知问题:初中生在成长过程中,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可能产生困惑和迷茫,导致自卑、自负、自我否定等心理问题。
4.
情绪管理问题:初中生情绪波动较大,可能面临焦虑、抑郁、愤怒等情绪问题,需要学会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5.
叛逆行为问题:部分初中生可能出现叛逆行为,如逃学、离家出走、与家长对着干等,这可能与他们的自我认同、家庭环境、社会影响等因素有关。
6.
网络成瘾问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部分初中生可能沉迷于网络游戏、社交媒体等,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社交障碍等问题。
7.
青春期性心理问题: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对性知识的好奇和探索可能导致性困惑、性焦虑等心理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家长和老师应关注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如加强沟通、关注情绪变化、提供心理咨询等,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初中学生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初中学生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初中学生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1. 学习动力不足初中学生在面临繁重的学业压力时,往往容易产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
他们可能感到对某些科目或课程缺乏兴趣,难以保持长期专注和积极投入。
2. 自我管理能力差由于处于青春期身心变化较大,初中学生常常面临时间管理和自我约束方面的挑战。
他们经常会被社交媒体、游戏等外界干扰,导致注意力分散,难以有效利用时间。
3. 情绪波动较大由于身心发展和环境变化带来的压力,在这个阶段情绪波动比较明显。
初中生可能容易出现焦虑、紧张、愤怒等负面情绪,在应对困难时没有正确处理方法。
4. 缺乏有效沟通能力许多初中学生在跟同伴或家长沟通时由于不成熟而缺乏有效表达和倾听技巧。
因此,他们有时无法得到适当支持和建议,容易感到孤立和困惑。
二、对应问题的解决对策1. 提高学习动力初中学生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兴趣。
例如,选修一些兴趣课程或参加社团活动,培养特长、发掘潜能,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重点科目制约的束缚。
家长和老师也可以积极关注学生的进度,并及时进行鼓励与奖励。
2. 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初中生需要逐步培养时间管理和自我约束等方面的能力。
他们可以尝试使用时间表或计划表规划每天的学习与娱乐活动,并设定明确目标。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给予适当指导与监督,在适合时间内使用电子设备以避免过度沉迷。
3. 学会情绪管理技巧为了帮助初中生更好地处理负面情绪,我们可以推广心理健康教育并提供相应支持服务。
让他们认识到消极情绪是正常现象,并掌握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运动锻炼等,提高情绪调节的能力。
此外,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文体活动,以舒缓压力。
4. 培养良好沟通技巧为了帮助初中生改善沟通能力,家庭和学校可以提供环境和机会让他们表达意见、分享感受。
例如,在家庭聚餐或课堂上开展小组讨论活动,并注重倾听个人观点和想法。
同时给予积极反馈并鼓励在交流中表达自己的需求。
三、结语初中生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但通过采取相应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是可行的。
初中生不听父母话的原因
初中生不听父母话的原因一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在经历巨大的变化。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初中生不听父母话的原因:1. 自我意识增强:初中生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貌、形象和社交地位,他们希望自己能够独立做出决策,不希望被父母过多干涉。
2. 探索自我身份:初中生开始探索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和人生目标,他们可能会认为父母的要求与自己的追求不一致,因此不愿意听从父母的话。
3. 同伴压力:初中生非常在意同伴的看法和评价,他们可能会为了迎合同伴而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不听从父母的劝告。
4. 情绪波动:初中生的情绪容易受到外界影响,他们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情而情绪激动,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不听从父母的话。
5. 缺乏沟通:初中生和父母之间可能存在沟通障碍,他们不愿意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或者父母不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导致双方之间产生矛盾。
针对这些问题,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家长应该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建立互信的关系。
2. 尊重孩子的选择: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决策,给予他们一定的自主权和独立性。
3. 提供正确的引导: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4. 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帮助他们缓解压力和焦虑,建立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5. 建立家庭规则:家长应该建立家庭规则,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让孩子有一个明确的行为准则。
二初中生不听父母话的原因可以有多种因素。
以下列举一些可能的原因:1. 自我认同和独立意识的增强: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逐渐形成自我认同和独立意识。
他们希望获得更多的自主权和决策权,不再完全依赖父母的指导。
2. 情感和情绪的波动:青春期是情感和情绪波动较大的时期,初中生可能因为情绪起伏较大而产生反抗情绪,不愿意听从父母的话。
3. 社交圈子的影响:初中生开始与更多的同龄人接触,他们的行为和价值观可能受到同伴的影响。
初中生不听妈妈的话检讨书(2篇)
初中生不听妈妈的话检讨书亲爱的妈妈:您好!首先,我要向您诚挚地道歉。
我知道我最近的一些行为让您很担忧,也让您感到失望和伤心。
现在,我写下这篇检讨书,希望能够反思自己的错误,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同时也向您表达我对您的爱和感激之情。
首先,我深刻认识到我对您的不听话是多么不正确。
作为一个初中生,我应该学会遵守规则、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然而,由于我的固执和顽劣的性格,我经常忽略您的劝告,甚至冒犯您。
这是对您爱和关心的不尊重表现,更是对家庭秩序的破坏。
其次,我反思了自己为什么会不听您的话。
我想,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我自以为是,认为我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见,不需要听取您的指导。
这样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因为无论我长大与否,您都是我最亲近、最值得依靠的人。
您生活经验的丰富和智慧是我所欠缺的,是我需要虚心向您学习的。
同时,我也知道自己的不听话给您带来了很多困扰和压力。
作为一位母亲,您尽心尽力地照顾我和关心我的成长。
而我的不合作和不听话只是让您更加辛苦和疲惫。
我深感内疚,也深知我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为了改正我的错误,我决心做以下的努力:首先,我会更加倾听和尊重您的意见。
无论是在学习上、生活上还是人际关系上,我都会更加认真地听取您的建议,并且虚心学习。
其次,我会更加自律和守规矩。
我明白规章制度的重要性,我会尽量遵守,并且主动参与到家庭的事务中来。
最后,我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与您进行更多的交流,了解您的期望和愿望,互相理解和支持。
妈妈,您是我最亲爱的人,是我榜样的典范。
我真心地希望你能够原谅我过去的任性和不懂事。
我会铭记您的教诲,成为一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
相信我,我会付诸行动,不辜负您对我的期望和关爱。
最后,我再次向您表示由衷的歉意和感谢之情。
我爱您,妈妈,我会用正确的言行来回报您一切的付出。
您的孩子,XXX初中生不听妈妈的话检讨书(二)尊敬的老师:您好!在这里,我向您诚挚地写下这篇检讨书,来反思自己为什么会在课堂上不听您的话,并表示我对此的深深的忏悔和歉意。
关于学情分析
• 学情分析的地位、价值 • 学情分析是系统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 分,并与教学设计的其他部分存在极为密 切的互动关系。 • 教师要真正从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 平、认知倾向出发设计教学,才能选择最 佳策略,设计最有效的教学。 •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学情分析寻找 学生与学习材料之间的情感纽带,勾勒出 学生思品学习能力的图谱,发现学生思品 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在教学中寻找恰 当的教学策略。
•
•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要加 强对学生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国 情教育,引导学生认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树立科 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 品质,为学生今后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 奠定坚实基础。 • 虽然随着新课程的推行,思想品德课的教材内容已 经更加走进学生的生活与心理,这就为学生喜爱和 接纳思想品德课提供了可能,但是在教学实践中, 我发现:学生对思想品德新课程感觉好,教材贴近 生活;新课程实施中出现了很多的亮点。 • 但也存在问题和困难,如:部分教师穿新鞋走老路, 一上课不是空洞说教,就是勾划问题和答案,除了 念与背所谓的考试知识点,就是反复做很多似是而 非的题目,结果把学生的一点点好感消磨殆尽。
• 1. 座谈了解 当社会上出现某种思潮或足以影 响学生思想的问题时,不妨邀请5个以上不同层次 代表的学生,围绕某个专题进行座谈,在较短的 时间里基本能达到目的。例如,上述第二堂关于 “挫折面前也从容”的观摩课,若在课前组织部 分不同层次的学生座谈,就能了解到学生面对挫 折时的各种心态及他们的一些应对方法,为有的 放矢地进行教学提供客观依据,观摩课的课堂实 效或许能得到极大的提高。诚然,开座谈会仅仅 是一种手段。值得注意的是,要使这种手段达到 预期目的,还必须使座谈会有一种无拘无束、畅 所欲言的气氛。这样,才能使座谈会这种手段与 了解学生的心态的目的实现最佳的统一。
初中,心理成长的关键期
文/边玉芳马志国王霞很多家长觉得孩子上了初中以后,之前一向听话、乖巧的样子荡然无存,变得非常叛逆,也无法沟通。
家长们很是苦恼,其实这都是孩子青春期心理变化导致的。
初中生之所以不听话难沟通,是因为他们进入到了关键期。
首先,他们的心理上处于关键期,他们一面有独立要求,一面有依赖心理,他们试图摆脱成人,却又不能完全自立,他们的心理处于半幼稚半成熟、半独立半依赖的状态。
其次,他们学习上处于突变期。
不管从学习内容还是在学习方法上,都对孩子有了更高的要求。
发育上处于青春期,由于生理变化,孩子们自己也会产生“吓了一跳”的惊慌心理,惊慌之余又迷惑不解,必然带来心理上的动荡不安,动荡不安的心态又很容易表现为行为上的紊乱。
因此我们对初中的孩子要多费点心,让少年顺利地走向青年。
我想到了一个实例:男孩晓晓到了初一第二学期的时候,就不再如先前那样听话了。
晓晓的父母意识到,孩子这两年是需要多花点心思的。
于是,他们首先在教育态度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调整,统一了认识。
随后还专门召开了“家庭会议”,对孩子的成长表示了祝贺,同时进行了较多的沟通。
晓晓感到父母对自己有了更多的尊重,感到自己长大了,长大了就该为自己担起一份责任。
从此,晓晓的父母对孩子少了简单命令,多了交流沟通。
同时,他们还经常和晓晓的老师保持联系。
正是和老师的及时联系,他们知道晓晓进入初二增加了物理课程,于是,及时请了邻居的高中男孩帮他及时对新课程入了门。
也是和老师的联系,父母了解了晓晓的交友情况,知道他开始和女孩子交往。
他们意识到孩子进入了青春发育期,他们并没有惊慌,没有责骂,而是和孩子坦诚自然地交流,并且给孩子提供了两本有关青春期指导的书,让孩子懂得了自己,躁动的心有了一份安宁。
后来,他们告诉我,晓晓比较顺利地度过了初二。
他们的做法给我们很多启示。
比如,对孩子的变化应早有心理准备,认识跟上来,多些理解,这是关键。
一旦对于孩子心理的发展如果有了足够的理解,就会在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上更有针对性,不至于再拿对付小孩子的那一套。
初中生厌学的5大原因解析
初中生厌学的5大原因解析初中生厌学的5大原因解析家长反映正在就读初中的孩子厌学,学校老师建议家长给孩子找个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下;并且,家长也反映孩子很难管教,自己没有办法和孩子良好沟通,孩子对家长也有一直对抗。
心理专家称:初中生厌学有5大原因:1、孩子处于青春期,从生理和心理发育阶段来看,出现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属于青春期。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处于敏感、动态时期。
丰富多采的中孩子活,人际交往面的扩大,学习内容的增多加深,又使得许多孩子面临着许多困惑和迷惘。
一方面身体、心理逐步走向成熟,孩子也常以大人自居;另一方面由于年龄、知识、阅历、独生环境的影响,他们看问题尚有很多局限,片面、偏激,容易冲动。
男女生交往也会出现一些偏差。
孩子的“成人感”开始出现,渴望得到别人尊重。
不大愿意接受他人的意见,父母的教育他们往往比较反感,认为多余。
2、学校和老师给予过大的压力,将会使孩子出现一些情绪和行为的改变。
生长在应试教育严重的今天,来自分数的压力蔓延,加之时间的紧迫,属于青少年孩子的自由空间少,导致不会沟通,把各方面的困难压抑在自己心理,加上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不成熟,很容易和学校、老师对抗,出现厌学情绪。
3、家长不理解孩子的心情,联合学校一起施加压力。
孩子整日被教育,被要求,被迫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一味追求高成绩,(有的家长可能会反驳,自己不是这样的家长,但是请家长认真思考下,自己是不是心理不愿意,不想强迫孩子,但是在整个大环境下,自己也成为了一个隐形的强迫着呢)家长无形中的话语,对孩子的高要求等都在向孩子施压,导致本就少沟通的孩子,心理更加压抑。
4、家长自身压力家长有自己的工作及生活圈子,难免在生活中遇到困境,这个时候如果家长不能够正确对待挫折困难,将对孩子造成消极影响,家长的负向情绪也会影响到孩子;常见的有,家长工作的晋升仕途不顺;家庭情感纠葛;邻里矛盾;家族矛盾等,其中夫妻之间的感情出现矛盾是最容易影响孩子的教育问题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05月13日 16:56 《新快报》前来听讲座的家长本版撰文新快报记者方轶本版摄影新快报记者王祥实习生黎湛均为什么孩子到了初一、初二,到了十三四岁,就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的乖乖仔和乖乖女仿佛一下换了个人,变成了一个喜欢和父母对着干,脾气古怪又神神秘秘的家伙?首场“家长学校”讲座《培养优秀孩子的科学规律》针对初一和初二的学生家长,在讲座上和会后了解中,记者发现,初一、初二孩子的种种“反常”表现让很多家长忧心又无奈。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孩子在长大,他们开始寻找独立的自我,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
在心理学中,把孩子的这一段成长时期叫做“叛逆期”。
在孩子的叛逆期里,很多过去看上去不错的“亲子关系”好像一下子出了问题。
为了改变孩子,父母从批评、斥责、吵闹到无可奈何、焦虑不安。
其实,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父母从改变自身开始,重新建立正面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正面的亲子关系让你和孩子心连心何谓亲子关系,“中国亲子关系第一人”董进宇说,父母和孩子之间,经过一段时间的生活,彼此留下印象,基于印象会形成一些看法,通过这些看法会形成相对固定的对待方法。
“在他创立的‘亲子关系模型图’中,‘大人’和‘小人’的‘心’由一条管道连起来,如果亲子关系是正面的,那么父母和孩子的心灵管道就能畅通,相反,这条管道就会堵塞,父母和孩子就无法交流沟通。
”糜仁海说。
糜仁海讲到,要建立正面的亲子关系,首先父母要明确,教育的目的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满足家长虚荣心的一个物品,或者延续父母意志的复制品;其次要明白培养的唯一方式就是引发孩子自身的成长力,让他有意识地自己去成长,而不是让他为了父母或者别的什么去成长。
糜仁海还强调,在亲子关系的建立中,有“三条高压线”和“两个陷阱”是家长应该特别注意的。
“三条高压线”分别是忽略孩子的存在、破坏性地批评和强迫,它们会极大地损害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独立意识,破坏亲子关系。
“两个陷阱”是“有条件的爱”和“输不起的心态”。
千万不要用物质奖励去激发孩子做某件事的动力,这是交易而不是爱,在这种条件下,你无论做什么,孩子都不会感受到你的爱,他不会感激你,他认为这是有条件的交换。
调查数据显示,仍然有23%的家长保有此种心态,他们认为满足了孩子的物质需求,孩子就应该好好学习。
“输不起的心态”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不信任孩子,想知道孩子的所有事情,甚至希望时刻监视孩子,知道他(她)的一举一动,这会让孩子非常反感,破坏你们之间的信任和关系。
现场调查表的统计数据显示,近一半的家长表示关于孩子的任何事情都想知道,这说明,至少近一半的家长都可能陷入了“输不起的心态”这个陷阱中。
“八个工具”助你建立正面亲子关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成为真正的人,具体说起来,就是要培养孩子的六种人格: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进取精神、学习兴趣和好习惯。
糜仁海说:“其中,孩子有了前三种人格,就一定不会出问题,会健康地成长,如果他还具备后面的人格,他就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要想培养孩子的六种人格,正面的亲子关系至关重要,如何建立正面的亲子关系?糜仁海介绍了“八个工具”:爱、表扬、鼓励、确认、理解、陪伴、制定规则和批评。
“只要家长能够用好这些工具,就能够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每个父母都会说自己的是爱孩子的,但是孩子是否能感受到你们的爱呢?“做好听、说、看、做这四个方面,运用好‘爱’这个工具,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爱。
”糜仁海说,“要像听领导说话一样听孩子说话;有话要直接和孩子说,永远不要说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不要人前教子;要充满爱意地看孩子,不盯着孩子的成绩单;为孩子所做的事情要适度恰当,不要过多和过少。
”糜仁海还解释了另外七个工具,他表示,表扬是一个使孩子建立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好工具,但是近三分一的家长却认为表扬会让孩子骄傲,“只要表扬的方式得当,就能起到很好的正面作用,包括表扬孩子的优点和即时表扬,具体步骤是:陈述事实,确认值得表扬的原因,表达高兴的心情和期望他(她)继续保持的愿望,最后还要有身体接触,比如拥抱一下孩子、拍拍肩膀和拉起孩子的手等等。
”无论在孩子失败还是成功的时候,父母都应该多鼓励孩子,给孩子重新再来的勇气和再接再厉的信心。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怎么做或者具备什么品质,那么当发现孩子某次这样做了,父母就要大声地说出来加以确认,这会让孩子记忆深刻,几次之后,孩子就会形成好的习惯。
父母要多和孩子轻松地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以及做某件事情的原因,真正地去理解孩子。
父母要尽可能和孩子呆在一起,只有在一起,父母才能知道孩子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怎样做的,才能和他们交流,让彼此更多了解和信任。
制定规则时一定要和孩子商量,只有孩子自己同意的规则,他才能遵守,才有用。
发现孩子犯错后给予批评时,应该就事论事,陈述事实并指出后果,注意一定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并表达正面的希望。
只盯成绩单会破坏亲子关系讲座上,《新学刊》主编解素蔚与家长们分享心得时特别强调,家长不要只盯着孩子的成绩单。
“如果你只盯着成绩单,就会忽略孩子的学习状态和心理成长,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也会破坏你与孩子间的亲子关系。
”从调查数据看,超过三分一的家长表示,自己的情绪跟着孩子的成绩走。
“我常常听许多家长抱怨,‘我的孩子数学不好’、‘他英语不行’等等,这就是家长盯着成绩在给孩子‘定性’。
”解素蔚说,“这种定性对孩子会形成负面的心理暗示,那就是‘我学不好数学了’、‘我没语言天分,学不了英语’,这会限制了孩子的进步。
”她认为,家长应该从正面鼓励孩子,要看到孩子在暂时学得不太好的科目上拥有更大的进步空间和潜力。
“我的孩子以前偏科,文科成绩不太好,作文还老跑题,但我从来不说他语文不行,我总是告诉他,‘你的语文有很大的潜力’。
后来,在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他的作文不跑题了,中考还考了个靓分。
”一旦孩子有了某种与“成绩提高”无关的兴趣,大多数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马上加以禁止,“这种做法有可能把孩子推到你的对立面,”解素蔚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促使孩子自己去钻研,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并给予正确的引导。
比如,孩子喜欢阅读、爱看杂书,家长就应该保护他的阅读兴趣,尤其是在寒暑假,要支持、鼓励孩子多看各类书籍。
”[1] [2][下一页]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中考频道中考论坛中考博客圈 2008年05月13日 16:56 《新快报》为前来听讲座的母亲准备了一枝康乃馨做礼物现场花絮○由于第二天是母亲节,新快报《新学刊》为前来听讲座的母亲准备了一枝康乃馨做礼物,很多母亲都感到惊喜;在工作人员“送给您太太”的话语鼓励下,很多父亲也“不好意思”地接过康乃馨。
○一般而言,母亲承担更多的教育责任,但当天前来听讲座的父亲居然很多,尤其是下午场,父亲差不多占了一半,大大出乎主办方的意料。
看来越来越多的父亲开始意识到,教育子女是父母双方共同的责任。
○因为是针对家长的讲座,所以其实我们并不“欢迎”孩子来听,但是一个男孩和妈妈一起来了,男孩还认真帮妈妈做笔记;边听讲座,母子俩偶尔低声交谈,看来,亲子关系很不错!○看着一个年轻漂亮的“妈妈”走上来,工作人员立即送上笑脸和鲜花,对方却连连摆手,说“还不是,还不是”。
原来,她是七中的老师,知道今天有讲座,特地跑过来听。
“老师也要教育学生,也应该学习。
”七中副校长谢晓萍说。
○一位父亲由于来迟,位满无座,硬是在最后面站了一个多小时,听完整场讲座。
问卷调查你是合格的家长吗?如果以下说法符合您的情况,请打“√”;如果不符合,请打“×”。
条目前的百分比是回答“√”的家长比例。
本次调查数据源于5月10日“家长学校”讲座现场,共回收218份有效问卷。
17.4% ( )1.当众批评孩子。
21.1% ( )2.很少去表扬孩子。
30.7% ( )3.常以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为例来批评自己的孩子。
55.5% ( )4.经常用自己年轻时的经历教育孩子。
30.2% ( )5.总对孩子说自己的付出全是为了他。
21.6% ( )6.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寄托在学校和家教上。
32.6% ( )7.常依自己的标准给孩子定目标。
21.6% ( )8.把物质刺激当成激励孩子的重要方法。
0.55% ( )9.对孩子的困惑不闻不问或不感兴趣。
48.2% ( )10.对孩子的事什么都想知道。
10% ( )11.不愿鼓励孩子或不会鼓励孩子。
29.8% ( )12.经常斥责孩子的缺点。
28.9% ( )13.在教育孩子方面夫妻意见常常不统一。
8.7% ( )14.常在孩子面前吵架。
11.5% ( )15.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
31.7% ( )16.你的情绪跟着孩子的分数走。
23.4% ( )17.认为满足了孩子的物质需求,孩子就应该努力学习。
28.4% ( )18.认为孩子能听懂你讲的道理,却故意不去做。
17.4% ( )19.不认为自己的行为对孩子有决定性影响。
17.9% ( )20.认为孩子学习成绩与自己文化水平有必然联系。
53.2% ( )21.为孩子做所有的事情认为是处处关心孩子。
5% ( )22.相信各种速成班。
15.6% ( )23.认为孩子学习必须有人看着是正常的。
3.7% ( )24.教孩子要诚实,自己却在他人面前说谎。
28% ( )25.认为一味地表扬孩子会导致孩子骄傲。
5.9% ( )26.限制孩子玩,自己却经常出去玩。
9.2% ( )27.当孩子不听话时常打骂孩子。
12.4% ( )28.常在孩子面前评说别人长短。
39.4% ( )29.认为孩子的缺点必须用批评才能改正。
6.9% ( )30.常说:“你怎么这么笨?”14.2% ( )31.常在生气时斥责孩子“你啥也不是!”15.1% ( ) 32.你认为学习是痛苦的。
15.6% ( )33.常说:“只要你好好学习啥条件都答应你。
”17.4% ( )34.认为孩子学习的好坏取决于他的聪明程度。
42.7% ( )35.认为孩子将来的命运是他自己制造的。
22% ( )36.认为人的性格是不可改变的。
16.5% ( )37.认为成年人是不可改变的。
35% ( )38.当孩子说一件得意事时你却警告他别骄傲。
26.6% ( )39.认为自己该做的事都做了而好坏全在孩子了。
51.8% ( )40.认为孩子在学习上一点不着急自己却急得团团转。
自评:A.如果您有5项的回答是肯定的,您应该加强学习了。
B.如果您有10项的回答是肯定的,您必须警惕了。
C.如果您有20项的回答是肯定的,您必须改变,否则将毁了孩子的前程。
[上一页][1][2]。